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人教版 必修4 第四单元 11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司马迁 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总结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总结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总结.通假字1.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

“予”通“与” ,给予。

2.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质”通“锧” ,古代刑具,用于腰斩。

3. 可予不。

“不”通“否” ,表疑问语气。

4. 臣愿奉璧西入秦。

“奉”通“捧” ,用手托。

5. 拜送书于庭。

“庭”通“廷” ,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6. 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 ,察看。

7. 设九宾礼于廷。

“宾”通“傧” ,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8. 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缪”通“穆” 。

9.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通“熟” ,仔细。

10. 为一击缻。

“缻”通“缶” ,盛酒浆的瓦器,秦人敲打盆缶作为唱歌时的节拍。

、一词多义负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使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②左右欲引相如去(拉)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幸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侥幸)②而君幸于赵王(被…宠幸)③则幸得脱矣(幸亏)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⑥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连词,连接“传”与“示” )欢①逆强秦之欢(欢心)②绝秦赵之欢(交情)顾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②顾吾念之(但是)必①其势必不敢留君(一定,必然)②王必无人(倘若,假如)因①相如因持璧却立(趁机)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三、古今异义①拜为上卿(拜:古义指授与官职;任命。

今义指下跪叩头;祝贺)②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患:古义指虑,担心。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复习归纳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复习归纳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复习归纳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的一篇列传,主要讲述了廉颇、蔺相
如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

以下是该篇的主要知识点归纳:
1. 时间背景:本篇列传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中国,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各国争霸,战争频繁。

2. 人物简介:
- 廉颇: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封为将军,为人刚直忠诚,有杰出的军事才能。

- 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的谋士,是蔺泽的儿子,为人聪明机智,善于策划谋略。

3. 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
- 敌人韩国进攻赵国后,廉颇带领赵军进行了多次反击,战胜了韩军。

他以其忠诚和军事才能赢得了国君和民众的信任和尊重。

- 蔺相如在齐国出使期间,被齐国国君授予了能够拯救赵国的机会。

他趁机逃回赵国,提醒国君悬赏廉颇,使廉颇得以回国。

- 廉颇和蔺相如一起联手,击败了强大的韩军,保卫了赵国。

4. 故事的主题和教训:
- 廉颇和蔺相如都是忠诚、勇敢、智慧的人,他们的故事展示了忠诚和智慧的力量,强调了信任和合作的重要性。

- 故事中也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争霸的局势,以及国与国之间的斗争和外交手段的重要性。

以上是《廉颇蔺相如列传》的主要知识点归纳,该篇列传通过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
展示了忠诚、智慧和合作的力量,同时也反映了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政治斗争。

高中语文 4.11《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故事梗概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4.11《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故事梗概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司马迁》故事梗概西汉太初四年(公元前101-91年)。

宽阔奔涌的黄河从天际流来,黄河岸边纤夫们拉着沉重的上行船,艄公引吭高歌“九曲黄河九十九道弯,九重龙门九十九层天,千折百回冲天喊,大浪劈开九十九座山”。

歌声高亢激越,透出黄河人豪迈、粗犷、坚强、乐观的精神气质。

第一幕:龙门渡口,意气风发的司马迁奉召南巡归来,受到朝廷大员中常侍的迎接,他受命将为大宛之战凯旋的国舅李广利著史述功。

突然将军李陵从前方回来,向司马迁揭露了大宛之战李广利的败绩。

在皇宫盛大的庆典上,司马迁欲对汉武帝秉告实情,无奈被一片虚美的谎言包围,陷入痛苦和孤立的境地。

第二幕:夏阳芝川,司马故乡。

司马迁夫人茜娘为夫君夙夜忧叹。

忽然,汉武帝东巡,亲临寒舍探看司马史臣。

司马迁一家诚惶诚恐,不知祸福。

汉武帝御览史稿,李妃兄妹趁机发难,诋毁史稿,引发汉帝对司马迁的忿怒。

心潮难平的君臣面对黄河沉吟感慨,排遣强烈的情感冲突。

继之,过渡为焦灼、干渴、乞盼甘霖的祈雨人群。

第三幕:大漠荒原,匈奴腹地。

惨烈的战场,横尸遍地。

无助的李陵与伤残的将士在悲歌寒风中呼号。

朔方城头,汉武帝心系前方,喜怒无常,与众朝臣等候着不断传来的战报,当听到李陵被降的消息,司马迁力排众议,竭力为李陵辩解,然而李陵降敌的讹传接二加三,终触怒汉帝,导致李家满门抄斩,司马迁也获罪打入死牢。

