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5页.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书答案教材第2页练一练答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书答案第3页试一试答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书答案第3-4页练一练答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书答案第5页试一试答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书答案第6页练习一答案4.解方程,并检验。

76 + x = 105解:76+ x-76 = 105-76X=29x - 46 = 90解:x - 46 +46= 90+46x=136x + 3.5 = 3.5解:x + 3.5-3.5 = 3.5-3.5x=0x - 6.4 = 0.4解:x - 6.4+6.4 = 0.4+6.4x=6.8 (检验略)5.看图列方程并解答。

X-116=84解:x=84+116X+3.5=6解:x=6-3.5x=2.56.解方程,并检验。

12 x = 96解:12x÷12 = 96÷12x=8x ÷40 = 14解:x ÷40x40 = 14x40x=56018 x = 3.6解:18 x÷18 = 3.6÷18x=0.2x ÷2.5 = 5解:x ÷2.5 x2.5= 5x2.5x=12.5(检验略)7.看图列方程并解答。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书答案第7页练习一答案11.列方程求表中未知数的值。

12x=31.2x=2.69.6y=48y=4512.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并解答。

4x=72x=18200+x=450x=25013.吴伟兵买了 1 本练习本和 3 支铅笔,张欣兰买了8 支同样的铅笔,两人用去的钱同样...一本练习本的价钱等于5支铅笔的价钱。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书答案第9页练一练答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书答案第10页练一练答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书答案第11页练习二答案x + 56 = 102 x - 970 = 270x=46 x=124015 x = 3 x ÷0.8 = 1.25x=0.2 x=12.钢琴的黑键有36个,比白键少16个。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页一简易方程等式与方程得含义1.等式:90-x=30,80÷4=20,7y=63 20+30=50, y+17=38, 54÷x=9;方程:90-x=30,7y=63,y+17=38,54÷x=9。

2.30+ x=80; 4 x=80; x+10=50, 3 x=20+503.52+ x=110;第2页1.-20;+54,+54。

2.解:x=70+35 x=105 解:x=84-48x=36 解:x=50+50x=100解:x=100-27x=73 解:x=70+20 x=90 解:x=9-3、6 x=5、43:⑴x+16、5=25 x=25-16、5x=8、5 ⑵x+15=60 x=60-15 x=45第3页用等式性质解方程(2)1: ⑴÷0、3 ⑵×5 ×52:14x=70x=70÷14x=5x÷60=12x=12×60x=720x÷4.5=9x=4.5×9x=40.55x=1.5x=1.5÷5x=0.30.2x=6x=6÷0.2x=30x÷1.1=3x=3×1.1x=3.33: ⑴12x=18x=18÷12x=1、5 ⑵5x=65 x=65÷5 x=13第4页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练习1、 (1)x=32 (2)x=20 (3)x=3 (4)x=7 (5)x=1002: - 36 28 +0、8 2、7 ÷ 3 15 x 1、6 3、23、 x+3、8=6、3 x=6、3-3、8 x=2、5 0、4+x=2 x=2、3-0、4 x=1、9 x-1、8=4 x=4+1、8 x=5、81、6x=6、4 x=6、4÷1、6 x=4x÷7=0、3 x=7×0、3 x=2、1 x÷3=2 x=2、1×3 x=6、3第5页4.(1) 5、5+x=10 x=10-5、5 x=4、5(米)(2)5x=60 x=60÷5 x=125、(1)x-98=2 x=98+2 x=100(元) (2)x-45=128 x=128+45 x=173(元)(3)7x=2、8 x=2、8÷7 x=0、4(米) (4)4x=36 x=36÷4 x=9(元)第6页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1.x+4、8=7、2 x=7、2-4、8 x=2、4 x-7、9=2 x=2、3+7、9 x=10、5 3x=132 x=132÷3 x=442、设昨天卖出x套x+15=82x=82-15x=673、设客车每小时行驶x千米x-30=80x=80+30x=1104、(1)设王老师买了x个足球x+6=18x=18-6x=12(2)每个篮球y元1、2y=60y=60÷1、2y=50第7页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1.2x+17=35 2x=18 x=912+8x=52 8x=40 x=53x-64=11 3x=75 x=252、(1)柏树得棵数×3-15=松树得棵数解:设校园里面有x棵柏树3x-15=753x=90x=30(2)科技书得本数×4+40=文艺书本数设科技书有x本4×+40=3204x=280x=703、解:设养公鸡x只4x-20=7804x=800x=200养了公鸡200只200+780=980(只)一共980只第8页1.+26 106-15 91×2 920÷23 402、77+3x=1223x=45x=155x-1、6=0、95x=2、5x=0、56x-13、6=206x=33、6x=5、6x-7、9+5、4=12x-7、9=6、6x=14、54x÷2=1、84x=3、6x=0、90、8x÷4=12、80、8x=51、2x=643、解:设解它得高就是x米5、6x=11、2x=2(米)第9页4:解:设底边上得高就是x厘米。

