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望展来未及向动新的革改度制方地外中
论诗五首(赵翼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论诗五首清代:赵翼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诗解穷人我未空,想因诗尚不曾工。
熊鱼自笑贪心甚,既要工诗又怕穷。
译文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不断的运动发展,新事物,新思想层出不穷。
即使能预支五百年的新意作,到了一千年又觉得陈旧了。
李白和杜甫的篇曾经被成千上万的人传颂,但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
纷纷的艺苑里各种说法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对错互见,深浅不一,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有时也五花八门。
这时需要的是独具慧眼,有自己的视角和观点。
如果自己见识低下,就像矮人看戏似的,自己什么也没看见,对戏的好坏心中没有定数,只是随声附和罢了。
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诗解穷人我未空,想因诗尚不曾工。
熊鱼自笑贪心甚,既要工诗又怕穷。
注释李杜:指李白、杜甫。
江山代有才人出: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
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
后来把关于诗文写作的诗叫做“风骚”。
这里指在文学上有成就的“才人”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只眼:独到的见解,眼力出众。
艺苑:艺坛,艺术领域。
雌黄:即鸡冠石,黄赤色,可作颜料。
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用雌黄涂掉再写。
后用信口雌黄喻随口乱说。
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诗解穷人我未空,想因诗尚不曾工。
熊鱼自笑贪心甚,既要工诗又怕穷。
赏析其二第一、二句人指出,即使是李白、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他们的诗篇也有历史局限性。
第三、四句诗人呼唤创新意识,希望诗歌写作要有时代精神和个性特点,大胆创新,反对演习守旧。
世人常常用这句诗来赞美人才辈出,或表示一代新人替换旧人,或新一代的崛起,就如滚滚长江,无法阻拦。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赠友送别类)
古代诗歌阅读:赠友送别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别李白[唐代]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路驶往三峡方向。
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
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
D.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的友人,含义并无不同。
2.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陆务观①编修监镇江郡归会稽待阙②(节选)范成大宝马天街③路,烟篷海浦心。
非关爱京口,自是忆山阴。
高兴余飞动,孤忠有照临。
浮云付舒卷,知子道根④深。
京尘⑤成岁晚,江雨送人归。
[注]①陆务观:陆游,字务观,会稽山阴人,今浙江绍兴,靠近海边。
①待阙:等待补缺任命。
①天街:南宋京城的大街。
①道根:道德的基础,立身的根本。
①晋人陆机有“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的诗句,以表现其游宦晋朝都城洛阳的情景。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二句,“天街”“海浦”分别交代出行地与目的地,呼应标题中“送”“归”二字。
B.第三、四句实写首联中“心”的内涵,再次回扣题旨,指明今后去迹,表达归隐之切。
C.第七句宽慰友人,应看淡荣华高贵,第八句赞赏友人深植立身之本,能够忘怀得与失。
D.第九句运用典故,暗示京城的官场充满尘俗,第十句暗示陆游回去也不一定是坏事。
4.本诗第五、六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①幕青帘白舫益州来,巫峡秋涛天地回。
石出倒听枫叶下,橹摇背指菊花开。
贪趋相府今晨发,恐失佳期后命催。
南极一星朝北斗,五云多处是三台②。
【注】①杜相公,指杜鸿渐,时以平章事兼山、剑副元帅,辟李秘书入府为僚。
化工相关的诗句
化工相关的诗句1.吹尽梅花了不知,化工也误老人期。
——南宋·陆游《排闷》2.我独适情无杰句,化工不忌遣长年。
——南宋·陆游《杂兴》3.长贫博得身强健,久矣无心咎化工。
——南宋·陆游《春雨》4.作诗怜化工,不遣春蝉生。
——唐·元稹《春蝉》5.莺花不老非尘世,风月常新夺化工。
——南宋·陆游《道院杂兴》6.谁识週天造化工,于今蹙在片时中。
——宋·白玉蟾《华阳吟三十首》7.此客云宵士,斯文造化工。
——南宋·文天祥《衡州送胡端逸赴漕》8.溪山括尽丹青巧,天地驰回造化工。
——宋·某说《高平北岩》9.伟哉造化工,此事从终古。
——唐·陶翰《乘潮至渔浦作》10.向人无德色,大哉造化工。
——宋·戴复古《大热五首其二》11.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工。
——唐·杜甫《古柏行》12.谁识周天造化工,于今蹙在片时中。
——宋·白玉蟾《华阳吟三十首》13.谁能持此冤,一为问化工。
——唐·白居易《和答诗十首·和大觜乌》14.运思潜通造化工,挥毫定得神仙诀。
——唐·徐光溥《题黄居寀秋山图》15.共禀阴阳数,谁知造化工。
——宋·曾觌《南柯子》16.酒力安能夺化工,先生炼就金丹红。
——宋·白玉蟾《赠赵太虚画竹石》17.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
——唐·吴融《桃花》18.吏曹不是尊贤事,谁把前言语化工。
——宋·苏轼《寄子由》19.设自为化工,优饶只如是。
——唐·白居易《春日闲居三首》20.固是符真宰,徒劳让化工。
——唐·李商隐《今月二日不自量度辄以诗一首四十韵…咏叹不足之义也》21.残秋景物秾春色,烘染丹青见化工。
——当代·钱钟书《还乡杂诗》22.岂论春夏及秋冬,事事皆由造化工。
——宋·白玉蟾《三月芙蓉》23.方壶圆峤神仙宅,温洛荣河造化工。
250唐诗解读——杜甫之《秦州见...
