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上海卷

合集下载

2013年上海高考历史试题与答案

2013年上海高考历史试题与答案
A.征税问题B.宗教问题C.民族问题D.战争问题
17.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A.中英战争B.鸦片战争C.通商战争D.夷匪犯境
18.英国政府于1802年推出第一部《工厂法》。1860年代相关立法的保护范围扩大到“有雇佣劳动的任何地方”,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被雇佣者的境遇。推动了英国工厂法等社会立法的直接原因是
B.②
C.③
D.④
14.“习华言,易华服,读儒书,……以博中国人之信用,其教始能推行。”他是
A.元世祖B.北魏孝文帝C.利玛窦D.马可·波罗
15.革命实践与政治理论往往相辅相成,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君主立宪制提供理论支持的是:A.霍布斯B.洛克C.伏尔泰D.卢梭
16.1640年英国革命和1789年法国革命发生的背景有所不同,但诱因相似,即
C.希腊城邦时代的来临D.克利斯提尼改革始末
5.有学者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方国联盟”等三种政治统治模式。
方国联盟据此,与右图匹配的正确选项是
A.郡县制度、封邦建国
B.行省制度、封邦建国
C.行省制度、郡县制度
D.封邦建国、郡县制度
6.唐王朝为改善民族关系,曾对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实行和亲。这里所说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B.吐蕃C.鲜卑D.女真
7.历史课上,讨论中国古代的官制演变,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
甲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乙说: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
丙说: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
丁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中国史前社会经历过一个集体生产、平均分配的农耕聚落阶段。

能反映这种情景的是A.姜寨遗址 B.炎黄传说 C.二里头遗址 D.尧舜禹传说2.某古代文明具有如下典型特征:①有自己的文字体系,②以灌溉农业为基础的经济,③有迄今所知的第一部成文法典,④在文学方面成就突出。

该文明是A.古埃及文明 B.古罗马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两河流域文明3.商代青铜冶铸技术日臻完善,留下了众多青铜礼器。

这表明商朝人已将其用于他们最看重的A.经济生产 B.政治活动 C.艺术审美 D.日常交往4.如要撰写一篇有关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欧洲历史与文化的文章,最恰当的标题是A.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 B.罗马帝国统治的兴衰C.希腊城邦时代的来临 D.克利斯提尼改革始末等三种政治统治模式。

据此,与右图匹配的正确选项是A.郡县制度、封邦建国B.行省制度、封邦建国C.行省制度、郡县制度D.封邦建国、郡县制度6.唐王朝为改善民族关系,曾对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实行和亲。

这里所说的少数民族是A.匈奴 B.吐蕃 C.鲜卑 D.女真7.历史课上,讨论中国古代的官制演变,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

甲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乙说: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

丙说: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

丁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

其中涉及宋代文官体制的史料是A.甲说、乙说 B.甲说、丙说 C.甲说、丁说 D.乙说、丙说8.以下是三种史著的目录,按顺序与之对应的作者是A .司马迁、司马光、梁启超B .司马光、司马迁、梁启超C .刘知幾、司马迁、梁启超D .司马迁、章学诚、梁启超9.小张打算赴法国参观巴黎大学,他从网上搜集了有关中世纪西方大学的信息。

2013年高考2013年真题——文综历史(全国卷新课标II卷)解析版

2013年高考2013年真题——文综历史(全国卷新课标II卷)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24.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

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

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

这一撰述过程表明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解析】考点:史学理论。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记述容不一”,“常遇人传颂黄帝事迹”,“择其言尤雅者”。

A项与题干“记述不一甚至荒诞”矛盾;史学著作历史文献记录没有要求说“一定”(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排除C项;历史文本记录具有主观性,排除D项。

答案:B2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

据此可知宋代A.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C.土地兼并缓和D.自耕小农衰退【解析】考点:中国古代农业。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宋代“不抑兼并”,即放任土地兼并。

