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教育目的)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中)【圣才出品】
第5章教师与学生1.影响教师社会地位的因素有哪些?在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的表现形态如何?答: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与教育地位紧密相连,它不仅与人们对教育地位的认识有关,而且与社会对教育的需要与期望有关,还与它拥有的社会地位资源及对社会的实际贡献相关。
(1)影响教师社会地位的因素①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
一般来说,职业社会作用的大小与其地位高低呈正相关,教师职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教师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教师是人才生产的主要承担者。
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不可取代,教师的劳动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与承认。
②教师职业的政治地位。
教师职业的政治地位是指教师职业在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表现为教师的政治身份获得、教师自治组织的建立、政治参与度、政治影响力等。
形成统一的专业组织是认同教师专业和争取专业权利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地位的提升,教师政治地位的提高成为提高教师职业社会地位的前提。
③教师职业的经济待遇。
教师的劳动属于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因此,教师劳动具有较高的价值,教师职业从业者在社会总体劳动中的经济待遇水平应与其劳动的性质和形式相称,即教师的经济待遇应相当于社会复杂劳动者所享有的经济待遇水平。
④教师职业的权利。
教师享有的社会权利,除一般公民权利(如生存权、选举权,享受各种待遇和荣誉等)外,还包括职业本身特点所赋予的专业方面的自主权,包括教育的权利、专业发展权、参与管理权。
⑤教师职业的从业标准。
尽管教师职业的从业标准很难像医生、律师专业那样严格规范,但也有自己职业的规范。
教师职业的从业标准既有软性标准,如道德要求、个性要求等;也有硬性标准,如高学历、教师资格证书等,成为教师职业学术性要求和从事专业活动的基本要求,它保证了教师队伍的专业性。
(2)影响教师社会地位的因素在古代和现代的表现形态①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
古代教师依附于政治和经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教师的社会地位不稳定。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章节题库-第7章 课堂教学【圣才出品】
第7章课堂教学一、单项选择题1.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
A.布鲁纳B.布卢姆C.克伯屈D.赫尔巴特【答案】C【解析】设计教学法,是以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说和杜威的实验主义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而创立的一种教学构想。
创始者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哲学教授、杜威的追随者克伯屈。
2.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的教学模式是()。
A.发现学习模式B.范例教学模式C.设计教学法D.系统学习书本知识模式【答案】B【解析】瓦·根舍因是德国教育实践家、范例教学法创始人。
根据多年从事教学的经验,瓦·根舍因首先在物理和数学教学中提出“范例教学”理论,并率先实践。
他认为,要发展学生的能力,就应教给学生基本的知识,即基本概念、基本科学规律和知识结构,也就是所谓的“基本性”。
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改革教材,使学生借助精选过的材料,与“范例”接触,训练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3.教育家赞可夫提出的“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是指学生的()。
A.身心发展B.德智体全面发展C.个性所有方向的发展D.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答案】A【解析】赞可夫(1901~1977年),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
他认为,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和学习。
“一般发展”是相对于某一门学科或某一组学科引起的独特的发展(即“特殊发展”)而言的,是指由各门学科引起的共同一致的发展,是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发展,即包括了智力、情感、意志、道德品质、个性特点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发展及身体的发育等各个方面。
4.“非指导教学模式”的创立者是()。
A.布鲁纳B.罗杰斯C.乔伊斯D.韦尔【答案】B【解析】“非指导教学模式”的首创者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
这种教学模式有以下四个特点:注重学生情感的发展,情感的释放,情绪的表达,决不为任务而忽视情感,也决不为目标而压抑情感;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整体性效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学;注重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章节题库-第3章 教育目的【圣才出品】
第3章教育目的一、单项选择题1.按照价值取向,教育目的可以分为______教育目的和______教育目的。
()。
A.一元化,多元化B.指令性,指导性C.传统,现代D.个体本位,社会本位【答案】D【解析】教育目的,即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所预期实现的结果。
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本身就反映着办教育的主体对教育活动在努力方向、社会倾向性和人的培养规格标准等方面的要求和指向。
教育目的选择上有两种典型的价值取向,即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2.将教育方针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答案】A【解析】1995年3月,全国八届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学记》提出“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它所反映的教育目的论是()。
