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GB_T208-2014_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合集下载

(完整版)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完整版)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 208-2014)5.4.1 方法原理将一定质量的水泥倒入装有足够量液体介质的李氏瓶内,液体的体积应可以充分浸润水泥颗粒。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水泥颗粒的体积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体积,从而算出水泥单位体积的质量即为密度。

试验中,液体介质采用无水煤油或不与水泥发生反应的其他液体。

5.4.2 仪器与材料李氏瓶:李氏瓶由优质玻璃制成,透明无条纹,具有抗化学侵蚀且热滞后性小,要有足够的厚度以确保良好的耐裂性。

李氏瓶横截面形状为圆形。

瓶颈刻度由0mL~1mL和18mL~24mL两段刻度组成,且0mL~1mL和18mL~24mL以0.1mL为分度值,任何标明的容量误差都不大于0.05mL。

无水煤油:符合GB 253要求。

恒温水槽:应有足够大的容积,使水温可以稳定控制在20℃±1℃。

天平:量程不小于100g,分度值不大于0.01g。

温度计:量程包括0℃~50℃,分度值不大于0.1℃5.4.3 测定步骤5.4.3.1水泥试样应先通过0.90mm方孔筛,在110℃±5℃温度下烘干1h,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室温应控制在20℃±1℃)。

5.4.3.2 称取水泥60g(m),精确至0.01g,在测试其它材料密度时,可按实际情况增减称量材料质量,以便读取刻度值。

5.4.3.3 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至“0mL”到“1mL”之间刻度线后(选用磁力搅拌),盖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内,使刻度部分浸入水中(水温应控制在20℃±1℃),恒温至少30min,记下无水煤油的初始(第一次)读数(V1).5.4.3.4 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瓶,用滤纸将李氏瓶细长颈内没有没有的部分仔细擦干净。

5.4.3.5 用小匙将水泥样品一点点装入李氏瓶中,反复摇动(亦可用超声波振动或磁力搅拌等)直至没有气泡排出,再次将李氏瓶静置于恒温水槽,使刻度部分浸入水中,恒温至少30min,记下第二次读数(V2)。

水泥密度试验检测方案方法

水泥密度试验检测方案方法

水泥密度试验检测方案方法
一、取样
1、袋装水泥:每1/10编号从袋中取至少6kg
2、散装水泥:每1/10编号在5min内取至少6kg
每一标号所取10个分割样应分别过0.9mm方孔筛,不得混杂。

封存样应密封保存3个月
二、水泥密度实验
1、目的、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水泥密度的测量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的密度及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他粉末状物料密度的测定。

2、试验步骤:
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恒温30min,记下第一次读数。

水泥过0.9mm方孔筛,在110℃±5℃温度下干燥1小时,并且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取水泥60g,精确至0.01g,装入李氏瓶中,反复摇动,直至无气泡溢出,再次恒温30min,记下第二次读数。

3、试验结果计算
ρ=1000×P÷V
ρ:水泥密度(kg/m3)
P:装入密度瓶的水泥质量(g)
V:第二次读数减去第一次读数(cm3)
密度须以两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确定,计算精确至10kg/m3。

两次试验结果之差不得超过20kg/m3。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水泥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水泥的质量,通常用于评估水泥的品质和性能。

正确的水泥密度测定方法对于水泥生产和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水泥密度测定方法,希望能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有所帮助。

一、水泥密度测定原理。

水泥密度的测定原理主要是通过测量水泥的质量和体积,然后计算出水泥的密度。

水泥的密度与其成分、烧成温度、晶体结构等因素有关。

在实际测定中,可以采用排水法、气体比重法、密度计法等方法进行测定。

二、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1. 排水法。

排水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取一个容器,将一定质量的水泥样品放入容器中;然后,往容器中加入足够的水,使水泥样品完全浸没在水中;接着,轻轻振荡容器,使水泥样品中的气泡全部排出;最后,测量容器中的总质量,减去容器和水的质量,即可得到水泥的质量。

通过测量容器的体积,就可以计算出水泥的密度。

2. 气体比重法。

气体比重法是利用气体比重瓶来测定水泥密度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将气体比重瓶清洗干净并晾干;然后,将水泥样品放入气体比重瓶中,再用干燥的石英砂填满瓶口,将瓶口抹干净;接着,将气体比重瓶浸入水中,使其完全浸没,然后将瓶口封闭,测量瓶中的水的质量;最后,根据水的质量和气体比重瓶的体积,即可计算出水泥的密度。

3. 密度计法。

密度计法是利用密度计来测定水泥密度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将一定质量的水泥样品放入容器中,再往容器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搅拌均匀;然后,将密度计浸入容器中,等待密度计指示稳定后,即可读取水泥的密度。

三、注意事项。

在进行水泥密度测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操作规范,在进行水泥密度测定时,需要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操作不当导致测定结果的误差。

2. 样品处理,水泥样品在测定前需要经过干燥和筛分等处理,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3. 仪器校准,对于使用仪器进行测定的方法,需要定期进行仪器的校准和维护,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GB208水泥密度试验方法介绍