土地兼并严重,必然导致自耕农手中的土地减少。

(土地是一定的,集中在地主手中的多,自耕农手中的土地就少。

小学数学题,呵呵!)B项中的流民问题严重,不能从材料中直接得出(不过,该项推测也属合理)。

A、C 与材料及史实不符,C项公然与题干冲突。

答案:D26.明朝有人描述在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

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

”这表明当时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解析】考点:中国古代商业。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北货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悉盐铁粗重之类,南北互通有无。

B、C从材料中无法体现,且与史实不符。

材料可以体现岭南地区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但仅从南北运输数量,无法直接体现南北经济发展程度的高低,排除A项。

2013年高考上海历史试题

2013年高考上海历史试题

2013年上海试题1.新石器时代,人类迎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是()A.农耕逐渐取代采集B.采集逐渐取代狩猎C.狩猎逐渐取代驯养D.渔猎逐渐取代采集2.文学是西方文化的主要载体,其源头可追溯到古代世界,其中对西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是()A.《大藏经》、《荷马史诗》B.《旧约全书》、《古兰经》C.《荷马史诗》、《旧约全书》D.《古兰经》、《荷马史诗》3.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

学者推断此地应是()A.夏人的活动地域B.周朝的重要都城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4.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天下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

这一家是()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5.西欧中世纪庄园和东汉后期庄园的共同点是()A.主人和农民之间有雇佣关系B.具有商品货币关系C.有自营地和份地的区分D.自给自足的经济体6.一个唐朝商人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的陆路通道行走,途中可以与他进行商品贸易的国家或地区有()A.西域、大食、波斯B.大食、波斯、新罗C.西域、日本、大食D.波斯、新罗、日本7.人们往一座古老建筑的墙上发现了一幅画(如图),它反映了西欧中世纪某个阶段的政教关系。

其持征是()A.教皇拥有无上的权威B.教皇成了君主的人质C.教皇和君主各持权柄、互不干涉D. 教皇和君主互相依存、互相利用8.某统治者拥有征税权,可以组织军队,常常援引“凡使君主高兴的就具有法律效力”的古谚。

这位统治者是()A.军事强人B.专制君主C.等级君主D.立宪君主9.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

这个新角度是()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10.元朝为加强中央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分别设置了()A.中书省、伊犁将军B.宣政院、中书省C.伊犁将军、澎湖巡检司D.宣政院、澎湖巡检司11.伏尔泰在《风俗论》一书中对中华文明和儒家学说推崇备至。

2013高考历史真题

2013高考历史真题

真题再现专题一2.(第2课第二题)(2013年高考(上海卷))5.有学者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方国联盟”等三种政治统治模式。

据此,与右图匹配的正确选项是A.郡县制度、封邦建国B.行省制度、封邦建国C.行省制度、郡县制度D.封邦建国、郡县制度【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西周时候,为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以宗法制为基础,实行分封制,即“封邦建国,以藩凭周”。

将宗室、功臣、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

秦统一以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推广郡县制。

故应选D。

【答案】D1.(第4课第一题)(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图7 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图8 白金汉宫(左)和唐宁街10号(右),自18世纪中期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解析】考点:东西方政治制度。

能力:基础知识,概括归纳能力。

解题关键:由建筑转移到清朝君主专制制度与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对比。

答案:(1)提取信息准确,中英比较符合史实。

(8分)示例: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

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

(2)概括综合。

(4分)示例: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

考生从相关建筑的历史传承、历史归宿、现实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性做答,可加2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12分。

如太和殿现为供人参观的古迹,反映出中国已经告别君主专制、走上民主道路。

专题二1.(第1课第一题)(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

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

这反映了清政府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2. (第1课第二题)(2013年高考(上海卷))以下对上海租界的描述中,最能说明租界为“国中之国”的事实是A 租界内公园禁止让华人入内,引发华人抗议B 美英等国联手成立了工部局C 租界内租地建屋、开设店铺等事,须先由外国领事发给执照。

