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对研究型大学发展的思考
国科大毕业生好就业吗
国科大毕业生好就业吗国科大是指中国科学院大学,是中国最著名的研究型大学之一,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
以下是我对国科大毕业生就业情况的一些观点。
首先,国科大的学术声誉和研究实力使得其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备受青睐。
国科大毕业生在科研、技术创新和学术研究方面有着扎实的基础和广泛的知识面,能够在各个领域中展现出卓越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因此,很多高科技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都愿意聘请国科大毕业生作为他们的研究人员和专业人才。
其次,国科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
在国科大的学习生活中,学生有很多机会参与科研项目、实践实习和实验课程,能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良好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这使得国科大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备了实际操作、问题解决和团队协作的能力,能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并做出贡献。
此外,国科大还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培养了毕业生的领导才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在国科大的学习生活中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科技竞赛和学术讲座,培养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这使得国科大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备了较强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领导才能,能够在团队中协调工作和发挥自己的作用。
最后,国科大为毕业生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支持和资源。
学校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为毕业生提供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实习实训和就业信息等方面的支持。
学校还与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渠道。
这使得国科大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总的来说,国科大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有着较好的优势。
学术声誉、创新能力、综合素质以及就业支持和资源的提供使得国科大毕业生能够在就业市场上脱颖而出,并取得不错的职业发展。
然而,就业成功与个人的努力和能力密切相关,毕业生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职场的挑战。
研究型大学
研究型大学研究型大学是指以科研为核心,并以教学、创新和服务为辅助的高等教育机构。
这类大学注重知识的创造、发现和传播,以培养科研人才为使命,同时兼顾教学和社会服务。
研究型大学通常具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设施,包括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中心等。
它们拥有众多的教授和研究人员,以及一定数量的研究生和博士生。
这些学者们致力于开展原创性的科学研究,探索新的理论和技术,拓展学科的边界。
研究型大学的教学水平也非常重要。
教授们通过科研成果和专业知识,将最新的发展和创新带到教学中。
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研究型大学也肩负着社会服务的责任。
它们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合作,为社会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咨询和解决方案。
研究型大学还培养出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研究型大学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它们是推动科技创新和知识进步的重要力量。
研究型大学通过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教育培养出了很多杰出的科学家、工程师、医生和创新创业者,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
与此同时,研究型大学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科研经费和资源的供给是一个关键问题。
高质量的科研需要大量的投入,包括实验设备、科研经费和人才支持。
其次,培养出高水平的科研人才需要长时间的投资和培养。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研究型大学需要加强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共同为科研和教育提供充足的资源和支持。
此外,研究型大学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国际顶尖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推动科学研究的国际化。
总之,研究型大学在培养人才、推动科研和服务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是知识创新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我们应该重视和支持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我国新型研究型大学校园空间初探
0 引言大学是现代社会中最主要的知识生产机构,知识生产模式变革是大学演进的根本内驱力。
英国学者迈克尔·吉本斯在1995年出版的专著《知识生产的新模式:当代社会科学与研究的动力学》中论述了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模式Ⅰ”即过去的知识生产模式,是纯学术的、学科导向的,可以理解为在缺乏具体的应用导向下,在象牙塔里发掘新知识;“模式Ⅱ”的知识生产是面向现实需求、面向产业应用的,可以理解为在应用情景中进行知识生产,研究的问题来自实际需求或某个具体问题。
“模式Ⅰ”向“模式Ⅱ”的转型,推动了新型研究型大学(accelerated research universities),也称为新兴大学(university startups)的发展。
新型研究型大学强调学科交叉,注重工程和技术、知识转移和应用开发,以及与产业的合作,在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构建高等教育新发展格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 我国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概况与校园建设1.1 发展概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和变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998年“985计划”实施后,很多大学将定位调整为研究型大学,之后研究型大学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研究型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
因顺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构建高等教育新发展格局的需求,在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各地崛起了一批新型研究型大学。