为救夫君,茜娘冒死求汉皇开恩并四处求人为司马迁筹钱赎罪,但世态炎凉,无人理睬。

第四幕:官场上,朝臣们生相百态,明哲保身,幽暗的心灵中发出“想想做官难,远离司马迁”的叹息。

大狱地牢中,孤灯陪伴着司马迁伏案的身影,为了著史他与日渐迫近的死神抗争。

中常侍探狱,规劝司马迁自请宫刑,以保全性命。

司马迁面对残酷的选择,痛苦万分。

生死关前,他说服妻儿,以文王、孔丘、屈原、韩非等先贤自励。

为了《太史公书》,他决然自请宫刑,走上祭坛,在“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绝唱中,实现了伟大人格的升华。

第五幕:十年之后,建章宫殿。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复习归纳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复习归纳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复习归纳一、文学常识积累司马迁,西汉着名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间的历史。

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表10篇,书8篇,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通假字1、肉袒伏斧质.:同“锧”,承斧的砧 zhēn 板。

2、可予不.:同“否”。

3、拜送书于庭.:同“廷”,朝堂。

4、召有司案.图:同“按”5、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同“佯”,假装。

6、设九宾.:同“傧”。

7、秦自缪.公以来:同“穆”。

8、孰.计议之:同“熟”,仔细。

9、盆缻.:同“缶”。

四、重点虚词A表并列:①夫赵强而燕弱②秦强而赵弱B表递进:①而君幸于赵王C反而:①而束君归赵矣D表转折: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②而绝秦赵之欢③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④而位居我上⑤而君畏匿之⑥而相如廷叱之E表假设:①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②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F表承接:①城入赵而璧留秦②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③不如因而厚遇之④毕礼而归之⑤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⑥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G表修饰:①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A的:①赵之良将也②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④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⑤而绝秦赵之欢⑥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⑦度道里会遇之礼毕⑧五步之内B取独:①即患秦兵之来②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C代词:①大破之代指齐军②秦昭王闻之这件事③均之二策这④传之美人代指和氏璧⑤秦王度之这件事⑥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这件事⑦不如因而厚遇之代指蔺相如⑧毕礼而归之代指蔺相如⑨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代指自己⑩而君畏匿之代指廉颇D凑足音节:①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A通过: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B趁机:①不如因而厚遇之②因跪请秦王C于是,就:①相如因持璧却立②秦王因曰A却,竟然:①今君乃亡赵走燕B于是,就:①乃前曰②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③乃辞谢固请④乃谓秦王曰⑤乃使其从者衣褐⑥乃设九宾礼于庭C才:①臣乃敢上璧A况且,再说,表递进:①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②且秦强而赵弱③且相如素贱人B表并列:①示赵弱且怯也C表假设:①且庸人尚羞之A凭借:①以勇气闻于诸侯②何以知之③君何以知燕王④以此知之⑤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⑥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⑦夫以秦王之威B用,拿,把: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②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③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④传以示美人及左右⑤以空言求璧⑥欲以击柱⑦特以诈佯为予赵城⑧以之为⑨秦亦不以城予赵⑩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⑾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⑿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C连词,表目的,来:①宁许以负秦曲②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③以戏弄臣④以绝秦望⑤以相娱乐⑥赵亦盛设兵以待秦D因为:①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②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③以相如功大④徒以吾两人在也⑤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A介词,在:①以勇气闻于诸侯②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③设九宾于廷④乃设九宾礼于庭⑤会于西河外渑池B介词,和:①故燕王欲结于君C表被动:①而君幸于赵王②使不辱于诸侯D介词,到:①拜送书于庭②归璧于赵E: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固定句式:见……于……,表被动F介词,引入对象:①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②终不能加胜于赵③况于将相乎④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五、一词多义①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②秦贪,负其强:倚仗③决负约不偿城:违背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②顾吾念之:只不过①而君幸于赵王:宠幸②则幸得脱:侥幸③大王亦幸赦臣:幸好①引赵使者蔺相如:接见,延请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③相如引车避匿:拉,这里引申为调转①徒见欺:白白地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徒慕君之高义也、徒以吾两人在也:只是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谁,哪一个②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同“熟”,仔细六、成语积累1、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送回赵国。

