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缓控迟释制剂
《缓控释制剂》课件
药物浓度是指药物在体内某一时刻的 含量。
药物浓度的变化趋势又会影响药物的 疗效和安全性,因此,合理控制药物 的释放速率是缓控释制剂设计的重要 环节。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与代谢
01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是指药物进入体内后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分布情况 。
通过缓控释制剂,实现药物的稳定释 放,提高精神疾病的治疗效果。
05 缓控释制剂的研 发与展望
缓控释制剂的研发进展
1 2 3
缓控释制剂的研发历程
从早期的药物缓释技术到现代的智能药物传递系 统,缓控释制剂的研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关键技术突破
在制备工艺、材料科学、药物释放机制等方面取 得了一系列突破,为缓控释制剂的进一步发展奠 定了基础。
包衣技术简单易行,适用于不同形状的药物颗粒,但包衣层厚度和均匀性对药物释 放性能影响较大。
骨架技术
骨架技术是通过将药物与高分 子材料混合,制成骨架片剂, 以达到控制药物释放的目的。
骨架片剂中药物均匀分散在骨 架材料中,药物释放速度受骨 架材料的性质和片剂的物理性 能影响。
常用的骨架材料包括蜡类、脂 肪类、纤维素衍生物等,可根 据药物性质和释药要求选择合 适的骨架材料。
01
02
03
高血压治疗
缓控释制剂能够平稳控制 血压,减少血压波动对心 血管的损害。
心绞痛治疗
通过持续释放药物,改善 心肌缺血,缓解心绞痛症 状。
心力衰竭治疗
优化药物释放,改善心功 能,延缓心力衰竭进展。
肿瘤治疗
化疗药物缓释
缓控释制剂能够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肿瘤局部药 物浓度。
生物反应调节剂的缓释
人卫版药剂学第七版 第十九章 缓控释制剂精编版
3)油水分配系数 ➢ 药物分配系数过高→脂溶性过大,与细胞膜亲和、滞留; 水溶性过小→胃肠液中浓度低, ➢药物分配系数过低→脂溶性过小,水溶性过大→较难透过 细胞膜→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
4)胃肠道稳定性(注意胃肠道破坏,酸、碱、酶、细菌)
2. 生物因素(药动学性质)
1)生物半衰期(评估消除速度) t1/2<1h 或 >24h 药物一般不宜(一般口服12h、24h)
骨架型 骨架型缓、控释制剂:药物和一种或多种骨架材料通过压制、融合
等技术手段制成的片状、粒状或其他形式的制剂。药物均匀分散在骨架 材料中。
按骨架材料的不同分为: 不溶性骨架片 蜡质骨架片 亲水凝胶骨架片 膜控型(贮库型) 贮库型缓、控释制剂:药物被包裹在高分子聚合物膜内,而形成的 制剂。 包衣片 包衣小丸 渗透泵型 渗透泵型缓释制剂是以渗透压作为释药动力,以零级释放动力学为 特征的一种释药系统。按结构分为: 单芯渗透泵片 多芯渗透泵片 胶囊型渗透泵
3.肠溶膜控释片
❖ 药物片芯外包肠溶衣,再包含药的糖衣。含药糖衣层在 胃液中释药,当肠溶衣片芯进入肠道后,衣膜溶解,片芯 中药物释出,延长了释药时间。
❖ 肠溶衣材料:
4.小丸
❖ 膜控释小丸 丸芯与控释膜衣两部分组成。
❖ 骨架型小丸 由骨架型材料(与骨架片相同)、药物、调节释药速率的 辅料等制成的大小均匀、硬度适当、光滑圆整的小丸。 可填充于胶囊中制成胶囊剂。 制备方法: ➢ 旋转滚动制丸法(泛丸法) ➢ 挤压-滚圆制丸法 ➢ 离心-流化制丸法
润湿剂 润滑剂
处方:
茶碱临床上主要用于平喘,治疗范围 窄,制成缓释制剂可减少血药浓度的 波动,降低毒副作用,减少服药次数
茶碱 HPMC 乳糖
5g 亲水凝胶型骨架材料 2g
药剂学19 缓控释制剂
造过程复杂,大生产易出现质量问题(特别是膜控型)。
三、缓控释制剂的基本分类:
1)骨架型或本基节质型内(容水结凝束胶型、蜡质型等)
2)膜控型或包衣型(微孔膜、半透膜等)
不同包衣小丸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3)其它 渗透泵型 植入型 脉冲式 自调式
本节内容结束
• 7.掌握制备脂质体的材料,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影响载药 量的因素。
1
药剂学 第七版
第十九章 本节内容结束
缓控迟释制剂
本章学习要求:
• 掌握缓(控)释制剂的概念和特点。
• 掌握缓(控)释制本剂的节释内药容原结理束及方法。
• 了解缓(控)释制剂的制备工艺。 •掌握缓(控)释制剂的处方设计和体内外评 价方法。
比普通速释制剂的给药次数至少减少1/2或者显著提 高病人服药顺应性或治疗效果的制剂。