2013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新课标Ⅰ卷及答案

2013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新课标Ⅰ卷及答案

2 013年普通高等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合历史部分试题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解析】解读材料信息,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墓葬仍然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别,而秦国仅君主墓葬明显高于其余墓葬,这充分表明战国时期秦国率先由等级序列明显的分封制走向了中央集权统治,选择项。

由于铁器牛耕的推广导致分封制瓦解,A项表述错误;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表现的是分封制下的等级序列,B项表述错误;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D项表述错误。

【答案】25.自汉至唐,儒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念深入人心.程朱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日益兴起【考点】宋明【解析】本题考查生透过历史现象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

材料强调的是儒由汉唐之际的“周孔之道”到宋代之后被称为“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法的关键应是在宋代发生的相关因素所导致。

宗法血缘制度在战国时期已逐步瓦解,排除A项;仁政念早在西汉已深入人心,排除B项,陆王心兴起于宋明时期,排除D项。

促成这一变的原因是朱熹整《四书》并加以注解,使之成为儒的经典,程朱成为统治思想。

选择项。

【答案】26.有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

这一现象是雅典A.政治体制的产物 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频繁改革的结果 D.思想文繁荣的体现【考点】雅典民主政治【解析】本题考查生正确解材料、准确分析问题的能力。

材料强调“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旨在说明在在古代雅典实行公民政治,要想成为政治领袖必须具备出色的演说能力,才能获得公民大会大多公民的认可。

2013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2013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2013上海市普通高中历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答题前,务必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从采集、渔猎向农耕、畜牧的转变,是人类历史上生产方式的第一次变革,这一变革出现的时间距今约··························································( )A.一万年B.五千年C.三千年D.两千年2.“哲学”一次来源于希腊文,意味“爱智慧”。

以下古希腊历史文化名人中属于哲学家的是······································································( )A.伯里克利B.柏拉图C.希罗多德D.埃斯库罗斯3.大学时人类文明的标杆之一。

2013年高考新课标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2卷)

2013年高考新课标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2卷)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试卷类型:新课标Ⅱ卷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历史)使用范围:青藏陇贵等省区第Ⅰ卷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

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

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

这一撰述过程表明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2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

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

据此可知宋代A.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C.土地兼并缓和D.自耕小农衰退26.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灰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小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

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

”这表明当时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27.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这表明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28.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29. 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

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A. 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B. 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C. 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D. 国际地位得到提高30.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4×12分)1.(4分)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2.(4分)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3.(4分)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

这一现象是雅典( )A.政治体制的产物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C.频繁改革的结果D.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4.(4分)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5.(4分)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 )A.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B.伽利略创立的实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6.(4分)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7.(4分)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

2013年全国高考新课标文综卷1历史含答案

2013年全国高考新课标文综卷1历史含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26.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词”。

这一现象是雅典A.政治体制的产物 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应C.频繁改革的结果 C.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27.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28.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A.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B.伽利略创立的试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29.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鸦片战争-戊戌变法-甲午战争 D.太平洋运动—中法战争—辛亥革命30.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

这反应当时中共中央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31.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B.通过霍利—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C. 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护农产品价格D. 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32. 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

2013年高考试题——历史(新课标I卷)解析版

2013年高考试题——历史(新课标I卷)解析版

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历史部分解析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解析】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本题存在三个关键要素:分封制下墓葬分等级,秦国除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外其余墓葬等级差别不明显,但东方六国级差明显。

东方六国墓葬等级明显,是符合分封制规定的(分封制下的金字塔结构);秦国除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无明显差别,显然集中彰显了“君王”的地位(水平面上的一枝独秀)。

A项,东方六国严格执行分封制并非因为经济发达,而是因为这样做符合分封制的规定;秦国君王之下级差不明显,说明秦国没有严格执行分封制。

知识面宽的同学应该知道,秦国地处西戎,对中原文化“学习”的不好(类似的还有南蛮楚国),较早实行“县”制。

B项分封制凸显了君主集权,与史实及材料本意不符(秦国与六国不一样);D项东方六国遵循分封制度是不是“严格”姑且不论,从解题的角度看,本项以偏概全,没有从宏观上把握材料核心意思,忽略了秦国,不是材料的核心意思。

