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框架

合集下载

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大纲

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大纲

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大纲一、引言1.1背景介绍1.2编制目的1.3预案适用范围二、组织机构和责任2.1预案组织机构2.1.1领导小组2.1.2指挥部2.1.3分工协作机制2.2职责分工2.2.1领导小组的职责2.2.2指挥部的职责2.2.3各职能部门的职责三、风险评估与预测3.1环境风险评估方法3.1.1定性风险评估3.1.2定量风险评估3.2环境预测技术与方法3.2.1气象预测3.2.2地质预测3.3风险防控与降低策略四、应急响应机制4.1事件初期响应4.1.1事故通报与报告4.1.2人员疏散与救援4.1.3环境污染控制4.2事件扩散与升级应对4.2.1应急指挥与协调4.2.2公众信息发布4.3事故后期处理与恢复4.3.1事故溯源与调查4.3.2事故处理与修复4.3.3事故后续管理与监测五、预案评估和演练5.1预案评估5.1.1预案有效性评估5.1.2预案责任人评估5.2预案演练5.2.1演练目标与原则5.2.2演练程序和内容5.2.3演练结果反馈与改进六、预案宣传与培训6.1预案宣传6.1.1内部宣传6.1.2外部宣传6.2预案培训6.2.1预案培训内容6.2.2培训方式和周期七、预案的修订与改进7.1修订机制7.1.1定期修订7.1.2事件修订7.2改进措施与建议7.2.1事件反馈7.2.2监督与评估结果八、附录8.1受众群体8.2参考资料8.3术语解释以上是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大纲的主要内容,预案的具体编制将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细化。

编制预案时,需要考虑到组织机构的安排、职责分工、风险评估和预测、应急响应机制、预案评估和演练、预案宣传与培训、以及预案的修订与改进等方面的内容。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一、总则1. 编制目的本预案旨在建立健全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 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编制。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企业内发生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品泄漏、废水排放超标、废气排放异常、固废处理不当等引发的环境污染事件。

4. 工作原则以人为本,生命至上;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科学应对;资源共享,协同处置。

二、组织体系与职责1. 应急指挥部企业成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应急日常管理工作。

2. 应急处置组企业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相应的应急处置组,包括现场处置组、环境监测组、信息报告组、后勤保障组等,各小组在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分工协作,共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三、预防与预警1. 预防措施企业应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完善环境管理制度,加强环境隐患排查治理,提高员工环保意识和应急意识,确保各项环保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2. 预警机制企业应建立突发环境事件预警机制,通过监测、巡查等方式,及时发现潜在的环境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警措施。

同时,加强与政府环保部门的沟通协作,及时获取外部预警信息。

四、应急处置1. 应急响应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企业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按照预案要求,迅速组织应急处置力量赶赴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 现场处置现场处置组应根据事件性质、规模及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封闭现场、切断污染源、防止污染扩散等,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

3. 环境监测环境监测组负责对事件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及时掌握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及扩散范围等信息,为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随着企业经营的复杂性增加,环境事件的发生频率也在逐年上升。

突发环境事件不仅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严重影响,还会对环境、生态系统和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建立健全的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企业防范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重要措施。

一、建立应急组织机构企业应建立应急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明确应急处置的职责和权限,明确信息通报渠道和协调机制,确定应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培训计划。

二、确立环境事件级别分类企业应依据不同环境事件的影响程度,制定应急方案、组织力量和资源调配,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级别:1、Ⅰ级,是指事件对环境、生态系统或者公共健康产生的潜在威胁较小的事件。

2、Ⅱ级,是指事件对环境、生态系统或者公共健康产生中等程度威胁的事件。

3、Ⅲ级,是指事件对环境、生态系统或者公共健康产生较大程度威胁的事件。

4、Ⅳ级,是指事件对环境、生态系统或者公共健康产生特别严重威胁的事件。

三、制定应急预案企业应根据不同的环境风险类型和级别,制定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事件的分类和级别。

