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位置平衡法
感知位置法
21
感知位置案例运用:老板见到员工迟到…
• 第一身:“你又迟到!” • 第二身:“如果你是我,你的下属时时迟 到,你会怎么办?”(让员工自我觉察) • 第三身:“如果你迟到,别的不迟到的同 事会怎么看呢?”“如果大老板来看到, 我不处理,他会怎么认为呢?” • 第四身:宏观角度:“如果客户看到我们 公司有人迟到,会对我们公司的看法如何 呢?” 22
5
5
感知位置法
第三身 3rd Position
在“第三身”的角度观看自己与对方的关系。
用自己代入“观察者”或“见证者”的位置。 用“第三身”语言来形容自己活对方。 “他是。。。” “他们事。。。”等
12/13/2018
上海慧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6
感知位置法
第四身 4th Position 结合整个系统的角度。 体验及了解团队和全个系统的利益整体平衡。 产生“群体思维”或“团队精神”的全面角度。 用“第一身”的众数语言。 我们。。。” “大家。。。”等
13
感知位置法
第一 身 第二身 第三 身 第四身
比较 正面 有立场 有主见 同理心 关心对方 冷静 有智慧 了解整个 系统平衡
比较 负面
自我,固 执 不了解别 人的感受
个人立场 浮动容易 受别人的 影响
抽离 ,冷 个人渺小, 漠 存在不重 要 旁观者
12/13/2018
上海慧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14
14
感知位置法 位置感知法的威力: ◆ 深深体验每一个不同的位置及其关 系。 ◆ “创造力”是由“三个描述”角度 所牵动的。
◆ 引发无穷无尽的可能性。
◆ 通过在不同感知角度的游走观察, 开启了智慧。
12/13/2018
前庭觉训练方案
前庭觉训练方案前庭觉训练方案:让你的平衡感更强大前庭觉是我们常常忽视的一种感觉,它位于内耳中,帮助我们感知身体的位置、方向和运动状态。
前庭觉对于保持身体平衡至关重要,然而,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不重视前庭觉的训练。
为了帮助大家提升前庭觉,增强平衡感,我整理了一份前庭觉训练方案。
1. 平衡板训练平衡板是一种常见的训练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锻炼平衡感。
开始时,你可以将平衡板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双脚平行站在平衡板上,然后尽量保持平衡。
刚开始时可能会不稳,但是随着训练的不断进行,你的平衡感会逐渐提升。
2. 视觉与平衡训练视觉在维持平衡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简单的训练方法是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将目光集中在固定的物体上,比如墙壁上的点或线条。
尝试保持平衡的同时,保持目光集中。
这个练习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利用视觉来维持平衡。
3. 头转体训练头转体训练可以锻炼内耳的前庭觉。
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坐在椅子上或站立,然后慢慢转动头部,左右转动,上下转动。
在转动的过程中,尽量保持平衡。
这个训练方法可以帮助你提高前庭觉的敏感度。
4. 运动平衡训练运动可以是锻炼前庭觉的有效方式。
尝试一些适合你的运动,比如瑜伽、太极或登山等。
这些运动可以帮助你练习平衡感,并提高前庭觉的灵敏度。
5. 多任务训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同时处理多个任务。
进行一些多任务训练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前庭觉的应对能力和适应能力。
比如,尝试在刷牙的同时做一些平衡练习,或者在做家务时站在一个脚上。
这些练习可以帮助你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平衡挑战。
6. 反复练习前庭觉的训练需要坚持并反复进行。
不要期望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的进步,而是要通过每天的练习逐渐提高自己的前庭觉敏感度和平衡感。
通过以上的前庭觉训练方案,相信你能够提升自己的前庭觉,增强平衡感。
在日常生活中,平衡感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和功能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减少摔倒和意外伤害的风险,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姿势和运动表现。
