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峰:语文素养及其培养
唤语文之魂育素养之花
唤语文之魂育素养之花语文,是我们美好生活的灵魂之窗。
在语文的广阔领域中,我们汲取养分,开出了素养之花。
素养之花的绽放,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我们教育事业的终极追求。
唤醒语文之魂,育成素养之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语文,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精神。
语文之美,是无法言表的。
古人云:“风翻檐雨潴泥、深有言、深峭香、馥郁鬆连美。
”这句诗词的美在于语言的凝练和音韵之美,更在于表现出了作者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悟。
语文之美,是文化的精神,是民族的灵魂。
我们应该传承和弘扬语文之美,使之在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扎根开花。
唤醒语文之魂,需要我们重视语文教育,关注语文教学。
语文教育,不仅限于传授文字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和审美情趣。
语文教学,不应该仅仅是灌输知识,更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唤醒语文之魂,需要我们以身作则,用心呵护学生的语文心灵,用心感悟文化的内涵,用心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引领他们感悟语文之美,培育他们的文化情怀。
育成素养之花,需要我们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语文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素养和品格。
素养之花的绽放,离不开学生的内心世界的净化和文化追求的升华。
只有在正确的思想引导下,学生才能领悟语文之美,才能真正懂得用心感受和品味文学作品,才能在心灵深处开出美丽的素养之花。
唤醒语文之魂,育成素养之花,需要我们注重语文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感悟能力,激发他们对语文的热爱和对文学的理解。
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唤醒他们的语文之魂,才能真正育成他们的素养之花。
唤醒语文之魂,育成素养之花,需要我们注重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优质的教学质量和显著的教学效果,是唤醒语文之魂,育成素养之花的基础和保障。
我们应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和进修,加强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分享,使之能够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持续提升,真正唤醒学生的语文之魂,真正育成他们的素养之花。
语文王云峰老师报告课件
如何基于课程标准开展高中语文教学首都师范大学王云峰“难”: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教材内容多,新课文多,篇幅长,而课时不足◆考试难度大,对考试内容总觉得心里没底◆必修、选修的关系不好把握◆新课标倡导的教学方式不好操作◆……现象高中新课程有效实施的核心问题整体理解课程,把握课程的性质和课程的核心目标突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突出语文实践,强调积累、整合,整体提升学生素养教学系统评价系统国家课程标准高考试卷考试大纲语文教材教学活动“整体理解课程”的含义◆整体理解课程的结构,正确把握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整体理解课程标准,把握语文课程目标最核心的内容◆根据本学校的实际,认真分析学生的学情,综合考虑学生高中三年学习、发展的需要,以现有的教材为基础,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二度开发”◆以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为主线,整体规划和设计语文学习的方式整体理解课程结构,正确处理必修和选修的关系 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首先,要将必修和选修的关系置于整个高中教育阶段的基本要求下去认识◆高中阶段是基础教育阶段,所以的课程,无论是必修还是选修,都着眼于培养公民的基础素养,都是为公民素养奠基◆其次,对学生群体而言◆必修课程着眼于培养所有学生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共同基础”◆选修课程则更关注如何适应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和发展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必修、选修都是基础课程◆必修是基础课程中的“共同基础”◆选修是基础课程中的个性倾向的满足◆必修和选修共同构建起的课程结构,更能适应现代高中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语文课程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对学生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从语文课程的基础学科的特征出发,应紧紧抓住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通过必修和选修的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高中语文课程结构整体理解课程标准,把握语文课程目标的内容核心◆课程标准中对课程核心目标的描述共20个字5组10个行为动词◆这些动词,集中地描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行为,从学习者的角度刻画里高中学生语文活动应该实现的核心目标◆高中阶段的核心任务,就是让学生经历这样的一系列语文学习活动,形成语文学习的能力,培养语文学习的习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用了5组共10个行为动词对总目标做了描述,突出了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和学段特征,呈现了高中阶段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结构框架、核心内容和形成、发展的主要途径◆“素养”是指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在不断的修习过程中培养起来的一种个性品质,包括内在的心理品质和外显的行为品质特征。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语文新课堂:内涵特征、关键要素和实践样态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语文新课堂:内涵特征、关键要素和实践样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构建了素养型课程目标,强调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的,并在真实的语言语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语文课程内容以“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六大学习任务群呈现,蕴含学科育人的丰厚意蕴,成为语文育人的方向旨归。
遵循时代规律,聚焦素养立意,我们将语文教学的现实境脉与儿童生活的真实情境建立联系,探索任务群视域下的语文新课堂,从内涵特征、关键要素及实践样态三方面,探寻学科育人的理想路径,追求语文育人的新境界。
一、内涵特征1.从知识为本转向素养立意,实现语文育人目标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结构化、综合化和生态化体现,是知识与能力在经历应用、融通过程后的积淀与升华。
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独立而互联,内外贯通,螺旋上升,具有高站位和大视野的特质,强调以文化人的课程功能,必然召唤从被动接受的标准化学习转向儿童积极主动地学习,以实现语文育人的终极目标。
文化自信,体现母语学习的德性养成特质,培养儿童对中华文化的亲近感、自豪感,向内生长,向下扎根,化为信念、化为行动。
语言运用是语文学科的基础,强调语文学习的积极语用、学以致用、素养涵育。
语言运用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思维发展和审美创造,审美的过程也是语言、思维发展的过程,更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精神发展,强调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潜能激发,体现核心素养的综合性。
