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中的为政之道

合集下载

论语中的四字词成语及意思

论语中的四字词成语及意思

论语中的四字词成语及意思温故知新出处:孔子《论语·为政》译:反复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能获得新的知识。

也指吸取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

见贤思齐出处:孔子《论语·里仁》译: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看齐。

任重道远出处:孔子《论语·泰伯》译:担子很重;路程很远。

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处:孔子《论语·卫灵公》译: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论语》首创的成语。

《论语》首创的成语,指后世沿用《论语》原书文字,保留原有语法结构而形成的成语。

(1)不亦乐乎出自《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周而不比出自《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每事问出自《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

” (4)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陈力就列《论语·季氏》:“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 (7)成人之美《论语·颜渊》:“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 (8)恶衣恶食《论语·里仁》:“士之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9)苗而不秀《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这类成语,几乎每篇都有。

如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犯而不校(《泰伯》)、空空如也(《子罕》)、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乡党》),这类成语占《论语》成语的很大部分,是《论语》成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出自《论语》的成语。

出自《论语》的成语,指来源于《论语》,但又经后人加工、提炼而形成的成语。

据考察分析,后人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形成这类成语。

(1)选取原句中最能概括全句或全段意义的成分组成成语。

如:众星拱辰出自《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拱”古作“共”)安老怀少出自《公冶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中庸之道:《中庸》之精髓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中庸》之精髓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中庸》之精髓中庸之道本文话题:中庸之道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中医养生保健中医养生学中庸君子原文地址:《中庸》之精髓作者:鼎乾坤《中庸》之精髓所谓中庸之道就是孔子提倡、子思阐发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

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

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

“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

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

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至矣”。

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这一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其主题思想、理论基础、具体内容、主要原则、检验标准、知行方法、重要途径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内容集中反映在《中庸》的三十三章之中。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中庸》的和谐共赢之道

《中庸》的和谐共赢之道

“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儒家所提倡的一种道德实践原则和处世待人的方法。

最早提出“中庸”概念的是孔子。

孔子“中庸”思想的本意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

”也就是去除偏激,选择正确的道路。

它体现的是端庄沉稳、守善持中的博大气魄,宽广胸襟,和“一以贯之”的坚定信念,是具有永久的真理性和现实主义的伟大思想。

然而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新兴人类们更多的赋予了这个词语以贬义。

“中庸之道害我们国人不浅。

”,“世风日下,中庸横行。

”诸如此句不绝于耳。

中庸之道成了老好好、无原则、无主见和随波逐流的代名词,实在是我们的先人所没有想到的。

这恐怕与我们这些年来,忙于学习和引进西方的大师圣经,而对先人的大智慧缺乏了解甚至几乎忘却有关。

1.中庸之道的基本内涵 中庸之道,是手持两端,不偏不倚。

不偏的前提是把握两端,既不激进也不保守,多一分则长少一分则短,不多不少正好恰好。

孔子的中庸思想,有其严密的内在逻辑:“尚中”是中庸的逻辑起点,“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

“尚中”的基本内涵是“无过无不及”,“时中”的基本内涵是“无可无不可”,“中正”的基本内涵是“礼义”,“中和”的基本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

2.尚中——不偏不倚的平常心 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又给《四书?中庸》加注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平常也。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就是既不要走极端,不要过头,也不要欠缺,不要不及。

庸,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

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度,这个度就是“中”,就是贫穷也不要心浮气躁,富贵也不能为富不仁;就是做下属不要低三下四,为上级不要专横跋扈;就是成功时不要得意忘形,失败时不要心灰意冷。

联系我们目前浮躁的现实社会,难道我们不需要这样的“中”吗? 3.时中——审时度势,与时偕行 “与时偕行”,“动静不失其时”,就是“时中”。

“时中”要求人们要关注时间的变化所带来的各种变化,对变化有清醒的观察、了解和认识,并据此设计自己的应对策略,此所谓“变通者,趣时者也”。

中庸全文翻译

中庸全文翻译

《中庸》原文及译文第一章【原文】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 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第二章【原文】仲尼曰(1):“君于中庸(2),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3)也。

【译文】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

君于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 第三章【原文】子日,“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1)!”【注释】①鲜:少,不多。

【译文】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第四章【原文】子曰:“道(1)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2)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3)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译文】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