NLP技巧(练习)
NLP技巧一、与潜意识沟通第一步,呼吸放松法。
引导他做两个深呼吸,呼气时把注意力放在双肩上,随着呼气而放松,从而带动全身的放松。
(启动副交感神经系统)第二步,找到潜意识。
引导来访者把注意力放在身体里感觉之所在,想象那处就是潜意识的中心,像是对着心中一个人说话般,与它对话。
可以说出来,也可以在心里进行。
(也可以引导他把一只手放在胸口处,感觉潜意识的存在)第三步,肯定与感谢。
感谢你一直以来对保护我、支持我,让我……第四步,邀请与接受。
今天因为……希望你依然支持我,允许我用……的状态完成,你愿意吗?如果他回应愿意,再回应他:我听/看/感觉到了,谢谢你!第五步,打破状态。
引导来访者做两个深呼吸,问来访者两句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他回到当下。
二、保险箱技术第一步,呼吸放松,找到潜意识。
对它说,潜意识,我听/看/感觉到你了,关于那个**,我谢谢你对我的提醒(感觉到它,它也有了回应,那再对它说)。
也谢谢你这么年来对我的支持和照顾,我知道我人生里面有些事情要处理,我也知道你用这种方式是来支持我的,为了接下来,我用更好地状态进行学习,这个学习对我很重要,它可以让我成长得更好,可以很好地照顾自己,所以现在我先把那个**,打包放在旁边,等时机成熟了,我再来看,再来处理和成长这一部分。
第二步,想象在左手边有一个很精美的盒子,是个保险箱,选择一下它的颜色、大小、质地、重量,感觉是最舒服的,现在感觉把那份身体上的感觉(或情绪)把它抽离出来,慢慢地把它放在保险箱里面,只是把那份感觉放进去,用一把只有你才有的钥匙,或是只有你知道密码的密码锁,把它锁进去。
第三步,把保险箱推向左边,你手边有一个按钮,你一按它,它就自动地越走越远,走到你眼睛的余光可以看到的地方,同时不影响你向前看,向前走,能看到他,是带给自己一份提醒,是能够更好地成长,更好地去解决。
也可以对它说:我知道你对我的成长有意义,尽管我现在还不是很清楚,先把你放在保险箱里等时机成熟时再来成长,谢谢你!然后轻轻地把自己带回来。
感知位置法
• 四、第三位置:教练位置 • 1、你听到了他们两个的交流 • 2、你分别给他们两个的建议是什么 • • • • • • • 五、分别回到第一位置、第二位置重复二、三、四 最后,再回到我的位置,问: 1、这时你有什么感受,给自己的情绪打个分? 2、我愿意采取什么样的新的行动呢? 3、如果情绪低于3分的话,教练可询问客户是否需要再来一遍。 4、如果情绪高于3分的话,教练可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情绪低于3分 为止。
• 二、第一位置
• 1、想起这段关系,你的感觉是什么? • 2、还有什么感觉呢? • 3、如果给情绪打分,最低分是0分,最高分10分是 的话,你现在是几分呢? • 4、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还有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 • •
三、第二位置:对方位置 1、坐到对方的位置上 2、现在你就是对方 3、看到XX坐在对面,你有什么感觉呢? 4、你又有什么话对他说呢?
感知位置平衡法
• • • • • • • 一、感知位置平衡法 1、找两张椅子,面对面放着 2、找一个舒适的位置你先坐下,想象你要改善关系 的人坐在你的面前。 3、调整椅子的位置,直至感到舒服为止。 4、深呼吸、放松 5、想象要调整关系的人坐在对面。注意对方的身体, 把他调至正面的位置。 • 5、注意双方的视线,把他调到同一位置(平视)。 • 6、若图像为黑白色,把景象调节为彩色画面
脑梗后身体平衡失调训练方法
脑梗后身体平衡失调训练方法脑梗后身体平衡失调是一种常见的后遗症,主要表现为肢体运动不协调、走路不稳以及频繁摔倒等症状。
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独立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平衡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脑梗后身体平衡失调训练方法,帮助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生活。
1. 平衡感知训练平衡感知是身体平衡的基础,通过刺激感觉系统,可以提高患者对身体平衡状态的感知能力,从而减少摔倒的风险。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平衡感知训练方法:•单脚站立:患者尽量保持平衡,先用一只脚站立,再换另一只脚,每次练习持续数秒钟,逐渐延长时间。
•盲目行走:患者闭上眼睛,试图在一个指定的区域内行走,这样可以增加对平衡的感知和调节能力。
•平衡板训练:患者站在平衡板上,通过不断调整身体的平衡来保持稳定。
