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系统 课程设计
小学音乐课程设计音乐游戏乐趣无穷
小学音乐课程设计音乐游戏乐趣无穷小学音乐课程设计-音乐游戏乐趣无穷在小学音乐课程设计中,音乐游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
通过音乐游戏,学生不仅可以享受音乐的乐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小学音乐课程设计的音乐游戏,以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
一、节奏感训练游戏节奏是音乐的基本元素之一,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对于他们的音乐发展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节奏感训练游戏的例子:1. 手拍游戏:教师带领学生跟随节拍进行手部动作,例如拍手、击掌等,增强学生对节奏的感知能力。
2. 节奏串联游戏:教师发出一段简单的节奏,学生依次接龙并加上自己的节奏,如此往复,通过集体合作感知整体连贯的节奏。
二、音高辨别游戏音高是另一个重要的音乐元素,对于学生的听觉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音高辨别游戏的例子:1. 音阶游戏:教师播放一段音阶,要求学生跟随音阶音高的升降进行动作,例如手部上下运动。
通过这样的游戏,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音高的变化。
2. 音高比较游戏:教师播放两个音高不同的音符,学生根据音高的高低进行身体动作,例如抬手或者低头等。
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对音高的敏感度。
三、合唱游戏合唱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声乐技巧的有效方式。
以下是一些合唱游戏的例子:1. 音乐对话游戏: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个或多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唱不同的音符或音段,通过对话式的合唱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 手拍合唱游戏:教师给学生分配不同的手拍节奏和音符,学生根据手拍节奏进行合唱。
通过这样的游戏,学生可以加强他们的节奏感和合作能力。
四、乐器体验游戏让学生亲自体验乐器的演奏过程,不仅可以促进他们对乐器的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音乐才能。
以下是一些乐器体验游戏的例子:1. 音乐椅游戏:教师准备不同种类的乐器,学生根据音乐声音的变化在音乐椅上交换位置,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可以体验到不同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方式。
2. 创作乐器游戏:教师提供不同材料,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乐器,然后进行简单的演奏。
音乐教学课程设计乐理基础教案
音乐教学课程设计乐理基础教案本教案主要针对音乐教学课程中的乐理基础内容进行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音乐乐理知识的基本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教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力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熟悉乐理基础的概念和术语;2. 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音高、音长、音符、音程等;3. 能够运用乐理基础知识进行简单的音乐分析和创作。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乐理基础的概念和术语:介绍乐理基础的主要概念和术语,如音符的命名、音程的计算等;2. 音乐的基本要素:介绍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音高、音长、节奏等;3. 音乐分析和创作:通过对简单音乐作品的分析和创作活动,加深学生对乐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教学步骤1. 乐理基础的概念和术语a.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简单乐曲,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提出乐理基础的重要性;b. 介绍音符的命名方法和乐谱上的标识;c. 解释音程的概念和计算方法;d. 练习:学生进行简单的音程计算和音符命名。
2. 音乐的基本要素a. 介绍音高的概念和表示方法;b. 解释音长和节奏的概念;c. 引导学生通过演唱、打击乐器等形式感受音乐的节奏;d. 练习:学生进行简单的音高和音长的辨认。
3. 音乐分析和创作a. 选择一首简单的乐曲进行分析,教学如何辨认其中的音高、音长和节奏等要素;b.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作,运用乐理基础知识写出几句简单旋律;c. 学生分享并相互欣赏创作的音乐片段。
四、教学资源和评估1. 教学资源:乐器、音乐播放设备、课件等;2. 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练习的完成情况以及对乐曲分析和创作的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估。
五、教学延伸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乐理基础知识,可以进行以下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自行找到一首喜欢的音乐作品,并进行乐理分析和介绍;2. 鼓励学生进行更复杂的音乐创作,结合其他音乐知识和技巧,创造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3. 邀请专业音乐人士或乐器演奏家进行音乐分享和演示,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音乐微课程设计方案
音乐微课程设计方案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也出现了新的模式和方式。
其中,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形式,因其便捷、灵活的特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
本文将针对音乐教育领域,设计一套音乐微课程方案,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2.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培养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欣赏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4.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1. 第一单元:音乐基础知识a. 音乐的定义和分类b. 音乐的基本要素(音高、音符、节拍等)c. 常见乐器介绍和演奏技巧2. 第二单元:节奏和节拍训练a. 节奏的定义和分类b. 节拍的意义和重要性c. 通过编曲和编舞等活动锻炼学生的节奏感3. 第三单元:音乐欣赏和分析a. 著名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b. 不同类型音乐风格的鉴赏和理解c. 学生自主欣赏选曲和分享4. 第四单元:合唱和合奏a. 合唱的基本技巧和要领b. 合奏的基本乐器搭配和演奏技巧c.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合唱和合奏表演四、教学方法1. 线上视频讲解:通过录制音乐知识的讲解视频,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