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

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为政之道

为政之道

为政之道仁苛二政与治乱兴亡天恩滂沛,润泽横流,国家兴旺,市井欢呼。

廉平之德吏之宝,刚柔之术政之要。

宽力惠农万代传颂,增负伤农万民惶恐。

才能之士报国效身,识智之士钳口韬笔。

增强国力,惠施众生,暴殄天物,害虐丞民。

仁政爱民,长养民,长安民,民乃讴歌;暴政虐民,好劳民,好索民,民乃作慝。

除民疾施民惠者德,夺民食竭民力者贼。

任德者远不侵,任力者近不亲。

政令和谐士民殷富,细政苛惨民心愁怨。

至诚求真务实好因好果,浮夸弄虚作假多灾多难。

至治馨香感乎神,至乱臭秽恶乎天。

励精图治开拓进取百工熙,玩忽慢政因循苟且万事堕。

政通人和,远悦近来,政乱人怨,文恬武嬉,国强民富,天悦民附,或世沦物竟,道诐人谀。

仁政调水输气,万民富康,苛政倒行逆施,万物凋伤。

民悦仁政犹解倒悬,民恶苛政如临深渊。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殃殃。

行宽仁之惠民则亲其上,施割剥之毒民则去其邦。

圣明之策,忠贤济济,蔽塞之政,奸佞比比。

政恢卓可以为卿相,政苛察可以为匹夫。

顺民者政理平治,逆民者政险悖乱。

民无隐情,治有异绩,惠而不费,因民之利;治道不明,政用多僻,暴而无理,穷民之力。

刑政平,政教积德必至安泰,刑政乱,举措数失必至危殆。

天下治与乱,民心得与失。

人命在元气,国命在民心。

兴天下以民心,灭天下以民命。

国以一人兴,国以一人亡。

治乱无常在政,祸福无妄在人。

政务改革,民族复兴,或国家动乱,人民不安。

得天下士,天下治而昌,失天下士,天下乱而亡。

上多贤能谔谔争臣其国昌,上多佞幸默默谀臣其国亡。

上多仁智,国治国强,上多魔鬼,人死人亡。

贵德尊贤则国家闲暇而安,贵佞尊邪则国家多事而乱。

为官择人者治,为人择官者乱。

德唯治否德乱。

天下修治仁人志士,天下扰乱,贼臣逆子。

敬士爱民者国之兴,简士苦民者国之亡。

希圣希贤躬稼亲耕顺,称王称霸颐指气使逆。

禹汤罪己,其兴也浡,桀纣罪人,其治也忽。

国以民为基,民存亦存,君以民为本,民亡亦亡。

多难兴国,无难丧邦。

俭节与治同道罔不兴,淫逸与乱同事罔不亡。

《论语》高考考点解读

《论语》高考考点解读

《论语》高考考点解读(含实战演练题与答案)一.《论语》解读的三个层次《论语》是用古代汉语记载下来的以语录式样呈现的中华文化的经典。

从语言来说,它是古代汉语;从形式上说,它是古代特有的对话文体;从 内容上说,它是传统文化的源头。

所以《〈论语〉选读》应该考虑到三个层 次的复习内容:文字、文章和文化。

如下表:着重是在语言文字和文化内涵这两个复习层次下工夫。

层次教学内容价值目标文字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读懂文章、积累知识文章章法技巧的分析和鉴赏学习章法、培养能力文化文化传统的评析和传承传承文化、提升思想二.《〈论语〉选读》中包含的孔子的主要思想内容《为政以德》:为政以德思想,均贫富含义;《克己复礼》:礼与仁的关系,孝悌之情;《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责任感;《仁者爱人》:仁爱的基本含义;《君子之风》:义利观,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周而不比》:人际交往观;《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的原则、方法及思想价 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高山仰止》:孔子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师生关系;《沂水春风》:师生关系;社会理想《中庸之道》:中庸思想,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

三、需要明确的两个问题:1、孔子生活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无序的时代,是一个百姓承受苦难的时代,孔子的社会理想是在这个背景之下产生的。

2、孔子是阶级社会的一员,他的政治理想包含了对于阶级社会等级制度的维护,他的“爱”是一种有着等级差别的爱。

四、分块解读1、《为政以德》:为政以德思想,均贫富含义;【概述】为政以德的思想包含了:以德、礼导民;富而后教;取得百姓信任;节用爱人,使民以时;反对横征暴敛;“足民”藏富于民;正己等均贫富:孔子所谓的“均无贫”指的是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阐释的,不同于“平均主义”。

【相关练习】①、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中庸》原文

《中庸》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

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

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也。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其斯以为舜乎。

子曰:人皆曰予知。

驱而纳诸罟攫陷阱之中,而莫之知避也。

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言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子路问强。

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

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言其上下察也。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

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违道不远。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

