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软件开发过程
第十六章 RUP软件开发过程(UML)
RUPr
25
面 向 对 象 技 术
7. 设置和变更管理(Configuration and Change Management)
第 十 六 章
软 件 开 发 过 程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ML
跟踪并维护系统所有产品的完整性和一致 性。
面 向 对 象 技 术
9. 环境(Environment)
第 十 六 章
软 件 开 发 过 程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ML
为组织提供过程管理和工具的支持。
RUPr
28
面 向 对 象 技 术
16.3.2 RUP的四个阶段
①
第 十 六 章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UPr
8
面 向 对 象 技 术
16.2.1 RUP过程的背景
第 十 六 章
Rational Unified Process(RUP,统一开发 过程)是一套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过程。 RUP说明了如何有效地使用成熟技术开发软 件。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UPr
6
面 向 对 象 技 术
16.2 RUP简介
第 十 六 章
软 件 开 发 过 程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ML
16.2.1 RUP过程的背景 16.2.2 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型
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需求分析与建模研究
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需求分析与建模研究第一章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已逐渐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而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需求分析与建模是确保软件开发质量的重要步骤,因此在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中,需求分析与建模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将从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出发,介绍需求分析和建模的概念、方法和工具,并重点探讨基于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需求分析与建模研究。
第二章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它以对象为中心,实现了软件的高内聚、低耦合和易维护性,具有较高的开发效率和软件重用性。
在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中,需求分析和建模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基于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需求分析阶段。
在该阶段中,需求分析人员将收集和分析用户和系统需求,以确定软件开发的需求和目标。
2.设计阶段。
在设计阶段中,设计人员将根据需求分析阶段的结果,设计面向对象的软件系统架构和对象模型。
3.编码和测试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开发人员将根据设计人员的指示开发代码和进行测试,以确保软件能够按要求正确运行。
4.部署和维护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开发人员将软件部署到用户环境中,并进行维护和修复错误。
在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需求分析和建模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关键环节。
第三章需求分析与建模基础知识3.1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的首要任务,它是确保软件开发符合用户需求的前提条件。
需求分析包括两个方面,即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
1.功能需求功能需求是软件开发中最基本的需求,它是用户对软件功能的具体要求。
在软件开发中,功能需求可以通过用例图、活动图、状态图和顺序图等方法进行描述和分析。
2.非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是软件开发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它主要描述软件的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等方面的要求。
常用方法包括场景模型、质量属性树和系统特征模型等。
3.2 需求建模需求建模是将需求分析的结果转换为相应的模型,以便于软件设计和开发人员的理解和使用。
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流程和方法研究
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流程和方法研究软件开发是一个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领域,它是我们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软件复杂性不断增加,开发软件变得越来越困难。
为了提高开发效率,软件工程学院提出了许多软件开发流程和方法。
本文主要研究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流程和方法。