2. 互动问答:设计一些小测验和问题,供学生在线提交答案,并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反馈。
3. 线下实践:组织学生进行音乐作品的演奏和合作活动,并记录和分享学习成果。
五、学习评估1.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乐理和实践练习题,用于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 表演评价:对学生的音乐表演进行评估,包括技巧、表现力和合作能力等方面。
3. 学习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学习成绩和进步的反馈,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六、教学资源1. 教学视频:为学生提供音乐知识的讲解视频,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
2. 音乐作品:提供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供学生欣赏和分析。
3. 乐器资源:提供乐器演奏的教学视频和乐谱,帮助学生学习乐器演奏技巧。
声音的艺术探索音乐课程设计
声音的艺术探索音乐课程设计随着音乐的普及和发展,音乐教育在学校和社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为了培养学生对声音的艺术探索能力,我们设计了一个音乐课程。
第一课:声音的基础知识在第一节课中,我们将向学生介绍声音的基础知识。
通过音频示例和实际的实验演示,学生将了解声音的来源、声波的传播方式以及声音的特性。
我们将探讨音高、音量和音色等概念,并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在音乐中的应用。
第二课:乐器的声音在第二节课中,我们将让学生了解不同乐器的声音。
通过观看演示视频和实际试奏,学生将能够分辨不同乐器,了解它们的声音特点和演奏方式。
我们还将向学生介绍古典乐器和现代乐器,同时鼓励他们探索自己喜欢的乐器。
第三课:声音与情感在这一课中,我们将探讨声音和情感之间的关系。
通过听取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学生将学会如何辨别和表达不同的情感。
我们将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并鼓励他们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
第四课:声音的创造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创造声音。
通过使用各种声音工具和技术,学生将有机会探索不同的声音效果和音乐元素。
我们将引导学生进行声音合成、采样和处理,以及音乐编曲等实践活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五课:声音的实践应用最后一节课中,我们将讨论声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将了解声音在电影、广告和游戏中的重要性,并学习声音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通过观看案例分析和参与实际制作,学生将能够理解声音在不同媒体中的表现形式和效果。
总结:通过这个音乐课程设计,我们旨在培养学生对声音的艺术探索能力。
通过了解声音的基础知识、乐器的声音、声音与情感的关系、声音的创造以及声音的实践应用,学生将能够更好地欣赏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并探索声音的艺术世界。
我们相信这个课程将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为他们未来的音乐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音乐教育中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内容
音乐教育中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内容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音乐教育中,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的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音乐教育中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内容,以期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首先,课程设计是音乐教育中的基础。
一个好的课程设计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课程设计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有所不同,因此课程设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合理的调整。
其次,课程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和创造力。
音乐教育不仅仅是教授学生如何演奏乐器或唱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
因此,课程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
最后,课程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需要学生在集体中进行合作和交流,因此课程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其次,教学内容是音乐教育中的核心。
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应该多样化,既要注重传统的音乐教学,又要注重现代音乐的教学。
传统音乐教学包括音乐理论、音乐历史和音乐欣赏等方面的内容。
音乐理论是音乐教育的基础,学生通过学习音乐理论可以深入了解音乐的内涵和形式。
音乐历史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音乐历史可以了解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和发展脉络。
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可以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
除了传统音乐教学,现代音乐教学也应该成为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
现代音乐教学包括流行音乐教学、电子音乐教学和音乐技术教学等方面的内容。
流行音乐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当代音乐的发展趋势和音乐产业的现状。
电子音乐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电子音乐的创作和演奏技巧。
音乐技术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音乐录制和制作的基本技术,培养学生对音乐技术的应用能力。
此外,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节奏大师音乐课程设计
