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美育的作用
浅谈语文教学中美育的作用语文教学一直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
除了传授语言知识和提高语言能力外,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美的力量,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浅谈语文教学中美育的作用具有深远的意义。
美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
语文教学中广泛涉及文学作品的阅读,这些文学作品所展现的丰富多彩的形式和丰富多样的内容都是美的表现。
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美,进而激发自己的情感和兴趣。
学生在欣赏美的也会不知不觉地提高自己的审美情操,培养自己对美的独特感悟和鉴赏能力。
在审美情操的熏陶下,学生的内心也会变得纯洁美好,更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的心态和态度。
美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美育不仅是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和鉴赏,还包括了表达和创作。
学生通过写作和表达,可以将自己对美的感受和理解融入到自己的文字和表达中。
这种创作,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通过自由创作和表达,学生也可以更好地释放自己的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从而实现心智和情感的统一,使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加平衡和健康。
美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语文教学中,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和修炼语言能力,更是要让学生了解和接触到丰富的文化内容。
文学作品中的背后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阅读和理解这些作品,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懂得珍惜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从文学作品中也可以学到道德观念、人生哲理等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情操。
美育不仅是对美的欣赏和理解,更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文化情怀,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
美育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美的力量,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增加,美育教育的地位也越来越受到了关注。
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美育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美育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如何将美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美育,即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语文教学中,美育的作用不容忽视。
首先,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具备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充满了感悟、肯定、享受之美。
通过美育,可以让学生在欣赏和创造美的过程中,提高感官和认知的能力,增强语文的艺术性和美感,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运用语言。
其次,语言与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形式,而美育可以参照语言中的文本元素,如韵律、声音、形式、意象、情感等等,通过美的展现和表达形成形象思维。
而形象思维也恰好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语感、想象力的重要方法。
第三,美育培养的不仅仅是学生个人的审美情感和能力,还包括社会责任感、文化自信等社会性属性。
因此,美育可以促进学生的价值观提升和人文素养发展。
二、美育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美育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有许多,下面依次介绍几种常见的结合方式。
1.说话表演中的语音美在语文教学中,很多时候需要在文章朗读中培养同学们的语音艺术性和声音美。
而这一点可以从美育中找到支点。
教师可以让学生听一些诗歌、歌曲、传统文艺表演等,分析其语音表达,再结合教材中课文的讲解,让学生掌握不同场合和内容下的语音表达技巧,提高朗诵的美感和艺术性。
2.形象思维和诗词鉴赏在语文教学中,形象思维是至关重要的。
而形象思维的培养,往往需要通过美育中的视觉鉴赏和创作来实现。
通过欣赏美术作品、沉浸于美的氛围中,从而创造美感和美的认知。
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学习诗词,在欣赏和朗读这些诗词的过程中,通过学会从诗词中提取表达情感、描绘美景、刻画人物等元素,寻找文本中的美。
浅谈语文教学中美育的作用
浅谈语文教学中美育的作用语文教学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美育则是培养学生艺术情感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当前教育领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认为美育可以使语文教学更具有魅力和感染力。
本文将就此话题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探讨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美育的作用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一、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1. 提高审美能力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不仅仅是指让学生学习美术、音乐等专业课程,更是通过文字、语言本身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美育元素,可以使学生更多地接触到优秀的文学作品,学习欣赏文字的艺术之美,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通过课文中的描写、情节展开等对语文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引导学生认识到语言可以如何表达情感、塑造形象以及传递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2. 培养情感体验美育教学在语文课堂中不仅仅是要阐释文学作品的艺术性,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作品的感染力,深刻体验到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语文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和生活感悟,通过美育的引导和解读,可以激发学生对人生、社会的感悟,增强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通过美育教学,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和真挚,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3. 培养创新思维美育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语文教学中,融入美育元素可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到优秀的文学作品,从而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自由地想象和创造,并且将新的观点和想法融入到自己的文学作品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 从课文选择入手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学,首先要从对课文的选择入手。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精心策划课文内容,选择一些具有艺术性和感染力的课文,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美的魅力。