一、什么是面向对象?面向对象编程(OOP),是一种从现实生活中的对象中学习思维方式,将对象作为程序的基本单元,以类和对象为核心,描述系统中的所有事物及其各自的属性和关系。
它强调将系统中的所有事物看作对象,通过对象之间的交互来实现系统的功能。
二、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流程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流程是一种基于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具有可重用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等优点,它包括以下步骤:1.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的第一步,它是为了确定系统要解决的问题和用户的需求。
在需求分析阶段,开发人员需要与用户进行交流,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期望,并将这些要求以用例的形式进行描述。
这一步的目的是确保系统开发的方向正确。
2. 设计在软件开发中,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
在设计阶段,软件工程师将用例和需求分析的结果转换为面向对象的类和关系图。
同时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以便在后续的开发过程中,能够保持系统的灵活性。
3. 编码在设计完成后,编码阶段开始。
在这个阶段,软件工程师将设计转化为可执行的代码。
面向对象开发的特点是利用已有的类库和成熟的框架,以便提高开发速度和代码的可读性。
4. 测试在编码完成后,测试阶段开始。
在测试阶段,开发人员需要对软件进行各种测试,以确保软件能够正常工作。
测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等。
5. 部署在测试完成后,部署阶段开始。
在这个阶段,开发人员将软件部署到生产环境中,以便供用户使用。
部署之后,开发人员还需要继续跟踪软件的使用情况,并处理遇到的问题。
6. 维护在软件部署之后,软件维护是必不可少的。
在维护过程中,开发人员需要对软件进行更新和修复,以保证软件能够继续正常运行。
面向对象 发展历程
面向对象发展历程面向对象编程(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简称OOP)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它以对象作为程序的基本单位,将数据和操作封装在一起,实现了数据的抽象、封装、继承和多态等特性。
面向对象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以下是面向对象发展的一些重要里程碑:1. Simula语言(1967年):Simula是第一个支持面向对象编程的语言,它是由挪威计算机科学家Ole-Johan Dahl和Kristen Nygaard开发的。
Simula引入了类和对象的概念,并提供了一些面向对象的关键特性,如继承和多态。
2. Smalltalk语言(1972年):Smalltalk是第一门完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它由Xerox PARC实验室的Alan Kay等人开发。
Smalltalk引入了封装、消息传递和动态绑定等概念,对后续的面向对象语言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
3. C++语言(1983年):C++是一种面向对象的扩展C语言,由Bjarne Stroustrup开发。
C++在C语言的基础上引入了类、对象、继承、多态等特性,成为当今广泛应用的高级编程语言之一。
4. Objective-C语言(1984年):Objective-C是一种面向对象的扩展C语言,由Brad Cox和Tom Love开发。
Objective-C与C++类似,支持类、对象、继承等特性,但它更加动态灵活,被广泛用于苹果公司的iOS和macOS开发。
5. Java语言(1995年):Java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由Sun Microsystems的James Gosling等人开发。
Java继承了C++的面向对象特性,但去除了一些复杂和容易出错的特性,比如操作符重载和多重继承,提供了更安全、可靠的软件开发环境。
6. C#语言(2000年):C#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由Microsoft公司开发。
C#在语法上类似于Java,但引入了许多新的特性,如委托、属性和事件等,提供了更强大和灵活的开发工具。
软件工程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
软件工程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引言在当前的软件开发领域中,面向对象编程(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简称OOP)是一种主要的软件开发方法。
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基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理念,通过将问题分解为对象,并通过对象之间的交互来解决问题。
本文将介绍面向对象软件开发的概念、特性以及在软件工程中的重要性。
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概述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是一种以对象为核心的软件开发方法,其中一个对象可以是一个类的实例或一个类本身。
对象在面向对象软件开发中被视为具有状态、行为和标识的实体。
该方法通过将问题分解为对象,并定义对象之间的关系和交互来解决问题。
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封装(Encapsulation):通过封装将数据和相关操作组合在一起,只暴露必要的接口给外部使用。
封装可以使得对象的内部实现对外部不可见,提高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安全性。
