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政治史纲必看思考问答题(14)

合集下载

研究生政治理论课各专题复习思考题(完整版)

研究生政治理论课各专题复习思考题(完整版)

研究生政治理论课各专题复习思考题目录《导论》1.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丽史诗。

请你谈谈对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的认识和理解3.面对中国的发展,国际社会开始关注和认可中国的制度优势。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认为,在经济困难时期,中国的指挥和控制体系实际上比其他市场经济体系更有效。

法国《欧洲时报》认为,包括“制度优势”在内的中国特色已成为中国信心的有力支撑。

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优”在何处《当代中国基本国情》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极大提升,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但我国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还十分艰巨。

请谈谈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中国特色国际外交战略与实践研究》1 、判断一项外交战略是否成功的依据有两条,一是看其是否符合当时的客观形势,二是看其是否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请从这两个依据出发,分析中国60年来在不同时期采取的不同外交战略。

2、请分析邓小平对毛泽东外交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体现在那些方面(邓小平和毛泽东外交战略思想的不同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研究》1、如何评价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六十年2、社会主义法制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区别与联系《当前社会矛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1、您认为中国目前的教育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2、中国的贫富差距在逐渐拉大,您觉得其中有哪些原因?怎样才可以扭转这一局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执政党建设研究》1、如何理解“回顾90年中国的发展进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政治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政治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政治学思考题第一章绪论思考题1、应当如何理解政治的内涵?答:、经济学视角下的政治(1)经济学视角下的政治主要是一种功能化的政治观。

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乃至马克思那里,政治都是一定经济基础、一定生产关系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政治是一定时期内经济关系的集中表现。

当代的世界体系理论和依附论学者在一定程度上也继承了这一传统。

(2)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经济学家一般都是从个人主义的角度来观察政治,认为政治是市场缺陷的弥补者和市场秩序的维护者,政治活动本身也是理性的经济人为维护和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而展开的一些计算和运筹过程,政治关系被等同为一种交换关系。

2、社会学视角下的政治(1)社会学者从社会的角度出发,一般将政治关系、政治组织看成是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演进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或者从社会分工的角度将政治视为社会高级器官及其活动,政治存在的意旨就在于维持社会的协调运转。

(2)社会视角下的政治也是一种功能化的政治,政治成了指向整个社会的社会功能之一。

3、法学视角下的政治(1)法学视角下的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政治成了立法、守法和执法的过程。

(2)有的法学家认为作为现代政治核心所在的国家就是法律的产物,国家是位执行法律而设置的:有点法学家认为国家本身也只不过是一个法人,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和相应意志及行为能力的权利和义务主体。

4、人类学视角下的政治在当代人类学研究特别是文化人类学家的视角下,政治成了一种特定的仪式、信仰体系、符号和象征活动,是发现、阐述和表达意义的场所,政治具有自身的意义。

5、政治科学视角下的政治在当代政治科学研究中,政治首先是被当做一个科学研究的对象来对待的。

至于到底什么才是政治科学所研究的对象,政治科学领域内部也同样有着一耳光刘辩过程,在不同的时期作为政治科学研究对象的政治也并不完全一样。

就狭义而言,当代的政治主要是国家的活动及其形式和关系。

就广义而言,当代的政治是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公共权力的多哦你都敢形式及其关系。

2017年考研政 治真题+答案

2017年考研政 治真题+答案

2017年考研政治真题+答案2017 年的考研政治真题,涵盖了诸多重要的知识点和热点话题,对考生的政治素养、理论掌握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行了全面的考查。

首先来看单选题部分。

第一题往往是较为基础的概念理解,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关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随着题目的推进,会涉及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核心理论等。

比如有一道题考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但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党建方法和原则。

这道题就要求考生对这一时期的党建工作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再来看多选题部分。

多选题的难度相对较大,需要考生对知识点有更全面、更深入的把握。

比如,有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题目,需要考生清楚地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优势以及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

还有涉及到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题目,要求考生了解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中国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的贡献。

接下来是分析题。

分析题通常结合当年的时事热点,考查考生运用所学政治理论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有一道题围绕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展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而采取的重要举措。