2010年创立的南方科技大学,开启摘要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推动了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近三十年来,世界各地涌现了一批颇具实力的新型研究型大学,我国也出现了以南方科技大学和上海科技大学两所“双一流”大学为代表的多所新型研究型大学。
我国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在校园规划建设上因地制宜、因校而异、各具特色,在校园空间上又体现出相当的共性:在空间建构上体现了集约化的校园格局特征和复合化的校园功能特征;在空间情境上致力于建构高效的科研—教学—学习连结体与宜人的生活—交往—学习共同体。
211250699_服务国家战略需求_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教融合办学的制度逻辑与发展
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实践与探索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n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S&T, and Talent Training引用格式:吴岳良, 王艳芬, 肖作敏, 等.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教融合办学的制度逻辑与发展实践.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3, 38(5): 685-692,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230418002.Wu Y L, Wang Y F, Xiao Z M, et al. Serving national strategic needs, cultivating top innovative talents—Institutional logic and developing practice of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running integr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ducation. 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23, 38(5): 685-692,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230418002. (in Chinese)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教融合办学的制度逻辑与发展实践吴岳良王艳芬肖作敏苗建明杨国强李浩然徐中平牛晓莉董纪昌金德鹏黄辉林晓刘继安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专章部署,并特别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科教融合是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中国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路径研究
中国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路径研究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也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投入。
中国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成为了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
本文将探讨中国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路径,旨在提供有关决策者和教育工作者参考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中国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路径首先需要明确目标和定位。
这些大学应该有明确的使命和发展愿景,以促进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为核心,为国家的需求和社会的进步提供智力支持。
同时,这些大学也应该注重人才培养,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其次,我们应该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
优秀的教师是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核心。
针对当前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引进国内外优秀教育资源,形成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此外,我们还应该优化教师的激励和评价体系,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发展机会,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教师。
第三,大学的科研环境和科研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需要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和资源支持,包括实验室设施、科研资金以及科研课题等。
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增加科研成果的社会效益。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加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学术自主权。
学术自主权是保证学术自由和学术独立的基础,也是培育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
中国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该加强学术评价体系的改革,注重对学术成果的质量而不只是数量的评价。
同时,我们还应该鼓励学术交流与合作,打破学科、学校和地区间的壁垒,提高学术界的整体水平。
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国际化发展力度。
中国已经与世界各国有着密切的教育交流与合作,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该加强与国际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
我们还应该加强留学生的招收和培养工作,吸引更多国际优秀人才来华学习和研究。
最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投入。
政府应该加大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投入力度,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财政支持。
中科院高等研究院
中科院高等研究院中科院高等研究院,全称中国科学院高等研究院(简称CASIP),是中国科学院直属、以集聚国内外高水平科技人才、开展前沿交叉研究为主要任务的创新型研究机构。
下面是关于中科院高等研究院的700字介绍。
中科院高等研究院成立于2014年,是中国科学院为推进自主创新、培养高层次人才、增强科学家国际竞争力而设立的创新平台。
中科院高等研究院宗旨是通过开展创新性、前沿性的交叉研究,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学家,促进科研人员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交流,推动中国科学事业的卓越发展。
中科院高等研究院以打破传统学科壁垒、跨学科交叉为特色,强调开放、灵活的合作机制。
该院旨在培养青年科学家的创新能力,有效解决国家重大科学问题,并推动相关科学研究结果快速转化为现实产出。
