挖掘语文教材资源 提高学生科学素质
认真挖掘教材内涵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教育论文
认真挖掘教材内涵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教育论文认真挖掘教材内涵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教育论文新课标在学生阅读和欣赏“教学建议”中特别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在新课程改革的探索式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当作独立自主的主体看待。
教师放手、学生动手,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培育出求知的信念、意志和品质,释放出巨大的潜能。
因此,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
而完成这一目标任务的载体就是我们的文本教材。
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有些老师为遵循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的要求,对于学生的阅读本着一味遵循的原则,凡是学生提出的意见都一概尊重、一概肯定,缺乏正确的价值导向,导致对教材的任意解读;二是在教学过程中过分追求对教材文本的正确解读,只引导学生去揣测作者的意图,却没有鼓励学生自己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
这种处理方法要么浮于表面,要面过于局限,不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把手中的教材作为传授各种知识的窗口、锻炼培养能力的依托、各种思维训练的纽带,让学生通过教材这一个“点”,相继走进生活——语文学习的大课堂这一个“面”。
只有用教材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才能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首先,应从课本中积累优美词、句、段落、篇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读背无疑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好办法。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富有哲理性的语句,说明读背对于我们的语文学习很重要。
巴金在回忆学生生涯与创作的关系时也说过,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存在我的脑子里面,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懂得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挖掘语文教材资源 提高学生思维品质
代自 然学科 中的基础学科》 以及《 语 言的演变》
等 课 文就是 很 好 的切 人 口 , 但 多 以说 明 文 的形
式编排 , 分析课文 时又主要是讲解文 章的结构 或句段篇章 , 且数量极其有限, 没有和育人有机
地 结合 在一 起 。不过 深挖 教材 上 的教学 资 源也
不 难发 现 , 高 中语 文 教 材 中 的不 少 课 文 如 《 人
和蛊惑 , 使群体 的人性发 生整体 迷失 , 就会 导
以《 雷雨》 为例 , 教学时可以首先分析戏剧 致 人 性 的丧 失 。这 样 学 生 的 思 维 就 由 聚敛 转 在语 言方 面 的特 点 , 鼓励 学 生 在 充 分 阅读 的基 变到 发 散 。 础上 , 概括出剧本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 特别是周
教学 资源 , 通过 分析语 言艺 术 、 思 维开 拓等 方式 培养 学生 的阅读 兴趣 , 提高 学生 的思辨 能力 , 提 高学 生 的思维 品质 。
一
、
分 析课 文语言 , 培 养学 生思维 的深 刻性
例如 , 在教读 《 辛德勒名单( 节选 ) 》 时, 其
中一 个 教 学 重 点 —— ~ 个 很 能 引 起 学 生 兴 趣
再 如讲 到 《 雨 霖 铃 》中 “ 多 情 自古 伤 离 别 ,
朴 园和鲁侍萍 的性格特征 , 重点分析他们 的语 更 哪 堪 冷 落 清 秋 节 ” 时, 可联 系 到 “ 可 堪 回首 , 言特 点 以及 作 者 的语 言 艺 术 , 关键字词如“ 萍” 佛 狸祠 下 , 一 片 神鸦社 鼓 ” 以及 “ 小 楼 昨夜 又东
让学 生 去 分 析 , 看 能 不 能 发 现 语 法 上 的错 误 。
挖掘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挖掘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挖掘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探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方法和策略。
一、引言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不仅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资源的限制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本文将从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利用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二、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挖掘1.教材资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2.生活资源:将生活中的事物、现象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3.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和学习资源。
4.地方文化资源: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传承能力。
5.教师资源: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发挥个人特长,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
三、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1.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2.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通过游戏、竞赛、演讲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4.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5.建立合作学习机制: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结论挖掘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体验。
挖掘并利用教科书中的资源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用了比喻、拟 人 、排比的修辞手法 ,使语言生动形象 。 教学 中,我 让学 生仿一仿 ,接 着写下 去。学生 兴趣 盎然 , 写 出了一些精彩语 句 :
。教 育前 瞻 。
挖掘并利 用教科书 中的资源 提升学生的 习作能 力
