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荧光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检测的比较分析
免疫组化与免疫荧光的区别2页
免疫组化与免疫荧光的区别2页
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的区别是免疫荧光属于免疫组化,是免疫组化中的一种技术方法。
免疫组化检查指应用免疫学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确定组织或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相对的定量检查。
按标记物质的种类分类,如荧光染料、放射性同位素、酶(主要有辣根过氧化物酶和碱性磷酸酶)、铁蛋白、胶体金等,可分为免疫荧光法、放射免疫法、免疫酶标法和免疫金银法等。
按染色步骤分类,可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间接法的灵敏度提高了许多。
综上,免疫荧光法是免疫组化检查的一种技术方法。
免疫组化与免疫荧光都是经过免疫原,两者原理相似,仅是显色剂不同。
免疫组化使用酶进行显色,而免疫荧光一般不使用酶进行显色。
另外,免疫组化通常在明视野进行观看,而免疫荧光则是在暗视野观看。
患者进行治疗首先需明确诊断疾病,若无精准诊断则无精准治疗。
免疫组化与免疫荧光的真正目的均为明确病理诊断,以便患者获得精准治疗。
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的基本原理,也就是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显色,来确定组织
细胞内的抗原,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和相对定量的研究。
进行免疫组化的时候,经常使用的显示剂包括荧光素、酶、金属离子或者是同位素。
免疫荧光就是将不影响抗原抗体活性的荧光色素,标记在抗体或者抗原上,与其相应的抗原或抗体结合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呈现一种特异性荧光反应。
原位杂交和免疫荧光
原位杂交和免疫荧光
原位杂交和免疫荧光是两种常见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
这两种
方法都可以用于研究生物分子的定位和分布情况,进而揭示生物学过
程和功能。
下面我们分别来介绍一下这两种方法。
原位杂交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主要用于检测和定位细
胞或组织中特定的DNA或RNA序列。
原位杂交的基本步骤包括:制备
探针,标记探针,处理样品,杂交和探针探测。
通常情况下,原位杂
交用于检测单个基因或特定基因家族的成员,可用于研究基因组结构、基因表达和基因型等方面。
该技术在医学诊断和药物开发方面也有广
泛应用。
免疫荧光是一种检测生物分子定位和分布情况的常用方法。
它利
用抗体与标记化学物质(如荧光素)相结合,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生
物分子的定位和分布情况。
免疫荧光主要应用于研究细胞内的蛋白质
定位和分布,也可用于研究病毒感染等方面。
该技术不仅能够静态观
察生物分子的分布情况,还可以通过时间分辨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分
子的动态行为。
虽然原位杂交和免疫荧光技术各自有其独特的应用范围和特点,
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即能够在不破坏组织结构的情况下观察分
子分布及定位情况。
这种特性使得这两种技术成为研究生物分子功能
和生物学过程的重要工具。
总之,原位杂交和免疫荧光技术是分子生物学领域内的两个重要
实验方法。
它们都能够在细胞或组织中观察特定生物分子的定位和分
布情况,为揭示生物学过程和功能提供帮助。
EGFR荧光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检测的比较分析解析课件
暗处自然干燥玻片后加DAPI复染 液,放于暗盒中复染5min
Olympus BX51型荧光显微镜在 DAPI/FIFC/RHOD三色滤光镜激 发下观察间期细胞荧光杂交信号
检测方法
• (2)IHC检测:
及肺癌预后的判定提供重要信息。目前临床病理工作中,
对EGFR基因扩增的检测使用较多的方法有荧光免疫原位杂
交(FISH)技术、免疫组化(IHC)检测技术、PCR扩增检
测技术等。本文将对荧光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两种检测进
行比较分析。
材料
• 标本来源: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 年1月~2011年1月行支纤镜及手术切除的NSCLC病 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30~85岁, 中位年龄58岁。所有标本均经10%中性缓冲福尔马 林液固定,常规石蜡包埋。40例标本行连续切片 ,同时行FISH检测与免疫组化检测。
煮沸去离子水处理15min
室温下2×SSC中漂洗2次, 每次5min
在组织上滴加蛋白酶K工作液,在 37℃预热的孵育盒中消化3~5min
室温下用2×SSC溶液中洗涤2次,每 次5min,乙醇梯度脱水,自然干燥
避光环境中,探针混合液滴于玻 片杂交区域
在温度80℃的自动杂交仪中变性 5 min,42℃杂交16小时
前言
•
近年来,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为治疗靶标的分子靶向治疗在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
治疗中越显突出。EGFR基因的检测不仅可以为分子靶向药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扩增
11 2 8・
临床与 实验病理 学杂志
JCi x ahl 0 1N v2 ( 1 l EpP to n 2 1 o ;7 1 )
荧 光 原位 杂交 技 术 检 测 非 小 细胞 肺 癌 E F G R基 因扩增
王 晓敏 , 李 军 , 袁
摘要原位杂交 ( IH) FS 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 ( o—m lclln acrN C C 表皮生长 因子受体 ( pdr nns a e gcne , S L ) l lu eie-
