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山东省干旱分析及抗旱对策

合集下载

抗旱保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抗旱保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抗旱保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抗旱保收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旱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影响着农业的生产和粮食供应。

在抗旱保收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一、问题分析1. 技术不足:农民在生产中没有运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和科学的土地管理技术,导致土地水分过度蒸发,造成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和作物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2. 防抗工作力度不足:当出现旱灾时,由于信息和资源的不对称,及时向受灾农户提供援助的能力不足,旱灾防范措施不得当,引发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3. 食物浪费:在过多的生产产生后,许多农户并没有及时地储存作物,造成这些粮食被浪费。

二、对策建议1. 推广灌溉技术:现代化的灌溉技术,如滴灌、地下渗灌等,是高效利用水资源的关键。

因此,需要大力推广现代化灌溉技术,并配合每一瓢水做好植保工作,避免病虫害。

2. 完善旱灾防范措施:在旱灾预警、监测、应急抢险等方面加强力度,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强科学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并加大扶持、资金投入,提高农民应对旱灾的能力。

3. 增加农民收入:适当地提高农产品价格,减轻农民负担,同时注重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农民的收入,在挖掘生产力的同时,加强农民对“抗旱保收”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4. 推动农业信息化:通过建立信息平台,加强种植大数据的汇聚和利用,提高管理效率,为农民提供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案和病虫害防治方案,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资源配置。

5. 合理调配资源:通过全局视角考虑资源环境等因素,保障各地区合理调配资源,防止区域不平衡或不足的状况,协调土地、水、肥、种等资源向生产平台、销售市场、扶贫站点等应用领域输送,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发展体系。

综上所述,解决抗旱保收这个关键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引导农民采取可行的措施,为保障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做出积极的贡献。

干旱与抗旱减灾对策

干旱与抗旱减灾对策
维普资讯
现代 园艺
20 0 8年第 9期
干旱 与抗 旱减 灾 对 策
张清霞 ( 西省农 业气象 实验 站 江 南 昌 30 0 ) 3 20
干旱 是全球 十 大 自然灾 害之一 。 中国干旱 频
繁发生 ,严重制 约农业 生产 和社 会经 济发展 。然
广西部分地 区的干旱为 5 年所罕见 , 0 截至 1 月 2 初统 计 , 旱导致 上述 地 区 3 0多万人 、5 牲 干 0 2 0万 畜 出现饮 用水 困难 。
1 干旱 是 江西 最具威 胁的 自然灾 害 . 3
在全球气侯变暖背景下 , 全球水资源供给、 极 端干旱等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有明显的增
县市的旱情重于特大干旱的 16 年 、03 93 20 年。 干
旱 高峰期 ( 8月 4号 ) 全省 受 旱 面 积 12万 h 0 m, 14万人 因干旱 发生 饮水 困难 ,全省 因旱 直接 经 4 济损失 6. 86 3亿元 。夏季 的高温 干旱 对南 昌市 的
我 国是水 资源相 当贫 乏 的一个 国家 ,人 均水 资 源量不 到 28m , 15 不足 全 世界 人 均 的 1 , 上 /加 4
加 。观测 表 明 , 2 自 0世纪 ( 代 以来 , 球天 气 ; 0年 全 气 候灾 害发 生 的频 率 上升 了 4倍 ,所 造成 的经 济 损失上 升 了 7 。而且洪 水 和干旱 发生 的周期 在 倍
不 断缩短 , 将变 成各 国棘 手 的问题 。 ( P C) IC 的会
江西素有 “ 十年 九旱 ” “ 、 旱成 片 、 涝成线”
真是 “ 心疼 ”。
2 干旱 灾 害的科 学对 策 ’
21 建 设抗 旱 减 灾工程 ,提 高干旱 灾 害监 测 、 . 预

山东省近54年的气候变化特征及旱涝灾害响应分析

山东省近54年的气候变化特征及旱涝灾害响应分析

山东省近54年的气候变化特征及旱涝灾害响应分析燕玉超;张福平;刘筱;雷声剑【摘要】According to the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data from 33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which lie in Shandong province during 1960—2013 ,using the trend line method ,Mann-kendall mutation test ,Z index method ,and Markov model ,etc ,we analyzed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limate and the resulting responses from drought and flood disasters in Shandong province .It turned out that the overall temperatures in Shandong province pre-sented a trend of increasing .Spring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 all showed a warming trend ,and the most obvious sea-son was winter .The temperature had bee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since the 1990s ,and the temperature mutation point was in 1991 when a cold period existed before 1991 and a warm period appeared after 1991 .For the spati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mean annual temperature became increased gradually from east to west ,while the temperature tenden-cy rates showed opposite .The precipitation of Shandong province showed an overall trend of decreasing .The summer rainfall was mostly reduced ,while spring and winter had a humid phenomenon .For the spati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 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was reduced gradually from southeast to northwest ,and the precipitation tendency rates were op-posite .After the temperature mutation point ,the extreme drought and flood events became decreased ,but the normal and slight drought events wentincreased .The situa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was transformed from mainly flooding into main-ly normal and dry conditions .For the spati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severity of drought varied gradually from south-east to northwest ,and the flood did the opposite .Using Markov prediction model ,in near period between 2014 and 2022 ,the probabilityof normal condition was the most .As for the distant future ,the probability of normal condition was also greater than the probability of drought and flood conditions .%根据山东省33个气象站点1960—2013年的气温和降水资料,运用趋势线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Z指数法、马尔可夫模型等方法分析了山东省的气候时空变化及旱涝灾害响应特征。