250唐诗解读——杜甫之《秦州见...大雅何寥阔,斯人尚典型。
交期余潦倒,材力尔精灵。
二子声同日,诸生困一经。
文章开突奥,迁擢润朝廷。
旧好何由展,新诗更忆听。
别来头并白,相见眼终青。
伊昔贫皆甚,同忧岁不宁。
栖遑分半菽,浩荡逐流萍。
俗态犹猜忌,妖氛忽杳冥。
独惭投汉阁,俱仪哭秦庭。
还蜀只无补,囚梁亦固扃。
华夷相混合,宇宙一羶腥。
帝力收三统,天威总四溟。
旧都俄望幸,清庙肃惟馨。
杂种虽高垒,长驱甚建瓴。
焚香淑景殿,涨水望云亭。
法驾初还日,群公若会星。
宫臣仍点染,柱史正零丁。
官忝趋栖凤,朝回叹聚萤。
唤人看腰袤,不嫁惜娉婷。
掘剑知埋狱,提刀见发硎。
侏儒应共饱,渔父忌偏醒。
旅泊穷清渭,长吟望浊泾。
羽书还似急,烽火未全停。
师老资残寇,戎生及近垌。
忠臣辞愤激,烈士涕飘零。
上将盈边鄙,元勋溢鼎铭。
仰思调玉烛,谁定握青萍。
陇俗轻鹦鹉,原情类鹩鸰。
秋风动关塞,高卧想仪形。
注:敕目:皇帝任命官员的文书目次。
薛三璩:人名,即薛璩,“三”是他的排行:河中宝鼎人,开元十九年登第,初为永乐主簿,后任尚书水部郎中。
为人骨骰,有气魄。
晚年遁迹终南山。
司仪郎:官职名。
是皇帝身边侍从性质的官职,负责对皇帝规谏、审查大臣们的奏、启,并记录皇宫中的“东宫记注。
毕四曜:人名,即毕曜,“四”是他的排行。
官至监察御史,与杜甫友善。
除:授给官职。
监察。
官职名,邯监察御史。
主要职责是监察百官。
有故:有旧交情。
迁:旧时指官吏调动职务,这里是升官。
索居;孤独地生活。
大雅:这里用来作优秀文学作品的代表。
寥阔:相距很远,意思是多年来不见有大雅那样的好作品。
斯人:这人,指薛璩、毕曜。
尚;崇尚。
典型:旧法,模范。
交期:指昔日交往之时。
精灵:机灵,神思敏捷。
声同日:用“同日而语”这个熟语的意思,指声名一样,即同时提升官职。
诸生;众多的,一般的书生。
困一经:经,经书。
指尚未取得官职的读书人。
杜甫去官,以诸生自比。
突:同突,屋子的东南角落。
奥:屋子的西南角落。
这句意思是说文章内容丰富,见解深邃。
一幅对联顶一篇长文,最长的把人看哭了
一幅对联顶一篇长文,最长的把人看哭了一幅对联顶一篇长文,最长的把人看哭了云南昆明滇池大观楼长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zhù)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蘋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上联写景,下联论史,情景交融,古今会合,浑成一体,气魄之大,无与伦比。
大观楼长联是乾隆年间名士孙髯翁登大观楼所作。
孙髯(1685-1774),字髯翁,祖籍陕西三原,生于清康熙二十四年乙丑岁(1685)。
因其父在云南任武官,随父寓居昆明。
孙髯博学多识,乾隆年间,曾为昆明滇池大观楼题楹一幅,计180字,号称天下第一长联、海内长联第一佳作,被后人尊称为联圣。
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赞道:“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椽”。
大观楼在昆明西郊滇池之滨,在今昆明大观楼公园内。
园林初辟于明代。
大观楼初建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楼前悬挂孙髯长联为昆明名士陆树堂用行书书写刊刻,至清咸丰七年(1857)毁于兵燹。
现存三层楼宇系清同治五年(1866)所建,长联是光绪十四年(1888)由云南剑川人赵藩重书。
浙江嘉兴鸳鸯湖烟雨楼长联“湖山点缀,量来玉尺如何?漫品题,几回搁笔。
曾记碧崖绝顶,看波澜壮阔,太湖无边?停桡渐北斗斜横,趁凉月从三万六千顷苍茫湖水摇归,生憎鸟难渡?为饶游兴,白袷宁抛,还思暮暮朝朝,向断桥问柳寻花能再。
最是撩人西子,偏画眉深浅入时,早匡庐失真面,恨铅华误了倾国,强自宽,也悔浓抹非宜,天然唯羡鸳鸯,湖畔喜留香梦稳;楼阁玲珑,卷起朱帘最好!破功夫,半日凭栏,管甚沧海成田,尽想象空蒙,层楼更上?远树迷南朝兴废,任晓风把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吹散,愁煞燕双飞?知否昨宵,绿章轻奏?要乞丝丝缕缕,将孤馆离情别绪牵牢?却怪作态东皇,竟故意阴晴错注?寓高处不胜寒,罔蓑笠载得扁舟,欲坐待,又怕黄昏有约,到此未逢烟雨,楼头闲话夕阳残?”此联层层铺叙,情景交融,颇有诗词韵味。
《论诗》古诗赏析与翻译
《论诗》古诗赏析与翻译论诗五首·其一原文_翻译及赏析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清代·赵翼《论诗五首·其一》论诗五首·其一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议论组诗译文及注释译文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不断的运动发展,新事物,新思想层出不穷。
即使能预支五百年的新意作诗,到了一千年又觉得陈旧了。
简评说明存在决定意识。
人们只有用发展的眼光而不是静止的眼光去看事物,才能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实际,写出有时代气息有新意的好诗来。
大自然是在不断变化和进步著的,“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这句诗则表达了世界上欣欣向荣,人才辈出的大好景象。
赵翼(1727年~1814年1月10日)清代文学家、史学家。
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
乾隆二十六年进士。
官至贵西兵备道。
镟辞官,主讲安定书院。
长于史学,考据精赅。
论诗主“独创”,反摹拟。
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
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赵翼赵翼(1727年~1814年1月10日)清代文学家、史学家。
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
乾隆二十六年进士。
官至贵西兵备道。
镟辞官,主讲安定书院。
长于史学,考据精赅。
论诗主“独创”,反摹拟。
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
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17篇诗文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
