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疾病与治疗——血证
中医内科学血证资料
寒
寒邪侵袭,凝滞血脉,血行不畅 而引起痛经、闭经等。
暑
暑邪侵袭,耗伤津液,血液浓缩 而引起血证。
火
火热内盛,迫血妄行,导致血溢 脉外而引起各种血证。
燥
燥邪侵袭,耗伤阴液,导致血液 黏稠而引起血证。
湿
湿邪侵袭,困阻脾胃,影响气血 生化而引起血证。
内伤七情
01
02
03
喜
过喜伤心,导致心气涣散 ,血脉失养而引起血证。
食疗调养
根据血证的证型,选用相应的食疗方 进行调养,以辅助治疗和恢复健康。
THANKS.
非药物治疗
针灸治疗
通过针刺相关穴位,调节气血 ,达到治疗目的。
推拿按摩
通过按摩相关部位,促进血液 循环,缓解症状。
拔罐疗法
通过拔罐吸附相关部位,促进 气血流通,缓解症状。
气功疗法
通过调心、调息、调身,达到 治疗目的。
食疗与养生
饮食调养
根据血证的病因病机,选择相应的食物进行 调理。
环境调节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养生保健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当运 动等。
心理调适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
血证的预防与调护
06
预防措施
饮食调理
起居调护
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过度辛辣、刺激、油 腻的食物,多食用养血补血的食物,如红 枣、桂圆、黑芝麻等。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 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情志调护
预防外感
房事过度导致肾气不 固,血溢脉外而引起 血证。
过度安逸导致气机不 畅,血脉运行不畅而 引起血证。
瘀血内阻
• 瘀血内阻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脉络不通而引起血 证。
中医内科学——血证
中医内科学——气血津液病证:血证【定义】凡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一类出血性疾患,统称为血证。
在古代医籍中,亦称为血病或失血。
血证的范围相当广泛,凡以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内科病证,均属本证的范围。
本节讨论内科常见的鼻衄、齿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等血证。
西医学中多种急慢性疾病所引起的出血,包括多系统疾病有出血症状者,以及造血系统病变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引起血证的原因较多,但不外外感、内伤两大类。
外感以风热燥邪为主;内伤多与酒热辛肥、抑郁忧思、体虚久病等有关。
【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血证具有明显的证候特征,即出血,表现为血液或从口、鼻,或从尿道、肛门,或从肌肤而外溢,具体应根据出血的不同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1.鼻衄凡血自鼻道外溢而非因外伤、倒经所致者,均可诊断为鼻衄。
2.齿衄血自齿龈或齿缝外溢,且排除外伤所致者,即可诊断为齿衄。
3.咳血血由肺、气道而来,经咳嗽而出,或觉喉痒胸闷,一咯即出,血色鲜红,或夹泡沫,或痰血相兼,痰中带血。
多有慢性咳嗽、痰喘、肺痨等病史。
4.吐血发病急骤,吐血前多有恶心、胃脘不适、头晕等症。
血随呕吐而出,常伴有食物残渣等胃内容物。
血色多为咖啡色或紫暗色,也可为鲜红色。
大便呈暗红色或黑如柏油。
有胃痛、胁痛、黄疸、癥积等病史。
5.便血大便色鲜红、暗红或紫暗,甚至黑如柏油样,次数增多。
有胃肠或肝病病史。
便血有远近之别,远血病位在胃(上消化道:胃、十二指肠),血与粪便相混,血色如黑漆色或暗紫色;近血来自肠道(下消化道:结肠、直肠、肛门),血便分开或便外裹血,血色多鲜红或暗红。
6.尿血小便中混有血液或夹有血丝,排尿时无疼痛。