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人员名单、联系方式及应急物资。

3、事件现场的应急措施及应急资源保障。

4、应急处置的程序和方法。

5、监测、评估、报告与信息传递。

6、应急演练计划。

四、做好保障措施企业应准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和工具。

保障措施主要包括:1、应急救援设备和工具,例如手提灭火器、应急照明灯具和工具、拯救和安全保护设备等。

2、应急应用软件,例如应急信息立体化管理系统、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等。

3、物资储备,例如备用发电机组、其他不可或缺的备用装置、饮用水、食品、医药用品、保温衣物等。

五、实施预案并保持更新企业应依照应急预案的要求,组织应急演练,检验预案。

演练时需记录反馈信息,对应急预案的不足之处予以修订。

同时,应急预案需要进行定期评估和审核,确保预案的可行性、科学性和及时性。

建立健全的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企业保障生产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必要措施。

企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企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02
企业环境突发事件的风 险评估
风险识别
识别潜在的环境突发事件
企业应全面了解可能面临的环境突发 事件,如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 自然灾害等,并对其可能的原因和后 果进行评估。
识别可能的影响对象
识别可能的影响范围
企业应评估环境突发事件可能影响的 范围,包括地理范围、影响程度和持 续时间等,以便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 。
背景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环境风险,如化学品泄 漏、火灾、爆炸等。制定应急预案是预防和应对这些风险的重要措施。
定义与概念
定义
企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指针对 可能发生的重大环境事故,为迅速、 有效地应对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概念
应急预案不仅包括应对措施,还包括 组织架构、协调机制、培训演练等方 面的内容。它是一种预防与应对相结 合的综合性管理手段。
企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目录
• 引言 • 企业环境突发事件的风险评估 • 企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 • 企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流程 • 企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保障措施 • 企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演练与培训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制定应急预案是为了确保企业在面临环境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降低事故损失,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环境安全。
总结与改进
对应急处置过程进行总结,针对 不足之处进行改进,提高未来应
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05
企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 保障措施
人力保障
应急救援队伍
组建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和 救援工作。
培训与演练
对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演练,提高其应 急处置能力。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企业突发环境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企业内部及周边突发环境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如化学品泄漏、废水排放超标、固体废物非法堆放等;2. 突发生态破坏事件,如森林火灾、湿地破坏等;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应急工作的日常管理和协调。

3. 各部门、车间及班组设立应急小组,负责本区域、本岗位的应急工作。

四、预防与预警1. 加强环境风险源监控,建立健全环境风险源档案。

2. 定期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制定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3. 加强环境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队伍素质。

4. 建立健全环境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5.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环保意识和应急能力。

五、应急响应1. 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报告应急指挥部。

2. 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情况,决定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3. 各应急小组按照职责分工,迅速采取应急措施。

4. 采取隔离、封锁、转移等措施,控制事件蔓延。

5. 加强现场监测,确保环境安全。

六、应急处置1. 针对突发环境事件,采取以下应急处置措施:(1)污染源控制:立即切断污染源,防止污染物扩散。

(2)污染物处理:对污染物进行收集、处理,降低污染物浓度。

(3)现场恢复:对受损区域进行修复,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2. 加强与政府、环保部门、医疗机构的沟通协作,共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七、后期处置与总结1. 事件结束后,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现场评估,查明原因。

2. 对受损区域进行修复,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3. 对事件处理过程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

4. 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员工环保意识和应急能力。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及应急预案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及应急预案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及应急预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业生产的日益繁荣,环境风险和突发事件也日益增多。

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

本文将对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及应急预案进行探讨。

一、企业突发环境事件概述企业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体健康危害等紧急事件,具有不可预测性、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大等特点。

这类事件的发生可能会对企业的正常生产、员工的安全和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原因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未得到有效处理或处置不当,导致环境污染。

