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三课时提升演练33
地理高三课时提升演练
课时提高操练 (四十三 )中国地理简况(2014 长·沙模拟 )2012 年 6 月 21 日,国务院同意建立地级三沙市,下辖西沙、中沙、南沙诸群岛及海疆。
波及岛屿面积13 平方千 M ,海疆面积 200 多万平方千 M 。
三沙市人民政府驻西沙永兴岛。
读图,回答1~2题。
1.三沙市隶属 ()A.台湾省B.海南省C.广东省D.广西壮族自治区2.三沙市的成立,其主要意义或职能是()A.察看南海周边局势变化B.促使海南省城市化进度C.增强对岛屿和海疆的管理D.开发南海资源答案:解读:第 1 题,联合我国行政区的区分可知,三沙市位于海南岛南部,属于我国海南省。
第 2 题,三沙市固然岛屿面积不大,但海疆面积广阔,对保护国家安全,增强对岛屿和海疆的管理意义重要。
读我国东部冬小麦栽种区内收获期等值线图,回答 3~5 题。
3.有关我国冬小麦最主要产区及其作物熟制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陕甘宁地域一年一熟B.冀鲁豫地域两年三熟C.云贵川地域一年两熟D.鄂湘赣地域一年三熟4.影响图中 M 、R 两地收获日期差别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B.地形C.水分D.土壤5.图中 N 地与 R 地对比较,收获时间差别及主导影响因素组合正确的选项是() A.比 R 地收获早—地形因素B.比 R 地收获晚—距海远近C.比 R 地收获早—季风环流D.比 R 地收获晚—地势高低答案:解读:第 3 题,冬小麦主要散布于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所以冀鲁豫地域是冬小麦的主产区,该地区作物熟制是两年三熟。
第4题,图中 M 地位于北方地域, R 地位于南方地域,两地之间的热量差别使M 地冬小麦的收获期晚于R 地。
第 5 题,由图中等值线的散布特点可知,N 地冬小麦的收获日期早于 5 月 1 日。
N 地位于四川盆地,因为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其冬天的热量条件比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域的R 地优胜,所以冬小麦收获较早。
读山西省最近几年来的家产构造图,回答6~7题。
高三地理复习课时提升复习导学案34
课时提升作业(十一)常见天气系统(2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下列关于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锋面总是朝运动方向前方倾斜B.锋面以下是冷气团,以上是暖气团C.冷锋是向冷气团方向运动的锋D.暖锋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解析】选B。
冷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冷气团密度大,在暖气团之下。
按照新的初雪判定标准,2014年2月7日北京迎来2013至2014年冬季初雪,这次初雪,为仅次于1983年初雪(下在1984年2月11日)和2010年初雪(下在2011年2月10日)的“第三晚到”。
据此回答2、3题。
2.此次降雪的形成最有可能是受下面图中哪种天气系统的影响()3.关于上题所示天气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B.过境时常形成连续性降水C.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D.空气由中心向四周辐散【解析】2选C,3选A。
第2题,北方冬季的降雪多受冷锋影响形成,冷锋是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的锋,C图符合。
第3题,冷锋过境后气温多降低,并且气压升高。
4.(2013·西安高一检测)下图为锋面示意图,a、b、c、d四地大致位于北半球同一纬度,此时气温最低、气压最高的地点是(不考虑地形和海陆因素)()【解析】选A。
根据图中冷暖锋的符号可知a、b、c、d分别位于冷锋锋后、冷锋锋前、准静止锋附近、暖锋锋后,其气团的性质分别是冷、暖、暖、暖,又因它们处于同纬度,所以气温最低、气压最高的地点是a地。
【方法技巧】口诀法识记锋面天气系统黑色三角冷冰冰,降温下雨刮大风。
符号半圆暖融融,连续降水锋前成。
三角半圆线居中,阴雨连绵缓慢行。
(2013·河北学业水平测试)读图(白色部分为云系),回答5、6题。
5.图中所示天气系统属于()A.暖锋B.冷锋C.气旋D.反气旋6.该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状况是()A.天气晴朗B.狂风暴雨C.绵绵细雨D.大风降温【解析】5选C,6选B。
第5题,该卫星图片显示的是台风,台风从天气系统的角度看是气旋。
云南广西贵州西南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3 3 3”高考三诊模拟考试地理 试题 (含答案)
秘密★启用前西南名校联盟2021届“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卷(三)文科综合地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题目要求的)近年来,我国共享充电宝总用户规模呈上升趋势,但相关企业数量一直都不多。
共享充电宝租借费用因位置不同而不同,最高收费标准为8元/小时。
据此完成1~3题。
1.共享充电宝企业数量较少的原因主要是企业A.销售市场小B.线下铺设成本高C.知名度不高D.相互之间竞争大2.收费单价最高的共享充电宝可能位于A.餐饮店B.电影院C.景区公园D.超级商场3.共享充电宝租借市场减小最可能是因为A.电池技术进步B.归还不方便C.租借费用高D.交通进步龙达小镇坐落在西班牙南部地中海附近。
三千多年前,一批旅人风尘仆仆地爬上这座峭壁,在此安营扎寨。
白色的民居建筑错落有致,一座新桥将龙达小镇所在的峡谷两端连通,成就了这个建在云端的天空之城。
图1左图为龙达小镇局部等高线示意图,右图为龙达小镇景观图。
据此完成4~6题。
4.龙达小镇兴起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水源B.地形C.交通D.军事5.龙达小镇建筑对环境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①房屋密集是为了节约土地②屋顶坡度陡是为了夏季排水③窗户众多是为了通风散热④房屋用石材是因为石材防盗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6.图1右图中龙达小镇景观图拍摄的时刻(地方时)最有可能是A.5:30B.9:30C.12:00D.16:302021年2月中旬,超级寒潮使美国五大湖附近出现了暴风雪,其中伊利湖率先结冰封冻。