2.从碎片化知识教学转向结构化大单元教学,追求课程内容的整合学习任务群是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既是语文课程本质的重要发现,也是语文课程结构的重要创新。
大单元整体教学以核心素养为纲,围绕单元学习目标,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真实情境的任务学习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积极语言情境中实现素养提升。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与培养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与培养渗透语文思维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课堂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分析,提出独特的见解和观点。
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推理和归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
在讲解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立意和写作手法,让学生运用批判思维分析文本的内涵和外延。
通过这种方式,渗透语文思维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创新能力。
渗透语言文字素养。
语言文字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
高中语文课堂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讨论或写作指导,在讨论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渗透语言文字素养,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渗透审美情感素养。
高中语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素养。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和鉴赏能力,让学生体验美的力量和魅力。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欣赏和鉴赏,让学生感受其中精彩的文字表达和深刻的人生思考。
通过这种方式,渗透审美情感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化修养。
渗透文化人文素养。
高中语文课堂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文化人文素养。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诗词、典故等传统文化知识,并将其与当代社会进行联系和对比,让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这种方式,渗透文化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国际视野。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与培养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
教师应该注重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核心素养、语言文字素养、审美情感素养和文化人文素养,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征-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四要素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征历经三年多的修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前不久正式颁布。
这次修订坚持了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的课程基本理念,也对原课程标准中的一些重要概念作了补充和完善。
其中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概念的界定与说明,是修订版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之一。
如何理解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中的“语文核心素养”概念?这一变化对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有哪些影响?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王云峰认为,修订版课程标准阐明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结构及其形成、发展机制,是对“语文素养”概念的补充和完善。
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征》一文中,王云峰教授辨析了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相关的概念,并对其建构性、整体性和综合性等特征进行了深入阐释。
本期推送王云峰教授的文章,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理解高中语文新课标。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征历经三年多的修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版课标”)正式颁布了。
这次修订工作是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是在总结过去十多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进行的一次较大的调整和完善。
这次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坚持了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的课程基本理念,也对原来课程标准中的一些重要概念作了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其中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概念的界定与说明,是新版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之一。
2017版课标使用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并作了这样的界定:“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和综合素养的过程。
它既包含了语言文字表达和理解的能力,也包括了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的培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密切相关,下面将从语言文字表达、文学艺术欣赏和文化认知三个方面阐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的关系。
一、语言文字表达语言文字表达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点。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
通过语言文字的表达,学生可以更好地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增强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同时,语言文字的表达也涉及到语言规范和文化背景的理解。
只有通过深入了解和掌握语言文字的规则和特点,学生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文化背景,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二、文学艺术欣赏文学艺术欣赏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操和文学修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语言的美、情感的表达和思想的深度,培养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品味。
