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度写范文我国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研究-2018工程硕士报考条件模板
工程硕士报考条件
工程硕士报考条件
工程硕士是一种研究生学位,要求学生在工程学科领域
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报考工程硕士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报考条件。
首先,报考者需要具备相关学士学位。
通常情况下,工
程硕士的学士学位要求是工程学科或者相关专业的学位,如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土木工程等。
具体要求可以参考招生院校的招生章程或者招生简章。
其次,报考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学术背景和科研能力。
工
程硕士是一个研究性学位,要求报考者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学术背景。
通常情况下,学校要求报考者具备一定的学术成果,如发表论文或者参与科研项目等。
此外,报考者还需要学习一定的科研方法和技巧,以便在研究生学习中能够开展科研工作。
再次,报考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
由于工程硕士
课程通常以英语为教学语言,因此报考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
某些学校会要求报考者提供英语成绩单,如雅思或托福成绩。
此外,报考者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以便能够顺利完成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
最后,报考者还需要具备其他个人素质和条件。
工程硕
士的学习相对较为严格和繁重,报考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毅力和耐力。
此外,还需要具备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部分学校还可能要求报考者提供个人陈述、推荐信或通过面试等环节来评估报考者的综合素质。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学校对工程硕士的报考条件可能会
有所不同,具体的条件要根据招生院校的要求来确定。
因此,报考者在准备报考工程硕士时,应该详细了解所报考学校的招生要求,并根据要求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工程硕士学位申请及评定书
工程硕士学位申请及评定书一、申请工程硕士学位的条件在申请工程硕士学位之前,申请人需要满足以下基本条件:1.具备本科学士及以上学历,一般建议学制为4年或以上;2.具备优良的学习能力和国际化的视野,熟练掌握母语和英语,优秀的英语阅读及听说能力;3.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对学英语语言教育很有兴趣和研究经验。
4.需要通过英语级别考试,获得合格证书。
申请人可以通过翻译、评议、科技等多个门类,来展示自己的学科知识及技术能力,平衡不同的技能。
二、申请程序1.申请网站注册。
据我所知,几乎所有的工程硕士研究计划都会要求申请人在网站上注册账户,提交个人信息和学历证明等材料。
2.加入工程硕士研究指导团队。
几乎所有的申请人都需要找到当地的导师,并申请加入其研究团队,等待导师的同意。
3.申请文件准备。
申请人需要提供一份申请书和CV(简历),并需要提交学术成绩单和推荐信等材料。
4.进行硕士研究计划面试。
通过面试,考察自己的专业背景、目的及研究计划等,以便筛选出高质量的申请人。
5.录取结果。
在面试结束后,将会根据评委反馈最终录取结果通知申请人,录取结果分为初步录取、正式录取和备选。
三、评定书评定书在申请工程硕士学位的过程中非常重要,它是对申请人整个申请过程、个人工程素质和研究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
评定书的成分大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先容申请人的基本信息;评定申请人在不同专业方向上所展示的科技技能;分析申请人的科技特长等。
以下是评定书应包括的内容:1.个人基本信息。
评定书中需要列出申请人的姓名、学习阶段、所报学科、工作经历、授予的学位等基本情况。
2.科技能力和研究规划方案。
评定书需要详细评述申请人在科研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例如核心合作者、国际会议稿件、成果和得奖等。
同时,评定书还需要给出对申请人研究规划方案的观点和建议。
3.专业指导教师评价。
对申请人的工程素质和学术成就进行评价,反映申请人在工程领域中的表现、能力、科学眼光及创新能力,以及核心技术领域的潜力。
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前言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为了提供研究生在工程领域深造的机会,培养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
一、入学条件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条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获得相应学士学位 - 具备相关工程背景知识 - 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 - 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二、学习周期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通常有不同的学习周期,一般包括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两种学习模式,学制为2-3年不等。
三、培养方案1. 课程设置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期间,学生需修满一定学分的课程,包括:- 专业课程:如工程管理、工程设计等 - 学科基础课程:如数学、物理等 - 选修课程: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相关课程2. 实践环节除了课程学习,研究生还需要参与实践环节,包括: - 实习:在相关企业或研究机构进行实习 - 项目:参与实际工程项目,提升实践能力3. 毕业要求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需要满足一定的学习要求才能顺利毕业,包括: - 修满规定学分 - 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 达到语言要求四、职业发展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毕业后,可以在各种工程领域从事相关工作,包括: - 工程设计师 - 工程项目经理 - 工程研究员五、总结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是为了培养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和实践环节,研究生可以获得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希望本文档对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感兴趣的同学有所帮助。
以上是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本概况。
注:本文档仅为参考,具体培养方案以学校规定为准。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帮助,如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随时咨询。
工程硕士报考要求
工程硕士报考要求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工程硕士报考要求也在不断变化。
因此,面对这种变化,被招生机构和高校广泛采纳的招生标准是报考工程硕士学位必备要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报考工程硕士学位的基本要求是拥有本科学历,其中包括本科毕业证书及毕业后有一定的研究经验。
这是招生机构和高校对报考者的基本要求,对报考者是必须满足的。
其次,报考者需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这个能力不仅体现在参加相关的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还体现在可以独立进行研究项目探索的能力上。
