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性的普利兹克奖
普利兹克奖
王澍[中国建筑师 王澍 中国建筑师] - 简介 中国建筑师 王澍,男,1963年生于新疆,在西安生活。 198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获学士学位; 1988 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88 至1995 在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工作。 [1]2000年获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 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 师。他喜欢箫管,擅长书法和山水画,执着践行中国 本土建筑学理念,享有“中国最具人文气质的建筑家” 美誉。 2012年2月27日,王澍获得了2012年普利兹克建 筑奖(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王澍是获得这项 殊荣的第一个中国公民,也是年龄倒数第四的最年轻 获奖者。此前,美籍华人贝聿铭在1983年获得这项大 奖。普利兹克奖是每年一次颁给建筑师个人的奖项, 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奖金10万美元和一枚 铜质勋章
2004年 第二十六届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英国 2005年 第二十七届 汤姆·梅恩Thom Mayn 美国 2006年 第二十八届 保罗·门德斯·达·洛查Paulo Mendes da Rocha 巴西 2007年 第二十九届 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 英国 2008年 第三十届 让·努维尔Jean Nouvel 法国 2009年 第三十一届 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瑞士 2010年 第三十二届 妹岛和世Kazuyo Sejima 日本 和 西泽立卫 Ryue Nishizawa 日本 2011年 第三十三届 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Eduardo Souto de Moura 葡萄牙 2012年 第三十四届 王澍 Wang Shu 中国 迄今为止在33届颁奖中,共有37人获奖。 美国:8人 日本:5人 英国:4人 瑞士:3人 法国/巴西/意大利/葡萄牙:2人 澳大利亚/挪威/丹麦/荷兰/德国/墨西哥/西班牙/奥地利/中国:1 人
历届普利兹克奖
普利兹克奖是每年一次颁给建筑师个人的奖项,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
1979年由普利兹克家族的杰伊·普利兹克和他的妻子辛蒂发起,凯悦基金会所赞助的针对建筑师个人颁布的奖项。
每年约有五百多名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建筑师被提名,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建筑师及学者组成评审团评出一个个人或组合,以表彰其在建筑设计创作中所表现出的才智、洞察力和献身精神,以及其通过建筑艺术为人类及人工环境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被誉为建筑学届的诺贝尔奖。
第一届菲利普·约翰逊,美国作品:谢尔顿艺术纪念馆(1960-1963)、纽约林肯中心的纽约州剧院(1964)明尼阿波利斯IDS中心(1973)、休斯顿的潘索尔大厦(1976)、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芙的“水晶教堂”作品简析:水晶大教堂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南面的橙县境内,一个叫“庭院树丛”的地方。
1968年开始兴建,1980年竣工,历时12年,耗资2000多万美元。
这座建筑由美国著名的建筑师、金牌优胜者菲利普・约翰逊与他的伙伴约翰·布尔吉设计。
教堂长122m,宽61m,高36m,体量超过著名的巴黎圣母院。
外壳全部为银色玻璃,晶莹透亮,由此得名。
设计理念:约翰逊相当注意自然和人造光线之间的搭配,同时也意识到水对所处位置的重大作用以及光线等方面的作用。
因此,在设计中,他加入了几个单独的却又有一定关联的喷泉。
他还用雕刻结等方式创造更大的空间,他说道:“一方面,我对排列的建筑空间相当感兴趣,并将它当作一种思路来进行思考,将之付诸实际中以领会、理解”。
尽管约翰逊还是一直追随着密斯的步伐,但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摩天大楼的主要设计师。
第二届路易斯·巴拉甘,墨西哥作品:巴拉干公寓、吉拉弟公寓、圣.克里斯特博马厩与别墅作品简析:巴拉干是墨西哥二十世纪有关庭园景观设计的著名建筑师,他于1902年出生在墨西哥瓜达拉哈纳(Guadalajara)附近的一处牧场,那里是一片红色泥土的大地,有很多起伏的小山丘,可以看日初日落的美景。
普利策 名词解释
普利策名词解释
普利策(Pulitzer)是美国著名的新闻奖项,由匈牙利裔美国
记者、出版商约瑟夫·普利策于1917年创建,以表彰在新闻业、杂志、报纸、文学以及音乐等领域中创作的杰出作品。
普利策奖是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之一,每年由哥伦比亚大学颁发。
共设有21个奖项,涵盖了报纸、杂志、报道、摄影、评论、舞台剧本、小说、历史、传记、诗歌、音乐等多个领域。
每个奖项都鼓励和表彰对社会、政府、经济、科学、教育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品。
普利策奖的评选过程非常严格和公正,通常由十多位专家组成的评审团负责评选。
评审团会对所有申请进行仔细审阅和主观评估,最终选出每个奖项的获奖者。
评选标准主要包括作者在作品中呈现的新闻价值、创意、原创性、可读性、影响力以及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等方面。
普利策奖以其权威性、公正性和专业性而闻名于世。
获得普利策奖对于获奖者来说,意味着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内获得了最高荣誉,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同时,普利策奖也被认为是鼓励新闻从业者和作家们在职业生涯中追求卓越的动力和激励。
普利策奖的评选结果被广泛关注和报道,对于公众来说,普利策奖不仅代表了新闻业的高度专业水准和公正性,也是他们获取高质量新闻作品的重要依据。
对于新闻机构和作家来说,获得普利策奖也将为他们的事业发展增添巨大的助力和声望。
