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台江县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技巧:三步速解语句排序题
事业编行测答题技巧:简单搞定语句排序题
2015年北京事业单位招聘 2015年北京事业单位考试题库
来源:中公北京事业单位考试网
事业编行测答题技巧:简单搞定语句排序题在事业单位言语理解与表达考试中有一类题型为语句排序题,它要求考生在给出的杂乱无序的几句话中做出正确排序,使其连贯、语序自然。
就语句排序题而言,需要考生注意的是考点在逐渐综合考察。
首先要知道排序题的整个文段是一个三百字左右的一个整体,一般文体为议论文或者记叙文,在如此短的文段当中不可能出现倒叙或者插叙能写作手法,一般都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去叙述的,所以反面论证、指代类句子、结论类句子和补充类句子都不适合做首句。
因此,在一道题目中,以上所谈到的知识点在题目当中均有涉及。
例题:
①因为细胞这种旺盛的生长过程如不加抑制地发展下去,细胞病变生成肿瘤的可能性极大
②当人体处于生长发育期时,体内细胞生长迅速
③但是,衰老程序一旦启动就不可逆转
④但这一细胞迅速生长的过程同时也给人体带来了危险
⑤这一在人类年轻时启动的保护程序,最终发展成了人类的死亡程序
⑥为了避免这种危险,人体就会启动衰老程序。
通过一些功能基因降低细胞增殖能力
此题的考点就是首句的判定和相邻排序的定格。
选项是②和⑤开头的,但是⑤是以“这”这样的指代开头的句子,只带对象不明确,所以不适合做首句,先排除AD。
通过话题一致的原则,②后边应该是④,都是以“细胞迅速生长”为话题。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如何巧解语句排序题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如何巧解语句排序题语句排序题本身并不难,考生可以从逻辑、关联词、因果关系、人称等各个方面入手。
但是如果考生没用找到合适的方法,解答起来会比较浪费时间。
做语句排序题要遵循以下三点:1、上下文的内容要符合逻辑。
语句排序或以人们的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或以空间的变换为序,由上到下,从左到右;或按事情发展和客观过程为序;或以事物性质的主次轻重为序;或按景物的远、近、动、静等不同为序。
2、语句上要前后照应、上承下接。
语句前后照应包括答句与问句的照应,总起与分承的照应,句子结构的照应,上下句词语间的照应,前后句式照应等。
3、借助选项的不同可以获得一部分提示,有利于快速解题。
(一)事理的逻辑性(基本方法)事理的逻辑性,就是在强调行文的逻辑关系。
无论叙事、状物还是说理,在行文时都要遵循生活的逻辑、自然的逻辑和思维的逻辑。
比如,例证应该在观点之后,解释说明应该在观点之后。
总述的部分应该是在分述之前的观点中或者分述之后的总结中。
如果在表述的过程中违背了这些事理的逻辑,就必然会影响到语句的连贯性。
【例1】党的十七大报告清醒地认识到,______________,从而正式宣告了全面改善民生时代的到来。
①并在客观认识现存民生问题的基础上,突出地强调了社会公平、正义、共享的发展理念②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③将全面改善民生、实现国民共享发展成果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指向④我国现阶段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等民生方面确实存在着较多问题⑤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A.④⑤②③①B.②⑤④①③C.②⑤④③①D.④②⑤①③【解析】D。
题中②⑤是对④的解释和补充,所以②⑤排在④之后,排除B、C两项。
①和③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在认识问题的基础上才能作出目标指向,因此③排在①之后,排除A 项。
本题是按照认识问题、解释问题、确定目标的逻辑顺序来解答的,只有D项最符合逻辑顺序和语言习惯。
语句排序题解题技巧
语句排序题解题技巧语句排序题说不上很难,但是有点麻烦,在公务员考试行测考场上,快速而准确地选出答案,能增大获得面试入场券的概率。
接下来,本人为你分享语句排序题解题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句排序题解题技巧一、找显眼的提示词一些语句排序题的首句不好判断,即使从它的选项中可以知道只有这两句中的一句是首句,但是你在那里琢磨半天,盯着这两句看了一遍又一遍,还是看不出来哪句是首句,这可怎么办?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请立即放弃判断首句,去看其他语句,找突破口,比如说一些语句中会出现明显的指示词,如这、它、与此类似、总之……,这些你一眼扫过去就能发现的明显词汇,将帮你快速锁定答案。
不信?看下面这道2019年国考真题,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千万别眨眼啊!【例1】①未开采的煤炭只是一种能源储备,只有开采出来,价值才能得到发挥②充分挖掘并应用大数据这座巨大而未知的宝藏,将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③有人把大数据比喻为蕴藏能量的煤矿④数据作为一种资源,在“沉睡”的时候是很难创造价值的,需要进行数据挖掘⑤大数据是一种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规模大大超出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⑥与此类似,大数据并不在“大”,而在于“用”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③①②⑤④⑥B.⑤③④⑥①②C.③⑤②①④⑥D.⑤④③①⑥②【解读分析】看到这一正确率是不是心里有了些许安慰呢?因为不只你一个人错了,还有这么多小伙伴陪着你呢!大家拿到这题肯定先看③和⑤了吧,在那里研究半天,发现两句好像都可以做首句,不好排除啊。