扩增 (6 6 % )5例为 成簇 扩 增 (7 7 %) 以肺腺 癌 为 主 ( 22 %) K s靶 向药 物 治 疗 有效 率 ( R) 中位 生 存 时 间 6 .7 , 2.8 , 7 . 2 。T I R 、
(S 和 1 M T) 年生存率分别为 6 . 1 、35个 月和 5 . 6 , 照组分别 为 3 . 9 76个月 和 3 .3 , 1 1% 1. 55 % 对 5 8 %、. 3 3 % 差异 均有 显著性 ( P
s l c l l ng c nc r a d ci i a a u ma l el u a e n ln c lv l e
W ANG Xio mi a — n,L u ,Y I n J UAN Yo g n ,WANG —u Yiy
( eat n o ahl y a cr eer aoao , h n i r neC ne H si l X ’n 7 0 6 ,C ia D p r tfP to g ,C ne R s c L brtr S ax  ̄i acr o t , ia 0 1 h ) me o ah y P c pa 1 n
t s e s mp e r m 7 p t n swi C C w r ee td b I H.T e p t n s w t i u a l sfo 5 a i t t NS L e e d t ce y F S s e h h ai t i EGF e e a l ia in p s ie a d n g t e e h R g n mp i c t o i v n e ai f o t v
荧光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HER-2表达的临床意义
荧光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HER-2表达的临床意
义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HER-2在乳腺癌中的
表达程度与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
荧光原位杂交(FISH)与
免疫组化(IHC)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测HER-2表达的方法之一。
免疫组化法通过检测HER-2蛋白在乳腺癌细胞膜上的表达水
平来确定HER-2的状态。
它是判断HER-2高表达的最常见方法,通常可以在乳腺癌组织切片中快速检测,检测结果可定量化。
但是,免疫组化法不能直接测量HER-2基因水平,由于
存在不能确定的判断标准,结果可能存在误差。
FISH法是测量HER-2基因扩增的直接方法。
对于免疫组化测
试结果不确定的患者,FISH测试需要进一步检测HER-2基因
是否扩增。
如果FISH检测结果显示HER-2基因扩增,则患者很可能需要接受更为积极的治疗。
通过比较FISH和免疫组化方法的结果,可以更好地确定个体
患者HER-2的表达情况,并作出更为准确和有效的治疗决策。
例如,HER-2扩增和免疫组化高表达的患者可能受益于靶向HER-2的治疗,如赫赛汀。
此外,HER-2基因扩增可能是预
后不良的风险因素,需要密切监测治疗反应和疾病复发。
因此,FISH和免疫组化是乳腺癌HER-2表达检测的重要手段。
这些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度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可以作为指导乳腺癌个体化治疗的重要依据。
免疫组化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的区别
免疫组化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是生物医学领域常用的实验技术,它们在细胞和组织的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虽然它们都是用于检测特定蛋白在生物样本中的表达情况,但在操作方法、原理和应用范围上却有着明显的区别。
在本文中,我将深入探讨这两种技术的区别,并就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全面评估,以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并灵活运用这两种技术。
1. 免疫组化法免疫组化法是一种用于检测组织或细胞中特定蛋白表达的技术。
它的操作流程大致包括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切片、脱蜡、抗原修复、蛋白质检测、染色和显微镜观察等步骤。
在实验过程中,首先需要将样本切片,并通过特定的固定、脱水和包埋步骤将其固定在载玻片上。
随后,利用抗原修复方法还原蛋白的空间结构,以便后续的免疫染色。
接下来,通过加入特定的抗体和标记物,可以对目标蛋白进行特异性染色,并最终通过显微镜观察蛋白在组织或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2. 免疫荧光染色法免疫荧光染色法是利用特定抗体与荧光染料结合,通过检测荧光信号的方式来标记和检测生物样本中的特定蛋白表达。
它的操作流程也包括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切片等步骤,与免疫组化法的操作步骤较为类似。
不同的是,在免疫荧光染色法中,需要利用特定的荧光标记的二抗或荧光素-抗素进行染色,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设备观察样本中荧光的分布情况,从而检测目标蛋白的表达位置和水平。
在应用范围方面,免疫组化法主要用于研究组织切片或细胞样本中特定蛋白的表达情况,可以定量地评估蛋白的表达水平和分布情况,适用于体内和体外实验样本。
而免疫荧光染色法由于其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特点,适用于细胞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可以用于检测细胞中蛋白的定位、表达和相互作用等,是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研究中常用的技术手段。
在本文中,我主要介绍了免疫组化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的操作原理、步骤和应用范围,并就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评估。
通过对这两种技术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并在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中更加灵活地运用这些技术来开展生物医学研究。