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配彩色插图105页

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配彩色插图105页

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课题方程与等式课型新授第1 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例1、例2、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1~3题。

备课人:LLH 审阅人:教学要求1、认识等式,以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感受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是特殊的等式。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等式的性质,理解方程的意义。

*利用等式性质和方程的意义列出方程。

教具准备天平、天平挂图。

教学过程随感一、情景引入1、出示天平。

知道这是什么吗?你知道它是按照什么原理制造的吗?说说你的想法。

如果天平左边的物体重50克,右边的放多少克才能保持天平的平衡的呢?二、新课1、教学例1。

(1)出示例1图。

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把它写出来。

50+50=100 (板书)说说你是怎样想的?(2)指出等式的左边,等式的右边等概念。

等式有什么特征?(等式的左边和右边结果相等;等式用等号连接)能说说什么样的式子叫做等式吗?(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2、教学例2。

(1)出示例2图。

天平往哪一边下垂说明什么?(哪一边物体的质量多)你能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学生独立完成填写,集体汇报。

板书:x+50>100 x+50=150X+50<200 x+x=200如果让你把这四个式子分类,应分为几类?为什么?指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就叫做等式,而这些等式与前面所看到的等式又有什么不同? (等式中含有未知数)知道像x+50=100,x+x=200这样的等式叫什么吗?(方程)说说什么是方程?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含有未知数等式)(2)讨论: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

指出: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方程是特殊的等式。

他们的关系可以用集合圈表示。

3、教学“试一试”。

独立完成,完成后汇报方法。

让学生说一说,每题中的方程哪个更简洁一些?指出:像500÷2=x,20-12=x虽然也是方程,但在列方程时应尽量避免这样x单独在等号左边或右边的方法。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页一简易方程等式与方程得含义1.等式:90-x=30,80÷4=20,7y=63 20+30=50, y+17=38, 54÷x=9;方程:90-x=30,7y=63,y+17=38,54÷x=9。

