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

合集下载

农业经济学复习重点

农业经济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导论1.农概业的念,特性及多功能性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农业的特性:(1)农业生产是一种自然再生产过程。

(2)农业生产也是一种经济再生产。

(3)农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过程。

农业的多功能性:(1)环境功能(2)社会功能(3)粮食安全功能(4)经济功能(5)文化功能第二章农产品供给与需求1.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的规律农产品供给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农产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呈同方向变化,即在一般情况下,农产品供给量随其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其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农产品需求规律(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产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化,即农产品需求量随其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其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2.用农产品需求弹性理论来解释“谷贱伤农”。

在丰收的年份里,农民的收入反而下降了农民粮食收割后到底能卖多少钱取决于两个因素:产量和粮价,是二者的乘积粮食需求缺乏弹性:Ed<1在丰收的年份里,粮食的供给增加(如图s →s’),导致均衡价格下降( P1→P2 ),由于粮食的需求缺乏弹性,因此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导致了农民总收入减少第三章农产品现货市场与流通1.农产品批发市场含义与功能农产品批发市场含义:农产品批发市场又称中心集散市场,是“有形市场”的一种较高级的市场形式。

它是将来自各产地市场的农产品进一步集中起来,经过加工、储藏与包装,通过销售商分散销往全国各地。

多设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如公路、铁路交汇处。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功能: 1、商品集散功能(吸收和汇集,产地-销地)2、价格形成的功能(同场竞争,按质论价)3、信息中心的功能(收集、整理、发布信息)4、供求调节的功能(均衡价格)5、综合服务的功能(全面、周到的服务)第四章农产品期货市场1.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概念农产品期货市场作为市场制度的一个创新,有其自身质的规定性,并且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农业经济学考试要点大全

农业经济学考试要点大全

农业经济学考试要点大全第一篇:农业经济学考试要点大全1.农业:是人类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依靠生物的生理活动机能,通过人类劳动来强化或控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以取得所需要的物质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

2.农业的一般特征:(1)土地是农业中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2)农产品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3)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4)农业生产具有空间上的分散性和地域性(5)农业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不一致(6)农业生产具有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市场具有供给弹性大和需求弹性小的特点(7)农业生产的成果要在最终产品中体现出来3.农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1)产品贡献如:食品贡献,是劳动力再生来源,为轻工业、服务行业提供原材料。

(2)市场贡献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一方面农业要为市场提供各种农产品,以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日益增长的需要。

另一方面,农业还是工业品的购买者。

(3)要素贡献①.土地要素贡献②.劳动力要素的贡献③.资金要素的贡献(4)外汇贡献4.农村与农业的区别农村:是指城市以外的地域。

主要从事农业,以农业人口为主5.二元经济结构(1)二元经济:是指落后的传统农业部门于相对弱小的现代工业部门并存的经济。

(2)形成原因a.历史原因,重农轻商b.制度原因户籍制度、分配制度第3章1.农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武装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组织、管理农业,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为具有较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农产品商品率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过程。

2.农业现代化的内容(1)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农业机械化:在农业中广泛地运用机器设备来替代人、畜力的过程(产业、作业项目)。

农业电气化:广泛运用电能(养殖、育种等)农业水利化:兴建水利工程和设施,实现旱涝保收。

大地园林化:对土地进行全面规划,实现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治理。

(2)生产技术现代化培育和推广良种,实现良种化—提高土地生产率;病虫害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采用先进技术:栽培、耕作、畜牧、饲养技术。

(完整版)农业经济学重点整理

(完整版)农业经济学重点整理

农业经济学第一章导论1.农业的地位和作用( 1)农业的地位:农业是公民经济的基础,在公民经济中据有重要地位。

表此刻两个方面,其一,农业是供应人类生计必需品的生产部门。

其二,农业的发展是社会分工和公民经济其余部门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的前提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在不一样的期间,农业也有不一样的地位。

其一,在经济发展的早期,表现为农业支持公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工业化所需要的资根源始累积主要来自农业节余的转移,并且为工业品提供市场。

农业对公民经济发展的支持,既切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且对国家工业化的支持也切合农业自己发展的需要。

其二,跟着国家工业化的发展,非农业渐渐发展壮大起来,农业逐渐达成了为国家工业化供应资本累积的重担,非农业完好弄够依靠自己的累积获取更快的发展。

而农业因为自己的原由贸易条件不停恶化,比较优势逐渐丧失,比较利益愈来愈小,市场自己的发展难以使农业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保护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为了实现社会的公正,就有必需对农业推行保护性政策。

( 2)农业的作用:农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表此刻四方面的贡献:产品贡献,因素贡献,市场贡献和外汇贡献。

其一,产品贡献。

农业的产品贡献表此刻食品贡献和对国家工业发展所作出的原料贡献。

农业部门所生产的农产品对于国内平定和促进有关家产、加工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对增添公民生产总值和推动公民经济增添也拥有重要作用。

其二,因素贡献。

农业对公民经济发展的因素贡献,是指农业部门的生产因素转移到非农业部门,从而推动非农业部门的发展。

农业部门所供应的生产因素有劳动力、资本和土地。

其三,市场贡献。

农业对公民经济发展的市场贡献包含两个方面。

第一,农民作为买者,对工业品的花费扩大了其市场,工业品市场的扩大又会刺激工业和其余非农家产的扩充。

第二,农民作为卖者,在市场上销售农产品,把粮食以及其余农产品销售给非农业部门的生产者和花费者。

跟着农业生产水平易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农民对农产品的销售规模愈来愈大。

农业经济学复习重点

农业经济学复习重点

农业经济学复习重点农业经济学,这门学科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神秘又有点接地气?其实啊,它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一道家常菜,看似平常,却蕴含着丰富的营养和滋味。

咱们先来说说农业生产要素。

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这几个家伙可是农业生产的“主角”。

就拿土地来说吧,我记得有一次去乡下,看到一大片肥沃的农田,农民伯伯们在上面精心耕种。

那土地啊,黑黝黝的,一看就饱含着生命力。

可别小瞧这土地,不同的土壤质地、肥力和地理位置,都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所以,在农业经济学里,怎么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那可是个大学问。

再讲讲农业市场。

农产品的市场供求关系,那可真是变幻莫测。

有时候,某种水果大丰收,价格却低得让农民们直叹气;有时候,因为天气不好,产量减少,价格又蹭蹭往上涨。

我就碰到过这样的事,有一年夏天,西瓜大丰收,市场上到处都是,价格特别便宜。

瓜农们可犯愁了,卖不出去就得烂在地里。

这就告诉我们,了解市场的规律,预测市场的变化,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还有农业产业化经营,这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比如说,有些地方搞起了特色农业产业园,把种植、加工、销售都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我参观过一个草莓产业园,那里不仅种草莓,还加工成草莓酱、草莓干,通过电商平台卖到全国各地。

这种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了农业的效益,也让农民的收入增加了不少。

农业政策也是复习的重点之一。

政府出台的各种农业补贴政策、税收政策,都是为了支持农业发展,保障农民的利益。

就像前几年,政府为了鼓励农民种粮,发放了粮食直补,这可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另外,农业可持续发展也是不能忽视的。

