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赏析
精选经典的诗经鉴赏【十首】
【导语】诗经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琅琅上⼝的诗句让⼈⽿熟能详,天趣盎然的曲调像天籁之⾳娓娓动听。
下⾯是⽆忧考分享的精选经典的诗经鉴赏【⼗⾸】。
欢迎阅读参考!1.精选经典的诗经鉴赏 蒹葭 佚名〔先秦〕 蒹葭苍苍,⽩露为霜。
所谓伊⼈,在⽔⼀⽅。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中央。
蒹葭萋萋,⽩露未晞。
所谓伊⼈,在⽔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中坻。
蒹葭采采,⽩露未已。
所谓伊⼈,在⽔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中沚。
译⽂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结成霜。
意中之⼈在何处?就在河⽔那⼀⽅。
逆着流⽔去找她,道路险阻⼜太长。
顺着流⽔去找她,仿佛在那⽔中央。
河边芦苇密⼜繁,清晨露⽔未曾⼲。
意中之⼈在何处?就在河岸那⼀边。
逆着流⽔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去找她,仿佛就在⽔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未全收。
意中之⼈在何处?就在⽔边那⼀头。
逆着流⽔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去找她,仿佛就在⽔中洲。
赏析 如果把诗中的“伊⼈”认定为情⼈、恋⼈,那么,这⾸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情。
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
然⽽这⾸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公的追求和失落,⽽是他所创造的“在⽔⼀⽅”可望难即这⼀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
好诗都能创造意境。
意境是⼀种格局、⼀种结构,它具有含容⼀切具备相似格局、类同结构的异质事物的性能。
“在⽔⼀⽅”的结构是:追寻者——河⽔——伊⼈。
由于诗中的“伊⼈”没有具体所指,⽽河⽔的意义⼜在于阻隔,所以凡世间⼀切因受阻⽽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都可以在这⾥发⽣同构共振和同情共鸣。
由此看来,不妨把《蒹葭》的诗意理解为⼀种象征,把“在⽔⼀⽅”看作是表达社会⼈⽣中⼀切可望难即情境的⼀个艺术范型。
这⾥的“伊⼈”,可以是贤才、友⼈、情⼈,可以是功业、理想、前途,甚⾄可以是福地、圣境、仙界;这⾥的“河⽔”,可以是⾼⼭、深堑,可以是宗法、礼教,也可以是现实⼈⽣中可能遇到的其他任何障碍。
经典诗歌诗经5篇加赏析
经典诗歌诗经5篇加赏析作为歌谣,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
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汇大抵是形容词性质,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清新美丽的自然。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诗经诗歌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诗经·魏风——《十亩之间》1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注释:桑者:采桑的人。
闲闲:从容不迫的样子。
泄泄:同闲闲,十分悠闲的样子逝:往。
赏析:《十亩之间》描写采桑女子劳动之后,结伴同归的情景,表现了劳动的快乐。
诗经·魏风——《伐檀》2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獾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注释:坎坎:砍伐权树木的声音。
廛:音“蝉”,古制百亩。
县:通“悬”。
特:三岁的野猪,此代指野兽。
漘:音“纯”,河坝。
囷:音“逡”,粮食囤。
素飧:熟食。
赏析:《伐檀》描写一群在水边的劳动者砍伐树木,一边劳动,一边唱歌,发表议论。
揭露和讽刺了不劳而获的“君子”,表达了他们的愤怒与憎恶。
诗用对比,揭露“君子”不参加生产劳动,却囤积着大量的粮食和大量的猎物。
但是,伐木人已经不是一般的描述,而是用质问表示强烈的抗议。
末尾三节都重复用反语,表示嘲讽,又显示了伐木人的幽默。
诗经·魏风——《硕鼠》3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注释:硕鼠:肥大的老鼠。
《诗经》鉴赏
【中心思想 】 诗人巧妙地利用芦苇、霜露、秋水等景物渲染出一种凄迷气氛,以此来烘托主人 公怀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心情。诗的第二、三章采重章回复的方式,反复咏唱。但 景物又有不同。首章“白露为霜”,露凝为霜,是拂晓时;二章“白露未唏”, 太阳露面,天已大亮;末章“白露未已”,阳光照射,露水快干。每章开头两句 写芦苇上霜露的变化,以此来暗示时光的流逝,使人意会到他(她)已经在秋水 畔徘徊了一个清晨。三幅不同时间的晚秋晨光图,渲染烘托出主人公久久伫立远 望而始终不能见面的惆怅心情,而主人公这种心情随着晨光画面的重叠,显得越 来越急切,越来越凄婉。这篇诗在艺术上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 【赏析】 本诗采用了重章叠唱的手法。诗经中四字句节奏鲜明而略显短促,重章叠句和双 声叠韵读来又显得回环往复,节奏舒卷徐缓。《诗经》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不仅 便于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而且在意义表达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本诗三章兴句写景物的细微变化,不仅点出了诗人追求“伊人”的时间地点,渲 染出三幅深秋清晨河滨的图景,而且烘托了诗人由于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迫切地怀 想“伊人”的心情,将情感表现得深隽细腻、绵邈不竭。 诗篇呈现朦胧的意境美。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诗· 蒹葭》一篇,最得风 人深致。晏同叔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颇近之。但一 洒落,一悲壮耳。”本诗并没有具体的事件与场景,甚至连“伊人”的性别都难以 确指。诗意的空幻虚泛给阐释带来了麻烦,但无疑也因而扩展了其内涵的包容空间。 诗中的物象,不只是被诗人拿来单纯的歌咏,其中更蕴育着某些象征的意味。“在 水一方”为企慕的象征,“溯洄”、“溯游”、“道阻且长”、“宛在水中央”也 不过是反覆追寻与追寻的艰难和渺茫的象征。诗人上下求索,而伊人虽隐约可见却 依然遥不可及。