A.神学教育目的论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D.教育无目的论【答案】B【解析】社会本位论是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的教育目的论,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的需要。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的意思是:当政者,如果想要感化民众,使民众遵守社会秩序,形成淳厚的良风美俗,只有通过教育这条渠道。
这是一种教育目的社会本位的观点。
4.1958年,毛泽东提出“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是指()。
A.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B.教育必须为社会服务,必须为工农服务C.教育必须为工农服务,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D.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服务,必须与社会生产相结合【答案】A【解析】1958年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指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教师与学生)
第 5 章 教师与学生
1.影响教师社会地位的因素有哪些?在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的表现形态如何? 答: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不教育地位紧密相连,它丌仅不人们对教育地位的认识有关, 而丏不社会对教育的需要不期望有关,还不它拥有的社会地位资源及对社会的实际贡献相 关。 (1)影响教师社会地位的因素 ①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一般来说,职业社会作用的大小不其地位高低呈正相关,教师 职业对社会収展的作用是巨大的。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教师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 富的创造者,教师是人才生产的主要承担者。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丌可叏代,教师的劳劢理 应叐到全社会的尊重不承认。 ②教师职业的政治地位。教师职业的政治地位是指教师职业在国家戒民族的政治生活中 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表现为教师的政治身仹获得、教师自治组细的建立、政治参不度、 政治影响力等。形成统一的与业组细是认同教师与业和争叏与业权利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 的収展,教育地位的提升,教师政治地位的提高成为提高教师职业社会地位的前提。 ③教师职业的经济待遇。教师的劳劢属二复杂劳劢、创造性劳劢,因此,教师劳劢具有 较高的价值,教师职业从业者在社会总体劳劢中的经济待遇水平应不其劳劢的性质和形式相 称,即教师的经济待遇应相当二社会复杂劳劢者所享有的经济待遇水平。 ④教师职业的权利。教师享有的社会权利,除一般公民权利(如生存权、选丼权,享叐 各种待遇和荣誉等)外,还包括职业本身特点所赋予的与业方面的自主权,包括教育的权利、
1 / 1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与业収展权、参不管理权。 ⑤教师职业的从业标准。尽管教师职业的从业标准很难像医生、律师与业那样严格规范,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章节题库-第6章 课 程【圣才出品】
第6章课程一、单项选择题1.以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的表现形式是()。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潜在课程【答案】A【解析】学科课程,也叫分科课程,是依据教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从各门学科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而组成不同的教学科目。
这种课程是预先安排的,是以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的表现形式。
2.隐性课程是()。
A.通过正式教学进行的B.不在课程计划中反映的C.始终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D.对学生的知识、情感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答案】D【解析】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它具有潜在性、持久性和两面性的特点。
由于隐性课程往往是对学生的知识、情感等方面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所以对学生能够产生持久的影响。
3.“经验课程”的代表人物是()。
A.布鲁纳B.杜威C.赞科夫D.卢梭【答案】B【解析】“经验课程”也常常被称为活动课程或者“儿童中心课程”,它是一种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
“经验课程”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的“新教育运动”与“进步教育运动”,杜威常被认为是其代表人物,他主张以儿童的亲身经验代替书本知识,以学生的主动活动代替教师主导作用。
4.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课时分配B.开设哪些学科C.学科顺序D.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答案】B【解析】课程设置是制定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
课程计划要明确规定设置一些什么学科。
列入课程计划的各门学科,总称为课程。
5.范例方式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
A.布鲁纳B.赞科夫C.瓦根舍因D.杜威【答案】C【解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关于学科课程的理论主要有: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德国教育学家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课程论,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的发展主义课程论。
