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6九年级第三次联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安徽省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2016年安徽省中考化学三模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本题共20分)1.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越来越大,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A.水力发电B.太阳能供热C.火力发电D.风力发电2.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摄取较多的蛋白质.图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A.橙子B.西红柿C.大豆D.玉米3.2015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通过焚烧秸杆为农作物提供养分B.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D.施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干燥氧气 B.稀释浓硫酸C.量取9.0mL液体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5.2014年以来,西非的一些国家暴发埃博拉病毒,致使几千人丧命.中药葛根是治疗埃博拉病毒的有效成分之一,葛根的主要成分是葛根素,它的化学式是C21H20O9,下列有关葛根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葛根素由碳、氢、氧原子构成B.葛根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是21:20:9C.葛根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16D.葛根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6.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电解水得到H2和O2,可知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B.生活中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C.净水的方法有沉降、过滤、吸附、蒸馏D.KMnO4,NaCl,汽油加入一定量水中都能形成溶液8.近年中国部分地区出现镉污染的大米,食用后对人体有害.下列有关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镉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8B.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gC.镉是一种非金属元素D.镉原子中中子数为489.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构建了“单中心铁催化剂”,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其成果在最近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转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催化剂改变了反应速率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C.生成物之一为C2H4D.反应物与生成物均由分子构成10.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B.在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都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D.当乙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析出丙二、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11.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太阳能路灯(如图所示)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城市道路的两旁,节约能源的同时减少了环境的污染,是实现“低碳生活”的一种典型措施.太阳能路灯由太阳电池板、蓄电池、LED路灯灯头、灯柱、微电脑控制器这五大部分组成.(1)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硅,硅单质与金刚石结构相似,则构成硅单质的粒子是(填序号)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中子(2)灯柱材料用铝合金而不用钢铁,原因之一是铝能跟空气中国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化学方程式为.(3)蓄电池白天充电时发生的反应为:2PbSO4+2H2O=Pb+X+2H2SO4,则X的化学式为.(4)在太阳能路灯各组件中,其主要材料属于有价合成材料的是(填序号).A.硅电池板 B.铝合金灯柱 C.塑料灯罩 D.钢质防盗螺丝.1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2)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以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作用.装置C可以作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它的优点是.(3)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制取装置可以选择(填字母).二氧化碳容易导致温室效应,结合实际你认为如何才能做到低碳生活.13.如图是某化工厂生产烧碱的工业流程图.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X物质在实验室中的一种用途;(2)反应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操作①的名称是,结晶得到的固体烧碱中可能含有少量的(写化学式).(4)滤液C可加入反应池循环再利用,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和防止.14.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ACa(ClO)2]和氯化钙.可用作漂白剂和消毒剂,漂白粉中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漂白的原理是:次氯酸钙在空气中与CO2和H2O发生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次氯酸[HClO];次氯酸是一种酸性比盐酸弱的酸,不稳定,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褪色.(1)次氯酸在常温下分解,反应为2HClO═2H2O+O2↑.某瓶次氯酸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后,容易让的pH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2)在漂白粉中滴加盐酸,会发生复分解反应从而加快漂白的速率,写出漂白粉中加入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有一包长时间放置的漂白粉,想知道该漂白粉是否变质,某同学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提出问题]长时间放置的漂白粉是否变质?[猜想]猜想1:该漂白粉未变质,固体成分为CaCl2、Ca(ClO)2;猜想2:该漂白粉部分变质,固体成分为;猜想3:该漂白粉全部变质,固体成分为CaCl2、CaCO3.由于漂白粉中的有效成分Ca(ClO)2在常温下能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所以保存漂白粉一定要.15.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除二氧化锰外,还有氯化镁溶液、氯化铜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和土豆中含有的过氧化氢酶以及氧化铜等.方案Ⅰ:分别取20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3个大小相同的锥形瓶中.向其中两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含相同数目金属离子的氯化铁溶液和氯化铜溶液,分别连接传感器测体系压强(如是.(2)根据上表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写一个).方案Ⅱ:从同一部位取2个质量均为1.7g的正方体土豆块,将其中一块切成若干片,片与片相连不断开,同时分别放入盛30mL 5%过氧化氢溶液的50mL量筒中.均看到有气泡生成,一段时间,只有土豆片不断上升.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3)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反思](4)通过实验一和实验二说明,测量不同的物理量可判断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除此之外,本实验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比较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填选项序号).A.测量完全反应后气体的总体积 B.测量相同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C.测量相同时间内体系压强的变化 D.测量相同时间内溶液质量的变化(5)小明发现实验过程中锥形瓶外壁发烫,而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开始时会逐渐增大.查阅资料后得知:过氧化氢分解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你能不能据此解释其分解速率发生变化的原因?(6)你还能想到对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产生影响的其他因素吗?请选择一种,设计实验加以验证.三、计算题(本大题共6分)16.为了测定某品牌小苏打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假设该样品中只含有氯化钠一种杂质).请计算:(1)生成CO2气体的质量;(2)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2016年安徽省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本题共20分)1.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越来越大,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A.水力发电B.太阳能供热C.火力发电D.风力发电【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水力发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太阳能供热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火力发电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风力发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2.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摄取较多的蛋白质.图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A.橙子B.西红柿C.大豆D.玉米【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橙子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B、西红柿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C、大豆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D、玉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故选:C.3.2015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通过焚烧秸杆为农作物提供养分B.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D.施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分析】A、从焚烧秸秆时,会污染空气,同时又会烧掉秸杆中的营养成分去分析解答;B、从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只是把工业废气排放到高空中,还是会造成空气污染去分析解答;C、从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少利用化石能源,减少空气污染的目的去分析解答;D、从提高农作物产量要合理的施用化肥和农药,去分析解答;【解答】解:A、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3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1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3倍,会污染空气,同时又会烧掉秸杆中的营养成分,故A错误;B、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只是把工业废气排放到高空中,还是会造成空气污染,故B错误;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少利用化石能源,减少空气污染的目的,故C正确;D、提高农作物产量要合理地施用化肥和农药,防止多余的化肥和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故D 错误.故答案为:C.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干燥氧气 B.稀释浓硫酸C.量取9.0mL液体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考点】气体的干燥(除水);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分析】A、干燥气体:长进短出;B、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C、根据量取液体的正确方法分析;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解答】解:A、利用浓硫酸干燥氧气时,应该是气体从长管进入,故操作错误;B、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故操作错误;C、量取9.0mL液体,要用10mL的量筒,不可用100mL的,会产生较大的误差,故操作错误;D、为了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后再进一步污染试剂,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位于试管口上方垂直滴加,操作正确.故选:D.5.2014年以来,西非的一些国家暴发埃博拉病毒,致使几千人丧命.中药葛根是治疗埃博拉病毒的有效成分之一,葛根的主要成分是葛根素,它的化学式是C21H20O9,下列有关葛根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葛根素由碳、氢、氧原子构成B.葛根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是21:20:9C.葛根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16D.葛根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分析】A、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葛根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分子中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葛根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是(12×21):(1×20):(16×9)≠21:20:9,故选项说法错误.C、葛根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21+1×20+16×9=416,故选项说法正确.D、葛根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是(12×21):(1×20):(16×9)=63:5:36,可以看出葛根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6.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电解水得到H2和O2,可知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B.生活中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C.净水的方法有沉降、过滤、吸附、蒸馏D.KMnO4,NaCl,汽油加入一定量水中都能形成溶液【考点】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分析】A、通过水电解的实验可以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B、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C、根据净水的原理分析解答:静置可以使不溶于水的物质沉淀下来,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水的物质除去,吸附沉淀可以是不溶性的小颗粒杂质沉降,蒸馏可以得到几乎纯净的水,活性炭吸附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D、了解KMnO4,NaCl可溶于水,而汽油不溶于水.【解答】解:A、电解水得到H2和O2,可知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错误;B、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故过滤不能除去离子,故错误;C、净水的方法有沉降、过滤、吸附、蒸馏,故正确;D、KMnO4,NaCl可溶于水,而汽油不溶于水,故错误.故选:C.【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的化学性质;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分析】A、根据能使紫色石蕊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为酸性溶液分析;B、根据试管炸裂的原因分析;C、根据单质的定义分析;D、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解答】解: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为酸性溶液,但不一定是酸溶液,故说法错误;B、试管炸裂可能是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也可能是试管外壁有水或没有预热等,故是错误;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含有多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单质,故说法正确;D、酸能够和活泼金属及碳酸盐反应分别产生氢气和二氧化碳,故说法错误;故选项为:C.8.近年中国部分地区出现镉污染的大米,食用后对人体有害.下列有关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镉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8B.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gC.镉是一种非金属元素D.镉原子中中子数为48【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48,表示原子序数为48;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8,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镉,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48,表示原子序数为48;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均为48,而不是中子数为48,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9.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构建了“单中心铁催化剂”,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其成果在最近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转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催化剂改变了反应速率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C.生成物之一为C2H4D.反应物与生成物均由分子构成【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分析】根据催化剂的作用、观察微观示意图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反应物、生成物的分子结构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催化剂的作用是改变反应的速率,故A说法正确;B、观察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都是碳原子和氢原子,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故B说法错误;C、生成物分别是C2H4分子和H2分子,故C说法正确;D、反应物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分子构成的物质,生成物分别是由C2H4分子和H2分子构成的物质,故D说法正确.故选项为:B.10.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B.在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都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D.当乙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析出丙【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①在某温度下,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如: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②在某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如:在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③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④判断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的转化方法,如:由于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温而减小,因此给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后会有晶体析出;⑤可以确定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如:由于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降温不会使丙析出.【解答】解:有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故A错误;在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说明在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故B正确;由于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升温时,丙的饱和溶液中就会有晶体析出,故C错误;由于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温度越低,丙的溶解度会越大,因此降温不会使丙析出,故D错误.故选B二、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11.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太阳能路灯(如图所示)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城市道路的两旁,节约能源的同时减少了环境的污染,是实现“低碳生活”的一种典型措施.太阳能路灯由太阳电池板、蓄电池、LED路灯灯头、灯柱、微电脑控制器这五大部分组成.(1)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硅,硅单质与金刚石结构相似,则构成硅单质的粒子是 B (填序号)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中子(2)灯柱材料用铝合金而不用钢铁,原因之一是铝能跟空气中国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3)蓄电池白天充电时发生的反应为:2PbSO4+2H2O=Pb+X+2H2SO4,则X的化学式为PbO2.(4)在太阳能路灯各组件中,其主要材料属于有价合成材料的是 C (填序号).A.硅电池板 B.铝合金灯柱 C.塑料灯罩 D.钢质防盗螺丝.【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金属的化学性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分析】(1)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金刚石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2)根据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不变进行分析;(4)根据已有的材料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金刚石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硅是由硅原子直接构成的;故答案为:B;(2)灯柱材料用铝合金而不用钢铁,原因之一是铝能跟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故答案为:4Al+3O2=2Al2O3;(3)2PbSO4+2H2O═Pb+X+2H2SO4,反应前含有2个Pb原子,2个S原子,4个H原子,10个O原子,反应后含有1个Pb原子,4个H原子,2个S原子,8个O原子,故X中含有1个Pb原子,2个O原子,故其化学式为PbO2;故答案为:PbO2.(4)A.硅电池板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铝合金灯柱属于金属材料;C.塑料灯罩属于有机合成材料;D.钢质防盗螺丝属于金属材料.故答案为:C.1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试管;②分液漏斗.(2)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以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B (填字母),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装置C可以作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它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化学反应速率.(3)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制取装置可以选择AF或CF (填字母).二氧化碳容易导致温室效应,结合实际你认为如何才能做到低碳生活少乘私家车等.【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分析】(1)从仪器的图和用途去分析解答;(2)从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反应需要加热,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只是加快了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氧气的速率,分液漏斗可控制稀盐酸的量,从而控制反应速率去分析解答;(3)发生装置的选择要看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要看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低碳生活指减少生活耗能,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如骑自行车、坐公交车等.【解答】解:(1)由仪器的图和用途可知①为试管,②为分液漏斗;(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由于反应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选择B;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只是加快了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氧气的速率,故二氧化锰的作用是起了催化剂的作用也就是催化作用.分液漏斗可控制稀盐酸的量,从而控制反应速率;(3)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为固液常温反应,发生装置选择A或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收集装置选择F;低碳生活指减少生活耗能,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如骑自行车、坐公交车、少乘私家车等.故答案为:(1)①试管,②分液漏斗;(2)B,催化,可以控制化学反应速率;(3)AF(或CF)、少乘私家车等(合理即可).13.如图是某化工厂生产烧碱的工业流程图.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X物质在实验室中的一种用途洗涤仪器;(2)反应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3)操作①的名称是过滤,结晶得到的固体烧碱中可能含有少量的Ca(OH)2(写化学式).(4)滤液C可加入反应池循环再利用,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和防止环境污染.【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根据图示信息进行分析,要生成氢氧化钠,其反应原理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故首先使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X是水;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方法;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