节奏大师音乐课程设计音乐是一门艺术,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而对于儿童而言,通过音乐的学习和演奏,能够培养他们的想象力、艺术修养以及社交能力等。
节奏大师音乐课程旨在通过有趣且系统的设计,帮助儿童培养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在这个部分,我将介绍课程的目标、教学方法和课时安排等内容。
目标:1. 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 提高儿童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儿童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儿童的节奏感和音乐节奏能力。
教学方法:1. 通过音乐游戏和趣味练习培养兴趣。
2. 采用互动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
3. 融入情景和故事,让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4. 组织合奏和演出,培养合作意识和表现能力。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分为10个主题,每个主题为两节课,共计20节课。
每节课90分钟,包括课堂讲解、互动练习和小组活动等。
第二部分:课程主题和内容在这个部分,我将列出每个主题的内容和教学活动。
主题一:音乐的基础知识内容:1. 音乐的基本元素:音符、拍子、节拍等。
2. 音乐乐谱的基本符号认识。
3. 音乐的基本节奏和节拍感知。
教学活动:1. 通过游戏认识音符和乐谱符号。
2. 听音乐,感知节奏和节拍。
3. 制作简单的乐器并演奏。
主题二:音乐与情绪表达内容:1. 不同音乐风格对情绪的表达。
2. 音乐如何影响情绪和情感。
教学活动:1. 听不同音乐,并描述心情和感受。
2. 练习用声音表达不同情绪。
3. 创作简短的音乐作品,表达特定情绪。
主题三:节奏和韵律感知内容:1. 节奏的概念和分类。
2. 韵律感知和模仿。
教学活动:1. 跟随音乐节奏敲打鼓或拍手。
2. 听音乐,模仿其中的韵律。
3. 组织小组合奏,演奏简单的节奏乐曲。
主题四:音乐游戏与舞蹈内容:1. 音乐游戏的规则和玩法。
2. 舞蹈与音乐的协调演绎。
教学活动:1. 进行各类音乐游戏,培养团队合作。
2. 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并用音乐伴奏演绎。
音乐课程教学设计
音乐课程教学设计引言: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和社交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门学科,音乐教育在课程设计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创造力和审美意识。
本文将在历史回顾后,提出三个教学设计的要素,并以具体示例说明如何在教学中应用这些要素。
历史回顾:音乐教育始于古希腊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音乐教育在教学内容、方法和目标上发生了巨大变化。
传统的音乐教育注重传授技巧和理论知识,而现代音乐教育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创造。
在教学方法上,从传统的集中训练到现代的综合教学方法,音乐课程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教学设计要素一:鼓励学生的参与学生的主动参与是音乐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通过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创作、表演和欣赏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合作进行音乐小组创作,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音乐风格和表达方式。
此外,学生还可以参加音乐比赛和音乐会,展示他们的才艺和成果。
教学设计要素二:培养音乐创造力音乐创造力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音乐教育应该鼓励学生在表演和创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举例来说,可以提供给学生一段音乐素材,要求他们表演或创作出一首属于自己风格的曲子。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天赋,还能启发他们的创造思维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设计要素三:加强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音乐教育中基础而重要的一环。
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他们可以更好地欣赏音乐作品并从中获得情感和灵感的启示。
音乐教育课程中的欣赏活动应该多样化,涵盖不同的音乐类型和风格。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观看音乐纪录片,或者进行艺术品欣赏和分析讨论。
这样的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实例一:学生合作创作音乐在音乐课堂中,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小组音乐创作活动。
首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音乐风格,并选择相应乐器或声音效果。
然后,学生们共同合作创作一段短小的音乐作品,包括旋律、和声和节奏。
班级音乐课程设计
班级音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符、节奏、音阶等。
2. 学生能够认识和欣赏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
3. 学生能够了解音乐的历史发展,掌握音乐家及其代表作的相关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乐器进行演奏,具备基本的视奏和听力训练能力。
2. 学生能够独立创作简单的旋律和歌曲,展示音乐创新能力。
3. 学生能够在合唱、合奏中与他人协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养成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
2. 学生通过音乐学习,增强审美意识,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团结互助、积极参与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班级音乐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掌握音乐知识的基础上,提高音乐技能,培养音乐素养。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青少年阶段,好奇心强,学习兴趣广泛,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但个体差异较大。
教学要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注重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使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五大模块:1. 音乐基本知识:包括音符、节奏、音阶、音程等基本概念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
2. 乐器演奏:教授乐器的基本演奏技巧,如钢琴、吉他、小提琴等,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
