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湖圩尧渡河堤应用白蚁隐患探测仪的白蚁防治技术探讨
堤坝白蚁防治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堤坝白蚁防治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作者:覃文农群莲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13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白蚁是水库堤坝的重大隐患,它的活动直接危害到堤坝的安全,搞好堤坝的白蚁防治工作,对于保护水库具有重要的意义。
白蚁防治任重道远,对其相关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才能更好地开展防蚁灭蚁工作,以保障水库堤坝长治久安。
一、白蚁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白蚁具有喜湿性、隐蔽性、扩张性、迁移性、重复入侵性等特点。
广西南方常年潮湿多雨,比较适宜白蚁繁衍生长,而水库堤坝一般种有植被,容易滋生白蚁,蚁患危害比较严重。
白蚁常年隐居地下,如果在水库堤坝内修筑巢穴、修筑蚁道,很不容易被发现。
而且白蚁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和扩张能力,要是不及时治理、任其建巢穿道,将可能出现坝体被整体腐蚀的情况。
一旦汛期到来,雨量增加、水位上升,水流大量渗透到蚁道内,导致蚁道不断变宽变大,最终会造成堤坝滑坡、塌方甚至垮坝,严重威胁到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而一旦防治的药物过了药效期,白蚁还会卷土重来,这就决定了白蚁防治任务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由此可见,坚持对水库堤坝白蚁进行防治,是水库堤坝安全运行、发挥水库防汛抗旱职能、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
二、白蚁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1、部分管理人员思想麻痹。
有的水库堤坝多年来没有发现白蚁,或者蚁患因及时治理未造成事故,使一些堤坝管理人员对白蚁的活动规律以及蚁患的隐蔽性、危害性、重复性认识不足,从而在思想上放松了警惕性,工作中也有所懈怠,以为发现后只要及时治理就行;有的甚至会片面认为白蚁都多年不见踪迹了根本不足为患。
2、有的管理单位没有制定白蚁防治工作方案,或者有章不遵、有章难遵。
有些水管单位对白蚁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白蚁防治列入日常工作日程,不编制工作方案,对于怎样防治白蚁无章可循;有的单位虽然制定了工作方案,但只是挂在墙上、停在口上,有章不遵、敷衍了事,比如:例行巡查时只停留在表面,认为只要地表没有白蚁就万事大吉;对白蚁进行治理时以为清理蚁山、投放蚁药赶走白蚁就行了,全然不顾白蚁的活动规律;有些工作章程的制定只不过为了应付上级检查,随手就拿来别人的工作方案,全盘照抄、生搬硬套,根本未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研究、科学编制,使得方案没有针对性、指导性、战略性意义,工作开展起来难免困难重重、处处碰壁,工作效率低下不说,甚至误导方向、延误战机,导致蚁患重大难以收拾。
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管理探讨
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管理探讨近年来,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管理成为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
为了保护水利工程的安全和有效利用,加强白蚁的防治和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白蚁的危害及防治措施、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白蚁的危害及防治措施白蚁是一种具有很强破坏力的昆虫,能够通过吃木头、纸张、织物等材料对水利工程进行严重的破坏。
首先,白蚁可能破坏水利工程的建筑结构,减少其承受力。
其次,白蚁喜欢在运河、渠道等水利设施中筑巢,可能导致堵塞现象的发生,影响施工进程。
此外,白蚁还会繁殖盘根错节的蚁道,使河道或水渠道底部的洞穴更深,增加了水源丧失的风险。
针对白蚁的危害,先要了解其基本特征。
白蚁是在潮湿的条件下繁殖最佳的昆虫,因此水利工程应注意保持水源清洁、干燥,消除潮湿环境。
同时,水利设施应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对损坏的部位及时修缮,以避免垂直结构缝隙过大、外围倾斜等情况的出现。
此外,还应选择生态环保的防治方法,如生物防治,安排植被覆盖等。
二、管理体系建设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管理体系的建设涉及多个环节,减少白蚁繁殖是关键需思考的问题之一。
针对这一问题,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加强卫生清理、固定处理等工作。
此外,要加强白蚁检疫和监测,以及快速反应和应对措施,形成完善的防治体系。
在现行制度下,还应建立健全白蚁防治技术标准体系。
制定完善的防治技术标准,对有效清除与预防尚未发生的白蚁扩散至关重要。
当前,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标准存在多个版本,中央层面应该组织有力量的工作团队,根据各类水利工程白蚁的实际情况,完善标准并向全国推广。
三、结论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管理是一项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重要工作。
应从加强白蚁防治的技术手段,到完善管理体系建设,做好预防和应对工作。
只有建立完善的卫生清理体系,采取多种方法进行防治,才能彻底解决水利工程白蚁的危害。
同时,在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实践检验的过程中,逐步提升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管理水平。
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管理的探讨
坝 内的蚁 道巢 腔 内 ,导 致堤 坝 出现 散 浸 、管漏 、跌 窝
和 滑坡等 重大 险情 ,直 致 酿成 垮 坝 的灾 难 。严 重 威 胁
社会 财 产 和 人 民 生 命 安 全 ,所 以人 们 把 白蚁 又 称 为
“ 无 牙之 虎 ” ,白蚁 危 害称之 为 “ 慢 性地 震 ” 。
关 键 词 : 水利 工程 ;白蚁 防 治 ; 成 效 ;建议 中 图分 类 号 :T V 6 9 8 . 2 3 6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 0 0 8— 0 1 1 2 ( 2 0 1 7 ) 0 0 2— 0 0 4 7—0 2
我 国南 方地 区堤 坝 普 遍 有 白蚁 为 害 ,多数 水 利 工
梅 县 区还有 大量 的水 利 工 程 仍 未 实 现无 蚁 害 堤 坝 ,实 现 无蚁 害堤 坝 每年仍 需 投 入一 定 的人 力 和 物力 来 灭 杀
堤 坝 白蚁 。 1 水 利工程 白蚁特性 及 危害
堤坝 白蚁 蚁 害调查 发 现 ,大 多 数 蚁 巢一 般 修 筑 在 堤 坝
