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综合1
福建教育综合案例分析(1)
(五)、实例分析1.一位老师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有这样一段师生双边活动:老师问:“邱少云身上是怎么烧着的?”学生答:“敌人打出的燃烧弹烧着的。
”老师又问:“邱少云身后有什么?”学生答:“有一条水沟。
”老师再问:“邱少云跳进水沟里没有?”学生答:“没有。
”老师接着问:“邱少云最后怎么样?”学生答:“牺牲了。
”有人认为这是启发式教学,你认为是吗?为什么?请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进行分析。
2.为了检查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情况,市教委检查组上午8时前来到了xx学校。
检查组长向该校校长说明来意后,校长说:“我们学校对素质教育十分重视,课外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有科技小组、美术小组、音乐小组……,但现在学生们正在上课。
下午课外活动时,请你们指导。
”你认为该校对素质教育理解正确吗?为什么?3.国外有人调查统计了某一家族的八代人136名家族成员,发现其中有50名男子都是音乐家。
有人认为,这是遗传因素决定的。
你认为对吗?应怎样看待这一现象?4.有一次,女教师画了一个圆圈儿问大学生:“这是什么?”大学生思考良久,才底气不足地说了一句:“可能是零。
”又一次,女教师画了个同样的圆圈儿问一群小学生:“这是什么?”孩子们立即七嘴八舌地回答:“是太阳。
”、“是烧饼”、“是足球”、“是西瓜”?“是老师的大眼睛!”……女教师听了,不由得目瞪可呆!你对这一现象有什么看法,请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观点分析。
5.有个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上课时特别爱举手回答问题,甚至有时老师问题还没说完,他便把手高高举了起来,让他起来回答时,他又不会。
老师课下和这位同学聊天,问他原因,该生说:“班上的同学总笑我成绩不好,说我傻,我不服气,所以老师提问时我总举手,是想向大家证明我不笨。
”老师了解了原委后,并没有批评这个学生,而是和他订下君子协议:“以后老师提问时,如果真会回答,你举左手;如果不会,就举右手。
”在以后的课上,老师抓住该生举左手的机会,让他回答,并好好地表扬了他。
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综合知识考点归纳1结课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点归纳1结课是指在完成课堂教学活动时,为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以及时转化转化、升华、条理化和系统化,教师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教学行为。
一、结课的分类(一)归纳结课归纳结课是指教师用总结性的语言提纲挈领地再现一节课或一章节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结束课堂教学的方法。
这是目前中小学最常用的结课方式。
归纳结课法通常有三种具体的形式:一是语言归纳结课法;二是表格归纳结课法;三是图示归纳结课法。
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选择使用。
(二)比较结课比较结课是指教师通过分析和比较使学生掌握新旧知识关系从而生结束课堂教学的方法。
如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前,有意识地引导或启发学生回忆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似、相近、易混的先前学过的内容,指导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的比较,从而圆满地完成对本节课的小结。
(三)活动结课活动式结课是指教师采用过论、试验、演示、竟赛等形式进行结课的方法。
(四)悬念结课悬念结课是指教师通过设置疑问、留下悬念以启发学生思考的结课方法。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归纳结课法或演练结课法等方法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此基础上,再依据后面的学习内容精心设计承上启下的新问题,设置悬念,让学生在"欲答不能、欲罢不忍"的矛盾心理驱使下,形成新的探究欲望,从而为以后的教埋下伏笔、作好铺垫,这就是悬念结课法。
(五)拓展延伸结课拓展延伸结课是指教师把教学内容作进一步延伸和拓展进行结课的方法。
三、结课的基本要求1. 结课要有针对性;2.结课要有全面性和深刻性;3.结课要简洁明快;4.结课要有趣味。
情绪情感这部分的内容作为我们心理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考点,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多是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集中的考点是情绪情感的分类。
这部分的考点需要大家结合生活实际多去理解把握。
情绪一般指个体在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情景中直接产生的心理体验和相应的反应。
1.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也叫心情。
教资综合素质科目一
教资综合素质科目一
教资综合素质科目一是指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心理学、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文化与伦理等内容的考试科目。
下面是一些备考建议:
1. 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知识。
了解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评价与反馈等教学中的重要概念和原则,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技巧。
2. 熟悉教育法律法规。
了解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包括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
重点掌握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学生的权益保障、学校管理等方面的法规。
3. 学习教育心理学。
了解学习和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学习动机和学习情感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一些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方法。
4. 熟悉教育经济与管理知识。
了解教育经济的基本原理和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掌握学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5. 学习教育文化与伦理方面的知识。
了解教育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教育文化的传承、教育伦理的基本原则等。
了解教育与社会、教育与家庭的关系,掌握一些教育伦理问题的处理方法。
还需要多做练习题和模拟考试,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可以参加一些教资综合素质科目一的培训班或者参考一些专业的教材和辅导书籍。
教师招聘笔试《教育综合》模拟卷1
教师招聘笔试《教育综合》模拟卷11.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教育家是( )A.老子B.孔子C.孟子D.荀子2.古代印度,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的著作是( )A.《吠陀》B.《圣经》C.《心经》D.《楞严经》3.《林哈德与葛笃德》是下列哪位教育家的作品?( )A.夸美纽斯B.卢梭C.杜威D.裴斯泰洛奇4.《人的教育》是德国著名教育家( )的作品。
A.裴斯泰洛奇B.杜威C.福禄贝尔D.苏霍姆林斯基5.“政教合一,以吏为师”描述了( )时期的教师活动。