【精品】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时提升作业-三-1.3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含解析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三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有甲、乙、丙、丁四架飞机以相同的线速度沿所在纬线自西向东飞行(如下图)。
据此回答1、2题。
1.四架飞机运动角速度最慢的是( )A.甲B.乙C.丙D.丁2.在乙飞机上空俯视地球绘制的地球运动的投影图正确的是( )【解析】1选C,2选A。
第1题,读图可知,丙地纬度最低,纬线最长,而飞机飞行的线速度相同,故飞机飞行转过的角度最小,角速度最慢。
第2题,在乙飞机上空俯视地球,应为斜俯视地球,其投影图为A。
(2018·东北四校联考)我国某中学天文观测地理兴趣活动小组经常观察天空中的恒星运动规律,该小组某学生于北京时间2014年9月23日21时看到织女星正好位于天顶,此时该地刚刚日落。
右图为此时北极星和织女星的位置图。
读图,完成3、4题。
3.该地可能位于( )A.北京B.黑龙江C.新疆D.西藏4.该学生于9月25日在同样的位置再次观测到织女星位于天顶,此时北京时间为( )A.21时整B.21时3分56秒C.20时56分4秒D.20时52分8秒【解析】3选C,4选D。
第3题,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北京时间21时时,该地地方时为18时,则其位于75°E,结合该地位于北纬40°可知,应在新疆。
第4题,地球自转一周(恒星日)的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因而在25日再次观测到织女星位于天顶的时间为20时52分8秒。
5.下图为某主题公园所在城市分布图。
下列时间点中至少有4个城市该主题公园都在开放的是( )A.北京时间8点B.北京时间11点C.北京时间14点D.北京时间17点【解析】选B。
本题可逐项分析,如下所示:先画出表示全球所有经线(或时区)的数轴,标出已知经线(或时区)及其地方时(或区时),再标出所求经线(或时区),计算出两地经度差(或时区差)后,再将其转化为地方时差(或区时差)。
高考地理鲁教版 一轮复习精品套题:课时提能演练(三) 1.1.3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时提能演练(三)(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下图是一张天文爱好者经长时间曝光拍摄的“星星的轨迹”照片。
这些有规律的弧线的形成,说明了( )A.太阳在运动B.月球在公转C.地球在公转D.地球在自转(易错题)下图是从极地上空俯视地球图,读图完成2、3题。
2.则甲点位于乙点的( )A.东南方B.西南方C.东北方D.西北方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转线速度甲地大于乙地B.自转角速度甲地小于乙地C.甲、乙两地地方时相差11小时D.12月22日白昼时间甲地大于乙地(2011·重庆文综改编)某地北京时间6月22日6时左右日出,13时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
回答4、5题。
4.该地的经度是( )A.东经135°B.东经120°C.东经105°D.东经115°5.该地日出时,布宜诺斯艾利斯(西四区)的区时约为( )A.6月21日9时B.6月21日18时C.6月22日9时D.6月22日18时6.(2011·四川文综)下图为经纬网图。
图中A点位于南纬68度,AB为晨昏线的一段;此刻,北京处于白昼;近期,C地日出时刻越来越早。
此刻,与北京日期不相同的是( )A.圣保罗B.华盛顿C.开普敦D.莫斯科7.(2010·全国文综Ⅱ)据报道,某年3月9日,我国科考队员在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
当日,科考队员在黄河站看到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 )A.10时B.13时C.16时D.19时8.(预测题)下图为一光照图(图中斜线区表示黑夜),此时,北京时间为( )A.16时B.8时C.20时D.12时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
高中地理-高三地理复习课时提升复习导学案35 最新
课时提升作业(十二)全球气候变化(2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读北京和张家口两地50年间的气温和降水统计资料图(图中直线为总趋势线),完成1、2题。
1.分析图示资料可知()A.两地50年间气温均呈逐年上升趋势B.两地50年间气温与降水量均呈负相关C.我国越向西北内陆降水的变率越小D.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2.图示资料显示的特点基本上可以反映我国北方地区气候的变化情况。
气温和降水的这种变化给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是()A.沙尘暴发生频率增加B.植被的覆盖率提高C.作物的生长期缩短D.气温的年较差减小【解析】1选D,2选A。
第1题,据图可知,北京与张家口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都呈波动上升趋势;降水的变化基本都呈波动减少趋势。
第2题,气温上升,蒸发量增大,加上降水减少,地表会变得更加干燥与疏松,风力增强,所以沙尘暴发生的频率会增加。
【变式训练】读我国近5 000年来的气温变化曲线图,回答(1)、(2)题。
(1)图中反映的信息表明()A.该图完整地反映了我国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状况B.近5 000年来,我国气温波动范围在4℃以内C.公元前,我国有一次寒冷期,一次温暖期D.从总体上讲,该图所反映的时间范围内,我国气温呈波动上升的趋势(2)当今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因而我国将来可能出现()A.1月份0℃等温线将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B.台湾岛的面积将比现在小C.冬小麦的种植区域将向南移D.西北地区因蒸发加剧导致降水增加【解析】(1)选B,(2)选B。
