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教育中存在问题之我见
农村班主任教育之我见
农村班主任教育之我见南障城明德小学吕维芳农村班主任教育之我见农村班主任教育之我见摘要: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奋斗在班主任的第一线。
十几年的班主任实践,让我对农村的班主任工作有了深刻的领悟。
农村小学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资源的短缺,学生家长文化素质不高,且多外出打工,对孩子疏于管理,使得孩子在校问题严重。
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
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应分析好学生现状,对症下药。
一是要尊重关爱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及社会的爱。
其次,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学生犯了错误,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找到问题所在,改正错误。
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应严爱相济,严是爱,松是害。
在严格要求的同时,给予学生必要的爱。
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应多创设情境,使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受到相应的教育。
另外勤做家访,即时和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把学生在校的表现反馈给家长,使得家长学校共同管理。
关键词:尊重关爱严爱相济家访记得一位班主任曾这样说过:“有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这个班主任基本合格;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这个班主任很优秀;可是,如果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那么这个班主任无疑是失败的。
”我信奉这段话。
这句话明确说明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尤其是农村小学的班级,班主任工作非常关键。
在多年的工作中,我认真探索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得失。
在这里我谈谈自己任班主任以来的一点肤浅的看法:一、农村小学班级的现状现在农村小学的大部分学生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能完成学习上的任务,但是少部分学生如果管理不好,将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农村小学条件差,随着学生人数的减少,使得一些教学点撤销与合并,学生集中到相对路远的完小。
而现在的农村小学生娇惯脆弱,受不得点滴委屈,很多家长外出打工,孩子一般由目不识丁的爷爷奶奶带,由于娇惯,疏于管教,养成了一些坏习气,生活不能自理,缺乏自觉性,学习马虎、纪律松散。
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从各方面,用多种方法尽早了解学生情况。
农村教育问题发言稿范本
农村教育问题发言稿范本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农村教育问题。
农村教育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它不仅涉及到农村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也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未来。
在我看来,解决农村教育问题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当前存在的农村教育问题。
首先是基础设施问题。
很多农村地区的学校条件非常差,教室狭小、缺乏实验室和图书馆等资源。
这严重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质量。
其次是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农村地区的各种限制和条件,很多优秀的教师都不愿意到农村地区任教。
这导致农村地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数量都相对较低。
再次是教育资源不均衡。
大部分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学生往往得不到公平的待遇和机会,这加剧了城乡教育差距。
最后是家庭经济困难影响学习。
农村地区的家庭收入普遍较低,许多家庭无法负担起孩子们的教育费用,这给教育带来了另一层问题。
那么,如何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呢?首先,我们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提升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
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农村教育,引入社会资源,共同改善农村教育环境。
其次,要加强师资培养和激励机制。
通过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育水平。
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到农村地区任教。
再次,要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通过政策引导,将更多的教育资源配置到农村地区,确保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享有同等的教育机会。
最后,要加大对贫困学生的关爱与扶助。
建立健全的贫困生资助体系,确保每个贫困学生都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在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同时,我们也要充分发挥农村教育的优势。
农村教育具有传统文化积淀、青少年教育更容易塑造等特点,我们应该在保留传统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我们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开展远程教育、线上课程等形式,让更多农村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总而言之,农村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农村教育问题
农村教育问题1. 引言农村教育问题一直是我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
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相对较为落后,教育资源匮乏、教育质量不高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农村学生和他们的家庭。
本文将从教育资源不足、师资短缺、教育质量和教育机会不公等方面,深入分析农村教育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 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城市地区明显不足,这是农村教育问题的核心之一。