背水 坡距 坝 面 2 I T I 以下 ,常水 位浸 润 线 以上 位 置 。 白 蚁在 堤坝 内挖 掘 四通八 达 的蚁 道 和 巢 腔及 众 多 的菌 圃
摘
5 1 4 7 0 0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要 : 为进 一 步推 进 水利 工程 白蚁 防 治 工 作 ,确 保 水 利 工 程 安 全 运 行 , 阐述 水 i f , 工 程 白蚁 特 性 及 危 害 。 结 合 近 年 来 梅
县 区开展 水利工程 白蚁防治工作情况 ,提 出一些存在 问题和建议 ,供从事水利 工程 白蚁 防治管理 工作人 员参考。
白蚁隐患探测仪的无损探测方法及应用效果
222 成年 巢 的主要结 构类 型 -_ a 层 积 多腔巢 。入 土深 在 8 ~ 2 c1 右 ,巢 腔在 . 5 30n左
一
些 隐蔽 的 巢 穴是 整个 防治 工 作 的一 个 重 要 环 节 。如
能 确 定 主 巢 的 方位 , 再进 行 挖 巢或 对 巢 位 进 行 灌 浆 , 不 仅 可 以节 省 白蚁治 理 经 费 , 可 以节 省 大 量 的 人 力 、 也 物
道 口径大 的 5 6m、 的 12m, -c 小 -c 当库 水 位超 过 主巢 腔及 蚁道 时 , 流便 顺 着蚁 道 进入 巢 腔 系统 四通八 达 的蚁 道 , 水 形成散浸 、 漏 、 渗 管涌 等 险 情 , 至造 成 决堤 垮 坝 的 灾难 直 事故 。
蚁 巢 的发 展分 为幼 年巢 和成 年巢 两个 阶段 。
周 围 的副巢 星 罗棋 布 , 达 10多个 以上 , 多 0 主巢 腔 与副 巢 腔之 间有 四通八 达 的蚁 道相 互 贯通 。主巢 腔一 般在 堤 坝
内 2 以下 , 的甚 至更 深 , 道贯 通于 大坝 的 内外 坡 。 m 有 蚁 蚁
坝渗漏 的水库达 6 %以上。如 18 年i友水库 [ 1 0 93 小( )
1. 0 %。危 害南 京 市 堤 坝 的 白蚁 蚁 种 主要 是 黑 翅 土 白蚁 6
[ o ttr s , sn SS i k ) 。 Od noeme r a u ( hr i ] i f mo a 白蚁 在 堤 坝 内筑 巢 繁 衍 、空 蚀 坝 体 ,危 害 率 高达
7 %。其 中 , 型水 库大 坝 最 为突 出 , 白蚁 危 害导 致 大 0 小 因
水 利 建设 与 管理 ・0 0年 第 l 21 0期
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措施和技术应用研究
2021.344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措施和技术应用研究范思聪 褚 萌 李 建 朱元星 龚翌元白蚁危害是堤坝防洪安全的重大隐患之一。
很多水利工程修建在山体林间,与白蚁巢穴紧密相连,每年白蚁分飞季节有翅成虫都会飞临堤坝,在堤坝内部营巢造穴,从而对其内部组织结构造成破坏。
我国水利行业十分重视白蚁防治问题,不断就防治体系和相关措施进行优化革新,但是部分地区的白蚁防治成效不是很理想。
本文基于近年来水利行业防治白蚁的实践,对白蚁防治创新技术进行分析,以期对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提供参考。
一、水利工程中白蚁特性及防治重要性1.白蚁的生物特性白蚁的生存与繁殖主要依靠繁殖蚁,每年4~6月是白蚁的繁殖旺季,成千上万的繁殖蚁从原始蚁巢中飞出去,找到合适的地方就会进行定居,从而产生新的白蚁巢穴。
由于白蚁的繁殖速度极快,并且在繁殖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流动性,因此想要除尽白蚁根本不可能,只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控制措施。
2.白蚁防治重要性“千里大堤,毁以蚁穴”,从古至今白蚁始终是水利工程的大敌,由于白蚁的筑穴与活动都在地下开展,因此很难发现白蚁巢穴的实际位置。
但是如果不能对白蚁问题进行及时治理,就会导致危害程度不断扩大,从而导致白蚁成群扩散,对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根据白蚁的筑巢习性,通常白蚁巢穴都在堤坝背水坡距坡面2米之下,并且白蚁在堤坝内挖掘出四通八达的通道,从而导致堤坝出现管漏、散浸等现象,严重时还会造成滑坡以及跌窝等重大险情,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水利工程一定要针对白蚁病害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并且还要不断融入创新技术,这样才能对水利工程质量提供稳定保障。
二、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措施1.白蚁防治普查阶段在每年的4~6月白蚁繁殖旺季对水利工程进行检查,并根据当前白蚁危害程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检查计划,保证每月检查次数不低于两次,这样能够及时发现工程中的各类病害问题,及时制定相应解决措施。
同时,针对蚁源区每月的检查不低于一次,特别在雨后需要进行及时检查,这样才能更加清楚地了解到堤坝雨后的实际情况。
关于应用白蚁防治新技术实现水库无蚁害堤坝
关于应用白蚁防治新技术实现水库无蚁害堤坝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各种大型水利工程也在越来越多地建设。
而在水利工程中,堤坝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给大块的地域提供安全保障的重要设施。
堤坝的稳定性是影响其功能和耐久性的基本因素。
其中蚁害是威胁堤坝长期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堤坝发生蚁害将直接影响堤坝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因此,防治蚁害对于长期安全运行的水库大坝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应用白蚁防治新技术实现的水库无蚁害堤坝的方法与技术。
一、白蚁防治新技术概述白蚁是一种生活在土壤中的昆虫,潜在威胁到人类生命财产的安全。
其外界的翅膀,可以飞行,更容易扩散。
同时,白蚁在建筑物、餐具、家具和木材上生活繁殖,导致木材逐渐被损坏并失去它们的结构和支持力,增加了损坏物品的替换成本和等待时间。
传统的白蚁防治方法是喷洒药物,但是由于药物的毒性大,不能快速有效的解决白蚁问题,而且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
与此相反,白蚁防治新技术,即白蚁识别、监测和防治系统(SIMS),采用了先进的语音识别技术和网络远距离控制技术,可实现对土壤内白蚁种群的实时追踪,拦截和控制,快速消灭白蚁并有效的防止其再次出现。
二、应用白蚁防治新技术的水库无蚁害堤坝的实践方法与技术参数1.实践方法(1)建立监控站选择水库坝区(近水域及中坝部)持续一定的时间进行白蚁识别,监测基本数据。
基于数据分析设计实施白蚁识别监测方案,搭建架构与传输系统。
(2)放置监测器将设备放置入土剖面内达到破坏层(土壤中白蚁的栖息区域)进行白蚁种群的监测。
(3)基础数据处理收集基础数据,分析与处理。
根据分析结果进行防治方案定制,并进行白蚁防治。
2.技术参数(1)传输技术采用长距离远程无线通信技术。
(2)控制技术采用白蚁识别、传感器和控制产品进行管理。
(3)防护技术防止白蚁进入堤坝,如灌注混泥土陷阱,设施接口异物密封,防护蚁穴等。
三、结语在当前的水利建设过程中,对白蚁防治的重视度越来越高。
浅谈水库堤坝白蚁危害防治
浅谈水库堤坝白蚁危害防治作者:黄志伟张标明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第10期【摘要】白蚁隐患严重影响水库堤坝的运行安全,开展水库堤坝防治意义十分重要,因此环保、高效、灵活、安全地运用白蚁防治新技术对水库堤坝治理显得十分迫切。