第(1)题,读曲线坐标图可得出答案。
该图反映了我国历史时期的气温变化状况;公元前,我国有两次温暖期;该图所反映的时间范围内,我国气候温暖期和寒冷期交替出现。
第(2)题,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岛屿的面积将缩小。
(2018·阜阳高一检测)未来全球气候将向何方向发展,一直是科学家努力探索的一个课题。
多年来,科学研究人员一直试图通过多方面的研究推测古代气候变化状况,来寻找未来气候变化的轨迹。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3.1.1认识区域课时提能演练鲁教版必修3
(45 分钟 100 分)一、选择题 ( 每题 4 分,共 44 分 )1.为了更好地表现地区特色,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各地区发展,有人建议依据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分为“珠三角” 、“沿海欠发达地区” 、“山区”三个板块。
这类区分方案的主要依照是( )A.地区面积大小B.历史沿革差别C.经济发展情况D.自然和交通条件( 易错题 ) 以下图是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区分出来的四大地区。
联合所学知识,回答2、3题。
2.这四大地区的区分指标是( ) A.积温的多少 B. 年降水量的多少3.对于这四大地区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 ) A.地区界限是明确的 B. 地区内部整体性突出C. 地区之间差别性突出D. 四大地区是互相联系的(2012 ·烟台模拟 ) 读某地区表示图,回答4、5 题。
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区 ( ) A.是依照综合指标区分的B.界限有实有虚C.属于不一样层次的地区D.互相间地区环境差别大5. 相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特色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甲地区光照充分但热量不足B.乙地区降水少但季节变化大C.丙地区河流长但流量季节变化小D.丁地区土层厚但土壤肥力低以下图是世界上有名的两个岛屿,读图回答6、7 题。
6.两图显示出的地区特色是 ( ) A.地区有不一样的种类B.地区拥有整体性、差别性、开放性C.地区都有必定的形状、面积和范围D.地区能够按单调指标区分,也能够按综合指标区分7.两岛屿在自然环境上同样或相像点是 ( ) A.均位于太平洋西岸B.均为季民风候C.地形对降水影响较大D.沿岸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以下图中 1、 2 、 3 线是依照不一样标准区分的同一种地理界限,据此达成8、 9 题。
8.该地理界限最有可能是 ( )A. 橡胶栽种北界B.1 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30 ℃等温线D.热带和亚热带分界限9. 同一界限能够区分出若干条,这说明地理地区拥有( )A. 不确立性B. 差别性C. 过渡性D. 整体性以下图为甲、乙两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因素流动表示图,读图达成10、 11 题。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3次演练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 年 3 月 19 日,某地图软件推出了疫情“出行信息速报”服务。该软件除提供官
方核酸检测网点信息之外,还以热力图的模式,让用户直观了解各核酸检测网点的人流 密集度。下图示意 4 月 3 日 11 时上海核酸检测热力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B.土壤表层含水量较大
C.水土流失严重
D.生长季与风季不一致
冬季,随着河水水位的涨落和气温的冷暖变化,黄河河床上可以形成多层冰与泥互 层现象,其中冰层一般较薄(5~25cm)。下图为一种多层冰与泥互层现象形成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形成图上多层冰与泥互层过程中,黄河水位( )
A.持续上升
B.持续下降
答案第 1页,共 6页
6.A 7.B 8.D
【解析】6.从风沙流输沙量随高度的累积分布图可以看到,0~35 厘米是风沙流输沙量增长 最快的阶段,在 35 厘米之后其增长较慢,变化较小。故其防控风沙流的关键高度应在 35 厘米以下,C、D 选项错误。0~20 厘米风沙流增长速度快,占比重更大,故其是防控的关键 高度, 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故选 A。 7.甲地位于蒙古国中东部地区,气候相对较为干旱,虽位于河谷地区,但水资源仍有限, 不能大量种植水生植物,D 选项错误。从上题可知甲地风沙流主要来自于 0~35 厘米,故其 防控风沙流的植被应尽可能保证 0~35 厘米防控效果最佳,乔木相对较为高大,对低矮层的 防控效果较差,同时乔木需水量较大,大量种植也不符合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A、 C 选项错误。草本植物和灌木植物,对水的需求相对较小,同时其高度对本区的防控风沙流, 更为符合,B 选项正确。故选 B。 8.甲地位于河谷地带,且植被覆盖较高,说明其气候并非极为干旱,A 选项错误。土壤表 层含水量大,会使得土壤较为粘稠,不易引起风沙,B 选项错误。甲地植被覆盖度较高,水 土流失并不严重, C 选项错误。甲地植被覆盖较高,但年输沙量很大,很有可能是植被覆 盖的季节,与输沙的季节不一致,甲地位于蒙古中东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其植被主 要生长在夏季,冬季植被大量枯死,此季节盛行偏北风,地表荒芜,是其主要的风沙季, D 选项正确。故选 D。 【点睛】植被覆盖,可以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植被覆盖率高,土地的裸露面积就小, 沙尘也就少,植物的根有抓地的能力,可以固定土壤。草本和灌木具有抗风蚀、耐沙埋、抗 干旱、耐瘠薄等特点,更适合较为干旱的地区。 9.C 10.A 11.D
2013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 3.3.3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课时提能演练 鲁教版必修3
