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治》简答题

合集下载

浙江省政治学考基础知识(经济、政治部分) 填空、简答题

浙江省政治学考基础知识(经济、政治部分)      填空、简答题
13、按照消费交易方式分,可以分为()。
消费按照消费的对象,可以分为()。
按照消费的目的分,可以分为()。
14、什么是消费结构:
15、什么是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降低,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消费结构()。
16、有哪四种消费心理?
17、理智消费的原则有哪四个?
18、生产()消费。生产()消费的(),
生产为消费()。
4、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人民币币值(),外币的汇率()。
5、价值()价格,供求()价格。
6、卖方市场与买方市场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是()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降时()市场。
7、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比。
8、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9、价格变动对()的需求量影响比较(),对()影响比较大。
12、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
13、人大代表的权力有哪些?义务有哪些?
14、中国共产党
(1)性质:
(2)宗旨:
(3)地位:
(4)执政方式: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5)中共的执政理念?
15、我国的政党制度全称?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





16、人民政协围绕()和()两大主题,履行()()(
10、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1、牛肉与猪肉互为()商品,牛肉价格上升,牛肉的需求量(),猪肉的需求量();乒乓球与球拍互为()商品,乒乓球的价格上升(),乒乓球的需求量(),球拍的需求量()。
12、消费水平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和()。
收入是消费的(),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及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及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及参考答案(部分)一、简答题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特点及人们与经济规律的关系是怎样的?答: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

经济规律的特点是:①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②经济规律发生作用不能离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③各种经济学都带有阶级性,因而会影响经济学对经济规律认识的程度。

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为社会谋福利。

但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而失败。

如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由于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后来经济上的蹦溃。

2、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作用是什么?答: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其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价值量为基础。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有:①价值规律作用于各生产部门内部的关系,刺激生产者通过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在展开激烈的竞争、促进商品生产者发生分化,形成优胜劣汰的局面。

③价值规律作用于部门之间的关系,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

3、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因素,该规律如何实现?答: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是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

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之间分配的因素:一是社会的需求结构;二是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

这一规律有两种实现形式:一是完全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二是政府的干预,即有意识的分配。

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主要依靠价值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

4、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答:剩余价值规律,就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剩余价值的客观必然性。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

1、简述劳动二重性学说在政治经济学中的重要意义?答:①把生产商品的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上所完成的伟大的革命性变革。

②由于确立了劳动二重性学说,确立了真正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③正事依靠劳动二重性学说,马克思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创造了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其他一系列学说。

劳动价值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石。

2、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答:①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②货币共有五种职能,分别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其他三种职能则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二者的基础上逐渐产生的。

3、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分的依据及意义?答:①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根本是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②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叫做不变资本。

以劳动力形成存在的资本,价值量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叫做可变资本。

③区分的意义在于: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第二,为了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正确反映剥削程度的概念是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4、简述资本积累的实质及其客观必然性?答:①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别人劳动的成果,来继续无偿占有别人更多的劳动,以扩大资本规模和增殖资本价值。

②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在于:一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生产目的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

二是资本主义竞争是迫使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5、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哪些?答:①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

③所有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④预付资本的总量大小。

6、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要经历哪些阶段和采取哪些职能形式?答: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要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

1. 简述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答:①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取必需的物质资料的社会经济活动。

②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因为:第一,人类要生存就需要有食物、衣服、住房等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这些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才能获得。

第二,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从事其他各种社会活动的先决条件。

2. 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答:①社会生产力就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在生产过程中征服和改造自然界创造物质资料的能力。

②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由于科学技术日益广泛和深入地渗透到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中,引起它们素质的提高,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科技越是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管理,就越能提高生产力的水平,可见,科技包括在生产力之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3.简述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与特点。

答:①经济规律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

②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第一、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经济规律的作用都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和制定经济规律。

但人们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

③经济规律的特点:经济规律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的,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具有阶级背景。

④经济规律有三种类型,第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所共有的经济规律:第二,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第三,某种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

4.什么是商品,商品的价值是什么决定的?答: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是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价值是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②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有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区别。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

•1.如何认识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经济规律有何特点?(8分)•答.(1)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分)•(2)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经济规律,但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

(3分)•(3)经济规律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它是随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第二,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离不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第三,在阶级社会里,人们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带有阶级性。

(3分)•人们在经济活动中为什么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8分)•答.(1)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分)•(2)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这是因为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

(3分)•(3)虽然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即人们可以在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利用经济规律为社会谋福利。