考生需要阐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意义以及实施的路径和方法。

还有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题目。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考生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出发,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实践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以下是 2017 年考研政治真题的部分答案及解析:单选题答案:1、【答案】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答案】B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多选题答案:1、【答案】ABC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政府能够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等特点。

2017考研政治史纲:单选题四大命题思路

2017考研政治史纲:单选题四大命题思路

2017考研政治史纲:单选题四大命题思路 2017考研政治科目刚刚结束,大家翻开试卷肯定会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是可能有同学对自己的答案还有疑问,针对这种问题,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刁贺老师对史纲部分的单选题做出了详细的解析,广大考生可以作为参考。

9.【题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是要瓜分中国、灭亡中国。

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集中表现在()。

【选项】A.竞相租借港湾和划分势力范围B.外国资本在中国近代工业中争夺垄断地位C.设立完全由外国人直接控制和统治的租界D.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道蚕食中国边疆地区【答案】A【解析】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大大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领土的野心,并激化了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

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后,德、俄、英、法、日等国于1989年至1899年竞相租借港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A。

B选项错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外国资本在中国近代工业中争夺垄断地位,C选项错误,设立完全由外国人直接控制和统治的租界发生在辛丑条约之后。

辛丑条约允许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D选项错误,19世纪70至8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侵占中国周边邻国,中国陷入边疆危机。

【考点】本题考察列强侵略中国过程中,不同时间段的特点。

10.【题干】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1918年12月,陈独秀在《每周评论》中说,大战结果四“公理战胜强权”,并把美国总统威尔逊称作是“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好人”,然而,陈独秀在1919年5月4日出版的《每周评论》中的一篇文章又写道:“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导致陈独秀的认识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选项】A.中国巴黎和会外交失败B.日本对德国宣战,出兵山东C.苏俄宣布废除以前同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D.美国不愿放弃在华种种特权【答案】A【解析】1919年上半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中国政府提出的正义要求遭到拒绝。

2017考研政治党的会议知识点梳理之中共十四大

2017考研政治党的会议知识点梳理之中共十四大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第 1 页 共 1 页 2017考研政治党的会议知识点梳理之中共十四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一个重要的章节,其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又是该章第一节,从近几年考研政治真题中可以发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容几乎年年命制选择题,所以这也是我们复习毛中特的一个重要内容。

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目标正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确立的,因此需要对中共十四大有足够的重视。

从命题角度来看,中共十四大有几个重要知识是需要掌握的。

第一个是中共十四大与邓小平“南方谈话”比较。

需要注意的是“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这是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联系起来,但需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这个观点并不是在中共十四大上提出来,而是在“南方谈话”中提出来的,中共十四大是进一步明确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第二个知识点是中共十四大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一项表述的对比。

中共十四大规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而十八届三中全会则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了新的科学定位,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这并不是对中共十四大结论的推翻,而是根据时代的发展作出的新的论断。

理论和实践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

而这个新的表述已经在2014年考研政治试题中进行了考查,相信关注时政热点的考生都是对此考点有百分之百把握的。

通过对于上述两个考点的比较分析,还是要给广大考生提供两种复习考研政治的方法,一是注意类似知识点之间的比较,尤其是在毛中特和史纲中,因为历史线索和理论线索都是比较明显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

(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社会主义道路)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第四,革命任务发生变化。

(反对本国封建势力+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3)基本特征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近代化和民主化的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慢,力量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017年考研政治答案解析

2017年考研政治答案解析
2=22 万元,故 D 正确。
4. 【标准答案】 B 本题考查当代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是国家资 本所有制形式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故 B 正确。
A 是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与题意不符; C 是一种私人资本家联合占有生产资料的所 有制形式,出现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与题意不符; D 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存在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 存在的只是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
9. 【标准答案】 A
本题考查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以及《马关条约》的签定,大大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瓜 分中国领土的野心,并激化了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德、俄、英、法、日等国于 1898 年至 1899 年竞相租借港 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故 A 正确。外国人在中国设立租界是从 1845 年开始的, B 与题 意不符。 C 不是瓜分中国的内容,而是列强经济侵略的表现。“边疆危机”发生在 19 世纪 70 年代至 80 年 代, D 与题意不符。
10. 【标准答案】 A
本题考查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影响。 1919 年上半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中国是战胜国却遭到了战败国 的待遇。会议不顾中国代表的抗议,规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激 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由此引发了五四运动。这也是导致陈独秀认识发生了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 故 A 正确。 B 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 C 发生在 1919 年 7 月。 D 与题意无关,巴黎和会并没有涉及 美国在华特权问题。
2017 年思想政治理论试题 法治国提供根本保证。故 A 正确。 BCD 不符合题意。