瓦根舍因是范例方式课程论的代表人物。
6.“螺旋课程”的提出者是()。
A.布鲁纳B.杜威C.赞科夫D.瓦根舍因【答案】A【解析】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课程改革的主张,学术界称他的这些主张为“结构主义课程论”,它成了美国60年代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课后习题(第7章 课堂教学——第9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圣才
第7章课堂教学1.名词解释:(1)教学答:教学是指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其特点为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掌握,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教学的基本形式包括:课内、课外、班级、小组、个别化等。
教学的基本任务包括:①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②培养世界观、审美、劳动等观念及相应的行为方式;③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
教学不仅在促进个人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也是社会历史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在我国,教学是以知识的讲授为基础的,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积极引导下,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2)教学设计答:教学设计是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制订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
它有一套具体的操作程序,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理论的观点和方法,调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去完成目标,并分析、评价其结果,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
在不同的条件下,教学设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有所不同,但实质性内容完全一致,都包括教学目的、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
教学设计过程的共同特征要素是:①学习需要分析;②学习(教学)内容分析;③学习者分析;④学习(教学)目标的阐明;⑤教学策略的制定;⑥教学媒体的选择和编制;⑦教学设计成果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3)教学目标答:教学目标是指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
它在方向上对教学活动设计起指导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在西方,一般将教学目标区分为最终目标和直接目标两种。
前者为准备受教育者将来从事各种社会性活动所要实现的目标;后者为使学生掌握从事上述各项活动时所需的活动工具、行为方法方面所要实现的目标。
按照教学活动的需要,可从总目标依次分化为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不同的系列。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课后习题(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3章 教育目的)【圣才出品】
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1.结合从事教育工作或接受教育的实际,谈一谈对“教育”概念的理解。
答:在教育学界,关于“教育”的定义多种多样,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对教育的定义始终围绕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这一核心,将教育的范围扩大或者缩小,从不同的聚焦度形成了教育的不同概念。
(1)从社会角度定义教育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将教育看作是外在客体对个体产生的影响,无论这种影响是显性的,还是潜在的,以外在的因素促进了个体内在的发展。
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将其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更狭义的教育是指思想教育活动,强调社会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把教育看成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功能。
(2)从个体角度定义教育从个体角度定义教育,将教育看作是个体内在的发展历程,看重个体的能动性和主动性。
把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教育是指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
学习方式一般应使学习者能通过所学的知识表现自己的个性,并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地应用到学习时自己从未考虑过的境遇和问题中去。
定义的出发点和基础是“学习”和“学习者”,而不是社会的一般要求,侧重于教育过程中个体各种心理需要的满足及心理品质的发展。
(3)对教育的综合定义从社会角度和个体角度对教育的定义出发,将教育的个体化和社会化结合在一起,提出了综合性的定义,认为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将教育看作是某一类型的实践活动,而不是纯粹的理念或在某种理念支配下的一套规则。
教育是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之间的耦合过程,教育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促进或加速的作用。
同时还强调教育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之间的联系,体现出教育的社会性特征。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 】 第8章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圣才出品】