农村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设备等基础设施和学习资源都相对欠缺,无法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此外,农村学校面临的经费和教材购置问题也严重制约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大政府投入,提高农村教育经费的分配比例,并加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可以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共享,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城市的教育资源传递到农村地区,提高农村学生的学习机会。
3. 师资短缺农村地区面临着严重的师资短缺问题。
由于工资待遇较低、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很多优秀的教师不愿意到农村地区从教。
这导致了农村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低,缺乏专业化、高水平的教师。
解决师资短缺问题,可以通过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和福利来吸引更多的教师到农村地区工作。
此外,还可以加强农村教师培训和师资储备,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4. 教育质量不高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一直存在较大的差距。
由于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资源匮乏等原因,农村学校教学质量普遍较低。
农村学生在学术成绩和学科素养方面往往与城市学生存在较大的差距。
提升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需要加强农村学校的考试指导和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还要加强农村学校的学生评估和教育质量监控,对教育质量进行定期评估,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5. 教育机会不公农村地区的教育机会长期存在不公平现象。
由于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不足和师资短缺,农村学生往往缺乏良好的教育机会。
面对升学和就业的竞争压力,农村学生的机会常常被城市学生抢先占据。
为解决教育机会不公问题,可以推行灵活的教育体制和政策,给予农村学生更多的机会和优惠政策。
如何提高农村中学教育教学质量之我见
如何提高农村中学教育教学质量之我见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至少在现阶段,这是一个不容争议的事实。
虽然很多学校(包括名校在内)都在寻求“特色”办学,但最终都还得把指挥棒挥在学校的核心工作——抓教育教学的质量上来。
社会、家长以及学生最后用以选择和评价一所学校标准的时候,都把这所学校一届毕业生究竟能考几个重点高中作为主要依据。
所以,要想真正发展好一所初级中学,切切实实抓好教育教学质量才是唯一的途径。
但是在当前的很多农村中学,这一目标却成了空中楼阁,让学校管理者心有余而力不足。
下面就这一问题我谈几点个人的看法,以供参考。
一、教师队伍问题具备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
目前的现状为:1、思想消极,无进取精神。
农村中学基本属于“四差”(地理条件差、福利待遇差、社会治安差、具体教学和生活条件差)环境,所以能走的教师基本都走了,暂时留下来的思想也难以稳定,很多教师都过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昏沉日子。
就连平时评优、3%等与个人利益紧密相连的问题也漠不关心,更不要奢求他们理解、关心和支持集体或学校了。
也许唯一让他们思考的问题就是“我到底能不能离开这儿”“我到底哪天能离开这儿”,这时学校制度里的诸如扣分等条例就显得十分苍白无赖。
2、新教师的综合素质较差。
就整体而言,高校扩招以后走出的毕业生和扩招以前走出的毕业生相比,各方面的素质都有所差距。
首先体现在思想素质上,新教师相对来说重利轻德。
凡事讲究报酬,做事前总要先问“有钱没有”“有多少钱”,从这些方面不难透视出一部分教师受当前的经济思潮影响过深,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
其次,体现在业务素质上,一些新教师的课堂让人不敢恭维,缺乏基本的上课环节和方法,甚至一学期下来上不了一堂合格课的也大有人在,在这方面家长和学生的反映也特别大。
(这个问题在新教师聚集的偏远学校相当突出)3、调动过于频繁。
很少有教师能够把学生从一年级接手带到毕业,所以很难让教师会去想办法制定一个相对长期的教育教学计划,而学生也在年年(甚至期期)为适应新教师而努力,并在这一恶性循环过程中消耗着他们的灵气,消耗着他们的青春年华。
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论文
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之我见【摘要】农村中学和小学教育尽管得到了长远的发展,然而就其整体而言仍然有众多不足,并未发生质的转变和飞跃,所以,应该对农村中学和小学教育进行深入的改革,制定有利于农村中学和小学教育的有力改革办法,进而提升农村中学和小学教育水平。
【关键词】农村;教育质量;提高措施【中图分类号】 g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153-01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大力推广,农村教育也发生了改变,改革教育体制,更新教育理念,所以农村教育水平质量应该有所提高。
可是因为城市和农村的文化背景、生活条件的不同,农村学校在管理方面的不足、缺乏科研气氛、教学方式传统化、教育思想滞后不前,还有就是家长本身的整体素质和文化上都存在很大差异,这样就给提高农村中学和小学的教学质量增加了许多障碍。
1 农村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1 优秀老师的流失老师是教育的核心,所以只有老师优秀了,才能教出高素质、高水平的的学生。
可是最近几年来,农村学校的优秀老师却大量流失。
比如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许多有经验的教师通过考调离开了农村学校,新教师和临代教师在农村学校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农村学校变成新教师培训基地,大量优秀老师涌向城里。
1.2 老师缺乏职业责任心尽管老师的工资待遇有一定的提高,可是与在市场经济下的其他行业相比相差很远,好多农村学校连最基本的工资都不能保证,何谈福利待遇。
可是老师的工作有非常的辛苦,他们把此职业与其他职业相比较,发现自己所付出的与所收获的不成正比,因此老师们慢慢失去了职业责任心。
1.3 家庭教育模式滞后农村家长的文化知识水平与城市家长的文化知识水平相比相对落后很多,教育孩子的想法与理念也很传统,又各自有各自教育孩子的方法,所以教育出来的孩子也千差万:(1)用打的方式代替疏导孩子。
生活在这种教育孩子方式的家庭里,越打孩子,孩子越叛逆,越会做出出格的事情来,所以这种暴打的家庭教育方式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正常教育。
农村小学教育之我见
学生学习的最高境界不是 简单 地重 复知 识 ,而是在学 习的
基 础 上 灵 活 运 用 知识 , 把 学 到 的知 识 投 入 到 实 践 中 , 行 创 新 并 进 和 创 造 。 教 学 中 要 注 意 加 强 数 学 与 现 实 生 活 的联 系 , 引导 学 生 逐 步学 会 用 数学 的 眼 光 观察 周 围世 界 , 于 发 现 和 提 出 问题 , 善 并
边堆 了一堆木料 , 那个管木料的叔叔能很 快说出有 多少根 , 这是
根 据我们学到的公式 :顶层 根数+ ( 底层 根数 ) X层数 ÷2 出来 算 的。” 这个同学抓抓脑 袋笑 着说 :数学还真有意思 !” “ 学习了长
刷 的面积 。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 , 就这个具 体问题来说 , 房子的窗
学生在课堂上的 自由度和活动机会 ,让学生 能以 自己的主体活 动积极地解释课堂上 所发生 的一切 , 建立 属于他们 自己的知识 结构 。动手操作 会让学生觉得 学习数学是轻松 的 、 有意思的 、 充 满创意 的。例如 , 在教学 “ 圆的认识 ” , 时 先用 现实 生活中属 于圆
找 的问题 , 因此 , 他们能 够主动利用 书本 上 的知识 去解决问题。
