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管理》课程建设kechengjianshe

合集下载

《智慧物流与供应链基础》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智慧物流与供应链基础》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智慧物流与供应链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一)课程性质《智慧物流与供应链基础》是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必修的职业基础课程,是一门理实一体的课程。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智慧物流概述、智慧物流技术、智慧物流系统、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智慧物流运输、智慧仓储、智慧物流包装、智慧装卸搬运、智慧物流配送、智慧物流园区、智慧港口、智慧供应链等基础知识。

课程以当前智慧物流研究最新成果、智慧物流建设与发展现状为基础,以及企业智慧物流人才需求为目标,引用大量的智慧物流理论研究成果与实践应用案例,符合智慧物流特色人才培养目标,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是进一步学习专业其他课程的基础和必要前提。

(二)课程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针对智慧物流人才培养的知识需求,紧贴智慧物流行业发展实际,构建智慧物流的基本理论框架,提高学生对智慧物流基本知识的认识水平,增强学生对智慧物流行业的兴趣与认同。

聚焦智慧物流核心岗位技能要求,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一)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与实践所掌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智慧物流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意识、创新思维两个方面。

1.安全生产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扎实有效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强化安全防控措施,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程,自觉履行安全生产各项举措,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人身安全、设备安全、产品安全。

2.创新思维凭借先进理论、思维方法、经营管理方式和科学技术手段,对传统物流格局中的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所进行的全面改造和提升,以便全面、系统、大幅度地提高物流的效能,取得最大化的企业经济效能和社会效果。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如下:1.了解智慧物流的基本理论及建设发展情况,包括智慧物流的起源、概念、特征及功能与作用,智慧物流体系结构、建设现状、发展特点、发展热点及发展趋势。

物流管理专业实验课程建设研究

物流管理专业实验课程建设研究

物流管理专业实验课程建设研究[摘要]物流管理实验课程必须符合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通过实验使学生具备应用现代物流技术开展物流活动的能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性人才。

物流管理专业实验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关键词]物流管理实验课程课程建设[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12-0049-02物流管理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科学,由于其本身的专业特性,对实验室的技术、设备的要求与其他工商管理类的专业有很大的区别。

物流管理既有自然科学属性又有社会科学属性。

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是具有经济、管理、数学、工程、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系统知识,从事物流装卸、搬运、包装、运输、仓储、配送、决策及教学科研等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一、物流管理实验课程特点(一)实践性物流服务的不同功能环节,如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配送、分拣、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几乎所有的物流功能要素都需要非常专业的操作技能。

与其他管理类实验课程相比,物流管理的工程特性决定了实验课程的实践性更强,针对性更强,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求更高。

如果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内容过多,就会使学生无法适应真正的工作要求,更无法成为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二)综合性物流管理实验教学内容的综合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物流的各个功能环节几乎都涉及机械工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现代化的物流设施设备和信息化管理工具,这些技术提高了物流管理和作业的效率。

在此背景下,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物流实验课程体系也将向综合化发展,使整个实验体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三)创新性随着物流技术与装备的日益更新,特别是电子商务、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物流管理实验课程不能再以简单地重现已经发现的规律和正在应用的方法为教学目的,而是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思维,注重通过更多的设计性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自主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应用新的方法设计新的系统解决实际问题。

物流专业课程设置

物流专业课程设置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一、教学要求本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主要采用模块式结构,分为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

专业课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与实践课。

文化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突出了专业的基础性,体现了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类的统一性原则,而专业方向课则突出专业专门化特征,体现了灵活性的原则。

在专业教学安排上,有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也有上机实践教学,同时还有专门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职业学校技能性特点。

每门课程均按“3年制教学时间”注明了参考学时。

1.文化基础课程1)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心理学知识,了解现实生活中中职生普遍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并在老师的帮助和引导下,解决自身所存在的一些心理难题,为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2) 职业生涯规划: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指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

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3) 职业道德与法律: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

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已,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

4) 经济政治与社会: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其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包括物流概论、物流规划与设计、采购与供应管理、采购项目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国际物流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

这些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实践课程: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会设置一系列的实践课程,包括物流配送中心设计、国际物流实务、运输实务、仓储管理实务等。