必修4文言文知识整理

必修4文言文知识整理

必修4文言文知识整理《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知识整理一、名词作动词1、臣乃敢上璧。

(献上)2、舍相如广成传舍。

(安排……住宿)3、乃使其从者衣褐。

(穿)4、怀其璧,从径道亡。

(怀里装着)5、左右欲刃相如。

((用刀)杀)6、于是相如前进缻。

(走上前)7、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走上前)8、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发出惊讶的声音)9、赵王鼓瑟。

(弹奏)10、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向人进酒或献礼)11、廉颇蔺相如计曰。

(商量)12、相如每朝时。

(上朝,朝见)1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侍奉)二、名词作状语1、卒廷见相如。

(在朝廷上)2、而相如廷叱之。

(在朝廷上)3、赵王于是遗相如奉璧西入秦。

(向西)4、怒发上冲冠。

(往上)5、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用言辞)6、间至赵矣。

(从小路)三、形容词作动词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权衡,比较)2、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使……完整的)3、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尊重)4、大王必欲急臣。

(逼迫)5、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撞碎)6、秦王恐其破璧。

(撞碎,砸碎)7、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以……为羞)8、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大)9、寡人窃闻赵王好音。

(喜欢)四、使动用法1、宁许以负秦曲。

(使……承担)2、臣请完璧归赵。

(让……完整的)3、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使……回到)4、毕礼而归之。

(使……完毕)(让……回去)5、秦王恐其破璧。

(使……破碎)五、意动用法1、且庸人尚羞之。

(以……为羞)2、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以……为先)(以……为后)六、古今异义词1、璧有瑕,请指示王。

(今)上级、长辈在处理问题上给下级、晚辈的原则、方法的话或文字。

(古)指点给……看2、于是相如前进缻(今)连词,表后一事紧挨前一事。

(古)在这时。

3、于是相如前进缻(今)向前行动或发展。

(古)上前进献。

4、明年复攻赵(古)第二年。

七、通假字(古今字和通假字)1、臣愿奉璧往使通“捧”2、召有司案图同“按”,审察、察看。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4 4-11《廉颇蔺相如传》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4 4-11《廉颇蔺相如传》

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文在选材、布局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特点。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

<二)过程与方法1、领会史传作品在选材、布局和揭示人物性格方面的特点,提高阅读欣赏史传文学作品的能力。

2、学习本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好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廉颇、蔺相如的为人,培养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学法引导1、认真诵读课文,积累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文句式是重点。

2、文章较长,应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文章层次,进而把握人物性格,探究艺术特色。

三、学习重点、难点1、归纳总结文中重要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掌握判断文言特殊语法现象、特殊句式的方法。

2、把握史传文学作品在选材、布局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特点。

3、欣赏个性化的对话描写。

四、学时安排:3课时五、学习步骤<一)阅读课文,完成下列练习。

1、常识填空: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主要作品是《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三千年的历史。

分10表、8 书、12本纪、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52万字。

《史记》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书中对部分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

鲁迅称之为“”.2、给下列字词注音:缪贤舍人< )西河渑池< )秦王不怿< )3、解释词语。

A ⑴负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⑤谦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⑵使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⑶引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②左右欲引相如去<拉)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引申为掉转)⑷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的)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⑸幸①而君幸赦臣<幸好,侥幸)②而君幸于赵王<宠幸)⑹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么仇也--因为B ⑴拜为上卿--拜,授予官职⑵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患,忧虑,担心⑶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寿,向人敬酒或献礼⑷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去,离开;亲戚,近亲及姻亲.⑸请指示王--指示,指给...看⑹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上前进献⑺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宣言,扬言,到处说⑻布衣之交--布衣,平民.C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②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③乃使从者衣褐--衣,穿D ①而相如庭斥之-廷,在朝廷上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从小路E ①完璧归赵-完,使...完整②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③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④毕礼而归之-归,使...回去F ①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为后G 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修,尊重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宽待4、翻译下列句子,指出句式类型:a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③我为赵将b①而君幸于赵王.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c①何以知之.②求人可使报秦者③拜送书于廷5、找出本文中的成语。