笔者根据蚁患治理探索和实践,提出了白蚁监测控制装置与中药粉剂相结合的新技术,该技术对水库堤坝治理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关键词】水库堤坝;白蚁危害;防治我国南方的水库堤坝经常发生白蚁危害,发生白蚁危害的原因有两个方向,一方面在于当地处在亚热带,属于海洋性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十分适宜白蚁生长繁殖。
另一方面土筑型堤坝也为白蚁在里面筑巢繁殖创造良好条件。
根据调查资料可知,危害水库堤坝的白蚁种类主要为黑翅土白蚁、黄翅大白蚁和海南土白蚁、台湾乳白蚁,其中危害数量最多的是黑翅土白蚁。
土栖白蚁是水库堤坝的大敌,它直接危害水库堤坝安全,在堤坝内活动,为寻找食物和水源,向外修筑四通八达的蚁道,建巢穿洞,随着汛期的到来,在高水位的情况下,进而会发生堤坝渗漏、管涌、滑坡、塌方、垮坝等险情事故,影响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
由此可见,水库堤坝的白蚁防治是关系到水库堤坝安全运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大事。
然而目前针对水库堤坝的白蚁防治主要采用人工挖巢法、掺药灌浆法、烟剂熏杀法、毒土层法、物理屏障法等。
这些方法都有它优缺点,比如人工挖巢法优点是可以将白蚁巢挖走,除去坝体内空洞隐患,缺点在于找蚁巢技术难度大,挖巢费工耗时。
掺药灌浆法是用把调好的毒泥浆从蚁道灌入主巢和其他空腔,一般的灌浆技术很难将白蚁灌死,无法根除堤坝蚁害。
烟剂熏杀法是在婚飞季节之前对分群孔或大蚁道用化学烟剂熏杀,抑制白蚁的分飞扩张,减轻白蚁的分族危害,达到抑制成龄巢的目的。
烟剂药物主要由硝酸铵、氯化铵、敌敌畏、木屑等成分组成。
比人工挖巢省力,其缺点是安全性差,难免药烟污染空气,造成对人畜健康的伤害。
阐述技术手段在水库白蚁防治的运用
阐述技术手段在水库白蚁防治的运用水库建设关系到一个地方的水利安全,甚至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危都紧密联系,必须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考量。
白蚁是水库堤坝的重大威胁,在全国各地经常出现因白蚁危害而造成的水库堤坝的安全事故和问题,不得不引发人们的无限思考和重视。
将更多的技术手段应用于水库白蚁的防治工作,是新时期白蚁防治的主要思路,也是确保水库大坝免受白蚁侵蚀和危害的必要策略。
诚然,这里而的技术举措包括多种多样的思路和方法,但是核心精神都是确保水库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同时降低白蚁隐患的可能性。
尤其在新时期,对水库白蚁防治工作中技术手段的运用进行细致的研判、分析,更具现实指导价值1技术手段应用于水库白蚁防治的原则和方针水库的安危尤其是水库大坝、堤防的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在整个水利工作中占有特殊的位置。
要充分研判水库白蚁防治工作的现状,针对存在的白蚁危害和隐患,作出更具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确保白蚁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在运用技术手段开展水库白蚁防治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科学防治,多益并举;技术创新,确保安全”的基木原则,要坚持和贯彻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和力求实效的主要白蚁防治方针,切实提升防治的效率和效果如,白蚁防治过程中技术手段的运用不能一成不变,而是要时刻追求创新和更新,要运用最新、最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策略开展防治白蚁的工作,将白蚁带给水库的危害程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就是“技术创新,确保安全”的基木原则的具体表现。
水库要设立专门的技术管理机构开展白蚁防治的技术创新和运用,要结合水库所在地的水文、地理、气候、动植物等客观条件的情况,综合分析和研判水库所在地白蚁防治的根据和要求,据此制定更为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措施。
技术人员要深入水库一线,通过对白蚁繁衍生长、筑穴挖洞等表象特征的分析找出白蚁治理和防治的一揽子技术方案,从而应用于水库白蚁防治工作,切实提升白蚁防治的科学化程度。
总而高之,水库白蚁的防治工作不是一蹦而就,更不是一成不变,而是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加以创新和运用,形成技术规范和标准,不断提升技术手段在白蚁防治中的功能性作用。
堤坝白蚁危害自动监测技术及应用
堤坝白蚁危害自动监测技术及应用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白蚁危害是我国特别是南方地区水利设施的重要安全隐患,长期以来,水利工程白蚁防治主要以人工挖巢法、药杀法、光诱法等方法开展,这些方法虽然能有效控制白蚁,但也存在土方回填质量不高、药杀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光诱使用的局限性等问题。
因此,亟需研发一套集“诱集监测-灭杀控制-再诱集监测”为一体的堤坝白蚁监测控制系统,实现数据自动采集、传输及处理、预警、控制和灭杀,达到白蚁危害控制长效管理。
关键词:堤坝;白蚁危害;自动监测技术;应用引言白蚁危害是堤坝防洪安全的重大隐患之一。
很多水利工程修建在山体林间,与白蚁巢穴紧密相连,每年白蚁分飞季节有翅成虫都会飞临堤坝,在堤坝内部营巢造穴,从而对其内部组织结构造成破坏。
我国水利行业十分重视白蚁防治问题,不断就防治体系和相关措施进行优化革新,但是部分地区的白蚁防治成效不是很理想。
1白蚁的生物分析在整个白蚁生态系统中,处于最高地位的是蚁后,紧跟其后的分别是蚁王、兵蚁、工蚁。
蚁后和蚁王承担着繁衍后代的重要职责,其数量较少,繁衍速度比较快。
兵蚁主要承担着保卫蚁后和蚁王安全的工作。
工蚁的主要任务是承担起蚁群内部繁杂的各项工作,具体包括修建蚁冢、探索道路、寻觅食物、保卫幼蚁、照顾兵蚁、清洁卫生等。
由于在白蚁群体中社会分工较为明显,使得白蚁的防治工作难以达到期望的效果。
2技术原理2.1监测原理将白蚁喜食且对白蚁具有极强引诱力的饵料和触发器固定在监测控制装置内,每一个装置预设具有唯一性的身份识别码,监测控制装置按一定的要求安装在需保护的堤坝内、外坡及坡顶周围土壤中,安装完成后根据全球定位系统形成和身份识别码相对应的位置地图,通过手机端APP可以上传装置安装图片、表格等安装信息,运行期间可实现巡检、维护情况的图表、日志上传和呈现功能。
监测控制装置安装完成后,进入工作状态,在白蚁外出觅食的工蚁到达监测控制装置周围一定距离处的土壤中后,由于受装置内饵料释放在土壤中的引诱物质的强烈吸引,迅速将蚁路修筑至监测控制装置,并通过饵料仓预设的通道纷纷进入装置内取食,根据白蚁的喜食特性触发器青稞纸石墨烯纸片或涂层是白蚁更为喜食的食物,白蚁取食过程中优先啃断报警触发器青稞纸石墨烯片或涂层,造成电路系统断路而触发报警。
浅谈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与管理
浅谈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与管理摘要:当前,在我国,由于其毁灭性的特点,白蚁已被列为全球五大有害生物之一,并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在持续的全球气候变化下,中国的白蚁种群有增加的趋势,目前,我国南部18个省市的水利设施均有大规模的发生。
水库蚂蚁危害程度直接关系到水库能否安全、平稳地正常运转,迫切需要对其进行防治。