文学艺术欣赏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还需要学生能够从中获取到文化信息和人生智慧。
因此,文学艺术欣赏的过程也是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的过程。
三、文化认知语文学科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语言和文化的认知。
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
语文学科的内容涉及到文化知识、文化传统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对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了解和认知不同的文化,学生可以打开心灵的窗户,拓展视野,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密不可分。
语文学科的教学既要注重学生基本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也要注重文化知识和文化意识的培养。
只有通过语言文字的表达、文学艺术的欣赏和文化的认知,学生才能在语文学科中实现自身能力和素养的全面提升。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将为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好地融入到社会和文化中去。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注意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多元路径与深度思考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越发尤为重要。
语文素养是学生获取知识、表达思想、并有效沟通的基础,而人文素养则赋予学生对世界的理解和思考能力,帮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同理心、有担当的公民。
一、语文素养:解码语言,开拓思维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夯实基础,构建体系:通过泛读经典作品、自学词汇语法、练习写作等,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运用的基本技能,为进一步提升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拓展阅读,培养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广泛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文章,并引导他们批判性思考,分析文本内容、作者意图、语言风格等,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 表达训练,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口语训练、写作练习、演讲比赛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
4. 融入生活,提升语文的应用性:将语文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升语文的实用性,增加学习兴趣。
二、人文素养:理解世界,塑造心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历史文化熏陶,形成价值观基础:通过学习历史、文化、艺术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发展历程,感受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融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2. 道德伦理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学习道德伦理知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尊重他人、热心帮助别人、勇于担当、维护正义等品质,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3. 批判性思考,培养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对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进行批判性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跨学科学习,拓展人文视野: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将不同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拓宽人文视野,培养多元思维能力。
三、多元路径,深度思考在重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注重深度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培养语文学科是中国学生日常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不仅仅是学习文字表达与理解的工具,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探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培养方法和重要性。
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语文学科,获得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培养。
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将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创造力培养、社交能力等多个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1. 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通过阅读各类文本,学生能够积累词汇、理解文章内容、提高思维逻辑等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选取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开展有趣的课堂阅读活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写作能力的培养写作是语文学科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写作,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创造力。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写作训练、提供写作素材、定期批改学生的作文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培养他们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3. 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口语表达,学生能够更好地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话剧表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二、人文素养的培养人文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语文学科,获得的人文知识、人文情感、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培养。
这些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价值观形成、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 人文知识的培养学生通过学习语文学科,可以了解到丰富的文学作品、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等知识。
这些人文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高文化素养,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
