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正定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合集下载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卷.pdf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卷.pdf

家们估计,飞船要飞到距太阳系最近的恒星体系,需要八万年的时间。这说明( )
A.世界上还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B.有些认识不能依靠实践检验
C.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总是被动的 D.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历史性
12.历史经验多次证明,粮食大幅度减产与投资需求膨胀“双碰头”,往往容易引发经济的大起大落。这表明( )
A.无条件性
B.客观性
C.具体性
D.主观性
3. 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长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
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 )
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5.“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缪误”。这说明真理具有( )
A.条件性 B.反复性 C.客观性 D.绝对性
6.发展珠三角高效生态经济,要立足该地区的具体情况,把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发展方式
的根本性转变。这体现了( )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②全面看问题的观点
③人为的联系也是主观的 ④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A.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B.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C.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D.除了人脑以外的客观存在
19.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 )
A.物质性 B.能动性 C.实践性
D.规律性
20.下列各项,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 )
C.事物的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
D.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具有能动性
32.对于禽流感的“非理性恐惧”,我们用得上富兰克林·罗斯福的那句名言:“唯一值得恐惧的东西就是恐惧本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秦代规定丞相的位子出现空缺,御史大夫可以递补。

这样一来承相就要小心谨慎,以免遭御史大夫弹幼。

这一规定客观上A.有利于通过制约机制以加强皇权 B.规范了中央官吏的职业道德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行政权的控制 D.扩大了御史大夫的监察范围2.唐太宗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我近来发现吏部选择官员,只看重他的言辞和文章,而不去了解他高尚的德行。

数年之后,他的恶行就会暴露出来,虽然最终会受到惩罚,但是百姓已经受到他的迫害。

”这说明唐太宗认识到A.选官应该做到公正公平 B.应加强对官吏培训C.考试不应作为选官方式 D.选官应该德才兼顾3.右面是1937年7月25日成都《新民报》发表的一幅漫画。

此漫画A.反映国民政府全力抗战的决心 B.揭露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野心C.坚决声援中共的统一战线主张 D.体现作者坚决抵抗日寇的决心4. 1911年初,武汉新军中,“纯粹革命党人将近2000人,经过联系而同情革命的约4000多人,与革命为敌的至多不过1000余人,其余都是摇摆不定的”。

这说明A.革命派军队在起义前日益壮大 B.武汉具备辛亥革命首义的条件C.起义期间新军成为革命派军队 D.清朝腐朽导致其军队阵前反戈5.右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方针,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指导方针。

这一方针反映出A. 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B.政治协商会议相当于西方的议会C.中国共产党推行民主政治的决心 D.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有其合理性6.古希腊投入文化和政治活动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比任何早期文明社会都要高,但是强烈的政治关系把不适合人类集团的领土组织的行动和情感排除在外了,并且为希腊城邦之间种下了内部分裂的种子。

材料说明古希腊A. 公民社会的价值取向 B.轮番而治的积极影响C.城邦民主有双重影响 D.文化繁荣的政治保障7.曾经为美国独立而奋战的帕特里克·亨利认为,宪法“极其可怕”,它使美国“走向君主政治”。

河北定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历史(word版)

河北定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历史(word版)

河北定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word版)河北定州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题号一二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4分共160分1.周礼规定国家举行祭祀大典或葬礼时,“天子九鼎”“诸侯七鼎”。

下图为春秋时期郑庄公祭祀坑遗址出土文物,这一发现可以说明A.春秋时期严格的等B.考古发现具有偶然级制性C.王室衰微,“礼崩乐坏”D.分封制向郡县制转型2.分封制下,“中央与地方之间虽然只是一种松散的臣属关系,但从政治结构方面建立了贵族间的等级秩序”。

由此可知分封制A.不利于国家统一和长治久安B.加剧了社会等级的分化C.利于有序政治统治局面形成D.促成了中央集权式统治3.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曾用“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来评述西周某一政治制度,下列对其评述理解最准确的是A.西周政治统治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B.血缘政治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C.宗法制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D.宗法制度减少了天子的决策失误4.秦朝的“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室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的宗族事务等。