户 、 、 板 是 不 需 要 粉 刷 的 。 由于 这 些 是 学 生 自己去 生 活 中寻 门 地
来 。强迫学生动起来是教育者的悲哀 ,只有 让学 生愉快地 动起
学 生 , 手 让 学 生 最 大 限 度 地 “ ” 来 、活 ” 来 。教 师 要 增 加 放 动 起 “ 起
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中⼩学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9-06-21摘要:教师队伍建设是推进农村教育改⾰和发展的关键,全⾯提⾼农村中⼩学教师队伍素质,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当前农村教育整体落后,教师素质普遍存在⼀系列问题,本⽂分析了农村中⼩学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了提⾼农村中⼩学教师素质的措施,以期促进农村中⼩学教师素质和农村教育质量的提⾼。
关键词:教师队伍农村中⼩学教师素质教师之于教育,教育之于国家,同志曾有过精辟的阐述,他指出:“百年⼤计,教育为本;教育⼤计,教师为本。
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教师就是基⽯的奠基者。
”改⾰农村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解决农村教育中的教师问题是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关键,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举措。
解决农村教育中的教师问题,除了通过发展农村经济防⽌农村教师流失外,还要提⾼农村中⼩学教师的素质。
下⾯简要分析农村中⼩学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提⾼农村中⼩学教师素质的对策,并对其进⾏反思。
⼀、农村中⼩学教师素质存在的突出问题(⼀)⾝⼼素质不容乐观。
农村中⼩学教师⾝体健康状况的⾃我认知与教龄之间存在极明显的差异,教龄越长的教师越趋向于认为⾃⼰⾝体不健康,相⽐较⽽⾔,认为⾃⼰⾝体状况最差的是拥有16~20年教龄的教师,认为⾃⼰⾝体状况相对较好的是拥有1~5年教龄的教师。
随着年龄的增长,农村中⼩学教师咽炎、颈椎病等“职业病”逐渐增多,亚健康情况越来越严重,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
部分农村中⼩学教师认为⽬前⼯作压⼒较⼤,焦虑情绪较重,对⼯作充满消极悲观的情绪。
(⼆)专业知识与技能⽋缺。
农村中⼩学教师队伍中不乏专业素质优秀者,但是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满⾜于机械地传授知识,知识与技能的⽋缺⽐较严重,突出表现为:1.教育学和⼼理学学科知识缺乏。
有些教师漠视其重要性,仅凭经验教学;有些教师虽然学过,但不擅长运⽤;有些教师根本没接受过这⽅⾯的教育,没有理论知识储备,就⽆从谈起实践运⽤。
2.语⾔表达能⼒⽋缺。
农村学校素质教育的现状及评价问题之我见
农村学校素质教育的现状及评价问题之我见笔者自参加教育教学工作以来,大大小小的会议参加过多次,其中最常听到的一个词语便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标。
诚然,我们今天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和课堂模式的改革确实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素质教育的实施是学校、家长和学生各方都期盼的。
但总体上看,对素质教育如何进行评价及指标体系的建立尚处在探索之中,更未被实践者所掌握。
各级各类学校对素质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对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没有一把衡量的尺子。
基本上是以智力教育的结果为主,其他教育可有可无的评价。
素质教育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
由于智力教育对人知识增长的重要作用和对其评价的传统化而变得容易操作。
我认为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把适宜的记诵、必要的训练和考试作为检查、促进和发展的手段;也不是不要知识学习,而是更强调知识的应用、综合与发现,更重视学习能力、生存能力和热爱学习的情感、态度的培养,强调这一学习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养成道德习惯、体验道德成长的主要资源。
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不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置于对立的两端。
我们还需要考试,但再也不能用应试的模式来进行教育,要努力把道德的学习与学科的学习、知识的学习融合在一起。
由于对智力教育的评价传统而容易,所以大部分的教育行政机构都以文化科的成绩为主要标准来评价学校的好坏。
这就驱使一些学校让学生和老师拼时间,违规办学。
我所在的学校曾经一周上六天课,学生和老师叫苦不迭,一些学生年龄很小就戴上了眼镜。
更可笑的是一些初三学生考上高中也放弃了,原因就是上学就是受罪,他们不愿意再受罪了,上初中已经上够了。
规范办学行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由于社会价值观的转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对于规范办学行为依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但是,这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一项工程。
近几年,我们山东省对规范办学行为查出力度较大,但依旧有些学校找借口、钻制度的空子占用老师和学生的休息时间。
农村家庭教育之我见
农村家庭教育之我见作者:梅苏芹来源:《中国素质教育研究》2013年第05期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 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
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
可家庭教育是中国教育的缺失,尤其是农村教育的缺失。
现在的孩子,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进步,我觉得孩子越来越难教育。
家庭教育是人生的起点和基点,目前农村家庭教育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一、物质奖励重于精神。
当今社会,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成员结构基本上是三代人。
孩子都成为长辈的掌上明珠,长辈对孩子的宠爱超越了极限。
这样,促使孩子养成了“惟我独尊”的不良倾向。
孩子成为家庭中的主子。
他们的话,长辈必须依从,否则,他们就要翻天,不是长辈说了算,而是孩子说了算。
我认为这是不正常的,对孩子来说,只有百害而无一利。
五一节后开学第一天,一早来到学校就见班上沈潇倩的妈妈在教室里,孩子哭哭啼啼,无限依恋妈妈。
一会儿吵着要买这个,一会儿吵着要买那个,本该打扫包干区的她却迟迟未动。
张颖的爷爷在一旁说:“我家张颖,每天都给零花钱。
”听着听着,我觉得现在的家长怎么这样?孩子要啥给啥,难怪最近零食风刮得很猛。
一下课直往小卖部跑,常常是上课铃响了,不少孩子还一边拿着零食,一边飞奔教室。
然后放进抽屉,上课了忍不住用小手去摸摸,再将小手放进嘴巴里偷偷地吮吸,有如幼儿在吮吸母亲的乳汁。
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差,面对美食的诱惑,他上课哪有心思再去读书写字呢!再有,身边不乏这样的例子。
“你考到100分,我奖励你多少多少钱。
”“你考到前三名,我给你买好吃的。
”“你考到前五名,我就给你买什么什么玩具。
”类似这样的承诺比比皆是,难道除了这些物质奖励就没有能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动力了吗?难道孩子的学习就是为了得到这些物质奖励吗?色彩斑斓的食品,五花八门的玩具,吸引了孩子的心。
中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研究之我见