2016年安徽省合肥市名校联考中考化学三模试卷(解析版)剖析

2016年安徽省合肥市名校联考中考化学三模试卷(解析版)剖析

2016年安徽省合肥市名校联考中考化学三模试卷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下列民俗活动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歙砚写春联B.糯米做元宵C.宣纸做风筝D.桂花酿桂花酒2.化学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的综合利用B.将地沟油回收加工为生物柴油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C.将废旧电池填埋,避免重金属污染D.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有利于节约能源3.NaNO2有剧毒,外貌酷似食盐且有咸味,NaNO2中N元素化合价为()A.﹣3 B.+1 C.+2 D.+34.2015年5月,我国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西达酸胺全球上市,其化学式为C22H19N4O2,下列关于()A.西达本胺由四种元索组成B.西达本胺昌一种氧化物C.西达本胺中氮元素质量分数比氢元素质量分数大D.西达本胺由48个原子构成5.自2016年1月初朝鲜宣布试射氢弹成功以来,朝鲜半岛核问题再次成为国际社会的关注热点.制造氢弹的主要原料是氘,不同于普通的氢.比较如图,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A.氕原子和氘原子的核外电子数都是1B.氕原子和氘原子中子数相同C.氕原子和氘原子属于同种元素D.氕原子和氘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不同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测定溶液的pH B.量取3.5mL液体C.稀释浓硫酸D.制取氢气7.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身体健康B.将河水经过沉淀、过滤、活性吸附等净化处理后,所得的水是纯水C.实验室用蒸馏水和过滤的方法都能使硬水软水D.在活性炭净水器里,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和过滤水中杂质8.如图是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反应中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数之比为1:1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D.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9.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以下类推正确的是()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B.化学反应中,一氧化碳和氢气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所以一氧化碳和氢气都具有还性C.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D.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化数和为零,所以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都显负价10.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B.t1℃时,A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时有晶体析出C.t2℃时,A、B、C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D.t3℃时,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变成不饱和溶液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11.2016年3月1日,合肥地铁1号线首列车正式上线调试,1号线预计2016年12月31日正式开通.(1)1号线首列车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2)地铁轨道所用材料锰钢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锰钢能加工成铁轨说明金属具有______性.(3)锰钢不仅韧性好,还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铁在氧气和______(填化学式)作用下容易生锈,用稀盐酸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12.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1)在该仓库应该粘贴的图标有______;(2)消防员指出“爆炸物为特殊物质,沙土掩埋为最佳灭火方式”,事后查明,爆炸主要是因为金属钠遇水所致,金属钠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因此,存放金属钠的地方失火时不可以用水灭火.生活中木材着火了,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______.(3)某同学给危险品物流仓库提供如下温馨提示,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A.仓库外要有明显的防火警示标志B.危险品着火时,立即用水灭火C.仓库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齐备的消防器材D.仓库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用足够的防火距离(4)可燃性气体发生爆炸的条件:一是可燃性气体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内,二是______.13.请结合如图回条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Ⅰ______;Ⅱ______.(2)欲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可选用______发生装置(填字母).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3)将C和D装置相连接能制备CO2并验证CO2的性质.连接C和D装置,关闭K2,打开K、K1、K3,用试管①收集CO2,此收集方法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的______(填“大”或“小”),选择C装置的优点是______.(4)收集满CO2后,关闭K1和K2,欲使CO2气体进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应如何操作______,写出烧杯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14.小光同学在2016年合肥中考理科实验操作“氢氧化钠溶液的性质”实验中,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发现刚开始时无明显现象,继续滴加后才出现蓝色絮状沉淀.小光思考这是什么原因?与同学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15.不少同学都被蚊虫叮咬过,感觉又疼又痒.同学们从化学课上知道: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CH2O2刺激皮肤.课外兴趣小组同学绝定对蚁酸进行探究.【查阅资料】相同浓度不同种的酸在相同条件下,发生反应越剧烈,酸性越强.【实验探究一】探究蚁酸的酸性(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的颜色变成______色,说明蚁酸显酸性;【实验探究二】探究蚁酸分解的两种产物(2)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______元素,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3)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小敏提出两种猜想:猜想①:该气体是CO2猜想②:该气体是______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下装置(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Ⅰ、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①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Ⅱ、若猜想②成立,则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___.【注意:若答对(4)、(5)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4)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疼痒.下列物质中,你不会选择的是______A.氨水B.食醋C.肥皂水D.苏打水(5)小华同学用pH试纸测定等浓度的蚁酸和稀盐酸,发现稀盐酸的酸性比蚁酸的酸性强.请你设计另一个实验方案比较二者的酸性强弱,写出你的方案: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6分.16.向盛有10g大理石的锥形瓶中逐渐滴加40g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生成气体的总质量与滴入盐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2)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该盐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2016年安徽省合肥市名校联考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下列民俗活动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歙砚写春联B.糯米做元宵C.宣纸做风筝D.桂花酿桂花酒【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歙砚写春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糯米做元宵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宣纸做风筝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桂花酿桂花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化学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的综合利用B.将地沟油回收加工为生物柴油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C.将废旧电池填埋,避免重金属污染D.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有利于节约能源【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分析】A、根据垃圾分类存放、回收和处理,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进行分析;B、根据地沟油回收加工为生物柴油实现了废物的再利用进行分析;C、根据将废旧电池填埋会污染水体、土壤进行分析;D、根据节约能源的措施进行分析.【解答】解:A、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的综合利用,故A正确;B、将地沟油回收加工为生物柴油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节约能源,故B正确;C、将废旧电池填埋会污染水体、土壤,不利于减轻环境污染,故C错误;D、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有利于节约能源,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环境保护等知识,可以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同时这也是中考的考点之一.3.NaNO2有剧毒,外貌酷似食盐且有咸味,NaNO2中N元素化合价为()A.﹣3 B.+1 C.+2 D.+3【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亚硝酸钠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钠元素显+1,氧元素显﹣2,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可知亚硝酸钠(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1)+x+(﹣2)×2=0,则x=+3.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4.2015年5月,我国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西达酸胺全球上市,其化学式为C22H19N4O2,下列关于()A.西达本胺由四种元索组成B.西达本胺昌一种氧化物C.西达本胺中氮元素质量分数比氢元素质量分数大D.西达本胺由48个原子构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分析】A.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B.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D.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解答】解:A.由西达本胺的化学式可知,它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而西达本胺含有五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C.西达本胺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4):(1×19)=56:19,由此可见其中氮元素质量分数比氢元素质量分数大,故正确;D.西达本胺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自2016年1月初朝鲜宣布试射氢弹成功以来,朝鲜半岛核问题再次成为国际社会的关注热点.制造氢弹的主要原料是氘,不同于普通的氢.比较如图,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A.氕原子和氘原子的核外电子数都是1B.氕原子和氘原子中子数相同C.氕原子和氘原子属于同种元素D.氕原子和氘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不同【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分析】由上图氢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说明示意图,可得的信息为: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元素种类等.【解答】解:A.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所以氕原子和氘原子的核外电子数都是1,故正确;B.氕原子核内无中子,氘原子核外的中子数为3﹣1=2,故错误;C.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氕原子和氘原子的原子序数相同,即核电荷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正确;D.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氘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和应用,明确一个小格中的信息是解答的关键,并学会利用原子序数与核电荷数的关系、元素名称与元素类别的关系等来解答.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测定溶液的pH B.量取3.5mL液体C.稀释浓硫酸D.制取氢气【考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测量容器-量筒;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氢气的制取和检验.【分析】A、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从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去选择量筒的量程,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测量一次,二是量程要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量取3.5mL液体,10mL量筒能保证量取一次,且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选用的量筒规格最好是10mL,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实验室制取氢气时,长颈漏斗的末端应伸入液面以下,图中长颈漏斗的末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生成的氢气会从长颈漏斗中逸出,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7.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身体健康B.将河水经过沉淀、过滤、活性吸附等净化处理后,所得的水是纯水C.实验室用蒸馏水和过滤的方法都能使硬水软水D.在活性炭净水器里,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和过滤水中杂质【考点】水的净化;水的性质和应用;硬水与软水.【分析】A、根据蒸馏水中不含矿物质进行解答;B、根据将河水经过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等净化处理后的水还含有可溶性杂质进行解答;C、根据使硬水软水的方法是加热煮沸进行解答;D、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解答.【解答】解:A、蒸馏水中不含矿物质,对人体健康不利,不宜长期饮用蒸馏水,故正确.B、将河水经过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等净化处理后的水还含有可溶性杂质,所以所得的水不是纯水,故错误.C、使硬水软水的方法是加热煮沸进行,过滤的方法不能使硬水软水,故错误;D、性炭具有吸附性,活性炭起到了吸附和过滤水中杂质的作用,故正确.答案:AD【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常见净水的方法,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8.如图是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反应中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数之比为1:1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D.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A、根据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及反应的特点,判断反应的类型;B、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各物质反应的分子个数比;C、根据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中微粒的变化,分析原子的变化;D、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构成物质的微粒.【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A、由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 不正确;B、由上图可知,该反应中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B正确;C、由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故A不正确;D、由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故D正确.故选A.【点评】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9.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以下类推正确的是()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B.化学反应中,一氧化碳和氢气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所以一氧化碳和氢气都具有还性C.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D.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化数和为零,所以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都显负价【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化合价规律和原则;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分析】A、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考虑;B、根据氢气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考虑;C、根据酸的概念进行考虑;D、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所以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是显负价.【解答】解:A、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分子构成,还有可能由原子直接构成,或者是由离子构成,故错;B、氢气和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故正确;C、酸中都含有氢元素,但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例如水就不属于酸,故错;D、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所以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是显负价,例如硝酸铵中后面的氮元素显+5价,故错;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离子;在化合物中非金属元素可能显正价,也可能显负价,熟悉氢气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10.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B.t1℃时,A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时有晶体析出C.t2℃时,A、B、C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D.t3℃时,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变成不饱和溶液【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A、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所以在说溶解度大小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 错误;B、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t1℃时,A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时不会有晶体析出,故B错误;C、t2℃时,A、B、C三种溶液没有说明是否饱和,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相同,故C 错误;D、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t3℃时,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变成不饱和溶液,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11.2016年3月1日,合肥地铁1号线首列车正式上线调试,1号线预计2016年12月31日正式开通.(1)1号线首列车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铝合金外壳.(2)地铁轨道所用材料锰钢属于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锰钢能加工成铁轨说明金属具有延展性.(3)锰钢不仅韧性好,还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铁在氧气和H2O(填化学式)作用下容易生锈,用稀盐酸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酸的化学性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单质和合金两大类;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属于混合物.铁生锈的条件是和水、氧气同时接触解答;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解答】解:(1)1号线首列车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铝合金外壳;(2)地铁轨道所用材料锰钢属于混合物;锰钢能加工成铁轨说明金属具有延展性;(3)铁生锈的条件是和氧气、水同时接触;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答案:(1)铝合金外壳;(2)混合物;延展;(3)H2O;Fe2O3+6HCl=2FeCl3+3H2O.【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物质的性质,只有理解了物质的性质才能确定物质的用途.12.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1)在该仓库应该粘贴的图标有ACD;(2)消防员指出“爆炸物为特殊物质,沙土掩埋为最佳灭火方式”,事后查明,爆炸主要是因为金属钠遇水所致,金属钠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因此,存放金属钠的地方失火时不可以用水灭火.生活中木材着火了,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将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3)某同学给危险品物流仓库提供如下温馨提示,你认为正确的是ACD;A.仓库外要有明显的防火警示标志B.危险品着火时,立即用水灭火C.仓库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齐备的消防器材D.仓库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用足够的防火距离(4)可燃性气体发生爆炸的条件:一是可燃性气体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内,二是密闭空间.【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书写化学方程式、;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分析】(1)根据该仓库应该防爆、防火等分析;(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根据各种物质的不同性质进行灭火;(3)根据灭火的原理: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本题.(4)根据爆炸的条件分析.【解答】解:(1)A、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物标志,与燃烧和爆炸有关.B、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与燃烧和爆炸无关.C、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爆物质标志,与燃烧和爆炸有关.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与燃烧和爆炸有关.故选ABD.(2)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故答案为:2Na+2H2O=2NaOH+H2↑;将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3)A.要在仓库外有明显的防火标志,故正确;B.危险品着火时不一定使用水灭火,故错误.C.为了在发生火情时,及时灭火,所以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齐备的消防器材,故正确;D、可燃物与其他建筑之间要留出隔离带,故正确;故选ACD.(4)可燃性气体发生爆炸的条件:一是可燃性气体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内,二是密闭空间.故答案为:密闭空间.【点评】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灭火的方法,是经常考查的基础知识,同学们注意细心解答.13.请结合如图回条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Ⅰ试管;Ⅱ长颈漏斗.(2)欲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可选用B发生装置(填字母).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3)将C和D装置相连接能制备CO2并验证CO2的性质.连接C和D装置,关闭K2,打开K、K1、K3,用试管①收集CO2,此收集方法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填“大”或“小”),选择C装置的优点是通过关闭或打开止水夹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4)收集满CO2后,关闭K1和K2,欲使CO2气体进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应如何操作打开2,微热(或双手捂住)试管①,写出烧杯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 (OH)2═CaCO3↓+H2O.【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1)熟悉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2)根据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写出反应的方程式;(3)根据收集装置分析气体的性质,根据性质是否通过化学变化来表现分析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生成物分析石蕊试液的变色及原因;(4)根据气体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分析操作方法,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安徽省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2016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卷(满分6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11 C-12 O-16 Na-23 S-32 Fe-56 Cu-64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 B.棉纱织布 C.火药应用 D.瓷器烧制【答案】B考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2.在化学实验或日常生活中都应强化安全意识。

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氢氧化钠不慎沾到到皮肤上,立即用硫酸冲洗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将尾气直接排放C.使用酒精炉时,直接向燃着的炉内添加酒精D.家中天然气泄漏时,关闭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氢氧化钠不慎沾到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错误;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要燃烧掉或收集起来,直接排放会造成空气污染,错误;C、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首先要熄灭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错误;D、家中天然气泄漏时,关闭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降低室内天然气的浓度,正确。

故选D.考点:安全知识3.下列选项中的物质所属类别错误的是()选项物质类别A 空气、石油、干冰混合物B 氮气、水银、金刚石单质C 糖类、油脂、蛋白质营养物质D 甲烷、乙醇、塑料有机物【答案】A考点:物质的分类、六大营养素4.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的化学性质活泼B.X表示N2C.氧原子的质子数是8D.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碳的化学性质稳定,错误;B、X表示N元素,错误;C、氧元素属于8号元素,氧原子内有8个质子,正确;D、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碳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氮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氧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错误。

故选C考点:元素周期表的应用5.硼氢化钠(NaBH4,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是一种安全车载氢源。

最新 安徽省九年级化学上学期 期末十校联考试题 附答案

最新 安徽省九年级化学上学期 期末十校联考试题 附答案

安徽省2016届初中毕业班第三次十校联考化学试题姓名成绩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1、下列各图表示的变化中,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火箭发射B.煤的燃烧C.风力发电D.酸雨侵蚀2、2014年3月5日,李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要求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合理开发洁净能源B.全面关停有污染的化工企业C.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出行D.将地沟油变成生物柴油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4、以下对O2、CO2两种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含有O2分子B、都含有2个氧原子C、都含有氧元素D、都是氧化物5、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锂原子的原子序数为3 B.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1.008gC.锂元素和氢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D.锂元素和氢元素属于同周期元素6、下列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化学知识的应用不合理的是()A. 只饮用纯净水,才有利于人体健康B. 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8、家用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C3H8)。

下面关于丙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丙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丙烷由3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构成C.每个丙烷分子中含有11个原子D.丙烷中碳、氢两元素的质量比是9:29、将燃着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条继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点燃2MgO+C,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反应中Mg发生了氧化反应B.该反应的实验现象是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和黑色的碳C.镁条着火不能用CO2扑灭D.燃烧并不一定需要氧气10、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入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钟后玻璃管内有一团白烟(如图所示),白烟是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NH3+HCl=NH4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B.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运动的速率相等C.氯化铵微粒不运动D.该反应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不可再分二、填空题:(共34分)11、“碳”的世界丰富多彩,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安徽省九年级化学第三次十校联考试题(扫描版) 新人教

