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10篇】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
![【10篇】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67bfe9ec3a87c24028c4d2.png)
【10篇】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
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
到天上,轻轻地________明月,________天河跟着夕阳西去。
或者轻悠悠地________大海,________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1)下列词语依次填在短文的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A. 挨着渡过飘过飞越B. 挨着渡过飞越飘过C. 挨着飞越渡过飘过(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美丽——________ 快乐——________骄傲——________ 希望——________(3)我打算用________的方法理解文段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这句话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
(4)用“________”画出描写小球去处的语句。
(5)这些轻清脆丽的小球,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呢?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答案】(1)A(2)丑陋;悲伤;谦虚;失望(3)结合生活实际;轻清脆丽的小球;一串美丽的梦;小球梦幻般的美丽(4)到天上,轻轻地________明月,________天河跟着夕阳西去。
或者轻悠悠地________大海,________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5)她们飞越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穿过荒无人烟的大沙漠,飘落到深夜还在批改学生作业的老师的肩头。
【解析】【分析】本题是阅读片段回答内容,主要有四个小题。
(1)考查了动词的选用。
做题时要根据具体的语境以及具体动词的含义来确定选取合适的词语。
(2)考查的是反义词。
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3)考查的是理解句子的方法:结合生活实际、联系文章上下文、工具书、查阅资料等多种方法来理解句子。
【10篇】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
![【10篇】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db267f52d380eb63946d1b.png)
【10篇】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1.读下面两段话,完成练习。
当时我的学习条件非常艰苦。
没亚桌椅____就坐在地上____把小板凳当桌子____没有黑板____就用锅灰在墙上刷一块____没有粉笔____就用黄土快代替____最困难的是没有书____只能抄一课学一课。
(1)在这段话的横线上加上标点。
当时我的学习条件非常艰苦。
没亚桌椅________就坐在地上________把小板凳当桌子________没有黑板________就用锅灰在墙上刷一块________没有粉笔________就用黄土快代替________最困难的是没有书________ (2)这段话先总说________,然后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几个方面具体讲述。
(3)照样子,围绕“早上,菜市场真热闹啊”这句话写几句话。
【答案】(1),;,;;;,;;;,;。
;,(2)当时学习条件艰苦;没有桌椅;没有黑板;没有粉笔;没有书(3)早上,菜市场真热闹啊。
那里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各种叫卖声、笑声、闲谈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
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阅读语段,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故答案为:(1),,;,;,。
,(2)当时学习条件艰苦、没有桌椅、没有黑板、没有粉笔、没有书(3)早上,菜市场真热闹啊。
那里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各种叫卖声、笑声、闲谈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
新部编人教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58e5145901020207409cd7.png)
新部编人教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1.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裁缝说:“那么,您要是在别的季节拿到新棉袄,也不得不由着性子穿上。
可是您________在秋天、夏天________春天穿一件棉袄,人家________会笑话您的。
我呢,决不会让人笑话您。
非但如此,在您穿上我做的美观大方的新棉袄的时候,大家还会围着您直夸奖,甚至羡慕您呢。
”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不得不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
于是,做衣服的事儿就算说定了。
(1)在语段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可是您________在秋天、夏天________春天穿一件棉袄,人家________会笑话您的。
(2)将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原意。
①您要是在别的季节拿到新棉袄,也不得不由着性子穿上。
②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不得不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穿新衣不在于时间的早晚,而在于穿对季节。
B. 穿新衣不在于时间的早晚,而在于穿得美观大方。
C. 穿新衣不在于时问的早晚,而在于裁缝制作时间的长短。
(4)假如裁缝是急性子,顾客是慢性子,裁缝又会如何劝说顾客定做衣服呢?发挥想象,写一写。
【答案】(1)无论;还是;都(2)①您要是在别的季节拿到新棉袄,也会由着性子穿上。
②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只得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
(3)A(4)略【解析】【分析】(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此题分句前后是条件关系。
故选“无论……还是……都……”;(2)双重否定句变肯定句的方法:找到双重否定词,然后改成带肯定的词语。
①“不得不”带有“无奈、勉强、不情愿”等语义,改写成肯定句时,通常加上“只能”或“只好”、“只得”等词。
②“不能不”“不要不”“ 非……不可”等语气强烈,改写时可以加上“必须”“肯定”或“当然”“一定”等词。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10篇】新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
![【10篇】新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793615ed630b1c59eeb5cf.png)
【10篇】新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1.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燕子(节选)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