2.设备故障、操作不当等引起的生产事故,导致环境污染。

3.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引起的环境事件。

二、企业应急预案的重要性企业应急预案是指企业在面临突发环境事件时,为迅速、有效地应对事件,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对于企业而言,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至关重要:1.保障员工生命安全。

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迅速、有效的应急响应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

2.降低环境污染。

通过应急预案的实施,能够迅速控制污染源,减轻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维护企业形象。

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积极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

三、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编制企业应急预案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小组成员应包括企业领导、安全环保部门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等,以确保预案编制的全面性和专业性。

2.开展风险评估。

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体健康危害等进行全面评估,识别潜在的环境风险和突发事件。

3.制定应急预案。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包括应急组织、通讯联络、现场处置、物资保障等方面。

4.审批与演练。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需经过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并进行定期演练,以确保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5.更新与维护。

随着企业生产状况的变化和环境风险的变化,应急预案需要进行定期更新和维护,以保证其适应性和有效性。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框架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框架

一、前言为了有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以下突发环境事件:1.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 突发自然灾害;4. 其他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突发事件。

三、组织体系1. 成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

2. 设立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信息收集、报告、发布、协调等工作。

3. 设立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四、应急响应程序1. 信息报告:发现突发环境事件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2. 应急响应: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并通知相关部门、单位和人员参与应急处置。

3. 应急处置:现场指挥部组织力量,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件发展,减轻危害。

4. 应急恢复:应急处置结束后,组织开展环境监测、修复等工作,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五、应急措施1. 预防措施:加强环境监测,提高预警能力;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制定风险防控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2. 应急响应措施:(1)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开展应急处置;(2)采取隔离、封锁、转移等措施,控制事件扩散;(3)对受影响区域进行环境监测,评估危害程度;(4)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包括事故调查、污染物清除、环境修复等;(5)加强信息发布,及时向公众通报事件进展和应对措施。

3. 应急恢复措施:(1)对受影响区域进行环境监测,确保环境质量达到标准;(2)开展环境修复工作,恢复生态环境;(3)调查事件原因,追究相关责任。

六、应急保障1. 人力资源保障:组建专业应急队伍,加强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确保应急处置需要。

3. 资金保障:设立应急资金,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开展。

企业环境突发应急预案模板

企业环境突发应急预案模板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企业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风险,保护环境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3)《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4)相关行业标准和规定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等。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成立企业环境突发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 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小组:(1)现场处置小组:负责现场应急物资的调配、应急处置措施的落实。

(2)监测评估小组:负责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监测、评估,为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

(3)信息报送小组:负责收集、整理、报送突发环境事件相关信息。

(4)后勤保障小组:负责应急物资、设备、人员的保障工作。

三、预防与预警1. 预防措施(1)加强环境风险评估,制定预防措施,降低环境风险。

(2)定期开展环境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加强员工培训,提高环保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预警(1)建立健全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实时监测环境质量。

(2)对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隐患进行排查,及时消除。

(3)根据预警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预案。

四、应急响应与措施1. 分级响应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严重程度,实行分级响应,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响应。

2. 应急措施(1)一级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全面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二级响应: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发展情况,调整应急措施。

(3)三级响应: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监测、评估,采取针对性措施。

3. 现场处置(1)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防止环境污染扩大。

(2)组织力量进行环境监测,评估事件影响。

(3)对受伤人员实施救治,确保人员安全。

某公司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某公司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某公司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预案编制目的和依据•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析•预案适用范围和编制原则•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响应程序CATALOGUE 目录•应急保障措施•后期处置•预案管理和更新•预案实施和监督01预案编制目的和依据突发环境事件可能导致企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制定应急预案可以迅速应对,保障企业生产安全。

确保企业生产安全突发环境事件可能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制定应急预案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目的国家相关法规根据国家相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的法规和指导文件进行编制。