安徽省九年级化学第三次十校联考试题(扫描版) 新人教

安徽省2016届九年级化学第三次十校联考试题安徽省2016届初中毕业班第三次十校联考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答案序号填在答题栏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CDDCBCBCBC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11.(7分)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

(1)石油 不是 CH 4+2O 2CO 2+2H 2O(2)6 (3)3CO 2+4NaC+2Na 2CO 312.(8分)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

(1)分解 反应条件:加热(2)取少量于试管中,滴加肥皂水,振荡,如果泡沫较多则是软水,反之则是硬水(2分)(3)隔绝CO 2与水接触 CO 2+H 2O=H 2CO 3 无 13.(72分,其余每空1分。

(1)2Mg+O 22MgO(2)不同意;因为镁燃烧是镁与空气中氧气等的反应。

(3) 实 验 操 作实 验 现 象取少量黄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试管中有气体产生,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O 2比N 2化学性质活泼(合理即得分)。

14.(7分)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

(1)3∶20 CuO+COCu+CO 2[或CuO+H 2Cu+H 2O](2)一氧化碳 可燃性(合理即可)(3)降低成本(或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资源等,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4)AC15.(5分)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

(1)长颈漏斗(2)A 向上排气法 2KClO 32KCl+3O 2↑[注意:若答对第(3)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 (3)C 21 60.5(或61) 不可靠 三、本大题共6分。

16.(6分)(1)8.8g (2分) (2)80%(4分)高温高压点燃△ 催化剂△△点燃。

安徽省十校2016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安徽省十校2016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5-2016学年安徽省十校九年级(上)第三次联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选项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据2015年11月11日江淮晨报报道:合肥西北将打造滨水生态旅游区.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爱护花草树木B.分类回收垃圾C.随意排放污水D.绿色低碳出行2.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风力发电B.金刚石裁玻璃C.食品充氮气防腐D.氢气可作火箭的燃料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取用固体粉末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C.滴加液体D.C02的性质实验4.在我省金寨县境内发现世界第二大钼矿,其钼储量约有220万吨以上.在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符号为MO B.属于非金属元素C.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2 D.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g5.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发现了水的组成.如图所示,有关电解水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b中的气体是氢气C.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D.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6.喝酒不开车,开车别喝酒.酒后驾驶是一种违法行为.交警检查驾驶员是否饮酒的仪器里装有重铬酸钾(化学式为K2Cr2O7).重铬酸钾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5 C.+6 D.+77.蜡烛在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此时蜡烛仍有剩余),如图甲所示;通过氧气浓度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C.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D.反应过程中装置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8.为了从正面宣传二氧化碳,某班级宣传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以下四个主题,其中不符合二氧化碳的“正能量”的是( )A.他营造了云雾缭绕的仙境B.他奋不顾身扑向烈火C.他使全球变暖 D.他给大地带来勃勃生机9.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B.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C.C0有可燃性,所以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02中混有的少量C0D.燃烧伴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就一定是燃烧10.毒品的泛滥直接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并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巨大威胁.冰毒(化学式为C10H15N)是一种常见的毒品.从冰毒的化学式,你能得出的信息是( )A.冰毒分子由三种元素组成B.冰毒由26个原子构成C.冰毒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D.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二、本大题包括6小题,共40分11.碳元素及其化合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1)碳是化石燃料中的主要元素,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煤和__________,天然气属于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可再生能源,它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2)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8个中子的碳原子称为C﹣14原子,考古学家可以通过测定生物遗体中C﹣14的含量,推测历史年代.C﹣14原子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3)中国科技大学陈乾旺教授领导的人工合成金刚石研究组,取得了重大突破:以二氧化碳与金属钠在440℃和800个大气压的条件下,成功得到金刚石(C),同时生成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12.地震发生的成因很复杂.据研究孕震过程中,在地壳的岩层中碳酸盐受热发生如下反应:CaCO3=CaO+CO2↑ MgCa(CO3)2=MgO+CaO+2CO2↑(1)上述两个反应都属于__________反应,但反应式还不完善,还应补充__________.(2)某地地震后产生了大量的温泉水.该温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用我们学过的方法加以检验:__________.(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量孕震实验中生成CO2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__,与此变化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__________(填“有”或“无”)明显影响.13.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2)小明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我__________(“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因为__________.(3)小红按如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MgO却远22多于Mg3N2,为什么呢?请给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14.合成气是以一氧化碳和氢气为主要成分,用作化工原料的一种原料气,可用于冶炼金属和制取乙二醇等.某地将合成气冶炼铜和制取乙二醇建在一起形成联产,请你仔细阅读生产流程(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中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填最简比).合成气在与黑色固体(化学式为CuO)炼铜的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写出其中一个反应)__________.(2)上述生产流程中有一种有毒的物质,其名称是__________,产品之一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与乙醇同属于醇类,推测乙二醇的一个化学性质:__________.(3)釆用联产方式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4)合成气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草酸(化学式为H2C2O4)B、甲醇(化学式为CH3OH)C、尿素[化学式为CO(NH2)2].15.根据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回答:(1)写出编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并收集干燥氧气时,应选用_____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和__________(填实验室中一种常用的收集方法),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3)某学校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制取氧气实验时,发现“一同学不慎碰倒装满氧气的集气瓶,迅速扶起后,瓶中剩余的氧气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对此,老师让该同学往集气瓶装入半瓶水,再用排水法收集集气瓶的氧气,发现瓶中的氧气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①用图2方法收集“集气瓶的氧气”,其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②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瓶中空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本实验中,集气瓶内的氧气约占总体积的__________%,所以用“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来检验集气瓶中充满氧气的方法__________(填“可靠”或“不可靠”).三、本大题共6分.16.化学探究小组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25g石灰石样品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一定量某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使之与样品充分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随着反应进行,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反应得到气体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计算内容:(1)反应生成CO2的质量是__________g.(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2015-2016学年安徽省十校九年级(上)第三次联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选项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据2015年11月11日江淮晨报报道:合肥西北将打造滨水生态旅游区.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爱护花草树木B.分类回收垃圾C.随意排放污水D.绿色低碳出行【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打造生态旅游区,应把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首位,生态旅游的内涵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如沿河流两岸打造绿色生态长廊工程,加速实施绿化工程,提高植被覆盖率,从而改善生态大环境,实现生态良性循环,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花草树木可以吸收一定的空气污染物,可使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增高,空气变得清新,故正确;B.分类回收垃圾,既可以节约能源,又可以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故正确;C.随意排放废水,会污染水体和土壤,该做法不符合生态旅游的这一主题;D.绿色低碳出行,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温室效应的产生,使生态变得更好,故D正确.故选:C.【点评】环境的污染与保护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之相关的考题就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解答本题关键是看是否保护了生态环境.2.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风力发电B.金刚石裁玻璃C.食品充氮气防腐D.氢气可作火箭的燃料【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风力发电是由于轮子的转动,发电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 错;B、金刚石裁玻璃是利用硬度大,将玻璃裁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食品充氮气防腐是利用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利用了化学性质,故C错;D、氢气可作火箭的燃料是利用燃料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粉末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C.滴加液体D.C02的性质实验【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判断.D、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分析.【解答】解:A、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竖直在试管或烧杯的正上方,不能伸入到烧杯内部,更不能接触烧杯内壁,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检验二氧化碳的性质,向在燃着蜡烛的烧杯内倾倒二氧化碳时,要从低蜡烛的一侧倾倒,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在我省金寨县境内发现世界第二大钼矿,其钼储量约有220万吨以上.在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符号为MO B.属于非金属元素C.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2 D.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g【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钼元素的信息以及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A、从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相关信息看,钼的元素符号是Mo,第二个字母要小写,故A错误;B、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金”字旁,因此钼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B错误;C、从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相关信息看,钼的原子序数是42,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钼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2,故C正确;D、从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相关信息看,钼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而不是95.96g,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元素的信息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难度不大.5.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发现了水的组成.如图所示,有关电解水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b中的气体是氢气C.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D.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考点】电解水实验;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空气与水.【分析】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解答】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b中的气体约是a中的气体的体积的2倍,是氢气,该选项说法正确;C、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是1:8,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该实验中,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6.喝酒不开车,开车别喝酒.酒后驾驶是一种违法行为.交警检查驾驶员是否饮酒的仪器里装有重铬酸钾(化学式为K2Cr2O7).重铬酸钾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5 C.+6 D.+7【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重铬酸钾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2x+(﹣2)×7=0,则x=+6价.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7.蜡烛在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此时蜡烛仍有剩余),如图甲所示;通过氧气浓度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C.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D.反应过程中装置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考点】蜡烛燃烧实验.【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反应前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9.56%,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开始时瓶内含有其它气体,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据此结合题意、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由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反应前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9.56%,说明蜡烛燃烧前装置内除了含有氧气,还含有其它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瓶内不会只剩下二氧化碳,还应有水蒸气、燃烧前瓶内的其它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D、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密闭容器内的物质的质量总质量不会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蜡烛燃烧的实验、质量守恒定律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为了从正面宣传二氧化碳,某班级宣传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以下四个主题,其中不符合二氧化碳的“正能量”的是( )A.他营造了云雾缭绕的仙境B.他奋不顾身扑向烈火C.他使全球变暖 D.他给大地带来勃勃生机【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即可,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植物的光合作用需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解答】解:A、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可以制造舞台云雾;B、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C、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D、二氧化碳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故选C.【点评】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B.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C.C0有可燃性,所以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02中混有的少量C0D.燃烧伴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就一定是燃烧【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物质的鉴别题;物质的分类.【分析】A、根据化合物的定义考虑;B、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考虑;C、根据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考虑;D、根据灯泡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考虑.【解答】解:A、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故A错;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B正确;C、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不能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02中混有的少量C0,故C错;D、灯泡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特别是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运用,透彻理解概念是解题的必要前提.10.毒品的泛滥直接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并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巨大威胁.冰毒(化学式为C10H15N)是一种常见的毒品.从冰毒的化学式,你能得出的信息是( )A.冰毒分子由三种元素组成B.冰毒由26个原子构成C.冰毒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D.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A.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B.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来比较;D.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解答】解: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元素组成的,故错误;B.冰毒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C.冰毒中碳、氢、碳各元素的质量比是(12×10):(1×15):14=120:15:14,由此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故正确;D.由题干信息可知,冰毒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毒物质,但并不是化学式体现的信息,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的元素组成,物质的相对分子的质量,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等知识,理解与掌握这些知识,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二、本大题包括6小题,共40分11.碳元素及其化合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1)碳是化石燃料中的主要元素,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煤和石油,天然气属于不是(填“是”或“不是”)可再生能源,它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2)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8个中子的碳原子称为C﹣14原子,考古学家可以通过测定生物遗体中C﹣14的含量,推测历史年代.C﹣14原子核外电子数为6.(3)中国科技大学陈乾旺教授领导的人工合成金刚石研究组,取得了重大突破:以二氧化碳与金属钠在440℃和800个大气压的条件下,成功得到金刚石(C),同时生成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2+4Na C+2Na2CO3.【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专题】化学与能源;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碳是化石燃料中的主要元素,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煤和石油,天然气不是可再生能源,它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故填:石油;不是;CH4+2O2CO2+2H2O.(2)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因此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的C﹣14原子核外电子数为6.故填:6.(3)以二氧化碳与金属钠在440℃和800个大气压的条件下,成功得到金刚石(C),同时生成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2+4Na C+2Na2CO3.故填:3CO2+4Na C+2Na2CO3.【点评】化石燃料的燃烧能够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这些物质是形成酸雨的重要物质,因此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综合利用化石燃料有利于减少酸雨的产生.12.地震发生的成因很复杂.据研究孕震过程中,在地壳的岩层中碳酸盐受热发生如下反应:CaCO3=CaO+CO2↑ MgCa(CO3)2=MgO+CaO+2CO2↑(1)上述两个反应都属于分解反应,但反应式还不完善,还应补充反应条件:加热.(2)某地地震后产生了大量的温泉水.该温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用我们学过的方法加以检验:取样,加入肥皂水,搅拌后观察现象.(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量孕震实验中生成CO2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与此变化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CO2+H2O═H2CO3,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无(填“有”或“无”)明显影响.【考点】盐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硬水与软水;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1)所给的两个化学方程式,都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中:一写二配三注四标,其中这两个化学方程式都少了“三注”没有注明反应条件“加热”;(2)根据硬水和软水的区分方法进行分析;(3)根据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并和水反应分析植物油的作用;根据测定原理分析影响.【解答】解:(1)根据初中化学的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特点,观察这两个反应方程式特征“一变多”满足分解反应的条件,所以是分解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检查的方法:“四查”,在三查条件时候,发现其都少了条件“加热”(2)检验硬水和软水的简单方法是:取样,加入肥皂水产生浮渣较多的水是硬水,加入肥皂水产生较多泡沫的水是软水.(3)要测量二氧化碳的体积只能用排水法,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从而测二氧化碳的体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要在水的上方放一层植物油.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不会溶解在水。