第8章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1.名词解释:(1)生活世界答:“生活世界”首先是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在批判科学世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个哲学范畴的概念。
此后,一些哲学家先后提出了与生活世界相应的概念。
这些概念对“生活世界”的共同理解是:“生活世界”不是原始的自然世界,而是人在其中的世界;不是主客体分离的科学世界,而是主客体和谐统一的世界;不是文本化了的符号世界,而是生动鲜活的意义世界。
所以,对生活世界的理解,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生活环境”、“自然世界”或“社会世界”,一定是人生活于其中的关系世界,对人发生意义的世界。
人在生活世界中是能动的、不依附于外在他人和社会的独立的个体。
(2)学生失范行为答:学生失范行为是指违反教育规范的行为。
学生的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越轨行为与违法行为两类。
学生的越轨行为主要是指违背教育习俗、教育规章的行为,即违规、违纪行为,具体包括不诚实行为、逃学行为、欺骗行为、违纪行为等。
学生的违法行为主要是指违背教育法律以及国家其他法律、法规的行为,即普通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犯罪行为较普通违法行为更为严重,社会危害性很大,必须用刑罚来惩罚。
(3)心理缺陷说答:心理缺陷说是解释学生产生失范行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
一些心理学家力图把越轨、犯罪解释为“心理缺陷”的结果,认为正常人知道限制他们的越轨冲动,而“心理缺陷者”不知道限制他们的越轨冲动。
而“心理缺陷”主要是因童年的社会化失调所造成,在童年时代,孩子如果遭到双亲的遗弃,就会使孩子正常的社会化过程中断,使他们在心理和情感上受到严重的挫折,难以发展出健全的人格和自我,将来就难以适应社会环境,容易产生越轨和犯罪行为。
(4)挫折—侵犯说答:挫折—侵犯说是解释学生产生失范行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认为越轨行为是一种由挫折产生的针对他人和社会的侵犯形式。
而挫折的程度是以需要强度或者受阻的程度为基础的,该理论进而推断侵犯的强度与挫折的强度有关。
人在受到一定的挫折以后,往往会产生强烈的外部归因,并将失败归结为一些客观因素作用,从而致使心里产生失衡,为了寻求慰藉和平衡而产生越轨等侵犯行为。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考研真题精选(下)【圣才出品】
五、分析论述题1.阅读以下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1)从“教育的社会功能”角度,分析下列材料中观点的合理性。
(2)根据相关理论分析下述材料中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
(3)联系学校德育实际,阐述下列材料中观点的现实意义。
[统考2013研]夫教育目的不能仅在个人。
当日多在造成个人为圣为贤,而今教育之最重要目的,在谋全社会的进度。
若不骂人,不偷,不怒,不慌,不得罪于人等事,先时多谓此道德高,然而此为消极的,于今不能谓此为道德。
盖彼者,不过无疵而已,与社会虽有若无。
今因于社会进步上着想,吾等当另定道德标准,谓“凡人能于社会公共事业,尽力愈大者,其道德愈高。
否则,无道德可言。
易言之,即凡于社会上有效劳之能力者……,则有道德,否则无道德。
”若斯数语,包含无限道理。
愿诸生用为量人量已之尺,相染成风,使社会上渐渐均用此尺,度己亦用此尺,量入则去,所谓社会自觉心,社会进步者不远矣。
(节选自张伯苓:《以社会进步为教育目的》,1919年)答:(1)材料中提到“即凡于社会上有效劳之能力者……,则有道德,否则无道德。
”这体现了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主要体现在促进个体观念的社会化,促进个体智力与能力的社会化,以及促进个体职业和身份的社会化三个方面:①个体观念的社会化,就是个体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②个体智力与能力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这已成共识。
学校教育对个体智力与能力的指导、规范和促进作用是任何其他因素都无法比拟的。
③个体的身份是个人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
人所从事的职业与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以其所接受的教育和训练为前提,教育是促进人的职业社会化和身份社会化的重要手段。
(2)材料中所反映的是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
材料中“夫教育目的不能仅在个人。
当日多在造成个人为圣为贤,而今教育之最要目的,在谋全社会的进步。
”这充分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
社会本位论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以德国的纳托普、凯兴斯泰纳,法国的涂尔干为代表,基本主张:①教育目的不应从人的本位出发,而应从社会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3章 教育目的【圣才出品】
第3章教育目的一、选择题1.按照价值取向,教育目的可以分为______教育目的和______教育目的。
()A.一元化,多元化B.指令性,指导性C.传统,现代D.个体本位,社会本位【答案】D2.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多次变化,说明教育目的受()。
A.文化传统的制约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制约C.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D.外国教育目的的影响【答案】C3.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先,人们对于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已经在观念上有了某种预期的结果或理想的形象。
这种预期的结果或理想的形象,就是我们所说的()。
A.教育目标B.教育目的C.教学目标D.教学大纲【答案】B4.关于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说法错误的是()。
A.教育目的是受生产力制约的B.教育目的受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观点、政治设施的制约C.我们肯定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并不意味着在提出教育目的时无需考虑受教育者的特点D.对教育者特点的认识是提出教育目的的必要条件【答案】D5.()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A.创新教育B.素质教育C.义务教育D.全民教育【答案】B6.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争论最多影响最大的问题,是教育活动究竟是注重于个人个性的发展还是注重于()。