企业实际情况根据企业生产实际情况和既往经验,分析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依据02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析风险源分析可能引发废水、废气等污染物的泄漏。

生产设备事故自然灾害交通事故其他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泄漏事故。

其他不可预见的环境事件。

可能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包括空气、水、土壤等。

风险受体分析周边环境可能对周边居民的健康产生影响。

居民健康可能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社会经济风险影响分析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当地生态环境。

环境污染可能对周边居民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健康影响可能引起社会不稳定因素,影响当地社会稳定。

社会影响可能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经济影响03预案适用范围和编制原则适用于公司管辖范围内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和处置对不同等级的环境事件进行分类、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对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环境事件进行预测、分析和处置适用范围建立科学的环境事件风险评估体系,确保预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科学性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响应措施和操作流程可操作性注重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确保预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系统性及时更新预案内容,不断完善和优化预案方案,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可持续性编制原则04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指导各应急小组开展应急处置,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进展情况。

企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企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企业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降低事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环境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3.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4.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5. 企业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内部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化学品泄漏、火灾等事故导致的环境污染;2. 重大设备故障、自然灾害等导致的环境污染;3. 突发环境事件引发的次生、衍生事件。

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负责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指挥、决策和协调工作。

2. 应急办公室:负责突发环境事件的日常管理、信息收集、资料整理和档案管理等工作。

3. 应急救援组:负责突发环境事件的现场处置、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工作。

4. 技术支持组:负责突发环境事件的技术咨询、监测、评估和修复等工作。

5. 保障组:负责突发环境事件的物资保障、通信保障、后勤保障等工作。

五、应急响应程序1. 预警阶段:加强环境监测,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启动应急预案。

2. 应急响应阶段:按照预案要求,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包括人员疏散、现场封锁、环境监测、污染物控制、事故调查等。

3. 后期处置阶段: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评估、修复,恢复环境质量,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六、应急处置措施1. 人员疏散:发现突发环境事件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预案要求进行人员疏散。

2. 现场封锁:对事故现场进行封锁,防止污染扩散。

3. 环境监测: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掌握污染情况。

4. 污染物控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物排放,降低污染程度。

5. 事故调查: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调查,查明原因,追究责任。

6. 恢复环境质量:采取修复措施,尽快恢复环境质量。

七、应急保障1. 物资保障:储备应急物资,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进行。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了提高本企业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的应对能力,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泄漏、污染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协调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其成员包括:(1)指挥长:企业主要负责人或授权的副职领导;(2)副指挥长: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3)成员:各相关部门负责人。

2.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制定和修订应急预案;(2)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3)收集和整理突发环境事件信息;(4)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 应急救援小组应急救援小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现场指挥和协调;(2)人员疏散和救援;(3)污染物控制和处理;(4)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

四、预防与预警1. 预防措施(1)加强环境风险源监控,定期对环境风险源进行排查;(2)加强员工环保意识培训,提高员工环保操作技能;(3)建立健全环保设施,确保设施正常运行;(4)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

2. 预警机制(1)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实时监测环境质量;(2)建立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及时掌握突发环境事件信息;(3)根据监测结果,发布预警信息。

五、应急响应1. Ⅰ级响应(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1)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2)组织应急救援小组开展现场处置;(3)疏散受威胁区域人员,确保人员安全;(4)进行污染物控制和处理,降低环境影响;(5)开展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

2. Ⅱ级响应(重大突发环境事件)(1)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2)组织应急救援小组开展现场处置;(3)疏散受威胁区域人员,确保人员安全;(4)进行污染物控制和处理,降低环境影响;(5)开展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

企事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企事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企事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一、工作目标本预案旨在建立和完善企事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确保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事件对员工生命安全、企业生产运营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保障企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1)加强环境风险防控,定期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落实整改措施,从源头上预防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

(2)建立健全环境应急管理制度,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应急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3)加强环境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依法开展环境应急管理工作。