可以逐渐增加平衡板的难度,比如加入晃动或者闭上眼睛。
2. 肌肉力量训练肌肉力量对于身体平衡非常重要,通过增强肌肉力量,可以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抗摔倒能力。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肌肉力量训练方法:•踮脚尖训练:患者尽量站在脚尖上,保持平衡,然后慢慢放下脚跟,再重复这个动作。
这个训练可以增强小腿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
•坐姿抬腿:患者坐在椅子上,抬起一条腿,尽量伸直,然后慢慢放下。
可以交替进行左右腿的训练,这个动作可以增强大腿肌肉的力量。
•墙壁蹲起:患者站在墙壁旁边,双手放在墙壁上,然后慢慢蹲下,再慢慢站起来。
这个动作可以增强腿部和臀部的力量。
3. 平衡训练器械使用平衡训练器械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身体平衡的训练,提高训练的效果。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平衡训练器械的使用方法:•平衡球:患者坐在平衡球上,通过调整身体的平衡来保持稳定。
可以进行前后左右的倾斜训练,逐渐提高难度。
•平衡垫:患者站在平衡垫上,通过调整身体的平衡来保持稳定。
可以进行单脚站立或者闭眼训练,增加训练的难度。
•平衡板:患者站在平衡板上,通过调整身体的平衡来保持稳定。
NLP疗法
•第十四章暗示语言模式一.概论米尔顿*埃里克森拥有极为知微深入的观察和洞识能力,有极为积极的人生观和无比的爱心。
对潜意识来说,文字本身并不是好的沟通工具,潜意识更在乎非文字语言,这更显出米尔顿*埃里克森发展出的这套语言模式的可贵.如果(if),当(when):“如果”提供了可有可无的选择,而“当”则已经假设了某些条件一定会实现。
“不能”——无选择“不会”——暗示已掌握能力第十五章跟随效果走,而不是跟随形式走“NLP简明心理疗法”强调灵活。
辅导者的工作目的是使受导者摆脱困扰。
“为什么不可以”的态度什么时候需要改变而自己没有察觉了第十六章效果没有出现怎么办不同情况的处理技巧第十七章处理受导者情绪的技巧第十八章添增力量的技巧一个适当的良好信念,是一份正面的力量。
一个新的,符合受导者潜意识的“身份”角色(我是一个怎样的人),也是正面的力量。
一.“借力法”是最直接的添增力量的技巧,模仿一些具有所需力量的人。
1。
洒金粉式,能力不会因借出分享而减少。
2。
代入式3。
三步借力法,我只借对我有用的东西,其余的与我无关。
二.“重拾优良状态”也是模仿:模仿自己过去的成功经验。
三.“换框法”是凭逻辑思考取改变受导者的信念,力量来自找到突破的可能性,最适合习惯了用理性处理事情的人.1。
意义换框法·可以有其它的意义,也可以有更多的意义;·可以有不好的意义,也可以有好的意义.同一件事情里面总有不只一个意义包含其中.找出最能给自己帮助的意义,便可以把事情的价值改变,使事情由绊脚石变为踏脚石,自己因而有所提升.⑴使他无所挑剔⑵使我提升得更快⑶使他改变对我的态度⑷使我超越他的标准⑸使我变得更能干⑸使我更快升级,脱离他的管治⑺使我更有能力去另找新工作⑻使我在同事之中受到最少的挑剔,因而更有工作安全⑼使我能更早创业⑽我要证明他不能控制我的情绪⑾我要证明我可以做到⑿使我能清静愉快地工作⒀证明在这种上司之下我仍能胜任⒁证明我能超越任何压力⒂使其他老板注意我,因而创出转工的机会⒃使我有更优良的表现意义换框法是NLP的换框法之中最常用而且是十分有效的改变思想技巧,它可以在两三句话中便能发挥效果,在辅导工作尤其受欢迎.2。
空间感知训练
空间感知训练空间感知是指人们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个良好的空间感知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定位自己和他人,迅速适应环境变化,并且在空间导航、运动协调等方面表现出色。
因此,进行空间感知训练对于提升个体的空间认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空间感知训练的意义通过空间感知训练可以增加个体的空间意识和空间认知能力,提升个体在空间导航、方向判断、运动协调等方面的表现。
具体来说,空间感知训练可以帮助我们:1. 提高方向判断能力:通过空间感知训练,我们可以学会利用环境的特征来判断方向。
例如,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和光线的方向,我们可以迅速判断出东、南、西、北的方向。
2. 增强视角变换能力:空间感知训练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在不同视角下理解和认知环境。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体验不同的角度和高度,掌握建筑物和地形的特征,从而更好地进行地图阅读和空间导航。