通过合理的课文选择,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语文教学的热爱。
美在其中其味无穷——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美在其中其味无穷——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是指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在理解语言、表达语言的过程中,感受和欣赏语言表达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美育在语文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学习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存在,培养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文学作品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解读,可以让学生在想象力的延伸中产生更多的创意。
3. 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
文学作品中往往包含着人们的情感,通过学习和理解作品,可以让学生感知到和体验到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
4.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文学作品是一个地区、民族或文化的精神载体,通过阅读和研究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不同的文化传承和价值观念。
总的来说,美育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从而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成功。
语文课堂教学中美育的具体实施
语文课堂教学中美育的具体实施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师生互动、多媒体插图、朗读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中接触到优秀的文学作品、经典的诗词歌赋、精美的书法篆刻等艺术形式,引导学生欣赏、感悟其中的美感。
在课外阅读中,鼓励学生品味不同类型、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二、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通过课堂演讲、小组讨论、写作练习等方式,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表现的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尝试不同的表达方式,设计个性化的写作、朗读等任务,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教师要作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启发者,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使学生在创造的过程中能够不断进步。
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通过诵读经典诗词、欣赏音乐、观赏绘画等活动,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审美情操,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情感体验。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的美德和道德情操。
五、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语文课堂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文学作品的分析、批评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还要开展相关的文化活动,如赏月、拜年等,使学生在参与中学习、感受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育实施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触、欣赏、表达和思考与美有关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创造力、审美情操和文化素养。
这些都是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语文教育的价值所在。
只有在美育的引导下,学生才能更好地领悟语文的魅力,提高语文素养,从而更好地实现综合素质教育的目标。
营造审美氛围 激发学习兴趣——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育
此, 课堂教学艺术必须追求教学的个性生命价值 , 不能为艺术而
教 学 ,为表 演而 教学 。要用 教学 艺术 奏 响语 文课 堂 的生命 旋律 , 让 孩子 们在 知识 的海 洋 里 自由地 畅游 ,展开 生命 的探 险 。
教 学有 法 , 无 定法 。 于 教师 而言 , 堂教 学从 根本 上说 , 教 对 课 是 进行 不 断 地 创新 和 超 越 体验 生命 律 动 以 及实 现 自我生 命 价 值
和成 长 ; 只有 在这 样 的课 堂 , 学生 才能 获得 多 方面 的满 足和 发展 , 教 师 的劳 动才 会 闪现 出仓 造 的光辉 和 人性 的魅 力 ” 。 三 构 建 语文 课 堂教 学 的美 的因素
明确 语 文课 堂美 育 的内容
语文美育 的内容丰富, 它涉及到许多方 面, 大致有以下几类 :
学 园 I C D MY A E A
2 1 0 0年 第 1 1期
营造审美氛围
姜德 洋
激发学 习兴趣
浅谈语 文课 堂教 学 中的美育
辽 宁省盖 州市榜式堡 学校
然 教学 手段 的多 样 化可 使课 堂生 动 活泼 , 加学 生兴 趣 和审美 效 增 果 , 是过 于 重视 外在 形式 ,忽视 教 师 自身 的教学 艺术 特 色 。因 但
审美 体 验与 鉴 赏 。 3 .精 选 审美媒 介
课 堂教 学艺 术美 就 是一 种综 合 的美 , 教育 者 以情感 人 、以 是 情 动人 , 大 限度地 激 发教 和学 双方 的积极 性 , 最 在情 感相 互 交流 融 合之 中获 得理 想 的教 学效 果 , 让学 生在 轻 松愉 悦 的气氛 中受到 教 育 。 堂 教学 中 的情感 是 心与 心 的交 汇 , 灵魂 对 灵魂 的对 白, 课 是
美育教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美育活动,促进孩子的审美能力
美育教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美育活动,促进孩子的审美能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孩子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娱乐方式,但是,对于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却愈发地欠缺。
如何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进行美育教育,以达到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的效果,是当今教师和家长们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语文课程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设计合理的美育活动,来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其文化素质,全面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
本篇文章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美育活动,来促进孩子的审美能力。
一、注重课堂语言的真实性语文课堂应该是具有人文关怀性的,而教师在授课中注重语言的真实性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人文关怀性的语言是可以唤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去了解、去感受、去思考和去发问。
这样,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得到良好地开发。
