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课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课时 6和7的加减法预习课件
第三步 精读教材
5+1=6
都是求“一共有几个 圆?”可以列两个加 法算式。
1+5=6
如果是去掉右 边的5个圆呢?
一共有6个圆,去掉左边的 一个,右边还剩下几个圆?
6-5 =1
6-1=5
摆一摆,填一填。
6
4
6
2
一的可算可一边可共以4以一朵共 的 以有 怎怎算,2有 怎6样朵样一朵 右6样列根 出 算,朵共列边花列式据 四 式左花有式还,式?这 个 ,边,几?有去?幅 算 两有去朵掉几图 式 个几掉花朵左我 , 减朵右。?边们 两 法?可 个 算以 加 式列法。
谢
谢观
赏
第五步 小试牛刀
1.做一做。(选题源于教材P42做一做)
7
4
7
பைடு நூலகம்
3
看图你能列出哪些算式?
2.看图列式计算。
46 426
24 642
同学们下课啦
授课老师:xxx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教师课堂用语在学科专业方面重在进行“引”与“导”,通过点拨、搭桥等方式让学生豁然开朗,得出结论,而不是和盘托 出,灌输告知。一般可分为:启发类、赏识类、表扬类、提醒类、劝诫类、鼓励类、反思类。
1. 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1、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 2、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 3、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4、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5、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 6、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一个会想的孩子! 7、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8、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 9、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10、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11、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 12、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 13、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谢谢你! 14、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 15、你发现了这么重要的方法,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16、你真爱动脑筋,老师就喜欢你思考的样子! 17、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老师特欣赏你这点! 18、××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 19、你的思维很独特,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20、这么好的想法,为什么不大声地、自信地表达出来呢? 21、你有自己独特想法,真了不起! 22、你的办法真好!考虑的真全面! 23、你很会思考,真像一个小科学家! 24、老师很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 25、你的记录很有特色,可以获得“牛津奖”!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3课时20以内的加减法(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3课时 20以内的加减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3课时,主要教学20以内的加减法。
这一课时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10以内的加减法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20以内的加减法,他们可能还存在着一些困难,比如对于进位和退位的理解,以及对于复杂情况的处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进位和退位的方法,以及如何处理复杂情况。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2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2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对于进位和退位的理解,以及对于复杂情况的处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等,进行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引导学生进入20以内的加减法学习。
2.讲解:讲解2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重点讲解进位和退位的方法。
3.示范:通过示例,展示2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过程。
4.练习: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直观地展示2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可以设计成形式,列出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以及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并在旁边标注进位和退位的方法。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来进行。
对于课堂表现,主要看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于所学知识是否能够理解掌握。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3课时《10》一课一练(带答案)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3课时《10》一、单选题1.(2020一上·聊城期末)猜一猜,选出正确的答案。
小白兔吃了7根萝卜,小黑兔吃的和小白兔吃的差不多,小黑兔吃了()根萝卜。
A . 4B . 8C . 102.(2019一上·龙岗期中)下面小于8的数是()。
A . 10B . 9C . 33.(2019一上·瑞安期末)小亮和小红读同一本书,小亮还剩10页,小红还剩8页,()读得多。
A . 小亮B . 小红C . 不能确定4.(2019一上·瑞安期末)大于4小于10的数有()个。
A . 4B . 5C . 65.图书箱里有10本,借去7本,还剩________本.()A . 3B . 7C . 5D . 176.同学们排成一队做操.东东的前面有3人,他的后面有5人.一共有()A . 7人B . 8人C . 9人二、填空题7.(2020一上·惠阳期中)在横线上填上”>、<、=“。
9-9________4 4+3________5 3+6________9-19-7________2 0+2________10-8 5-3________8-86-5________0 7-4________3+1 9-5________2+28.(2020一上·惠阳期中)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字。
3+________=8 9-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________+________=109.在横线上填上”+”或”-”。