3. 提升运动协调能力:空间感知训练可以改善我们的身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
例如,通过进行平衡练习、空间定向游戏等活动,可以加强我们的平衡感和运动控制能力,进而提高我们在空间中的操作和运动能力。
二、实施空间感知训练的方法1. 视觉训练:通过观察和感知周围环境的特征来提高空间感知能力。
可以选择在不同环境中进行观察,如城市街道、自然景观等,观察和识别不同特征和细节,如建筑物的形状、道路的走向等。
2. 视角训练:通过改变自身的视角和角度,增强空间认知能力。
可以选择进行视角转换的活动,如登山、攀岩等,体验不同高度和角度下的环境和空间结构,加深对空间关系的理解和记忆。
3. 方向判断训练:通过学习和练习方向判断的方法,提高方向感知能力。
可以进行方位判断游戏,如找寻指定方位的目标,标示不同方位的指示牌等,培养自己在空间中快速准确地判断方向的能力。
4. 运动协调训练:通过进行平衡练习、跳跃、拍球等活动,提高身体的动作协调性和空间感知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运动项目,如舞蹈、武术等,锻炼身体的平衡感和空间感知能力。
感知位置平衡法
母亲
父亲
(五)、孩子的自我保护会使父 母的努力前功尽弃------ “倒三角 形”
母亲
父亲 •
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 做父母的又不能有效的帮助 他,这时候他就会躲到父母 的身后,让父母去面对前面 的压力和阻力,这就成了一 个倒三角形。 •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父母多 么努力,做了多少工作,只 要孩子的自我保护(实际上 就是一种逃避)不解除,他 就不会努力向前。 • 出现这种倒三角状态的时候, 孩子就出现了厌学。
• 因为信念﹑价值观和规条大部分存在于潜 意识里,故此人们往往忽略了在沟通和人 际关系情况下存在的共同信念和共同价值, 更因此看不到怎样凭改变规条便能够改善 沟通和关系的机会。感知位置平衡法便是 一套针对这点的技巧。
• 最初发展“感知位置”这套技巧时,只有 3个位置,就是: • 我────第一位置 • 对方───第二位置 • 抽离───第三位置 • 随后经过不断的发展,很多不同意义的位 置出现。以下仅介绍一些容易掌握的其它 位置。 •
• 传统上,做”和事佬”需争吵双方同时列席。这 个“感知位置平衡法”则可以在另一方不在场的 情况下,改变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看法(感知模 式)。因为一个人的思想和身体由内心支配,对 另一个人的感知模式改变了,面对那个人的时候, 声调﹑身体语言﹑所选用的文字,因而说话和行 为模式都会有所改变,沟通效果和关系便会因此 而有所不同。 •
孩子
母亲 父亲
• 从图形上我们可以看到,父母之间的关系较为 “疏远”,他们都与孩子保持了相等的距离。 •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父母给孩子均衡的、同方向 的、较大的力量,但是在孩子身上合成的力量, 很难抵御前方的较大压力或阻力。而且,还会有 被压力或阻力击垮的可能性。
(三)、无法给孩子足够支持力 的家庭关系-------“任意三角形”
体操训练提高儿童空间感知力和平衡感的最佳方法
体操训练提高儿童空间感知力和平衡感的最佳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儿童体操训练对于儿童的发展的积极影响。
体操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儿童的协调能力和柔韧性,还可以显著改善儿童的空间感知力和平衡感。
本文将探讨体操训练如何成为提高儿童空间感知力和平衡感的最佳方法。
一、空间感知力的重要性空间感知力是指个体对外界空间环境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对于儿童来说,空间感知力的培养对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很多活动都至关重要。
充分发展儿童的空间感知力,能够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专注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操训练是一种多维度的运动形式,要求儿童在空间中做出各种复杂和精确的动作。
在体操训练中,儿童需要通过观察和感知自己的身体和运动的轨迹,以及与其他物体和人的距离关系,从而提高空间感知力。
二、平衡感的意义与培养平衡感是儿童体操训练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平衡感是指个体在运动和站立时保持身体平衡的能力。