我国现有各种类型的水坝有近九万座,90%以上的水坝都是以土石坝为主的,它们经常在水坝内筑巢、挖蚁穴,容易引发渗漏、管涌等灾害,甚至引发坍塌。
水利工程中,以烟熏、挖巢、毒土屏障、毒土灌浆、高毒药剂等为基础的传统技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了来自生态环境规范的外在压力以及产业在治理方面的研发与创新方面所带来的内在力量的作用,这些都导致了某些传统治理技术的不足之处,比如,挖巢不但会对大坝的结构稳定产生不利的作用,而且还会引起土壤侵蚀。
高毒害物质的应用可经食物链条累积毒素,对人体产生危害等。
关键词:白蚁防控技术;水利工程;应用分析引言在中国,很多地方的大坝都受到了白蚁的危害,而大部分的水利工程都是建立在山林之间,与白蚁滋生场所密切相关,因此,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入大坝,而且,大坝周围的白蚁还可以扩散到坝体上,而且,在白蚁的分飞期,它们的翅膀成虫会从坝体飞过,因此,白蚁在坝体筑巢危害的风险一直都很大。
一、水利工程中的白蚁特征及其控制的意义(一)关于白蚁的生物学研究白蚁以生殖蚁为其生活和繁衍,在4-6月份为其生殖高峰期,数以千计的生殖蚁离开原有的蚁巢,寻找到适宜的栖息地并繁衍后代,形成新的蚁巢。
因为这种生物的繁殖能力很强,而且在繁殖的时候还具有很强的移动性,所以要彻底消灭掉这些生物是不现实的,只有针对具体的情况,才能够采取更加科学的防治方法。
(二)白蚁防治重要性“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自古以来,白蚁一直是我国水利建设中最大的威胁,但其生活习性均在地下进行,难以准确定位。
然而,若不能有效地防治,将会使其破坏范围持续扩大,甚至引发大规模的蔓延,进而对水利水电项目的总体品质产生极大的影响。
白蚁综合治理自动监测技术研究及应用
白蚁综合治理自动监测技术研究及应用摘要:近些年,随着社会及科技快速发展,白蚁是世界性五大害虫之一,对水库堤坝、房屋建筑、园林古建、农林作物、市政设施、电力电缆均有危害,尤其在水库堤坝安全方面能够产生灾害性破坏。
我国传统的白蚁防治技术只能暂时控制堤坝白蚁,且存在污染严重、成本较高的缺陷,完全不能满足现代堤坝白蚁防控的需要。
关键词:白蚁;综合治理;自动监测技术;研究;应用引言白蚁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害虫,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尤其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白蚁的危害尤为严重。
白蚁的危害范围很广,它能够对房屋建筑、水库堤坝、山林果园以及通讯设备等造成严重危害。
目前,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园林绿化面积正在不断扩大,这也造成白蚁对园林植物的危害现象逐步增多。
研究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园林绿地中的白蚁危害现象正在快速上升,很多地区都出现了大面积白蚁危害的情况,尤其在古树名木上的危害更为明显。
1目前白蚁防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1.1对于白蚁防治工作不够重视目前,较多地方对于白蚁的危害认识不足,轻视白蚁防治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白蚁不仅仅出现在乡村地区,也会出现在城市。
除了日常对白蚁防治工作缺乏关注外,部分管理部门和房地产开发商轻视白蚁防治工程。
前期对白蚁防治工作不重视,可能会导致后期付出更大的经济损失。
1.2白蚁防治的药物研发缺乏创新目前,白蚁防治药物研发创新的工作进度缓慢,只有几家大型制药企业可以依据现有科学技术自主研发创新型药物用于专门防治白蚁。
很多研究所由于经费不足而难以开展工作。
1.3使用药物防治后造成环境污染农药中大多会添加多种化学成分,使用后若缺乏妥善的处理,就会导致农药残留,造成环境污染,不仅影响今后白蚁防治工作,而且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带来危害。
2材料和方法2.1 材料白蚁监测采用白蚁全自动监测预警系统,它由地下型白蚁智能监测装置、网络监测站、PC端旬区管理软件及手机APP等几部分组成,由浙江鼎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浅析监测控制技术在水库堤坝白蚁防治中的应用
浅析监测控制技术在水库堤坝白蚁防治中的应用摘要:监测控制技术是一项防治水库堤坝白蚁的新技术。
该技术以白蚁监测-控制装置与生物农药“克蚁星”粉剂为主体,集白蚁预防与灭治于一体,具有操作简便、防治效果好、对水源和环境无污染等优点。
关键词:监测控制技术;水库堤坝;白蚁防治引言:“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白蚁在堤坝内部掘土建巢,修筑四通八达的蚁道,导致堤坝发生散浸、渗漏、跌窝、塌方,乃至崩堤、垮坝等一般性和重、特大险情,是危及堤坝安全的重大隐患。
白蚁对堤坝的危害具有普遍性、隐蔽性和长期性等特点,实现对白蚁危害的持续控制是确保堤坝安全运行的生命线。
在长期的基础研究、文献分析和堤坝白蚁防治实践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对堤坝白蚁种类、危害、防治机理有了充分的认识。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建立了堤坝白蚁立体监测控制系统及应用技术模型,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水库堤坝白蚁防治的重要性一个成年白蚁巢的巢系结构,平均可掏空堤坝内1m3左右的土方,多者可达数m3。
到了汛期,在高水位的情况下,水从蚁道流入主巢腔后,巢腔内的巢页经高压水流的溶蚀和冲刷,沿通向背水坡的蚁道流出[1]。
随着水流的不断冲刷,蚁道逐渐扩大,巢腔内的菌圃不断被冲出,最终巢腔被掏空,堤坝内的泥土被冲走,进而发生管涌、坝坡塌陷和决堤。
由此可见,水库堤坝的白蚁防治是关系到水库堤坝安全运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大事。
2监测控制技术防治水库堤坝白蚁简介白蚁监测控制技术是在房屋建筑领域防治白蚁取得成果后,应用到水库堤坝防治白蚁危害的一项新技术。
该技术以白蚁监测—控制装置与生物农药“克蚁星”粉剂为主体,集白蚁监测预防与灭治于一体[2]。
白蚁监测—控制装置内装有白蚁诱饵,在平时它能够对周围的白蚁起到长期监测预防作用;一旦周围有了白蚁,它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白蚁引诱到装置内取食,当取食的白蚁达到一定数量时,将生物农药“克蚁星”粉剂喷到白蚁身上,白蚁将药粉带回到巢内并在群体之间相互传播中毒,最终使整巢白蚁死亡。
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管理研究
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管理研究摘要:平达曾说“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中,唯有水最珍贵”,所以水利工程在我国的现代农业建设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并且水利工程是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水利工程是我国生态改造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系统,还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较强的特征。