江 苏省苏 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学校 袁寿芳
习作 能 力是 一个 学 生语 文 素 养高 低 的反 映 和 体现 。 2 0 1 1 版 语文新课标 中鲜 明的 指出 :要重 视写作教 学 与阅读 教 学 、口语交际教 学之 间的联 系 ,善于 将读 与写 、说 与写 有机结合 ,相互 促进 。可见 ,对 于学 生 习作 能力 的培 养 , 我 们应 认认真真 的将其根 植于平 素的 阅读教学之 中。教 学 时 要挖掘 并利用教 科书 中的资源 ,弓 1 导 并鼓励 学生借 鉴课 文 中蕴 涵的说 与写 、读 与写 的元素 ,帮助他们将 其 内化为 个 体 习作的素养 和技能 ,提升他 们的 习作能 力。笔者 就此 简谈粗 浅的做 法 : 利用课 文插图让 学生 “ 写一写 ” 阅读教学 的本质就 是 “ 学生 、教师 、教科 书编者 、文 本 ”四 要素之 间对 话 的过程 。这 就意味 着教师 必须牢 固树 立 大语文 观及课程 意识 ,最大限度 的开 发资源 ,成就 “ 四 要 素” 间的对话 。教 师要严 谨的研 读 、揣摩 并利 用课文 中 的插 图 ,启弓 1 他们 与之展 开对话并 思索 图文 间的联系 ,肩 引他 们能根 据课文 的标题 、情节 的发展对插 图进 行大胆 的 想 象 ,同时 让 他们 说 一说 、写一 写 插 图 ,使 静 止 的插 图 “ 动”起来 ,从 而提升学 生对课文 的领 悟 ,提高 他们 的观 察力 、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 如 ,教学苏 教版六 年级 语文上册 《 示儿 》一诗时 ,教 师 可根据课 文 的插 图 ,设 计一个 小练笔 ,让 学生 写一 写陆 游 临终前 与儿子 的对 话。想象 人物 的神情 、动作 、语 言。 让学生先想一想 , 再说一说 , 最后再写一写 。 有的学生写道: 陆游 用微 弱的声音 说道 : “ 儿啊 ,我 有一件 事 ,你 一定要 替我办到 !”陆游 的小儿子跪在 陆游 的床铺前 ,说: “ 爸爸 , 你说 吧 ,我 一定会 做到 的 !”陆游 努力提 高声音 说 : “ 等 到朝廷 军 队……收 复北方 的 ……时 候 ,你 一定 ……要在烧 纸 的时候 ……把这 大好 的消 息……告 ……诉 ……我 ……” 陆游 的小儿 子流着 眼泪 说 : “ 爸爸 ,您放心 ,我一 定会记 住 的 !”通过 利用这个 插 图 ,让学生 练笔 ,既加深 学生对 陆游爱围精神的体会 ,又提高 了学生的 习作水平 。 ■ 、利用课文留 白让学生 “ 补一补” “ 留 白”是 作者根据 写作 的需要采取 的一种 “ 省略 ” 的手 法 ,它 能给读者 留下无 尽的 想象空 间和 美的 享受 。为 了训练 学生 的想象 、创新的 能力 ,我 们可利 用它 启迪 学生 进 行大胆 的联 想 、补叙 ,把 写得 简炼 的地方 写具体 ,把写 得 含蓄的地 方补充出来 ,…… 如 ,教 学 《 船 长 》一课 ,课文 中这样 写道 : “ 船 长屹 立在舰 桥上 ,一个手 势也没 有做 ,一 句话也 没有说 ,随着 轮船一起 沉入 了深 渊。人们透 过阴森 可怖的 薄雾 ,凝 视着 这 尊雕 像徐徐 沉入大海 。”哈 尔威船 长舍 己教 人 ,自己却 光 荣牺牲 。目睹这场面 的人 肯定有很 多话要 说 。这 时我让 学生 以不同 的身份谈一 谈要 对哈 尔威 船长要 说的话 。有 的 以乘 客的身份 ,有 的以被救 的妇女 的身份 ,有的 以被救 的 儿 童 的身份 ,有的 以船 员的 身份 ,有 的以克 菜芒 的身份来 说 。说得 情真意 切 ,感 人肺腑 。通过 补 白,启迪 了学 生的 思维 ,培 养 了学生的 想象能 力。使学 生进一 步体会 到哈尔 威船 长忠于职 守 、舍 己救人 的美德 ,同时树立 正确 的人生 观和 价值观 。 三 、利用精彩段句让学生 “ 仿一仿” 善于模 仿是儿 童的天性 之一 ,模 仿 习作 是学生初 学 习
挖掘课文教学资源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挖掘课文教学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如何充分利用初中语文课本的阅读教材江西省安远县新龙中学钟理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我认为充分利用语文课本中的阅读教材是分不开的。
下面,我就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对初中语文课本中阅读教材的开发与利用。
一、注重语言积累,丰富学生语汇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根本就是积累沉淀。
不注重积累,学生的语言就显得空洞,学生的语文源泉就会干涸。
而语文课本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里,那些好词、好句好段,就是可供学生积累的好材料。
如:七年级上册课文《〈论语〉十则》中,那些富有表现力的成语:“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古代诗歌五首》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稻花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马”(《天净沙》),这些优美的句子,应该让学生先理解再消化。
像以上这些富有表现力的好词、好句、好段都是可供学生积累的好素材。
作为语文老师,要善于挖掘这些语言材料,让学生去积累,来充实学生的语言仓库,以备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适当的情境中,恰当地运用这些积累的语言材料。
二、进行阅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语文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文体特征,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如:指导学生阅读记叙文,可以引导学生从记叙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六要素入手,读懂文章;指导学生阅读说明文,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说明的对象、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文的语言等方面入手,快速把握文意;指导学生阅读方法三要素入手,把握文章要点。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时,以某些篇目为范例,还要适当选些同文体的文章让学生进行自读训练。
如:教了说明文《苏洲园林》,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自读《中国石拱桥》、《核舟记》等文章,通过这样的阅读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能逐步提高。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修订版语文教材以“三个面向”为指导,以培养现代化的人才为目标,这就为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能力呢?我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培养问题意识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质疑:“把其中一个铁球换成铁片,结果会怎样?把其中一个铁球换成铜球,结果会怎样?把两个铁球换成两团重量不一样的棉花,结果会怎样?……”由一个问题衍生出一系列富有探究余地的问题,这种“外延”式的问题使学生情绪高涨,纷纷投入到解疑的实际行动中。
又如教学《田忌赛马》、《赤壁之战》、《草船借箭》时,学生对田忌、周瑜、诸葛亮的战术质疑。
经过对比、讨论、交流,当学生解开心中疑惑时,就会深深感受到科学的思维给人带来的意外惊喜。
学生对科学问题的疑惑能促使学生产生自觉的探究行为。