答案:C建议:开好选修课。

对学过选修一《商鞅变法》的同学,做对本题的概率会增大。

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解析】考点: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

能力:考查基础知识,需要考生深度把握课标。

解题关键:以宋朝为界,儒学称谓由“周孔之道”变为“孔孟之道”,抬高了孟子的地位。

答案:C26.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词”。

2013年高考上海历史卷试题解析及备考建议(下)共9页word资料

2013年高考上海历史卷试题解析及备考建议(下)共9页word资料

2013年高考上海历史卷试题解析及备考建议(下)37.“他们”(12分)他们不可以被买卖,但他们仍旧是不自由的,没有主人的同意不能离开土地,如果变更给新主人,他们也随之被转让。

他们有权耕作自己的数英亩土地,作为其一生劳作的回报,他们每星期要在主人的割辖地上劳作数日,还得修缮主人的道路、桥梁和围墙。

当他们结婚、继承父辈的田产或使用当地的磨坊时,要向主人纳税,到了圣诞节和复活节,也得付些钱款。

他们用粮食、水果、蜂蜜、鸡蛋、家禽等实物按比例支付一年的收成。

在和平无事的安宁岁月里,他们常常经营市集。

问题:(1)材料中的“他们”是指哪一种人?说明判断的理由。

(8分)(2)结合材料概括“他们”所处时代的经济形态特征。

(4分)[解析]本题以“他们”为线索,通过一段文字的描述,考查学生对历史信息的推断和理解能力。

第(1)问,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能结合材料提供的信息作出准确的推断。

第(2)问要求学生从材料反映的经济关系、社会关系等方面去回答,着重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提炼与准确概括能力。

[参考答案](1)水平1:基于材料的信息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

(8分)农奴,他们与主人之间有人身依附关系,如他们不可以被买卖,人身不自由;主人不同意不能离开,随主人转让。

他们与主人之间是依靠权利与义务(契约、法律关系)来维系的;如有权耕作自己的数英亩土地,但要在主人的辖地上劳作;或有权继承父辈的田产、使用当地的磨坊,但要向主人纳税。

水平2:能从材料中提取部分信息,或判断理由不准确(按题意相符程度给分)。

其他答案。

(0分)(2)水平l:做出的概括与材料中的信息一致,且概括正确完整。

(4分)他们有权耕作自己的土地;使用当地磨坊时,要向主人纳税。

他们常常经营市集。

据此可知,庄园有农业、手工业和集市交换,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水平2:做出的概括与材料中的信息部分相合,或概括较完整(按题意相符程度给分)。

其他答案。

(0分)38.同文馆之辩(14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京师同文馆的设立给当时的士大夫阶层带来了很大冲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在答题纸反面清楚地填写姓名。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中国史前社会经历过一个集体生产、平均分配的农耕聚落阶段,能反映这种情况的是A.姜寨遗址B.炎黄传说C.二里头遗址D.尧舜禹传说【答案】A【学优高考网解析】考察中国史前文明。

炎黄传说、尧舜禹传说实际上是我国由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的过渡时期。

这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已有了剩余产品。

氏族首领利用手中的权力将剩余产品据为己有。

相传尧舜禹都有自己的仓库。

而二里头遗址反映的是夏、商时期的情况,这时我国已进入阶级社会。

故A、B、D三项时期均不存在产品的平均分配。

故应选A。

2.某古代文明具有如下典型特征:①有自己的文字体系,②以灌溉农业为基础的经济,③有迄今所知的第一部成人法典,④在文学方面成就突出。

该文明是A.古埃及文明B.古罗马文明C.古希腊文明D.两河流域文明【答案】D【学优高考网解析】考察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

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

四个特征中一个特征最为特别,即“有迄今所知的第一部成人法典”,这部法典就是《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属于两河流域的文明。