总之,普利策奖作为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是对在新闻业、媒体、文学和音乐等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机构的表彰和奖励。
通过设置多个奖项,普利策奖鼓励和肯定了不同领域内的优秀作品,推动了美国新闻和文化艺术的发展。
留学必看2022普利兹克奖得主巴克里希纳·多西作品一览
我们都知道,普利兹克建筑奖是备受瞩目的一个奖,不过今年的奖杯是落在了印度建筑师巴克里希纳·多西家中,下面(xià mian)来说说2022普利兹克奖得主巴克里希纳·多西作品一览。
今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评委决定了将建筑界的最高荣誉颁发给印度建筑师,巴克里希纳·多西,简称B.V.多西。
多西曾经是勒·柯布西耶和路易·康的学生以及后来的合作伙伴,已从事建筑设计有70余年(yúnián)。
他的建筑深受印度东方文化影响,极具诗意。
自1950年代至今,多西完成了多种建筑类型的设计,评委评论到其作品影响到“社会上各个经济阶层人们的生活。
〞多西是第45位普利兹克奖得主,亦是该奖的第一个印度建筑师。
“我终其一生都在不断的追求建筑的精神意境,我将我的生命、哲学和梦想延展在我的作品中。
在建筑设计中,我深受导师·勒·柯布西耶的教诲,没有他我便无法获得这个莫大荣誉(róngyù)。
他的指导让我对事实本质保持探究的态度,鼓励我发现外乡化的当代建筑形式,才得以创造更加全面且可持续的栖居环境。
〞多西如此表示。
多西在1927年出生于浦那,现年91岁。
1947年,印度获得独立,多西也开场了他的建筑学的生涯,曾在伦敦短暂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前往法国为勒·柯布西耶工作。
50年代初,柯布西耶在印度昌迪加尔以及艾哈莫达巴德展开一系列建筑及规划工程,包括纺织业主协会大厦〔Mill Owner’s Association Building, 1954〕和舒德汉别墅(biéshù)〔Shodhan House, 1956〕,多西为柯布西耶协调印度的工程而再次回到自己的祖国。
多西随后自1962年起,在印度管理研究所的工程中开场与路易·康共事。
在两位二十世纪传奇的现代主义大师指导下,多西积累了丰富的建筑经历,与故土的文化背景互相交融贯穿,形成了适用于印度的现代建筑观,并于1956年创立自己的事务所 Vastushilpa 〔现已更名为 Vastushilpa Consultants〕。
从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奖看中美灾难新闻摄影差异
从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奖看中美灾难新闻摄影差异作者:朱胤梦来源:《银幕内外》2019年第01期摘要:灾难新闻摄影是新闻摄影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题材。
由于历史文化、政治传统等原因,中美灾难新闻摄影在选题角度、画面表达等方面存在着不小的差异。
本文以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奖2008-2017近十年获得新闻摄影奖的作品为例,进行统计梳理,并简单地总结归纳了中美两国灾难新闻摄影的差异。
灾难新闻摄影意义重大,中国对其也越来越重视,但在形式和内容方面还存在许多局限,本文从中美灾难新闻摄影的差异中得出一些思考,对中国灾难新闻摄影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灾难新闻摄影;中国新闻奖普利策奖;比较分析;差异一、灾难新闻摄影新闻摄影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本文中所提到的“灾难新闻摄影”即灾难性题材新闻摄影,是从新闻摄影题材的角度去定义的。
从新闻的题材人手,灾难性题材的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灾难及其发展、危害、抗灾、救灾等新闻事实的报道,而用新闻摄影的手段对灾难新闻进行报道的方式就是灾难性题材的新闻摄影传播,即本文提到的“灾难新闻摄影”。
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奖分别是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最权威的新闻类奖项,两个奖项都设有关于新闻摄影的获奖项目。
本文将从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奖近十年有关灾难性题材的新闻摄影作品出发,对比分析归纳出两国灾难新闻摄影的差异,主要是在内容题材、画面表达、选题角度和拍摄地区的差异。
二、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奖近十年新闻摄影获奖作品统计分析(一)中国新闻奖近十年新闻摄影获奖作品统计中国新闻奖是经中央宣传部批准的全国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每年评选一次,共设4大类,29个评选项目,其中有一个项目就是新闻摄影。
笔者对2008年至2017年获中国新闻奖有关灾难新闻摄影的作品进行了一个简单的统计(见表1):2008至2017近十年,获中国新闻奖的新闻摄影作品共有89幅,表1对有关灾难性题材的新闻摄影作品进行了梳理,共有19幅,占比約为21%。
普利兹克奖历届得主及作品赏析
普利兹克奖(1979-2013)一、1979年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 美国(1)代表作品:1949 美国康涅狄格州纽卡纳安玻璃住宅Glass House New Canaan1980 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夫水晶大教堂Crystal Cathedral Garden Grove1984 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大楼AT&T Building New York★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夫水晶大教堂:①10,000多盏银色玻璃窗用硅酮胶水粘在建筑上,使建筑物承受8.0级地震及每小时100英里的强风。
②两座90尺高的电动大门在讲坛后打开,以使晨光与和暖的微风来烘托朝拜圣礼。
③祭坛和道坛由花岗岩制成,17尺高的十字架被设计成18开书页宽镶金的老式结构。
(2)设计概念:①注重自然和人造光线之间的搭配以及水对所处位置的重大作用以及光线等方面的作用。
②用雕刻结等方式创造更大的空间。
③他对排列的建筑空间相当感兴趣,并将它当作一种思路来进行思考,将之付诸实际中以领会、理解。
二、1980年路易斯·巴拉甘Luis Barragán 墨西哥(1)代表作品:1948 巴拉干住宅Casa Luis Barragan1955 安东尼奥·格雷夫兹住宅Antonio Galves1968 圣·克里斯特博马厩与别墅San Cristobal★巴拉干住宅:①对墨西哥民居传统的延续。