常言道:“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是具有创造力的表现。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哥白尼创建“日心说”、达尔文创写《物种起源》都是起源于疑。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引导探究实践实践发现的程度规定着认识内容的深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践,为他们今后实践能力不断向“高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捞铁牛》,让学生动手实践,使学生具体感受水的浮力。
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让学生动手实践,使学生明白保护地球要从小做起。
教学《做风车的故事》、《放风筝》,让学生动手实践,使学生明白学以致用,科学会给人们带来方便和乐趣。
实际的教学证实了心理的研究:学生喜欢活动和动手。
他们渴望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得到充分表现,自己的才干得到充分发展。
学生动脑动手的过程,既是他们活动欲望满足的过程,也是对知识进行探索、理解、应用的过程。
因此,教学时不能只停留在对概念、原理的理解,而应当关注实践。
只有让学生“亲历”,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挖掘教材,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
挖掘教材,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教材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是教师进行教学、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工具。
然而,教材并不是唯一的资源,它只是众多知识的一种载体。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一、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内涵包括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挖掘这些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例如,在讲解《静夜思》这首古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这首诗所表达的思乡之情,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的思乡情怀;在讲解《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挖掘教材中的思维训练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维训练内容,包括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挖掘这些思维训练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例如,在讲解《蜜蜂引路》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章中的描写和对话,理解列宁通过蜜蜂找到了养蜂人的过程和方法;在讲解《画杨桃》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观察结果和角度,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挖掘教材中的实践应用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实践应用内容,包括语言实践、生活实践、实验实践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挖掘这些实践应用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例如,在讲解《看图说话》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中的内容,展开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讲解《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文章中的情节和情感。
四、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元素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创新元素,包括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实践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挖掘这些创新元素,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挖掘教材生活因素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挖掘教材的生活因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工具性和人文化的高度统一,它既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多思、多读、多写,又要进行文化思想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养。
那么在日常的教学中怎样才能使两者和谐统一呢?在教学中,我从教学语言的优化、学生情感的体验和生活的辐射三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的生活。
现抛砖引玉以求,指正。
一、以语言的优化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阅读课既要通过对课文的语言文字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习语言,也要用教师对课文理解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语言教育。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每节课都要根据不同类型课文,精心设计教学语言,使导言、结语、讲述、点拨、小结等都力争达到明晰,富于启发性,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导言应当鲜明而富有启发性,简洁而富有艺术性;既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应引导学生定向思维。
教学《林海》这篇课文,设计了这样的导言:“《林海》是一篇语言隽永的散文。
老舍先生以清新活泼的笔触,描写了充满艺术魅力的画面。
现在,我们共同欣赏课文,看看作家是怎样饱含深情,使大兴安岭茫茫林海跃然于纸上的。
”随着这样的导言,学生情趣油然而生,便带着强烈的求知欲阅读课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讲解一篇课文,推敲导言固然重要,斟酌结语更不容忽视。
结语的形式也应多样化:有的课文可以结合板书设计,有的应照应导言设计,有的应扣准文题设计,有的应抓住中心设计,有的应根据写作特点或训练要求设计,从而达到“课尽趣尚浓”的效果。
教《狱中联欢》一课,我结合板书设计了如下结语:“狱中的英雄们面临死亡的威胁,毫不畏惧,巧妙地利用庆祝新年的机会,在国民党的监狱里开联欢会。
既唱歌又交换礼品;既贴对联又表演节目。
斗争形式多样灵活,这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给人民以鼓舞,给反动派以有力的抨击。
