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思维导图构建初中历史“知识全景”初探——以《安史之乱与唐朝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重要知识点思维导图(人教版)

初中历史重要知识点思维导图(人教版)

初中历史重要知识点思维导图【人教版】七年级(上)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第3课 远古的传说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第8课百家争鸣第9课秦统一中国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第13课东汉的兴衰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第16课三国鼎立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七年级(下)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第3课 盛唐气象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第6课 北宋的政治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第11课 元朝的统治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第14课 明朝的统治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第17课 明朝的灭亡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八年级(上)第1课 鸦片战争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第4课 洋务运动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第6课 戊戌变法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第9课 辛亥革命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第12课新文化运动第13课五四运动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第15课北伐战争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第23课内战爆发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八年级(下)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2课 抗美援朝第3课 土地改革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第5课 三大改造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第9课 对外开放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第12课 民族大团结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第15课 钢铁长城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九年级(上)第1课 古代埃及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第3课 古代印度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第8课西欧庄园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第11课 古代日本第12课 阿拉伯帝国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第15课 探寻新航路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第18课美国的独立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九年级(下)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第2课 俄国的改革第3课 美国内战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12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第13课 罗斯福新政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6课 冷战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第20课 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15课复习思维导图

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15课复习思维导图

1. 安史之乱第 5 课2. 黄巢起义唐玄宗后期,追求享福,任人唯贤,朝政渐渐腐败社会矛盾尖利,边境局势日趋严重原由节度使权利膨胀,中央与地方形成外重内轻的场面安禄山一人担当三地的节度使,权利特别大含义: 755 年 -763 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抢夺中央权利的反叛形成藩镇盘据的场面影响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损坏使唐代国力由盛转衰天灾:连年灾荒原由人祸:统治腐败,宦官专权,藩镇混战,人民赋役沉重领导人:黄巢结果:被朱温等人镇压影响:给唐代致命一击唐的消亡: 907 年,朱温成立后梁政权,唐代消亡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存在)(凉糖进汗粥)十国:除北汉在北方,其他9 国都在南方(同时存在)3. 五代十国实质:唐末以来藩镇盘据的连续天下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致才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含义:日本差遣到中国的使节遣唐使目的: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1.遣唐使与鉴真东渡(唐与日本)第 4 课鉴真东渡影响:把唐代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文籍等传至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地位:在中日文化沟通中最有影响的人物六次东渡,最后一次才成功:不畏艰险、锲而不舍影响:鉴真在日本流传佛经、医学、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沟通做出优秀贡献2.唐与新罗的关系(双向沟通、互通有无)3. 玄奘西行在此中发挥作用的人:使节、留学生、商人新罗仿唐成立了政治制度,采纳科举制选拔人材,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法等朝鲜半岛的音乐也传入中国目的地:天竺(包含今印度地域)时间:贞观初年经历:不畏艰险、历经劫难, 4 年的长途跋涉(天长地久、迎难而上)作用:为中印文化沟通做出优秀贡献;他的《大唐西域记》记录了各地风土人情,成为研究中外沟通史的宝贵文件垦田面积不停扩大,农业生产技术精益求精农业发明和推行了曲辕犁和筒车修筑了很多水利工程纺织业:丝织水平高,蜀锦色彩明丽,有名全国制瓷业:制瓷水平高,越窑青瓷(如冰如玉),邢窑白手工业瓷(类雪似银),唐三彩(精巧亮丽)1.经济的繁华造船业、冶矿业、造纸业颇具规模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城市(如长安、洛阳、扬州)推行钱币“开元通宝”商业规模雄伟、布局严整、商业繁华国都长安地位: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座国际性的多数市民族政策:开通,唐太宗被少量民族拥护为“天可汗”民族交往: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和亲第 3 课唐与吐蕃(今西藏地域)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与尺带珠丹和亲,(西藏自古以来就是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2. 民族交往与交融中国神圣不行切割的唐穆宗时,建立“唐蕃会盟碑”一部分)3.开放的社会民风4.多彩的文学艺术朝廷中,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量民族担当民族交融西北、西南地域的少量民族政权与唐王朝保持着亲密的联系特点:社会民风比较开放、兼容并蓄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详细表现衣食住行遇到西北少量民族的影响,流行尚武民风唐诗:黄金期间;诗仙李白(浪漫主义),诗圣杜甫(现实)书法:颜真卿、欧阳询绘画:画圣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阎立本的《步辇图》音乐、舞蹈:汲取周边民族的精髓,充满异域风情1. 唐代的成立2. 贞观之治(李世民)第 2 课3. 女皇武则天4. 开元盛世(唐玄宗)成立: 618 年,李渊(唐高祖),定都长安玄武门之变后,626 年,李世民(唐太宗)即位,年号:贞观唐太宗汲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ji àn)治国思想:勤政爱民(以民为本)(君舟民水、存百姓)出现的原由举措:政治上:完美三省六部制;减省刑法增添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渐渐成为最重要科目政治清明表现经济获得发展国力增强,文教鼎盛评论李世民:一位明君,历史上优秀的政治家,推进了封建社会的发展武则天的地位:中国历史上独一的女皇帝在位期间的主要举措:政治上:打击敌对官僚;鼎力发展科举制度,开创殿试制度,皇帝亲身面试考生经济连续发展评论结果人口连续增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边境获得稳固和开辟时间:唐玄宗统治的先期,年号为“开元”的时候举措:政治上:整改吏治,裁汰冗(r ǒng)员经济上: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文化上:着重文教,编订经籍政治稳固表现经济繁华国力达到亘古未有的强盛,唐代进入鼎盛期间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15课复习思维导图1. 隋朝的成立与统2. 开通大运河第 1 课3. 创始科举制4. 隋朝的消亡成立: 581 年,杨坚(隋文帝),定都长安一致: 589 年,灭陈,实现全国一致,适应历史发展趋向经济:编订户籍,一致钱币和胸怀衡发展:开皇之治(隋文帝)政治:增强中央集权,提升行政效率目的:增强南北交通,稳固隋王朝的统治“为何”时间: 605 年,隋炀()帝yáng概略:一: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是什么”二:全长 2700 多千米三:北起涿( zhuō)郡,南至余杭,中间是洛阳作用:踊跃:增强了南北的政治、经济、文化沟通“怎么样”(两面)悲观:耗费大批人力、物力、财力,加重百姓负担背景:魏晋南北朝期间,推行九品中正制,选官只看出身,不重视才能“为何”成立过程:隋文帝时,用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材“是什么”隋炀帝时,创办进士科(标记科举制正式创办)意义: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化,增强皇帝在选官用人上的权利;扩大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可以参政,促使社会阶层流动;“怎么样”原由:根来源因: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统治残暴直接原由:隋末农民起义时间: 618 年,隋炀帝被杀,隋朝消亡。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立(思维导图)素材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立(思维导图)素材岳麓版
南至余杭
连接了海河、黄 河、淮河、长江
以及钱塘江
概况
隋的 统一
开创科举 取士制度
隋的 兴亡
开通大 运河
隋朝的 灭亡
开创 作用
隋文帝初步建 立通过考试选 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创立进 士科,科举制 度正式形成
加强了皇帝在 选官和用人方
面的权力 扩大了官吏的 选拔范围,推 动了教育的发