通过开展前沿交叉研究,中科院高等研究院旨在推动不同领域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合作,提高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
中科院高等研究院设有多个研究所,每个研究所聚焦不同的研究领域。
例如,光子学研究所致力于光学与光子学领域的研究,通过开展光子学交叉研究,推动光学与光子学在信息技术、生物医学、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化学与材料科学研究院聚焦于化学与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开展跨学科的研究,推动化学与材料科学的创新发展。
中科院高等研究院强调导师制和跨学科培养,为青年科学家提供优质的导师团队和广泛的学术资源,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该院鼓励科学家之间的跨学科合作,促进不同学科领域的交流与碰撞。
中科院高等研究院为青年科学家提供一个开放、自由的研究环境,鼓励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尝试创新的想法,并与其他科学家合作解决科学问题。
中科院高等研究院致力于成为我国首屈一指的前沿交叉研究机构,培养出一批国际一流的科学家,推动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
通过国际合作、学科交叉、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努力,中科院高等研究院将为我国科学家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推动中国科学的进步和创新做出贡献。
博学笃志格物明德——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创办的第一所研究生院,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个双学位博士。
2012年6月,教育部批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4年,国科大开始招收本科生,形成了覆盖本、硕、博三个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
截至2017年12月,国科大有专任教师3000余名,其中两院院士15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60人;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有在岗研究生指导教师10170名,其中两院院士238人,博士生导师6000余名。
截至2017年12月,国科大有在学本科生1447名;在学研究生4.7万名,其中博士生占52%,博士生数量位居全国第一,理学博士生占全国三分之一;在学外国留学生1571人,来自91个国家,其中外国博士生1011人,外国博士生数量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院校巡礼 Institutions Parade国科大以“科教融合、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国家”为办学理念,与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包括所、院、台、中心等,以下简称“培养单位”)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科研工作等方面高度融合。
学校由京内四个校区(玉泉路、中关村、奥运村、雁栖湖)、京外五个教育基地(上海、武汉、广州、成都、兰州)和分布在全国的116个培养单位组成。
近年来,国科大不断深化科教融合体制机制改革和组织建设,与各培养单位“共建、共治、共享、共赢”。
截至2017年,除7个校部学院(系)外,还依托京内外高水平培养单位,相继成立了38个科教融合学院,其中京内23个,京外15个。
国科大是中国科学院“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任务的重要承担者,是完成“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战略使命的重要依托。
学校的核心使命是利用科教融合平台,遴选中国科学院最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提供给研究生和本科生,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为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贡献。
研究型大学要兼顾“四个平衡”
研究型大学要兼顾“四个平衡”王德滋,岩石学家。
1927年6月生于江苏泰兴。
195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曾任南京大学地学院院长、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地质学与地球物理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近年来,王院士在多个场合呼吁,研究型大学的首要任务是育人,在新形势下要特别注意处理好“教学与科研”、“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和“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四个平衡。
不久前,王院士就此话题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记者:很多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都受困于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的关系,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
作为一名曾经担任过南京大学副教务长和副校长的老教育工作者、科学家,您认为大学应该如何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王德滋:当前,国内一些高校在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上存在不少问题,不同程度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
说到怎样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首先涉及我们如何理解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理念。
何谓研究型大学?国内外有多种不同角度的分类法。
“研究型大学”这个概念,是由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1994年提出的。
按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2005年的分类方法,研究型大学的主要特征,一是要具备从学士到硕士、博士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二是每年至少培养出50名博士并授予学位,三是承担较多的重点科研项目,每年获得联邦政府经费资助不少于4000万美元。
近代以来,创办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许多中国教育家孜孜以求的目标。
吴有训先生是我国最早提出研究型大学办学思想或办学理念的教育家之一。
吴先生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三四十年代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理学院院长,曾培养出钱伟长、钱三强、朱光亚等物理界精英。
抗战胜利后,吴先生任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校长。
那个时期吴先生就曾鲜明地提出:要“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在吴先生看来,研究型大学有两个标志,一是大学的科学研究要达到国际水平,二是大学的科研与教学要紧密结合。