8
二、缓控释制剂的优点 Vs 缺点
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Safe:有效血浓平本稳节,避内免容峰谷结现象束,降低毒副作用;
Effect:降低高剂量药物同时释放对胃肠道刺激,提高生物 利用度,减少给药总剂量;
Convenience:延长给药间隔(12~24h),减少服药 频率,从而提高病人服药依从性(Compliance)。
四、普通制剂与缓控释制剂比较
项目
普通剂型
缓、控释剂型
临床疗效
较低
较高
不良反应 血药维持时间
本
节 较大 短
内
容
结
束
较小 长
AUC Cmax Cmin 药物载体 有效成份 临床使用
较大 高 低
淀粉、蔗糖等 普通药物 t1/2 短 药量大,多次频繁给药、
第19章 缓控迟释制剂
72.87 ± 12.51
104.54 ± 22.45
68.42 ± 6.94
94.32 ± 10.84
26
生物等效性
• 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制剂的Cmax、Tmax、 AUC0-72和AUC 0→∞剂型间、个体间、周期 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 经对数转换后受试制剂制剂AUC0-72和 AUC0-∞的置信区间在参比制剂相应参数的 80%~120%区间内; • 参比制剂的Cmax在受试制剂相应参数的 70%~130%区间内。
31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 vitro Dissolution and in vivo Bioavailability (AUC)
300
AUC(mg/mlh)
250 200 150 100 50 0 0.0%
R=0.9964
50.0%
100.0%
150.0%
Dissolution(%)
• 定时释放给药系统
脉冲释药 pulsed release 定时释药 time clock release 闹钟释药 alarm clock release 控制爆破系统 controlled explosion system
• W:药物质量;D:药物密度;d:粒径
13
影响制剂设计的药物理化性质
pKa、解离度:弱酸弱碱型药物在胃肠道吸
收存在差异,分子型易吸收,离子型难吸收
(油/水)分配系数→1(较佳)
• 药物分配系数高,脂溶性大(与细胞膜亲和),但 水溶性小(胃肠液中浓度低);
• 脂溶性过小,水溶性过大,较难透过细胞膜,吸收
视同延释(extended release),比普通速释制剂的给药次数至
第十九章-缓控迟释制剂
目的:
①改善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避免其在胃 肠生理环境下失活,如蛋白质、肽类药 物制成结肠定位释药系统;
②治疗胃肠道的局部疾病,可提高疗效、 减少剂量,降低全身性副作用;
③改善缓释、控释制剂因受胃肠运动影响 而造成的药物吸收不完全、个体差异大 等现象。
• 树脂+—药物 + X• 树脂- —药物 + Y+
树脂+—X- + 药物树脂- -—Y+ + 药物+
4.缓释、控释制剂的简介
(一)骨架型缓释、控释制剂 (1)骨架片
1)亲水性凝胶骨架片 2)蜡质骨架片 3)不溶性骨架片 (2)缓释、控释颗粒(微囊)压制片 (3)胃内滞留片 (4)生物粘附片 (5)骨架型小丸
• 若设计零级释放剂型,如渗透泵,其峰谷 浓度比显著低于普通制剂,此类制剂血药 浓度平稳。
4.缓释、控释制剂的辅料
• 缓、控释制剂中多以高分子化合物作为 阻滞剂(retardants)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 其阻滞方式有骨架型、包衣膜型和增粘 作用等。
骨架型阻滞材料有:
①亲水性凝胶骨架材料:有甲基纤维素、 羟甲基纤维素钠、羟丙甲纤维素、聚维 酮、卡波姆、海藻酸盐、脱乙酰壳聚糖 等。
①体外释于体内吸收两条曲线上对应的各 个时间点应分别相关,这种相关简称点对点 相关;
②应用统计矩分析原理建立体外释放的平均 时间与体内平均滞留时间之间的相关,由于 能产生相似的平均滞留时间可有很多不同的 体内曲线,因此体内平均滞留时间不能代表 体内完整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③代将动一力个学释(放如时A间U点C(、tC50m%a、x、tt1m0a0x%))之与间一单个点药 相关,但它只说明部分相关。
药剂学第十九章 药物新剂型(第1节口服缓控释制剂)
24.01.2021
药剂学
33
(二)控制扩散过程控制药物释放
24.01.2021
药剂学
34
1.贮库型
• (reservoir devices) 在这类系统中,用兵水不溶性聚合物材料包裹含药核芯周围,释 放时,药物先进入聚合物衣膜中,然后扩散进入周围介质中,图19-2表示贮库型控释制 剂中药物的释放,药物穿过聚合物衣膜时顺浓度下降的方向扩散。其释放速度符Ficks 第一定律。