2.30+ x=80; 4 x=80; x+10=50, 3 x=20+503.52+ x=110;第2页1.-20;+54,+54。

2.解:x=70+35 x=105 解:x=84-48x=36 解:x=50+50x=100解:x=100-27x=73 解:x=70+20 x=90 解:x=9-3、6 x=5、43:⑴x+16、5=25 x=25-16、5x=8、5 ⑵x+15=60 x=60-15 x=45第3页用等式性质解方程(2)1: ⑴÷0、3 ⑵×5 ×52:14x=70x=70÷14x=5x÷60=12x=12×60x=720x÷4.5=9x=4.5×9x=40.55x=1.5x=1.5÷5x=0.30.2x=6x=6÷0.2x=30x÷1.1=3x=3×1.1x=3.33: ⑴12x=18x=18÷12x=1、5 ⑵5x=65 x=65÷5 x=13第4页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练习1、 (1)x=32 (2)x=20 (3)x=3 (4)x=7 (5)x=1002: - 36 28 +0、8 2、7 ÷ 3 15 x 1、6 3、23、 x+3、8=6、3 x=6、3-3、8 x=2、5 0、4+x=2 x=2、3-0、4 x=1、9 x-1、8=4 x=4+1、8 x=5、81、6x=6、4 x=6、4÷1、6 x=4x÷7=0、3 x=7×0、3 x=2、1 x÷3=2 x=2、1×3 x=6、3第5页4.(1) 5、5+x=10 x=10-5、5 x=4、5(米)(2)5x=60 x=60÷5 x=125、(1)x-98=2 x=98+2 x=100(元) (2)x-45=128 x=128+45 x=173(元)(3)7x=2、8 x=2、8÷7 x=0、4(米) (4)4x=36 x=36÷4 x=9(元)第6页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1.x+4、8=7、2 x=7、2-4、8 x=2、4 x-7、9=2 x=2、3+7、9 x=10、5 3x=132 x=132÷3 x=442、设昨天卖出x套x+15=82x=82-15x=673、设客车每小时行驶x千米x-30=80x=80+30x=1104、(1)设王老师买了x个足球x+6=18x=18-6x=12(2)每个篮球y元1、2y=60y=60÷1、2y=50第7页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1.2x+17=35 2x=18 x=912+8x=52 8x=40 x=53x-64=11 3x=75 x=252、(1)柏树得棵数×3-15=松树得棵数解:设校园里面有x棵柏树3x-15=753x=90x=30(2)科技书得本数×4+40=文艺书本数设科技书有x本4×+40=3204x=280x=703、解:设养公鸡x只4x-20=7804x=800x=200养了公鸡200只200+780=980(只)一共980只第8页1.+26 106-15 91×2 920÷23 402、77+3x=1223x=45x=155x-1、6=0、95x=2、5x=0、56x-13、6=206x=33、6x=5、6x-7、9+5、4=12x-7、9=6、6x=14、54x÷2=1、84x=3、6x=0、90、8x÷4=12、80、8x=51、2x=643、解:设解它得高就是x米5、6x=11、2x=2(米)第9页4:解:设底边上得高就是x厘米。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方程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1~3题。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知道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2、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出示例1图,提出要求:你能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学生在本子上写。

指名回答,板书:50+50=100含有等号的式子叫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结果是相等的。

二、教学例2学生自学要求:1、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

2、小组同学交流四道算式,最后达成统一认识:X+50>100 X+50=100X+50<100 X+X=100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这4道算式。

3、把这4道算式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先独立思考后再小组内交流,要说出理由。

你为什么这样分,说说你的想法。

小结:像右边的式子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方程,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到什么是方程,读一读,不理解的和同桌交流。

指名学生说,教师板书: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提问: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含有未知数”“等式”那X+50>100 、X+50<100为什么不是方程呢?提问:那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呢,在小组里交流。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三、完成“试一试”、“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时围绕“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四、课堂作业:练习一的1、2、3。

第二课时等式的性质(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页的内容,练习一的4~6题。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2、根据等式的性质(一)学会解决含有加、减号的方程。

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一、教学例3出示图,学生根据图独立填空。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0=20 20+10=20+10X=50 X+20=50+2050+a=50+a 50+a-a=50+a-aX+20=70 X+20-20=70-20提问:比较两边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里说说。

第二单元《确定位置》教案

第二单元《确定位置》教案

§2-1《确定位置》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5页例1、“练一练”及练习三第1~3题。

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列、行的规则。

能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提升思维水平,发展空间观点。

3. 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根据情况灵活地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教学过程:一、温故预习提问:能说出我们班班长坐在哪里吗?学生说一说。

二、课堂助学1.出示例1主题图,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描述小军的位置。

(学生可能认为小军坐在第4组第3个,也可能认为小军坐在第3排第4个)提问:怎样才能用一致的方式,更简明地说出小军的位置呢?(学生可能想到:先说清楚是什么排或什么是组,再说明小军在第几组第几个或第几排第几个;统一规定,横着的是排,大家都按照这样的规定去说)提问: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好些?引导:怎样规定横排和竖排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既准确又简洁的确定位置的方法。