但是,在经济活动中,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最终导致经济活动失败。

(3分)•.简要说明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

(8分)•答.(1)价值规律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

(2分)•(2)价值规律的作用体现在:(6分)•第一,价值规律作用于各生产部门内部的关系,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第二,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展开激烈竞争,促使生产者发生分化,造成优胜劣汰的结果。

•第三,价值规律作用于部门之间的关系,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

•• 2.什么是货币流通规律?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有哪些??(8分)•答.(1)货币流通规律是指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

(2分)•(2)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第一,待售商品的总量;第二,商品的价格水平;第三,货币的流通速度。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

简答题41.简述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答:依据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作用的方式不同,相应地经济增长方式划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二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1)粗放型增长方式是在生产要素质量、结构和使用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扩张,通过扩大生产场地、添加原有技术水平的机器设备、增多劳动力投入等等来实现经济的增长。

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实质就是单纯以数量的增长速度为中心,即单纯数量扩张型的增长方式。

(2)集约型增长方式是依靠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增加资金、设备、原材料的利用率等等来实现经济的增长。

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实质就是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即质量效益型的增长方式。

42.简述实现资本连续循环的基本条件。

答:产业资本实现连续不断地循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必须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列存在,即具有并存性。

(2)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每一种职能资本在时间上相继进行转化,即具有继起性。

43.简述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区别。

答:(1)它们表示的关系不同。

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表示预付资本增殖的程度。

(2)二者在量上也有差别。

由于预付总资本在量上大于可变资本,从而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

因此,利润率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3)剩余价值率表明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可变资本,而利润率却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似乎剩余价值是由全部预付资本产生的。

44.垄断利润的获取途径有哪些?答:垄断利润获得的途径是:(1)加强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

(2)垄断组织以垄断低价购买非垄断企业的产品,并以垄断高价出售自己的产品,来掠夺非垄断企业剥削到的一部分利润。

(3)加强对国外人民的剥削.(4)通过资产阶级国家的财政和信贷,对国民收入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家的再分配。

45.为什么要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答:(1)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

1、社会再生产的含义及其内容、简单再生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方式?答:社会再生产的含义及其内容:(1)社会生产、总是连续不断、周而复始地进行的。

再生产就是、生产的不断重复和更新,再生产过程就是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生产过程。

(2)任何社会再生产都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另一方面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因此,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答:简述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社会再生产按照他的规模来划分。

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1)简单再生产是指规模不变的再生产,扩大再生产是指超过原有生产规模的再生产。

(2)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和出发点,如果简单再生产都不能维持,就根本谈不到进行扩大再生产。

(3)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再生产总是包含在扩大再生产之中。

答: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方式:(1)扩大再生产从其实现的方式来看,分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

(2)外延扩大在生产是指在生产技术和劳动效率不提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扩大再生产场所,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来扩大生产规模。

内涵扩大再生产是指依靠生产资料效率的提高来扩大再生产规模。

2、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2)经济增长是着重反映国民经济数量变化的概念,而经济发展是既反映国民经济的数量变化,又反映国民经济质量变化的概念。

(3)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经济增长,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发展。

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1)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者的素质。

(2)科学技术及其应用。

(3)生产管理和劳动组织。

(4)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

(5)自然条件。

(6)产业结构和比例关系。

(7)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1)粗放型经济增长是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扩张来实现的经济增长,它是在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实现的经济增长。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国贸161班1.简述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的关系。

(1)商品二因素的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统一性的表现:①价值必须以使用价值为的物质承担者;②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价值; 总之,二者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缺一不可。

矛盾性的表现:①生产使用价值的直接动机是为了实现价值;②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实现,是两者的分离;③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实现以商品交换为条件。

(2)劳动二重性的关系:统一性: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矛盾性:①形式不同②反映的关系不同③作用的范围不同④考察对象不同(3)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商2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是:二重性决定二因素。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生产商品所消耗的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2.简述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

首先,资本积聚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而实现的,随着单个资本的积聚,社会资本总额也会增大起来;而资本集中则是众多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它是原有资本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和重新组合,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

其次,资本积聚的拉长受到社会财富(包括追加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绝对增长的限制,它的增长是比较缓慢的;而资本集中的进展,则不存在这种限制,它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大量的资本。

或者主要区别在于:(1)资本积聚是在资本积累基础上实现的,因此它不仅使单个资本增大,同时还增大了社会总资本的总量;而资本集中只是现有分散资本的合并,不会使社会总资本增大。