这些课程通常会要求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以加深对物流管理的理解和掌握。

拓展课程: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技能领域,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还会设置一些拓展课程,如采购过程演练、创新学、素质拓展训练等。

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实用技能,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法律法规课程:物流管理涉及到诸多法律法规和标准,因此法律法规课程也是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如物流法律法规、质量管理体系等,以掌握在物流管理中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数字化供应链运营课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供应链运营已经成为现代物流管理的重要方向。

学生需要学习数字化供应链运营的相关知识,如供应链协同管理、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等,以适应未来物流管理的需求。

智慧仓配运营课程:智慧仓配运营是现代物流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学生需要学习智慧仓配运营的相关知识,如自动化仓库管理、智能配送等,以提高其在仓配运营方面的技能和能力。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按照立德树人根本要求,以“三全育人”为路径,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对大物流管理理论有足够的认知,为未来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就业打下基础。

后续课程为《理货业务》、《集装箱码头业务管理》、《港口库场管理》、《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港口装卸工作组织》、《船舶代理业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企业管理一般业务内容和流程;2.掌握必需的物流信息技术知识;3.了解仓储、配送企业的一般业务内容和流程;4.具备物品、物流设施设备、物流与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目标1.能够对物流服务市场需求做出调查与分析、对物流客户进行服务管理;2.能完成与包装、装卸、搬运、运输、配送、仓储、流通加工、信息服务相关的工作,并对这些作业做合理化的设计;3.能够完成企业一线运营管理工作;4.能够收集、处理管理物流信息。

(三)素质目标1.具备团队协作意识;2.具有人际交往意识。

三、参考学时参考课时:36学时四、课程学分课程学分:2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六、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更多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入移动信息化教学手段。

建议采用“教、学、做”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建议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实境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营造开放仿真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建议进行分组教学,项目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及团队精神。

(二)评价方法引入行业标准和作业规范,建设课程在线题库,实现教考分离。

注重过程考核和能力评价。

(三)教学条件1.实验实训条件建议2.师资条件教师应来自于港航企业的管理岗位,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熟悉整个物流流程。

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把实际状况和教材的内容联系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丰富课堂内容。

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

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
未来,物流行业将朝着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网络化等方向发展,对物流人 才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
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的意义
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有利于提高物流管理专业的教育质量和水平,适应物流行业的 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的物流人才。
专业群建设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优化学科布局,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
专业群建设还有利于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提高学校的 办学水平和服务能力。
注重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通过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和校企合作项目 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强调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组织创新创业活动、鼓励 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03
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
物流管理专业群核心课程设置
物流管理概论
介绍物流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 、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物流技 术等内容,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
服务面向定位
01
为各类物流企业、交通运输企业 、港口码头、海关、货运代理公 司等单位提供高素质的物流管理 人才。
02
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物流产业升级 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推动 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物流管理专业群特色
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物流产业发展为导向,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 需求,突出地方特色和产业优势。
02
与相关部门协调,确保专业群建设所需的配套资金和资源得到
落实。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专业群建设,对做出突出
03
贡献的团队和个人给予奖励。
经费保障措施
01
设立专业群建设专项经费,确保经费来源稳定,专 款专用。
02
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如争取企业赞助、申报国 家或省级项目等。

《现代物流基础》课程标准

《现代物流基础》课程标准

《现代物流基础》课程标准一、管理信息:课程名称:现代物流基础课程代码:二、基本信息学分:4学时:80 课程类型:电子商务专业必修课授课对象:电子商务专业一年级三、课程设计(一)、课程的性质物流作为一项新兴的产业和一门新兴的学科,由于因涉及的产业活动的多样性及复杂性,国内外对物流的理论、方法、技术、管理、经营诸方面还都在探索之中。

由于这门学科跨度大、知识含量高、涉及学科门类广,作为商贸科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现代物流的产生、基本理念、基本功能和技术鞥基础知识,具有初步开展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为学生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做好铺垫,。

通过介绍物流发展的历史沿革和未来趋势,增强学生继续学习物流知识及从事物流职业的兴趣。

《现代物流》它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是面向商贸、物流、营销和电子商务等相关的基础教材。

(二)、课程目标1、课程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现代物流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技术,具有初步开展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

2、课程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

由于本课程涉及的领域广泛,包含的知识繁杂,所以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论学习与实际分析相结合。

