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共55页
原位杂交技术ppt课件
分类
1、 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原位杂交技术。
它主要是利用物种之间DNA同源性的差异,用另一物种的基因组DNA以适当的浓度作 封阻,在靶染色体上进行原位杂交。 2、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3 、多彩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多彩色荧光原位杂交(mFISH)是在荧 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一种新技术,它用几种不同颜色的荧 光素单独或混合标记的探针进行原位 杂交,能同时检测多个靶位,各靶位 在荧光显微镜下和照片上的颜色不同, 呈现多种色彩。
4、原位PCR
原位PCR技术是常规的原位杂交技术与PCR技术的有机结合,即通过 PCR技术对靶核酸序列在染色体上或组织细胞内进行原位扩增使其拷贝数 增加,然后通过原位杂交技术进行检测,从而对靶核酸序列进行定性、定 位和定量分析。
1、标记物
①高度灵敏性; ②标记物与核酸探针结合,应绝对不能影响核酸探针与模
板的结合能力及结合的特异性; ③当用酶促方法进行标记时,应对酶促活性(Km值)无多
大影响,以保证标记反应的效率和标记产物的比活 性; ④高度特异性; ⑤较高的化学稳定性,保存时间长,标记及检测方法简单 ; ⑥对环境无污染,对人体无损伤; ⑦价格低廉等。
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是在已有的放射性 原位杂交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放 射性DNA分子原位杂交技术。它利用荧光标记 的核酸片段为探针,与染色体上或DNA显微切 片上的特异fl-N:~行杂交,通过荧光检测系 统(荧光显微镜)检测信号DNA序列在染色体或 DNA显微切片上的目的DNA序列,进而确定其杂 交位点。
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2)
实验步骤
2.探针的制备 1.FISH 样 本 的 制备 3.探针标记
4.样本的预处理
6.染色体显带 5.杂交 7.荧光显微镜检 测8.结果分析Fra bibliotek实验步骤
1.FISH 样 本 的 制备 2.探针的制备 3.探针标记
4.样本的预处理
5.杂交 6.染色体显带
7.荧光显微镜检测
具体实例.
THANKS
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
MEDICAL REPORT
PART 01 免疫组化的概念
主要内容
一、免疫组化 二、原位杂交
PART 02 免疫组化的步骤 PART 03 免疫组化的应用 PART 04 原位杂交
一、免疫组化
原理
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免疫组 织化学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先将组织或细胞中的 某种化学物质提取出来,以此作为抗原或半抗原,
的二抗
免疫组化应用
在科研中的应用
在科研中的应用
在科研研究某个基因与疾病的发生 (肿 瘤)临床分期,预后,患者生存率等的相 关性。最终的目的是考察这个基因的临床 意义。
二、原位杂交
基本原理
分类 荧光原位杂交类型
原位杂交
探针
实验步骤 实验流程
具体实例
基本原理
1.核酸分子杂交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核酸分
免疫组化的概念
通过免疫动物后获得特异性的抗体,再以此抗体去
探测组织或细胞中的同类的抗原物质。由于抗原与 抗体的复合物是无色的,因此还必须借助于组织化 学的方法将抗原抗体结合的部位显示出来,以其达 到对组织或细胞中的未知抗原进行定性,定位或定 量的研究。
1.染色方法
免疫组化的步骤
2.石蜡组织切片的制备 3.免疫组化染色(石蜡切片)
10 原位杂交组化和免疫组化
5
B. 核酸的标记: 1. 放射性标记: 将3H, 35S或32P等同位素标记的核苷酸或脱 氧核苷酸掺入探针的碱基序列中或联结于探针的3’或5’端. 2. 非放射性标记: 用生物素(B), 地高辛(Digoxin, Dig), AKP或 荧光等标记. a. Dig: 类固醇类半抗原. 利用末端转移酶在单链5’-羧基端 直接添加Dig标记的U至RNA末端, 或通过随机引物法或 PCR法将其掺入到DNA探针中. 杂交后用AKP标记的抗Dig 抗体来显示靶核酸. b. AKP: 用交联剂辛二酸二琥珀酰亚胺酯(DDS)将AKP与核 酸联接. c. B: 可标记UTP, dUTP, A和C等, 杂交后用酶标的抗生物素 抗体或亲和素-生物素-酶来显示靶核酸. d. 荧光: 将荧光素直接与探针核苷酸的磷酸戊糖骨架共价 结合, 或用缺口平移法将荧光素标记的NTP掺入.