3. 音乐欣赏:分析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如古典、流行、民谣等,使学生了解音乐多样性,拓展音乐视野。
4. 民族音乐:介绍我国各民族音乐的特点,包括民歌、民族器乐、歌舞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5. 音乐家及其代表作:学习著名音乐家的生平事迹及其代表作,了解音乐历史发展。
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周:音乐基本知识学习(音符、节奏、音阶)第二周:乐器演奏(钢琴、吉他)第三周:音乐欣赏(古典音乐)第四周:民族音乐(汉族民歌)第五周:音乐家及其代表作(贝多芬、莫扎特)第六周:乐器演奏(小提琴)第七周:音乐欣赏(流行音乐)第八周:民族音乐(少数民族音乐)第九周:音乐家及其代表作(柴可夫斯基、肖邦)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按照教学大纲逐步展开,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音乐课程设计教学教案之节奏与旋律的感知
音乐课程设计教学教案之节奏与旋律的感知一、引言音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提升思维能力,培养审美意识。
而在音乐的学习中,节奏和旋律是两个重要的要素。
本教案将介绍如何在音乐课程中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感知节奏和旋律,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节奏的概念,并能够根据不同的节奏模式进行打拍、跳动、演奏等。
2. 学生能够辨别不同的旋律,并能够模仿、演唱简单的旋律。
3. 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节奏和旋律知识,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
三、教学内容1. 节奏的感知节奏是音乐中时间的分割,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重复性。
为了帮助学生感知节奏,可以进行以下活动:(1) 以身体打拍:教师给出不同的节奏,学生根据节奏的快慢以身体进行打拍,如用手拍击大腿、拍桌子等。
(2) 使用乐器演奏:提供各种乐器,让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节奏进行演奏,可以是单独演奏或小组合奏。
2. 旋律的感知旋律是音乐中悦耳的音高变化,是音乐作品的灵魂。
为了帮助学生感知旋律,可以进行以下活动:(1) 跟唱旋律:教师给出简单易懂的旋律,让学生进行模仿和跟唱。
可以利用歌曲、童谣等适合学生年龄的音乐素材。
(2) 听音辨旋律:播放一段旋律,让学生辨认出其是否正确,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听音能力和对旋律的感知。
3. 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通过节奏和旋律的感知,学生可以尝试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可以进行以下活动:(1) 小组合作创作:学生分成小组,根据所学的节奏和旋律知识,自由进行创作。
可以利用乐器、口琴、敲打物体等方式进行演奏。
(2) 个人创作表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造力,选定合适的节奏和旋律,进行个人创作表演。
可以利用歌唱、舞蹈等形式进行展示。
四、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法: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表现水平等来评估他们对节奏和旋律的感知。
2. 学生自评法:学生可以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提出自己在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反思和改进意见。
音乐教育的课程设计
音乐教育的课程设计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有效地进行音乐教学,课程设计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音乐教育的课程设计,包括目标设定、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方面。
一、目标设定音乐教育的课程设计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和能力水平制定相应的目标。
首先是音乐技能的培养。
学生应该通过音乐教育课程的学习,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如音高、节奏、音乐理论等。
同时,培养学生的声乐和演奏技能也是重要的目标之一。
其次是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应该学会欣赏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作品,了解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培养对优秀音乐作品的审美情趣和足够的欣赏能力。
最后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
音乐教育应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创作音乐作品和表达音乐情感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二、内容选择音乐教育的课程设计应选择合适的内容,以帮助学生实现目标。
在音乐技能训练方面,课程内容可以包括声乐训练、乐器演奏和合奏训练等。
学生可以学习唱歌、弹奏乐器,也可以参加合唱团或乐团,进行集体演奏。
在音乐欣赏方面,课程内容可以包括音乐历史、音乐文化和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欣赏等。
学生可以学习音乐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了解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同时欣赏音乐作品,学会欣赏和分析音乐的要素。
在创造和表达方面,课程内容可以包括音乐创作、即兴演奏和音乐表演等。
学生可以学习如何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通过即兴演奏表现音乐情感,以及参与音乐表演活动,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
三、教学方法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应根据不同的目标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音乐技能培养方面,可以采用示范教学法和练习演奏相结合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演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反复练习和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提高演奏能力。
在音乐欣赏方面,可以采用听觉训练和群体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音乐作品和引导学生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音乐课程设计方案