从学术引领到科技创新——中国科学院学部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的实践与启示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国科学院学部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的实践与启示■ 李雪 魏秀 高洁雯 赵剑峰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 北京 100190作者简介:李雪,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副研究员,E-mail:**************.cn ;魏秀,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副研究员;高洁雯,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业务主管;赵剑峰,通信作者,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数理化学办公室副主任,E-mail :***************.cn 。
摘要:[目的/意义]组织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是促进科学技术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是占领未来科技制高点的重要举措,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方法/过程]本文以中国科学院学部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工作为案例,梳理了学部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的历史沿革及重要举措。
[结果/结论]本文提出了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工作的发展方向,为我国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学部 学科发展战略研究 历史沿革 发展方向分类号:G251DOI: 10.19318/ki.issn.2096-1634.2022.03.111 引言学科是科学知识和科学活动的基本单元,其发展和演化是知识创新的突破口,是推动知识创新乃至科技进步的重要基石。
学科作为知识体系结构分类和分化的重要标识,既在知识创造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也在知识传承中发挥主体性作用[1]。
研判学科发展的大势、前瞻学科发展的方向、谋划学科发展的布局,对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主要提高自主创新和实现跨越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
不断制定学科发展的战略,可为把握科技前沿、抢占新一轮增长制高点提供重要支撑。
例如,德国物理学会出版的《物理学研究:课题、意义和前景》中[2],研判了物理学发现的前沿和重点;美国国家科学院出版的《无尽的前沿:科学的下一个75年》(The EndlessFrontier: The Next 75 Years in Science )中,指出未来将有更多的来自生命科学、物理科学、信息科学和工程科学等其他领域的知识和工具在融合科学中发展;美国克雷(Clay )数学研究所提出了7个“千禧年大奖问题”[2],引发对数学领域7个重要难题的关注,这与1900年德国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 )在巴黎提出的23个数学问题形成呼应;日本文部科学省发布了《2020科学技术白皮书》(《令和2年版科学技術白書》)。
什么是研究型大学
什么是研究型大学在世界范围内对研究型大学追根究源,最早当属发轫于1810年成立的德国柏林大学,它开创了大学“研究与教学的结合”的先河;后由留德学者将其引入美国,以1876年创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为现代意义上研究型大学诞生的里程碑,经过100余年发展,到1994年在美国已达125所,它们所取得的成就使其在全美乃至世界科学与高等教育界居于主导地位。
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是理论界对以其概念为核心问题之一的探索进程。
什么是研究型大学?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描述,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利用人们观念中对研究型大学的常识性判断或向往性设计,预设大家对研究型大学概念形成基本认识而直接进入相关观点的阐述,回避了对研究型大学概念的理性分析;另一类是通过列示研究型大学特征,采用描述性定义概念的方法,以具有相应特征的大学即为研究型大学;还有一类是借助评介国外研究型大学的特点或评价指标,其中一些做了一定的改造,得出演绎性的研究型大学概念。
这些有关“研究型大学”概念的描述和把握,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研究型大学”的内涵,有助于我们深化、丰富对研究型大学概念的探索与认识。
在相关的国外研究成果和国内可喜探索的基础上,可以认为,研究型大学是以创新性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
显然,这样的定义是从三个方面来界定研究型大学的基本内涵。
从社会职能方面看,研究型大学是“以创新性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的大学。
自纽曼“大学是传授知识的场所”的断言与中世纪巴黎大学模式,经威廉〃洪堡“大学也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构”的创见与柏林大学模式,到范〃海斯“大学还是提供社会服务的部门”的新识与威斯康星大学模式以来,大学在历史延展中承担了育人、科研、服务的职能。
作为大学一个种类的研究型大学,自然具有这样的共性,然而研究型大学不是零散、简单、自发地履行这些职能,而是系统、综合、自觉地释放着独特效能。
研究型大学的发展
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快速进步,研究型大学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就研究型大学的定义、特点以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研究型大学的定义与特点研究型大学是指以科学研究为主要职责,兼具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综合性学府。
相对于以教学为主的本科院校,研究型大学在科学研究方面更为突出,注重知识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水平的科学研究研究型大学注重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积极开展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研究项目,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人才。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学术声誉,也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2. 多样性的学科设置研究型大学通常涵盖多个学科领域,旨在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学术选择。
这些学科的设置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并促进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与融合。
3. 开放的学术环境研究型大学注重学术自由和学术独立性,鼓励学术争鸣和学术交流。
学校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源,包括图书馆、实验室等,并积极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学术讲座和交流活动,为学生和教师搭建广阔的学术平台。
二、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趋势研究型大学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和作用,正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的重点。