原因
隋炀帝的 残暴统治 ,隋末农
民起义
灭亡
618年,隋 朝灭亡
隋朝的兴衰与唐朝
的建立
思维导图
隋朝统一示意图
北朝:北魏



南朝:宋

西魏
东魏 齐
581年 北周
北齐 梁

5 8 9 年 陈
581年,杨坚 建立隋朝,定
都长安
589年,隋灭 陈,统一全国
疆域辽阔,国 力强盛
建立 统一 发展
隋炀帝从605 年开凿了一条 贯通南北的大
运河
开通
以洛阳为中心 ,北抵涿郡,

七年级历史下册目录思维导图知识点结构图都在一张纸上2018年最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目录思维导图知识点结构图都在一张纸上2018年最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目录思维导图知识点结构图都在一张纸上2018年最新人教版,1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2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3 盛唐气象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5安史之乱与唐朝衰 6北宋的政治7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8金与南宋的对峙9宋代经济的发展10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11元朝的统治12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13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14明朝的统治 15明朝的对外关系 16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17明朝的灭亡 18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 19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20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21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隋朝的灭亡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开元盛世经济的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艺术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契丹族与党项族辽与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与北宋南宋的偏安农业的发手工业的兴盛商业贸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灭西夏与金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繁荣的都市生活宋词元曲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发达的中外交通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经济的发展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科技名著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清朝对全国的统治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巩固西北边疆清朝的疆域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闭关锁国政策《红楼梦》昆曲与京剧艺术隋文帝(杨坚)581年夺北周建隋朝长安为都,废除门第,用考试选人才。

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隋炀帝:1开通大运河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全国的统治。

影响: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消极影响: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隋朝的灭亡。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思维导图素材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思维导图素材 新人教版

作用
鉴真 东渡
目的 地
天竺
时间 贞观年间
玄奘 西行
经历
玄奘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 玄奘遍访天竺名寺,学习佛法
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返回长安
贡献 《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重要贡献
退 出
思维导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和同为一家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经过意义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的发展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鉴真东渡经过作用历经艰难先后7次东渡日本前6次均未成功鉴真在日本传播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