这可怎么办?“还能怎么办,只能一句一句挨着看一遍,慢慢缕缕顺序,挨个排除呗!”只能说这位考生太耿直了,看笔者下面放个大招!不知道大家注意到第⑥句没,“与此类似”,多么明显的提示词啊,就这么坦荡荡地放在大家眼前,无论如何也不能漏掉它啊!“此”指的是什么?“大数据不在大而在于用”到底与什么类似呢?看前面几句,明显就是指第①句,所以①⑥肯定是在一起的,看看选项,只有D项是这么排序的,按照D 项的顺序验证一下,很通顺,就选D。
语句排序题七大解题技巧
语句排序题七大解题技巧
1. 熟悉题目语句的含义
在做语句排序题之前,首先要熟悉每一个句子的含义,这对于你的正确理解和准确解答题目至关重要。
2. 寻找语句之间的关联
在把每一个语句搞清楚之后,便可以从思维角度,把语句之中两两关联起来,找出各句存在的联系,如转折关系、时序关系等等。
3. 把语句分类
将各句子进行分类,例如:开头句、最后句、中间句,再把同一类别的语句进行比较,总结出它们之间的共性。
4. 标记强弱指示词
指示词是将几个语句连接起来的关键词,句与句之间存在着丰富的时序、转折等关系,所以,把题中出现的指示词标记出来,可以帮助你很快归纳出语句的正确顺序。
5. 从结构上思考
语句排序题的题干中,通常会给出一个“框架”来表现语句排序的结构,找出题干的结构,在结构上对语句进行排序思考和分析,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6. 从时态上思考
对于一些时间上有顺序要求的语句,可以从时态的角度思考,根据时态的变化,总结出时序的顺序。
7. 从具体情况出发
解题时,有时也可以从语句中所涉及的具体情况出发,比如情节、人物等,从而发现语句之间的有关联。
事业单位行测之三步详解语句排序题答题技巧
事业单位行测之三步详解语句排序题答题技巧在事业单位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一直是考查的重点,因此,也是考生们复习的重点对象。
考生平时需要注意培养语感,同时要掌握一些语句排序题的解题技巧,才可以在行测考场上答题游刃有余。
接下来,我们就给大家讲解打开语句排序题大门的三种方法。
第一种-看首句我们知道,首句的作用往往是引出话题、总领全文,因此,正确选项的首句往往是比较宏观的。
另外,根据首句的特点,可以合理排除一些不符合首句特点的选项,以缩小选择范围。
不适合作首句包括:第一种是以关联词为开头的句子,既然有“但是”引导转折后的句子,前面就必须先有转折前的句子存在。
以此类推,无论是转折也好,递进、因果、假设也好,关联词引导的句子一般不作首句;第二种是含指示代词的句子,因为指示代词往往是前文说了某个具体的指代对象,后文为了避免重复才使用的,所以一般也不作首句。
通过看首句,考生可以把选择的范围缩小,一般会剩下两到三个选项。
第二种-看标志考生应该把目光放回题干,找到明显的标志词,能够帮助自己把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理出来。
如:找到关联词、顺序词或指示代词,都能知道句子的先后顺序;而找到重复性词语,就能知道哪几个句子应该放在一起。
然后根据这个规律,看看下面的选项是否符合,不符合的可以排除,剩下的自然就成为正确答案。
通过看标志、合并同类项理顺句子的先后顺序,这时候正确答案基本锁定。
第三种方法-看思路可以通读一遍自己初步确定的选项,检验是否符合正常的行文脉络。
如果是记叙文,应该按照一定的时间或者空间顺序来写作,时间顺序如春夏秋冬,空间顺序如从远至近;如果是议论文,应该符合逻辑顺序,如从表面原因到根本原因。
检验后如果发现选项符合写作的思路,则为正确答案。
行测言语理解答题技巧:语句排序解题三大步骤
行测言语理解答题技巧:语句排序解题三大步骤无论是在国考还是省考当中,言语理解部分有一个重要题型叫语句排序。
很多考生在看到这一类题型的时候,就觉得非常头痛,没有头绪,而且答这块题目的时候花费的时间较长,正确率又低。
今天中公教育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在语句排序这类题目如何较快地解题。
在语句排序这一块总共有三大步骤。
一、看选项排首句1.不能做逻辑起点的句子(1)含指代词开头指代不明的句子(这,那,此,其,它等)(2)成对出现的关联词语,后者不做逻辑起点(但是,所以,就,而且,还有,才,则等)(3)含有总结性词语的句子(总之,综上,由此可得,言而总之等)(4)并列句的后句不做逻辑起点(另一方面,同时,也等)(5)具体描述评价说明的句子(揉碎了说,比如说等)2、能做逻辑起点的句子(1)提出观点:中心句(2)引出话题的句子(背景句、名言警句)二、看标志定先后1、指代词(这、其、他、他们等)2、关联词(虽然……但是、因为……所以等)3、顺序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4、重复词(重复出现的概念或话题顶真结构)5、总结词(因此、总之、换句话说、总而言之等)三、看行文定顺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分析观点——论证观点提出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例题:①再比如财产公开不需要保护隐私,但香港把保护隐私作为财产申报公示制度的基本原则,保护申报人隐私也是一项国际惯例②但在如何公开,何时公开,怎样公开等问题上还远没达到共识的程度③有人分析称,各界在认识上存在不少误区,比如认为所有公务员都要公开,但香港就并非如此④从现实情况看,就官员财产要不要公开的问题,早有基本共识⑤这就需要我们静下来研究问题,而不是流于情绪的宣泄⑥这样的冷静分析不是没有道理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④③②①⑤⑥B.③①④②⑤⑥C.④②③①⑥⑤D.③②④①⑥⑤【中公解析】答案为C。
