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破家庭牢笼束缚 走向社会广阔天地——中国近代言情小说的演变
梳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发展历程
梳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发展历程文学院0801陈天华女性文学自诞生之始就与女性意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女性主体的角度来说,女性意识可以理解为两个层面:一是以女性的眼光洞悉自我,确定自身本质、生命意义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二是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审视外部世界,并对其加以富于女性生命特色的理解和把握。
在我国,从古代至近代,虽然时有女作家和女性作品出现,却并未形成关注女性意识的真正意义上的女性文学。
中国文学中女性意识的觉醒,开始于新文化运动过程中,并与“五四”思想解放运动一同发展。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在这一较大规模的社会革命和思想文化革命的特殊历史际遇中成长起来。
一波澜壮阔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唤醒了中国人性别意识的觉醒,催生了中国第一代醉心于表现中国知识女性精神觉醒、个性解放的现代女作家,真正意义上的女性文学得以诞生。
她们是在“五四”时期以群体的面貌登上中国文学舞台的,积极地体现出了急于挣脱封建礼教束缚、寻求解放道路的自由意识。
当时,活跃在文坛上的主要女作家有陈衡哲、谢冰心、庐隐、冯沅君、石评梅、陆晶清、陈学昭、白薇、苏雪林、凌叔华、袁昌英等。
“在当时的刊物上,以女士署名的作者不下二十人,而且文章或小说都以带‘女’字为荣,形成了一种推崇女性作品的风尚。
”1918年,陈衡哲在《新青年》上发表的近千字对话体小说《老夫妻》,揭开了现代中国女性小说的历史帷幕。
之后,她发表的十余篇中有六篇写的是妇女问题。
这些作品关于女性内心世界的展现,表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和求索精神,超越和突破了男性作家的局限,第一次从真正意义上打破了文学垄断,在中国文学史上醒目地树起了女性文学的旗帜。
二“五四”高潮过后,女作家们的创作多表现为她们对社会、人生、婚姻、家庭等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影响最大的女作家当推冰心。
出身于大家闺秀的冰心,用其特有的“爱的哲学”的表达方式,传达出希望改变社会不公平、争取自由自立的女性意识。
冰心以创作问题小说步入文坛。
首篇问题小说《两个家庭》就提出了改造旧家庭,解放妇女和建立新生活的观点。
中国当代文学的变迁脉络
中国当代文学的变迁脉络1. 社会背景和时代特征中国当代文学的变迁与社会背景和时代特征密切相关。
中国在建国初期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革和革命,这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社会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型,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一期间,文学作品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和主题,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人们的思想情感。
2. 小说的发展和演变中国当代小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政治风暴的影响,小说创作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然而,改革开放后,小说逐渐展现出蓬勃的生机。
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开始融合新的元素,题材和内容更加多样化。
同时,小说形式也开始多样化,包括传统的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以及短篇小说等。
当代小说作品在思想性、艺术性和受众群体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多样性。
3. 诗歌和散文的探索与创新除了小说,中国当代文学中的诗歌和散文也表现出了独特的变迁脉络。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诗歌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背景的"朦胧诗"风潮迅速崛起,成为当时文坛的一股新势力。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入,诗歌形式和风格持续变化,接纳了更多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散文也经历了类似的变革,从传统的骈文转向现代散文,更加注重个人真情实感的表达。
4. 新生代作家的崛起与思潮的兴起中国当代文学的变迁脉络中,新生代作家的崛起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们以独特的视角观察和思考社会,不断尝试新的文学风格和表达方式。