(2)成立环境应急指挥部,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确保应急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1)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

(2)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应急物资和装备保障,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3)加强与政府、社会力量和相关部门的协作,形成合力,确保应急管理工作高效运转。

三、组织管理1、成立环境应急指挥部,负责突发环境事件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

2、设立环境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包括预案制定、培训演练、隐患排查、监测预警等。

3、成立环境应急专业队伍,负责突发环境事件的现场处置、救援和后续恢复工作。

4、明确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应急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5、建立环境应急协调机制,加强与政府、社会力量和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四、预防措施1、加强卫生管理(1)制定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包括环境卫生、个人卫生、食品安全等方面的规定。

(2)设立专门的卫生管理岗位,负责日常卫生监督、检查和整改工作。

(3)定期对工作场所、生活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一、总则1、编制目的建立健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机制,提高公司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到事故发生时应急措施稳健有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等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以及我公司厂区环境现状等,编制此预案。

3、适用范围此预案仅限于我公司范围内所突发的环境安全生产事故。

二、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领导机构及职责总指挥:副总指挥:其职责:1.1、总指挥(1)根据事故危险类型及潜在后果的严重性,分析紧急状况情形并确定事故等级程度,发布启动应急行动的命令;(2)组织指挥全公司的应急救援工作,全面协调指挥中心的全部工作;(3)负责应急方案的审议,应急措施的实施,应急事件发生后的全面组织与处理,应急演练过程的检查;(4)负责财务与后勤保障手段以及抢险过程中各种资源的组织和调配;(5)负责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修订和更新公司应急预案;(6)指挥事故应急处置惩罚,确定在场员工每人职责,担负营救、抢修、维持秩序、后勤服务等工作。

(7)组织营救受害人员,转移、撤离、疏散可能受到事故危害的人员和重要财产。

(8)划定事故现场的警戒范围,防止事故危害扩大。

(9)必要时,向119报警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应急救济,并协助有关部门应急救济工作。

(10)决定其它重大应急救援事项.(11)事故处置惩罚结束时发布应急行动停止的命令。

1.2、副总指挥(1)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济的详细指挥工作,配合总指挥处置惩罚应急事故的详细工作;(2)协调各部门和负责人进行应急预案的编制、审核、应急方案的演练;(3)向总指挥提出应采纳的减缓突发事件后果行动的对策和发起;(4)协调、构造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他资源设备以支持现场的应急救济行动;(5)负责现场事故评估,控制紧急情形;(6)总指挥不在时,履行总指挥职责。

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
针对突发环境事件,企事业单 位应编制综合应急预案,明确 应急组织、应急流程、应急资 源和救援力量等方面的要求。
专项应急预案
根据不同类型环境事件的特点, 企事业单位应制定相应的专项应 急预案,包括水体污染、土壤污 染、危险废物等事件。
现场处置方案
针对具体的突发环境事件,企事业 单位应制定现场处置方案,明确不 同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和人员分 工。
监督检查
加强对重大环境安全隐患 整治工作的监督检查,确 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08
预案的评审、发布与更新
预案评审
内部评审
预案编制完成后,企事业单位 需组织专家和相关部门进行内 部评审,确保预案的可行性和
有效性。
外部评审
企事业单位需邀请外部专家对预 案进行评审,从更广泛的角度提 出意见和建议。
修订和完善
预案培训演练
01
02
03
培训内容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 制定流程、应急准备和应 对措施、现场处置和协调 配合等。
培训对象
全体员工和管理层,重点 是应急管理和救援人员、 技术和管理人员等。
培训形式
理论授课、案例分析、模 拟演练等,同时可以根据 实际情况进行现场实战演 练。
预案备案
备案内容
0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当在制定完成后及时报送属地环境保
检查制度
建立定期检查、专项检查、日常检查等制度, 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3
问题整改
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消除环境安全 隐患。
重大环境安全隐患整治
整治计划
制定重大环境安全隐患整 治计划,明确整治目标、 措施和时间表。
整治措施
采取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措 施,对重大环境安全隐患 进行整治,确保整治效果 。