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1)选段分别写了________的燕子和________的燕子。
A.停歇 B.飞行(2)通过读文,我知道燕子飞行时的特点是________。
(3)“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铺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为什么用“五线谱”打比方呢?(4)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思想感情。
【答案】(1)B;A(2)轻快灵活、自由自在(3)电杆和燕子组成的画面,非常像五线谱,同时,燕子作为音符,正好谱成了春天的赞歌。
(4)热爱大自然【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
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4)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B A(2)轻快灵活、自由自在(3)电杆和燕子组成的画面,非常像五线谱,同时,燕子作为音符,正好谱成了春天的赞歌。
(4)热爱大自然故答案为:(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10篇】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10篇】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d2d7a889eb172dec63b762.png)
【10篇】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1.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两只蚂蚁①雷阵雨过后,两只蚂蚁从树缝中爬了出来,它们呼吸着的空气,沐浴着的阳光,欣赏着雨后的景色。
它们觉得山更青了,草更绿了,花更艳了,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显得更加美丽、动人。
忽然,一阵大风吹来,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两只蚂蚁被风吹了下来,正好掉到树下的大水坑里。
②一只蚂蚁吓得动也不敢动,僵直地伸着它的足和触角,连呼救的勇气也没有。
它感到自己的身体正在慢慢地往下沉,它想“我不行了,我完了……”③另一只蚂蚁虽然心里也充满了恐惧,但是它想:“我怎能就这样死去呢?哪怕有万分之一的生存弟望,我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势力!如果不与逆______(nìní)境抗争,就只有死路一条!”于是,它拼命地挣扎______(zhá zá)着,用尽______(jǐn jìn)全身的力气蹬着、划着……④第二天清晨只有一只蚂蚁从树缝里钻______(zhuàn zuàn)出来晒太阳仔细一看正是昨天在大水坑里挣扎的那只。
(1)选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2)在第①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3)请给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
(4)仔细阅读短文,用横线画出两只蚂蚁掉到大水坑时想到了什么?(5)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
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
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
②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1)画线句①自问自答,这样的句子叫________(反问句设问句)。
【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ecc6151711cc7930b71663.png)
【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民艺一绝——南阳烙画河南南阳是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
南阳有“三宝”——烙画、玉雕、《出师表》,“烙画”位居其首,蜚声海内外。
烙画,亦称烙花、烫花、火笔画、“火针刺绣”。
它是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温技巧,用温度在摄氏三百至八百度之间的铁笔烙烫。
百闻不如一见。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亲自观看了烙画师们制作的过程。
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
最后是上色,遵循一定顺序,根据作品需要,有的不施任何颜料,只用白描技法勾勒线条,用西画素描的黑、白、灰来烘色;有的以烙为主,套彩为辅,在竹木、宣纸或丝绢等材质上勾画烘烫作画。
看他们的作品,或线条流畅,如行云流水;或凝色浑实,敦厚拙朴;或色调清爽,云淡风轻;或虚实相应,层次明晰……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效应。
恍惚间,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幅南阳烙画的艺术长廊,它们越过眼前,穿越历史,回到了千年以前的汉代……是啊,这些精美的艺术画廊是家乡人民在用他们的智慧、妙思、巧手谱写着、延续着……(1)用“________”在短文中画出烙画的制作过程。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烙画,是________(地方)的特色,它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用________度的铁笔在材料上进行烙烫。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文章开宗明义,点明“烙画”特殊地位,既吸引读者又为下文展开作好铺垫。
②“烙画”的作画材质有严格的要求,只能使用竹木、宣纸、丝绢。
③“烙画”没有任何颜色,只有素描的黑、白、灰。
④南阳“烙画”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之一,它体现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答案】(1)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
最后是上色。
(2)河南南阳;烙花;烫花;火笔画;摄氏三百至八百(3)①正确;②错误;③错误;④正确【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10篇】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10篇】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c8f345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ec.png)
【10篇】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1.阅读短文,完成练(一)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别的树木容易招虫。
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
它们还要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
||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
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樟树的高贵之处就在这里。
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XXX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