【全程复习方略】2013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 3.3.3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课时提能演练鲁教版必修3(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2·常州模拟)读我国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初步走向示意图,回答1、2题。
1.二线管道与一线管道两线分界点地名和二线管道到达的最南部的城市分别是( ) A.兰州、上海 B.靖边、广州C.鄯善、南宁D.中卫、南宁2.该工程建设对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意义是( )A.缓解能源紧缺B.改善水体质量C.促进减排降污D.保证能源安全3.风力发电前景广阔。
下图是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据调查,甲地区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丁地区,其原因是( )A.甲地区气温年较差比丁地区小B.甲地区有效风能密度比丁地区小C.甲地区人均土地资源比丁地区多D.甲地区能源需求量比丁地区大4.(易错题)下图表示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能源依次是( )A.煤、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核电B.石油、煤、天然气、水电和核电C.天然气、石油、煤、水电和核电D.煤、水电和核电、石油、天然气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
完成5、6题。
5.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A.ⅠB.ⅡC.ⅢD.Ⅳ6.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①东北地区②西北地区③青藏地区④西南地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读我国四大重点工程线路示意图,回答7、8题。
7.图中的四大重点工程中,以能源调配为主的是(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②和④8.图中的四大重点工程的建设,对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有明显促进作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读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
回答9、10题。
9.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 )①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小②需开挖新河道,工程量大③污染严重,水质差④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⑤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A.③④⑤B.①②④C.①②⑤D.①③④10.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大量调水,会加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B.能缓解北方地区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D.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11.近年来A、B两国加强资源跨区域调配,据图判断所调配的资源可能是( )A.水资源B.木材C.石油D.煤炭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探究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高中地理-高三地理复习课时提升复习导学案38 最新
课时提升作业(九)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2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2018·宜兴高一检测)下图为全球性大气环流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和风带名称正确的是()A.a为东北信风带B.b为副热带高气压带C.c为东南信风带D.d为极地东风带2.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副极地低气压带是空气受热膨胀形成的B.极地高气压带是空气冷却下沉形成的C.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60°相遇D.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固定不变【解析】1选B,2选B。
第1题,由图可知,a为东南信风带,b为副热带高气压带,c为西风带,d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第2题,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在南北纬60°附近相遇抬升,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是空气冷却下沉形成的;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
【知识拓展】图解三圈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在地球表面性质均一的前提下,由于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地球表面形成了低纬、中纬、高纬三圈环流,三圈环流在地球上的具体体现就是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具体图解如下:(2018·沈阳高一检测)下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P地对应的气压带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B.赤道低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4.Q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A.暖湿的中纬西风B.干冷的中纬西风C.干冷的极地东风D.冷湿的极地东风【解析】3选A,4选A。