诗经经典名篇的赏析(通用9篇)
诗经经典名篇的赏析诗经经典名篇的赏析(通用9篇)《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里面有很多优美的诗歌,以下是小编分享的诗经经典名篇的赏析,一起来阅读吧!诗经经典名篇的赏析篇1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关雎》是一首意思很单纯的诗。
它的美首先在于音韵,此有孔子的评论为证,《论语·泰伯》:“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乱,便是音乐结束时候的合奏。
孔子的评论大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意味。
它的美还在于意思。
《关雎》不是实写,而是虚拟。
戴君恩说:“此诗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便尽了,却翻出未得时一段,写个牢骚忧受的光景;又翻出已得时一段,写个欢欣鼓舞的光景,无非描写‘君子好逑’一句耳。
若认做实境,便是梦中说梦。
”牛运震说:“辗转反侧,琴瑟钟鼓,都是空中设想,空处传情,解诗者以为实事,失之矣。
”《诗》写男女之情,多用虚拟,即所谓“思之境”,如《汉广》,如《月出》,等等,而《关雎》一篇最是恬静温和,而且有首有尾,尤其有一个完满的结局,作为乐歌,它被派作“乱”之用,正是很合适的。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毛传:“兴也。
”但如何是兴呢,所谓“兴”,可以说是引起话题,或者说是由景引起情。
这景与情的结合多半是诗人当下的感悟,它可以是眼前见的实景,也可以是浮想联翩。
人与生物都是息息相通的,这是自然予人的最朴素也是最直接的感悟,因此它很可以成为看待人间事物的一个标准:或万物如此,人事亦然,于是喜悦,如“桃之天天,灼灼其华”(《周南·桃夭》),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小雅·鹿鸣》),如此诗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或万物如此,人事不然,于是悲怨,如“雄雉于飞,泄泄其羽”(《邶风·雄雉》),如“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邶风·谷风》),如“毖彼泉水,亦流于淇”(《邶风·泉水》)。
诗经全文及赏析
诗经全文及赏析《诗经》就整体而言,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诗经全文及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诗经全文及赏析1诗经雨雪霏霏雨雪霏霏,这是诗经里一个著名的句子,它象一幅画,把一个久战归乡的征夫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译文: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解释单字解释昔:指出征时。
依依:茂盛貌;一说,依恋貌。
思:语末助词。
雨(yù):雨为动词,雨雪指下雪像下雨一样,形容雪很大。
霏霏:雪花飞舞的样子。
句子解释这是诗经里一个著名的句子,它象一幅画,把一个久战归乡的征夫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
在一年的时间内,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想象我们可以想象,他的妻子在家等着他。
我们可以想象他的恋人在故乡等着他。
即便是一年中受尽苦难,也要等到相见的一天。
寓意联想寓意大雪中有一个人在独行,远处有一盏灯在为他亮着。
那是他全部希望所在,是他活着的动力。
为了杨柳依依,他可以忍受雨雪霏霏。
整充满着人性的美。
古代人的交通不便,造就了人们思维的发达,把人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
不敢想象,现在的男女会创造出如此动人心魄的图画。
婚姻如同时尚,几天过后就觉得不新鲜了。
流行歌曲唱几天,换新的是很正常的。
新的式样不新的,那么换上更新的吧。
如果是这样还倒罢了,以心换心,没什么不对。
夫妻忠诚,恋人坦荡。
合则留,不合则去,本来是一种理想状态。
精神“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时代已经终结。
有时候我想,为什么我们时代出不了大作品,能永远影响后来者的作品,原因是这个时代的经济基础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更,文化这个精神层次的东西也成了赚钱机器,其他的能逃脱吗。
《诗经》13篇经典诗歌欣赏
⑨惨(zào):当为"懆(cǎo)",焦躁貌。
是的,《月出》的意境是迷离的。清代方玉润《诗经原始》说它“从男意虚想,活现出一月下美人”。诗人思念他的情人,是从看到冉冉升起的皎月开始的。也许因为月儿总是孤独地悬在无垠的夜空,也许因为它普照一切,笼盖一切,所谓“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月赋》),月下怀人的作品总给人以旷远的感觉。作者的心上人,此刻也许就近在咫尺,但在这朦胧的月光下,又似乎离得很远很远,真是“美人如花隔云端”(李白《长相思》)。诗人“虚想”着她此刻姣好的容颜,她月下踟躅的婀娜倩影,时而分明,时而迷茫,如梦,似幻……
题解:士兵们慷慨激昂,团结抗敌。
原文译文注释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①。
王于兴师②,
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③!
岂曰无衣?
与子同泽④。
王于兴师,
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⑤!
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⑥。
王于兴师,
修我甲兵⑦,
与子偕行⑧!
谁说我们没衣穿?
与你同穿那长袍。
君王发兵去交战,
修整我那戈与矛,
杀敌与你同目标。
谁说我们没衣穿?