1).使学生了解现代物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使学生能够牢固掌握现代物流的基础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

3).物流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产业,需要一些应用型技术专门人才,通过学习可使学生掌握物流操作技能。

4).掌握现代物流运作和管理的新技术、新方法。

5).要求学生掌握学习现代物流学课程的方法。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和解决现代物流管理过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灌输物流岗位职责,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考核方案设计以学习目标为评价标准,坚持用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评价宜以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注重实践性引导,过程评价以鼓励为主。

现代物流概论说课

现代物流概论说课

1.国际贸易的基础知识; 2.国际物流的概念及特点; 主要支 3.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 撑知识 4。货运代理的概念与性质; 5.报关的基本知识。
1.供应链的基础知识; 2.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3.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和 维护。
实践 内容
到物流园区了解报关工作流程

《物流基础》教学方案设计
主要支 撑知识
实践 内容

《物流基础》教学方案设计
编号 学习 内容 任务四 任务五 任务六
物流运输管理
1.合理选择运输模式; 2.做到运输合理化; 3.进行运输方式选择; 4.进行运输业务管理。
物流仓储管理
1.合理选择仓储模式; 2.能够进行仓储结构规划设计; 3.进行仓库业务管理; 4.进行库存管理。
● 支撑技能证书考核应知
内容
3、课程内容整合
学习任务
物流的基本内 容
学习子任务
任务一:物流概述 任务二:物流系统 任务三:现代物流管理
学时分配 理论 实践
2 2 4 0 0 0
授课地点
班级教室 班级教室 班级教室
任务四:物流运输管理 物流功能
任务五:仓储管理 任务六:物流设施
3
3 3
1
1 1
班级教室、校外实训基地
班级教室、校外实训基地 班级教室、校外实训基地
任务七:包装与装卸搬运
任务七:企业物流 物流的类型 任务八:第三方物流 任务九:国际物流 任务十:物流信息管理 任务十一:供应链管理 物流相关知识 任务十二:物流技术及装备 任务十三:物流标准化 任务十四:绿色物流
3
3 3 3 3 3 3 4 4
1
1 1 1 1 1 1 0 0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二、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等基础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专业课程:包括物流管理导论、物流信息技术、供应链管理、运输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等专业课程,以培养学生在物流管理领域的专业能力。

(3)实践课程:包括实习、毕业实践和科研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2.实践教学(1)实习:为学生提供从事相关物流管理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实践能力。

(2)毕业实践:为学生提供以实际项目为基础的实践机会,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科研课程: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同时,组织学生参与学术研讨会、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

3.论文写作和专业实践(1)学生需要完成毕业论文,通过对其中一具体问题进行调研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论文写作能力。

(2)学生需要参与实际的物流管理项目,通过实践参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岗位适配(1)在学生的毕业设计和实习过程中,鼓励学生与相关物流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和岗位适配。

(2)学校与相关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以确保学生在毕业后能顺利就业。

三、培养环节1.入学阶段:开设物流管理导论课程,让学生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和职业发展前景,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理解。

2.专业学习阶段:根据课程设置,教授相关的物流管理理论、技术和实践,通过课堂教学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3.实习阶段:在学生专业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物流管理实习,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毕业设计:通过毕业设计,让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物流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课程体系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课程体系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课程体系一、课程体系设计1、课程体系设计思路(1)按照专业的内在逻辑联系和各资源要素的现状,构建“平台+专业(方向)+岗位”课程体系。

以“平台”保证专业群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以“专业(方向)”实现不同专业(方向)人才的分流培养,实现不同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培养目标,“岗位”实现技术技能升级和专长培养,精准对接行企业单位人才培养需求,实现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构建“基础通用、平台共享、各具特色”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主要由专业群基础课程、专业群方向课程、专业群模块课程等三个课程模块构成,专业群基础课程模块包括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群平台共享课程模块,专业群方向课程包含专业群方向平台课和专业群岗位课程、专业群模块课包括选修课,群内专业可以在专业群方向课程中选择方向课程,专业群模块课程是指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和迁移能力奠定基础而开设的课程,群内专业可以在专业群模块课程中互选课程。