以下几个方面是研究型大学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1. 加强科研力量和创新能力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研究型大学将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力量,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学校将注重培养具有科研潜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增加科研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并加强与企业、科研机构等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
2. 提高国际化水平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研究型大学将不断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学校的国际化水平。
学校将推动教师和学生的国际学术交流,加强科研成果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吸引优秀的国际学生和学者来校交流与研究。
3. 培养复合型人才研究型大学将注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中高端培训模式的新探素
的科 学 化是 中 国科学 技 术 大 学继 续 教 育 战略 转 型 的
核 心 竞 争 力 。教 育研 究的 科 学化 使 高 端 培训 能够 成 为 处 在 社会 各 阶 层 领军 地 位 的 人士 学 习 和提 高 的 真 正 机 遇 。 高端 培 训 的培 训 对象 对 学 习 的 内容 有 着特 殊 的 要 求 ,他 们具 有 的 “ 高 ”特 点 决定 传 统 的教 三 来 ,随 着 党 和 国 家 对 创 新 型 社 会 建 设 的 进 一 步 推 学 不 能 满足 他 们 自身发 展 以 及社 会 发 展对 知 识 的需 进 ,以及 终 身教 育 体 系 的不 断 完 善 ,高 端 培 训 呈现 求 。认 识 到这 一 根 本矛 盾 ,中 国科 技 大学 的高端 培 系列新 的特 点和 发 展趋 势 。 . 训 高 度关 注 国内 外 经济 形 式 、政 策 法规 ,响 应党 和 中 国 科 学 技 术 大 学 作 为 国 内 顶 级 学 府 ,在 继 国家 的号 召 ,听 取政 府 官 员 、专 家 学者 和 社 会各 界 续教 育 领 域 ,不 断 根 据我 国经 济 社会 发 展 的 实 际情 认 识 进 行座 谈 ,共 同研 讨 、开发 社 会 急需 的 培训 课 知 况调 整 工 作 重 点 ,深 化 教 育改 革 ,促 使 继 续 教 育逐 程 ,实现对 高 端群 体具 有针 对性 的 “ 识 援助 ” 。 针对 当前 国 内外 严 峻 的 经济 形 势 ,遵 照我 国 实 渐淡 出成 人学 历教 育 ,而 集 中精 力 于非 学 历 、非 学
3
口 稿
中国科 大继续 教 育的 品牌 。 论坛”作为此次培训班案例教学和讨论的重要组成 ( ) “ 训+网络教 学”模 式 一 培 部分 。深圳虚拟大学园、深圳高新办、深圳高新技 2 0 年 ,麻 省理 工学 院 启动 了开 放 式课 程材 料 术企 业 孵化 器等 科技 成果 转 化链 上 的众 多单 位和 企 01 ( T O e C us r,简称 MI W )计 业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 ,共同探讨经济危机下高新 MI p n o re Wae T OC 培 /+论 J 划 ,即充 分利 用信 息 网络 技 术 ,把麻 省 理工 学院 各 技 术 企 业 发展 的 挑 战和 机 遇 。 “ il 坛 ”的 模 式 为政 府 学 员和企 业 学 员提供 了了解 最新 科技 、经 济 发展 状 况的 渠 道 ,构建 了他们 之 间沟通 和 交流 的 平 台 ,使地 方 政府 、高校 、企 业之 间的交流 与合作 紧密 地结 合起来 。 ( ) “ 训+论坛 + 目对接会 ”模 式 三 培 项 中 国科技 大 学 的高端 培 训在 针 对企 业 家的 培训 项 目中 采用 “ il 培 J+网络 教学 ”的 教学 模 式 ,这 种 I 为 了进 一 步 增 强 高端 培 训 的 效 果 ,提 升 高 端 培养模式以 “ 中科 大 浙 商 CE0培 训班 ”为 代 表 。 培 训 的价 值 ,中 国科技 大 学 高端 培 训 在 “  ̄l 培 l+论 l “ UI 培 I +网络 教学 ”的 教学 模 式 作 为一 种 基于 网络 坛 ”模 式的 基础上 ,进 行 了 “ l+ 培il论坛 + 目对接 l 项 支 撑的 高端 培训 模 式 ,充 分发 挥 了我 校 网络 教 育的 会 ” 高端 培训 模 式的试 验和 探索 ,以创造 性 地 工作
研究型大学
研究型大学研究型大学是一种以科研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机构,致力于推动学术研究的进展,并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在研究型大学中,学生们有机会参与各种科研项目,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此外,研究型大学还注重教学和学术交流,为学生和教师搭建了广阔的学术平台。
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对于社会和经济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社会生产和创新发展中,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提供重要支持。
研究型大学培养的创新人才也是社会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他们具备广泛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能够为社会和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然而,研究型大学的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科研经费是研究型大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科研项目需要大量的投入,包括设备、人力和经费等。
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下,科研经费的获取变得更加困难。
其次,人才培养是研究型大学的核心任务。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另外,高校之间的竞争也加剧了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压力。
为了在学术和创新领域保持竞争力,研究型大学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科研和教学能力,并吸引优秀的师资和学生。
针对这些挑战,研究型大学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大学可以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寻求更多的科研资金和项目支持。
其次,大学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此外,大学可以加强与国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扩大科研影响力和国际合作,提高学术水平。
最后,大学可以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增加科研经费的自给自足能力,减轻对政府资金的依赖。
综上所述,研究型大学在促进科研和创新、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研究型大学的发展需要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但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改革,研究型大学可以不断进步和发展,并为社会和经济的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字数:399】(即将进入下一篇,请稍等。
)研究型大学是一种致力于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高等教育机构。
中国研究型大学研发资源及相关制度问题研究——以清华大学为例