第3题,P地盛行下沉气流,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第4题,Q地是由于来自中纬的暖湿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干冷气流在60°N相遇,形成锋面,暖气流沿着锋面向上爬升形成降水。
(2018·济宁高一检测)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0°~10°N盛行下沉气流B.10°N~20°N盛行东南风C.20°N~30°N盛行西北风D.30°N~40°N盛行西南风6.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A.甲表示3月份、春季B.乙表示7月份、夏季C.甲表示9月份、秋季D.乙表示1月份、冬季【解析】5选D,6选B。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考前演练(三)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考前演练(三)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972年,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郭康在太行山考察中发现了一种气势壮阔的红崖长墙地貌,后经多年考察研究,正式将该地貌命名为嶂石岩地貌。
这是我国继喀斯特地貌、张家界地貌、岱菌地貌、丹霞地貌之后的第五种岩石造型地貌。
构成嶂石岩地貌的岩层中,有的含有丰富的海洋生物化石,下图示意嶂石岩地貌形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推测形成嶂石岩地貌的岩石应多为A. 花岗岩B. 石英砂岩C. 玄武岩D. 板岩2. 嶂石岩地貌是在多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起主导的外力作用是A. 差异侵蚀B. 物理风化C. 重力崩塌D. 隆起抬升【答案】1. B 2. A【解析】【分析】该题组主要考查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
【1题详解】结合材料信息中构成嶂石岩地貌的岩层中,有的含有丰富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该地的岩石属于沉积岩,石英砂岩属于沉积岩,花岗岩、玄武岩属于岩浆岩,板岩属于大理岩。
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题详解】气势壮阔的红崖长墙地貌与侵蚀作用有关,不易侵蚀的石英砂岩形成长墙,A正确;物理风化作用使得岩石变得圆滑,嶂石岩地貌棱角鲜明,B错误;重力崩塌作用不能形成红崖长墙地貌,C错误;隆起抬升是内力作用,D错误。
故选A。
【点睛】生物化石仅存在于沉积岩中。
2014年8月,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某科考队研究草本植物入侵苔原植被区的情况(一般情况下,热量需求越高的植被,吸收养分和保持水分的能力越强)。
高中地理-高三地理复习课时提升复习导学案39 最新
课时提升作业(四)昼夜交替和时差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2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面四幅图中所表示的自转方向正确,且MN为晨线的是()【解析】选C。
地球不停地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在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在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
晨线是由夜半球向昼半球转换的交界线。
2.为了让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刻与日出同步,兰州(118°53′E)春分日升旗的时刻应选在北京时间()A.6时整B.6时49分44秒C.4时55分32秒D.7时4分28秒【解析】选D。
兰州(118°53′E)与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的经度差为16°18′,时差应为1小时4分28秒,春分日时兰州日出时间为当地6时,北京时间为7时4分28秒。
(2018·济南高一检测)2018年1月31日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春节。
中国的春节,是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一个节日。
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最有可能表示中华民族欢度春节时的光照图的是()4.当新年钟声敲响时,小明收到了在外国留学的表兄于当地时间2018年1月31日8时发来的短信祝福,小明的表兄最有可能留学在()A.美国 B.巴西 C.瑞典 D.澳大利亚【解析】3选A,4选A。
第3题,1月31日太阳直射于南半球,但应在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即A图所示;B图为12月22日,C图为春秋分,D图为6月22日。
第4题,此地比北京晚16小时,应为西八区,选项中只有美国西部符合要求。
5.(2018·晋江高一检测)3月21日6时整,甲地(40°N,45°E)正好日出。
此时一艘轮船航行于太平洋上。
经过10分钟后,该轮船越过了日界线,这时轮船所在地的区时可能是()A.3月21日14时50分B.3月22日14时50分C.3月22日15时10分D.3月21日15时10分【解析】选D。
3月21日轮船过日界线,说明有两种可能,一种情况是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则日期应为3月20日;另一种情况是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则日期为3月21日(此时日界线以东为20日);甲地45°E位于东三区,与日界线所在的东西十二区相差9小时,又因轮船航行10分钟,所以轮船越过东西十二区时间应为15时10分。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33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33一、选择题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分布图,完成1~2题。