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
《狱中题壁》谭嗣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狱中题壁》谭嗣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狱中题壁》是近代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谭嗣同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在狱中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的前两句运用张俭和杜根的典故,揭露顽固派的狠毒,表达了对维新派人士的思念和期待。
后两句抒发作者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雄心壮志。
这首诗格调悲壮激越,风格刚健道劲。
作品原文:狱中题壁谭嗣同望门投止思张俭⑴,忍死须臾待杜根⑵。
我自横刀向天笑⑶,去留肝胆两昆仑⑷。
作品注释:⑴望门投止:望门投宿。
张俭:东汉末年高平人,因弹劾宦官侯览,被反诬“结党”,被迫逃亡,在逃亡中凡接纳其投宿的人家,均不畏牵连,乐于接待。
事见《后汉书·张俭传》。
⑵忍死:装死。
须臾:不长的时间。
杜根:东汉末年定陵人,汉安帝时邓太后摄政、宦官专权,其上书要求太后还政,太后大怒,命人以袋装之而摔死,行刑者慕杜根为人,不用力,欲待其出宫而释之。
太后疑,派人查之,见杜根眼中生蛆,乃信其死。
杜根终得以脱。
事见《后汉书·杜根传》。
⑶横刀:屠刀,意谓就义。
⑷两昆仑:有两种说法,其一是指康有为和浏阳侠客大刀王五;其二为“去”指康有为(按:康有为在戊戌政变前潜逃出京,后逃往日本),“留”指自己。
作品译文:逃亡生活是如此紧张,看到有人家就上门投宿,我希望出亡的康有为、梁启超能像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
也希望战友们能如杜根一样忍死待机完成变法维新的大业。
我横刀而出,仰天大笑,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气魄。
创作背景:光绪二十四年(1898)是农历的戊戌年,是年六月,光绪皇帝实行变法,八月,谭嗣同奉诏进京,参预新政。
九月中旬,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并开始大肆捕杀维新党人。
康有为、梁启超避往海外。
许多人劝谭尽快离开,但他却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来”,决心留下来营救光绪帝。
几位日本友人力请他东渡日本,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以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6534杜甫五古《往在》读记
6534杜甫五古《往在》读记杜甫五古《往在》读记(小河西)往在往在西京时,胡来满彤宫。
中宵焚九庙,云汉为之红。
解瓦飞十里,繐帷粉曾空。
疚心惜木主,一一灰悲风。
合昏排铁骑,清旭散锦 。
贼臣表逆节,相贺以成功。
是时妃嫔戮,连为粪土丛。
当宁陷玉座,白间剥画虫。
不知二圣处,私泣百岁翁。
车驾既云还,楹桷歘穹崇。
故老复涕泗,祠官树椅桐。
宏壮不如初,已见帝力雄。
前春礼郊庙,祀事亲圣躬。
微躯忝近臣,景从陪群公。
登阶捧玉册,峨冕耿金钟。
侍祠恧先露,掖垣迩濯龙。
天子惟孝孙,五云起九重。
镜奁换粉黛,翠羽犹葱胧。
前者厌羯胡,后来遭犬戎。
俎豆腐膻肉,罘罳行角弓。
安得自西极,申命空山东。
尽躯诣阙下,士庶塞关中。
主将晓逆顺,元元归始终。
一朝自罪己,万里车书通。
锋镝供锄犁,征戍听所从。
冗官各复业,土著还力农。
君臣节俭足,朝野欢呼同。
中兴似国初,继体如太宗。
端拱纳谏诤,和风日冲融。
赤墀樱桃枝,隐映银丝笼。
千春荐陵寝,永永垂无穷。
京都不再火,泾渭开愁容。
归号故松柏,老去苦飘蓬。
这是一首回忆诗。
据诗中“一朝自罪己”句,此诗应作于代宗有“罪己”诏之后。
广德二年(764)二月二十日颁布的《南郊赦文》中有“顷以四方多难,责在朕躬”之语。
永泰元年(765)正月也有罪己内容的诏书。
【《旧唐书-代宗记》:“永泰元年正月癸巳朔,制曰:…朕所以驭朽悬旌,坐而待曙,劳怀罪己之念,延想安人之策。
”】由此推测,此诗作于永泰元年(765)或之后。
往在西京时,胡来满彤宫。
中宵焚九庙,云汉为之红。
解瓦飞十里,繐帷粉曾空。
疚心惜木主,一一灰悲风。
彤宫:彤庭;丹宫。
均指皇宫。
《西都赋》(汉-班固):“玄墀扣砌,玉阶彤庭。
”。
《直东宫答郑尚书道子》(南朝宋-颜延之):“流云蔼青阙,皓月鉴丹宫。
”九庙:帝王宗庙。
《汉书-王莽传》:“取其材瓦,以起九庙。
”《旧唐书-肃宗纪》:“丁卯,入长安。
…九庙为贼所焚,上素服哭于庙三日,入居大明宫。
”解瓦:土崩瓦解。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
谭嗣同《狱中题壁》原文、注释及解析
谭嗣同《狱中题壁》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狱中题壁[清] 谭嗣同望门投止思张俭②,忍死须臾待杜根③。
我自横刀仰天笑④,去留肝胆两昆仑⑤。
〔注释〕①本篇选自《谭嗣同全集》。
公元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作者不愿逃走避难,此诗即是他被捕后题于狱中壁上的。
②张俭,东汉末人,曾经毅然上书弹劾残害百姓的宦官,被反诬结党营私。
“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后汉书·张俭传》),人们皆冒着危险接待他。
投止,即“投宿”。
③杜根,东汉时人。
东汉安帝时,邓太后临朝摄政,外戚弄权。
郎中杜根上书提出归政于安帝,太后让人将他装入口袋摔死。
因执法者暗中帮助,故而未死。
为逃避邓太后检查,杜根装死三日,以致目中生蛆。
后隐身酒家,直至邓太后死去才重新出仕为官。
④横刀,横执着刀。
《三国志·袁绍传》:“董卓呼绍,议欲废帝,立陈留王。
……绍不应,横刀长揖而去。
”⑤去留,指当时逃亡(去)的康有为等人和自己(留)。
肝胆,喻真诚的心意。
昆仑,山名,喻人物的高大形象。
〔解析〕谭嗣同是著名的近代改良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戊戌六君子”之一。
他早年博览群书,鄙视科举,曾历游西北、东南各省。
甲午之战失败后,谭嗣同的思想更加激进,呼吁冲决一切网罗的束缚。