思维导图
和同为一家
唐朝的
中外文
玄奘 西行
化交流
鉴真 东渡
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 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 经过
促进了吐蕃经济的发 展,增进了汉藏两族
的友好关系
意义
和同 为一 家
历经艰难,先后7次 东渡日本,前6次均
未成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经过
鉴真在日本传播佛经,还传 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 、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
做出了卓越贡献。

学习《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学习笔记Vol.005: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学习《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学习笔记Vol.005: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学习《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学习笔记Vol.005:第5课安史
之乱与唐朝衰亡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学习笔记Vol.005
本课学习目标
安史之乱的背景、时间、人物、过程和影响
黄巢起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唐朝灭亡的史实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与分立的史实和特点
本课思维导图
本课提纲笔记
注:
1.《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学习笔记参考教材为人教统编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相关初中历史教材。

2.《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学习笔记为个人学习记录笔记,仅做参考,如有疏漏错误之处,请留言指出。

3.《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学习笔记为含谦原创整理,相关图文
源素材来源网络。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思维导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思维导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思维导图

黄巢起义 与唐朝灭 亡
安史之 乱
安史之 乱与唐 朝衰亡
五代十国 的更迭与 分立
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 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 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失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755—763年 时间 原因
755年,安禄山与部将一起发动叛乱 。763年最终被平定。
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经济
经过
安 史 之 乱
影响
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 种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藩镇 割据局面开始形成
政治
黄巢 起义
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攻 入长安,建立政权
黄巢起 义与唐 朝灭亡
唐朝 灭亡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唐朝 灭亡
更迭
五代 十国 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局面 的延续,北方政权更迭,南方 经济有利一定发展 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 必然趋势
五代 十国 的更 迭与 分立
特点 发展 趋势
退 出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思维导图)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思维导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日本遣唐使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交流非常频繁。

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称为“遣唐使”。

跟随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等,最多一次达到500多人。

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学、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中国的风俗习惯也传到日本,如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初七“七夕节”、七月十五“中元节”、九月初九“重阳节”等,有些节日一直流传至今。

鉴真东渡鉴真是唐朝与日本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

鉴真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先后6次东渡,用时12年。

前5次均未成功,随行36人献出生命,鉴真双目失明,但他矢志不渝,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时年66岁。

鉴真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

鉴真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以及寺内的鉴真塑像,被日本定为一级国宝。

天竺唐朝与天竺有频繁的交往。

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历经磨难,经过4年,到达天竺。

玄奘遍访名寺,研习佛法,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根据玄奘口述,由其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大食古代称阿拉伯帝国为“大食”唐朝时,大食派遣使臣与唐朝通好,先后有40多次,大食商人经水、陆来到中国,贩卖珠宝、香料和药材等,有人定居,也有人为官。

阿拉伯人将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当时的长安、广州等地修建有清真寺。

唐朝时,称印度为天竺,还有“身毒”、“贤豆”等叫法,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

玄奘求法时发现这些称呼都不准确,认为译为“印度”比较合适,回国后,这一译法逐渐流行,沿用至今。

七年级(初一)下册历史思维导图+重点知识梳理

七年级(初一)下册历史思维导图+重点知识梳理

⑤科技、文化成就显著;⑥中外交流加强。
辽 北宋
西夏
大蒙 蒙古 古国
西夏 蒙古 金
金 元
耶律阿保机 元昊 完颜阿骨打
赵匡胤 (宋太祖)
赵构 (宋高宗)
金 辽 金 北宋 南宋
元 大都 南宋
统一 全国
成吉思汗
意义
(铁木真)
忽必烈 (元世祖)
岳飞抗金
蒙古 (1271建元)
文天祥、陆秀夫抗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重要依据。
⑤人民的辛勤劳动
经济重心南移过程
从黄河流域移至长江流域 江南地区不断在开发
北方
南方 北方 南方
北方 南方
魏晋南北朝 奠定南移基础
唐中期 开始南移
南宋 南移完成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六、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宋元大都市:北宋开封、南宋临安、元大都

繁华的都市生活
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商 ①商业城市的发展: 开封、杭州;经商打破空间、时间限制

②纸币的出现: 北宋四川出现“交子”(世界最早), 大大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海 1、著名大商港? 广州、泉州
外 贸
2、最远去到哪?
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易 3、管理机构? 市舶司
货郎图 与唐都长安相比,宋朝商业区在空间分布上有什么变化?
目的 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经济:募役法、方田均税法、
主要
农田水利法
措施
军事:保甲法
①政府财政收入有所增加; ②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③军队素质有所提高。
失败 标志
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被废除。
败因 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初中历史思维导图(全六册)

初中历史思维导图(全六册)