一方面关乎农业的长远良好发展,另一方面还关乎我国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等,所以在我国,水利工程一直都是大事件,但是除水害,也一直都是我国十分紧张的水利工程工作环节,近年来白蚁对我国水利工程威胁较为严重,因此本文将重点分析与研究水利工层中的白蚁防治技术与管理。
关键词: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管理策略白蚁是多形态、社会性昆虫,是世界上有名的五大有害昆虫之一,且生存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生存分布较宽泛。
白蚁对于我国水利工程来说,是重要的隐患。
以往事件中显示,白蚁的危害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甚至更大,并且已有区域因为蚁害导致出现灾难,所以我们应重视白蚁所带来的危害,吸取惨训,有效对白蚁危害肆意蔓延进行有效控制,不断完善建立专门的防治白蚁机构,完善工作机制,落实防白蚁工作制度,进一步实现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管理工作。
因此本篇文章将重点对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管理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提出具体技术管理策略,详见下文。
一、水利工程中白蚁防治主要措施近年来,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有很多关于白蚁危害的防治措施。
也正是在多年的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措施的实践中,通过一次次的防治实践,通过对白蚁的生存规律,以及习性的观察与摸索,逐渐归纳与总结出了一些有效防治白蚁危害的方法。
不同的白蚁防治方法有不同的功效,局部防治效果针对性较强,但是至今也不能形成一套完善的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方法,通过总结与整理,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对白蚁进行普查且有效掌握疫情动态经过白蚁防治人员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们发现,水利工程单位应定期对白蚁活动进行普查。
在以往调查研究发现,白蚁,也昆虫繁殖的高峰期,大致在每年的4月、5月、6月。
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管理的探讨
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管理的探讨摘要:近年来,积极推进白蚁防治项目建设监理和质量监督,严格执行建设管理程序,规范防治过程,提高防治效果,取得较好成效。
目前白蚁防治仍然以化学防治为主要手段,无机白蚁防治剂和有机氯类的大多数品种在发展中部分已经被淘汰,拟除虫菊酯类药剂成为主要产品,有机杂环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类和天然源防治剂仍将是今后白蚁防治剂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成效;建议引言我国南方地区河堤、水库大坝普遍有白蚁为害,众所周知,水利工程多数建在山体林间,与白蚁孳生地紧密相连,白蚁入侵堤坝的途径畅通无阻,堤坝附近的白蚁仍可蔓延到坝体,每年白蚁分飞季节有翅成虫飞临坝体,白蚁在坝体营巢为害的危险性时刻存在。
水利水电工程白蚁防治项目实行建设监理确实有一定的积累、创新和成效,但也存在不足之处。
所以加大防治技术“三环节八程序”的研发、推广应用及完善,研发应用新型环保药物,白蚁防治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工程建设管理中白蚁防治的各项措施要得以落实。
1水利工程白蚁特性及危害1.1白蚁的生物学特性白蚁的生存繁衍种族靠繁殖蚁(有翅成虫)来完成。
每年4—6月是白蚁群体的繁殖季节,成千上万只带翅膀的繁殖蚁从原群体蚁巢中迁飞出去,脱翅后的成虫雌雄个体结成配偶,一旦有适宜的地方就会生存下来,创建新的白蚁群体形成蚁穴。
白蚁的脱翅繁殖蚁婚配后约7d就开始产卵,壮年的蚁后每昼夜产卵量可达数万粒,蚁卵孵化为幼蚁的过程约为20d左右。
从脱翅繁殖蚁产卵至第一龄幼蚁的诞生,大约需30d的时间,幼蚁经过几次蜕皮,约30d左右即可变为成年的工蚁和兵蚁。
一个成熟的白蚁群体以脱翅繁殖蚁婚配起至群体内首次产生下一代有翅成虫,约需8~10a的时间,即可再次分飞繁殖。
白蚁王国内的这种繁衍演变,在其50~80a的群体寿命中,几乎全年365d,周而复始,延续着它种族的繁荣和生存。
因此想把白蚁一次性消灭是不容易的,而只能控制到一定的程度。
因此,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持续的工作。
堤坝白蚁防治技术探讨
白蚁防治中图分类号:R 184.3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 2781(2011)03 0237 04作者简介 刘向阳(1971-),男,安徽滁州市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白蚁防治研究工作。
堤坝白蚁防治技术探讨刘向阳(滁州市白蚁防治研究所,安徽 滁州239000)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白蚁防治工作是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保证河道堤防、水库大坝安全的重要工作。
在我国众多的白蚁种类中,危害堤坝的白蚁主要是黑翅土白蚁Odontoter m es for m os a nus Sh irak i 、囟土白蚁Odontoter m es fon t a nellus K e m ner 、海南土白蚁Odontoter m es hainanensis Light 和黄翅大白蚁M acro ter m es barneyi Light 。
安徽省危害堤坝白蚁主要是黑翅土白蚁、囟土白蚁。
据报道,我国南方省区一半以上的堤坝工程存在白蚁危害,其中福建、江西、广东、广西、云南等省蚁害率高达90%以上,浙江、江苏、安徽等的蚁害率也达到了40%~90%[1-2]。
滁州市约450座水库土坝有白蚁危害,占总库数42.9%,其中48座大、中型水库存在蚁害22座;159座小( )型水库有蚁害64座;840座小( )型水库有蚁害364座;检查滁河堤防86km,有蚁害19.7km;内河堤总长267.4k m,有蚁害47.46k m 。
有蚁害堤坝中半数以上蚁害较为严重,曾经主汛期高水位时,土坝出现漏水、掉天洞、塌方等险情时有发生。
如明光市梅花水库(小型水库)在2005年麦莎台风时,因蚁害导致垮坝;滁河龚庄段2008年汛期因蚁害导致约1km 堤防塌方[3-4]。
1 白蚁危害土质堤坝的原理与酿成灾难的历程1.1 原理 堤坝白蚁的危害对象主要是土质堤坝,由于其巢腔系统十分发达,在土质堤坝内营巢繁衍时,成熟巢群的主巢腔大小常在60c m 50c m 60c m (长 宽 高),大者挖空堤坝内1m 3土方以上,而且主巢腔周围常也有大小不等的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卫星巢腔,主巢腔与卫星巢腔之间又有四通八达的蚁道相连通,主巢腔在堤坝内的深度往往在2m 左右,甚至更深。
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管理探讨