24.01.2021
药剂学
16
(二)药物生物药剂学性质的影响
• 药物的每一项生物药剂学参数对缓控释制剂的设计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对药物多 剂量给药后吸收、分布、代谢和消除(ADME)特性的全面了解,设计缓控释制剂几乎是 不可能的。
24.01.2021
药剂学
17
1.吸收
• 为了维持恒定的血液和组织中药物的水平,药物必须从剂型中均匀释放,并被均匀地吸 收,理想的状况应是释放的药物完全被吸收,通常情况下,在缓控释制剂中,药物吸收 的限速过程应是药物从剂型中的释放速度而不是药物吸收的速度。
药剂学第十九章 药物新剂型(第1节口服缓 控释制剂)
第十九章 药物的新剂型 第一节 口服缓控释制剂
24.01.2021
药剂学
2
一、概述
• 缓释、控释制剂系指有目的地控制药物释放以达到理想治疗效果的一类给药剂型,使人 体获得平稳的治疗血药浓度,使疗效剂量最佳化。
• 按给药途径,缓控释制剂有各种形式,如口服缓控释制剂、注射缓控释制剂、植入用缓 控释制剂、皮肤用缓控释制剂(TTS)等。
31缓控迟释制剂
迟释(delayed-release)制剂:指延迟药物释放的 一类制剂,包括肠溶制剂、结肠定位制剂和脉冲 制剂等。
各类制剂药-时曲线
缓控释制剂的特点:
制成缓释制剂。
(2)药物的吸收 缓释制剂的释药速度必须比吸收速度慢,释
放速度常数控制在0.17-0.23h-1。本身吸收常数 小的药物,不太适宜制成缓释制剂。
(3)代谢 肠壁酶有饱和性,在吸收前有代谢作用的药
物制成缓释剂型,生物利用度都会降低。
(二)缓控释制剂的设计要求
1.药物的选择
适于t1/2为2~8h药物; 许多限制已被突破 t1/2 <1h(硝酸甘油) 或>12h(地西泮)药物 肝首过作用较强药物:美托洛尔、普罗帕酮 抗菌药:头孢氨苄缓释胶囊 成瘾性药物:吗啡 剂量很大、药效剧烈、溶解吸收差、剂量要求精密调节、
抗菌效果依靠峰浓度抗生素等,一般不宜制成缓控释制 剂。
2.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
缓控释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一般应在普通制 剂80%~120%的范围内。
若药物吸收部位主要在胃和小肠,宜设计每12h 服一次,若药物在结肠也有吸收,则可考虑每 24h服一次。
3.峰浓度与谷浓度之比
1. 减少给药次数; 2. 血药浓度平稳; 3. 作用时间持久; 4. 节省药物用量。 5. 剂量调节灵活性低,成本高
不宜制成缓控释制剂的药物
1. 药效甚剧而剂量要求特别精确的药物。
2. t1/2 很短(<1h) 或很长(>24h)药物 3. 一次剂量本身很大的药物(>1g) 4. 溶解困难或吸收很差的药物 5. 有特定部位主动吸收药物 6. 肝首过作用较强药物。 破坏↑ 7. 抗菌药
第19章 缓控迟释制剂
以扩散为主的结构情况: 包衣膜扩散(药库型) 聚合物骨架扩散(骨架型)
1 水不溶性包衣膜
如EC包制的微囊和小丸, 其释放速度符合Fick第一定律:
dM/dt = ADKΔC/L
药物的扩散
2 含水性孔道的包衣膜
(二)概念 1.缓释制剂(sustained-release)※ 2.控释制剂(controlled-release) ※
3
1、缓释制剂
(sustained-release preparations)
药物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 释放,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率减少一 半或给药频率有所减少,且能显著增加患者依从 性的制剂。
明胶、PVP、CMC、右旋糖酐等。
5. 缓 、控释制剂的剂型及生产可行性
注意选择合适剂型 考虑制剂生产可行性
制剂工艺尽量简化,便于大生产; 生产质控指标应定量化, 经验性操作、重现性。
三、 缓(控)释制剂的释药原理※☆
(一)、释药原理
缓(控)释制剂
药物以分子或微晶、微 粒的形式均匀分散在各 种载体材料中骨架型
如MC与EC混合组成的膜材,
其释放速度: dM/dt = ADΔC/L
3骨架型的药物扩散
骨架型缓、控释制剂中药物的释放符 合Higuchi方程:
Q=[DsCa(p/)(2C0-pCa)t]1/2
药物的释放速度取决于药物在骨架材料中的扩 散速度而不是固体药物的溶解速度。
骨架型结构中药物的释药特点 是不呈零级释放。
带有漂浮室的胃漂浮制剂
硫酸庆大霉素胃内漂浮片
处方:
硫酸庆大霉素 4g
人卫版药剂学第七版_第十九章_缓控释制剂
46
(二)膜控型缓、控释制剂
❖一种或多种包衣材料对颗粒、片、小丸等进行包衣以控制 药物的释放速率、释放时间、或释放部位的制剂。