因此,报考者需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了解并掌握各种研究技术,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另外,报考者需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尤其是英语能力,因为大多数报考者将参加英语的课程,为了适应这种趋势,报考者更应该有良好的英语水平。
同时,报考者还应该有足够的自学能力,以便更好地参加学习活动。
最后,报考者需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主要是在职道德和道德修养方面。
职业道德是报考者在职场上发展所必备的基本素质,而道德修养则非常重要,报考者应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内心认同道德准则,以此确保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不仅能更好地完成工作,而且还能具备更好的职业道德。
综上所述,报考工程硕士学位的要求十分严格,但也别有其必然
性。
一方面,这是为了确保学位获得者具备充足的知识储备和职业能力,另一方面,这是为了保证报考者在研究和职业发展上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
相信经过一定的努力,每一位报考者都可以满足各项要求,获得工程硕士学位,并取得更大的成功。
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研究综述
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研究综述工程硕士(Master of Engineering,简称MEng)是一种专业硕士学位,是在本科学习期间对工程领域进行更深入学习和研究的专业学位。
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是指针对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和方法。
本文将对工程硕士培养模式进行综述。
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有多种形式,包括全日制培养、在职培养以及联合培养等。
全日制培养是指研究生在校园内进行全日制学习和科研工作,学制通常为2-3年。
在职培养是指研究生在工作期间进行学习和科研,学制相对更长,通常为3-4年。
联合培养是指研究生在不同高校或科研机构之间进行学习和科研,在不同学校或机构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学制根据合作协议而定。
工程硕士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工程实践和工程管理,旨在提高学生的工程技能和实践能力。
在课程设置上,工程硕士注重工程实践项目和实验课程的开展,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工程硕士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管理能力,安排相关的课程和项目,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工程硕士培养模式还注重与企业和行业的合作与交流。
根据工程领域的实际需求,培养模式结合了企业和行业的需求,设置相应的课程和项目。
学生在校期间,经常与企业进行实践项目和实习,以增加实践经验和了解行业动态。
学校和企业之间还进行专业人员培养的合作,进一步提高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
工程硕士培养模式还注重学科交叉与综合能力培养。
由于工程领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强调学科交叉和综合能力培养。
通过设置工程实践项目和综合课程,学生可以学习和应用多学科知识,培养跨学科能力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还设置了专业技能培训和科研能力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工程硕士培养模式还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学术研究。
为了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工程硕士培养模式设置了科研课程和科研项目,鼓励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
通过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学术论文的撰写,学生可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工程硕士培养方案(3篇)
第1篇一、培养目标工程硕士培养方案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通过本培养方案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掌握所从事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 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3.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适应工程领域的快速发展;4. 具备较强的跨学科、跨领域合作与交流能力。
二、培养对象本培养方案适用于在我国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具有相关工程背景的在职人员。
三、培养模式1. 课程学习:包括公共课、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
2. 实践环节:包括实习、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3. 科研训练:通过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学术交流:定期举办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
四、课程设置(一)公共课1. 政治理论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
2. 外语:英语,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
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级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
(二)专业课1. 专业基础课:根据所学专业方向,选择相应的专业基础课程,如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等。
2. 专业核心课:根据所学专业方向,选择相应的专业核心课程,如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机械动力学、机械系统设计等。
(三)专业选修课1. 前沿技术课程:介绍国内外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
2. 跨学科课程: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如工程经济学、项目管理等。
五、实践环节1. 实习:在导师的指导下,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了解实际工程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2. 实验:完成规定的实验课程,掌握实验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3. 课程设计:完成专业课程设计,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工程硕士报考条件
工程硕士报考条件
硕士研究水平的人员通常需要完成毕业学位,并且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才能获得认可,报考硕士研究生的条件也不容易,学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是具备本科学历。
硕士研究生报考要求,应获取正规院校教育机构颁发的本科或以上学历的有效的正式文凭,且要求是五年制的院校毕业才可以报名参加大学硕士研究生的考试。
二是符合年龄要求。
一般来说,硕士研究生报考年龄限制是22-30岁,有一定的年龄要求;如果报考学校采取不同的政策,也有可能32-35岁的考生还可以报考;而且不同专业要求也有所不同。
三是有良好的文化素质。
应获取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通常要求考生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能取得较高的分数,对考生的文化素质是有帮助的。