中庸 全文及翻译

中庸 全文及翻译

中庸全文及翻译【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成转瞬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正人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怖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正人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世界之大本也;和也者,世界之达道也.致中和,寰宇位焉,万物育焉.(第1章)【译文】人的天然禀赋叫做“性”,顺着赋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教养叫做“教”.“道”是不成以少焉分开的,假如可以分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格崇高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严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明显.所以,品格崇高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刻也是谨严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示出来的时刻,叫做“中”;表示出来今后相符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赋性;“和”,是大家遵守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寰宇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发展繁育了.《中庸》原文及译文2:正人中庸,小人反中庸【原文】仲尼曰:“君于中庸,小人反中庸.正人之中庸也,正人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顾忌也.…(第2章)【译文】仲尼说:“正人中庸,小人违反中庸.君于之所以中庸,是因为正人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反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顾忌,专走极端.”《中庸》原文及译文3:最高的道德尺度【原文】子日,“中庸其至矣乎!平易近鲜能久矣!”(第3章)【译文】孔子说:“中庸精确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少它已经良久了!”【原文】子曰:“道之不成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第4章)【译文】孔子说:“不偏不倚不克不及实施的原因,我知道了:愚蠢的人自认为是,熟悉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克不及懂得它.不偏不倚不克不及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良的人做得太甚火:不贤的人基本做不到.就像人们天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可以或许真正品尝滋味.”《中庸》原文及译文5:遏恶扬善,执两用中【原文】子日:“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头,用个中于平易近.其斯认为舜乎!”(第6章)【译文】孔子说:“舜可真是具有大愚蠢的人啊!他爱好向人问问题,又擅长剖析他人浅易话语里的寄义.隐蔽人家的坏处,宣传人家的利益.过与不及两头的看法他都控制,采取适中的用于老苍生.这就是舜之所认为舜的地方吧!”《中庸》原文及译文6:愚蠢反被愚蠢误【原文】子日:“人皆日:‘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阶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克不及期月守也.”(第7章)【译文】孔子说:“人人都说本身愚蠢,可是被驱逐到坎阱陷阶中去却不知回避.人人都说本身愚蠢,可是选择了不偏不倚却连一个月时光也不克不及保持.”《中庸》原文及译文7:紧紧抓住不要废弃【原文】子日:“回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谨记而弗掉之矣.”(第8章)【译文】孔子说:“颜回就是如许一小我,他选择了不偏不倚,得到了它的利益,就紧紧地把它放在心上,再也不让它掉去.”【原文】子曰,“世界国度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成能也.”(第9章)【译文】孔子说:“世界国度可以治理,官爵傣禄可以废弃,雪白的刀刃可以蹂躏而过,中庸却不轻易做到.”《中庸》原文及译文9:什么是真正的强【原文】子路问强.子曰:“南边之强与?南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边之强也,正人居之.衽金革,逝世而不厌,南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正人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逝世不变,强哉矫!”(第10章)【译文】子路问什么是强.孔子说:“南边的强呢?南边的强呢?照样你认为的强呢?用狭隘严厉的精力去教导人,人家对我野蛮无礼也不报复,这是南边的强,品格崇高的人具有这种强.用刀兵甲盾当床笫,逝世尔后已,这是南边的强,勇武好斗的人就具有这种强.所以,品格崇高的人温柔而不同流合污,这才是真强啊!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这才是真强啊!国度政治清日常平凡不改变志向,这才是真强啊!国度政治阴郁时保持操守,宁逝世不变,这才是真强啊!”《中庸》原文及译文10:正道直行,默默无闻也不懊悔【原文】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正人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正人依乎中庸,豹隐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第11章)【译文】孔子说:“查找隐僻的歪歪道理,做些神怪的工作来欺世盗名,后世也许会有人来记述他,为他立传,但我是毫不会如许做的.有些品格不错的人按照不偏不倚去做,但是半途而废,不克不及保持下去,而我是毫不会停滞的.真正的正人遵守不偏不倚,即使平生默默无闻不被人知道也不懊悔,这只有圣人才干做得到.”《中庸》原文及译文11:正人之道费而隐【原文】正人之道费而隐.伉俪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伉俪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克不及焉.寰宇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正人语大,世界莫能载焉;语小,世界莫能破焉.《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高低察也.正人之道,造端乎伉俪,及其至也,察乎寰宇.(第12章)【译文】正人的道宽大而又精微.