我们生活在这英雄用血汗换来的和平年代里,该以怎么样的态度面对生活呢?”学生随着教师的手势,借助板书,同老师一齐吟诵。
挖掘语文资源,提高科学素养
挖掘语文资源,提高科学素养摘要新的课程理念赋予小学科学教育以开放性和活动性的特点,作为教师,必须开放科学教育空间,拓宽科学教育渠道,让科学教育有机地渗透在各科教学中。
关键词语文科学德育一、语文教材是科学教育的丰富资源语文教材为我们的科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教材中有很多课文是介绍科学家故事的,这些课文有的讲述了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有的讲述了他们研究科学的故事。
透过语言文字我们不难看到科学家们的聪明、智慧的思维火花,严谨、勤恳的治学风范,始终如一、孜孜不倦的执著态度,尊重事实、注重调查的科学方法,不畏艰难、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质疑寻思、敢于创新的灵活思想等,这一切无不使学生深受感动和敬佩,无不激励和促动着学生的行为。
除此之外,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介绍科学知识的内容。
二、语文课堂教学是科学教育的资源宝库1.把握人物精神魅力,培养科学兴趣。
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情感因素十分重要,常常主宰人的学业或事业的成败。
科学情感更是一切科学行为之源。
因此我们要十分重视学生科学情感的培养。
在教学科学家故事这类课文时,我们要引领学生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感悟,去体会课文中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把握科学家们伟大的精神实质和生辉的人格魅力,让科学家们成为他们心中学习的榜样和偶像,从而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2.学习科学知识,激发科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旦学生对科学产生了兴趣,那他们学科学、用科学就会成为自己的自觉行为。
介绍科学知识的课文让学生获得了丰富的科学知识,而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为学生打开了科学之门,在他们面前展现了神奇多彩的科学世界。
学生都是十几岁的孩子,他们的心中有着太多太多的好奇和幻想,他们都想跨入科学的大门进去走一走,看一看那些宇宙之谜、自然之谜和发明家的发明之谜等等。
一句话,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获得,他们的科学兴趣也越来越来浓厚了。
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挖掘这些资源,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
3.培养问题意识。
充分挖掘语文课程资源 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充分挖掘语文课程资源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摘要:课堂教学离不开课程资源的支撑。
如何开发和利用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使之进入课堂,为教学服务,是“大语文”教学观的实际体现。
语文教师应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掌握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策略,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这对于有效拓展语文教学途径,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课程资源;语文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这段话明确指出了语文素养的内涵,充分体现了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作为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语文课程资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深入挖掘教材资源,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凭借语文课程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和人文关怀是课程目标之一。
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首先表现在对每个儿童的尊重,关注每位学生的兴趣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其次是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祖国语言的快乐,时时有积极的情感体验,鼓励儿童的创造性。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无论从内容,还是呈现方式都体现了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一年级上册教材:汉语拼音部分,每一课都安排了优美的情景图,把学拼音、识汉字、积累词语、发展语言、培养审美情趣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再如,每一篇儿歌、韵文及阅读范文,不仅语言规范、优美,而且内容大多贴近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人与自然的关爱以及儿童的美好向往。
课后练习设计有“我会认”“我会写”“读一读”等,“语文园地”设有“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读读背背”“展示台”等栏目,旨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和激发学生主动发现、探究的愿望。
学校语文教学工作总结:挖掘教材内涵,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语文教学工作总结:挖掘教材内涵,提高教学质量2023年,学校语文教学工作的总体情况是处于一个较好的阶段。
语文教学是学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校语文教学的工作也要不断发展和完善,以给学生更好的教育。
本文将会对学校语文教学工作进行总结,阐述如何挖掘教材内涵,提高教学质量。
一、挖掘教材内涵教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依据。
只有深入挖掘教材内涵,才能真正了解教育目的,知道如何进行教学活动。
因此,学校语文教学工作要注重挖掘教材内涵,进一步丰富教育内容。
首先,教材中蕴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师需要深入了解汉字文化和古代文学,把这些知识融入教学之中。
通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爱好。
其次,教材中还蕴含有实用的语言知识。
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注重训练学生成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借助语言进行思维表达的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的表达技巧和提高文化素养。
最后,教材中还包含有生活教育内容。