(2)资本积聚的数量受到社会财富增长程度等因素的限制;而资本集中则不受这些因素的限制。

(3)资本积聚由于受到资本积累能力和社会财富增长的限制,速度是比较缓慢的;资本集中因为不受种种条件的限制,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所以速度比较快。

3.什么是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过剩人口?资本有机构成为何有不断提高的趋势?(1)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的构成应从两方面来考察。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

7、产业结构优化和高度化对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
产业结构优化或合理化,对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是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其次,它是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再次,它是一国经济进入新的成长阶段的客观要求;最后,它也是迎接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大调整挑战的迫切需要。
8、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பைடு நூலகம்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必须是多层次多渠道的。可选择的出路大致有三个:(1)“离土不离乡”,即到小城镇就业。(2)“不离土也不离乡”,即在经营农业的同时兼营家庭工业、家庭运输业等。(3)“离土离乡”,即到城市和工业中心就业。其中,“离土不离乡”是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
第三,按劳分配在全社会范围内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主要是以企业为单位来进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商品生产和经营的主体,具有法人地位,具有自已特殊的经济利益。按劳分配的实现同企业经济效益密切相关。由于每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的效果不同,经济收入不同,因而每个企业的劳动者的劳动收入的水平也就不同。劳动者个人收入的多少,不仅取决于本人的劳动状况,还取决于企业经济效益的状况。这就决定了现阶段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原则还只能在企业范围内实现。以企业为主体进行按劳分配,可以把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同企业的经营效果直接挂起钩来,有利于调动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
总之,社会主义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只是极少数人富裕和两极分化更不是社会主义,只有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
3、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个性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特征外,还具有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个性特征。主要表现是: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

政治经济学复习简答题导论及第一章1、简述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及其三要素物质资料的生产:指人们以某种方式结合起来运用劳动资料去加工改造劳动对象,使之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

(1)物质资料生产的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2)生产资料:劳动对象与劳动资料的总和(3)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2、简述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容及决定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因素内容:社会生产关系具体包括四个基本方面(广义的社会生产关系):狭义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

因素:生产力3、试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的内容a、这个规律也叫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矛盾运动的规律。

它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都起作用,是一切社会形态所共有的经济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而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4、什么是经济范畴?经济范畴就是对经济本质的概括和反映5、简述经济规律的性质、特点和类型性质:经济现象与经济过程的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

特点:a与自然规律不同,经济规律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b经济规律不是永恒的c与自然规律不同,经济规律具有阶级性类型:a、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普遍存在的经济规律b、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c、在某一特定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为什么说经济规律是客观的?怎样理解人们可以正确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a经济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并发挥作用不与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不可以制定,修改和取消经济规律b经济规律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毫无作为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使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为人们带来经济利益。

6、试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指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用以认识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生产关系)的方法的总和,包括认识论和具体的研究方法。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

1.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之间分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主要因素有两个:((1)社会的需求结构。

社会需求的结构提出对各类产品及其数量的要求,也就是提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要求,从一个方面决定社会总劳动如何分配于各个部门。

(2)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

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主要从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长度、劳动强度三个方面决定生产各种一定数量的产品需要多少劳动量。

它从另一方面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

2.一国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商品交易,在什么情况下能获得比较利益?(1)商品国际价值的大小是由国际范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商品国别价值的大小则是由生产国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只要用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的比值较小的商品换回其比值较大的商品就可以获得国际比较利益。

具体来说,可以发生在以下三种场合:第一,用国别价值小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回国别价值等于或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

第二,用国别价值等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回国别价值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

第三,用国别价值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回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相比其比值更大的商品。

3.科技进步是怎样推动经济增长的?(1)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

(2)技术进步通过两种途径来推动经济增长:一是技术进步通过对生产力三要素的渗透和影响,提高各个部门和行业的生产率,推动经济增长。

二是在高科技基础上形成的独立的产业,其产值直接成为国民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

1.合理的产业结构的主要标志是什么?(1)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以及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和相互关系。

(2)合理的产业结构的主要标志是:第一,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第二,各个产业部门互相协调;第三,能够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第四,能够提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机会;第五,能够推广应用先进的产业技术;第六,能够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简答题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简答题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简答题1、为什么说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的统一?答: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两者是统一的,相互依赖,互为条件,共处在商品体中,缺少任何一个,都不能成为商品。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互相矛盾,互相排斥。

商品只有首先证明具有社会使用价值,才能实现其价值;而为了实现其价值,又需要先让渡使用价值。

并且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2、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怎样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答:私人劳动想要实现向社会劳动的转化,就要把不同形式的具体有用的劳动还原为同质的一般劳动即抽象劳动,这样就产生了劳动的二重性;由于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这样又产生了商品的二重属性。