1898年8月,他被光绪皇帝征召进京,任四品衔军机章京,参与由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百日维新”。
九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皇帝遭禁锢,维新人士被搜捕。
康、梁逃脱,谭嗣同在可以走避的情况下,为激励后人,毅然挺身殉难。
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请自嗣同始”! 本诗就是他被捕后题在狱中墙壁上的绝笔。
诗中借两个历史人物的遭遇,表达了对变法维新的坚定信念,以及愿为理想而献身的英勇气概。
前两句,散发出作者的凛然正气。
作者认定自己和康、梁等人所从事的变法是正义的事业,失败只是暂时的,维新人士日后还会有所作为的。
作者在这里用两个古人来作比。
韩愈调张籍全文(调张籍全文翻译)
韩愈《调张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
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想当施手时,巨刃摩天扬。
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
惟此两夫子,家居率荒凉。
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
剪翎送笼中,使看百鸟翔。
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
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
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
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
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
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
腾身跨汗漫,不着织女襄。
顾语地上友,经营勿太忙。
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
简注:调,调侃。
张籍(768一830)字文昌,吴郡人。
唐代诗人,韩愈好友。
文章,指诗歌。
蚍蜉,大蚂蚁。
伊我,我。
微茫,渺茫。
斧凿痕,喻指李杜的创作技巧。
治水航,喻指李杜的创作道路。
施手,施展身手。
划崩豁,划然天开地裂。
雷琅,山崩之声。
率荒凉,都穷困。
帝,天帝。
起且僵,站立又倒下。
剪翎二句,喻天帝将李杜置于困境之中,让他们看到俗人春风得意,而自己却抑郁不伸。
金薤,篆书的两种字体名,薤音谢。
琳琅,美玉。
敕,命令。
六丁,火神名。
取将,拿去。
毫芒,一星半点。
精诚二句,意谓精神专一,与李杜产生思想交流,获得了灵感。
刺手,反手。
一说赤手。
拔鲸牙,喻沉雄。
天浆,仙酒,喻高洁。
汗漫,无边无际。
或云仙人别名。
织女襄,语出《诗经大东》,犹如说织女所织的衣服。
地上友,指张籍。
乞,音气,给予。
颉颃,音鞋航,语出《诗经燕燕》,上下翱翔。
散绎:李白杜甫伟大诗篇震烁古今,不朽成就永远放射万丈光芒。
后生小辈愚昧无知目光短浅,胡说一套陈词滥调将他中伤。
小小蚂蚁妄想拔起参天大树,不自量力非常可笑太过荒唐。
我辈生在两位诗人之后年代,对于他们翘首观瞻无比敬仰。
他们形象常常在我梦中出现,白天醒来却又觉得有些渺茫。
所见只是他们创作部分技巧,创作过程不能看清难以衡量。
想见他们着手构思创作之时,大禹高擎摩天大斧向天高扬。
劈开高崖击碎巨石英姿飒爽,山崩地裂天地震动发出声浪。
韩愈《调张籍》全诗注释翻译及赏析
调张籍唐·韩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
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
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
唯此两夫子,家居率荒凉。
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
翦翎送笼中,使看百鸟翔。
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
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
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
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
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
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
腾身跨汗漫,不著织女襄。
顾语地上友,经营无太忙。
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
注释⑴调:调侃,调笑,戏谑。
张籍(768—830),字文昌,唐代诗人。
历官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终国子司业。
⑴文章:此指诗篇。
光焰:一作“光芒”。
⑴群儿:指“谤伤”李白杜甫的人。
前人认为主要是指元稹、白居易等。
⑴蚍蜉:蚁类,常在松树根部营巢。
⑴伊:发语词。
⑴“徒观”两句:比喻“李杜文章”如同大禹治水疏通江河,后人虽能看到其成就,却无法目睹当时鬼斧神工的开辟情景了。
⑴“想当”四句:想像禹治水时劈山凿石、声震天宇的情景。
划:劈开。
雷硠:山崩之声。
⑴“唯此”以下十二句:说天帝想要好诗歌,就派李、杜到人间受苦,还故意折断他们的羽毛,剥夺他们的自由,让他们经受挫折坎坷磨难,从而创作出精金美玉般的绝代诗篇。
然后又派天神取走了。
现在遗留在人世的只不过“太山一毫芒”而已,尚且如此高不可及。
金薤:书。
古有薤叶书。
又有薤叶形的金片,俗语称金叶子。
琳琅:美玉石。
此以金玉喻“李杜文章”,并言李杜诗篇播于金石。
六丁、雷电:皆传说之天神。
⑴八荒:古人以为九州在四海之内,而四海又在八荒之内。
⑴“精诚”两句:言忽然悟得“李杜文章”之妙。
犹今言灵感忽至。
⑴“刺手”四句:比喻李、杜诗的创作境界。
汗漫:广漠无边之处。
《淮南子·道应训》:卢敖游于北海,遇异人,欲与交友,其人笑曰:“嘻!子中州之民,宁肯而远至于此。
……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驻。