咱们得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而破坏了生态平衡。

我在新闻上看到过,有些地方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壤污染,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所以,要实现农业的长期发展,就得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复习农业经济学的时候,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案例来理解这些知识点,多想想身边的农业现象,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这门学科的精髓。

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问答、简答题)

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问答、简答题)

一、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对国民经济有哪些贡献?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1、农业是国民经济其它部门赖以独立的基础;2、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普遍起作用的客观规律;4、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条长期起作用的经济规律。

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外汇贡献二、1、产权:是指财产主体(生产资料所有者与使用者)对财产(生产资料和生产经营收益)的权利,包括生产资料的的所有、使用和处置权以及收益的分配权。

2、农业家庭经营广泛存在的客观原因是什么?1.农业生产特性决定了农业与家庭经营必须密切结合。

2.农业自然条件的复杂多变性和农业生产的灵活性,决定了家庭经营是更为合适的组织形式。

3.家庭成员具有利益目标的认同感,劳动激励多样,使得农业家庭经营的管理成本最小。

三、1、农业现代化:即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物质装备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全面地改造农业1、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系统2、合理、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3、繁荣、富庶、文明的现代农村四、1、市场失灵:现实的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资源的有效配置。

这种情况被称为所谓“市场失灵”。

表现: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以及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

.2、公共物品:3、宏观调控:五、如何利用“绿箱”政策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绿箱”措施(Green Box Policies)是指由政府提供的、其费用不转嫁给消费者,且对生产者不具有价格支持作用的农业支持措施。

主要包括以下几项:(1)由公共基金或财政开支所提供的一般性农业生产服务。

(2)为保障粮食安全而提供的储存补贴。

(3)粮食援助补贴。

(4)单亲家庭农场补贴。

(5)一般性农业收入保障补贴。

(6)自然灾害救济补贴.(7)农业生产者退休或转业补贴。

(8)农业生产资源储备补贴(9)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性投资补贴(10)地区发展补贴六、1、可持续发展:①强调人类在追求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时,应当保持人与自然界的和谐,而不应当凭借人们手中的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追求这种发展权的实现。

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提纲一、概念农业:农业是通过生物有机体的生活机能来获得有机物质的社会生产部门。

自然再生产:是指生物的自然生长发育过程,即生物有机体同自然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换的过程。

经济再生产: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人们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利用和改造动植物的生理机能和自然环境条件,所反复进行的社会生产活动。

农业经济学: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中,研究并阐明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者文化、技术素质,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具有高度生产力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农业的过程。

农产品需求:是指农产品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农产品的数量。

农产品需求弹性:是指某种农产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化的反应灵敏程度,即农产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对其价格变动百分率的比率。

农产品供给: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可能出售某种农产品的数量。

集约经营: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技术措施,依靠扩大单位面积产量来增加农产品总产量的经营方式。

土地:作为一种自然物质,是大自然提供的,先于生命系统(生物和人类)而存在的最基本的生态环境要素。

垦殖指数: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复种指数:全年总收获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

土地报酬递减: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连续追加劳动或资本,其增加的收获量不能与劳动或资本的追加量保持同一比例,即劳动或资本的追加量超过一定界限以后,其收获量增加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

又称土地收益递减律。

农业劳动力:一般是指能参加农业劳动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

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大于农业生产经营合理需求的那一部分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原来从事农业活动而现在变成多余的劳动力转化为从事非农业活动劳动力的过程。

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试题及答案

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试题及答案

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试题及答案一、填空(50分)1、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一个国家农业的内涵和外延是发展的。

请列出至少三个反映了这一发展的概念:白色农业(生物工程农业)、蓝色农业(海洋农业)、绿色农业(陆地或露地农业)。

(3分)(还有:农村传统副业独立成为农村农林牧渔服务业;旅游(观光)农业)2、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特点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的统一。

(2分)3、我国目前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俗称家庭承包制。

按照国家的现行规定,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

(3分)4、世纪之交,我国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亿吨,主要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呈现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当前最突出的矛盾是农产品供给结构过剩,决定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一个中心是进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

(4分)5、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粮食流通实行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的政策。

1985年以来国家对粮食实行合同订购,是农民必须尽的义务。

经历了数次改革,1998年以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实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指按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粮食收购企业实行顺价销售、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三项政策、改革国有粮食企业政企不分的弊端。

(6分)6、90年代,农业产业化的提出是为了解决我国农业发展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主要有三个:农业比较利益低下与农业增产增收的矛盾、农户分散经营与走向市场的矛盾、农业经营规模狭小与农业现代化的矛盾。

农业产业化意在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连接起来,实现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体化经营。

(7分)7、改革初期,我国在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发展经济的战略上选择了不同于经典刘易斯模式的做法,其基本特征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这个选择有其历史合理性,但也存在弊端,主要是农村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农村工业化,割裂了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3分)8、近10年来我国农民负担较为沉重。

请列出农民负担沉重的至少三个主要方面:费重于税、收费不断攀升、农民负担不均。

农业经济学期末复习要点

农业经济学期末复习要点

农业经济学选择题(20)填空(5)名词解释(6个)简答题(6)论述(2)一、 农业生产的特点及本质特征本质特征: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过程的融合交织。

特点:1、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2、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3、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4、农业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不一致5、农业生产在空间上具有分散性和地域性6、农业生产具有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二、 农业劳动生产率(概念、公式)农业劳动生产率指农业劳动者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农产品数量,或者生产单位农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

三、 农业劳动力需求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内涵,包括对农业劳动力的数量需求和质量需求两个方面。

农业劳动力的数量需求,是指农业部门维持再生产所必须的农业劳动力达到一定的数量;农业劳动力的质量需求,是指农业部门维持再生产对农业劳动力文化、技能及健康等达到一定的素质。

四、 农产品需求弹性系数(含义、计算)需求弹性系数是指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价格变动比率的比值。

其中,Ed 代表需求弹性系数,Q 为需求量,△Q/Q 代表需求量变动的比率,P 为价格, △P /P 代表价格变动的比率。

五、 农产品供给弹性系数(含义、计算) 农产品供给弹性是指某种农产品的市场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的灵敏度,即指农产品供给量变动率对其价格变动率的比率。

Es= Es 为供给弹性系数,Q 为供给量,△Q 为供给变化量,P 为价格,△P 为价格变化量。

六、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定义及主要类型定义: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大于农业生产经营合理需求的那一部分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投入农业生产经营的边际产量为零或负数。

类型:绝对剩余、相对剩余、积累型剩余、结构型剩余、替代型剩余、季节型剩余。

七、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条件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指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社会、经济、技术、自然条件的可能,将土地生产要素适当集中使用,从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经营方式。