城市 孩子 同等质量 的 教育 。 ( 4) 农村 公 共卫 生事 业 发展 滞后 。根 据 世界 卫 生组 织公 布 的 数据 ,2 0 0 1 年 中 国卫 生 分 配公 平 性 在全 世 界 排 名 中居 第 1 8 8 位 ,列倒 数 第4 位 。 中国享 有 医疗卫 生保 障 的人 占1 5 % ,主 要 为 城市 居 民 ,比城 市高 出一倍 甚至 近两倍 。 ( 5) 农 村社 会保 障体 系不健全 。 养老 保 险覆盖 率 的差异 。 中国的 养老保 险覆 盖率在 城 乡之 间 存 在 着 巨大 的差 异 。2 0 0 0 年底 ,城市 老 年 人 的养老 覆 盖 率达 到 7 0 % 以 上 ,而农 村 老 年人 的 养老 覆 盖率 不 到4 %。 这不 到4 % 的 人 口还 是将原 来在 城镇 就业 时获得 的 养老保 险带 回农村 的 非农业 人I Z l 。 ̄2 0 0 7 年 末 ,参 加农 村 养老保 险人 数 为5 1 7 1 万 ,参 加基 本 养老 保 险 的农 民工 为 1 8 4 6 万人 。这 意味 着 ,全 国 的绝大 多 数 农 民还 是与养 老保 险无缘 。 居 民最 低生 活保 障水平 的 差异 。在 中国 ,农 民 的最低 生活保 障覆盖 和保 障力 度在很 大程 度上 受地 方经济 发展 水平 和地 方政 府 的财政 状况 限制 。 上述 问题影 响着 新农 村建设 的步 伐 ,同时 ,其解 决又 依赖 于 农 村经 济 的发展 和 国家财 政的 支持 。近年 来 ,国家开 始对 农村 实 行 了直 接补 贴 和减免农 业税 的政 策 ,农村 的公 共设施 状况 、财 政 投资水 平等 得 到了较 大规 模的 改善 ,农 民也逐渐 享 受到 了各种 社 会保 障和福 利待 遇 。但就 目前 的发展 水平 来看 ,中国的新 农村 建 设还 有很大 的工作 要做 。 2 . 促进 新农村 建设 的建议 ( 1】 消 除城 乡 差别 ,给 予农 民 真正 的 国民待 遇 。 中国长 期 以来 实行 的 “ 二元 ”经济 制度 是造成 中国城 乡差别 的根源 。它 已 成 为制约 农村 发展 ,农 民致 富的关键 因素。 由于户 籍 问题 。农 村 人 口在 就 业 、住 房 、 医疗 、养 老 等社 会 福 利 方面 ,不 能 享受 同 “ 非农 ”人 口同样 的待遇 。我 们认 为 ,政府 消除 “ 二元 ”经济 制 度 只是给 予农 民 国民待遇 的第 一步 ,还 要采取 切合 实 际的举 措让 农 民真正 感受 到国 民待遇 ,这也 是建 设和谐 社会 的必 然要 求。 ( 2)以人 为本 ,统 筹兼 顾 。各 级政 府应 该 真正 做 到关心 农 民的生 存和 发展状 况 ,维护 和保护 农 民的基本 利益 ,为农 民增收 创 造 良好 的社 会环 境 ,并将 农村 和农 民的发展 状 况作 为评价 政府 业 绩 的重要 指标 。统筹 城 乡发展 ,给 予农业 、农村 和 农 民更多 关 注 。政 府应 该像 经营城 市 、发展 工业一 样经 营农村 、发展农 业 , 努力提 高农 业竞 争力 和农业 劳动 生产率 ,促 进农 村经 济 的发展 。 实现城 乡协 调发展 。 ( 3)加强 农村 教 育 。卢卡 斯认 为 ,人 力 资本 具有 内在 效 应 和外在 效应 ,也 就是说 。由于人 力资本 水 平是可 以相 互传 递 的 , 其结果不仅提高了劳动者自身的生产率,而且提高了他人的生产 率 ,也 提 高 了物 质 资 本 的生 产 率 。 因此 ,农 村 经 济 要有 大 的 发 展 ,就必 须加强 农村 的基础 教 育和职 业教 育建 设 ,提 高农 村 的人 力资本 水平 。 ( 4) 加强 农村 基础 设 施 建设 。农 村基 础 设施 是促 进 农业 和 农村 经济 发展 的物质保 障。 目前 中国农村 基础 设施 建设 与城镇 相 比 明显落后 ,它已成 为制 约农 业和农 村经 济发展 的 障碍 。所 以政 府应 将基础 设施 建设 投资 向农 村倾斜 ,加 强农 村道路 、农 业信 息 平 台、 电网 、自来水 设施 、卫 星接 收设施 、邮 电通讯 设施 、医疗 卫生 设施等 基础 设施 的建设 。为农村 和农 业经 济的 发展提 供坚 强 的物 质保 障。
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之我见
内蒙 古 赤 峰 市 喀 喇 沁 旗 教 师 进 修 学 校 赵 晓 光
一 、 农 村 中小 学教 师 继续 教 育 存在 的主 要 问题 1.工 学 矛盾 突 出 农村 中小学 教 师 的工 作 普遍 超 负 荷 ,工 作 负 担 过 重 ,教 师 日常 教学 工 作 与参 加 培训 冲突 ,精力 牵 制 太 大 。 由于 各 种 原 因 ,近 三 年 农 村 学 校 几 乎 没 有 进 人 . 缺 编 现象 严 重 ,一 人 教 多科 现 象普 遍 。另外 ,很 多教 师 工 作 之 余 还 要 从 事 生 产 劳 动 ,因 此 ,很 多 教 师 认 为 ,参 加 继续 教 育 是一 种 负 担 ,以至 于用 一 种 应 付 的 态 度来 对 待 培训 ,繁重 的工 作 和家 庭 负担 使 他 们无 法 安心 参 加 培训 。 2.经 费 困 难 教育 经 费短 缺 、教师 待 遇偏 低 是 影 响农 村 中小 学 教师 继续 教 育 的 又一 重 要 因素 。由 于农 村 经 济水 平 落 后 、教育 基 础差 、受 教育 人 口众多 以及 经 费严 重 不 足 等原 因 ,教 师 的 学 习经 费都 得 靠 教 师 的工 资 ,此 外 , 农 村 教 师工 作条 件 差 ,待 遇 低 ,很 多 教 师 的工 资 只停 留在 初 级 职 称 工 资 水 平 ,晋 升 了 中 级 职 称 又 聘 任 不 上 ,因此 ,农 村 中小 学 教 师 的工 资 普遍 偏 低 必 然影 响 到农 村 小 学教 师 接受 继 续 教 育 的积 极性 。 3.教 师 专业 化 程 度低 农村 中小学 教 师 组成 复 杂 ,起 点 较 低 ,很 多教 师 都 是“民转公 ”后取 得 学 历 的 ,正 规 师范 院校 毕业 的教 师很 少 ,现 在 很 多 中师 生流 向 了初 中 ,专 科生 流 向了 高 中 ,优 秀的 教 师流 向了城 镇 中小学 , 因此 ,农 村 中 小学 教师 的素 质参 差 不 齐 ,地 区 间 、学 校 问 、教 师 个 体 问发 展 很 不平 衡 ,致 使 培 训难 以达 到 “按 需 施 教 ”和 “分层 教 学 ”的要 求 。 4.继续 教 育教 师 队伍建 设 有 待 提高 师 资 队伍 的 水平 直 接影 响 继 续 教 育 工 作 的质 量 , 长 期 以来 继 续 教 育 的 师 资 队 伍 的建 设 严 重 滞 后 于 教 师 继续 教 育整 体 工作 的发 展 ,专 职 教 师 缺乏 系 统 的 培 训 和学 习 ,兼 职 教师 队伍 建设 不 合 理 、不 稳 定 已成 为 教 师继 续教 育 工 作发 展 的 瓶 颈 。 此外 ,继续 教 育 考核 评 价 缺 乏制 度 保 障 ,形 式 单 一 无 法 形 成 激励 机 制 ,继 续 教 育 未能 真 正 与晋 职 提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农村教育之我见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农村教育之我见农村教育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难题之一,我通过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深入农村学校进行了调研,了解了农村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并思考了一些解决方法。
首先,我发现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学校无法提供较高的薪资吸引优秀的教师,导致师资队伍普遍不够稳定和专业。
一些农村学校甚至存在临时代课和教师轮流代课的情况,这极大地影响了教学质量。
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学校教师的奖励和支持力度,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进入农村学校,并提高其待遇。
其次,农村学校的校舍和教学设施相对简陋。
在我参观的一所农村小学中,学生们的教室座位破旧不堪,缺乏课桌椅和黑板,没有实验室和图书馆。
这些条件的不足极大地限制了农村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教学质量。
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改善校舍和教学设施的条件,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另外,农村学校的教学内容相对陈旧,与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不相适应。