语文·必修4(人教版)第四单元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

语文·必修4(人教版)第四单元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
________③________ ④动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
(3)相如曰:“王必.①无人,臣愿奉.②璧往使。城入赵 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③完.④璧归赵。”①________ ②动词,________ ③动词,仅表________的语气 ④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 (4)赵王于是遂.①遣相如奉璧西.②入秦。①副词,可译
________ ⑥动词,________ (3)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①大臣谋.②:欲予秦,秦城恐
不可得,徒.③见.④欺;欲勿予,即.⑤患.⑥秦兵之.⑦来。计未 定,求人可使报.⑧秦者,未得。①________ ②动词, ________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⑤________
纪传体 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纪传体史书的突出 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 一步结合,能够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从体裁的形式 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的综合。
4.识记字音
蔺.相如( )
缪.贤( )
遗.赵王书( ) 臣语.曰( )
肉袒.( )
亦幸赦.臣( )
(9)臣以为布.衣.①之交尚.②不相欺,况.③大国乎?① 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10)且以.①一璧之故逆.②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 乃.③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④于庭.⑤。①介词, _______②_______ ③副词,_______ ④__________,
________
(5)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①于.②赵王,故燕王欲结于. ③君。今君乃.④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 束.⑤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⑥伏斧质.⑦请罪,则幸.得.脱.⑧ 矣。①________ ②介词,________ ③介词,

高二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知识点:廉颇蔺相如列传

高二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知识点:廉颇蔺相如列传

高二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知识点:廉颇蔺相如列传导读:本文高二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知识点:廉颇蔺相如列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通假字折叠⒈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

“予”通“与”给予。

⒉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质”通“锧”砧板。

⒊可予不。

“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⒋臣愿奉璧往使。

“奉”通“捧”用双手托着。

⒌拜送书于庭。

“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⒍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审查、察看。

⒎设九宾礼于廷。

“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⒏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缪”通“穆”。

⒐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通“熟”仔细。

⒑为一击缶。

“缶”通“缻”盛酒浆的瓦器秦人敲打盆缻作为唱歌时的节拍。

⒒详为予赵城。

“详”通“佯”假装。

二、一词多义折叠负①秦贪负其强倚仗,凭借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使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②臣窃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至赵使臣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引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幸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幸而②而君幸于赵王被...宠幸③则幸得脱矣侥幸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⑥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连词连接“传”与“示”欢①逆强秦之欢欢心②绝秦赵之欢交情顾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②顾吾念之只是必①其势必不敢留君一定必然②王必无人如果因①相如因持璧却立于是就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③不如因而厚遇之趁此由此④因跪请秦王趁机传①廉颇蔺相如列传一种文体②舍相如广成传传舍宾馆③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传递④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传颂从①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跟从②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乃①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竟然②乃前曰于是就③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才孰①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同“熟”仔细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谁哪一个闻①以勇气闻于诸侯闻名②寡人窃闻赵王好音听说三、古今异义折叠①拜为上卿拜古义指授予官职任命。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复习归纳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复习归纳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复习归纳《廉颇蔺相如列传》是西汉时期历史书籍《史记》中的一篇传记,以廉颇和蔺相如为主要人物,通过他们的事迹展现了廉政、忠诚、智谋等品质。

以下是《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知识点复习归纳。

一、廉颇的事迹1.廉颇是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他以廉洁无私而闻名,不接受贿赂,协助魏国打击赵国。

2.廉颇聪明机敏,他多次取得战争的胜利,以沟通战争指挥和士兵之间的战略,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3.廉颇引兵3次攻打齐国,最终成功征服了齐国,用自己的忠诚和智慧成就了自己的伟大事业。

二、蔺相如的事迹1.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位政治家,他虽然来自平民家庭,但以聪明才智和忠诚赢得了赵国的重用。

2.蔺相如在齐纵横的政治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通过自己的智谋和外交手腕成功应对和平战争。

3.蔺相如在与韩国的和谈中,表现出了大国的风范,以高尚的品质和智慧赢得了对方的敬重,并为赵国争取了和平。

三、廉颇和蔺相如的共同点1.廉颇和蔺相如都是忠诚于自己的国家,不以个人利益为重,而是以国家的利益为首要目标。

2.廉颇和蔺相如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展现了坚定的意志和巨大的智慧,成功处理了政治上的危机。

3.廉颇和蔺相如在战略和外交上都表现出出色的才能,以智谋和机智使对手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力量。

四、《廉颇蔺相如列传》的主题和意义1.《廉颇蔺相如列传》揭示了廉政、忠诚和智慧在政治和军事中的重要性,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这些品质的高度赞扬。