2________3=5 10________2=8 3________1=47________4=3 8________5=3 9________5=410.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________+2=3 4+________=7 3+________=85+________=9 ________+2=6 ________+6=1011.(2019一上·泉州期中)小东、小明和小军三人进行投比赛,小东第一名得10分,小明第三名得7分,那么小军第________名,可能得________分。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第3课时玩具》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第3课时玩具》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生活中的数》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本节课主要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第三课时《玩具》则是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玩具这一主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数的大小、数量关系等基本概念。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背景,遵循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本节课的内容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也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数的认识还比较初步。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们已经能够理解一些基本的数的概念,如大小、多少等,但对数的组成、数量关系等概念还比较模糊。
此外,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实际的操作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的大小、数量关系,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的大小、数量关系,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
2.教学难点:数的组成、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通过玩具这一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游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数的大小、数量关系;采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学生喜欢的玩具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基本概念的学习:通过实际的玩具,让学生感受数的大小、数量关系,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3.数的组成: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索数的组成,引导学生理解数的组成和数量关系。
4.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玩具分类,运用数的大小、数量关系进行判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单元第3课时《可爱的小猫》示范课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3课时可爱的小猫教材分析:本节课学习目标有两个:一是探索并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二是初步体验加与减之间的互逆关系。
对一年级的学生而言,与0有关的减法是比较抽象的,尤其是理解一个情境用一加一减两个算式表示,很有挑战性,不仅需要借助具体的情境感受实际意义,还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帮助理解。
因此,教科书创设了三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逐步帮助学生探索和理解本节课的知识。
教学目标:1/ 81. 结合“小猫吃鱼”的情境,探索并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进一步巩固对减法的认识。
2. 能正确计算和0有关的5以内数的加与减,初步体会加与减的互逆关系。
3.通过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能正确计算和0有关的5以内数的加与减。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加与减的互逆关系。
教学过程:1.计算小能手。
2+3= 5-1= 4+1= 1+3=4-2= 2-1= 5-4= 5-2=2.师: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发生了什么故事?2/ 8一、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师:数一数盘子里有几条鱼?师:就是从总数里减去吃掉的条数,盘子里还剩几条,得数就是几。
师:用减法算式表示小猫吃鱼的过程。
师:最后一个图就是从总数1条中减去吃掉的1条,没有剩余,得数就是0。
师:观察算式,你有什么想说的?师:根据情境图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1)根据第一幅图和第四幅图提出问题。
(2)根据第二幅图和第四幅图提出问题。
(3)根据第三幅图和第四幅图提出问题。
师: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特点?3/ 83-3=0 2-2=0 1-1=0小结: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结果是0,与这两个数的大小无关。
二、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师:观察图片,说一说它的意思。
师:拨一拨,填一填。
师:把5个珠子都拨去,没有剩余就是0。
师:观察算式理解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4/ 8总数-一部分= 另一部分一部分+另一部分= 总数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一年级的第三课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的第三课知识点总结
在一年级的第三课中,我们学习了很多有趣的知识点,包括语文、数学、音乐和体育等方面。
下面我将为大家总结一下这些知识点。
语文方面,我们学习了一些关于拼音和识字的知识。
我们学习了一些新的拼音,如“ai”、“ao”、“ou”等,还学习了一些新的字词,例如“小鸟”、“花儿”、“椅子”、“书包”等。
我们通
过课文朗读和朗读练习,不仅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些字词的发音和字形,还可以提高我们的
语言表达能力。
数学方面,我们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我们通过各种游戏和练习,学会了如何用
算珠、算盘等工具进行加减法运算,还学会了如何用竖式方法进行加减法运算。
通过这些
练习,我们不仅提高了我们的运算能力,还培养了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音乐方面,我们学习了一些关于音乐的基本知识。
我们学习了一些简单的音乐符号,如“一线谱”、“五线谱”、“音符”、“节奏符”等,还学习了一些简单的音乐节奏。
通过这些学习,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还可以提高我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体育方面,我们学习了一些基本的体育技能。
我们学习了如何做深蹲、骑车、跳绳等体育
动作,并通过练习提高了我们的体育技能。
通过这些学习,我们不仅能够增强我们的体格,还可以锻炼我们的意志力和毅力。
总的来说,一年级的第三课内容很丰富,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还培养了我们的各
种能力。