2.继承(Inheritance):通过继承,在已有类的基础上创建新的类。
继承可以促使代码重用和层次化设计。
3.多态(Polymorphism):多态允许同一操作作用于不同类型的对象上,并产生不同的结果。
这种特性增加了代码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的优势包括:•提高开发效率:通过封装和抽象的机制,可以更好地管理和组织大型项目的代码,减少开发时间和维护成本。
•提高代码复用性:通过继承和多态的机制,可以避免重复编写相似的代码,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和可维护性。
•提高软件的可扩展性: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的灵活性使得系统易于进行修改和扩展,能够快速适应变化的需求和技术。
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流程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在需求分析阶段,软件工程师与客户交流,确保准确理解客户的需求和问题。
通过讨论和分析,确定系统的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和约束条件。
领域建模领域建模是通过抽象和建模来描述问题领域的过程。
通过识别实体、属性和关系,构建领域模型,这些模型将在后续的设计和实现阶段中使用。
第7章面向对象软件开发过程-UP介绍
§7a.2 UP的阶段(细化阶段,elaboration)
细化阶段的产出:
–用例模型(完成至少80%)……所有用例均 被识别,大多数用例描述被开发; –补充捕获非功能性要求和未关联于特定用例 要求的需求(补充规范) –软件体系结构描述 –可执行的软件原型 –经修订过的技术风险清单和商业案例 –总体项目的开发计划,包括粗粒度的项目计 划,显示迭代过程和对应的审核标准; –用户手册的初始版本(可选)
–进行β测试以期达到最终用户的需要; –β测试版本和旧系统的并轨; –转换功能数据库; –对最终用户和产品支持人员的培训; –提交给市场和产品销售部门; –和具体部署相关的工程活动; –协调bug修订、改进性能和可用性(usability)等工 作; –基于完整的构想和产品验收标准对最终部署做出评估; –达到用户要求的满意度; –达成各风险承担人对产品部署基线已经完成的共识; –达成各风险承担人对产品部署符合构想中标准的共识
23
§7a.4 核心工作流 –工作流是产生具有可观察结果的活动序列
24
§7a.4 核心工作流
25
§7a.4 核心工作流(商业建模)
商业建模
–大多数商业工程化的主要问题是软件工程人 员和商业工程人员之间不能正确地交流,这 导致了商业工程的产出没有作为软件开发输 入而正确地被使用,反之亦然。 –在商业建模中使用商业用例来文档化商业过 程,从而确保了组织中所有商业过程人员达 到共识。 –商业用例被分析以理解商业过程如何被业务 支持,而这些在商业对象模型中被核实。 –许多项目可能不进行商业建模。
26
§7a.4 核心工作流(需求)
需求
–是描述系统应“做什么”,并允许开发人员 和用户就该描述达成共识。
创建构想 建立用例模型
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
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摘要】本文介绍了面向对象技术的基本思想,阐述了面向对象软件开发的分析与设计实现过程,说明了面向对象技术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总结出面向对象技术在程序开发中的优势。
【关键词】面向对象;软件开发1面向对象技术的基本思想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软件的规模和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我们需要按照更科学、有效的方法组织软件的生产与管理。
面向对象技术首先在编程领域兴起,并逐渐发展成熟,并随着面向对象的测试、集成等技术的出现而发展为一套贯穿整个软件生命周期的方法体系。
面向对象技术首先在编程领域兴起,并逐渐发展成熟,并随着面向对象的测试、集成等技术的出现而发展为一套贯穿整个软件生命周期的方法体系。
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即对象) 出发来构造软件系统,并在系统构造中尽可能运用人类的自然思维方式。
具体地讲,面向对象技术是从问题域中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构造软件系统,用对象作为这些事物的抽象表示,并以此作为系统的基本构成单位。
每个对象都有其属性和方法,属性表示事物的静态特征, 方法表示事物的动态特征。
对象的属性和方法结合为一体,对外屏蔽其内部细节,称作封装。
把具有相同属性和相同方法的对象归为一类,类是对象的抽象描述,每个对象是它所属类的一个实例。
通过在不同程度上运用抽象的原则,可以得到基类和子类,子类继承基类的属性和方法。
面向对象的三个基本特征:封装——是把客观事物封装成抽象的类,可以隐藏实现细节,使得代码模块化;继承——使用现有类的所有功能,并在无需重写原来类的情况下对这些功能进行扩展;多态——指同一消息作用于不同的对象时,具有不同的处理方案和处理结果,即所谓的“同一接口, 多种方法”,增强了程序的灵活性。
2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实现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以解决的问题中所涉及的各种对象为主要矛盾,力图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封装了数据和操作的对象,通过定义属性和操作来表述他们的特征和功能,定义接口来描述他们的地位及与其他对象的关系,最终形成一个可理解、可扩充、可维护的动态对象模型。
软件开发实习报告:面向对象编程的实践与总结
软件开发实习报告:面向对象编程的实践与总结1. 引言面向对象编程(OOP)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它将程序组织成对象的集合,每个对象都有自己的状态和行为。
在本次的软件开发实习中,我有幸参与了一个采用面向对象编程的项目,下面我将分享我在实习中的实践经验和总结。
