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8年修订)专业代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生物工程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生物工程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为我国生物工程领域的相关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生物工程基本理论和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生物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 思想品德要求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 业务素质要求掌握生物工程领域的坚实理论和宽广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该领域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掌握生物工程领域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具有独立承担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身心素质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3. 外语水平掌握1门外国语,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研究方向1.细胞工程研究动物、植物生长发育机制,特别是植物花器官、胚和胚乳发育、哺乳动物胚胎细胞的世系分化、原生动物发育;重要经济植物的脱毒快速培育与繁殖;利用动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活性产物、药品;利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手段和生化分离提取技术,筛选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微生物及微生物代谢产物等。
2.基因工程与生物制药研究真核细胞基因结构及其表达调控,用基因工程和生物提取的方法研制生物药品和生物制剂,建立高效表达的细菌、真菌、病毒等宿主载体表达系统,以动物细胞、植物细胞或酵母为生物反应器进行生物制药,并研究重组蛋白在医药和保健品上的利用等。
此外,研究乳腺癌干细胞分离及基因治疗药物的开发。
3.微生物发酵与酶工程通过筛选、诱变、细胞融合及基因工程等技术,选育和构建优良的微生物代谢产品的生产菌种,并进行发酵条件等有关发酵生理学的研究,为工业生产提供依据。
利用未培养元基因组技术以及高通量酶分子筛选技术收集各种特殊环境极端微生物酶新基因资源。
采用分子定向进化等技术对重要工业酶木聚糖酶、果聚糖酶及纤维素酶进行分子改造,探索酶分子结构与功能相互关系,获得更高效率、更好热稳定性和实用性的新型酶分子。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3100 )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中国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技能,能够适应我国经济、科技、教育发展的需要,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高等教育的高层次人才。
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和科技开发工作的能力。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能够分析和解决经济建设和交叉学科中涌现出的新课题。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健康的体格。
二、研究方向(一)生物医学信号检测分析与远程传输研究生物医学信号的检测分析与远程传输,包括:检测分析与远程传输的硬件设备、软件编程、数学模型与方法等方面的前沿理论与技术问题。
(二)现代医学仪器研究现代医学电子仪器的进展,新理论、新技术。
研制根据医学发展需要的新型医学电子仪器或根据我国国情研制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可替代进口产品的医学电子仪器。
研究新仪器的临床应用。
(三)波谱学在医学中的应用研究现代波谱及色谱学在医学中应用的理论问题与技术问题。
(四)生物医学成像与图像处理研究医学成像及图像处理的新理论、新方法。
根据医学发展需要结合新的科技成就,研制具有中国特色的图像系统。
(五)生物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生物系统建模与仿真的理论、方法及在医学中的应用。
揭示生命奥秘,探索医学诊治的新途经。
三学习年限硕士生学习期限一般为三年,原则上前两个学期修满学分,后四个学期主要从事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写作及答辩工作。
四应修总学分数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必修课不少于22 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
五课程设置(具体见附件一:课程设置一览表)1 必修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3学分。
●第一外国语4学分、专业外语1学分。
●学位基础课:2门,6学分。
●学位专业课:2门,6学分。
●前沿讲座:2学分①前沿讲座的基本形式前沿讲座旨在使硕士生对本学科及本研究方向的前沿问题有基本的了解,提高硕士生参与学术活动的兴趣和学术对话的能力。
生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符合职业特点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是: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能正确理解与执行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掌握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具备职业要求的知识结构、思维特征和应用能力。
3、能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专业领域实际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4、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二、学位类别工程硕士。
三、学习年限专业学位学习年限为二年半至五年,一般为三年,实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方式。
四、应修总学分数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
五、课程设置1、必修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3学分、基础外语3学分、专业外语1学分。
学位课12学分。
2、选修课包括为使专业学位研究生拓宽知识面或加深某方面知识而开设的本专业或相关学科课程。