在这个题目当中排在首句的有③和④这两句,首先我们可以比较一下③④谁更适合做首句。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语句排序题巧找首尾.doc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语句排序题巧找首尾安徽事业单位招聘网为你提供:语句排序是一种经典的题型,事业单位考试中总是会有语句排序身影的存在,即便它的题量不大。
所以我们有必要掌握快速解决语句排序的做题方法,这样才能节省下来时间去处理其他的题目。
这里中公教育专家主要同大家分享的是通过找首句、尾句的方法进行快速解题。
通过找首句、尾句确定答案是一种简便、快捷的方法,而我们要知道具备什么特征的句子能够作为首句、尾句;具备什么特征的句子不能作为首句、尾句。
通过找首句、尾句确定答案分为两个层面:一、结合选项确定首句、尾句(1)2-1-1型选项,正确答案多在2中,如四个选项分别是:A.⑤④③①②⑥B,③②⑤⑥①④C.②④①⑤⑥③D.⑤⑥②③①④(2)3-1型选项,正确答案多在3中A.⑤④③①②⑥B,⑤②③⑥①④C.②④①⑤⑥③D.⑤⑥②③①④二、结合题干确定首句、尾句(一)、不能作为首句:(1)指示代词、人称代词开头——这是一种悖论,又难以杜绝。
(2)成对出现的关联词语的后者——但是,只要想象就难以避免不实虚构出现。
(3)含有总结性词语的句子―因此,对于前行者来说,坚强踏实的脚印就是对梦想最有力的诠释。
(4)具体分析、描述性的句子一从江岸直到我的楼下是一片大沙坪,月光照着,茫然一白,但带点儿青的意味。
(二)、能够作为首句、尾句:(1)观点句、总领句、背景铺垫的句子可以作为首句——月亮高高停在天空,非常舒泰的样子。
(2)总结性的句子可以作为尾句——这是南方的海,我故乡的海,终日奔涌喧哗着阳光的海。
【例题1】吐泻过多的人,要输入生理盐水等。
通常,人体组织中的水分含盐的浓度为0.9%,即100毫升水中含0.9克盐。
盐是体液的重要成分,高温作业的人,出汗过多,需要补充含盐饮料。
所以增进食欲和提高食物消化率。
盐能参加体液代谢。
因为盐的咸味,能刺激人的味觉,增加口腔唾液分泌。
但是,过量食用食盐会使人类患上很多种疾病。
A.②⑤④⑥③①B.③①⑤④②⑥C.②⑤④③①⑥D.⑤⑥②③①④解析:本题首先结合选项去看,②为首句的可能性最大,发现③、⑤都属于具体描述的句子,不能作为首句,故排除B、D;按照写作思路,首先应当描述“需要补充体液”最后阐述“过量食用食盐会使人类患上很多种疾病”,故⑥应为尾句,故选C项。
事业编行测答题技巧:语句排序题,原来如此简单
事业编行测答题技巧:语句排序题,原来如此简单
【导读】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这部分题型主要考查的是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在言语理解与表达中有一类题型——语句排序题,它要求考生在给出的杂乱无序的几句话中做出正确排序,使其连贯、语序自然。
一些考生表示做这种题目没耐心,待排序的句子都没有完整的看完、看全,就随便选了一个答案。
其实,语句排序题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只要考生掌握了一个好的方法,就可以很快的找出答案。
下面小编就来告诉大家解决语句排序的小技巧。
首先,考生要观察选项,找到最佳的答案。
在一般的语句排序题目中会给出顺序混乱的6句话,一些考生拿过题目来便直接进行阅读,之后便凭着自己的语感将句子进行排序。
其实这样的答题方式并不能帮助考生完美答题。
这样答题不但会造成对语句的重复阅读,增加阅读量的同时导致时间消耗严重,而且这样还根本不能保证做题的正确率。
所以,我们要好好的观察选项,从选项入手,找出最佳答案。
考生需要去认真观察,去看选项里面涉及的首句和尾句。
判断什么样的句子能作为句首,哪些又是作为句尾的最佳选择。
考生平时要多积累经验,加强对句子本身的理解,要有一定的语言基础。
接下来,考生就要注意逻辑,找准顺序。
考生要注意语句的逻辑顺序。
比如时间顺序,在句子中注意观察表现时间顺序的词,还有那些表示承接、转折的的词语,都反映了一种逻辑关系。
还有事物自然的发展顺序以及自然规律的顺序,这些都可以为考生提供思路。
事业单位考试语句排序题中的解题思路
事业单位考试语句排序题中的解题思路语句排序题在事业单位等多种考试中都会出现,尽管每次出题的分数比例不大,却是一种必考题型,因此研究该题型的解题思路十分必要。
行测的题目难度都不算大,就拿语句排序来说,如果你把四个选项挨个试一遍,总能对比出正确答案,行测题目的难度就是要速度。
所以接下来和大家谈一下如何快速解决这类问题。
一、逻辑起点分析1.没有主语的句子不能当开头。
一个没有主语的句子,只有动词,如果放在开头就会导致整段文字的论述对象含混不清。
比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如果这样的句子放在开头,那么到底谁体现了优越性,主语是不明确的。
2.关联词的后半句和表示第二次的连词不能当开头。
比如:但是,我们依然相信组织。
如果这句话放在开头,我们都不知道它是立足于什么开始转折的,所以不能开头。
3.总结词和表示结论的句子不能当开头。
这个知识点是众人皆知的。
总结词相信大家都能找出来,比如说因此、于是、总之等。
但是什么是总结性的句子呢?按照汉语的语言习惯,提出解决方案、确定性的句子、语气强烈的句子适合结尾。
比如说:“我们应该……”、“……实现了……作用”、“难道我们不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吗?”等。
4.具体论述不能当开头。
中国人说话的习惯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上来就“从历史角度看”、“从现实角度看”或者“一方面”、“另一方面”,这很显然已经在具体分析问题的内在了,通常应该是在中间部分出现的。
5.代词不能当开头。
代词出现通常都是指代前面出现过的名词的,如果上来就用名词开头,容易导致论述对象不明。
但是,以上方法也只是能解决绝大多数问题,历年考题中确实出现过四个选项的开头就是上面的那四种禁忌情况的。
那么,是这道题出错了吗?非也。