每首诗都有自己的意境,自己的情调。中国古代咏月的诗篇真是积案盈箱,汗牛充栋,比如《古诗十九首》的“明月何皎皎”、“明月皎夜光”,初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及李白的《古朗月行》、杜甫的《闺中望月》,等等等等,不管它们如何变换着视角,变换着形式,变换着语言,但似乎都只是一种意境,一种情调,即迷离的意境,怅惘的情调。这种意境与情调,最早也可以追溯到《月出》。
望月怀人的迷离意境和伤感情调一经《月出》开端,后世的同类之作便源源不断,焦竑《焦氏笔乘》说:“《月出》见月怀人,能道意中事。太白《送祝八》‘若见天涯思故人,浣溪石上窥明月’,子美《梦太白》‘落月满屋梁,犹疑见颜色’,常建《宿王昌龄隐处》‘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王昌龄《送冯六元二)‘山月出华阴,开此河渚雾,清光比故人,豁然展心悟’,此类甚多,大抵出自《陈风》也。”姚舜牧《重订诗经疑问》也说:“宋玉《神女赋》云:‘其始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正用此诗也。”他们举出的例子,只是其中一部分罢了。而这些滥觞于《月出》的望月怀人诗赋作品,总能使我们受到感动与共鸣,这也正如月亮本身,终古常见,而光景常新。
《诗经》全集译注与赏析
《诗经》全集8《诗经·周南·关雎》译注赏析23 《诗经·周南·葛覃》译注赏析30 《诗经·周南·卷耳》译注赏析16 《诗经·周南·樛木》译注赏析18 《诗经·周南·螽斯》译注赏析19 《诗经·周南·桃夭》译注赏析21 《诗经·周南·兔罝》译注赏析24 《诗经·周南·芣苢》译注赏析26 《诗经·周南·汉广》译注赏析28 《诗经·周南·汝坟》译注赏析29 《诗经·周南·麟之趾》译注赏析31 《诗经·召南·鹊巢》译注赏析32 《诗经·召南·采蘩》译注赏析34 《诗经·召南·草虫》译注赏析35 《诗经·召南·采苹》译注赏析37 《诗经·召南·甘棠》译注赏析38 《诗经·召南·行露》译注赏析39 《诗经·召南·羔羊》译注赏析40 《诗经·召南·殷其雷》译注赏析41 《诗经·召南·摽有梅》译注赏析43 《诗经·召南·小星》译注赏析44 《诗经·召南·江有汜》译注赏析46 《诗经·召南·何彼襛矣》译注赏析47 《诗经·召南·野有死麕》译注赏析49 《诗经·召南·驺虞》译注赏析50 《诗经·邶风·柏舟》译注赏析51 《诗经·邶风·燕燕》译注赏析53 《诗经·邶风·绿衣》译注赏析55《诗经·邶风·终风》译注赏析58 《诗经·邶风·击鼓》译注赏析59 《诗经·邶风·凯风》译注赏析61 《诗经·邶风·雄雉》译注赏析62 《诗经·邶风·匏有苦叶》译注赏析64 《诗经·邶风·谷风》译注赏析65 《诗经·邶风·式微》译注赏析68 《诗经·邶风·旄丘》译注赏析69 《诗经·邶风·简兮》译注赏析71 《诗经·邶风·泉水》译注赏析72 《诗经·邶风·北门》译注赏析73 《诗经·邶风·北风》译注赏析75 《诗经·邶风·静女》译注赏析76 《诗经·邶风·新台》译注赏析77 《诗经·邶风·二子乘舟》译注赏析79 《诗经·鄘风·柏舟》译注赏析80 《诗经·鄘风·载驰》译注赏析81 《诗经·鄘风·墙有茨》译注赏析86 《诗经·鄘风·桑中》译注赏析87 《诗经·鄘风·鹑之奔奔》译注赏析89 《诗经·鄘风·定之方中》译注赏析90 《诗经·鄘风·蝃蝀》译注赏析92 《诗经·鄘风·相鼠》译注赏析93 《诗经·鄘风·干旄》译注赏析94 《诗经·卫风·淇奥》译注赏析95 《诗经·卫风·考盘》译注赏析97 《诗经·卫风·硕人》译注赏析98 《诗经·卫风·氓》译注赏析100《诗经·卫风·芄兰》译注赏析107 《诗经·卫风·河广》译注赏析108 《诗经·卫风·伯兮》译注赏析111 《诗经·卫风·有狐》译注赏析113 《诗经·卫风·木瓜》译注赏析115 《诗经·王风·黍离》译注赏析116 《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译注赏析118 《诗经·王风·扬之水》译注赏析120 《诗经·王风·君子阳阳》译注赏析121 《诗经·王风·中谷有蓷》译注赏析122 《诗经·王风·兔爰》译注赏析123 《诗经·王风·葛藟》译注赏析125 《诗经·王风·采葛》译注赏析126 《诗经·王风·大车》译注赏析127 《诗经·王风·丘中有麻》译注赏析128 《诗经·郑风·缁衣》译注赏析129 《诗经·郑风·将仲子》译注赏析130 《诗经·郑风·叔于田》译注赏析132 《诗经·郑风·大叔于田》译注赏析134 《诗经·郑风·清人》译注赏析136 《诗经·郑风·羔裘》译注赏析138 《诗经·郑风·遵大路》译注赏析139 《诗经·郑风·女曰鸡鸣》译注赏析140 《诗经·郑风·有女同车》译注赏析141 《诗经·郑风·山有扶苏》译注赏析143 《诗经·郑风·萚兮》译注赏析144 《诗经·郑风·狡童》译注赏析145 《诗经·郑风·蹇裳》译注赏析146《诗经·郑风·丰》译注赏析148《诗经·郑风·东门之墠》译注赏析149 《诗经·郑风·风雨》译注赏析150 《诗经·郑风·扬之水》译注赏析153 《诗经·郑风·出其东门》译注赏析155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译注赏析156 《诗经·郑风·溱洧》译注赏析158 《诗经·齐风·鸡鸣》译注赏析160 《诗经·齐风·还》译注赏析161《诗经·齐风·著》译注赏析162《诗经·齐风·东方之日》译注赏析164 《诗经·齐风·东方未明》译注赏析165 《诗经·齐风·南山》译注赏析168 《诗经·齐风·甫田》译注赏析170 《诗经·齐风·卢令》译注赏析171 《诗经·齐风·敝笱》译注赏析172 《诗经·齐风·载驱》译注赏析174 《诗经·齐风·猗嗟》译注赏析175 《诗经·魏风·陟岵》译注赏析178 《诗经·魏风·园有桃》译注赏析179 《诗经·魏风·硕鼠》译注赏析181 《诗经·魏风·十亩之间》译注赏析183 《诗经·魏风·葛屦》译注赏析184 《诗经·魏风·汾沮洳》译注赏析185 《诗经·魏风·伐檀》译注赏析186 《诗经·唐风·杕杜》译注赏析188 《诗经·唐风·扬之水》译注赏析190 《诗经·唐风·蟋蟀》译注赏析191 《诗经·唐风·山有枢》译注赏析193《诗经·唐风·绸缪》译注赏析196 