(2)按照“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原则,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形成规律,遵从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综合的逻辑线索,开展“成果导向、学生中心、持续改进”的OBE教学改革;将国家标准(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教学仪器设备和教学资源建设标准、公共课和思政课的基本教学要求等)、省级标准(专业技能抽查标准、毕业设计抽查标准等)、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职业标准及“1+X”证书制度试点要求融入课程体系,整体设计专项实训、综合实训、认识实习、跟岗实习、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的项目和内容。

(3)根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开发和构建“基础模块课程、能力模块课程、实践模块课程”螺旋上升、能力递进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及课程群,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4)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发素质教育和人文素养课程,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突出对学生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创新创业就业能力的系统培养,将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要求融入课程体系,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如何进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如何进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如何进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摘要: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一般都到物流企业或其它企业从事采购、包装、运输、仓储、分销等物流管理工作,也可在政府相关部门及学校从事物流管理及教学工作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经营管理人才。

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宽阔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较高的素质,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能较快地适应和胜任工作。

我国高校应该深入分析物流管理人才供求矛盾,根据物流管理人才应具备的技能,整合自身资源优势,进行准确的专业定位,突出自身的特色;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大胆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培养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物流管理人才。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计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1一、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概况物流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物流系统由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配送和信息处理等七大系统构成。

从物流工作的活动范围上看,可分为国内物流和国外物流;从物流业务性质上分,又可分为物流管理、物流设计规划、物流技术等三方面。

所以,物流人才应该是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

1.目前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现状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一定要落实到课程的学习上。

而目前国内一些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是课程体系设置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课程开设时序混乱,缺少特色课程。

并且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设置不衔接。

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对培养专业人才极为不利,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

2.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定位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需要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具有较强的学习和交流能力。

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掌握统计学、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坚实的外语、数学和计算机基础,系统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的动态、最新物流概念、物流管理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具有物流管理和经营的实际运作能力,能在物流业及各类工商企业、跨国公司从事物流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一定的创新意识及创业能力,既能适应现代物流管理的需要,又能从事物流系统优化设计和物流经营、管理、决策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现代物流技术与系统》课程实验设计与教学实践

《现代物流技术与系统》课程实验设计与教学实践


二 、研 究工 作 的开 展
自动化专业中商业 自 动化培养方向的目标是, 培养具有较 宽广领域的现代工程科学和现代管理科学基本知识, 系统掌握
现 代 物流 专 业 知识 与现 代 物流 自动 控 制 技术 , 能在 国家 产业 政
现 代物 流 技 术包 含 有 保管 、包 装 、装 卸 、搬 运 、 自动 识 别 、 自动控 制 、数 据通 信 、网络 等 多种 先进 技 术 , 是产 品生 产 、流通 的重 要 环 节 ,对 生 产产 量 、质 量 、成 本 有重 要 影 响
理类,或机械类,在电子信息类专业开办我校还是首家。因 此从课程设置、教材编写 ,到实验课程设计都必需做 大量研
究与工作 。
程寨 《 现代物流技术与系统 》和 《 商业 自动化系统》 。本文 针对 《 现代物流技术与系统 》课程 的实验设置进 行研 究。
《 代物流技术 与系统》课程教学 目 现 标 与 要 求
要仓储管理、 运输管理、 配送 管 、信息竹理等专一型人才。
近年来,我 国物流行业的迅速 发 加大 了物流教育的投
收稿 日期 :2 0 - 1 3 0 8 0- 1
作者 简介 :翁贻方 ,博士 ,教授 。
学实验设备具有技术先进、系统开放、管控融合等特点,为
维普资讯
现代物流利用信息技术将运输 、仓储、装卸、搬运 以及包装
等 物 流活 动 综 合起 来 的 一种 新型 的集 成 式管 理 方式 ,其 任 务
是尽可能降低物流 的总成本 ,为顾客提供最好 的服务。第三 方物流则是指现代专业物流公司 。随着我国加入 W O 1 T ¥ 世界 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物流业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已经成为经济 发展的新增长点。但是从事现代物流的专业技术与高级管理 人才 的匮乏,却严 重制约着我 国物流业的发展。 通过对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物资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 生的去 向及企业人才需求进行调查可知 ,目前我国物流企业 急需战略管理、方案设计、系统设 汁等复合J人才, } ! 同时也需