良好的平衡感不仅对于体操运动本身至关重要,而且对于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也具有促进作用。
体操训练通过各种平衡训练动作,如平衡木行走、单脚站立等,不断挑战儿童的平衡感。
这些训练可以锻炼儿童的协调能力,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培养儿童对自身重心和力量的感知能力,从而提高平衡感。
三、提高儿童空间感知力的方法1. 视觉训练视觉是儿童感知空间的重要媒介,因此视觉训练对于提高儿童空间感知力非常重要。
在体操训练中,可以通过让儿童观察和模仿复杂动作、运动轨迹等方式,培养他们的视觉感知能力。
2. 动作觉知练习儿童需要通过动作觉知,意识到自己的身体部位和运动轨迹。
体操训练中的各种动作要求儿童在进行的同时,注意觉察自己的身体,感知身体的位置和姿势,并做出相应调整。
3. 空间关系认知训练在体操训练中,可以通过让儿童参与各种团体操练习,训练他们感知和理解与他人的空间关系。
例如,让儿童在队列中保持间距,或者进行分组动作,都可以培养儿童的空间关系认知能力。
四、提高儿童平衡感的方法1. 平衡器械训练提供各种平衡器械,如平衡木、平衡球等,让儿童进行平衡训练,帮助他们提高平衡感。
舞蹈训练中的感官协调与感知
舞蹈训练中的感官协调与感知在舞蹈中,感官协调与感知是至关重要的。
舞者需要借助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准确把握舞蹈的节奏、身体的动作和空间的感知。
本文将探讨舞蹈训练中感官协调与感知的重要性,并介绍相关的训练方法。
一、感官协调的重要性舞蹈是一项高度综合性的艺术,它需要全身的协同运动。
感官协调是舞者能够准确感知和执行动作的关键。
各个感官之间的协调能力,决定了舞者的节奏感、动作的准确性和表现力的丰富程度。
1. 视觉感知:视觉是舞蹈中最为直观的感官,舞者通过眼睛捕捉到动作、形态和空间上的信息。
比如,舞者需要通过视觉感知身体的姿势、肢体的动作以及与其他舞者的互动。
视觉感知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舞者对于舞蹈节奏和动作的理解与表达。
2. 听觉感知:听觉在舞蹈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听觉感知,舞者能够抓住舞蹈的节奏,从而达到准确地跳动作和合拍的目标。
同时,舞者还能通过听觉感知,理解舞蹈音乐中的情感和表达,从而更好地传达给观众。
3. 触觉感知:舞蹈训练中的触觉感知主要指的是身体和物体之间的接触感受。
舞者需要通过触觉感知身体的肌肉紧张度、力量的运用和身体的平衡。
比如,在进行平衡动作时,舞者能够通过脚底对地面的感觉,准确把握自己的身体平衡。
二、感官协调的训练方法为了提高舞者的感官协调能力,有许多训练方法可以选择。
1. 感官集中训练:舞蹈训练中,可以通过特定的练习来集中训练某个感官。
比如,通过对视觉的训练,舞者可以进行眼球运动的练习,提高对于动作的视线追踪能力。
通过对听觉的训练,舞者可以进行聆听训练,提高对于舞蹈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2. 感官协同训练:感官协同训练是培养舞者感官协调能力的重要手段。
比如,舞者可以进行多感官训练,通过同时利用视觉、听觉和触觉,来感知和表达舞蹈的动作。
这种训练可以提高舞蹈者整体的协同能力,使动作更加准确流畅。
3. 空间感知训练:舞者需要具备良好的空间感知能力,以便在舞蹈中掌握合适的身体动作和运动轨迹。
内感官配合提高亲和力做沟通高手
从行为模式而测知惯用的内感官
视觉型: 头上昂、行动敏捷、手的动作多且多在胸部以上。 喜欢颜色鲜明、线条活泼、外型美丽的人事物。 能够同一时间中兼顾数项事物,并且以此为荣。 喜欢事物多变化、多线条美、节奏快。 要求环境整洁、摆设整齐。 坐不安定、多小动作。 衣着整齐、颜色搭配很好。 说话简短轻快、声调平板、对冗长的谈话不耐烦。 多针对速度、时间、乐趣程度进行抱怨。 说话直扑主入题,两三句便说完。 说话声音大、响亮、快速。 在乎事情的重点,不在乎细节。 呼吸较快而浅,用胸之上部进行呼吸。
序地说明白 重复一次你说过的话﹐你也经常重复他说过的话 多写信﹑写字条给他﹐或者用电话﹑传真保持联络 多引用统计数据、权威论证、比较、分析、原理、
规则﹑及官方文件、指示等 讨论后补上一封信或会议记录作总结 用押韵的口号﹑顺口的词语 讨论事情时﹐问他﹕“指示/规则是怎样说的
﹖”“听听我的建议﹖”﹐“说了这么多﹐还有什
与惯用内感觉的人配合
惯用内感觉的人凭内心感觉去处理事情, 所以照顾到他们的感觉为优先考虑。
安排多与他见面交谈﹐并尽量以悠闲的态度对待他 多询问他的感受﹐因为他渴望被了解﹐被接受 多提及过去的经验及心得感受 他注意荣誉﹑名声﹑谨慎﹑踏实﹑持久力量 强调对人的注意及关怀﹐强调有关的人直接接触
11)讨论事情时﹐问他﹕“你有什么看法﹖”“看得 透吗﹖”“仔细看看还有什么遗漏﹖”
与惯用内听觉的人配合
惯用内听觉的人﹐事事都会以耳朵先行 ﹐并且脑里经常有文字说话。凭此我们 可以设计出一些配合的言语和行为﹕