2. 人文情感的培养通过学习语文学科,学生可以感受到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提高情感表达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朗读、赏析文学作品、开展情感教育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征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征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征历经三年多的修订,《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前不久正式颁布。
这次修订坚持了2003年《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的课程基本理念,也对原课程标准中的一些重要概念作了补充和完善。
其中对“语学科核心素养”概念的界定与说明,是修订版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之一。
如何理解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中的“语核心素养”概念?这一变化对高中语教育教学有哪些影响?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王云峰认为,修订版课程标准阐明了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结构及其形成、发展机制,是对“语素养”概念的补充和完善。
在《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征》一中,王云峰教授辨析了与“语学科核心素养”相关的概念,并对其建构性、整体性和综合性等特征进行了深入阐释。
本期推送王云峰教授的,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理解高中语新课标。
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征历经三年多的修订,《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版课标”)正式颁布了。
这次修订工作是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是在总结过去十多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是普通高中语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对普通高中语课程进行的一次较大的调整和完善。
这次高中语课程标准的修订,坚持了2003年《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的课程基本理念,也对原课程标准中的一些重要概念作了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其中对“语学科核心素养”概念的界定与说明,是新版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之一。
2017版课标使用了“语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并作了这样的界定:“语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同时,还指出:“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语文学科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其中重要的一环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与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有着密切的联系,互为影响、互相促进。
首先,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运用能力、文学素养和文化素养三个方面。
语言运用能力是指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的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
文学素养是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理解、鉴赏和创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想象力。
文化素养则是指学生对社会文化背景、人文精神以及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文化自信。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与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相辅相成。
首先,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通过学习语文课程,学生能够接触到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学作品,提高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认知水平。
通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灵世界。
此外,语文学科中的作文教学也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的一种方式,通过写作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精神。
其次,学生的文化素养也能够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提供有力支持。
学生的文化素养水平直接影响着他们对语文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学生才能对语文学科中的经典作品和文化符号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过程中,语文学科应当注重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首先,要注重开展多元文化的教学,通过选取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和文化经典,使学生能够了解和体验到不同文化的魅力。
其次,要注重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兴趣和热爱,通过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如课外阅读、文化体验活动等,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此外,还可以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和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
语文教师文学素养培养计划
语文教师文学素养培养计划一、引言语文教师作为学生文学素养的引路人,其自身的文学素养水平对于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
然而,当前许多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阅读面狭窄、文学鉴赏能力不足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语文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制约了学生文学素养的发展。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培养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水平。
二、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的内涵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是指教师在语言文字、文学鉴赏、文化传承等方面所具备的素质和修养。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阅读理解能力:语文教师需要具备广泛的阅读经验和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把握文本的主题、情感和语言特点。
2.文学鉴赏能力:语文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能够欣赏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并能够分析其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3.文化传承能力:语文教师需要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将其融入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文化。