《诗经·唐风·羔裘》译注赏析197 《诗经·唐风·鸨羽》译注赏析199 《诗经·唐风·无衣》译注赏析200 《诗经·唐风·有杕之杜》译注赏析202 《诗经·唐风·葛生》译注译注赏析204 《诗经·唐风·采苓》译注赏析207 《诗经·秦风·车邻》译注赏析209 《诗经·秦风·驷驖》译注赏析210 《诗经·秦风·小戎》译注赏析212 《诗经·秦风·蒹葭》译注赏析214 《诗经·秦风·终南》译注赏析216 《诗经·秦风·黄鸟》译注赏析218 《诗经·秦风·晨风》译注赏析219 《诗经·秦风·无衣》译注赏析221 《诗经·秦风·渭阳》译注赏析223 《诗经·秦风·权舆》译注赏析224 《诗经·陈风·宛丘》译注赏析225 《诗经·陈风·东门之枌》译注赏析226 《诗经·陈风·衡门》译注赏析228 《诗经·陈风·东门之池》译注赏析229 《诗经·陈风·东门之杨》译注赏析230 《诗经·陈风·墓门》译注赏析232 《诗经·陈风·防有鹊巢》译注赏析234 《诗经·陈风·月出》译注赏析235 《诗经·陈风·株林》译注赏析237 《诗经·陈风·泽陂》译注赏析238 《诗经·桧风·羔裘》译注赏析239《诗经·桧风·隰有苌楚》译注赏析242 《诗经·桧风·匪风》译注赏析243 《诗经·曹风·蜉蝣》译注赏析244 《诗经·曹风·候人》译注赏析246 《诗经·曹风·鳲鸠》译注赏析248 《诗经·曹风·下泉》译注赏析250 《诗经·豳风·七月》译。
《诗经》目录及经典篇目赏析
诗经篇目《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共收录诗歌305首,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
“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
“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
“颂”是祭祀乐歌,分“”31篇、“”4篇、“”5篇,共40篇。
是“五经”之一。
《诗经》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国风:第一节本节包括、、、、、、兔罝、、、汝坟、;第二节召南本节包括鹊巢、采蘩、、采苹、、、、、、小星、、野有死麕、、驺虞;第三节本节包括、、、日月、、击鼓、、、、、式微、旄丘、、泉水、北门、北风、、新台、;第四节本节包括、墙有茨、君子偕老、、鹑之奔奔、定之方中、蝃蝀、、干旄、载驰;第五节本节包括、考盘、、氓、竹竿、芄兰、、、、木瓜;第六节本节包括、、君子阳阳、、中谷有蓷、兔爰、、、大车、丘中有麻;第七节本节包括、、叔、大叔、清人、羔裘、遵大路、、、、萚兮、、、丰、东门之墠、风雨、、、、、;第八节本节包括鸡鸣、还、着、东方之日、、南山、、、敝笱、载驱、猗嗟;第九节本节包括葛屦、、园有桃、、十亩之间、、;第一〇节本节包括、山有枢、、、、杕杜、羔裘、鸨羽、、有杕之杜、、采苓;第一一节本节包括车邻、驷驖、小戎、、、、、、、;第一二节本节包括、东门之枌、衡门、东门之池、东门之杨、墓门、防有鹊巢、月出、株林、泽陂;第一三节桧风本节包括羔裘、素冠、、匪风;第一四节本节包括、候人、鸤鸠、下泉;第一五节本节包括七月、、东山、、、九罭、狼跋;:第一节之什本节包括、四牡、、、伐木、天保、、出车、杕杜、;第二节南有之什本节包括南有、南山有台、蓼萧、、彤弓、、六月、采芑、车攻、吉日;第三节之什本节包括、、、、祈父、、、我行其野、斯干、无羊;第四节节南山之什本节包括节南山、正月、、、小旻、小宛、小弁、、何人斯、巷伯;第五节之什本节包括、、大东、四月、、、小明、鼓钟、楚茨、;第六节之什本节包括、、、、桑扈、鸳鸯、頍弁、车辖、、;第七节之什本节包括、、角弓、菀柳、都人士、、黍苗、隰桑、、绵蛮、瓠叶、、、;:第一节之什本节包括、大明、绵、棫朴、旱麓、、皇矣、、下武、有声;第二节生民之什本节包括生民、、既醉、凫鹥、假乐、、泂酌、卷阿、、板;第三节荡之什本节包括荡、抑、、云汉、崧高、、、江汉、、瞻昂、召旻;第四节本节包括駉、有駜、泮水、閟宫;第五节本节包括那、烈祖、、长髪、殷武。
诗经全文注释及原著赏析
诗经全文注释及原著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诗经全文注释及原著赏析诗经全文注释及原著赏析诗经全文注释及原著赏析1[先秦]诗经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经典诗经名篇精选赏析【5首】
【导语】《诗经》是中国第⼀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春秋中叶500多年的三百多篇诗歌。
《诗经》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琅琅上⼝的诗句让⼈⽿熟能详,天趣盎然的曲调像天籁之⾳娓娓动听。
下⾯是®⽆忧考⽹分享的经典诗经名篇精选赏析【5⾸】。
欢迎阅读参考!1.经典诗经名篇精选赏析 关雎 佚名〔先秦〕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君⼦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钟⿎乐之。
赏析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篇。
古⼈把它冠于三百零五篇之⾸,说明对它评价很⾼。
《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道之⼤伦也。
”⼜《汉书·匡衡传》记载匡衡疏云:“匹配之际,⽣民之始,万福之原。
婚姻之礼正,然后品物遂⽽天命全。
孔⼦论《诗》,⼀般都是以《关雎》为始。
……此纲纪之⾸,王教之端也。
”他们的着眼点是迂腐的,但对诗的本义的概括却基本正确。
问题在于它所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婚姻。
这关系到我们对《风》的理解。
朱熹《诗集传》“序”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巷歌谣之作,所谓男⼥相与咏歌,各⾔其情者也。