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管理探讨标题一: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在当前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管理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水利工程中,白蚁属于一种常见的害虫,如果不及时进行防治管理,会给水利工程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众多学者开始对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进行研究。
本文将通过分析现有研究,展望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的发展前景,并探讨相关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首先,本文将介绍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的基本概念,从生物学角度阐述其基本特征。
接着,结合当前的防治技术,介绍了当前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的发展情况。
随后,对目前的技术路线和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从中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最后,基于当前的研究进展,展望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的未来。
总之,本文将以系统的研究方法,从多个角度探讨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的发展,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应用指导作用。
标题二: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的影响因素研究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的管理涉及多种因素,如气候、土壤、生态环境等。
这些因素的作用和影响机制不同,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首先,探讨气候和水利工程水文环境对白蚁的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其次,以土壤性质为依据,分析土壤中白蚁的繁殖和威胁水利工程的原因。
最后,从生态系统角度出发,研究水利工程所处的生态环境对白蚁防治的影响。
综上所述,本文将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深入探讨影响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管理的多个因素。
了解这些因素的特征和作用,从而为下一步的工程防治提供帮助。
标题三: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管理中的场地管理策略研究场地管理是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场地管理策略对于保护水利工程和预防白蚁入侵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基于实际场地管理工作,对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管理中的场地管理策略进行了研究。
首先,本文将介绍场地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然后,分析目前常用的场地管理策略,包括观察方法、防护网的运用等。
河流堤坝白蚁防治方案
河流堤坝白蚁防治方案1. 背景河流堤坝是重要的水利工程,但是常常受到白蚁的侵害。
白蚁的繁殖速度快、破坏力大,对堤坝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河流堤坝免受白蚁侵害,需要制定有效的防治方案。
2. 防治策略2.1 检测与监测为了及时发现白蚁的活动,应定期进行堤坝的白蚁检测与监测。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定期巡查:密切关注堤坝表面是否有白蚁迹象,如蚁道、蚁巢等。
- 安装监测设备:在堤坝周围设置白蚁监测器,及时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
2.2 堤坝结构设计在堤坝的结构设计中,应考虑白蚁的防治措施。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使用抗白蚁材料:选择具有抗白蚁特性的材料进行建设,如防白蚁涂层、抗白蚁木材等。
- 设计防护措施:在堤坝的关键部位加强防护,如设置抗白蚁屏障、加固蚁道易被发现的位置等。
2.3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可持续的白蚁防治方法,可以通过引入天敌或使用白蚁自身的天敌来降低白蚁种群的数量。
具体方法包括:- 引入天敌:选择与白蚁互相攻击的天敌,如蚁狮、食蚁兽等,进行放养并加强管理。
- 利用微生物:应用白蚁的天敌微生物进行防治,如使用白僵菌等。
2.4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一种快速有效的白蚁防治方法,可以通过喷洒或施加药剂来杀灭白蚁。
在使用化学药剂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选择合适的药剂:根据白蚁种类、程度等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喷洒或施加。
- 安全使用:使用化学药剂时应严格遵守使用说明,保护环境和人员安全。
3. 实施与管理以上防治策略需要在实施和管理上做好以下工作:- 制定实施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白蚁防治的实施计划,并明确责任、时间表等。
- 监督与评估:对防治措施的实施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防治方案。
- 培训与宣传:培训相关人员,提高其对白蚁防治工作的认识和技能,并进行宣传教育,增加社会参与度。
4. 结论河流堤坝白蚁防治方案需要综合采取检测与监测、堤坝结构设计、生物防治以及化学防治等多种策略。
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白蚁对堤坝的损害,保护堤坝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水库圩堤白蚁防治方案
水库圩堤白蚁防治方案一、背景介绍白蚁是一种对木材和建筑结构具有破坏性的昆虫,其活动会对水库圩堤的稳定性、安全性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水库圩堤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制定一套有效的白蚁防治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二、白蚁的危害特点1.快速繁殖能力强:白蚁繁殖速度快,密度高,容易导致大面积的蚁害。
2.隐蔽性强:白蚁多生活在地下和木材内部,难以被察觉和防治。
3.强腐蚀性:白蚁以木材为食物,对木材的腐蚀性非常强,导致木材结构丧失强度。
4.对环境友好:白蚁的防治要尽量避免使用有毒的化学药剂,以免对生态环境造成进一步破坏。