这实质上反映了A.职分细化,各负其B.化国为家,君权至责上C.九卿制约,皇权至上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5.“秦汉以后中国的皇权政体在其建立之初,是一项伟大的创制,因为它所取代和超越的,是以往那种狭蹙的制度模式。

”以下能够证明此观点的是①结束分封制度,统一国家产生②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③打破了宗法束缚,给各阶层民众提供发展契机④三公制度确立,权力制衡机制形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

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材料中实现“法令由一统”的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7.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有叛国而无叛郡……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这些现象对应的朝代分别是A.西周、秦朝、三国B.汉朝、唐朝、明朝C.秦朝、汉朝、唐朝D.战国、汉朝、宋朝8.“元代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90分)1.宋代有学者说,“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宗子法坏,则人不自知来处,以至流转四方,往往亲未绝,不相识矣”。

他们的主张是基于()A.宗法制能够维系社会安定B.宋朝时期人们的宗法观念淡薄C.宋朝人具有迁徙的特点D.宗法观念有利于理学的传播2.宋朝,州县长官都改作“知州”与“知县”,这与汉朝时期的州牧、郡太守以及县令大不相同,“知”就是代理、兼任,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

这说明宋朝()A.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 B.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C.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 D.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政3.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即郡县制、尊儒制度、科举制度、国有专营制度展开。

由四大基本制度共同支撑的“大厦”是()A.儒学独尊 B.中央集权C.君主专制 D.国家财政4.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曾经把子午线从世界地图中央向西移动170度,使中国正好出现在《坤舆万国全图》的中央。

他这样做A.迎合了统治者“天朝上国”的心理B.打破了中国传统“天圆地方”观念C.大大开拓了中国知识分子眼界D.改变了中国人观察世界的角度5.“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

“将上年夏间凶惨案内所有承认获咎之各外省官员,分别惩办”。

“上谕将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

这些无理要求出自不平等条约()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6.蒋廷黻说,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

文中“争所不当争”是指A.五口通商 B.协定关税C.治外法权 D.公使驻京7.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8.王桧林在《抗日战争》一书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存在两个战场。

高二历史上期末试题-正定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试题

高二历史上期末试题-正定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试题

2015-2016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计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唐代科举制从形式上看和过去的孝廉、秀才有继承关系,只是当门阀盛时被举为秀才孝廉的人必定出于世族,而唐代并无此限制。

”此处强调了唐代科举制A.继承了传统的选官方式 B.确立了儒家的统治地位C. 摆脱了贵族势力的影响D.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2.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哪一结果A.封建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C.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D.铁犁牛耕在江南开始推广3.秦汉以后,先秦诸子百家的命运开始分化:——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则占据了民间社会的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只有——在刹那辉煌之后烟消云散。

上述论述分别是指A.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B.法家、儒家、道家、墨家C.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D.儒家、法家、道家、墨家4.“春秋何贵乎元而言之?元者,始也,言本正也。

道,王道也。

王者,人之始也。

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

王不正,则上变天,贼气并见。

”材料表达的主要思想是A. 君权神授B. 格物致知C. 心外无物D. 天人感应5.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期,丧家命僧道诵经设齐(通“斋”),用酒祭祀作佛事,以为资冥福,出葬用以导行。

这种风气政府禁而不止。

这主要反映出A.外来文化渗透到民间各个方面 B.儒释道三教合流的表现C.北宋儒家思想丧失了传统地位 D.北宋统治迷信色彩浓厚6.《清史稿》载:“康熙十八年,吴三桂僭号于衡州,有以劝进表相属者,夫之曰:‘亡国遗臣,所欠一死耳,今安用此不祥之人哉!’遂逃入深山……三桂平,大吏闻而嘉之……夫之以疾辞……自题墓碣曰‘明遗臣王某之墓’。

”《清史稿》对王夫之的这一记载A.肯定了王夫之在科技领域的成就 B.赞扬了王夫之拒为吴三桂所用C.实际上是强调儒家的传统气节 D.警示世人接受清王朝的统治7.《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

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

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给予中央和地方以合法性。

至于哪处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

”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最不具有“合法性”的是()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自称齐威王B.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C.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D.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2.据成书于清代的《华西邹君记》记载,苏州有一邹姓富户立下遗嘱将名下一千亩土地交给儿子,其余三千亩捐给义庄,以接济族人。