在这四个不能开头的情况中,前两个是绝对不能开头的。
如果再遇到这种情况,我们结合接下来的方法从后两个入手,同时再结合逻辑终点是能够把答案选出了的。
二、选项特点分析1.2-2型选项。
这类选项就是四个选项的逻辑起点是2-2型,例如:A.1……;B.1……;C.2……;D.2……这样我们就需要先比较1和2哪一个适合做逻辑起点,确定开头之后我们就能排除两个个选项。
三步骤搞定行测语句排序题
三步骤搞定行测语句排序题语句排序题从2008年出现在国考里,作为一种新题型,要求我们根据文段材料信息,将打乱的几个语句进行排序,成为一段完整通顺的段落。
到2011年公务员考试中,语句排序题的数量上升到3道。
2012到2018年国考中几乎会固定的出现两道排序题,16年部省级和17年的地市级试卷甚至考察了3道!位置则大约是在15道片段题中的第7、8题或者20道片段题中的第11、12题,也即是处于片段阅读题的中间位置。
这个题型是我们不容易稳定拿下,却又极易被忽略的题。
平时复习时不注意排序题,在考试当中“七分靠运气,三分靠积累”,就很容易导致这部分解题时间长,错误率也较高,一道题想上两三分钟都不是不可能,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做题心情和节奏。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高效解决语句排序题呢?现结合我的做题经验和对近五年国考真题的分析,整理出一套排序题解题方法,尽量全面的包含各解题技巧,有其他思路的小伙伴还请多多分享补充,造福社区攒RP!^_^直接上干货~排序题的本质:三种顺序——时间、空间和逻辑为了接下来分析做题技巧的时候能达到庖丁解牛的效果,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排序题所选取的文段素材有什么样的特点,是不是命题人随便在发表的文章里摘了一段就让我们排呢?显然不是。
行测每个模块考察的都是我们的推理能力,排序题更是如此。
既然如此,需要我们排序的这几个句子肯定都是有一定顺序的,了解这些表达顺序有助于把握语句排序题的本质。
不要在考场上现场分析和整理顺序,考场下就应该首先了解可能出现的顺序,做好充分的准备,知已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我把18年到13年这6年国考排序共13题左右按照正答给出的顺序,将它们组成一个完整的文段进行分析后,发现每一道排序题都是有着严格顺序的文段,而这个顺序不外乎就是三种: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其中,逻辑顺序占据了大部分的排序题。
这三种顺序分别是:1.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
行测备考:句子排序题的解答方式
行测备考:句子排序题的解答方式行测考试中句子排序题这几年都是必考题型,对于这道题很多考生都望而生畏,感觉老是找不到解题的方法,以至于一看到这类题就发愁。
那这类题到底要怎么答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一、明确主要考察什么?这类题主要考察考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整体性。
那考生就需要通读各句,把握文章的整体。
具体表现于判断语段的基本表达方式和基本内容,辨别语句中的关键词,注意语句的层次,这样也能对材料有整体的把握,方便后面的解题。
二、通过选项的对比来做题句子排序题都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不会有大题,也不会有填空题,但这类题同样也很重要。
而考生在解题的时候,首先要明确解题的思路,比较好的解题思路就是通过选项的对比来解题,简单来说就是抓住选项间的区别来解题。
而选项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逻辑终点和起点的不同,考生需要辨别清楚哪些是不能做逻辑终点和起点的句子,以此来排除错误答案。
通常来说可以做逻辑终点的句子一般为结论性的句子,而能做逻辑起点的句子通常包括几大类,分别是关联词后半句开头的句子,含指代不明指代词的句子,并列句的后句,具体分析、描述性的句子等等。
考生在做题前,就要把这些定义区分清楚。
三、如何筛选出正确的选项?虽然说通过选项的对比能排除一些错误选项,但如何筛选出正确选项还是一个难题。
考生需要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而标志性词语就是解题的突破口。
那也意味着考生要先弄明白哪些是标志性词语,标志性词语一般包括关联词、顺序词、重复词、指代词等词汇。
而在考生弄清哪些是标志性词语之后,就能通过标志性词语确定两到三句话的先后顺序,甚至确定整段的排序。
如此,考生也能尽快筛选出正确答案,排除错误答案,提高做题的速度。
以上,就是行测中句子排序题的解答方式。
考生首先要明确考什么,然后通过选项对比来做题,最后通过找标志性词语来筛选出正确答案。
当然除了这些,考生还要经常练习,以此来提升解题速度。
希望考生们能掌握解题的窍门,多拿分。
行测言语理解:语句排序如何快速解题
行测言语理解:语句排序如何快速解题做了许多行测模拟题还是没有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分数?那是你没有掌握一些技巧和重点,下面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言语理解:语句排序如何快速解题”,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的考试资讯!行测言语理解:语句排序如何快速解题行测考试中语句排序题经常考查,虽然最多考查两道题,所占比重不大,可是对于国考而言,一分可以拉下千百人,千万不可小觑。
一些考生总觉得解排序题很鸡肋,思考时间长还不一定做得对。
那么该如何省时省力的解题呢?接下来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如何快速解答语句排序题。
技巧一:事理逻辑需注意事理逻辑即逻辑关系。