所以在商品经济中,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就表现为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成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3.商品的价值为什么要表现在货币上?为什么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内在矛盾的产物?答: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货币之所以能够起到价值尺度的作用,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有价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就要把商品的价值表现出来。

在商品交换过程中,每个商品生产者都希望用自己的商品能够交换自己所需的其他商品,希望自己的商品能够自由地交换他人的商品,在商品交换矛盾要求社会上存在着为所有商品生产者所认可的价值代表以解决其困难,每个商品所有者为了使自己的商品在他人商品面前真正的‘价值代表’,就力求把自己的商品首先换成某种人们普遍接受的商品,由于商品金银的自然属性,成为货币,货币由此产生。

4、试论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实现。

答: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即是价值规律在价值实现中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作用:(1)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

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从而调节商品的生产和流通。

(2)价值规律的激励作用。

价值规律能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P71
47.试述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48.试述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和根本目的。
41.简述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决定作用。P20
44.简述资本全球化的根源。P200
45.简述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之间的关系。P391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总体小康的特征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P386
47.试述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P128
46.试述我国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这一对外开放战略的依据和意义。P402
47.试述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含义以及二者的联系和区别。P69
48.为什么说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
46.试述货币的产生及其本质。P59
47.试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P187
42.马克思是怎样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
43.简述资本主义地租与封建地租的区别。P159
44.简述国家垄断资本再生产的功能。p
45.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其实质。P379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
48.试述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P169
41.简述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P57
42.简述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P87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复习资料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复习资料

第一章一.社会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是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个环节。

生产是起点,居于首要地位,是起主导作用的环节,是具有决定意义的环节;交换和分配时中介环节;消费是终点。

从再生产过程来看,消费也是起点。

生产决定交换,分配和消费,交换,分配和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第二章二.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商品能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1.二者共处于商品的统一体中,互相依赖、不可分割。

2.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在一定条件下(商品交换成功)使用价值可以转化成价值。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为什么。

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此矛盾源于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不同利益主体的存在。

1.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存在于商品经济的一切发展阶段,并决定着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2.。

,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3.。

,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得到解决。

四.价值规律的作用。

1.可以自发的调节生产和流通,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促进生产者的优胜劣汰,导致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五.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自由的市场主体。

2.完善的市场体系。

3.规范的市场机制。

六.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

商品之所以具有二因素,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

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是指人类无差别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

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其劳动的社会关系。

第三章七.劳动力价值包括的内容。

1.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八.不变,可变资本划分的根据和意义。

根据: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或价值增值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与论述题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与论述题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一1、为什么说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1) 它决定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方式;(2) 它决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性质;(3) 它决定产品的分配形式。

2、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 生产力主要是由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和生产工具两项要素构成。

(2) 生产力的要素都同一定的科学技术有紧密的联系: 第一,人的科学技术知识愈丰富,劳动技能也就愈高; 第二,社会科学技术水平愈发展,生产工具也就愈先进。

(3) 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者,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就能大大增强改造自然的能力。

3、经济规律为什么具有客观性?原因有二:(1) 导致经济规律产生,发挥作用,发生变化的条件是客观的。

(2) 任何经济规律都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4、劳动资料: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5、生产力: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界,并获取适合自己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能力,它体现了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6、经济规律: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政治经济学简答题二1、怎样理解商品二因素,它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关系怎样?(1)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它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2) 使用价值是物的有用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使用价值是价值或交换的物质承担者,它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3)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

(4)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

具体劳动是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它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它形成价值。

2、试述商品二因素的相互关系商品二因素即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相互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 二者是统一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共处于统一体中,缺少就不成其为商品。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1.简述商品二因素的相互关系。

一、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

前者4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后者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二、商品二因素具有统一性。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三、商品二因素又具有矛盾性,是互相排斥的。

商品生产者为占有价值必有让渡其使用价值;消费者为得到使用价值必须支持价值。

2.平均利润形成后,部门内部的各企业是否还有利润率的差别?一、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只是各部门之间利润率平均化,并不排除各部门各企业之间利润率的差别。

二、平均利润形成后,部门内部各企业仍存在着商品个别生产价格和社会生产价格的差别。

三、个别企业由于生产条件优越;劳动生产率较高,其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会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从而获得超额利润。

3.简述价值规律为什么会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一、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价值量必须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二、个别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他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会低于社会价值,按社会价值销售商品,可获得更多利润。