21
B. 探针对照: 1. 已知阳性和阴性组织对照: 应分别得到阳性和阴性结果. 2. 标记的载体做探针: 当应用的标记探针含有载体序列时, 可用标记的载体做探针进行原位杂交的阴性结果说明载体 序列与组织标本之间无非特异性结合. 若探针所含的载体序 列所引起的较高的背景时, 则可在做杂交反应前先用未标记 的载体做封闭. 3. 正义RNA探针: 是证明探针特异性的阴性对照.
Cpm: 每分钟射线计数次数
9
c. 预杂交和杂交液贮备液配方: *. A: 0.352g Na2HPO4, 1.736g NaCl, 0.5M EDTA, 10ml DDH2O. *. B: 二硫苏糖醇(Dithiothreitol, DTT)61.7mg, DDH2O 1ml. (仅用于 35S标记的探针, 阻止核酸二聚体形成. 其他探针用DDH O代替) 2 *. C: Denhardt’s液: 2%的BSA, 聚蔗糖(Saccharosan)和聚乙烯吡 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 PVP). *. D: 2%焦磷酸钠 (Na4P2O7). *. E: 剪切鲑鱼精子DNA10mg, E.Coli tRNA10mg, DDH2O 1ml. *. F: 甲酰胺100ml, 离子交换树脂处理, 分装, -20℃贮存.
全自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染色系统技术参数
全自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染色系统技术参数一、数量:1台(原装进口)用途:用于石蜡组织、冰冻组织及细胞等样本检测二、技术参数1.*烤片、脱蜡、抗原修复、阻断、标记一抗、标记二抗、显色直到复染所有步骤全自动处理,无需人工干预;烤片温度及时间可自由设置,烤片时间可满足从2分钟到至少2小时的要求;2.*同一平台实现以下多功能染色:单张切片免疫组化,单张切片双标记免疫组化,单张切片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同时标记,显色原位杂交,荧光原位杂交染色;3.*三个独立的玻片架,可以连续上载玻片,增加实验室效率和灵活性;4.抗原修复温度:室温到100度;5.*玻片容量:玻片容量≥30张玻片,每个玻片具有不同的抗原修复条件;机载小容量试剂瓶数量≥36个;6.可即时添加辅助试剂和一抗,二抗;7.所有缓冲液及废液试剂容量都从外部可见,可以仪器监测试剂,也可人工可视化管理;具备试剂和切片自检系统,避免错误产生;8.*试剂滴加方式:侧面滴加,最大限度减少对组织切片的伤害,减少对玻片的要求,最大程度保护不脱片,适用不同实验室来源的样本和穿刺组织等小样本;Covertiles技术保护组织不脱水不干片,保证试剂均匀覆盖组织切片;9.染色质量稳定可靠,根据不同指标方案染色时间从2.5-3.5小时可完成30张切片免疫组化从烤片到复染的全流程染色;10.*标签打印及识别系统:含红外线和摄像头的OCR识别系统;可打印并识别条形码标签、二维码和文字标签;开放标签可被LIS连接的外部扫描系统识别;可通过LIS编辑打印标签;11.*废液收集:真空负压抽吸,专门管道收集,减少试剂对机器的腐蚀;分开收集有害废液和无害废液;12.模块组合:一台电脑可控制最多至30台染色机,同一厂家不同型号的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染色仪器可以兼容在一台电脑操作;13.*中文操作系统,简单易懂,人性化设计;可实时查看试剂和切片运行状态;14.显色原位杂交与IHC能使用同一个二抗和显色试剂盒同时染色,方便管理,节约成本;15.免疫组化双染可实现两个抗体前后反应的顺次双染和两个抗体同时反应的并行双染两种方式;16.自动加样,可灵活设置100或150uL试剂模式,以及适用原厂一抗/探针试剂和第三方一抗试剂;17.原厂提供机载即用型一抗及浓缩型一抗试剂,满足不同切片检测需求。
分析对比荧光原位杂交(FISH)与免疫组化(IHC)检测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和蛋白表达
分析对比荧光原位杂交(FISH)与免疫组化(IHC)检测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和蛋白表达邵明昱;孙振柱【期刊名称】《新疆医学》【年(卷),期】2015(000)006【摘要】目的:对乳腺癌组织中的HER-2蛋白进行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分析HER-2基因扩增和表达的相关性和差异性。
方法分别用IHC法和FISH法检测68例乳腺癌组织中HER-2蛋白表达及HER-2基因扩增情况,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68例乳腺癌石蜡标本,HER-2蛋白表达26例(3+),所占比例为38.24%;33例(2+)所占比例为48.53%;9例(1+)所占比例为13.24%。
HER-2基因扩增28例所占比例为41.18%;无扩增40例所占比例为58.82%,两种检测结果呈正相关(rs=0.412,P<0.05)。
结论 IHC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HER-2蛋白表达可以作为是否应用赫赛汀的初步依据;HER-2蛋白表达阳性的病例有必要进一步进行HER-2基因扩增检测,来确定临床治疗是否应用赫赛汀。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expression of HER-2 protein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 IHC) and the amplification of HER-2 gene by fluorescence in situs hybridization (FISH) in molecular targeting therapy of breast cancer. Methods The expressions of HER-2 protein and the amplification of HER-2 gene in 68 breast cancer tissueswere detected by IHC and FISH,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number of patients showed IHC( 3+), I HC( 2+) and IHC( 1+)was 26 cases (38.24%) , 33 cases(48.53%) and 9 cases(13.24%) , respectively. The amplification of HER-2 gene existed in 28 cases (41. 