安徽师大教育集团五校2016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安徽师大教育集团五校2016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5-2016学年安徽师大教育集团五校九年级(下)联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生活中的下列过程,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植物的光合作用B .人的呼吸C .燃放焰火D .用铅笔写字2.化学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B .变废为宝,将地沟油转化为航空燃油C .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节能又环保D .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3.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 .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B .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C .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A.A B.B C.C D.D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肯定增大B.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肯定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了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D.5g某物质溶解在95g水中,所得溶液中该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是5%6.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B.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了变化D.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氧化物7.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乙、甲、丙B.丙、甲、乙C.乙、丙、甲D.丙、乙、甲8.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括号中为方法或试剂),你认为可行的是()A.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铜溶液、银丝)B.区分二氧化锰和氧化铁两种固体粉末(观察颜色)C.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分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粉末(加水溶解,过滤)9.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B.用水可以鉴别NaOH、CaCO3、NaCl、CuSO4固体C.淡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D.KMnO4、NaCl、汽油分别加入一定量水中一定都能形成溶液10.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B.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二、填空题11.用化学用语填空:(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2)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3)温度计中的水银;(4)硬水中的镁离子.12.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的功能.(2)家用净水器中含有大量活性炭,其作用是.(3)建筑需要大量的钢铁,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2)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13.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1)温度为℃时A与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有晶体析出的是(填字母代号);(3)t2℃时,把A、B物质各50g分别加到100g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填字母代号),若要使之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向溶液中加入g该溶质.(4)若A中含有少量B,应用法提纯.(5)图中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与气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受温度影响变化相似.14.科学的核心是研究,科学课程通过科学探究的方式,让我们亲历科学活动,体现科学的发现过程和方法.已知:二氧化碳气体既不溶于饱和NaHCO3溶液也不与NaHCO3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某学生欲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提供了下列装置和药品.请回答相关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装置A、B都可作发生装置,其中可控制反应进行的是(填装置序号).(4)两个净化装置相连接时,其仪器接口顺序应为接(填接口序号).(5)若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则气体应从(填接口序号)进入.15.如图是初三某班同学探究铁生锈实验不断完善优化的过程.(1)优化实验时将Ⅰ中自来水换为蒸馏水目的是.(2)优化实验时增加Ⅳ是为证明铁生锈与空气中的(填化学式)有关,(3)实验Ⅴ在软塑料瓶中完成的,一周后可观察到铁钉生锈,,同时铁钉靠近水边附近部分锈蚀得厉害.由此可知:铁生锈实际是铁与(填化学式)共同作用的结果.(4)实验Ⅵ还可用来完成(填实验名称).16.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学工业中已大量应用.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铝合金的需求日益增多,使铝合金的研究也随之深入.已知某合金粉末除铝外,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合金粉末中铁、铜的存在情况进行了探究.查阅资料: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产物NaAlO2溶于水);Fe、Cu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猜想1: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铁.猜想2: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填名称).猜想3: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铁、铜.探究结论:猜想成立.反思:一般来说,活泼金属能与盐酸等酸反应,而铝与酸、碱都能反应,说明铝具有特殊的性质.写出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拓展与分析】(注意:若答对本小题奖励4分,化学总分不超过60分)请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方案,验证铝、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方案一:;方案二:.【总结归纳】由上述实验得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①;②.三、计算题17.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其反应原理是:2CaCO3+O2+2SO22CaSO4+2CO2.如果100kg废气中含有1.6kg二氧化硫,则至少需要含90%碳酸钙的石灰石多少千克才能将其完全吸收(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015-2016学年安徽师大教育集团五校九年级(下)联考化学试卷(3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生活中的下列过程,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B.人的呼吸C.燃放焰火D.用铅笔写字【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人的呼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燃放焰火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用铅笔写字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2.化学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B.变废为宝,将地沟油转化为航空燃油C.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节能又环保D.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分析】A、当前使用的燃料主要是化石燃料;B、地沟油转化为航空燃油,实现了废物的再利用;C、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D、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解答】解:A、雾霾一定要治理,但是不能禁止使用化石燃料,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将地沟油转化为航空燃油,实现了变废为宝,该选项说法正确;C、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节能又环保,该选项说法正确;D、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3.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B.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C.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电解水实验;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分析】A、根据证明二氧化碳气体需要用澄清石灰水检验进行分析;B、根据图中蜡烛熄灭的顺序进行分析;C、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进行分析;D、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解:A、通过观察甲烷可以燃烧,只能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但是不能说明含有碳元素,故A错误;B、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可以说明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B正确;C、图3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故C 错误;D、图4所示实验中红磷不能燃烧,只是没有达到着火点,并不能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故D错误.故选:B.【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碘酒是混合物,是因为碘酒中含有碘分子、酒精分子等,是由不同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解释正确.B、八月桂花香,是因为桂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桂花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C、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且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故选项解释错误.D、碘受热升华,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且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C.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肯定增大B.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肯定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了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D.5g某物质溶解在95g水中,所得溶液中该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是5%【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溶液是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而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是气体;根据溶液的性质及饱和溶液等相关的知识点来分析解答并作出判断.【解答】解: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增大,例如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或者变小,故A错误;B、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肯定不能再溶解该物质了,但还可能溶解其他物质,故B错误;C、对于不同的溶质,或不同温度下的同一种溶质,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没有必然的联系,溶液的浓与稀只是一种相对而言的说法,与溶液是否饱和没有关系,但是对同一种溶质来说在相同的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要大,故C错误;D、5g某物质溶解在95g水中,5g物质不一定全部溶解,所以所得溶液中该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是5%,所以所得溶液中该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或小于5%,故D正确.故选:D.6.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B.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了变化D.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氧化物【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分析】根据微观模拟示意图,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选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据图可以看出,该反应是甲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 CO+3H2;A、该反应有单质生成,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故A错误;B、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了变化,故B错误;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发生变化,故C错误;D、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氧化物,故D正确.故选D.7.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乙、甲、丙B.丙、甲、乙C.乙、丙、甲D.丙、乙、甲【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根据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解答】解: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甲能与盐溶液反应生成乙,说明甲的活动性比乙强;丙能与盐溶液反应生成甲,说明丙的活动性比甲强;丙能与盐溶液反应生成乙,说明丙的活动性比乙强;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丙、甲、乙,由此可知B正确.故选:B.8.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括号中为方法或试剂),你认为可行的是()A.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铜溶液、银丝)B.区分二氧化锰和氧化铁两种固体粉末(观察颜色)C.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分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粉末(加水溶解,过滤)【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分析】铁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氧化铁是红色粉末;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解答】解:A、银丝伸入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铜溶液中时,都无明显现象,说明银不如铁和铜活泼,但是无法检验铁和铜的活泼性;B、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氧化铁是红色粉末,通过观察颜色可以区分二氧化锰粉末和氧化铁粉末;C、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可以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D、因为水能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因此不能用加水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粉末.故选:BC.9.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B.用水可以鉴别NaOH、CaCO3、NaCl、CuSO4固体C.淡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D.KMnO4、NaCl、汽油分别加入一定量水中一定都能形成溶液【考点】硬水与软水;水资源状况;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酸、碱、盐的鉴别.【分析】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水的物质除去,加热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利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碳酸钙不溶于水,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硫酸铜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氯化钠溶于水无明显现象;淡水资源相对来说是匮乏的;高锰酸钾、氯化钠易溶于水,汽油不溶于水.【解答】解:A、过滤不能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碳酸钙不溶于水,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硫酸铜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氯化钠溶于水无明显现象,因此可以用水鉴别NaOH、CaCO3、NaCl、CuSO4固体,该选项说法正确;C、淡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高锰酸钾、氯化钠易溶于水,汽油不溶于水,因此汽油和水不能形成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10.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B.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锌>铜>银,当把锌粉加入到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时,银首先被置换出来,在银完全置换后,铜才能被置换出来;一定量的锌粉,可能完全转换出银,也可能只置换出部分的银,滤液呈蓝色,说明滤液中含有硝酸铜,锌可能没有置换出铜,有可能置换出部分铜等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解:A、根据反应后的滤液显蓝色,说明滤渣中一定没有锌,否则会继续和硝酸铜反应,故A错误;B、锌会首先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所以滤渣中一定有银,锌可能与硝酸铜反应,有可能没有反应,所以滤渣中可能含有铜,由于有硝酸铜的剩余,则一定没有锌,故B错误;C、锌和硝酸银发生了置换反应,溶液显蓝色,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锌;锌也可能反应了少量的硝酸银,也可能将硝酸银全部反应完,所以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银,故C 错误;D、锌和硝酸银发生了置换反应,溶液显蓝色,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锌;锌也可能反应了少量的硝酸银,也可能将硝酸银全部反应完,所以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银,故D 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11.用化学用语填空:(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 ;(2)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Al2O3;(3)温度计中的水银Hg ;(4)硬水中的镁离子Mg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分析】(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写出其元素符号即可.(2)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3)温度计中的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写出其化学式即可.(4)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解答】解:(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其元素符号为:O.(2)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其化学式为:Al2O3.(3)温度计中的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其化学式为:Hg.(4)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硬水中的镁离子可表示为:Mg2+.故答案为:(1)O;(2)Al2O3;(3)Hg;(4)Mg2+.12.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的功能.(2)家用净水器中含有大量活性炭,其作用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3)建筑需要大量的钢铁,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2)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3CO+Fe2O32Fe+3CO2.【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铁的冶炼;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1)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油污的功能进行分析;(2)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进行分析;(3)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1)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的乳化功能;故填:乳化;(2)家用净水器中含有大量活性炭,其作用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填: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故填:3CO+Fe2O32Fe+3CO2.13.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1)温度为t1℃时A与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有晶体析出的是 C (填字母代号);(3)t2℃时,把A、B物质各50g分别加到100g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A (填字母代号),若要使之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向溶液中加入30 g该溶质.(4)若A中含有少量B,应用降温结晶法提纯.(5)图中 C 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与气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受温度影响变化相似.【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温度为t1℃时A与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有晶体析出的是C;(3)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80g,B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把A、B物质各50g分别加到100g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A,要使之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向溶液中加入30g 该溶质;(4)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A中含有少量B,应用降温结晶法提纯;(5)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图中C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与气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受温度影响变化相似.故答案为:(1)t1;(3)A,30;(4)降温结晶;(5)C.14.科学的核心是研究,科学课程通过科学探究的方式,让我们亲历科学活动,体现科学的发现过程和方法.已知:二氧化碳气体既不溶于饱和NaHCO3溶液也不与NaHCO3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某学生欲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提供了下列装置和药品.请回答相关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原理是CaCO3+2HCl=CaCl2+CO2↑+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装置A、B都可作发生装置,其中可控制反应进行的是 A (填装置序号).(4)两个净化装置相连接时,其仪器接口顺序应为 d 接 a (填接口序号).(5)若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则气体应从 e (填接口序号)进入.【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1)认识常见仪器的名称;(2)根据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来书写;(3)根据装置的特点分析;(4)根据除杂质氯化氢和水蒸气的先后顺序考虑本题;(5)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分析.【解答】解:(1)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仪器②的名称是锥形瓶;(2)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3)根据仪器A的特点,当开关关闭时,瓶内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回长颈漏斗,从而使固液分离,使反应停止,故A可控制反应进行;(4)除水用浓硫酸,除去氯化氢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如果先除掉水后,再通过碳酸氢钠溶液时会又带上水,前面的水就白除了,所以把除水放在最后除,要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氯化氢,再通过浓硫酸除水,在除杂质时要遵循长进短出的原则,故仪器接口顺序应为d接a;(5)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采用瓶口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气体应从e进入.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2)CaCO3+2HCl═CaCl2+H2O+CO2↑;(3)A;(4)d,a;。