四是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同学们要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多练习,以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建立自己的思路,做到学以致用。
五是工作能力强。
在报考过程中,考官会对考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给予较高要求,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经历的考生报考研究生具有很大优势,能够做到以实践充实学习会给报考者带来不少帮助。
以上是报考硕士研究生的条件要求,学生在报考之前要仔细的准备资料,考虑认真,做好充足的准备,努力学习,取得好的成绩才能获得青睐。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工程领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工程设计、开发及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基本素养和能力:1. 具备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和较宽的学术视野;2. 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开展工程设计、开发、管理等相关工作;3. 具备较强的工程项目管理能力,能够在工程项目中起到领导和协调作用;4. 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工程领域开展研究和开发工作;5. 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并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实施要求(一)课程设置1. 学位课程:本专业学位课程设置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
必修课程主要包括工程基础、工程设计原理、工程管理、工程实践等课程;选修课程根据学生个人兴趣和研究方向进行选修。
必修课程示例:先进工程数学、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先进控制理论、工程设计原理、工程管理、工程实践等。
选修课程示例:光电工程、材料工程、电子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等。
2. 实践教学: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参加一定的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践、实习实践、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
3. 学术研究:学生需要在校期间参与学术研究,掌握相关研究方法和技能,培养学术研究兴趣和能力。
(二)学分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完成一定的学分要求,包括学位课程学分、实践教学学分和学术研究学分,其中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总学分的70%,选修课程学分不少于总学分的30%。
(三)学位论文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完成一定的学位论文要求,包括选题、文献综述、实验研究、撰写论文等环节。
学位论文需符合学术规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四)培养环节在校期间,学生需要参加一定的培养环节,包括学术讲座、学术交流、科研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组织(一)教学方式本专业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包括讲授、实验、实习、讨论、研究等方式,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
工程硕士 指导 培养方案
工程硕士指导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工程硕士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工程技术和管理领域需求,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创新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在工程技术和管理领域从事高层次科研、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1.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工程领域相关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2.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工程项目实践经验,能够独立开展工程设计、研究和开发等工作。
3.具备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并在工程领域取得一定的创新成果。
4.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他人沟通和合作,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5.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能够参与工程项目管理和组织工作,有一定的领导能力。
三、培养方案基于以上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本工程硕士培养方案主要分为课程学习、实践锻炼和科学研究三个方面。
1.课程学习工程硕士学生需修满一定的学分要求,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
其中,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数学、力学、材料学、电子技术等相关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工程设计、工程管理、工程制造等相关专业核心课程;选修课程主要包括工程技术创新、创业管理等相关专业选修课程。
2.实践锻炼工程硕士学生需进行一定的实践锻炼,主要包括工程项目实践和实习实践。
工程项目实践是通过工程设计、科研开发等项目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习实践是通过参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实际工作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和管理能力。
3.科学研究工程硕士学生需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主要包括科研论文发表和学术会议参加。
通过科学研究活动,学生可以提高科研能力,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和技巧,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培养环节1.入学培训工程硕士学生入学时将进行一定的入学培训,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学习指导、实践锻炼指导和科学研究指导等。
2.课程学习工程硕士学生在课程学习阶段将进行一定的课程学习指导,主要包括选课指导、学习计划制定和学习进度跟踪等。
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3篇)
第1篇一、培养目标工程专业硕士(简称“工程硕士”)培养方案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在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1. 政治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 业务能力:- 掌握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 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能够运用现代工程技术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具备良好的工程管理和组织协调能力。
3. 外语能力: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进行国际交流。
4. 科研能力: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撰写学术论文,参与科研项目。