旱灾和水灾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旱灾和水灾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节水 意识
02 水灾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自然原因
暴雨:短时间内大量降雨,排 水系统无法及时排出
融雪:春季融雪导致河水泛滥
地震:地震引起山体滑坡、水 库溃坝等导致水灾
台风:台风带来大量降雨,引 发洪水灾害
人为原因
水利设施不足:防 洪抗涝能力差,易 引发水灾
过度开发:破坏自 然环境,导致水土 流失,河床淤塞
城市排水系统不完 善:雨季排水不畅 ,易形成内涝
缺乏有效的预警机 制:无法及时预测 和应对水灾
防治措施
建立防洪体系,提高防洪能力
建设水利工程,调节水资源分布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பைடு நூலகம்
加强河道管理,保持河流畅通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推广节水技术,提高用水效率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人为原因
人为原因: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 地下水位下降
农业原因: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 致土壤盐碱化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防治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 水资源管理
防治措施: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合 理调整农业结构
防治措施
兴修水利,加强农田水利基本 建设
调整农业结构,推广节水农业
改进耕作制度,合理用水
旱灾和水灾的原因和 防治措施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目录 /目录
01
旱灾的原因和 防治措施
02
水灾的原因和 防治措施
01 旱灾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自然原因
降水不足:长期少雨或无雨导致水源枯竭 蒸发量大:高温干旱,水分蒸发快 地下水位低:地下水得不到补充,地表水难以为继 土壤保水能力差:沙质土壤或贫瘠土壤容易失去水分

抗旱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抗旱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抗旱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通过观察目前的形式,我国农村各个乡镇的水利建设都处于蓬勃发展的态势,各个村镇的领导对抗旱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加,截止到现在,我国虽然一直都在大力提倡保护自然,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严重破坏,但是毕竟天灾是没有太多可预知性的,因此,我们要全面提升自身的警惕性。

本文会就抗旱工作中的问题展开全面的分析,并根据实际问题想出最有效的对策。

标签:抗旱工作;问题;对策1、新时期我国抗旱工作的现状就目前而言,我国抗旱实践中出现的局面还是非常乐观的,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突破了传统的抗旱方式,并且还进一步改善了被动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抗旱工作中发生的“两个转变”。

即由原来的被动型逐步转变为主动型,无论平时有没有旱灾都要提前做好准备,防止在灾情出现的那一刻我们毫无防备。

与此同时还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实践工作并不断提升相关抗旱新思路,最终取得的效果也比较好。

所以,社会经济的协调工作比之前也更加明显和有保障。

另外,还积极推进“两个转变”和早部署、科学调度,各地、各部门紧急动员、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努力抗旱,将我们的财产损失尽可能地降到最低,全面保障人们的生活,最终取得防汛工作的全面胜利。

2、新时期我国对抗旱工作的具体要求2.1 人与水的和谐。

现在对于抗旱的要求来讲,还是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的。

坚固的堤防,幽雅的环境,体现“人与水和谐”的理念,也就是强调相关的地域问题,需要进一步实现工程的改良,全方位完善相关境界的结合。

同时还要实现工程体系的全面完善,这样能够给人民群众的财产问题带来更好的保障。

另外,我們还要不断加强相关的合作与发挥,这样人们的生活水平会较之前有更好的提升,我们也能满足群众的要求。

2.2 做好应急管理工作。

我国的社会和经济都处于不断发展、完善和进步的状态,现在国家也给予了我们更多的支持,相关部门需要全方位理解并做好预警工作,认真将政策的落实工作做好,同时还要做好自身企业和政府间的调控工作,完成相关的服务职能整合,改善政府的能力,并对政府的标准进行检验,如果是一些要求改进的方面就一定要落实到实处。

农业气象灾害干旱及防御措施

农业气象灾害干旱及防御措施

农业气象灾害干旱及防御措施一、干旱的概念及危害因长期无雨或少雨,空气和土壤极度干燥,植物体内水分平衡受到破坏,影响正常生长发育,造成损害或枯萎死亡的现象称为干旱。

干旱是气象、地形、土壤条件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其中大气环流异常(主要是指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弱、进退)和高压天气系统长期控制一个地区,是造成大范围严重干旱的气象原因。