2017考研政治“意义”类大题答题技巧

2017考研政治“意义”类大题答题技巧

2017考研政治“意义”类大题答题技巧摘要:“意义”类大题为考研政治中常见的材料分析题的类型之一,关于这类大题如何解答,分别从经济、政治、思想分化等三方面为大家进行详细思路的解析,提醒大家在解答哲学意义时一定要突出其方法论意义。

在考研政治科目中,“意义”型大题为考研政治中常见的材料分析题的类型之一,关于这类大题如何解答,分别从经济、政治、思想分化等三方面为大家进行详细思路的解析,提醒大家在解答哲学意义时一定要突出其方法论意义。

经济意义篇(一)经济意义(根据不同主体定要点) ——1.对国家●描述国内经济意义:(1)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减轻国家财政负担;(2)有利于优化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3)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小康;(4)有利于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5)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6)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7)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按价值规律办事;(8)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发挥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实施走出去战略;(9)有利于加强与各国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实现经济优势互补,发挥我国在国际(地区)经济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10)有利于应对经济全球化、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国内区域合作交流意义除上面外还要补充:(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促进经济合作交流,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经济互补;增强区域竞争力。

(11)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12)有利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3)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4)落实科学发展观;(15)有利于扩大消费,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等等;(16)国内农业方面意义除上面外还要补充:(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基础地位;产业化经营,促进结构调整,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描述对外经济意义:(1)(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收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周边)环境。

2017考研政治史纲必看思考问答题(3)

2017考研政治史纲必看思考问答题(3)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第 1 页 共 1 页 2017考研政治史纲必看思考问答题
(3)
考研政治复习背诵知识点,打好理论基础是其一,更重要大家还是要统筹全局,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和发展,学会灵活的运用。

近代史纲要部分,新东方网考研频道建议大家在复习时候掌握认真记忆下面的思考问答题,帮助巩固。

2017考研政治史纲必看思考问答题(3)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其原因是什么?
(1)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第一、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推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

第三、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第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第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第六、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

第七、祖国统一大业取得进展。

第八、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步伐。

第九、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

第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原因:
第一,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开拓进去所取得的; 第二,是中国共产党在妥善处理国内外一系列重大而复杂的问题中,经历了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不断总结治党治国治军新经验,不断增强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所取得的。

政治思考题资料汇总

政治思考题资料汇总

1、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1.中国过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稳定和完善党的各项基本政策,拥护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质是取消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社会主义建设的现代化方向,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稳定的环境,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搞好社会主义建设。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一切国家机关都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要努力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

3.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

4.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人民民主专政,承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这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执政经验,对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所做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

(2)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离开了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和意志凝聚起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也就无从谈起。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核心在于坚持党的领导。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健全民主和法制,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和可靠基础。

2017考研政治史纲分析题笔记

2017考研政治史纲分析题笔记

2017考研政治史纲分析题作者:@钟方源万能答题模版:第一问答:1840年—191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此时中国的主要矛盾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这就决定了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

为此,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进行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的先进分子进行了洋务运动,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了维新运动,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了辛亥革命,这些斗争虽然从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客观上由于敌人力量的强大,主观上各革命阶级的局限性的影响,这些斗争最终都走向失败。

1919年—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此时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此时的主要任务是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新中国。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使人民当家作主。

所以说,把题干变疑问句为陈述句。

第二问答:1949年10月1日—1956年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此时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走资本主义道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矛盾,此时的主要任务是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共产党(结合题干)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使人民成为生产资料和国家的真正主人,为改革开放后30年奠定了制度基础。

1956年至1978年社会主义建设阶段,此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我们主要任务应该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生产力。

遗憾的是,在实践活动中有一些错误。

但是,中国共产党(结合题干)在20多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也取得了建设的成就,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中“从无到有”的问题,为改革开放后30年奠定了物质基础、经济基础。