GB208水泥密度试验方法介绍

因为这些工程均希望水泥较快 地从浆体中下沉,生成致密的水 泥石,所以要求水泥的密度大一 些。在测定水泥的比表面积,颗 粒级配等物理性质时,也必须先 测定水泥的密度。
硅酸盐水泥的密度,主要取决于熟料矿物组 成,水泥储存条件及时间、熟料的煅烧程度等。 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矿物的密度为:
矿物: C3S C2S C3A C4AF f -CaO 密度 :3.25 3.28 3.04 3.77 3.34
二、水泥密度测定方法(液体排代法)
水泥密度表示水泥单位体积的质量, 以g/cm3表示。国家标准GB/T208《水泥 密度测定方法》规定如下。
1. 测定原理 将在110℃±5℃下烘干并冷却至室温
的水泥装入有一定液体介质的李氏瓶内, 并使液体介质充分地浸润水泥颗粒,根 据阿基米德定律,水泥的体积等于它所
虽然简单,但需仔细操作,否则 难以做到GB/T208《水泥密度测定 方法》中要求的两次试验结果的 差值不得超过0.02 g/cm3。
目前最快速准确的是气体排代法。常 用气体为氦气,由于氦气分子截面积 小,所以测出的密度接近真值。同时 由于是气体排代,则试验介质不会影 响被测样品,故适用面比较广准确度 高,而且采用仪器测定速度快。
温度容易达到。
报告完毕,谢谢大家!
三 . 试验注意事项
(1) 测定密度之前水泥样品应在 110℃±5℃下烘干一小时,并在干燥器 内冷却至室温备用。 (2)水泥在装入李氏瓶以前的温度, 应尽可能和瓶内的液体温度相一致。 (3)水泥装入李氏瓶时,须仔细防止 水泥粘附在无液体部分的瓶壁上或溅 出瓶外。
(4)排气泡时一定要尽可能将气泡排 除干净,并且不要将液体溅出瓶外,也 不要使水泥粘附在液面上部的瓶壁上。 (5)看液面读数时,应以李氏瓶细径 凹月面下弧为准。 (6) 恒温水槽中的温度一般应控制在 20℃为宜。因为李氏瓶的容积刻度是以 这个温度为基准的,同时这一温度也是 水泥物理性能检验的标准温度,较其它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1 适用范围适用于测定水硬性水泥的密度,也适用于测定采用本方法的其他粉状物料的密度。

2 引用标准GB/T 208-943 定义水泥密度:表示水泥单位体积的质量,水泥密度的单位是g/cm3。

4 方法原理将水泥倒入装有一定量液体介质的李氏瓶内,并使液体介质充分地浸透水泥颗粒。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水泥的体积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体积,从而计算出水泥单位体积的质量即为密度,为使测定的水泥不产生水化反应,液体介质采用无水煤油。

5 实验仪器及用品李氏瓶容积约为250cm3,瓶颈直接约为1cm,瓶颈刻度由0至24ml,且0~1ml和18~24ml之间的最小刻度为,其容量误差应不大于。

容积刻度由瓶颈自上而下读数。

恒温水槽温度差不大于℃天平分度值不大于无水煤油符合GB 253要求烧杯规格为500ml1细铁丝或者细铜丝烘箱温度控制110±5℃小勺滤纸毛笔称样盘干燥器方孔筛规格为6 操作步骤实验前应将试样通过方孔筛,在110±5℃烘箱的中间层烘干1h,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室温应控制在20±1℃),备用;洗净李氏瓶N个(具体数量看试验需要做的个数),烘干,将无水煤油用橡皮管注入李氏瓶内至0到1ml刻度线后(以弯月面下弧为准),盖上瓶塞轻轻放入养护室恒温水槽内(要保证有煤油的部分全部没入水中并且不能淹没李氏瓶),使整个刻度部分浸入水中(水温控制在20±1℃),恒温30min,记下初始第一次读数V1 (读数时,李氏瓶一定要竖直,视线应与液面弯月面下弧水平,数值以弯月面下弧为准)。

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瓶后,用搓成圆筒形型的滤纸棍(直径约为1cm)将李氏瓶细长颈内没有煤油的部份仔细擦干净,并用滤纸将瓶口擦干,用圆筒形滤纸棍将瓶口堵住。

称取干燥水泥试样60g,准确至,一手持称样盘,一手用小勺将称样盘中水泥试样慢慢装入李氏瓶内,防止堵塞(如有堵塞应先将瓶口的水泥用毛笔刷入瓶内,用手提住瓶口,轻轻的上下抖动直至水泥落入瓶底)。

GBT208-1994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GBT208-1994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08-1994水泥密度测定方法1995—06—01 实施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项次项次 (2)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3)2 引用标准 (4)3 定义 (5)4 方法原理 (6)5 仪器 (7)5.1 李氏瓶 (7)5.2 无水煤油符合GB253的要求 (7)5.3 恒温水槽 (7)6 测定步骤 (8)7 结果计算 (9)附加说明: (10)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泥密度测定中的仪器、操作方法和结果计算等。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水硬性水泥的密度,也适用于测定采用本方法的其他粉状物料的密度。

2 引用标准 GB253 煤油3 定义水泥密度:表示水泥单位体积的质量,水泥密度的单位是g/cm[3]。

4 方法原理将水泥倒入装有一定量液体介质的李氏瓶内,并使液体介质充分地浸透水泥颗粒。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水泥的体积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体积,从而算出水泥单位体积的质量即为密度,为使测定的水泥不产生水化反应,液体介质采用无水煤油。

5 仪器5.1 李氏瓶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外形尺寸如下图,应严格遵守关于公差、符号、长度、间距以及均匀刻度的要求;最高刻度标记与磨口玻璃塞最低点之间的间距至少为10mm,见图1(图略)。

5.1.1 李氏瓶的结构材料是优质玻璃,透明无条纹,且有抗化学侵蚀性且热滞后性小,要有足够的厚度以确保较好的耐裂性。

5.1.2 瓶颈刻度由0至24mL,且0 ̄1mL和18 ̄24mL应以0.1mL刻度,任何标明的容量误差都不大于0.05mL。

5.2 无水煤油符合GB253的要求5.3 恒温水槽6 测定步骤6.1 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到0至1mL刻度线后(以弯月面下部为准),盖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内,使刻度部分浸入水中(水温应控制在李氏瓶刻度时的温度),恒温30min,记下初始(第一次)读数。

6.2 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瓶,用滤纸将李氏瓶细长颈内没有煤油的部分仔细擦干净。

6.3 水泥试样应预先通过0.90mm方孔筛,在110±5℃温度下干燥1h,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水泥密度是指水泥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的质量密度,通常以克/立方厘米或克/毫升来表示。