事实上,孩子们在学习与观察美的时候,如果教师可以用生动、精彩、形象的语言描述,就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类似于美的质感和美的形态,从而培养他们的美感知和鉴赏能力。
在语文课中,教师应该注重语言艺术的表现方式,让美妙和神秘的形态跃然在纸上,从各种类别的文学作品、美术作品、音乐作品、戏剧作品等等中去启发学生的美育意识和审美能力。
二、注重阅读素材的多样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阅读素材的多样性,不仅要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还要注重选取优秀的音乐、电影、绘画、设计等等领域的作品。
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的审美能力,在不同的美学领域中得到全面的开发。
当学生们在多样化的美学领域中接触到美,才能够从语文课程中加强其对美文化的感知,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提高其自身的审美力,从而更全面地认识和识别美在不同的领域之中,真正地了解美的价值和意义。
三、注重互动性教学的开展互动性的教学模式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和创造性思考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开展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互动性的教学方法,如配对讨论、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等,来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浅谈语文教学中美育的作用
浅谈语文教学中美育的作用语文教学是一种综合性的课程,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学生的美育。
美育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为它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美育的角度探讨语文教学中美育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语文教学通过优美的语言、传统文化和精选文章等方式,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如诗歌、散文、小说等。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文学的语言艺术,传授诗歌的韵律、修辞和韵律等技巧,让学生逐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这种审美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品味的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力和文化素养,从而赋予学生更多的人生价值。
二、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每个学生成长的过程中,阅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
阅读可以触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同时也可以为他们提供丰富的信息和知识。
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阅读兴趣,那么阅读也会成为一种负担。
语文教学中美育的作用就是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让学生能够自发地阅读各种文学作品。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拓宽眼界,因此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丰富学生的美育。
三、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语文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让他们能够自觉地品尝生活的美好。
比如在阅读《红楼梦》时,学生可以感受到贾宝玉对黛玉的深情和红楼群芳的悲欢离合。
在学习古诗词时,学生可以感受到古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通过这些文学作品,学生的生活品质可以得到提高,他们可以从中感受到生活的真谛,感受到生活的真正意义。
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阅读和写作,更是思维能力的训练。
语文教学通过教授修辞手法、语法、句法等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的规律,同时也要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种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的思维更加灵活、敏捷和扎实。
总之,语文教学中美育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品味语言艺术,学生可以拓宽眼界、提升思维、增强情感,从而培养出高素质、道德高尚的人才。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应该引导学生培养美的审美情趣。
美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美育的概念、意义以及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浅谈。
首先,美育是什么呢?美育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其产生美感、欣赏美、创造美,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教育。
美育是综合性的、全过程的教育,包含了对艺术、文化、历史等多个领域的教育内容。
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重大。
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通过语文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与美的热爱,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同时,美育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表达力和想象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品味,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美育呢?首先,要注重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有味道的教室、美丽的校园、精心设计的课件等,都会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增强他们的审美感受。
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带领学生欣赏名著名篇、名诗名曲、名画名人等,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和品味,扩大他们的文化视野和美的感受范围。
此外,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和表演活动,让他们亲身参与其中,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最后,可以通过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如戏剧表演、朗诵比赛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享受美的熏陶,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学生对语文学科更加感兴趣,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此外,美育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培养他们对美的追求和热爱,使他们成为具有艺术、文化底蕴的综合型人才。
然而,美育在语文教学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境。
浅谈语文教学中美育的作用
浅谈语文教学中美育的作用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美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美育不仅仅是美术教育,更涉及到情感、审美、品德和文化等多个方面。