3.《廉颇蔺相如列传》鼓励人们以诚实、公正、智慧和勇敢为核心的价值观,以实现个人和国家的长期利益。

综上所述,《廉颇蔺相如列传》是一篇以廉政、忠诚、智谋为主题的传记,通过廉颇和蔺相如的事迹展现了他们的杰出才能和高尚品质。

这篇文章不仅告诉人们真理和道德的力量,同时也激励人们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完整版)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归纳.docx

(完整版)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归纳.docx

十五、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一、文学文化常1、司迁司迁(前 145 或前 135—?),西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字子,夏阳(今西城南)人。

司迁在史官家庭中大,其父司在学点上的兼容并包而又崇尚道家的向,司迁有直接影响。

后承其父之,任太史令,掌管天文法及皇家籍,因而得史官所藏。

同,司迁开始撰写《史》。

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罪下,受腐刑。

出后任中令,著,于完成了《史》的撰写。

深陷囹圄期,司迁不再把修史看作是以往史的、西盛世的,而是和自己的身世之系在一起,融入了重的怨刺成分,多人物都寓含着作者自己的寄托,磊落而多感慨。

司迁修史程中前后心的巨大化,予《史》部丰富的史内涵,它既是一部通史,又是作者着心灵肉体所作的。

2、《史》《史》最初没有固定名,一般称《太史公》,或称《太史公》,也省称《太史公》。

《史》本来是古代史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由通称逐成《太史公》的名。

《史》了上自中国中的黄帝代,下至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史。

全包括 12 本、 30 世家、 70 列、 8 、 10 表,共 130 篇。

司迁以“究天人之,通古今之,成一家之言” 宗旨,使《史》成中国第一部体通史。

近人梁启超称部巨著是“千古之作” (《中国学思想迁之大》)。

迅誉之“ 史家之唱,无韵之《离》”(《文学史》)。

本述的是帝王的事迹,如《羽本》、《秦始皇本》;世家主要叙述族侯王的史,如《孔子世家》;列主要是写文臣武将及杰出人物的,如《李将列》、《刺客列》;是关于代典章制度方面的内容,主要代法、礼、封禅、水利、等典章制度的展程;表以表格的方式排列整理事件次序或史,是各个史期的大事,是全叙事的脉和充。

《史》和后来的《》(又称《前》,班固撰的我国第一部体断代史)、《后》(南朝宋范所撰的一部体断代史)、《三国志》(晋代寿写的一部主要魏、蜀、吴三国鼎立期的体国史)合称“ 前四史”。

二、主要内容主旨(一)人物形象:文通一生的故事表出相如的高尚情操和大智大勇:完璧、池会表了他国家利益而表出的勇敢和智慧,将相和表了他的全大局的高尚思想境界。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整理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整理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整理一.通假字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

“予”通“与”,给予。

2.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质”通“锧”,古代刑具,用于腰斩。

3.可予不。

“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4.臣愿奉璧西入秦。

“奉”通“捧”,用手托。

5.拜送书于庭。

“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6.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观察。

7.设九宾礼于廷。

“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8.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缪”通“穆”。

9.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通“熟”,仔细。

10.为一击缻。

“缻”通“缶”,盛酒浆的瓦器,秦人敲打盆缶作为唱歌时的节拍。

二、一词多义负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犯〕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当〕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使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②左右欲引相如去〔拉〕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幸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幸运〕②而君幸于赵王〔被...宠幸〕③那么幸得脱矣 (幸亏)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④那么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⑥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连词,连接“传”与“示”)欢①逆强秦之欢 (欢心)②绝秦赵之欢(交情)顾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回头)②顾吾念之 (但是)必①其势必不敢留君 (一定,必然)②王必无人(倘假设,假设)因①相如因持璧却立 (趁机)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三、古今异义①拜为上卿〔拜:古义指授与官职;任命。