水泥密度的准确测定对于水泥生产和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首先,最常用的水泥密度测定方法之一是通过密度瓶法。

该方法需要用到一个标准密度瓶,首先将密度瓶清洗干净并晾干,然后将一定质量的水泥样品放入密度瓶中。

接着,用蒸馏水将密度瓶注满,然后将瓶口擦干净,确保水泥样品完全浸没在水中。

将密度瓶盖好,摇匀密度瓶,使水泥样品充分分散在水中,并排除气泡。

然后将密度瓶放入20℃的水浴中浸温15分钟,之后取出密度瓶,擦干外表,用天平称量密度瓶及水泥样品的总质量。

最后,根据测得的质量和密度瓶的体积计算水泥的密度。

其次,还可以通过气体比重法来测定水泥密度。

该方法利用气体比重计测定水泥的密度,首先需要将水泥样品在真空中干燥,然后放入气体比重计中。

通过测定水泥在气体比重计中的排气量和质量,可以计算出水泥的密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特殊形状和小体积的水泥样品。

另外,还可以利用压实法来测定水泥密度。

该方法是将水泥样品放入一个已知容积的容器中,然后用一个标准重物对水泥样品进行压实,测量压实后的容器质量。

根据压实后的容器质量和水泥样品的质量,以及容器的体积,可以计算出水泥的密度。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水泥密度测定方法,如利用水泥密度计、核磁共振法等。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形态和性质的水泥样品,选择合适的密度测定方法可以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水泥密度的准确测定对于水泥生产和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通过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可以得到准确可靠的水泥密度数据,为水泥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 告2014年第11号关于批准发布《水泥密度测定方法》等127项国家标准的公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水泥密度测定方法》等127项国家标准,现予以公布(见附件)。