1.图示地区中,辐射范围最大的城市是()A.无锡B.杭州C.湖州D.苏州2.下列有关该地区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有()①上海的辐射范围可以扩展到长江流域②规模等级低的城市数量多,相距较远③常州比南京的辐射范围规模等级低④该区相同规模等级的城市辐射范围相同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B 2.C第1题,从城市分布图可以看出,无锡、湖州、苏州城市等级为三级,杭州城市等级为二级,城市等级高,其辐射范围大,B正确。
第2题,上海位于长江与太平洋的交汇处,城市等级规模高,辐射范围大,其辐射范围已扩展到长江流域,①正确。
规模等级较低的城市数量较多,但规模较低的城市之间的距离比较近,②错误。
南京属于二级城市,常州属于三级城市,常州比南京的辐射规模等级要低,③正确。
城市等级相同,但城市的职能与所在的地区不同,其辐射范围也不同,④错误。
C正确。
某地城市圈建设大致分为四个阶段:雏形阶段—加速阶段—(调整阶段)—成熟阶段。
下图示意该地都市圈建设不同阶段的空间结构。
据此完成3~5题。
3.推测该地都市圈建设四个阶段中,人口集中程度最高的是() A.雏形阶段B.加速阶段C.调整阶段D.成熟阶段4.加速阶段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A.核心城市劳动力短缺B.城市商业中心外移C.都市圈圈层出现萎缩D.基础设施建设滞后5.成熟阶段城市具有的特征是()A.形成多核心、多圈层空间结构B.以核心城市快速增长为主要特点C.核心城市与外围地区差距拉大D.已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同步发展3.A 4.D 5.A第3题,从图中看,雏形阶段资源都流向中心城市,加速阶段和成熟阶段资源除流向中心城市外,还流向次级城市,因此人口集中程度最高的阶段是雏形阶段。
A正确。
第4题,加速阶段城镇化速度较快,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突出;加速阶段有大量人口流入城市,不可能出现劳动力短缺和都市圈圈层萎缩问题,城市商业中心外移不属于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第三十三中学高三地理模拟试题含解析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第三十三中学高三地理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下图5为纬度20°~35°大陆东部某岛屿的地质剖面图,完成问题。
6、该岛屿上变质岩主要分布在东部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板块生长边界附近,受岩浆活动和岩层拉张影响大B.位于板块消亡边界附近,受岩浆活动和岩层挤压影响大C.断层发育比西部多,岩层受地壳的水平运动影响大D.断层发育比西部少,岩层受地壳的垂直运动影响大7、城市T 的年均降水量约为1720mm,冬雨比例为22%,其冬季降水较多的原因是A.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 B.西北季风受海洋增温增湿后遇地形阻挡C.位于中央山脉的背风坡 D.来自海洋盛行西风受地形阻挡多地形雨参考答案:6.B7.B2. “海绵城市”建设是通过降低雨水的地表汇流,恢复城市原始水文生态特征,使其地表径流尽可能达到开发前的自然状态。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 海绵城市的建设,会使A. 年径流总量增加B. 城市地表径流减少C. 蒸发(腾)量减少D. 径流季节变化增大12. 建设海绵城市的工程措施A. 扩大绿地面积B. 加强城市路面硬化C. 提倡节约用水D. 疏浚城市河道参考答案:11. B 12. A11.海绵城市的建设,主要是增加下渗,会使城市地表径流减少,B对;降水总量不变,年径流总量不变,A错;下渗和储蓄水增多,蒸发(腾)量增加,C错;海绵城市有调节作用,径流季节变化减少,D错。
12.扩大绿地面积可以增加下渗,降低雨水的地表汇流,属于建设海绵城市的工程措施,A对;加强城市路面硬化,减少下渗,增加雨水的地表汇流,不属于建设海绵城市的工程措施,B错;提倡节约用水和疏浚城市河道与建设海绵城市没有关系,CD错。
3. 2017年3月21日,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5万多条渔船收网上岸,开始了为期3个月的春季禁渔期。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8. 鄱阳湖作为重要的湿地资源,其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A.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B. 调节气候C. 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D. 调蓄洪水19. 鄱阳湖春季禁渔有利于A. 改善湖区水质B. 保护渔业资源的可持续C. 增加鱼的种类D. 提高湖区植被覆盖率参考答案:18. C 19. B18. 本题主要考查湿地的价值,鄱阳湖作为湖泊湿地,具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021-2022年高中地理课时提升作业三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新人教版
2021-2022年高中地理课时提升作业三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新人教版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xx·温州高二检测)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该区域在荒漠化之前,盛产优质向日葵的自然条件是( )A.光照强B.气温年较差大C.土壤肥沃D.地形平坦2.⑤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充足B.水源充足C.降水丰富D.光照充足3.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措施可行的是( )A.①②③④全部种树B.①②种草,③种树C.①种树、②③种草D.①种树、②③④种草【解析】1选A,2选B,3选C。