8学分3、前沿讲座为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了解学术前沿及发展动态,将前沿讲座作为研究生必修的专业环节。
要求研究生要积极参加有关的学术讲座、交流和讨论会,同时要求研究生本人应就自己的研究方向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前沿作综述性学术报告。
前沿讲座2学分。
4.补修课以同等学历(或跨专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补修本科相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2-3门。
所修课程成绩记入本人档案,但不记学分。
详见生物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表。
六、学位论文专业学位的论文形式可灵活多样;论文选题应有现实针对性、应用性;论文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论文要综合反映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调查研究的能力。
撰写学位论文和论文答辩的时间为一年。
七、社会实践与学术活动实践和参加学术活动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必修环节,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参加社会实践的方式,并提交实践报告。
生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领域代码:085238一、培养目标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责任感以及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2.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着重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培养具有生物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意识,掌握解决生物工程领域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与方法,能够从事生物工程领域科技创新与技术开发应用、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攻关与技术改造、工程规划与管理、新技术推广与应用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二、领域范围及研究方向介绍生物工程是生物学和工程学的有机结合,本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能源生物技术、石油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生化分离与生物分析、生物反应器设计与过程优化、生物材料及生物基产品的开发与应用等。
生物工程领域覆盖的范围及研究内容如下:能源生物技术:开展微生物能量物质合成代谢功能优化改造、发酵工艺优化等技术研究,以碳水化合物为原料,开发生物能源新技术与新产品,促进能源多元化体系的形成,以生物质能源缓解石油资源供应压力。
石油生物技术:主要研究微生物勘探与采油、生物防蜡清蜡、微生物脱硫、脱氮及稠油降解的应用基础和工程化。
环境生物技术:主要构建降解危险性化合物和污染物的工程菌及废物强化处理技术。
生化分离与生物分析:主要研究生化产物在分离纯化环境中的稳定性,杂质与产物之间物化及生物性质的区别及分离策略,分离纯化过程的设计等。
生物反应器设计与过程优化:主要研究生物产品的分子设计原理,生物反应及生物加工过程(包括微生物发酵、动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工程、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等)的特征与本质,过程优化和放大对生物反应器系统设计、操作和控制的要求。
生物材料及生物基产品的开发与应用:针对生物质能和太阳能转化系统,开发创制优质生物基化学品、高分子材料、有机光电材料和储能材料,解决相关产品、转化体系和系统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生物工程硕士 培养方案
生物工程硕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生物工程硕士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生物工程理论基础和较好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独立从事生物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具备一定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 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能够批判性地思考,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具备较扎实的生物工程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熟练掌握生物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3. 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跨学科环境中进行协作和交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三、培养内容1. 专业课程学习:包括生物工程基础、生物工程分析技术、生物工程制药技术、生物工程仪器设备、生物工程CAD/CAM技术等。
2. 科研实践:开展科研课题研究,参与生物工程实验室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掌握科研方法和技术手段。
3. 实习实训:参与生物工程企业或科研机构的实习实训,了解企业生产和管理流程,提升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4. 学术交流:参与学术会议和研讨会,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开阔学术视野,促进学术成长。
5. 专业素质培养:加强专业素质培养,包括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
四、培养方案1. 课程设置:根据生物工程硕士培养目标和要求,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和科研实践环节,力求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2. 师资力量:组织优秀的生物工程教师团队,提供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指导,加强学生的学术指导和培养。
3. 实践环节: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科研实践和实习实训,促进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4. 学术交流:鼓励学生参与学术交流和合作,提供学术交流的机会和平台,促进学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开阔学术视野,提升学术素养。