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
显色特点: ---棕红色 ---不溶于水,但溶于脂类溶剂 ---容易扩散 ---不能永久保存 3)4氯1萘酚(4-Chloro-1-naphthol,CN) 显色特点: ---蓝色 ---不溶于水,但溶于脂类溶剂 ---容易扩散 ---不能永久保存 4)四甲基联苯胺(3,3‘,5,5’-Tetramethylbenzidine,TMB)
二、常用于标记抗体的标记物
一)酶(enzyme) 1.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 HRP) 辣根过氧化物酶的作用物(底物,substrate) 1)二氨基联苯胺(3,3'-diaminobenzidine,DAB) 显色特点: --- 棕色 ---不溶于水及脂类溶剂(酒精 ethanol, 二甲苯xylene) ---不扩散 ---永久保存 2)3氨基9乙基卡巴唑(3-Amino-9-Ethylcarbazole,AEC)
3)包埋:用于冰冻切片组织的包埋剂是OCT ( Cryo Embedding Medium )
4)切片:将包在OCT中的组织安装在冰冻切片机上进行切割,切 片的厚度一般为5-20μm。 5)后固定:适用于四)预防脱片的措施: 1. 载玻片的处理: 重铬酸钾(bichromicum Kalium)浓硫酸(concentrated sulfuric acid)清洁液浸泡24小时 充分流水冲洗 离子水冲洗2遍 烘干
免疫组化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EGFR突变的进展
者 采用细 胞学切 片标本 或小活检标 本进 行检测 。D N A检测 方 染色为 阳性 ,经 结果显示 ,第一种方法效果最佳 。有研究指 出 法 也可检测患者的疾病突变情况 , 但该种检测方法灵敏度较低 , ] 免疫组化法检 测若特异度 高,则其误诊率较低 ,但其灵敏 且 对样本标 准较高 ,只能对 含量 >3 0 % 的突变基 因进行检测 , 度 波动 范围较大 。 说明实际运用 中存在 E G F R突变的漏诊病例 , 因此 D NA检测 方法具有 一定局限性 。随着 医疗技术水平 的不 需借助其他灵敏度高 的方法进一步检测
疾病情况 ,延Leabharlann 患者生命 。 1免疫组化法 的应用 肺癌是恶性 肿瘤中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 的疾病 。大 多数肺 癌 患者 到院诊断时即为晚期 ,无法获得手术治疗标本 ,患者 也 丧 失 了手 术 治疗机 会 。有 数据 统计 显示 【 3 】 ,约 7 O % 的肺癌 患
水平检测方 法相 比,其特异度也较高 ,但其灵敏度变化范 围较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文摘版 ) 医药卫生
论著
2 0 1 5 年5 月 ・ 2 5 7・
免 疫组 化 法检 测 t H, 细胞 肺癌E GF R突 变 的进 展
潘 慧
北京市顺 义 区医院病理科 ,北京 1 0 1 3 0 0
摘 要 : 随着医疗技 术研 究的不断深入 ,临床研 究认 为靶 向药物 E G F R酪氨酸激酶抑制 剂治疗表 皮生长 因子受体 发生 突变 的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较好 。 目前的临床研 究认为,检测 E G F R突变最为可靠的方法 为 D NA分子检 测方法,但 D N A 分子检 测方 法操 作较 为复杂且耗 时较 长 ,患者的经济压 力大。而免疫组 织化学方 法有 效 弥补 了 D NA分 子检 测 法的不足 ,可作为 E G F R 突 变的辅助检 查手段 ,但免疫组 织化学法的影响 因素较 多,染 色方 法、修 复抗原液的选择 以及评 判标准等均 可影 响检 测结果 。本 文通过研 究不 同文献 对免 疫组化法的相关文献 ,探讨免疫组化 法在非 小细胞肺 癌 E GF R 突变的合理应 用情 况。 关键词 : 非 小细胞肺 癌 ; 免疫组化法 ; 进展 中图分类号 : R 7 3 4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6 7 1 - 5 6 0 8( 2 0 1 5 )0 5 . 0 2 5 7 . 0 1
免疫组化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的区别
免疫组化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的区别免疫组化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是生物医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技术方法。
它们都是通过利用抗体与目标抗原的特异性结合来检测和定位特定蛋白质在细胞或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尽管它们的目的相似,但在具体实验步骤、原理和应用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对免疫组化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的区别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种常见实验技术。
一、实验步骤和原理1.免疫组化法:免疫组化法是一种通过使用抗原与特异性抗体相结合的技术,将抗体标记物(一般为酶)转化为可见信号,并用于检测和分析目标分子在细胞或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其步骤包括抗原取样、固定、脱水、透明化、抗原恢复、阻断、抗体结合、洗涤、二抗结合、再次洗涤和显色等。
2.免疫荧光染色法:免疫荧光染色法是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体来检测和定位目标抗原的一种技术。
其步骤包括抗原取样、固定、脱水、透明化、抗原恢复、阻断、抗体结合、洗涤、二抗结合和荧光染色等。
从实验步骤和原理上看,免疫组化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在很多方面是相似的。
它们都需要进行对抗原的取样和固定等预处理步骤,以及对目标抗原的特异性抗体进行结合。
然而,主要的区别在于信号检测和可见性。
免疫组化法使用酶标记物并在显色反应中产生可见的染色物质,而免疫荧光染色法则通过荧光标记的抗体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直接可视化。