企业突发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企业突发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企业突发环境风险,确保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3.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4. 《企业突发环境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5. 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范围内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环境风险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环境污染事故: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污染物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事件。

2. 生态破坏事件:因企业活动导致生态破坏,如森林火灾、土地沙化等。

3. 突发事故: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导致的事故,如火灾、爆炸等。

四、应急组织体系1. 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工作的统一指挥和协调,下设办公室、应急队伍、监测组、救援组、保障组等。

2. 办公室:负责应急工作的综合协调、信息收集、报告等工作。

3. 应急队伍:负责现场救援、应急处置、人员疏散等工作。

4. 监测组:负责环境监测、污染评估等工作。

5. 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伤员救治等工作。

6. 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设备、资金、交通等方面的保障工作。

五、应急响应程序1. 预警:当监测组发现环境风险事件时,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启动预警响应。

2. 应急响应: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性质和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3. 现场处置:应急队伍迅速赶赴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4. 救援与救治:救援组对伤员进行救治,确保人员安全。

5. 环境监测与评估:监测组对污染区域进行监测,评估污染程度。

6. 后期处置: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后续处置工作,包括环境修复、事故调查、责任追究等。

六、应急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储备应急物资,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2. 资金保障:设立应急专项资金,确保应急工作资金需求。

3. 通信保障:确保应急通信畅通,确保信息传递及时、准确。

企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企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企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环境突发事件可能随时发生,例如火灾、地震、洪灾、风暴、化学泄漏、气体泄漏等等。

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迅速、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员工的安全、财产的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和社会影响。

本文将具体介绍一份企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期提高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率。

一、法律及责任1.法律依据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工作遵循《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完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和应急预案,确保从源头把握安全和风险,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2.责任体系(1)总经理:对应急预案制定、改进和执行情况负主要责任。

(2)负责人:负责审核、批准和下发应急预案,落实应急组织体系,指导、监督部门制定应急预案。

(3)部门主管:负责本部门应急预案的制定、审核、补充和奖惩。

(4)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教育、培训员工,落实应急预案和部分任务实施。

二、企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内容1.组织机构(1)指挥中心:总经理为指挥中心的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和应急小组成员为指挥中心的成员。

(2)应急小组:根据不同环境突发事件的特点和要求,应组建不同的应急小组,明确应急小组成员的调度命令、任务和职责。

(3)应急执行小组:由现场技术人员、操作员、安全救援队员组成,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负责现场安全防护措施的执行、事故场所安全稳定和人员伤亡救治。

2.应急处置流程(1)报告阶段:在出现环境突发事件后,应立即向指挥中心汇报,由指挥中心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行动。

(2)调度阶段:指挥中心根据应急预案,立即调度应急小组和应急执行小组举行现场应急处置行动,应急小组应尽快集合,组织好现场处置。

(3)灭火阶段:应急执行小组在前期防护后,进入灭火阶段,负责事故现场的灭火,保障现场人员安全。

(4)救援阶段:对因事故受伤或者遇险的人员及时进行救援和运输,并在治疗中医护部门的支持下,保证受伤人员的及时救治。

(5)清理阶段:清理现场事故残留物,回复事故现场的环境.3.信息通讯和警示(1)应急信息系统:建立应急信息系统,保证应急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

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全文

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全文

一、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保障企业环境安全,预防和控制突发环境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污染事故、生态破坏、自然灾害等。

第三条本预案的制定旨在明确企业环境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响应程序、应急物资储备、应急演练和应急保障措施,提高企业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企业成立环境应急指挥部,负责企业环境应急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第五条环境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环境应急工作的日常管理、协调和监督。