同时,一些思潮也在文学领域中兴起,如后现代主义思潮、女性主义文学、网络文学等。
这些都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多样性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结论中国当代文学的变迁脉络是一个丰富多样的历程。
在社会背景和时代特征的影响下,小说、诗歌和散文等文学形式不断探索和创新。
新生代作家的崛起和思潮的兴起也为中国当代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当代文学的变迁脉络不仅是文学发展的一个缩影,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和发展。
言说爱情 现当代言情小说及其言情模式的演变
他的创作形成了社会言情小说的结构,推动了通俗小说
的雅俗合流,创造了以社会为经、以言情为纬的创作模式。其
代表作 《啼笑因缘》《金粉世家》《春明外史》,用男女间的苦
恋、爱恋、痴恋贯穿故事,情爱冲突的社会性因素增强,在他
的笔下男女主人公走出了狭小的生活空间,佳人也不再是传
统意义上的佳人,不必在是倾国倾城之貌,才子也并非全是
【黑龙江史志 2009.07(总第 200 期)】
11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品产业升级换代,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壮大经济实力。 1.科技创新可以扩大产品市场 技术创新能够提高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提高了,就有竞
争力,就可以扩大市场。据测算,我国现有产品中的 23%是因 为质量不过关失去市场竞争力而积压,失去市场。国产电热 器在 1997 年前很少有人买,因为技术不行,达不到国家标 准,人们不敢买。但经济技术创新质量过关了,现在电热水器 市场翻了几番。这充分证明技术创新带来的产品质量就是竞 争力,就是市场。
(五)言情模式演变之因 从才子佳人、青楼仕子到三角、多角的恋爱模式,从钟 情、遇阻、冲突、圆满或分离的情节模式,言情加社会,言情加 武侠,言情加侦探等形式,言情小说似乎给人千篇一律的感 觉,但是却又以其内在的无穷魅力吸引着人们关注它。言情 模式其实是多样的,不能给以简单的划分,对言情模式的探 究离不开时代、社会、作家、读者等因素,它们与言情模式的 发展是相互相生的。 (1)社会和时代的变迁 现代的言情小说在解放之前,由于社会的原因,都具有 不同程度的反封建特征,那是社会所造就的,张恨水、徐枕亚 的作品反封建礼教的特色就很强烈,几乎没有一部不洋溢着 反封建色彩。随着时代的发展,爱情婚姻基本上不受封建势 力的制约,而逐渐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有权利去争 取自己的幸福,言情模式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才子佳人不 再具有时代感染力,切合人们日常生活与此相关的都市爱 情、市井生活成为关注的对象。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发生了 日新月异的变化,爱情这一永恒的主题也被赋予了新的内 涵,言情小说中的爱情不再纯粹,与金钱、名利、地位、与人格 理念有了关系。 (2)情爱观念的变化
浅议现当代通俗爱情小说的发展变化
浅议现当代通俗爱情小说的发展变化作者:苏艳丽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17期摘要:我们是个骨子里矫情文艺的民族,尤其对于爱情,有一种情结,哪怕历经新文化运动,经历文革,然后改革开放,世事变迁,外来文化也在不断融入中,可是我们最最深处那份对爱情的小矫情从没变过。
本文通过探讨民国,改革开放前后以及近期大众爱情小说的发展变化,进而探讨大中爱情小说的返古现象。
关键词:通俗;爱情小说;情结;雅致;返古[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7-0-02民国的爱情小说,是现当代爱情小说的一种典型模式,是爱情小说的一种范本。
民国小说有一种魅力,让你一旦读了,骨子里常能蓄进满满的民国情结。
民国是一段乱世,乱世段好处就是能够很方便构建各种落差,人生的,世事的,情感的,社会的,也就很方便作者完成各种情节设定。
乱世中,事情的发展可以是极其不确定的,人的情感变化也会因此而多变,这是最适合爱情小说成长的,所以民国小说,多数就地取材,就地取景,小说也就不自然间就夹杂了时代风情。
作为后来人,作为读者,这种风情已经,我们已经习惯性的想象《金粉世家》的场景,要有繁华旖旎,要有才子佳人,要有刻骨铭心,也要有坎坷与执着。
当金少爷顽皮的吟诵“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那个瞬间,仿佛就定格了一个美丽的,什么情境下都不能或缺的。
有时候,在故事中有一个独立而且睿智的女主,往往是十分吸引人的,于是就有了《京华烟云》中的姚木兰。
有时候我们希望非常直观的探求恋爱中的两性关系和爱情,于是就有了《红牡丹》中的牡丹,民国是一个逐渐开化的时代,甚至比我们这个时代的很多时候都自由,都奔放,就像陆小曼,放到今天我们都会指指点点,民国却很好的孕育和包容了她,牡丹也是一样。
有人感慨大环境下小情感的悲哀,于是就有了《啼笑姻缘》。
张爱玲感慨爱情世界里的人心无常,于是就有了《红玫瑰与白玫瑰》。
这是民国的典型爱情,为我们刻画了一种爱情风格-民国爱情风。
《金锁记》:爱情的束缚与自由的觅求
《金锁记》:爱情的束缚与自由的觅求
简介