农村学生在面对城市学生时,往往处于劣势地位。
因此,需要加强农村学校的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使农村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变化和需求。
最后,我认为社会的力量也应该积极参与农村教育事业。
在调研中,我见到了一些志愿者和慈善机构在农村学校开展教育支持活动,为农村学生提供教育资源和辅导。
这些社会力量的参与对农村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政府可以提供政策和经济支持,鼓励更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到农村教育事业中来。
总的来说,农村教育是一个复杂而难题的领域,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共同努力。
通过加大师资力量的支持、改善校舍和教学设施、更新教学内容、鼓励社会参与等方式,我们可以逐步改善农村教育的现状,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帮助他们实现自身发展的潜力。
农村中小学新课程实施之我见
农村中小学新课程实施之我见农村中小学分布相对零散,规模小,条件差,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总体素质的偏低和观念陈旧,不能很快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直接影响到农村地区课程改革的发展和创新教育的发展。
为此,我从课改的角度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对新课程的实施和创新教育的普及情况进行了调查,下面是笔者的意见和心得:一、加强引导,转变角色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思路还有待改观,他们渴望进行新课改,参与新课改,但又感觉摸不到要领,始终游离在课改的大门之外。
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定位不够明确,始终以高高在上的姿态面对学生,不肯放下老师的“架子”。
这就使学生产生了畏惧情绪,不愿意与老师配合,教师就很难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自己断掉了参与课改的路子。
在进行新课改之前教师就应该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1.由高高在上的决策者变成学生的朋友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面对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念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冲击,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一定要正确处理各种各样的角色问题,走出办公室,融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熟悉学生,努力创造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条件,在和他们进行交流对话的过程中,提供双方交换思想信息的最有效、最充分的机会。
这就要求教师俯下身去,放下姿态与学生进行朋友式的交流。
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学生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才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才能激发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教师由原来的“教”转为“导”新课程的首要要求就是师生的角色转变,它要求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角色的转变不仅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指导作用变得更加重要,这就加大了指导的难度。
教师要树立“导师意识”,首先是相信学生,相信学生能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靠创造性的劳动获得新知,并有所进步;其次是善于指导,中小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够强,情绪不够稳定,方法还很欠缺,这就需要农村中小学教师及时有效地指导;再次,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以有利于激发兴趣、有利于发展思维、有利于培养创造能力为原则。
关于农村教育问题的文献综述
关于农村教育问题的文献综述姓名:徐兆龙学号:205摘要:通过对近年来的文献检索,对我国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从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类型和表现、问题带来的影响和危害、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针对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一系列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引起人们对农村教育的充分关注,使农村教育这一普遍性的社会课题得到有关部门和专家的重视,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办法和措施,进而促进农村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农村,教育问题,对策前言: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农村人口的素质在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实现农业观代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农村的教育还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与城镇的教育相比较,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远远满足不了农村孩子成长的需要.作为现代社会弱势文化群体的农村家庭.由于长期生活于贫困文化中,弱势文化代代相传.使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不相适应。
要切实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改善农村家庭的生活质量,我们必须重视农村的家庭教育.想方没法解决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
农村由于条件落后,设施的配置水平不够,教师队伍在性别、年龄、学历结构的不平衡,以及学生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思想跟不上教育观念的改变,生源有限,教育投入的相对较少等一系列的问题严重的限制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因此,研究农村教育的问题和对策,改善农村教育环境,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一)、当前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一、教师存在的问题由于农村资源限制,对人才的吸引有限。
农村教师目前主要的问题是:教师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单一,普通话不标准尤其是小学初中,女老师偏多,老教师偏多,中师学历的教师偏多,语文数学等正课老师偏多,英语音乐美术教师偏少每到有检查的领导来听课,好多教师无所适从,要么停止讲课,让学生自习,要么改变教学方式,抽查学生作业。