二、应用领域1.免疫组化法:免疫组化法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和组织学研究中,常用的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肿瘤标记、蛋白质表达和定位、细胞内分子信号通路等。
2.免疫荧光染色法:免疫荧光染色法在细胞和组织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它常用于细胞活力检测、细胞分子定位、免疫分型、细胞凋亡检测等。
免疫组化法更适合定性分析和形态学研究,而免疫荧光染色法则更适合定量分析和定位研究。
在实际应用中,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或者根据具体需求结合两种方法进行分析。
三、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免疫组化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作为两种常见的免疫化学实验技术,都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egfr扩增 胶质瘤 标准
egfr扩增胶质瘤标准EGFR扩增在胶质瘤中的标准检测方法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其中一小部分病例存在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扩增的突变。
EGFR扩增是指EGFR基因的复制数增加,导致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过度表达。
这种突变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预后密切相关。
因此,准确检测EGFR扩增对胶质瘤的治疗和预后评估非常重要。
EGFR扩增的检测方法主要有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免疫组织化学(IHC)。
FISH是一种能够准确检测基因复制数的技术,它使用荧光标记的探针与目标基因结合,通过观察信号数量来确定基因的扩增状态。
FISH检测EGFR扩增的优势在于能够精确计数扩增的EGFR基因的复制数,可提供EGFR扩增的准确比例。
然而,FISH检测方法需要显微镜下的解释,结果的解读存在主观性和操作技术的要求。
另一种常用的EGFR扩增检测方法是IHC,它通过检测组织切片中EGFR蛋白的表达水平来评估EGFR扩增的状态。
IHC的优势在于它是一种简单、快速、经济的检测方法,可以直观地观察EGFR蛋白的表达情况。
然而,IHC检测结果的判断依赖于观察者的主观解读,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可能会受到影响。
近年来,还出现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称为液体活检。
液体活检通过分析血液或脑脊液中的循环肿瘤DNA(ctDNA)来评估肿瘤的遗传变异。
液体活检不需要进行组织切片,可以非侵入性地检测EGFR扩增的情况。
然而,液体活检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无论采用哪种检测方法,EGFR扩增的检测结果对于胶质瘤的治疗决策和预后评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EGFR扩增的存在通常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不良相关,而EGFR扩增的胶质瘤对EGFR抑制剂(例如埃克替尼)有更好的治疗反应。
因此,准确检测EGFR扩增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总之,EGFR扩增的检测在胶质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学
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学
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是两种在组织学和病理学中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它们都能够在细胞或组织的自然环境中定位特定生物大分子。
原位杂交:
-该技术主要用于检测组织切片中DNA或RNA分子的存在与分布。
通过设计并标记一段与目标核酸序列互补的寡核苷酸探针,在组织切片上进行杂交反应。
当探针与靶标分子结合后,可以通过显色或者荧光信号来观察目标核酸的位置。
免疫组化:
-免疫组化则主要用来定位蛋白质等抗原物质。
它利用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将能识别特定蛋白质的抗体标记上可见的示踪物(如酶、荧光素、金属离子或放射性同位素),然后让这些标记抗体与组织切片上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通过显色反应显示出目标蛋白在组织中的位置和分布。
联合应用:
-在病毒学和其他领域研究中,有时会将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结合起来,即同时在同一组织切片上进行ISH和IHC实验。
这样可以
同时检测病毒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产物在细胞内的表达及分布情况,从而获得更为全面深入的生物学信息。
这种技术称为“双标记”或“多标记”技术,有助于揭示病毒感染过程、宿主响应机制以及病原体与细胞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
细胞生物学中的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
细胞生物学中的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结构、功能和特性的学科,其中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是重要的实验手段和研究工具。
本文将介绍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免疫组化技术免疫组化技术是通过特异性抗体与目标分子结合来检测细胞内或组织内的特定蛋白质的方法。
免疫组化技术的原理是利用抗体与抗原之间的亲和性,通过特异性结合实现对蛋白质的检测和定位。
1. 原理免疫组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取材、固定、切片、抗原恢复、阻断、抗体标记、显色和观察。