《金锁记》是中国现代作家张恨水所著的长篇小说,以爱情为主题,描绘了一个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之间挣扎求索的故事。
通过描述主人公乐楠从少女期到成为独立意识觉醒的女性,小说深入探讨了爱情对个体的束缚以及追求自由和独立的渴望。
主题一:爱情的束缚
在《金锁记》中,将爱情视为一种带有束缚色彩的力量是非常明显的。
乐楠在与丈夫关泽宇结婚后发现自己处于被他牵制、重重桎梏下生活。
她被传统道德观念和男权思想所禁锢,在婚姻中失去了个人的价值和独立性。
同时,《金锁记》也展示了其他人物之间由于感情纠葛而产生的困扰、挣扎和内心冲突,突出了爱情不仅可以带来甜蜜美好,也可能成为个体发展的阻碍因素。
主题二:自由的觅求
小说中,乐楠在与关泽宇的婚姻中逐渐认识到自己对于个人价值和自由生活的渴望。
她开始积极探索社会和人生,追求自己内心真实的欲望和梦想。
透过乐楠的经历,读者可以感受到她对自由的渴望从浅薄到深刻,并且最终在独立思考和行动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通过讨论乐楠的成长经历,《金锁记》给予我们一个思考个体应该如何获取内心真实自由、逃离束缚的启示。
结语
《金锁记》是一本关于爱情束缚与自由觅求主题的优秀小说,通过揭示个体在爱情中所面临到种种困扰,以及如何追寻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该作品呼吁读者思考个人价值、家庭与社会关系等深层次问题。
这部小说引起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并为现代社会下爱情与自由相关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第四讲近代婚姻家庭观念的变革现代婚姻家庭观
(二)家族观念: 传统家族伦理观念 受到挑战,新式小 家庭出现
1.父权意识下降
‚子孙受长上诃责, 不论是非, 但当俯首 默受, 毋得分理。‛ ——司马光《家范》
吴虞认为父子:“不必有尊卑的观念, 却当 有互相扶助的责任。同为人类, 同做人事, 没有什么恩, 也没有什么德。要承认子女 自有人格, 大家都向‘人’的路上走‛。 ——吴虞《说孝》
(四)贞操观念:压抑女性自由的封 建贞操观、节烈观受到猛烈抨击,新 的婚姻贞操观正在形成之中。 胡适《贞操问题》
鲁迅《我之节烈观》
胡适《贞操问题》:
认为传统的贞操论是不合 人情不合天理的罪恶, 并申明自己反对贞操法律 的五大理由。
第一,贞操既是个人男女双方对 待的一种态度,诚意的贞操是完全自 动的道德,不容外部的干涉,不须有 法律的提倡。 第二,若用法律的褒扬为提倡贞 操的方法,势必造成许多沽名钓誉, 不诚实、无意识贞操举动。
鲁迅《我之节烈观》
认为节烈救世说是残 害妇女的畸形道德,发誓 ‚要除去虚伪的脸谱,要 除去世上害人害己的昏迷 和强暴‛
主张新的婚姻男系制和遗产制方面: 女子也可以承袭遗产
1919年,李超死亡事件
1920年,陈独秀《男系制与遗 产制》,讨论继承权问题。
(六)儿童公育与产儿限制:
第三,在现代社会,许多贞操问题, 如寡妇再嫁、处女守贞等等问题的是非 得失,都还有讨论的余地,法律不当以 武断的态度制定褒贬的规定。 第四,法律既不奖励男子的贞操, 又不惩罚男子的不贞操,便不能单独提 倡女子的贞操。
第五,以近世人道主义的眼 光看来,褒扬烈妇烈女杀身殉夫, 都是野蛮残忍的法律,这种法律 在今日没有存在的理由。
(三)离婚:离婚观念的改 变是家族主义破灭、个性自 由解放的一种表现
“爱是不能忘记的”
“爱是不能忘记的”作者:张鹏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年第08期摘要:“五四”婚姻爱情小说曾经随着“五四”青年们对自由和个性的追求而盛行一时,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小说主题的表达上,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受到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宗璞的短篇小说《红豆》是新中国婚姻爱情题材小说创作的一个标志。
在继承“五四”婚姻爱情小说的基础上,《红豆》在人物刻画和主题开掘上又有着极大的不同。
本文将从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出发,通过比较分析冯沅君的《隔绝》、鲁迅的《伤逝》,重新解读小说《红豆》,探求其情感主题。
关键词:红豆;婚姻爱情小说;差异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4-0007-02婚姻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也是千百年来古今中外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从5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干预生活”口号的影响,婚姻爱情题材作品呈现出新的面貌,打破了50年代初期婚姻爱情生活的模式化和从属于政治的局面。
这一时期婚姻爱情小说在塑造人物上注重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情感过程的曲折和细微变化,例如邓友梅的《在悬崖上》、陆文夫的《小巷深处》等。
虽然读者仍然能从小说中看到政治因素的影响,但是爱情婚姻已经不再完全从属于政治。
1957年7月《人民文学》刊登了宗璞的短篇小说《红豆》,可看作是新中国婚姻爱情小说创作的新起点。
这篇小说在人物刻画和主题揭示上都较“五四”婚姻爱情小说有着很大差异。