将美育融入语文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美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人们在对事物进行审视和感受时,所形成的一种感知特点和直觉。
而语文教学中,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各式各样的文章,诗歌,散文等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
这些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学生在感受美的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对于美的感知和判断能力。
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学生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观点,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美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的创作和阅读是重要的环节。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和赏析,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创新的思考和表达。
美育作为注重创新的教育理念,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作能力。
通过创作文学作品,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锻炼自己的创作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美育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美育强调的是情感、审美、品德的培养,而这些都是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教学中,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赏析,可以引导学生去感受美,去感受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语文教学中,美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美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美育的融入,引导学生去感受美,去追求美,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培养更多的具有文化底蕴和情感修养的学生。
【注:本文所述美育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是基于文学美育的角度进行阐述的,这里并未深入讨论美育的其他方面,如音乐美育、舞蹈美育等。
浅谈语文教学中美育的作用
浅谈语文教学中美育的作用1. 引言1.1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意义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意义体现在多个方面,美育不仅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提升学生文学素养,促进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创造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化交流的一种教育方式,更是在语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育不仅仅是让学生欣赏美的事物,更是通过审美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美的观念和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使他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文学作品,感受文学之美。
在语文教学中,美育还能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文化交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是不可替代的,它助力着语文教学的成功实施,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美育的实施将为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感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感是非常重要的。
美是一种内在的修养,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让他们更加敏感于美的存在和体现。
培养学生审美情感能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悟文学作品,从而更深入地领会作品中的内涵和意义。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优美的语言、赏析经典的诗歌和文章来引导学生产生审美情感,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审美情感还能够提升他们的品味和修养,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优雅和有教养。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丰富他们的内在修养,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优雅和充实。
2.2 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文学素养是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以及欣赏能力。
通过语文教学,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语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了解作品背后的意义和主题,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语文课中的美育教学 (2)
语文课中的美育教学
语文课中的美育教学指的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美感培养的一种教学方式。
美育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语文内容和形式的呈现,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对于美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培养他们对于文学、艺术和人文的兴趣。
通过语文课堂上的美育教学,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写作、欣赏等活动中感受到美的存在,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美育教学:
1. 阅读文学经典: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他们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美,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2. 文艺欣赏:通过欣赏诗歌、曲艺、音乐等形式的文艺作品,让学生体验到不同形式的美,开拓他们的艺术视野。
3. 课外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戏剧演出等文化艺术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各种艺术形式的美。
4. 创作表达:鼓励学生进行创作活动,通过写作、绘画、表演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情感,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能力。
在语文课中加入美育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艺术情操和审美能力,使得语文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有助于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便是美育。
美育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美育的意义、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实施美育这几个方面展开浅谈。
首先,我们来探讨美育的意义。