首先,将需要检测的组织固定并制作切片。
然后,对切片进行抗原恢复处理,以破坏固定过程中引起的抗原和抗体的交联反应。
接下来,进行阻断步骤,防止非特异性抗体的结合。
随后,使用特异性抗体标记目标蛋白质。
最后,通过显色反应观察标记的抗体的位置和数量。
2.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在细胞生物学领域有多种应用。
它可以用于检测特定蛋白质的存在和定位,从而研究细胞内各种生物分子的分布。
此外,免疫组化技术还可以用于诊断疾病,例如通过检测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来判断肿瘤的类型和分级。
此外,免疫组化技术还能够评估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生理过程。
二、原位杂交技术原位杂交技术是通过标记的探针与靶RNA或DNA结合,从而在组织或细胞水平上检测靶分子的方法。
原位杂交技术可以提供靶RNA和DNA的空间分布和细胞定位信息。
1. 原理原位杂交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制备探针、固定组织、加氢解固、杂交反应、洗涤和检测。
首先,制备标记的探针,通常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标记。
然后,将组织固定,以防止RNA或DNA降解。
接着,进行加氢解固步骤,以使靶分子的结构恢复。
随后,进行杂交反应,将探针与靶RNA或DNA结合。
最后,通过洗涤和检测步骤,确定探针的结合位置和数量。
2.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在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研究基因表达和功能的调控机制,例如通过检测特定RNA的存在来研究基因的转录水平。
免疫组化与免疫荧光的区别
免疫组化与免疫荧光一、两者都是蛋白定位的检测(也就是确定蛋白是表达在细胞核/浆/膜)。
二、区别是:1、概念和基本原理免疫组织化学又称免疫细胞化学,是指带显色剂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在组织细胞原位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和组织化学的呈色反应,对相应抗原进行定性、定位、定量测定的一项新技术。
它把免疫反应的特异性、组织化学的可见性巧妙地结合起来,借助显微镜的现像和放大作用,在细胞,亚细胞水平检测各种抗原物质,并可在原位显示相应的基因和基因表达产物。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现已有:免疫荧光组织(细胞)化学技术、免疫酶组织(细胞)化学技术、亲和组织化学技术、免疫金银及铁标记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等。
免疫荧光组织(细胞)化学技术是采用荧光素标记的已知抗体(或抗原)作为探针,检测待测组织、细胞标本中的靶抗原(或抗体),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上带有荧光素,在荧光显微镜下,由于受高压汞灯光源的紫外光照射,荧光素发出明亮的荧光,这样就可以分辨出抗原(或抗体)的所在位置及其性质,并可利用荧光定量技术计算抗原的含量。
以达到对抗原物质定位、定性、定量测定的目的。
2、标本制作:免疫荧光一般用冰冻切片,减少杂质干扰;而酶免疫组化一般用石蜡切片或冰冻切片均可以。
3、实验步骤:免疫荧光染色步骤简单,而酶免疫组化方法较为复杂,多了DAB显色过程。
4、染色后的标本保存:免疫荧光染色后的标本一般短时间拍照,时间长了荧光衰退;而酶免疫组化染色标本可以长期保存。
5、免疫组化结果除了知道蛋白是在细胞浆还是细胞膜表达高些,还可以用软件做相对定量分析。
6、免疫荧光得到的图片是彩色的,漂亮些,可以发高档次文章。
免疫学三大工具:免疫组化、Western、ELISA,分别用于定位,定性和定量。
免疫组化:是融合了免疫学原理(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和组织学技术(组织的取材、固定、包埋、切片、脱蜡、水化等),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对组织(细胞)内抗原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主要是定位)。
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是生物医学领域中常用的实验技术,它们在研究细胞和组织中蛋白质的表达和定位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虽然它们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在其他方面又有明显的不同。
接下来,我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高质量、深度和广度兼具的文章,以便您能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两种实验技术。
深度上看,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都是通过特异性的抗体与待检测蛋白质结合,从而实现对蛋白质检测的技术手段。
在免疫荧光中,待检测的蛋白质通常会与荧光素标记的抗体结合,形成荧光复合物,通过荧光显微镜或流式细胞术等来观察和分析。
而在免疫组化中,通过酶标记的二抗结合来对蛋白质进行检测,进而通过染色反应观察和分析。
两者均能够实现对蛋白质的高度特异性检测,但在技术操作和结果分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在广度上看,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在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也存在差异。
免疫荧光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研究中,因其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特点,常用于检测和定位细胞内蛋白质的表达和分布情况。
而免疫组化则更多用于组织学研究中,通过对组织切片进行染色反应,实现对蛋白质在组织结构中的定位和表达水平的分析。