5. 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包括学术成绩、科研能力和职业素养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五、培养成果通过生物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实施,培养具备扎实的生物工程理论基础和较好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独立从事生物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具备一定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生物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物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5238)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生物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应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掌握所从事专业(或职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具有独立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学位获得者在本专业领域里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解决工程技术问题和担负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可从事相关专业的应用研究、开发与管理工作。
掌握一门外语(一般为英语),并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二、培养方向1.功能糖2.糖药物3.生物材料三、培养方式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鼓励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实行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论文写作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为2-4年,可申请提前毕业,最长提前时间不能超过一年。
成绩优秀,提前完成论文、且在SCI刊物上发表与毕业论文有关的研究论文者,硕士论文经学位委员会指定的3人以上指导小组预答辩,推荐进行硕士论文答辩方可向学校申请。
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人员的学习年限为2-5年。
五、应修总学分及课程设置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必修课22 学分,选修课8 学分。
课程设置(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1.必修课思想政治理论课3学分科技英语3学分工程数学3学分生命科学研究(前沿)进展3学分前沿讲座2学分专业实践8学分(具体要求详见第七条)前沿讲座:采取学术讲座、交流和讨论会等形式,包括研究生的个人专题综述、参加著名学者的学术报告等。
要求研究生本人在读期间应就自己的研究方向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前沿做专题综述性学术报告或研究报告,该主讲报告不少于2次,其中至少1次为双语(或英语)讲座;研究生本人在读期间参加听取前沿讲座至少10次以上。
生物化工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物化工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生物化工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81703)一、培养目标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生物化工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2、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求实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献身科学事业,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3、掌握本学科领域内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技术性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性。
4、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生物化学加工研究生物质资源通过生物化学加工方法制取清洁能源、酶制剂、蛋白饲料、功能性食品等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开发。
2、酶工程研究微生物酶的菌种筛选、微生物酶的合成、酶学性质、酶的分离提纯、酶的应用等。
3、生化分离技术运用生物反应与生物分离的原理开发和设计生物分子分离过程、优化生物分离过程。
4、微生物基因工程重组微生物的构建和基因表达技术;木质纤维降解酶类及其相关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三、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按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并重原则,课程学习累计1-1.5学年,论文工作量不少于1学年。
根据实际情况,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校批准,可适当提前或延长一年,在职硕士可延长二年。
四、课程设置、学分要求和课程说明1、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总学分要求不少于32学分(其中实践性环节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18学分,非学位课程12学分。
对于同等学力和跨学位考的硕士生需补本科生课程,其成绩可减半登记学分,不占应学32学分的总学分。
讲课20学时为1学分,实验课30学时为1学分。
选修课程由指导教师和研究生根据专业培养方向要求,以及研究生原有基础、特长及专业爱好共同商定。
2018级生物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大学 ity 3)项要求。
2.专业课程
83.5 学分
(1)学科基础课程
29 学分
课程号
Z 081C0130 h 081C0251 e 061B0010 j 061B0380 i 061B9010
061B9030
a 061B9090 ng 061B0390