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试题及答案

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试题及答案

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试题及答案农业经济学可是一门相当有趣又实用的学科啊!咱先来说说这期末考试的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表现为()A 是国民经济的基础B 是国民经济的主导C 是国民经济的支柱D 以上都不对答案:A2、农业生产的特点不包括()A 季节性B 地域性C 周期性D 通用性答案:D3、影响农产品供给的因素不包括()A 农产品价格B 农业生产技术C 消费者偏好D 农业资源答案:C4、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是()A 龙头企业B 农户C 基地D 市场答案:A5、下列属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的是()A 经济可持续B 社会可持续C 生态可持续D 以上都是答案:D6、农业土地资源的特点包括()A 数量有限B 位置固定C 肥力可变性D 以上都是答案:D7、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不包括()A 乡镇企业吸纳B 外出务工C 农业内部转移D 减少农业生产答案:D8、农产品市场的特点不包括()A 季节性B 分散性C 专业性D 风险性答案:C9、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是()A 政府B 企业C 科研机构D 农户答案:B10、农业政策的目标不包括()A 保障农产品供给B 增加农民收入C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D 限制农业发展答案:D11、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原则不包括()A 自愿B 互利C 民主D 强制答案:D12、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依据不包括()A 自然资源B 经济发展水平C 人口数量D 政策导向答案:C13、农产品流通的主要环节不包括()A 收购B 运输C 加工D 消费答案:D14、农业投资的特点包括()A 周期长B 风险大C 效益低D 以上都是答案:D15、农业现代化的标志不包括()A 生产技术现代化B 经营管理现代化C 农民生活现代化D 农村环境现代化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1、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产业。

()答案:对2、农产品需求弹性一般小于供给弹性。

现代农业经济学考试重点知识点

现代农业经济学考试重点知识点

现代农业经济学知识点1、农业的特点:土地是农业中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农产品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特点;农业生产具有空间上的分散性和地域性;农业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不一致;⑥农业生产具有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农业生产的成果要在最终的产品中体现出来。

2、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

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独立的基础;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对各国普遍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长期起作用的规律。

3、产权结构:指不同类型的产权所构成的产权框架及其比例。

产权类型的划分是按财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归属来划分的,其中所有权归属是最核心的内容。

4、现代农业产权结构的基础特征:产权主体多元化、产权关系明晰化、收益权实现多样化、产权交易市场化。

5、农业合作经济产生原因、组织运行特征及功能:原因:社会分工与生产专业化需要农业合作制、为了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农业需要合作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规模经营的农户需要合作制、农业合作制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

特征:合作目标的双重性,即合作经济组织的服务性和赢利性、合作经营结构的双层次性,约定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合作经济组织的民主性,自愿基础上的有效结合。

功能:发挥协作优势、优化要素组合、提高竞争能力、减轻自然风险、提高管理水平。

6、农业的发展阶段:原始农业(生产工具简单落后,以石制工具为生产工具,采用原始粗放、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广种薄收)、传统农业(使用铁制的手工工具,以人力、畜力为动力,使用农家有机肥等基本农业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生产技术靠时代积累的经验,进行精耕细作)、现代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作业,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生产,科学的农业组织管理,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农业经济学题目

农业经济学题目

《农业经济学》重点题目一、经济发展与农业1.农村劳动力发生绝对剩余和相对剩余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如何提高我国农村劳动生产率?3.农村劳动力迁移对留守老人产生怎样的影响?4.政府反哺农业存在哪些问题?5.中国要走怎样的农业发展道路?去年考题:工业化过程中农业的作用有哪些?现代社会农业的“小部门化”倾向是怎么回事?二、农业技术1.在工业化过程中农业的作用有哪些?2.谈谈农业生产和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

去年考题:1.试述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的主要内容。

试举一个支持这一理论的案例。

2.试述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的主要理论。

三、农业污染1.什么是“面源污染”?面源污染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如何治理农业污染?去年考题:试述中国农村面源污染加剧的主要原因。

四、农产品市场1.农产品成本上升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2.如何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3.试论述农产品的三级市场的需求弹性的大小。

4.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和影响有哪些?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5.如何解释:猪肉比牛羊鸡肉问题多?6.为什么农产品市场上的粮价比较稳定,很少出现暴跌暴涨现象?7.如果粮食价格上涨,对高收入和低收入国家的影响会不会不同?8.谈一谈你对收入政策和价格管制政策的看法。

去年考题:试述学术界关于农业补贴政策的争论。

五、农产品贸易1.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遇到哪些突出问题?2.我国农业走出去面临怎样的困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3.日本高米价形成的原因是什么?4.日本农协的影响有哪些?六、粮食安全1.我国应如何重塑粮食安全的战略边界?2.请用所学知识解释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度,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去年考题:简述印度学者阿玛蒂亚·森的饥荒理论。

七、农业经营组织1.我国农业经营组织面临怎样的挑战?2. 如何看待各地为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土地流转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去年考题:1.试述农业家庭经营广泛存在的原因。

2.农户兼业行为可能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

农业经济学重点考点整理

农业经济学重点考点整理

农业经济学重点考点整理1—6章1、简述农业的特点:(1)本质特点:自然再生产、经济再生产。

(2)具体特点:①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且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

②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

③农业生产具有空间上的分散性和地域性。

④农业的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不一致。

⑤农业生产具有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

2、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2)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独立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世界性的经济规律并长期发挥作用。

3、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外汇贡献、增长贡献4、农业的多功能性:生态环保功能(为社会提供优质的空气、水等良好的生态环境)、社会稳定功能、文化传承功能5、土地的特性:(1)自然特性: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土地土壤肥力的可变性、土地生产力的差异性。

(2)经济特性:土地供给的稀缺性、土地利用的区位性、土地用途变更的困难性、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6、土地资源利用的原则:因地制宜、节约用地、保护资源、有偿利用7、土地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措施:遵循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土地利用与开发的深度、拓宽土地利用与开发的范围8、农业劳动的特殊性:时间上的季节性、空间上的分散性和地域性、内容上的多样性、成果的最后决定性及不稳定性9、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1)改进农业劳动者的物质技术装备。

(2)合理利用和逐步改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

(3)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技素质和劳动熟练程度。

(4)采取正确的政策措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5)建立合理的劳动组织形式,加强劳动管理。

(6)农村劳动力的流动。

10、农业资源的运动特点:(1)农业资金周转期长,周转速度慢。

(2)农业资金运动具有很强的季节性。

(3)农业资金效益的外部性较强。

(4)农业资金的政策性11、提高农业资金使用效率的举措:(1)资金使用侧重点应根据不同的筹资渠道有所区别。

农业经济学试题库

农业经济学试题库

农业经济学期末复习提纲l 考试题型:(1)名词解释, 5个, 20分(2)不定项选择题, 5个, 5分(3)判断题, 5个, 5分(4)简答题, 5道, 40分(5)材料分析/论述题, 2道, 30分【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答案请参考课本和课件相应章节的内容)P8粮食安全恩格尔系数 p45蛛网理论 p53农产品批发市场 p60零售业态 p137适度规模经营 p148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p177农业剩余劳动力 p241农业家庭经营 p268农民专业合作社 p279农业产业化经营 p370农业可持续发展二、选择和判断(答案请参考课本和课件相应章节的内容)1. 农业的基本特性是什么?p12. 农产品供给需要具备的条件?p233. 农产品供给的特殊性。

P284. 影响农产品供给的因素。

P265. 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及表示。

P396. 影响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P407. 农产品需求需要具备的条件?p28. 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因素。