❖包衣液组成: 包衣材料、增塑剂、溶剂、致孔剂(PEG、表面活性剂)、着 色剂、抗黏剂、遮光剂。
➢ 国内外上市的该类制剂品种达300余种,500多个规格。目前,国内 市场已近百种。
一 缓、控释给药系统概述
一、基本定义
1. 缓释制剂 指用药后能在机体内缓慢释放药物,使药物在较长时
间内维持有效血药浓度的制剂,药物的释放多数情况下 符合一级或Higuchi动力学过程。
(sustained-release preparations, extended-release ~, prolonged action ~)
含药 渗透芯
半渗透膜(水不溶性聚 合物CA、EC、EVA等 包衣)
Drug
H2O 单室
激光打孔、 加入致孔剂
2. 特点
水渗透进入膜内的流速:
dV KA ( - p)
dt L
药物通过细孔的释放速率:
dm Cs dV K'Cs
dt
dt
片芯的吸水速度决定于膜 的渗透性能和片芯的渗透 压
膜内药物维持饱和溶液状 态,释放速率恒定,即以 零级速率释放药物,且与 胃肠道pH无关
2.设计总体要求
➢ 生物利用度应是普通制剂的80%~120%
➢ 峰/谷浓度比(Cmax/Cmin)≤普通制剂
➢ 胃、小肠吸收
12h缓释
结肠吸收
24h缓释
3.剂量计算
➢ 无速释部分(全部剂量缓释) ➢ 有速释部分(迅速达到治疗血浓)
19.-药物制剂技术.第十九章-药物制剂的新剂型-第1节-缓控释制剂
19.-药物制剂技术.第十九章-药物制剂的新剂型-第1节-缓控释制剂第一节缓控释制剂缓控释制剂是指药物制剂中的药物在体内被释放出来的速度是可控制的,并在一段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达到合理的血药浓度,提高药效,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和频繁用药的次数。
缓控释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节将详细介绍缓控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缓控释制剂的定义缓控释制剂是通过改变药物的释放速度和时间来调控药物在体内的血药浓度的制剂。
它可以分为缓释制剂和控释制剂两种类型。
缓释制剂是指药物在体内被持续释放,在一定时间内使血药浓度保持在一定水平;控释制剂是指药物在体内被延缓或定时释放,使血药浓度符合治疗需要。
二、制备方法1. 控释胶囊剂:通过将药物包裹在一层纳米胶粒中,形成控制释放的胶囊剂。
这种技术可以将药物释放速度控制在几小时到数天。
2. 反应注射剂:通过将药物与控释载体进行化学反应,将药物包裹在载体中,并在体内的一定时间内释放出来。
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植入物的制备。
3. 控制释放片剂:通过将药物包埋在缓冲剂或聚合物材料中,形成控制释放的片剂。
这种技术可以将药物释放速度控制在数小时到数月。
4. 推进剂:通过在药物周围包裹几层推进剂,形成控制释放的制剂。
这种技术可以将药物释放速度控制在几小时到数天。
5. 脂质体:通过将药物包裹在脂质体中,形成控制释放的制剂。
这种技术可以将药物释放速度控制在几小时到数天。
三、缓控释制剂的应用1. 肿瘤化疗药物:缓控释制剂可以延长药物在体内的释放时间,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并提高药物的疗效。
2. 糖尿病治疗药物:缓控释制剂可以使药物在体内持续释放,减少频繁注射的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高血压治疗药物:缓控释制剂可以使药物在体内持续释放,使血药浓度稳定,减少副作用。
4. 心脑血管治疗药物:缓控释制剂可以使药物在体内持续释放,保持血药浓度稳定,提高疗效。
综上所述,缓控释制剂是一种将药物包裹在控制释放的载体中,通过调控药物的释放速度和时间,使药物在体内持续释放,从而实现合理的血药浓度。
缓释控释制剂
中效 pH值 6.9~7.5 作用时间适中 长效 pH值6.9~7.3 作用时间长 与长效相比,降低了低血糖的发生率
二、扩散原理 以扩散为主的缓、控制剂
药物
溶解成溶液
从制剂中扩散出来进入体液
释药受扩散速率控制
16
水不溶性包衣膜
药物的释放 以扩散为主的结构
含水性孔道的包衣膜
骨架型的药物扩散
1、水不溶性包衣膜
剂已离开吸收部位
主动吸收药物,或局限于小肠特定部位吸收
药物,制成缓释制剂不利于吸收
Exam.硫酸亚铁(十二指肠和空肠上
(3) 代谢:大多数肠壁酶系统对药物的端吸收),药物应在通过这一区域
代谢作用具有饱和性
前吸收,否则不利于吸收
胃漂浮
解决方法:延长在胃中的滞留时间 生物粘附
29
二、缓、控释制剂的设计 1、药物的选择
若药物在结肠也有一定吸 收,可考虑每24h服一次
31
32