语文教学必须与生活密切相联,只有把教育引入生活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通过制作教材,教师可以把生活常识和文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发现语言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只有通过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和文学知识。
首先,注重课程资源的创新。
与时俱进是语文教师不变的追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先进的科技手段引入课堂,并且通过各种方式丰富教育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提高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任务。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挖掘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将个性化拓展和自主学习引入教学。
最后,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
追求更好的教育效果,必须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21333885_挖掘语文教材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校长论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类的基础性学科,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应担负起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任。
本文主要阐述在教学中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科学信息进而转变为教学资源,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策略。
一、渗透丰富知识,激发科学兴趣在语文教材中,每册都编有科普类文章,涉及生物、化学、天文等科学领域。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文,让学生明白火星和地球有很多相似之处,被称为“孪生兄弟”,并阐述了为什么地球上留下水并孕育出生命而水星却不能;《神奇的克隆》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神奇的克隆知识及克隆技术在生物学、医学等领域的应用;《人类的老师》介绍了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受到启发,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认识了一门新兴的学科——仿生学;《海洋——21世纪的希望》告诉我们海洋是个聚宝盆,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密切,人类应珍惜海洋资源;《夜晚的实验》通过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研究蝙蝠飞行的奥秘,介绍了超声波的相关知识。
对于这一类文章,如果只对文字进行精讲分析,而忽视对学生科学思想的培养,势必造成对教材资源的浪费,遏制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科学教育内涵,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了解相应的科学知识,接受科学教育的熏陶和感染。
这样,不仅可以活化语文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二、树立科学家榜样,弘扬科学精神在语文教材中,还编入了不少著名科学家的动人事迹,这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最好素材。
在《天火之谜》中,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试验”,终于揭开天火之谜——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所谓“上帝的怒火”不过是无稽之谈;并且,他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富兰克林不迷信不盲从、大胆实验的科学精神让学生深受启发。
在教学《夜晚的实验》时,引导学生思考:街道上散步的并不止是一个人,为什么唯独他一个人思考这个问题呢?学生逐渐明白了,勤于观察、善于发现、大胆质疑、勇于探索,是斯帕拉捷成功的法宝。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科学文化素养是指学生具备运用自然科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同时具备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与方法,了解基础科学知识和技能,掌握科学实验基本方法与技术的能力,能够跨学科进行综合性思考,实现多学科的课程整合。
在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拥有科学文化素养的人才更受到社会的重视,这也从依赖发展科技的角度证明了科学文化素养的必要性。
那么语文教学如何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呢?首先,语文教学中可以运用多种文本进行科学知识的嵌入教学。
教师可以挖掘语文教材中有关科学的篇章、文章,从中引导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了解科学实验的常规流程,从而促进学生对科学文化的认识。
例如,在初中课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有关《水的结构与性质》、《空气中的氧气》等知识点的科普文章,引导学生理解科学知识,深化对科学文化的认识。
如果可以借助一些现代科技手段,同时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结合实践操作、示范性实验等方式进行,可以让学生更加生动地体验到科学实验的乐趣,进一步吸引学生对科学文化的兴趣。
其次,教学中可以运用多样化的任务与活动形式,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去体验、感受和反思科学文化。
比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做一些有关科学的调查活动,让学生走进科学实验室,了解科学家的生活状态和工作过程,认识科学家们的职业精神和科学工作所体现的价值。
同时,在探究实验室、科研机构时,让学生学习科学家的实验技巧、体验操作实验设备,从而更好地开展课程活动,丰富学生对科学文化的认知。
再次,语文教学可以结合现实中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探究和研究。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语文教学应当将科技创新理念和素质融入其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访各大科技展览馆、科技公司或创新创业孵化器,让学生了解各类创新的产物、技术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深化学生的科技视野和创新思维。