《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标准

《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标准

《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类型:理实一体化课程课程名称:物流信息管理英文名称: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属性:专业核心课适用专业:物流管理课程归属:铁道运输管理与经济学院计划学时:48学时课程学分:3分一、本课程地位、作用和任务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本着职业能力教育为本位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与企业行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设计,以“面向工作一线、立足岗位流程、注重综合素质、突出应用、强化物流实践、培养物流信息处理能力”为指导思想,将实践课程和理论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融为一体,围绕物流管理专业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理论与实践课程,课程内容设计基于专业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应用能力。

根据企业对专业的要求,本课程可为企业培养采购员、表单员、信息员、仓管员、理货员、配送员、运管员、调度员、报关员、报检员、客户服务员、结算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岗位。

本课程的主要前导课程有计算机应用基础、采购与供应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运输管理等,后续课程有企业经营与供应链管理等。

二、课程设置与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基本理念是:以就业为导向、应用为目标、实践为主线、能力为中心、校企合作开发共同培养。

(一)以就业为导向顺利就业是大学生求学的重要目标。

学生的就业状况一方面反映着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的适应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着高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课程设置及内容是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在专业课程设置充分考虑学生顺利就业的需要。

《物流信息管理》充分考虑学生就业的需求,在课程设计中突出在能力培养上,注重环境的建设。

根据本专业特点的要求,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坚持边学边做,反复训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通”与“专”两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二)以应用为目标本课程内容在设计过程中,围绕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结合地区和企业对物流人才培养的要求;根据物流企业基层作业管理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开发突出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标准。

《物流学》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探索

《物流学》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探索

《物流学》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探索作者:石岚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12年第09期[摘要] 课程被誉为教育事业的心脏,对一个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改革来说非常重要。

《物流学》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基础课,根据对学生的培养计划和教学目标,提出课程建设思路,通过创新教学思路、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性、抓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等方面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关键词] 物流学;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作者简介] 石岚,广西财经学院研究实习员,广西南宁,530003[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9-0114-000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中国与东盟双方90%的商品享受到零关税的待遇。

政策的支持,促进了本地区的贸易自由化和一体化的格局,让东盟国家和中国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而物流业也得以快速发展起来,在一定程度上物流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其在经济领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众多商业学科中,物流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管理类专业方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得以重视,现代商业领域中,物流所体现的社会经济作用也越来越显著,使它逐渐成为商学院学生所热衷的专业之一。

鉴于现代物流业不断发展壮大,这个产业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很多学生选择攻读这个专业方向的学位。

作为一个交叉性的学科,物流专业综合多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特点,包括运筹学、信息管理学、市场,甚至会计和金融等学科,而《物流学》课程自然是这类专业中的重点课程,如何授课教学,如何从积极的方面引导学生成为关键。

下面将从三方面研究和探索《物流学》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

一、国内外物流教育现状(一)国外物流教育情况从物流课程的开设情况来看,各国大学都普遍开设了物流专业课程,据统计,目前国外已有24个国家和地区的218所大学开设了物流课程。

欧美国家物流业组织的发达程度和权威性都很高,加拿大三分之一的职位和进出口有关、美国多所学校的MBA项目中包含了物流管理,而且其专业排名基本都在前十名以内、为物流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平台。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建设规划与实施计划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建设规划与实施计划

合肥学院管理系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建设规划与实施计划一、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基本情况课程建设是学校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设置是否合理、课程体系是否完善、课堂教学质量高低是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大问题。

物流管理专业坚持融素质教育与业务培养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教学思想,按照"重组基础、反映现代、趋向前沿、综合交叉"的课程建设原则,建立了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等模块构成,涉及到经济学和管理学两个骨干学科。

接合我院的“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和管理系“能力型、创新型、创业型”培养目标要求,我们加大了实践环节与创新教育的课程设置,并全面实行四年,九学期(其中第五学期为认知实习学期)的课程教学模式。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遴选了14门专业基础课或专业方向课进行重点建设,在专业选修课模块中,根据市场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选取2门课程重点建设程。

二、课程建设发展规划课程建设的总目标是: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同时着眼于夯实基础、突出创新、注重能力,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

具体规划如下:1.在现有课程全部达到合格课程的基础上,2010年争取使所有在授课的课程设置更加趋于合理,课堂教学质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多媒体教学普及率达到80%以上,主要专业主干课都能使用专业教学软件教学。