[精品]2017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

[精品]2017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答:(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4)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答:(1)资本帝国主义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3)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严重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保持着;(4)中国的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5)由于近代中国处于外国列强的斗争和间接统治之中,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是极不平衡的;(6)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极端贫困化;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及两大历史任务?答:矛盾:一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二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关系: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答: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答:历史意义:(1)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2)它是旧式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3)对孔子及儒家经典予以严厉批判;(4)有力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5)历时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原因:(1)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2)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3)笼统的把信奉上帝的西方人都视为洋兄弟;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但他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胜利的重任;2、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答:作用:(1)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3)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4)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原因:(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2)洋务运动对西方具有依赖性;(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3、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围绕三个问题展开?答:(1)要不要变法;(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4、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答:(1)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2)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3)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第三章辛亥革命1、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内容及意义?答:内容:(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3)要不要社会革命;意义:(1)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的界限,使人们清楚的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2)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2、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答:(1)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2)辛亥革命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国的建立;(3)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

中国政治历史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政治历史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可分为哪两类?治国学和治生学两类传统管理思想有哪些基本要义?重道、重变、重人、重人和、重器、重节俭什么叫三纲领?它是指《大学》基本的政治思维和思想。

《大学》开宗明义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所谓“明明德”,就是要求为学者、为政者努力彰显或觉悟人本有的纯然的道德本性。

所谓“新民”,也就是要求为学者、为政者要去帮助他人驱除心灵的污垢、走向光明。

所谓“止於至善”是要求去追求、实现至善至美的道德价值,“三纲领”不仅是古代中国人为学的纲领,也体现了儒家“内圣外王”政治思维和政治主张。

什么叫八条目所谓八条目,是指儒家经典《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格物指即事及物、参与实践。

致知指在实践中探求知识与真理。

诚意指使自我意念诚实无妄。

正心即端正心态。

修身指提高自我品德修养。

齐家指处理好家族事务。

治国即治理国家。

平天下指公平公正地治理天下,使之达到哦理想境界。

“八条目”可谓传统政治管理思想的基本理路之一。

谁是周礼的制定者答:相传周代之“礼”为周公旦制定,即所谓周公“制礼为乐”,放“礼”又称为“周公之典”如何看待商王的“尊祖敬宗”活动?商代的为政者遇到重大事情都要向鬼神卜问一番,有时要连续数次占卜。

商代的此类祖先崇拜行为不能仅仅视为原始的宗教活动,而应该认识到它不仅是在表达对祖宗的敬仰之情,而是有着鲜明的政治意义的,是当时政治活动的重要特征。

因为,为政者通过这种活动,不仅仅是要为某些难以决断的事情寻求答案,更重要的是可以借助这种方式把自己与祖先的意志联系起来,能够显示自己的权位来自先公先王,从而证明权力的正当性和君主专制的合法性。

上帝思想与天命思想有何不同点?西周的天命思想与商代的上帝思想应该说在本质上没什么两样(即君权神授、以祖配天);但周人对天命的认识比商人的上帝观念前进了一步。

这主要体现于周公的“天命不常”的思想。

出自《诗经》的“玄鸟生商”传说反映了神权与君权的结合“以德配天”思想有哪些具体内容?具体说来,周公“以德配天”思想主要包括下列三项内容(1)天命不常。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2017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详解(完整版)_0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2017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详解(完整版)_0

2017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详解(完整版) :篇一:2017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分析(word版)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word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干】某地区进入供暖季后常常出现雾霾,而一旦出现大风天气或等到春暖花开后,雾霾就会散去或减少,从该地区较长时间的数据变化看,经过人们努力治霾,污染物排放总量在持续走低;但在某些时段,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指数会迅速攀升,甚至“爆表”。

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凸显了大气污染防治的一大特点:天帮忙很重要,但人努力才是根本。

“人努力”与“天帮忙”之间的关系对我们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辩证关系的启示是()。

【选项】A.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B.人类有意识的思想活动是掌握客观规律的根本前提C.认识活动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D.尚未认识的外在自然规律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答案】A【解析】B选项表述错误,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活动是人类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