A.科学技术B.个人需要C.科学知识D.社会需要【答案】D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社会本位论是同19世纪中期以来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需要和社会学的兴起与发展相联系的B.人们对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之所以众说纷纭,主要是因为个体有不同的利益需要C.马克思提出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给正确地解决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D.卢梭在教育价值的取向上笼统地把个人置于社会之上,持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答案】B8.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4章 教育制度【圣才出品】
第4章教育制度一、选择题1.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答案】C2.全民教育侧重于普及教育,终身教育主要倾向于()。
A.非义务教育B.继续教育C.社会教育D.高等教育【答案】B3.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当前教育事业的落后状况,必须从()着手。
A.改革教学方法B.改革教学内容C.增加教学经费D.改革教育体制【答案】D4.狭义教育制度是指()。
A.国民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自学高考制度D.成人高考制度【答案】B5.在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下,学制在很多方面存在共同特点,如入学年龄,大、中、小学阶段的划分,在很多国家都是一致的。
这是因为,学制的建立要受()。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B.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状况的影响C.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D.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答案】C6.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和实质是()A.中等教育制度B.社会教育制度C.学校教育制度D.高等教育制度【答案】C7.目前我国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要以()为重点。
A.初级职业技术教育B.中等职业技术教育C.高等职业技术教育D.一般职业技术教育【答案】B8.由传统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是()。
A.基础教育B.职业技术教育C.高等教育D.成人教育【答案】D9.()于1971年制定了“使终身教育成为一项全国性的义务教育”的法案。
A.法国B.美国C.德国D.中国【答案】A10.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制的建立,是()教育的典型表征。
A.形式教育B.正规教育C.普通D.制度化【答案】D1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义务教育已经在中国得到普及B.终身教育主要指成人教育C.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日益结合D.学校教育是随着人类和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的【答案】C12.()的颁布,是中国实行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笔记和习题解答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笔记和习题解答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1.1复习笔记一、教育的认识(一)教育的概念1“教育”的日常用法“教育”的日常用法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作为一种过程的“教育”,表明一种深刻的思想转变过程;二是作为一种方法的“教育”;三是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教育”。
在这三类用法中,最基本的是第一种用法。
2“教育”的词源(1)西方“教育”的词源:在现代英语、德语、法语中的“教育”一词均起源于拉丁文“ēducāre”。
意思是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
(2)我国“教育”的词源: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0世纪之前,人们论及教育问题时通常将“教”与“学”分开使用,因此,可将“教”与“学”的词源看成是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的词源。
3教育的定义一般而言,人们是从以下两个不同的角度给“教育”下定义:(1)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可分为三个层次:①广义的,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②狭义的,主要指学校教育;③更狭义的,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个体的角度来定义“教育”,“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
目前学界通用的对教育的准确定义为: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对这一定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①“教育”的“实践特性”,即“教育”这个概念首先指的是某一类型的实践活动,而不是纯粹的理念或在某种理念支配下的一套规则。
②“教育”是耦合的过程,一方面是“个体的社会化”,另一方面是“社会的个性化”。
个体的社会化是指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把个体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态度、知识和技能结构的人;社会的个性化是指把社会的各种观念、制度和行为方式内化到需要、兴趣和素质各不相同的个体身上,从而形成他们独特的个性心理结构。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
6.2课后习题详解
6.1复习笔记
6.3考研真题与典 型题详解
7.2课后习题详解
7.1复习笔记
7.3考研真题与典 型题详解
8.2课后习题详解
8.1复习笔记
8.3考研真题与典 型题详解
9.2课后习题详解
9.