国家质检总局 国家标准委2014年6月9日附件:序号国家标准编号国 家 标 准 名 称代替标准号实施日期1GB/T 208-2014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 208-1994 2014-12-01 2GB/T 2085.4-2014铝粉 第4部分:氮气雾化铝粉2014-12-01 3GB 2494-2014固结磨具 安全要求GB 2494-20032015-01-01 4GB/T 2565-2014煤的可磨性指数测定方法 哈德格罗夫法GB/T 2565-19982014-10-01 5GB/T 2816-2014井用潜水泵GB/T 2816-20022015-01-01 6GB/T 2818-2014井用潜水异步电动机GB/T 2818-20022015-01-01 7GB/T 2992.2-2014耐火砖形状尺寸 第2部分:耐火砖砖形及砌体术语2014-12-01 8GB/T 3286.5-2014石灰石及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氧化锰含量的测定 高碘酸盐氧化分光光度法GB/T 3286.5-19982015-01-01 9GB/T 3286.8-2014石灰石及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8部分:灼烧减量的测定 重量法GB/T 3286.8-19982015-01-01 10GB/T 3286.9-2014石灰石及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 烧碱石棉吸收重量法GB/T 3286.9-19982015-01-01 11GB/T 3558-2014煤中氯的测定方法GB/T 3558-19962014-10-01 12GB/T 3858-2014液力传动 术语GB/T 3858-19932015-01-01 13GB/T 4633-2014煤中氟的测定方法GB/T 4633-19972014-10-01 14GB/T 5059.1-2014钼铁 钼含量的测定 钼酸铅重量法、偏钒酸铵滴定法和8-羟基喹啉重量法GB/T 5059.1-19852015-01-01 15GB/T 5059.2-2014钼铁 锑含量的测定 孔雀绿分光光度法GB/T 5059.2-19852015-01-01 16GB/T 5059.3-2014钼铁 铜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T 5059.3-19852015-01-01 17GB/T 5059.5-2014钼铁 硅含量的测定 硫酸脱水重量法和硅钼蓝分光光度法GB/T 5059.5-19862015-01-0118GB/T 5059.7-2014钼铁 碳含量的测定 红外线吸收法GB/T 5059.7-19882015-01-01 19GB/T 5161-2014金属粉末 有效密度的测定 液体浸透法GB/T 5161-19852014-12-01 20GB/T 5447-2014烟煤黏结指数测定方法GB/T 5447-19972014-10-01 21GB/T 5448-2014烟煤坩埚膨胀序数的测定 电加热法GB/T 5448-19972014-10-01 22GB/T 5450-2014烟煤奥阿膨胀计试验GB/T 5450-19972014-10-01 23GB/T 6730.71-2014铁矿石 酸溶亚铁含量的测定 滴定法2015-01-01 24GB/T 8239-2014普通混凝土小型砌块GB 8239-19972014-12-01 25GB/T 8358-2014钢丝绳 实际破断拉力测定方法GB/T 8358-20062015-01-01 26GB/T 8738-2014铸造用锌合金锭GB/T 8738-20062014-12-01 27GB/T 8892-2014压力表用铜合金管GB/T 8892-20052014-12-01 28GB 13271-2014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2014-07-01 29GB/T 13480-2014建筑用绝热制品 压缩性能的测定GB/T 13480-19922014-12-01 30GB/T 14403-2014建筑材料燃烧释放热量试验方法GB/T 14403-19932014-10-012014-10-01 31GB/T 16950-2014地质岩心钻探钻具GB/T 16950-1997,GB/T 16951-199732GB/T 17369-2014建筑用绝热材料 性能选定指南GB/T 17369-19982014-12-01 33GB/T 17433-2014冶金产品化学分析基础术语GB/T 17433-19982014-12-01 34GB/T 17912-2014回转窑用耐火砖形状尺寸GB/T 17912-19992014-12-01 35GB/T 18376.2-2014硬质合金牌号 第2部分:地质、矿山工具用硬质合金牌号GB/T 18376.2-20012014-12-0136GB 18485-2014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012014-07-01 37GB/T 18666-2014商品煤质量抽查和验收方法GB/T 18666-20022014-10-01 38GB/T 18672-2014枸杞GB/T 18672-20022014-10-27 39GB/T 18916.7-2014取水定额 第7部分:酒精制造GB/T 18916.7-20042014-10-01 40GB/T 18916.9-2014取水定额 第9部分:味精制造GB/T 18916.9-20062014-10-01 41GB/T 18916.14-2014取水定额 第14部分:毛纺织产品2014-10-01 42GB/T 18916.16-2014取水定额 第16部分:电解铝生产2014-10-01 43GB/T 19485-2014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T 19485-20042014-10-01 44GB 20651.2-2014往复式内燃机 安全 第2部分:点燃式发动机2015-05-01 45GB 20891-2014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GB 20891-20072014-10-01 46GB 21351-2014铝合金建筑型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351-20082015-01-01 47GB/T 25206.1-2014复合夹芯板建筑体燃烧性能试验 第1部分:小室法2014-10-01 48GB 30585-2014儿童鞋安全技术规范2016-01-01 49GB/T 30586-2014连铸轧制铜包铝扁棒、扁线2014-12-01 50GB/T 30587-2014钢丝绳吊索 环索2015-01-01 51GB/T 30588-2014钢丝绳绳端 合金熔铸套接2015-01-01 52GB/T 30589-2014钢丝绳绳端 套管压制索具2015-01-01 53GB/T 30591-2014建筑门窗洞口尺寸协调要求2014-12-0154GB/T 30592-2014透光围护结构太阳得热系数检测方法2014-12-01 55GB/T 30593-2014外墙内保温复合板系统2014-12-01 56GB/T 30594-2014双层玻璃幕墙热性能检测 示踪气体法2014-12-01 57GB/T 30595-2014挤塑聚苯板(XPS)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2014-12-01 58GB/T 30596-2014温拌沥青混凝土2014-12-01 59GB/T 30597-2014燃气燃烧器和燃烧器具用安全和控制装置通用要求2014-12-01 60GB/T 30598-2014道路与桥梁铺装用环氧沥青材料通用技术条件2014-12-01 61GB/T 30599-2014原位颗粒增强ZL101A合金基复合材料2014-12-012014-12-01 62GB/T 30701-2014表面化学分析 硅片工作标准样品表面元素的化学收集方法和全反射X射线荧光光谱法(TXRF)测定2014-12-01 63GB/T 30702-2014表面化学分析 俄歇电子能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 实验测定的相对灵敏度因子在均匀材料定量分析中的使用指南64GB/T 30703-2014微束分析 电子背散射衍射取向分析方法导则2014-12-01 65GB/T 30704-2014表面化学分析 X射线光电子能谱 分析指南2014-12-01 66GB/T 30705-2014微束分析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 波谱法实验参数测定导则2014-12-01 67GB/T 30706-2014可见光照射下光催化抗菌材料及制品抗菌性能测试方法及评价2014-12-01 68GB/T 30707-2014精细陶瓷涂层结合力试验方法 划痕法2014-12-01 69GB/T 30708-2014低密度矿物棉毯状绝热材料热阻评价方法2014-12-01 70GB/T 30709-2014层压复合垫片材料压缩率和回弹率试验方法2014-12-0171GB/T 30710-2014层压复合垫片材料蠕变松弛率试验方法2014-12-01 72GB/T 30711-2014摩擦材料热分解温度测定方法2014-12-01 73GB/T 30712-2014抛光钻石质量测量允差的规定2014-10-01 74GB/T 30713-2014砚石 显微鉴定方法2014-10-01 75GB/T 30714-2014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砚石中的稀土元素2014-10-01 76GB/T 30715-2014钢铁生产过程能量系统优化实施指南2014-10-01 77GB/T 30716-2014能量系统绩效评价通则2014-10-01 78GB 30717-2014蹲便器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2015-04-01 79GB/T 30718-2014压缩氢气车辆加注连接装置2014-10-01 80GB/T 30719-2014液氢车辆燃料加注系统接口2014-10-01 81GB 30720-2014家用燃气灶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2015-04-01 82GB 30721-2014水(地)源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2015-04-01 83GB/T 30722-2014水性油墨颜色的表示方法2014-10-01 84GB/T 30724-2014工业应用的太阳能热水系统技术规范2014-10-01 85GB/T 30725-2014固体生物质燃料灰成分测定方法2014-10-01 86GB/T 30726-2014固体生物质燃料灰熔融性的测定方法2014-10-01 87GB/T 30727-2014固体生物质燃料发热量测定方法2014-10-01 88GB/T 30728-2014固体生物质燃料中氮的测定方法2014-10-0189GB/T 30729-2014固体生物质燃料中氯的测定方法2014-10-01 90GB/T 30730-2014煤炭机械化采样系统技术条件2014-10-01 91GB/T 30731-2014煤炭联合制样系统技术条件2014-10-01 92GB/T 30732-2014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仪器法2014-10-01 93GB/T 30733-2014煤中碳氢氮的测定 仪器法2014-10-01 94GB 30734-2014消防员照明灯具2015-04-01 95GB/T 30735-2014屋顶及屋顶覆盖制品外部对火反应试验方法2014-10-01 96GB 30736-2014围填海工程填充物质成分限值2015-04-01 97GB/T 30737-2014海洋微微型光合浮游生物的测定 流式细胞测定法2014-10-01 98GB/T 30738-2014海洋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的测定 γ能谱法2014-10-01 99GB/T 30739-2014海洋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2014-10-01 100GB/T 30740-2014海洋沉积物中总有机碳的测定 非色散红外吸收法2014-10-01 101GB/T 30741-2014海洋大气干沉降物中总硫的测定 非色散红外吸收法2014-10-01 102GB/T 30742-2014海洋大气干沉降物中总碳的测定 非色散红外吸收法2014-10-01 103GB/T 30743-2014赤潮灾害处理技术指南2014-10-01 104GB/T 30744-2014深海微生物样品前处理技术规范2014-10-01 105GB/T 30745-2014海域分等定级2014-10-01 106GB/T 30746-2014风暴潮防灾减灾技术导则2014-10-01107GB 30747-2014轮胎定型硫化机安全要求2015-05-01 108GB/T 30748-2014旋转式压片机2015-01-01 109GB/T 30749-2014矿物药材及其煅制品视密度测定方法2015-01-01 110GB/T 30750-2014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 路面处理机械 安全要求2015-01-01 111GB/T 30751-2014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 移动式破碎机 安全要求2015-01-01 112GB/T 30752-2014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 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 安全要求2015-01-01 113GB/T 30753-2014移动式道路施工机械 路面铣刨机安全要求2015-01-01 114GB/T 30754-2014移动式道路施工机械 稳定土拌和机和冷再生机安全要求2015-01-01 115GB/T 30755-2014碾米机 耗电量指标及测量方法2015-01-01 116GB 30756-2014镍冶炼安全生产规范2015-04-01 117GB/T 30757-2014残碳量7%~50%的碱性致密定形耐火制品分类2014-12-01 118GB/T 30758-2014耐火材料 动态杨氏模量试验方法(脉冲激振法)2014-12-01 119GB/T 30759-2014高铬砖2014-12-01 120GB 30760-2014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2015-04-01 121GB/T 30761-2014扁桃仁2014-10-27 122GB/T 30762-2014主要竹笋质量分级2014-10-27 123GB/T 30763-2014农产品质量分级导则2014-10-27 124 GB/T 30764-2014 雄蜂蛹 2014-10-27125 GB/T 30765-2014 粮油名词术语 原粮油料形态学和结构学 2014-10-27 126 GB/T 30766-2014 茶叶分类 2014-10-27 127 GB 30770-2014锡、锑、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2014-07-01备注:GB 13271-2014《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85-2014《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20891-2014《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GB 30770-2014《锡、锑、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4项国家标准由环境保护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208-1994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208-1994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208-1994)1994-09-24批准1995-06-01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泥密度测定中的仪器、操作方法和结果计算等。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水硬性水泥的密度,也适用于测定采用本方法的其他粉状物料的密度。