2. 实践过程2.1 项目背景本次实习项目是开发一个图书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图书的借阅、归还、查询等。
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应用场景,适合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开发。
2.2 全局设计在开始编写代码之前,我们首先进行了全局设计。
根据需求,我们确定了几个类:图书、用户、图书管理员等。
每个类都有自己的属性和方法,它们通过交互实现系统的功能。
2.3 类的设计与实现在面向对象编程中,类是编程的基本单元。
我们首先根据全局设计确定了各个类的属性和方法,然后逐个实现。
在实现的过程中,我们充分运用了面向对象编程的特性,例如封装、继承、多态等,使得程序的结构更加清晰,代码的复用性更高。
2.4 单元测试与调试在实现每个类的时候,我们使用了单元测试的方法进行验证。
通过编写测试用例,我们可以验证代码的正确性,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的bug。
此外,我们还使用了调试工具来辅助排查程序中的错误。
3. 实践总结3.1 优点面向对象编程具有很多优点,我们在实践中也感受到了它带来的好处。
首先,面向对象编程使得程序的结构更加清晰。
每个类都有自己的职责,通过类与类之间的交互,完成系统的功能。
这种分而治之的思想使得代码的逻辑更加清晰,可读性更高。
其次,面向对象编程提供了良好的代码复用性。
通过继承和多态,我们可以重复使用已有的代码,减少了代码的重复编写,提升了开发效率。
最后,面向对象编程使得代码更加容易维护。
由于代码的结构清晰,我们可以更快地定位和修复bug,同时也降低了修改代码带来的影响。
3.2 不足尽管面向对象编程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面向对象编程比较抽象和复杂,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成本较高。
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和技术
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和技术一、引言人类对计算机的需求日益增长,软件开发在现代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和技术在实践中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开发方式。
二、面向对象编程的概念面向对象编程(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OOP)是一种编程范式,该范式将所有的代码都视为对象,每个对象都有其自身的属性和方法。
面向对象的编程范式下,程序中的对象相互合作,共同实现程序的目标。
三、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是一种在面向对象编程范式下的软件开发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 定义问题定义问题是软件开发的首要任务。
在开发软件之前,开发人员需要清楚地了解软件应该具有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应采取的方案。
2. 需求分析通过需求分析,开发人员能够深入了解软件的用途和功能。
在这一步骤中,开发人员需要与用户沟通,明确软件需求,进而把用户期望的功能和开发的技术结合起来。
3. 设计在软件设计阶段中,面向对象的思想体现得最为明显。
开发人员将系统模块化,将模块看作对象,并设定对象之间的交互规则。
同时,开发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也要考虑程序的可维护性,易读性等。
4. 编程编程是将设计转换为实践的过程。
在这一步骤中,开发人员利用编程语言实现系统的各个模块。
在面向对象编程的方法中,开发人员应该以对象为中心完成开发,即将每个对象分别编写好,再实现其之间的互动。
5. 测试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
测试的目的是验证程序是否按照设计的要求正常工作。
四、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技术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技术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 继承继承是面向对象编程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它允许开发人员通过扩展已有的类来创建一个新的类。
2. 多态多态是一种对象的多种表现形式的能力。
通过多态,程序可以利用同一个函数完成多种类型的操作。
3. 封装封装允许开发人员在一个对象内部隐藏数据和方法,只暴露必要的接口。
4. 抽象抽象允许开发人员将对象仅仅看作是规则和接口的集合。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Object-oriented analysis and design)是软件工程领域中的一种方法论,用于解决软件系统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和需求。
本文将对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概念、流程和常用方法进行介绍,并附带答案和解析。
第一部分:面向对象分析(Object-oriented analysis)面向对象分析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第一步,旨在理解问题域并建立领域模型。
面向对象分析有以下几个重要概念:1. 对象(Object):对象是系统中的一个实体,包含数据和方法。
对象可以是具体的实物、虚拟的概念或一组相关的数据和行为。
2. 类(Class):类是一种抽象的定义,描述了一组具有相同特征和行为的对象。
3. 属性(Attribute):属性是对象的特征,用于描述对象的状态。
4. 方法(Method):方法是对象的行为,用于描述对象可以执行的操作。