②生活区门厅是一条黑色熔岩石铺成的长廊,这种过渡空间与传统一致。
③休息厅内有一堵粉红色墙,反射出柔和的粉红色光线。
④起居室有块落地玻璃窗面向庭院,窗子只有两条极细的分隔。
⑤建筑中有许多矮墙隔断,形成良好的光影变换的效果。
(2)设计概念:①色彩浓烈鲜艳的墙体的运用。
②将自然中的阳光与空气带进人的视线与生活当中,并且与色彩浓烈的墙体交错在一起,使两者的混合产生奇异的效果。
③对水运用的灵感来自于那些被摩尔人作为镜子、可视的标签或者音乐元素的喷泉中。
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历届获奖名单
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历届获奖名单:1979年,第1届,菲利普•约翰逊,美国;1980年,第2届,路易斯•巴拉甘,墨西哥;1981年,第3届,詹姆斯•斯特林,英国;1982年,第4届,凯文•洛奇,美国;1983年,第5届,贝聿铭,美国;1984年,第6届,理查德•迈耶,美国;1985年,第7届,汉斯•霍莱因,奥地利;1986年,第8届,戈特弗里德•玻姆,德国;1987年,第9届,丹下健三,日本;1988年,第10届,戈登•邦夏,美国;奥斯卡•尼迈耶,巴西;1989年,第11届,弗兰克•盖里,美国;1990年,第12届,阿尔多•罗西,意大利;1991年,第13届,罗伯特•文丘里,美国;1992年,第14届,阿尔瓦罗•西扎,葡萄牙;1993年,第15届,槙文彦,日本;1994年,第16届,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法国;1995年,第17届,安藤忠雄,日本;1996年,第18届,拉斐尔•莫内欧,西班牙;1997年,第19届,斯维勒•费恩,挪威;1998年,第20届,伦佐•皮亚诺,意大利;1999年,第21届,诺曼•福斯特爵士,英国;2000年,第22届,雷姆•库哈斯,荷兰;2001年,第23届,雅克•赫尔佐格,瑞士;皮埃尔•德•梅隆,瑞士;2002年,第24届,格伦•马库特,澳大利亚;2003年,第25届,约翰•伍重,丹麦;2004年,第26届,扎哈•哈迪德,英国;2005年,第27届,汤姆•梅恩,美国;2006年,第28届,保罗•门德斯•达•洛查,巴西;2007年,第29届,理查德•罗杰斯,英国;2008年,第30届,让•努维尔,法国;2009年,第31届,彼得•卒姆托,瑞士;2010年,第32届,妹岛和世,日本;西泽立卫,日本;2011年,第33届,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葡萄牙;2012年,第34届,王澍,中国。
普利兹克奖
和声等,结合拟人化的创作思维,将创作的内容传递到人的听觉中,使得人的心理得到刺激,形成情感上的共鸣,丰富人们的审美体验。
例如,在《十面埋伏》的场景中,激烈的故事情节、音乐击落的声响,建筑大厅中灯火通明,但是周边却一片黑暗,音乐的声响渐强、渐弱到结束,都需要借助建筑空间进行烘托,传递着一种艺术性的文化“交响曲”。
建筑是心灵跳动的音乐,建筑结构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如水泥、钢筋、瓷砖等,都属于建筑元素,主要呈现的是固态的、冰冷的感觉,因此如何在凝固的状态结构中进行设计,是不同的建筑结构之间的区别,进而形成独特的建筑人文文化。
但是,这种人文文化并不是靠简单的模仿就能得来的,需要结合建筑结构的每一个细节,通过结构功能,逐步向四周空间延伸,但是在实际的建筑形式中,由于缺乏人文文化,导致人们普遍缺乏生活的激情,心灵受到沙漠化的冲击,审美需求难以得到满足[4]。
3.2建筑与音乐艺术形态的相通性基于“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一思想,可形成一定的建筑空间,并实现求同存异,全面考量建筑结构的各种属性,明确建筑的体量、高度和宽度之间的关系,并营造出建筑结构自身功能与周围建筑之间的关系。
在建筑结构的相互影响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气候、温度、风向、风速和植被等方面的影响因素。
直观地讲,就是通过建筑形体结构的大小和位置变化,呈现出虚实有致的关系,使得线条和色彩更具层次感,建筑结构的质感更符合其功能性。
这不仅仅是人们物质生活品质上的需求,同时也是精神层面的追求。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建筑结构与电子音乐之间形成了良好的结合。
比如,意大利有名的比萨教堂,由于其顶层结构中装有七座音阶钟,因此能够发出声响,并且伴有声调的变化,如“哆”“来”“咪”等音符,被当地人称为有趣的“音乐建筑”。
再比如,马赛的音乐魔墙就是其中一种建筑音乐表现形式,只要有人经过它的面前,就会跟随人的脚步,发出一阵阵的声响,同时借助计算机技术,将各种音符、乐曲等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并且能够仔细辨识每个人的脚步声响。
普利策奖获奖作品《雪崩》为什么引起新闻界震动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陈力丹教授和向笑楚、穆雨薇同学最近就去年获得普利策新闻特稿奖作品《雪崩:特纳尔溪事故》(Snow Fall:The Avalanche at Tunnel Creek)进行了专题讨论。
该作品[1]报道了16名滑雪爱好者遭遇雪崩的经过,在报道技术上颠覆了传统报纸的新闻呈现方式,把文字、音频、视频、动漫、数字化模型(DEM)、卫星模型联动等集成,发表在《纽约时报》的网站上。
引起关注的当然不是报道的内容,而是它将各种网络传播的新技术运用于报道新闻。
陈力丹院叶雪崩》到底是怎样一个报道?为什么后续会引起大量关注和褒贬不一的评价?从新传播技术对传统新闻报道影响的角度看,未来新闻报道的形态将向哪个方向发展?《雪崩》是否能够代表未来新闻报道的发展方向?这里请两位同学对此做专题讨论。
向笑楚同学用文字介绍这一新型新闻作品的特征和展现方式,穆雨薇同学则论证这一作品的问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向笑楚:《雪崩》的展现方式与制作团队打开这个作品的新闻网页,呈现在眼前的首先是全屏循环播放的积雪滚落下山坡的视频,往下滑动页面,文字穿插于视频、照片和信息图之间。
颠覆性的新闻呈现方式背后,是整个新闻制作团队之间的默契配合,因此这个普利策特稿奖不单属于组织者约翰·布兰奇(John Branch),还应该属于整个团队。
这个新闻奖不同于一般的奖项,它引起新闻界的震动,使未来新闻的形态和发展方向,以及新闻报道如何跟进新传播技术的应用等问题被再次提上日程,出现了比以往更为激烈的讨论。
2012年12月20日《纽约时报》推出特别报道《雪崩:特纳尔溪事故》。
这是一件完全孕育于新媒体技术的新闻作品,它先在《纽约时报》网站上发表,6天之内就收获了350万次页面浏览,3天后才在印刷版报纸中刊出。
该奖评审委员会在颁奖词中丝毫不掩饰对于它的喜爱:“《雪崩》对遇难者经历的记叙和对灾难的科学解释使事件呼之欲出,灵活的多媒体元素的运用更使报道如虎添翼。