(1)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
①反义词。
枝繁叶茂-________消失-________②近义词。
轻松-________生育-________(2)用“||”分好的层次,写出每层的意思。
第一层:________第二层:________(3)“樟树的高贵的中央就在这里”的“这里”是指________。
作者写石榴树的目的________。
(4)文章的写作特点是借________抒情,以________喻人。
(5)人们为什么“也总爱在她故居的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答案】(1)枝枯叶落;出现;容易;繁衍(2)别的树木容易招虫。
;樟树本身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类香气能永世保持,不招虫。
(3)樟树的香气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是用对比的写法更突出樟树的特点(4)物;树(5)人们之所以爱在樟树前留影,是因为樟树所表现出的特点与XXX的伟大人格有相似之处,体现了XXX崇高的人格风范与高贵品质。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附近的词语,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谜底合理即可,不惟一。
(2)概括层意,可先看看每层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10篇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10篇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7224e50b4e767f5bcfce37.png)
【 10 篇】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以下问题。
会说话的植物植物有语言吗?它能品头论足吗?年轻的英国植物研究专家希拉米·鲁拉德研究成功一种植物语言翻译器——植物探测仪,能够清楚地听到植物说话的声音,背上仪器,戴上耳机,把仪器的一根线头和植物叶子相接,这根导线就可以振动,生物电子翻译器马上对这类振动进行翻译,在耳机内即可清楚地听到植物对话的声音,植物会向人们诉说是饥是饱、是冷是热、是涝是旱。
意大利发明家发了然一种能和植物讲话的对讲仪。
他将植物连结在对讲仪的电极上,便听到了植物的“讲话”声,尔后依照植物发出的信息翻译密码,鉴识出“热”“冷”“渴”和其他简单的词汇。
一般来说,在正常情况下,植物的“说话”声是有节奏的,伴有快乐的音乐曲调,而当遇到刮风等灾祸性天气时,植物的“讲话”则变得低沉、凌乱。
它们在养料充足时,声音高;在养料缺乏时,“讲话”声音就很稍微。
(1)找出画线句子中的几组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希拉米·鲁拉德研究成功植物语言翻译器叫做________,经过它能________。
(3)植物的“说话”有什么特点?用“________在”原文中画出。
(4)你感觉,研究植物说话有什么作用?【答案】( 1)饥;饱;冷;热;旱;涝(2)植物探测仪;清楚地听到植物说话的声音(3)植物的“说话”声是有节奏的,伴有快乐的音乐曲调,而当遇到刮风、下雨等灾祸性天气时,植物的“说话”声则变得低沉、凌乱。
它们在养料充足时,声音高;在养料缺乏时“说话”声音就很稍微。
(4)能够认识植物的生长情况,对它们供应有针对性地帮助,让它们长得更好。
【解析】【解析】( 1)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此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尔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 2)这是按短文原文填空,只要细读短文就能找到答案。
新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新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3edfef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ad.png)
新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
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
梁龙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走起路来,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
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尾巴上还有四支利剑一样的尾刺。
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一只长在鼻子上方,另外两只长在眼睛上方,每只角都有一米长。
——这样的脸型,让任何动物都望而生畏。
(1)根据意思写词语形容事物巨大的样子。
________声音非常大。
________让人看到就害怕。
________(2)这一段是围绕________来写的,具体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种恐龙。
这几种恐龙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庞然大物;轰响;望而生畏(2)恐龙的种类;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雷龙是个庞然大物;梁龙的身体很长;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解析】【分析】(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求学生在研究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课文中了。
(2)本题首要考核对课文内容的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息)进行弥补填空即可。
故答案为:(1)庞然大物、轰响、望而生畏(2)恐龙的种类、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雷龙是个庞然大物、梁龙的身体很长、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2.请认真阅读选段,然后完成(1)—(4)题。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209943a417866fb84a8e41.png)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1.课内阅读。
(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把文字刻在________上,或者刻在________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________上;再后来,就可以在________上写字;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________来造纸;到了东汉时代,________改进了造纸术,影响了全世。
(2)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答案】(1)龟甲和兽骨;青铜器;竹片和木片;帛;麻;蔡伦(2)因为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原料容易得到,而且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龟甲和兽骨;青铜器;竹片和木片;帛;麻;蔡伦;(2)因为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原料容易得到,而且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点评】(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北京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桥,建于1189年。
这是一座联拱石桥,总长约266米,有281根望柱,每根柱子上都雕着狮子。