(2)峰浓度与谷浓度之比 缓控释制剂的峰浓度与谷浓度之比应小于普通制剂 可用波动百分数FI表示
FI % = 2(Cmax − Cmin ) Cmax + Cmin
(3) 缓、控制剂的剂量计算 o 关于缓、控释制剂的剂量,一般根据
普通制剂的用法用量 也可采用药物动力学方法进行计算
dM/dt=ADΔC/L 释放过程可接近零级过程(若A、D、ΔC、L恒定)
19
3、骨架型的药物扩散 骨架型缓、控释制剂 药物的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
Q=[DS(p λ(2A-Sp)t]1/2
若D、S、 p、 λ、A保持恒定
Q=kHt1/2
kH-常数
药物的释放量与t1/2成正比
释药特点:非零级释放
缓控释制剂 PPT
❖ 缓、控释制剂的原理和方法 ❖ 缓、控释制剂的制备 ❖ 常见缓、控释制剂类型 ❖ 缓、控释制剂的设计 ❖ 靶向制剂
第一节 概 述
一、定 义
❖ 1.缓释制剂:系指用药后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 药物以达到长效作用的制剂。其药物一般以一级 速度释放。
❖ 2.控释制剂:系指药物在预定的时间内自动以预 定速度释放,使血药浓度长时间维持在有效浓度 范围的制剂。其药物一般以零级或接近零级速度 释放。
❖ 缓释、控释制剂达稳态时峰浓度(Cmax) 与谷浓度(Cmin)之比应等于或小于普通制剂, 缓释、控释制剂的Cmax应小于普通制剂;
❖ 缓释、控释制剂的平均滞留时间(MRT) 延长,且Tmax应大于普通制剂。一般半衰期短、
治疗指数窄的药物,可设计12小时服一次,而 半衰期适中、治疗指数宽的药物可设计24小时 服一次。
二、特 点
优点
缺点
❖ 1.减少服药次数。
❖ 1.不能灵活调节剂 量。
❖ 2.血药浓度平稳。 ❖ 3.减少用药总剂量。
❖ 2.设备和工艺费用 较常规制剂昂贵。
图1 缓控释制剂与普通制剂比较
图2 缓释制剂与控释制剂的区别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缓控释制剂中的速释? ❖ 事实上,缓控释制剂不是完全由缓释部分
六、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一)、磁性靶向制剂 磁性靶向制剂,是一类利用体外磁响应导向药物至
靶部位的制剂。包括磁性微球、磁性毫微球(粒、囊) 、 磁性乳剂、磁性红细胞和磁性脂质体等。 (二) 栓塞靶向制剂
栓塞靶向制剂主要指的是,以药剂学手段,制备一 含药且质量可控的微球、微囊、脂质体等剂型,通过 动脉插管,将其注入到靶区,并在靶区形成拴塞的一 类靶向制剂。 (三)热敏靶向制剂
药剂学第十九章缓释、控释制剂和迟释制剂
第十九章缓释、控释制剂和迟释制剂一、概念与名词解释1.controlled-release preparations2.生物利用度3.生物等效性4.sustained release formulations5.靶向制剂6.主动靶向制剂7.EPR效应二、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打×)1.药物制剂的发展可将制剂分为5代。
( )2.缓控释制剂以静脉注射剂作标准参比制剂,两者血中药物浓度不呈现明显差别时,即认为生物等效。
( )3.抗菌素类药物宜于制成缓控释制剂。
( )4.剂量大于l克的药物不宜制成缓控释制剂。
( )5.半衰期小于1小时或大于12小时的药物,一般不宜制成缓、控释制剂。
( ) 6.半衰期很长的药物不宜制成缓、控释制剂。
( )7.缓、控释制剂在获得预期疗效的同时,可以减小药物的毒副作用。
( )8.缓、控释制剂主要有骨架型和贮库型两种类型。
( )9.减小药物的粒径,降低药物的溶出速度,可使药物缓慢释放,达到长效。
( ) 10.缓释制剂可以通过适当的制备手段使得所有药物都可以缓释。
( )11.邻苯二甲酸酞酸酯(CAP)、Eudragit E、L和S都为肠溶性材料。
( )12.缓、控释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应为普通制剂的譬80%一120%。
( )13.渗透泵片中药物的释放速率为零级,并与pH无关。
( )14.某些药物需包肠溶衣,这是为了防止其在胃内分解或对胃有刺激。
( )15.制成塑料骨架片形式长效制剂,药物必须是易溶于水。
( )16.在胃肠分解的药物应包肠溶衣。
( )17.缓控释制剂与普通制剂相比可减少用药的总剂量,因此可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大药效。
( )18.药物以分子或微晶、微粒的形式均匀分散在各种载体材料中,形成贮库型缓、控释制剂。
( )19.青霉素普鲁卡因盐的溶解度比青霉素钾盐的溶解度小,因此有可能延长药效。
( ) 20.药物在胃、小肠和结肠都有吸收时,可以考虑设计24小时服用一次的缓释制剂。
【药剂学】19 缓控迟释制剂(1)