18%), no amplification existed in 40 cases (58.82%). There was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results (rs = 0.412, P<0.05). Conclusion Before herceptin therapy, the immunohistochemistry can be first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s of HER-2 protein, and then in the caseswith positive expressions of HER-2, the amplifications of HER-2 gene should be further tested to guide the herceptin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总页数】3页(P701-703)【作者】邵明昱;孙振柱【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乌鲁木齐 83000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乌鲁木齐 830001【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荧光原位杂交法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及蛋白表达的对比研究 [J], 眭维国;欧明林;陈洁晶;彭红波;万友华;黄河;齐旻芳;戴勇2.IHC和 FISH 检测乳腺癌组织 HER-2基因扩增及蛋白表达 [J], 周海丰;范玉宏;武雪亮;孙喜斌;王立坤;梁晚平;刘运江3.免疫组化与荧光原位杂交检测乳腺癌组织中HER-2蛋白表达与基因扩增的比较分析 [J], 李海梅;李军扩;杜娴娟;赵芳4.荧光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检测乳腺癌组织HER-2基因扩增或蛋白表达情况的比较分析 [J], 万美珍;凌扬;徐志毅;刘永萍;周林艳;杨荣华5.荧光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及蛋白表达的对比研究[J], 安杰;符鼎;郭建昇;肖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检测EB病毒用于诊断鼻咽癌
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检测EB病毒用于诊断鼻咽癌罗俭权;曾秀英;吕镜雄;陈春梅;程思锐;冯天斌【摘要】目的探析鼻咽癌诊断中检测EB病毒更为快速及更灵敏的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6年8月广东省四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鼻咽癌患者,分别采用EB病毒一抗、地高辛标记的寡核苷酸EBER探针进行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双重标记染色,检测鼻咽癌细胞中EB病毒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后的阳性细胞的胞膜表现为红色,原位杂交后的阳性细胞胞核表现为蓝黑色,而双阳性细胞的核与膜呈蓝红色,不仅对比鲜明而且背景非常清晰,双染成功后细胞及组织结构表现完整.结论 EBER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检测EB病毒主要是检测病毒基因,具有极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比免疫组化方法更灵敏、快速,可以帮助临床进行鼻咽癌的分期诊断及判断治疗效果.【期刊名称】《实用检验医师杂志》【年(卷),期】2017(009)002【总页数】3页(P77-79)【关键词】鼻咽癌;病理诊断;双标记原位杂交;免疫组化【作者】罗俭权;曾秀英;吕镜雄;陈春梅;程思锐;冯天斌【作者单位】526200 广东肇庆,广东省四会市人民医院;526200 广东肇庆,广东省四会市人民医院;526200 广东肇庆,广东省四会市人民医院;526200 广东肇庆,广东省四会市人民医院;526200 广东肇庆,广东省四会市人民医院;526200 广东肇庆,广东省四会市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鼻咽癌是一种在我国南方地区(如广州等)发病率非常高的恶性肿瘤,占鼻咽部恶性肿瘤的97%[1]。
鼻咽癌的治疗除手术外,中医药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很好的作用[2]。
鼻咽癌又分为鳞状细胞癌和非角化鳞癌;非角化鳞癌又分为混合型癌、圆形细胞癌(未分化型癌)及梭形细胞癌(分化型非角化鳞癌)[3-4]。
我国南方地区发生的鼻咽癌95%属于非角化鳞癌。
鼻咽癌确诊前需活检病理诊断,应用较多的指标是细胞角蛋白(CK)免疫组化染色。
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检测EB病毒用于诊断鼻咽癌的效果观察
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检测EB病毒用于诊断鼻咽癌的效果观察1. 引言1.1 背景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
已有研究表明埃波斯坦-巴尔病毒(EB病毒)可能与鼻咽癌的发展密切相关。