10.2课后习题详解
10.1复习笔记
10.3考研真题与典 型题详解
11.2课后习题详解
11.1复习笔记
11.3考研真题与典 型题详解
12.2课后习题详解
12.1复习笔记
12.3考研真题与典 型题详解
作者介绍
同名作者介绍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这是《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 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谢谢观看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 (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
考研真题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笔记
知识
题
知识点
典型
名校
教育
习题
教材
教育学 习题
第章
第版
真题
学生
笔记
教师
复习
工作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的《教育学基础》(第3版)是我国高校采用较多的教育学权威教材。作为 这些教材的配套辅导书,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 名师讲授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的课堂笔记基础上,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 同时对重要知识点进行点拨,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配套教材的知识精华。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 案。本书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主要对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的《教育学基础》(第3版)的课后思考 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3.精选考研真题,巩固重难点知识。为了 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本书精选了部分名校近几年的教育学考研真题,这些高校大部分以该教材作为考研参 考书目。所选考研真题基本涵盖了各个章节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联系实际,凸显当前热点。4.归纳典型题, 强化知识考点。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各章知识难点的复习,特针对该教材的重难点相应整理了典型常考题,并 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和延伸,梳理知识点逻辑关系,以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教育制度)
第4章教育制度1.名词解释:(1)教育制度答: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中各种教育机构的体系。
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如各种各样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
在教育学里,教育制度论述的重点便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
教育制度不仅包括教育的各种施教机构与组织,而且包括教育的各种管理机构与组织。
教育制度既有与其他类型的社会制度相类似的特点,又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主要包括客观性、取向性、历史性和强制性。
(2)学校教育制度答: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随着社会和生产力的发展,逐步形成为公共教育制度,形成了大、中、小学的严格区分,形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系统。
学校教育制度的组成内容包括:大学和高等学校、中学、小学、幼儿教育机构、研究生教育机构以及成人教育机构。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正在向终身教育制度发展,并将成为完善的终身教育制度。
(3)双轨学制答:双轨学制是指以西欧为代表的一种现代学制类型,与单轨制相对。
双轨制设有两套学校体系,一套为贵族和资产阶级子女设立,从小学、中学直至大学;另一套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小学毕业只能升入各种职业学校,不能升入普通中学和大学。
前者条件优越、学费昂贵;后者师资设备差,教学质量低。
两套学校体系形同双轨,互不沟通。
双轨制的优点是它的学术性一轨具有较高的水平,缺点是不利于教育的普及。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在民主化和现代化的口号下,通过改革教育制度,延长普及教育年限,双轨制已有所改变,小学阶段已经统一起来,中学阶段则按能力分流。
(4)单轨学制答:单轨制是与“双轨制”相对的学校制度类型。
以美国的学校制度为代表。
单轨制只设一套学校体系,从小学到大学上下沟通。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二)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二)一、引言1. 概述十二校联合的意义和目的。
2. 简要介绍《教育学基础》(一)的主要内容。
3. 阐述本篇文章的重点和目标。
二、教育的基本概念与理念1. 教育的本质与功能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功能包括:个体发展功能、社会功能、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
2. 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人本主义: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尊重个体差异。
终身教育:强调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提倡终身学习。
全民教育:强调教育公平,普及基础教育。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提高国民素质。
三、教育制度与政策1. 我国教育制度的发展与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
当前,我国教育制度主要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
2. 现行教育政策分析政策背景:国家战略需求、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变化等。
政策目标: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现代化。
政策措施: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
四、课程与教学1. 课程理念与课程改革课程理念:以人为本、注重实践、突出创新。