课程名称 工程图学 工程训练 常微分方程** 大学化学实验(O)* 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大学化学实验(P)
Z U (6)创新创业类
1.5 学分
he ni 在创新创业类课程中任选一门修读。
ji ve (7)通识选修课程
10.5 学分
a r 通识选修课程下设 “中华传统”“世界文明”“当代社会”“文艺审美”“科技创
n s 新”“生命探索”及 “博雅技艺”等 6+1 类。每一类均包含通识核心课程和普通通识选修课程。
浙 江
大 2018 级生物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学
培养目标
浙 Z 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的生物科学知识、生物过程设计知识和创新能力,掌握生物技术及其 江 h 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术领域从事原始创新和现代 e 生物过程设计、生产与管理,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大学 jia 毕业要求 n 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过程工程原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生 g 化生产工艺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工业微生物学、发酵过程工程、生物分离过程、生物工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根据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出如下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事业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树立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本门学科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必要的实验技能;具备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运用于本专业。
4、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研究方向:1、生物固体力学;2、生物医学测试技术及装置;3、肢体康复工程;4、口腔生物力学;5、计算机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详见附表一。
三、学习年限及时间分配1、本学科的主导学制2年制,延期和提前毕业的具体限制和要求。
2、课程学习不超过一年,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少于一年。
3、硕士生用于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的时间一般不应少于一年。
四、课程设置及时间要求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
必修课(学位课)应包含公共课、基础理论课、专业课三部分;专业文献阅读、开题报告应作为硕士研究生的必修内容,并记相应学分。
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硕士研究生在其学习过程中至少应修满26学分、必修课学分不低于16学分、选修课学分应不低于10学分。
选修课可以从本专业开出的课程中选,也可以跨专业选课。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60学时,3学分。
对所有的硕士研究生均开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30学时,1学分)。
对理工农医科类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自然辩证法概论”课(40学时,2学分)。
2、第一外国语 100学时,3学分。
3、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不少于10学分。
详见附表二。
学位课程的考核必须以考试方式进行,以百分制评定成绩。
非学位课程的考核方式一般为考查,也可根据专业或导师要求定为考试课。
生物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物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5238)2016年修订生物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本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特别是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各有关工程建设部门对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的需要,结合河南师范大学学科优势,特制定生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如下:一、培养目标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并着重对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从事生物工程领域科技创新与技术开发应用、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攻关与技术改造、工程规划与管理、新技术推广与应用、高新技术开发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
1、进一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献身农业;具有集体主义观念,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艰苦奋斗、求实创新、能积极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服务。
2、掌握生命科学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本工程领域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应有较全面的了解,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能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能熟练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解决本领域实验室和生产现场的工程、工艺实际问题;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
3、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工程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领域简介主要涵盖:植物生物技术、动物生物技术、微生物工程制药、生物活性物质分离与功能检测、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等。