面向对象分析的主要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 需求收集:收集系统的需求,与利益相关者沟通,了解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2. 领域建模:对现实世界的问题域进行抽象和建模,识别出系统中的对象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3. 需求分析与规约:通过使用用例、活动图和状态图等工具对需求进行分析和规约,明确功能和交互细节。
4. 领域模型验证:与利益相关者验证领域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确保模型能够满足系统需求。
第二部分:面向对象设计(Object-oriented design)面向对象设计是在面向对象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领域模型,为系统的实现提供指导。
面向对象设计有以下几个常用方法:1. 类图(Class diagram):类图用于展示类、属性和方法之间的关系。
类图包括类的名称、属性和方法,并通过关联、继承和聚合等关系展示类之间的联系。
2. 对象图(Object diagram):对象图用于展示类的实例和对象之间的关系。
对象图是类图的实例化表示,展示了系统在某一时刻的对象及其特定的属性值。
第6章 面向对象与统一软件开发过程
图6-27确定了“账户管理”包包含几个由其他包中的类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用的类,即“买 主账户管理”和“卖主账户管理”都使用“账户管理”包的“账户”类。
在分析阶段,从多个不同的分析类中抽取共享和公用的行为时应该使用泛 化。例如,“账单”和“订单”类有相似的职责。二者都是针对一般对象,如 “贸易”类的泛化,如图6-28所示。
下面给出了“取款”用况实现的事件流。 (1)银行储户选择“取款”并向“ATM接口”表明身份。 (2)“ATM接口”请求“事务管理”取款,“事务管理”负责将提取现金 的整个动作序列作为原子事务执行,以便从账户中扣除取款金额并将现金分发 给银行储户。 (3)“事务管理”请求“账户管理”取款,“账户管理”决定能否取出现 金。如果可以取款,则从账户中扣除取款的金额并返回应答; (4)“事务管理”授权“ATM接口”分发货币。 (5)“ATM接口”将现金分发给银行储户。
用况模型分析模型(概念性类元间的协作)设计模型(类元)
2.捕获用况
捕获用况是统一过程的第1个活动。 将功能性需求表示为用况模型中的用况,参与者在用况交互时使用系统, 系统的参与者和用况组成用况模型。
参与者可以是与系统发生交互的人活着其他系统活着外部硬件。参与者通 过执行用况与系统通信 用况规定了一个动作序列,系统执行用况并对特定参与者参数可见结果。
设计模型通过使用分析模型作为主要输入而被创建,其中要定义类元、类元 之间的关系及实现这些用况的动作,它相对于分析模型更加注重实际。分析模型 中的用况实现可跟踪到设计模型中的用况实现,图6-5给出了类的进一步细分。
图6-6给出了ATM基本的设计类图,该图比分析模型的类图展现了更多的细节。
图6-7给出了“取款”用况的部分顺序图。
面向对象软件工程的概念
面向对象软件工程的概念简介面向对象软件工程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论,它的设计和实现基于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和概念。
面向对象软件工程将软件系统分解为各个对象,并通过对象之间的通信和交互来实现系统的功能。
它强调模块化、可重用性、可维护性和灵活性,并提供了一系列的原则和方法来指导软件项目的开发。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面向对象软件工程的核心是面向对象的编程范式,它包含以下基本概念:类(Class)类是面向对象编程的核心概念,它定义了对象的属性和方法。
一个类可以看作是一种模板或者蓝图,用来创建具有相同属性和方法的对象。
在面向对象软件工程中,类是构建复杂系统的基础。
对象(Object)对象是类的实例化结果,是具体的个体。
每个对象都有自己的状态和行为,可以对外提供一定的接口。
对象是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单位,系统中的所有功能都是通过对象之间的交互来实现的。
封装(Encapsulation)封装是面向对象编程的一种特性,它将数据和对数据的操作封装在一个类中,通过提供公共接口来访问和修改数据。
封装可以隐藏内部的实现细节,使得对象的使用更加简单和安全。
继承(Inheritance)继承是面向对象编程中的一种机制,它允许一个类直接从另一个类继承属性和方法。
通过继承,子类可以获得父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和修改。
继承是实现代码复用和模块化的重要手段。
多态(Polymorphism)多态是面向对象编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允许同一操作在不同对象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通过多态,可以编写更加灵活和可扩展的代码,并且可以根据具体的对象类型来选择不同的行为。
面向对象软件工程的重要原则面向对象软件工程还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原则和规范,以指导软件项目的开发:单一职责原则(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单一职责原则要求一个类只有一个责任,即一个类应该只有一个引起它变化的原因。
这样可以使得类的设计更加简单和清晰,并且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
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
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是一种以对象和类为中心的方法,它将软件系统视为一个由多个互相协作的对象组成的集合。
以下是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的一般步骤:
1. 定义需求:确定软件系统的需求和功能,并将其转化为一组任务和目标。
2. 设计模型:根据需求设计系统的模型和架构。
模型应该是简单、灵活、可扩展的。
3. 实现代码:编写代码并进行测试、调试以确保它们符合预期。
4. 测试系统:进行系统测试,并调整代码以解决任何问题。