4.创新思维能力:语文教师需要具备创新思维能力,能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三、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的培养途径1.拓展阅读范围: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拓展自己的阅读范围,不仅要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还要关注当代文学动态,了解新的文学现象和思潮。
同时,还需要涉猎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2.提高文学鉴赏能力: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参加文学鉴赏培训班、研讨会等活动,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同时,还可以与同行交流阅读心得和鉴赏经验,共同提高文学素养水平。
3.注重文化传承: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引导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文化。
可以通过开展文化讲座、组织文化活动等方式,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4.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可以通过开展课堂讨论、组织写作比赛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动,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浅谈培养语文素养的“四要素”
浅谈培养语文素养的“四要素”作者:张贵全来源:《新课程·小学》2010年第01期《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使全体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和人文素养。
从一线教学看来,我们可以从平时的语文教学入手,寻找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些合适的方向和方法。
一、在教学互动中培养素养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分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求得新的发现,达到共同的发展。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积极的互动能有效地促进“生成”,从而促进语文素养的发展。
深加工的疑问永远是学生生成语言、训练思维、陶冶情趣的源泉。
例如我在教学《数星星的孩子》一课伊始,就先让学生伸出手指,指着同学数,告诉大家我们全班共有几位同学?学生兴致盎然,纷纷站起来告诉大家我班一共有25人。
教师话锋一转:“可是有一个孩子要数天上的星星,他能数得清吗?”在学生读课题“数星星的孩子”后,教师继续引导:“当你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时,你怎么想?”课堂顿时活跃起来,“这个孩子是谁呢?”“他为什么要数星星呢?”“他用什么办法来数呀?”“星星不是在动吗?他怎么就能数得清呢?”正是因为我主动创设了质疑的情境,才使质疑变得丰富多彩,才诱发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二、在精典诵读中积累素养纵观传统的语文教学,大多采取的是“以理解为目标,以讲解为手段”的阅读模式。
为了理解得深透,许多老师不停地讲,结果教学效率不高。
其主要症结就在于违反了“诵读”这一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
我认为,现代语文教学模式应该是“以掌握祖国的语言为目的,以熟读背诵为手段”。
具体有以下几点做法:1.加强朗读、背诵训练。
语文教学时着重在熟读课文上下工夫;在记忆常用词语,名言警句上下功夫;在背诵诗文佳作上下工夫。
中小学课题申报书: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情境化教学与命题研究
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情境化教学与命题研究学科分类:基础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情境化教学情境化命题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1.问题的提出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论述以及教学、评价和命题的建议,对高中阶段语文教学与命题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国家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是教育教学与考试评价的根本依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于语文的课程性质,课程标准又进一步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理解文化多样性。
”这一论述强调“运用”“情境”“活动”等关键词语,实则为中学语文教学和命题指明了落实核心素养的努力方向和实施途径。
此外,在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命题思路和命题原则等部分,也一再反复强调:“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围绕学习任务群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广泛、深度参与的学习情境”“要创设运用语言文字的真实情境,形成有意义的互动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有效投入语文实践”“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在真实的语文学习任务情境中综合考查”“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以情境任务作为试题主要载体,让学生在个人体验、社会生活和学科认知等特定情境中完成不同学习任务,以呈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多样化表现”,这些散见于课程标准不同部分的论述,无一不在强调“情境”的重要性,也为我们指明了教学中怎么教出核心素养、评价时怎么考出核心素养的方向和途径。
顶层设计的变化势必对高中语文教学以及考试命题产生深刻的影响。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文化素养的培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文化素养的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文化素养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强调学生在语言表达、思维能力、文学鉴赏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而文化素养则包括文化传承、文化自信等方面的素质培养。
本文将重点探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文化素养的培养方法和重要性。
一、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准确理解和掌握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个人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能力的基础。
通过阅读各类文学作品和参与各种语文学科训练,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思维敏锐度、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语言表达、批判性思维和社会交往等方面,学生通过学习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能够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1. 多样化的阅读阅读是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方法。
学生应该多读各种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等,通过深入的阅读,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
此外,学生还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