7.紫斑肌肤出现青紫斑点,小如针尖,大者融合成片,压之不褪色。
好发于四肢,尤以下肢为甚,常反复发作。
重者可伴有鼻衄、齿衄、尿血、便血及崩漏。
小儿及成人皆可患病,但以女性多见。
中医关于“血证”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中医关于“血证”的古医书论述摘抄一、血证血证是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一类出血性疾病,常见有鼻衄、齿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等。
西医学中多种急慢性疾病所引起的出血,包括多系统疾病有出血症状者以及造血系统病变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二、关于“血证”的古医书论述摘抄1.《黄帝内经》对血溢、血泄、衄血、咳血、呕血、尿血、使血等病证有记载,并对出血原因及预后有所论述。
《灵枢·百病始生》云:“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阴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
”2.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对吐血、血、便血进行辨证论治,创泻心汤、柏叶汤、黄土汤等方剂,沿用至今。
3.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血病诸候》将血证称为血病。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以犀角地汤治疗血热出血证,至今仍为经典4.宋代《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书,对血证分门别类,汇集了众多的治疗方剂,丰富了血证的治疗体系。
宋·严用和《济生方·失血论治》谓:“夫血之妄行也,未有不因热之所发。
盖血得热则淖溢,血气俱热,血随气上,乃吐衄也。
”认为失血可由多种原因导致,强调因于热者多。
5.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也认为失血主要由热盛所致。
6.元·朱丹溪《金匮钩玄·血属阴难成易亏论》指出,阴虚火旺是出血的主要病机。
《丹溪心法·吐血》云:“诸见血身热脉大者难治,是火邪胜也。
身凉脉静者易治,是正气复也。
”对判断血证的预后有着一定指导意义。
7.明·虞抟《医学正传·血证》率先以“血证”之名概括各种出血病证,并为后世医家所采用。
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提出了治吐血三要法,强调了行血、补肝、降气在治疗吐血中的重要作用。
张景岳《景岳全书·血证》将引起出血的病机提纲挈领地概括为“火盛”及“气虚”两个方面。
陈安民教授治疗血证经验撷英
陈安民教授治疗血证经验撷英陈安民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专家,他一生致力于研究中医治疗各种疾病的经验,尤其擅长治疗血病。
他的治疗理论和临床经验对于中医学的发展和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陈安民教授治疗血证的经验撷英。
一、血证辨识陈教授治疗血证的第一步就是要准确地辨识血证。
在他的经验中,血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真血证,一类是假血证。
真血证主要表现为色素沉着、舌苔发暗、脉细数等。
此外,中药煎剂浸泡棉球使用后,棉球上呈现红色,也是真血证的一个标志。
这种血证常见于血虚、血热等病理状态,需要调理补血、清热解毒等方面治疗。
二、补血治法在治疗真血证方面,陈教授的经验是以补为主。
他认为,补足机体的气血,才能有效地改善血虚、血热等病理状态。
具体的治疗方法有:1.补血药物陈教授常用的补血药物有当归、熟地黄、川芎、赤芍等。
这些中药可以滋补肝肾、补充气血,对于缓解贫血、淤血等病理状态有良好的疗效。
2.调理脾胃在治疗真血证的同时,调理脾胃也是非常重要的。
多数情况下,真血证的患者脾胃功能受损,导致气血化生不足。