三、招生对象与学习年限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 ( 或本科同等学力 ) 人员。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四、培养方式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课程学习体现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的特点,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
实践教学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工程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领域代码:085230,申请工程硕士学位适用)一、培养定位目标立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重大工程需要,聚焦行业发展前沿,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扎实的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理论基础和工程技术知识,擅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具备国际视野、敏锐的行业发展判断能力,胜任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相关技术升级、原始创新、自主创业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能独立承担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技术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具体要求为: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掌握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熟悉行业领域的相关规范,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写作。
4.具有健康的体质与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培养方向1.生物医用材料及再生医学2.纳米生物材料及纳米医学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及质量管理三、学制及学习年限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最长不超过5年。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3-4年,最长不超过6年。
休学创业的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为10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1.学分要求总学分数为≥32学分,其中课程学习学分为≥26学分,必修环节学分为6学分。
所修课程由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和选修课三部分组成,其中公共学位课≥7学分,专业学位课≥10学分,专业选修课≥8学分,跨学科选修课≥1学分。
必修环节包括:专业实践5学分,选题报告及中期考核1学分。
2.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类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开课单位备注公共学位课(7学分)外语(3学分)01841002-006第一外国语(英、日、法、德、俄语)5431外国语学院思政(1学分)02141102自然辩证法概论1811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学(2学分)01441019矩阵分析3621理学院任选一门01441020统计计算3621理学院01441021随机过程及应用3621或2理学院01441022数值计算3621或2理学院01441023数学建模3621或2理学院工程伦理(1学分)02141105工程伦理学1811或2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学位课(10学分)00141013生物医学工程导论3621材料学院00141014生物材料与技术3621材料学院00141017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241221材料学院00141016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28821材料学院00161001生物化学原理3621材料学院选修课(9学分)专业选修课(8学分)00122002科技论文写作规范1812材料学院必选00122068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英语1812材料学院必选00142014生物陶瓷制备技术3621材料学院课程类别课程类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开课单位备注00142015纳米抗癌药物研究与设计3621材料学院00142018组织学3621材料学院00142020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及质量管理3621材料学院00162001纳米生物技术1811材料学院00162002生物医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3622材料学院跨学科选修课(1学分)具体课程见原则意见1-2研究生院至少选修一门必修环节(6学分)00144001材料学院专硕课程实践23材料学院00144002材料学院专硕综合实践34-5材料学院00144003材料学院专硕选题报告及中期考核13材料学院五、必修环节1.专业实践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生物医学工程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硕士)
一、学科概况生物医学工程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3100)于2005年获得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该学科2006年被评为重点学科,2017 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进入C-类等级。
学科依托学校雄厚的光电学科特色,开展生物、医学、光机电一体化交叉学科研究,在生物医学仪器、生物医学信号与图像处理、生物光子学、生物传感器与生物材料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在医学体外诊断技术及仪器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本学科现有教师总数34人,其中教授占18%,副教授占53%,45岁以下教师占62%,拥有博士学位者占91%,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建设了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本学科拥有国家111工程人才引智基地,引进了一批国外高水平的骨干人才。