关于性别结构中小学女教师偏多本不是坏事,但由于中小学生爱模仿,可塑性强,很容易导致男生女孩气,女生受娇宠,严重的甚至导致学生日后性别角色认同障碍,这个现象泛化将是很严重的社会问题。
农村小学教育之我见
农村小学教育之我见【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295-01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课改脚步不断深入,传统“固若金汤”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竞争评价机制在农村教育中已不攻自破。
然而,农村教育不容乐观,然而农村小学师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养、实践能力等都急速下滑。
我认为以下几个原因值得我们农村小学教师反思。
1农村小学学校创新型、能力型、活力型的教师越来越少教师作为学校办学的主体、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文化的传承者,对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队伍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可农村小学教师退休年龄不断后推,教师老龄化比重逐年增高,这些老教师当中占90%以上的教师已晋高级,小学教师整体上出现了队伍的“老龄化”现象,特别是中心小学尤其突出。
农村教师老龄化趋势令人担忧。
因为这部分年纪较大的教师,有些是接班补员和民办转公办教师,只有少数受过专业教育,大部分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教法陈旧,观念落后,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往往觉得力不从心,教学可谓”老虎咬刺猪-无处下手”。
所谓“穿着新鞋,走老路”,没有了创新、下降了能力、失去了活力,显然就没有了竞争,一所成功的学校没有了竞争,就失去了教师积极投入工作的激情和动力,师者自甘堕落,何来学生素质之提高?我们看到青年教师在对待教育工作中迸发出激情的火花,具有积极向上的工作精神;我们也看到上级领导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每一年选派许多青年教师外出学习,这些外出学习的教师见识提高了、思想先进了、学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理念,但由于学到的知识与当地的农村教育无法接轨,没有通过学习培训挖掘出一套适合于本地的科学、合理、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
再说,目前,农村小学教师二次培训的培训机构还未完善,很多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后开展一次讲座后不了了事,培训学习活动缺乏直观性,缺乏目的性、致使外出培训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但培训形同虚空。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之我见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之我见在我们的身边,有着这样的一个群体,他们用柔弱的肩膀挑起家庭的重担,用稚嫩的心灵迎接生活的风风雨雨!他们便是留守少年儿童!他们不是孤儿,却有着孤儿一般凄惨的境地!他们有父母,但却享受不到跟父母在一起的快乐!由于长期远离父母,情感缺失,给学校尤其是教师的教育带来许多不利因素,那么如何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地教育呢?下面谈点自己的浅见。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由于留守儿童缺乏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所以他们在遇到成功、失败、进步、忧郁、悲愤、孤寂等不同的情形时,没有自己信赖的长辈可以倾诉和指导,只能自己处理。
尤其当他们遭遇挫折时,他们不愿意与监护人交流,在心理、性格上很容易走极端,多出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自卑封闭、自暴自弃、缺乏自信,上进心不强。
不愿意与人交流、性格内向不开朗。
教师找其谈话容易掉眼泪。
(2)自尊心过强、内心较敏感,对老师亲友等的管教和批评容易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
总感觉有人在欺负他,斤斤计较,不合群。
(3)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认为父母为了赚钱而抛弃了自己,对父母的外出不理解,甚至父母回家了故意疏远他们。
心理方面: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亲子互动对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是孤僻内向。
由于缺乏父母关爱,交流渠道不畅,留守儿童难以向外界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容易形成自闭的心理;二是冷漠乏信。
二、留守儿童教育方法及对策1.加强家长与留守儿童的联系亲子教育是任何其他形式教育都无法取代的。
孩子的父母,要尽量抽出时间,常回家看看;或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
及时了解他们学习、生活、心理上的变化,避免其出现成长危机和道德失范等问题。
父母也应当及时和学校加强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业成绩和在校的一切情况。
2.积极推行家访制度光把学生收进来还不行,教师得走出去,由学校制订“分工家访,共享信息”的家访制度,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分头对每个学生进行家访,了解班上每个学生的大致家庭背景,如父母亲在哪里打工,从事什么工作,平时跟孩子采取什么样的联系方式,孩子的代理监护人是谁,对孩子的日常教育主要采用什么方法等。
乡村教师工作压力之我见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提出的背景心理学中把使个体产生紧张状态的刺激称为压力,而压力的大小是衡量人类生存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
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动与深入,教师压力的普遍存有已成为一个不言而喻的事实,而且还有持续增大的趋势。
教师除了要承受自身专业发展、学生管理、学校课程改革及学校对教师的工作评价等各方面带来的压力,而且还要面对来自家长及社会舆论的压力,普遍感到工作令人疲累不堪,心力交瘁。
相对于城市教师来说,农村教育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必须承受更多更大的压力。
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的现状、消极影响、压力成因和缓解措施等方面实行分析和研究。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的现状分析在社会上,教师头顶上始终戴着一轮轮光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燃烧的红烛……人们对教师的要求似乎比任何行业都要高。
但其实,教师和社会上任何职业工作者一样,是一个普通的群体,他们也过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凡生活,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当然也会有工作的压力和困惑。
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普遍感觉是做教师越来越忙,越来越难,越来越累,有些教师甚至自称是“旋转的陀螺”,个中的无奈流露无疑。
在对崇明一些中小学教师的调查中,发现他们的工作压力现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工作负荷的压力。