普利兹克奖(路易斯·巴拉干)
中巴拉干被冠以国际盛誉。
1979-1981 为蒙特雷设计了商业塔楼和迈耶住宅。1980年,巴拉干获得了
该年度的普利策奖,并在颐奖典礼上发表了他最著名的一次讲话。由于身体不
好,此时他已不能再继续工作下去了。
1985-1987 1985年,巴拉干回到瓜达拉哈位,在墨西哥城举办了个人作品
展。1987年,他获得了普雷米欧奖。
获奖感言
我谨此向美国表达我由衷的赞美之情。她对于艺术与科学事业的支持使她超越 地理的国界与纯粹的国家利益,给予一个墨西哥裔人这项至高荣誉。这是对于多元 化文化价值观,特别是我祖国的文化的肯定。
没有人能仅凭自己做成事情,因此,我要对那些一直以来以他们的才智、帮助 以及鼓励对我的工作给予支持的人表达感激之情。这其中有在一起工作过的建筑师、 设计师、摄影师、作家、记者,还有对我的作品感兴趣的朋友们,这让我感到十分 荣幸。
墨西哥城南有许多火山熔岩遗迹。我被这美丽的地貌 迷倒了,决定创造一系列花园,使其人性化,同时又不被 破坏。我走在壮丽岩壁的阴影下,走在火山岩的缝隙边, 突然惊奇地发现了一些小小的神秘的绿色村庄——它们被 牧羊人称为“珠宝”——它们被岩层包围着,这些岩层瑰 丽多彩。这是史前岩浆受到强风化作用而形成的。这些不 经意的发现带给我一种感动。我曾经步行穿过阿拉巴马一 条又黑又窄的隧道,不知不觉进入藏在古老宫殿深处的宁 静、沉寂、孤独的花园。这种经历也曾给我带来相同的感 动。我有一种感悟,那就是我们用以围绕一座完美的花 园——无论花园的大小——应当是整个宇宙。
获奖感言
在此我想引用艺术界另外一个好朋友、诗人卡洛斯·佩里茨的诗,但愿不会 显得不合时宜:
“我们的眼, 看穿好与坏。 看不见的眼, 只有绝望的灵魂。”
怀旧情绪使我们饱含诗意地意识到自己的过去,既然艺术家自身的过去就是 他创作的源泉,那么建筑师也应该倾听、捕捉自己的这种情绪。
普利兹克奖
挪威冰川博物馆
挪威冰川博物馆是挪威建筑师斯维勒· 费恩1989年设计,该作品是建筑 师利用本土景观而非强行引入外来物进来的一个典范。博物馆通体灰色, 犹如一个冰裂隙正处于菲亚尔兰的两座大山的底部,且所在位置非常切合 逻辑,与周围的环境相辅相成。此外,挪威冰川博物馆的设计充分考虑了 地形、地貌和季节的因素,融合了包括古朴的摩洛哥风格和现代的纽约风 尚等多种风格的元素。特别是,建筑师斯维勒· 费恩通过对挪威本土元素的 应用,如北欧的光线、灰色的石头、苍翠的森林等,将现实和虚幻协调一 致,创造出堪称时代经典的作品。
进入晚年后,斯维勒.费恩设计了一连串受到高度称赞的挪威博物馆:如位于菲 亚尔兰的挪威冰川博物馆(1991)、位于阿尔弗达尔的奥克茹斯特中心(1996)、位 于鄂尔斯塔的伊瓦尔· 奥森中心(2000)和位于霍尔登的挪威摄影博物馆(2001)。 2009年2月23日,斯维勒.费恩在奥斯陆逝世,终年84岁
斯维勒.费恩(Sverre Fehn)挪威著名建筑师,1924年生于挪威的康斯伯格市
(Kongsberg)。1949年从奥斯陆建筑学院(Oslo School of Architecture)毕业。毕业 之后,斯维勒.费恩前往摩洛哥旅行,研究了当地自然纯朴的建筑风格。他发展了 对真实建筑的一种新的尊重,反对抽象的形式,推崇建筑的诗意和直觉的重要性。 离开摩洛哥之后,斯维勒.费恩在巴黎与让.普鲁威(Jean Prouvé)一道工作,并且遇 见了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从他们那里,费恩吸收了城市现代主义的设计思 想。他在设计中借鉴古老的建筑技术,利用天然材料,将当时最为成熟的建筑方 法和朴素的民间建筑手法融合在了一起。
建筑杰作 34岁时费恩就设计了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挪威馆。 他在1960年代的设计了两件伟大的作品: 威尼斯双年展的北欧馆 位于哈马尔的海德马克博物馆 北欧馆,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 海德马克博物馆建在哈马尔大教堂遗迹旁,标志着他从纯现代主义转向个人风格 的建筑天地。该博物馆蜚声世界,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师都会前往参观。费 恩的挪威冰川博物馆也被认为是当代建筑领域的重要标志性作品。 在自然中漫步 费恩还设计了许多私人住宅。位于巴姆布的灌木别墅(1990)因其视觉风格以及 建筑与周围环境间的相互影响在建成后即被提名。他对空间的巧妙运用让人仿佛 在大自然中漫步。
历届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人建筑设计哲学理念与代表作
1979
菲利普·约翰(1906) 美国 建筑都是掩蔽体,没有信条,从足迹开始 西格拉姆大厦、水晶教堂
1980
路易斯·巴拉甘(1902) 墨西哥 致力于把建筑升华为诗意和想象 墨西哥城规划景观居住区
1981 詹姆斯·斯特林(1926) 英国 现代主义运动领导人 作品突出历史连贯性和周围的城市环境 斯图加特国立美术馆
1985 汉斯·霍莱因(1934) 奥地利 重要的不是设计者是设计作品,通过绘图、拼贴及雕刻成就墙体的艺 术 巴赫市博物馆
1986 戈特弗里德·玻姆(1942) 德国 让作品的内容和过去联系起来 VDR新建筑(科隆)
1987
丹下健三(1913) 日本 城市、交通和建筑是统一的系统 追求信息价值 东京新市政厅大厦、代代木国家综合体育馆
2000 雷姆·库哈斯(1944) 荷兰 “新城市主义”不关心行为客体的组织安排,而是孕育着潜在的可能 性 乌特勒克教育馆,cctv大楼,(北京中央电视台)
2001 雅克·赫尔佐格(1950) 瑞士 把毫无特色建筑转化为戏剧化和艺术化的工业建筑(尺度和比例巨 大) 泰特现代美术馆(发电机改建)、国家体育馆(鸟巢)
1994 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1944) 法国 理性出自场所,将包豪斯与当代建筑理论结合 音乐花园
1995 安藤忠雄(1941) 日本 个性化的空间,通过墙创造独特的建筑空间 水的教堂(没有屋顶)
1996 拉斐尔·莫尼欧(1937) 西班牙 建筑是从具体地域与建筑家的自由思维之间的对话中脱颖而出的 现代建筑和艺术博物馆
皮埃尔·德·梅隆(1950) 瑞士
2002 格伦·马库特(1936) 澳大利亚 我对做大规模的项目没有兴趣,小一点的项目给我提供试验机会 玛格尼住宅、唐宅
87届普利策新闻奖突发事件奖
玛吉· 德尔瓦和她四岁的儿子斯宾塞在一处路障前停下来,自愿加入救火行列。 消息传来,转变了方向的海曼大火,将要威胁到他们在科罗拉多德克尔斯的 家。斯宾塞穿戴成消防员的模样,想要出自己的一份力。 琳达·麦考奈尔 06/11/2002发表
消防员丹尼尔·克劳福德在与德克尔斯附近的海曼大火搏斗了一整天后,得以片刻喘息。 消防员丹尼尔 克劳福德在与德克尔斯附近的海曼大火搏斗了一整天后,得以片刻喘息。 克劳福德在与德克尔斯附近的海曼大火搏斗了一整天后 大火最终吞噬了137,000英亩良田,摧毁了 英亩良田, 座房屋。 大火最终吞噬了 , 英亩良田 摧毁了132座房屋。当天被毁的田地高达 , 座房屋 当天被毁的田地高达87, 000英亩。 英亩。 英亩 史蒂芬·史密斯 史蒂芬 史密斯 06/28/2002发表 发表