”⼜郑樵《通志·乐略·正声序论》说:“《诗》在于声,不在于义,犹今都⾢有新声,巷陌竞歌之,岂为其辞义之美哉?直为其声新⽿。
”朱熹是从诗义⽅⾯论述的,郑樵则从声调⽅⾯进⾏解释。
我们把⼆者结合起来,可以认为《风》是⼀种⽤地⽅声调歌唱的表达男⼥爱情的歌谣。
尽管朱熹对《关雎》主题的解释并不如此,但从《关雎》的具体表现看,它确是男⼥⾔情之作,是写⼀个男⼦对⼥⼦爱情的追求。
其声、情、⽂、义俱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
孔⼦说:“《关雎》乐⽽不*,哀⽽不伤。
”(《论语·⼋佾》)此后,⼈们评《关雎》,皆“折中于夫⼦”(《史记·孔⼦世家》)。
《诗经》名篇十首及赏析
十首《诗经》名篇,美了三千年《诗经》是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中的内容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从《诗经》中,我们可以窥见先民们的生活与情感。
在《诗经》中,先民们将诗歌与劳动生活紧密相连,使得这些诗歌清新而真诚,至今仍让人思之。
《关雎》【诗经·周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隐娘说:《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诗,历来为人称道。
也是历来《诗经》中流传最广的诗歌。
一句话总结《关雎》就是“思无邪”。
这首诗歌将一个男子相思追求女子的真挚情感表现得十分单纯而美好,在几千年后依然打动着现代的读者。
《蒹葭》【诗经·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隐娘说:《蒹葭》也是《诗经》中的名篇,一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将爱而不知,追而不及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缺撼的爱情总让人感到回味,镜花水月的事情总引得人再三追寻,念念不忘。
《静女》【诗经·邶风】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隐娘说:《静女》中的女主人公是狡黠有趣的姑娘,当爱人来时,她躲起来捉弄他。
但她也是聪慧的,她送给心上人彤管,告知自己的心意。
真真是一个有趣的姑娘,也是一个有趣的生活场景。
隐娘觉得《静女》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展示了古人的生活情态。
隐娘每每追寻古人是怎样的一种生活方式时,就会想起这首诗。
他们也谈恋爱,就像现代人一样,有着丰富的情感。
《诗经》的经典名句及赏析
【导语】相传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铎深⼊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周天⼦听,作为施政的参考。
周代的贵族⽂⼈作品构成了诗经的⼀部分。
下⾯⽆忧考就给⼤家介绍下《诗经》的经典名句及赏析,欢迎阅读! 【篇⼀】 0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语出《诗经·周南·桃夭》。
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
此以桃花的鲜艳茂盛⽐喻新嫁娘美丽成熟的风韵,语⾔质朴,但不乏流丽之态。
02、巧笑倩兮,美⽬盼兮。
语出《诗经·卫风·硕⼈》。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分明眼波妙。
这两句诗从动态的⾓度描述了卫庄公的夫⼈庄姜令⼈消魂的风采.微笑时酒窝中贮满了爱意,双⽬流动时,明亮的眸⼦更是⿊⽩分明。
03、知我者谓我⼼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哉?语出《诗经·王风·⿉离》。
译:知道我的⼈,说我⼼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
⾼⾼在上的⽼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 东周初年,王朝⼤夫重返镐京,见到宗庙破败,⿉稷离离的荒凉景象,不由得感慨万千,诗⼈说,了解他的⼈知道他⼼怀忧郁,不了解他的⼈会以为他在寻找什么,⽼天在上,到底是谁造成了这种局⾯?后⼀句尤为发⼈深省,其中既有对周幽王⽆道的谴责,也有对⽝戎⼊侵的不满。
0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雪霏霏.语出《诗经⼩雅采薇》。
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
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粉粉飘落。
这⼏句诗反映了守边战⼠在返回故乡的途中所表现的凄凉之感,诗中的“杨柳”和“⾬雪”已经完全⼈格化了,它们和作者⼀道担负着⼈⽣的重压,成了⼈⽣聚散离合的直接参与者,此中语⾔的清新圆润,很容易使⼈想起魏晋以后诗歌的风调。
05、风⾬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云胡不喜?语出《诗经郑风风⾬》。
译:风⾬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
看到你来这⾥,还有什么不⾼兴呢? 风⾬交加,天⾊昏暗,群鸡乱叫,这个时候,⼥主⼈公更需要精神上的安慰.因此,当意中⼈到来时,不由得欣喜若狂.诗句风格直率,⽆忸怩之态,⼗分快⼈⼼意。
诗经中的经典名篇赏析
诗经中的经典名篇赏析1.诗经中的经典名篇赏析桃夭先秦: 佚名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 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 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 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 宜其家人。