P319. 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及表示。

P4110. 影响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P4211. 恩格尔系数的意义。

12. 农产品供求蛛网的类型及决定条件和表示。

P4513. 农产品流通的特点是什么?渠道有哪些?p5214. 农产品连锁经营产生的原因和条件?p6615. 水资源的特性?p15816. 农业劳动有哪些特殊性?p16517.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规律?p17218. 农业技术进步的特点?p19119. 农业资金的分类与特征?p20520. 按功能性来划分, 农业财政资金有哪些类别?(公共性财政资金、调控性财政资金、保护性财政资金)21. 农业信贷资金的分类?p21322. 农户兼业化的原因?p25423.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的基本特征?p272三、简答(答案请参考课本和课件相应章节的内容)1. 农业的传统贡献有哪些?p4现代农业发展的多功能性表现在哪里?p82.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功能是什么?p533. 家庭承包制下土地制度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4. 什么是要素稀缺与市场需求诱导的技术进步理论?两种理论的关系如何?p1935. 你认为中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农业技术进步道路?p2016. 分析农业中家庭经营大量广泛存在的原因?7. 你认为中国农业家庭承包经营中存在的哪些问题, 如何加以完善?8. 农业合作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哪些作用?9. 农业产业化经营产生与发展的原因?p27910. 试从理论上分析食品安全的经济特性。

农业技术经济学考试重点(含答案)

农业技术经济学考试重点(含答案)

农业技术经济学考试重点(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农业技术经济学主要研究什么?A. 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B. 农业技术的经济效应C. 农业技术的研发和创新D. 农业技术的政策和管理答案:B2. 农业技术经济学中的“技术”指的是什么?A. 农业生产中的所有技术B. 农业生产中的先进技术C. 农业生产中的传统技术D. 农业生产中的新技术答案:A3.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核心是什么?A. 农业技术的经济效益B. 农业技术的生产效率C. 农业技术的投入产出比D. 农业技术的市场需求答案:A4. 农业技术经济学中的“经济效应”是指什么?A. 农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B. 农业技术对农业经济的影响C. 农业技术对农民生活的影响D. 农业技术对农村社会的影响答案:B5.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哪些?A.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B.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C. 经济效益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D. 技术推广和政策分析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简述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意义。

答案: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研究农业技术的经济效应,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简述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案: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农业技术的经济效益、农业技术的投入产出比、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农业技术的政策和管理等。

3. 简述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答案: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经济效益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等。

这些方法可以综合运用,以全面、准确地评估农业技术的经济效应。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 假设某农民种植小麦,使用传统技术时,每亩产量为300公斤,成本为500元。