2021年第1期高教探索HigherEducationExploration中国研究型大学研发资源及相关制度问题研究———以清华大学为例郭涵宇 肖广岭收稿日期:2020-07-17作者简介:郭涵宇,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肖广岭,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100084)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科技创新的社会条件与中国的相关问题研究”(17BZX005)的成果之一。
摘 要:研发资源及其相关制度是研究型大学特别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必要条件。
同国外一流大学的普遍情况相比较,可以明确国内研究型大学在相关条件上存在的问题与可改善之处。
通过对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国内研究型大学一线科研人员的半结构化访谈,运用编码分析方法提出和阐释了当前中国研究型大学研发资源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研发制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研发基础性经费占比较低,科研项目资源分配存在不公平现象,管理体制落后影响对人才的吸引力,科研管理队伍与制度建设存在不足,科研评价与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与国外先进研究型大学的比较,提出了解决和改善相关问题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研发活动;研发资源条件;研发制度条件;编码分析;清华大学 一、引言研究型大学研发活动一般指大学中拥有知识和技术的科研人员,在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开展的一系列具有系统性、目的性和计划性的创新活动的组合。
科研人员在开展这类活动的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大学内外各种社会条件的影响与制约。
在各类条件中,涉及科研资金的资源类条件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制度类条件是重要的影响条件,二者既有所不同又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并影响着研究型大学的研发活动。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正式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并确定“双一流”建设目标。
国科大在读证明
国科大在读证明国科大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的一所研究型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
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深造,接受优质的教育和培养。
以下是我对于国科大在读生活的一些真实感受和见闻。
我选择进入国科大是因为这里拥有世界一流的科研资源和优秀的师资力量。
在这里,我可以接触到最前沿的科学研究成果,与顶尖的科学家们交流思想,深入了解各个学科的最新进展。
这种学术氛围让我感到无比激动和兴奋,也让我对未来的科研道路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国科大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我入学的第一年,就有机会参与到了一个科研项目中。
虽然刚开始时感到有些吃力,但是在导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逐渐掌握了实验技能和科研方法,也取得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
这个过程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培养了我的科研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科研,国科大还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学校每学期都会组织各类学术讲座、学术报告和学术交流活动,让我们有机会与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拓宽我们的学术视野。
同时,学校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培养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国科大的校园环境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校园宽敞而美丽,绿树成荫,花香四溢。
每天走在校园里,我都能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氛围,这种氛围给予我学习和思考的空间,也让我觉得身心愉悦。
在国科大的生活中,我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同学和朋友。
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和背景,有的是理工科的研究生,有的是社会科学的学者,有的是外国留学生。
通过和他们的交流和合作,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也开阔了自己的眼界。
这种多元化的交流和合作让我觉得自己不仅仅是一个学科的学生,更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总的来说,国科大给予我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的平台。
在这里,我不仅能够获得优质的教育和培养,还能够与顶尖的科学家们交流和合作,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
我相信,在国科大的培养下,我将能够成为一个有追求、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的科学家。
我将努力学习,积极参与各种学术活动,为科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交叉建设探析——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
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交叉建设探析——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作者:程妍裴旭来源:《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程妍1 裴旭2(1.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52;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安徽合肥230026)作者简介:程妍(1975—),女,安徽六安人,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讲师,博士.裴旭(1969—),男,安徽长丰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综合信息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编号:SK2012B050)、安徽大学文科青年基金项目“研究型大学建设——跨学科研究的视角”(编号:02303304)和安徽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项目(编号:33190015)的阶段性成果.摘要:在阐明学科交叉内涵的基础上,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剖析该校学科交叉的特色,并详细分析火灾科学这一典型的交叉学科的成长过程,以期为研究型大学的新兴学科培育及学科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学科;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研究型大学中图分类号: G640文献标识码: A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是高度分化基础上的综合,当代科学技术越来越呈现出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以及系统化、整体化的发展态势,学科交叉在推动传统学科发展的同时,已经成为提高科研原创力的重要途径。