被疏散的居民唐·汉特,杰克·特芮普,达拉·卡尔顿和大卫·Tenbroeke在科多帕希中学 的一次集会上宣誓着对美国的效忠。铁山大火毁了这一地区的西部。80多座房屋被烧 毁,但是他们还不知道被毁的究竟是谁的家。 史蒂芬·史密斯 06/04/2002发表
被疏散的居民在圣米格尔帮助当地政府搭建路障的时候听着音乐。 被疏散的居民在圣米格尔帮助当地政府搭建路障的时候听着音乐。大火正威胁着他们 在诺尔伍德的家园。 在诺尔伍德的家园。 乔治·科卡尼亚克 乔治 科卡尼亚克 07/15/2002发表 发表
丹佛西南部乔治湖的居民们 接到通知,海曼大火将要蔓 延到他们的家园,并且需要 花费三个月才能牵制住大火。 丹尼斯·施罗德 06/13/2002发表
伐木工戴夫·卡尔汗在里昂与埃斯 伐木工戴夫 卡尔汗在里昂与埃斯 蒂斯公园之间的麋鹿林与大火奋 战了整整一天, 战了整整一天,浓烟熏黑了他的 脸。 托德·海斯勒 托德 海斯勒 07/23/2002发表 发表
普利策获奖作者与作品赏析
电报电话大楼
水晶教堂
1980刘易斯 巴拉干
巴拉干是墨西哥二十世纪有关庭园景观设计的著名建筑师 , 他于1902年出生在 墨西哥瓜达拉哈纳(Guadalajara)附近的一处牧场 , 那里是一片红色泥土的大地 , 有很 多起伏的小山丘 , 可以看日初日落的美景 。 而附近那些有庭园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房屋都有挑檐及 设置景观喷泉 , 另外还有各式的教堂与市集 。 这些都带给他不可磨灭的印象 , 并影 响他后来一生的工作方向 。从瓜达拉哈纳大学一般工程技术系毕业后,他改变先前 所学的工程方面而转向他较感兴趣的建筑方向 , 但未再进学校攻读 , 全靠自己进修 。
1991 罗伯特 文丘里
母亲之家
巴特勒学院胡堂
1992 阿尔巴罗 西萨
1933 年出生的葡萄牙建筑师阿尔瓦罗缠萨Alvaro Siza 堪称 葡萄牙建筑的一代宗师。西萨的作品,常以简单却极其优雅的色 调与诗意的构筑来呈现,他对建筑尺度的精准控制与对环境的敏 锐反映,奠定了其独特创作基础。
加利西亚当代艺术中心
盖蒂中心
新协和图书馆
1985 汉斯 霍莱因
汉斯· 霍莱因(Hans Hollein,1934年3月30日-2014年4月24日), 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就读于维也纳艺术学院、芝加哥伊利诺理工 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他早期求学期间,他表现出 绘画天份。但他选择了建筑作为他的职业,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全世 界公私收藏。
芝贝欧文化中心
贝页利基金会博物馆
1999 诺曼 福斯特
诺曼· 福斯特建筑学学士(曼彻斯特大学),建筑学硕士(耶鲁 大学),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国际上最杰出的建筑大师之一, 被誉为“高技派”的代表人物,第21届普利兹克建筑大奖得主。诺 曼· 福斯特特别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共同存在,而不是互相抵触,强调 要从过去的文化形态中吸取教训,提倡那些适合人类生活形态需要 的建筑方式。一生的荣誉很多,作品很多。
当代建筑发展趋势与潮流——近十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作品思想分析
美国建筑师理查德·迈耶不盲从潮流,独立思考,他的建筑作品大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白色。他曾 说:“白色是我作品的特色之一,我用白色来澄清建筑概念,提高视觉形式的力量。白色实际是能够强化对自然界所有 其他色彩感觉的颜色,对着白色表面能够最好地欣赏光影虚实的表演。在意识的大海和客观现实的大地之间,是这种 不断变化的白色的线” 。从理查德·迈耶设计的格蒂中心(等作品中,可以看出他设计的白色建筑与自然环境形成图底 关系,在光线的作用下,白色墙面映衬着自然,这种对比并不是破坏自然环境,而是与大自然既对立又融洽。
当代建筑发展趋势与潮流
——近十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作品思想 分析
重庆大学
普利兹克奖( )是每年一次颁给建筑师个人的奖项,有建筑界的诺贝 尔奖之称。1979年由普利兹克家族的杰伊·普利兹克和他的妻子辛蒂发起, 凯悦基金会( )所赞助的针对建筑师个人颁布的奖项。每年约有五百多名 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建筑师被提名,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建筑师及学者组 成评审团评出一个个人或组合,以表彰其在建筑设计创作中所表现出的才智、 洞察力和献身精神,以及其通过建筑艺术为人类及人工环境方面所作出的杰 出贡献,被誉为“建筑学界的诺贝尔奖”。
建筑师伦佐·皮亚诺擅长将历史传统与现代技术融合,他曾说,“今; 的技术是世界性的,如果使用不慎,能轻易破坏场所的精神;另一方面, 土所是地方化的概念,地方传统和其它约束能抑制技术奇妙的潜力”于 设计的奇芭欧文化中心,从堪纳克历史文化中汲取灵感,采用先进的现 代生术建造出新建筑,这充分体现了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创新。 此外,让·努维尔将建筑视为传统与现代的矛盾统一体,他在一些建筑创 作中也不现了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理念,如他设计的阿拉伯世界文化研究 中心就是-例,建筑的南立面花窗采用的是阿拉伯传统装饰图案,且用现 代材料和技、加以建造,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融合而创新。这 说明,伦佐·皮玉诺与让·努维尔能用现代技术表达建筑的时代精神,并且 力求创造性地表炙地方历史文化特色,使建筑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实 现创新。
悼念2021年离去的三位普利兹克奖建筑大师,给我们的三个人生启示
悼念2021年离去的三位普利兹克奖建筑大师,给我们的三个人生启示本文转自:凤凰空间2021年就要过去了。
这一年并不平静,又有三位曾获得普利兹克奖的建筑大师离开了我们。
年底是总结反思的时候,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三位大师的一生。
理查德·罗杰斯人生逆袭的法门——一群人能让你走得更远理查德·罗杰斯(图源: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 | RSHP)2021年12月18日,英国建筑师,法国蓬皮杜中心,千禧穹顶的创造者,“高技派”建筑的领军人物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在伦敦家中悄然去世,享年88岁。