5. 综合素质: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较强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身心健康。
三、培养方案(一)课程设置1. 公共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理论- 大学英语- 体育2. 专业基础课程:- 工程力学- 材料力学- 热力学- 电路- 计算机基础- 数据结构3. 专业核心课程:- 本专业核心课程,如结构设计、控制理论、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等。
4. 选修课程:- 根据学生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选择相关课程,如工程经济学、项目管理、知识产权等。
5. 实践环节:- 课程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 实习- 企业实践(二)教学环节1. 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实践教学:通过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实习、企业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 科研训练: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4. 国际交流: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短期交流项目等,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学位授予1. 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2. 通过学位论文答辩;3. 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
工程硕士报考要求
工程硕士报考要求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报考工程硕士,但是申请者需要了解一些报考要求,才能保证自己的申请更有针对性。
因此,下面将详细介绍工程硕士报考要求。
首先,申请者应当满足基本的学历要求,也就是要有本科以上学历。
而且,申请者应当在国内一流高校获得本科学历,或在海外著名高校获得学位,有一定的学习成绩。
其次,报考工程硕士的同学在考试中最好能达到省级的优秀成绩,也就是满分的情况下,成绩能达到一定的水平。
此外,申请者还需要有一定的科研经历,或者有一些论文发表和项目参与,以及获取一定科研成果,这些都会增强申请者的竞争力。
此外,有些高校还提供一些双语教学硕士课程,报考者需要有较强英语语言能力,满足一定的分数要求方可报考。
最后,申请者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多参加一些相关的考试,并准备一份完整的研究生申请文书,这些都能吸引学校的注意。
综上所述,要报考工程硕士,申请者应该满足一定的学历要求,并准备好一些证明自己实力的文件,多参加一些考试,这样也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保证自己的申请能够顺利通过。
- 1 -。
工程硕博士培养方案怎么写
工程硕博士培养方案怎么写一、培养目标工程领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工程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促进学生科技创新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层次的工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管理和教学人才。
二、培养要求(一)硕士研究生1. 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具备研究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2. 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能够阅读相关外文资料,并进行技术交流;3.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独立科研能力,能够开展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4. 具备较强的文献检索和科研论文撰写能力,能够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5. 具有良好的科研和工作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博士研究生1. 具有较强的工程专业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对工程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解决的能力;2. 具有扎实的研究方法和科学思想,能够开展创新型研究工作;3. 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科研团队协作能力;4. 具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具备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的能力;5. 具有对国家和社会发展中重大工程问题进行研究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
三、培养方案(一)研究生入学:1. 研究生入学前,需要通过考核和面试,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确定入学资格;2. 对于博士研究生,一般要求具有硕士学位,对有实际工程经验的本科生给予特殊考察。
(二)学位课程学习:1. 研究生阶段学习分为硕士阶段和博士阶段,分别设置学位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程、学术研究方法、专业课程等;2. 要求学生在学位课程学习期间,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学术活动,并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
(三)导师指导和科研实践:1. 在学期间,学生需要选择适合的导师进行指导,并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2. 学生要求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向,并开展科研实践。
(四)学术交流和发表论文:1. 学生需要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和学术会议,并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2. 鼓励学生从事国际合作项目,并加强国际学术交流。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素质培养研究
2023-10-30CATALOGUE 目录•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素质培养概述•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素质构成要素•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素质培养模式•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素质培养质量保障体系CATALOGUE目录•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素质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素质培养案例分析01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素质培养概述03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对于提升国家整体科技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背景与意义01当前科技与工程领域的快速发展,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2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工程硕士是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必要条件。