李白《登广武古战场怀古》译文鉴赏及注释赏析
李白《登广武古战场怀古》译文鉴赏及注释赏析《登广武古战场怀古》是由李白所创作的,此诗既具有叙事诗的结构,又充满抒情诗的实质。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登广武古战场怀古》的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登广武古战场怀古》唐朝:李白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飞蓬。
项王气盖世,紫电明双瞳。
呼吸八千人,横行起江东。
赤精斩白帝,叱咤入关中。
两龙不并跃,五纬与天同。
楚灭无英图,汉兴有成功。
按剑清八极,归酣歌大风。
伊昔临广武,连兵决雌雄。
分我一杯羹,太皇乃汝翁。
战争有古迹,壁垒颓层穹。
猛虎啸洞壑,饥鹰鸣秋空。
翔云列晓阵,杀气赫长虹。
拨乱属豪圣,俗儒安可通。
沉湎呼竖子,狂言非至公。
抚掌黄河曲,嗤嗤阮嗣宗。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翻译/译文《登广武古战场怀古》译文帝位如鹿奔于荒野草地之中,豪杰之士若逐飞起的蓬草一样穷追。
项王雄气盖过世界,双目明亮炯炯有神。
指挥八千人自江东而起,畏行于天下。
高祖被酒夜斩白帝子,风云叱咤进入关中之地。
两条龙不能并而跃起,天上五行之象也是这样。
楚王被消灭未得展雄图,汉王兴盛得以成就王霸之业。
手提宝剑平定天下,回归家乡纵酒击筑而高歌大风。
往昔君临广武,双方集结众兵欲以决一雌雄。
为天下而不顾家,如果你项王要烹我太公,也请你分一碗汤给我,我父亲也是你的父亲。
战争已过留下的只有古迹,当年战时军营的围墙在高空之下早已倒塌。
高祖如猛虎号啸于洞壑,又如饥饿的雄鹭鸣叫于秋日高空。
云气腾翔布列于阵前,腾腾杀气如长虹一样威吓。
平定祸乱属大圣人所为,浅骊而迂腐的儒士哪里能受此大任。
阮籍沉湎于酒中呼刘邦为竖子,这种狂放偏激之言是不公正的。
身在曲折的黄河我抚掌而笑,阮嗣宗真是很可笑。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注释⑴广武:古城名。
《水经注》、《郡国志》:荥阳县有广武城,城在山上,汉所城也。
高祖与项羽临绝涧对语,责羽十罪,羽射汉祖中胸处也。
《后汉书注》:《西征记》曰:有三皇山,或谓三室山,山上有二城,东者曰东广武,西者曰西广武,各在一山头,相去二百余步,其间隔深涧,汉祖与项籍语处。
赵翼论诗五首其一
赵翼论诗五首其一赵翼论诗五首:论诗其一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其二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其三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其四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其五诗解穷人我未空,想因诗尚不曾工。
熊鱼自笑贪心甚,既要工诗又怕穷。
词句注释⑴论诗:这组诗,《瓯北诗钞》五首全录,而《瓯北集》仅录四首,并无“少时学语苦难圆”一首。
⑵满眼:充满视野。
生机:生气,朝气,活力。
转化钧:谓大自然的化育如转轮,变化无穷。
化,造化,即大自然。
钧,制陶器所用的转轮,这里指造化的力量。
⑶天工:天然形成的高超技艺。
人巧:人的智慧所创造出来的。
⑷预支:提前支取。
比喻某种现象提前发生。
⑸陈:陈旧,过时。
⑹李杜:指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
万口传:极言李白和杜甫的诗歌传播之久远。
⑺不新鲜:与社会现状不能扣合,缺少时代气息。
⑻“江山”句:意谓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
才人,有才华的人。
⑼领风骚:指领导文坛,开一代诗风。
风骚,《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离骚》的合称,后用来泛称文学。
这里指诗歌。
⑽只眼:指独到的眼光和见解。
⑾艺苑:文艺园地,文艺界。
漫:随便,随意。
雌黄:矿物名,橙黄色,可制颜料。
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用雌黄涂掉再写,所以称改易、评论为雌黄。
这里指议论是非。
⑿“矮人”句:自己不明所以,人云亦云。
《朱子语类》:“如矮子看戏相似,见人道好,他也说好。
”⒀说短长:说长道短,亦即人云亦云。
⒁少时:年轻的时候。
学语:学习语言,学习文学。
圆:圆满。
⒂只道:只以为。
工夫:指时间。
⒃非力取:不是努力就能取得的。
力取,指刻意求工。
⒄“三分”句:指三分靠努力,七分靠天分。
天,自然天成。
⒅诗解穷人:古代诗人往往是穷愁潦倒的。
韩愈《荆潭唱和诗序》:“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
”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
6644杜甫五古《赠李十五丈别》读记
6644杜甫五古《赠李十五丈别》读记杜甫五古《赠李十五丈别》读记(小河西)赠李十五丈别峡人鸟兽居,其室附层颠。
下临不测江,中有万里船。
多病纷倚薄,少留改岁年。
绝域谁慰怀?开颜喜名贤。
孤陋忝末亲,等级敢比肩?人生意气合,相与襟袂连。
一日遣两仆,三日一共筵。
扬论转寸心,壮笔过飞泉。
玄成美价存,子山旧业传。
不闻八尺躯,常受众目怜。
且为辛苦行,盖被生事牵。
北回白帝棹,南入黔阳天。
汧公制方隅,迥出诸侯先。
封内如太古,时危独萧然。
清高金茎露,正直朱丝弦。
昔在尧四岳,今之黄颍川。
于迈恨不同,所思无由宣。
山深水增波,解榻秋露悬。
客游虽云久,亦思月再圆。
晨集风渚亭,醉操云峤篇。
丈夫贵知己,欢罢念归旋。
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秋。
时杜甫居夔州。
这年夏秋间,杜甫曾写《奉寄李十五秘书(文嶷)二首》,邀“李十五秘书(文嶷)”从云安回夔州结伴出峡。
据两诗内容,“李十五秘书”或即“李十五丈人”。
【前寄诗云“衣冠八尺身”,又云“玄成负文彩”。
此赠诗云“不闻八尺躯”,又云“玄成美价存”。
前寄诗称“秘书”,此赠诗称“丈人”,或因原来杜甫对李不够了解,见面后才知二人还是“末亲”。
】峡人鸟兽居,其室附层巅。
下临不测江,中有万里船。
多病纷倚薄,少留改岁年。
绝域谁慰怀?开颜喜名贤。
鸟兽居:巢居。
《庄子-盗跖》:“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人皆巢居以避之。