通俗男女固然愚蠢,也可以知道正人的道;但它的最精深境界,即等于圣人也有弄不清晰的地方,通俗男女固然不英明,也可以实施正人的道,但它的最精深境界,即等于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大地如斯之大,但人们仍有不知足的地方.所以,正人说到“大”,就大得连全部世界都载不下;正人说到“小”,就小得连一点儿也分不开.《诗经》说:“鸢鸟飞向天空,鱼儿跳跃深水.”这是说高低分明.正人的道,开端于通俗男女,但它的最精深境界却昭著于全部寰宇.《中庸》原文及译文12:道不远人,远人非道【原文】子日:“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成认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认为远.故正人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肯,亦勿施于人.”“正人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同伙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缺少,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正人胡不慥慥尔?”(第13章)【译文】孔子说:“道其实不排挤人.假如有人实施道却排挤他人,那就不成以实施道了.”“《诗经》说:‘砍削斧柄,砍削斧柄,斧柄的式样就在面前.’握着斧柄砍削斧柄,应当说不会有什么差别,但假如你斜眼一看,照样会发明差别很大.所以,正人老是依据不合人的情形采纳不合的方法治理,只要他能纠正错误实施道就行.”“一小我做到忠恕,离道也就差不远了.什么叫忠恕呢?本身不肯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给他人.”“正人的道有四项,我孔丘连个中的一项也没有可以或许做到:作为一个儿子应当对父亲做到的,我没有可以或许做到;作为一个臣平易近应当对君王做到的,我没有可以或许做到;作为一个弟弟应当对哥哥做到的,我没有可以或许做到;作为一个同伙应当先做到的,我没有可以或许做到.平凡的德行尽力实践,平凡的言谈尽量谨严.德行的实践出缺少的地方,不敢不鼓励本身尽力;言谈却不敢放纵而无所顾忌.措辞相符本身的行动,行动相符本身说过的话,如许的正人怎么会不忠诚说谎呢?…”《中庸》原文及译文13:素位而行,安分守己【原文】正人素其位而行,不肯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蛮夷,行乎蛮夷;素患难,行乎患难.正人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鄙人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正人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子曰:“射有似乎正人,掉诸正鹄,反求诸其身.”(第14章)【译文】正人安于如今所处的地位去做应做的事,不生非分之想.处于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人应做的事;处于贫贱的状态,就做贫贱人应做的事;处于遥远地区,就做在遥远地区应做的事;处于患难之中,就做在患难之中应做的事.正人无论处于什么情形下都是安然自得的.处于上位,不欺负鄙人位的人;处于下位,不攀附在上位的人.正直本身而不苛求他人,如许就不会有什么抱怨了.上不抱怨天,下不抱怨人.所以,正人安居近况来等待天命,小人却官逼民反妄想获得非分的器械.孔子说:“正人立品处世就像射箭一样,射不中,不怪靶子不正,只怪本身箭术不成.”《中庸》原文及译文14:行远自迩,登高自卑【原文】正人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诗》曰:“老婆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子曰:“怙恃其顺矣乎!”(第15章)【译文】正人实施不偏不倚,就像走远路一样,确定要从近处开端;就像登高山一样,确定要从低处起步.《诗经》说:“老婆儿女情感和气,就像弹琴鼓瑟一样.兄弟关系融洽,温柔又快活.使你的家庭圆满,使你的妻儿痛苦.”孔子赞叹说:“如许,怙恃也就称心如意了啊!”《中庸》原文及译文15:无所不在的道【原文】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成遗.使世界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奠.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阁下.《诗》曰:‘神之思,不成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不成掩如斯夫!”(第16章)【译文】孔子说:“鬼神的德行可真是大得很啊!看它也看不见,听它也听不到,但它却表如今万物之中使人无法分开它.世界的人都斋戒净心,穿着稳重整洁的服装去祭奠它,无所不在啊!似乎就在你的头上,似乎就在你阁下.《诗经》说:‘神的降临,不成揣测,怎么可以或许怠慢不敬呢?’从隐微到明显,真实的器械就是如许不成掩饰!”《中庸》原文及译文16:生成我材必有效【原文】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皇帝,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诗》曰:‘嘉乐正人,宪宪令德.宜平易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第17章)【译文】孔子说:“舜该是个最孝敬的人了吧?德行方面是圣人,地位上是尊贵的皇帝,财宝失去全部世界,宗庙里祭奠他,子子孙孙都保持他的功业.所以,有大德的人确定得到他应得的地位,确定得到他应得的财宝,确定得到他应得的名声,确定得到他应得的长寿.所以,上生成育万物,确定依据它们的天资而优遇它们.能成材的得到培养,不克不及成材的就遭到镌汰.《诗经》说:‘崇高优雅的正人,有光亮美妙的德行,让人平易近安居乐业,享受上天赐予的福禄.上天保佑他,任用他,给他以重大的任务.’所以,有大德的人确定会推却天命.”《中庸》原文及译文17:治国平世界的轨则【原文】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故正人不成以不修身.思修身,不成以不事亲;思事亲,不成以不知人;思知人,不成以不知天.”世界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伉俪也,昆弟也,同伙之交也;五者,世界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世界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不学而能,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勤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世界国度矣.”凡为世界国度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平易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平易近,则苍生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世界畏之.