查德·罗杰斯几乎一手包揽了所有建筑界的顶尖奖项:普利兹克奖、威尼斯双年展终身成就奖、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奖、美国建筑师学会金奖……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罗杰斯从小患有阅读障碍,被小伙伴们称作“傻子”,受尽欺负,直到11岁才开始学习阅读。
他在大学也曾被教授劝退,说他:“绘画糟糕,方法混乱,批判性思维含糊,根本不能成为一名建筑师。
”他的代表作蓬皮杜中心建成,差点连开幕式都不被邀请,还被愤怒的巴黎民众敲头……拿到一手烂牌的罗杰斯,如何把软肋变成铠甲,完成大师级的人生逆袭故事呢?罗杰斯说,阅读障碍虽然让他不能做很多事情,却能让他把注意力集中在能做的事情上,他很幸运地找到了一种职业,让他可以和其他人一起工作来取得成果。
罗杰斯始终相信,一个人不一定走得快,而一群人真的能让你走得更远,将众人的智慧集结起来,就如同把无数闪着光的羽毛凝聚在一起,能使梦想的翅膀延伸到更广阔的天际。
合作精神一直贯穿于罗杰斯的职业生涯,1963年他和妻子与英国建筑师诺曼·福斯特及其妻子合伙组成“四人小组”,后来又结识了与他一起设计蓬皮杜艺术中心的伦佐·皮亚诺。
20世纪70年代的皮亚诺与罗杰斯(图源:CNN)蓬皮杜艺术中心虽因其惊世骇俗的造型被称作“巴黎怪兽”,但其设计的核心理念却是贴近大众的。
2014普利兹克奖:坂茂详细分析
坂茂与他的材料
纸 板 教 堂
新 西 兰
坂茂与他的材料
赫 斯 利 九 桥 高 尔 夫 球 会 所
蓬皮杜梅斯中心, 2010年, 法国
坂茂与他的材料
汉 诺 威 世 博 会 日 本 馆
坂茂—个人思想及代表作品
环保和人文主义
坂茂不仅是国际知名的建筑师,亦是一位人道主义者,他曾说过:“ 二十世纪的建筑大师为大众建造公共建筑,而冷战后一代的建筑师应该 为少数人服务,例如种族冲突的受害者和无家可归的人。”美国《 TIME 》杂志曾经评价,坂茂也许比今天很多做玻璃和钢铁建筑的人更接近老 旧的现代主义者的理想。“坂茂想让大众能够得到美好的东西,包括最 贫穷者。”在坂茂看来,选择低成本的材料与技术并非纯粹风格的需要 ,而是他对社会尤其是对弱势群体服务方式的实际体现。大量的低成本 住宅使关怀具有现实的可行性,而这一点是我们谈论建构时较少考虑到 的。坂茂还认为,在建筑临时住宅时应该斟酌材料与技术的使用,要考 虑到一旦住户搬走,这些房屋能得到回收和再利用。坂茂的建筑理念也 反映了日本人普遍具有的生态与环保意识。当然,廉价材料建筑的意义 不仅仅在于环保,还因为它建造周期短、施工便利,为解决人类居住问 题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
坂茂--代表作品案例分析
结构分析
拱筒形的结构由0.125米粗的 纸筒网状交叉构成。体现了 日本建筑中木格纸门窗的意象。
坂茂--代表作品案例分析
结构分析—细部构造
两个纸筒之 间十字交叉, 靠绳捆 绑。
坂茂--代表作品案例分析
材料分析—纸卷材料,
纸质材料
纸质材料有很强的韧性。并且, 复合硬度刚好能够保证支承这 种临时的结构体系。其可回收
「 纸教堂 」 (1995) 「 JR 田泽湖站」 (1997) 「 无墙宅 」 (1997) 「 九宫格宅」 (1997) 「羽根木之森」 (1997) 「 Ivy 结构 宅 」 (1998) 「 2000 汉诺威世界博览会日本馆」 (2000) 「 GC 大阪营业所大楼」 (2000) 「 裸宅」 (2000)
普利兹克奖
普利兹克奖普利兹克奖简介普利兹克奖(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是每年一次颁给建筑师个人的奖项,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
1979年由普利兹克家族的杰伊·普利兹克和他的妻子辛蒂发起,凯悦基金会(Hyatt Foundation)所赞助的针对建筑师个人颁布的奖项。
每年约有五百多名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建筑师被提名。
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建筑师及学者组成评审团评出一个个人或组合,以表彰其在建筑设计创作中所表现出的才智、洞察力和献身精神,以及其通过建筑艺术为人类及人工环境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Pritzker奖的由来总述Pritzker建筑奖由凯悦基金会在1979年设立,用以每年授予一位在世的建筑师,表彰其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的才智、想象力和责任感的优秀品质,以及通过建筑艺术对建筑环境和人性做出持久而杰出的贡献。
该奖以Pritzker家族的姓氏命名。
该家族的国际业务总部设在芝加哥,向以支持教育、宗教、社会福利、科学、医学和文化活动而闻名。
发展由来Jay A. Pritzker和他的妻子(已于1999年1月23日逝世)发起设立了这个奖。
他们的长子Thomas J. Pritzker现在是凯悦基金会的主席。
他介绍说:“我们之所以对建筑感兴趣,是因为我们在世界上建了许多饭店,与规划、设计以及建筑营造有密切的联系,而且我们认识到人们对于建筑艺术的关切实在太少了。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芝加哥人,生活在摩天大楼诞生的地方,一座满是象Louis Sullivan(沙里文), Frank Lloyd Wright(赖特), Mies van de Rohe(密斯)这样的建筑伟人设计的建筑的城市,我们对建筑的热爱不足为怪。
如果说芝加哥的建筑让我们懂得了建筑艺术,那么从事酒店设计和建设则让我们认识到建筑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力。
”普利兹克建筑奖像一架选拔建筑大师的机器,目光犀利,下手精准,绝大多数获奖者的确名副其实。
【建筑界的诺贝尔奖】史上最杰出建筑师
【建筑界的诺贝尔奖】史上最杰出建筑师普利兹克奖是每年一次颁给建筑师个人的奖项,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
1979年由普利兹克家族的杰伊·普利兹克和他的妻子辛蒂发起。
每年约有五百多名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建筑师被提名,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建筑师及学者组成评审团评出一个个人或组合,以表彰其在建筑设计创作中作出的杰出贡献。
下面就来回顾一下历届获得该奖项的建筑师和作品。
2015年第三十七届普利兹克奖弗雷·奥托Frei Otto 德国2014年第三十六届普利兹克奖坂茂Shigeru Ban 日本2013年第三十五届普利兹克奖伊东丰雄Toyo Ito 日本2012年第三十四届王澍Wang Shu 中国,王澍是中国迄今为止第一个荣获该奖项的中国人。