(板书课题)2.理解列、行,理解数对(1)介绍列、行的含义和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实际上,在确定位置时,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指图说,板书)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这叫什么?这是第几列?(从图中指列、行问)这是第几行?指第1列第1行的图问:这个位同学在第几列第几行?(第1列第1行)小军位置是第几列第几行?同桌互相指一个位置说说。

(2)出示抽象图。

如果把每个学生的座位用圆圈表示,每一行有几个圈呢?一共要画几列呢?出示抽象图:(图中的第1列在哪里?第1行呢?(标出“第1行”和“第1列”)谁能像这样标出其他的列和行?指一指第4列第2行在哪里?第3列第4行在哪里?……(3)用数对表示位置。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4-15《球的反弹高度》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4-15《球的反弹高度》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4-15《球的反弹高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4-15页的《球的反弹高度》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和归纳,探究球的反弹高度与投掷角度、力量、距离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关系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学习程度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球的反弹高度与投掷角度、力量、距离之间的关系,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球的反弹高度与投掷角度、力量、距离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反弹高度与投掷角度、力量、距离之间的具体关系,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球的反弹高度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球的反弹高度与投掷角度、力量、距离之间的关系。

3.分析归纳: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和归纳球的反弹高度与投掷角度、力量、距离之间的关系。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实录(精选5篇)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实录(精选5篇)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实录(精选5篇)用数对确定位置篇1教学内容:课本第15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例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初步认识确定位置的重要性。

2、掌握平面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提高学生在方格纸上用数对正确地表示出物体位置的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综合应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列”“行”的规定,理解位置确定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师:同学们,这个月我们将要开一次家长会,老师要求家长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你准备告诉家长怎样的信息才能使他们“对号入座”呢?师:同学们的办可真不少,你用你的办法,他用他的办法,交流起来显然不方便,怎么办?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统一的方法确定位置。

(板书确定位置)二、自学新知1、师:把书打开到15页课件出示自学目标:1什么是列,什么是行?2怎样确定第几列,第几行?3用数对怎样表示第几列第几行?带着这些问题自学待会儿咱们交流2、交流:你有哪些收获?(生:列是竖排,行是横排)师:请你到屏幕前指一指。

列在哪,行又在哪呢?师:怎样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生:列是从左往右数的行是从前往后数的)师:确定第几列的时候都是从观察者的左边起往右边数,谁是观察者呢?(生:我们老师)师:大家都是观察者,以观察者最左边为第一列,所以第一列在这,(课件闪烁第一列)一共有几列呢(课件分别闪烁23456列)一共有几行呢(6行)这些数都表示的是行师:从邵老师的角度看教室里的第1列在哪呢?第1列的同学起立……(列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数的)从邵老师的角度看第1行在哪呢?做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第一列的同学起立,第五列的同学起立……第二行的同学挥挥手-------)3师:小军在第几列第几行(板书)小兰、小强呢?师:老师写的速度跟不上你们说的速度,怎样表示更简洁呢生说师板书像这样一组数就是数对(板书:数对)小军的位置用数对表示(3,2)读作:三二还能用数对表示出另外两个同学的位置吗?拿出作业纸写一写(一生到前面写)写好后交流4这种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写法多简洁呀,这要感谢数对的发明者,300多年前的数学家(点击图)笛卡尔让我们带着崇敬与感谢大声地说出他的名字5简化座位图变成圆圈师:用数对表示的确很简洁看这个座位图,老师也能把它变得更简洁一些师:现在你还能根据数对找出小军、小兰、小强的位置吗?师小结:根据数对找位置时,先找列,再找行和列相交的地方就是我们要找的位置。

用数对确定位置_胡磊

用数对确定位置_胡磊

从实际到抽象又到实际——“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与说明赣榆县沙河小学胡磊一、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5页例1、“练一练”及练习三第1~3题。

二、设计思路用数对确定位置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作为教学切入点。

在教学中从实际到抽象,最后又回到实际,体现了数学的生活化。

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成功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理解数对的含义,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五、教学难点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