A.封建社会B.原始社会C.奴隶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6.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孰优孰劣问题上,认为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优越的西方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洛克C.赫尔巴特D.第斯多惠7.《学记》出自( )A.《礼记》B.《论语》C.《孟子》D.《大学》8.严格的等级性是( )教育的显著特征。
A.原始教育B.古代教育C.近代教育D.现代教育9.认为“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的状态”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B.杜威C.夸美纽斯D.斯宾塞10.在法国启蒙教育思想的影响下,18世纪后期德国出现了采用“适应自然”的教学方式,注重实用性和儿童兴趣的新式学校,这类学校被称为( )A.泛爱学校B.文科学校C.实科学校D.国民学校11.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A.教育内容现代化B.教育资源现代化C.教育管理现代化D.教育观念现代化1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学者了解和引进西方教育学主要是通过( )A.美国B.德国C.法国D.日本13.“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适应的、天性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须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须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这种教育起源说的支持者是( )A.孟禄B.洛克C.卢梭D.利托尔诺14.欧洲古代教育理论的最高成就是( )A.夸美纽斯《大教学论》B.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C.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D.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15.在对教育起源的认识上,我国学者认可( )A.劳动起源论B.模仿起源论C.生物起源论D.心理起源论16.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的我国古代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C.墨子D.荀子17.赫尔巴特强调( )是教育的首要任务,纪律和管理是教育的主要手段。
安徽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真题本1
安徽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 【统考2016 安徽小学】下列对教育的认识,不正确的( )。
A.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B. 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C. 教育是促进受教育者社会化的过程D. 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2. 【统考2016 安徽中学】与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共同构成教育基本要素的是( )。
A.受教育者B.教育领导者C. 教育方法D.教育内容3. 【统考2016 安徽中学】“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揭示了教育的( )。
A.个体功能B. 社会功能C. 经济功能D. 政治功能4.【统考2016 安徽中学】学校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B.是否有活动场地C. 是否具有活动内容D. 是否有活动工具5. 【特岗2016 安徽中小学】教与学的矛盾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 )。
A.教师B. 学生C. 教师的教D. 学生的学6. 【统考2017 安徽中学】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集中体现在( )。
A.为人类社会所特有B. 培养人C. 具有历史性D. 起源于劳动7. 【统考2017 安徽小学】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的是实现( )。
A.教育理念现代化B.教育内容现代化C. 教育管理现代化D.人的现代化8 【统考2018 安徽小学】从教育系统运行的空间特性来看,可将教育形态划分为( )。
A.古代教育、近代教育和现代教育B.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C.非制度化教育与制度化教育D.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9. 【统考2018 安徽中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
A.教育影响B. 教育手段C. 教育物资D. 教育内容10. 【统考2019安徽小学】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 )。
A.培养人的社会活动B. 有意识活动C. 传递生存本能的活动D. 适应环境活动11. 【统考2019 安徽小学】教育现代是教育普及、质量、公平、结构等方面整体水平提升,其核心要求是实现( )。
333教育综合真题及解析
333教育综合真题及解析教育综合真题一:某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开设了一门创新设计课程,并且邀请了专业设计师来指导学生。
课程结束后,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来展示他们的创新设计。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 你认为创新设计课程对学生的发展有何好处?2. 创新设计课程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3. 学生通过展示作品来展示创新设计的成果是否合理?解析:1. 创新设计课程对学生的发展有以下好处:-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他们能够将创意转化为实际作品。
-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因为创新设计课程通常需要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项目。
2.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设计课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提供一定的自由度和空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提出自己的想法。
-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案例,激发学生的灵感和创意。
- 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学习,拓宽他们的视野,帮助他们从多个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 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提升设计能力和创新水平。
3. 学生通过展示作品来展示创新设计的成果是合理的,因为:- 展示作品是对学生创意和设计能力的一种验证和表达。
- 通过展示作品,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成果,并且获得他人的反馈和认可。
- 同时,展示作品也可以激发其他学生的灵感和创意,促进创新设计的交流和分享。
教育综合真题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请你谈谈在线学习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你对未来在线学习的发展的看法。
解析:在线学习的优势:- 灵活性: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节奏进行学习,没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 多样性: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课程选择,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的课程。