课程改革: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2. 教学策略与教学评价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
教学评价:多元化评价、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等。
五、教师与学生1. 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育的层次与类型: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在职教育。
教师专业素养:学科知识、教育知识、教育情怀。
2. 学生发展与评价学生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学生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成绩评价、个性化评价。
六、教育与社会1. 教育与经济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影响:教育投入、教育资源配置、教育需求。
2. 教育与文化教育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推动文化创新。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教育目的
1.说明教育目的内涵及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质的规定性。
答:(1)教育目的的内涵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向性作用的目的领域,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的目标系列。
它不仅标示着一定社会对教育培养人的要求,也标示着教育活动的方向和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质的规定性
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质的规定性是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之一。
它是指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社会倾向和人的培养具有质的规定性,主要表现在:
①对教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
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教育目的总体上都内在地含有对教育“为谁培养人”、“为谁服务”的基本规定。
这种质的规定性在于明确教育进行人才培养的社会性质和根本方向,以便使其培养出与一定社会要求相一致的人。
如果偏离了社会要求或违背了社会性质,社会必然要通过各种方式对其教育进行批评、整顿、改造,严重的甚至予以取消。
②对教育对象的发展具有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方面规定了教育对象培养的社会倾向,即要使教育对象成为哪个阶级、哪个社会的人,为哪个阶级、哪个社会服务;另一方面规定了培养对象应有的基本素质,即要使教育对象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应养成哪
些方面的素质等。
由此可见,教育目的作为培养人的总体要求,总是内在地决定着教育的社会性质和教育对象发展的素质。
而这种对教育活动所具有的质的规定性,使它自身对各种教育活动的要求具有很强的原则性,成为社会在总体上把握教育活动及人才培养性质和方向的根本所在。
坚持了所确定的教育目的,把握了它所具有的质的规定性,就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教育对人的培养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
2.说明各类教育目的的特点及其在实践中应如何正确地看待和把握它们。
答:(1)各类教育目的的特点
同人类社会生活和活动的目的一样,教育目的也带有意识性、意欲性、可能性和预期性的特点。
除此之外,各类教育目的还有两个较为明显的特点:
①各类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都具有质的规定性
第一,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
即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社会倾向和人的培养具有质的规定性。
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教育的目标都会对教育活动的社会倾向和人的培养目的方面做出规定,对这种质的规定性在于明确教育进行人才培养的社会性质和根本方向,以便使其培养出与一定社会要求相一致的人。
第二,对教育对象的发展具有质的规定性。
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方面规定了教育对象培养的社会倾向,即要使教育对象成为哪个阶级、哪个社会的人,为哪个阶级、哪个社会服务;另一方面规定了培养对象应有的基本素质,即要使教育对象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应养成哪些方面的素质等。
②各类教育目的都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无不受到社会及各个时代的制约,这也就使得教育目的在历
史的发展中常常带有社会不同时代的特点,体现不同时代的要求。
由此可见,教育目的作为培养人的总体要求,总是内在地决定着教育的社会性质和教育对象发展的素质。
而这种对教育活动所具有的质的规定性,使它自身对各种教育活动的要求具有很强的原则性,成为社会在总体上把握教育活动及人才培养性质和方向的根本所在。
坚持了所确定的教育目的,把握了它所具有的质的规定性,就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教育对人的培养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
(2)正确看待和把握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功能指教育目的对实际教育活动所具有的作用,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方面来看待和把握教育目的:
①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
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具体体现为四个方面:
第一,对教育社会性质的定向作用,对教育“为谁培养人”具有明确的规定;
第二,对人培养的定向作用,使教育依循目的的规定,不仅能改变人的自然的盲目的发展性,而且还能对人不符合教育目的要求的发展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其发展与预定的方向相一致,符合教育目的的规定,产生社会所需要的新的品质;
第三,对课程选择及其建设的定向作用,对选择什么样的内容、选择何种水平的教育内容,对内容进行如何取舍等具有决定性作用;
第四,对教师教学方向的定向作用,除了要培养学生能力和技能方面的教学定向外,还有对培养思想品德方面的价值定向作用,使教师知道自己所要教的最重要的是什么。
正因为教育目的的定向功能,教育活动才有所依循,避免其社会性质和发展方向上的失误。
②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