EB病毒是一种常见的人类病毒,感染后可引起多种疾病,包括淋巴瘤和鼻咽癌等。
检测EB病毒在鼻咽癌中的存在对于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免疫组化技术和原位杂交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肿瘤诊断和研究中。
免疫组化技术可以通过检测特定抗原的表达水平来判断肿瘤的类型和分级,而原位杂交技术则可以检测病毒的核酸序列,从而确定病毒的存在。
双标记技术结合了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的优势,可以同时检测抗原和核酸,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研究旨在通过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检测EB病毒在鼻咽癌中的存在,探讨其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以及对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意义。
通过对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为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在诊断鼻咽癌中的应用效果。
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而EB病毒被认为是导致鼻咽癌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检测EB病毒在鼻咽组织中的存在情况,可以帮助早期诊断和治疗鼻咽癌。
免疫组化技术是一种通过特定抗体与靶分子结合的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检测出EB病毒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而原位杂交技术则可以帮助我们检测出EB病毒的基因组在组织中的存在情况。
将两种技术结合起来进行双标记,不仅可以提高对EB病毒的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同时也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病毒在组织中的分布情况。
通过本研究,我们旨在验证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提供更好的诊断方法,帮助医生更早地发现和治疗鼻咽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1.3 意义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
造成的人为假象。
3、固定方法:
浸入法(Immersion method): 将组织浸泡在固定液内, 必要时可在低温
(4℃)环境下进行,固定时间可根据抗原的稳定 性以及固定液性质而定, 一般在2~12h之间。
灌注法(Irrigation method): 此法适用于动物实验研究。灌注法固定可
培养细胞标本的取材:
可根据培养的细胞特性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某些 细胞有贴壁生长的特性,只需将载玻片或盖玻片插 入培养液内即可收集到理想的细胞标本。某些细胞 只能在培养液中生长,可用上述体液沉淀离心涂片 法处理。
2、组织标本的取材:
组织标本主要取之于活组织检查标本、手术切 除标本、动物模型标本以及尸体解剖标本等。前三 者均为新鲜组织,后者是机体死亡 2h以上的组织, 可能有不同程度的自溶, 其抗原可能有变性消失, 严重弥散现象,因此, 尸检组织应尽快固定处理, 以免影响免疫组化标记效果。
2、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是应用细胞融合杂交瘤技术通过免 疫动物(大多数为小鼠)而制备的。它是针对一种 抗原决定簇的一个B淋巴细胞克隆分泌的抗体。
㈢ 抗原与抗体的关系:
没有抗原的刺激,机体不能产生抗体;没有抗 原物质,也无法检测抗体的存在,利用抗体可以检 测抗原物质。
二、细胞和组织标本的取材和固定
1、石蜡切片脱蜡到水: 2、预处理:需要时可选用3%过氧化氢溶液阻
断过氧化物酶。
3、抗原修复处理:根据需要选用
4、染色:
PBS液洗涤:5分钟×2次;
正常山羊血清封闭:室温或37℃20分钟;
滴加一抗:37 ℃1-2小时或4 ℃过夜;
石蜡切片原位杂交免疫组化
病理检验技术江汉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2004年4月内容提要本书介绍组织病理学常用的多种技术。
包括常见的技术,即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技术,同时也介绍了常用的特殊染色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并简明地介绍了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组织病理学中的应用。
全书理论与实践并重,经典与改良结合,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实用性强,为实验室工作的必备参考书。
适合从事病理学、组织学、生物学、法医学等的科研教学和临床工作的技术人员、教师、医师和研究生使用。
同时也适合临床医学检验专业中专、专科生使用以及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学生和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选用。