希望我们能够继续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一)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3课时,主要解决实际问题,内容涉及加减法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加减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对加减法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不能很好地运用加减法,缺乏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加减法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解决问题的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启发他们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情境设置,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发现问题的规律,总结加减法的应用。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培养合作意识。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遇到的困难,教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5.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自己对加减法应用的掌握程度。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加减法应用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加减法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课时《第几》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课时第几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20页。
本节课是在感知过1~5各数基数的含义后学习的,知道自然数不仅可以表示物体的数量,还可以表示物体的顺序,能正确区分“几”和“第几”,体会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二)核心能力“第几”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认识”部分的内容,借助“第几”的知识载体来培养学生的“数感”。
如从生活中的排队入手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再将自然数的基数含义和序数含义进行对比,学生经过辨析、理解,能正确区分“几”和“第几”,实现数感的培养。
(三)学习目标1.通过情境体验,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能用数表示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借助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对比,能正确区分几和第几。
(四)学习重点理解序数的含义(五)学习难点正确区分几和第几。
(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第几》PPT课件、《第几》课时作业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1.你能给这些数字宝宝排排队吗?3 5 14 2你是按什么顺序在排队呢?2.足球运动员的衣服上印着2、3、5,衣服上的数表示什么意思呢?(二)课堂设计1.导入师:同学们最喜欢听故事了,对吧?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人特别能吃,一天他到一家烧饼店吃烧饼,他吃一个不饱,又吃一个还不饱,直到他吃到第4个才觉得饱了。
他拍拍肚子,叹口气说:“哎,要知道吃第4个能吃饱,先吃第4个该多好啊!”师:同学们为什么听后哈哈大笑啊?你们笑什么呢?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第几”的知识。
【设计意图:由有趣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第几”。
】2.问题探究(1)初步感知序数的含义(课件出示P20的主题图。
)师:星期天,明明去动物园游玩。
瞧!小明在干什么呢?师:小明真是一个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好学生,我们也要养成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好习惯。
师:从图中你看到数了吗?师:谁愿意给大家来说一说你看到了数几?你在哪里发现的?师:谁还看到了不同的数?师:如果小明排第2,他前面的阿姨排第几?他后面的这个阿姨排第几?排在第4的是谁?最后这个叔叔排第几呢?(2)区分几和第几师:叔叔排第5,一共有5个人在排队,这两个5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师:看来,5既可以表示一共有5个人,也可以表示叔叔排在第5个位置(指的是一个人)。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第五单元 第3课时 6和7的加减法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课题第三课时 6和7的加减法课型新授课内容分析本节课学习6和7的加减法运算,整节课的教学都要创设生动的情境,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水平积极主动地进行计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知探究中,使每个学生都能自主地学习简单的数学知识。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经历了减法的形成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减法的含义。
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够根据一幅图写出有联系的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和观察,在活动中发现“一图二式”和“一图四式”的一般规律,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数学活动中积极主动地与同伴交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关于6、7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算式的含义和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圆片教学媒体选择PPT教学活动提问,师生讨论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都已经会算2、3、4、5的加法和5、4、3、2减几的减法了。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6和7的加减法。
[板书课题:6和7的加减法]二、创设情境,构建加法模型1.创设情境,双向观察。
请学生到讲台上站队,一边站5人,一边站1人。
师:一共有多少人呢?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可能会列出5+1=6和1+5=6两道算式。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想一想,为什么能列出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学生自由讨论,教师进行小结。
师小结:同学们看的方向不同。
从左往右看,同学们的排列是5和1;从右往左看,同学们的排列是1和5。
由于观察的方向不同,就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
【设计意图】(请学生到讲台上站队,这是一个现实情境,是一个易于学生双向观察的立体空间,也是本课学生所要学习的“一图二式”的生活原型。
引导学生明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便可以写出两道不同的算式。
)2.阐述算理,对比概括。
师:这两个算式结果为什么都等于6?你能用圆片摆一摆,说一说理由吗?学生自主动手摆圆片,同桌交流后汇报。
第3课时《第几》课件 (公开课)2022年小学数学精品课件
上等马 下等马
2.田忌到底有多少种可以采用的应对策略呢?结果 是怎样的呢?
齐王 田忌1 田忌2 田马 中等马 下等马 上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 上等马 下等马 中等马 中等马 上等马 下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 上等马 下等马 上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 中等马 上等马
自己先取一根,然后如果对方取1根自己就取2根,如果 对方取2根自己就取1根,如此循环。
获胜方
齐王 齐王 齐王 齐王 田忌 齐王
二、巩固练习
两人玩扑克牌比大小的游戏,每人每次出一张牌,各出 3次,赢两次者胜。
小红拿的是右边的一组牌,她有可能获胜吗?
她有可能胜。根据“田忌赛马”的原理,可以先用 自己的黑桃3与对方的红桃9比,再用自己的黑桃6与 对方的红桃5比,最后用自己的黑桃8与对方的红桃7 比,这样就可能获胜了。
遮住的是第 3 个和第 4 个,遮住了 2 个。
第 2 课时
一、自主探究
小朋友,你听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吗?田忌是怎样赢 了齐王的?
3 1.田忌是怎样赢了齐王的?