干旱是我国重要的灾害件天气之一。

在我国各主要农业地区都有发生,危害作物、树木、牧草等,造成严重减产歉收或绝收,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危害。

干旱对作物的危害,就作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而言,下列两个时期发生干旱危害最大。

1.作物播种期此时干旱,影响作物适时播种或播种后不出苗,造成缺苗断垄。

2.作物水分临界期指作物水分供应最敏感的时期。

对禾谷类作物来说,一般是生殖器官的形成时期。

此时干旱会影响结实.对产量影响很大。

如玉米水分临界期在抽雄的大喇叭口时期.此时干旱会影响抽雄,群众称之为“卡脖旱”。

3.谷类作物灌浆成熟期此时干旱影响谷类作物灌浆,常造成籽粒不饱满,秕粒增多,粒重下降而显著减产。

二、干旱的类型1.根据干旱的成因分类可将干旱分为土壤干旱、大气干旱和生理干旱。

壤干旱是指土壤水分亏缺,植物根系不能吸收到足够的水分,致使体内水分平衡调而受害。

大气干旱是由于高温低湿,作物蒸腾强烈而引起的植物水分平衡的确坏而受害。

生理干旱是指土壤有足够的水分,但由于其他原因使作物根系的吸力发生障碍,造成体内缺水而受害。

2.根据干旱发生季节分类可分为春旱、夏旱、秋旱和冬旱。

春旱是春季,移动性冷高压常自西北经华北、东北东移入海,在其经过地区,晴朗少云,升温迅速而又多风,蒸发很盛而产生干旱。

夏旱是夏季,副热带太平洋高压向北推进,长江流域常在它的控制下,7.8月份有时甚至一个多月,天晴酷热,蒸发很强,造成干早。

秋旱是秋季,副热带太平洋高压南退,西伯利亚高压增强南伸,形成秋高气爽天气,而产生干旱。

冬旱是冬季,副热带太平洋高压减弱,使得我国华南地区有时被冬季风控制,造成降水稀少,易出现冬旱。

旱灾的防治措施

旱灾的防治措施

旱灾的防治措施
L深耕:深耕是常用的灌溉方法,它可以增加农田土壤的吸收和贮存能力,在干旱灾害发生时,存储在土壤中的水资源能发挥它的调节作用,在减灾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有效地减少土壤流失,减少生物因土壤流失而受到破坏,通过封山育林、造林、治理植被等措施,还可以有效地调节地表径流,缓解干旱灾害。

3.集灌:利用河流、水库和人工灌溉等方式,将水从多处集中引入农田,增加土壤的湿润程度,有效地减轻干旱灾害。

4.节水技术:节水技术是解决干旱灾害的有效措施,它可以有效地利用水资源,有效地节约农业用水,减少水的浪费,从而有效地缓解干旱灾害。

5.开垦荒漠:通过开垦荒漠,可以发展农业种植业,利用多年积蓄的地下水,改善气候,缓解干旱灾害。

6.应急物资储备:在干旱灾害发生前,应充分储备物资,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灾害,如粮食、采收工具和救灾物资等,以及采取一系列应急措施, 及时帮助灾害重灾区。

抗旱增产措施方案

抗旱增产措施方案

抗旱增产措施方案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破坏等因素的影响,旱灾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之一。

对于粮食生产来说,旱灾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因为它会极大地影响粮食产量和质量。

为了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对抗旱灾并提高农作物产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些科学的抗旱增产措施方案。

土地利用与规划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和规划政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关键。

应根据土地的性质、地形、水文地质条件等,科学、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方案,合理安排种植农作物的类型、品种、面积和配合避免种植相似的农作物,提高土地的生产力,抗旱能力和水土保持能力。

种植适应性强的作物品种选择适应性强且易于管理的作物品种,能够增加抗旱能力。

要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水文地质等情况,选择耐旱、抗病虫害、产量高、品质优良的农作物品种。

这样可以在干旱的情况下仍然保证较好的产量和商品性质。

提高土地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土地的水分利用率是增加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透过科学灌溉、合理布局等手段来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浪费;采用加压灌溉系统等方式确保一定程度的土壤保湿,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

应用特种肥料特种肥料的应用能够提高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根据不同的作物和土壤条件,合理使用化肥和有机肥,促进植物的生长,增加产量。

特殊肥料,如硼肥等可有效增强植物对干旱的抗性,保护作物叶片不枯萎。

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田间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

因此,建议农民采用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方法,如及时病害喷杀,定期修剪植株等手段保证作物的健康和高产。

采用新型增产技术采用一些新型的增产技术,如水肥一体化技术、全覆盖栽培技术等,根据不同的农作物的生长习惯,精细化管理,选择合适的农作物品种和增产技术相结合,从而取得高质量、高产量的农产品。

结论抗旱增产措施方案是维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上述建议可以有效地提高粮食的产量和质量。