音乐课程设计方案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既可以让人心情愉悦,也可以培养人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为了更好地开展音乐教育,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音乐课程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课程目标、内容安排、教学方法等方面展开回答,为大家呈现一套完整的音乐课程设计方案。
第一,明确课程目标在设计音乐课程方案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学生应该达到的课程目标。
音乐课程的目标可以分为学科知识、审美能力和音乐技能三个方面。
学科知识包括音乐理论、音乐史、乐器知识等;审美能力包括音乐欣赏、音乐分析和音乐创作等;音乐技能包括声乐、器乐演奏和合唱等。
明确了这些目标,才能更好地安排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第二,设置不同的教学单元为了让音乐课程更科学合理,我们可以将课程内容分成不同的教学单元。
比如,将音乐史和音乐理论作为一个单元,通过学习音乐史可以了解各个时期的音乐风格和作曲家的代表作,通过学习音乐理论可以掌握音符、节奏和调式等基本概念;将声乐和器乐演奏作为一个单元,通过训练和演唱可以提高学生的嗓音和演唱技巧,通过练习和演奏乐器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演奏技巧;将音乐欣赏和音乐分析作为一个单元,通过欣赏经典音乐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品味,通过分析音乐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和创作能力。
通过设置不同的教学单元,可以更好地组织和安排音乐课程。
第三,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确定了不同的教学单元后,我们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对于学科知识的教学,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渐深入了解音乐理论、音乐史和乐器知识。
对于审美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选取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作品,进行音乐欣赏和音乐分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感和表达形式。
对于音乐技能的训练,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的声乐和器乐课程,并进行系统的练习和演奏。
第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例如,可以结合听课和实践,通过课堂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真切地感受音乐的魅力;可以组织音乐会和表演,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和成果;可以开展比赛和活动,让学生在竞争中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和表演能力。
音乐教案合奏的课程设计
音乐教案合奏的课程设计一、课程概述音乐教案合奏课程旨在通过合奏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合奏教学形式,让学生体验到音乐的魅力,同时提高他们的乐器演奏技巧和音乐理论知识。
在课程的设计中,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创造力,提供多样化的合奏曲目和演出机会。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合奏技巧和演奏能力。
2.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和乐感领悟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
4. 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课程内容1. 乐器技巧训练在合奏课程中,学生将通过专业老师的指导,进行乐器技巧训练。
这包括正确的演奏姿势、音准、节奏感和音色表现等方面的培养。
学生将通过练习乐器技巧,提高他们的演奏水平。
2. 合奏曲目学习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不同风格的合奏曲目。
这些曲目包括古典乐、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等。
通过学习不同曲目,学生将增加他们的音乐知识广度,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3. 合奏技巧协调合奏需要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和协调,因此在课程中,老师将引导学生学习合奏技巧。
包括听力训练、和声理论、合奏技巧和音乐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这将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合奏乐团中。
4. 演出机会在合奏课程设计中,演出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定期的演出机会可以让学生将所学技能展示出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舞台表演能力。
通过演出,学生将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并与观众分享他们的音乐所带来的快乐。
四、教学方法1. 指导式教学老师将以指导式教学为主,通过示范和演奏指导学生,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方式。
2. 合作式学习合奏课程强调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鼓励学生在合奏过程中相互学习和支持。
通过与其他学生的合奏,学生将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3. 创造性表达在课堂中,学生将被鼓励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他们可以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即兴演奏或改编音乐作品,发挥个人特色和想象力。
4. 综合评价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将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演出评价等。
音乐教育课程设计案例
音乐教育课程设计案例在音乐教育中,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才能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通过设计一个音乐教育课程案例,探讨如何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全面发展。
第一部分:课程背景介绍在音乐教育课程设计中,我们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素养为主要目标。
为此,我们选取了中学一年级学生作为目标群体,因为他们正处于音乐兴趣形成和音乐素养发展的关键阶段。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设定我们通过音乐教育课程设计,旨在实现以下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情感表达能力;2. 提高学生的音乐听辨能力,培养音乐审美意识;3. 锻炼学生的音乐表演技巧,培养团队合作精神;4.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音乐创作能力。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安排1. 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在这一阶段,我们将向学生介绍音乐基本概念、音符和音阶的认识,以及节奏和节拍的学习。