这主要表明()A.土地兼并不可遏制B.宗族制度在古代有重要意义C.人们注重对私有财产的支配D.租佃经营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3.秦灭六国后,嬴政自称“赖宗庙之灵”,进而又采用邹衍“五德之运”的学说,利用天人感应论,“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从所不胜,为水德”。

这反映出()A.礼乐制度被进一步强化利用B.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C.全体官僚都是皇帝的臣仆D.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利用4.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一书中说:“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

”王夫之所说的“罢侯置守”指的是()A.废除禅让制实行王位世袭制B.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C.废除世袭制实行三公九卿制D.商人已经能与政府分庭抗礼5.英国人杜麦斯在《中国札记》一书中,以近乎狂热的态度呼吁建立起一种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的竞争性的制度,从而提高英国行政官员的水平,并促进大英帝国的团结。

杜麦斯的呼吁是有感于中国()A.察举制的实行B.内阁大学士的选拔C.科举制的推行D.军机处的设置6.有人在研究明朝皇帝系列表时发现部分明朝皇帝的名讳,体现了我国古代阴阳五行学中五行相生说,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再生木(见下表)依据表中所列现象判断,其所隐含的思想有()①祈盼专制政权的生生不息②反映宗法血缘的代代相传③表达分封制度的世世相袭④显示“朱”姓大族的赫赫尊贵。

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2016一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开学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1955年3月1日,丘吉尔在对众议院的一次演讲中指出,新式武器除改变战争外,还改变了国际关系。

它不仅威胁着象英国这样的小国的生存,而且威胁着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的生存。

他断言:“通过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过程,我们完全由可能达到这样的一个历史阶段: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

”该材料主要说明了冷战()A.导致美苏之间不断上升的军备竞赛B.促进不同国家从对方身上借鉴经验C.避免了当时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D.推动亚非拉国家兴起不结盟运动2.有学者指出:“‘冷战’史表达的结构性矛盾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利益竞争和国际关系中的霸权之争,更具实质性的是两种对抗性社会制度及其指导性意识形态的斗争。

”造就这种格局的制度性分裂和意识形态对抗应起始于()A. 十月革命B. 雅尔塔会议C.“铁幕”演说D.“杜鲁门主义”3.中国有句俗话:“远亲不如近邻”。

联系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活动,最能体现上述思想的外交事件是()A.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C.参加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D.建立上海合作组织4.1950年,中国先后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列支敦士登、瑞士、芬兰等8个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这反映出()A.新中国试图摆脱两极格局影响B.“求同存异”的思想得到实践C.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灵活性特征D.中国放弃了“一边倒”的方针5.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最根本的是()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 村民民主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6.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指出:“人民政协……其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更广泛地团结全国人民,并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这表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①代行全国人大职权②是不可或缺的国家权力机关③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④是中国共产党主党派、人民团体的政治协商机构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7.以下为国际工人运动整体发展的示意图,数字处填入内容对应的分别是()A.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B.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C.理论到实践、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D.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理论到实践8.中国近代史上,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

精选河北省正定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精选河北省正定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河北正定中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卷Ⅰ(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给予中央和地方以合法性。

至于哪处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

”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最不具有“合法性”的是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自称齐威王 B.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C.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 D.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2.据成书于清代的《华西邹君记》记载,苏州有一邹姓富户立下遗嘱将名下一千亩土地交给儿子,其余三千亩捐给义庄,以接济族人。

这表明A.土地是唯一的财富象征 B.宗族在古代有存在的必要性C.租佃经营开始成为主要经营方式 D.清代土地公有制缓慢发展3.秦灭六国后,嬴政自称“赖宗庙之灵”,进而又采用邹衍“五德之运”的学说,利用天人感应论,“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从所不胜,为水德”。

这反映出A.礼乐制度被进一步强化利用B.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C.全体官僚都是皇帝的臣仆 D.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利用4.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一书中说:“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