因此,给予适当的脾胃调理治疗,可以提高机体的吸收能力,促进补血药物的吸收利用。
三、疏通经络治法在治疗假血证方面,陈教授的经验是以疏通经络为主。
他认为,气滞血瘀是假血证的主要病理基础,通过疏通经络可以改善气滞血瘀,从而调理气血,改善假血证症状。
具体的治疗方法有:2.温通脉络温通脉络是治疗假血证的重要手段。
陈教授常用的温通脉络药物有生姜、红花等。
温通脉络可以扩张血管、疏通经络,从而改善假血证症状。
总之,陈安民教授治疗血证的经验,主要涵盖了真血证和假血证两大类病理状态。
他的治疗方法以补血为主、疏通经络为辅,具有较好的疗效。
在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中,陈教授的治疗理论和临床经验对于我们更好地应对血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血证的四法及临床应用
血证的四法及临床应用
在中医诊断中,血证是一种重要的辨证方法之一,其包括血瘀、血虚、血热和血寒四种情况。
血证的辨别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将从四法入手,探讨血证的特点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首先,血瘀是指血液在经络中滞滞不畅,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引起
疾病发生。
血瘀的临床表现包括经络阻滞、疼痛不透、紫斑瘀结等。
治疗血瘀应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例如桃仁、川芎等药物,促使血液
流通,达到舒筋活络的作用。
其次,血虚是指机体气血不足,无法滋养脏腑组织,导致机体功能
低下,出现疾病症状。
血虚的表现包括面色苍白、头晕乏力、月经量
少等。
治疗血虚可选用益气养血的药物,如黄芪、当归等,以补益气血,恢复机体功能。
再者,血热是指血液内部存在炎热因素,导致机体内热气上升,引
起各种炎症症状。
血热的表现包括口渴、便秘、口舌生疮等。
治疗血
热可使用清热解毒的药物,如金银花、黄连等,清热凉血,解除病症。
最后,血寒是指血液受寒邪侵袭,造成血液凝滞,导致机体阳气不足,出现寒凝症状。
血寒的表现包括畏寒肢冷、脉沉紧、肌肉僵硬等。
治疗血寒采用温经散寒的方法,如艾叶、肉桂等药物,暖阳散寒,疏
通经脉。
综上所述,血证的四法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辨别血
证类型,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治疗方法,有助于指导临床诊断和治
疗,提高疗效,并对患者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希望临床医师在实践中能够灵活运用血证的四法,更好地服务患者,推动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中医内科学之血证
遗传因素:先天禀赋不足,气血虚弱,容易引发血证。
血证的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辨证要点:辨证要点是辨证论治的核心,主要包括病因、病机、病理、症状、体征等方面。
01
病因辨证:根据病因的不同,可以分为外感、内伤、外伤等不同类型。
02
病机辨证:根据病机的不同,可以分为气血、阴阳、脏腑、经络等不同类型。
血证的分类
出血证:包括吐血、咳血、便血、尿血等
01
血热证:包括血热、热毒等
04
血瘀证:包括气滞血瘀、血瘀阻络等
02
血寒证:包括血寒、寒凝等
05
血虚证:包括血虚、阴虚、阳虚等
03
血虚证:包括血虚、阴虚、阳虚等
06
血瘀证:包括气滞血瘀、血瘀阻络等
07
血热证:包括血热、热毒等
08
血寒证:包括血寒、寒凝等
01
整体观念:注重整体调理,兼顾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的平衡。
02
标本兼顾:既要治疗标证,又要治疗本证,防止病情反复。
03
扶正祛邪:在治疗过程中,既要扶助正气,又要祛除邪气,使身体恢复健康。
化瘀,适用于血瘀证
归脾汤:益气补血,适用于气血两虚证
龙胆泻肝汤:清肝泻火,适用于肝火上炎证
03
病理辨证:根据病理的不同,可以分为虚实、寒热、表里、气血等不同类型。