任何文体在对事物进行描述时,都必须遵循一定的逻辑。
比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
【例1】①商代以后,随着文字的出现,书写需求增加,周宣王时期“刑夷始制墨”,出现了颗粒状人工墨。
②到了以彩陶为典型特征的仰韶文化时期,已经有了用来研磨颜料的研磨器--石研。
③这些长过半米的大石器,是用来加工粮食的。
④砚起源于研磨器,目前已知最早的研磨器是距今七、八千年的裴李岗、磁山文化时期的石磨盘和石磨棒。
⑤此后,用于研墨的石研,就成为早期的砚。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①③④⑤②B.④③②①⑤C.①③④②⑤D.④③②⑤①【答案】B。
解析:确定首句,按照时间顺序“距今七、八千年”要放在“商代以后”之前,排除A、C两项。
⑤中有表示总结性的词语“此后”来说明砚的发展历程,应放在最后。
故本题选B。
技巧二:特殊词语要牢记题干中存在一些标志性词语,多加关注便可快速锁定部分句子顺序,进而帮助我们解题。
1、转折的关联词:虽然…但是…、尽管…还、然而、却。
2、选择的关联词:要么…要么、与其…不如、是…还是、宁可…也不。
3、并列的关联词:一边…一边、既…又、一面…一面、一会儿…一会儿。
4、递进的关联词:不但…而且、不但不…反而、不仅…还。
5、假设的关联词:即使…也、要是…就、如果…就、倘若…就、即便…也。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语句排序题目方法.doc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语句排序题目方法【很多同学觉得语句排序型题容易做,其实要做对不容易!小编为大家提供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语句排序题目方法,一起来学习一下吧!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语句排序题目方法在国考和省考中,行测言语理解片段阅读中有一种小题型——语句排序型题目。
虽说很多小伙伴觉得这种题目凭预感很容易做,但是想要做对其实并不容易,所以,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捋一捋排序题的方法,一举拿下排序题型。
排序题最好用的方法当属——排序三步走。
第一步:观察选项首尾句。
通过观察选项的首句或者尾句,看看哪些能够做首句和尾句,哪些不能做首句和尾句。
比如说:【例题1】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④九十年代的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
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A.⑥⑤①②③④B.④③⑤①②⑥C.③①⑤④②⑥D.④②①⑤③⑥【解析】做题首先要把握基本内容。
不难看出,这是一段议论性的文字,中心句是②句。
再初步分层归类。
统观这几句,除①②⑤外,③⑥两句也明显不适于作首句,因为分析问题总要有问题在先才行。
这样,经过简单的定性与归类后,选项便只剩下B、D两项了。
第二步:观察标志词语判定前后顺序。
常见的标志词语如:指示代词、关联词、重复词、因果词等。
比如刚才这道题目:【例题】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④九十年代的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
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A.⑥⑤①②③④B.④③⑤①②⑥C.③①⑤④②⑥D.④②①⑤③⑥【简析】我们通过第一步排除了A、C,对于剩下两个选项,可用标志词语判断,根据②句中代词“此”和转折连词“却”,可以断定②必接于④后,即顺序为④②;根据①和⑤两句中的关联词“则”,可断定这两句的顺序应是①⑤。
2015年国考行测备考:语句排序题解题技巧
2015年国考行测备考:语句排序题解题技巧语句排序题在2008年国考当中首次出现,接下来几年中,语句排序题命题慢慢变规律,题量也逐步趋于稳定:2010年和2012年的国考题量在2-3道,13年和14年国考中是2道,而在部分省份,语句排序题省考题量高达10道题,也就是说,语句排序题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必考题型,在国考中也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
但是同学们在考场上做这类题目的时候,往往会觉得比较费时间,做起来也不知如何下手,今天我们就通过几道例题一起来看看语句排序题的做题方法。
拼图成功的诀窍在于把握每一个板块之间的细微联系,小块小块的拼,最后连在一起,语句排序题的做题方法也是如此,要先分析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再把他们整合成一个整体。
也就是说我们既要组合句子,又要符合愿意,所以说语句排序题是对我们思维连贯性以及语言文字综合功底的一个考察,也是对我们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拔高。
正是因为有难度,近几年随着考试难度的加大,这种题型也受到了命题专家的青睐。
【例题1】①这其中一脉相承地贯穿了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精神和理念,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化的理念和西湖的治理融合在一起,并将这种融合延续下来,②主要原因在于历史上的杭州人将传统山水文两者缺一不可。