在实践中,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作物特性来制定相应的措施。

干旱灾害防范措施

干旱灾害防范措施

干旱灾害防范措施干旱是指地区长时间缺乏降水,导致土壤水分严重不足的自然灾害。

干旱灾害对农业、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造成巨大影响。

为了减轻干旱灾害带来的损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来应对干旱。

一、提升灌溉水利设施效率灌溉是解决农田水分供给的重要手段,提升灌溉水利设施效率是防范干旱灾害的关键一环。

首先,应合理规划灌溉系统,确保覆盖面积广、分布均匀。

其次,加强管理,采用现代化技术监控灌溉用水量,避免浪费。

此外,还可以推广节水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减少水分损失。

二、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合理利用雨水可以缓解干旱灾害的影响。

首先,可以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农田灌溉、生活用水等。

其次,推广建设集雨区,提高雨水的收集效率。

在城市建设中,可以采用雨水花园、雨水湖等方式来收集利用雨水资源。

三、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农业用水是干旱地区的重要用水领域,因此,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对于防范干旱灾害至关重要。

首先,可以通过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例如,加强土地改良,改进土壤结构,增加有机质含量。

其次,可采用节水农艺措施,如合理施肥、科学排水、间断灌溉等,减少农业用水量。

四、加强水资源调控和保护水资源是干旱地区最宝贵的资源,加强水资源调控和保护是有效应对干旱灾害的重要手段。

首先,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定并执行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措施。

其次,要推广水资源保护意识,倡导节水理念,减少浪费。

此外,还应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强湖泊、水库、河流等水域的环境保护工作。

五、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是防范干旱灾害的重要保障。

需要加强对干旱监测预警、干旱节水农业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深入了解干旱的成因和发展规律,提前预警干旱灾害的发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开发节水灌溉设备、干旱耐旱作物品种等,提高抗旱能力。

综上所述,干旱灾害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自然灾害,给农业、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应对干旱灾害,需要提升灌溉水利设施效率,合理利用雨水资源,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加强水资源调控和保护,以及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

我国干旱及其应对策略

我国干旱及其应对策略

我国干旱及其应对策略自古以来,我国便是一个农业大国,5000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0%,现在的中国正在用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世界上20%的人口,这样的成绩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但是这也表明了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相当艰巨的!干旱无疑是其中最大的问题之一。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旱灾相当频繁,而在广大农村节约用水观念不强,农业用水利用率相当低,造成了巨大的水资源浪费,加之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工业用水、城市用水量增大,形成了我国水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且由于我国水资源在地区之间,季节之间分布的极不平衡,矛盾有加剧之势。

一.干旱的形成原因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严重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经分析研究认为旱灾频繁的原因如下。

1.水资源区域性缺水严重我国水资源与人口、土地、经济发展组合状况不理想,水资源区域性分布南北不均衡,我国降雨量南方比较充沛,年平均降雨超过1000mm,而北方内陆地区降雨量少,年平均降雨量少于400 mm,这种降雨分布的区域性导致我国北方资源性缺水严重。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36.5%,但水资源占全国的81%;而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而水量仅占19%,其中西北内陆河地区资源性缺水更严重,这种南北水资源分布的极不均衡造成的区域缺水,是我国干旱灾害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2.降雨的季节性导致季节性缺水我国降雨受典型季风气候影响,全年降雨在年内时间分布极不平衡,水资源呈明显的季节性,其中70~80%降雨集中在汛期的6、7、8月内,汛期降雨强度大、雨量太过集中,往往地表径流汇聚而引发洪涝灾害,当降雨集中的汛期限过后,工农业用水量依然巨大,但由于水量因大部份都集中在了汛期,水资源供需矛盾显现,季节性缺水严重,降雨的季节性造成灾害的季节性,大洪之后又遇大旱,汛期抗洪汛后抗旱,严重阻碍我国经济发展。

3.流域内、流域之间水资源利用分配不合理我国目前水资源的开发极不合理,在流域内上游不顾下游,拦河修坝截流,对水资源进行过度的开发利用,导致下游断流,严重影响下游居民的生产生活,给下游造成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应对干旱灾害的措施

应对干旱灾害的措施

应对干旱灾害的措施包括以下几种:
1.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事业。

2.改进耕作制度,改变作物构成,选育耐旱品种,充分利用有限的降雨。

3.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减少蒸发,降低干旱风的危害。

4.多管齐下,防治水土流失。

5.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科学用水。

6.采取防渗措施,减少水的损失。

7.建立健全干旱监测预警服务体系,完善抗旱预案,加强抗旱物资储备和队伍建设。

8.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抗旱保水,如采用覆盖地膜、增施有机肥、利用抗旱剂等。

9.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抗旱减灾意识。

总之,应对干旱灾害需要多方面的措施,需要政府、社会、公民共同努力,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提高抗旱减灾的能力和水平。