此外,语文教学还可以对当代科技前沿的领域进行深入探索,如人工智能、空间技术等领域,让学生了解到各领域相关的技术发展现状、前沿突破,激发学生对科技知识的热爱,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挖掘统编教材课后练习资源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挖掘统编教材课后练习资源培养学生学科素养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教育领域的变革也在逐渐加速。
对于教学内容的管理与掌控,各个学科必须跟进时代的步伐,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而对于语文学科来说,能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也是当前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教材选择上,统编教材无疑是一种简便、高效、统一的选择。
在教师们设计课程的过程中,如何挖掘统编教材的优势,使其成为学科素养培养的有效资源,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
本文即针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并分享一些针对统编教材课后练习资源的挖掘方法。
一、统编教材的优势1.知识结构完整对于语文教育而言,学生的学科素养除了掌握语言知识外,还需要了解文化、历史等知识背景。
统编教材能够完整地呈现知识结构,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快速掌握语言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体系,深入了解文化、历史等背景。
2.便于资源管理统编教材存在规范的格式与内容,便于学校组织与管理。
教师可以更加便捷地查找需要的课文、课后习题等资源,避免了重复性劳动。
3.有利于考试与评价统编教材更加符合国家课程标准,对于教育部门的考评也更加有利。
学生们在考试中,也会更加容易地理解、掌握知识点。
1.挖掘教材目录统编教材的目录可以说是课程教学全貌的精华,其中包括了所有教学内容和相关练习题。
教师们可以利用这一资源,了解整个教学计划的进度安排,以及每个知识点的讲解重点。
同时,也可以从练习题中抽取有针对性的习题,结合教学目标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2.找寻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教材中的练习题涉及到不同层次的知识点,教师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有针对性的练习题。
常见的方法包括逐条阅读教材,选择出合适的习题;或者是结合教学目标,找到与之匹配的练习题进行补充。
3.翻阅历届模拟试卷利用历届模拟试卷进行练习,是学生提高考试水平的有效方法。
教师们可以翻阅历届模拟试卷,选出优质试卷,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剖析,让学生了解考试的常见题型,掌握解题技巧,提高单项技能。
浅论充分挖掘课程资源 培养学生科学素质
浅论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科学素质" 论文关键词课程资源研究性学习科学素质论文摘要充分挖掘学生和教师的人力资源、学校的教学设备资源、社区和学生家庭方面的课程资源,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人才与物质资源的保证,以活动的开展为载体,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指出: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新课程将划定为国家、地方、校本3个等级,同时开设了研究性学习等科目。
这无疑对学校、师生提出了新的课题。
我们认为,在具体操作层面上,以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选择和整合优质课程资源,精心设计并形成探究案例,可以实现课程资源开发与学生探究实践等能力提升的双赢。
笔者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当地课程资源,不失时机地引领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本文就如何充分利用当地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谈谈个人的几点肤浅尝试,以供同仁参考。
1 充分挖掘学生的人力资源,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1.1 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挖掘学生的人力资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一旦选择了合适的课题,学生的参与热情就会空前的高涨,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反之若学生对此没有兴趣,学习将会变成枯燥乏味的事情而难以维持下去,更谈不上收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2003年9月,我校七年级二班的学生开展的“人体生理三节律”的综合实践活动,很好地切中了学生的好奇心、满足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老师指导下分成若干个实验小组饶有兴致地开展实验探究,有的学生放弃了国庆黄金周跟随亲人外出旅游的好时机,却留在了我校计算机网络教室、校图书室查找资料,有的学生争着要为其他同学测算出“人体生理三节律”的高潮期、临界日、低潮期。
挖掘经典课文 提升语文素养
挖掘经典课文提升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而挖掘经典课文,正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经典课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通过深入研读经典课文,可以启迪学生的思想,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经典课文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经典课文如《论语》、《诗经》、《古文观止》等都承载着古代先贤的思想智慧,其中蕴含的道理和哲理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
在《古文观止》中,有许多蕴含着古人智慧的文章,如《释老》、《劝学》等,通过对这些文章的研读,可以让学生领悟到古人的道德观念、学习态度等,从而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和学习态度。
经典课文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也有着重要作用。