第一场
齐王 上等马
田 忌 本场胜者 下等马 齐 王
第二场 第三场
中等马 下等马
上等马 中等马
田忌 田忌
田忌所用的这种策略是不是 唯一能赢齐王的方法?
一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 3 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 3 课时 第 几
他们在做什么?
第1 第2 第 3 第4 第5
有 5 人排队。 排第 2 ,他前面有 1 人,后面有 3 人。
现在我排第几?
1、把左边的 4 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数第 4 只小 鸟涂上颜色。
2、从右边数的第 1 只小鸟飞走了,还剩 4 只小鸟。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课第3课时:1~5的认识和加减法——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情景激趣
情景激趣
1. 还有几只小松鼠在吃松果?你是怎么想的?
5-3= 2 2. 你能用一道减法算式表示这幅图的意思吗?
3. 5-3=2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启智拓展
(一)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5-1=4
启智拓展
(二)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4-2=2
启智拓展
(三)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3-2=1
01
情景激趣
3+1=4 加号
1. 仔细观察,一共有多少个气球?你是怎么想的? 2. 你能用小圆片来摆一摆刚才的过程吗? 3. 合并用“+”表示,你能试着用手势表示合并吗? 4. 认识加法算式,并说一说算式中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
情景激趣
情景激趣
1. 一共有几只小松鼠?你是怎么想的?
3+2= 5
启智拓展
(四)数一数,填一填
5-1=□4
5-4=□1
巩固练习
(一)涂一涂,填一填
3-1=□2 4-1=□3 5-2=□3
巩固练习
(二)涂一涂,填一填
11
41
巩固练习
(三)数一数,填一填
2 + 3= 5
5 -2=3
巩固练习
(四)看图填空
3人玩跷跷板,走了1人,还有2人。
3- 1 = 2
情景激趣
2. 你能用一道加法算式表示这幅图的意思吗?
3. 3+2=5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启智拓展
(一)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2+4
启智拓展
(二)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4+1=5
启智拓展
(三)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1+2=3
启智拓展
(四)看图列式,比较有什么不同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件ppt
1
二、探究新知
1
2
3
4
5
6
7
8
9
10
只 猴
只 羊
匹 马
只 鸭
1
2
3
4
数一数
三、巩固练习
头 牛
朵 花
只 猫
只 狗
8
5
7
6
条 鱼
只 鸟
9
10
一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 2 课时 比 多 少
第 1 单元 准 备 课
比 多 少
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 )在( )的( )面
汽车
火车
上
汽车
轮船
上
轮船
火车
下
还可以怎样说?
电风扇、电灯在教室的什么位置?黑板上面有什么?低头往下看,你能看到些什么?
想象:如果你再往上看,穿透屋顶,穿透这栋楼房,你的上面还会有些什么?
观察我们的教室, 你能看到些什么?
6 - =
6
4
4
6
4
2
5 + 2 =
7 - =
2 + =
7 - =
7
5
7
2
5
5
2
7 - 5
7 - 3
4 + 3
6 - 4
6 - 2
6 - 3
6 - 1
2 + 5
1 + 6
5 - 2
连一连
4
5
3
2
7
填上“+” 或 “-”
7 - 1 = 67 - 6 = 1
探究新知
4 + 2 =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 第3课时 第几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3课时第几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第几”的概念,能准确地用“第几”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使他们能够快速找到物体的“第几”位置。
3.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第几”的运用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第几”的概念,理解“第几”在描述物体位置中的作用。
2. 学会使用“第几”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包括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
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第几”的应用方法,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第几”的概念,能准确地用“第几”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第几”,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图片、实物模型等。
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尺子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PPT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物体的位置,引出“第几”的概念。
2. 讲解概念:教师通过实物模型或图片,详细讲解“第几”的概念,让学生明白“第几”在描述物体位置中的作用。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使用“第几”来描述组内成员的位置。
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第几”。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运用“第几”来描述实例中物体的位置。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巩固“第几”的运用方法。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第几”的概念和运用方法,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与“第几”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地用“第几”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 学生能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第几”,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3. 学生能通过案例分析,掌握“第几”的运用方法。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第几”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评价 教案 第三课时 认识图形
第三课时认识图形(一)与分类教学内容教材103页简单立体几何的认识以及简单的物体分类教学提示学生已经学习认识图形(一)以及分类,本课时主要帮助学生梳理这部分内容。
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上习题,让学生独立动脑思考,动嘴交流,从而再次巩固加深掌握认识图形(一)以及分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看一看、认一认的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四种立体图形,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和区别这四种立体图形;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初步的分类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简单事物,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判断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整理物体的过程中,体会整理与分类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善于表达和倾听他人意见的学习品质。
2.通过学生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理的生活习惯,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1.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的实物与图形。