预防干旱的措施

预防干旱的措施

预防干旱的措施
预防干旱的措施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实施,包括优化农业管理、兴修水利、退耕还林、发展节水农业和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等。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措施:
1. 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改进生产技术,选育和种植耐旱品种,深耕覆盖,在易旱区推行旱作农业。

这样可以有效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减少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 兴修水利,合理灌溉。

通过修建水库、塘坝等水利工程,可以有效地储存雨水,调节水源,减轻旱灾的影响。

同时,合理灌溉可以避免浪费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率。

3. 退耕还林,涵养水源,大规模绿化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森林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重要作用,因此,恢复和保护森林资源对于预防干旱具有重要意义。

4. 掌握气候规律,抓住有利时机,蓄水防旱。

通过气象预报和气候监测等手段,可以预测未来的气候趋势,提前采取措施进行蓄水防旱。

5. 发展节水农业,采用塑料大棚与地膜覆盖、滴灌技术等节水灌溉方式。

这样可以显著提高水分的生产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6. 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在适当的时机进行人工增雨可以增加水库蓄水和缓解旱情,但是需要注意人工增雨的条件和时机,避免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节水措施来预防干旱,例如刷牙时口杯接水、洗衣时集中洗涤、炊事时控制水龙头流量等。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资源的使用和浪费,从而预防和减轻干旱的影响。

山东齐河县抗旱工作问题及对策

山东齐河县抗旱工作问题及对策
系 统 地 进 行 重 建 。 别 是 在 农 村 “ 工 ” 消 后 , 力 及 特 两 取 劳 施 工 资 金 都 是 比较 紧 张 , 使 水 利 建 设 处 于 “ 迈 步 ” 致 小 、
提 灌 形 式 , 以机 井建 设 环 节 比较 薄弱 。 0 8年入 秋 以 所 20 来 , 河 全 流 域 干 旱 , 水 指 标 紧 缩 , 众 又 无 抗 旱 准 黄 引 群 备 , 对旱 情 着实 束 手无 策 。 面
建 议 将 齐 河 县 所 有 现 存 的 水 利 设 施 , 行 普 查 注 进 册 , 标 明新 建 、 修 、 建 等 质量 级 别 , 理 后 作 出系 并 维 重 整 统性的规划方案 , 并逐 步 实施 。 除此 之 外 , 抓 住 国家 要 水利大发展的有利环境 , 积极 主 动 的 报 项 目 、 资 金 , 争
壤 沙化 严重 并 且 已到 无处 沉沙 的地 步 。 24 河道 建筑 物 不配 套 . 齐河 县 l 条 县 管河 道 , 7 桥涵 闸拥 有量 近 2 0 座 , 0 0 大 部 分建 于 2 世 纪 六 七 十 年代 , O 还有 1%被 列为 危 桥 、 0 危
闸 。 年 来 由 于 对 水 利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的 投 入 不 足 , 河 多 拦
的 沟渠 等 水 网 更 是不 堪 一 提 , ( ) 委 、 府 及村 集 乡 镇 党 政
体 都 有 兴 修 水 利 的 意 愿 , 工 程 资 金 无 力 筹 措 , 利 产 但 水
权 改革 机制 执行 没 有 形成 规模 , 修 水利 举步 为 艰 。 兴 25 政策 和资 金 上对 水 利投 入少 , 债多 . 欠
闸 拦 蓄 能 力 不 强 , 道 通 而不 畅 、 能 退 化 。 乡 ( ) 河 功 各 镇

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

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

Lu n y u a n一、干旱趋势加重的不可逆转性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气候暖化现象明显加重。

尤其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全球干旱在不断扩大,旱情也在不断加剧,我国北方同样出现上述问题。

根据相关记录与调查显示,北京地区九十年代的平均降雨量与八十年代相比减少百分之七。

同时气温在持续增高,已经实现1.15度的增长。

根据与相关数据调查显示从现在到2030年前后位世界范围内的干旱现象出现的频率会呈现出逐渐增高的状态,年降水量会不断减少。

地表径流水以及地下水的日渐枯竭,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干旱情况。

根据最近的农业资源调查显示,我国所有平原地区的地下水位都在都呈现出下降趋势。

截至到现在为止已经形成一个面积较大的地下水漏斗。

华北地区进行大面积的地下水开采后已经出现地面沉降现象。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从七十年代开始出现自然断流的现象。

在1972到1997年间,下游一共发生24次断流。

九十年代以后出现断流的现象更是频繁,且时间呈现出越来越长的状态。

引起黄河出现断流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主要包括干旱区是加重,降水减少以及流域用水的增加。

近些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温室气体的含量在不断增加,最终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生态环境优化等问题的出现。

上述问题已经得到各国以及相关领域科学家的高度关注。

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于1990年发表报告中显示,2025年到2050期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会增加至现在的一倍。

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的结论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温室效应会促使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呈现出不断上升的状态。