六、教学准备班级排好位置、教学挂图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需要提问:我们班李子龙同学做在哪里?学生1:李子龙做在第2组第3个。

学生2:我认为李子龙做在第3排第2个。

老师质疑:同一个位置为什么有两中不同说法,这样会让人误解。

如何准确地描述李子龙的位置?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描述李子龙的位置可能比较麻烦或不够规范。

怎样才能正确、简明地描述李子龙的位置呢?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确定位置。

(板书课题:确定位置)【说明:通过说李子龙的位置,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引发学生产生用一致的方法表示位置的需要。

】二、逐步抽象,认识列、行、数对。

1、认识列、行,学生自学课本第15页。

出示例1挂图师问:你们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学生1:什么是列?什么是行?学生2:列是怎么数的?学生3:行是从那边数的?……师结合挂图指出:生活中我们一般将竖排叫做列,那横排叫行,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师问:图中小军做在第几列第几行的位置?(板书第4列第3行)师追问:我们班李子龙做在第几列第几行?师说:1、第5列第2行位置上的同学请举手?2、第4列第6行位置上的同学请举手?3、第7列第3行位置上的同学请举手?………【说明: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新苏教版2022-2021年五年级下数学全册教案(152页)

新苏教版2022-2021年五年级下数学全册教案(152页)

单元第一单元课题等式与方程教学内容五下教科书第1~2页,例1、例2,练一练。

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的关系,能正确区分等式和方程。

2.在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操作交流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体验。

教学重点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理解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修改调整一、谈话导入1.(出示天平实物)谈话:这是天平,谁能简单介绍一下它?师作简单介绍 2.揭题:今天我们利用天平来学习一些数学知识。

(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一页例1天平平衡的情境图,谈话:你能看图写出一个等式吗?学生思考后独立填写。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50+50=100。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指名学生口答:天平的一端放一个50克的鸡蛋和一个50克砝码,另一端放一个100克砝码,天平平衡,说明两边的质量相等,可以用等式来表示。

(2)教师小结:含有等号的式子叫做等式。

它表示等号两边的数值是相等的。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教材例2的四幅图。

学生独立思考后填写。

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集体反馈。

教师板书:x+50>100 x+50=150x+50<200 2x=200教师小结:天平哪一边下垂,就说明那一边物体的质量大,另一边物体的质量就小;天平平衡说明两边的质量相等。

算式中的x都是未知数。

(2)探究方程的意义。

提问:把这四道算式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并说说分类的依据。

指名学生交流分法,学生可能会按照是否是等式把它们分为两类。

教师小结:有两个是等式,两个不是等式;两个等式都含有未知数。

像x+50=150、2x=200这样的式子,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方程,请同学们把这两个方程读一读。

提问:这两个式子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你能说一说什么样的式子是方程吗?指名学生口答。

小学数学《课课练》参考答案(苏教版五下)(最新精品)

小学数学《课课练》参考答案(苏教版五下)(最新精品)
五、3.14×62÷2-12×6÷2=20.52(平方厘米)2×3×2-3.14×12×3=2.58(平方厘米)
六、1. 3.14×0.52=0.785(平方米)3.14×0.5×2=3.14(米)2.圆的面积大 约2.70平方厘米3. 37.68÷3.14÷2=6(米)3.14×62÷4=28.26(平方米)4. 2000÷(3.14×0.7×100)≈9(分)5. 251.2÷3.14÷2=40(米)3.14×[(40+5)2-402]=1334.5(平方米)6. 3.14×[(0.92×100+8)÷2]2=7850(平方厘米)3.14×(0.92×100+8)=314(厘米)
【拓展应用】
第28页2、4、7、14、28人
第29页890
第30页2+4=6,a+a+a=3a,6+3a是3的倍数
第32页15=3×5=93=3×3120=3+17=7+1388=5+83=17+71=29+59=41+47
第33页44,35,39;33,20,91;55,26,42
第34页0
第35页(1)8、9(2)7、8(3)2、4(4)4、9(答案不唯一)
【单元练习】
二、1.×2.√3.√4.√5.×
三、1. B2. B3. C4. A5. A
四、x=0.64x=21.6x=4.5x=6x=3x=1.8
五、1.x=6.42.x=603.x=124.x=125.x=4.56.x=3
六、1. 170名2. 3米3. 92棵4. 60米5. 4.8厘米6. 95千米7.第一堆200吨,第二吨115吨8. 0.52元9. (1)钢笔买了多少支?20支(2)圆珠笔的单价是多少元?1.5元
四、1. (1)70页(2)8米2. 56千瓦·时3. 83千米