历史思维导图(初中人教版)七年级(上)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第3课 远古的传说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第8课百家争鸣第9课秦统一中国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第13课东汉的兴衰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第16课三国鼎立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七年级(下)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第3课 盛唐气象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第6课 北宋的政治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第11课 元朝的统治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第14课 明朝的统治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第17课 明朝的灭亡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八年级(上)第1课鸦片战争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第4课洋务运动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第6课戊戌变法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第9课 辛亥革命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第12课新文化运动第13课五四运动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第15课北伐战争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第23课内战爆发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历史(人教版) 八年级(下)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2课 抗美援朝第3课 土地改革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第5课 三大改造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第9课 对外开放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第12课 民族大团结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第15课 钢铁长城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九年级(上)第1课古代埃及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第3课古代印度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第8课西欧庄园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第11课 古代日本第12课 阿拉伯帝国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第15课 探寻新航路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第18课美国的独立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九年级(下)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第2课 俄国的改革第3课 美国内战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12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第13课 罗斯福新政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6课 冷战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第20课 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中国古代政治史时间轴-思维导图

中国古代政治史时间轴-思维导图

被取代促进进而导致造成从而使得进一步中国古代政治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朝西汉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古时期禅让制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世袭制形成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夏内外服制度内 设官参政外 分贵族等级服从商王占卜 有专门官职商三大制度宗法制分封制血缘关系为重分封对象:亲族、功臣、姻亲、先代贵族齐、鲁、燕、魏、晋、宋 等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礼乐制度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王权与神权相结合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相结合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三大制度逐渐崩溃商鞅变法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影响增强了秦国国力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为其他国家提供变法改革的借鉴我国封建社会开始形成各国开始变法皇帝制度始皇帝——嬴政皇权至上(核心)皇帝独尊皇位世袭集权司法行政军事指挥...........三公九卿制三公丞相左右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掌管律令、图籍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互不相属、互相牵制九卿(三公之下)秦朝中央政府的很多重要官职的合称郡县制郡 设置郡守、郡尉、监御史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郡守、县令或县长由皇帝任命意义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奠定了后世地方行政区划的基础巩固了国家的统一《秦律》郡国并行制推行郡县制分封同姓诸侯王封国王国权力大威胁中央集权“七国之乱”侯国汉高祖刘邦政治上建立中朝,任用布衣为相外朝 执行即原来的三公九卿刺史全国分13州,每州一人推恩令察举制和征辟制经济上改革币制盐铁官营平抑物价军事上出击匈奴文化上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育创办太学建立地方教育体系汉武帝刘彻宋朝元朝明朝清朝九品中正制各州郡内以家世、道德、才能等为标准分为九等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背景民族大融合的趋势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内容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设立三长制租调制加强对地方控制与均田制相适应迁都洛阳加强对中原的控制移风易俗学习汉族文化意义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巩固了封建统治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起草诏令决策机构门下省封驳审议审核机构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六部吏部官吏任免和考核户部户籍、土地和赋税礼部礼仪、科举兵部军政刑部刑狱工部国家工程建设相互牵制、互为补充作用提高办事效率相权一分为三加强皇权选官制度隋文帝唐代隋炀帝废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科举制日臻完善成为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民族关系设立都护府唐太宗时期武则天时期新疆 安西都护府新疆 北庭都护府加强管辖和亲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吐蕃唐中宗金城公主入吐蕃对外关系唐太宗时期玄奘西游,著成《大唐西域记》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地方制度隋朝州县两级制唐朝道——州——县中后期地方军政节度使增多政治上的较大自主权经济独立权军事武装755年 安史之乱中央官制设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掌管军政枢密使三司度支、盐铁、户部掌管财政长官三司使又称“计相”分割宰相财政权分割宰相掌兵之权社会影响积极方面结束了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消极方面冗官、冗兵、冗费国家积贫积弱1069年 宋神宗为解决社会矛盾王安石变法青苗法募役法保甲法改革科举制度..............地方官制文臣任知州避免地方拥兵作乱设转运使将各州郡大部分财赋运往中央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维护了国家统一与社会安定地方行政区划路——州——县民族关系澶渊之盟辽宋议和宋给辽岁币宋夏合战宋真宗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宋金议和南宋初年岳飞抗金,遭秦桧陷害岳飞死后宋金议和约定界线南宋向金称臣南宋给金岁币中央一省制中书省设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六部归中书省枢密院最高军事管理机关御史台最高监察机关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管辖西藏地方目的吸取宋朝教训加强对辽阔疆域的有效控制内容山东、山西、河北由中书省管辖其他地方设行省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拥有军、财、政大权行政权力受中央节制省最高长官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行省——路——府——州——县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为我国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初步基础是我国地方制度的重大变革,是省制的开端行省制民族关系各民族人民长期杂居,互通婚姻,民族差异逐渐缩小许多迁入的波斯、阿拉伯人与汉、蒙古等族相互融合,形成回族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中央官制一“废”一“设”“废”——丞相背景元朝中后期宰相权势过重局势动荡,威胁皇权1380年,明太祖诛杀胡惟庸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影响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高度“设”——内阁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朱棣(在文渊阁)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机密要务的决策后来大学士拥有了票拟权即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的奏章最后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锦衣卫明太祖设立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选官制度八股取士限定科举范围——四书五经限制指定观点答卷,禁止自己的见解文体分为八个部分——“八股文”是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的手段是统治者加强封建专制的需要对外关系1405-1433年(明成祖时期)郑和七下西洋及亚非30余个国家和地区戚继光抗倭戚家军浙江、福建、广东日本的武士、商人、海盗骚扰我国沿海1553年葡萄牙 攫取了我国澳门的居住权中央官制南书房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很大皇权受限康熙帝设立南书房加强集权军机处1726年(雍正帝时期)为办理西北军务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品级不高每日接受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影响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文字狱对象:违背统治思想、触犯皇帝威严的言行残酷打击,制造“文字狱”民族关系康熙帝时期平定准噶尔叛乱乾隆帝时期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对西藏的管辖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封号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封号1727年起开始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对外关系1689年中俄签订两国间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闭关锁国明末以来实行使得清政府认识不到西方世界的变化”天朝上国“的迷梦即将破灭公元前3077-约前2070-约前1600-约前1046前1046-前771前770-前475-前221前221-前207前202-925-220-266-316-420-589581-618-907(五代十国)907-960960-1127-12761276-13681368-16441644-1912中国古代政治特点以皇权为核心权力高度集中家国一体,家国同构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相结合人治大于法治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公天下与私天下相结合制度创新与继承相结合皇权渐强,相权渐弱相对专制—有限专制—绝对专制外儒内法,礼法并用礼高法低,德主刑辅强调流程式分工。