第1题,影响农作物品质高低的自然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弱和气温日较差的大小。
图示区域降水少,说明光照强。
第2题,草原景观出现在降水量相对较多的地区,而⑤地降水量在100 mm以下,则可能该地有较充足的地表水和地下水。
第3题,降水量在400 mm以上的半湿润地区可以种树,而半干旱地区的②③由于降水少只能种草。
4.下图是全球荒漠化地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判断造成该地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沉积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C.风力沉积作用D.风力侵蚀作用【解析】选D。
图中荒漠化分布地区降水量较小,外力作用以风力的侵蚀和搬运作用为主。
(xx·衡水高二检测)我国国家林业局透露,经过多年努力,我国荒漠化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沙化土地由20世纪末的年均扩展3 436平方千米转变为目前的年均净减少1 717平方千米。
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关于自然条件对荒漠化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多雨年份会加快土地荒漠化的进程B.山地丘陵裸露的地表有利于风沙活动C.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D.气候因素对荒漠化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6.形成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原因是( )①距海洋远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④纬度高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解析】5选C,6选D。
高考地理一轮(高效演练跟踪检测)选修3.3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1.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说明苏东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为旅游景观欣赏提供的启示。
(2)“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简析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多风景名胜的自然原因,并分析其具有的美感特征。
(3)比较九江市和岳阳市发展旅游业所依托的主要旅游资源的差异。
【解析】第(1)题,“横看成岭侧成峰”说的是欣赏角度,“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是欣赏距离。
第(2)题,江南丘陵地区的气候、地形、植被等自然条件优越,所以易形成自然风景名胜,其美感主要体现在形象美、动态美、色彩美及听觉美等方面。
第(3)题,从图中读出九江和岳阳的位置,看其周围的旅游资源有哪些,然后作出比较和论述。
答案:(1)旅游景观的欣赏应选择观赏位置,包括观赏距离、角度、俯仰视等。
(2)江南丘陵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茂盛,云雾飘渺,山地富有色彩美;流水的侵蚀作用强大,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山地地貌,富有形象美;清泉飞瀑,四季流水,富有动态美;流水潺潺,鸟鸣松涛,富有听觉美。
(3)岳阳市依托岳阳楼,属于人文旅游景观,九江市依托庐山,属于自然和人文并重的旅游景观。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一处举世闻名的自然奇观,位于美国科罗拉多高原,大峡谷全长446千米,平均宽度16千米,最大深度达1 829米,平均谷深1 600米,总面积2 724平方千米。
材料二科罗拉多国家公园耗资3 000万美元的悬空透明玻璃观景廊桥,建造在大峡谷南缘老鹰崖距谷底1 200米的高空,为U字形,最远处距岩壁21米。
廊桥宽约3米,底板为透明玻璃材质。
(1)说明科罗拉多大峡谷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具有的旅游价值。
(2)该地旅游业发达,每年可吸引50万游人前来观光。
玻璃廊桥对改变旅游者观赏效果有怎样的作用? 【解析】第(1)题,科罗拉多大峡谷是由于地壳上升,流水侵蚀而成,属于著名的自然景观,因此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提升演练(三十三)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读“非洲部分地区图”,2012年1月,甲处发生了海洋风暴潮灾害,造成了当地海岸地貌的显著变化。
为了评估灾害损失,人们应采用()
①遥感②全球定位系统
③地理信息系统④数字地球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C
解析:评估灾害损失需要用到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
(2014·浙江六校联考)叠加分析就是将同一地区的两层或多层地图要素重叠在一起进行图层和属性运算,产生新的图层和属性的过程。
下图中甲、乙分别为“同一地区两种要素分布图”。
读图,回答2~3题。
2.若将甲、乙两图层进行叠加,得到的新图层是()
3.若甲、乙分别为城市交通网和地租等值线图层,叠加后生成新图层的图形信息是()
A.城市道路网类型
B.交通线与地租等值线分布
C.城市功能分区结构
D.城市商业网点分布
答案:2.A 3.B
解析:第2题,甲、乙两图层进行叠加也就是两种要素的组合,形成的新图层如A图所示。
第3题,城市交通网和地租等值线图层叠加应该形成交通线与地租等值线分布图形。
(2014·保定模拟)网上购物,因具有“商品多、价格便宜、送货上门”等突出优势,在我国得到迅猛发展。
2011年全国网购交易规模达到7 666亿元人民币。
读图,回答4~5题。
4.在各种仓库中,数量最多的可能是()
A.生产厂仓库B.物流中心仓库
C.配送中心仓库D.客户仓库