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苍生也;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克不及,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凡为世界国度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鄙人位不获乎上,平易近不成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同伙,不获乎上矣;信乎同伙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同伙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执拗之者也:博学之,鞠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29);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第20章)【译文】鲁哀公讯问政事.孔子说:“周文王.周武王的政事都记录在典籍上.他们活着,这些政事就实施;他们逝世,这些政事也就废弛了.治理人的门路是勤于政事;治理地的门路是多种树木.说起来,政事就像芦苇一样,完整取决于用什么人.要得到实用的人在于教养本身,教养本身在于遵守大道,遵守大道要从仁义做起.仁就是爱人,友爱亲族是最大的仁.义就是事事做得合适,尊敬圣人是最大的义.至于说友爱亲族要分亲疏,尊敬圣人要有等级,这都是礼的请求.所以,正人不克不及不教养本身.要教养本身,不克不及不侍奉亲族;要侍奉亲族,不克不及不懂得他人;要懂得他人,不克不及不知道天理.”世界人共有的伦常关系有五项,用来处理这五项伦常关系的德行有三种.君臣.父子.伉俪.兄弟.同伙之间的来往,这五项是世界人共有的伦常关系;智.仁.勇,这三种是用来处理这五项伦常关系的德行.至于这三种德行的实施,道理都是一样的.比方说,有的人生来就知道它们,有的人经由过程进修才知道它们,有的人要碰到艰苦后才知道它们,但只要他们最终都知道了,也就是一样的了.又比方说,有的人自发自愿地去实施它们,有的工资了某种利益才去实施它们,有的人勉勉强强地去实施,但只要他们最终都实施起来了,也就是一样的了.孔子说:“爱好进修就接近了智,尽力实施就接近了仁,知道羞辱就接近了勇.知道这三点,就知道如何教养本身,知道如何教养本身,就知道如何治理他人,知道如何治理他人,就知道如何治理世界和国度了.”治理世界和国度有九条原则.那就是:教养自身,爱崇圣人,友爱亲族,敬佩大臣,体恤群臣,爱平易近如子,招纳工匠,优待远客,安慰诸侯.教养自身就能确立正道;爱崇圣人就不会思惟迷惑;友爱亲族就不会惹得叔伯兄弟怨恨;敬佩大臣就不会遇事无措;体恤群臣,士人们就会竭力报效;爱平易近如子,老苍生就会赤胆忠心;招纳工匠,财物就会充足;优待远客,四方苍生就会归顺;安慰诸侯,世界的人都邑敬畏了.像斋戒那样净心忠诚,穿着稳重整洁的服装,不相符礼节的事果断不做,这是为了教养自身;驱除小人,疏远女色,看轻财物而看重德行,这是为了爱崇圣人;进步亲族的地位,给他们以丰富的俸禄,与他们爱憎相一致,这是为了友爱亲族;让浩瀚的官员供他们应用,这是为了敬佩大臣;真心假意地任用他们,并给他们以较多的俸禄,这是为了体恤群臣;应用平易近役不误农时,少收钱粮,这是为了爱平易近如子;经常观察考察,按劳付酬,这是为了招纳工匠;来时迎接,去时欢送,奖励有才干的人,救援有艰苦的人,这是为了优待远客;延续绝后的家族,中兴消亡的国度,治理祸乱,搀扶危难,按时接收朝见,赠予丰富,进贡微薄,这是为了安慰诸侯.总而言之,治理世界和国度有九条原则,但实施这些原则的道理都是一样的.任何工作,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没有准备就会掉败.措辞先有准备,就不会中止;做事先有准备,就不会受挫;行动先有准备,就不会懊悔;道路预先选定,就不会走投无路.鄙人位的人,假如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赖,就不成能治理好平平易近苍生.得到在上位的人信赖有方法:得不到同伙的信赖就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赖;得到同伙的信赖有方法:不孝敬怙恃就得不到同伙的信赖;孝敬怙恃有方法:本身不真挚就不克不及孝敬怙恃;使本身真挚有方法:不明白什么是善就不克不及够使本身真挚.真挚是上天的原则,寻求真挚是做人的原则.生成真挚的人,不必勉强就能做到,不必思虑就能失去,天然而然地相符上天的原则,如许的人是圣人.尽力做到真挚,就要选择美妙的目的执著寻求:普遍进修,具体讯问,严密思虑,明白分辩,切实实施.要么不学,学了没有学会毫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没有懂得毫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通毫不罢休;要么不分辩,分辩了没有明白毫不罢休;要么不实施,实施了没有成效毫不罢休.他人用一分尽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尽力去做;他人用十分的尽力做到的,我用一千分的尽力去做.假如真可以或许做到如许,固然愚蠢也必定可以愚蠢起来,固然荏弱也必定可以坚强起来.《中庸》原文及译文18:诚则明,明则诚【原文】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译文】由真挚而天然明白道理,这叫做本性;由明白道理后做到真挚,这叫做工资的教导.真挚也就会天然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后也就会做到真挚.《中庸》原文及译文19:至诚可参寰宇【原文】唯世界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大地之化育;可以赞寰宇之化育,则可以与寰宇参矣.【译文】只有世界极端真挚的人能充分施展他的赋性;能充分施展他的赋性,就能充分施展世人的赋性;能充分施展世人的赋性,就能充分施展万物的赋性;能充分施展万物的赋性,就可以帮忙寰宇培养性命;能帮忙大地培养性命,就可以与寰宇并列为三了.《中庸》原文及译文20:从一个方面下工夫【原文】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世界至诚为能化.【译文】比圣人次一等的圣人致力于某一方面,致力于某一方面也能做到真挚.做到了真挚就会表示出来,表示出来就会逐渐明显,明显了就会发扬光大,发扬光大就会激动他人,激动他人就会引起改变,引起改变就能化育万物.只有世界最真挚的人能化育万物.《中庸》原文及译文21:国度兴亡,必有征兆【原文】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度将兴,必有帧祥;国度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起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译文】极端真挚可以预知将来的事.国度将要旺盛,必定有祥瑞的征兆;国度将要衰亡,必定有不祥的反常现象.呈如今著草龟甲上,表示在四肢举动动作上.祸福将要光降时,是福可以预先知道,是祸也可以预先知道.所以极端真挚就像神灵一样奥妙.《中庸》原文及译文22:不克不及只做到自我完美【原文】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于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罢了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译文】真挚是自我的完美,道是自我的引诱.真挚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没有真挚就没有了事物.是以正人以真挚为贵.不过,真挚其实不是自我完美就够了,而是还要完美事物.自我完美是仁,完美事物是智.仁和智是出于赋性的德行,是融会自身与外物的准则,所以任何时刻施行都是合适的.。