2. 文学创作鼓励学生从小培养文学创作的兴趣和能力,通过写作训练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学生可以尝试写诗、写故事,或者参加一些作文比赛,通过不断尝试和练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 口头表达培养学生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对于提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至关重要。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学生还可以多参与团队合作和小组讨论,通过交流互动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
三、培养文化素养的重要性文化素养是培养学生良好文化传承和创新精神的基础。
文化素养的培养不仅要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还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理解能力。
培养文化素养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国家的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培养文化素养的方法1. 传统文化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和融入。
简析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
简析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Sss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所形成的综合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学修养、文化意识以及批判思维能力等方面。
小学高年级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阶段,下面将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引导学生形成文化意识以及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四个方面进行简析。
首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中,要注重拓宽学生的词汇量,培养学生的各种语言表达能力,如口头表达、书面表达、修辞表达等。
通过词汇积累、口头表达、写作训练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丰富的词汇库,并且能够灵活运用。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有机会进行演讲、朗读等活动,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此外,通过写作训练,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文学修养,提高写作水平。
其次,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也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
文学修养是指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欣赏和鉴赏能力。
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欣赏,了解其中的情感、思想和艺术特点。
教师可以采用朗读、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
例如,通过朗读文学经典名著,让学生从中感受语言的美、情感的共鸣;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品味。
第三,引导学生形成文化意识也是重要的培养语文素养的手段。
文化意识是指学生对于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认识和感知能力。
通过在教学中引入文化元素,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引入传统节日、民间故事等,让学生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引入外国文学作品、外国习俗等,让学生领略不同文化的魅力。
最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批判思维是指学生对于文本内容进行分析、质疑、评价的能力。
通过阅读课堂中,教师可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文本;通过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辩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语文素养培养:野蜂飞舞教案设计如何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语文素养是指人们在学习和使用语文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的认知、能力和品格,它不仅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更关键的是包括人们对语文的思考、理解、创造和运用等方面的素养。
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而野蜂飞舞作为一篇经典文言文,其深刻的内涵和卓越的艺术价值,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素材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因此,本文将从野蜂飞舞教案设计的角度,探讨如何提升学生阅读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
一、教案设计野蜂飞舞是一篇经典文言文,讲述的是野蜂与人类的战争,并通过人蜜、毒蜜、山蜜三个场景来反映人性中的善、恶、贪欲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需要充分挖掘和运用这个文本中的知识和思想,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本的内涵。
以下是一份野蜂飞舞的教案设计,旨在通过多种学习和教学方式和方法,提升学生阅读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第一步:自主阅读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将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在课前或课后自主阅读这篇经典文言文,并让他们对文本中不理解或不确定的单词、词组或句子进行标注并进行思考。
第二步:整体理解在学生自主阅读后,教师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引导学生进行集体理解和讨论。
这种方式旨在帮助学生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一个相对清晰和深入的理解,也是学生掌握文本关键句、关键词汇、关键情节的重要阶段。
第三步:深入探究在学生全面了解文本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别就三个场景进行深入探究。
这种方式旨在引导学生从多个层面和角度去理解一个文本,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隐含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针对山蜜场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入世是否与人为善的降维打击,杀掉孤立在世界上的“我”,是文中表述的一个重要思想;而这种思想背后深刻的人生哲理、哲学思辨等内容,也是学生需要进一步探究和思考的。
这种方式不仅侧重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也通过不断的思考和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8.王云峰新:高中语文学业质量评价201802王云峰
育
教
承
办
单
课 主 位 办 程 : 单 方 教 位 案 育 : 和 部 教 课 基 程 中 础 育 标 国 教 部 准 基 ·北 育 础 国 课 家 京 程 教 级 育 教 司 示 材 范 发 培 展 训 中 心
部
普
通
高
中
语文学业水平表现(语言建构与运用·选择性必修要求)