同时二氧化碳的增加也会促使地表以及海面蒸发量不断加大,最终对区域间降雨模式进行改变,也就是说会导致有一部分发生洪在一部分出现干旱加重的现象。

二、干旱及旱灾的危害干旱是由于水分的收支或供求不平衡而形成的水分短缺现象,或是一种因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干旱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频繁地发生于各个历史时期。

济南市2002年水资源公报

济南市2002年水资源公报

济南市2002年水资源公报2002年,济南市继上年大旱之后,再次遭受严重干旱,给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市委、市政府十分关注旱情,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抗旱,取得了抗旱救灾的伟大胜利。

现将2002年的水资源量、蓄水动态、供用水量、用水指标及江河湖库水质等情况公告如下:一、水资源量2002年全市平均年降水量380毫米,折合降水总量310726万立方米,比多年平均降水量626毫米少39%,属特枯年份。

其中6-9月份总降水量为231毫米,比多年平均降水量465毫米减少50.3%。

表1 济南市各县(市)、区2002年降水量统计表单位:毫米各县(市)全年的降水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具体如表1所示。

其中降水量较多的县(市)是章丘;比常年偏少40%以上的有市区、长清、平阴、济阳4个县(区),其中平阴最少,比常年偏少50%,济南市区比常年偏少41%。

2002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35179万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43.8毫米,比常年少65.2%。

2002年全市地下水资源量82421万立方米;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重复量为17000万立方米;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00600万立方米。

全市产水总量占降水总量的32.4%,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量12.52万立方米。

2002年引黄河水量为62533万立方米,比2001年增加了7048万立方米。

据统计,引黄河水量除章丘、平阴、济阳略有减少外,其他区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长清增加量最大,达1262万立方米。

黄河水由于国家实行流域统一管理和调度,在大旱之年基本无断流,使我市按国家分配用水量指标引用的保证率大大提高。

二、蓄水动态水库蓄水动态全市的蓄水工程(包括玉清湖、鹊山水库)2002年末蓄水总量11350万立方米。

其中山区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为1611万立方米,与上年末相比减少3807万立方米;玉清湖和鹊山水库年末蓄水总量为8921万立方米;小型水库蓄水量699万立方米;塘坝及其它蓄水工程蓄水119万立方米。

抗旱措施及准备方案

抗旱措施及准备方案

抗旱措施及准备方案一、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水资源的保障越来越显得尤为重要。

其中,旱灾是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的自然灾害,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和环境损失。

因此,制定科学的抗旱措施及准备方案是应对旱灾和保障水资源的关键。

二、抗旱措施1. 改良土壤改良土壤是有效缓解旱灾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采用耕作方式和施用机械化肥,可以增加土壤保水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增加作物的生长速度和质量。

2. 旱作栽培旱作栽培是一种适宜于干旱区域的栽培方式。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流失,提高作物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干旱的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取喷灌和滴灌等节水技术,降低水用量,也可以采用覆盖材料保持表面土壤湿润,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3. 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提高作物耐旱性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施加适量的肥料,可以提高作物的耐旱性和改善土壤的基础肥力,从而增加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4. 种植抗旱植物种植抗旱植物是增加水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

通过选育和培养具有抗旱性的作物品种,可以提高旱区地区作物的产品量和质量。

同时,在绿化、草原防护和土壤保持方面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三、准备方案1. 储备水资源建立储备水资源的机制是防止旱灾的关键。

通过储备地下水、水库、小型水体等水资源,可以在干旱时期补充降水不足的水量,确保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进行。

同时,在水资源分配方面,应适度加强对灌区的支持,维护灌区的运行和生产,保护渔场和生物多样性等公共资源。

2. 提高农民的水文意识提高农民的水文意识是防止旱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加强水资源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提高农民的水文意识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加强对干旱地区的技术支持和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进行高效的生产。

3. 采取及时的应对措施如果旱灾发生,我们需要采取及时的应对措施。

其中,灌溉和增施肥料是两个重要的方面。

首先,应及时安排灌溉,确保庄稼能够得到足够的水分;其次,及时增施肥料,提高作物的养分含量和生长速度,增加农作物的免疫力和抵御旱灾的能力。

抗旱增产措施方案

抗旱增产措施方案

抗旱增产措施方案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凸显,旱灾频发已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挑战。

如何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缓解旱灾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维度,探讨抗旱增产的措施方案。

1. 技术措施1.1. 科学合理灌溉灌溉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之一,但同样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水资源浪费。

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

在灌溉中使用节水设施,例如便携式滴灌带、喷灌设施,这样不仅可以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还可以节约施肥、劳力和资金。

1.2. 选用耐旱栽培品种旱灾对于任何农作物都是一种毁灭性的灾害,国内外许多品种已经成熟商业化生产,选择抗旱品种,不仅缓解了旱灾带来的影响,还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增强耐旱性。