今义指下跪叩头;祝贺〕②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患:古义指虑,担忧。

高中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内容梳理

高中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内容梳理
二、字音识记
缪公mù避匿nì缪贤miào汤镬huò虽驽nú肉袒tǎn盆缶fǒu案图àn
可予不fǒu渑池miǎn诈佯yáng列观guàn皆靡mǐ传舍zhuàn甚倨jù不
怿yì衣褐yìhè睨柱nì
怒发冲冠: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布衣之交:布衣:平民。旧指贫寒老友。
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2.好马还要乐荐
蔺相如在缪贤门下做门客时,已经表现出不凡的智慧。比如,有一次缪贤曾因犯罪,想投奔燕王。蔺相如以他高屋建瓴的分析,成功地劝缪贤放弃了这一想法,最后使缪贤获得了赵王的原谅。好马还要伯乐荐。要不是后来缪贤的荐举,蔺相如这匹好马也许就会一辈子湮没无闻,更谈不上后来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会中的成功。
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今义:宣告
鄙贱:
古义:地位低下,见识浅薄(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今义:鄙卑下贱
八、写作素材
1.位卑未敢忘忧国
蔺相如虽只是宦者令缪贤的舍人,一个普通门客,但当国家有难,需要他效力的时候,
他义无返顾,慷慨呈辞:“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绝不推脱。后来,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会中,他出色地完成了使命,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2019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讲义新人教必修4

2019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讲义新人教必修4

廉颇蔺相如列传(一)作者简介勤奋好学的司马迁幼年时的司马迁,因为家里贫穷,常常帮助家里耕种庄稼,放牧牛羊,从小就积累了一定的农牧知识,养成了勤劳艰苦的习惯。

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司马迁10岁就阅读古代的史书。

他一边读一边做摘记,不懂的地方就请教父亲。

由于他格外的勤奋和绝顶的聪颖,有影响的史书都读过了,中国三千年的古代历史在头脑中有了大致轮廓。

后来,他又拜大学者孔安国和董仲舒等人为师。

他学习十分认真,遇到疑难问题,总要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

在父亲的熏陶下,他从小立志做一名历史学家。

一天,快吃晚饭了,父亲把司马迁叫到跟前,指着一本书说:“孩子,近几个月,你一直在外面放羊,没工夫学习。

我也公务缠身,抽不出空来教你。

现在趁饭还不熟,我教你读书吧。

”司马迁看了看那本书,又感激地望了望父亲,说:“爸爸,这本书我读过了,请你检查一下,看我读得对不对?”说完把书从头至尾背诵了一遍。

听完司马迁的背诵,父亲感到非常奇怪。

他不相信世界上真有神童,不相信无师自通,也不相信传说中的神人点化。

可是,司马迁是怎么会背诵的呢?他百思不得其解。

第二天,司马迁赶着羊群在前面走,父亲在后边偷偷地跟着。

羊群翻过村东的小山,过了山下的溪水,来到一片洼地。

洼地上水草丰美,绿油油的惹人喜爱。

司马迁把羊群赶到草地中央,等羊开始吃草后,他就从怀中掏出一本书来读,那朗朗的读书声不时地在草地上回荡。

看着这一切,父亲全明白了。

他高兴地点点头,说:“孺子可教!孺子可教!”从20岁起,司马迁开始到各地游历,考察历史和风土人情,为他日后编写史书提供了充足的史料。

做太史令后,他常有机会随从皇帝在全国巡游,又搜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还了解到统治集团的许多内幕。

他还如饥似渴地阅读宫廷收藏的大量书籍,收集了各种重要的史料。

就在他写《史记》的时候,为李陵说情触犯了汉武帝,被关入监狱,判处了重刑。

司马迁出狱后继续写作,经过前后10年艰苦的努力,终于写成了《史记》这部巨著,对后世史学与文学都有深远的影响。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整理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整理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整理《廉颇蔺相如列传》是西汉时期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的一篇列传,主要讲述了两位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

该篇列传揭示了廉颇、蔺相如等人在战争、外交和政治等方面的智慧和才能,对后世政治家和军事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下是《廉颇蔺相如列传》的一些知识点整理:1. 廉颇:廉颇,战国时期赵国将领,以智勇双全、军事才能出众而著名。

他曾率军击败楚国的大军,在中山王之吕申之败后,成为了赵国的名将,并多次在赵国和齐国之间扮演着外交角色。

2. 廉颇与赵国的关系:廉颇曾为赵国的重要将领,他为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因为与宰相蔺相如的政治观点不合,最终遭到赵国国君束缚,被永远驻守边疆。

3. 廉颇与蔺相如的矛盾: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宰相,他与廉颇有着不同的政治观点。

他主张以内政为重,强调外交与谈判,认为战争是最后的手段。

而廉颇则主张以军事手段解决问题,他认为强大的军事力量是维持国家地位的关键。

4. 蔺相如的外交才能:蔺相如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外交家,他以自己卓越的外交才能和智慧化解了一个个危机。