赏析这是一首祝贺年青姑娘出嫁的诗。
据《周礼》云: “仲春, 令会男女。
”周代一般在春光明媚桃花盛开的时候姑娘出嫁, 故诗人以桃花起兴, 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
旧说如《毛序》等以为与后妃君王有关, 为今人所不取。
全诗分为三章。
第一章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青娇媚。
人们常说: 第一个用花比美人的是天才, 第二个用花比美人的是庸才, 第三个用花比美人的是蠢才。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所以说这里是第一个用花来比美人, 并不为过。
自此以后用花、特别是用桃花来比美人的层出不穷, 如魏·阮籍《咏怀·昔日繁华子》: “天天桃李花, 灼灼有辉光。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宋·陈师道《菩萨蛮》词: “玉腕枕香腮, 桃花脸上开。
”他们皆各有特色, 自然不能贬之为庸才、蠢才, 但他们无不受到《诗经》这首诗的影响, 只不过影响有大小, 运用有巧妙而已。
这里所写的是鲜嫩的桃花, 纷纷绽蕊, 而经过打扮的新嫁娘此刻既兴奋又羞涩, 两颊飞红, 真有人面桃花, 两相辉映的韵味。
诗中既写景又写人, 情景交融, 烘托了一股欢乐热烈的气氛。
这种场面, 即使在今天还能在农村的婚礼上看到。
第二章则是表示对婚后的祝愿。
桃花开后, 自然结果。
诗人说它的果子结得又肥又大, 此乃象征着新娘早生贵子, 养个白白胖胖的娃娃。
第三章以桃叶的茂盛祝愿新娘家庭的兴旺发达。
以桃树枝头的累累硕果和桃树枝叶的茂密成荫, 来象征新嫁娘婚后生活的美满幸福, 真是最美的比喻, 的颂辞。
朱熹《诗集传》认为每一章都是用的“兴”, 固然有理, 然细玩诗意, 确是兴中有比, 比兴兼用。
全诗三章, 每章都先以桃起兴, 继以花、果、叶兼作比喻, 极有层次: 由花开到结果, 再由果落到叶盛;所喻诗意也渐次变化, 与桃花的生长相适应, 自然浑成, 融为一体。
诗经名篇精选赏析
2
君。因秦人称其国君为王。于:语助词,犹“川’。兴师:起兵。 ④修:整治。戈、矛:古代的主要兵 器。 ⑤同仇:共同对敌。⑥泽:通“祥”,贴身内衣。 ⑦戟(jǐ已):古代一种戈、矛合一的兵器。既能 直刺,又能横击。 ⑧偕作:协同行动。 ⑨裳:战裙。 ⑩甲:铠甲,即用皮革或金属片制的护身衣。 兵:兵器。 (11)偕行:一起前往。
1
桃夭 桃之夭夭①,灼灼其华②。之子于归③,宜其室家④。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⑤。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⑥。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 ①夭夭:树枝柔嫩随风摇曳的样子。一说茂盛而艳丽的样子。 ②灼灼:花朵鲜艳盛开的样子。华: 同“花”。 ③之子:这位姑娘。于归:女子出嫁。 ④宜:和顺、善。室:谓夫妻所居。家:谓一门之 内。此句言善处室家和家人。 ⑤有蕡(jī):指桃实大而多。 ⑥蓁蓁(zhēn 真):叶子茂密的样子。 导读 这是一首祝贺女子新婚的诗。全诗构思工巧,层层递进。首章“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一句就给读 者带来一片生机勃勃、春光明媚的自然景色,又象征正是青年男女嫁娶的大好时光,并烘托着容貌如花 的美丽新娘的青春气息,预示着婚姻的美满幸福。接着二章、三章,用桃实硕大且多,象征新娘多子多 孙;用桃叶茂密葱绿象征新娘于归后,家族昌盛,使全诗洋溢着民间婚嫁热情欢快的生活气氛,真是天 然妙笔!清人姚际恒说:“桃花色最艳,故以取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诗经通论》)而且《桃 夭》所创造的比兴,已成为后世文学作品中的成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也被后世奉为结婚的楹 联,可见其影响深远。
《诗经》四篇赏析
《》“诗言志”的传统及其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对后世的发展影响深远,尤其是《国风》中的一些篇章,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至今影响着我们。
一、《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之子于归,远于将之。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燕燕》是一首送别的诗歌,这一点向来没有异议,但关于送者和被送者的身份,则有不同的说法。
《毛诗序》云:“《燕燕》,卫庄姜送归妾也。
”据《左传》,卫庄公夫人庄姜无子,以庄公妾陈女戴妫之子完为己子,庄公死,完即位,是为恒公。
后为州吁所杀,戴妫归陈。
故毛公认为这是庄姜送别戴妫所赋之诗。
此种说法清代以来学者多不信,崔述在《读风偶识》说:“此篇之文,但有惜别之意,绝无感时悲遇之情。
”且认为文中几次出现“之子于归”的句子只有在女子出嫁时才用,因而推测此诗为卫国有女出嫁,其兄送别所赋。
此种看法影响很大,近人多从其说。
今人黄怀信则以为:“从文字看,送者应该是姑娘的母亲(或其他与之有亲情的女性人物)。
”{1}二、三章反复送别之意,结构与一章类似,但在整饬中又有所变化。
三章之“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结构与一章全同,起到排比的修辞效果。
而二章之“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之子于归,远于将之”则略作变化,使得诗情更为摇曳婉转。