两者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各有侧重,但都对蛋白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在原理和应用上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深度上看,它们在技术操作和结果分析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广度上看,它们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也存在差异。
然而,无论是免疫荧光还是免疫组化,都为蛋白质检测和定位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手段,对于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方面,我认为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作为生物医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技术,虽然在原理和应用上存在差异,但在实际研究中往往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对象选取合适的技术手段。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通过结合这两种技术手段,实现对蛋白质表达和定位的更全面和深入的研究,为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egfr基因检测技术要点
egfr基因检测技术要点
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检测是一种用于检测肿瘤中EGFR基因突变或过表达的技术,尤其在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EGFR基因检测技术的要点:
一、样本收集:从患者的组织样本(例如活检、手术标本)或液体生物标本(例如血液)中提取DNA。
对于肺癌患者,活检样本通常是首选。
二、DNA提取:使用合适的DNA提取方法,从收集的样本中提取出足够的DNA。
三、PCR扩增: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EGFR基因的特定区域进行扩增。
这通常包括常见的突变热点区域,如第18、
19、20和21外显子。
四、突变检测:使用不同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如测序技术或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EGFR基因的突变。
最常见的EGFR突变包括点突变(如L858R)和缺失突变(如19号外显子缺失)。
五、荧光原位杂交(FISH):对于EGFR基因的拷贝数分析,可以使用FISH技术,通过荧光标记的探针检测EGFR基因的拷贝数变化。
六、下一代测序(NGS):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如下一代测序,可以更全面地分析EGFR基因的突变和其他相关基因的变化。
七、质量控制:实施质量控制步骤,确保得到的数据准确可靠。
这可能包括检查实验室方法的重复性和准确性。
八、结果解释:解释EGFR基因检测的结果,特别是针对突变的类型和对治疗的预测。
一些突变可能与靶向治疗的敏感性或耐药性相关。
九、临床意义:将检测结果与患者的临床信息结合,为医生提供更好的治疗决策支持。
例如,在肺癌中,EGFR基因突变可以影响靶向治疗(如鲁替尼)的选择。
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结果
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结果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这听起来像是科学家们的魔法咒语,但其实它们是研究细胞和组织中蛋白质和基因的重要工具。
想象一下,科学家们就像侦探,利用这些技术寻找身体里的秘密。
嘿,别想歪了,这不是侦探片里的悬疑剧,而是真正的生物医学探索。
免疫组化就像是给细胞打上“我是谁”的标签,让我们一眼就能识别出那些重要的蛋白质。
而原位杂交则是另一种酷炫的技术,能让我们看到基因在细胞中的位置,简直像是在细胞的舞台上放大镜头,聚焦那些闪闪发光的基因。
在实验室里,科学家们准备好样本,像是准备一场盛大的派对。
他们把样本处理得漂漂亮亮,接着加入各种化学试剂,这些试剂就像是派对上的小道具,帮助识别和标记目标蛋白。
想象一下,一群蛋白质在细胞里聚会,免疫组化的试剂就是DJ,把每个蛋白质都点亮,闪闪发光。
哇,那个样子可真让人兴奋。
然后,科学家们会用显微镜观察结果,真是个视觉盛宴。
通过这些神奇的染色反应,他们能够一眼看出细胞的状态,是否健康,是否有病变,像是在读一张细胞的“身份证”。
再说说原位杂交,这玩意儿就更有趣了。
科学家们用一小段DNA探针,就像是一封信,专门去找目标基因。
就好比你在寻找一个老朋友,发了条信息给他,结果他就在那儿等你。
探针找到了目标基因,立刻就会发出亮丽的信号,哇,这时整个细胞就像是参加了灯光秀一样,五光十色。
通过这些技术,研究人员可以看到基因的表达情况,简直让人目不暇接,仿佛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并不总是一帆风顺。
科学家们也会遇到挑战,比如试剂的选择、样本的处理等,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他们得耐心琢磨,反复实验,直到找到最优方案。
就像厨师在调配菜肴的调味料一样,每一次实验都是一次新的尝试。
可是,没关系,失败也是成功之母嘛,科学家们总是乐于从每一次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
实验结果就像天气预报一样,有点出乎意料。
明明以为会有个大惊喜,结果却发现原来只是小水花;根本没想到的地方却给了你一个意外的收获。
egfr 技术方法 -回复
egfr 技术方法-回复标题:EGFR技术方法:窥探细胞分子信号传导的关键利器引言:细胞分子信号传导是细胞内部与外部环境信息的相互作用的重要过程。
EGFR(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表面受体,在细胞分子信号传导中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EGFR的技术方法,全面讨论EGFR功能、信号传导通路和EGFR检测手段的发展与应用。
一、EGFR概述:EGFR是一种酪氨酸激酶受体(tyrosine kinase receptor),与增殖、生长和分化等生命过程密切相关。