5. 维护软件:更新和修复软件系统,以适应新的需求和技术变化。
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的主要优点包括:
1. 代码可重用性:代码的模块化设计可大大提高代码的重用性。
2. 可扩展性:系统的模块化设计使得系统能够更轻松地进行扩展。
3. 代码可维护性:模块化设计使得代码更易维护,减少出现问题的可能性。
4. 代码可读性:面向对象的设计可使代码更加易读、易懂。
5. 功能透明性:系统的模块化设计可使系统的功能更简单明了,从而更加易于使用。
软件工程 面向对象的技术
1. Coda方法的OOA
类与对象层 属性层 服务层
类的边界 实例的边界 实例连接
属性 消息连接
服务
结构层
主题层
泛化与特化结构 主题
整体与部分结构
图4.10 分析过程的五个层次
在Coda方法中, 构 造 和 评 审 OOA 概 念模型的顺序由五 个层次组成:类与 对象、属性、服务、 结构和主题
这五个层次表 示分析的不同侧面。
继承是使用现存的定义作为基础,建立新定义的 技术。是父类和子类之间共享数据结构和方法的机制, 这是类之间的一种关系。
继承性分:
单重继承:一个子类只有一个父类。即子类只继承 一个父类的数据结构和方法。
多重继承:一个子类可有多个父类。继承多个父类 的数据结构和方法。
基类
现存类定义 父类(基类)
继承
图 4.3 继承性
良好的接口,子系统内的类相互协作。标识问题本身 的并发性,为子系统分配处理器。
系统内部
保险单 填写界面
保险单
客户
数据库界面 (abstract)
Oracle 界面 Sybasec界面
子系统的分解是关键,可以有分层和分块:
分层:将软件系统组织为层次结构,每层是一个子系 统。分层结构又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
类具有属性,用数据结构来描述类的属性, 类具有操作,它是对象的行为的抽象,操作实现 的过程称为方法(method) ,方法有方法名,方法体 和参数。
由于对象是类的实例,在进行分析和设计时, 通常把注意力集中在类上,而不是具体的对象上。
对象和类的描述
类和对象一般采用“名字”、“属性”和“运算”来描 述。
基本概念: 问题域(problem domain) — 被开发系统的应用领域。 系统责任(system responsibilities) — 所开发的系统应 具备的职能。
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流程
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流程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是一种高效的软件开发方法,它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抽象为对象,并通过对象之间的交互来实现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流程由以下几个关键步骤组成: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部署。
本文将详细介绍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流程的每个步骤,以指导软件开发过程的实施。
一、需求分析面向对象软件开发的第一步是需求分析。
在这一阶段,开发团队与客户密切合作,明确软件系统的需求和目标。
需求分析旨在收集并整理客户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可操作的软件功能和特性。
在需求分析阶段,开发团队通常会使用UML(统一建模语言)工具来绘制用例图、活动图等,以明确系统的功能和工作流程。
二、设计需求分析完成后,下一步是进行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是指根据需求分析阶段的成果,创建系统的软件架构和模块设计。
在面向对象软件开发中,常用的设计工具包括UML类图、时序图和状态图等。
系统设计阶段需要考虑系统的模块划分、模块之间的交互关系,以及各个模块的具体实现方法。
设计阶段的成果是一个详细的设计文档,包含各个模块的接口定义、类的设计和方法的实现。
三、编码设计阶段完成后,开发团队进入编码阶段。
编码是将设计文档中的描述转化为实际的程序代码的过程。
在编码阶段,开发人员需要按照设计要求,使用具体的编程语言实现各个模块和类。
编码阶段应注意编程规范和代码质量,确保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另外,在编码过程中,开发人员应遵循面向对象编程的原则,例如封装、继承和多态等。
四、测试编码完成后,软件系统进入测试阶段。
测试是验证软件系统是否满足需求并具备良好性能的过程。
测试阶段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等多个层次。
在测试阶段,开发团队需要编写测试用例并执行,以验证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测试阶段还可以发现并修复软件中的bug,确保软件质量和稳定性。
测试过程应全面覆盖系统的各个功能点,并进行性能测试、安全测试、兼容性测试等。
五、部署当测试阶段完成并通过验证后,软件系统进入部署阶段。
软件项目开发流程RUP
软件项目开发流程RUPRUP(Rational Unified Process,统一软件开发过程,统一软件过程)是一个面向对象且基于网络的程序开发方法论。
根据Rational(Rational Rose和统一建模语言的开发者)的说法,好像一个在线的指导者,它可以为所有方面和层次的程序开发提供指导方针,模版以及事例支持. RUP和类似的产品--例如面向对象的软件过程(OOSP),以及OPEN Process都是理解性的软件工程工具--把开发中面向过程的方面(例如定义的阶段,技术和实践)和其他开发的组件(例如文档,模型,手册以及代码等等)整合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一、六大经验迭代式开发.在软件开发的早期阶段就想完全、准确的捕获用户的需求几乎是不可能的。
实际上,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是需求在整个软件开发工程中经常会改变。
迭代式开发允许在每次迭代过程中需求可能有变化,通过不断细化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迭代式开发不仅可以降低项目的风险,而且每个迭代过程以可以执行版本结束,可以鼓舞开发人员。