通过歌唱、演奏及音乐游戏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基本的音乐元素,并能够简单地演奏一些经典的音乐片段。
2. 音乐鉴赏与分析通过引导学生聆听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激发他们的音乐兴趣和音乐审美意识。
同时,教师将指导学生分析不同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旋律特点等,培养他们的音乐分析能力。
3. 乐器学习与表演在这一环节,我们将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乐器进行学习,并通过个别教学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我们也将组织音乐比赛和演出,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艺的机会。
4. 创作与合作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将组织学生参与音乐创作活动,如编曲、创作歌曲等,同时鼓励他们进行合作创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第四部分:教学方法选择1. 活动导向法通过音乐游戏、音乐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并通过共同的努力,提高每个学生的音乐表演技巧和创作能力。
系统音乐教案初中
系统音乐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音乐的基本元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各种音乐风格的兴趣和爱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3. 锻炼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
4. 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健康的人格。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理论:节奏、旋律、和声、音色、曲式等。
2. 音乐欣赏:古典音乐、民间音乐、现代音乐、流行音乐等。
3. 音乐实践:合唱、合奏、独唱、独奏、音乐创作等。
4. 音乐文化:音乐家、音乐作品、音乐史、音乐地理等。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欣赏、演唱、演奏等方式,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音乐的美。
2.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发现音乐中的奥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 分层次教学法:针对不同学生的音乐水平,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四、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通过简单的音乐游戏,让学生放松心情,进入音乐课堂。
2. 音乐欣赏(15分钟):播放一首经典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基本元素,如节奏、旋律等。
3. 音乐理论(10分钟):讲解音乐基本理论知识,如节奏、旋律、和声等,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4. 实践活动(10分钟):分组进行合唱、合奏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5. 音乐文化(5分钟):介绍一位音乐家或一首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历史和地理背景。
6. 总结与作业(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表现欲望等,给予相应评价。
2. 音乐作业: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合唱、合奏等实践活动中的表现,鼓励优秀学生。
4. 音乐考试:定期进行音乐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音乐艺术教育中的课程设计与实施
音乐艺术教育中的课程设计与实施一、引言音乐艺术教育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是音乐艺术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
该环节旨在为学生提供合适的音乐艺术教育,促进学生音乐艺术素质的提升。
因此,这个环节需要精心设计和实施,以确保学生能够在音乐艺术方面得到全面的培养。
二、音乐艺术教育的课程设计音乐艺术教育的课程设计需要研究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兴趣,结合现代音乐教育的需要,采用系统设计的方法,开发出更有效的音乐教育课程,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兴趣。
1. 简化课程设计简化课程设计是音乐艺术教育中的必要环节。
在设计音乐艺术教育课程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和能力水平,避免难度过高或过低,保持课程不断地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欣赏与理解。
2. 注重音乐实践的体验音乐实践是音乐艺术教育中的基础,它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兴趣。
因此,在音乐艺术教育课程设计中,需要注重音乐实践的体验,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3. 掌握音乐历史和文化音乐历史和文化是音乐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育课程中也需要涉及。
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音乐历史和文化,提高音乐素养。
4. 拓展音乐艺术领域除了传统的音乐艺术领域外,还需要在音乐艺术教育课程中拓展音乐艺术领域,如新音乐发展和音乐产业等领域。
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音乐艺术领域的发展。
三、音乐艺术教育的实施音乐艺术教育的实施是音乐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音乐艺术教育的实施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记录学生的音乐表现和聆听评估在音乐艺术教育的实施中,需要记录学生的音乐表现和聆听评估。
这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后续音乐教育的调整和优化有很大帮助。
2. 组织音乐活动和音乐比赛音乐活动和音乐比赛可以促进学生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音乐技能。
因此,在音乐艺术教育的实施中,需要组织音乐活动和音乐比赛。
这些活动和比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3.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在音乐艺术教育的实施中,需要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