- 互动性:在线学习平台通常提供了学习社区和讨论板块,学习者可以与其他学习者和教师进行互动和交流。
-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线学习需要学习者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这对个人发展非常有益。
广东省教师公开招聘教育综合基础知识-1_真题-无答案
广东省教师公开招聘教育综合基础知识-1(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第一部分客观题一、单项选择题1. 教育行政部门对______的考核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A.校长 B.教师 C.班主任 D.大队辅导员2. 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意志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为______。
A.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B.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C.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D.情境—陶冶教学模式3. 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______。
A.教育研究体系 B.教育司法体系 C.教育行政体系 D.学校教育制度4. 不具备《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申请获取小学教师资格,必须通过______考试。
A.公务员 B.国家教师资格 C.法律法规D.教师职业道德5. 教案是指______。
A.学校教学计划 B.单元教学进度计划 C.课时计划 D.学期教学进度计划6. 教师必须知道有关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知识,这属于教师知识结构中的______。
A.学科知识 B.相关文化知识 C.实践性知识D.条件性知识7. 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目的是______。
A.扩大教育规模,赶上发达国家 B.提高民族素质,快出人才,出好人才 C.普及基础教育 D.延缓就业,减轻社会就业压力8. 义务教育具有______性的特点。
A.选择 B.保送 C.自愿D.强制9. 某教师在设计《长方形的面积》一课时设计以下教学目标:“学生能借助透明方格胶片,说明长方形面积等于长乘宽的理由。
”其中欠缺了______的描述。
A.教学对象 B.行为 C.行为条件 D.行为程度(标准)10. “人逢喜事精神爽”描述的是______。
A.心境 B.美感 C.激情 D.应激11. 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______。
A.师长关系 B.师生关系 C.师师关系 D.生生关系12. 不属于反馈评价结果的方式的是______。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综合》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教育综合》是为招收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二、考试要求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三、考试内容1. 教育学原理:教育的本质与功能,教育目的,教育制度,课程与教学,教师与学生等。
2. 中国教育史:中国古代教育,中国近代教育,中国现代教育等。
3. 外国教育史:外国古代教育,外国近代教育,外国现代教育等。
4. 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发展心理,教育心理等。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 试卷分数:满分为150分。
3. 答题时间:180分钟。
4. 试卷结构:名词解释题(约30%),简答题(约40%),论述题(约30%)。
五、参考书目建议考生阅读以下书籍以备考:1. 叶澜主编,《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张斌贤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
4. 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注意事项本考试大纲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制定,仅供报考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生使用。
其他专业的考生请参阅相应的考试大纲。
七、大纲更新本考试大纲如有变动,将在每年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中公布。
教育综合模拟试题1
教育综合模拟试题(满分为100分)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1.学制2.教育目的3.有意注意4.教学策略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情急生智”所描述的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2.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教育目标D.教学目标3.“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运用在教育中强调()A.理论联系实际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循序渐进4.神经特性强、平衡、不灵活,对应的气质类型是()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5.“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示范性B.长期性C.连续性D.创造性6.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B.班会C.共青团活动D.班主任工作7.根据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好孩子”属于()A.习俗水平B.前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前运算阶段8.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A.正强化B.惩罚C.负强化D.消退9.小江的写作、唱歌测验得到的成绩不高,但是跳舞的成绩却非常出色。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观,小江具备较高的()A.语言智力B.空间智力C.身体—运动智力D.自然观察者智力10.一题多解属于()A.聚合思维B.分析思维C.直觉思维D.发散思维11.高智商与高创造性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高智力者其创造性也高B.高创造性者必有高智商C.低创造性者其智商必低D.创造性与智力是一种相关的线性关系12.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属于()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3.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评价。
A.强调学生学会学习B.强调新的学习方式C.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14.儿童心理发展先具体后抽象属于儿童身心发展的()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15.“法国人都是浪漫热情的”这句话反映了印象形成中的()A.晕轮效应B.刻板效应C.首因效应D.投射效应1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属于()A.心境B.应激C.激情D.心态17.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谩骂、体罚、变相体罚和其他侮辱学生行为,这由学生的()决定。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小学部分)-1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小学部分)-1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12.00)1.班主任的领导方式可以分为权威型、民主型和______。