要不仔细数,真是数不清呢。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
它们有大有小。
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
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依偎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d46add6294dd88d0d26b3b.png)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1.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①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海参(shēn cān)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
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pēn pèn)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②海底的植物差(chā chà)异也很大。
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
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
(1)给语段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海参________(shēn cān)喷________(pēn pèn)水差________(chā chà)异(2)第①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用“________”画出来。
(3)第①段具体写了________种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
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段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这些贝类的活动方式是________。
(5)第②段的起始句“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中的“也”字能去掉吗?为什么?(6)第②段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写出了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
【答案】(1)shēn;pēn;chā(2)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3)五;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有些贝类(4)拟人;巴在轮船底下(5)不能去掉。
因为“也”字承上启下,说明了不仅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底的植物同样差异很大。
(6)色彩;大小【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
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9f684f192e45361166f523.png)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苏州园林(节选)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回避似的。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绝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绝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1)短文中划线的词语“往往”能否去掉?请你写出这个词语的作用。
(2)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的说明方法。
A. 举例子B. 做比较C. 打比方D. 下定义(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这篇短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说明对象的突出特征是________。
(4)根据短文第二自然段的描述,你觉得下面图________最符合该段所描绘的景象。
一:池沼上一模一样两座桥。
二:池沼上一座桥,河边有堆砌整齐的石岸。
三:池沼上两座不一样的桥,河岸边有高低曲折的石岸。
【答案】(1)不能,这个词语是大多数的意思,指概述,并不是全部。
(2)B(3)苏州园林;不对称的自然之趣(4)三【解析】【分析】(1)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
把二者做一对比,表达效果方面考虑。
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2)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
新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acfc76be1e650e52ea99e0.png)
新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送家里人出门后,庆龄一个人回到房间里,________等候着。
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
可是,直到全家人吃过午饭回来,小珍也没有来。
妈妈________说:“我的女儿一个人在家,该多没意思啊!”庆龄仰起脸回答道:“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
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心疼地伤心地耐心地着急地①送家里人出门后,庆龄一个人回到房间里,________等候着。
②妈妈________说:“我的女儿一个人在家,该多没意思啊!”(2)从哪句话可以看出庆龄“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用“________”画出来。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文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4)你喜欢庆龄还是小珍?为什么?【答案】(1)耐心地;心疼地(2)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
(3)自己在家,缺少家人的陪伴是很没有意思,但是“我”为自己能够信守诺言而感到心安。
(4)我喜欢宋庆龄,因为她言而有信。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阅读短文主要分四个小题:(1)考查选择合适的词语,选择的是恰当的形容词。
通过联系课文上下文内容的理解答案不难选出。
(2)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直接可以从原文找到。
(3)联系生活实际,对文段中句子的理解。
这就要学会换位思考,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回答。
(4)是对文中人物的评价,你喜欢那个人物以及原因。
做这题要注意回答的完整,不能只答喜欢谁,要写出理由切能结合文中的具体内容来谈。
故答案为:(1)耐心地、心疼地;(2)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
(3)自己在家,缺少家人的陪伴是很没有意思,但是“我”为自己能够信守诺言而感到心安。
(4)我喜欢宋庆龄,因为她言而有信。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8a6761ba1aa8114431d9c8.png)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1.阅读重点段落。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通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这个自然段共有________句话?本段写的是________。