”王夫之所说的“罢侯置守”指的是A.废除禅让制实行王位世袭制 B.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C.废除世袭制实行三公九卿制 D.商人已经能与政府分庭抗礼5.英国人杜麦斯在《中国札记》一书中,以近乎狂热的态度呼吁建立起一种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的竞争性的制度,从而提高英国行政官员的水平,并促进大英帝国的团结。

杜麦斯的呼吁是有感于中国A.察举制的实行 B.内阁大学士的选拔 C.科举制的推行 D.军机处的设置6.有人在研究明朝皇帝系列表时发现部分明朝皇帝的名讳,体现了我国古代阴阳五行学中五行相生说,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再生木(见下表)依据表中所列现象判断,其所隐含的思想有①祈盼专制政权的生生不息②反映宗法血缘的代代相传③表达分封制度的世世相袭④显示“朱”姓大族的赫赫尊贵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②③④7.读明代内阁大学士籍贯分布表,该表所能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南方担任过内阁大学士的人数大大超过北方B.南方科举考试推行得好,因而通过考试进入朝廷当官的人就多C.明代中国的文化重心在南方D.说明南方人比北方人更热衷于当官8.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A.都加强了封建中央集权B.都彻底解决了社会矛盾C.都打破了世袭特权D.都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9.“汉初诸臣,惟张良出身最贵。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卷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卷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卷一、单选题(共40小题)1.儒家经典《礼记•月令》中记载:“是月也,土润溽暑,大雨时行,烧薙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

”法家著作《韩非子•解老》中也强调:“积力于田畴,必且粪灌。

”这些论述的应用()A.导致以农为本思想出现B.促进了铁犁牛耕的推广C.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D.反映了儒法思想的融合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强调“大雨时行,烧薙行水,利以杀草”,“粪田畴”,“粪灌”,可见注重除草,施肥来提高产量,这是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体现,C项符合题意,正确。

农本思想的出现是统治者的需要制定的,与材料无关,A项排除。

《韩非子》出现在战国时期,此时铁犁牛耕已经出现,B项与材料现象因果倒置,排除。

材料只是强调儒家和法家思想中都注重农业的精耕细作,并未体现二者的融合,D项排除。

故选C。

2.学舍王国维说:“商人兄弟相及。

凡一帝之子,无(论)嫡庶长幼皆为未来的储贰,故自开国之切,己无封建之事。

”这说明商代()A.深受前代禅让制的影响B.具备了初步的宗法秩序C.依据才能品德确定储君D.废分封以强化中央集权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强调“凡一帝之子,无(论)嫡庶长幼皆为未来的储贰”,可见已经初步建立了宗法秩序,B项符合题意,正确。

禅让制是推选贤人,但是题意强调的是帝王之后,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材料强调只要是帝后即可,没有涉及品德标准,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出现,材料提及的制度是商朝时期,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故选B。

3.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2015-2016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共30题1.《礼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

”该材料主要反映的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 c.郡县制 D.禅让制【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分封制度。

材料的意思是天子、诸侯和大夫都是把田地分封给自己的子孙,这体现的是分封制。

所以答案选B。

2.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中说武王伐纣时,“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

这里的“诸侯”最主要指哪类人A.郡县官长B.方国头领C.商王子侄D.三公九卿【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

A项是郡县制下的地方官吏,不是诸侯,排除。

“叛殷会周者”不包括商王的子侄,C排除。

D项是秦的中央官僚,不符合题意。

故选B项。

3.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指出:西周时期,庶民与士只知效忠于“家”(卿大夫),不知有“国”(诸侯),更不知“天下”(天子)。

这一现象A.促使西周强盛B.导致诸侯割据C.强化宗法体制D.促成秦朝统一【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

依据材料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层层分封、等级森严的制度,且受封者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容易导致诸侯割据的局面,故选B项。

A项未能辩证分析分封制的作用,表述不全面,故排除;C项所述与材料相反;D项所述与此题无关。

4.江苏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世界刘氏宗亲会馆在沛县落成,大批海内外刘姓子弟前来寻根问祖,联谊交流。

这一事件与下列思想观念具有一致性的是A.“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B.“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项羽)C.“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左丘明)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