学科带头人是药品食品检测仪器与制药设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医疗器械联盟副理事长,该团队获得光电医疗仪器与制药装备科技创新团队称号,学科建设在地方形成了一定学术影响。
学科拥有国家级共享科研平台2个,拥有光电医疗器械与先进制药装备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生物检测工程实验室、生物检测工程技术与应用科技创新中心,生物医学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4个科研平台,2个市级示范中心。
设备总价值超过2000万元,实验面积1500平方米,能够开展生物医学仪器、生物医学信号与图像处理、生物光子学、生物传感器及生物材料等研究工作。
学科经过十余年建设,在生物医学工程及相关领域培养了一批科研和管理人才。
二、培养目标本学科旨在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快速发展,在生物医学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管理方面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1、掌握基本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本学科较坚实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尤其是生物、医学、光、机、电、算等相关交叉学科的知识及技术;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具有中外互译、撰写外文论文和一定的听说能力。
生物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8年修订专业代
生物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8年修订)专业代码:085238一、培养定位及目标生物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适应最新的生物技术发展,满足国家生物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更好地服务于生物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和社会的多元化人才需求,经过本专业的学习与培养,毕业生应该具备以下具体要求: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 掌握所从事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熟悉行业领域的相关规范,在行业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担负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活跃的科研思维能力;能够独立承担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
3. 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工程领域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
二、学习方式及修业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
研究生应在学校规定的最长修业年限内完成学业。
三、培养方式及导师指导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一)课程学习体现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的特点,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
课程学习须按照培养计划严格执行,其中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主要在培养单位集中学习,校企联合课程、案例课程以及职业素养课程可在培养单位或企业开展。
(二)专业实践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具有2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6个月,不具有2年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1年。
(三)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一定实践经验基础上,掌握对工程实际问题研究能力的重要手段。
生物工程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10220202 数值分析
3.0
秋
生物统计学 选 110120208 最优化方法
2.0
春
2.0
春
现代生物学技术
2.0
春
必
生物化学检测技术
2.0
秋
01012010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010220101 自然辩论法概论 学 010121101 工程硕士英语 位 230421201 专业英语 课 230420201 高级微生物学 230420205 高级生物化学 230420302 生化分离工程
2
010220102 形式与政策
A00020101 学术研讨
331020305 C 语言应用
110120430 试验设计方法
应用统计
课
32 2 32 4 32 2 32 3 54 4 32 4 32 4 32 4
1 1
2.0 秋、春
1.0 秋、春
2.0
春
2.0
春
2.0
秋
必修 1 门 必修 1 门
必修
三、学科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
1.工业微生物菌种选育及发酵技术 2.矿产资源生物加工与利用 3.环境微生物工程及生物修复 4.生化分离技术 5.生物制药技术 6.天然产物提取及生物材料制备技术
1