三、商品生产者为得到更多盈利,便都力求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4.解释固定资本无形磨损及其形成原因。

一、固定资本无形磨损,是指固定资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内,由于生产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耗。

二、无形磨损分为两种情况:A、由于生产方法改进和劳动资料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引起固定资本价值的贬值。

B、由于出现新技术和新发明引起原有固定资本价值的贬值。

5.简述价值规律为什么会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一、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价值量必须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二、个别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他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会低于社会价值,按社会价值销售商品,可获得更多利润。

三、商品生产者为得到更多盈利,便都力求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6.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第一,发展是由我国目前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第二,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

它具有市场经济的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又具有自己的鲜明特征: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市场经济;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政府实行强有力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答: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4、我国现阶段为什么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同时还必须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答:我国现阶段为什么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同时还必须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由展是由我国目前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5、我国现阶段的公有制经济成分与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分别包括哪些?答:公有制经济成分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以及各种混合所有制中的非国有、非集体成分。

6.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看不见的手”是指什么?答:供求、价格、竞争等市场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自动引导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调节着人、财、物的合理流动和有效使用。

7、市场经济的规则有哪些?答:自愿交易、平等竞争、诚实守信、等价有倡。

第五课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上的目标有哪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是什么?答:(1)第一、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第二、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第三、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城镇人口明显增加,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第四、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人民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它标志着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关系到我国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性转变,关系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2、改革开放初,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党中央的“新三步走”战略?邓: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们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们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新三步走: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再经过十年的努力,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3、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含义及内容?答:新型工业化就是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

内容: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社会化和信息化。

4、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是什么?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5、如何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答:我们要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利用经济、法律、行政、技术、道德等手段,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6、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答: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六课1、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答:第一、对外开放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第二、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对外开放。

第三、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2、什么是经济全球化?我们如何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来应对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答:(1)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技术、资本等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其表现形式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2)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们要提高风险意识,高度重视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增强自我保护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一是要正确面对全球化;二是要积极参与全球化;三是在全球化中加快发展本国经济,增强我国的整体经济实力。

*3、对外开放的作用?4、如何理解“引进来”和“走出去”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和重要渠道?答:“引进来”和“走出去”共同构成支撑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的两大支柱。

我国要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打开两个市场,学会组织国内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两套本领,更直接地投身国际市场竞争,更有效的参与国际分工与经济合作,以适应经济全球化潮流。

第七课1、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答:第一、人们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第二、人们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2、坚持和完善人们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为什么要坚持好完善人们代表大会制度?)答:第一,人们代表大会制度植根于人民群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第二,人们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第三,人们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有利于人民牢牢掌握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第四,人们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3、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有哪些?答1)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第一、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它们之间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第二、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第三、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

第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4、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答:1)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

2)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4)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

5)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在我国,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谐社会的建设、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5、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何优越性?答: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我国采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来解决民族问题,是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做出的选择,它有着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第一、我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第二、我国民族状况有自己的特点,从分布情况来看,“大杂居,小聚居”;从民族关系来看,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合作互助、不可分离的关系。

第三、我国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政治认同。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第一,有利于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

第二,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第三,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第四,有利于把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协调起来。

6、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有哪些?答: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企事业职工代表大会。

7、我国的国体、政体及二者的关系?答: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我国的政体:人们代表大会制度。

二者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和反映国体。

8、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哪个?它有哪些职权?其常设机关是什么?答: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它的职权: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9、我国人大代表的地位及其权利义务有哪些?答:地位: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任期五年。

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义务:遵守法律,带头执行法律,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严格依法办事;协助贯彻执行法律;联系群众,听取和反应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接受人民监督,当好人民公仆。

*10、人民政协的性质、职能?答:性质: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中重要形式。

职能: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第八课1、为什么说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党的领导既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保证,又是坚持依法治国的重要保证。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实行依法治国,才能把党的主张与国家意志、人民意志统一起来,才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这一这会注意民主政治的本质。

2、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有哪些?答:人们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为什么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为什么说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答: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都来自人民,这决定了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第二、民主与社会主义具有不可分割性。

社会主义越发展,民主也越发展。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目标。

第三、扩大人民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要求。

第四、发展基层民主,确保基层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方向。

4、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答:第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能够有效整合人民群众中各个阶层和群体的不同利益。

第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能够在现代化建设中为何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协调发展。

第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能够保持国家长期稳定发展,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第九课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有哪些?答: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政治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个各民族团结。

(2)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3)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