宗璞的《红豆》叙述的是一个关于革命和爱情冲突的故事,但是这一冲突不再是政治的产物。
主人公江玫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她与齐虹真心相爱,但最终江玫拒绝了齐虹邀她一起去美国的请求,而是选择了革命的道路。
表面上这篇小说也是“革命加恋爱”的模式,虽然江玫的爱情为革命做出了牺牲,但是革命并没有使她完全忘记爱情,与齐虹之间的爱情仍然是江玫内心深处最珍贵的记忆。
《西厢记》:爱情与社会禁锢的对抗
《西厢记》:爱情与社会禁锢的对抗简介《西厢记》是元代杂剧作家王实甫创作的一部戏剧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传世名著之一。
该剧讲述了董小宛与张生之间纯洁而坚贞的爱情故事,以及他们面对家庭、婚姻制度和社会禁锢时展现出的智慧和勇气。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西厢记》中所体现的爱情与社会禁锢的对抗。
爱情的自由意志在《西厢记》中,董小宛和张生的爱情始于相识相知,在彼此间产生了强烈而纯洁的感情。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却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阻碍。
尽管被家庭、婚姻制度和社会规范所束缚,但两位主人公都没有放弃追求自己真正心灵归属的权利。
他们用智慧和努力克服各种阻碍,最终取得了胜利。
女性的价值和地位在《西厢记》中,董小宛作为女性形象是非常独立和坚强的。
她不仅拥有出色的才华和聪明才智,在面对父母、丈夫以及社会的不公正对待时,她也展现出了勇敢和倔强。
董小宛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功地解决了许多困难,并最终与张生实现了心灵上的结合。
社会禁锢与个体抗争《西厢记》反映了封建社会下男女之间婚姻制度和伦理道德的约束力量。
无论是董小宛还是张生,他们都必须面对家庭和社会对他们爱情关系的禁止。
然而,他们并没有因此屈服于传统观念和社会压力,而是通过自身智慧、勇气和坚持向这种束缚进行抗争,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种个体抗争精神体现了个人追求幸福与真爱的权利。
对话文化与智识之重要性在《西厢记》中,董小宛是一个受过教育的才女,而张生则是一个有着博大精深知识的学者。
他们之间的对话贯穿了整个剧本,展现了智慧和文化在抵抗社会禁锢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通过与父母、丈夫等角色的辩论,他们用自己优秀的言辞和思想向世人证明了真爱和自由意志的价值。
结论《西厢记》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揭示了封建社会下个体追求爱情与自由的挣扎。
通过董小宛和张生这一对坚守真爱并最终战胜纷繁牵绊的恋人,作品呼唤着人们在面对约束时坚持自我、追求真理。
它不仅是一部经典爱情故事,更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价值观启示的文学作品。
《西厢记》- 爱情与社会的束缚
《西厢记》- 爱情与社会的束缚《西厢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它深刻地展现了爱情与社会的束缚。
这部剧作以许仙与杜丽娘的爱情为主线,展现了他们追求爱情的坎坷之路。
通过描写他们在封建社会中的困境和无奈,作者告诉读者,爱情可能被社会的束缚所限制,但也能在束缚中培养坚强的意志。
首先,封建社会对于个体的束缚是显而易见的。
西厢记中,杜丽娘作为一个出身卑微的女子,受到了封建礼教的桎梏。
她被迫遵守妇道三从四德的伦理准则,被社会规范所绑缚。
无论她对许仙有多深的感情,她都无法违背社会的规矩,与之相守。
这种束缚让她感到无助和痛苦,深深地折磨着她的内心。
其次,父权制度也成为杜丽娘爱情的一种束缚。
在封建社会中,杜丽娘的婚姻完全受到父母和族长的安排和干涉,她没有选择自己的权力。
她被迫与一个她并不爱的人结婚,她的内心深处充满了挣扎和痛苦。
父权制度在《西厢记》中如此严格,使得杜丽娘无法追求自己真正的幸福,而只能顺从命运的安排。
然而,尽管爱情与社会的束缚似乎无法逾越,但许仙和杜丽娘的坚持却展示了爱情的力量。
他们面对社会的阻力和压力,始终坚守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他们相信爱情的力量,相信爱情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正是因为他们的坚持,他们最终获得了幸福。
此外,《西厢记》从另一个侧面也展示了封建社会中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和女性的被动处境。
这个剧作通过杜丽娘的遭遇,揭示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艰辛境地,她们没有自主选择爱情对象的权力,一切都被男性和父权制度所控制。
这种束缚使得杜丽娘等女性真正体验到了来自社会的压迫和限制。
综上所述,《西厢记》以许仙和杜丽娘的爱情为线索,深刻地揭示了爱情与社会的束缚。
封建社会的规范和父权制度使得他们无法顺利地在一起。
然而,他们的坚守和不屈不挠的追求,最终让他们战胜了一切困难,获得了真正的幸福。
这种爱情与社会束缚之间的对抗,既展示了人性中脆弱的一面,也表现了对真爱的追求和向往。
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西厢记》中,爱情并不是唯一的束缚因素。
清末民初女性文学崛起与社会发展的关联性研究