3-1 在扩展和整理自己语文积累的过程中,能发现联系,探索规律,尝试结合具体 的语言材料,说明自己对语言运用规则的理解。能借助已有的语言知识和语感,结 合具体语境分辨词语语义和情感上的细微差别;能凭借语感推断结构比较复杂的语 句的意思,能体味重要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能根据具体的语境和表达 的目的、要求,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文从字顺、清晰明了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水平一和水平二是必修课程学习的要求,水平三和水平四
是选择性必修课程学习的要求,水平五是选修课程学习的 要求
修习情况可供高校或用人单位参考
承
办
水平五则是为对语文课程更有兴趣的学生所设的较高要求,
育
部
水平四是高校考试招生录取的依据
普
通
高
水平二是语文学科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依据
教
单
课 主 位 办 程 : 单 方 教 位 案 育 : 和 部 教 课 基 程 中 础 育 标 国 教 部 准 基 ·北 育 础 国 课 家 京 程 教 级 育 教 司 示 材 范 发 培 展 训 中 心
办
教
单
课 主 位 办 程 : 单 方 教 位 案 育 : 和 部 教 课 基 程 中 础 育 标 国 教 部 准 基 ·北 育 础 国 课 家 京 程 教 级 育 教 司 示 材 范 发 培 展 训 中 心
唤语文之魂育素养之花
唤语文之魂育素养之花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培养学生素养的重要途径。
唤语文之魂,育素养之花,既是要唤醒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也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下面就让我们来谈谈如何通过语文学习来培养学生的素养吧。
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方式,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与他人有效沟通,还能够提升我们的个人形象。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语文教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一种高效的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扩大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能够从阅读中获得快乐和收获。
语文教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语文学科不仅仅是学习语言和文学,更是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授学生语法和修辞的知识,还要向他们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让他们了解中国的文化之美,并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语文教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语文学科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面,还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思辨和创新的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也应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让他们能够欣赏和鉴赏各种文学作品。
唤语文之魂,育素养之花,这是对语文教育的美好寄托和期望。
唯有在语文教学中,真正唤醒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同时培养他们真正的素养,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所以,作为语文教育者,我们要用心去育人,唤起每个学生心中对语文的热爱,用语文之魂灌溉学生的心田,让他们的素养之花在语文的花园中开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云峰:语文素养及其培养王云峰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修订组核心成员。
30多年来一直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近十多年来,一直参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和修订工作;曾主持或参与多个关于学校发展、教学专业发展、课程教学改革和学业质量评价的研究项目,积累了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教学和教研工作的研究与实践经验。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怎么形成的。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进一步讨论在学校教育条件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素养·语文素养·语文核心素养所谓“素养”就是人的基本修养。
“素”本义是指本色未染的生丝,故引申为“基本的”。
“养”是饲养、喂养,后来引申为长期的教育和训练,再进一步引申为长期教育所形成的品德、能力和学识等教育结果。
因此,我们说,素养就是人通过后天的修习锻炼形成的修养,是人的基本能力和基本品质的综合体现。
语文素养是人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运用语言的基本能力及其语言品质。
作为人内在的言语经验和品质,语文素养是通过人自身的言语活动逐渐建构起来的;但它可以通过人的实际听说读写行为表现出来。
比如,当我们看到一个人字写得工整美观,话说得清晰流畅,与人交流得体,阅读能力强,还能写得出好文章;我们就会说,这个人的语文素养不错。
这实际上就是依据其运用语言的外在表现判断其内在的素养。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语文素养是有差异的。
这种差异与人自身的条件、成长过程中的语言环境及其所受的教育直接相关。
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我们当然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但与此同时,现代学校教育也要以那些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作为教育的目标,要求所有接受教育的学生都应该达到一个最基本的共同的标准,实现一个基本的共同性的目标。
这个共同目标,在语文课程中就被称为“语文核心素养”。
它是每个学生在学校教育条件下,通过语文课程学习都应该具备的最关键的语文能力和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基于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文化感受能力的综合体现。
它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构成语文素养结构的这四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不能简单分割。
我们之所以把语文素养分成四个方面来表述,一方面是为了引导教师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语言运用及其言语经验的建构,也要同时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关注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关注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品位的形成和发展。
避免把语文教学过程仅仅视为语文知识的传授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过程。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进一步统整过去的“三维目标”的表述,使之更进一步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学科特征。
当然,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并不仅仅是语文课程的任务,学校教育中各门课程都要担负相关的教育任务;但从语言与思维、语言与文化、语言与审美的关系看,语言的学习过程对人的思维发展、文化理解和审美能力的形成都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因此,语文课程在培养人的过程中,不仅要完成好自己学科独担其任的素养培养目标,也应该通过帮助学生在提升语言运用的能力和品质的过程中,实现与其他学科共同承担的育人目标,并且发挥学科的优势,促进学生思维、审美和文化的发展。
只有这样,语文课程才算尽到了其促进人的素养形成和发展的责任。