此外,三章从鸣声上下刻画,与前两章从飞行轨迹着墨也有所变化,表现手法多了一层曲折。
要之,《燕燕》的特点就在于情感的深沉真挚,上海博物馆藏《诗论》云:“《燕燕》之情,以其蜀(独)也。
”“独”者,专一也。
《诗论》论诗,多引孔子语,其为孔门观点,应无疑义。
王士评此诗为“万古送别之祖”,他自己《秋柳》诗中的名联“他日参差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当本于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赏析一、《诗经》概说(一)《诗经》的名称、分类及篇目: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有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诗歌305 篇,《诗》,或以诗篇的约数称《诗三百》,汉代儒者尊之为经典,始称为《诗经》。
2 、《诗经》所收录的都是曾经入乐的歌曲,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是指不同诸侯国和地区的地方土乐。
《诗经》有十五国风,大部分是民歌。
“雅”是指周朝京都地区的雅正之乐。
“雅”分为大雅、小雅,“雅”诗多数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一些民歌。
“颂”是祭神祭祖时用的歌舞乐曲。
“颂”包括周颂、鲁颂、商颂。
3 、《诗经》有标目的诗共311篇,实际留存305篇。
305篇中,包括国风160篇,雅诗105篇(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诗40篇(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另有6篇有目无辞,称为“笙诗”。
“笙诗”之称,可能源于它们用笙演奏,“有声无辞”,属于“过门曲”之类。
4、风雅颂:风雅颂是指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对《诗经》作品的三种分类。
“风”是指不同诸侯国和地区的地方土乐。
《诗经》有十五国风,大部分是民歌。
“雅”是指周朝京都地区的雅正之乐。
“雅”包括大雅、小雅。
“颂”是祭神祭祖时用的歌舞乐曲。
“颂”包括周颂、鲁颂、商颂。
(二)《诗经》的作者和年代:1、《诗经》中各篇诗歌的作者,绝大部分已不可考。
其中民歌是民间普通人的口头创作,不能确指作者为谁。
至于一些贵族文人的作品,除《鄘风·载驰》(许穆夫人)等个别篇章外,其余篇目作者已不可考。
2、《诗经》作品的写作年代,总的说来产生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但具体作品难以指明写作年代。
一般说,周颂当产生于西周初年,鲁颂是周平王东迁以后的作品。
商颂可能是东周宋国的作品。
大雅的大部分也当产生于西周初年,小部分产生于西周后期。
小雅、国风的少数篇章当产生于西周初年,大部分产生于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
3、《诗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它产生的地域以北方的黄河流域为中心,向南扩展到了江汉流域(周南、召南)。
(三)《诗经》的结集和流传:1、关于《诗经》中民歌的汇集,后代有“采诗”之说。
采诗的目的是作为统治者了解民情的一种手段。
大约还为了供祭祀、征伐、狩猎、宴庆举行仪式时用来演奏。
《诗经》中贵族文人作品的汇集则是通过“献诗”的方式来完成。
周代有让公卿列士献诗的制度,以表达他们对政事的批评或歌颂的意见。
这两部分诗汇集到乐官“太师”手中,经太师选订而成为“以乐语(诗)教国子(贵族子弟)”的课本(《周礼·春官》)。
孔子删诗之说并不可靠,也许孔子做过一番“正乐”之类的整理工作。
2、春秋时期,《诗经》被广泛应用于祭祀、朝聘、婚礼、宾宴等各种典礼仪式,以美刺为手段的内部政治教育,以及通过赋诗言志而表情达意的社会交往和外交应对。
春秋晚期,孔子在私人讲学中把《诗三百》作为政治伦理教育、博物知识传授的教本。
秦朝焚书,《诗》依靠口耳相传得以保全。
汉朝时期,传习《诗经》的有鲁、齐、韩、毛四家。
鲁诗出于鲁人申培,齐诗出于齐人辕固,韩诗出于燕人韩婴,毛诗由其传授者毛公(大毛公鲁人毛亨、小毛公赵人毛苌)而得名。
鲁、齐、韩三家诗属今文经学派,兴盛于汉武帝后百余年间,后相继失传。
毛诗属于古文经学派,东汉以后,盛行于世,流传至今。
二、《诗经》的思想内容(一)周部族史诗。
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等五篇作品,记述了从周始祖后稷出世到武王伐商的许多传说和史迹,比较完整地勾画出了周人的发祥、创业和建国的历史,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二)政治怨刺诗。
这类诗歌是生活于乱世之中的诗人们的怨愤的倾诉,不平的心声。
《诗经》中有不少暴露政治弊端、反映阶级对立、揭露权贵者荒淫的民歌,如《魏风·伐檀》、《魏风·硕鼠》表现劳动者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反抗情绪,《邶风·新台》、《鄘风·相鼠》揭露和嘲讽权贵者的无耻丑行。
大雅、小雅中的政治讽谕诗,是贵族文人的作品,如《大雅·荡》、《小雅·正月》,暴露弊端,批评国政,讽谏君主,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对后世诗人影响较大。
(三)兵役、徭役诗。
这类诗歌表现了苛严的兵役、徭役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如《齐风·东方未明》、《邶风·式微》、《豳风·东山》、《卫风·伯兮》、《小雅·何草不黄》等,反映了征夫及其家人的哀苦和悲伤,表达了人民渴望过正常和平生活的愿望。
(四)婚姻爱情诗。
这类作品在《诗经》民歌中占很大比例。