C项选自左丘明《国语》,大意是:姓相同德行就相同,德行相同心就相同,心相同志向就相同。

(异姓可通婚,同姓不可通婚)反映了家庭婚姻方面的内容,强调宗亲观念与同姓不婚的关系。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本部联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本部联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月考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限定用时60分钟。

第Ⅰ卷(共80分)注意事项:第Ⅰ卷共40道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右边知识卡片是对中国古代某政治制度的描述,该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2.某学者认为,“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暂,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

”“深刻且持久的印记”主要是指A.中央集权制B.宗法制C.郡国并行制D.察举制3.“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这里的“我朝”指的是A.汉朝B.唐朝C.明朝D.清朝4.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早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的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5.下图材料最适合研究下列哪一历史事件A.鸦片战争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抗日战争6.“这个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最近时期以来在世界的这个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反映了亚非各国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以平等的地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日益坚强的愿望。

”这个会议是指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亚太经合组织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7.下列关于雅典民主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所有雅典人的民主B.民众法庭是最高权力机关C.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D.为后世民主政治提供借鉴8.罗马法至今仍有影响,主要在于其蕴涵着白然法精神。

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自然法A.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B.是一种法律观念C.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D.开民主政治之先河9.下列三幅图片反映出的主题是A.多极化的趋势B.美苏冷战C.第三世界兴起D.欧洲复兴10.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A.古巴导弹危机B.苏联解体C.朝鲜战争爆发D.德国统一11.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百步为亩”的小田界“阡陌”和每一井田的大田界“封疆”,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

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90分)1.宋代有学者说,“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宗子法坏,则人不自知来处,以至流转四方,往往亲未绝,不相识矣”。

他们的主张是基于()A.宗法制能够维系社会安定B.宋朝时期人们的宗法观念淡薄C.宋朝人具有迁徙的特点D.宗法观念有利于理学的传播2.宋朝,州县长官都改作“知州”与“知县”,这与汉朝时期的州牧、郡太守以及县令大不相同,“知”就是代理、兼任,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

这说明宋朝()A.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 B.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C.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 D.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政3.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即郡县制、尊儒制度、科举制度、国有专营制度展开。

由四大基本制度共同支撑的“大厦”是()A.儒学独尊 B.中央集权C.君主专制 D.国家财政4.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曾经把子午线从世界地图中央向西移动170度,使中国正好出现在《坤舆万国全图》的中央。

他这样做A.迎合了统治者“天朝上国”的心理B.打破了中国传统“天圆地方”观念C.大大开拓了中国知识分子眼界D.改变了中国人观察世界的角度5.“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

“将上年夏间凶惨案内所有承认获咎之各外省官员,分别惩办”。

“上谕将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

这些无理要求出自不平等条约()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6.蒋廷黻说,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

文中“争所不当争”是指A.五口通商 B.协定关税C.治外法权 D.公使驻京7.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8.王桧林在《抗日战争》一书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存在两个战场。

河北省正定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

河北省正定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

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命题人:梁华伟校对人:梁华伟印数:370(文)时间:20160326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2.3.4.5.6.7.8.9.10.12.13.11.( )14.15.16.17.18.19.20.21.22.23. 25. 24.26.在中国历史上,全国各级政府之间是一种严格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这种自上而下的垂直线型政府权力运作体系一直是我国行政管理系统的核心。

其历史源头应当是()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27.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A.丞相B.郡守C.县令 D.刺史28.《赢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赢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

”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B.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29.《宋书》卷九十四载:“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

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

”材料说明九品中正制()A.该设计能依据人才优劣确定品第B.选官用人只注重门第出身C.是士族地主垄断政权的工具D.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30.唐长安四年,监察御史肖至忠弹劾宰相苏味道后,御史大夫李承嘉曾责之El:“近日弹事,不咨大夫,礼乎?”肖至忠却答曰:“故事,台中无长官。

御史人君耳目,比肩事主,得各自弹事,不相关白。

若先白大夫而许弹事,如弹大夫不知白谁也!”李承嘉无言以对。

由此可见唐代()A.监察权独立于行政权之外B.监察官员不受长官节制C.监察机构内部分工混乱D.监察官员有独立奏事传统31.据钱穆《国史大纲》记载:“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伟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