第六条环境应急指挥部成员及职责如下:(一)总指挥:负责企业环境应急工作的全面领导,对突发环境事件作出决策。

(二)副指挥:协助总指挥开展工作,负责环境应急工作的具体实施。

(三)应急专家:负责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评估,提出应急处置建议。

(四)应急值班人员:负责接收、处理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总指挥。

三、应急响应程序第七条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应急值班人员应立即向总指挥报告,启动应急预案。

第八条环境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现场调查和评估。

第九条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确定应急响应等级。

第十条采取相应应急措施,包括:(一)控制污染源,防止污染扩散;(二)采取隔离、清除、修复等措施,减轻污染危害;(三)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四)开展环境监测,掌握污染动态;(五)向有关部门报告事件情况。

四、应急物资储备第十一条企业应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

第十二条应急物资储备库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应急物资:防护服、防毒面具、应急灯、应急帐篷等;(二)应急工具:消防器材、切割工具、清理工具等;(三)应急药品:消毒剂、急救药品等。

五、应急演练第十三条企业应定期开展环境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企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框架)1 总则1.1 编制目的建立健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突法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

1.3事故分级按照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分级。

1.4 适用范围l.5 工作原则企业在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及其响应程序时,应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贯彻如下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加强对环境事故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故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响应。

接受政府环保部门的指导,使企业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

(3)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可为本企业和其它企业及社会提供服务,在应急时快速有效。

2 组织指挥与职责建立健全企业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各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组织机构图)3预防和预警环境污染事故源3.1.1企业基本信息自然概况;地理位置;气象及水文资料;周围居民点、敏感点信息;3.1.2环境污染事故源厂区平面布置;工艺流程及排污管线(要求标明产污环节、排污口位置);产品在从原料→产品存储的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潜在环境污染事故源基本情况,包括事故源的名称、数量、位置,可能发生事故的时空特点。

3.2 预防工作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贮存、运输、销毁废弃化学品、放射源等事故源进行调查,掌握本企业潜在事故源环境优先污染物的产生、种类及分布情况。

针对污染物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应急措施。

建立优先污染物的快速监测方法,购置优先污染物的快速监测设备,建立优先污染物的处置技术。

3.3 预警及措施按照突发事故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围,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预警进行分级。

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

收集到的有关信息证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按照相关应急预案执行。

进入预警状态后,应当采取的措施:(1)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2)发布预警公告。

(3)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

(4)指令各环境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应急状态,企业环境监测部门立即开展应急监测,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

(5)针对突发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

(6)调集环境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保障工作。

4 应急响应4.1 应急响应程序4.2 信息报送与处理4.2.1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报告时限和程序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以及负有监管责任的部门发现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后,应立即在1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上一级相关专业主管部门报告,并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

紧急情况下,可以越级上报。

4.2.2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报告方式与内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

初报从发现事件后立即上报;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

初报可用电话直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环境事故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人员受害情况、事件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初步情况。

续报可通过网络或书面报告,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

处理结果报告采用书面报告,处理结果报告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

4.3 指挥和协调4.3.1 指挥和协调机制根据需要,企业成立环境应急指挥部,负责指导、协调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对工作。

环境应急指挥部根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情况通知有关部门及其应急机构、救援队伍和事故所在地人民政府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各应急机构接到事故信息通报后,应立即派出有关人员和队伍赶赴事发现场,在现场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按照各自的预案和处置规程,相互协同,密切配合,共同实施环境应急和紧急处置行动。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前,各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必须在当地政府和事发单位的协调指挥下坚决、迅速地实施先期处置,果断控制或切断污染源,全力控制事件态势,严防二次污染和次生、衍生事件发生。

应急状态时,专家组组织有关专家迅速对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提出应急处置方案和建议,供指挥部领导决策参考。