2011年第三十三届普利兹克奖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Eduardo Souto de Moura 葡萄牙2010年第三十二届妹岛和世Kazuyo Sejima和西泽立卫Ryue Nishizawa 日本2009年第三十一届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瑞士2008年第三十届让·努维尔Jean Nouvel 法国2007年第二十九届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 英国2006年第二十八届保罗·门德斯·达·洛查Paulo Mendes da Rocha 巴西2005年第二十七届汤姆·梅恩Thom Mayn 美国2004年第二十六届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英国2003年第二十五届约翰·伍重Jorn Utzon 丹麦2002年第二十四届格伦·马库特Glenn Murcutt 澳大利亚2001年第二十三届雅克·赫尔佐格Jacques Herzog 瑞士和皮埃尔·德·梅隆Pierre de Meuron 瑞士2000年第二十二届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 荷兰1999年第二十一届诺曼·福斯特爵士Sir Norman Foster 英国1998年第二十届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 意大利1997年第十九届斯维勒·费恩Sverre Fehn 挪威1996年第十八届拉斐尔·莫内欧Rafael Moneo 西班牙1995年第十七届安藤忠雄Tadao Ando 日本1994年第十六届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 法国1993年第十五届槙文彦Fumihiko Maki 日本1992年第十四届阿尔瓦罗·西扎Alvaro Siza 葡萄牙1991年第十三届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 美国1990年第十二届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 意大利1989年第十一届弗兰克·盖里Frank O. Gehry 美国1988年第十届奥斯卡·尼迈耶Oscar Niemeyer 巴西和戈登·邦夏Gordon Bunshaft 美国1987年第九届丹下健三Kenzo Tange 日本1986年第八届戈特弗里德·玻姆Gottfried Boehm 德国1985年第七届汉斯·霍莱因Hans Hollein 奥地利1984年第六届理查德·迈耶Richard Meier 美国1983年第五届贝聿铭Ieoh Ming Pei 美国1982年第四届凯文·洛奇Kevin Roche 美国1981年第三届詹姆斯·斯特林James Stirling 英国1980年第二届路易斯·巴拉甘Luis Barragán 墨西哥1979年第一届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 美国迄今为止在35届颁奖中,共有39人获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灾难性的普利兹克奖作者河清发表于2012-04-02 04:50破除楞形—硬边—非装饰的“美国式建筑”迷信编者按:王澍获颁2012年的普利兹克奖,距今恰好一个月。
这一个月里,微博上有两次规模颇大的民间讨论围绕王澍展开。
一是在获奖之初,人们普遍沉浸在“中国人获得了建筑界诺贝尔奖”的震憾与快感之中。
第二次是3月25日晚,央视《面对面》栏目播出王澍访谈《一个建筑师的理想与现实》后。
到底如何对待王澍与来自美国的普利兹克奖,《东方早报·艺术评论》本期呈现了一组观点截然不同的稿件,希望能让读者对之有更多思考。
布劳尔设计的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王澍设计的宁波历史博物馆(局部)美国建筑师墨菲为燕京大学(今北大)设计的未名湖、博雅塔河清前不久,中国的王澍先生获得了美国普利兹克建筑奖。
该奖被称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
据称,除了美籍华人贝聿铭曾获此奖,王澍是唯一一位获得此奖的中国人。
于是国内媒体立即予以热烈赞美,仿佛是中国人获得了“世界”最高荣誉,中国建筑终于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确是建筑界的诺贝尔奖。
与诺奖一样,普利兹克奖背后也潜藏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文化战略。
正如我把以装置、行为、概念为主要形式的艺术称为“美国式艺术”,这种以楞形-硬边-非装饰为主要形式的所谓“现代主义建筑”或“国际主义风格”,其实是一种“美国式建筑”。
“美国式艺术”的祖师爷是法国人杜尚。
“美国式建筑”的祖师爷也不是美国人,而是瑞士人勒柯布西埃等人。
但,就像美国人在杜尚“装置”日常物品的道路上推出了美国波普艺术,随后以“当代艺术”之名推向全世界,美国人也把勒·柯布西埃等人开创的楞形-硬边-非装饰建筑,命名为“现代建筑”,然后推向全世界,形成所谓“国际主义风格”。
威尼斯双年展和卡塞尔文献展的大奖是用来奖励全世界的美国式艺术——所谓“当代艺术”,普利兹克奖则是用来奖励全世界的美国式建筑——所谓“现代建筑”。
这些“现代”“当代”“国际”的名词,背后都躲着美国。
美国正是通过这三个冠冕堂皇的名词,获得了至高无上的文化霸权,操控了世界“艺术”和“建筑”的主导权。
美国本来是文化的沙漠,艺术的沙漠。
与欧洲相比,美国人品位相对粗俗,崇尚欧洲文化艺术的精美,但二战后,为了控制西方文化艺术的主导权,与前苏联对抗,美国硬是把粗俗、简单、大众的东西,命名为“当代艺术”,加以神话,并在金融市场天价炒作。
美国人也把形式简单、常常像小儿搭积木的楞形-硬边-非装饰建筑,奉为“现代建筑”,大力宣传、推广,并加以奖励。
美国式艺术和美国式建筑,都以否定欧洲艺术和建筑的精美为标志。
楞形建筑的反建筑小儿搭积木战胜了“建筑美术”,简单战胜了精致,粗陋战胜了文化!正如杜尚的“作品”小便池,玩日常物品,是一种“反美术”,勒柯布西埃开创的楞形-硬边-非装饰建筑,也可谓某种“反建筑”。
为什么“反建筑”?从远古以来,人类为抵御自然的风雨日晒而建造的建筑,大都是三角坡面屋顶或圆穹顶。
即便在干旱少雨雪的地区有平屋顶的,也非直棱直角,而是造型丰富多变。
几乎所有人类社会的建筑都有装饰,就像人们装饰一件生活用品一样,因为人类有装饰自己生活空间和生活用品的天性。
这也是文化和文明的本义。
中文里的“文”字,来源于甲骨文里的“纹”字,即“装饰”的意思。
所以可以说,文化和文明,就是“装饰”本身。
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一种自然之上的“装饰”。
而西方“现代建筑”的理论祖师爷阿道夫·卢斯公然宣告“装饰是一种罪恶”,摒弃在建筑中使用一切装饰性的因素。
勒柯布西埃也有名言:建筑是“居住的机器”,把工业机械的概念引入建筑。
他们以工业化的“功能”的名义,提倡直棱直角的“楞形”,实践上得到德国包豪斯学院工业设计的支持。
二战后,美国出于独立于欧洲的文化战略,接受了这种楞形建筑,并将其在全世界发扬光大。