管理需求。
确定系统的需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开发人员在开发系统之前不可能完全详细的说明一个系统的真正需求。
RUP描述了如何提取、组织系统的功能和约束条件并将其文档化,用例和脚本的使用以被证明是捕获功能性需求的有效方法。
基于组件的体系结构.组件使重用成为可能,系统可以由组件组成。
基于独立的、可替换的、模块化组件的体系结构有助于管理复杂性,提高重用率。
RUP描述了如何设计一个有弹性的、能适应变化的、易于理解的、有助于重用的软件体系结构。
可视化建模。
RUP往往和UML联系在一起,对软件系统建立可视化模型帮助人们提供管理软件复杂性的能力。
RUP告诉我们如何可视化的对软件系统建模,获取有关体系结构于组件的结构和行为信息。
项目管理论坛验证软件质量。
在RUP中软件质量评估不再是事后进行或单独小组进行的分离活动,而是内建于过程中的所有活动,这样可以及早发现软件中的缺陷。
面向对象设计的软件开发方法
面向对象设计的软件开发方法在软件开发领域,面向对象编程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开发方式。
面向对象的思想强调代码的可重用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使得开发人员能够更加高效地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
面向对象设计的软件开发方法是一种基于面向对象编程的开发方式,这种开发方式是通过在软件设计阶段对问题进行抽象和建模,然后利用分层的方式将问题细分,并将每一层的实现抽象成对象,最终通过对象的交互实现整个软件系统的功能。
一、什么是面向对象设计?面向对象设计是一种软件设计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将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建模成对象,并通过对象之间的交互来实现软件系统的功能。
面向对象设计在软件设计领域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比如编写Java、Python、C++等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应用程序,以及设计开发网站、游戏、操作系统等复杂的软件系统。
具体地说,面向对象设计需要完成如下几个步骤:1.抽象问题:将问题转化成问题的本质内容,并从多个结构层次上进行考虑。
2.建模系统:将问题抽象成一个有机的、结构化的模型,明确问题的目的、系统所包含的资源和行为。
3.确定类别:将建模系统中的元素划分为不同的类别,确定每个类别的行为和属性,并确定他们之间的关联关系。
4.实现逻辑:完成对每个类别的逻辑实现,并通过类别之间的消息交互来实现整个系统的功能。
二、面向对象设计为何如此重要?在当今软件开发领域,面向对象设计在开发人员的思维中已经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这种开发方式之所以如此重要,其主要原因如下:1.高效性:面向对象设计使开发人员能够快速地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从而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
2.可重用性:面向对象编程中的代码面向对象的设计中,每个对象都是一段独立的代码,这意味着这段代码可以被重用在其他软件项目中。
3.可维护性:在面向对象编程中,开发人员将代码组织成一组对象,这些对象可以更加容易地维护和修改,不影响其他部分的代码。
4.可扩展性:面向对象设计使得软件系统更加容易地进行扩展,对于软件的需求更改,开发人员可以通过修改或添加对象来快速实现。
软件开发实习报告: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实践与总结
软件开发实习报告: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实践与总结一、引言在我参加软件开发实习的过程中,我主要负责了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工作。
通过实践与总结,我认识到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对于软件开发的重要性,并且对面向对象的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本报告将围绕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实践经验和总结展开。
二、实践过程1. 需求分析在实践过程中,需求分析是首先需要进行的阶段。
通过与客户的沟通,我了解到客户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需求分析和规划。
我学会了运用UML图来清晰地展示需求,如用例图、活动图等,这对于后续的设计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
2. 面向对象分析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我进行了面向对象的分析工作。
通过识别出系统中的各种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我可以更好地理解系统的结构和行为。
我学会了用类图来描述对象的属性和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使得我能够更好地理解系统的结构和行为。
3. 面向对象设计在面向对象分析的基础上,我进行了面向对象的设计工作。
通过对类图的完善和细化,我可以进一步详细地设计对象的属性和方法。
我学会了用时序图来描述对象之间的交互,以及状态图来描述对象的状态变化。
这对于确保系统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4. 实践总结在实践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我发现在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中,需求的不明确性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学会了与客户保持良好的沟通,并时刻关注需求的变化。