现在引入了一种新技术,每亩产量提高到400公斤,成本为700元。

(完整版)农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农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农业经济学知识重点第一章导论1.农业概念: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2.农业的特征:①是一种自然再生产过程(根本特性)②是一种经济再生产③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交织的过程3.★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①产品贡献②要素贡献③市场贡献④外汇贡献4.农业非商品产出功能:①环境功能②社会功能③粮食安全功能④经济功能⑤文化功能第二章农产品供给与需求1.★农产品供给的含义:农产品供给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能够出售某种商品农产品的数量2.农产品供给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农产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呈同方向变动,即在一般情况下,农产品供给量随其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其价格的下降而减少3.★影响农产品供给变动的因素①其他相关农产品价格②农产品生产要素的价格③农业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④农产品生产者数量⑤农产品商品化程度⑥农产品生产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⑦其他因素政府法令和宏观调控政策等4.★农产品需求的含义:农产品需求指农产品消费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并能够购买的某种农产品的数量5.农产品需求规律:一般而言,农产品的价格水平与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数量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关系,即价格上升,购买量减少,价格下降,购买量增加6.替代效应:指农产品消费者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农产品价格的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7.收入效应:指农产品消费者在货币收入不变,但实际收入水平提高的情况下,改变农产品的购买量,从而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8.★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因素①消费者的收入水平②其他相关农产品的价格③中间需求的变化④人口的数量与结构⑤消费者的偏好与消费观念⑥消费者的文化习俗⑦消费者对农产品未来价格的预期⑧政府的消费政策9.农产品供给弹性:指某种农产品的市场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即农产品供给量变动率对其价格变动率的比率10.★影响农产品供给弹性的因素:①农产品生产周期的长短②农产品生产规模变化的难易程度③农产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期长短④随着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其成本增加的程度11.农产品的需求弹性:指某种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即农产品需求量变动率对其价格变动率的比率12.★影响农产品需求弹性的因素①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程度②某种农产品的替代品数目及替代程度③某种农产品本身用途的广泛程度④农产品在消费者预算中所占比重的大小⑤消费者的收入水平⑥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或轻工业对某种农产品的依赖程度13.★“薄利多销”与“谷贱伤农”14.蛛网理论(1)收敛型蛛网的前提条件:如果农产品的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价格变动对供给的影响程度则小于对需求的影响程度,这种蛛网就是收敛型的(2)发散型蛛网的前提条件:如果农产品的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价格变动对供给的影响程度大于对需求的影响程度,这种蛛网就是发散型的(3)封闭型蛛网的前提条件:如果农产品的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价格变动对供给和需求的影响相等,这种蛛网就是封闭型的第三章 农产品现货市场与流通1.★流通过程中的三流:商流、物流、信息流2.农产品批发市场按地理位置可分为: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中转地批发市场3.★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功能:①商品集散功能 ②价格形成功能 ③供求调节功能④信息中心功能 ⑤综合服务功能4.★零售业态的含义:是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者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经营形态,零售业态的内在组成要 素分别为:目标顾客、商业结构、服务方式、店铺环境、价格策略等第四章 农产品期货市场1.期货的概念:是指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围绕农产品期货合约交易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经济关系2.★期货交易者的分类:套期保值者和期货投机者3.★期货市场的功能:发现价格功能、回避风险功能4.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对现货市场的宏观作用:① 减缓价格波动 ② 有助于政府宏观调控③ 促进农业国际化发展第五章 农产品国际贸易1.★国际贸易的两大基本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2.★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区别① 构建的市场条件不同 ② 研究的对象不同 ③ 讨论的优势来源不同 ④ 衡量标准不同3.★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联系:比较优势理论是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发挥比较优势是实现竞争优 势的最佳途径4.★WTO 基本原则:①扩大市场准入原则,消除非关税壁垒 ②削减出口补贴,促进公平竞争③削减和规范国内支持,完善竞争机制 ④规范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严防设置非关税壁垒第六章 农业生产要素1.土地的概念:土地在经济学上是指地球上的陆地和水域以及与之相连的土壤、气候、地貌、岩石、水文、植 被等一切自然条件2.★土地特征:自然特性⎪⎪⎩⎪⎪⎨⎧土地生产力具有差异性肥力可以不断提高土地能永久利用,土壤不能移动土地的位置是固定的,积是有限的土地是自然的产物,面 经济特性⎪⎪⎪⎩⎪⎪⎪⎨⎧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难性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土地利用的区位性土地利用的稀缺性 3.★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下, 从一定的土地上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 和资本量的增大而有所增加,但随着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的增加,报酬的增加却在逐渐减少4.★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①因地制宜 ②节约用地 ③保护资源 ④有偿利用5.★土地集约经营的概念:是指在一定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应用先进农业技术装备和技 术措施,进行精耕细作,主要靠提高土地生产率来增加农产品产量和收入的经营方式6.土地集约经营的类型:①劳动集约型 ②技术集约型 ③资金集约型7.土地集约经营的意义:①可以弥补我国人均土地资源的严重不足,通过提高土地生产率,不断增加农产品总量,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 ②可以充分发挥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精耕细作等提高土地的产出水平,增加农民收益 ③通过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措施和物质装备,可以促进生物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协调、统一,实现高产稳产,提高质量8.提高我国土地集约经营水平的途径:①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业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②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③广泛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率 ④扩大复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 ⑤搞好经营管理,提高农民整体素质9.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途径与措施①要为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a.建立起灵活高效的土地流转机制 b.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c.政府的支持与帮助)②不断扩大生产经营项目的规模(a.重视土地向某些生产项目集中 b.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整体规模效益 c.大力抓好农业社会化服务 d.将开发性农业自觉纳入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运作)③组织形式应多种多样10.土地使用制可以分为:“两权”合一型和“两权”分离型11.土地承包经营主体:土地承包方 土地发包方1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①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 ②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 ③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 ④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 ⑤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 ⑥土地承包经营权托管 ⑦土地承包经营权反租倒包13.★“反租倒包”的含义:是指集体或单位、个人以一定的租金将农户承包地土地租赁后,经过投资开发或 者改善生产条件后再重新发包给单位或农户经营14.★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原则:①平等、自愿、有偿原则 ②土地所有权性质和土地用途维持原则 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期限受限制原则 ④受让方资格限制原则 ⑤优先原则15.水资源的经济学特性①水资源通过降雨、降雪等方式可以自然循环补充②水资源同其他矿产资源相比,其利用只能是自然状态,不能通过人工提炼而在体积上或经济价值上得到浓缩 ③水资源既是生产对象的主题,又是生产对象的载体或媒体④人类对水资源循环上不能实施有效的人工控制 ⑤水资源的自然供给无弹性,需求呈刚性第七章 农业劳动力1.★刘易斯模式①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一元是能够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以落后方式进行生产的,含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农业部门,这一部门生产率低,劳动报酬低;另一元是以现代化方法进行生产的城市工业部门,它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比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高②传统农业部门的最大特点是剩余劳动力的存在③由于工农业之间的收入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农业剩余劳动力必然有一种向工业部门流动的趋势④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吸收农业剩于劳动力的结果是扩大了生产,取得了更多的生产剩余,积累了更多的利润 ⑤在上述往复过程中,城市工业部门不断扩大生产,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市,从而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2.★刘易斯拐点:劳动力从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3.★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概念: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大于农业生产经营合理需求的那一部 分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投入农业生产经营的边际产量为零或负数4.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类型:①按照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特殊性分为:绝对剩余、相对剩余②按照农业剩余劳动力产生原因分为:积累型剩余、结构型剩余、替代型剩余、季节性剩余5★.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概念:农业劳动生产率指农业劳动者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农产品数量,或者生产单 位农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 农业劳动时间农业产品数量农业劳动生产率 6.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①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途径 ②是增加积累和提高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决定条件③是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根本标志④是加快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7.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①采取正确的政策措施,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②不断改进农业劳动者的物质技术装备③合理利用和逐步改善自然条件④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劳动熟练程度第八章农业技术进步1.★农业技术进步的特点:①渐进性②系统性③外生性④复杂性⑤周期性2.诱导性技术进步理论:①要素稀缺诱导的技术进步②市场需求诱导的技术进步3.★农业技术的经济类型:劳动节约型技术、资源节约型技术、中性技术4.中国农业技术进步道路的选择:①第一阶段应以资源节约型技术为主②第二阶段应是资源节约型与劳动节约型技术全面发展和有机结合第九章农业资金1.农业资金的三大类:①农业财政资金②农业信贷资金③农户资金2.农户资金的来源:①农业生产经营所得②非农业生产经营所得③劳务所得④财产性收入⑤转移性收入第十章农业信息与农业信息化1.★农业信息的内涵:农业信息是指以农业生产经营和农业科学为表征对象的,以有意义的形式加以排列和处理的数据,并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反映出来第十一章农业家庭经营1.★农业家庭经营的含义:以农民家庭为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以家庭劳动力为主,所从事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又称为农户经营或家庭农场经营第十四章农业保护政策1.全面实施农业保护政策的判断标准:经济结构主义观点、农业比较优势大小的观点第十五章食品质量安全管理1.★食品质量安全的基本特点①危害的直接性②危害的隐蔽性③危害的累积性④危害产生的多环节性2.★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主要途径①物理污染:指由物理性因素对食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危害②化学性污染: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化学合成物质而对食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危害③生物性污染:指自然界中各类生物性污染对食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危害3.中国食品认证:无公害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第十七章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农业现代化1.传统农业的特点:①技术停滞②粗放式耕作与劳动密集型精耕细作相结合,劳动生产率及其低下③封闭的、自我循环和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①建设起一个发达的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②建设起一个富裕的农村,提高农民收入水平③建设起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3.★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工业化战略、城市化战略、市场化战略、农业保护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第十八章农业可持续发展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在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发展条件下,采用不会耗尽资源或危害环境的生产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维护土地、水、生物、环境不退化、技术运用适当、经济上可行以及社会可接受的农业发展战略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①经济持续性②社会持续性③生态持续性3.可持续农业发展趋势:①追求农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②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③建立经济与生态良性循环体系④强化农业系统内的自养、自控功能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4.★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农业循环经济就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按照生态系统内部物种共生、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利用的生物链原理,通过工程与技术措施,强化农业生产各环节的联系,实现物质的优化配置和循环利用,从而减少物质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实现农业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可能会考大题:1.试分析当代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2.分析农贸市场和超市在销售农产品上的优劣势及发展趋势。

农业经济学重点内容最全

农业经济学重点内容最全

农业经济学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1、农产品供给:指农产品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农产品的数量。

2、农产品需求: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产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呈反方向的变化,即农产品需求量随其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其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3、农产品供给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农产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呈同方向变化,即在一般情况下,农产品供给量随其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其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4、农产品物流:物流业的一个分支,指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农产品物质实体及相关信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流动,主要包括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分销、信息活动等一系列环节,其发展目标是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节约流通费用,提高流通效率,降低不必要的损耗,从某种程度上规避市场风险。

农产品物流与农产品流通是不同的农产品物流也不等于农产品储运5、外向型农业:指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竞争,生产、加工、销售的全过程都按照国际市场的需要和标准进行,把农业生产纳入到国际经济轨道之中。

6、“绿箱”措施(Green Box Policies):指由政府提供的、其费用不转嫁给消费者,且对生产者不具有价格支持作用的农业支持措施。

“黄箱”措施(Amber):指政府对农产品的直接价格干预和补贴。

“蓝箱”措施(Blue):根据限产计划,按固定面积和产量给予。

7、农业合作经济:(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economy)是农民为了共同的经济目标,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实行自主经营、民主管理、共负盈亏的农业经济形式。

8、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指农民,特别是指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小生产者为了维护和改善各自的生产以至生活条件,在自愿互助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联合从事特定经济活动所组成的企业组织形式。