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其中每小题1.5分,共60分)1.“宗”是一个会意字。

在甲骨文中,宗字作“”,“”像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A.祖先牌位B.皇帝宝座 C.青铜兵器 D.铁制农具2.公元前 782 年,周幽王即位,宠幸褒姒。

“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这段材料表明( )A.周幽王荒淫无道,诸侯联合起兵反叛B.分封制下,小宗有随时朝贡大宗的义务C.分封制下,各诸侯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D.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大国争霸频繁3.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

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君权至上的后果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4.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

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A.秦朝御史大夫 B.汉朝丞相C.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大学士5.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左仆射李靖因病辞去宰相职务,太宗不同意,要求他“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

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始以某官(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者为宰相。

这说明A.唐朝重视对宰相权力的限制B.唐太宗在位时重用人才C.唐朝更改宰相的名称和职责D.唐太宗废除了宰相官职6.宋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这表明宋代科举制的实行( )A.活跃了人们的思想B.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C.扰乱了社会的秩序D.影响了社会的价值取向7.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分析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分析

定州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月考试题高三历史注意事项:试卷分为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为材料分析题,答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共48分)一、选择题(共48小题,每题1分,共48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对王国维《殷周制度论》,钱穆先生评价说:“周公摄政七年,而始归政于成王,……于是周人传子之制亦因而确定。

王氏(王国维)谓因先有传子之制而始封建。

未窥周人政治上之伟大能力所在也”材料认为王氏的误判是()A.王位世袭制度正式确立于周成王B.西周执政力主要得益于礼乐教化C.传子宗法制为分封诸侯提供前提D.分封制与血缘宗法制度互为依存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所收诗歌最终经孔子编订而成。

据此判断以下不可能在《诗经》中出现的是()A.《唐风》B.《陈风》C.《郑风》D.《赵风》3.《九章算术》中包括田亩、粮食、赋税、土方、仓窖等应用问题的计算方法;中国古代历法的重要功能就是敬授民时,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即取此意;中国古代还有编订农书的传统,不仅有私人修撰,更有朝廷主持编订的著作。

以上材料主要说明中圉古代科技()A.具有服务于农业发展的特点 B.其发展受到农业社会的限制C.不可能发展为近代科学技术 D.注重经验性和实用性的特点4.《盐铁论·水旱》载:“铁器,民之大用也。

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

用不具,则田畴荒,谷不殖。

”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A.刀耕火种B.铁犁牛耕C.精耕细作D.男耕女织8.唐代经济学家陆贷认为“财之所生,必因人力”。

他主张:“建官立国,所以养人也;赋人取财,所出资国也,故立国而不先养人,国因不立矣。

”下列历史现象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A.秦汉推行“重农抑商”B.北魏至唐推行均田制C.明代出现“计日受值”D.明清实行“田赋证银”9.下表是据《宋史,地理志》统计的宋代时华北地区贡铅州数量,这表明当时()A.政府在收赋税以丝织品为主B.华北地区的丝织业最为发达C.华北地区丝织业分布较普遍D.丝织业范围扩展到华北地区10.西周分封制下的诸侯与唐朝时设置的节度使作为不同时期的地方势力,二者不同的地方是()A.与天子是否存在宗法关系B.所在地后来是否可能发展为割据势力C.是否拥有辖区内的全权D.其职位设置的目的是否为拱卫中央11.南开大学教授李治安认为: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相当于自隋朝始第三个“正一反一合”阶段的“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90分)1.宋代有学者说,“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宗子法坏,则人不自知来处,以至流转四方,往往亲未绝,不相识矣”。

他们的主张是基于()A.宗法制能够维系社会安定B.宋朝时期人们的宗法观念淡薄C.宋朝人具有迁徙的特点D.宗法观念有利于理学的传播2.宋朝,州县长官都改作“知州”与“知县”,这与汉朝时期的州牧、郡太守以及县令大不相同,“知”就是代理、兼任,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

这说明宋朝()A.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 B.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C.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 D.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政3.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即郡县制、尊儒制度、科举制度、国有专营制度展开。