2 引用标准GB253 煤油3 定义水泥密度:表示水泥单位体积的质量,水泥密度的单位是g/cm3。

4 方法原理将水泥倒入装有一定量液体介质的李氏瓶内,并使液体介质充分地浸透水泥颗粒。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水泥的体积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体积,从而算出水泥单位体积的质量即为密度,为使测定的水泥不产生水化反应,液体介质采用无水煤油。

5 仪器5.1 李氏瓶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外形尺寸如下图,应严格遵守关于公差、符号、长度、间距以及均匀刻度的要求;最高刻度标记与磨口玻璃塞最低点之间的间距至少为10mm,见图1。

5.1.1 李氏瓶的结构材料是优质玻璃,透明无条纹,且有抗化学侵蚀性且热滞后性小,要有足够的厚度以确保较好的耐裂性。

5.1.2 瓶颈刻度由0至24mL,且0~1mL和18~24mL应以0.1mL刻度,任何标明的容量误差都不大于0.05mL。

5.2 无水煤油符合GB253的要求。

5.3 恒温水槽6 测定步骤6.1 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到0至1mL刻度线后(以弯月面下部为准),盖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内,使刻度部分浸入水中(水温应控制在李氏瓶刻度时的温度),恒温30min,记下初始(第一次)读数。

6.2 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瓶,用滤纸将李氏瓶细长颈内没有煤油的部分仔细擦干净。

6.3 水泥试样应预先通过0.90mm方孔筛,在110±5℃温度下干燥1h,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称取水泥60g,称准至0.01g。

6.4 用小匙将水泥样品一点点的装入6.1条的李氏瓶中,反复摇动(亦可用超声波震动),至没有气泡排出,再次将李氏瓶静置于恒温水槽中,恒温30min,记下第二次读数。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水泥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水泥的质量,通常以千克/立方米或克/立方厘米为单位。

水泥密度的准确测定对于水泥生产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首先,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密度瓶法来测定水泥密度。

密度瓶法是一种比较准确的测定方法,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干净的密度瓶,并在称重台上称量密度瓶的质量。

然后将密度瓶装满水,并且在水面上方没有气泡为止。

称量密度瓶和水的总质量,然后倒掉水,用干净的布擦干密度瓶,再装入水泥试样。

将密度瓶装满水泥试样,然后再次称量密度瓶和水泥试样的总质量。

通过对比两次称量的质量差值,即可计算出水泥的密度。

其次,还可以通过测量水泥试样的体积和质量来计算水泥密度。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精确的天平和一个容积瓶,称量水泥试样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然后将水泥试样放入容积瓶中,记录下容积瓶的刻度值。

再将容积瓶装满水,并且在水面上方没有气泡为止。

再次记录容积瓶的刻度值。

通过对比两次刻度值的差值,即可计算出水泥的体积。

最后通过水泥试样的质量和体积的计算,即可得出水泥的密度。

另外,还可以通过气体比重法来测定水泥密度。

这种方法是利用气体比重原理来测定水泥密度的一种间接方法。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气体比重仪,将水泥试样放入气体比重仪中,然后测定水泥试样的体积。

再将气体比重仪中的气体抽空,记录下气体比重仪的读数。

通过对比气体抽空前后的读数差值,即可计算出水泥的密度。

总之,水泥密度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水泥密度测定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在测定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希望以上介绍的水泥密度测定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208-94标准号:GB/T208-94 代替标准号:代替GB208-63 标准发布单位: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标准发布日期:1994-09-24批准标准实施日期:995-06-01实施标准正文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泥密度测定中的仪器、操作方法和结果计算等。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水硬性水泥的密度,也适用于测定采用本方法的其他粉状物料的密度。