安徽省当涂县五校2016届九年级初中毕业班第三次联考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安徽省当涂县五校2016届九年级初中毕业班第三次联考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当涂县2016届毕业班五校联考第三次联考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a-40 P-31 Na-231、下列当涂特产与化学变化无关的是:A、黄池茶干B、博望横望山米酒C、太白长江钢铁D、姑孰布贴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B、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C、冶炼钢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D、无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故选D。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2、为了提高城市居民节水意识,从1992年开始,每年5月15日所在的那一周为“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

今年是5月10日到5月16日,市有关部门呼吁广大市民“像北方缺水城市一样珍惜水资源”,下列做法中有利于节约水资源的是:A、洗脸、涮牙时不间断地放水B、洗澡擦肥皂时不关喷头,任水流C、任由水龙头漏水而不及时修理D、洗菜、淘米的水用来浇花【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洗脸、涮牙时不间断地放水,是浪费水,错误;B、洗澡擦肥皂时不关喷头,任水流,是浪费水,错误;C、任由水龙头漏水而不及时修理,是浪费水,错误;D、洗菜、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是一水多用,属于珍惜水资源,正确。

故选D。

考点:节约用水。

3、最近流行的的影片《火星救援》,在一次人类登陆火星的任务中,宇航员马克·沃特尼经历了一场恶劣的风暴后,与他的机组成员失联,所有人都认为他在这次任务中丧生。

然而,马克却幸运地活了下来,然而他发现自己孤单地置身于没有水的异星球。

马克用他的聪明才智利用火箭燃料制造了水并在火星存活了500多天,该火箭的燃料是偏二甲肼[C2H8N2],助燃剂是四氧化二氮(N2O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宇宙仓中(失重条件下)比地球上难做过滤实验B、偏二甲肼由碳原子、氢分子、氮分子组成C、偏二甲肼由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D、四氧化二氮组成元素氮、氧的质量比为1∶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过滤是利用重力的作用使液体流下来,在宇宙仓中,处于失重状态,比地球上难做过滤实验,正确;B、偏二甲肼由偏二甲肼分子构成,错误;C、一个偏二甲肼分子由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错误;D、四氧化二氮组成元素氮、氧的质量比为:14×2∶16×4=7∶16,错误。