音乐课程设计教案编写与音乐节奏
音乐课程设计教案编写与音乐节奏教案:音乐课程设计与音乐节奏引言:音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丰富我们的情感世界,拓展我们的思维能力,培养我们的审美素养。
本教案将介绍一个音乐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重点放在音乐节奏的学习上。
一、教学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 认识不同的音乐节奏;2. 理解音乐节奏对音乐表达的重要性;3. 活动中能够准确地感受和表达节奏。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音乐节奏的基本知识介绍;2. 音乐节奏的种类和特点;3. 音乐节奏的感知与表达。
三、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可通过播放一段有明显节奏的音乐作为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然后,教师可以提问一些关于节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2. 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音乐节奏的基本概念,包括拍子、节拍、节奏型等。
并通过示范教学的方式,演奏一些简单的节奏让学生能够理解。
3. 音乐节奏的种类和特点(2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种类的音乐节奏,如行进曲、舞曲、摇滚、古典音乐等。
并通过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节奏特点。
4. 音乐节奏的感知与表达(3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一系列的音乐活动,如音乐拍子模仿、节奏乐器演奏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感知到不同节奏的差异,并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5. 总结与展示(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邀请学生进行表演,展示他们在节奏表达方面的成果。
四、教学评估:1. 每节课结束时进行口头评价,询问学生对节奏的理解程度;2. 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对节奏的感知和表达是否准确。
五、教学资源:1. 音乐播放设备;2. 节奏乐器,如击鼓、手拍等;3. 音乐学习材料。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练习节奏乐器,如打击乐器或钢琴等;2. 鼓励学生参加音乐学校或社团,拓展自己在音乐方面的能力。
结语:通过这个教案的设计,学生可以通过针对音乐节奏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对音乐的欣赏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高中生合唱音乐课程设计
高中生合唱音乐课程设计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高中生的合唱音乐能力,提升他们的音乐技巧和表演能力。
通过参与合唱活动,学生将能够发展他们的声乐技巧、音乐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内容1. 声乐训练- 学生将接受专业的声乐训练,包括正确的发声技巧、音准训练和呼吸控制。
- 通过个别练和集体排练,学生将提高他们的音域和咬字准确性。
2. 音乐理论- 课程将涵盖音乐理论的基础知识,包括音符、节奏和乐谱阅读。
- 学生将研究如何正确理解合唱音乐作品的结构和要素。
3. 合唱技巧- 学生将研究如何在合唱团队中合作,包括如何听从指挥和与其他合唱者协调。
- 课程还将涵盖合唱表演的技巧,如舞台表现力和面部表情。
4. 合唱曲目- 学生将研究和演唱各种风格和时期的合唱曲目,包括古典、现代和民间音乐。
- 曲目的选择将根据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兴趣来确定。
5. 演出机会- 课程将提供多个演出机会,让学生能够展示他们的合唱成果。
- 学生将参与学校音乐会、社区活动和比赛,以展示他们的表演能力。
评估方式- 课程将通过定期的演唱评估来评估学生的进展。
- 学生将参与个别评估和集体评估,以评判其声乐技巧和合唱能力的发展。
课程要求- 学生需要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排练,以便充分发展他们的合唱音乐能力。
- 学生需要按时完成指定的练和作业,以提高他们的音乐技巧和理论知识。
结束语通过参与高中生合唱音乐课程,学生将能够培养音乐技能和表演能力,增强团队合作和自信心。
这将为他们未来的音乐研究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音乐系音乐制作课程设计
音乐系音乐制作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音乐制作的基本理论,包括音阶、和弦、节奏等基础知识;2. 学生能了解并运用各类音乐制作软件及硬件设备,掌握音乐创作的流程与技巧;3. 学生能分析并评价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理解其创作背景、风格特点及表现手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独立进行音乐创作,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旋律、和声、编曲等创作任务;2. 学生能熟练操作音乐制作软件,运用音效、混音等技术提高音乐作品的品质;3. 学生能在团队协作中发挥自己的专长,与他人共同完成音乐作品的创作与制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提高音乐素养,形成积极向上的音乐审美观念;2. 学生在音乐创作过程中,锻炼耐心、细心和毅力,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自信;3. 学生通过音乐创作,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音乐系音乐制作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基础,对音乐制作感兴趣,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践操作,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今后的音乐创作和制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制作基础理论:- 音阶与和弦:大调、小调、五度圈等基本理论知识;- 节奏与拍子:常见节奏型、拍号及其运用;- 音色与音效:不同乐器、声音的音色特点及音效处理技巧。
2. 音乐制作软件与硬件:- 常用音乐制作软件:如Ableton Live、Logic Pro等的基本操作与使用技巧;- 硬件设备:如MIDI键盘、音频接口、监听音箱等的选择与连接方法。
3. 音乐创作与制作技巧:- 旋律创作:动机发展、旋律走向等;- 和声编配:和声进行、和弦替代等;- 编曲技巧:乐器分配、音色搭配、动态处理等。
创新音乐课程设计