培养目标与要求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工程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掌握现代工程技术,具备独立承担工程项目的能力,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要求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使其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研究方法与思路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方法,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素质培养现状及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研究思路首先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明确研究问题和目标;其次,通过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和信息;最后,运用实地访谈,深入了解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优化建议。
02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素质构成要素专业能力素质熟练掌握本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本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掌握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工艺,熟悉本领域相关软件和工具,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能够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
010203非专业能力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工程硕士报考介绍
工程硕士报考介绍工程硕士生报考条件1、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2、获得学士学位后具有3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或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经历虽未达到3年,但具有4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或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且具有4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3、工作业绩突出。
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工作年限的限制,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方能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报考软件工程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工作年限的限制,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结合软件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后,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考试科目和考试方式(一)考试科目工程硕士入学考试科目:1、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graduatecandidate test,简称“gct”);2、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
(二)考试方式1、工程硕士生入学考试采取两段制考试方式。
第一阶段,所有考生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gct”考试(考生取得的“gct”成绩有效期暂定两年)。
该阶段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
考生当年只可选择1个培养单位报考。
各培养单位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gct”成绩合格分数线。
“gct”考试的命题及阅卷工作委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统一组织;第二阶段,达到培养单位规定的“gct”成绩合格分数线的考生,持本人的“gct”成绩,到所报考的院校申请参加学校自行组织的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
各培养单位自行安排第二阶段的报名工作,6月底之前在本单位网页上,公布本单位第二阶段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其它注意事项。
第二阶段的考试是录取质量的重要保证,各培养单位必须认真组织好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
2、持有2004年“gct”有效成绩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考生,可以此成绩向任一个工程硕士培养单位提出报名申请,对于符合培养单位规定的“gct”成绩的考生,必须参加培养单位组织的第二阶段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
基于培养模式的工程硕士范文.docx
基于培养模式的工程硕士范文1.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差异1.1专业理论知识的差异。
大部分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相对掌握较差,外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比较弱。
而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无论是专业基础知识还是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均高于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
1.2实践能力的差异。
对于实践工作,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有着较多的感性认识,他们和企业生产实践联系密切,能够很快地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去,在专业技能、实践经验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与没有工作经历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相比有较大优势。
1.3学习目的的差异。
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容和性质往往有着不同要求。
相对而言,在相同专业就读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其学习背景的差别要小很多,其知识与实践需求差别也一般也不太大。
2.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分析2.1创新招生模式近几年由于受就业形势的影响,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招生现状不容乐观。
要改变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招生这种现状,应该推出“订单式”培养,允许应届毕业生先签约,实现校企联合培养。
2.2创新培养模式首先,校企联合培养不再是单纯地企业提供生源,学校负责培养,而是在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中,企业应该根据单位对员工的需求向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当然,在校方培养过程中,要针对单位实际需求制定合理化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
其次,切实落实“双导师制”,确保学位范文质量。
校内导师往往是某一专业技术方面的专家,在理论上有一定的深度,而校外导师则由于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由他们共同来指导工程硕士选题和设计,可以提高学位范文质量。
最后,第三种结合则是在同一专业领域的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之间。