C选项错误,实践活动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

D选项错误,规律具有客观性,始终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但是并不能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故正确答案为A。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2.【题干】有人认为,既然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外部世界的反映,那么人脑里的“鬼”、“神”意识就是对外在世界上鬼、神真实存在的反映。

这种观念的错误在于()。

【选项】A.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B.把意识看成是物质的产物C.认为意识是对存在的直观反映D.混淆了人类意识自然演化的阶段【答案】C【解析】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A选项表述正确,但是与题干不符。

B选项错误,题干中的错误在于认为意识的内容直接等同于现实存在,并没有看到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来源于客观外部世界,但是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对客观世界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可以创造出现实中没有的东西。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重点问答题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重点问答题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问答题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答: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新的资产阶级和新的思想。

因此,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答: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赋予幸福。

3. 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答:(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第一,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第二,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第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阻滞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第五,具世界意义,打击了西方殖民势力,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客观: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的联合绞杀。

(3)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教训: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

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

政治思考题

政治思考题

政治思考题思考题1、分析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辛亥革命精神的关系(1)辛亥革命是促成中共诞生的历史启动点。

辛亥革命的胜利和失败,从正反两个方面,为五四运动的兴起,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直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重要的条件:第一,辛亥革命为中共创建准备了历史条件:一是推翻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共的诞生创造了适宜的社会条件;二是掀起中国近代史上的思想解放高潮,为中共诞生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三是辛亥革命为中共创建在组织上作了准备。

第二,辛亥革命为中共创建在组织上提供了借鉴:一是革命须有一个统一的、有坚实群众基础和卓越领导才能的政党;二是发动和团结群众,对加强政党力量、赢得革命胜利具有重大意义。

2、简要说明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的原因、政治基础、历史意义、经验教训原因:第一,在列强的操纵下,封建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愈演愈烈,“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这样的革命形势和历史任务要求国共两党齐心掀起大革命。

第二,共产党认为在中国当时的政党中,只有国民党比较是真的民主派。

而且孙中山及其领导的国民党在当时人们的心中,有崇高的威望。

孙中山在多次革命后也认识到依靠军阀搞革命是不行的。

所以国共合作也是两党共同的愿望。

第三,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推动。

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它是国民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而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政党,二者目标一致。

历史意义:第一,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第二,北伐战争的迅猛发展,威慑了帝国主义列强;第三,党大大地拓展了成员数量和组织,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工农武装;第四,合作失败后,使党开始成长成熟,懂得了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第五,国共合作团结了一切可团结的阶级,共同反帝反封,壮大了革命力量。

经验教训:第一,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是必要的、正确的,但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这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精品]2017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题

[精品]2017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题

上篇综述:一、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社会性质的根本转变;2、经济上,自热经济受资本主义影响开始解体;3、政治上,主要社会矛盾变为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4、思想上,传统思想受冲击,新思潮萌发。

二、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前一个是主要矛盾。

2、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一下一些基本特征:①、经济命脉被控制;自然经济虽被破坏但依旧是封建土地所有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存在但势力弱小;②、中外势力相互勾结,压迫人民;人民生活无政治权利;③、各地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不平衡。

三、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2、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生产力发展,阻碍经济技术进步,必须先改变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1、政治上,控制中国内政外交,镇压人民;2、经济上,掌控中国经济命脉,剥夺关税自由权,进行商品倾销等;3、文化上,披着宗教的外衣,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4、社会上,发动战争,屠杀人民,侵占国土,掠夺财富。

政治学思考题答案(完整版)

政治学思考题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重点问题:1、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什么?p5四点+意义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2)“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3)“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

”4)“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

”2、如何从系统论和博弈论的角度认识政治?系统论p8结合图表,政府系统由政府机构、政党、社团、领导人及公民构成。

输入→输出→反馈→二次输入→……。

博弈论p9~12对策性博弈五要素:局中人、资源、对策、规则及目标。

政治博弈的规则包括成文的宪法、法律和行政机关的决定,与不成文的传统和习惯。

政治博弈分为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

定义:政治就是运用权力的政府机构根据一套规则以决定谁得到好处及谁支付社会代价的系统化过程,其中团体与团体之间、团体与政府之间充满着合作与冲突。

3、政治与经济的基本关系是什么样的?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而政治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4、什么是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P15~16政治哲学:what should be研究政治的规范性,回答政治对错好坏问题,核心概念是公平、平等、正义、自由、民主等政治价值,是人们进行政治评价和政治分析的基本准则。