创新音乐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创新的音乐教学设计,让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具体目标如下: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高、节奏、和声等,以及音乐的基本形式和风格;了解音乐的历史发展和不同音乐流派。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能够演奏一种乐器,能够读谱和作曲;培养学生能够分析和评价音乐作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和风格的音乐。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音乐基本知识、音乐欣赏、乐器演奏和作曲四大块。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部分:音乐基本知识,包括音高、节奏、和声等基本元素的讲解和练习。
第二部分:音乐欣赏,包括不同音乐流派的代表作品欣赏和分析。
第三部分:乐器演奏,包括乐器的选择、基本的演奏技巧和演奏练习。
第四部分:作曲,包括基本的作曲知识和作曲练习。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包括:讲授法:用于讲解音乐基本知识和分析音乐作品。
讨论法:用于讨论和分析音乐作品的风格和流派。
实验法:用于乐器演奏和作曲实践。
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具体的音乐作品和音乐家。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需要准备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包括音乐基本知识的教材、音乐欣赏的教材、乐器的演奏教材和作曲的教材。
参考书:包括音乐理论的参考书、音乐史参考书和音乐家传记。
多媒体资料:包括音乐作品的音频和视频资料、音乐家访谈和音乐会录像。
实验设备:包括各种乐器的实物和音响设备。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和作品展示。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和小组讨论的表现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作文,评估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
考试:定期进行笔试和口试,评估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记忆情况。
作品展示: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音乐作品,如作曲或演奏,通过作品展示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音乐校本课程设计方案(最新)
音乐校本课程设计方案(精选16篇)活动目标:1、理解歌词内容,熟悉歌词内容。
2、学习清楚、完整的唱歌曲,唱准附点及跳音。
3、初步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钢琴。
活动过程:一、律动:《袋鼠》、《好朋友》、《母鸭带小鸭》。
二、练声:《大猫和小猫》、《蝴蝶》。
三、学习歌曲《袋鼠妈妈上学去》。
1、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师:今天有位神秘的妈妈来到我们班做客,猜猜看它是谁?2、和幼儿一起讨论袋鼠妈妈的口袋。
袋鼠妈妈身上有个大大的神秘?(教师指袋鼠的口袋。
)你们知道袋鼠妈妈要去哪里吗?(幼儿随意猜测。
)告诉你们,袋鼠妈妈上学去呢?(教师念歌词节奏朗诵:袋鼠妈妈上学去,一蹦一跳真欢喜,真欢喜,毛茸茸的大书包哇,藏在肚肚里,肚肚里。
)3、你们会在书包里放什么呢?猜一猜袋鼠妈妈的书包里会装什么呢?(幼儿说出自己的猜测。
)4、袋鼠妈妈口袋里到底装了什么呢?我们一起听听袋鼠妈妈是怎么说的。
5、幼儿倾听教师的范唱,感知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6、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理解歌词,熟悉歌词。
7、幼儿学唱歌曲。
教师和幼儿一起学唱歌曲,并以动作提示幼儿。
(请幼儿在每一遍练唱时在“哎嗨”处创编不同的吃惊动作,保持学习的兴趣。
)8、幼儿自由结伴,表演袋鼠妈妈和宝宝。
我们一起来做袋鼠妈妈和宝宝来表演歌曲,请找到一个好朋友,商量好谁做妈妈,谁做宝宝。
宝宝站在妈妈面前,妈妈的手搭在宝宝的身上,我们一起来边唱表表演四、复习歌曲《你的眼里有个我》。
音乐课《大雨和小雨》设计思路:《大雨和小雨》是一节比较有趣的音乐课,很容易让幼儿产生兴趣。
我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先组织幼儿倾听雨的声音,让他们回忆下雨的情景,感受大雨和小雨的不同。
然后通过我的小结让幼儿熟悉歌词,为学唱歌曲做基础。
最后在游戏版块,通过五彩丝带的辅助,让幼儿更加理解歌词,熟悉歌曲的旋律,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
活动实录:一、带入声音,使幼儿产生兴趣1、教师播放“大雨和小雨”录音,引导幼儿自由倾听。
2、刚才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打雷和小雨的声音)打雷后要干什么呢?(下雨)3、下的是什么雨呢?(大雨)评析:在倾听中分辨出大雨和小雨的不同,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级: *****
学号: ******
姓名: *****
一、课程设计功能描述
当拿到设计要求时,我有很多想法,但由于技术不过硬,好多想要实现的功能和效果没办法实现,不得已放弃。
主要功能:前台,注册页面,主要针对会员注册,包含注册成功和注册失败两个页面;登陆页面,登陆成功及失败;后台,主要针对管理员,包含对歌曲的添加、修改、删除。
系统功能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系统功能结构图
二、数据库设计
我们做的音乐登录系统,主要包含yinyuedengl.accdb数据库;数据库包含三个表admin、username、yinyue。
表admin中包含用户账号name、用户密码pass;如图2所示。
图2表admin
表username中包含用户账号name、用户密码pass,用户电话Tel,用户邮箱emall 。
如图3所示。
图3表username
表yinyue中包含如图4所示。
图4表yinyue
三、主要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首页登录如图5所示
图5首页登录管理员登录如图6所示
图6管理员登录歌曲列表如图7所示
图7歌曲列表添加歌曲如图8所示
图8添加歌曲修改歌曲如图9所示
删除歌曲信息如图10所示
添加管理员信息如图11所示
图11添加管理员信息会员部分
会员注册如图12所示
注册成功如图13所示
会员登录如图14所示
会员信息管理如图15所示
音乐详情如图16所示
图16音乐详情
四、实验总结
在本次的课程设计中,我主要负责的是模板的制作和静态页面的制作。
模板的制作不仅需要用到Dreamweaver,还要用到Photoshop。
其中,Photoshop主要是用来进行切图,以此来增加网站的加载速度。
用Dreamweaver在制作模板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页面的美观,还有
记得添加可编辑区,要不然就无法在之后的使用中添加自己想要的东
西。
在制作静态页面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什么时候该添加表单。
如果,该添加表单的时候没有添加,那么会给后期的动态的实现带来很多麻烦。
不过好在,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减少了这样的问题。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实践中得出结论才能有顺服力,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另外在实际的操作中,发现我们所掌握的知识还是严重不足的,我们所做的系统比其他已成熟的同类系统还是有较大差距的。
同时也告诉我们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一点一点积累,我相信有一天我们也能做出完美的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