9、农户家庭承包经营(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system,HRS):指土地属于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一般为村级合作经济组织)集体所有,农户通过承包合同获得集体土地使用权,进行自主经营的农业经营制度。

(完整版)农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农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农业经济学知识重点第一章导论1.农业概念: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2.农业的特征:①是一种自然再生产过程(根本特性)②是一种经济再生产③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交织的过程3.★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①产品贡献②要素贡献③市场贡献④外汇贡献4.农业非商品产出功能:①环境功能②社会功能③粮食安全功能④经济功能⑤文化功能第二章农产品供给与需求1.★农产品供给的含义:农产品供给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能够出售某种商品农产品的数量2.农产品供给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农产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呈同方向变动,即在一般情况下,农产品供给量随其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其价格的下降而减少3.★影响农产品供给变动的因素①其他相关农产品价格②农产品生产要素的价格③农业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④农产品生产者数量⑤农产品商品化程度⑥农产品生产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⑦其他因素政府法令和宏观调控政策等4.★农产品需求的含义:农产品需求指农产品消费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并能够购买的某种农产品的数量5.农产品需求规律:一般而言,农产品的价格水平与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数量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关系,即价格上升,购买量减少,价格下降,购买量增加6.替代效应:指农产品消费者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农产品价格的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7.收入效应:指农产品消费者在货币收入不变,但实际收入水平提高的情况下,改变农产品的购买量,从而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8.★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因素①消费者的收入水平②其他相关农产品的价格③中间需求的变化④人口的数量与结构⑤消费者的偏好与消费观念⑥消费者的文化习俗⑦消费者对农产品未来价格的预期⑧政府的消费政策9.农产品供给弹性:指某种农产品的市场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即农产品供给量变动率对其价格变动率的比率10.★影响农产品供给弹性的因素:①农产品生产周期的长短②农产品生产规模变化的难易程度③农产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期长短④随着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其成本增加的程度11.农产品的需求弹性:指某种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即农产品需求量变动率对其价格变动率的比率12.★影响农产品需求弹性的因素①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程度②某种农产品的替代品数目及替代程度③某种农产品本身用途的广泛程度④农产品在消费者预算中所占比重的大小⑤消费者的收入水平⑥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或轻工业对某种农产品的依赖程度13.★“薄利多销”与“谷贱伤农”14.蛛网理论(1)收敛型蛛网的前提条件:如果农产品的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价格变动对供给的影响程度则小于对需求的影响程度,这种蛛网就是收敛型的(2)发散型蛛网的前提条件:如果农产品的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价格变动对供给的影响程度大于对需求的影响程度,这种蛛网就是发散型的(3)封闭型蛛网的前提条件:如果农产品的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价格变动对供给和需求的影响相等,这种蛛网就是封闭型的第三章 农产品现货市场与流通1.★流通过程中的三流:商流、物流、信息流2.农产品批发市场按地理位置可分为: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中转地批发市场3.★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功能:①商品集散功能 ②价格形成功能 ③供求调节功能④信息中心功能 ⑤综合服务功能4.★零售业态的含义:是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者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经营形态,零售业态的内在组成要 素分别为:目标顾客、商业结构、服务方式、店铺环境、价格策略等第四章 农产品期货市场1.期货的概念:是指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围绕农产品期货合约交易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经济关系2.★期货交易者的分类:套期保值者和期货投机者3.★期货市场的功能:发现价格功能、回避风险功能4.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对现货市场的宏观作用:① 减缓价格波动 ② 有助于政府宏观调控③ 促进农业国际化发展第五章 农产品国际贸易1.★国际贸易的两大基本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2.★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区别① 构建的市场条件不同 ② 研究的对象不同 ③ 讨论的优势来源不同 ④ 衡量标准不同3.★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联系:比较优势理论是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发挥比较优势是实现竞争优 势的最佳途径4.★WTO 基本原则:①扩大市场准入原则,消除非关税壁垒 ②削减出口补贴,促进公平竞争③削减和规范国内支持,完善竞争机制 ④规范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严防设置非关税壁垒第六章 农业生产要素1.土地的概念:土地在经济学上是指地球上的陆地和水域以及与之相连的土壤、气候、地貌、岩石、水文、植 被等一切自然条件2.★土地特征:自然特性⎪⎪⎩⎪⎪⎨⎧土地生产力具有差异性肥力可以不断提高土地能永久利用,土壤不能移动土地的位置是固定的,积是有限的土地是自然的产物,面 经济特性⎪⎪⎪⎩⎪⎪⎪⎨⎧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难性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土地利用的区位性土地利用的稀缺性 3.★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下, 从一定的土地上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 和资本量的增大而有所增加,但随着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的增加,报酬的增加却在逐渐减少4.★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①因地制宜 ②节约用地 ③保护资源 ④有偿利用5.★土地集约经营的概念:是指在一定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应用先进农业技术装备和技 术措施,进行精耕细作,主要靠提高土地生产率来增加农产品产量和收入的经营方式6.土地集约经营的类型:①劳动集约型 ②技术集约型 ③资金集约型7.土地集约经营的意义:①可以弥补我国人均土地资源的严重不足,通过提高土地生产率,不断增加农产品总量,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 ②可以充分发挥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精耕细作等提高土地的产出水平,增加农民收益 ③通过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措施和物质装备,可以促进生物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协调、统一,实现高产稳产,提高质量8.提高我国土地集约经营水平的途径:①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业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②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③广泛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率 ④扩大复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 ⑤搞好经营管理,提高农民整体素质9.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途径与措施①要为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a.建立起灵活高效的土地流转机制 b.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c.政府的支持与帮助)②不断扩大生产经营项目的规模(a.重视土地向某些生产项目集中 b.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整体规模效益 c.大力抓好农业社会化服务 d.将开发性农业自觉纳入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运作)③组织形式应多种多样10.土地使用制可以分为:“两权”合一型和“两权”分离型11.土地承包经营主体:土地承包方 土地发包方1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①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 ②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 ③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 ④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 ⑤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 ⑥土地承包经营权托管 ⑦土地承包经营权反租倒包13.★“反租倒包”的含义:是指集体或单位、个人以一定的租金将农户承包地土地租赁后,经过投资开发或 者改善生产条件后再重新发包给单位或农户经营14.★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原则:①平等、自愿、有偿原则 ②土地所有权性质和土地用途维持原则 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期限受限制原则 ④受让方资格限制原则 ⑤优先原则15.水资源的经济学特性①水资源通过降雨、降雪等方式可以自然循环补充②水资源同其他矿产资源相比,其利用只能是自然状态,不能通过人工提炼而在体积上或经济价值上得到浓缩 ③水资源既是生产对象的主题,又是生产对象的载体或媒体④人类对水资源循环上不能实施有效的人工控制 ⑤水资源的自然供给无弹性,需求呈刚性第七章 农业劳动力1.★刘易斯模式①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一元是能够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以落后方式进行生产的,含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农业部门,这一部门生产率低,劳动报酬低;另一元是以现代化方法进行生产的城市工业部门,它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比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高②传统农业部门的最大特点是剩余劳动力的存在③由于工农业之间的收入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农业剩余劳动力必然有一种向工业部门流动的趋势④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吸收农业剩于劳动力的结果是扩大了生产,取得了更多的生产剩余,积累了更多的利润 ⑤在上述往复过程中,城市工业部门不断扩大生产,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市,从而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2.★刘易斯拐点:劳动力从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3.★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概念: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大于农业生产经营合理需求的那一部 分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投入农业生产经营的边际产量为零或负数4.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类型:①按照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特殊性分为:绝对剩余、相对剩余②按照农业剩余劳动力产生原因分为:积累型剩余、结构型剩余、替代型剩余、季节性剩余5★.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概念:农业劳动生产率指农业劳动者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农产品数量,或者生产单 位农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 农业劳动时间农业产品数量农业劳动生产率 6.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①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途径 ②是增加积累和提高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决定条件③是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根本标志④是加快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7.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①采取正确的政策措施,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②不断改进农业劳动者的物质技术装备③合理利用和逐步改善自然条件④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劳动熟练程度第八章农业技术进步1.★农业技术进步的特点:①渐进性②系统性③外生性④复杂性⑤周期性2.诱导性技术进步理论:①要素稀缺诱导的技术进步②市场需求诱导的技术进步3.★农业技术的经济类型:劳动节约型技术、资源节约型技术、中性技术4.中国农业技术进步道路的选择:①第一阶段应以资源节约型技术为主②第二阶段应是资源节约型与劳动节约型技术全面发展和有机结合第九章农业资金1.农业资金的三大类:①农业财政资金②农业信贷资金③农户资金2.农户资金的来源:①农业生产经营所得②非农业生产经营所得③劳务所得④财产性收入⑤转移性收入第十章农业信息与农业信息化1.★农业信息的内涵:农业信息是指以农业生产经营和农业科学为表征对象的,以有意义的形式加以排列和处理的数据,并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反映出来第十一章农业家庭经营1.★农业家庭经营的含义:以农民家庭为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以家庭劳动力为主,所从事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又称为农户经营或家庭农场经营第十四章农业保护政策1.全面实施农业保护政策的判断标准:经济结构主义观点、农业比较优势大小的观点第十五章食品质量安全管理1.★食品质量安全的基本特点①危害的直接性②危害的隐蔽性③危害的累积性④危害产生的多环节性2.★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主要途径①物理污染:指由物理性因素对食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危害②化学性污染: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化学合成物质而对食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危害③生物性污染:指自然界中各类生物性污染对食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危害3.中国食品认证:无公害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第十七章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农业现代化1.传统农业的特点:①技术停滞②粗放式耕作与劳动密集型精耕细作相结合,劳动生产率及其低下③封闭的、自我循环和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①建设起一个发达的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②建设起一个富裕的农村,提高农民收入水平③建设起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3.★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工业化战略、城市化战略、市场化战略、农业保护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第十八章农业可持续发展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在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发展条件下,采用不会耗尽资源或危害环境的生产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维护土地、水、生物、环境不退化、技术运用适当、经济上可行以及社会可接受的农业发展战略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①经济持续性②社会持续性③生态持续性3.可持续农业发展趋势:①追求农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②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③建立经济与生态良性循环体系④强化农业系统内的自养、自控功能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4.★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农业循环经济就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按照生态系统内部物种共生、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利用的生物链原理,通过工程与技术措施,强化农业生产各环节的联系,实现物质的优化配置和循环利用,从而减少物质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实现农业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可能会考大题:1.试分析当代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2.分析农贸市场和超市在销售农产品上的优劣势及发展趋势。