清末民初女性文学崛起与社会发展的关联性研究作者:张拴刚来源:《语文建设·上半月》2021年第10期中国的女性文学,尤其是近现代女性文学,是在一系列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影响下产生和发展的,因此,其无论在内容还是表现形式上都体现着深深的时代烙印。
在清末民初这一由古典向近现代转型的文学发展阶段,我国涌现出一批如单士厘、张昭汉、吕碧城等颇具影响力的女性文人,以及诸多优秀女性文学作品。
但一直以来,对于女性文学的关注普遍聚焦于新文化运动及其以后的女性作家和作品之上,而對这一时期以前的女性文学的系统性考察却成果寥寥。
由郭延礼、郭蓁编著的《中国女性文学研究(1900—1919)》一书,正是对该时期女性文学史的补充和完善。
该书集中梳理并探讨了20世纪第一个二十年里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状况。
作者充分理解和把握住了1900 年至1919 年这一历史时期的核心特点,将女性文学于此期间的发展总结为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文学体裁由古典向现代转型,二是伴随女权意识的觉醒,女性文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全面革新。
绪论开宗明义,认为女性文学的“转型”是近代中国女性文学出现的标志,由此将其与“闺阁”型作品区别开来;继而又明确地将1900 至1919 年间具有时代性先进思想的女性作家和作品,定义为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发展过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突破,标志着中国女性从此拥有了表达自己思想和心声的权利和能力。
第四章着重推介女性小说家、女性翻译文学家、女性政论文学家、南社女性文学家四大女性文学创作群体。
由此可以看出,彼时女性作家所涉足的文学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已冲破了“内言不出于阃”的传统礼教束缚,开始成为中国妇女思想和诉求的代言人,并且在当时的文化界具有了不容小觑的影响力。
后续章节重点分析了当时女性作家在诗、文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及其所体现出的局限性,同时详细介绍了几位颇具代表性的女性作家,较为客观地分析了近代女性文学的思想水准和社会影响力。
黄金时代文学与女性的解放
黄金时代文学与女性的解放黄金时代文学是指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上海的一种文学流派,该流派的作品主题多涉及社会变革、性别角色和女性解放。
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黄金时代文学为女性带来了一种新的解放,让她们得以触摸到自由与独立的可能性。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黄金时代文学如何影响女性的解放。
一、突破社会桎梏黄金时代文学的作品大胆揭示了女性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所受到的各种束缚和歧视。
传统社会将女性视为家庭的依附者和家务劳动的承担者。
然而,黄金时代文学的作品通过丰富的细节、生动的笔触,呈现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的各种困境,并进一步提出了她们获得解放的可能性。
例如,在《围城》一书中,钱钟书通过女主人公方鸿渐的形象,描述了一个深受传统束缚的女性。
方鸿渐的命运被家族和社会期望所左右,她的个人价值和追求受到了限制。
然而,小说中的方鸿渐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困境,并开始努力改变。
这种形象的呈现鼓舞了众多女性,让她们认识到自己也有权利追求独立和幸福。
二、艺术表达与女性主义黄金时代文学在表达女性主题上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这一流派在创作中采用了大量的女性视角和女性意识,使女性的心理世界得以充分展示。
作家们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具体的情感刻画,深入探讨了女性的内心世界以及她们面对社会压力和亲情纠葛时的挣扎。
《寒夜堡垒》是一部经典的黄金时代文学作品,它以女性作家的视角出发,展示了女性在追求自由和追求个人价值时所遇到的种种难题。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阿英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勇于挑战家庭和社会的限制。
她直面生活的真实困境,通过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实现了自我的真正解放。
三、激发女性思想解放黄金时代文学的作品不仅在表现女性困境的同时,也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深度思考激发了女性的思想解放。
这种解放来源于对传统观念的质疑和对自身权益的追求。
黄金时代文学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展现了女性对社会不公平对待的坚决反抗。
例如,钱钟书的《围城》中通过方鸿渐的经历,思考了传统社会中男女角色的定位和女性被剥夺的权益。
5.8.18.社会小说与家庭小说
谢谢!