【答案】 3;溪边钓鱼【解析】【分析】第一空考查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一是看句意,二是看标点。
此题按句号数一数即可。
第二空考查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故答案为:3;溪边钓鱼【点评】此题第一空考查对短文中句子的把握能力。
第二空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后来,方帽子店对面,又开了一家帽子店,橱窗里放着各式各样的帽子,却没有一顶是方的。
方帽子店里摆放着方方正正的帽子,却没有一顶是圆的,玻璃橱窗里还贴了一张广告:“专卖从不改变的方的好帽子。
”对面的新帽子店里也贴了一张广告:“专卖各式各样的舒服的好帽子。
”顾客们在方帽子店门前站一会儿,又到新帽子店门前站一会儿,不知道买哪一种好。
他们在两家的橱窗前看了好久,最后还是进了新帽子店。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不能重复。
________的帽子 ________的帽子 ________的帽子(2)文段中哪部分内容是你最意想不到的?为什么?(3)用横线和波浪线分别画出方帽子店和新帽子店的广告内容。
(4)顾客在两家的橱窗前看了好久,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呢?发挥想象写一写。
【答案】(1)各式各样;舒服;方方正正(2)顾客走进了新帽子店是我最意想不到的,因为他们一直以来戴的是方帽子,当新帽子店开业的时候,他们竟然打破传统,勇敢地接受了新事物。
(3)方帽子店:专卖从不改变的方的好帽子。
新帽子店:专卖各式各样的舒服的好帽子。
(4)“新帽子店里的帽子看起来样式很多,个性十足啊。
”“是啊,是啊,我还从来没有戴过圆帽子呢!好想试试戴上是什么感觉。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66572b69eae009581becd2.png)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1.课内阅读。
海底动物各有各的特点。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梭子鱼每小时能有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
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有些贝类自己不动,但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1)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请用横线画出来。
(2)这段话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和 ________几种动物。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远程—________ 忽然—________ 旅游—________ 一般—________(4)你还知道哪些海底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请你简要地写下来。
【答案】(1)海底动物各有各的特点(2)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贝类;深水鱼(3)长途;突然;旅行;普通(4)旗鱼的背上长着一块长长的翅,就像一面旗。
旗鱼是世界上已经发现的唯一的一种游动不是靠弯曲身体来产生动力的鱼!【解析】【分析】(1)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4)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故答案为:(1)海底动物各有各的特点;(2)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贝类;深水鱼;(3)长途;突然;旅行;普通;(4)旗鱼的背上长着一块长长的翅,就像一面旗。
【10篇】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10篇】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6be38f1a37f111f1855b3b.png)
【10篇】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你猜,我变的树上会长什么?当然不是苹果啦,梨也不对——对了,鸟窝!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我会请小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如果你喜欢也可以住进来。
你怎么住进来?别担心,我会弯下腰,让鸟窝离你很近很近,你只需轻轻一跳或者轻轻一爬,就像平时上你的小床那么容易。
(1)用“________”画出表示形状的词语,鸟窝还会有哪些形状?请你写一写。
(2)________在枝头跳起了舞。
()A. 树叶B. 小动物C. 各种形状的鸟窝(3)从画线的句子中,你体会到“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4)你觉得文段中的哪处想象最有意思?为什么?(5)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答案】(1)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
梯形、五边形、圆柱形。
(2)C(3)体会到“我”是一个热情好客的孩子。
(4)我觉得树弯下腰让大家轻而易举地进鸟窝最有意思,因为从中可以看出“我”的调皮可爱、心思细腻、彬彬有礼。
(5)我想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在百花盛开的春天里,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欣赏春天美丽的景色。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根据意思从文中找词语的能力。
抓住“形状”一词分析,即可找到相关词语。
文中的三角形、正方形等都是表示形状的词语。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
“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这是原句,其中“它们”指那些鸟窝。
(3)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作者想到让那么多小动物有地方住,甚至包括读者,可见作者是个热情好客的人。
(5)可以让自己变成小鸟、蝴蝶,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一写想象中快乐的自己即可。
新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4f029b9e314332396893ae.png)
新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1.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
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
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选自《肥皂泡》(1)“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读这段话时,要用()的语气。
A. 慷慨激昂B. 快乐骄傲C. 恋恋不舍(3)用横线在文中画出作者想象的部分。
(4)根据短文内容,想想下列加点词语分别指什么?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快乐:________骄傲:________希望:________(5)假如你看到这些肥皂泡,你会产生怎样的想象呢?【答案】(1)排比,用来加强句子语气。
(2)B(3)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