要实现这种结合,学校只需要提供一个平台,在校内共享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相关信息,创建相关的网络教学平台,使各类学生融为一体。
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利用自己的优势帮助对方,同时也弥补了自己的不足。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招收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有关文件精神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招收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有关文件精神,我校在工业工程等18个工程领域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招考与录取按下述规定进行:一、报考条件在职工程技术、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以报考工程硕士。
1、2008年7月31日前获得学士学位。
2、2007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学历。
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入学前未达到上述年限要求而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报考集成电路工程、软件工程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结合集成电路工程或软件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后,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二、招生的工程领域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电气工程、工业工程、动力工程、化学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建筑与土木工程、生物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项目管理、仪器仪表工程、集成电路工程、物流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
三、招生人数我校2011年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人数不限。
四、报名程序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网上报名工作启用全国统一报名平台。
考生在7月1日至14日期间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以下简称“学位网”,),按要求提交报名信息和上传本人电子照片。
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打印报名系统生成的《2011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在7月15日至18日期间到各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确认点缴纳报名费、验证、确认报名信息。
现场确认时,考生须持规定的身份证件(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或护照)至现场确认点,由工作人员核验,通过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鉴别仪验证报名信息,并拷贝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内数码照片文件(持护照者除外),本人在报名系统打印生成的《2011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上签字确认。
工程硕士报考条件
工程硕士报考条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立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20XX年工程硕士专业报考已经启程了,先为各位考生介绍工程硕士报考的条件以及考试科目,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每所高校可能会不尽相同,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国家成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成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2)具有国家成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国家成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获得国家成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的人员,均按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工程硕士初试:初试为国家教育部统一组织的全国联考。
(1)考试时间: 每年12月下旬(具体时间每年的10月份,教育部公布考试时间)。
(2)考试地点:考生网上报名时选择的报名考试点,届时所报考高校会另行。
(3)考试内容:工程硕士考试科目1、数学150分,考试时间3个小时;数学(一)或数学(三),含高等数学(或微积分)占56%、线性代数占22%、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占22%;数学(二)含高等数学(或微积分)占78%、线性代数占22%。
2、英语100分,考试时间3个小时;英语(一)或英语(二),其中英语(一)含完形填空10%、阅读理解50%、翻译10%和写作30%;其中英语(二)含完形填空10%、阅读理解50%、翻译15%和写作25%。
3、思想政治理论100分,考试时间3个小时;含单项选择题占16%、多项选择题占34%、材料分析题占50%。
试卷结构: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约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约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底约16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约16 %;4、专业课,每个高校不同工程,考查内容会不同,高校自主命题。
攻读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自动化系攻读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适用于2018级研究生)一、培养目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培养掌握某一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采取全脱产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论文答辩须在校内完成。
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证。
在学期间,研究生必须完成专业实践不少于3学分。
专业实践一般应在学校认可的实习单位、实践基地或工程/试验现场完成。
论文研究工作一般应与专业实践相结合。
鼓励校内外双导师共同指导。
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在修完学位要求学分的一半后,可申请论文选题,论文研究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
三、适用领域控制工程领域四、学分要求攻读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25学分。
具体如下:1.公共必修学分3学分2.学科专业要求学分不少于18学分3.必修环节学分不少于4学分五、课程设置(一)公共必修课程(≥3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深圳开课) (60680021) 1学分(考试)●英语(第一外国语)(深圳开课) (60640012) 2学分(考试)(二)学科专业要求课程(≥18学分)●工程硕士数学(深圳开课)(60428004) 4学分(考试)●随机过程(深圳开课) (60230014) 4学分(考试)●组合数学(深圳开课)(60240013) 3学分(考试)●系统与控制理论中的线性代数(60250013) 3学分(考试)●矩阵分析与应用(60250113) 3学分(考试)●高等数值分析(60420024) 4学分(考试)●数值分析A (60420044) 4学分(考试)●应用随机过程(60420094) 4学分(考试)●基础泛函分析(60420144) 4学分(考试)●应用近世代数(60420153) 3学分(考试)●分形几何(80420123) 4学分(考试)注:经学位分委员会主席批准,可在导师指导下选择数学系、物理系为研究生开出的其他数学和物理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研究:2018工程硕士报考条件摘要:工程硕士是高等工程教育在研究生教育中一种新的培养类型,是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尤其是为我国企业改革与发展培养急需人才的一种具体实现形式。