③中国拥有湖泊的城市很多,但为什么城市发展与景观和谐并存的鲜而有之,而尤以杭州与西湖这一例凸显了出来?④这种的延续性,是中国其他天人合一城市普遍缺失的⑤我们翻阅西湖的历史,那就是一部保护与治理的历史,这就是城市建设与景观建设相辅相成的历史。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①④③⑤②B.③⑤①④②C.⑤①④③②D.③②④①⑤【答案】C【解析】对比选项,首先确定首句,选项中的首句有①③⑤,①中代词在句首,肯定不是首句,排除A。
相同首项优先看,假设③是首项,后面可能跟②或⑤,分析发现③以问号结尾,而②正好是对问题的回答,因此③②应在一起。
排除B。
继续看D项,④提到“这种的延续性”,①中“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历史文化的延续性”,显然①在前面,④才能指代,因此排除D。
事业编行测答题技巧:语句排序题中的逻辑起点
事业编行测答题技巧:语句排序题中的逻辑起点事业单位行测考试中,有一种语句排序类题型,考生对于此类题型总是摸不着思路,不知道如何走出第一步。
今天我们就来带大家一起来针对此类题型进行分析,解答,希望可以帮助考生在以后的考试中更胜一筹。
语句排序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叫做“关注逻辑起点”,是指先看选项的首句,通过选项中已经圈定的首句范围,排除掉一些不能做首句的选项,从而缩小选择范围,进而快速得出正确答案。
注意,下列句子不能做首句:
1.含有代词的句子不做首句,如含有:它、他们、这、这些等。
2.含有关联词后半部分的句子不做首句,如含有:但是、而且、否则等。
3.含有总结性词语的句子不做首句,如含有:因此、总之、换句话说、总而言之等。
可以优先作为首句的又是什么呢?
1.含有定义性内容的句子适宜做首句。
如含有:“……是……”、“……指……”、“……本意是……”等的句子。
2.含有背景介绍的句子适宜做首句。
句子形式通常仍是“……是……”。
例题:
1.①据调查,失读症在西方人中比较多见,而在中国人中极少发现
②让患者先学习汉字,再将语言材料用英文和汉字分两边认读,丧失的英文阅读能力竟然也得到了部分恢复
③失读症指人因大脑局部受到损伤而丧失文字阅读能力
④根据汉字认知的特点,西方发明了一种奇特的失读症治疗法
⑤所以使用汉字的人因局部脑损伤而导致失读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减少了
⑥其原因就在于汉字的认知是左右脑并用,而非只有左脑在单独发挥作用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⑥③⑤④
B.②③⑤④⑥①
C.③①⑥⑤④②
D.④②⑥⑧①⑤
答案:C。
事业单位行测考试言语理解语句排序之解题技巧
年事业单位行测考试言语理解语句排序之解题技巧事业单位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目当中有一种常考题型,叫做语句排序。
它具体考查的是根据语意的需要将句子进行正确组合,这种组合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逻辑性,所以句序安排也会有一定的规律,抓住了它的规律,也就相当于找到了解题的钥匙。
解题技巧(一)抓逻辑起点在语言组织中,总有一些内容不应该不合时宜地出现在一段话的首句。
只要我们把它们找到并加以排除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做题地效率。
主要包括:含指示代词的句子,以“然而”、“但是”、“事实上”、“因此”、“所以”、“而且”、“即”等开头的句子,含有总结性词语的句子。
(二)抓标志词语在语句排序中,我们可以抓一些标志性词语,合并同类语句,以确定前后衔接紧凑的两个或更多的句子。
主要包括:关联词(通过文段中的关联词语,选取语义相关的两句确定先后顺序或连接在一起)、指代词(通过指代词和人称代词找被指代的主体,再通过主体确定句子的先后顺序或连接在一起)、顺序词(通过文段中的顺序词,确定句子的先后顺序,如春夏秋冬、有、还有、再有)等。
(三)抓行文脉络一个语段,一般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来安排的,调整句序时,如果能找准中心句并确定其位置,整个语段的思路就比较清晰了。
中心句往往放在段首,也有的放在段尾。
【真题再现】①尽管海外屯田存有各种风险,但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为保障国内粮食供给而对耕地施加的压力。
因此,我国也应积极探索海外屯田②印度也于2008年开始在巴拉圭、乌拉圭、巴西等国展开租田谈判③2007年的粮食危机又引发了新一轮的“海外屯田潮”④日本最先开始海外屯田,它拥有超过国外农田面积三倍的1200万公顷海外农田⑤也开始积极投资购买海外农田⑥在全球粮食危机和粮食贸易保护的背景下,大量国家加入了耕地海外扩张行列,将“海外屯田”作为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⑦过去严重依赖粮食进口的沙特、阿曼等海湾国家在2008年组成海湾国家合作委员会,携手并战于海外屯田将以上7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①⑥④③⑦②⑤B.⑥④⑦⑤②③①C.①⑥④⑦②③⑤D.⑥④③⑦②⑤①【答案】D。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语句排序三步曲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语句排序三步曲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辅导课程
语句排序属于语句表达的一部分,是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言语理解的必考题型之一,2012年至2014年题量稳定在2到3题。
语句衔接的出题形式是给出打乱顺序的2—7句话,要求考生排出正确顺序,主要考察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判断能力,做题时要重点把握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衔接和呼应,要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