04
症状辨证:根据症状的不同,可以分为头痛、头晕、胸闷、心悸、失眠、乏力等不同类型。
05
体征辨证:根据体征的不同,可以分为舌苔、脉象、面色、形体、二便等不同类型。
06
治疗原则
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脉等综合分析,确定证型,制定治疗方案。
中医内科学课件-血证
2.辨脏腑
中医内科学
同一血证,可以由不同的脏腑病变而引起,应注意辨别。同属鼻衄, 病变脏腑有在肺、在胃、在肝的不同;吐血有病在胃、在肝之别; 齿衄有病在胃、在肾之分;尿血则有病在膀胱、肾或脾的不同。
3.辨虚实
中医内科学
一般初病,病势急,病程短,血色深红,质多浓稠,出血量多,体 质壮实,实火所致者,多属实证;病势缓,病程长,血色淡,出血 量少,多属虚证。如血色鲜红或淡红,出血量一般不多,时作时止, 兼见阴虚内热症状者,为阴虚火旺所致;血色暗淡、质稀,出血量 一般较少,形体虚弱,伴有阳气不足症状者,为气虚不摄血,甚至 阳气虚衰所致。出血反复发作,血色紫暗或有血块,兼瘀血症状,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者,为瘀血证。
中医内科学
其基本病机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及气虚不摄,血溢脉外两类。火 热之中,又有实火和虚火之分,外感风热燥火、湿热内蕴、肝郁化 火等,均属实火;而阴虚火旺之火,则属虚火。气虚之中,又有气 虚及阳、气损及阳,而致阳气虚之别。
中医内科学
病理性质有虚有实,火热亢盛者属于实证;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者, 则属于虚证。实证和虚证常相互转化。火热炽盛,迫血妄行,反复 出血之后,可导致阴血亏损,虚火内生;或因出血过多,气随血伤, 以致气虚阳衰,不能摄血。出血之后,离经之血未及时排出体外成 为瘀血;瘀血妨碍新血的生长及气血的正常运行,亦可导致出血反 复不止。因此,阴虚火旺、气虚不摄、瘀血留着,既是出血的结果, 又是引起继续出血的病理因
血
证
【学习目标】
1.掌握血证的概念、诊断与归预后、 预防调护。
3.了解血证的中医适宜技术。
血证是指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 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形成以出血为 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统称为血证。
内科概要 血证
血證
血證以血液不循常道,溢於脈外為共同特點。
隨出血部位的不同,常見的血證有鼻衄、齒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等多種。
感受外邪、情志過極、飲食所傷、勞倦過度等多種病因均會導致血證。
基本病機可以歸納為火熱熏灼及氣虛不攝兩大類。
火熱中有實火、虛火之分;氣虛中有氣虛和氣損及陽之別。
治療血證主要應掌握治火、治氣、治血三個基本原則。
實火當清熱瀉火,虛火當滋陰降火、實證當清氣降氣,虛證當補氣益氣;各種血證均應酌情配伍涼血止血、收斂止血或活血止血的方藥。
鼻衄辨證論治簡表
齒衄辨證論治簡表
咳血辨證論治簡表
咳血與吐血的鑑別要點
尿血辨證論治簡表
紫斑辨證論治簡表
重點思考:
∙何謂血證?臨床常見的血證有哪些?
∙為什麼說血證的基本病機可歸納為火熱熏灼與氣虛不攝兩類?
∙治療血證的基本治則有哪些?
∙如何鑑別咳血與吐血?
∙如何將便血與痢疾、痣疾相鑒別?
∙尿血與血淋有哪些異同?
∙紫斑有哪幾種主要證型?治法和代表方劑是什麼?。
《中医内科学血证》课件
血证的概述
1 定义和特点
血证是中医内科学中的一种疾病分类,包括血虚、血瘀、血热等不同类型。
2 功能和作用
血证与人体机能密切相关,具有调节气血、滋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等重要功能。
常见的血证病症
血虚和贫血
血虚和贫血是血证的常见表现,主要症状 包括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
血热和血液疾病
血热和血液Leabharlann 病包括热性疾病和血液相关 疾病,如皮肤疹子、出血倾向等。