语文素养·语文学习情境·语文实践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
说其简单,是因为语文素养是每个人内在的言语经验和言语品质,是通过人自身的言语活动逐渐建构起来的。
因此,要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其自身的言语实践活动是关键。
一个人只有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才能不断地建构起自身的言语经验系统,形成良好的言语品质,具备社会和个人发展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说其复杂,是因为在学校教育条件下,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必然涉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问题,必然涉及知识学习和能力发展、语言掌握与思维发展等一系列复杂问题。
对这些复杂的问题,在我国,有长期的研究历史,也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在这一篇文章中,仅凭我个人有限的学识,很难准确清楚地说明;但这些问题,又是涉及语文素养培养的关键性问题,故不揣冒昧,选几个自认为重要的问题加以梳理和讨论,以就教于方家。
谈语文素养,当然离不开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没有相应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就谈不上语文素养;但素养不是知识和能力的简单相加,有一定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也不等于就具备了良好的语文素养。
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知识的本质特征、功能和类型、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说起。
一般地说,知识是人认识的结果,是主体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是认知对象的特征、关系等在人头脑中的反映。
有的心理学家把知识称为“关于认识对象的经验”。
知识存在于个体内部,就被称为个体知识;通过语言、符号、图像等媒介外化出来,加以传播,就成为公共知识或人类的共同经验。
正因为如此,知识是可以传授的。
与知识不同,能力是人用以控制和调节活动的个体心理特征,是关乎活动的经验。
我们也可以通俗地称它为“做事的本领”。
能力作为一种控制调节活动的个体经验,存在于个体的经验系统中,可以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但不能直接传递。
孟子说“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规矩”是知识,可以教;而“巧”是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处理问题的技巧,不能直接教。
如果能力不能直接教,我们怎么培养能力呢?我的回答是,只有借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知识的过程,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就是强调学生主动运用语言的实践。
要说明这个观点,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知识的类型特征与能力形成的关系。
依据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观点,知识有三种基本类型。
不同类型的知识具有不同的功能。
第一类知识叫作陈述性知识,它是用来描述事实、建立概念、揭示原理的。
简单地说,这类知识讲的是“是什么”“是什么样的”和“为什么是这样”。
第二类知识叫作程序性知识或操作性知识,它是用来揭示活动的程序和方法的,说明“怎么做”。
第三类知识叫作策略性知识,是与具体情境相联系的。
它用来说明“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怎么做”。
这三类知识对能力形成都是有作用的,因此,有的心理学家把它们称为“活动的定向工具”。
也就是说,掌握了这些知识可以知道认知对象和行动对象的特征,可以理解活动的程序和方法,以及可选择的活动策略,为展开真实的活动提供基础。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国家的教育学里常说,知识是能力的基础。
但知识毕竟不等于能力,上述这三类知识也不能直接转化成能力。
要形成能力,需要将三类知识综合运用于具体的实践活动过程。
所谓综合运用,在心理学上叫“类化”或“结构化”,即形成彼此相互联系的整体。
那么,如何实现知识的类化或结构化呢?还是要靠学生主动的认知活动和操作活动,也就是我们现在常常用的一个概念,叫作“经验建构”。
说到“经验建构”,我们就不能不说说知识经验的传递和物质传递的区别。
一般而言,物质材料的传递,是可以在人之间,通过手对手的方式直接实现的。
比如,我把我手中的杯子交给另外一个人,杯子还是杯子。
它既不会变形,也不会变质,只发生了位移。
但知识的传递则不是。
知识是人头脑中的观念,只有借助语言、符号等媒介传递给他人。
而接受知识的人,又得把这些语言、符号重新建构成自己能够理解的观念。
于是,在这个传递的过程中,知识从心理的存在变成物质的存在,再从物质的存在,变成另一个心理的存在。
这中间自然发生了变形变质的过程。
对接受知识的人来说,他获得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重新建构的过程。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一直强调,知识观念是不能直接灌输的。
为了说明这个观点,我们举一个例子。
我想,凡是上过学的人,大概有不少人都认识“猹”这个字。
这个字是鲁迅先生在《故乡》这篇小说中用到的,是他给自己故乡的一种晚上出来偷吃西瓜的动物起的名字。
那么,“猹”到底是什么动物呢?开始字典里只是解释说,它是一种野兽,像獾。
近几年来,网上却把这个动物解释成“狗獾”,甚至还配了图片。
据说依据来自于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在《故乡》一文有这样一段话:“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的猹是一件什么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鲁迅先生在1929年5月4日给舒新城的信中又解释说:“‘猹’是我据乡下人所说的声音,生造出来的,读如‘查’。
但我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怎样的动物,因为这是闰土所说,别人不知其详。
现在想起来,也许是獾吧。
”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看到,鲁迅笔下的“我”是一个只能看到“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的少爷,“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于是,当他听到闰土给他讲刺猹的故事时,他也只能凭借自己既有的经验,将这个动物理解(通过再造想象建构)成“状如小狗而很凶猛”的动物。
至于后又将其解释成“獾”,则是凭借新的经验再次构建(推测)的结果。
至于现在人将“猹”认定为“狗獾”,则是又一次建构。
至于这种动物到底是狗獾、猪獾、井獾,抑或是其他的动物,我们其实已经无从知晓了。
我们只知道,“猹”是鲁迅先生和我们分别建构出来的。
闰土虽然生动地传递了自己直接获得的经验,但经过不断的传授和建构,这个知识已经变形变质了。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理解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凭借自己原有经验不断建构起新经验,并不断改造自己旧经验的过程。
正因为如此,教师在传授知识——即使是陈述性的知识,也不能仅仅依靠讲述、讲解这样单一的手段,而是需要必要的直观和学生的直接体验。
当然,更复杂的知识,靠直观和学生的体验也是不够的,有的知识人本身也没有条件一一去体验,那我们就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样更复杂的信息资源,引导学生去探究、梳理、整合,以发现知识的多个侧面、多种特征、多方面的联系,来帮助学生更合理地构建知识。
现在,我们回到语文学科本身来讨论语文知识的问题。
上世纪50至60年代,语文教学界有一个“语文教学的八字宪法”的说法,即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词句篇语修逻文”。
这个基础知识系统中包含的主要是陈述性知识。
如果更进一步分析,“字词句篇”主要是语言材料和语言运用范例。
其中的句和篇,隐含了一部分语言运用的规则,即程序性知识。
但这些知识只呈现了语言表达的“原型”,却不包括语言运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如何阅读和理解的知识。
而“语修逻文”,即语法、修辞、逻辑知识和文学常识,只是概念、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