作为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研究型大学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学科是大学的基本构建单元,学科建设是研究型大学的核心和根本,学科交叉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
促进学科交叉对于培育新兴学科、完善学科结构、提升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原创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剖析该校学科交叉的特色、成果、阻碍,这对于寻找新的学科生长点,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一、学科交叉概述所谓学科,是指按照学术的性质而分成的科学门类,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社会科学中的语言学等。
托马斯·库思从科学整体性的视角,把有无范式——即从事同一个特殊领域的研究学者们所持有的共同的信念、传统、理论和方法,作为—门学科的形成标准。
研究型大学的特点及其发展
研究型大学的特点及其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也越来越多元化。
其中,研究型大学作为一种重要类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今天我们将探讨研究型大学的特点及其发展。
一、研究型大学的定义研究型大学是指以研究为主导,旨在为社会提供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教育培养的高等教育机构。
它注重科学研究,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究,培养并拥有一批高素质的科研人员。
同时,它也注重教学,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二、研究型大学的特点1. 注重研究研究型大学的最大特点就是注重研究。
在研究型大学里,研究活动是最为重要的,研究成果也是衡量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这也是研究型大学跟综合性大学的最大区别。
2. 科研环境优越研究型大学在科研环境上投入资金也是比较多的。
它拥有一系列的实验室、图书馆、科研楼等科研设施,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优良的科研环境。
3. 教学质量高研究型大学在教学方面也是相当重视的。
在这里,学生的教育培养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是思维方法以及科学素养的培养。
研究型大学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加灵活多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素质也更加高端。
三、研究型大学的发展1. 进一步加强研究研究是研究型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因此,在研究流程、科研环境、研究经费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投入,增强研究实力。
2. 建立完善的科研机制研究型大学需要建立完善的科研管理体系,规范科研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研究立项、科研经费管理、科研成果产值化等。
3. 不断提升教师素质研究型大学需要具有很高的教师素质,因此需要加强教师培训和考核,建立健全的教学质量监测机制和评价体系。
4. 加强国际化发展研究型大学应该加强国际化办学模式,与国外学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引进优质的教学和科研资源,提升学校的国际竞争力。
总之,研究型大学在科研、教学方面的发展都是比较稳步的。
通过越来越多的资金、越来越好的设施,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研究型大学的未来一定会更加光明。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是我国教育系统的一所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等学府。
成立于2012年,中国科大是由中国科学院直属,以培养具有突出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为目标的研究型大学。
中国科大的创建旨在深入推进中国科学院人才培养改革,推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为国家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人才做出贡献。
中国科大秉承“立德树人、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具备独立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导者为导向,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水平人才支撑。
中国科大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师资队伍精良。
学校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积极引进和培养年轻优秀的学术骨干,形成了一支兼具学术造诣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师资团队。
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在国内乃至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中国科大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术平台和科研资源。
同时,学校也着力加强科研创新,推动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科大致力于国际化发展,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与多个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与国外一流大学开展了联合培养和学术交流项目,吸引了众多海外优秀学子来校深造。
通过国际合作和交流,中国科大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发展机会。
中国科大在各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学术成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不仅在基础研究领域有着重要贡献,也在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突破。
学校的科研实力和学术声誉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作为中国科学院直属的高等学府,中国科学院大学将继续秉承“求是创新、兼收并蓄”的理念,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导者,为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国科大对中科大的影响
国科大对中科大的影响国科大对中科大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1.学术影响:国科大与中科大都是中国在科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的高等学府。