“用数对表示第几列第几行”教学方案

“用数对表示第几列第几行”教学方案

“用数对表示第几列第几行”教学方案简要提示:本课教学内容是课程标准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5页“用数对表示第几列第几行”,“试一试”和“练一练”。

教学准备:每位同学准备一支水彩笔。

教学流程:流程1:教学例题流程2:练一练流程3:针对性练习流程4:练习三第2题、第3题流程5:了解“你知道吗?”流程6:练习三第5题流程1:教学例题1、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上今天这节课,先要准备一支水彩笔,做好准备了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内容是《确定位置》。

(出示课题)2:教学例1:(1)师:先来看这样一个问题。

课件出示课本15页情境图:师:这是五年级某班48位同学的座位安排图,如果老师要找的同学在第4组你能确定是哪一个吗?如果要找的同学在第3排你能确定是哪一个吗?师:我们都不能很快确定是哪一位同学,对不对?师:因此,如果要你准确地说出小军的位置,可以怎样说呢?大家可以相互交流一下。

小军(2)师:从座位图中我们可以发现,从左往右看组,从前往后数个,那么小军坐在第4组第3个;如果横的为排,从前往后数排,从左往右数个,那么,小军坐在第3排第4个。

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简明地说出小军的位置呢?师:请同学们自学课本15页上的内容,看看课本上给我们介绍了什么好方法?同桌先交流一下。

(3)课件演示:师:为了方便,我们把把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在确定位置时,我们可以用第几列、第几行来表达。

像小军坐在第4列第3行,可以用数对表示为(4,3)。

像这样的数对包含两个数,第一个数4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3表示第几行;两个数字之间用逗号隔开,外面加上小括号。

流程2:“练一练”(1)师:请同学们完成“练一练”,直接填写在课本上。

完成后同桌交流。

(2)课件出示答案。

师:(解说答案)流程3:针对性练习(1)课件出示:师:刚才的座位图,我们也可以用这们的点子图来表示。

第6行 ○ ○ ○ ○ ○ ○ ○ ○ 第5行 ○ ○ ○ ○ ○ ○ ○ ○ 第4行 ○ ○ ○ ○ ○ ○ ○ ○ 第3行 ○ ○ ○ ○ ○ ○ ○ ○ 第2行 ○ ○ ○ ○ ○ ○ ○ ○ 第1行 ○ ○ ○ ○ ○ ○ ○ ○师:根据数对找出对应的位置。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修订)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修订)
x+a-(a )= 50+a-( a)
联系天平保持平衡的过程想一想, 等式怎样变化,结果仍然是等式?
等式的性质(1)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 所得结 果仍然是等式。
根据等式的性质在 里填运算符号, 在 里填数。
x - 25 = 60 x - 25 + 25 = 60 + 25
x +18 = 48 x + 18 - 18 = 48 - 18
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
进行新课
怎样在天平两边增 加砝码,使天平仍 然保持平衡?
50+10 = 50+10
左右两边都 加上10克的 砝码。
50+a = 50+a
怎样在天平两边增 加砝码,使天平仍 然保持平衡?
左右两边加 上同样重的 砝码。
观察下图, 先填一填, 再说说你的发现。 x+a = 50+a
2.王林的身高是1.8米,比小刚高0.05米。小刚的 身高是多少米?
解:设小刚的身高是x米。 x+0.05 = 1.8
x= 1.8-0.05
x= 1.75
答:小刚的身高是1.75米。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 什么收获?
谢谢 大家
第5课时 列两步计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
等式
等式 方程 等式 方程
2. 将每个算式中用图形表示的未知数改写成字母。
3 + ▲ = 10
3+a=10
■ × 6 = 48
a×6=48
240 ÷ ● = 8
240÷a=8
3.看图列方程。 2x=500
12+x=20