美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特长,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美育可以激发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日常语文教学中,通过学习文学作品、欣赏文化艺术作品,学生能够在美的熏陶下培养出对美的敏感,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进而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此外,美育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
美育注重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分析和思考能力,通过创造性的艺术表达和思辨性的艺术评论与思辨,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他们能够在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时,产生独特的见解和解决方法。
因此,美育在语文教育中的意义重大。
其次,我们来看看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而美育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美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语言表达、阅读理解、写作等多个方面。
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从中学习到优秀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思维方式。
同时,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对文化艺术的审美意识。
此外,美育在写作教学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学生通过观摩他人优秀的作品,可以学到不同风格和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其次,美育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其中包括文学作品、文化常识和历史背景等等。
通过美育的方式,可以将这些内容与艺术作品相结合,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语文教学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美育则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如何将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从美育的概念、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意义以及具体实践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美育的概念美育是指通过对美的欣赏、审美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审美能力和审美观念的教育活动。
美育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促进其全面发展。
在社会发展和学校教育中,美育已经成为了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
语文教学作为打开人文知识大门的学科,不仅是学习语言文字的地方,更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修养的场所。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人文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意义1.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语文教学中,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诗词文章等,能够让学生产生对美的感受和情感。
这种美感的产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美的存在和体验。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不仅仅是对美的感受和情感,更重要的是通过美的表达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艺术作品中的美,往往需要通过语言来进行表达,因此通过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修辞手法。
3.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通过创作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学生能够在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作能力。
4.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人文素养,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加全面、综合地发展。
1. 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解析2. 艺术课堂的开设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单独开设一些艺术课堂,让学生进行绘画、书法、剪纸等艺术创作。
通过艺术创作,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培养其审美情感和创造能力。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在语文教学中无处不渗透着美的教育,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主要是审美鉴赏活动。
它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愉悦学生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美化学生的心灵。
语文教材中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无不凝聚着丰富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
文质兼美的作品犹如一块块精美的玉石,时刻吸引着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挖掘、感受教材中的美,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针对教材中的美,教师应怎样引导学生去发现、去体味呢?1. 读美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和学生的自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涓涓细流渗透心田,又似绵绵春雨沁人心脾,激起情感共鸣。
《背影》中父亲朴实深情的话语,能读出人性的亲情美。
读《藤野先生》要读出滕野先生的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的人格美。
2. 品美自然事物的美是普遍的、大众化的美,像《春》《济南的冬天》《苏州园林》等美文无不融进了作者的情感,渗透了作者的思想。
读这些文章就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体验、知识水平、艺术修养展开丰富的想象,去品味作品中的美。
尤其是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理解了诗词的意境,体味了文章的神韵,才能感悟作品中的美。
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了解了文章的写作背景,融入到北国气势恢宏的壮观雪景之中,随诗人一道指点江山,评古论今,才能品味出一代伟人宏阔的胸襟,领袖的风范。
3. 悟美如果说阅读和品味是对作品的接触、想象、移情和体验,悟美则是对作品深层次的理性把握,是对作品艺术深层次的理性揭示。
在教授《岳阳楼记》一文时,我先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赏析洞庭湖壮美的景观,后感受迁客骚人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进而引导学生从感受中走出来,在对比中感悟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从而获得对作品的深层次理解,在感悟中培养了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社会责任感。