1.3. 灌溉和肥料的一体化管理传统灌溉方式,无论是自然降雨灌溉,还是人工灌溉,都可能会破坏农田土壤的生态系统平衡,降低土壤肥力。

利用肥水一体化技术,当灌溉水运用一定的技术处理,用于作物生长的同时,将肥料一起施入,形成一种可供作物发生吸收作用的环境,最大化地发挥肥料的作用。

2. 政策措施2.1. 客观评估旱情即使每年都会降雨,但是旱灾并非都是由于降雨不足导致的。

旱灾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例如土地沙漠化问题,水源污染问题等等。

在政府机构对旱情进行定级的同时,必须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对潜在的或是正在形成的旱灾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估。

2.2. 制定灾后帮扶计划灾后帮扶计划是政府采取的重要手段之一。

政府可以采取货币资助、免息贷款等方式,补助因为旱灾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失的农民。

此外,政府还可以在政策法规上进行相应的设施和劳动力支持,例如发放抗失业补贴等,以尽快地帮助受灾农民恢复生产。

2.3. 建立科学的防旱机制建立科学的防旱机制也是降低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的重要措施。

防旱措施在政策制定中应该被考虑。

政府可以将人力、财力等资源投入对旱灾的预测、预警和预防,推行节水技术,建立多种深化科学的防旱机制,增加农业保险服务,从全方位提升防旱服务质量。

2002年黄河水量调度工作综述

2002年黄河水量调度工作综述

2002年黄河水量调度工作综述- 水利治理简介:2002年,黄河流域降雨稀少,旱情严重,无论是来水还是水库蓄水都为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少的一年,全年唐乃亥、头道拐、潼关、花园口等水文站实测径流量均为历史倒数第一位。

面对严峻的水调形势,黄河水利委员会充分发挥流域机构的水行政管理职能作用,精细调度水资源,经过综合运用有效措施,在确保黄河不断流的前提下,基本保证了沿黄地区按计划用水,超额完成了向山东调水的任务,并为引黄济津筹备了水源,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关键字:水量调度;综合措施;2002年;黄河2002年黄河流域降雨稀少,旱情严重,无论是来水还是水库蓄水都为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少的一年。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下,在沿黄省区和各有关部门的通力配合下,黄委通过“精细调度”和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再次实现了大旱之年黄河不断流。

2002年黄河水量调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受到了朱镕基总理、温家宝副总理及国家防总、水利部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二是实施了全流域、大跨度的接力式调水,为缓解山东、天津等省市用水急需筹集了水源;三是团结治水、全河一盘棋的大协作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四是在黄河下游河段全面推行了水量调度责任制,施行了订单调水;五是提出“精细调度”原则,取得了显著效果,为探索新形势下做好水量调度工作积累了经验。

1 2002年黄河水情、旱情概况据报汛资料统计,2002年花园口站实测径流量193.3亿立方米,与多年平均实测径流量相比偏少57%(1919~1997系列为445亿立方米),属特枯水年份。

2002年汛期,黄河流域气候异常,降雨稀少,黄河主要来水区来水严重偏枯。

7~10月份,黄河主要来水区实际来水量仅111.6亿立方米,比多年同期均值偏少63%,是有实测资料以来最枯年份。

黄河上游唐乃亥水文站来水仅52.09亿立方米,比多年均值偏少58%,为有实测资料记录以来的最小值。

上游头道拐,中下游的潼关、花园口、利津站径流量分别比多年平均偏枯73%、72%、61%、8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002年山东省干旱分析及抗旱对策
摘要:2002年山东省发生了严重的干旱灾害,年降水量仅有417.38毫米,其中汛期降水仅为289.1毫米,为1949年以来同期降水最少的年份。

旱情严重,使得农业生产受灾严重。

山东省地理位置特殊,具有特殊的气候特征,加之人为因素,造成严重的干旱灾害。

本文在分析此次干旱的成因和特点的基础之上,提出看抗
旱的措施,以期为山东的抗旱提出合理化对策。

关键词:山东省干旱,概况,特点,成因,对策
1山东地理概况
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北纬34° 22.9'〜38° 24.〇r、东经114° 47.5'〜122° 42.3'之间。

境内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

水系比较发达,自然河流的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在0.7公里以上,湖泊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与鲁西南平原之间的鲁西湖带,山东半岛三面环海,全长3345公里,占全国大陆海岸线的1/6。

山东的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

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

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50〜950毫米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降水季节分布很不均衡,全年降水量有60%〜70%集中于夏季,易形成涝灾,冬、春及晚秋易发生旱象,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

山东省是东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农业用水、工业用水需求的增加,干旱造成的经济损失日益增多。