根据事件进展情况和形势动态,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意见;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危害范围、发展趋势作出科学预测,为环境应急领导机构的决策和指挥提供科学依据;参与污染程度、危害范围、事件等级的判定,对污染区域的隔离与解禁、人员撤离与返回等重大防护措施的决策提供技术依据;指导各应急分队进行应急处理与处置;指导环境应急工作的评价,进行事件的中长期环境影响评估。

发生环境事故的有关部门要及时、主动向环境应急指挥部提供应急救援有关的基础资料4.3.2 指挥协调主要内容环境应急指挥部指挥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1)提出现场应急行动原则要求;(2)派出有关专家和人员参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应急指挥工作;(3)协调各级、各专业应急力量实施应急支援行动;(4)协调受威胁的周边地区危险源的监控工作;(5)协调建立现场警戒区和交通管制区域,确定重点防护区域;(6)根据现场监测结果,确定被转移、疏散群众返回时间;(7)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应急行动的进展情况。

4.4 应急监测企业环境监测部门第一时间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进行环境应急监测,掌握第一手监测资料,并配合地方环境监测机构进行应急监测工作。

根据监测结果,综合分析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污染变化趋势,并通过专家咨询和讨论的方式,预测并报告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展情况和污染物的变化情况,作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决策的依据。

4.5 信息发布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要及时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4.6 安全防护4.6.1 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现场处置人员应根据环境事故的特点,配备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人员出入事发现场程序。

4.6.2 受灾群众的安全防护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群众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根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性质、特点,告知群众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2)根据事发时当地的气象、地理环境、人员密集度等,确定群众疏散的方式,指定有关部门组织群众安全疏散撤离;(3)在事发地安全边界以外,设立紧急避难场所。

4.7 应急终止4.7.1 应急终止的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2)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3)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4)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5)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4.7.2 应急终止的程序(1)现场救援指挥部确认终止时机,或事件责任单位提出,经现场救援指挥部批准;(2)现场救援指挥部向所属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3)应急状态终止后,应根据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

4.7.3 应急终止后的行动⑴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应组织相关部门认真总结、分析、吸取事故教训,及时进行整改;⑵组织各专业组对应急计划和实施程序的有效性、应急装备的可行性、应急人员的素质和反应速度等作出评价,并提出对应急预案的修改意见。

⑶参加应急行动的部门负责组织、指导环境应急队伍维护、保养应急仪器设备,使之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5 应急保障5.1 资金保障5.2 装备保障5.3 通信保障企业要建立和完善环境安全应急指挥系统、环境应急处置系统和环境安全科学预警系统。

配备必要的有线、无线通信器材,确保本预案启动时各应急部门之间的联络畅通。

5.4 人力资源保障企业要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培训一支常备不懈,熟悉环境应急知识,充分掌握各类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处置措施的预备应急力量;保证在突发事故发生后,能迅速参与并完成抢救、排险、消毒、监测等现场处置工作。

5.5 技术保障建立环境安全预警系统,组建专家组,确保在启动预警前、事件发生后相关环境专家能迅速到位,为指挥决策提供服务。

5.6 宣传、培训与演练5.6.1 应加强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普及环境污染事件预防常识,增强职工的防范意识和相关心理准备,提高公众的防范能力。

5.6.2 加强环境事故专业技术人员日常培训和事故源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培养一批训练有素的环境应急处置、检验、监测等专门人才。

5.6.3 定期组织环境应急实战演练,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技能,增强实战能力。

5.7 应急能力评价为保障环境应急体系始终处于良好的战备状态,并实现持续改进,对各级环境应急机构的设置情况、制度和工作程序的建立与执行情况、队伍的建设和人员培训与考核情况、应急装备和经费管理与使用情况等,在环境应急能力评价体系中实行自上而下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机制。

6 后期处置组织实施环境恢复计划7 附则7.1 名词术语定义环境事故: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群众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故。

环境应急:针对可能或已发生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以避免事件发生或减轻事件后果的状态,也称为紧急状态;同时也泛指立即采取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