安徽省安庆市外国语学校2016年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安庆市外国语学校2016年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安庆市外国语学校2016年中考化学三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1.2008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以下是我省部分文化遗产,其制作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A.徽州石雕B.阜阳剪纸C.铁锻制的芜湖铁面D.松枝烧制的徽墨2.小亮去医院检查身体,医师建议他要多吃蔬菜、水果.从你所学知识判断,小亮应该补充的营养素是()A.糖类 B.维生素C.油脂 D.蛋白质3.回收各种废弃塑料可以节约资源,减少“白色污染”.下列标志属于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A.B.C.D.4.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的是()A.H2O﹣﹣1个水分子 B.﹣﹣1个钠离子C.3Fe3+﹣﹣3个铁原子D.2H﹣﹣2个氢元素5.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氢、氧两种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氢的原子序数为1B.氧的核内质子数是8C.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D.氢元素与氧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6.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4+3O22CO2+2H2O,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B.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参加反应的乙烯和氧气的质量比为7:24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称重NaOH固体B.测溶液的PHC.稀释浓硫酸D.排空气法收集CO8.酒鬼酒“塑化剂”事件的爆光,再次把人们的视线对焦食品安全,塑化剂的主要成分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其化学式为C24H38O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是混合物B.C24H38O4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6:1C.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属于氧化物D.一个C24H38O4分子中含有66个原子9.“纸火锅”(如图)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C.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D.纸张没有与空气接触,不会燃烧10.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t1℃时,a的溶解度等于c的溶解度B.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C.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D.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11.化学使人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打火机就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根据如图回答:(1)属于单质的是(只选填一种物质编号,下同),属于有机物的是.(2)通风口的作用是使空气流通,由此说明燃烧需要.(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打火机气体丁烷能被压缩成液体的原因.12.结合下列图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b .(2)上述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某些气体:①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所选发生装置中还缺少.②若B中装有石灰石和稀盐酸,则该装置可用于制取气体,收集该气体可选用装置,检验该气体是否收满的方法是.13.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1)在农村,有时用10%﹣20%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若要配制50kg 1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kg氯化钠,kg水.(2)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可以用来代替Cl2进行自来水的消毒.请回答下列问题:①ClO2的名称为.②制取ClO2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4.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Fe2O3、Fe3O4、FeO、SiO2等)是工业生产硫酸的废渣,利用硫铁矿烧渣制备铁红(氧化铁)等产品的部分流程如图所示:(1)硫铁矿是物(填“纯净”或“混合”).(2)写出C与Fe3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酸浸、过滤后滤液中的溶质主要是.(4)反应I的反应温度一般需控制在35℃以下,其目的是.(5)在空气中高温煅烧FeCO3生成Fe2O3与C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15.小丽喜食豆腐,今天,小丽让妈妈为她做菠菜炒豆腐,可小丽的妈妈却告诉她菠菜不能与豆腐同食.【提出问题】菠菜为什么不能与豆腐同食?【查阅资料】草酸钙(CaC2O4)是不能被人体吸收的沉积物.豆腐中含有较多的钙盐如硫酸钙(CaSO4)等,菠菜、洋葱、竹笋中含有丰富的草酸(H2C2O4)、草酸钠(Na2C2O4),豆腐和上述几种蔬菜混合食用,可能诱发“结石”症.(1)由草酸的化学式可知草酸由元素组成.(2)草酸与硫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CaSO4⇌CaC2O4↓+H2SO4,请写出草酸钠与硫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出猜想】菠菜与豆腐同食可能会诱发“结石”症.【设计实验】【发现新问题】被溶解的沉淀是什么?产生的气体又是什么?于是她又设计如下实验进一步探究:已知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 2C 2O 4H 2O+CO 2↑+CO↑利用图Ⅱ①和图Ⅱ②加热草酸晶体,以验证草酸受热是否分解.连续加热一段时间后的现象是:图Ⅱ①:试管里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其原因 ;图Ⅱ②:试管里澄灰水只变浑浊其原因是 ;能验证草酸受热分解的装置是 (填图Ⅱ中的编号“①”或“②”),理由是: (从装置的特点分析).三.本大题共6分16.将铜和氧化铜固体混合物粉末11.2g 放入烧杯中,当加入稀硫酸100g 时,氧化铜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8g (不考虑过滤过程中溶液的质量损失). (1)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 g(2)求稀硫酸中H 2SO 4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2016年安徽省安庆市外国语学校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1.2008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以下是我省部分文化遗产,其制作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A.徽州石雕B.阜阳剪纸C.铁锻制的芜湖铁面D.松枝烧制的徽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徽州石雕雕刻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阜阳剪纸剪制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铁锻制的芜湖铁面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松枝烧制的徽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小亮去医院检查身体,医师建议他要多吃蔬菜、水果.从你所学知识判断,小亮应该补充的营养素是()A.糖类 B.维生素C.油脂 D.蛋白质【分析】日常食用的蔗糖、粮食中的淀粉、植物体中的纤维素、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等均属糖类;水果和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丰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花菜、青辣椒、橙子、葡萄汁、西红柿等,可以说,在所有的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都不少;油脂分布十分广泛,各种植物的种子、动物的组织和器官中都存在一定数量的油脂,特别是油料作物的种子和动物皮下的脂肪组织,油脂含量丰富;含蛋白质多的食物包括:奶,肉,蛋类及鱼、虾、蟹等;还有大豆类,包括黄豆、大青豆和黑豆等,其中以黄豆的营养价值最高;此外像芝麻、瓜子、核桃、杏仁、松子等干果类的蛋白质的含量均较高.【解答】解: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医师建议多吃蔬菜、水果,说明摄入维生素量不足,应补充该营养素;故选B【点评】蛋白质、油脂、糖类、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前三者在体内代谢后产生能量,故又称产能营养素.3.回收各种废弃塑料可以节约资源,减少“白色污染”.下列标志属于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A.B.C.D.【分析】A、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判断.B、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判断.C、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判断.D、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判断.【解答】解:A、图中标志的含义是禁止放易燃物,所以错误.B、图中标志的含义是禁止带火种,所以错误.C、图中标志的含义是禁止吸烟,所以错误.D、图中标志的含义是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所以正确.故选D.【点评】在生活实践中有很多图标,对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实验室中很多图标关乎着我们的生命和健康,要认真对待,要了解并熟记其含义.4.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的是()A.H2O﹣﹣1个水分子 B.﹣﹣1个钠离子C.3Fe3+﹣﹣3个铁原子D.2H﹣﹣2个氢元素【分析】A、分子个数的表示方法:在化学式前面加上数字即可,1一般省略不写;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C、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D、2H表示2个氢原子,元素不论个数,只论种类.【解答】解:A、H2O﹣﹣1个水分子,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故A正确;B、1个钠离子的化学符号为:Na+,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不相符合,故B错误;C、3Fe3+﹣﹣表示3个铁离子,而3个铁原子的化学符号为:3Fe,故C错误;D、2H表示2个氢原子,元素不论个数,只论种类,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5.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氢、氧两种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氢的原子序数为1B.氧的核内质子数是8C.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D.氢元素与氧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氢、氧两种元素的相关信息和形成的化合物有水和过氧化氢进行解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氢元素的相关信息可知:氢的原子序数为1;故A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氧两种元素的相关信息可知:氧的核内质子数是8;故B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氧两种元素的相关信息可知: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故C正确;D、根据氢元素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有水和过氧化氢,故D错误;【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氢、氧两种元素的相关信息和形成的化合物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6.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4+3O22CO2+2H2O,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B.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参加反应的乙烯和氧气的质量比为7:24【分析】乙烯燃烧应该放热,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个数不会增减,此反应属氧化反应,且利用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可求各物质间的量的关系.【解答】解:燃烧一定放热,故A正确;任何反应都具有原子个数不变的性质,故B正确;参加反应的乙烯与氧气的质量比是:(12×2+4):(6×16)=7:24,故D正确C中由于反应物是两种,其中一种是单质,生成物也是两种,但没有单质生成,不符合置换反应“一换一”特点,所以C错.故选C【点评】此题是对化学反应相关问题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意义有较全面的了解,属基础知识考查题.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称重NaOH固体B.测溶液的PHC.稀释浓硫酸D.排空气法收集CO【分析】A、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而潮解且有较强的腐蚀性,因此在称取所氧化钠时一定要放在玻璃容器内称取;B、根据pH值的测定方法分析;C、浓硫酸的稀释,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倒入水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体溅出;D、根据一氧化碳的性质分析.【解答】解:A、称取氢氧化钠时放在玻璃器皿中进行称取,图中操作正确;B、测定溶液的pH值不能直接把pH试纸伸入待测溶液中,故图中操作错误;C、图示中明确表明操作中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这样会引起液体四溅,是错误操作,故不选;D、一氧化碳有毒,应该采用排水法收集,故D错误;故选A【点评】准确读取图中的信息,为正确作答的基础.8.酒鬼酒“塑化剂”事件的爆光,再次把人们的视线对焦食品安全,塑化剂的主要成分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其化学式为C24H38O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是混合物B.C24H38O4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6:1C.