本文试图以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设置与定位为基点,寻求可行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工程硕士工学硕士培养模式定位随着经济时代的来临,我国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国内外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已清醒地意识到当前经济竞争的本质是高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领导者和骨干都将主要来自于社会高层次管理和科技人才。
工程硕士教育作为培养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的重要力量,对一国的科技水平和科技进步有着至关重要影响,故各国无不将之摆到一个新的战略位置上,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直接影响。
一、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设置与定位国家为造就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主战场的高水平人才,为了适应和满足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在人才方面的需求,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设置了具有明显的实践取向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工程硕士是从培养工程类型的工学硕士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历经了三个阶段:1984年到1989年是试点阶段,在部分高校进行试点。
1989年至1997年是推广阶段,大部分高校开展了这项工作。
1997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原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提出设置我国工程硕士的建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工程硕士正式成为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个;11月2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出《关于批准部分高等学校开展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的通知》,批准部分高等学校开展工程硕士培养工作,并行使工程硕士授予权。
工程硕士是工程领域的专业学位。
它是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为主,使所培养的人才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具有承担工程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1]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都以“工”为基点,工程硕士是从工学硕士中分离出来的专业学位。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他们都是工学门类中硕士层次的学位,都具有一定的工学知识结构和工程实践能力,都是解决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但是由于两者培养对象、培养方式、培养目标不同,设置的背景和指导思想不同,因此有着明显的区别。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主要在于培养高层次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它与工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但类型不同,各有侧重。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工学硕士则侧重于研究能力的培养。
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是培养过程中各环节的优化设计及诸因素间的组合。
它具有明显的系统性与规范性,遵循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和社会需求,为工程硕士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一种样式和运行方式。
二、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特点分析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大改革举措,促进科技、教育、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措施,不仅加强了企业与学校的联系,而且是学校教育面向社会经济的切入点,是学校教育日益社会化的具体体现。
而与此相适应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培养目标具有明显的实践取向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所造就的人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使学员不仅在知识学习与更新、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还要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2] 2. 培养对象的专业限定性工程硕士培养模式针对的对象是获得学士学位后具有三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工作业绩突出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
具有相当的实践经验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大都处在本学科领域从事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等实践性的研究工作中。
3. 灵活的培养机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办学形式上,实现校企紧密合作,学员的导师由具有高级职称的校内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与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内经单位推荐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专家联合担任。
学员的专业研究方向强调按较宽口径工程领域进行培养以适应企业的需要,使企业能够根据自己的产业发展规划和技术现状,培养急需和储备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3]国家对工程硕士采取“进校不脱岗”的在职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仅要求学员在校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
这就保持了其课程教学方式应呈现出相当的灵活性,这与全日制的工学硕士生的培养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4. 专业性的课程设置工程硕士培养模式中的课程设置上,要求其教学内容具有宽广性和综合性,能有效反映当代工程技术的发展。
其中在外语教学上要求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数学课程的要求是能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数学方法;专业课程强调本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的学习与实践。