多与他交谈﹐并点头表示你是在用心聆听 声音要抑扬顿挫,赋予变换和节奏 保持宁静的环境﹐配上柔和的音乐 说话和讨论事情﹐要把规则、做法一步一步、按次
听觉型:
说话内容详尽,有重复,在乎事情的细节。 行动迟缓 道理连篇,多说话,而且往往不能停口。 重视环境的宁静或者音乐的质量,难以忍受噪音。 对用字很注重,不能忍受错别字。 行为有节奏感,事情注重程序、步骤、按部就班。 常用描述性的词语或者象声词,如“舒舒服服 常用连接词,如“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 说话声音悦耳、有高低快慢 喜欢找聆听者,本人也是良好的聆听者 头常侧倾,常手按嘴或托耳下,手或脚常打拍子, 走路时不急不缓,表现出节奏或规律。 呼吸平稳。
特殊儿童平衡教案
特殊儿童平衡教案教案标题:特殊儿童平衡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特殊儿童发展平衡感知和控制能力。
2. 培养特殊儿童的协调性和运动技巧。
3. 提升特殊儿童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教学内容:1. 平衡感知:教授特殊儿童如何感受和认识自身在空间中的平衡状态,包括体重的分配、重心的掌控等。
2. 平衡控制:引导特殊儿童学习如何控制自身的平衡,包括攀爬、跳跃、站立等基本动作。
3. 协调性发展:通过各种平衡训练活动,促进特殊儿童的身体协调性和双侧配合的发展。
4. 运动技巧:教导特殊儿童一些基本的平衡技巧,如走直线、转体、跳跃等。
教学策略和方法:1. 不断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特殊儿童积极尝试,相信自己可以掌握平衡技巧。
2. 设计多样化的活动,结合游戏、音乐等元素,增加趣味性和参与度。
3. 提供个体化教学,根据特殊儿童的具体情况和能力,调整难易程度和目标。
4. 采用示范教学法,给特殊儿童提供具体的示范和指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模仿正确的平衡动作。
5. 配备专业辅助器具和安全保护措施,确保特殊儿童在学习中的安全与舒适。
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进行一些轻松的活动,如摇摆、跳绳等,以准备特殊儿童的身体和大脑。
2. 平衡感知:通过让特殊儿童感知身体在不同位置和姿势时的平衡状态,提高他们的空间意识。
3. 平衡控制:教授特殊儿童站立、走直线、转体等基本平衡控制动作,逐步提高难度和复杂度。
4. 协调性训练:进行一些需要身体协调能力的活动,如走平衡木、踩椅子等,帮助特殊儿童发展协调性。
5. 运动技巧:教导特殊儿童一些基本的平衡技巧,如跳跃、走钢丝等,强化他们的平衡能力和技巧。
6. 结束活动: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如伸展运动、舒展肌肉,以缓解特殊儿童的疲劳。
评估与反馈:1. 在教学过程中,观察特殊儿童的参与和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2. 设计简单的评估任务,如平衡测试、小组比赛等,以检验特殊儿童的学习成果。
3. 针对特殊儿童的表现,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进一步改善和发展。
本体感觉训练方法
本体感觉训练方法本体感觉训练是一种重要的身体感觉训练方法,通过这种训练可以提高个体对自身身体感觉的认知和控制能力,有助于改善姿势、平衡和运动技能。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本体感觉训练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常见的本体感觉训练方法之一是平衡训练。
平衡是人体基本的运动能力之一,而平衡训练可以帮助个体提高对身体重心的感知能力,从而提高平衡能力。
平衡训练可以通过单脚站立、闭目站立、平衡板训练等方式进行,这些训练能够有效地激活身体的本体感觉系统,提高平衡能力。
其次,局部感觉训练也是一种重要的本体感觉训练方法。
局部感觉训练主要是通过刺激身体的特定部位,提高对这些部位的感知能力。
比如,可以通过按摩、揉捏、挤压等方式刺激手部、脚部、躯干等部位,从而提高这些部位的本体感觉能力,有助于改善姿势和运动技能。
另外,动作感觉训练也是一种常见的本体感觉训练方法。
动作感觉训练主要是通过模仿动作、复述动作、感知动作等方式,来提高个体对自身动作的感知和控制能力。
比如,可以通过模仿他人的动作、复述教练的动作、感知自己的动作等方式进行训练,这些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个体的动作感知能力,有助于改善运动技能和动作表现。
最后,环境感觉训练也是一种重要的本体感觉训练方法。
环境感觉训练主要是通过创造特定的环境条件,来提高个体对环境的感知能力。