苏教版国标本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含进度、整体目标、单元目标、板书设计)

苏教版国标本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含进度、整体目标、单元目标、板书设计)

备课本科目数学班级五年级(下) 任课教师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数学五(下)教学进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安排11个单元。

“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7个单元,分成五部分。

第一部分数的认识,有三个单元: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第四单元“认识分数”和第六单元“分数的基本性质”。

第二部分数的运算,是第八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

第三部分式与方程,是第一单元的“方程”;第四部分探索规律,是第五单元的“找规律”。

第五部分是第九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数的认识中,“公倍数和公因数”研究两个自然数的倍数和因数的关系。

这一单元的要求与大纲的要求比做了调整。

第四单元和第六单元是有关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教学,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和(下册)已经初步认识把一个物体或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是分数。

同时,学生也认识了小数。

这两个单元将揭示分数的意义,研究分数的基本性质。

公倍数和公因数的知识是对分数进行通分和约分的基础,因此教材在第三单元先教学“公倍数和公因数”。

数的运算中,学生在第一学段结合分数的初步认识,已经学习了计算分母小于10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本册教材在揭示分数的意义后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学生在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过程中,能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计算的过程又是分数基本性质的运用。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教学,能及时引导学生将整数加法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推广到分数加法中,发展迁移能力。

由于方程的教学安排在第一单元,在分数加法和减法单元中,也相机安排一些含有分数的方程。

第五单元的“找规律”教学简单图形平移后覆盖次数的规律。

由于学生对图形平移已有初步体验,也具有一定的探索规律的能力,因此安排这一内容是恰当的,能逐步提高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

第九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在用列表和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用倒推(还原)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一、设境置疑,产生需要
1.(课件出示学生座位图)仔细观察这幅座位图,你知道小军坐在哪里吗?(板书:第4组第3个;第3排第4个)
2.设疑:小军的位置没有变,为什么同学们的说法都不一样呢?
4.揭题:由于同学们看的方法和角度不同,所以在描述小军位置时,产生了不同的说法。

那么,怎样才能既统一而又正确、简明地描述小军的位置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学习确定位置。

(板书:确定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呈现学生比较熟悉的教室里有序排列的座位的场景,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然后通过交流,引发学生产生用一致的方式表示位置的需要。

] 二、逐步抽象,掌握方法
1.列、行的含义和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1)认识场景图中的列和行
那什么是列,什么是行呢?学生自学课本。

然后举手告诉大家。

(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并在图上比划出来)
(2)确定第一列和第一行。

并揭示在数学上我们通常用第几列第几行来描述一个人的位置。

(3)让学生用第几列第几行来描述小军的位置及其他同学的位置。

(4)用第几列第几行来描述自己在班级的位置
2. 揭示数对的含义和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其实在数学上还有一种更简洁的方法可以用来表示一个人的位置,那就是数对。

(1)介绍数对数对有两个数,我们在表述的时候,应该先表示列数,再表示行数,前后的顺序是不能颠倒的。

因为小军的位置是在第4列第3行,所以在这里我们应先写列数4,再写行数3。

数对还有它特定的书写格式,要用括号把列数与行数括起来,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上一个逗号,把两个数隔开。

完成板书:(4,3),这个数对就表示小军的位置,我们把这个数对读作“四三”。

(2)让学生试着用数对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
认识圆圈图
①为了清楚地表示每个同学坐的位置,现在我们把他们坐的位置都用圆圈表示出来。