--
《不如归》与其他作品
《不如归》的主人公浪子是片冈中将的掌上明珠,嫁给将 军少将男爵川岛武男为妻,婚后夫妻二人情深意笃。
不久,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川岛武男被派上了前线,新婚 夫妻被迫相隔两地。在备受相思之苦煎熬的同时,浪子还不得 不忍受家中挑剔婆婆的百般刁难,后来,夫家以浪子患病为由 逼迫其离婚。被领回家的浪子,不久便在抑郁中悲愤离世。
背景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在对外获得殖民地的同时,清政府的巨额战争赔款加速了日本国内第一次产业革 命的发展,资本主义产业结构进一步加强。社会财富日益集中、贫富差距加大、农民大量失去土地、平民 生活日益窘迫。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大批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关注社会现 实人生,陆续出现了大量的优秀深刻小说、观念小说和家庭小说。
在《不如归》中,德富芦花试图通过浪子的爱情悲剧对封 建家庭伦理道德进行批判,折射出发生在明治家庭内新旧两种 思想的摩擦、对立与倾轧。在批判现实这一主题上,与同时代 的社会小说是一致的。
明治33年,德富芦花发表了著名随笔集《自然与人 生》,记述了自己对自然与社会现实之关系的认识和感 悟。在他看来,神生活在自然里,人作为自然的存在通 过自然与神进行沟通与交流,聆听神的启示与教诲。而 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要受到社会的腐蚀,从而失去自己 的本来面目,也就渐渐与神形成了隔膜,这时就需要通 过自然来唤起人的觉悟,使自己重新回归本真。
其中,以尾崎红叶的《金色夜叉》、德富芦花的《不如归》为代 表,创造了明治时期畅销小说的销售神话。
德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花
德富芦花(1868-1927),本名德富健次郎,明治元年出生于熊本县 熊本市。德富芦花很早就对文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同志社求学期间 他便立志当一名作家并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名著。
冲破家庭牢笼束缚 走向社会广阔天地——中国近代言情小说的演变
作者: 王玉超[1];刘明坤[2]
作者机构: [1]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扬州225002;[2]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南昆明650500出版物刊名: 社会科学家
页码: 21-23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4期
主题词: 言情小说;社会小说;社会言情小说;启蒙思想
摘要:中国近代言情小说的演变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起初还是停留在"情"的小圈子里,只注重个人的感受与体验,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言情小说才逐渐走出个人内心世界的狭隘范围,作家们也不再单纯为了写"情"而把社会作为简单的背景,开始将自己的感情与社会的变革联系起来,认识到言情不能不言社会,使言情小说具备了向社会言情小说转变的条件,同时,近代言情小说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河南省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A. 人格权日益受到保护B. 奴隶的社会地位提高
C. 社会风气的日益败坏D. 市民的法律意识增强
13.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了“天民〞主张,认为“人皆天所生也,同为天之子,同此圆首方足之形,同在一种族之中〞。这一主张说明
A. 中国人开始接触平等观念B. 天赋人权思想已广泛传播
C. “君权神授〞遭到了否认D. 民权意识得到了完全觉醒
【答案】C
【解析】
【详解】传统儒家观点认为皇帝是“天子〞,而康有为将所有人都视为“天子〞,这就将皇帝与平民拉到了平等的地位,实际上否认了“君权神授",故C项正确;虽然康有为的主张表达了平等观念,但这不是中国人最早接触的平等观念,近代早在太平天国运动时就提出了平等主张,排除A项;虽然康有为的观点可能受到了西方天赋人权思想的影响,但不能说明此思想广泛传播,排除B项;虽然康有为的观点表达出民权意识的觉醒,但其并未完全觉醒,排除D项。