初一中国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思维导图第五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初一中国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思维导图第五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评述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第五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安史之乱 唐朝灭亡 五代十国
原因

开元年末以后,朝政日趋腐败,社会矛盾尖锐,边疆 形势紧张
节度使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力量对比失衡,形成外 重内轻的局面
过程
755年,节度使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吏 思明一起发动叛乱,763年安史之乱被平定
影响
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衷
背景
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赋役繁重,又连年 灾荒,无以为生
黄巢起义
概况
黄巢率领义军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原为农 民起义军将领朱温,投降唐朝,被封为节度使,与其 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
影响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灭亡时间
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亡
概况
唐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普、 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塘、吴 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 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以思维导图构建初中历史“知识全景”初探

以思维导图构建初中历史“知识全景”初探

以思维导图构建初中历史“知识全景”初探作者:张雷来源:《文理导航》2019年第16期【摘要】学生通过自主建构知识体系,会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能够开展个性化学习。

学生在思考中会将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通过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的方式构建知识网络图,实现学生在分析中内化知识,提高能力。

本文主要以《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为例,探究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如何通过思维导图来构建历史认知体系,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性理解和掌握,让学生可以在总结中联系知识,细化认识。

【关键词】初中历史;思维导图;知识体系;能力《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通过精选教学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改变死记硬背的方式,拓展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空间,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基于此,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追求知识完整性、系统化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系统,使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形成历史认知体系的构建。

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来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学会用发展和联系的观点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或合作的方式将历史知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大胆创新,在实践中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自己对历史知识的科学认识。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思维导图是英国伯赞最先提出来的,它是一种系统化思维的有效学习方式。

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要以某一个词汇为中心点,作为关键词,之后围绕着这个关键词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学生确定关键词后,要以关键词为中心,进行放射状思考,将与之相关的关键词都整理出来,并且可以通过直线、箭头或者是其他标志将知识联系起来,构建一个系统化的网络图,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化认识,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通过思维导图的建构和梳理,学生的认识会更系统,更完善,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重要性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有利于彰显教学特色,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在总结中形成完整性认识。

高中唐代历史思维导图-20220414142158

高中唐代历史思维导图-20220414142158

高中唐代历史思维导图一、唐朝的建立与初唐时期1. 唐朝的建立唐朝的建立始于618年,由李渊建立,定都长安(今西安)。

李渊,即唐高祖,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他结束了隋朝的混乱,开创了唐朝的辉煌。

2. 初唐时期政治改革:唐高祖和李世民(唐太宗)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经济发展:初唐时期,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文化繁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诗歌、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二、盛唐时期1. 政治与经济政治稳定:唐玄宗时期,政治稳定,国家治理有序,社会繁荣。

经济发展:盛唐时期,经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丝绸之路的贸易使得唐朝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

2. 文化与社会文化繁荣:唐朝的诗歌、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达到了鼎盛,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和文学家。

社会开放:唐朝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对外来文化持包容态度,吸引了大量的外国使节和商人。

三、唐朝的衰落与灭亡1. 安史之乱背景: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始于755年,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