比如,可以通过改变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条件,来提高个体对环境的感知能力,有助于改善个体的运动技能和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本体感觉训练是一种重要的身体感觉训练方法,通过平衡训练、局部感觉训练、动作感觉训练和环境感觉训练等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个体对自身身体感觉的认知和控制能力,有助于改善姿势、平衡和运动技能。
希望以上介绍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NLP简快心理疗法解析
4NLP国际简快心理疗法NLP三个字母代表的意思N LP为Neuro—Linguistic---Programming的缩写,三个单词分别代表以下的意思:Neuro(脑神经),意为“身心”,指的是我们的头脑和身体经由我们的脑神经系统联结在一起。
我们的脑神经系统控制我们的感觉器官去维持与世界的联系。
Linguistic(语法),指的是我们运用语言与别人作出相互影响,经由姿势.手势.习惯等无声语言显示我们的思考模式.信念及内心的种种状态。
Programming(程式或模式),把以上两者综合运用的模式NLP=身心语法程式学NLP历史简介NLP的创立归功于两位美国人:理查德.班德勒和约翰.格林德。
美国加州大学校园是NLP的发源地NLP的特点1.模仿,NLP的中心学问就是模仿。
2.把重点放在解决上,而不是放在问题上。
3.简单,易学,解决问题快速有效。
4.注重整体平衡,你好,我好,世界好。
5.NLP不会告诉你该怎么办,而是告诉你有更多的选择。
NLP的七个前提假设1.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
(1)因此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件事的看法能够绝对一致,亦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件事的反应会一样,因此也没有两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模式会完全一样。
因此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事,不能假定发生在另一个人身上也会有同样的结果。
(2) 一个人不能改变另一个人一个人不能改变另一个人,每个人只能改变自己。
一个人不能推动另外一个人,每个人都只能自己推动自己。
2.有效果比只是强调有道理更重要只说做法有道理或者正确而不顾有没有效果,是在自欺欺人。
.在三赢(你好,我好,世界好)的原则基础上追求效果,比坚持什么是对的更有意义。
说道理往往是把焦点放在过去的事实上;注重效果则容易把注意力放在未来。
任何计划的设计都是为了效果;效果是所有行动的目的。
真正推动一个人的力量是在感性的一边,再加上理性方面的认同,效果才会出现。
3.沟通的意义决定于对方的回应沟通没有对与错,只有“有效果”与“没有效果”之分。
人体平衡法
人体平衡法人体平衡法是一种以维持人体平衡为主要目标的运动技巧。
它通过调整身体姿势和重心位置,帮助人体保持稳定,并减少运动中的摔倒和受伤风险。
人体平衡法在日常活动、运动训练和特殊环境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人体平衡法的原理、训练方法和应用。
人体平衡法的原理主要涉及到人体的内外平衡机制。
内平衡机制是指人体通过感觉器官感知身体的位置和动作,牵引肌肉和关节进行调整,以保持平衡。
包括内耳的前庭系统、视觉系统和小脑等。
外平衡机制则是指外界环境对人体平衡产生的影响和调整。
例如地面的垂直反作用力、重力、摩擦力等。
要训练和提高人体平衡能力,首先需要加强感知和调整平衡的感觉系统。
这可以通过训练内耳的前庭系统、视觉系统和大脑的神经网络来实现。
训练前庭系统可以进行一些头部转动和平衡练习,例如头部左右转动、上下转动、倾斜等。
这样可以提高前庭系统对身体位置和动作的感知能力。
训练视觉系统可以进行一些目标跟踪、眼球运动和头部稳定的练习,例如看远处物体时头部不能晃动、旋转时目标保持稳定等。
这样可以提高视觉系统对身体和环境的感知能力。
其次,可以通过锻炼肌肉和关节来增强人体平衡能力。
平衡训练主要涉及到腿部、髋部、躯干和核心肌群的锻炼。
例如单腿站立、深蹲、原地踏步等。
这些训练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核心肌群的锻炼尤为重要,因为它们是保持身体稳定的关键。
可以进行一些平衡板、健身球和平衡垫的训练,加强核心肌群的协调和稳定性。
另外,人体平衡能力的培养还需要训练身体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这涉及到对身体姿势和重心位置的调整能力。