5.在网络购物中,商家发货后顾客可随时查询货物所在的位置,查询时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答案:4.D 5.C
解析:第4题,客户仓库应接近网上购物客户的所在地,由于网上购物的客户遍及全国各地,因而在网上购物环节中客户仓库的数量应最多。
第5题,在地理信息技术中,具有查询功能的是GIS。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6~7题。
6.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A.GPS—RS—GIS B.RS—GPS—GIS
C.GIS—RS—GPS D.RS—GIS—GPS
7.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
A.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
B.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
C.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
D.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
答案:6.D7.D
解析:第6题,农民利用RS技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称为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利用该系统把影像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为GPS,最后利用该系统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
第7题,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是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因此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统计城市流动人口的数量。
读“车载GPS导航监控原理示意图”,回答8~9题。
8.图中M表示()
A.制作GPS接收机B.分析交通状况
C.生成电子地图D.计算三维坐标
9.车载GPS通过公共电信网络传给交通监控中心的信息是()
A.车载GPS所在道路的拥堵状况
B.车载GPS所在地的地理坐标
C.车载GPS所在车辆的违章信息
D.车载GPS规划的导航路线
答案:8.C9.B
解析:第8题,纸质地图信息数字化与录入地名、坐标信息可以生成电子地图。
第9题,车载GPS传给交通监控中心的信息是车载GPS所在地的地理坐标。
10.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是日本地震前后的卫星图像,其中反映地震后的图像是________,请说出判断理由。
(2)获取上述卫星图像主要依赖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在营救地震被困人员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需利用的现代地理技术有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根据受灾情况,对临时灾民安置点和医院进行选址,并选择安全疏散道路,可以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
试设计一项应用该技术的课题研究项目。
答案:(1)甲房屋垮塌,道路边界模糊。
(2)RS GPS和GIS(3)GIS如
“江汉平原某年水稻长势的监测分析”“中等城市垃圾填埋场选址模式及与环境关系的分析”“油轮在某海域发生大量漏油事故时,预测其污染范围及对海洋生物的影响”等。
(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第(1)题,根据房屋的轮廓对比可以判断出地震前后的状况。
第(2)题,卫星图像的获取是利用RS技术;在营救过程中通过GPS技术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利用GIS技术指挥、协调实施救援工作。
第(3)题,GIS可以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有利于做出正确的决策;所设计项目只要有空间分布特征即可。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历时163天,开展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南大洋科学考察,极地环境综合考察专项调查,在冰川、天文、大洋等科学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
2012年4月8日顺利凯旋,为“数字南极”的建设获取了更多的第一手资料。
(1)2009年1月27日,中国第一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胜利建成,该考察站建设过程中的具体选址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________;在第28次科考中考察队监测南极冰川和海岸线变化要利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为________。
(2)“数字南极”的构建是我国南极科考的重要任务。
对“数字南极”的利用,叙述错误的是()
A.方便查阅南极地区的三维地图
B.可以对附近地区冰川、海岸线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
C.对防止极冰融化提供治理的技术
D.对地物相关信息的分析采用数字化处理
(3)地理信息技术在对南极地区进行勘探研究中,除了上述应用外,还有哪些用途?(举两例)
答案:(1)GPS RS(2)C(3)利用GPS测量观测点的海拔,确定科考队员的位置;利用RS探测资源状况;利用GIS测绘资源分布图。
(举任意两例即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第(1)题,位置的确定要应用GPS,监测环境的变化需要RS。
第(2)题,“数字南极”不能提供治理极冰融化的技术,但能为极冰融化的治理提供有用的分析数据。
第(3)题,可从GPS和RS以及GIS 等技术的应用,结合南极科考现状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