故应选D。

3.商代青铜冶炼技术日臻完善,留下了众多青铜礼器。

这表明商朝人已将其用于他们最看重的A.经济生产B.政治活动C.艺术审美D.日常交往【答案】B【学优高考网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青铜冶炼技术。

商周时期是我国的青铜时代,青铜的冶炼技术已相当先进,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技术相当高超。

而这些青铜器都是用于朝廷大典、祭祀等重要政治活动。

由于青铜的质地、韧性等因素,青铜器很少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

故应选B。

4.如要撰写一篇有关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欧洲历史与文化的文章,最恰当的标题是A.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B.罗马帝国统治的兴衰C.希腊城邦时代的来临D.克利斯提尼改革始末【答案】A【学优高考网解析】考察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

“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正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时期。

克利斯提尼改革是在公元前6世纪末。

罗马帝国在公元前1世纪才建立,二者时间都不符。

公元前8世纪,希腊已开始进入城邦时代,故C也不合题意。

故应选A。

5.有学者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方国联盟”等三种政治统治模式。

据此,与右图匹配的正确选项是A.郡县制度、封邦建国B.行省制度、封邦建国C.行省制度、郡县制度D.封邦建国、郡县制度【答案】D【学优高考网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西周时候,为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以宗法制为基础,实行分封制,即“封邦建国,以藩凭周”。

将宗室、功臣、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

秦统一以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推广郡县制。

故应选D。

6.唐王朝为改善民族关系,曾对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实行和亲。

这里所说的少数民族是A.匈奴B.吐蕃C.鲜卑D.女真【答案】B【学优高考网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

唐朝的时候,为加强与吐蕃(今天的西藏地区)的关系,唐太宗答应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请求,派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结婚,以加强汉藏联系;后来,金城公主又入藏与尺带朱丹成婚,汉藏关系进一步加强。

故应选B。

7.历史课上,讨论中国古代的官制演变,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

甲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乙说: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

丙说: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

丁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

其中涉及宋代文官体制的史料是A.甲说、乙说B.甲说、丙说C.甲说、丁说D.乙说、丙说【答案】A【学优高考网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甲说反映的是为改变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宋初采取“杯酒释兵权”的策略,解除了朝中大将的兵权;乙说反映的是为加强君主专制,设枢密院以分割丞相的兵权。

丙说是元朝的行省制度;丁说是清朝的军机处的设置。

故应选A。

8.以下是三种史著的目录,按顺序与之对应的作者是A.司马迁、司马光、梁启超B.司马光、司马迁、梁启超C.刘知畿、司马迁、梁启超D.司马迁、章学诚、梁启超【答案】A【学优高考网解析】考察中国的史学体裁。

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

从给的三种史著的体例看:第一个正是《史记》的体例纪传体;第二个正是《资治通鉴》的体例国别体;而第三个正是近代史上梁启超的一种新的历史分期法。

实际上,我们只要认定第一个是司马迁的《史记》、第二个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结合选项的特点,可将B、C、D三项排除掉。

故应选A。

9.小张打算赴法国参观巴黎大学,他从网上搜集了有关中世纪西方大学的信息。

其中正确的是A.大学兴起于公元8世纪B.大学出现了自由探索的世俗教育C.大学授课的语言以古希腊语为主D.大学教师的待遇远低于神职人员【答案】B【学优高考网解析】考察古代欧洲的教育。

中世纪西方大学兴起于11世纪随着城市的兴起而发展起来;大学授课的语言以古拉丁语为主;中世纪西方大学具有自治性质,有教师和学生组成行会,不交赋税,也不服兵役。

故应选B。

10.2012年10月以来,考古工作者在青龙镇遗址发现了唐宋房屋基址等遗迹,出土了大量铜器、铁器和瓷器等文物。

据此推测当时上海地区的县级治所名称是A 嘉兴B 松江C 华亭D 上海【答案】C【学优高考网解析】考察上海的历史变迁。

上海历史悠久,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上海,战国开始建城。

“申城” 是上海地区最早的城市。

后来申城城址几经变迁,地名已经过多次更改。

三国时期更名为“华亭”,唐朝设县,元朝朝廷批准上海镇建独立县。

明代在华亭、上海地区设立松江府。

清代设立苏松太道(中后期依其驻地又俗称为上海道)。

由上可知,唐时,上海治所应在华亭。

故应选C。

11.按政权建立年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A 契丹、金、北宋、元 B北宋、契丹、金、元C北宋、金、契丹、元 D契丹、北宋、金、元【答案】D【学优高考网解析】考察古代中国民族政权。