合理安排饮食结构,增加 富含铁和维生素的食物, 积极参与运动和调整生活 方式。
《中医内科学血证》PPT 课件
探索中医内科学中的血证,包括其定义、特点、功能和作用。了解常见的血 证病症,如血虚和贫血、血瘀和循环障碍、血热和血液疾病、血症和内分泌 紊乱。深入了解血证的诊断方法,如四诊合参、脉诊和舌诊。探索中医内科 血证的治疗原则,包括药物治疗和方剂选择、针灸和推拿疗法、饮食和生活 调整。
血瘀和循环障碍
血瘀和循环障碍导致气血不畅,常引发疼 痛、瘀斑、经脉不通等问题。
血症和内分泌紊乱
血症和内分泌紊乱影响体内血液和激素平 衡,易导致一系列临床表现和病症。
中医内科学血证的诊断方法
1
四诊合参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相结合,
脉诊和舌诊
2
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辅助 诊断血证。
中医的传统诊断方法,通过观察舌
苔和脉搏的变化,判断血证的类型
和程度。
3
病人个案解析
通过现实病例剖析,探讨血证的诊 断方法和临床应用。
中医内科血证的治疗原则
药物治疗和方剂 选择
根据血证的具体情况,选 择中药治疗方案,如补血、 活血、清热等。
针灸和推拿疗法
中医内科学——血证(2)
中医内科学——血证(2)真题演练1、尿血宜与何种淋证鉴别A.膏淋B.血淋C.石淋D.劳淋E.热淋2、治疗尿血肾气不固者,应首选A.六味地黄丸B.十灰散C.春泽汤D.保真汤E.无比山药丸3、患者小便黄赤灼热,尿血鲜红,心烦口渴,面赤口疮,夜寐不安,舌红,脉数。
其治法是A.清肝凉血,化瘀止血B.清利湿热,凉血止血C.清热泻火,凉血止血D.清心泻火,宁络止血E.清热生津,宁络止血4、患者便血紫黯,甚则黑色,腹部隐痛,喜热饮,面色不华,神倦懒言,便溏,舌质淡,脉细。
治疗应首选 A.当归补血汤B.归脾汤C.黄土汤D.无比山药丸E.黄芪建中汤5、紫斑的病位在A.颜面B.躯干部C.臀部D.四肢E.皮肤答案:BECCE知识点:五、便血便血系胃肠脉络受损,出现血液随大便而下,或大便显柏油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肠道湿热:便血色红,大便不畅或稀溏,或有腹痛,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以清化湿热,凉血止血之法。
方用地榆散合槐角丸。
气虚不摄:便血色红或紫黯,食少,体倦,面色萎黄,心悸,少寐,舌质淡,脉细。
治以益气摄血之法,方用归脾汤。
脾胃虚寒:便血紫黯,甚则黑色,腹部隐痛,喜热饮,面色不华,神倦懒言,便溏,舌质淡,脉细。
治以健脾温中,养血止血之法。
方用黄土汤。
六、尿血小便中混有血液,甚或伴有血块的病症,称为尿血。
随出血量多少的不同,而使小便呈淡红色、鲜红色,或茶褐色。
下焦湿热:小便黄赤灼热,尿血鲜红,心烦口渴,面赤口疮,夜寐不安,舌质红,脉数。
治以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之法,方用小蓟饮子。
肾虚火旺:小便短赤带血,头晕耳鸣,神疲,颧红潮热,腰膝酸饮,舌质红,脉细数。
治以滋阴降火,凉血止血之法,方用知柏地黄丸。
脾不统血:久病尿血,甚或兼见齿衄、肌衄,食少,体倦乏力,气短声低,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弱。
治以补脾摄血之法,方用归脾汤。
肾气不固:久病尿血,血色淡红,头晕耳鸣,精神困惫,腰脊酸痛,舌质淡,脉沉弱。
治以补益肾气,固摄止血之法,方用无比山药丸。
中医内科学--血证
中医内科学--血证第二节血证【概述】一、定义凡由各种原因引起火热熏灼或气虚不摄,致使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一类出血性疾患,统称为血证。
二、沿革1、《内经》有关篇章对血溢、血泄、衄血、咳血、呕血、溺血、溲血、便血等病证作了记载,并对引起出血的原因及部分血证的预后有所论述。
2、《金匮要略》记载了泻心汤、柏叶汤、黄土汤等治疗吐血、便血的方剂。
3、《医学正传》率先将各种出血病证进行归纳,并以“血证”之名,为许多医家所采用。
4、《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提出了著名的治吐血三要法,强调了行血、补肝、降气在治疗吐血中的重要作用。