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

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

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名词解释农业再生产过程中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是农业的本质特征。

1自然再生产:指生物依靠自然环境和自身的生活机能而进行的自然生长发育过程。

2经济再生产: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人们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利用动植物的生理机能和改造环境条件所反复进行的社会生产过程。

在农业再生产过程中,自然再生产是农业再生产的自然基础。

3现代农业是市场农业。

市场农业是指由市场对农业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和对农业资源进行配置的农业。

规模报酬:是指随着投入生产过程的生产要素规模的扩大所引起的报酬的增量。

农业生产中,对土地的利用有两种方式:粗放经营和集约经营4粗放经营:是指在较低的技术水平下,将一定量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分散投于较多的土地,实行粗耕粗作,广种薄收,主要依靠扩大土地面积增加农作物总产量的经营方式。

总产量的增长主要靠扩大农业用地面积,土地的数量和土地的自然肥力对于农业增产特别重要。

5集约经营: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技术措施,进行精耕细作,主要依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农作物总产量的经营方式。

总产量的增长主要依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6人力资本:又称对人力资源发投资。

是指为提高人力资源的生产率,并期待未来有所收益而做的投资,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非物质资本。

7农业剩余劳动力:边际生产率为零或负值的农业劳动力。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表现为隐蔽性失业。

8信贷配给:就是在现行的利率水平下,借款人愿意借更多的款,而贷款人则不愿意发放更多的贷款,结果是信贷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

信贷配给是贷款人控制贷款风险的一种策略的手段。

9农业技术推广:是指利用试验、示范、宣传等手段,将所取得的农业科技成果转移到农业生产实践中,从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是对农业技术扩散的具体实施。

10农产品需求是指农产品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农产品的数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对国民经济有哪些贡献?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1、农业是国民经济其它部门赖以独立的基础;2、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普遍起作用的客观规律;4、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条长期起作用的经济规律。

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外汇贡献二、1、产权:是指财产主体(生产资料所有者与使用者)对财产(生产资料和生产经营收益)的权利,包括生产资料的的所有、使用和处置权以及收益的分配权。

2、农业家庭经营广泛存在的客观原因是什么?❖1.农业生产特性决定了农业与家庭经营必须密切结合。

❖2.农业自然条件的复杂多变性和农业生产的灵活性,决定了家庭经营是更为合适的组织形式。

❖3.家庭成员具有利益目标的认同感,劳动激励多样,使得农业家庭经营的管理成本最小。

三、1、农业现代化:即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物质装备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全面地改造农业❖1、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系统❖2、合理、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3、繁荣、富庶、文明的现代农村四、1、市场失灵:现实的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资源的有效配置。

这种情况被称为所谓“市场失灵”。

表现: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以及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

.2、公共物品:3、宏观调控:五、如何利用“绿箱”政策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绿箱”措施(Green Box Policies)是指由政府提供的、其费用不转嫁给消费者,且对生产者不具有价格支持作用的农业支持措施。

主要包括以下几项:(1)由公共基金或财政开支所提供的一般性农业生产服务。

(2)为保障粮食安全而提供的储存补贴。

(3)粮食援助补贴。

(4)单亲家庭农场补贴。

(5)一般性农业收入保障补贴。

(6)自然灾害救济补贴.(7)农业生产者退休或转业补贴。

(8)农业生产资源储备补贴(9)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性投资补贴(10)地区发展补贴六、1、可持续发展:①强调人类在追求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时,应当保持人与自然界的和谐,而不应当凭借人们手中的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追求这种发展权的实现。

②强调当代人在创造和追求当前的发展和消费时,应努力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人的机会平等,不能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享有的同等发展与消费的机会。

2、可持续农业:是指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基础的方式,并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性变革,以确保当代人类以及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农业。