2.抓住课程建设的重点,根据各门课程师资力量的不同情况,在现有专业方向课中,选定现代物流学、供应链管理、第三方物流为重点建设课程,争取在3~5年内将这三门课建设成为院级精品课,并为建成省级精品课作好准备。

3.随着我国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不断对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做动态的调整,注重课程体系的相对稳定性和动态灵活性。

济南现代物流课程设计

济南现代物流课程设计

济南现代物流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主要环节和运作模式,提高学生的物流知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知识目标:掌握现代物流的定义、分类、基本环节和主要功能;了解物流系统、物流中心和物流技术的概念及应用。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物流问题;具备物流规划和设计的基本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物流行业的兴趣和认同感,增强学生对物流职业道德和规范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现代物流概述:物流的定义、分类、基本环节和主要功能。

2.物流系统:物流系统的组成、运作模式和优化方法。

3.物流中心:物流中心的功能、类型和建设与管理。

4.物流技术:物流技术的分类、应用和发展趋势。

5.物流规划与设计:物流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方法、流程和实例分析。

6.物流职业道德与规范:物流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规范和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物流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物流运作的实际情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使学生亲自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权威、实用的物流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物流参考书籍,供学生自主学习。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实验设备:配置物流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物流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物流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物流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在当今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时代,物流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发展。

作为培养物流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物流工程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显得尤为关键。

一个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物流行业不断变化的需求。

物流工程是一门融合了工程技术、管理科学和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科。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优化物流系统的设计、运作和管理,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服务质量。

因此,物流工程教育的课程体系应当涵盖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运作管理、物流信息技术、供应链管理等核心课程。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是物流工程的基础课程之一。

通过这门课程,学生能够学习到如何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和技术,对物流系统进行分析、规划和设计。

包括物流节点的选址、物流线路的优化、物流设施的布局等方面。

这需要学生掌握数学建模、优化算法、仿真技术等相关知识和工具,能够从宏观层面上把握物流系统的整体架构和运作模式。

物流运作管理则侧重于物流业务的实际操作和管理。

学生将学习到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库存控制等具体的物流业务流程和管理方法。

了解如何制定合理的仓储策略、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优化配送路线、进行有效的库存控制,以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和效益。

同时,还需要掌握物流质量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以确保物流服务的质量和成本控制。

物流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这门课程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物流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物流自动化设备的控制等技术。

包括条形码技术、RFID 技术、GPS 技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LMIS)等。

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编程和数据库管理能力,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物流运作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物流运作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供应链管理是物流工程教育中的另一门重要课程。

它涵盖了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整个供应链流程,包括供应链战略规划、供应商关系管理、采购管理、生产计划与控制、销售与物流协同等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潍坊科技学院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建设
一、课程建设目标:
按照省级精品课程“先进性、综合性、开放性”的建设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发挥基于校企合作的课程开发优势,突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特色,争取达到省内高职高专领先知名的精品课程。

1.加快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改革与建设,形成与职业资格标准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实现有效链接的本精品课程特色,向社会推广辐射。

2.继续完善教材、参考资料建设。

进一步完善《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团队的优势,完善校本教材和参考资料建设,要根据使用反馈意见并结合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改革的要求,进一步修订。

3.加快实训基地建设。

继续加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将课程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有机结合,形成课程能力标准导向型的实训基地建设理念与效果,以此促进专业建设。

4.加快师资建设。

按照建设行业、企业、学校三结合的一流教师队伍的要求,加大教师梯队的建设力度以及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争取三年内任课教师中硕士研究生和正高级职称达到3人以上,在教师中所占比例增加到20%。

同时进一步实践青年教师到实训基地企业挂职锻炼的措施,使双师型比例达到100%,加快企业兼职教师培养。

5.加强多媒体课件制作,形成能力本位型特色课件,提高教学效果,丰富并及时更新教材。

6.增大课程的开放程度。

继续推动校内与之相关的专业课选修进程,实现专业课之间的知识、资源共享。

7、采用案例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实现教学工作的真实化。

二、课程建设方案
(一)加强课程教学团队建设
建设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保证《现代物流管理学》持续发展的动力。

1、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层次。

鼓励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对于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给予政策支持、时间保证。