第一篇石蜡切片技术第一章组织标本的处理第一节取材 (5)第二节组织的固定 (6)第三节大体标本的处理和固定 (14)第四节陈列标本的固定 (15)第五节脱钙 (16)第六节组织的冲洗 (18)第二章石蜡包埋技术第一节脱水 (19)第二节透明 (21)第三节浸蜡 (22)第四节包埋 (22)第三章切片技术第一节切片刀 (25)第二节切片机 (27)第三节石蜡切片的制作 (27)第四节特殊组织石蜡切片的制作 (29)第五节石蜡切片的异常及处理 (29)第四章染色与染色剂第一节染色的基本原理 (31)第二节染色剂染色的化学基础 (33)第三节染色剂的分类 (34)第四节常用染色剂及配制 (35)第五节苏木素—伊红染色法 (39)第六节封固剂 (41)第五章特殊染色技术第一节结缔组织染色法 (43)第二节脂类染色法 (47)第三节糖原及粘液染色法 (48)第四节色素染色法 (50)第五节神经组织染色法 (52)第六节核酸及核蛋白染色法 (52)第七节肌肉组织染色法 (53)第八节病原微生物染色法 (54)第九节特殊染色技术的应用 (57)第二篇免疫组织化学和亲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第一章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第一节基本原理 (62)第二节染色步骤 (67)第三节常用试剂的配制 (72)第二章亲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第一节基本原理 (77)第二节染色步骤 (80)第三篇分子生物学技术第一章核酸原位杂交技术第一节核酸原位杂交的基本原理 (83)第二节核酸原位杂交的主要过程 (84)第三节核酸原位杂交的基本操作步骤 (86)第四节常用试剂的配制 (87)第五节核酸原位杂交的应用 (89)第二章原位PCR技术第一节基本原理 (91)第二节基本类型 (91)第三节基本步骤 (92)第四节原位PCR技术的应用 (93)第一篇石蜡切片技术切片技术的应用到现在已有一百年多的历史了。
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检测EB病毒用于诊断鼻咽癌的效果观察
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检测EB病毒用于诊断鼻咽癌的效果观察【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在诊断鼻咽癌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对EB病毒与鼻咽癌关系的分析,介绍了免疫组化技术和原位杂交技术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及双标记技术的优势。
实验方法包括了细胞标本的处理和检测流程。
研究结果显示,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在鼻咽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
未来研究可探索更多的双标记技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本研究对于提升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EB病毒、鼻咽癌、诊断、效果观察、研究意义、实验方法、有效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鼻咽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常见于亚洲地区。
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已有研究表明,埃普斯坦-巴尔病毒(EB病毒)感染与鼻咽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EB病毒是一种常见的病毒,能够在人类鼻咽黏膜中潜伏多年,患鼻咽癌的患者体内EB病毒DNA的检测阳性率较高。
免疫组化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组织学检测方法,可以通过检测组织中特定抗原的表达水平来判断疾病的发展程度。
在鼻咽癌的诊断中,免疫组化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地识别肿瘤细胞,并辅助判断患者的病情。
原位杂交技术是一种检测核酸序列的方法,可以用于检测EB病毒DNA在肿瘤组织中的存在。
通过将该技术与免疫组化技术结合起来,可以更准确地诊断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
本研究旨在探讨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在诊断鼻咽癌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依据。
通过对其有效性进行观察和分析,希望为未来的鼻咽癌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应用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检测EB 病毒在鼻咽癌组织中的存在情况,探讨该技术在鼻咽癌诊断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具体目的包括:1. 确定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验证其在鼻咽癌中的潜在作用。
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检测EB病毒用于诊断鼻咽癌的效果观察
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检测EB病毒用于诊断鼻咽癌的效果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检测EB病毒对鼻咽癌诊断的效果。
通过文献分析,免疫组化技术在鼻咽癌中的应用已被广泛研究,原位杂交技术也被证实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本研究对双标记技术在鼻咽癌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联性。