政治科学:what is研究政治的科学性,解释和回答政治现象。

5、什么是新古典主义政治学?P2220世纪70-80年代,罗尔斯的正义论和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一方面将政治学带回传统,一方面还在发挥着中介性质的作用而把政治学向前推进一大步,形成“新古典主义政治学”。

三基本特征:一、制度中心论。

不仅包括政体、制度结构,也包括中观和微观层面的规则,以及制度变迁理论和非正式规则的遗传性文化。

二、政治科学与政治哲学的统一性。

单纯的政治科学不能解释本质上复杂的政治过程,必须借助于政治哲学。

要令人信服地解释制度变迁,既少不了政治科学关于制度作用的分析,也离不开政治哲学关于制度价值的关怀。

三、研究方法上的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统一性。

2017年考研政治常考题

2017年考研政治常考题

2017年考研政治常考题单选题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A.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简答题2、(3)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这对我们今天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何现实的启示多选题3、下列选项中,属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的是()。

A.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B.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C.必须以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单选题4、科技工作者因尽到了道德义务而受到社会的尊重。

如果个别科技工作者出于私利支配,背离真善美的良知,作出危害社会的科技行为选择,如为法西斯侵略战争服务,他们就要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就要受到社会的制裁。

还有一类不正当的科技行为,如非法占有他人成果,这也应受到谴责和制裁。

要防止类似事情的发生,科技人员的良知作用非常大。

可见()。

A.对于剽窃他人成果的人要处以重罚B.科技人员应遵守的道德规范要比普通人高C.科技的发展与进步,需要科技工作者道德素质的提高D.要用法制来规范科研工作单选题5、浙江省十三次党代会的报告指出,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积极倡导以()为内涵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

A.务实、创新、诚信、奉献B.务实、守信、崇学、向善C.开放、奉献、包容、和谐D.勤劳、勇敢、自强、诚信多选题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具体表现在()。

A.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B.体现了我们党新的执政理念,即从强调革命斗争到强调建设发展C.是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的迫切需要;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D.是抓住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单选题7、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是A.加强原始创新B.加强自主创新C.加强集成创新D.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多选题8、2007年10月2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决定写人党章的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讨论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讨论题

1、分析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对中国的影响。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近代中国具有“双重作用:积极作用:(1)政治: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明清以来的“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中国一步步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潮流之中,加速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瓦解。

(2)经济: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把西方的先进技术传入了中国,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刺激了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中国的经济逐渐融入世界,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3)思想文化:帝国主义的入侵唤醒了一部分中国人,他们为救国图存开始奋斗,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等一系列思想文化运动蓬勃发展。

2、消极作用:(1)政治: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独立,从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并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从而使独立的中国逐渐沦为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2)经济: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的海关和对外贸易,控制了中国的交通事业;中国逐步地形成了对帝国主义资本的依附;压制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民族资本主义逐渐陷入困境。

(3)思想文化: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受到西方思想文化冲击。

(4)其他:大量中国人民惨遭杀害,是历史的巨大灾难。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造成近代中国贫穷和落后的总根源。

2、分析近代先进人士对国家出路的探索有何联系和差异。

联系:近代先进人士从学习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继承与发展。

但它们在性质与活动意义上有较大的差异。

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失败了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戊戌变法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新文化运动是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提倡民主和科学的伟大的民主主义思想解放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第 1 页 共 1 页 2017考研政治史纲必看思考问答题
(14)
考研政治复习背诵知识点,打好理论基础是其一,更重要大家还是要统筹全局,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和发展,学会灵活的运用。

近代史纲要部分,新东方网考研频道建议大家在复习时候掌握认真记忆下面的思考问答题,帮助巩固。

2017考研政治史纲必看思考问答题(14)
14、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一,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着。

第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制定、实施了一套完整的抗战策略和方针,提出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思想,对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中国共产党通过游击战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也为抗日战争的战略返攻准备了条件。

第四,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