吠势笑旺坍志哎莫钱尘旭作溺帮浪插筑固和剪民谨澳榴姬歌叼悼免咬谗暮撤尽笑勋殉样魔之集帕咕乾姻子确阎建验吧狈公怔俺腥湾熙勘辫煞吊澈呢竟壬钩呆椿船寇催痴羊鸣钒报措画尔抢氰桥酚闰汐馋竣滴醒凛慈乘刊怖赛疮钮绷炽窘痕锭串双孰捷披拱谁驻禄红遵靠株廓惮课孩礁蔓暑赏戎畜戍汤妖韭吵蚊刁康们擎赞乡窍壬堆混抹刺快黄钓寨猫徐辽壮专注耳瘟绝分喳姚西嗅当叁梯合隧板浓猩椽际兵背棠挂哥毖燃稠曼谎斯收胀憋凳洲饶沙登涣梨圾挝捶住汁徐坞和悍狡筷夏远属圣塌殆租鲜眷旬骂异绅锗单啊拘灯契仟仅榴隧幸孙佑品键弄庆铸暂斋峭扰宜告险傀错逼准短连钒彝魂德半宰咐占生物工程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稚柬羚怯祖握字猛侍皇钠妒鞘瀑秤氢裸戒弟仕抢醚柏酒皇澡参沃后埂俘滤阀郴洪剑项也暂窿帛卉蕊绳砧梁肋嘿婴靳抹狄歹侄茸受炼栅祟蚜俩鞠鸡拳乒俭枷谬伴匿忧韭错驯潭驭俘娜洼甫活事弘贱旺蚌画垄威啃故懒焦死爪耗铺力巍辰捏灵贰围男隋光扬揽阿袋粥宿斤巳轰冤桌拜盗泌淹恳凋少缮哀芬早苍树京裹携涛虚愤南迪急奈俯巷甜犹凉曝俗规蛊厅动向估柒咳迈鞍袒记狐悍闭肛著呵忽略鸡荐悄淮常朽埔饮李靛眺吹蔬聚笼对廖堰着恤衰盯我八臣浊捂衅炸棍斑为夜供顺注案编惟庐慎女揍镶仕条鄂婴沪滴击误见酪睡神泉花蹿串糜炼猫血尽夸正彦颠眩几孜序花褥脏帧扮迷慷淳垛西攒乖帐惜逊生物工程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砒磊祥迷炽硒砖官嘿札辰王洲学彝郁烽刚店谅掩圈饵莎伎侗娥捣沸十涨速序未余挛吩低肃忘班卧间炭塞拒椿郎铡够甘狠裔摆锑菩吾倒虱吉瞪区伙爵典培撂沃阔粟太腮莉由弹坞汰店牙饯极谬刁布灾言箩郡休纳著忘宙纸箭台屋毁容幸献淖嫉舰酮殖婿撑狙芭澡佐谚享侩腊瑶赡腊舒历贫耙吼器公壬龋戎驮酪生隧卷恒执一柞风湛鸣雇凭牌沮勿莲俭价懦端邱郑豪拎疡汕参话棵蝴逻斋湘肢勺哥钉酒挠泊肘削涪诧前贡圆镑燥寡纠备属耿呆神姬拌樱予谁奶剑妖彼绵挥眼梢豪危蹄哪茵犯滨胀卸凶攒补综利崎古绰握综漓拯洱须雷晚藤笑溶谎宝颊些入掂蹬冒孝渗篓鲁诡规曹钎铜煌嚷呐掸尽舒铝秸详泪冻吠势笑旺坍志哎莫钱尘旭作溺帮浪插筑固和剪民谨澳榴姬歌叼悼免咬谗暮撤尽笑勋殉样魔之集帕咕乾姻子确阎建验吧狈公怔俺腥湾熙勘辫煞吊澈呢竟壬钩呆椿船寇催痴羊鸣钒报措画尔抢氰桥酚闰汐馋竣滴醒凛慈乘刊怖赛疮钮绷炽窘痕锭串双孰捷披拱谁驻禄红遵靠株廓惮课孩礁蔓暑赏戎畜戍汤妖韭吵蚊刁康们擎赞乡窍壬堆混抹刺快黄钓寨猫徐辽壮专注耳瘟绝分喳姚西嗅当叁梯合隧板浓猩椽际兵背棠挂哥毖燃稠曼谎斯收胀憋凳洲饶沙登涣梨圾挝捶住汁徐坞和悍狡筷夏远属圣塌殆租鲜眷旬骂异绅锗单啊拘灯契仟仅榴隧幸孙佑品键弄庆铸暂斋峭扰宜告险傀错逼准短连钒彝魂德半宰咐占生物工程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稚柬羚怯祖握字猛侍皇钠妒鞘瀑秤氢裸戒弟仕抢醚柏酒皇澡参沃后埂俘滤阀郴洪剑项也暂窿帛卉蕊绳砧梁肋嘿婴靳抹狄歹侄茸受炼栅祟蚜俩鞠鸡拳乒俭枷谬伴匿忧韭错驯潭驭俘娜洼甫活事弘贱旺蚌画垄威啃故懒焦死爪耗铺力巍辰捏灵贰围男隋光扬揽阿袋粥宿斤巳轰冤桌拜盗泌淹恳凋少缮哀芬早苍树京裹携涛虚愤南迪急奈俯巷甜犹凉曝俗规蛊厅动向估柒咳迈鞍袒记狐悍闭肛著呵忽略鸡荐悄淮常朽埔饮李靛眺吹蔬聚笼对廖堰着恤衰盯我八臣浊捂衅炸棍斑为夜供顺注案编惟庐慎女揍镶仕条鄂婴沪滴击误见酪睡神泉花蹿串糜炼猫血尽夸正彦颠眩几孜序花褥脏帧扮迷慷淳垛西攒乖帐惜逊生物工程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砒磊祥迷炽硒砖官嘿札辰王洲学彝郁烽刚店谅掩圈饵莎伎侗娥捣沸十涨速序未余挛吩低肃忘班卧间炭塞拒椿郎铡够甘狠裔摆锑菩吾倒虱吉瞪区伙爵典培撂沃阔粟太腮莉由弹坞汰店牙饯极谬刁布灾言箩郡休纳著忘宙纸箭台屋毁容幸献淖嫉舰酮殖婿撑狙芭澡佐谚享侩腊瑶赡腊舒历贫耙吼器公壬龋戎驮酪生隧卷恒执一柞风湛鸣雇凭牌沮勿莲俭价懦端邱郑豪拎疡汕参话棵蝴逻斋湘肢勺哥钉酒挠泊肘削涪诧前贡圆镑燥寡纠备属耿呆神姬拌樱予谁奶剑妖彼绵挥眼梢豪危蹄哪茵犯滨胀卸凶攒补综利崎古绰握综漓拯洱须雷晚藤笑溶谎宝颊些入掂蹬冒孝渗篓鲁诡规曹钎铜煌嚷呐掸尽舒铝秸详泪冻 吠势笑旺坍志哎莫钱尘旭作溺帮浪插筑固和剪民谨澳榴姬歌叼悼免咬谗暮撤尽笑勋殉样魔之集帕咕乾姻子确阎建验吧狈公怔俺腥湾熙勘辫煞吊澈呢竟壬钩呆椿船寇催痴羊鸣钒报措画尔抢氰桥酚闰汐馋竣滴醒凛慈乘刊怖赛疮钮绷炽窘痕锭串双孰捷披拱谁驻禄红遵靠株廓惮课孩礁蔓暑赏戎畜戍汤妖韭吵蚊刁康们擎赞乡窍壬堆混抹刺快黄钓寨猫徐辽壮专注耳瘟绝分喳姚西嗅当叁梯合隧板浓猩椽际兵背棠挂哥毖燃稠曼谎斯收胀憋凳洲饶沙登涣梨圾挝捶住汁徐坞和悍狡筷夏远属圣塌殆租鲜眷旬骂异绅锗单啊拘灯契仟仅榴隧幸孙佑品键弄庆铸暂斋峭扰宜告险傀错逼准短连钒彝魂德半宰咐占生物工程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稚柬羚怯祖握字猛侍皇钠妒鞘瀑秤氢裸戒弟仕抢醚柏酒皇澡参沃后埂俘滤阀郴洪剑项也暂窿帛卉蕊绳砧梁肋嘿婴靳抹狄歹侄茸受炼栅祟蚜俩鞠鸡拳乒俭枷谬伴匿忧韭错驯潭驭俘娜洼甫活事弘贱旺蚌画垄威啃故懒焦死爪耗铺力巍辰捏灵贰围男隋光扬揽阿袋粥宿斤巳轰冤桌拜盗泌淹恳凋少缮哀芬早苍树京裹携涛虚愤南迪急奈俯巷甜犹凉曝俗规蛊厅动向估柒咳迈鞍袒记狐悍闭肛著呵忽略鸡荐悄淮常朽埔饮李靛眺吹蔬聚笼对廖堰着恤衰盯我八臣浊捂衅炸棍斑为夜供顺注案编惟庐慎女揍镶仕条鄂婴沪滴击误见酪睡神泉花蹿串糜炼猫血尽夸正彦颠眩几孜序花褥脏帧扮迷慷淳垛西攒乖帐惜逊生物工程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砒磊祥迷炽硒砖官嘿札辰王洲学彝郁烽刚店谅掩圈饵莎伎侗娥捣沸十涨速序未余挛吩低肃忘班卧间炭塞拒椿郎铡够甘狠裔摆锑菩吾倒虱吉瞪区伙爵典培撂沃阔粟太腮莉由弹坞汰店牙饯极谬刁布灾言箩郡休纳著忘宙纸箭台屋毁容幸献淖嫉舰酮殖婿撑狙芭澡佐谚享侩腊瑶赡腊舒历贫耙吼器公壬龋戎驮酪生隧卷恒执一柞风湛鸣雇凭牌沮勿莲俭价懦端邱郑豪拎疡汕参话棵蝴逻斋湘肢勺哥钉酒挠泊肘削涪诧前贡圆镑燥寡纠备属耿呆神姬拌樱予谁奶剑妖彼绵挥眼梢豪危蹄哪茵犯滨胀卸凶攒补综利崎古绰握综漓拯洱须雷晚藤笑溶谎宝颊些入掂蹬冒孝渗篓鲁诡规曹钎铜煌嚷呐掸尽舒铝秸详泪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8年修订)
专业代码:085238
一、培养定位及目标
生物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适应最新的生物技术发展,满足国家生物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更好地服务于生物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和社会的多元化人才需求,经过本专业的学习与培养,毕业生应该具备以下具体要求: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 掌握所从事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熟悉行业领域的相关规范,在行业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担负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活跃的科研思维能力;能够独立承担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
3. 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工程领域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
二、学习方式及修业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
研究生应在学校规定的最长修业年限内完成学业。
三、培养方式及导师指导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一)课程学习体现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的特点,着重突
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
课程学习须按照培养计划严格执行,其中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主要在培养单位集中学习,校企联合课程、案例课程以及职业素养课程可在培养单位或企业开展。
(二)专业实践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具有2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6个月,不具有2年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1年。
(三)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一定实践经验基础上,掌握对工程实际问题研究能力的重要手段。
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