A.现实型B.放任型√C.理想型D.功利型解析:本题考查班主任的领导方式。
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民主型和放任型。
采用权威型领导方式的班主任侧重于在领导与服从的关系上实施影响,由教师自身对班级实行无条件的管理,严格监督学生执行教师所提出的要求的过程与结果。
采用民主型领导方式的班主任比较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在领导班级过程中,不是以直接的方式管理班级,而是以间接的方式引导学生。
采用放任型领导方式的班主任主张对班级管理不要过多地干预,以容忍的态度对待班级生活中的冲突,不主动组织班级活动。
2.现代班级管理机制是以______为核心来建立的。
A.学校B.教师C.学生√D.教学内容解析:本题考查班级管理的相关知识。
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种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管理机制,因此本题选C。
3.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先决条件是______。
A.制定班级规范B.建立班委会C.了解和研究学生√D.组建班集体解析:本题考查班主任工作的相关知识。
班主任要教育好学生,就得先了解和研究学生,这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先决条件。
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了解和研究班集体;(2)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
因此本题选C。
4.______是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建立和培养班集体的基础和条件。
A.班委会B.班级C.全体学生√D.家长和学生解析:本题考查班主任工作的相关知识。
5.在正式群体的发展过程中,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只具有个人的意义的群体是______。
A.松散群体B.联合群体√C.集体D.以上都不对解析:本题考查正式群体的发展阶段。
正式群体的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松散群体、联合群体、集体。
其中,松散群体是指群体成员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目的和内容。
教育综合试题
教育综合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教育的最基本目标是什么?A. 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B.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C. 传授学科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D.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2.素质教育的核心是?A. 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B. 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C.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D. 培养学生的考试成绩3.以下哪个不属于发展性评价的内容?A. 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掌握情况B. 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C. 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D. 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情况......25.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是?A. 制定教育政策和规划B. 监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C. 组织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D. 打击学校违纪和违法行为26.教师是教育事业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之一,他们的主要任务是?A. 传授学科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B.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C. 维护学校的纪律和秩序D. 制定教育课程和教材......30.学校教育应该注重的是?A. 学生的学术成绩和考试排名B. 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C. 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D. 学生的服从和遵守纪律第二部分:填空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请根据题目填写答案:1. 教育的本质是__________。
2. “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成为具有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 教育的任务是培养______________。
4. “因材施教”是指根据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来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
......第三部分: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请谈谈你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看法。
2.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有何异同?3.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教育评价方式,并分析其优缺点。
4. 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5.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第四部分:论述题(共1题,30分)请选取以下两个问题中的一个进行论述:1. 国际化教育在当代中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教育综合》考试大纲一、教育学(一)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的概念、本质与基本要素。
2、教育的起源与发展,包括古代教育、近代教育和现代教育的特点。
3、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重点掌握教育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二)教育与社会发展1、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包括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以及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2、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如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以及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3、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理解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以及教育的文化功能。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1、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对教育的制约。