《中庸》:第二十章原文翻译

《中庸》:第二十章原文翻译

《中庸》:第二十章原文翻译【中庸:第二十章】哀公问政。

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

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人道敏政,地道敏树。

夫政也者,蒲卢也。

」「故为政在人。

取人以身。

修身以道。

修道以仁。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

」「故君子,不能够不修身。

思修身,不能够不事亲。

思事亲,不能够不知人。

思知人,不能够不知天。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

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所以行之者一也。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子曰,「好学近乎知。

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

」「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

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修身,则道立。

尊贤,则不惑。

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

敬大臣,则不眩。

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

子庶民,则百姓劝。

来百工,则财用足。

柔远人,则四方归之。

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

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

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

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

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

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

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

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

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言前定,则不跲。

事前定,则不困。

行前定,则不疚。

道前定,则不穷。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

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

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

《中庸》原文及译文

《中庸》原文及译文

《中庸》原文及译文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yú)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xian)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第二章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孔子(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

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第三章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第四章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

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

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第五章子曰:“道其不行矣夫!”孔子说:“这个道路大概不行了!”第六章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ěr)言,隐恶而扬善。

《中庸》原文及译文

《中庸》原文及译文

《中庸》原⽂及译⽂【原⽂】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道也。

是故君⼦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的⾃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品德⾼尚的⼈在没有⼈看见的地⽅也是谨慎的,在没有⼈听见的地⽅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尚的⼈在⼀⼈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都有的本性;“和”,是⼤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长繁衍了。

【原⽂】仲尼⽈:“君⼦中庸,⼩⼈反中庸。

君⼦之中庸也,君⼦⽽时中。

⼩⼈之中庸也,⼩⼈⽽⽆忌惮也。

”【译⽂】仲尼说:“君⼦中庸,⼩⼈违背中庸。

君⼦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随时做到适中,⽆过⽆不及;⼩⼈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肆⽆忌惮,专⾛极端。

”【原⽂】⼦⽈:“中庸其⾄矣乎!民鲜能久矣。

”【译⽂】孔⼦说:“中庸⼤概是最⾼的德⾏了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原⽂】⼦⽈:“道之不⾏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莫不饮⾷也,鲜能知味也。

”【译⽂】孔⼦说:“我知道了,中庸之道不能实⾏的原因;聪明的⼈⾃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智⼒不及,不能理解它。

我知道了,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贤能的⼈做得太过分;不贤的⼈根本做不到。

就像⼈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原⽂】⼦⽈:“道其不⾏矣夫。

”【译⽂】孔⼦说:“中庸的道理恐怕很难在世上实⾏啊!”【原⽂】⼦⽈:“舜其⼤知也与!舜好问⽽好察迩⾔,隐恶⽽扬善,执其两端,⽤其中于民。

中庸全文及译文

中庸全文及译文

《中庸》——子思第一章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上天赋予人和物的根本,叫做“性”;在人即人性 ,在物即物性.遵循本性自然的规律,叫做“道" 。

修养人性自然的法规,叫做“教”。

原文: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道”是片刻也脱离不开的,能够脱离开的,就不是“道”了。

因此,有道德的君子非常谨慎、敬畏地对待那眼睛只有天下最诚的圣人,才能充分地发挥他的天性;发尽天性,才能发尽人性;发尽人性,才能发尽物性;发尽物性,就能助天地化生、养育万物;能助天地化育万物,就能与天地并列,排在第三了。

看不见、耳朵听不见的东西 - “道”;遏制住欲念,即使是在隐晦或细微的地方,也不让它显现出来。

因此,当君子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是特别谨慎的。

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喜怒哀乐等感情还没有抒发出来的时候,叫做“中”;抒发出来而又完全符合礼义的标准,叫做“和”.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的通途.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就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万物就会正常地生长、发育。

第二章原文:仲尼日:“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能做到‘中庸';小人相反,做不到‘中庸' 。

君子能做到中庸,是因为君子时刻都能做得恰如其分,既‘不超过'又不‘不足’;小人则相反,做不到中庸,是因为小人做事无所顾忌。

”第三章原文: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是至高无上的道德标准了吧!百姓之中很久以来就很少有人能做到了."第四章原文: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

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国学经典《中庸》全文及释义

国学经典《中庸》全文及释义

国学经典《中庸》全文及释义学)专著。

此书在汉代时,被收入《礼记》一书,作为其中一篇。

代以后封建正统教育的基本教科书。

《中庸》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yú)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xian))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第二章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

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第三章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译文】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第四章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译文】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

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

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内圣外王与中庸之道

内圣外王与中庸之道

内圣外王与中庸之道作者:孙建伟来源:《江汉论坛》2015年第02期摘要:始于内圣,终于外王,《四书》是孔子内圣外王思想的集中体现。

《中庸》中不但有丰富的“修身”思想,亦包含了富于进取、积极用世的“为政”理想,是孔子内圣外王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郑玄、朱熹、康有为等的《中庸》诠释著作有不同的特点,但由内圣至外王的诠释理路却一以贯之。