回看历史,干旱是山东省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

2002年的年降水量仅为413.8mm,据频率统计,2002年干旱相当于百年一遇。

分析旱灾特点、成因,提出应对旱灾的对策,具有重大意义。

22002年山东干旱概况
2.12002年山东气温降水情况[1】
山东省2002年全年降水量为418.3毫米,且时空分布不均(图1)。

其中1、2、
3月降水量总和仅有17.99毫米。

汛期降水量仅为289.1毫米,汛期月平均温度均在25摄氏度以上。

1
2
2.2 2002年山东省干旱受灾情况(表1)
春旱最大受灾面积为216万平方公顷,其中重旱面积为37.4万公顷,约10 个地市受灾面积超过10万公顷。

夏旱最大受灾面积为361.3万公顷,其中重旱面积为117.3万公顷,约9个地市受灾面积超过20万公顷。

秋旱最大受灾面积为333.3万公顷,其中重旱面积为93.6万公顷,约8个地市受灾面积超过20万公顷。

3
表1 2002年山东省受旱情况统计表口(万公顷)
32002年山东省干旱特点
3.1持续时间长
由春季持续到秋季,仅有4、5月份降水正常,缓解了旱情,但是7、8月份高温少雨,加剧了旱情。

导致春小麦减产,秋播困难,秋粮大幅度减产。

3.2受灾面积广
3
4 自然灾害学报
春旱、夏旱、秋旱的面积均超过200万公顷,最大达到333.3万公顷,占全省耕
地面积的50%。

全省17个地市中,有14个地市持续干旱,旱情持续蔓延。

3.3旱情严

2002年山东省粮食总产量仅为3292.7万吨,和1986年粮食总产量持平(图2)。

春小麦减产,秋粮大幅度减产,干旱直接导致粮食总产量下降。

据初步估算,全省经济损失达260亿元。

图2 1949年_2013年山东省粮食总产量
42002年山东省干旱成因
4.1降水量少
山东省年降水量为500—950毫米,而2002年年降水量为417.38毫米,降
水量低于平均值。

汛期降水量为289.1毫米,相当于百年一遇干旱。

4.2气温偏髙,蒸发量大
1月平均气温为1.38摄氏度,7月平均气温为27.25摄氏度,6—9月平均气温均在20摄氏度以上。

气温偏高,蒸发量大,加之降水少,加剧干旱程度。

4.3水资源短缺[3】
山东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0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为357立方米,为全国占有量的13.4%。

正常年份供水为223亿立方米,缺水80亿立方米,水资源短缺是山东省基本省情。

5
4.4需水量大[4]
山东省人口为9082万,人口众多,生产生活需水量大。

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供需矛盾加剧旱情。

5抗旱对策
5.1工程措施
加固己建水库,兴修新的蓄水工程,增加地表水的蓄积量。

优化水资源的布局,利用蓄水设施来改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现状。

合理利用南水北调工程的引水设施。

5.2技术手段
农业上,加紧发展节水农业,减少大水漫灌等不合理的农业灌溉方式,合理配置作物给水。

工业上,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科学污水处理,循环利用,减少水污染,水浪费。

实现海水利用常态化,增加科研投入,减少使用成本,扩大使用范围。

5.3制度措施
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行政、执法、监管部门要各司其职,做好水资源利用的管理,统筹。

减少水污染,水浪费。

建立旱情预警机制。

当有旱情发生时,可以根据预警机制,为工农业生产提供相关的指导性建议,有利于政府的决策,减少受灾面积,降低经济损失。

政府相关部门要协调统一,旱灾前期要调度有方,旱灾后要做好灾情统计,灾后重建等工作,建立服务网络,形成立体化全方位抗旱体系[5]。

5.4增强意识
在开源节流的前提下,增强保护水源,节约用水,减少水污染的意识也十分重要。

加大宣传力度,干旱的严重性、危害性,抗旱的艰巨性、长期性,增强长期抗旱节水的意识[2]。

6结论
2002年山东省干旱属百年一遇,基于山东省缺水省情,加之2002年降水量偏少,平均气温偏高,蒸发量较大,工农业生产需水量大,导致供需矛盾突出,出现了严重的旱情。

由于此次旱情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经济损失巨大,故要全面认识旱情,分析旱情,建立应急预案,政府部门要协调统一,积极抗旱,
5
6
减少人为因素加重旱情。

开源节流,做好水资源的储备工作,并且做好长期抗旱的准备[6]。

参考文献:
[1]苑文华,张玉洁,孙茂璞,等.山东省降水量与不同强度降水日数变化对干旱的影响J]. 干旱气
象,2010,28(01):35-40+
[2]张胜平,陈希村,苏传宝,等.2002年山东省严重干旱分析[J].水文,2004,24(03):42-45.
[3]员汝安,苏洪禄,李梅.山东省干旱情况分析及抗旱对策[J].人民黄
河,1998,20(11):11-13.
[4]薛德强,王建国,王兴堂,等.山东省的干旱化特征分析J].自然灾害报,
2007,16(03):60-65.
[5]蒋红花.山东省干旱灾害的变化特征及相关分析[J].灾害学,2000,15(03):51-55.
[6]刘冰.山东省气象干旱特征研宄[D].郑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