结果显示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检测EB病毒在诊断鼻咽癌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论认为该技术在鼻咽癌诊断中的有效性较高,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进一步探索该技术的临床应用和优化方法。
该研究有望为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EB病毒、鼻咽癌、诊断、效果观察、关联性分析、有效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鼻咽癌是一种发生在鼻咽黏膜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常见于东南亚地区。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鼻咽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该疾病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导致诊断困难和治疗延误。
寻找更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对于提高鼻咽癌的早期检测率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组化技术是一种通过检测组织或细胞内特定蛋白质的表达情况来诊断疾病的方法。
在鼻咽癌中,免疫组化技术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类型、分级和预后,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原位杂交技术是一种检测病毒DNA或RNA存在的方法,可以帮助确定EB病毒在鼻咽癌中的感染情况。
结合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可以更全面、准确地评估EB病毒在鼻咽癌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本研究旨在探讨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检测EB病毒在诊断鼻咽癌中的效果。
具体目的包括:1. 评估免疫组化技术在鼻咽癌中的应用情况,探讨其在检测EB病毒感染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免疫组化技术、原位杂交技术用于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评价
免疫组化技术、原位杂交技术用于结核病诊断中的 价值评价喻永洋【摘要】 目的 探究免疫组化技术、原位杂交技术用于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评价其效果。
方法 结核病患者142例作为结核病组, 另选取100例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作为健康组。
结核病组患者随机分为A、B 组, 各71例, A 组进行免疫组化技术诊断, B 组进行原位杂交技术诊断, 观察两种方法在显微镜下的病变形态, 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检测阳性率。
结果 A 组和健康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7.32%、6.00%, B 组和健康组的阳性率分别为97.18%、2.00%。
B 组诊断结核病的阳性率高于A 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829, P<0.05)。
结论 免疫组化技术、原位杂交技术都是结核病诊断较好的手段, 但原位杂交技术诊断结核病的阳性率高于免疫组化技术,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免疫组化技术 ; 原位杂交技术 ;结核病; 诊断DOI :10.14164/11-5581/r.2017.03.023作者单位:110000 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心医院结核病主要是由于结核杆菌侵袭患者机体脏器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其中以肺部感染最为常见。
结核杆菌感染患者后, 使患者机体抵抗力降低, 出现发热、乏力、消瘦、呼吸困难等各种疾病, 严重者会引发患者发生肺癌等疾病, 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有研究表明, 早期对患者进行治疗, 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感染率, 缩短传染期, 降低复发率, 因此寻找一种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对比了免疫组化技术和原位杂交技术在诊断结核病中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明确诊断为结核病的患者142例作为结核病组, 另选取100例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作为健康组。
本次研究经过患者及志愿者本人同意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
免疫组化技术、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尖锐湿疣结果对比分析
免疫组化技术、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尖锐湿疣结果对比分析摘要】目的:总结性探讨分析免疫组化技术、原位杂交技术在尖锐湿疣中的检测价值。