中庸之道乃人间之常道,是合乎“中庸”之原则的“道”,是一种平常的、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处理天下一切关系的基本法则,以普遍性、永恒性、恰当适度为其主要特征。

“仁”与“礼”是儒家中庸之道的重要范畴,在孔子内圣外王思想体系中亦有着重要的地位。

内圣外王与中庸之道在《中庸》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关键词:《中庸》;内圣外王;中庸之道中图分类号:B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5)02-0102-06《中庸》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与理论源泉之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庸》本为《礼记》之一篇,自朱熹作《中庸章句》并被官方列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以来,《中庸》就成为士子为求取功名而日夜讽诵的著作之一,不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传统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为人处世的原则与态度,并对中华民族价值观的建构和形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满清王朝灭亡,包括《中庸》在内的统治了中国读书人几千年之久的“四书五经”也失去了其神圣的地位,但《中庸》对中华文明与民族心理的影响,却持续而深远。

人们对《中庸》一直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使人们将《中庸》与修身养性联系在一起,“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又使人们将《中庸》与保守落后联系在一起。

谈到《中庸》,人们对“性”、“道”、“诚”等代表《中庸》心性论的“内圣”思想倾注了极大的热情,而对其“治国”、“平天下”的“外王”思想关注不够,以至形成了《中庸》只谈明哲保身,不谈积极人世的误解,“中庸”也因此成了不思进取的代名词。

《中庸》新解

《中庸》新解

1《中庸》是先儒的哲学著作,是儒家唯一成系统的哲学著作。

人们历来只注重对“中庸之道”的阐释,而忽略对“中庸”二字的探讨,所以多少年来众说纷纭,或谓是明心见性的修身之本,或谓是教育理论著作,将中庸简单理解为诚心正意,最后竟归结为“调和折中”“骑墙主义”“中间路线”……这些理解或过之或不及,都是隔靴搔痒,没有触着中庸的核心本质之处。

中庸,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说中庸是不偏不变的大道理。

《朱子章句·中庸》题下的注解是:“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程子、朱子都是以经释词,不是以词解经。

对“中”的解释一致,对“庸”的解释却各执一词。

看了这两条解释,对中庸仍是一头雾水。

查遍辞书,“庸”都没有不易的意思,不易当是程颐的想当然;“庸”是平常,也讲不通,庸固然有平常之意,但“子思以‘中庸’名书”(清·杨骅《中庸提要》),也决非取“庸德之行,庸言之慎”的意思,这样强调“庸”,就架空了“中”,“中”才是中庸的主体。

理解“中庸”这个词,还是要从组成此词的两字本意上理解。

“中”者,中也;“庸”,《说文》:“庸,用也。

从用,从庚”。

“用”,应该是庸的本意,《说文》“用”字条:“凡用之属,皆从用”。

古人造字,由简到繁,“庸”是从“用”发展来的,所以它的最初意,便是用。

《尚书·尧典》:“畴咨若时登庸”,孔传:畴,堆;庸,用也;同是《尚书·尧典》中的“汝能庸命巽朕位”“车服以庸”“舜生三十而征庸”中的庸都是用的◆彭图《中庸》新解意思。

而《中庸》第六章:“舜其大智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

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里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的“用其中”就是中庸的本意。

对中庸二字的解释,就我所见,只有西汉郑玄所说基本准确,《中庸》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

郑玄解“庸”是解对了,但说中庸是“中和之为用”,犹有不及,不及处在于,“中和”只是“中”的一个外延,而非全部。

孔子中庸思想与为政之道

孔子中庸思想与为政之道

《 吕 氏 春 秋 先 己 》 ·
反 求 诸 己
修 己 的 途 径 ——
二、“中庸”与“为政”
《 吕 氏 春 秋 必 己 》 〃
人 < 』 解 马 而 与 之 。
『 说 亦 皆 如 此 其 辩 也 , 独 如 乡 之
禾 < 』 其 野 人 大 说 , 相 谓 曰 :
于 西 海 也 , 吾 马 何 得 不 食 子 之
贱 , 行 乎 贫 贱 ; 素 夷 狄 , 行 乎 夷
乎 其 外 。 素 富 贵 , 行 乎 富 贵 ; 素 贫
子 曰 : 君 子 素 其 位 而 行 , 不 愿
(二)德、法之间
二、“中庸”与“为政”
1、明德慎罚
二、“中庸”与“为政” 具赏者凡 法 矣罚,治 治 。可有天 的 《 用 好 下 依 韩 非 则 恶 , 据 子 禁 , 必 : 令故因 八 经 可 赏 人 》 立 罚 情 而可。 治用人 道;情
其 身 正 , 不 令 而 行 ; 其 身 不 正 , 虽 令
《 论 语 颜 渊 》
人 之 德 草 。 草 上 之 风 必 偃 。
子 欲 善 , 而 民 善 矣 。 君 子 之 德 风 , 小
孔 子 关 于 『 修 己 』 的 言 论 :
·
二、“中庸”与“为政”
2.安人
知人,善任(恰当)
子曰:“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礼记〃中庸》
主 张 中 不 会 有 仁 政 的 内 容
法 家 的 人 性 观 决 定 了 法 家 的 为 政
结 论
《 韩 非 子 备 内 》 〃
人 也 , 利 在 人 之 死 也 。
售 , 人 不 死 则 棺 不 卖 , 情 非 憎
仁 而 匠 人 贼 也 , 人 不 贵 则 舆 不