影响:安史之乱导致唐朝中央集权大大削弱,地方割据势力抬头,社会动荡不安。

2. 唐朝的灭亡原因:唐朝的灭亡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政治腐败、军事失利、经济衰退等。

结局:907年,唐朝灭亡,历时近300年的唐朝画上了句号。

高中唐代历史思维导图四、唐朝的科技与发明1. 科技发展印刷术:唐朝是中国印刷术发展的重要时期,发明了木版印刷术,对后世影响深远。

火药:唐朝发明了火药,这一发明对军事和民用都有重大影响。

2. 天文与数学天文观测:唐朝天文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天文观测,编制了新的历法。

数学成就:唐朝数学家在代数、几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如《九章算术》的注释和《周髀算经》的修订。

五、唐朝的社会生活1. 日常生活服饰:唐朝的服饰丰富多彩,反映了社会的繁荣和开放。

饮食:唐朝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各种美食和烹饪方法在民间广泛流传。

大唐之变:安史之乱与盛唐的崩裂

大唐之变:安史之乱与盛唐的崩裂

《大唐之变:安史之乱与盛唐的崩裂》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历史著作,通过对 安史之乱的深入剖析,展现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进程。这本书的精彩摘录无疑 为我们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
阅读感受
《大唐之变:安史之乱与盛唐的崩裂》这本书以其细腻而深入的笔触,为我 们展现了公元755年那场深刻改变大唐历史走向的巨变,这场历史事件被史称 “安史之乱”。作为读者,我仿佛可以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地感受那个辉煌而繁 荣的时代,以及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如何逐渐吞噬着盛唐的辉煌。
内容摘要
本书还对盛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作者指出,盛唐时期虽然在政治上取 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经济和文化方面也存在着深层次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土地兼并的加剧、 官僚体制的腐败、民族关系的紧张以及文化思想的保守等。这些问题不仅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 也预示着盛唐时期的终结。 本书对唐朝的历史进行了总结和评价。作者认为,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 志着盛唐时期的结束和新时期的开始。本书也指出,唐朝在安史之乱后虽然逐渐恢复并转向新的 政治、经济和文化形态,但仍然面临着内部和外部的各种问题,最终走向了衰落。 《大唐之变:安史之乱与盛唐的崩裂》是一部深入探讨唐朝历史转折点的著作,通过对安史之乱 和盛唐时期的历史背景、经过和影响的全面分析,揭示了唐朝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 繁荣与衰落。
我被书中对安史之乱前的盛唐景象的描绘所吸引。那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繁荣 的时代,各种文化、经济、政治等各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这个 看似坚不可摧的盛世,背后却隐藏着深重的危机。政治上的腐败,社会矛盾的激 化,以及军事力量的削弱等等,都在无声无息中酝酿着一场巨大的风暴。
然后,作者以详尽的笔墨描述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及其发展。从一场场小规模 的叛乱,到全国范围内的动荡,再到唐帝国的分崩离析,这个过程充满了戏剧性 和惊心动魄。这场大叛乱不仅让大唐盛世戛然而止,直接导致了唐帝国的衰落与 乱亡,而且深刻影响了后世数百年的政局与历史,成为中国历史的分水岭。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历史
黄巢像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历史
★(2022天津)下图中东汉末年和盛唐以后的人口数都出现剧 烈下降,主要原因是( A )
A.频繁战乱
中国古代人口变化示意图 B.北人南迁 C.自然灾害 D.统治残酷
·历史
解题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天 下大乱、诸侯纷起,军阀混战是导致东汉人口锐减的主要原 因。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不安,战争不断,人口大量死亡或 流离失所,盛唐以后的人口数都出现剧烈下降,A项正确。 B、C、D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项。
·历史
(二)知识点: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 C )3.唐朝中后期,藩镇权限增大,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唐朝重视边境防御 B.边疆地区已出现严重威胁 C.朝政衰败,中央集权削弱 D.民族矛盾已成为尖锐的矛盾
了解安史之乱的影响。(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学习 目标
2.知道黄巢起义,了解黄巢起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3.知道唐朝灭亡的史实。(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4.知道五代十国,了解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局面。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历史
·历史
一、安史之乱 1.背景:开元末年以后, 唐玄宗 追求享乐,朝政腐败, 社会矛盾尖锐,节度使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失去 平衡,形成 外重内轻 的局面。 2.经过:755年,节度使 安禄山 和部将史思明发动叛乱, 史称“ 安史之乱 ”。叛军从河北南下,攻占洛阳、潼关, 逼近 长安 。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被拥立为帝。 唐朝将镇守西北地区的精兵悉数内调,并在北方 少数民族_ 军队的援助下,于763年平定叛军。
·历史
2.【史料研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公元755年12月,边镇将领安禄山、史思明见朝廷空 虚,联合同罗、契丹、突厥等民族组成共15万士兵,以“忧 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发动了长 达8年的战乱……战乱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 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了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材料中的“战乱”指的是什么?这场战乱导致强大的唐帝国由 强盛走向衰亡,联系所学知识,你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做才 能使国家富裕、人民幸福?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思维导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思维导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思维导图
黄巢起义 与唐朝灭 亡
安史之 乱
安史之 乱与唐 朝衰亡
五代十国 的更迭与 分立
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 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 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失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755—763年 时间 原因
755年,安禄山与部将一起发动叛乱 。763年最终被平定。
五代 十国 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局面 的延续,北方政权更迭,南方 经济有利一定发展 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 必然趋势
五代 十国 的更 迭与 分立
特点 发展 趋势
退 出
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经济
经过
安 史 之 乱
影响
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 种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藩镇 割据局面开始形成
政治
黄巢 起义
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攻 入长安,建立政权
黄巢起 义与唐 朝灭亡
唐朝 灭亡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唐朝 灭亡
更迭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思维导图退出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失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经济政治755763年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藩镇割据局面开始形成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黄巢起义唐朝灭亡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知名打击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唐朝灭亡更迭特点五代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北方政权更迭南方经济有利一定发展安史之乱发展趋势十国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原因时间经过755年安禄山与部将一起发动叛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beralArtsGuidance2019年06月(总第340期)文理导航No.06,2019Serial No.340《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通过精选教学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改变死记硬背的方式,拓展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空间,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基于此,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追求知识完整性、系统化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系统,使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形成历史认知体系的构建。