因为崇明地处偏僻,师资的力量相对薄弱,很多农村教师必须承担更多的教育教学任务,跨年级、跨学科教学的情况已很普遍。
特别在一些边远的中小学,因为生员少、师资少,甚至采取了包班教学,工作量大大增加,教师常常处在一个超负荷运转的状态。
绝大多数中小学65%以上的教师每周教学课时在15-20节之间,20%以上的教师每周教学课时在21-25节之间(绝大多数为中学教师),超过25节的也有一些,但比例较少。
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农村教师单就课时数就比城市一般教师高出很多,而这课时数还仅仅是众多工作压力中一个比较外显的数据,还不包括班级管理工作、学校各条线要求完成的各项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2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Dec,2007276我国农村教育中存在问题之我见李 江a 韩 雪b(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110)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我国有着占全国人口绝对比例的农村人口,农村教育的发展与提高直接关系到全民素质的提高。
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村教育的发展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笔者就我国农村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结合实际数据与具体情况,反映了农村教育的现状,对其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为提高我国农村教育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农村教育;教育经费;教学改革;教师素质作者介绍:李江,男,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管理系辅导员;韩雪,女,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政法系辅导员。
一 农村教育的发展及其现状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在过去的短短25年里,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式发展,即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尽管是初步的,广义上的实现)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截止2005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超过95%,小学毕业生升学由1986的69.5%提高到98.4%,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由96.4%提高到99.1%,青壮年人口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全国通过“两基” 达标验收的省市达11个。
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宏大,在校生达2500余万人,高中阶段学龄人口毛入学率达42%左右。
高等教育逐渐向大众化迈进,毛入学率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2%提高到11%左右。
教育事业的发展,使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4.5年提高到8年左右,每万名从业人员中,专科以上毕业生由80人上升到400人左右,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由1050人上升到1380人,初中毕业生由2600人上升到4000人,文盲从2800人下降到760人。
①从以上数据来看,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人们受教育机会大大增加。
然而,就是在教育事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农村教育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二 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教育经费短缺教育经费的短缺是农村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
近几年来,国家教育投入增长速度呈逐年下降趋势,2001年,2002年,2003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2.87%,3.19%,3.41%。
²也就是说,2001年比上年增涨了0.32个百分点,而2002年却只增涨了0.22个百分点。
而且,从数据可以看出,教育投入所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很小。
在有限的经费中,真正落实到农村中小学的经费更是少的可怜。
2001年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规定,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实行李 江 韩 雪 我国农村教育中存在问题之我见277 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
至此,义务教育的经费实际上是由县、乡政府和农民共同负担,从而造成农村地区的教育经费因地区不同而呈现差异性,尤其在许多较为贫困的地区,经费基本上没有保障。
随着一系列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的实行,教育附加费不允许再向农民收取,直接导致了农村教育经费来源减少,经费不足的问题变得更为严重。
义务教育实行由“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之后,许多人认为“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不到位,是导致农村义务教育停滞不前的直接原因。
”而实际上是,农村税费改革后,中央和各省对教育提供了巨额转移支付资金。
但是,由于没有明确对教育专项转移支付的资金数额,仅以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方式下拨,给地方财政留下了很大的操作空间。
一些地方政府把国家下拨给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经费,挪作他用,加剧了农村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
李岚清同志曾一针见血地批评过:“一些地方教育没有抓好,教师工资发不出去,到县里一查,不少是因为花钱干了不该干的事,而把财政缺口留在农村教师工资上,向上面要补助”。
④从2001年起,农村教育经费支出的责任由乡镇上调到县,农村教师的工资由县财政统一发放。
但由于我国义务教育适龄儿童人数庞大,且大部分分布在农村地区,县级财政难以承担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巨大责任。
因此,“以县为主”并未大幅度改善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也并未使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有切实可靠的保证。
而且,一些经济薄弱地区的县级政府,其财政情况令人堪忧,根本无法保证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拖欠教师工资的问题也无法解决。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严重滞后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各地中小学都通过各种措施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但是农村中小学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经济不发达,教育信息获取的渠道闭塞等原因,很难及时接受前沿的教育动态,很多农村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没有建立起较为系统的认识,更无法在课堂上具体实施。