2、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
3、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其有效发挥的条件。
(四)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的概念、层次结构和功能。
2、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包括社会和个人两个方面。
3、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精神实质,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与要求。
(五)教育制度1、教育制度的概念、构成要素和类型。
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如双轨制、单轨制和分支型学制。
3、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六)课程1、课程的概念、类型及其制约因素。
2、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3、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与主要内容。
(七)教学1、教学的概念、任务与意义。
2、教学过程的本质、基本规律和基本阶段。
3、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能够结合实际教学情境运用恰当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4、教学组织形式,如班级授课制、个别教学、分组教学等。
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
(八)德育1、德育的概念、任务与意义。
2、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3、德育原则、德育方法与德育途径。
4、新时期德育改革的趋势与特点。
(九)班主任工作1、班主任工作的任务与职责。
2、班集体的培养与建设。
3、班主任工作的方法与艺术。
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综合)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综合)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选择题 3. 名词解释7. 简答题选择题每小题1分。
以下每道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这表明教育具有( )。
A.永恒性B.依附性C.时代性D.独立性正确答案:A解析: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只要人类存在教育就存在,这体现了教育的永恒性。
知识模块:教育的概念2.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
A.是否有目的的培养人B.是否促进人的发展C.是否促进社会发展D.是否具有组织性和系统性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的概念3.教育的本质特点是( )。
A.影响人的身心发展B.促进社会发展C.有目的地培养人D.完善人的自身生产正确答案:C解析: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知识模块:教育的概念4.古希腊斯巴达教育目的是培养( )。
A.演说家B.智者C.军人和武士D.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教育的概念5.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
A.六艺B.七艺C.论语D.四书、五经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教育的概念6.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 )。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的概念7.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等人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史称( ),这个学制体现的是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吸收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形式,也保留了一定的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
该学制的最大特点是修业年限长,从小学堂至大学堂需要21年,至通儒院需要26年。
这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
A.六三三制B.五四学制C.壬寅学制D.癸卯学制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教育制度8.通常把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称为( )。
教育综合简答题整理
简答题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简述《学记》中的教学思想答:《学记》中的教学思想表现在:(1)主张启发式教学,主张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失去自信;向学生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
(2)强调教学要循序渐进,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不躐等”。
2、简述现代教育制度(学制)的发展趋势答:(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要有利于国际交流。
3、简述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答:(1)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和实施者。
(2)受教育者:既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也是自我教育与发展的主体。
(3)教育影响:是教育者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全部信息,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发生作用的中介。
相互关系:上述三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实践系统。
4、简述近代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答:(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5、简述现代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答:(1)教育的全民化;(2)教育的终身化;(3)教育的多元化(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4)教育的现代化;(5)教育的民主化(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专制性的否定);6、简述影响学制的主要因素答:(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4)人口发展状况;(5)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1、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答:(1)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2)教育通过造就政治管理人才,促进政治体制的变革与完善;(3)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4)教育还是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的重要力量。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题1及答案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试题1一、单项选择题1.“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A)。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定性评价D.定量评价2.在测验的指标中,测验的(B)更为重要。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3.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知与行的统一,就是(B)。