”《博物志》(晋-张华):“南越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
”《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唐-元稹):“平地才应一顷余,阁栏都大似巢居。
”自注:“巴人多在山陂架木为居,自号阁拦头也。
”(通州即达州。
)层巅:同“曾巅”或“层颠”。
指高耸而重迭的山峰。
《过始宁墅》(南朝宋-谢灵运):“葺宇临回江,筑观基曾巅。
”《冬到金华山观…》(唐-杜甫):“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
”不测:不可测;喻深渊或江海。
《过秦论》(汉-贾谊):“临不测之溪。
”《登北顾楼》(梁-萧衍):“深潭下无底,高岸长不测。
”倚薄:交迫;迫近。
【诗歌鉴赏】杜甫《彭衙行》原文翻译 赏析
【诗歌鉴赏】杜甫《彭衙行》原文翻译赏析【诗歌鉴赏】杜甫《彭衙行》原文翻译赏析杜甫《彭衙行》原文翻译赏析杜甫《彭衙行》原文忆昔避贼初,北走经险艰。
夜深彭衙道,月照曝光白水山。
尽室久徒步,逢人多厚颜。
参差谷鸟吟,不见踪影游子还。
痴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
怀中颇为其口,反侧声愈嗔。
小儿强解事,故索苦李餐。
一旬半雷雨,泥泞相拖壮。
既无御雨备,径滑衣又寒。
有时经契阔,竟日数里间。
野果充糇粮,卑枝成屋椽。
晚行石上水,暮宿天边烟。
少留周家洼,欲出芦子关。
故人存有孙宰,高义薄曾云。
延客已曛黑,张灯启重门。
冷汤濯我肢,翦纸招我魂。
从此出妻孥,相视涕阑干。
众雏烂熳睡觉,唤醒沾盘餐。
誓将与夫子,永结为弟昆。
遂觑所坐堂,安家遣我开怀。
谁肯艰难际,豁达露心肝。
别去岁月周,胡羯仍构患。
何当有翅翎,飞去堕尔前。
杜甫《彭衙行》注解译者、彭衙在陕西白水县东北六十里,即现在的彭衙堡。
2、白水山,白水县的山。
杜甫于公元756年(至德元有载)旧历六月自白水逃亡?州。
3、多厚颜,觉得很不好意思。
尽室,犹全家。
4、这两句写下一路很荒芜,所以打听没喝的,也打听没住处。
5、怕虎狼寻声而来,故掩其口使不出声。
但小孩因感到不舒服,哭得更厉害了,真是令人急煞。
反侧,挣扎。
声愈嗔,声愈大。
6、弱解事,即为所谓“弱并作解事”。
故,故意,犹“不是故离群,“清秋燕子故飞飞”之“故”。
索,索要。
二句就是说道小儿们自以为比小妹听话些,只建议喝些道旁的痛李,他们哪晓得痛李就是加蛋的呢。
庾信《归田诗》:“痛李无人剥。
”以上数语写下大儿女情态,真实乃“画无法至”。
7、备,工具。
衣又寒,因衣被雨打湿。
8、经契阔,就是说道遇到特别容易跑处。
竟日就是整天。
9、?粮,干粮。
椽是垦顶上的圆木条,这里屋椽就是屋宇的意思。
0、因下了半句雷雨,故老在水里跑:因留宿山中,所以说道天边烟。
这个烟字无法并作人烟求解。
、周家洼,即孙宰的家。
小留是短期的逗留。
杜甫初意拟挈家直达灵武行在,故欲北出芦子关。
杜甫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杜甫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杜甫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杜甫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1[唐]杜甫朝光入瓮牖,尸寝惊敝裘。
起行视天宇,春气渐和柔。
兴来不暇懒,今晨梳我头。
出门无所待,徒步觉自由。
杖藜复恣意,免值公与侯。
晚定崔李交,会心真罕俦。
每过得酒倾,二宅可淹留。
喜结仁里欢,况因令节求。
李生园欲荒,旧竹颇修修。
引客看扫除,随时成献酬。
崔侯初筵色,已畏空尊愁。
未知天下士,至性有此否。
草牙既青出,蜂声亦暖游。
思见农器陈,何当甲兵休。
上古葛天民,不贻黄屋忧。
至今阮籍等,熟醉为身谋。
威凤高其翔,长鲸吞九洲。
地轴为之翻,百川皆乱流。
当歌欲一放,泪下恐莫收。
浊醪有妙理,庶用慰沈浮。
作品赏析:【卢注】此诗诸家编入乾元元年春,公方在谏垣,此时两京复,禄山亡,诗中不得作长鲸吞、地轴翻等语,范氏编至德二载春,此时身陷贼中,岂能为令节之饮?且朝官降贼,岂得以公侯目之?断是天宝十五载,与《苏端薛复筵》为一时作。
是年正月,禄山遣其将寇潼关。
【鹤注】唐以正月晦日为令节,至德宗贞元五年正月,敕自今以后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代晦日。
朝光入瓮牖①,尸寝惊敝裘②。
起行视天宇③,春气渐和柔④。
兴来不暇懒,今晨梳我头⑤。
出门无所待⑥,徒步觉自由⑦。
(首叙晦日出游。
)①何逊诗:“窗户映朝光。
”《记·儒行》:“荜门圭窦,蓬户瓮牖。
”②尸寝,反用《论语》“寝不尸”。
惊敝裘,朝光入而惊起也。
③陶潜诗:“昭昭天宇阔。
”④阮籍诗:“春气感我心。
”王羲之《兰亭集诗》:“欣兹莫春,和气载柔。
”⑤秘康书:“性复疏懒,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
”【远注】兴来二句反用此语。
庾信诗:“梳头百遍撩。
”⑥陆机诗:“出门无通路。
”梦弼曰:无所待,谓不待车从也。
”⑦《淮南子》:“布衣徒步之人。
”《焦仲卿诗》:“汝岂得自由。
”杖藜复恣意①,免值公与侯。
晚定崔李交②,会心真罕俦③。
每过得酒倾,二宅可淹留。
喜结仁里欢④,况因令节求⑤。
此往寻崔李二家。
公侯皆非知己,故有免值之叹。
韩愈《调张籍》原文及赏析
调张籍[唐] 韩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
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
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
惟此两夫子,家居率荒凉。
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
剪翎送笼中,使看百鸟翔。
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
仙官敕七丁,雷电下取将。
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
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
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
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
腾身跨汗漫,不著织女襄。
顾语地上友,经营无太忙。