2 引用标准GB253 煤油3 定义水泥密度:表示水泥单位体积的质量,水泥密度的单位是g/cm[3]。

4 方法原理将水泥倒入装有一定量液体介质的李氏瓶内,并使液体介质充分地浸透水泥颗粒。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水泥的体积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体积,从而算出水泥单位体积的质量即为密度,为使测定的水泥不产生水化反应,液体介质采用无水煤油。

5 仪器5.1 李氏瓶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外形尺寸如下图,应严格遵守关于公差、符号、长度、间距以及均匀刻度的要求;最高刻度标记与磨口玻璃塞最低点之间的间距至少为10mm,见图1。

5.1.1 李氏瓶的结构材料是优质玻璃,透明无条纹,且有抗化学侵蚀性且热滞后性小,要有足够的厚度以确保较好的耐裂性。

5.1.2瓶颈刻度由0至24mL,且0 ̄1mL和18 ̄24mL应以0.1mL刻度,任何标明的容量误差都不大于0.05mL。

5.2 无水煤油符合GB253的要求。

5.3 恒温水槽6 测定步骤6.1 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到0至1mL刻度线后(以弯月面下部为准),盖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内,使刻度部分浸入水中水温应控制在李氏瓶刻度时的温度),恒温30min,记下初始(第一次)读数。

6.2 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瓶,用滤纸将李氏瓶细长颈内没有煤油的部分仔细擦干净。

6.3 水泥试样应预先通过0.90mm方孔筛,在110±5℃温度下干燥1h,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称取水泥60g,称准至0.01g。

6.4 用小匙将水泥样品一点点的装入6.1条的李氏瓶中,反复摇动(亦可用超声波震动),至没有气泡排出,再次将李氏瓶静置于恒温水槽中,恒温30min,记下第二次读数。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完整版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完整版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水泥密度测定方法1 适用范围适用于测定水硬性水泥的密度,也适用于测定采用本方法的其他粉状物料的密度。

2 引用标准GB/T 208-943 定义水泥密度:表示水泥单位体积的质量,水泥密度的单位是g/cm3。

4 方法原理将水泥倒入装有一定量液体介质的李氏瓶内,并使液体介质充分地浸透水泥颗粒。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水泥的体积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体积,从而计算出水泥单位体积的质量即为密度,为使测定的水泥不产生水化反应,液体介质采用无水煤油。

5 实验仪器及用品李氏瓶容积约为250cm3,瓶颈直接约为1cm,瓶颈刻度由0至24ml,且0~1ml 和18~24ml之间的最小刻度为,其容量误差应不大于。

容积刻度由瓶颈自上而下读数。

恒温水槽温度差不大于℃天平分度值不大于无水煤油符合GB 253要求烧杯规格为500ml细铁丝或者细铜丝烘箱温度控制110±5℃小勺滤纸毛笔称样盘干燥器方孔筛规格为6 操作步骤实验前应将试样通过方孔筛,在110±5℃烘箱的中间层烘干1h,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室温应控制在20±1℃),备用;洗净李氏瓶N个(具体数量看试验需要做的个数),烘干,将无水煤油用橡皮管注入李氏瓶内至0到1ml刻度线后(以弯月面下弧为准),盖上瓶塞轻轻放入养护室恒温水槽内(要保证有煤油的部分全部没入水中并且不能淹没李氏瓶),使整个刻度部分浸入水中(水温控制在20±1℃),恒温30min,记下初始第一次读数V1(读数时,李氏瓶一定要竖直,视线应与液面弯月面下弧水平,数值以弯月面下弧为准)。

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瓶后,用搓成圆筒形型的滤纸棍(直径约为1cm)将李氏瓶细长颈内没有煤油的部份仔细擦干净,并用滤纸将瓶口擦干,用圆筒形滤纸棍将瓶口堵住。

称取干燥水泥试样60g,准确至,一手持称样盘,一手用小勺将称样盘中水泥试样慢慢装入李氏瓶内,防止堵塞(如有堵塞应先将瓶口的水泥用毛笔刷入瓶内,用手提住瓶口,轻轻的上下抖动直至水泥落入瓶底)。

水泥密度测定作业指导书

水泥密度测定作业指导书

水泥密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试验方法标准 GB/T 208-94)
1、使用设备:李氏瓶、恒温水槽
2、试样制备:
1)环境温度:室温。

2)水泥试样应先通过0.90mm方孔筛,在110±5℃温度下干燥1h,并
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称取60g,称准至0.01g。

3)无水煤油。

3、试验步骤:
1)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至0到1mL刻度线后(以弯月面下部为
准),盖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内,使刻度线部分浸入水中(水温应控制
在李氏瓶刻度时的温度),恒温30min,记下初始(第一次)读数。

2)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瓶,用滤纸将李氏瓶细长颈内没有煤油的部
分擦干净。

3)用小匙将水泥样品一点点的装入李氏瓶中,反复摇动,至没有气泡
排出,再次将李氏瓶静置于恒温水槽中,恒温30min,记下第二次读
数。

4)第一次和第二次读数时,恒温水槽的温度差不大于0.2℃。

4、计算结果
水泥体积应为第二次读数减去初始(第一次)读数,即水泥所排开的无水煤油的体积(mL).
水泥密度
试验结果取两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0.02。