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属于氧化物D.一个C24H38O4分子中含有66个原子【分析】A、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是由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一种物质组成的,据此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C、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D、根据一个C24H38O4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是由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该塑化剂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24):(16×4)≠6:1,故选项说法错误.C、该塑化剂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D、1个C24H38O4分子是由24个碳原子、3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C24H38O4分子中含有24+38+4=66个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纸火锅”(如图)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C.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D.纸张没有与空气接触,不会燃烧【分析】物质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解答】解:A、纸张具有可燃性,是可燃物,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纸张的着火点,该选项说法不合理;B、纸张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该选项说法不合理;C、水蒸发时吸热,导致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因此纸张不能燃烧,该选项说法合理;D、纸张与空气充分接触,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纸张的着火点,该选项说法不合理.故选:C.【点评】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要注意理解.10.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t1℃时,a的溶解度等于c的溶解度B.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C.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D.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②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通过降温还是升温的方法使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确定通过降温还是蒸发溶剂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A、由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a的溶解度等于c的溶解度,故A 正确;B、由图可知,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B正确;C、由于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时就会有晶体析出,但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故C错误;D、由于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而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因此可以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来提纯混有少量b的a,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11.化学使人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打火机就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根据如图回答:(1)属于单质的是④(只选填一种物质编号,下同),属于有机物的是②(或⑤).(2)通风口的作用是使空气流通,由此说明燃烧需要氧气.(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打火机气体丁烷能被压缩成液体的原因分子之间有间隔.【分析】铁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塑料、丁烷等物质都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参加;微观粒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解答】解:(1)属于单质的是铁,属于有机物的是塑料和丁烷.故填:④;②(或⑤).(2)通风口的作用是使空气流通,由此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参加.故填:氧气.(3)打火机气体丁烷能被压缩成液体的原因是甲烷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故填:分子之间有间隔.【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方法、燃烧的条件及其微观粒子的特征等方面的内容,解答时要充分理解单质和有机物的概念的含义和微观粒子的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2.结合下列图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试管 b 集气瓶.(2)上述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某些气体:①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K2MnO4+MnO2+O2↑,所选发生装置中还缺少一团棉花.②若B中装有石灰石和稀盐酸,则该装置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收集该气体可选用D 装置,检验该气体是否收满的方法是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分析】根据图示可分析得:A为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装置.B用于固体与液体不加热制取气体的反应.C为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所收集气体要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D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所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E为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所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解答】解:(1)仪器名称,答案为:试管;集气瓶;(2)①高锰酸钾制氧气为固体加热制取气体,故选择装置A,而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气管,需在管口处放置一小团棉花,故答案为:A;2KMnO4K2MnO4+MnO2+O2↑;一团棉花;②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只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另外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答案为:二氧化碳(或CO2);D;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实验仪器的名称、氧气和二氧化碳制取及收集原理以及实验中的细节处理,学生需要对常见气体的制备、性质熟悉.13.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1)在农村,有时用10%﹣20%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若要配制50kg 1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7.5 kg氯化钠,42.5 kg水.(2)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可以用来代替Cl2进行自来水的消毒.请回答下列问题:①ClO2的名称为二氧化氯.②制取ClO2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2+Cl2=2NaCl+2ClO2.【分析】(1)50kg 15%的氯化钠溶液中所含有的溶质、溶剂的质量即配制该溶液所需要的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计算该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溶液质量与氯化钠质量差即为溶液中水的质量.(2)①根据物质的命名规律,利用物质的化学式,判断物质的名称;②根据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判断出反应中物质的分子构成,确定物质的化学式,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50kg 15%的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50kg×15%=7.5kg该溶液中溶剂水的质量=50kg﹣7.5kg=42.5kg(2)①ClO2的名称为二氧化氯;②根据反应中各物质分子的微观模型图,各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NaClO2、Cl2、NaCl、ClO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2+Cl2═2NaCl+2ClO2.故答案为:二氧化氯;2NaClO2+Cl2═2NaCl+2ClO2.故答案为:(1)7.5;42.5;(2)①二氧化氯②2NaClO2+Cl2=2NaCl+2ClO2.【点评】根据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由其中任意两个量即可计算出第三个量,根据物质的分子构成模型图,判断分子的构成写出物质的化学式,是解答此问题的关键.14.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Fe2O3、Fe3O4、FeO、SiO2等)是工业生产硫酸的废渣,利用硫铁矿烧渣制备铁红(氧化铁)等产品的部分流程如图所示:(1)硫铁矿是混合物(填“纯净”或“混合”).(2)写出C与Fe3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3O4+2C3Fe+2CO2↑.(3)酸浸、过滤后滤液中的溶质主要是硫酸亚铁.(4)反应I的反应温度一般需控制在35℃以下,其目的是防止碳酸氢铵分解.(5)在空气中高温煅烧FeCO3生成Fe2O3与C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FeCO3+O22Fe2O3+4CO2↑.【分析】(1)硫铁矿属于混合物;(2)高温条件下,四氧化三铁和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3)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4)碳酸氢铵受热容易分解;(5)高温条件下,碳酸亚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碳.【解答】解:(1)硫铁矿是混合物.故填:混合.(2)C与Fe3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3O4+2C3Fe+2CO2↑.故填:Fe3O4+2C3Fe+2CO2↑.(3)酸浸、过滤后滤液中的溶质主要是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故填:硫酸亚铁.(4)反应I的反应温度一般需控制在35℃以下,其目的是防止碳酸氢铵分解.故填:防止碳酸氢铵分解.(5)在空气中高温煅烧FeCO3生成Fe2O3与CO2,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FeCO3+O22Fe2O3+4CO2↑.故填:4FeCO 3+O 22Fe 2O 3+4CO 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5.小丽喜食豆腐,今天,小丽让妈妈为她做菠菜炒豆腐,可小丽的妈妈却告诉她菠菜不能与豆腐同食.【提出问题】菠菜为什么不能与豆腐同食?【查阅资料】草酸钙(CaC 2O 4)是不能被人体吸收的沉积物.豆腐中含有较多的钙盐 如硫酸钙(CaSO 4)等,菠菜、洋葱、竹笋中含有丰富的草酸(H 2C 2O 4)、草酸钠(Na 2C 2O 4),豆腐和上述几种蔬菜混合食用,可能诱发“结石”症.(1)由草酸的化学式可知草酸由 C 、H 、O 三种 元素组成.(2)草酸与硫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 2C 2O 4+CaSO 4⇌CaC 2O 4↓+H 2SO 4,请写出草酸钠与硫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 2C 2O 4+CaSO 4═Na 2SO 4+CaC 2O 4↓ .【提出猜想】菠菜与豆腐同食可能会诱发“结石”症.【设计实验】【发现新问题】被溶解的沉淀是什么?产生的气体又是什么?于是她又设计如下实验进一步探究:已知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 2C 2O 4H 2O+CO 2↑+CO↑ 利用图Ⅱ①和图Ⅱ②加热草酸晶体,以验证草酸受热是否分解.连续加热一段时间后的现象是:图Ⅱ①:试管里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其原因 CaCO 3+H 2O+CO 2═Ca(HCO 3);图Ⅱ②:试管里澄灰水只变浑浊其原因是草酸气体与石灰水反应生成草酸钙;能2验证草酸受热分解的装置是 1 (填图Ⅱ中的编号“①”或“②”),理由是:因为①中有冷却装置(从装置的特点分析).【分析】(1)可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解答.(2)方程式的书写可结合题中所给草酸和硫酸钙反应的方程式进行解答.[设计实验]验证菠菜与豆腐同食是否会产生人体不能吸收的沉淀物,就要在菠菜的提取液中加入一种可溶的钙盐(如硫酸钙或氯化钙),看是否有沉淀生成,然后检验沉淀是否是草酸钙.[发现新问题]能和醋酸反应的沉淀物可能是碳酸盐,如果反应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则可确定.如草酸分解,则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过量CO2使浑浊又变澄清,加热时草酸蒸气逸出,草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乙二酸钙沉淀;要能验证草酸受热分解,则要防止乙二酸的蒸气逸出,据此答题.【解答】解:(1)草酸的化学式可知草酸由C、H、O三种元素组成.(2)因为化合物中氢元素和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对照草酸的反应 H2C2O4+CaSO4═CaC2O4↓+H2SO4可知草酸钠和硫酸钙反应的方程式为:Na2C2O4+CaSO4═CaC2O4↓+Na2SO4[设计实验]要验证菠菜与豆腐同食是否会产生人体不能吸收的沉淀物,就要在菠菜的提取液中加入一种可溶的钙盐(如硫酸钙或氯化钙),如产生沉淀,证明会产生人体不能吸收的沉淀物;沉淀物如是草酸钙,根据信息知沉淀不会溶解,如溶解则一定不是草酸钙.[发现新问题]碳酸盐是一种弱酸盐,能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水、二氧化碳,沉淀物溶解且产生气体,可猜测沉淀可能是碳酸盐,如果反应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则可确定.。