同时积极引进专业建设需要的硕士毕业生和青年专家。

争取在3年内,通过培养和引进,使专业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80%。

目前,《现代物流管理学》课程组硕士毕业教师2人、在读硕士2人,是潍坊科技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学历层次最高的课程组之一。

2、借助工商管理学院“校企合作”平台,以合同、协议或合作等方式,将物流企业管理人员纳入本专业教师队伍,力争使相对固定的企业管理人员类教师比重达到本专业教师队伍的30%,以强化教学团队的实践能力。

3、积极派遣青年教师对外交流和课程进修。

本教学团队将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出国或到国内知名高校、大型物流企业交流学习,拓展专业视野,并选派青年教师到全福元物流配送中心、潍坊中百集团等企业挂职锻炼等等。

通过以上措施,全面提高本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形成一支具有国际视野、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同时聘请国内外本行业优秀人才到学校兼职授课,突出专业教学的前沿性、新颖性和现实性,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二)加强教材与教学资源建设
结合专业发展特点,调整课程内容,充分反映物流相关产业和领域的新发展、新要求。

在此基础上,组织骨干教师完成《现代物流管理学》教材的完善与出版工作,并力争纳入国家、省规划教材序列。

另外,加大优秀教材的引进力度,淘汰不适合专业发展的过时教材以开拓学生知识视野;完善现有的案例库、电子教案、电子课件、网络课程、习题库、试题库、教学包等教学资源库,体现现代物流管理发展最新趋势。

(三)探索教学新方法
计划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地使用案例教学、实验教学、情境模拟教学等实践性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由课堂为主转变为课堂讲授与实验仿真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

《现代物流管理学》课程组计划利用工商管理学院丰富的实习基地资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一方面让学生深入企业,另一方面聘请物流企业领导和物流管理专家为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讲座,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强化基本原理和知识的应用。

同时积极推进双语教
学,出台一系列措施鼓励教师参加双语教学与课程建设,积极与国外大学合作,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外籍教师开展双语教师培训活动。

另外,积极开展《现代物流管理学》课程教学新方法改进的教学改革项目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探索《现代物流管理学》教学以及物流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四)建立高效率实践教学平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是物流专业学生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环节,为此,本课程组计划用1-2年的时间,建立起条件优良、资源充足、体系完善、运行高效率的实践教学平台。

1、完善校内实验实训教学平台。

在现有校内实验、实训条件的基础上,按照学院设备处预算投入,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软件,补充实验实训资料。

2、建立互惠性校企合作平台。

在现有潍坊市中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寿光市全福元物流配送中心、寿光市中百佳乐家超市、寿光市鸿运物流有限公司、寿光市华通物流有限公司、寿光市农产品物流园、寿光市蔬菜批发市场有限公司等实习基地基础上,每年再建设1-2个物流教学实习基地。

学校派出专业教师到实习基地挂职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策划咨询等支持;实习基地负责安排学生实习岗位,派员工指导实习学生,为学生增强专业感性认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

(五)组织物流设计职业技能大赛,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结合本专业学生专业素质,充分发挥《现代物流管理学》课程组专业教师学历层次高,科研能力强的特点,进一步组织好每年一届的物流设计职业技能大赛,适当吸纳潍坊地区高等同类专业学生参与竞赛。

在竞赛项目设计上,紧密结合实际的科研项目和专业特点,实现以竞赛为载体,锻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积极推进物流自考开放办学模式。

我院积极鼓励有能力的同学参加物流管理全国自学本科段考试,在专科毕业的同时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同时获得物流经理资格证书。

为加大培养力度,我院借用课程组的优秀师资对报名学生进行辅导,在理论体系上更加有效的提高了本课程建设的水平。

(七)以科学研究提升教学水平
近几年《现代物流管理学》课程组教师已承担或主持省级课题项目等多项,出版多本专著及教材,并且在《网络财富》、《科技致富向导》、《管理科学学报》等权威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多篇。

目前,工商管理学院还成立了寿光市物流发展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基地和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培训中心,在产、学、研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支精干的科研及教学团队。

科研成果的不断涌现不仅促进了学科和专业的发展,而且还有助于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广大教师把自己的科研思路、科研方法、科研成果渗透到教学中去,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