1 溶出原理: 药物的释放受溶出速度的限制
2
扩散原理: 药物先溶解成溶液后再从制剂 中扩散出来进入体液
3 溶蚀与扩散, 溶出结合
4 渗透压原理
5 离子交换作用
不同的缓控释制剂 具有不同释药原理
不溶性骨架型缓控释片
以不溶于水的高分子聚合物或无毒塑料为材料制 成的片剂。
常用的不溶性骨架材料有乙基纤维素 (EC) 、聚 乙烯、聚氯乙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methyl acrylate-methacrylate copolymer) 等
亲水性凝胶骨架缓控释片
其释药过程是骨架溶蚀和药物扩散的综合过程
药物的水溶性不同,其释放机制也不同:
对难溶性药物则以骨架溶蚀为主 对于水溶性药物,主要以药物的扩散为主
很多亲水性高分子材料都可作为骨架材料, 如
HPMC
骨架片的缓释机理:溶蚀 骨架片
药物
高聚物 骨架释药技术是通过单一或混合型亲水高分子来控制骨架药片 的溶蚀以达到控释药物的效果
制剂的创新
由于新药投入风险愈来愈大,技术要求显著
提高,化合物新药开发相对放缓
药物研发进入了制剂创新时代
新型释药系统的研究已成为药物创新的前沿
药物释放系统市场
其它 2%
透皮制剂 8%
口服缓控释制剂 60%
植入型 10%
吸入型 20%
Source: IMS America - Drug delivery based products
缓释(sustained release)、控释(controlled release) 长效(prolonged release) 视同延释(extended release),比普通速释制剂的给药 次数至少减少1/2或者显著提高病人服药顺应性或治疗效果的 制剂。 调释(modified release)制剂 是药物释放时间或释放部位适合治疗需要或与普通制剂 相比较更方便用药的制剂。调释制剂包括延释制剂或迟释制 剂(delayed release),后者即通常意义上的肠溶制剂。
缓控释制剂
32
缓释、控释制剂的设计
缓释、控释制剂的设计
药物的选择 一般适用于半衰期短的药物(t1/2为2-8h) 半衰期小于1h或大于12h的药物不宜。 制剂的设计 • 设计要求 • 缓、控释制剂的剂量 • 缓、控释制剂的辅料
33
适宜制成缓控释的药物
34
缓释、控释制剂的制备
骨架型缓释、控释制剂
是指药物和一种或多种惰性固体骨架材料通过压制或融
合技术制成的制剂。 骨架片 缓释、控释颗粒(微囊)压制片 • 不溶性骨架片 • 亲水性凝胶骨架片 • 溶蚀性骨架片
制法:①将不同释药速度的颗粒混合后, 压片。②先制成微囊,再压制成片剂。 ③将药物制备成小丸,然后再压制成片 剂,最后包薄膜衣。
28
组成材料:
半渗透包衣材料:醋酸纤维素、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等 渗透压活性物质:果糖、甘露醇、山梨醇等 促渗透聚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羧乙烯聚合物等
29
释药:
dm dV Cs K ' Cs dt dt
dm/dt 表示药物通过细孔释放速率, Cs为膜内药物饱和溶液浓度
目前已上市品种
沙丁胺醇(舒喘灵) 渗透泵片、伪麻黄碱渗透泵片、 盐酸维拉帕米择时渗透泵片、帕潘立酮渗透泵片、 硝苯地平控释片等
13
溶蚀性骨架缓释片
此种片剂以惰性的脂肪及蜡类基质为骨架材 料与药物制成片剂,药物的释放是借脂肪或蜡质 的逐渐溶蚀来完成的,pH值、消化酶对脂肪酸酯 的水解速度有一定影响。常用的材料有:蜂蜡、 氢化植物油、硬脂酸、聚乙二醇、巴西棕榈蜡、 甘油硬脂酸酯、丙二醇硬脂酸酯和十八烷醇等。 常用的致孔剂有微晶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聚乙二醇(PEG)和水溶性表面活性 剂等。
【药剂学】19 缓控迟释制剂(2)
缓释、控释制剂的剂量计算
一般根据普通制剂的用法和剂量进行经验式的计算; 也可采用药物动力学方法进行计算,但涉及因素很多, 计算结果仅供参考。
剂量计算: 无速释部分(全部剂量缓释) 有速释部分(迅速达到治疗血浓)
仅含缓控释部分,无速释部分的剂量计算
1)缓释或控释制剂零级释放
DmD=m=CCVVKKttdd XX==CCVV kkror=o=CCVVk kro为零级释放速度常数, X为体内药量,k为消除速度常 数,V为表观分布容积,C为有效浓度,td为要求维持的
时间。 2)缓释制剂一级释放:
在稳态时, Dmkrl=CVk Dm=CVk/krl (Krl为一级释放常数)
3)近似计算: Dm=X0ktd Dm=X0(0.693/t1/2)td (X0为普通制剂剂量)
既有缓控释部分,又有速释部分剂量计算
DDTT==Di++DDmm 缓释部分没有时滞,缓释部分为零级释放时:
Ceclor-CD
Losec-DR Beads / MUPS
拥有专利的技术平台
Drug Delivery Co.