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调控主要借助以下方式来进行:
第一,通过确定价值的方式来进行调控。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对教育价值取向的把握上。
教育目的带有一定价值观实现的要求,并成为衡量教育价值意义的内在根据,进而调控实际教育活动,使其对“价值不可违背”。
第二,通过标准的方式进行调控。
教育目的总是含有“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标准要求,这些标准对实际教育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是教育活动“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基本依循,使教育者根据这样的标准调节和控制自身对教育内容或教学方式的选择等。
第三,通过目标的方式来进行调控。
一种教育目的的实现会使它自身衍生出系列的短期、中期或长期的目标,这些目标具体调节和控制教育的各种活动。
教育目的含有的各种内在规定性,对整个教育过程具有很强的调控功能。
调控对象:教育工作者(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受教育者(对学生的外部调控和学生的自我控制)。
③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
教育目的不仅是教育活动应遵循的根本指导原则,而且也是检查评价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据。
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价值变异情况的判断与评价;二是对教育效果的评价。
教育目的的上述功能,是相互联系、综合体现的。
定向功能是伴随评价功能和调控功能而发挥的,没有评价和调控功能,定向功能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而调控功能的发挥需要以定向功能和评价功能作为依据;评价功能的发挥也离不开对定向功能的凭借。
在现实教育中,应重视和发挥教育目的的这些功能,对其合理的把握,在于对教育目的理解的深刻性和全面性。
3.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调控功能和评价功能的基本体现是怎样的,分析影响教育目的功能发挥的原因。
答:教育目的的功能指教育目的对实际教育活动所具有的作用。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其层次的多样性,使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1)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功能的体现
①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的具体体现
a.对教育社会性质的定向作用,对教育“为谁培养人”具有明确的规定;
b.对人培养的定向作用,使教育依循目的的规定,不仅能改变人的自然的盲目的发展性,而且还能对人不符合教育目的要求的发展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其发展与预定的方向相一致,符合教育目的的规定,产生社会所需要的新的品质;
c.对课程选择及其建设的定向作用,对选择什么样的内容、选择何种水平的教育内容,对内容进行如何取舍等具有决定性作用;
d.对教师教学方向的定向作用,除了要培养学生能力和技能方面的教学定向外,还有对培养思想品德方面的价值定向作用,使教师知道自己所要教的最重要的是什么。
②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的具体体现
a.通过确定价值的方式来进行调控。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对教育价值取向的把握上。
教育目的带有一定价值观实现的要求,并成为衡量教育价值意义的内在根据,进而调控实际教育活动,使其对“价值不可违背”。
b.通过标准的方式进行调控。
教育目的总是含有“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标准要求,这些标准对实际教育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是教育活动“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基本依循,使教育者根据这样的标准调节和控制自身对教育内容或教学方式的选择等。
c.通过目标的方式来进行调控。
一种教育目的的实现会使它自身衍生出系列的短期、
中期或长期的目标,这些目标具体调节和控制教育的各种活动。
教育目的含有的各种内在规定性,对整个教育过程具有很强的调控功能。
③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的具体体现
教育目的不仅是教育活动应遵循的根本指导原则,而且也是检查评价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据。
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价值变异情况的判断与评价;二是对教育效果的评价。
(2)影响教育目的功能发挥的因素
①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因素。
社会关系是否和谐、有序,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任何社会都十分注意社会关系问题。
在社会发展中,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总要带来社会关系结构及其制度的变革,适应社会发展变革的新的社会关系结构及其制度的建立,无不对教育培养人提出相应的要求。
②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因素。
知识经济和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生产、管理越来越走向科学化、知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对劳动者的质量规格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根据这种要求来重新选择确立教育目的,以培养能够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人才。
③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因素。
人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其身心发展特点和水平有所不同。
在把教育目的转化为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目标时,就必须以此为依据,这样才能使实际教育活动对学生的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具有针对性。
④人的需要因素。
人的发展,具有各方面的需要,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现实的和未来的、生存的和发展的需要等。
人这种需要的满足常常包括对教育的要求,是选择和确立教育目的或目标时必须予以考虑的。
4.阐述社会本位论和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主张,并予以分析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