美国“现代主义”楞形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设计的纽约西格拉姆大厦,还有纽约联合国大厦,可谓这种“现代主义”楞形建筑的典型。
装饰退尽之后,只剩“木四方”的楞形。
光秃秃,直愣愣。
这样一种“楞形”建筑,与人类历史上所有形式的建筑都截然相反,抛弃了装饰或“文饰”,难道不可以称之为“反建筑”?古希腊建筑虽然有三角形和矩形,但带有丰富的装饰。
正是这些建筑装饰,构成了古希腊艺术的精华。
中国的天安门,端庄、整体,也不露声色地带有装饰。
屋檐带有浅浅的弧线,没有直愣愣的“木四方”。
中国江南民居的屋顶,也充满装饰,还有雕梁画栋。
福建广东民居的雕饰,甚至显得有些太过繁复。
即使今天的江南农村建房已不兴雕饰,但我在某些村庄动情地看到,村里每个房顶屋脊的两端,仍然翘起两个瓦片弧形!人类的“装饰本能”啊!而西格拉姆大厦和联合国大厦这样的标准楞形,都是硬硬的直线和楞楞的直角,毫无装饰。
除了地平线或海平线,直线在自然中几乎不存在。
直线更多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显现,意大利未来主义艺术热烈赞美直线。
所以,直线以及直线对自然的切割,也代表了人类的虚妄,一种“反自然”的人类标记。
这种直线的切割,美国人取了一个名字,叫“硬边”,甚至专门炒出一个“硬边绘画”或“硬边艺术”。
这种直角四方的“楞形”,美国人取了一个名字,叫“极简主义”艺术。
看看贾德的“极简”矩形体和勒维特方格形,都是标准的“楞形”艺术。
许多美国艺术批评家坚称“极简主义”是真正的“美国艺术”。
他们认为,别的东西都有欧洲渊源,只有极简主义才是真正的美国货。
这种观点不全对,但有一定道理。
因为“极简”楞形还是有欧洲的渊源(包豪斯),但确实是美国人把这种“极简”楞形奉为神圣,推到艺术的高度。
只要不是瞎子,人们都会看到“现代主义”楞形建筑,与美国“极简主义”楞形块体,有明显的关联。
西格拉姆大厦和联合国大厦,可以说是贾德“极简主义”矩形体的放大。
我之所以把楞形-硬边-非装饰的“现代建筑”称为美国式建筑,部分理由正在于此。
当然,所谓“现代建筑”中,少数情况也有弧线和不规则的几何形。
但这些弧线和几何形也都是坚硬、人为的,与自然没有关联,却与美国倡扬的抽象绘画和抽象雕塑密切关联,是其立体化的放大,可谓某种“抽象建筑”。
但,正如西方几何抽象画,如康定斯基、马列维奇、蒙德里安等人的画,任你把几何图形翻来倒去,总显得单调、冷漠。
把几何抽象图形立体化,放大成抽象雕塑和抽象建筑,也呈现同样的单调、冷漠、空洞。
无视“人的尺度”浏览一下历届普利兹克奖得主的建筑作品,大部分是这种楞形-硬边-非装饰风格的建筑。
除了个别得主的少数作品,大部分可谓平庸、单调,甚至恶俗,只是符合楞形-硬边-非装饰的标准。
获奖者、美国建筑师盖里的“解构主义”建筑,主要风格好像卷曲的铁皮,一片片乱堆起来,实在形同一堆垃圾。
建筑的本义是“建构”,他却标举“解构”的概念,只是为垃圾诡辩。
获奖者、荷兰建筑师库哈斯设计的央视大楼,就是一座“双膝跪地”的歪门斜楼(就像众多“当代艺术家”都没有进过美术学院,这位获“世界”建筑大奖的仁兄也没有受过专业建筑训练)。
获奖者、法国的让努维尔设计的法国国家图书馆,被法国人讥讽为“一张四脚朝天的桌子”,四座玻璃塔楼根本不适宜于用来藏书,完全不实用。
另一位获奖者、巴西人尼迈耶,主持设计了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亚的三权广场以及巴西议会和大教堂,建筑形式非常概念化,城市空间非人性化,结果巴西人宁愿住破旧老城,也不愿住到“现代”新城,出现了所谓“巴西利亚综合征”,也称“巴西利亚症候群”。
巴西老百姓用脚投了普奖得主作品的反对票。
这样的建筑和城市空间,从空中鸟瞰,或从照片、效果图上看,常常显得“宏伟”,但,正如丹麦批评家扬·盖尔所批评的那样,恰恰无视了“人的尺度”(见《Cities for People》),极其非人性化。
普奖得主们的作品中,愣头愣脑,秃头秃脑,头重脚轻,尖嘴利牙,出筋露骨,歪七斜八,危若叠卵……应有尽有。
中国“现代建筑”的卫道士们马上会指责我,凭什么如此低评这些普奖得主的作品?我想说,英美文化里唯一值得我们大力学习和借鉴的,是英美的陪审团制度。
判定一个人是否有罪,那些学法律的“精英”都通通靠边站,相反是请出一些普通老百姓,随机抽样,任意从普通人中间选出代表,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常识来判定此人是否有罪。
在中国,我们应该像英美陪审团那样让普通百姓来判断一个建筑是否美观好看,值得赞赏还是很糟糕。
北京老百姓对央视大楼已作出了判定,称其为“大裤衩”。
多么精准的形容!不管这位普利兹克奖得主库哈斯怎么忽悠,中国老百姓已经对普利兹克奖推崇的建筑投了反对票。
千万不要忽视老百姓的眼光。
社会百姓才最具有常识。
尊重社会百姓,就是尊重常识。
英国的所谓“习惯法”也是对社会习俗的尊重。
而普利兹克奖所奖赏的楞形-硬边-非装饰的抽象建筑,事实上是少数所谓“精英”对社会百姓的专制暴政。
在美国文化势力的推动下,半个世纪以来,这种楞形-硬边-非装饰的建筑,像瘟疫那样在全世界蔓延。
但这种楞形-硬边-非装饰的“现代建筑”,并没有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
建筑界的一些有识之士早已对其提出了批评。
英国建筑批评家詹克斯尖锐批评这种楞形建筑像“鞋盒子”、“文件柜”,导致了“建筑形式贫困化”和“城市环境恶化”,甚至宣告:“现代建筑于1972年7月15日下午3时32分,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城死亡。
”詹克斯高度赞赏“中国的园林空间”……扬·盖尔也直率批评了好几位普奖得主,如福斯特、库哈斯和盖里的作品,甚至称那些忽视“人的尺度”的建筑师是“鸟屎建筑师”或“国际妓女”。
法国民众也痛恨这种楞形-硬边-非装饰的建筑,以致要“绞死建筑师”……需要澄清的是,就像西方“当代艺术”不是时代意义,而是种类意义,楞形-硬边-非装饰的建筑,也不是时代意义的“现代建筑”,而只是一种种类的建筑,一种类型的建筑。
这是一种美国在二战以后在全世界推广出来的建筑形式。
这种楞形-硬边-非装饰的建筑,从审美、形式的丰富性甚至实用性上看,毫不优越于古希腊建筑,更不优越于中国传统建筑和中国园林建筑。
至多只构成一种建筑种类的意义。
我们可以借鉴这种建筑种类,可以在中国文化审美标准下,以中国文化精神为主导,为我所用。
中国人从来不拒绝洋为中用,但从来都是以我为主,中体洋用。
可悲的是,从辛亥革命和五四以降,中国接受西方社会进化论,开始了全面文化自我否定,文化自卑、自虐、自宫,全盘西化,这种楞形建筑便成了一统华夏大地的主导性建筑了。
文化自卑邯郸学步有人会说,这种楞形-硬边-非装饰的“现代建筑”,是与钢、玻璃、水泥等现代建筑材料相匹配的,是现代工业化的要求。
或者说,是工业化的功能主义,要求这样楞-硬-非装饰的建筑。
完全是伪逻辑。
其实,钢、玻璃、水泥等现代建筑材料,可以与世界各地域的建筑形式相融合。
巴黎的大宫和奥尔赛火车站(如今的奥尔赛博物馆),主墙是大理石的传统风格建筑,穹顶是玻璃和钢铁架构,传统风格和现代建筑材料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