由四大基本制度共同支撑的“大厦”是()A.儒学独尊 B.中央集权C.君主专制 D.国家财政4.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曾经把子午线从世界地图中央向西移动170度,使中国正好出现在《坤舆万国全图》的中央。

他这样做A.迎合了统治者“天朝上国”的心理B.打破了中国传统“天圆地方”观念C.大大开拓了中国知识分子眼界D.改变了中国人观察世界的角度5.“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

“将上年夏间凶惨案内所有承认获咎之各外省官员,分别惩办”。

“上谕将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

这些无理要求出自不平等条约()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6.蒋廷黻说,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

文中“争所不当争”是指A.五口通商 B.协定关税C.治外法权 D.公使驻京7.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8.王桧林在《抗日战争》一书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存在两个战场。

这是三四十年代具有中国特色的景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增加了中国历史的复杂性。

”这两个战场()A.是1937年以来中国政治军事发展的结果B.极大地影响了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政局C.在抗击日军时所处的战略地位是相同的D.在抗击日军时实施的战略战术是相同的9.1937年年底,《时代周刊》将1937年的年度人物选定为蒋介石,而不是连任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或新登基的英国国王乔治六世。

理由则是,“中国近代发生的事情,不仅仅构成一个警告,更是一个最后的信号,即白种人的负担将由一个更愿意承担的日本接过去。

”《时代周刊》这一行动反映了A. 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对于蒋介石主持抗大局的认可B. 美日远东格局的改变将直接决定于国民政府的态度C. 其对于中国已经开始的全中华民族抗战持悲观态度D. 其对于日本在远东地区的“积极进取”持赞赏态度10.有学者提出:只有当“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不是某个方面的而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军事领导),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不是辅助性的而是主导性的”时,中国革命才能说是进入了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那么,依据这一观点,中国进入“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标志应该是()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国民革命运动 D.南昌起义11.1953年3月,新中国第一部选举法规定“同票不同权”,即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以8 : 1 的比例选举全国人大代表。

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选举法修正案中规定实行“同票同权”,即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以1 : 1的比例选举全国人大代表。

城乡选举比例的变化,反映出()A.城市居民在国家中的社会地位下降B.人民民主政治得到了完全实现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到进一步完善D.农民文化水平满足了选举需要12.2012年10月4日,台湾民进党常委、台湾行政当局前负责人谢长廷以个人身份访问祖籍地漳州,受到村民热烈欢迎;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对台湾任何政党,只要不主张‘台独’……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往、对话、合作。

”对这两则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台湾各政党均接受“一个中国”原则B.民进党改变立场放弃了“台独”主张C.“台独”遭到两岸人民的共同抵制D.坚持一个中国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提13.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经济困境从此不再把人们排斥在政事管理之外”。

实现这一局面应归功于A.苏格拉底 B.梭伦 C.克里斯提尼 D.伯利克里14.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

某中学进行“公元三世纪罗马帝国模拟法庭”的课堂探究活动。

其中,场景错误的是A.场景一:原告,罗马共和国公民;被告,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

案由:人身伤害B.场景二:原告,一个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个外邦人。

案由:追讨欠款C.场景三:原告,一个奴隶;被告,一个罗马帝国公民。

案由:要求取得人身自由D.场景四:原告,罗马帝国的自由民;被告,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

案由:商业纠纷15.“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该材料()A.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B.平衡议会和国王的权力C.说明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 D.说明责任内阁制在英国确立16.奥巴马在20l0年7月美国独立纪念日的献词中说:“我们应该记住,当年的这一切多么来之不易。

我们进行创建美国的试验,结果获得了成功;为数不多的爱国者宣布独立,脱离了帝国强权的统治;他们还在新世界建立了旧世界不可思议的事物——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

”下列属于“创建美国的试验”成功的是①独立战争的胜利②确立三权分立的原则③颁布邦联条例④建立总统制共和制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7. 1896年,俾斯麦在总结德国的成功经验时说:“反对朝廷是不行的。