5、《景岳全书》将血证的病机概括为“火盛”及“气虚”两个方面。
《血证论》是论述血证的专书,提出了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的治血四法。
三、与现代医学的关系西医学中多种急慢性内科疾病,凡以出血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一、病因1、感受外邪;2、情志过极;3、饮食不节;4、劳欲体虚;5、久病。
二、病机1、基本病机:(1)火热熏灼,迫血妄行;(2)气虚不摄,血溢脉外。
2、病性:由火热亢盛所致者属于实证;由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所致者,则属于虚证。
虚实之间常可相互转化。
3、病位:根据出血部位,分属不同脏腑。
【诊查要点】一、各类血证的诊断依据(一)鼻衄凡血自鼻道外溢而非因外伤、倒经所致者,均可诊断为鼻衄。
(二)齿衄血自齿龈或齿缝外溢,且排除外伤所致者,即可诊断为齿衄。
(三)咳血血由肺、气道而来,经咳嗽而出,或觉喉痒胸闷,一咯即出,血色鲜红,或夹泡沫,或痰血相兼、痰中带血。
多有慢性咳嗽、痰喘、肺痨等病史。
(四)吐血血随呕吐而出,常伴有食物残渣等胃内容物,血色多为咖啡色或紫暗色,也可为鲜红色,大便色黑如漆,或呈暗红色,吐血前多有恶心、胃脘不适、头晕等症。
(五)便血大便色鲜红、暗红或紫暗,甚至黑如柏油样,次数增多。
(六)尿血小便中混有血液或夹有血丝,排尿时无疼痛。
血证 PPT课件
咳血
血由肺及气管外溢,经口而咳出,表现 为痰中带血,或痰血相兼,或纯血鲜红,间 夹泡沫,均称为咳血,亦称为嗽血或咯血。
2018/9/20
28
• ①燥热伤肺证
症 主症:咳血,痰中带血。 燥热证:口鼻唇舌干燥,或有身热。 舌、脉:舌质红,少津,苔薄黄,脉数。 理 燥热伤肺,肺失清肃,肺络受损。
2018/9/20 23
• ④气血亏虚证
症 主症:鼻衄,或兼齿衄、肌衄。 气血两虚:神疲乏力,面色晄白,头晕,耳鸣,心 悸,夜寐不宁。 舌、脉:舌质淡,脉细无力。 理 气虚不摄,血溢清窍,血去气伤,气血两亏。 法 补气摄力血。 方 归脾汤加减。
药
2018/9/20
24
齿衄
齿龈出血称为齿衄。又称牙衄、牙宣。 齿衄可因齿龈局部病变或全身疾病所致。 对于齿龈局部病变引起的齿衄,属口腔科。
2018/9/20 22
• ③肝火上炎证
症 主症:鼻衄。 肝火上火:头痛,目眩,耳鸣,烦躁易怒,面红目 赤,口干口苦。 舌、脉:舌质红,脉弦数。
理 火热上炎,迫血妄行,上溢清窍。 法 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方 龙胆泻肝汤加减。
药 火热伤阴:玄参、麦冬、二至丸。 有凉血止血法,应加用适当的凉血止血药。
2018/9/20 7
五、诊查要点
• 〖诊断依据〗 鼻衄:凡血自鼻道外溢并能排除外伤、倒经所致 者,均可为鼻衄。 齿衄:血自齿龈或齿缝外溢,且排除外伤所致者, 即可诊断为齿衄。 咳血:血出于肺与气道,经咳嗽而出,或觉喉痒 胸闷,一咯即出,血色鲜红,或夹泡沫,或痰血 相兼,痰中带血。多有慢性咳嗽、痰鸣、肺痨等 病史。
2018/9/20 17
• 证型特点: 脾不统血----多表现为便血、崩漏等身半以下 的慢性、反复性出血,血色或淡或黯,质地常 较清稀,舌质也以淡胖为多。伴脾气虚症状。 肝不藏血----势凶猛,多为突然涌出,病前有 伤肝史,证性偏热为多。 热迫血溢----起病急,量多,范围宽,血鲜红, 实热、虚热证候夹杂。 瘀阻血溢----发生率较低,可与气滞、寒凝、 火毒等症合并出现。 冲任不固----一般仅见妇科。因持脾肾不足引 起。
中医内科学课件:血证
操、湿热) 损伤下部脉络——尿血、便血
广西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
2.情志过极(肝郁化火,血逆于外)
肝火上逆犯肺——衄血、咳血 忧思恼怒过度 肝气郁结化火
肝火横逆犯胃——吐血
广西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
3.饮食不当(饮食不节,损伤脾胃)
酒
嗜食
辛辣厚味
误食
药物
损伤脾胃 脾胃虚衰
广西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
上述三种证候的吐血,若出血过多, 导致气随血脱,表现面色苍白、四肢厥 冷、汗出、脉微等症者,亟当益气固脱, 可用独参场等积极救治。