2.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一些分类方法,让学生思考得出一些分类规律。
难点:1.通过体会四种立体图形的特征,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2.体验分类标准多样化,会按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主题图、课件、各种立体图形的实物和模型。
学具准备:各种立体图形的实物、学生学具(积木)。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学生:想)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
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板书:认识图形(一)与分类)设计意图:通过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二、探求新知。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3课时6和7的加减法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3课时 6和7的加减法人教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3课时 6和7的加减法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教的教材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具体是第五单元的第3课时,主要内容是6和7的加减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6和7的加减法运算,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并且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6和7的加减法运算,难点是让学生们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练习本等教具,以及学生们用的练习本、铅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比如小明有6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1个苹果,问他现在有多少个苹果,来引入6和7的加法。
2. 例题讲解:我会用黑板和粉笔来演示6和7的加法,比如6+1=7,7+0=7,让学生们直观地看到计算过程。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当场计算,比如6+2=,71=,以此来检验他们是否掌握了6和7的加减法。
4.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们分成小组,互相讨论他们做的练习题,一起解决遇到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我会用黑板和粉笔来做一下6和7的加减法的板书,包括6和7的加法运算和减法运算,以及一些典型的例子。
七、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有关6和7的加减法的练习题,让同学们回家后巩固今天学到的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6和7的加减法,是否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同时我也会找一些相关的拓展延伸材料,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这就是我为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3课时 6和7的加减法人教版设计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教学过程中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我可以让学生们更直观地理解和接触到6和7的加法。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数学⼀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计划个⼈备课时间:2012.9⼀、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是⼩学⽣学习数学的开始。
在这⼀阶段通过让学⽣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法5以内数的⼝算,为学⽣了解数学的⽤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写数字和初步建⽴数感、符号感。
⼆、单元教学⽬标1.使学⽣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整。
会⽤5以内各数表⽰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个和第⼏个。
2.使学⽣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词語(⼤于、⼩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
4.使学⽣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理解的⽅法⼝算5以内的加减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5.能运⽤5以内各数表⽰⽇常⽣活中的⼀些事物,初步建⽴数感,运⽤数学来表⽰⽣活中的事物并进⾏交流。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教学⽣写数字和初步建⽴数感、符号感。
2.解决多种算法与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3.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但不给学⽣讲这些名称。
四、单元课时安排共约10课时。
第1课时 1-5的认识及书写个⼈备课时间:2012.9 课型:新授教学内容:⼀年级上册教材P14-16教学⽬标: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整,2.能⽤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常⽣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数感,并能进⾏交流。
3.会⽤5以内各数表⽰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会写1-5各数,初步建⽴数感。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各种动物的卡⽚5张以内,1-5的数字卡⽚,实物投影仪。
⽣:1-5的数字卡⽚,5根⼩棒。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成问题师:⼩朋友们,喜欢⼩动物吗?你们在哪⾥看到过它们?今天⽼师带你们去动物园好不好?但是,⽼师还有要求:同学们不能只顾玩;还要仔细观察,动物园有哪些动物,它们的数量是多少?出⽰主题画: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由回答。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说课稿第【1】篇〗第3课时 6和7的加减法说教学内容:教材P42。
说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说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说教学难点: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口算。
2+l= l+2= 3-1= 1+3=4-1= 1+4= 2+3= 3-2=计算后指定一至二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二、新课1、谈话导入。
同学们都会计算得数是2、3、4、5的加法和5、4、3、2减几的减法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课题:6、7的加减法。
2、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
(1)学生摆圆片。
(两人一组面对面地坐)教师提醒学生一边摆5个、一边摆1个,然后要求两个学生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观察,并各写出一个加法算式。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所写的加法算式。
板书:5+l= 1+5=问:写出的两个算式相同吗问:大家都是根据同一组圆片写出的算式,为什么两个算式不相同师:由于每一组的两个小朋友坐的方位不同,观察的角度也不相同,所以写出的算式就不相同。
(3)先让学生计算5+1和1+5的得数,然后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
(4)引导学生比较5+1=6和1+5=6。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同3、学习减法。
学生两人一组在桌面上摆6个圆片,先去掉1个圆片。
让学生根据摆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6-1,然后从6里面去掉5个圆片,同学们又根据摆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