在面对秦国的入侵时,他通过巧妙运筹和智慧外交,成功地保护了赵国的利益并避免了战争的爆发。

5. 廉颇与蔺相如的合作:尽管廉颇与蔺相如曾有分歧,但在面对秦国入侵的危机时,他们决定联手共同抵抗秦国。

廉颇用自己的军事才能抵御敌人,而蔺相如则运用外交手段巧妙地瓦解了秦国的进攻。

6. 廉颇、蔺相如的遭遇与结局:廉颇因与蔺相如不合而被赵国国君束缚,被永远驻守边疆。

而蔺相如则因在外交上的卓越表现而受到赞赏,最终成为赵国的重要宰相。

7. 廉颇、蔺相如的影响:廉颇、蔺相如的智慧与才能对后世政治家和军事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们的故事揭示了战争与外交的关系,以及政治智慧的重要性。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他们都是被广泛引用和传颂的英雄。

高中语文 4.11《廉颇蔺相如列传》孔子和司马迁的故事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4.11《廉颇蔺相如列传》孔子和司马迁的故事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孔子和司马迁的故事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曾经几番遭受被''打倒”厄运但就是打不倒的孔子,因为一部《论语》奠定了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代表人物的历史地位。

说起来也许让人意想不到,这位孔老夫子的“成人”之际,正处于其人生的困境。

孔子是贵族的后裔,但当他出世的时候,已是家境败落,因此孔子自幼生活在贫贱之中。

他三岁丧父,正当十六七岁时,又失去了母爱。

但是,这时的孔子并未因为世事的炎凉而自卑、自弃或沉沦,而是发奋从小事做起,刻苦努力,深沉处世,谦恭知礼,勤学好问。

期间,他种过菜、做过饭、推过车、放过羊,还当过“下九流”的吹鼓手。

即如他自述的“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也正是在成人之际脚踏实地地奋发自强,才为后来一举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座打不倒的丰碑奠定了人格与才识的坚实基础如果说孔子是少年逆境育英才的话,那么年少幸运的司马迁则可谓顺境出英才了。

司马迁出身于几乎是世代相传的史学家系10岁时随身为太史令的父亲到了京都长安师从名儒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当他弱冠之际,又开始游历名山大川寻访调查古迹遗事,不期竟为后来完成撰写《史记》这一千秋功业作了充分的先期准备。

在中国历史上,司马氏家族多英才。

汉代的司马迁以《史记》千古流芳,宋代的司马光则以一代名相的美名和开“通鉴体”史书先河的《资治通鉴》名垂青史。

少年司马光机智地砸破水瓮救出溺水同伴的故事,900多年来被广为流传。

司马光并非自小聪颖早慧的“神童”,相反却是个“幼时记诵不如人”的“笨孩子”,之所以能在壮年和晚年取得很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把握住了“成人”前后这个人生机遇。

成人前,他加倍地努力,“手不释卷”,乃至达到“不知饥渴寒暑”的忘我地步。

正因为如此,他20岁便如愿中了进士甲第,次年又出任了华州判官。

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腊梅香自苦寒来”。

“成人”之际,本来就是经受“磨砺”和“苦寒”实现自强人生的新起点。

高中语文 4.11《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与《史记》指瑕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4.11《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与《史记》指瑕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司马迁与《史记》指瑕
《鸿门宴》一文后的资料“司马迁与《史记》”中错误之处颇多,兹聊举一二。

中国古代史学源远流长,史学家灿若河汉。

“河汉”指银河,形容史学家多应用成主语“灿若繁星”。

《史记》叙写了从上古传说时代到西汉三千年的历史,治世、乱世、和平、战争、创造、毁灭……漫长的沧海桑田历历在目。

“沧海桑田”形容世事变化巨大,用“漫长”一词修饰明显不妥。

在司马迁笔下,……在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伟人,也有微贱的人物。

“人物”与“伟人”不相照应,应改为“小人物”、“普通人”之类的词语。

鸿门宴以传神的笔触,写出了项羽磊落的气概,张良机智的安排,刘邦圆滑的表演,樊哙忠勇的行为,范增无奈的心情。

其中的“安排”、“表演”与“气概”、“行为”、“心情”不同类,可分别改为“头脑”、“性格”。

任何一部历史著述,如果能在历史事实陈述中提出益人心智的见解,如果能得到读者如此青睐,它的作者便得到了最高的褒赏。

“任何”的意思是不论什么,全部在内,用在假设句中,明显不通,应删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总结
一.通假字
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