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有力地促进人们对工程硕士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观念的转变,推动工程硕士培养管理模式的深化改革,使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制度更好地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
在对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上摆脱和避免了工学硕士培养方案的框架束缚,利于探索一种适合工程硕士培养的新模式。
三、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完善策略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既需要借鉴成熟的工学硕士的培养模式,同时也需要根据工程硕士特有的培养规格制订培养模式的具体方案与设计。
(一)改革工程硕士培养的招生制度招生工作作为工程硕士培养的第一步,直接关系到工程硕士教育能否达到既定培养目标、保证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
我国工科学术型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过分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考察,较少综合评估考生的能力和素质以及考生对今后研究领域的理解能力和对工程学科的研究潜力。
笔者认为,工程硕士培养模式中的招生制度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扩大招生单位自主权,建立专业性的招生考试管理体制。
在我国工程硕士招生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政府部门要解放思想,下放权力给高校更多的自主招生的权力。
政府部门的责任应该由全部包揽制定招生工作转变为对高校进行宏观调控,加强监督,处理好高校和政府之间的关系。
第二,制定科学合理的录取标准。
学术型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录取应将考生的本科学习成绩、科研能力或工作业绩作为是否录取的考查条件之一,而不是把学生入学考试作为录取的唯一标准,这样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未来发展的潜力。
(二)突出工程硕士培养的专业特色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显著特色在于有着鲜明的职业方向,是以应用为目的,而不以学术为中心。
突出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专业特色并不是对理论的轻视,而是工程硕士课程应该更加重视应用性。
目前工程硕士的课程及论文难度都较大,且不符合工程硕士教育的目的,模糊了与工学硕士的界线,影响工程硕士教育的质量;突出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专业特色,加强职业教育特色,并不是对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轻视。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工程硕士教育的目的并不要求在理论方面或者是基础技术理论方面有多大的创新;突出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专业特色是为了形成鲜明的工程硕士教育特色,明确与研究生教育的区别。
提高工程硕士教育的质量。
(三)建立工程硕士培养的校企合作机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为工矿企业培养高层次人才,学校是培养单位,而企业是人力资源投资和使用的主体。
工程硕士整个培养过程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校企双方密不可分的合作关系,由这种合作关系构成了工程硕士特有的培养模式。
企业从内部选拔技术骨干,经学校进行文化课考试和业务综合素质面试筛选,校企双方对生源质量共同把关;在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方案制定中,学校既要按照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规律,打好工程领域的理论基础,同时要注意深化专业知识。
与企业共同商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应有宽广性和综合性,注意知识更新,能反映当代工程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的最新水平;在工矿企业、工程单位聘任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学术水平,并具备一定指导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采取集中培养、分类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4](四)确保工程硕士培养的论文质量创新是学位论文的首要和最根本的要求也是学位论文工作的开端。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确定,要提倡采用双向选择的方法,先由学院组织有实际经验的导师申报自己的研究内容及需要工程硕士的名额,将这些材料提供给学生,由学员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实际能力、感兴趣的课题选择导师及所做课题。
[5]学位论文是培养工程硕士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当具有新的见解,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表明学员具有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建立教育指导委员会和专家咨询组工程硕士培养单位可以在相应的工程领域内成立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
由相关企业的技术总负责人及校内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组成,充分发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家咨询组的作用。
[6]通过他们切实反映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方面以及在工程硕士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工程硕士生的培养方案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
在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中,他们代表学校对学校工程硕士培养的各项工作和各个环节进行调查和研究,为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和决策依据,进一步推动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提高。
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探索其根本生命力在于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在我国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上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并将在“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实施中,为我国的经济腾飞发挥出重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1]谢发勤,吴向清,田薇.工程硕士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2):34-37. [2]郁秋亚.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1999,(8):119-121. [3]刘全坤,王连超.论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1,(3):90-94. [4]刘宗瑛,李云章.工程硕士学位的设立与培养模式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2001,(3):86-88. [5]王丹平.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机电工程技术,2004,(11):17-20. [6]彭国华,高思炜.对工程硕士培养管理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7,(7):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