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
作品赏析【注释】: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成就,在盛行王、孟和元、白诗风的中唐时期,往往不被重视,甚至还受到某些人不公正的贬抑。
韩愈在此诗中,热情地赞美李白和杜甫的诗文,表现出高度倾慕之情。
在对李、杜诗歌的评价问题上,韩愈要比同时的人高明得多。
本诗可分为三段。
前六句为第一段。
作者对李、杜诗文作出了极高的评价,并讥斥“群儿”谤伤前辈是多么无知可笑。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二句,已成为对这两位伟大诗人的千古定评了。
中间二十二句为第二段。
力写对李、杜的钦仰,赞美他们诗歌的高度成就。
其中“伊我”十句,作者感叹生于李、杜之后,只好在梦中瞻仰他们的风采。
特别是读到李、杜光彩四溢的诗篇时,便不禁追想起他们兴酣落笔的情景:就象大禹治水那样,挥动着摩天巨斧,山崖峭壁一下子劈开了,被堙遏的洪水便倾泻出来,天地间回荡着山崩地裂的巨响。
“惟此”六句,感叹李、杜生前不遇。
天帝要使诗人永不停止歌唱,便故意给予他们升沉不定的命运。
好比剪了羽毛囚禁在笼中的鸟儿,痛苦地看着外边百鸟自由自在地飞翔。
“平生”六句,作者惋惜李、杜的诗文多已散佚。
他们一生写了千万篇金玉般优美的诗歌,但其中多被仙官派遣神兵收取去了,流传人间的,只不过是泰山的毫末之微而已。
末十二句为第三段。
“我愿”八句,写自己努力去追随李、杜。
诗人希望能生出两翅,在天地中追寻李、杜诗歌的精神。
【诗歌鉴赏】杜甫《赠崔十三评事公辅》原文及翻译 赏析
【诗歌鉴赏】杜甫《赠崔十三评事公辅》原文及翻译赏析【诗歌鉴赏】杜甫《赠崔十三评事公辅》原文及翻译赏析杜甫《给崔十三评公援》原文及译文赏析杜甫《赠崔十三评事公辅》原文漂浮的西竿马,来自沃瓦池。
萨?定山桂花,低低飘荡,风雨枝头。
我闻龙正直,道屈尔何为。
且有元戎命,悲歌识者谁。
官方的对联很长,道路很危险。
取下剑作为主人的礼物。
去航海,沿着春天的风景走。
阴沉铁凤阙,教练羽林儿。
天子朝侵早,云台仗数移。
军队应该得到补给,人民将一天一天地分离。
狡猾的官员只有男性或女性,因为他被授予了自己。
燕王买骏骨,渭老得熊罴。
活国名公在,拜坛群寇疑。
冰壶动玉,野水失焦。
所有进入幕布的人都聚集在一起,渴望人才和高质量的选择。
骞腾坐可致,九万起于斯。
复进出矛戟,昭然开鼎彝。
看到儿子贵了,叹了口气,老人没落了。
这条河不仅决定了,还想到了雾。
暗尘生古镜,拂匣照西施。
舅氏多人物,无惭困翮垂。
杜甫《给崔十三评公援》翻译待更新杜甫《给崔十三评公援》赏析《赠崔十三评事公辅》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之一。
漂浮的西竿马,来自沃瓦池。
寒山桂花意气风发,风雨枝低垂徘徊。
我听说龙是直立的,什么是道屈儿。
知道悲伤歌曲的人都知道袁荣的生活。
(从崔叙起。
马来漫洼,比崔之才俊。
桂摧风雨,比崔之困抑。
龙屈当伸,而元戎见知。
言崔之遭遇,三用比喻,意各不同。
《杜臆》:元戎不记其名,盖荐崔使教练羽林者。
悲歌,谓崔有忧世之心。
)官方的对联很长,道路很危险。
取下剑作为主人的礼物。
去航海,沿着春天的风景走。
灰暗的铁凤凰队教练玉林儿。
(此送崔还朝。
辞冗长,离散职。
徙敬危,将出峡。
赠在元戎,去指评事。
凤阀,谓宫殿。
羽林,乃卫士。
【朱注评事掌出使推按,不为冗官。
此云“官联辞冗长”,下云“教练羽林儿”,盖崔自外僚征入朝,为羽林幕职。
评事恐是兼官,或先曾以评事贬斥者。
)皇帝很早就入侵了,云台的战事也发生了变化。
军队应该得到补给,人民将一天一天地分离。
狡猾的官员只能保持自己的公众或女性身份。
苏轼《新城道中二首》阅读答案
苏轼《新城道中二首》阅读答案新城道中二首苏轼其一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②。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
其二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
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③。
【注】①神宗熙宁六年(1073)的春天,在宋朝激烈的新、旧党争中,苏东坡无法在朝廷立足,请求外调杭州任地方官,诗人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所领各属县。
新城在杭州西南,为杭州属县。
②钲:古代乐器,铜制,形似钟而狭长,有长柄可执,口向上以物击之而鸣,在行军时敲打。
③耦耕,是指二人并耕。
《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其一前三联都运用了比拟手法:东风多情,雨声有意;雾霭笼罩山顶,太阳悬于树梢;野桃盛开,溪柳袅娜。
诗人从准备启程到旅途之中所见之景都清新秀丽,心情愉悦。
B.其一尾联诗人想象中“西崦人家”其乐无比的生活:自食其力,不异桃源佳境。
美好景致和人物的描写是作者当时欢乐心情的反映,也表现了他厌恶俗务、热爱自然的情趣。
C.其二继写道中山行。
诗人不知不觉中放松了缰绳,任马儿沿溪边缓行。
他在饱览山光水色之余,想到了霏霏春雨给茶农带来的喜悦,想到了自己为官清廉却将在这远地为官。
D.其二尾联写临近新城,沉思之余却迷了路。
诗人向农夫问路,同时也暗用孔子向隐士长沮、桀溺问路之典故,二人劝孔子“岂若从避世之士哉?”诗人以此喻已厌恶俗物,羡慕归隐之意。
E.两首诗以时间先后为序,描绘“道中”所见所闻所感,格律纯熟,自然贴切。
第一首主要写景,景中含情;第二首着重抒情,情中有景。
2.第二首诗颔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6分)参考答案1.AC(A其一颔联运用的是比喻手法。
C其二颈联后半句解读有误,诗人不是感慨自己为官清廉。
【诗歌鉴赏】杜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原文及翻译 赏
【诗歌鉴赏】杜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原文及翻译赏杜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原文故人何寂寞,今我独凄凉。
老去才难尽,秋来兴甚长。
物情尤可见,辞客未能忘。
海内知名士,云端各异方。
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
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