农村学校中的综合课、信息课、英语课、科学课以及历史、地理、音乐、美术课等开不全,而且教师的数量严重的不足,使得农村教育中的课程改革质量较低;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严重走下坡路,不能满足学生需求,新教材内容城市化倾向严重,不切合农村实际情况;再者,教师的学历层次普遍偏低,教育观念和知识结构跟不上时代,参与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不高,教学过程中“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严重。
现在,教育部门都鼓励县级学校的骨干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上示范课。
通过上示范课,给农村教师带去新的、好的教学方法,使农村教师能直接感受到 “新课标”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育部门制定这项措施的初衷旨在推进农村课程改革,但是,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由于学校硬件设施、学生素质以及师资水平等的城乡差异,示范课所需的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很多时候在农村地区无法实现;为了凸显新的教育理念,每节示范课是经过精心准备的: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精炼的教学用语,优选出来的学生,以及课堂上学生对问题准确无误的回答等等,如同精彩的演出。
然而,在农村地区的实际教学中却往往无法达到相同效果。
送来的教学模式无法在农村课堂上扎根,农村教师找不到自己课堂与城市课堂最佳切合点,到头来,“新课标”成了一句空话。
(三)农村教师队伍问题凸现1.结构不合理一是学科结构不合理。
由于教授基础知识学科的教师(例如语文教师、数学教师)与教授职业技术学科的教师比例严重失调,导致农村中等教育一个老师只教一门学科基本难以实现。
另外,教授基础知识各学科的教师也余缺不均。
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教师相对较多,而体育、音乐、美术、外语等学科教师则严重不足,使得农村中小学要开全规定课程、达到规定课时十分困难,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基本上都由他学科教师兼授。
这种现状令人担忧。
二是年龄结构不合理。
乡镇小学师资队伍严重老化,个别乡镇的教师平均年龄为50岁,有的小学甚至找不出一名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
2.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一方面,农村教师大量由乡村向县城、城市,由西部地区向中、东部地区流失,是导致农村中小学教师数量不足的因素之一。
另外,由于农村地区办学条件较差,工资待遇缺乏保障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中小学任李 江 韩 雪 我国农村教育中存在问题之我见278教,导致有较高素质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严重不足;再者,农村教师学历达标情况不理想,是农村教师总体质量不高的又一重要原因。
很多拿到专科、本科学历的教师实际教学水平与能力并没有达到相应高度。
有些地方从小学选拔部分教师到初级中学任教以弥补初中教师的不足,而小学教师的不足则依靠大量学历较低的代课教师来弥补。
这样,一大批初中都没有毕业的代课教师走上了小学的讲台,而一大批学历不合格的小学教师走上了初中教学岗位。
这导致农村许多地区中小教师素质偏低,骨干教师更是十分缺乏。
另外,根据《200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快报》统计,目前我国仍有59.7万代课教师,农村地区共有41.5万代课教师,占全国代课教师总数的70%左右。
3.管理机制缺乏有效性国家教育部门规定,教师的工资由财政直接下发到银行,教师凭银行卡到银行自行支取。
这一政策使广大农村教师的工资得到了保障,但它却削弱了教师与所在学校经济利益上的联系,再加上教师工资主要是与资历、职称、工作年限等挂钩,与其在学校的工作业绩关系不大,结果使教师普遍形成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认识。
这使许多教师安于现状,在教学上失去了精益求精的愿望和改革创新的动力,进一步的影响了农村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4.教师培训和晋升机会缺乏由于编制不足、经费紧张,农村教师几乎没有时间和经费参加业务培训;农村学校网络信息资源落后,图书资源匮乏,教师的学习资源十分有限,再加上没有继续教育经费来源,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难以实现,这严重影响了农村教师的再学习与再提高。
目前,教师职务晋升一般都采用分配指标的办法,而晋升指标的分配往往存在重城区轻乡村,重高中轻初中、小学,重重点学校轻非重点学校的倾向。
另外,农村学校由于条件差,举办的活动少,评奖机会也很少,教师在申报职称时相应加分就少,所以使其晋升机会相对降低。
这些都导致了农村教师发展机会和晋升机会的缺乏。
(四) 农村教育发展不均衡1.东部、中西部地区农村教育发展不均衡 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农村义务教育实行是在国务院的领导下,然后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等一系列改革,尽管有其积极作用,但因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上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全国的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
例如,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统计,东部、中西部地区农村教育投入上存在着巨大的差距:2003年全国农村初级中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1052元,河南640.46元,上海5386.37元,二者相差8.41倍;2003年全国农村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931.54元,上海5340.96元,河南516.47元,相差11.34倍。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国家对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明显少于东部地区。
2.农村、城镇教育发展不平衡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于城镇来说比较落后,农民收入少,地方财政困难,国家经费投入不足导致了我国教育在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主要表现在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教育经费、教育设施设备以及教师队伍的数量与素质等几个方面。
(1) 城乡教师数量与素质发展的不平衡与城镇相比,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普遍较低,教师不合格率比较高。
2001年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城乡差距分别为2.22和7.28个百分点,而高学历专任教师的比例城乡差距分别为20.69和14.16个百分点。
这些数据表明,城市和农村中小学专任教师队伍素质的差距非常明显。
我国目前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几乎都存在着教师数量不足、质量偏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