经典课文经历了千锤百炼,语言表达精准,修辞手法独特,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着很好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论语》中,有很多句子简洁而富有哲理,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巧言令色,鲜矣仁”等,通过学习这些句子,可以让学生对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经典课文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经典课文中蕴含着精深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文学意蕴,通过学习经典课文,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各个不同的思想,拓宽他们的思维视野,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在《诗经》中,有很多美妙的诗篇,如《关雎》、《采薇》等,这些诗篇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深刻的情感,通过学习这些诗篇,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古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挖掘经典课文,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信心。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经典课文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挖掘经典课文,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信心。
在当今社会,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些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了误解和偏见,而通过学习经典课文,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挖掘语文教材资源提高学生科学素质
普安中心校张永莉
[内容摘要]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学素质也成为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我国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是指能够树立科学的思想观念,了解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必要的科学技能。
而青少年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更是艰巨而又迫切的任务。
在小学教育中,仅仅依靠《科学》学科的力量,显然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应该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科学的教育。
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也要在教学中担负起责任来,为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质助一臂之力,使学生从小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最终能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世界,解决问题,以达到推动科学技术和世界文明的和谐共进。
语文课的教学能够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与基本的科学技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体验发展科学的探究意识,最终增强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所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的科技技术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语文教材科学素质
一、挖掘语文教材中蕴藏的科学文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
语文教材中蕴藏着许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如《爱迪生救妈妈》这篇课文介绍伟大发明家爱迪生童年时的一件事。
妈妈的病情十分严重,切除阑尾的手术必须马上进行,可是,昏暗的灯光急坏了爸爸和医生。
小爱迪生急中生智,利用镜子反光把昏暗的灯光聚集在一起,救了妈妈的命。
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充满智慧和深情。
读着故事一个聪明可爱、爱动脑、爱动手的小爱迪生形象跃然纸上,由此可以说本文是一篇融故事性、教育性和科学性于一体的优秀教材。
课外,为
了满足学生探索科学的欲望,我让学生做了镜子聚光的试验,学生们看着奇妙的结果兴奋不已,都感叹着科学的神奇,还立志以后自己也要成为一名科学家。
语文教学在科学素质培养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语文思维能促进人的左、右大脑的均衡发展,从而培养人的创造思维能力。
一个伟大的科学技术发明与人的左右大脑的相互配合是分不开的,语文教学与科学的结合正是脑、心、身同步运行的最佳方式。
一个个跳跃的逻辑思维能唤起科学家无穷无尽的联想,能激发起科学家神奇的想象力,从而帮助科学家打开通往科学之路的大门。
所以,学生科学素质在语文课中的养成十分重要。
二、语文教师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激发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语文教学进行素质教育应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首要目标,帮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树立基本的科学思想观念,而学生的科学素质又可以在语文知识的理解、运用、吸收中发展起来。
同时,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必要条件之一。
所以,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在为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首先要以愉悦、饱满的精神状态去面对学生,耐心地指导学生,使学生在充满信心和希望的状态下去探寻语文知识中的科学奥秘,使学生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去迎接科学探寻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如:在教学《邮票齿孔的故事》一文时,我以愉悦、饱满的精神状态走进教室,接着先拿出准备好的几大张没有齿孔的邮票,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又提出科学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想办法怎么样才能快速、整齐地撕下这些邮票?”并请两位同学上台用自己想到的方法来比赛撕下邮票,同学们兴趣高涨。
之后我拿出真正的打过孔的邮票,让比赛的那两位同学再次体验并进行比较哪种邮票好撕,最后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察文中阿切尔的动作和神情,从而理解阿切尔为什么会想到发明邮票打孔机呢?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激发起学生对科学奥秘的探究兴趣,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也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
兴趣往往能诱导孩子探索知识的奥秘,对科学产生热情和向往,并能使孩子在科学实践中得到乐趣。
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在搞好语文教学的基础上,结合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有关科技内容的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和思考,从中得到探索的乐趣和满足,以此增加对科学的兴趣。