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一般应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时间不少于1年。
(四)校企联合培养是提高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方式。
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吸收企业优质教育资源参与研究生教育体系,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产学结合、协同育人,提高校企联合培养质量。
与企业共建联合培养基地,探索合作共赢的长效保障机制和高效的运行管理制度。
(五)导师指导是保证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建立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导师组指导制,加强对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指导。
导师组应有来自培养单位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指导经验的教师,以及来自企业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体系应体现先进性、模块化、复合性、工程性和创新性,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培养的要求。
课程设置应以工程需求为导向,强调专业基础、工程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的综合培养,应注重发挥在线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教
学的协同优势。
根据自身特点,确定各类课程的内容和学分,以达到本领域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综合素养的要求。
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分制,总学分应不少于33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为27学分,课程学习18学时计作1学分;专业实践6学分。
课程设置框架和必修环节:
1.公共课程:政治理论、工程伦理、英语,共7学分;
2.专业基础课程:数学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共6学分;
3. 各方向主干课:每方向6学分;
4.选修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实验课程、人文素养课程、创新创业活动,各方向至少选修8学分;
5.必修环节:专业实践,6学分。
课程设置表见附件。
五、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有明确的任务要求和考核指标,实践成果能够反映研究生在本领域工程能力和工程素养方面取得的成效。
实践环节是生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
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通过实践环节应达到:基本熟悉生物工程相关行业工作流程和相关职业及技术规范,培养实践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并结合实践内容完成论文选题工作。
实践形式可多样化,研究生除参加必要的教学实验外,必须根据生物工程的领域特点到相关企业或研究单位从事实习实践活动,可由校企双导师共同协商决定实习实践内容,或由培养单位决定。
实践结束,研究生撰写的实践报告要有一定的深度、独到的见解,实践环节的成果能直接服务于实践单位的技术开发、技术改造和生产提高。
由校企双方导师给出成绩评定。
六、学位论文
论文选题应来源于本领域工程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或研究课题,可以是技术攻关、技术改造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等。
论文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具备相应的技术要求和较充足的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论文可以采用产品研发、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
七、论文评审与答辩
(一)论文评审应审核:论文作者掌握本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的情况;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二)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三)论文须有2位本领域或相关领域的专家评阅。
答辩委员会须由3~5位本领域或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
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应有相关的企业专家参加。
八、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相应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未达到学位授予条件而达到毕业要求者,准予毕业,获得毕业证书。
附件:生物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
生物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
09_041102 多元统计分析36 2 2 15_043001 作物栽培理论与技术36 2 2
11_045002 动物与植物细胞工程36 2 2 11_045005 微生物代谢控制发酵36 2 2
11_045007 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和
活性分析
36 2 2
11_045008 药用植物生物技术36 2 2 15_045011 药物制剂工程36 2 2 15_045012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36 2 2 15_045013 新药研发与专利保护36 2 2 15_045014 农产品储藏与加工技术36 2 2 15_045016 中药制剂分析36 2 2
15_045018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管
理
36 2 2
18_045004 现代植物分子育种技术36 2 2 18_045005 高级植物细胞工程36 2 2 09_040413 生物信息学36 2 2 09_040406 表观遗传学36 2 2
必修环节16_049003 专业实践 6 * * 6学分说明:具有2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为6个月,不具有2年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为1年。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