《中庸》十六条经典名句

《中庸》十六条经典名句

【导语】《中庸》⼗六条经典名句有哪些呢,然后我们⼀起来看看吧,欢迎阅读! 01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出处】《中庸·前⾔》 【释义】“中”就是天下正确的道理,“庸”就是天下固定不变的法则。

【赏析】这是朱熹为《中庸》⼀书所写的《前⾔》中引程颐的话。

“中”,就是中正、中和之意,意为不偏不倚,⽆过⽆不及。

“庸”,意为不改变。

朱熹认为,“中”,便是天下最正确的道理;“庸”,就是天下固定不变的法则。

“中庸”,在儒家看来是⼀个最完美的概念,既是最完美的治国理念,也是的道德要求。

孔⼦曾感叹地说:“中庸其⾄矣乎!民鲜能久矣。

”这是指道德上的要求。

他并断⾔只有君⼦才能做到中庸,⽽⼩⼈是反中庸的;⼈⼀旦反中庸,便⽆所忌惮,敢于做出逆情悖理之事。

02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出处】《中庸·第⼀章》 【释义】上天所赋予⼈的⽓质,就叫做⼈的本性;⼈能依照这本性去做事,就叫做天地间的正道;(在上位的⼈)能修养好这天地间的正道,(推⽽⼴之,让别⼈仿效学习)就叫做教化。

【赏析】这⾥将“天命”、“性”、“道”、“教”⼏个极抽象的概念,联系起来作出论断,⽽⼜⾮常简明扼要。

这⾥阐明的是,“教”源于“道”,“道”源于“性”,“性”源于“天”,⽽“天”⼜存于⼼,这就是中国哲学“天⼈合⼀”的理论依据。

这⾥的“天”是指⼤⾃然。

03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出处】《中庸·第⼀章》 【释义】如能达到(最理想的境界)中与和,那么天地间的位置、万事万物的位置,就会安排得恰当,世上万物就会(阴阳和谐,顺利地)⽣长发育了。

【赏析】“中”、“和”,这是儒家学说中两个重要的哲学概念。

所谓“中”,孔颖达有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意思是说⼈的*,即喜怒哀乐,是因事⽽发,⽽未发之时,淡然虚静,⽆所虑,且合于理。

这个时候是⼈性的初始阶段,是⼈性的本来状态。

所谓“和”,孔颖达⼜云“发⽽皆中节谓之和”,意思是说⼈的*,即喜怒哀乐,虽发,⽽能和合道理,这种和合的道理便可通达于天下。

治国平天下的法则—四书五经《中庸》

治国平天下的法则—四书五经《中庸》

治国平天下的法则【原文】哀公①问政。

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②。

其人存③,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④。

人道敏⑤政,地道敏树。

夫政也者,蒲卢也⑥。

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亲亲之杀⑦,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

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

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⑧,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⑨。

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⑩群臣也,子庶民也⑪,来百工也⑫,柔远人也⑬,怀诸侯也⑭。

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⑮;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⑯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⑱,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⑲,既禀称事⑳,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㉑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㉒,举废国㉓,治乱持㉔危,朝聘㉕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凡事豫㉖则立,不豫则废。

言前定,则不跲㉗;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

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㉘。

孔子论语中的四字成语加译文

孔子论语中的四字成语加译文

孔子论语中的四字成语加译文温故知新出处:孔子《论语·为政》译:反复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能获得新的知识。

也指吸取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

见贤思齐出处:孔子《论语·里仁》译: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看齐。

任重道远出处:孔子《论语·泰伯》译:担子很重;路程很远。

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处:孔子《论语·卫灵公》译: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温故知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诲人不倦等。

【词语】:学而时习之【注音】:xué ér shí xí zhī 【释义】: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词语】:温故知新【注音】:wēn gù zhī xīn 【释义】:温:温习;故:旧的。

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词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注音】:zhī zhǐ wéi zhī zhī,bù zhī wéi bù zhǐ 【释义】: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词语】:敏而好学【注音】:mǐn érhào xué 【释义】:敏:聪明;好:喜好。

天资聪明而又好学。

【词语】:不耻下问【注音】:bù chǐ xià wèn 【释义】: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词语】:默而识之【注音】:mò ér shí zhī 【释义】:默:不语,不说话。

识:记。

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

【词语】:学而不厌【注音】:xué ér bù yàn 【释义】:厌:满足。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

形容好学。

【词语】:诲人不倦【注音】:huì rén bù juàn 【释义】:诲:教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