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来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学会用发展和联系的观点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或合作的方式将历史知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大胆创新,在实践中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自己对历史知识的科学认识。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思维导图是英国伯赞最先提出来的,它是一种系统化思维的有效学习方式。

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要以某一个词汇为中心点,作为关键词,之后围绕着这个关键词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学生确定关键词后,要以关键词为中心,进行放射状思考,将与之相关的关键词都整理出来,并且可以通过直线、箭头或者是其他标志将知识联系起来,构建一个系统化的网络图,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化认识,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通过思维导图的建构和梳理,学生的认识会更系统,更完善,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重要性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有利于彰显教学特色,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在总结中形成完整性认识。

学生通过建构知识体系,避免了学习的盲目性和无序性,有利于学生创造一个整体性的学习模块,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通过建构知识体系,优化了学习内容,注重了对历史知识点的分析和探究,通过自己的提炼和思考形成清楚认识。

学生通过系统化整理,会主动地建构思维导图,明确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理性认识。

三、用思维导图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有效方法1.教学过程中注意对知识点的梳理为了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后,能够在大脑中建构出一张清晰的思维导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科学引导,积极点拨,通过宏观掌控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帮助学生建构系统化的认识,形成对知识的完整认识。

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学生要能够找出关键词,这些关键词的把握,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了。

例如,在本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首先准确定位“关键词”,作为建构思维导图的关键点,围绕着这些关键词去建构知识体系,鼓励学生分别以“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唐朝灭亡”“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进行知识结构的划分和整理。

有了这些关键词,学生的学习也就有了目标,学生会围绕着这些知识点进行要点的分析和知识的探究,促进学生了解本课学习的重要知识点,更好地对知识进行定位。

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就要本课的题目写在中间,之后把这些关键词分布在题目周围,作为次关键词,也是制作思维导图的下一级要点词汇,帮助学生准确把握绘图思路。

2.教学中引导学生串联相关知识点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和课堂的主人,有了教师的指导后,学生会明确思维导图的绘图“关键词”,进而带着这些关键词进行知识的串联和整理,在不断地整理中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实现对知识的系统化整理。

学生通过串联知识,会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了解相关事件的时间、经过、结果等。

串联知识的过程也就是学生不断丰富和拓展思维导图的一个过程,会让学生按照一定的类别和关系将文章中的要点补充到思维导图中,不断地完善思维导图。

例如,在本课的探究中,通过学生对“安史之乱”的分析,学生会认识到节度使制度是引起安史之乱的背景;由于发生了安史之乱,导致了马嵬坡兵变,引起了郭子仪借助回纥兵平叛,这就是安史之乱的基本过程;最后节度使制度发展成藩镇割据,唐朝由盛转衰,这就是安史之乱的结果。

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学生就可以在“安史之乱”的后面写上:背景、起因、过程、结果等,并且标明“节度使制度”“马嵬坡兵变”“郭子仪借助回纥兵平叛”“藩镇割据”等提示性信息,丰富思维导图的内容。

学生将相关知识点进行串联,会促进学生明确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进而形成系统性认识。

在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将零散的知识进行串联,促进学生在将知识的联系中细化认识,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性认识,提高学习能力。

3.引导学生合作讨论相互沟通交流为了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不断地完善思维导图,形成对知识的系统性认识,单靠学生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开阔视野,通过彼此之间的沟通来了解更多的知识,将事件通过横向和纵向联系的方式搭建起知识网。