国科大的崛起使得中国的科研力量得以更加集中和强大,加强了国内科研团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中科大作为具有丰富学科组合的一流学府,与国科大的合作促进了双方在学术研究上的互补与创新,更好地为国家科技发展提供了支持。
2.人才培养:国科大的发展,为中国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科研人才。
这些人才不仅来自国内,还包括一些海外的留学生和学者。
一部分优秀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毕业生选择进入中科大从事研究工作,为中科大带来了新的思维和研究成果。
这种双向的人才交流使得中科大在学术研究和科学创新上更加具有竞争力。
3.学科建设:国科大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各个学科领域均有涉及,涵盖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管理学等多个领域。
国科大的学科建设对中科大的学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各个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使得中科大在一些学科领域的研究能够更加广泛并深入,提升了中科大的综合实力和学术声誉。
4.国际影响力:国科大与中科大在国际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得到了提升。
国科大积极参与国际知名科研机构的合作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为中科大创造了更多的国际合作机会。
这种国际交流促进了中科大与国际科研界的互动和对接,提高了中科大在国际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方面的地位。
国科大对中科大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学术影响、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都推动了中科大的发展,使其在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领域更加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
这种影响不仅对中科大本身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中国的科技创新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O I 编码: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7 — 0 0 7 9 . 2 0 1 3 . 1 6 . 0 0 1
教 育理论探 索
中国科学院大学成 立对研究型大学发展 的思考
张玲玲 刘志 杰
摘要 : 中国科 学院研 究生院正式更 名为中国科 学院大学标志着中国科 学院同时承担 着国家最 高学术机 构和 最高学府的双重职能。
具科 教 融合 特 色 的世界 知名大 学 , 为 我 国的研究 生 教育继 续 创造 出更 多 的新经 验 , 为国家 的高层 次 人 才培 养作 出更 大 的
贡献 。 二、 中 国科 学 院大 学 的 优 势
院, 高端 的校友众 多。 高端 的校友 既有 院士 、 教授也有企业家 ,
因为 中科 院只 培养 研究 生 , 又是 全 国最早 最大 的研 究 生
院士 、 4 2 0 0 余 名博 士生导师 、 3 9 0 0 余 名硕士 生导师 、 4 个 国家 实验 室、 5 0 多个 国家 重点实验 室。 其办学 目标是通 过中国科学 院全 院上下 的共 同努力 , 把 国科大办成 以研究 生教 育为主、 独
位、 行政 隶属关系、 人员编制等方 面的体制机制不作改变 。 f l
中国科 学 院大 学以中国科学 院分布在全 国2 0 多个省 ( 市) 的1 0 0 多个 研究 所 为依托 , 以设 在北 京的大 学本部 为主体 , 以
分布 在上海 、 成都、 武汉 、 广州 、 兰州5 个研 究生 教育基地为延
计 算机等专业领域具有 明显 的学 科优 势。 在保持 自 然 科学基础
学 科优 势的同时, 近年来 还不 断加 强应用学 科 、 新兴交叉 学科 以及人 文、 社会科 学学科 的建设 。
5 . 丰富的校友资源
伸, 形 成了覆 盖全 国的研 究 生教育 网络。目前 有3 2 0面阐述了中国 科 学院大学的优势, 并研 究分析了中国科 学院大学成立对研究型大学发展带来
的挑 战, 在 此基 础上提 出了研究型大学应对 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的策略。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大学; 研 究型大学; 挑战 作者简介: 张玲玲 ( 1 9 8 1 - ) , 女, 满族, 吉林 白山人 , 大连理 工大学发展 规划处; 刘志杰 ( 1 9 5 5 一) , 男, 黑龙江哈 尔滨人 , 大连理工大
代化 研究 型高等 院校。 更 名后的 中国科学 院大学 , 其 研究生 教 育培养 管理及学位 授予权等 基本属性不作 改变, 现有的法人地
的。 良好 的设备 条件 给研 究 生进行 高水平 创造 性研 究 提 供了
基础 。
4 . 学科优势明显, 为研究生提供了 广泛的学习选择 和空间 中科 院在 理学 门类 的数学 、 物理 、 化学 、 天文学 、 地学 、 生 物学 以及工学门类的力学 、 材料 、 能源 、 电子与通信 、 自动控制、
培养还没有 自 己独特 、 鲜 明的培养文化 。 中科 院设 立国科大 的目
的之一就是 为了在培养文化 上大学化 , 让 研究生 经历一段与大
国建 设创 新型国家 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
一
、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介
中国科 学院大学 ( 英 文名 :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i n e s e A c a d e m y o f
S c i e n c e s ) 前身是 中国科学 院研 究生 院, 成 立于1 9 7 8 年, 是经国 务 院批准创办 的第一所研究 生院 , 是 国家教育部正 式批准成 立 的正规 高校 , 是 一所专 门从事博士 、 硕士研 究生 教育的新 型现
至世界 教育史 和科学史上 的一项重大事件 , 标 志着 中国科学 院
同时 承担着国家最高学术 机构和最高学府的双重职能 。 这对高
校 的发展 , 尤其是研 究型大学 的发展 提 出了前所 未有的挑战 。
只有正确 认识 和了解 国科大 的优势 , 分析其 带来 的新 挑战 , 科 学、 合 理地制订应对 策略才能使研究 型大学更 好地适应 未来我
学发 展规 划处, 教授 。( 辽宁 大连 1 1 6 0 2 4 ) 中图分类号 : G6 4 0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7 — 0 0 7 9 ( 2 0 1 3 ) 1 6 — 0 0 0 1 — 0 2
2 0 1 2 年6 月经教育部批复 同意, 中国科学 院研究 生院正式更
名为 中国科学 院大学, 简称 “ 国科大” 。国科大 的成 立是 中国乃
2 . 拥有雄厚 的师资力量 中国科学 院研 究生 院拥 有一支知识 结构合 理 、 年龄结 构优 化、 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骨干教师队伍 以及一大批学术造诣深 、 国际影 响大 、 国内公认的学术带头人 和导师队伍 。 此外, 还有大 量 国内外一流 的科学 家、 教育家以及著名教授 来校任教或进 行 学术交流 。 众 多的科学大 师 、 学术 巨匠登 台讲学使在 校研究生 感受到 “ 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体 验。 3 . 拥有一流的科研设 施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中科 院是 国内科研实力最 强 、 科 研设 施最 好的单位 , 大 多 数科 研 设 备是 国际上 最 先进 的, 其 中不少 在 国内是 独一 无二
当然也有高级管理人 员, 校友资源非常丰富。 虽 然国科大在学科 、 师资 等诸多方 面具 有 较强 的优 势 , 但 它仍不 具备大学 的一些 特点 。 首先 大学是个 大熔炉 , 恰恰正是 这样 的熔 炉造就了相对 自由、 开放 的氛围 , 正是这种 自由、 开放 的氛 围才造 就了中科 院所不具 备的大学特质 。 国科大 的研究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