三、水库圩堤白蚁防治方案为了有效地防治水库圩堤的白蚁危害,制定一套科学、可行的防治方案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套针对水库圩堤的白蚁防治方案:1. 检测和监测•定期巡检:定期对水库圩堤进行巡检,发现白蚁危害迹象及时处理。
•安装监测设备:在水库圩堤周边安装白蚁监测器,监测白蚁的活动情况,及早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 修复和防护•检修破损部分:对于已经受到白蚁侵蚀的部分,及时进行修复,确保水库圩堤的结构完整性。
•加强防护措施:在水库圩堤建设和维护过程中,采用防白蚁材料和工艺,加强对白蚁的预防和防护能力。
3.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引入以白蚁为食的天敌,如蚁狮、蚁虎等,进行生物防治。
•推行生态灭治措施:采用生态灭治的方式,通过改变水库圩堤周边的生态环境,减少白蚁的繁殖和栖息条件。
4. 预防措施•做好建设和维护:在水库圩堤的建设和维护过程中,注意用材、加强施工管理,预防白蚁的侵害。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水库圩堤白蚁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水库圩堤管理人员和周边居民的防治意识。
四、防治效果评估为了评估水库圩堤白蚁防治方案的有效性,应该定期进行防治效果评估。
评估的指标可以包括:白蚁活动情况、水库圩堤结构完整性等方面。
根据评估结果,对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防治效果。
五、总结水库圩堤的白蚁防治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
堤坝白蚁防治方案
堤坝白蚁防治方案白蚁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它们以木材为食,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特别是对于建筑物和堤坝等结构来说,白蚁的侵害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
因此,堤坝白蚁防治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堤坝白蚁防治方案进行探讨。
一、白蚁的特点和危害白蚁是昆虫中的一种,它们体形细长,呈白色或淡黄色。
白蚁喜欢生活在潮湿环境中,对于木材有很强的食欲。
当白蚁侵入堤坝等建筑结构时,它们会迅速繁殖并咬食木材,导致建筑物和堤坝的结构损坏。
二、白蚁防治方案1. 检查和监测在堤坝建设之前,需要进行白蚁的检查和监测工作。
这可以通过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来实现,以确保在建设过程中没有白蚁的存在。
2. 阻断白蚁入侵途径白蚁通常通过土壤进入建筑物和堤坝结构。
为了防止白蚁的入侵,需要在建造堤坝时采取一些措施,如设置防白蚁隔离层或使用防白蚁建材等,以减少白蚁的侵害风险。
3. 用药防治白蚁当有白蚁出现时,可以采用药物进行防治。
白蚁药剂通常包括诱杀剂和杀虫剂,可以直接喷洒或注射到堤坝结构中。
然而,在使用药物防治白蚁时需要注意安全,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剂量,避免对环境和人类产生不良影响。
4. 维护和修复定期的维护和修复工作对于堤坝的长期保护非常重要。
检查并修复任何被白蚁破坏的部分,以保证堤坝的结构完整和安全。
三、堤坝白蚁防治方案效果评估为了评估堤坝白蚁防治方案的效果,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检查工作。
检查包括对白蚁的存在、繁殖情况以及结构状况的评估。
如果发现白蚁重新出现或结构受损,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处理。
通过长期的检测和评估,可以不断改进和完善堤坝白蚁防治方案,提高防治效果。
总结:堤坝白蚁防治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避免白蚁的侵害。
通过检测和监测,阻断入侵途径,用药防治,定期维护和修复,以及效果评估等步骤,可以有效地控制白蚁的繁殖和侵害。
然而,在实施堤坝白蚁防治方案时,需要高度关注环境和人类的安全,以及可持续性的考虑。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和有效的措施,才能确保堤坝的长期安全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里湖圩尧渡河堤应用白蚁隐患探测仪的白蚁防治技术探讨摘要:白蚁属隐蔽性昆虫,具有广泛性、潜伏性、渐进性和再生性,土栖白蚁是威胁我国南方土质堤坝安全的有害生物,如何准确地找到白蚁巢位是灭杀根除白蚁隐患的关键。
利用BY—Ⅱ型白蚁隐患探测仪新技术能对土栖白蚁蚁巢进行定位,很直接地对探测出的蚁巢进行剖巢或采取钻孔灌浆修复。
关键词:堤坝白蚁隐患探测防治应用无损修复一、白蚁危害性我县在册水库198座,其中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197座;共有堤防总长281公里,其中主要干堤总长75公里。
白蚁危害是危及水库大坝和河道堤防安全的重大隐患之一,堤坝因白蚁而出险的事件时有发生,白蚁危害率高达70%。
根据白蚁防治专业技术人员全面普查数据统计,我县遭受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Shiraki)]危害的水库68座、流域性堤防38公里。
尤其是小型水库更为突出,因白蚁危害导致大坝渗漏的地方达200余处以上。
堤防上1998年七里湖江堤及欧窑河堤、1999年多座水库大坝汛期高水位时曾出现大面积的渗漏、散浸、跌窝、管涌诸多险情。
如抢救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决堤垮坝的重大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严重的损失,所以,搞好堤坝白蚁防治是确保堤坝工程安全运行的一件大事。
俗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二、治理过程期全县从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曾用开挖探沟、烟剂熏杀、追踪蚁道、解剖巢位的方法治理灭杀,后使用新型药物诱饵剂诱杀包,效果较好。
但存在一些缺陷,一是诱饵剂投放后,白蚁出来采食,一旦长不出白蚁死亡巢地表指示物—炭棒菌,就难以判断主巢的位置。
二是不确定因素多,越来越不适应白蚁防治工作的需要。
三、BY—Ⅱ白蚁隐患探测仪的基本情况由于白蚁生活的特殊性,在防治上有别于其他独栖昆虫,寻找一些隐蔽的巢穴是整个防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如能确定主巢的方位,再进行挖巢或对巢位进行灌浆,这样不紧可以节省白蚁治理经费,也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且不破坏堤坝的整体结构。
但如何确定主巢呢?如何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准确、快速地找到白蚁巢位,是当代广大白蚁防治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春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使用锥探法、放射性同位素探测仪、探地雷达技术、声波探测仪、电阻探测仪、宽幅扫猫管腔探测仪、气味探测仪的基础上,根据堤坝白蚁巢腔与周围介质存在的物理性质差异,研制、开发的BY—Ⅱ高密度电法白蚁隐患探测仪,体积小、重量轻、可徒手携带、适用于野外白蚁巢体的隐患探测。