3、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对现代“石油农业”模式的反思❖首先,石油农业的高能耗是极不经济的。

❖其次,石油农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第三,石油农业带来严重的生态破坏。

4、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①以生态可持续性为基础。

②以持续性技术为动力。

③以经济可持续性为主导。

④以社会的可持续性为根本目的。

第七章农业自然资源(1)集约经营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和技术措施,进行精耕细作,主要靠提高土地生产率来增加农产品总量的经营方式。

(2)集约度:西方经济学家把集约经营中追加生产要素投入的程度称作集约度,集约度的最低限度是土地集约利用的粗放边际,而集约度的最高限度是集约边际。

(3)农业规模经营:在一定生产力水平和经营条件下,为获得最佳产出规模而投入适量生产要素,并使生产要素合理组合充分利用,以获取最佳经济效益。

(4)级差地租是等量资本投入到条件较优(包括土地肥沃程度较高或地理位置较好)地土地上,或者生产率不同地各个资本连续投入到同一块土地上而产生的超额利润。

前者叫级差地租I,后者叫级差地租II。

思考题1,什么是土地资源?农业土地资源具有哪些特点?答:土地资源是最重要的农业自然资源,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或替代的基本要素农业土地资源:是指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中已经开发利用和尚可开发利用的土地数量和质量的总称,包括耕地、荒地、森林、草地、丘陵、江河、湖泊及滩涂等。

特点:1、面积的有限性和供给的稀缺性2、位置的固定性和收益的级差性3、效用持续性与报酬递减的可能性第八章:农业劳动力资源人力资本:又称“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是指为提高人力资源的生产率,并期待为了有所收益而进行的投资,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非物质资本。

思考题:农业劳动力资源有何特性?❖ 1. 在农业生产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 2. 决定农业发展和经营规模及农业以外各产业部门发展规模与水平。

❖ 3. 分散性与集中劳动。

❖ 4. 农业劳动力必须掌握多种技术和技能。

❖ 5. 受多种自然因素和生态环境的制约。

人力资本投资形式有哪些?❖用于教育和培训的费用用于医疗保健的费用个人和家庭用于变换就业机会的迁移费用✧第九章农业中的资金农业资金的运动规律是什么?农业资金依次经过流通过程、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三个阶段,相继采取货币资金、生产资金、商品资金三种职能形式,最后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实现价值增值。

农业财政资金投入的理论依据与原则是什么?❖1、农业公共产品需要财政投资来提供。

❖2、农业技术进步导致生产者福利及收入分配的变化需要财政投入来均衡。

❖3、农业生产的外部性需要财政投资来校正。

❖4、农业的持续发展需要财政投资来支持与保护。

效率原则;公平原则;稳定原则;持续原则;统筹兼顾原则。

第十章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农业科技进步是指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不断创造、掌握和应用生产效率更高的科学技术,以替代生产效率较低的技术的过程。

思考题❖如何理解农业科技进步的动力?❖内在原因:❖产量目标❖质量目标❖利润目标❖农产品竞争力目标❖❖外部原因:❖农村产业结构变革❖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农业教育在农业科技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地位:❖农业教育的内涵❖人力资本理论与科技进步❖农业教育是农业科技进步的基础❖作用:❖农业教育为农业科技进步提供保障❖农业教育培养科技研发人才❖农业教育培养科技应用人才第十一章农产品市场供求农产品需求是指农产品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农产品的数量。

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是指某种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化的反应灵敏度,或者,农产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对其价格变动百分率的比例。

农产品供给是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可能出售的某种商品农产品的数量。

农产品的供给弹性是指某种农产品的市场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化的反应灵敏度,即农产品供给量变动的百分率对其价格变动百分率的比率。

思考题影响农产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价格水平人口的数量与结构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文化习俗消费者对农产品未来价格的预期政府的消费政策农产品供给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农产品价格❖农业资源极其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农产品生产者数量❖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农产品生产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其他因素(如社会经济环境、政府的法令和政策等)什么事蛛网理论?蛛网理论:是指随着市场价格的波动,供给量和需求量围绕平衡点呈蛛网状波动的理论。

(1)收敛型蛛网(2)发散型蛛网(3)环型蛛网第十二章农产品市场体系与农产品物流❖农产品期货市场:期货交易是指按照一定的条件和程序,由买卖双方在交易所内预先签订产品买卖合同,而货款的支付与货物的交割则要在约定远期进行的一种贸易形式,属于信用交易范畴。

思考题: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功能有哪些?P224 商品集散功能价格形成功能信息中心功能调节供求功能综合服务功能试分析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与作用?规避风险功能发现价格功能风险投资功能资源配置功能作用1.调节市场供求,减缓价格波动2.能增强企业经营的计划性,提高管理水平3.可节约社会劳动和资金占用4.能提高市场的交易效率5.有助于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6.有利于促进农产品市场向国际化发展第十三章农产品价格1.农产品的价值是农产品价格形成的基础。

农产品价值由农业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为维持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即劳动报酬(V)以及劳动者为扩大再生产和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即为盈利(M)三部分组成,也即农产品价值=C+V+M。

2.农产品季节差价是怎样形成的?怎样计算?1)季节差价主要由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方面,同种农产品在不同季节的生产费用和产量不同,导致单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不同,从而产生季节差价;另一方面,由于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和消费的常年性,从生产到消费之间需要进行农产品的储存,储存过程的费用和自然损耗要通过季节差价得到补偿,季节差价因此产生。

2)计算公式:见书本第259页3.什么是剪刀差?剪刀差是指在工农产品的交换中,工业品的价格高于其价值,农产品的价格低于其价值,两者的差额呈剪刀状的变化趋势。

其实质是工农产品的不等价交换。

第十五章农业宏观调控1.什么是外部性?外部性是指某种经济活动对社会上其他成员产生影响,经济主体却没有承担相应的成本或获得相应的收益。

2.什么是农村产业政策?农村产业政策是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调整和改善农村产业之间的关系,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

3.什么是农村综合生产能力?农村综合生产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通过具体生产过程的组织、农业生产诸要素的综合投入可以达到的相对稳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综合产出的能力。

4.农业宏观调控的内涵是什么?农业宏观调控是指以政府为主体,着眼于经济运行的全局,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农业资源的配置从宏观层次上进行调节和控制,以促进农业经济总量均衡、结构优化、要素合理流动,保证农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5.农业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制定合理的农村产业政策2)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3)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4)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5)健全农产品储备调节制度和农产品风险基金制度6)保护和建设农业生态环境7)完善农业宏观调控法律体系第十七章农业产业结构和结构调整1.什么是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指整个社会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产业部门的构成、比例关系及相互联系。

2.什么是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结构通常称为农业生产结构,有时也简称为农业结构。

它是指一定区域(国家、地区或农业企业)内,农业系统内部各类产业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即种植业、林业、渔业和畜牧业的组成及所占比重。

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是什么?1)基本原则:市场导向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协调发展原则、效益最佳原则2)主要方向: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发展健康养殖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推进生物质产业发展4.什么是粮食安全?粮食安全与食物安全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见书本上第337页—338页第十八章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市化1.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布局区域化2)生产专业化3)企业规模化4)经营集约化5)产品商品化6)服务社会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