如《雷雨》这篇课文给我们描述了“雷雨后”美丽的彩虹挂在天空这一景观,但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它是如何形成的。
学完本课后,我们就可以启发学生去思考去总结:为什么只有雷雨后才会出现彩虹呢?彩虹会为什么有那么多种颜色呢?学生通过认真地阅读课文和课后查阅资料,就会概括归纳出彩虹形成的原因及彩虹都由哪些颜色组成,并从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在进行《充气雨衣》这篇课文的学习时,我感觉文中的小林有些像阿切尔,也是个生活的有心人。
小林为什么要发明充气雨衣呢?他在发明的过程中看到了哪些东西受到了启发?通过交流小林“看、想、做”的内容,学生深刻感受到“小林爱思考”和“勤实践”的好习惯。
针对这一发明,我们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并鼓励学生像小林那样,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以此扩展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之情,让他们感受到科学的创造的价值,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类似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学生的解答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科学知识,而且极大地激发了他们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使他们乐于去学习.
三、语文教学中科学的思维方法
科学的思维方法可以使学生更迅速地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更准确、更透彻地理解科学知识,它一经内化就能使智力得到发展,从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如抽象、概括、归纳、比较、对比、分类等思维的方法就非常必要。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字、词、句、篇的分析,对文章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写作方法的归纳概括,
对课文的分类等,逐步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使他们能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分类等方法,独立地梳理所学知识,并能把这些方法用于日常生活中,在口头和文字表达中更有条理,更符合逻辑。
如《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一课的时候进行了这样一道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中午太阳在()面,树影所在是()面;黑夜北极星在()面;阴雨天树叶稠的是()面,树叶稀的()面;雪后沟渠里的积雪化得快的是()面,化得慢的是()面。
引导学生归纳哪几种情况是指向南面的,哪几种情况是指向北面的,利用这种方法能更好地掌握这四种天然的“指南针”,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方便。
四、合理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合理的课外活动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设计课外活动时要注意课外活动的全面性和层次性。
比如:在对中、低年级学生进行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做一些简单的小玩具、贴画等引起学生对语文课中科学奥秘的探索兴趣;而在对高年级学生进行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采取独立或合作的方式做一些小手工、小制作、小发明,从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几乎每一册都有几篇课文是向学生普及科学知识的科普文章。
科学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的结晶,科学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可以使学生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和探索更加积极,更加深刻,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爱好更为直接。
在教学中我们不要只限于向学生介绍科普文章中的科学知识,而应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查阅及交流,有的放矢地把有关知识传授于学生。
五、升华思想,培养科学的品德。
求实、创新、协作、奉献的科学品德是从事科学活动的灵魂。
使小学生从小了解科学并从事科学活动,从而培养他们客观求实的态度和对科学的献身精神
至关重要。
这对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忽视这方面的教育。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课文中出现的科学家的生平事迹以及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来进行。
《动手做做看》这篇课文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科学家朗志万在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可谓煞费苦心。
他把一个错误的结论告诉孩子们,再问孩子们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在这些孩子中,伊琳娜是个肯动脑筋的孩子,她不盲从,不懂就问。
伊琳娜的妈妈也很会教育孩子,她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而是让孩子亲自实践,从实践中获得正确答案。
朗志万和伊琳娜的妈妈都非常重视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
这样的教育环境,是非常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的。
文中的伊琳娜生气地责怪大科学家朗志万“哄骗”了他们,使学生对她勇于质疑、大胆地向权威挑战、坚持真理的伟大的精神有深刻的了解,对她产生敬仰,并受到感染,得到教育,使他们以后不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能够不盲目迷信权威,顽强奋斗,不断进取。
当然,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要灵活。
它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中,而应向课后延伸,通过学生课外查阅与交流达到更好的效果。
切忌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总之,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与语文教学是分不开的。
那么,就让我们语文教师好好地挖掘语文教材资源,同时作为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先行者与开拓者,带动全社会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而努力奋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