方法:将110例门诊诊断为尖锐湿疣的蜡块进行连续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和原位杂交技术对比染色,并在光镜下观察。
结果:原位杂交92例表达HPV DNA阳性;免疫组化技术染色68例HPV多克隆抗体染色阳性,两者联合应用检测到104例呈阳性反应。
结论:原位杂交技术的检测结果优于免疫组化技术,两者联合使用更加有利于尖锐湿疣的检测,使检测阳性率提高。
【关键词】免疫组化技术;原位杂交技术;尖锐湿疣【中图分类号】R综合医学【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2-0135-02尖锐湿疣为一种性传播疾病,在临床工作中较为易见,其发病率近几年逐渐上升。
此病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1]。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后是否出现尖锐湿疣、病情的转归、发展与宿主的载量、病毒的型别、免疫功能的关系十分密切[2]。
尖锐湿疣发病和复发或许和HPV的免疫逃逸以及宿主或者局部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相关。
其病理诊断工作主要依靠免疫组化技术或者HE染色,然而尖锐湿疣的诊断工作有许多问题,免疫组化的阳性检测率低,HE切片典型(含血管丛、角化不全和挖空细胞),使尖锐湿疣和假性尖锐湿疣的区别难度更大[3]。
本次临床研究将免疫组化技术和原位杂交技术同时运用于尖锐湿疣的检测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临床研究的对象为110例尖锐湿疣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为21到53岁,病程10天到3个月,皮损都位于外阴部,大小为0.5厘米×0.3厘×0.2厘米~0.8厘×0.5厘米×0.5厘米,表面乳头样或者菜花样,固定组织时采用10%中性福尔马林,之后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切片的厚度为4微米,之后进行HE染色。
捞于涂有多聚赖氨酸的玻片上,进行原位杂交技术和兔疫组化技术对比染色。
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技术用于评价化疗后结直肠癌患者MLH1、MSH2和hMSH
m u n o h i s t o e h e m i s t r y . Me t h o d s 2 6 0 p a t i e n t s s u f f e r e d f r o m s p o r a d i c c o l o r e c t a l c a r c i n o ma ( S C R C )a d m i t t e d t o o u r h o s p i t a l
( D e p a r t me n t o f P a t h o l o g y ; Z h o n g s h a n H o s p i t a l A il f i a t e d t o Z h o n g s h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选取 本院收 治 的散 发性 结直肠 癌
( S C R C) 患者 2 6 0例 , 取 手 术切 除 的 肿 瘤 组 织 , 使用较原位 杂交和免疫组化法测定 h ML H1 、 h M S H 2和 h MS H 6表 达 水
不 同 部 位 的 肿 瘤 各 种 特 征 之 间 未见 明 显 差 别 。 原 位 杂 交 法检 测
文献标识码 : A
A c o m pa r i s o n o f i n s i t u h y br i di z a t i o n a n d i mm u n o hi s t o c h e mi s t r y i n
e v a l u a t i n g t h e e x pr e s s i o n o f M LH 1, MS H2 a n d hM S H6 i n
i n n e o a d j u v a n t c h e m o t h e r a p y p a t i e n t s a f t e r r e c t a l c a n c e r r e s e c t i o n b y t w o d i f f e r e n t me t h o d s o f i n s i t u h y b i r d i z a t i o n a n d i m—
免疫组化与杂交组化课件
⑵层析法 其中有①离子交换层析 (DEAE、CM、QAE等);②选择性吸附层析, 如羟基磷灰石可选择性地吸附中性和酸性 蛋白而排除硷性蛋白;③分子筛层析(葡 聚糖凝胶);④亲和层析。
⑶制备电泳法 如PAGE制备电泳的分 离条带切割等。
第二节 抗体
1.抗体的概念 抗体(antibody)是机体 通过体液免疫,由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 分化的浆细胞合成并分泌与刺激抗原发生 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lin,Ig)。
第二次或第三次注射时用不完全佐剂或 不用佐剂。判断乳化是否充分,可将一 滴乳化好的液体滴在水面上,如能长时 间保持园珠形而不散开,表示乳化达到 要求。
*半抗原的处理 半抗原只有免疫反应 性而无免疫原性,半抗原必须与大分子 载体结合才能激发机体产生抗体,常用 的载体有血兰蛋白、卵白蛋白、牛血清 白蛋白等。两者交联的方法和原理是:
②细胞融合 常用聚乙二醇(PEG)作融 合剂,PEG分子量为1000-3000,常用1500, 其浓度为50%(W/V),如用离心法融合, 则用30%的PEG。融合时,骨髓榴细胞与小 鼠脾细胞的比例在1:4-1:12之间,免疫 后的小鼠脾赃约含5×107 -2×108个淋巴细 胞,每次融合需骨髓瘤细胞2×107,融合 前培养细胞的密度2×105为宜。
酶 切 所 形 成 的 片 段 ― ― Fab 或 F(ab’)2 只保持抗体活性,而无抗原活性; Fc段主 要由Ig两条不完整的重链的恒定区序列构 成(-S-S-连接),只具抗原或免疫原活性, 而无抗体活性。Ig结合补体或巨噬细胞的 位点也存在于H-链的恒定区。
③Ig由B淋巴细胞衍生的浆细胞生成,主要 以可溶性蛋白的形式存在于体液中。