想做好语句排序题,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向着手:
一、观察选项,抓逻辑起点
语句排序题目的特点是字数多,顺序乱,很多考生会觉得无从下手,往往会选择把语句带入四个选项顺读,根据语感选择答案。
其实,这个方法并不可取,顺读四个选项,不仅会浪费大量时间,而且四个答案中,三个错误选项迷惑性很强,阅读时会影响考生判断正确选项。
我们做题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结合选项信息,排除掉2-3个错误答案,缩小正确选项的范围,节省做题时间。
首先要抓住的选项关键信息即逻辑起点,也就是首句。
根据首句的特点,可以排除首句错误的选项。
通常情况下,含有指示代词、人称代词的句子不做首句;成对出现的关联词,后者出现的句子不做首句;含有总结性词语的句子不做首句;具体分析、描述的句子不做首句。
二、阅读语句,抓关键词语。
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测试:语句排序题技巧指导
详细的信息可以进入唐山人才网:/?wt.mc_id=bk11225,秦皇岛人事考试网:/?wt.mc_id=bk11225进行查看、咨询! 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测试:语句排序题技巧指导
语句排序题不仅考查了语句间的连贯,还考查了对多个语言单位的排序组合。
所以面对这种题型,既要考虑到所给的多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内容、写作及逻辑联系,又必须结合已经给出的语言环境。
为了帮助大家在最短的时间内解答题目,中公教育为考生整理了语句排序题技巧,希望考生取得成功!
一、解题步骤
1、关联词语的搭配
如果一些语句的开头有关联词的话,一定不会是段首句,而是应该通过关联词表示的关系,寻找其他几句中与之相匹配的一项。
2、时间顺序、空间顺序
遵循事物发展的时空顺序。
3、从选项入手,确定发语词(首句)和尾句
四个选项中,如果有2个或者3个选项标示的段首句同为一句,则这个选项是正确的可能性较大。
4、代词指代
代词一般不直接出现在句首,其前方需要有指代的内容出现。
5、主体的一致性、连贯性
文段的主体要保持一致,或者如果文段的主体不断变化的话,这些主体之间要有关系,同时保持连贯性。
6、例子
例子一般不是段首句,但是一定可以通过例子证明的内容找到与之相匹配的一句,这句话一般在例子的前面。
7、行文脉络
行文脉络分为:总--分--总,总--分,分--总,并列这几种格式。
总--分--总格式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一般解决问题的部分由关联词“只有……才”、“只要……就”,或者关键词“应该”、“需要”、“必须”等词引导。
2015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语句排序题5大思路
科信教育公考研究院2015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语句排序题5大思路一、根据首尾句从首尾句入手是解答语句排序题的通常思路。
文段首尾句的两大特征(1)文段首句一般不含指代词,以免指代不明。
据此可排除包含指代词的句子放段首的选项(2)文段首句常是引论型的内容,而尾句常是结论型的语句。
当句子内容是介绍背景时,可考虑此句为首句;当句子内容为得出结论时,可考虑为尾句。
【例】将以下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①单纯罗列史料,构不成历史②只有在史料引导下发挥想象力,才能把历史人物和时间的丰富内涵表现出来③历史研究不仅需要发掘史料,而且需要史学家通过史料发挥合理想象④所谓合理想象,就是要尽可能避免不实之虚构⑤这是一种悖论,又难以杜绝⑥但是,只要想象就难以避免不实虚构出现A.③①②④⑥⑤B.④⑤③⑥②①C.①③④⑥⑤②D.⑤③②①④⑥【解析】⑤以指示代词“这”开头,一般不放段首,排除D。
⑤句中的“悖论”对应的是④、⑥句,故这三句应是紧密相连,且顺序为④⑥⑤,排除B。
①②③句之间的关系是:③为概括句,①②是对③的补充说明,由此可确定这三句的顺序为③①②。
本题正确答案为A。
二、根据关联词语科信教育公考研究院关联词语提示了复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关联词语也可确定句子之间的顺序。
通过关联词语确定语序:(1)关联词语通常配对使用,且有固定的搭配习惯,据此可确定含有成对使用的关联词语的两个句子的前后顺序。
(2)单独使用的关联词语,可通过句子意思寻找与其逻辑关系相符的前后句子顺序。
【例】将以下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①它们没有超过一千年的家谱②金鱼是世界上养殖最普遍的宠物鱼类③不过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④却没有多少证据证实它们是什么时候被驯养的⑤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还没有引进⑥尽管我们知道金鱼原产于中国A.②⑤⑥④③①B.②⑤③⑥④①C.②⑤③①⑥④D.⑥④③①②⑤【解析】②句是对文段的论述对象“金鱼”总括性的介绍,故应为首句,排除D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句排序题属于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的公认难点,同时也是行测每年的必考题。
有的考生甚至出现“逢语序必死”的苦恼。
语句排序题真的有那么难吗?我们怎样拿到这块分数呢?本篇总结了速解语句排序题的三个步骤,掌握这一利器,便可攻克语句排序这个“纸老虎”啦!