广西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
㈡便 血
便血为胃肠脉络损伤所致。 临床上分为肠道湿热及脾胃虚弱(寒)两类。 其治疗以清热化湿和健脾温阳为基本原则。 便血是本病的重点内容。
病名解释
“血证”这一病名最早出自《医学正传·血证》。 血证是涉及多个脏腑组织,而临床又极为常见的一 类病证。它既可以单独出现,又常伴见于其他病证 的过程中。 血证以出血为突出表现,随其病因、病位的不同, 而表现为鼻衄、齿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 紫斑等。
广西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
二.历代文献简介
广西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
1.胃热壅盛
临床表现
主症:胃中灼热作痛,吐血色红或紫黯。 伴胃热证:口臭,便秘,大便色黑。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广西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辨证分析
病机:热积于胃,灼伤胃络,迫血妄行。 热伤胃络,胃气失司:吐血色红或紫,大便色 黑。 热结中焦,胃失和降:胃脘灼痛。 胃热于内:口臭,便秘。 胃中实热:舌红,苔黄干,脉数。
中医关于“血证”及其防控措施小结
中医关于“血证”及其防控措施小结
一、血证
1.血证以血液不循常道,溢于脉外为共同特点。
常见的有鼻衄、齿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等。
外感、内伤的多种病因均会导致血证。
2.基本病机可归纳为火热熏灼及气虚不摄两大类。
3.治火、治气、治血是治疗血证的基本原则。
治火应清热泻火或滋阴降火;治气应清气降气或补气益气;治血则当遵循《血证论》提出的止血、消瘀、宁血、补虚四原则。
各种血证均可酌情选用凉血止血、收敛止血或活血止血的药物。
并严密观察病情,做好调摄护理,对促进血证的治愈有重要意义。
4.血证的预后有三个方面:与出血量最为密切。
出血量少者病轻,出血量多者病重,甚至可形成气随血脱的危急重症。
外感易治,内伤难愈。
新病易治,久病难疗。
与伴随症状有关。
伴有发热、咳喘、脉数等症者,一般病情较重。
二、血证的日常防控措施
1.注意气候变化,应“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2.注意饮食有节,宜进食清淡、易于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蛋类等,忌食辛辣香燥、油腻炙之品。
3.避免情志过极,保持精神愉快,劳逸适度,防止气机郁滞。
4.根据出血量多少辨别疾病轻重缓急辨证施护。
要注意消除
血证患者的紧张、恐惧、忧虑等不良情绪。
5.注意休息,严密观察病情的发展和变化,若出现头昏、心慌、汗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芤或细数等,应及时救治。
若吐血量大或频频吐血者,应暂予禁食,积极抢救。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血证】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血证】血证血证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火热熏灼或气虚不摄,致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疾患,称为血证。
即非生理性出血疾患称为血证。
常见病证有:1、鼻衄鼻腔出血,称为鼻出血,它是血证中最常见的一种。
多由火热迫血妄行所致,以肺热,胃热,肝火为常见。
少数可由正气亏虚,血失统摄引起。
2、齿衄齿龈出血称为齿衄,又称牙衄。
齿衄主要与胃肠及肾的病变有关。
3、咯血血由肺而出,或痰中常有血丝,或痰血相兼,或纯血鲜红,间夹泡沫,均称为咯血。
咯血由肺络受损,血溢脉外而致。
咯血也称为嗽血或咳血。
4、吐血血由胃来,经呕吐而出,血色红或紫黯,常夹杂有食物残渣,称为吐血,亦称呕血。