运用阅读、想象、感觉等手段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领悟美的同时,安排与教材内容相应的作文训练,让学生用语言文字来表现美、体验美,就是创造了美,这样就使美育真正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了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提高了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语文教育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要重视美育的培养。
在我们的教育中,美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美育一直被认为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水平,在语言表达、语言组织、语言思维等方面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他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
那么,如何开展好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呢?一、以古代文学为教材,让学生感受文学的历史和文化性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选取一些古代文学作品作为教材,让学生深入了解文学的历史和文化性。
例如,我们可以选取《红楼梦》等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及其随着历史的变迁所表现的不同风貌。
通过这些经典作品的学习,学生可以体验到文学的深度渊博和历史意义,寓教于乐,增强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让学生多方位的感受语言的魅力学生要真正理解和感受语言的魅力,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去体验和感受,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声、色、香、味、触等各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感官体验和情感,让他们从各种方面去感受语言的色彩、音乐、形式和喜怒哀乐,这些会在他们的心灵中留下美好的印记。
三、发扬个性化教育,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思维特点,发掘他们的潜能,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语文学习和美育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四、注重跨学科整合,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进行整合和拓展。
例如,在学习《红楼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历史和艺术、哲学的背景知识,这样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跨学科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五、注重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不能仅仅是纯学术教育的场所,我们还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文化体验和阅读机会。
浅议语文课堂教学的美育
们展现了一个个绚丽多彩的美 的世界。 小说中的情节跌宕美 ,
人 物 性 格 美 ; 歌 中 的音 节 旋 律 美 , 感 净 化 美 ; 文 中 的意 诗 情 散
课后小结中 , 我惊讶的发现 , 不仅重点 、 难点基本掌握 , 而且很 多学生能有独到的见解 。可见 , 学生要提高感悟文章的能力 ,
境深幽美 , 构思奇特美等。它们 或许有这样或那样 的疵点 , 但
完 全 能给 先 生 以美 的享 受 、 的 收获 。 果 教 师 在 课堂 上 还 是 美 如
“ 美读 ” 是重要途径 。让学生 亲 自用心去读 , 去悟 , 用情 充分发
挥 想 象 和联 想 , 上 个 人 情 感 的 朗读 , 际上 是 你 对 作 品 美 的 加 实
责, 是语文教学 的重要任务 , 同时也是增强语文教学 的魅力 、 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一
打折扣。 我设计以读代讲 的方法。在低缓 、 略有感伤 的音乐的
烘托下 , 动情地给学生朗读 精彩的片断。读的过程传达着对 作品内容的理解 ,整个课堂沉浸在一种充满淡淡的喜悦和淡 淡的忧伤 的内心颇不宁静 的情感氛围中,这样学生就很 自觉 的去认 真体会分 析能体 现这些 感情的词语 、 句子 , 为景生 , 情
学 习智 能培养
教 学研 宛
21 0 0年 8月
溢 铤 语 支 识 堂教 亏 与 姜 畜
王 峰
( 名 县 杨桥 镇 北 马 头 中学 , 北 大 名 0 6 0 ) 大 河 59 0
语文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 的重要阵地 。其美育过
程是学生对作品所创造 的艺术形 象 、艺术意境进行感受 、 领 悟、 理解 , 得到赏心悦 目、 怡情 养性 的审美享受 , 想认识 、 思 道
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3篇
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精选3篇(一)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是指在语文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的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文学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如诗、散文、小说等。
这些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思想和艺术表现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审美体验,培养其审美情趣。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其次,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也能够渗透美育的内容。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表达活动,通过写作,学生可以发挥想象力,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时表达个人对美的追求和理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注重表达的美感和艺术性,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再次,语文课堂中可以引入各种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戏剧等,通过欣赏、演绎和创造,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戏剧片段等进行学习和欣赏,同时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戏剧表演等艺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素质。
最后,语文教学中的课外阅读也是美育渗透的重要途径。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通过阅读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并引导学生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领略到美的魅力,同时也为学生的整体发展和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精选3篇(二)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不断总结和反思,积累了一些关于语文教学的成长体会。
首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能力、兴趣、风格都有所不同,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例如,对于文学阅读,有的学生喜欢小说,有的学生喜欢诗歌,有的学生喜欢散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来引导他们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
浅谈语文教学中美育的作用
浅谈语文教学中美育的作用美育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容。