计算应精确至。

水泥密度试验方法介绍

水泥密度试验方法介绍
GB/T208《水泥密度 测定方法》
国家标准介绍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水泥新材所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水泥密度测定方法(液体
排代法) 三、操作方法 四、试验注意事项
一、概述
水泥密度是指物料在没有空隙 的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以 kg/m 3 或g/cm3表示,过去习惯 称其为比重。水泥的密度对于某 些特殊工程,如粘结工程、浇灌 工程和油井堵塞工程等是很重要 的物理性质之一。
因为这些工程均希望水泥较快 地从浆体中下沉,生成致密的水 泥石,所以要求水泥的密度大一 些。在测定水泥的比表面积,颗 粒级配等物理性质时,也必须先 测定水泥的密度。
硅酸盐水泥的密度,主要取决于熟料矿物组 成,水泥储存条件及时间、熟料的煅烧程度等。 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矿物的密度为:
矿物: C3S C2S C3A C4AF f -CaO 密度 :3.25 3.28 3.04 3.77 3.34
单位体积的质量,即密度。为使测得
的水泥不产生水化反应,液体介质采 用无水煤油。
2. 仪器 (1)李氏瓶 (见 图一)容积为 250cm3,带有长18cm ~ 24cm、内经 1cm的细颈,细颈上有自下而上的容 积刻度读数,
其 容 量 误 差 应 不 大 于 0.05mL 。 李 氏
瓶用抗化学侵蚀性强和热阻小的玻璃
3.1 ~ 3.2
普通硅酸盐水泥
3.05 ~ 3.2
矿渣硅酸盐水泥
3.0 ~ 3.1
火山灰质、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2.7 ~ 3.1
高铝水泥
3.1 ~ 3.3
少熟料和无熟料水泥
2.2 ~ 2.8
水泥的密度一般采用液体(无
水煤油)排代法测定,我国国标 GB/T208《水泥密度测定方法》就 是采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设备

混凝土密度检测方法标准

混凝土密度检测方法标准

混凝土密度检测方法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其密度是评价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标准旨在规范混凝土密度检测方法,保证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二、术语和定义2.1 混凝土密度:混凝土单位体积的质量。

2.2 干密度:混凝土在无水状态下的密度。

2.3 饱和密度:混凝土在完全饱和状态下的密度。

2.4 紧实度:混凝土在固结后的密度与其最大可能密度之比。

三、检测仪器和设备3.1 密度计:采用X射线、γ射线、中子射线等原理,测量混凝土密度的仪器。

3.2 水分仪:用于测量混凝土中的水分含量。

3.3 模具:用于制备混凝土试块。

3.4 振动台:用于振实混凝土试块。

四、样品制备4.1 取样:按照《混凝土取样方法标准》进行取样。

4.2 制备试块:将取样的混凝土均匀放入模具中,分层压实,每层压实次数不少于25次,直至模具充满为止。

在模具顶部用刮板刮平,然后在表面上放一层细砂,用木棒轻轻敲击模具,使表面平整。

试块制备完毕后,将模具放在振动台上振实。

4.3 养护试块:将试块拆模后,放入标准养护室中进行养护,养护温度为(20±2)℃,湿度为(90±5)%。

养护时间为(28±2)天。

五、检测方法5.1 干密度测定:将试块在室温下干燥至恒重,用密度计测量试块的干重和体积,计算得出干密度。

5.2 饱和密度测定:将试块在水中完全浸泡,取出后用干布擦干表面的水分,用密度计测量试块的重量和体积,计算得出饱和密度。

5.3 紧实度测定:将试块在水中浸泡后,取出后用干布擦干表面的水分,用密度计测量试块的重量和体积,计算得出饱和密度。

然后将试块放入紧实度测定器中进行测定,计算得出紧实度。

六、数据处理6.1 干密度和饱和密度的计算公式如下:干密度=干重÷干体积饱和密度=饱和重÷饱和体积其中,干重为试块在室温下干燥至恒重后的重量;饱和重为试块在水中完全浸泡后的重量;干体积为试块在干燥状态下的体积;饱和体积为试块在水中完全浸泡后的体积。

水泥表观密度检测规范

水泥表观密度检测规范

水泥表观密度检测规范1. 引言水泥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密度是影响其物理性质和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

表观密度是指水泥在干燥状态下单位体积所占的质量,常用于评估其抗压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等。

本文档旨在制定水泥表观密度检测的规范,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检测方法水泥表观密度的检测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2.1 水密法水密法是通过将水泥样品浸泡在水中,利用浸泡前后的体积变化来计算表观密度。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样品:将水泥样品研磨成细粉,并将其密封在容器中。

2.计算初始体积:在一个标定好刻度的容器中注入足够的水,并记录初始体积。

3.将样品浸泡在水中:将密封好的水泥样品放入标定容器中的水中。

4.测量容器体积:记录样品浸泡后容器的体积。

5.计算表观密度:根据样品浸泡前后容器体积的变化以及水的密度,计算水泥的表观密度。

2.2 安氏密度法安氏密度法是通过将水泥样品填充在已知容量的密度瓶中,得出水泥样品的质量并计算表观密度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样品:将水泥样品研磨成细粉。

2.准备密度瓶:清洗密度瓶,并干燥。

3.标定密度瓶:根据已知质量的水或空气,标定密度瓶。

4.将样品填充密度瓶:用样品填充干燥的密度瓶,将其质量记录下来。

5.求取表观密度:根据密度瓶的容积和样品的质量计算出表观密度。

3. 检测仪器进行水泥表观密度检测需要以下仪器:•容器:用于水密法中的水量计量和样品浸泡。

•密度瓶:用于安氏密度法中样品填充。

•电子天平:用于准确测量水泥样品的质量。

•温度计:用于测量密度瓶中液体的温度,以便进行修正计算。

4. 检测注意事项在进行水泥表观密度检测时,应注意以下事项:•样品的选择:应从原料中选取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检测。

•样品的准备:样品应先进行研磨成细粉,以确保其颗粒均匀细小。

•容器的选择:容器应洁净无杂质,并具有合适的刻度和标定。

•检测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在安氏密度法中,应测量并校正液体的温度,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GB208水泥密度试验方法介绍