【试题】安徽省合肥市2016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试题

【试题】安徽省合肥市2016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试题

【关键字】试题2016合肥市第二十中学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温馨提示:1.本试卷满分为60分。

物理和化学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答题前请将您的信息填写完整。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H —1 O —16 Cl —35.5 Na —23一、本大题一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答案序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1.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化学以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你认为下列过程中,不含化学变化的是【 】A. 石墨导电B.甲烷燃烧C. 葡萄酿酒D.菜刀生锈2.高锰酸钾(KMnO4)中钾的化合价为+1价,则锰元素的化合价是【 】A .+1B .+.+6 D .+7.3.下表是某校为学生制定的营养中餐食谱该食谱中缺少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你建议该学生应增加的食物是 【 】A.麻辣豆腐B.清炒鸡蛋C.凉拌黄瓜D.红烧排骨 4.央视3.15晚会曝光,少数不法厂家向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了二甲醚,二甲醚会对液化气罐的配件造成腐蚀,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关于二甲醚(C2H6O )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相对分子质量为46C. —个二甲醚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D.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 : 6 : 15.下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倾倒液体B .检查气密性C .收集二氧化碳气体D .滴加少量液体6.根据图3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硫属于金属元素B .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C .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D .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电子7.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电视机着火时用水浇灭B .用钢丝刷擦洗铝锅上的污垢C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进行灯火实验D .焚烧废弃塑料解决“白色污染”8.小明设计实验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他设计了四个实验方案,分别选择的试剂是:①铜、银、硫酸亚铁溶液;② 铁、银、硫酸铜溶液 ;③银、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 ;④铜、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 。

安徽省滁州市中考化学三模考试试卷

安徽省滁州市中考化学三模考试试卷

安徽省滁州市中考化学三模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2016九下·盐城月考) 下列物质的应用,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 金刚石用于切割大理石B . 稀盐酸用于除铁锈C . 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D . 汽油用于擦洗衣服上的油渍2. (2分) (2019九上·永春期末) 性质决定用途,以下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 . 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B . 用洗洁精清洗餐具C . 钨用于制白炽灯灯丝D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3. (2分)(2019·黄浦模拟) 一定质量的氧气液化成为液氧,此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A . 氧分子之间的间隔B . 氧分子的质量C . 氧元素的存在形态D . 氧气的化学性质4.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KMnO4和K2MnO4中含有相同的原子团B . 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属于同一种元素C . 氯气(Cl2)中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D . 同一化合物中同种元素也可以显示不同的化合价5. (2分)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A . —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B . Mn2+——锰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 . 2N——1个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D . 2NO2——2个二氧化氮分子6. (2分) (2019九上·天津月考) 随着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碘泄漏,碘这种元素被人们所认知。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B . 碘原子核外共有53个电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C . 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D . 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7. (2分) (2018九上·岱岳月考)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降温可使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B . t2℃时,等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丙C . t2℃时,将15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再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 . 分别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丙8. (2分)(2016·宿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内壁缓慢注入浓硫酸中B . 测定未知溶液的酸碱度时,将pH试纸直接伸到待测溶液中C .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D . 用胶头滴管取用液体药品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然后挤压胶头取液9. (2分) (2017九上·建邺期末) 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通过某些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据图推测甲、乙、丙不可能为()A . Fe、Ag、MgB . Cu、Ag、FeC . Al、Fe、CuD . Fe、Cu、Zn10. (2分)(2019·南昌模拟)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书中的下篇《五金》记载着黄金的提炼之术,其记述了金、银、铜、铝等金属的开采,上述的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 . 金B . 银C . 铜D . 铝二、填空题 (共6题;共13分)11. (6分)(2017·岳阳模拟) 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①石墨②干冰③尿素④明矾⑤硝酸钾⑥肥皂水(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2)可用于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是________;(3)小敏家的油菜茎秆细弱,为防止大面积倒伏,应追加的化肥是________.12. (1分)根据物质 (或分子)的组成或构成等知识,分析下列物质或元素性质不同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