语文教学不应该只是局限于文字书写和语法规则的教授,而应当包含对文学、诗歌、文章、传统文化等美育内容的传授。
美育的内容丰富多样,可以通过教学让学生接触、感受和理解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朗诵古诗词、赏析名著,以及欣赏传统绘画等,从而丰富学生的美育知识,拓展他们的审美视野。
美育激发了语文学习的兴趣。
学生对美的敏感和欣赏能力是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这种美的敏感和欣赏能力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而且也能够促进学生成为有情感、有情感的理解者。
通过美育,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意境,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美育可以使学生从中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质量。
美育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内容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素质。
通过美育教学,可以让学生不断接触和感受各种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对于语文学习来说,创造力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表达和写作能力。
美育促进了学生的情感发展和人文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美育教育是对学生情感和人文素养的一种培养。
通过教学,可以让学生接触和感受到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感和价值观念,让他们学会用心感受世界、珍视生活。
美育教育还能够让学生得到一种心灵盛宴,更好地发现和陶冶自己的情感,提高人文素养。
美育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不仅仅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更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文素养的陶冶。
语文教学中应当重视美育教育,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促进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创造力的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语文教学的全面发展,实现学生成为有情感、有情感的审美者和文学家的目标。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1. 引言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也不再局限于纯粹的知识传授,而是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中,美育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美育的概念、意义、实施方法以及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浅谈。
2. 美育的概念美育是指通过学习、欣赏和创造艺术作品,培养个体的审美情趣、增强审美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和生活品质的一种教育。
美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理解和创造能力,使他们能够欣赏和创造美的事物,并将美的感悟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3. 美育的意义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学生能够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感,同时也能够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进而提高自身情感表达能力。
2)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
美育能够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使他们能够发现和领悟美的存在,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感知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育让学生通过欣赏和研究艺术作品,了解艺术规律和审美原则,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4)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美育不仅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4. 美育的实施方法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多样化的文学作品。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欣赏和分析各类文学作品,如诗、散文、小说等,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美,并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课堂中的音乐和舞蹈。
在语文课堂中可以穿插一些音乐和舞蹈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旋律和舞蹈节奏感受音乐和舞蹈的美,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3)美术与手工活动。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和手工活动,通过画画、剪纸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
4)戏剧和表演艺术。
通过戏剧和表演艺术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感受戏剧、表演中的情感和美,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变通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育
导读:本文是关于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育,希望能帮助到您!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认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目的在于:学校要教人学会在美的世界里生活,使没有美就不能生活,让世界之美创造出人本身之美。
”多么精辟的论述!在这里,它揭示了学校美育的深刻内涵: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丰富而高尚的感情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使学生成为按美的方式生活的人。
只有这样,学生日后才会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这一现在看来显而易见的事实,在过去一段教育教学工作中,却往往被人忽视,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冲击下,美育一度成为被学校遗忘的“角落”。
曾几何时,在传授知识,进行文明教育的校园里,出现过高分低能的“畸形人”,出现过感情贫乏的“文化人”,也出现过精神庸俗的“废品人”。
沉痛的事实教训了我们:神圣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能没有作为“情感智力”标志的美育的“合法席位”。
语文是工具学科,它所包含的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而文学更是人们认识生活表现生活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与美育是水乳交融,不可分离的关系。
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笔者认为应该抓住以下三个环节:
一、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美。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都是由书面符号创造的,这就决定它的表现形式的特殊性。
不像视觉艺术有形象在眼前,听觉艺术有声音在耳边那样直观,而是间接的表现形象,也就是说,作者创作形象于字里行间,把握它需要阅读者用自己的审美经验转换来实现。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教学中就应该把握语文的这一特殊规律,在学生和作品中架起一道桥梁,引导他们根据作品的内容、表现的方法走进作者创造的世界,感受作品的形象美。