其次,我发现在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中,设计的复杂性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学会了运用设计模式和设计原则来降低复杂性。
5. 实践经验通过实践经验,我总结出以下几点:(1)良好的需求分析是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基础。
需求分析不仅仅是了解客户的需求,还包括对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规划。
(2)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需要运用多种UML图来描述系统的结构和行为。
熟练使用UML图可以使得系统的设计更加清晰和可理解。
(3)设计的复杂性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在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中,设计模式和设计原则是降低复杂性的重要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态模型〉
动态模型表示瞬时的、行为化的系统 的“控制”性质,它规定了对象模型 中对象的合法变化序列。通常用状态 图描述,主要内容有:对象的状态、 触发状态转换的事件以及对象的行为。
初始事件
状态1
事件1[条件1]
do:行为1
状态2
结束事件
do:行为2
挂断电话
忙音 do:响忙音
空闲
挂断电话
拿起听筒
3、面向对象编程(OOP)
选择一种支持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 言实现 OOD 的设计结果。选择语言 应考虑的因素:
可重用性
将来能否占主导地位 类库 开发环境
4、面向对象测试(OOT)
面向对象测试分为四个层次:
算法层 类层
主题层 系统层
面向对象分析的主要内容
识别出问题域中的对象,并分析它 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最终建立起问 题域的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和功能 模型。其中,对象模型是最基本、 最重要、最核心的。
OOA 的基本步骤
确定问题域 识别对象和类 识别对象之间的关系 定义属性 定义服务
〈对象模型〉
对象模型是描述系统静态结构的 工具。它用对象模拟客观世界中 的实体,并将实体之间的关系映 射到对象的关系上。
工资卡档案
劳资科 (人事)
计算 工资
发放 工资
工资单 职工
工资结算明细表
车间
填制工资
科室 考
勤
计算表
表
工资结算单
出纳
总务 扣款单
汇总 工资
分配 工资费用 财务 工资 分配表 系统
工资汇总表
三种模型的关系
功能模型指明系统应该“做什么” 动态模型明确规定什么时候做 对象模型定义做事情的实体
拨号音
超时
do:响拨号音
数字
数字
拨号
无效号码
有效号码
占线
接通中
do:试接通 已接通
振铃
do:振铃
受话人回话
超时 do:响蜂鸣音
存储的信息 do:播放信息
信 息 播 完
通话
受话人挂断电话
断线
〈功能模型〉
功能模型表示变化的系统“功能” 性质,它指明系统应“做什么”, 因此更直接地反映了用户对目标系 统的需求。功能模型由一组数据流 图组成。
角色
举例:
公司 (名字)
雇主
关联
工作 (职务)
类B
角色
个人 (名字)
雇员
员工
姓名 地址 身份证号码 工资
1+ 为之工作
职务
公司
名称 主要产品 地址 雇佣 解雇
部门名
工人
经理 管理 0,1 部门
1+ 参加
项目
主持
生产 1+
产品
项目名
1+ 预 算
1+
优先级
产品名 成本 重量
对象模型的五个层次
主题层 类&对象层
面向对象软件开发过程
项目计划 需求分析
软件生命周期 的瀑布模型
系统设计
编码设计
系统测试
系统运行
系统维护
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开发软件系统 需要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
面向对象分析(OOA) 面向对象设计(OOD) 面向对象编程(OOP) 面向对象测试(OOT)
1、面向对象分析(OOA)
面向对象分析包括需求分析和需求模型 化两个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明确用户的 需求,并用标准化的面向对象模型来规 范地表达这一需求,最后形成面向对象 的分析模型。它是系统设计的依据。
描述对象模型的图形符号
类名 属性 方法
类对象
类名 属性
方法
抽象类
表示“关系”的图形符号
一般
整体
特殊 “一般-特殊”关系
部分 “整体-部分”关系
“关联”关系
“关联”关系反映对象之间相互依赖、 相互作用的关系。
教师
书 1+
教师与属于他的书之间的关联关系
类A 限定词
类B
举例: 目录 文件名
文件
类A
筛选:消除冗余、无关、笼统、属性、 操作等
确定关联的方法
在需求中使用的描述性动 词或动词词组,通常表示 关联关系。
确定主题的方法
按照问题域(而不是功能分解方 法)确定主题,并且尽量使不同 主题之间的对象相互依赖最少。
确定属性的方法
在需求陈述中用名词词组表示属性,例 如:汽车的颜色、光标的位置。属性的 确定既与问题域有关,也与目标系统的 任务有关。应该仅考虑与具体应用直接 相关的属性,不要考虑那些超出所要解 决的问题范围的属性。
结构层 属性层 服务层
主题层:将复杂的对象模 型分解成几个不同的概念 范畴
建立对象模型的顺序:
寻找类&对象识别结构 识别主题定义属性定义 服务
确定类&对象的基本方法
对象种类:可感知的物理实体;人或 组织的角色;应该记忆的事件;对象 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说明的概念。
基本方法: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名词
2、面向对象设计(OOD)
【主要任务】
把分析阶段得到的问题域需求转变成符 合要求的、抽象的系统实现方案。
面向对象设计分为两个阶段:
系统设计:确定实现系统的策略和目标系统 的高层结构 对象设计:确定解空间中的类、关联、接口 形式及实现服务的算法
设计阶段的主要内容
设计问题域子系统 设计人-机交互子系统 设计任务管理子系统 设计数据管理子系统 设计类中的服务 设计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