A.理论加实践B.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C.读书加劳动D.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统一4.根据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可分为诊断性评价、(B)。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5.中国古代所指的“六艺”教育是指(A)。
A.礼、乐、射、御、书、数B.诗、书、礼、乐、易、春秋C.礼、乐、射、御、文、算D.论语、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商君书 6.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C)。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7.“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C)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8.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包含(D)活动。
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学校教育D.一切教育9.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C)。
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不平衡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10.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是指(D)。
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11.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依此而建的课程理论是(D)。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C)。
A.是同时的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D.无法判断13.主张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C)。
教育综合知识考试题型
教育综合知识考试题型
教育综合知识考试题型包括主观题和客观题。
客观题相对简单,主要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以及判断题。
主观题相对较难,主要有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
其中,辨析题虽然看似比较简单,但很难拿到全部的分数。
教育综合知识考试涉及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以及新课程改革等方面的内容,旨在测试考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关知识和能力,以及考生对教育基本制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和受教育者的权利、义务等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同地区考试题型可能会有所不同,建议咨询相关人士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福建教育综合案例题(1)
论述题1.试述教师专业化的条件。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了解该学科的思惟方式和方法论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2.有些教师“恨铁不成钢”,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却变成了对学生的体罚、讽刺、辱骂,致使学生身心收到一定的伤害。
请说明这种情况下违背了什么道德原则,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要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3、在语文课上,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
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顺”,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
不少学生高兴地说:“我的作文在小学里经常不及格,今天老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老师又及时鼓励达标的同学继续向B级、A级组进军。
请问:上述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答:在上述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
其原因是该教师的做法体现了新课程提出的发展性评价的内涵。
首先,该教师的评价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突出了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其次,体现了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
重视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
第三,体现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的独特性。
第四,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
该教师潜移默化地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评价进入学生发展的进程之中。
4、王林平时成绩一般,但总想找个机会能一鸣惊人。
期末考试前的一天下午,王林走过教导处门口,看到里面没人,就走了进去,一眼看到老师放在橱里的数学试卷。
他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正当他打开橱门时,教导处张主任突然走了进来。
张主任看到瑟瑟发抖的王林,什么都明白了。
教师聘请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解析 (1)
教师聘请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解析 (1)教师聘请考试经典例题一、单向挑选(70 题)1、课程有别同的分类标准,依照学生学习课程的自主程度分类,课程可分为()A.国家课程地点课程B.必修课程选修课程C.基础课程专业课程D.学科课程活动课程2、心理学通常把个性心理特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能力,二是气质,三是()A.性格B.动机C.兴趣D.意志3、学生在学习中发觉,及时复习往往可以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这是因为及时复习符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即遗忘进程呈现出()的特点。
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比较均匀D.没有规律4、我们讲一具学生的智力好,通常是指学生在认识方面的综合能力强,其核心是()A.经历力B.想象力C.注意力D.抽象逻辑思维能力5、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相长”思想的教育论著是()A.《论语》B.《学记》C.《师讲》D.《大学》6、为了鼓舞学生努力学习和全面进展,学校对学生在日常日子和学校、班级事务中所做的情况,以及在各种检查、评比、比赛中的获奖事情举行记录,并纳入学业成绩中赋予加分。