可以进行一些类似瑜伽、太极拳、功夫等的练习,通过控制呼吸、调整重心、调整身体姿势等方式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进行一些反应训练,例如快速转身、躲避障碍物等,来提高对身体平衡的快速调整和反应能力。
人体平衡法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行走时保持平衡可以减少摔倒的风险,特别是在不平坦的地面上行走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知位置平衡法(aligning perceptual positions)
传统上,做“和事佬”需争吵双方同时列席。
这个“感知位置平衡法”则可以在另一方不在场的情况下,改变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看法(感知模式)。
因为一个人的思想和身体由内心支配,所以如果对另外一个人的感知模式改变了,面对那个人的时候,声调、身体语言、所选用的文字、说话和行为模式都会有改变,沟通效果和关系便会因此而有所不同。
在改善两人之间的沟通或关系上,感知位置平衡法是最有效的技巧之一。
两人各自怀着本来对对方和这份关系的“感知模式”,每次遇到对方都会凭这份“感知模式”去决定语言和行为。
假若两方面都没有改变各自内心的“感知模式”,每次遭遇都只会有同样的结果。
假若那是吵架和冲突,情况便不会有转机。
这个技巧是把内心的“感知模式”经由一张椅子而实物化了,凭改变自己内心的一些信念、价值观和规条,并经由一些语言和行为实现出来,那个“感知模式”便能改变,因而下次见面,对同样的人都会有不同的语言和行为,即态度上有了改变。
这边的语言和行为不同了,对方也会因此有不同的反应。
如此,双方互相做出更正面的反应和改变,沟通效果和关系便会出现改善。
这个技巧不一定只用于解决与另一个人的沟通和关系问题。
本来关系已经融洽,想有更高的提升,也可以用。
感知位置平衡法的步骤:
(1)心中选定一个想提升与他沟通或关系的人。
安放两张椅子,一张自己坐上去,另一张放在对面(正中的前面)一个感到舒服的位置。
想想这个人坐在对面的景象。
①把这个人的座椅拉近一些或推远一些,以最能代表自己内心实际情况为要(不是内心所希望的距离)。
注意这个位置与自己的距离,以便稍后验证效果。
②注意这个人的脸或身体是否正面地面对着你,若对方是以侧面或侧身对着你,把对方慢慢地调校正面相对的位置。
③注意对方双眼的位置是否与你处于同一水平,如果不是,把两人的视线调校至同一水平(可想像能任意升/降对方或者自己的椅子)。
④若看到的只是黑白景象,调校为彩色。
(2)做好以上的工作后,注意对方的坐姿和表情,同时注意自己内心的感受(这是第一位置)。
(图2)
图2 引导受导者想象坐在面前的对方
(3)引导受导者平静下来,与内心的感觉连接了之后,引导他走去对方的位置(这是第二位置),模仿对方坐姿势,想像自己已经变为对方。
望向在第一位置的“你”,注意“你”的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
注意此刻内心的感受。
(图3)(4)走去第三个位置(“抽离位置”),这个位置应该与第一、第二位置都是等距的。
(图4)从这个位置看到第一位置的“你”和第二位置对方的姿势、表情,同时知道他们的内心感受,感觉一下:
有些什么事第一位置的“你”可以做,去改善与对方的关系,例如说某些话或者做出某些行为;有些什么事第二位置的对方可以做,以改善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对方提早或加快做这些事,第一位置的“你”又可以做些什么?
图3 引导受导者坐入对方的位置,模仿对方的姿势
图 4 引导受导者站在“抽离位置”
(5)返回第一位置,坐下想像自己看着对方,在心中说出刚才想到的话,想像做想到的行为。
完成后,看看对方的表情有什么变化。
(6)走去对方的位置,模仿他的姿势坐下,想像自己已经变成了他,然后望着对面的“你”,听/看/感受一遍“你”所说的话和做的行为,注意一下内心的感受有怎样的改变。
若有话想或响应的行为,就向对面的“你”说和做一遍。
(7)走回第一位置,重新变为自己,看着对方,回想一下刚才自己对他说/做了什么;然后,留心听/看/感受一遍对方所说/做的回应。
注意一下内心感受的改变。
若有话想说或回应行为想做,向对方说和做一遍。
(8)重复(6)与(7),直到效果达到满意境界。
若未能达到而已经没有了新动力,再走去第三(抽离)位置,重复(4)-(7)的步骤。
注意事项:
1)跟着上述的步骤去做,做到第3点以后,便没有严格规定“下一个位置应该是哪一个”,而应该跟从情况发展的需要和内心的感觉走。
2)若某人的某些行为使受导者无法接受他,因而不能进行这个技巧,可尝试先找出这些行为的正面动机(即运用“意义换框法”,或者运用“一分为二法”,把不能接受的行为、信念和价值观等全部拨入第二个“他”,然后把第二个“他”往左边拉远,而只和第一个“他”进行这个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