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
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4)为吹泡泡的游戏有趣而快乐。
;为能吹出这么美丽的泡泡而骄傲。
;为起的泡泡让作者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寄托着作者美好的愿望。
(5)略【解析】【分析】(1)连用三个以上(那么……)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是排比。
(2)语气:是表示说话人对某一行为或事情的看法和态度。
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
语气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一定的思想感情,一方面是一定的具体声音形式。
了解常用的朗读句子的语气,然后结合语境来分析。
(3)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新部编人教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02d173650e52ea551898aa.png)
新部编人教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1.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翠鸟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芦杆上了。
他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
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1)填空。
这两个自然段具体描写翠鸟________的事,说明翠鸟________的特点。
(2)用横线在第二自然段中,划出描写翠鸟捕鱼时动作的句子。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等候——________ 锋利——________(4)仔细读一读划横线的句子,这个句子告诉我们翠鸟的眼睛________。
【答案】(1)扑鱼;锐利的眼睛、速度快(2)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3)等待;锐利(4)锐利【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故答案为:(1)扑鱼;锐利的眼睛、速度快(2)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3)等待;锐利(4)锐利【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重点段落品析“不,妈妈。
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
”宋庆龄仰起脸回答道:“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并没有失信。
【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
![【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4f8402b84ae45c3b358cc0.png)
【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苏州园林(节选)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回避似的。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绝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绝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1)短文中划线的词语“往往”能否去掉?请你写出这个词语的作用。
(2)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的说明方法。
A. 举例子B. 做比较C. 打比方D. 下定义(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这篇短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说明对象的突出特征是________。
(4)根据短文第二自然段的描述,你觉得下面图________最符合该段所描绘的景象。
一:池沼上一模一样两座桥。
二:池沼上一座桥,河边有堆砌整齐的石岸。
三:池沼上两座不一样的桥,河岸边有高低曲折的石岸。
【答案】(1)不能,这个词语是大多数的意思,指概述,并不是全部。
(2)B(3)苏州园林;不对称的自然之趣(4)三【解析】【分析】(1)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
把二者做一对比,表达效果方面考虑。
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2)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1.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有一天,鹿口(渴喝)了,找到一个池塘,痛痛快快地(渴喝)起水来。
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
鹿忽然发现了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咦,这是我吗?”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到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
他从来没有注意(到倒)自己是这么漂亮!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均匀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
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1)选择括号内正确的字、词。
口________(渴喝)(渴喝)________起水(到倒)________影注意________(到倒)多么________(均匀匀称)(2)照样子写词语。
痛痛快快(AAB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填量词。
一________镜子一________清风四________腿两________角(4)用横线画出一句比喻句。
用波浪线画出一句反问句。
(5)比较鹿角与腿,选择填空。
A.鹿角 B.鹿腿①相比较而言,________更美观、更漂亮。
②相比较而言,________更有实用性。
(6)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
①所有像鹿角这样美丽的东西,都会存在送命的危险。
②所有像鹿腿这样有用的东西,都会是难看的。
③鹿角虽然美丽,却也有致命的缺点;鹿腿虽然难看,却有很大的用途。
④鹿应该认识到角和腿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答案】(1)渴;喝;倒;到;匀称(2)明明白白;星星点点;多多少少;隐隐约约(3)面;阵;条;只(4)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
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5)鹿角;鹿腿(6)①错误;②错误;③正确;④正确【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音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
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有的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