Platform Technology
Alza Corpn. USA
OROS, Ringcap, Dst
Elan Corpn. USA
Jago Pharma Ag, Switzerland Andrex A
口服缓控释制剂的特性
稳定性 :物理 的– 化学的
重现性
- 药物的分布
- 高聚物的分布
- 作用机理
- 体内和内外的相关性
环境非依赖性
- pH
- 胃蠕动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膜控型缓释、控释制剂
(1)微孔膜包衣片 (2)膜控释小片 (3)肠溶膜控释片 (4)膜控释小片 (5)渗透泵片
5.质量评价
(一)体外释放度试验 1.释放度试验方法
• 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板的规定进行缓释、 控释制剂的体外药物释放度试验。
2.取样点的设计
• 释药全过程的时间不应低于给药的时间间隔,且 累积释放率要求达到90%以上。
(二)包衣脉冲系统
1. 膜包衣技术
(1)膜包衣定时爆释系统(timecontrolled explosion system)是用外 层膜和膜内崩解物质控制水进入膜,使 崩解物质崩解而胀破膜的时间来控制药 物的释放时间。
(2)薄膜包衣片 • 可采用普通片薄膜包衣技术制成。
2. 压制包衣技术
• 压制包衣脉冲片按其外层材料可分为半 渗透型、溶蚀型和膨胀型三类。半渗透 型脉冲制剂的包衣材料主要是蜡类加致 孔剂;溶蚀型脉冲制剂的常用材料为低 粘度羟丙甲纤维素;膨胀型脉冲制剂选 用的材料主要有高粘度的HPMC,羟乙 基纤维素(HEC)等。
• 根据药物在胃肠道的释药部位不同可分为胃定 位释药系统,小肠定位释药系统和结肠定位释 药系统。
目的:
①改善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避免其在胃 肠生理环境下失活,如蛋白质、肽类药 物制成结肠定位释药系统;
②治疗胃肠道的局部疾病,可提高疗效、 减少剂量,降低全身性副作用;
③改善缓释、控释制剂因受胃肠运动影响 而造成的药物吸收不完全、个体差异大 等现象。
• 若设计零级释放剂型,如渗透泵,其峰谷 浓度比显著低于普通制剂,此类制剂血药 浓度平稳。
4.缓释、控释制剂的辅料
• 缓、控释制剂中多以高分子化合物作为 阻滞剂(retardants)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 。其阻滞方式有骨架型、包衣膜型和增 粘作用等。
骨架型阻滞材料有:
①亲水性凝胶骨架材料:有甲基纤维素、 羟甲基纤维素钠、羟丙甲纤维素、聚维 酮、卡波姆、海藻酸盐、脱乙酰壳聚糖 等。
• 《中国药典》规定缓释、控释制剂的生物 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试验应在单次给药与 多次给药两种条件下进行。
• 单次给药(双周期交叉)试验目的在于比 较受试者于空腹状态下服用缓释、控释药 物动力学特征。多次给药是比较受试制剂 与参比制剂多次连续用药达稳态时,药物 的吸收程度、稳态血浓和波动情况。
(三)体内外相关性
(三)柱塞型定时释药胶囊
• 组成:水不溶性胶囊壳体、药物贮库、 定时塞、水溶性胶囊帽。
• 柱塞有膨胀型、溶蚀型和酶可降解型等。
• 酶可降解型柱塞有单层和双层两种。单 层塞由底物和酶组成,双层柱塞由底物 层和酶层组成。
口服定位释药系统
• 口服定位释药系统(oral site-specific drug delivery system)是指口服后能将药物选择性地输送到胃 肠道的某一部位,以速释或缓释、控释释放药 物的剂型。
(四)渗透压机制
• 利用该原理制成的控释制剂,能均匀恒速 地释放药物,比骨架型缓释制剂更为优越。
(激光或高速机械钻)
(水不溶性聚合物)
(水溶性药物和水溶性聚合物 或其他辅料)
• 只要膜内药物维持饱和溶液状态,释药 速率恒定,即以零级速率释放药物。
• 胃肠液中的离子不会渗透入半透膜,故 渗透泵型片剂的释药速率与pH值无关, 在胃中与肠中的释药速率相等。
②不溶性骨架材料:有乙基纤维素、聚甲 基丙烯酸酯、无毒聚氯乙烯、聚乙烯、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硅橡胶等。
③生物溶蚀性骨架材料:常用的有动物脂 肪、蜂蜡、巴西棕榈蜡、氢化植物油、 硬脂醇、单硬脂酸甘油酯等。
缓释包衣材料有:
①不溶性高分子材料 • 如乙基纤维素 ②肠溶性高分子,如纤维醋酸酯、丙烯酸
树脂L、S型、羟丙基甲纤维素酞酸酯和 醋酸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等。
• 系指体内吸收相的吸收曲线与体外释放曲线之 间对应的各个时间点回归,得到直线回归的相 关系数符合要求,即可认为具有相关性。
• 体内外相关性试验反映缓、控释制剂整个体外 释放曲线与整个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之间的关系 。
• 只有当体内外具有相关性,才能通过体外释放 曲线预测体内情况。
体内外相关性归纳为3种:
药物的pKa、解离因素
(1)生物半衰期 半衰期<1h 或 半衰期>24h 的药物不适宜
制成缓释制剂。
(2)药物的吸收 缓释制剂的释药速度必须比吸收速度慢,否
则,药物还没有释放完,制剂已离开吸收部位。 本身吸收常数地的药物,不太适宜制成缓释制剂 。
(3)代谢 在吸收前有代谢作用的药物制成缓释剂型,
生物利用度都会降低。
(二)缓释、控释制剂的设计
1.药物的选择