学生之间的沟通以思维导图构建初中历史“知识全景”初探———以《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一课为例张雷(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学,江苏徐州221000)【摘要】学生通过自主建构知识体系,会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能够开展个性化学习。

学生在思考中会将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通过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的方式构建知识网络图,实现学生在分析中内化知识,提高能力。

本文主要以《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为例,探究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如何通过思维导图来构建历史认知体系,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性理解和掌握,让学生可以在总结中联系知识,细化认识。

【关键词】初中历史;思维导图;知识体系;能力■文科指导/历史LiberalArtsGuidance2019年06月(总第340期)文理导航No.06,2019Serial No.340(上接第68页)来进行导入,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深度探究的兴趣,从而更好地了解课本知识,结合自己的兴趣进行深入学习和讨论。

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开展基础教学的基础上,为他们推荐更多的传统文化读物,这样更容易调动他们参与讨论研究的积极性,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拓宽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主动求知意识,提高学习深度和广度。

3.加强传统文化精髓的挖掘,丰富教学课堂。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新课表的要求,要从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的角度入手来进行设计,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共同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而为他们树立良好的榜样,激发民族热情,提高辨别真善美的历史思维能力。

比如在中学历史教材中有很多的历史事件,往往记忆比较容易混淆,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共同研究每一个历史阶段典型的人物事件等,在开展教学时将英雄人物和典型事件的特征等进行挖掘,从而更容易让他们进行理解和记忆,以此为基础提高系统掌握知识的能力。

4.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评价的多元性。

一方面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在课堂设计方面将传统文化教育和教学目标进行系统综合考虑,优化课程设计,提高教学的系统性。

还要进行教学技术和方法创新,借助多媒体技术等引入更多的传统文化相关的图片、视频和音频等资料,探索慕课教学和微课教学相关的模式,从而为学生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更好地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习热情,带着兴趣探究历史知识的奥秘。

还可以设计相关的小组讨论活动或者游戏教学活动等,以此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加强知识资源分享,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另一方面要不断优化中学历史教学评价体系,将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内容融入历史课程测试中,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的传承力和创新应用能力。

总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把握适度的原则、科学的原则和创新性原则,不断创新、总结,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的丰富性、有效性,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1]王瑾.中学历史教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J].时代教育,2016(15)[2]姚德健.让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6(04)[3]赵加军.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畅想[J].中学教学参考,2017(19)[4]宋兴林.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的思考[J].学周刊,2018(10)和讨论会促进学生开阔视野,拓展知识范围和领域,帮助学生在沟通中了解更加具体和细节性的信息。

学生通过相互沟通会展现出学生不同的思维和不同的思考角度,促进学生在沟通中完善认识,细化理解,实现对知识系统的构建和整理,建立完整的思维导图。

学生在交流中会将知识理顺,明确事件的发展情况,进而形成系统化认识。

沟通促进学生从多角度进行知识的梳理和总结,有利于学生在总结中内化知识,在分析中明确知识,通过对知识框架的建构来完善自己的认识,提升自己的理解,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4.课堂展示展现学生个性化特点当学生绘制出了自己的思维导图后,教师要在课堂最后留出几分钟的时候让学生展示,为学生提供一个平台,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

学生的个性和特点都是不同的,他们绘制出来的思维导图也会是不同的。

通过学生的展示,他们之间可以相互学习,不仅从历史知识上学习,同时还可以从思维导图的构建模式和框架上学习,促进学生开阔视野。

课堂展示让学生的个性可以得到充分展现,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课堂重难点的掌握,形成清晰的系统性认识。

课堂展示中,学生会看到可以用标题作为中心词,之后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等下一级关键词,之后以在“安史之乱”后面再设计上背景分析、基本过程、结果等下一级关键词;在“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后面写上黄巢起义的背景、过程、结果,唐朝灭亡的标志性事件以及影响等关键词;在“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关键词下面写上五代十国的概念以及时代特点等关键词,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就是本课的重点知识,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化理解。

通过学生的展示,学生会看到不同的思维导图的绘制和梳理,学生会将自己的理解融入到知识系统中,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唐朝灭亡和五代十国出现的来龙去脉,进而感受到政权分立阶段的到来,以及其重大教育意义。

总之,通过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学习教材内容,会让学生对教材内容形成清楚的了解和系统的认识,实现学生自主地建构知识框架和知识网络。

思维导图的绘制,有利于学生通过层层深入和循序渐进的方式来理解知识,完善认识,将知识串联起来,进而形成完整而系统的认识,实现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1]徐艳.初中历史高效课堂中思维导图的作用[J].新课程,2016(12)[2]白俊萍.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3]杨丽丽.思维导图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初中生历史学习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5(01)[4]田娜.王林;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04)■文科指导/历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