④Ig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有:特异性结合抗 原;活化补体;结合Fc受体等。
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诊断尖锐湿疣的对比研究
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诊断尖锐湿疣的对比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原位杂交(ISH)和免疫组化(IHC)方法诊断尖锐湿疣(CA)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并与组织病理相比较;了解湘潭地区CA患者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基因类型及分布。
方法:分别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对临床和(或)病理组织学诊断CA的124例病例进行检测。
结果:IHC检测HPV-P阳性84例,HPV16阳性82例,总阳性率为694%(86/124),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棘细胞上层及颗粒细胞层;ISH检测HPV6/11阳性108例(8709%),HPV16/18阳性14例(1129%),HPV16/18阳性的12例中有6例合并有HPV6/11阳性(48%)。
ISH 总阳性率为935%(116/124),HPV6/11、HPV16/18同时感染4285%,阳性细胞广泛出现在棘层中上层、颗粒层及角化不全细胞核内,在角化不全层被挤压的细胞核内也可见到阳性表达可见。
结论: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是诊断尖锐湿疣的重要辅助手段;原位杂交法检测HPV6/11、HPV16/18比免疫组化法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要高,且定位准确、背景清晰,能对感染有准确的组织学定位,更有助于HPV分型研究,因此是诊断和研究CA的较好和先进的方法。
湘潭地区CA以HPV11和6感染为主,有较高的混合感染率。
关键词尖锐湿疣HPV 原位杂交免疫组化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in situ hybridization(ISH)and immunohistiochemistry(IHC)associated with the diagnosis of Condyloma Acuminatum(CA)and compare it with histopathological feature.To understand the HPV genotype that the CA patients infect and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HPV genotypes in infected CA patients in XiangTan area.Methods:CA samples were obtained from 124 patients with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were examined with ISH and IHC,respectively.Results:84 cases were positive for HPV-P and 82 positive for HPV-16 by IHC.Overall positive rate is 69.35%.Expression of HPV-P and HPV-16 was evident in the upper spinous and granular layer.108(87.09%)cases were positive for HPV6/11 and 14(1129%)caseswere positive for HPV16/18,6 of which were positive for HPV6/11 by ISH.The overall positive rate of HPV expression by ISH is 93.5% 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double infections(HPV6/11+HPV16/18)analyzed by ISH was 42.85%.In addition to the upper spinous and granular layer,the strongest reaction was observed in lower or middle stratum spinosum and stratum basale.Conclusion:IHC and ISH were the necessary assisted examinations for the diagnosis of CA.ISH can detect HPV sensitvity and specially,and locate positice of the Virus in histopathology of CA.And this technique can be used to detect the type of HPV.Results:Revealed that the predominant types from patients in XiangTan were HPV11 and HPV6 with mixedinfection.Key WorodsCondyloma Acuminatum(CA);Human Papilloma Virus(HPV);In Situ Hybridization(ISH);Immunohistiochemistry(IHC)HPV(Human Papilloma Virus)的中文名称为人乳头状瘤病毒,属于Papovaviridae家族,是一种环状双链DNA病毒,长约8k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