从给出的词语“痛痛快快”来看,是AABB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是一样的,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量词的掌握情况,这道题是让填量词,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填空时要按语言习惯合理搭配。
(4)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反问句:是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
(5)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6)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渴、喝、倒、到、匀称(2)明明白白、星星点点、多多少少、隐隐约约(3)面、阵、条、只(4)比喻: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
反问句: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5)鹿角、鹿腿(6)①错误;②错误;③正确;④正确【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2)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3)掌握量词的用法,学生做题就容易了,平时要注意积累和运用。
(4)考查学生对比喻、反问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5)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6)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二)心底盛开一朵花匆匆上了公交车,我才发现没带公交卡。
司机倒是不错,可能是看我不像经常逃票的人,让我在皮包里继续找零钱。
在车上,我觉得自己像个小偷,把身上里里外外翻了个遍,除了几张百元整钞,再也没有找到一个硬币。
那种尴尬和狼狈是我从来没有过的。
面对车厢里几十人诧异的目光,我恨不能马上掏张百元大钞扔进投币箱来证明自己的粗心大意和清白。
慌乱时,一个粗哑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先生,我这里有一块钱,你拿去吧。
”我回头一看,说话的是位七十岁左右的老太太,满脸黑色的皱纹,一套灰色的布衫,头上裹了条很旧的白毛巾,脚套一双褪了色的绣花鞋——个典型的外地老太太。
言语间,她已经替我把一块钱投了进去。
我慌忙解释说:“那怎么可以,我怎么还您的钱呢?”老太太笑了:“一块钱,还什么?又不是1万元。
”这时,我发现车里的人都冲我和老太太笑了,这种让我捉摸不透的笑容使我越发不安起来。
他们越是这样,我越不好意思,迫不及待地说: “大娘,要不这样吧,我和您一道下车,您等我几分钟,我去买包香烟,换开零钱后给您。
”老太太又笑了:“我下一站就到了,下午回山东枣庄老家。
我儿子一家都在南京打工,我是专门来看孙子的。
三年前,我第一次在南京坐车时,不知道要投币,身上也没有零钱,就像你现在的样子,是一位好心的姑娘帮我投了一块钱。
今天我正好有机会还南京人一份情。
下次,如果你在车上遇见像你一样的粗心人,替他投一块钱,就算你还我了,我把这一块钱暂时保存在你那里。
听了老太太的话,满车厢的人都笑了,笑得那么灿烂、那么自然。
(1)文中画线的句子属于()描写。
A. 外貌B. 语言C. 动作D. 心理(2)“我”因什么事而感到尴尬?(3)老太太叫“我”怎样还她的一元钱?(4)短文实际写了三次投币:①三年前,________,②今天,________,③将来,________。
(5)“满车厢的人都笑了,笑得那么灿烂、那么自然”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A. 老太太的话把车厢里的人逗乐了。
B. 车厢的人听了“我”和老太太的对话觉得老太太很可爱。
C. 这是发自内心的笑,饱含着车上的人对老太太的赞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太阳花我喜欢太阳花,它是夏天里常见的一种最普通的花。
太阳花的茎有红色的()有绿色的()那茎很嫩()似乎用手一掐就会冒出水来()太阳花的叶子很特别,小而厚,叶表面像涂了一层薄薄的蜡,光洁、碧绿。
太阳花的花朵颜色格外鲜艳,有的洁白如玉,有的鲜红似火,有的金黄若金,而那粉红就像抹了一层淡淡的胭脂。
花朵并不大,多层花瓣的自然娇艳,多层花瓣的更是那么俏丽,真让人喜欢。
我喜欢太阳花,不只在于它的颜色鲜艳,更因为它有顽强的生命力。
它不怕日晒、风吹、雨淋,那样子总是蓬蓬勃勃的,只掐下一枝小小的茎,插在泥土里,不久就会生根开花。
(1)从文中找出与“洁白如玉”的“如”意思相同的三个词写下来。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在文中的括号里加上合适的标点。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普通________ 洁白________ 鲜艳________(4)短文先写太阳花的________,再写太阳花的________,接着写太阳花的________最后写太阳花的________。
(5)作者为什么喜欢太阳花?把原因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赵州桥非常雄伟。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桥面两侧有石栏,档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困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文中说明赵州桥是最先使用这种设计的词语是________。
这种设计的好处是:________和________。
(2)用一句话概括第一自然段的大意。
(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4)看到赵州桥的设计,你想对古代劳动人民说些什么呢?写一写。
5.【答案】(1)小燕子(2)乌黑发亮;清亮圆润(3)秧苗;柔柳;桃花;小燕子(4)亮晶晶;白花花;无忧无虑;自由自在(5)春雨如烟如雾,无声无息地下着。
春雨;烟、雾(6)窜;掠;跃;射(7)晴天;活泼;略。
【解析】【分析】(1)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
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2)、(7)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寻找文句中的景物相对简单,将文句中写景的实物挑出来即可。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
从给出的词语“绿莹莹”来看,是ABB式结构,即第二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
从给出的词语“无声无息”来看,是ABAC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
(5)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6)考查对动词的掌握,此题较容易,细读句子找出即可。
故答案为:(1)小燕子(2)乌黑发亮;清亮圆润(3)秧苗;柔柳;桃花;小燕子(4)亮晶晶;白花花;无忧无虑;自由自在;(5)春雨如烟如雾,无声无息地下着。
春雨;烟、雾;(6)窜;掠;跃;射(7)晴天;活泼;略。
【点评】(1)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
(2)、(7)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
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句中景物描写的能力。
(4)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5)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6)考查对动词的掌握能力。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月亮姑娘的亲事叶圣陶月亮姑娘想结婚了。
她找到月老做媒,月老想她一定会嫁给太阳。
可是月亮姑娘嫌太阳太呆板,她想嫁给作用最大的。
她听说电的作用最大,就请月老去说媒。
可是电却说自己不能答应这门亲事,因为他不是最有用的,他要发挥这些作用全靠煤,煤的作用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