春江生物科技集团采用高密度电法探测是近几年发展和推广使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其勘探原理与传统电法(电阻率法)相同。
四、对白蚁蚁巢规模、物理性质的分析蚁巢的发展分为幼年巢和成年巢两个阶段。
幼年巢的主要结构类型有:1) 单腔空巢:入土深在6-28cm左右,巢腔大小在1-4cm左右;2) 单腔菌巢:入土深在10-78cm左右,巢腔大小在3-14cm左右;3) 上位少腔巢:入土深在20-65cm左右,巢腔大小在13-28cm左右;4) 下位少腔巢:入土深在27-90cm左右,巢腔大小在11-35c左右。
其中(3)、(4)类型的上位、下位是指在多个腔巢(菌巢)中蚁王、蚁后所在腔巢(菌巢)的位置靠上或靠下。
成年巢的主要结构类型有:1) 层积多腔巢:埋深在85-320cm左右,巢腔大小在35-50cm左右,一般有13年以上历史;2) 块积多腔巢:埋深在85-320cm左右,巢腔大小在70-75cm左右,一般有20年以上历史;3) 萎缩多腔巢:埋深在85-320cm左右,巢腔大小在90cm左右,一般有40年以上历史。
据此,白蚁成年主巢的巢龄越大,对堤坝及建筑物的安全威胁就越大。
经分析,白蚁巢与周围介质还存在以下物理性质上的的差异:1) 导电性差异:蚁巢是由白蚁用体液和黄土筑成的,呈椭球体状,里面有空腔,整体上蚁巢部位的电阻率与其周围土壤存在差异;2) 密度差异:蚁巢与周围土壤相比是明显的低密度体;3)电磁感应差异:对于电磁波,白蚁巢与周围土壤存在明明显的吸收衰减差异。
由以上各种条件分析,使用地球物理的某些勘察方法探测白蚁蚁巢是可行的。
五、地球物理勘察方法探测白蚁蚁巢的效果分析及模型试验根据对白蚁蚁巢结构的物理特征,对地球物理勘察的各种方法及探测精度、应用条件、仪器成本、工作效率、施工强度等综合指标的评价,我们认为可以将地球物理勘察的电法(高密度电阻法)和地质雷达方法应用于对有一定规模的白蚁主巢的探测工作。
考虑到仪器成本及蚁巢的物理性质等关键因素,在研究工作初期,我们主要对使用高密度电法探测白蚁蚁巢进行了一些研究工作。
高密度电阻率法实际上是多种排列的常规电阻法与资料自动反演处理相结合的综合方法。
高密度电阻率法密集的数据采集方式,使得探测结果显示形象、直观、便于解释、分析。
目前的高密度电法仪器都具有数据自动记录功能,可以将测量记录数据送入微机,对数据进行反演计算,给出关于地电断面分布的各种图示结果。
而常规传统电法测量所获得的信息量工作效率、资料整理的方式等与高密度电法无法相比。
对高密度电法勘察而言,只要探测目标体的大小规模与入土深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电法勘察工作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探测结果。
当巢腔大小与白蚁主巢的入土深比值在1:4-1:3左右,则更有利于使用高密度电法技术探测白蚁蚁巢。
不同的是高密度电法测量时是以密集排列的电极(传感器)在专用程序的控制下,在人工电场作用下所反映出的信息;因此,用高密度电法技术,代替传统技术去完成白蚁隐患探测勘察任务,是白蚁防治的发展趋势。
探测仪探测效果能对巢腔20cm以上,巢深5m以内的白蚁蚁巢进行准确探测定位。
为了了解证实探测仪探测堤坝白蚁巢位的效果,春江生物科技集团于2011年9月对七里湖圩尧渡河堤部分坝体上作了相关测试。
六、尧渡河堤白蚁探测情况及防治技术分析东至县七里湖圩地处长江下游南岸,东流镇南侧,北依尧渡新河,西临长江,属尧渡河流域下游沿江圩区。
全圩总面积81km2,圩内保护耕地5.0万亩,人口7.0万人。
圩内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为低山丘陵区,一般地面高程10.6~13.1m。
七里湖圩尧渡河堤全长8.033km,由欧窑、外坝、牛腿三段组成,欧窑堤从欧窑~顺风嘴止,长5.593km;七里湖外坝从顺风嘴~红瓦屋止,长1.10km;牛腿堤从红瓦屋~东流新闸,长1.34km。
欧窑段河堤经过普查在坝体有多处白蚁的繁殖纷飞孔,内外坡发现白蚁活动的泥被泥线多处,在周边发现白蚁活动的泥被泥线多处。
本次普查该河堤发现的白蚁种类为黑翅土栖大白蚁。
我们对该坝体采取了探测白蚁隐患的高科技设备——白蚁隐患探测仪,对有白蚁分布区域进行了详细探测。
本次蚁巢探测,布置4条测线,测线长为30米,电极31根,电极距1m。
测线位于背水坡,平行坝顶布线。
经实地探测勘察,数据处理后,得到数据处理反演图共22个图件。
对部分发现视电阻率异常的测线分析如下:测线一:位于背水坡,距坝肩5米,以左坝端0+ 095米为测线起点平行坝顶布线;电阻率数据采集后经处理成视电阻率反演等值线断面图,成图如下:(上图分为3个剖面图,第一个图为实测视电阻率剖面图,第二个图为数值模型拟合视电阻率剖面图,第3个图为反演视电阻率剖面图,需经过3个剖面图综合分析才能作出结论。
颜色色块变化只代表在该图件上的视电阻率值,不一定表示所有图件上的电阻率都用同一种颜色表示。
采用地球物理电阻率法做为探测手段,探测以视电阻率差异作为探测分析依据。
探测测线沿直线布置。
测线一般布置在堤坝背水坡,沿堤坝轴向布置。
以下各图件说明与该图件意义相同。
)从视电阻率反演等值线断面图上分析,该条测线10—20米下方所测到的三个高阻异常,从其独立性大小、位置等综合情况分析,可排除基岩等原始地质构造异常、而与蚁巢异常近似,推测认为疑似蚁巢异常。
测线二:位于背水坡,距坝肩7米,以左坝端0+ 095米为测线起点平行坝顶布线;电阻率数据采集后经处理成视电阻率反演等值线断面图,成图如下:从视电阻率反演等值线断面图上分析,该条测线11—19米下方所测到的高阻异常与测线一的对应关系比较好,更加证实测线一所测得的异常的准确性。
根据探测结果进行实地开挖,挖出白蚁主巢,深度160 cm(到巢腔底部尺寸),直径为80cm左右,证实B01测线异常为白蚁蚁巢,探测结果与现场开挖结果相符。
采用隐患点广布灌浆方式充填白蚁巢穴至蚁道,在杀死白蚁的同时,又充填了因白蚁危害造成的空洞,破坏了白蚁的生存环境,同时还能大量处理坝身缝隙及其它隐患,增加土壤的密实度,改善堤坝、加固堤防,达到无损修复的效果;对其周围坝山结合部的蚁源区采取挖巢、药杀、诱杀等有效防治措施,经综合整治后,相信尧渡河堤的白蚁危害及渗水将得到有效的遏制。
(二)丈亭镇的姚岙水库:我们对该水库大坝及两端进行了拉网式的人工普查,普查过程中,在大坝周边发现黑翅土白蚁及黄胸散白蚁活动迹象。
因该水库渗水,为了探究其原因,我们采用探测仪进行探测,布置3条测线,测线长为30米,电极31根,电极距1m。
测线位于背水坡,平行坝顶布线。
经实地探测勘察,数据处理后,对部分发现视电阻率异常的测线分析如下:测线一:位于背水坡,距坝肩10米,以大坝外坡台阶右边沿为测线起点平行坝顶布线;电阻率数据采集后经处理成视电阻率反演等值线断面图,成图如下:从视电阻率反演等值线断面图上分析,该条测线10—12米下方所测到的高阻异常,从其独立性大小、位置等综合情况分析,可排除基岩等原始地质构造异常、而与蚁巢异常近似,推测认为疑似蚁巢异常。
测线二:位于背水坡,距坝肩12米,以大坝外坡台阶右边沿为测线起点平行坝顶布线;电阻率数据采集后经处理成视电阻率反演等值线断面图,成图如下:从视电阻率反演等值线断面图上分析,该条测线10——11米下方所测到的低阻异常,从其独立性大小、位置等综合情况分析,可排除基岩等原始地质构造异常、而与蚁巢异常近似,分析认为蚁巢异常。
所测到的高阻异常与测线一的对应关系比较好,更加证实测线一所测得的异常的准确性。
探测结论:姚岙水库从已测量所收集的数据来看,在测线1的10—12米下方和处所测得的异常可判断为蚁巢异常,证实了大坝确实存在白蚁隐患。
该测线下方渗水现象可初步断定为白蚁危害造成。
建议采取无损修复(打孔灌浆)的综合方法进行治理。
防治技术分析:针对探测报告得出的探测结果及蚁巢位置,采取实行针对性的对巢位钻孔灌浆灭治综合治理方案。
控制白蚁进入大坝的关键是:必须建立隔蚁带,以阻止其周边白蚁蔓延进入大坝;因为进入坝体的白蚁主要来源于坝两头的坝山结合部等区域,所以必须切断白蚁从大坝两端进入坝体的根源,建立药物防蚁带。
对其周围坝山结合部的蚁源区采取挖巢、药杀、诱杀等有效防治措施,经综合整治后,相信姚岙水库的白蚁危害和渗水现象将得到有效的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