14.下面是19于研究
A. 新三民主义的影响B. 国民革命兴起原因
C. 国共统一战线稳固D. 国民革命失败原因
【答案】A
【解析】
【详解】示意图中工人和农民在国民党党员中 数量超过了商人,这表达了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扶助农工"政策的影响,故A项正确;国民革命兴起于1924年,排除B项;1927年1月国共已经出现分裂的迹象,因而示意图不能用于研究国共统战线的稳固,排除C项;国民革命失败是由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导致的,示意图不能说明国民党右派情况,排除D项。
简谈近代言情小说发展演变的多元化
简谈近代言情小说发展演变的多元化
李晓萍
【期刊名称】《阅读与写作》
【年(卷),期】2003(000)001
【摘要】言情小说作为一种文学样式不仅受社会意识形态下道德规范的约束和制约,而且是一定社会背景下衍生的产物。
尤其是到了近代,风云突变的社会现实;封建伦理道德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对垒,导致了爱情文学发展的迂回曲折和彩纷呈的局面,不同时期的爱情文学都存在着特定历史时期下的阶段性特点,这不单单是在封建伦理道德的钳制下,人们潜意识中的抵制和抗衡,而且是言情文学自身的发展和进化。
【总页数】2页(P47-48)
【作者】李晓萍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1
【相关文献】
1.简谈多元化教育 [J], 周凡圣
2.简谈中国古代足球运动的发展演变规律 [J], 宗有智;魏锦龙
3.从“口手”之争到“多元化”——试谈我国聋教育理念的发展演变及启示 [J], 陈建军
4.简谈色彩写生多元化教学 [J], 阮毅
5.通俗文学通过改写走向现代的书证——析喻血轮对《西厢记》的改写兼谈近代言情小说改写现象及意义 [J], 李俊国;谭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冲破婚姻的双丝网——解读苏青小说《结婚十年》
冲破婚姻的双丝网——解读苏青小说《结婚十年》
徐璐
【期刊名称】《神州(下旬刊)》
【年(卷),期】2013(000)008
【摘要】苏青的《结婚十年》以女性独特的文学视角和深切的生活体验向世人真实的展示了现实生活的琐碎,以及在新旧交替时代女性寻求自身价值和人格独立的矛盾心理.本文主要站在女性主义的立场上,解读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困顿的生活状况,阐释女性最终要冲出婚姻藩篱的必然.
【总页数】1页(P31)
【作者】徐璐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论苏青小说中女性的空间焦虑——读《结婚十年》《续结婚十年》 [J], 刘洋
2.走出婚姻的围城——解读苏青小说《结婚十年》 [J], 宫东红
3.苏青小说中女性悲剧意蕴探析——以《结婚十年》《续结婚十年》为例 [J], 王珍
4.冲破婚姻的双丝网——解读苏青小说《结婚十年》 [J], 徐璐;
5.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女性出走——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和苏青小说《结婚十年》比较研究 [J], 钱丽娜;赵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言情 小 说 是 指 以男 女婚 姻 恋爱 为 主兼 及 政 治 、 道 玉进 士 及第 等 。 大 团 圆 的结局 又 陷入 了才子 佳人 的 其
王 玉超 ,刘 明坤
(. 大学 文学院 ,江苏 扬州 2 5 0 ;2云南 师范大学 文学 院 ,云南 昆明 6 0 0 ) 1 扬州 2 02 . 5 5 0
摘
要: 中国近代 言情小说的 演变是一 个渐进 的历 史过程 , 起初还 是停 留在 “ 的 小 圈子 里 , 情” 只注重个人 的感