5、便血血从肛门排出体外,无论在大便前或大便后下血,或单纯下血,或与粪便混杂而下,均称为便血。
便血多由肠道湿热及脾胃虚寒而致胃肠之脉络受损所引起。
6、尿血小便中混有血液甚至血块称为尿血。
因出血量的多少不同,小便呈淡红色、鲜红色、茶褐色。
尿血多为热伤脉络,脾肾不固所致。
7、紫斑血液溢出于肌肤之间,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的病证,称为紫斑。
亦有称为肌衄者。
诊断依据1、鼻衄鼻道血液外溢而非因外伤,倒经所致者,均可诊断为鼻衄。
2、齿衄血自齿龈或齿缝外溢,且排除外伤所致者,即诊为齿衄。
3、咯血a.多有慢性咳嗽、痰喘、肺痨等肺系病证;b.血由肺出,经气道经咳嗽而来,或觉得喉痒胸闷,一咯即出,血色鲜红,或夹有泡沫,或痰中带血,痰血相兼;c.实验室检查如白细胞及分类、红细胞沉降率、痰培养细菌、痰检查抗酸杆菌及脱落细胞以及肺部X线、支气管镜检或造影、胸部CT等有助于明确咯血原因。
4、吐血a.有胃痛、胁痛、黄疸、疳积等宿疾;b.发病急骤,吐血前多有恶心、胃脘不适,头昏等症;c.血随呕吐而出,常可夹食物残渣及胃内容物,血色为紫暗色,咖啡色,也可为鲜红色,大便色黑,光亮如漆状;d.实验室检查,呕吐物及大便潜血试验阳性。
医学知识之血证
血证凡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一类出血性疾患,统称为血证。
在古代医籍中,亦称为血病或失血。
(一)鼻衄1. 热邪犯肺证:清泄肺热,凉血止血—桑菊饮加减2. 胃热炽盛证:清胃泻火,凉血止血—玉女煎加减3. 肝火上炎证: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加减4. 气血亏虚证:补气摄血—归脾汤加减(二)齿衄1. 胃火炽盛证:清胃泻火,凉血止血—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加减2. 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凉血止血—六味地黄丸合茜根散加减(三)咳血1. 燥热伤肺证: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加减2. 肝火犯肺证:清肝泻火,凉血止血—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3. 阴虚肺热证:滋阴润肺,宁络止血—百合固金汤加减(四)吐血1. 胃热壅盛证: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2. 肝火犯胃证: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加减3. 气虚血溢证: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五)便血1. 肠道湿热证:清化湿热,凉血止血—地榆散合槐角丸加减2. 气虚不摄证:益气摄血—归脾汤加减3. 脾胃虚寒证:健脾温中,养血止血—黄土汤加减(六))尿血1. 下焦湿热证:清热利湿,凉血止血—小蓟饮子加减2. 肾虚火旺证: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加减3. 脾不统血证:补中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加减4. 肾气不固证: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加减(七)紫斑1. 血热妄行证: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十灰散加减2. 阴盛火旺证:滋阴降火,宁络止血—茜根散加减3. 气不摄血证:补气摄血—归脾汤加减【注意事项】大家在用药的时候,药物说明书里面有三种标识,一般要注意一下:1.第一种就是禁用,就是绝对禁止使用。
2.第二种就是慎用,就是药物可以使用,但是要密切关注患者口服药以后的情况,一旦有不良反应发生,需要马上停止使用。
3.第三种就是忌用,就是说明药物在此类人群中有明确的不良反应,应该是由医生根据病情给出用药建议。
如果一定需要这种药物,就可以联合其他的能减轻不良反应的药物一起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