其受体激活后,可以通过底物磷酸化激活下游多个信号通路,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如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等。
二、EGFR功能:EGFR在人类疾病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其异常活化或突变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耐药性的形成密切相关。
此外,EGFR也与一些非肿瘤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和炎症疾病相关联。
三、EGFR信号传导通路:EGFR信号传导通路包括经典的哺乳动物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和STAT信号通路等。
这些通路调控生物体细胞的生存、分化、增殖和凋亡等多个生理进程。
深入研究EGFR信号传导通路有助于揭示其分子机制,有望开发新的抗肿瘤治疗策略。
四、EGFR技术方法:1. 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IH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通过特异性的抗体与组织切片中的EGFR结合,用染色反应显示EGFR的分布情况和表达水平。
通过IHC技术可以在组织中定位EGFR的表达情况,从而诊断和评估肿瘤的预后。
2.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FISH技术利用特异性的探针标记EGFR基因区域,通过显微镜观察获得EGFR基因的拷贝数和结构异常等信息。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癌症中EGFR 基因扩增和转座等异常情况的检测。
egfr检测内容
egfr检测内容
EGFR 检测是一种用于诊断和评估肺癌的重要方法,可以检测出肺癌细胞中 EGFR 基因的表达水平。
EGFR 是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其在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与肺癌的恶性程度、预后和治疗反应等方面密切相关。
EGFR 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免疫组化法 (IHC):IHC 是一种常用的 EGFR 检测方法,可以通过检测肺癌组织中 EGFR 的表达来诊断和评估肺癌。
IHC 可以使用单克隆抗体或多克隆抗体来检测 EGFR 的表达,通常需要使用染色强度和染色面积两个指标进行评估。
2. 基因测序:基因测序是一种用于检测 EGFR 基因变异的方法,可以用于评估肺癌患者的预后和治疗反应。
EGFR 基因变异与肺癌的恶性程度和治疗反应等方面密切相关,因此可以通过基因测序来检测EGFR 基因变异。
3. 荧光原位杂交 (FISH):FISH 是一种用于检测 EGFR 扩增和
突变的方法,可以通过检测肺癌细胞中 EGFR 基因的扩增和突变来诊断和评估肺癌。
EGFR 检测在肺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需要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病理科 林毅妍
前言
•
近年来,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为治疗靶标的分子靶向治疗在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
IHC检测阳性例数高于FISH检测阳性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184,P>0.05)。
讨论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一种蛋白酪氨酸激酶受体,位
于第7号染色体p13~22区, 全长200kb, 由28个外显子组成,
编码1186个氨基酸[1] ,广泛分布于除成熟骨骼肌细胞、体壁内
胚层和造血组织以外的所有组织细胞。EGFR 的异常高表达可
FISH阳性分为:EGFR基因扩增: ①Ratio≥2为阳性结果; ②≥15个红色信号的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10%以上; ③出现成团红色信号的细胞;高多体性:Ratio<2,但≥4 个红色信号的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40%以上。
FISH阴性:Ratio<2为无扩增。
结果判断
• (2)IHC结果判定:染色结果根据细胞膜着色的阳性细胞 百分率和阳性染色程度评价。
• [2]Jorissen RN,Walker F,Pouliont N,et al.Epide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Mechanisms of activation and signaling[J].Exp Cell Res,2003,284(1) :31.
• [3] Cunningham D, Humblet Y, S iena S, et al . Cetuximab monotherapy and cetuximab plus irinotecan in irinotecan-refractory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J] . N Engl J Med , 2004, 351( 14) :337- 345.
• 着色细胞占计数细胞百分率≤5%为0分;6~25%阳性细胞为 1分;26~50%阳性细胞为2分;>50%阳性细胞为3分。
• 再结合染色强度,无色为0分,浅黄色1分,棕黄色2分,棕 褐色3分。将每张切片着色细胞百分率得分与着色程度得分 相乘,为其最后得分。
• 同一视野如有染色强度不一,取其平均值作最后得分。
,阴性预测值为76%。 • 总体而言,两种方法的符合率较低。但其中IHC法EGFR表达(
3+)及(2+)的标本,尤以强阳性(3+)标本与FISH检测EGFR 基因阳性的一致性较高,与有关文献报到有所不同[5],但该类 标本例数较少,仅占总例数的12.5%,其一致性是否可靠需要 进一步验证。
讨论
表2.2963 例乳腺癌HER-2 的IHC和FISH检测结果比较
第二天46℃水浴箱中2×SSC10min, 0.1%NP40溶液洗涤5min,室温70% 乙醇3min
暗处自然干燥玻片后加DAPI复染 液,放于暗盒中复染5min
Olympus BX51型荧光显微镜在 DAPI/FIFC/RHOD三色滤光镜激 发下观察间期细胞荧光杂交信号