契丹建于916年;北宋建于960年;金建于1115年;元建于1206年。

故应选D。

12.15至16世纪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如君主专制的建立、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和宗教改革的兴起等显示了A 资本注意制度的确立B 西欧社会的转型C 国际政治体系的初建D 整体世界的形成【答案】B【学优高考网解析】考察西欧的历史发展。

15世纪是西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代,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西欧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首先是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文艺复兴运动兴起;接着是新航路开辟、宗教改革、君主专制的确立,西欧社会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体现了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

故应选B。

13.以下为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的航海路线图,其中1497年至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进行航海探险的目的地是【答案】C【学优高考网解析】考察新航路的开辟。

1497年,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沿非洲西海岸越过好望角,继续沿着非洲东海岸,穿过印度洋,到达印度,即③。

故应选C。

14.“习华言,易华服,读儒书,..........以博中国人之信用,其教始能推行。

”他是A 元世祖B 北魏孝文帝C 利玛窦D 马可波罗【学优高考网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孝文帝改革。

题干所反映的正是孝文帝改革的汉化内容。

故应选B。

15.革命实践与政治理论往往相辅相成。

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君主立宪制提供理论支持的是A 霍布斯B 洛克C 伏尔泰D 卢梭【答案】B【学优高考网解析】考察启蒙思想。

洛克,英国早期启蒙思想家,首先提出分权思想,主张君主立宪制,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利应分属议会和君主。

光荣革命后的英国政治体制就体现了这一思想。

故应选B。

16.1640年英国革命和1789年法国革命发生的背景有所不同,但诱因相似,即A 征税问题B宗教问题C名族问题D战争问题【答案】A【学优高考网解析】考察英法资产阶级革命。

1640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迫召开议会,会上新贵族立即向国王提出惩处他的宠臣和停止没有经过议会同意的非法税收等要求,遭到拒绝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

1789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召集已经停止了175年的“三级会议”来筹款,阴谋未能得逞,企图镇压第三等级代表,引发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法国大革命爆发。

故应选A。

17.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A中英战争B鸦片战争C通商战争D夷匪战争【答案】A【学优高考网解析】考察近代列强侵华。

鸦片战争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简单的把其认为是中英战争,掩盖了其侵略本质。

故应选A。

18.英国政府于1802年推出的第一部《工厂法》。

1860年代相关立法的保护范围扩大到“有雇佣劳动的任何地方”,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被雇佣者的境遇。

推动英国工厂法等社会立法的直接原因是A经济结构的变化B城市化运动的发展C工人斗争的压力D工业产值超过农业【答案】C【学优高考网解析】考察工业革命的影响。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也日益激化。

工人的生活状况并没有因经济的发展而得到相应的改善,相反却更困苦,工人阶级为改善自身生活条件而进行不断的斗争,于是出现题干中所说的情况。

故应选C。

19.在关于现代化内涵的讨论中,同学们提出①政治上的明主化合法制化、②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市场化、③思想上的理性化、④社会生活的变化等核心要素。

以下归纳最完整的是A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学优高考网解析】考察现代化的内涵。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生产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

一般认为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

其内容有: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领域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的多元化等各个方面。

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故应选D。

20.这个国家刚刚与英国和法国打了一仗,输的一败涂地,以致名怨沸腾,人民甚至可以在每个劳动者的前额上看出那些情感的外在表现,二矛盾焦点直至该国最棘手的问题。

据此推断这个国家将要发生A明治维新B农奴制改革C洋务运动D南北战争【答案】B【学优高考网解析】考察近代国际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