GB208水泥密度试验方法介绍

硅酸盐水泥
3.1 ~ 3.2
普通硅酸盐水泥
3.05 ~ 3.2
矿渣硅酸盐水泥
3.0 ~ 3.1
火山灰质、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2.7 ~ 3.1
高铝水泥
3.1 ~ 3.3
少熟料和无熟料水泥
2.2 ~ 2.8
水泥的密度一般采用液体(无
水煤油)排代法测定,我国国标 GB/T208《水泥密度测定方法》就 是采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设备
温度容易达到。
报告完毕,谢谢大家!
(4)排气泡时一定要尽可能将气泡排 除干净,并且不要将液体溅出瓶外,也 不要使水泥粘附在液面上部的瓶壁上。 (5)看液面读数时,应以李氏瓶细径 凹月面下弧为准。 (6) 恒温水槽中的温度一般应控制在 20℃为宜。因为李氏瓶的容积刻度是以 这个温度为基准的,同时这一温度也是 水泥物理性能检验的标准温度,较其它
(2)无水煤油 符合GB253的要求,
也可用生石灰处理普通煤油得到。
(3)恒温水槽
温度控制误差
≤±0.2℃。

3. 测定步骤
(1) 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使液面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到1mL刻度线之间。(以凹月面下弧为 准),盖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内,使刻度 部分浸入水中,恒温半小时,记下液面初 始(第一次)读数。
储存条件和时间将会不同程度地降低水泥 密度,这是由于水泥中的游离CaO吸收了 空气中的水分和CO2生成了密度较小的 Ca(OH)2(密度2.23)和CaCO3(密度 2.71),同时熟料矿物水化生成的水化产 物密度也较熟料矿物低。熟料的煅烧程度 对密度也有影响,一般来说生烧(或欠烧) 熟料密度小,过烧熟料密度大,正常熟料
(2) 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瓶,先将瓶 外面的水份擦干净,再用滤纸将李氏瓶细 长颈内没有煤油的部分,仔细擦干净。

水泥密度试验检测方案

水泥密度试验检测方案

水泥密度试验检测方案1检测方案目的本检测方案是为了规范水泥密度的检测。

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通用硅酸盐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的密度及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他品种水泥和粉状物料密度的测定。

3编制依据GB/T 208《水泥密度测定方法》JTG 3420《公路工程水泥及混凝土试验规程》4使用设备与器具材料4.1 李氏瓶:符合GB/T 208和JTG 3420中的要求。

4.2 无水煤油:符合GB 253。

4.3 温度计:量程包含0℃-50℃,分度值不大于0.1℃。

4.4 恒温水槽(浴):应有足够大的容积,使水温可以稳定控制在20℃±1℃。

4.5 天平:量程不小于100g,分度值不大于0.01g。

4.6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10℃±5℃范围。

4.7 标准筛:筛子直径不小于300mm,筛孔孔径为0.90mm的方孔筛。

4.8 辅助工具:长药匙、长嘴细颈小漏斗,称料器皿,干燥器、毛刷等5 试验条件(环境)5.1 试验室环境温度为20℃±0.5℃,对湿度没有具体要求。

5.2恒温水槽(浴)水温:控制在20℃±0.5℃,试验过程中,温差不得大于0.2℃。

6 试验方法6.1 水泥试样应预先通过0.90mm方孔筛,在110℃±5℃温度下烘干1h,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室温应控制在20℃±0.5℃)。

6.2 称取水泥60g(m),精确至0.01g在测试其他材料密度时,可按实际情况增减称量材料质量,以便读取刻度值。

6.3 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至“0mL”到“1mL”之间刻度线后(选用磁力搅拌此时应加入磁力棒),盖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内,使刻度部分浸入水中(水温应控制在20℃±0.5℃),恒温至少30 min,记下无水煤油的初始(第一次)读数(V1)。

6.4 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瓶,用滤纸将李氏瓶细长颈内没有煤油的部分仔细擦干净。

6.5 用小匙将水泥样品一点点地装入李氏瓶中,反复摇动(亦可用超声波震动或磁力搅拌等),直至没有气泡排出,再次将李氏瓶静置于恒温水槽,使刻度部分浸入水中,恒温至少30min,记下第二次读数(V2)。

GBT 208-94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GBT 208-94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结果计算
71 水泥体积应为第二次读数减去初始( . 第一次) 读数, 即水泥所排开的无水煤油的体积
( ) mL o
72 水泥 . 密度可9c, / ) m 按下式计算:
一 、水

3 5
水 密 二 泥 量 9 开的 积 e' 泥 度P 水 质 ( 川卜 体 ( ) ) m
结果计算到小数第三位, 且取整数到00gc3 .1/ , m 试验结果取两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 值, 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0gc ; . / . 2 m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 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 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技术归口。 本标准由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负责修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赵福欣、 张大同、 范继权。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 1 2 9 年。 6
8《 .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B 28 4 G / 0-9 T
1 主题内 容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水泥密度测定中的仪器、 操作方法和结果计算等。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水硬性水泥的密度, 也适用于测定采用本方法的其他粉状物料的密
6 测定步骤
图 1 李 氏瓶
61 将无水煤油注人李氏瓶中至 0 1 L . 到 m 刻度 线后( 弯月面下部为准)盖上瓶塞放人恒温水 以 , 槽内, 使刻度部分浸人水中〔 水温应控制在李氏 瓶刻度时的温度) , 恒温3mn记下初始( 0i , 第 一次) 读数。 62 从恒温水槽中 . 取出李氏瓶, 用滤纸将李氏瓶细长颈内没有煤油的部分仔细擦干净。 63 水泥试样应预先通过09m . . m方孔筛, 1 士 ) 温度下干 l, 0 在(1 51 0 r 燥 h并在干燥器内冷 却至室温。称取水泥6g称准至00g 0, . 1. 64 用小匙将水泥样品 . 一点点的装人61 .条的李氏瓶中, 反复摇动( 亦可用超声波震动) 至没有气泡排出, 再次将李氏瓶静置于恒温水槽中, 恒温3mn记下第二次读数。 0i , 6. 5 第一次读数和第二次读数时, 恒温水槽的温度差不大于02 . ℃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