如果最高层(指皇帝)完全站在您这一方,有许多事情您就可以放手去做。

如果不是这样,那您就无能为力。

任何臣子都很难反抗统治者的意愿。

”这段话可以从侧面印证当时的德国①保留了君主政体②皇帝掌握国家大权③宰相只对皇帝负责④统治者实现统一的愿望强烈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18.被历史学家称为法国无产阶级在"19世纪的最后一次革命,19世纪法国革命史诗的顶点和终点”的是()A.巴黎公社革命 B.二月革命 C.里昂工人起义 D.六月起义19.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

”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C、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D、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20.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文大胆猜测,我们或许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

但过去的20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突发新闻:“9.11”“巴以冲突”等等,使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

对此段材料最全面的的理解是A.“最和平”是指“冷战”的结束,世界局势趋于缓和B.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是和平的主要因素C.全球趋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D.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更快捷21.有学者认为,“家”字在商周时期具有“氏族宗庙”的含义,春秋末战国初开始具有“个体家庭”的含义。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的强化 B.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C.社会政局动荡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22.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她身上打扮是“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

她床上装饰是“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

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这些描述主要反映了( )A. 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严重,女子备受压迫,日夜劳作B. 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为普通小吏,家里竟可以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C. 汉代丝织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程度D. 汉代家庭手工业在手工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23.唐诗《夜看扬州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犹自歌乐彻晓闻。

”从诗句中能捕捉到的信息是A.扬州的草市在当时很繁荣B.扬州的夜市是当时商业发展的一个特点C.扬州出现了私人经营的邸店D.扬州成为唐朝时期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间24.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

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

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 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25.清朝末年,外国棉纱涌入苏北地区。

在徐州府睢宁县,户户织棉,“谓每尺布可省钱十余文,诚无衣者之乐事也”。

据负责苏北地区进出口商品的海关观察,“未闻此等自织布匹”对外销售,而“(苏北地区)原洋布减销十五万五千余匹。

”以上材料可用来说明苏北地区A.自然经济在外国资本主义冲击下解体 B.商品经济得到较快发展C.民族工业在外国资本主义刺激下产生 D.传统手工业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资入侵26.中国近代外交家黎庶昌任职伦敦八载,上《敬陈管见折》,其认为:“轮船、火车、电报、信局、自来水火、电器等公司之设,实辟天地来未有之奇,而裨益于民生日用者甚巨,虽有圣智,亦莫之能违矣。

”“凡事皆由上下议院商定,国王签押而行之,君民一体,颇与三代大同。

”其观点为()A、学习西方是历史发展的必然B、西方技术的传播改变了中国传统制度C、清政府不重视西方技术的使用D、体现了洋务派当时的主张27.1896年初,御史王鹏运奏请通饬开办矿务,建议清廷“特谕天下,凡有矿之地,一律准民招商集股,呈请开采,地方官认真保护,不得阻挠”。

清廷户部和总署对议奏照准。

清廷这一举措A. 标志着清廷对民族工业政策的彻底放宽B. 其意在支持商办企业与外商企业展开竞争C. 目的是模仿西方国家“工业立国”政策D.是为解决战争赔款和财政匮乏而进行调整28.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民族工业发展很快,但很快走下坡路,从根本上是由于A. 中国资产阶级软弱性B. 清政府的压榨C. 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官僚资本的侵蚀29.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后,国民致府组织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将东部沿海的大部分高等学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

有史学家称其为“东方的敦克尔克大撤退”,这次“大撤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A.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资源的阴谋B.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C.为迁都重庆奠定了基础D.为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30.针对下列情况,我国采取的相应政策是:A.没收官僚资本 B.土地改革C.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D.掀起大跃进运动31.下面左边四幅图片能够反映我国“三大改造”时期历史现象的是 ( )32.新中国成立后共举行了14次国庆阅兵及庆典活动,下面描述中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A.四周年阅兵式上,苏联代表出现在观礼台上B.九周年庆典上,出现了“超英赶美”的横幅C.三十五周年庆典上,农民方队打出“家庭联产好”的标语D.五十周年庆典上,大学生方队举出“小平您好”的条幅33.21世纪以来,中国许多地方的农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农村土地经营的新办法,通过租赁转让、大户承包、以地入股、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在确保所有权、稳定承包权的前提下,搞活土地使用权,既打破了制约农业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的瓶颈,又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