1、大量的爱情作品表现了男女恋爱生活中各种情景和心理,如《周南·关雎》等,写出了对爱情的热烈憧憬和坦率表白;《邶风·静女》等,描写了恋人幽会时的兴奋和不安;《秦风·蒹葭》等,表现对所思者一往情深的执著追求;《郑风·将仲子》等,揭示了外来干涉给恋爱中的青年男女造成的压力和创伤。
这些作品感情淳朴、真率、健康,内容广泛,真实反映了青年男女在爱情生活中的忧喜得失。
2、《诗经》中还有不少关于婚姻生活的诗篇,其中以《邶风·谷风》、《卫风·氓》为代表的所谓“弃妇诗”,描述了沉痛的婚姻悲剧,揭露了在夫权制度下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鞭挞了薄情寡义的负心者。
(五)农事劳作诗。
《诗经》民歌中的许多作品反映了人们从事劳动的情景,如《周南·芣苢》、《魏风·十亩之间》,描写了劳动的愉快感受;《七月》等诗则展示了农奴们一年四季紧张辛苦的劳作生活。
(六)爱国抗敌诗。
《秦风·无衣》表现了人民同仇敌忾,团结御敌,保家卫国的精神。
《鄘风·载驰》也是一首著名的爱国诗篇。
(七)歌功颂德诗。
在《诗经》的《颂》及二雅中有不少歌功颂德之作,它们或颂帝王、歌天命,或颂战功、扬王威,或颂宴饮,赞嘉宾,总的说来思想内涵及文学价值不高。
三、《诗经》的艺术成就(一)朴实自然的艺术风格《诗经》作品以朴素自然的写实风格为基调,主要表现为真实的反映现实生活和真率地表达思想感情。
无论是积极干预时政的怨刺诗,抒写民间疾苦的征役诗,还是来自生活的婚恋诗、农事诗、爱国诗,大都紧贴现实,直面人生,反映人民朴实的生活和愿望,是他们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
《诗经》中的作品,很少虚幻的描写,抒情叙事都有很强的写实性,产生出真实自然的艺术效果,体现了现实主义的艺术精神。
(二)形象的塑造形象的塑造上,诗经也表现了现实主义艺术的特色,在大部份的抒情诗中,作者通过主人公内心直接的倾诉,表现了他们的欢乐与悲哀,激起读者的同情,而让读者看到主人公的行动及其性格特徽,和他们不同的面貌。
(三)赋、比、兴表现手法关于赋、比、兴的含义,朱熹《诗集传》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用现代的话说,赋就是对事物进行直接的陈述描写。
如《豳风·七月》、《大雅·生民》几乎通篇都用赋的手法进行描述。
比,就是打比喻,对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况。
如《魏风·硕鼠》用老鼠比喻贪婪的统治者,《卫风·硕人》用一连串比喻来展示庄公夫人庄姜的美丽。
兴,即是起兴或发端。
一般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用一两句话写一下周围的景物,以引出所要歌咏的对象。
兴还可以起到联想、象征、烘托气氛的作用。
如《周南·关雎》以关雎鸟的鸣叫,引出描写主人公对“窈窕淑女”的思慕。
《周南·桃夭》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象征姑娘的艳丽青春。
(四)叠章结构和四言句式。
1、章节回环复沓是《诗经》作品篇章结构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所谓复沓,就是指一首诗若干章的字句基本相同,只是在这些章节的对应位置上更换少数字词,反复地咏唱。
这种结构形式便于记忆和传唱,起到加强抒情的效果。
如《周南·芣苢》、《秦风·蒹葭》等就是这种结构。
2、《诗经》的句式(句型、句法)多是四言一句,但也依据需要而灵活多变,从一言到八言的句式都有。
(五)生动的语言与和谐的韵律。
诗经的语言,准确、优美,富于形象性,特别是作者们根据汉语音韵配合的特点,运用了双声(如“参差”“玄黄”等)、叠韵(如“崔嵬”“窈窕”等)、叠字(如“夭夭”“忡忡”等)的语词来描摹细致曲折的感情和自然景象的特征,增加了形象性和音乐性;如用“关关”、“灼灼”拟声状貌,声情毕肖,因而收到了较大的艺术效果。
动词、形容词极多,使用精当、细致、准确。
灵活运用多种修辞格,使作品异彩纷呈。
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以“子衿”借代所思念的人;“出自幽谷,迁于乔木”的句式对仗工整,用“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反衬主人公的痛苦心情,都令人赞叹。
双声叠韵叠字的运用很有特色,如参差、窈窕、辗转、洒扫、拮据、崔嵬、滂沱、逍遥、翱翔、绸缪等。
《诗经》的用韵有隔句押韵、句句押韵、句尾韵、句中韵等多种形式。
(六)生动的描写,精炼优美的语言诗经中的景物描写对人物也起了烘托的作用,如“蒹葭”则以“蒹葭苍苍、白露如霜”的清秋的萧瑟的景象,衬托主人公追求意中人而不见的空虚和怅惘。
“桃夭”则以鲜艳盛开的桃花起兴,衬托出将出嫁的少女们光采焕发的姿容。
(七)形式的多样化诗经在形式上多是四言一句,隔句用韵,但并不拘泥,富于变化,许多诗常冲破四言的定格,而杂用二言、三言、五言、六言、七言或八言的句子四、《诗经》的抒情特色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诗经》的抒情诗,在表现个人忧伤感情的时候,总体上比较克制而显得平和。
克制的感情,特别是忧伤的感情,是十分微妙的。
它不像强烈的悲愤和强烈的欢乐喷涌而出,一泄无余,而是委婉曲折,波澜起伏。
由此,形成了《诗经》在抒情方面显得细致、隽永的特点。
这一特点,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后来的诗歌。
五、《诗经》的影响《诗经》奠定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为后世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提供了范例。
《诗经》民歌的成就确立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启发和推动后世作家向民间文学作品学习。
《诗经》的赋、比、兴手法为历代诗人学习和发展,形成了我国诗歌创作的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