这种评价办法我们称之为()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诊断性评价D.进展性评价7、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是()A.教育者和受教育者C.学生和教科书B.教师和教科书D.教学内容和手段8、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小红学习成绩差,还经常破坏课堂纪律。
学校为了保证升学率,就把小红开除了。
该学校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A.人格尊严C.人身权B.名誉权D.受教育权9、小敏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学习向来很努力,成绩名列前茅。
在一节自习课上,她遇到一道数学计算试题,半节课过去了还没做出来,正着急时,突然听见有个同学讲“她越来越笨了”。
小敏内心咯噔一下,琢磨他是在讲自个儿吧,然后就别断地想自个儿是别是变笨了。
从那往后,小敏非常在意不人讲啥,而且总觉得是在讲自个儿,很难受,后来朋友跟她开玩笑也耿耿于怀。
整天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占着脑子,乱糟糟的,头都快炸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考点导学图教育与教育学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教育学概述第一节考点精讲及重点点拨一、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概念中外教育理论界对教育的定义多种多样,但存在一个基本共识,即都把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一般认为,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除了包含学校教育外,还包含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广义的教育具有几个基本特点:(1)是培养人的活动;(2)是人有意识的自觉活动;(3)是反映一定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需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身心朝着期望方向变化发展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但并不限于学校教育,例如函授教育也属于此类。
狭义的教育具有几个基本特点:(1)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2)是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完成的多边活动;(3)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4)教育者是受过专业训练的职业教师;(5)教育内容是按照一定目的选择并且是系统而稳定的;(6)教育手段是易于为受教育者所接受的。
此外,有研究者强调界说教育要兼顾社会需求和个体需求两个方面,将教育定义为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教育的构成要素指教育构成的基本要件。
它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构成。
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或称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1.教育者广义的教育者指对受教育者态度、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狭义的教育者指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学生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源。
一般而言,教育者主要是指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具有(取得)一定资格的从事专门教育教学活动的专职教师。
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应该具备两个条件:有明确的教育目的,理解自身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任务或使命;了解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以及社会对个体发展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并能够根据自己对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
2.受教育者(学习者)受教育者(学习者)指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
受教育者(学习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
受教育者(学习者)的特征:①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目的;②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从而学习兴趣、能力和风格存在差异;③不同的学习者在学习中所遭遇的问题与困难不同,从而需要的帮助不同。
④不同的学习者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管理意识和能力不同,从而学习效率和质量不同。
3.教育影响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受教育者(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等。
此外,教育目的、教育环境也属于教育影响。
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相互独立。
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三个要素所处的地位不一样,发挥作用的方式和程度也不一致。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学习者)是教育过程中的“人”的要素,教育影响是教育过程中的“物”的要素。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学习者)的角色位置存在差异,教育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学习者)的角色任务不同,教育者以促进受教育者(学习者)发展为天职,受教育者(学习者)以发展自己为权利和义务。
教育影响作为教育的中介发挥作用。
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相互规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完整的教育实践活动系统。
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可能展开,学习者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再好的发展目标,也都无法实现。
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去影响受教育者(学习者),教育者要有效地进行教学,需要了解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内容;受教育者(学习者)要有效地学习,同样需要了解教育者和教育内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学习者)之间的联系和作用是通过一定的教育影响来实现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学习者)在教育活动中共同处于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作用,他们既共同作用于教育内容,又相互进行着双向互动,三者之间交互作用的主要结果是受教育者(学习者)的身心获得发展。
教育是上述三个要素的有机结合。
各个要素本身的变化,必然导致教育系统状况的改变。
不同教育要素的变化及其组合,最终形成了多样的教育形态,担负起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神圣职责。