“予”通“与”,给予。

2.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质”通“锧”,古代刑具,用于腰斩。

3.可予不。

“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4.臣愿奉璧西入秦。

“奉”通“捧”,用手托。

5.拜送书于庭。

“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6.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察看。

7.设九宾礼于廷。

“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8.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缪”通“穆”。

9.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通“熟”,仔细。

10.为一击缻。

“缻”通“缶”,盛酒浆的瓦器,秦人敲打盆缶作为唱歌时的节拍。

二、一词多义

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使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②左右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
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侥幸)
②而君幸于赵王(被...宠幸)
③则幸得脱矣 (幸亏)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
⑥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连词,连接“传”与“示”)

①逆强秦之欢 (欢心)
②绝秦赵之欢(交情)

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回头)
②顾吾念之 (但是)

①其势必不敢留君 (一定,必然)
②王必无人(倘若,假如)

①相如因持璧却立 (趁机)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
三、古今异义
①拜为上卿(拜:古义指授与官职;任命。

今义指下跪叩头;祝贺)
②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患:古义指虑,担心。

今义指害病;灾祸)
③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寿:古义指向人献物以祝人长寿。

今义指年岁,生命;生日)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去:古义指离开。

今义指除掉,减掉,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
(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

今义指与自己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
⑤请指示王(指示:古义指给……看。

今义指上对下指导、命令)
⑥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古义指上前进献。

今义指向前发展进步)
⑦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宣言:古义指扬言,到处说。

今义指国家、政党、团体或领导人对重大问题公开表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
⑧布衣之交(布衣:古义指平民。

今义指麻布衣服)
⑨左右欲刃(左右:古义指左右的侍从。

今义指左和右两方面)
⑩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鄙贱:古义指粗野而又地位低微,谦词。

今义指鄙视,轻视)
⑾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约束:古义指盟约。

今义指限制使不越出范围。


(12)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美人:妃嫔今义:美女)
四、词类活用
a.名词作动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
②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
③乃使从者衣褐(衣,穿)
④怀其璧(怀,怀揣着)
⑤蔺相如前曰(前,走上前)
⑥臣乃敢上璧(上,献上)
⑦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⑧臣语曰(语,告诉)
b.名词作状语:
①而相如庭斥之(通“廷”,在朝廷上)
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表示"至"的方式,从小路)
③奉璧西入秦(西,方位名词状语,向西)
④乃前曰(前,,方位名词做状语,向前)
c.使动用法:
①完璧归赵(完,使……完整)
②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
③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
④毕礼而归之(归,使……回去)
⑤以绝秦望(绝,用……断绝)
d.意动用法:
①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为后)
e.形容词作动词:
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敬,尊重)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宽宏大量)
f.形容词作名词:
①而绝秦赵之欢(欢,友好关系)
②宁许以负秦曲 (曲,理亏之责)
g.动词作名词:
①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约束,盟约)
h.形容词作动词:
①大王必欲急臣(急,逼迫)
五、特殊句式
a.判断句: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③我为赵将
④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5天下所传宝也
6严大国之以修敬也
b.被动句:
①而君幸于赵王“于”字表被动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字表被动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于”被动
④廉颇,取阳晋,拜为上卿拜,(被)授予官职
c.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1、何以知之 2、君何以知燕王
②定语后置:1、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③介宾短语后置:1、拜送书于庭 2、以勇气闻于诸侯(以勇气于诸侯闻)3、故燕王欲结于君(故燕王欲于君结)4 臣头今与壁俱碎于柱矣( 臣头今与壁与柱俱碎矣)5设九宾于廷(于廷设九宾)
③状语后置:1、乃设九宾礼于廷(乃设廷礼于九宾)2、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于)境上(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于境上会)
d.省略句
1:传(之)以(之)示美人及左右。

2: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

3:遂与秦王会(于)渑池。

六、成语总结
1价值连城:形容物品十分贵重。

2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送回赵国。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3渑池之会:也作“渑池之功”,本指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秦王,为赵国立下功勋。

后泛指为国立下巨大功勋。

4负荆请罪: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

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自请严厉责罚。

5 刎颈之交: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6怒发冲冠: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

形容极端愤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