如学习朱自清的《绿》,要让学生领略到作者笔下表现的梅雨潭的绿的艺术美,就必须紧紧抓住铺垫和对比描写这一特点,通过对描写性语句的赏析,即捕捉语言表达出来的信息,去感受美不胜收的直觉形象,从而产生美感。
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扬,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
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
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
……”
这段描写运用铺垫、对比的方法,用全国各地名胜绿色来衬写梅雨潭的绿色是兼各家之长而去其短,唯有它不淡不浓不明不暗恰到好处。
教学中学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描写,使之产生热爱祖国河山的壮美之情。
如果说物态的美比较容易感受的话,那么人物形象的美,特别是面对一些“丑”的形象也要感受出它的美来就更难了。
因为
“丑”的形象是通过否定性价值使客观“丑”能动地具有审美价值的。
鲁迅的《祝福》刻划了鲁四爷这一“丑”的艺术典型。
文中对他着墨不多,仅写几次骂人:和“我”寒暄后,即骂其新党;亡夫后逃出来的祥林嫂被婆婆抢回的时候,他仅说了句“可恶!然而……”;当再次亡夫丧子的祥林嫂来到鲁镇,站在他面前的时候,他骂其是“不干不净,败坏风俗”的人;特别是当祥林嫂在祝福中寂然死亡去的消息传来时,他不仅不为她掬一把同情泪,反而大骂死得不是时候,“是个谬种!”教学中只要抓住这些典型语言一分析,一个政治上保守,思想上反动,行为上冷酷的封建礼教卫道士的形象便跃然纸上,学生对他的憎恶便会油然而生,并从而激起他们对旧中国无比仇恨的感情。
这就是“丑”的形象使人们获得某种生活和人生经验启示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美感效应。
二、指导学生欣赏作品美。
研读中学语文教材,人们就会发现: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是美的,民族英雄史可法以身殉城的精神是美的,司马光示儿的“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的训诫是美的,为了抢救六十一位阶级兄弟的生命而奏响的“一方有难,八主支援”的协奏曲更是美的,同时也会看到,对别里科夫“套中人”的本质揭露是美的,对葛朗台守财奴的“人生就是一场交易”的剖析也是美的……。
这种阅读作品产生的精神上的愉悦、思想上的教育以及与.写作中的情景产生共鸣的现象,就叫做艺术欣赏。
欣赏美是在感受美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语文课教学上,教师尤其要善
于诱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中的情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共鸣,完善欣赏美的活动,否则,是无法实现美育的。
仍以《祝福》为例。
许多具有较高欣赏水平的人读到此作,都会因为祥林嫂的悲惨遭遇而潸然泪下,对吞噬她的封建礼教表示极大的憎恨。
不用说,此时,他们已经体会到了作品的美之所在,达到了艺术欣赏的目的。
然而,让年仅十六七岁的学生来欣赏,却很难做到一步到位。
笔者在教学本文时,让学生了解情节后,提出了一个问题:“祥林嫂是怎样死的?”问题提出后,学生反响强烈,众说纷纭,有的说“穷死的”,有的说“饿死的”,有的说“老死的”,有的说“自杀的”。
答案各不相同,但无一切中要害。
毫无疑义,学生此时的审美情感与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毕竟学生生活的时代与祥林嫂生活的时代有着天渊之别。
此时教师的作用便是启发指导,缩短这一距离。
当时,我就让学生集中精力思考这样一些问题:作者对祥林嫂作了几次肖像描写?其中重点描写了什么?几次对比描写说明了什么?学生抓住关键来理解便恍然大悟:亡夫丧子并未使她濒临绝境,真正使她绝望的是她不惜代价捐了门槛后,仍然不能视为“正常人”这件事。
具体有鲁四老爷的谩骂,柳妈的“好心”规劝,“我”的“说不清”的回答等等,经过发掘探讨,学生的情感因素激活了,一致认同是封建礼教吃掉了祥林嫂,当教者引用丁玲的话“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作结时,学生异口同声地感叹,丁玲的见解太精辟了。
我认为学生当时产生的从无到
有的美的体验就是欣赏到的作品的美了。
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艺术欣赏是个复杂的过程。
所谓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笔者在教完《廉颇蔺相如列传》后做过一次训练,要学生根据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写篇读后感。
学生的感受不尽相同,有的对蔺相如的智勇双全大为赞赏,有的对廉颇的负荆请罪备加推崇,有的对缪贤的荐才之举情有独钟,有的对秦王的外强中干不无微词,……这就充分说明了欣赏作品是仁者见仁的活动。
因为任何一种艺术欣赏,都是由欣赏主体(欣赏者)与欣赏对象(艺术作品)这两个方面构成的。
在艺术欣赏中,始终受到欣赏者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艺术爱好的不同、审美能力的高低、情感世界的差异等等。
正因为这样,教师在指导学生欣赏作品美的时候,除了在关键问题上基本一致外,还要注意发挥学生的审美个性,切不可强求一律。
三、激发学生创造生活美。
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说,学生创造生活美主要体现在.写作上。
学生同在一片蓝天下生活,有的觉得生活绚丽多姿,丰富多彩,.写作起来文思泉涌,或扬清,或激浊,挥洒自如;有的觉得生活平淡无奇,索然寡味;有的甚至感到生活时时是黑暗,处处是丑恶,要他们作起文来,那艰难、那痛苦就不言而喻了。
我认为.写作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学生心中有无对生活美的发现,是否有表现美的欲望。
很难想象,一个连自己都没发现美在哪里的人,能在他的作品里描写出生活的美来;同样一个对生活无动于衷的人,也断不能在作品里抒写出让读者激动不已的情感来。
因此,要想
让学生在作文的天地里淋漓尽致地创造生活美,关键要学生有创作的源头活水,要做生活的主人,不做生活的旁观者,即善于用美的眼光去审视生活,领悟生活。
它要求首先能识别哪是真善美,哪是假丑恶,然后按美好的愿望去褒扬前者,鞭挞后者。
由于中学生正处于好奇、善思索的阶段,对生活开始有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但因为受到自身阅历、学识水平、思维方法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得出的结论有时往往有偏激或偏颇之处。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此时如能用科学方法加以引导,无疑像在学生跋涉生活的途中竖起一座座路标。
其具体方法可以是先介绍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的立场和方法,然后用灵活多变的形式实践和运用。
如口头作文法,命题讨论法,一题多做法。
让学生体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生活哲理,懂得生活是复杂的,原本就是真善美、假丑恶的交织与较量。
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就应该崇尚真善美,鄙视假丑恶,并把它形诸于笔端。
这样的话,我们的学生不就成为了生活美的创造者吗?
就以笔者一次作文活动为例。
鉴于班上一部分学生受“读书无用”思潮的影响,对学习有厌恶情绪。
为了搬掉横在学生面前的障碍,我特意安排了一堂口头作文课,以《“读书无用”之我见》为题,要求学生通过讲道理,摆事实阐述一种观点。
题目一亮出来,教室里顿时象开了锅,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
出人意料的是竟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赞同“读书无用”的说法。
其根据是因为社会上普遍存在着“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造原子弹的不如卖盐茶蛋的”的现象。
轮到教师表态了,此时教者若直接
表明自己的态度,学生也许不会接受,应该让他们知道错在哪里。
于是,我先肯定学生熟练地运用逻辑推理中的归纳法,然后请学生检验归纳推理过程是否正确,因果结论是否得当,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悟出以上事例仅能说明“读书无钱”,而不能证明“读书无用”。
在此基础上,再引申:读书无钱这种现象正常吗?这种现象会长期存在下去吗?弄清了这些问题,学生就懂得了这种不合理的现象是“文化大革命”冲击教育留下的后遗症,它只能在短时期里存在。
最后再正面指出:要建设强盛的中国,必须有一支用知识武装头脑的社会主义建设大军。
听到这里,学生紧锁的眉头慢慢舒展开了。
先前一位大声嚷嚷“读书无用”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