检测方法
• (2)IHC检测:
治疗中越显突出。EGFR基因的检测不仅可以为分子靶向药
物的使用提供有效指导,也可以为肺癌治疗措施的制定以
及肺癌预后的判定提供重要信息。目前临床病理工作中,
对EGFR基因扩增的检测使用较多的方法有荧光免疫原位杂
交(FISH)技术、免疫组化(IHC)检测技术、PCR扩增检
测技术等。本文将对荧光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两种检测进
主要试剂与仪器
• 蛋白酶 K,探针:GLP EGFR/CSP7探针(北京 金菩嘉公司),胃蛋白酶消化液,人抗EGFR单克 隆抗体(即用型)购于福州迈新生物公司。Dako 杂交仪、观察用 Olympus BX51型显微镜和Nikon H600L荧光显微镜。
检测方法
• (1)FISH检测:
3μm组织切片TO脱蜡至水
见于多种恶性肿瘤,其活化可激活多种转录因子, 引起细胞的
增殖、分化、迁移、黏附、抗凋亡和细胞转化等效应,在肿瘤
进展、血管生成、转移扩散、凋亡受抑等方面起重要作用[2]。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抑制激活EGFR的酪氨酸激酶活性,从
而阻断EGFR的功能,阻碍肿瘤的发生发展[3]。多数文献提示,
分子靶向治疗晚期NSCLC疗效明显,而且治疗明显的患者中,
0~1分为阴性(-),2~3分为弱阳性(1+),
4~6分为中等阳性(2+),6分以上为强阳性(3+)。
统计学处理
•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 • FISH技术与IHC法检测结果的比较使用x2检验。
结果 FISH
图1.EGFR FISH(+) (高多体)
图2.EGFR FISH(+) (点簇状 )
煮沸去离子水处理15min
室温下2×SSC中漂洗2次, 每次5min
在组织上滴加蛋白酶K工作液,在 37℃预热的孵育盒中消化3~5min
室温下用2×SSC溶液中洗涤2次,每 次5min,乙醇梯度脱水,自然干燥
避光环境中,探针混合液滴于玻 片杂交区域
在温度80℃的自动杂交仪中变性 5 min,42℃杂交16小时
图3.EGFR FISH(-)
结果 IHC
+++
++
+
-
结果
• FISH技术与IHC法检测EGFR的结果比较见表1。
FISH
(+) (-) 合计
•表1 FISH技术与IHC法检测EGFR的结果比较
(-)
IHC (1+) (2+) (3+)
6
5
2
2
19
51020来自1032
合计
15 25 40
40例NSCLC标本中,FISH显示为阳性的15例,其中IHC检测EGFR表达为(—)的6例 (40%),阳性的9例(60%);FISH显示为阴性的25例,其中IHC检测EGFR表达为 (—)的19例(76%),阳性的6例(24%)。
参考文献
• [1] Reiter J L, T hreadgill D W, Eley G D, et al. Comparat ivegenomic sequence analysis and isolation ofhuman and mousealt ernative EGFR transcripts encoding truncated recept or isofornls[J] . Genomics, 2001, 71(1): 1.
• [5]周晓秋,王东关,孙希印,高摇虹,王琳琳,李新功. 非小细胞肺癌耘郧云砸基因 和蛋白检测的比较分析[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2,28(10):1124-1132.
• [6]刘艳辉.乳腺癌组织HER-2的荧光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联合检测的评价[J].循证医学 ,2006,6(2):81-83.
检测EGFR蛋白表达的主要方法。但IHC法在标本固定和处
理中可能会使蛋白质变性破坏而影响检测结果,易造成假
阴性或假阳性,且结果判断人为主观性较强。由于免疫组
化方法因抗体类型与来源不同,以及所使用的评分系统的
差异而导致结果差异,不同抗体可使结果范围从12%变至
14%[4]。
讨论
• 以FISH为标准,IHC与之比较: • 2例IHC法强阳性(3+)标本中,FISH检测EGFR基因扩增均为阳
EGFR基因突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无效的患者,EGFR基因检
测可以作为患者应用分子靶向治疗的一个预测指标,在NSCLC
个性化治疗过程中提供重要信息。
讨论
•
FISH技术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操作过程中标
本受影响较少,可以定量判读结果。
•
IHC法是临床常用的EGFR蛋白表达的方法。该方法操
作简便,可重复性高,对仪器、材料的要求不高,是国内
• [4]Buckley AF。Kakar s.comparison of the Dako EGFR pharmI)xkit and Zymed EGFR antibody for assessment of EGFR status incolorectal adenocarcinoma[J] .Appllmmunohistochem Mol Mor_phol,2007,15(3):305—309.
行比较分析。
材料
• 标本来源: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 年1月~2011年1月行支纤镜及手术切除的NSCLC病 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30~85岁, 中位年龄58岁。所有标本均经10%中性缓冲福尔马 林液固定,常规石蜡包埋。40例标本行连续切片 ,同时行FISH检测与免疫组化检测。
性,阳性预测值为100%; • 3例IHC中等阳性(2+)标本中,FISH检测EGFR基因扩增阳性为
2例,阳性预测值为66.67% ; • 10例IHC弱阳性标本(1+),FISH检测EGFR基因扩增阳性为5例
,阴性预测值为50%; • 25例IHC阴性(-)标本中,FISH检测EGFR基因扩增阴性为19例
3μm组织涂胶片,57℃烤片过夜, 浸于二甲苯中脱蜡至水
在组织上滴加胃蛋白酶消化液,在 37℃预热的孵育盒中消化30min
采用EnVision二步法, 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结果判断
• (1)FISH结果判定:红色信号代表检测的靶基因,绿色 信号代表靶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着丝粒。检测EGFR基因计数 100个细胞,统计Ratio值(100个细胞核中红色信号数 /100个细胞核中绿色信号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