(三)教育的发展历程以生产力水平为依据,教育发展历史可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三个阶段,各具特征。
1、原始社会的教育总体来说,原始社会教育主要有以下特征:(1)附属性。
①教育活动同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没有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领域。
教育活动基本上是年长一代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将生产和生活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②教育活动直接服务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
教育主要使年轻一代适应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将过什么样的生活,进行怎样的生产,就受什么样的教育;③多数的教育活动分散进行,没有专门从事教育的人员、相对固定的教育对象、固定的教育内容、专门的教育场所和教育机构。
(2)原始性。
①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合格的氏族公民;②教育内容相对简单。
着重于对年轻一代体力、顽强性、生产劳动的技能、与自然作斗争的经验、风俗礼仪和宗教仪式等方面的训练,智力开发只是教育实践的副产品,并没有为“教育者”所自觉意识。
③教育的方法和手段相对单一,没有文字、书籍,年长一代通过言传身教式的示范将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年轻一代通过模仿学习;(3)平等性。
①教育面向全体儿童,男女儿童有同等的受教育权;②基于男女生理、体质方面的差异以及因此从事的劳动性质不同,男女儿童学习存在内容方面的微小差别,如男孩学狩猎、耕作和放牧,女孩学采集、种植和家务。
2、古代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一般指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进入奴隶社会后,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
(1)古代中国早在夏代,我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孟子》里载有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射也。
夏日校,殷日序,周日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这里不仅记载了我国古代学校教育起源的情况,也记载了当时教育的内容和宗旨。
西周之后,学校教育制度已发展的比较完备,周王朝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即设在王城和诸侯国都的学校、设在地方的学校与设在闾里的塾校。
这就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
六艺由礼、乐、射、御、书、数六门课程组成。
礼包括政治、历史和以“孝”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乐包括音乐、诗歌、舞蹈教育;射,射技教育;御,以射箭、驾兵车为主的军事技术;书,学字习写的教育;数,简单的数量计算教育。
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兴起,儒、.墨两家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
据说孔门弟子三千,可见规模之大。
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西汉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思想专制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隋唐时盛行科举制度,改变了魏晋南北朝时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之说,但也加强了对知识分子思想和人格的限制。
唐朝由中央直接设立的学校是六学二馆。
六学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指东宫的崇文馆和门下省的弘文馆。
宋代,程朱理学成为国学。
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重要依据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教育目的是“学而优则仕”,知识分子毕生都在背诵经书。
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不仅社会思想受到钳制,而且形式上的创造性也被扼制。
直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科举制度才被废除。
(2)古代印度古代印度的教育和宗教紧密相关。
古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
婆罗门教有严格的等级规定,把人分成四种等级。
僧侣祭司处于最高等级,享受最优良的教育特权;其次是刹帝利种姓,为军事贵族;再次是吠舍种姓,仅能从事农工商业;最低等级的是首陀罗种姓,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识字读经被认为是违反了神的旨意,要被处死。
僧侣祭司和刹帝利这两个种姓是天然的统治者。
婆罗门教的教条是指导思想,婆罗门的经曲《吠陀》是主要的教育内容,婆罗门教的僧侣是唯一的教师。
教育的活动主要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
佛教与婆罗门教虽然是两大教派,但都敬奉梵天,主张禁欲修行。
所不同的是佛教讲究普度众生,表现在教育上主要是广设庙宇,使教育面向更多的信徒,形成了寺院学府的特色,并一直延续到英国殖民地时期。
(3)古代埃及大约公元4000年前,古埃及就发展成强大的中王国,文化繁荣,教育达到鼎盛时期。
史载,那时的埃及已有了宫廷学校,它是法老教育皇子皇孙和贵族子弟的场所。
中王国以后,宫廷学校已不能满足培养官吏的需要,因而国家开设了职官学校。
职官学校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招收贵族和官员子弟,肩负着文化训练和业务训练的任务。
古代埃及开设最多的是文士学校。
文士精通文字,能写善书,执掌治事权限,较受尊重。
“学为文士”是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因此,许多文士便设立私学,招收生徒,同时也有传授天文、数学、医学等实用知识的文士学校。
于是“以僧为师”、“以吏为师”便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但农民子弟与奴隶子弟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4)古代希腊、罗马在古希腊、罗马,不同社会地位阶层的人所受教育的方式各不相同。
贵族阶层的子弟因社会阶层较高,他们不进私立学校,而聘请家庭教师。
只有社会地位较低阶层的子弟才进私立学校学习。
中等教育主要是贵族和富人的教育,学校以学习文法为主,同时还学习拉丁文和修辞。
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是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
古代雅典的教育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教育目的是培养有文化有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
古代斯巴达教育以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为主,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和武士。
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两种著名的封建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教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而且各科都贯穿神学。
骑士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封建骑士,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即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