第一步,辨别首句
为什么选择从首句入手呢?这是因为首句往往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它的辨别难度是比较低的。
从写文章来看,一个段落的首句具有引出话题、总领全文的作用,能够独立表达一个鲜明的意思。
当然,我们在做题的时候不要一味盯着题干,而是要结合选项,在选项列举出来的“首句”中逐个分析,排除明显不符合首句特点的句子。
这样,甄别的范围较小,可以节约时间。
那么,怎样更精确地判断不是首句的句子呢?首先是以关联词语开头的句子。
例如以“所以”开头的句子,前面必然应该有至少一句表示原因的句子,所以不可能作首句。
其他关联性词语也是类似的情况。
其次,含有指示代词的句子。
根据指示代词的就近指代原则,其前面应至少有一句提到指示事物的句子,所以也不能作首句。
排除了不适合作指示代词的句子,就大大缩小了我们的选择范围。
此外,还有语段描述或论证的主体词语,它通常在句中多次出现,那么阐述这个词语内涵或者介绍其由来的句子则为首句。
第二步,辨别尾句
尾句也是具备鲜明特点的句子,通常有总结归纳、表达观点或抒发情感的作用。
同样的,结合选项中列出的尾句,在此范围内排除。
不能完整表达意图的句子或者仅仅含有关联性词语的前半部分的句子,必然要排除。
第三步,寻找线索,部分排序
观察题干每个序号句子之间存在的关系。
是否有明显线索,来理顺部分语句之间的关系。
常用的线索有:帮助确定句子先后顺序的关联性词语;帮助句子衔接的重复性词语;时间发展的顺序;语句逻辑等。
根据这些特点,可以实现部分语句的排序或者出现的前后顺序,继续按此排除选项。
检验到这步还未排除的选项。
检验主要针对拍好的语序是否符合正常的行文脉络:对于记叙文,要符合写作的时间(如从古至今)、空间顺序(如由远及近);
对于议论文,应该符合逻辑顺序,如从表面到本质、由总体到部分等。
检验后语序通顺,很符合写作习惯的选项,为正确答案。
下面结合一个例子,来讲解这三个步骤在解题过程中的应用。
【例题】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从蛮荒时代到文明社会,人类一直心怀渴望,举首向天,祈盼神示以永恒
②面对永恒,我们又何其短暂
③我们无法达到的是永恒
④它又是无法企及的悲剧性的生命境界
⑤我们永远追求的也是永恒
⑥面对天体,我们何其渺小
⑦尽管如此,地球人类依旧努力不弃,去理解永恒和走进永恒
⑧永恒,一个所有地球生命的终极追求,所有艺术生命苦苦攀援的极顶
A.⑧④①⑥②⑦③⑤
B.①⑥②③⑤⑧④⑦
C.③⑥②⑤⑦①④⑧
D.③⑧⑥⑤②④①⑦
【解析】
第一步,辨别首句。
结合选项,在①③⑧中选择。
发现三个句子中都出现了一个词语:“永恒”。
其中⑧是对“永恒”这个词语的一个阐述,判定为首句。
发现只有A选项符合,但为保险起见,继续往下看。
第二步,辨别尾句。
在⑤⑦⑧中选
择。
发现不好判断,继续第三步。
发现③⑤是明显的前后且相邻的关系,排除B、C选项;⑥②也是明显的前后且相邻的关系,排除D选项。
到这里我们可以确定选择A选项。
答案A。
以上就是为考生总结的语句排序题的做题步骤,考生要结合例题理解该方法的应用。
其实只要掌握了方法,这部分题目就不但不再是难点,变成易得分数的题目了。
建议考生在读完本篇文章后,立即找来几道题目来实战巩固此方法,如此便可轻松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