• 缓释、控释制剂一般适用于半衰期短的药物( t1/2为2~8h),半衰期小于1h或大于12h的药 物,一般不宜制成缓释、控释制剂。
• 剂量很大、药效很剧烈以及溶解吸收很差的药 物,剂量需要精密调节的药物,一般也不宜制 成缓释惑控释制剂。
(二)扩散原理
• 以扩散为主的缓、控释制剂,药物首先 溶解成溶液后再从制剂中扩散出来进入 体液,其释药受扩散速率的控制。药物 的释放以扩散为主的结构有以下几种:
1.水不溶性包衣膜
零级释放
2.含水性孔道的包衣膜
3.骨架型的药物扩散
不呈零级释放,符合 Higuchi方程
利用扩散原理达到缓、控释作用的 方法:
• 广义的控释制剂包括控制释药的速度、方 向和时间,靶向制剂、透皮吸收制剂等都 属于控释制剂的范畴。
• 狭义的控释制剂则一般是指在预定时间内 已零级或接近零级速度释放药物的制剂。
缓控释制剂的特点:
①对半衰期短或需频繁给药的药物,可以减 少服药次数,提高病人顺应性,使用方便。
②使血液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有利于 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四)胃定位释药系统
• 树脂+—药物 + X• 树脂- —药物 + Y+
树脂+—X- + 药物树脂- -—Y+ + 药物+
4.缓释、控释制剂的简介
(一)骨架型缓释、控释制剂 (1)骨架片
1)亲水性凝胶骨架片 2)蜡质骨架片 3)不溶性骨架片 (2)缓释、控释颗粒(微囊)压制片 (3)胃内滞留片 (4)生物粘附片 (5)骨架型小丸
过程:
1.体内-体外相关性的建立
(1)体外累积释放率-时间的释放曲线
(2)体内吸收率-时间的吸收曲线
2.体内-体外相关性检验
• 当体外药物释放为体内药物吸收的限速因素时 ,可利用线性最小二乘法回归原理,将同批试 样体外释放曲线和体内吸收曲线上相对应的各 个时间点的释放率和吸收率回归,得直线方程 。如果直线的相关系数大于临界相关系数( P<0.01),可确定体内外相关。
1.包衣 2.制成微囊 3.制成不溶性骨架片剂 4.增加粘度以减少扩散速度 5.制成植入剂 6.制成乳剂
(三)溶蚀与扩散相结合
• 释药系统决大多数取决于溶出或扩散, 但某些骨架型制剂,骨架本身也处于溶 蚀的过程,结果使药物扩散的路径长度 改变,形成移动界面扩散系统。
• 此类系统的优点在于材料的生物溶蚀性 能不会最后形成空骨架,缺点则是由于 影响因素多,其释药动力学较难控制。
②缓释制剂往往是基于健康人群的平均动 力学参数而设计,当药物在疾病状态的 体内动力学特性有所改变时,不能灵活 调节给药方案;
③制备缓、控释制剂所涉及的设备和工艺 费用较常规制剂昂贵。
• 缓、控释制剂主要由骨架型和贮库型两种。
• 药物以分子或微晶、微粒的形式均匀分散在 各种载体材料中,则形成骨架型缓、控释制 剂;
• 药物被包裹在高分子聚合物膜内,则形成贮 库型缓、控释制剂。
• 两种类型的缓、控释制剂所涉及的释药原理 主要有溶出、扩散、溶蚀、渗透压或离子交 换作用。
1、缓释、控释制剂设计原则
(一)影响因素
1.理化因素 (1)剂量大小
一般0.5~1.0g单剂量是常规制剂和缓 释制剂的最大剂量。 (2)药物的理化性质
• 此类系统的优点在于其可传递体积较大 ,理论上,药物的释放与药物的性质无 关,缺点是造价贵,另外对溶液状态不 稳定的药物不适用。
(五)离子交换作用
• 由水不溶性交联聚合物组成的树酯,其聚合物链 的重复单元上含有成盐基团,药物可结合于树脂 上。当带有适当电荷的离子与离子交换基团接触 时,通过交换将药物游离释放出来。
第十九章缓控迟释制剂
一、缓释、控释给药系统
• 缓释制剂系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 续释放药物以达到长效作用的制剂。
• 其中药物释放主要是一级速度过程,对 于注射型制剂,药物的释放可持续数天 至数月;口服剂型的持续时间根据其在 消化道的滞留时间,一般以小时计。
• 控释制剂系指药物能在预定的时间内自动 以预定速度释放,使血药浓度长时间恒定 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的制剂。
增稠剂:
是一类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主要用于液 体药剂。常用的有明胶、PVP、CMC、 PVA、右旋糖酐等。
3、释药机理 (一)溶出原理
• 溶出速度慢的药物显示出缓释的性质。根 据Noyes-Whitney溶出速度公式,通过减 少药物的溶解度,增大药物的粒径,以降 低药物的溶出速度,达到长效作用。
• 具体方法: 1.制成溶解度小的盐或酯 2.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 3.控制粒子大小
• 可通过药物在胃肠道中的吸收速度控制适 宜的制剂释放速度和选用合适的材料保证 缓释、控释制剂有较好的生物利用度。
3.峰浓度与谷浓度之比
• 缓释、控释制剂稳态时峰浓度与谷浓度之 比应小于普通制剂,也可用波动百分数表 示。根据此项要求,一般半衰期短、治疗 指数窄的药物,可设计每12h服一次,而 半衰期长的或治疗指数宽的药物则可24h 服一次。
二、 择时和定位释药制剂
口服定时释药系统
• 口服定时释药系统或称择时释药系统( oral chronopharmacologic drug delivery system)就是根据人体的生物节 律变化特点,按照生理和治疗的需要而定 时定量释药的一种新型给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