(课件出示)
②在这个圆圈图上找一找小军的位置。

(课件出示)
(3)(3)尝试用数对确定位置
[设计意图:先认识场景图中的列和行,然后把具体的场景图逐步抽象成圆圈图,为后面教学作了孕伏和铺垫。

]
;
A在这幅圆圈图中,你还能找到(2,2)的位置吗?这里的2和2又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
再找一找其它数对的位置
B如果有一个同学坐的位置是用数对(7,8)表示的,你能在圆圈图上很快地圈出他的位置吗?你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联系例题中的圆圈图,通过指定用第几列第几行表示的位置,让学生完整地写出表示这一位置的数对;以及根据数对去找某一位置这两个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对含义的理解,初步学会用数对表示座位所在的位置。

]
三、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1.用数对表示教室里的位置
(1)谈话:刚才我们用数对很快确定了圆圈图上的位置,那么在教室里,同学们的位置用数对怎样表示呢?
(2)在屏幕上出示数对,如果是你就请你迅速起立,比一比谁的反应快,同时进一步加深题目难度层层推进。

如:(3,4)(4, 3)站起来的为什么不是同一个人。

(4,)能确定是谁吗?为什么?(X,5)表示的可能是哪些同学呢?
[设计意图:因为圆圈图中的位置和实际教室里的位置稍有不同,所以教师加强了指导作用。

然后,通过用数对描述数学课代表位置、自己位置的活动,以及根据数对猜同学的活动,让学生结合教室中的位置,进一步巩固对列、行和数对的含义的认识。

]
2.用数对表示装饰瓷砖的位置(1)谈话:在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用到了数对的知识。

(出示练习三第2题瓷砖图)这是小明家厨房的一面墙上贴着的瓷砖,你能用数对表示这四块花色瓷砖的位置吗?
(2)仔细观察这四块花色瓷砖的位置和表示的数对,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1)(课件出示练习三第3题图)
让学生根据树对找到对应的位置并涂上颜色,进一步巩固加深理解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观察发现这里还藏着一个美丽的平面图形——菱形
四、拓宽视野,全课总结
1.介绍
(1)用经线和纬线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位置的方法。

(2)部分城市的地理位置,如:北京在北纬39°57′,东经116°28′;无锡在北纬31°35′,东经120°39′。

(3)经度和纬度在航海、航天、气象、军事等方面的运用。

(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2.全课总结
(1)讲述:用经度和纬度确定位置和我们用数对确定位置的道理是一样的。

(2)课外作业:数对的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很广泛,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通过上网、看书等方式搜集这方面的资料。

[设计意图:结合数对介绍地球仪上的经纬线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利于学生充分体验数对知识的广泛应用。

布置的作业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可以使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链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将数学思考引向深处。

]
(作者单位:滨海县振东乡中心小学)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确定位置》是本教材一个新知识,该知识直观性强,操作起来简单,是一个学生容易接受的知识。

教材目标是不仅让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更重要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并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中获得成功体验。

为结合新课标“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自主解决”的思想,我在教学设计中始终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思路,设计丰富多采的寓教于乐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解决,具体教学环节设计如下:
1、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说出例题中小军的位置,引出列、行的概念;
2、结合列、行让学生参与活动,加深学生对列、行的理解和掌握,引导出位置
可用第几列第几行来表示;
3、用座位图课件让学生参与思维,并用列行来描述;
4、课件出示座位图变为圆圈图,让学生直观感受位置在座位图和圆圈图中的联
系,并引导学生用数对来描述自己位置;
5、课件辅助,完成练习三2,3两题
6、学生课堂活动,用数对描述自己的位置。

同时对数对进行比较。

如:(3,4)
和(4,3),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对中每个数字代表的含义;
7、小结。

让学生根据整堂课的活动和课件来回忆,锻炼学生思维的连贯性。

整堂课教学环节连贯,学生自主性强,教学效果较为满意。

但在教学后,同样发现自己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教学中还应重视学生对起始列和起始行的理解和掌握,这个环节的讲解没到
位,否则,学生容易把第二列和第二行看成第一列和第一行;
2、在此堂课的教学中,我发现自己还有一个弱点就是对学生的鼓励性的评价比
较苍白无力,以后还应加强评价性语言的多变和丰富;
3、此课内容是否能作为活动课在室外授课,是我正在考虑的,也许这样更能充
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