“ 红楼梦》 续书设意鄙俗 , 文笔粗 首先是《 红楼梦》 续书的演变。 红楼梦》 《 是中国言 胡 同。张俊说 :不少《 多令 贾府 重 振 家 业 , 玉 登 科 及第 并 姬 妾 成群 , 宝 表 情 小 说 的顶 峰 之 作 , 谓 古 来 言 情 第 一 部 , 面 世 后 糙 , 可 它 影 响极 大 。 其 影 响 , 庆道 光 问续 书 纷起 , 会 上 兴 现 了作 者 浓 重 的 名 利 之 心 和庸 俗 的 生 活 情趣 ,这 是 受 嘉 社 续 之 起 了一 股 续 红 的高潮 , 得舆 在 《 都 竹 枝词 》 京 中夸 张 地 ‘ 红 ’ 作 的通 病 。” 其 次是泛情论小说 的衰落 , 典型代 表是《 女 其 儿 说 :开谈 不 说 《 楼 梦 》读 尽 诗 书也 枉 然 ”可 见 其 风 “ 红 , , 。言情 小 说 的发展 历史 悠 久 , 入 晚 清后 , 进 特 气 与影 响 。其 续 书也 就 大 量 出现 , 为 我 国小 说 史 上 英 雄 传 》 成 别是从《 红楼梦》 续书及 以后 的一段时间,理” 情 ” “ 对“ 的一 大 景 观 。这 些续 书其 内容大 多将 原 书爱情 悲 剧 改 反 封建统治者 为大团圆结局 ,如郑师靖所言 ,遂使吞声饮 恨之红 的压制不但没有减 弱 , 而变本加利 了 , “ 妄 楼 , 变 而 为快 心 满 志 之红 楼 ” 一 。如 第 一部 续 书 《 红 大 肆 宣扬 封 建 法 理 , 图通 过 压制 人 们 的 自然 生 活 欲 后 求 , 遮 盖 末 世 的 各 种 社 会 矛 盾 , 代 小 说从 初 期 开 来 近 楼 梦 》 林 黛 玉 为 宝 玉正 妻 , 写 总理 家 务 , 府 复 兴 , 贾 宝
收 稿 日期 :0 0 0 — 7 2 1— 2 0
作者 简介 : 王玉超 (9 2 )女 , 18 一 , 黑龙江双城人 , 扬州大 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博 士研究生 , 主要研究 元明清文学方 向 ; 明坤 刘 (9 4 ) 山东新泰人 , 17 一 , 云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讲 师, 文学博士 , 研究方 向为近代文 学。
受与体验 , 随着近代 中国社会 的变革 , 言情小说才逐 渐走 出个人 内心世界 的狭 隘范围 , 家们也 不再单纯 为了写“ 作 情” 而把社会 作为 简单的背景 , 开始将 自己的感情 与社会的 变革联 系起 来 , 识到 言情 不能 不言社 会 , 言情 小说 具备 了 认 使 向社会 言情 小说转 变的条件 , 同时 , 近代 言情小说 完成 了它的历 史使命 。
的 价 值 , 近代 中 国又 是 多灾 多难 的 , 说 作 为 历 史 贾府 复 兴 , 玉 及 第 并 姬 妾 成 群 , 现 了作 者 们 浓 重 而 小 宝 表 的一 面镜 子 , 但 有 它 自身 的特 点 , 是 历 史 的 反 映 , 的名 利 之 心 和庸 俗 的生 活情 趣 , 书 的作 者们 看 不 到 不 也 续
德 、 史 、 俗 、 会 等 内容 的小 说 。 中 国近代 言 情小 老套 , 缺 了原 著 反 封建 、 取 自由爱情 的斗 争 精神 , 历 风 社 失 争 说 继 承 了 中 国古代 小 说 的优 良传 统 , 有 它 自己 独 特 姚燮 说 它 “ 也 多不 近 人情 处 ” 有 道理 。 他 续作 也多 令 颇 其
21 0 0年 4月
社 会 科 学家
S CI o AL S CⅡe NTI T S
A pr, 01 . 2 0
( 4期 , 第 1 6期 ) 第 总 5
【 文艺论丛 】
( ., n r N . 6 No4Ge e  ̄ o1 ) 5
冲破家庭 牢笼束 缚 走 向社会 广 阔中 国近代 言 情小 说 的演 变我 们 认 为经 历 了 以下 背 ,树 倒猢 狲 散 , “ 飞鸟 各 奔 林 ” 建 阶级 大 厦将 倾 , 封 封 三种 类 型 : 建家 庭 曲终 人 散 的必然 命 运 被 弱 化 了 , 黛之 间志 同 宝 道合 ( 封建礼教 ) 反 的感 情 基 础 也 被颠 覆 了 , 们 无 条 他
让 第 一 类 ——红 楼 梦续 书 和 泛 情 论 小 件 服 从 于 封建 家 庭 中兴 之 需 要 , 他 们 从 封建 阶级 的 逆 子 贰 臣驯 化 为 孝 子 贤 孙 , 见 续 书 价 值 不 大 , 多 可 至 说, 主题是 封建说教和卫 道
是 一 群 失 意文 人 们 自我 麻 醉 的南柯 梦 , 书走 进 了死 续
我们 从 中可 以看 出 自己民族 的心 灵史 。言情 小 说走 过 宝黛 爱 情 悲剧 的历 史必 然 性 ,实 行 阶级 调 和 主义 , 按 了 漫长 的封 建社 会 , 的演 变与 改 革 已经 成 了历 史 的 照 自己的 理想 设 计 了大 团 圆结 局 , 全 与作 者 原 意 相 它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