举天悲富骆,近代惜卢王。
似尔官仍贵,前贤命可伤。
诸侯非弃掷,半刺已翱翔。
诗好几时见,书成无信将。
男儿行处是,客子斗身强。
羁旅推贤圣,沈绵抵咎殃。
三年犹疟疾,一鬼不销亡。
隔日搜脂髓,增寒抱雪霜。
徒然潜隙地,有?屡鲜妆。
何太龙钟极,于今出处妨。
无钱居帝里,尽室在边疆。
刘表虽遗恨,庞公至死藏。
心微傍鱼鸟,肉瘦怯豺狼。
陇草萧萧白,洮云片片黄。
彭门剑阁外,虢略鼎湖旁。
荆玉簪头冷,巴笺染翰光。
乌麻蒸续晒,丹橘露应尝。
岂异神仙宅,俱兼山水乡。
竹斋烧药灶,花屿读书床。
更得清新否,遥知对属忙。
旧官宁改汉,淳俗本归唐。
济世宜公等,安贫亦士常。
蚩尤终戮辱,胡羯漫猖狂。
会待袄氛静,论文暂裹粮。
杜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翻译待更新杜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赏析《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古诗。
彭州?阳郡,属剑南道,垂拱二年,析益州置。
虢州弘农郡,属河南道,义宁元年析隋弘农郡置。
【洙注彭州,今成都府彭县。
虢州,今河南府卢氏县。
【朱注新旧两史皆云:高先刺蜀,后刺彭。
唯黄鹤作先彭而后蜀。
今按此诗云“秋来兴长”,又云“陇草洮云”,明是乾元二年秋在秦州作。
最后公在潭州《追酬高蜀州人日诗序》云:“往居在成都时,高任蜀州刺史。
”则知高刺蜀州在后矣,今以两诗互证,二史之误显然。
【鹤注史云:乾元二年五月,贬李帆为蜀州刺史。
柳芳《历》亦云:适乾元初刺彭,上元初牧蜀。
房?作《蜀州先主庙碑》载,州将高适建,其末云“公顷自彭迁蜀”,皆与杜诗合。
史误其先后耳。
【钱笺适《谢上彭州刺史表》云:“始拜宫允,今列藩条,以今月七日,到所部上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地方制度改革的新动向及未来展望上摘要:地方制度是一国宪政制度的重要内容,地方制度问题也是宪法学和政治学的重大研究课题之一。
近二十年来,中外地方制度经历了很大的改革和变化;中国地方制度在二十一世纪也将呈现出新的走向和发展趋势,从而对中国宪政制度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西方国家地方政府制度改革二十年来,西方各国为适应政治、经济的发展需要,先后都对本国的地方政府制度进行了改革或调整,从而对各国宪政产生较大的影响。
(一)主要西方国家的地方政府制度改革1、法国法国是一个长期实行中央集权的国家。
法国中央集权的方式,一是国家许多重要的行政事务掌握在中央政府及其部门手中;二是中央政府向地方派任国家代表,市镇则为市镇长为国家代表,国家代表负责执行国家法律、政策,领导派出机构并对地方议会有一定监督权;三是由中央各部门分别在大区和各省市设立派驻机构,处理本部门在地方的有关事务。
1958年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确立了“领土单位由选举产生的议会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自由地进行管理”的基本原则。
这一时期法国行政体制总的来说是朝着分权方向前进的,但直到1982年,中央集权体制才有根本性的改变。
第五共和国时期的地方制度改革,一是增加大区作为新的一级地方领土单位,享有与省和市镇一样的法律地位和权利。
二是重新分配国家、省和市镇的职权,将许多中央政府职权移转于地方议会,增加了地方议会的行政权。
三是改变了国家对地方议会的监督方式,取消监管,代之以行政诉讼的方式,即国家代表如认为地方议会有违法或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时,可向行政法院起诉。
四是改变省长的传统地位和角色,使省长不再是地方行政首长和自治行政的执行官,而仅仅作为国家和中央政府在省的代表。
1982年3月2日《市镇、省和大区的自由和权利法》,1983年1月7日《市镇、省、大区和国家权限划分法》,1992年的《地方行政指导法》以后陆续制定的一系列法律和法令的实施,使法国中央政府集权的程度有所降低,大区议会议长和省议会议长获得了更多的权力,从而加强了权力下放和地方分权,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在放权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矛盾、新的地方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等。
为此,法国中央政府在放权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完善地方管理机制:一是强调国家和中央的权威,进一步明确和划清中央与大区、省、市镇的权限及严禁地方越权和侵权,提高中央派驻省和其他地方机构的地位,发挥这些机构中国家公务员对地方公务员的影响和指导作用;二是加强中央调控,规范地方经济的内容和范围,加强与地方的对话和对地方的监督;三是实行地方之间的“协调和交叉”原则,建立地方之间的新型关系。
希拉克当选总统和再度当选总统后,也进行和将要进行较为深入广泛的自由主义改革,如恢复单记名二轮多数投票制,重新划定选区,实行第二轮权力下放,压缩和撤并原有的小城镇;分散权力,给地方议会更多自主权等。
2、英国英国是一个具有地方自治悠久历史的国家,英国的地方政府制度被认为是最富有自治精神和传统的。
但在1997年前的近二十年中,英国一直朝着集权的方向发展,其主要表现:一是1972年对北爱尔兰实施直接治理;二是将民选的地方政府的许多职能转由大臣或实际上由大臣控制的非民选的准公共机构,包括城市振兴、交通、住宅和规划等职能;三是财政部门对公共服务资金提供的日益严格的控制;四是1985年修改《地方政府法》,并于1986年撤销了大伦敦议会和六个都市郡议会。
但是,这个集权的趋势受到了遏制,特别是在1997年大选以后。
[1]工党自1997年5月执政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工党政府积极推行分权改革,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使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三个地区组成了具有自治地位的一级政府。
目前,在英国,除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外,还有次中央级政府-地区政府。
同时,对地方政府制度也作了较大的改革。
1999年3月25日,环境、交通和地区部(后改为交通、地方政府和地区部)[2]发表了名为《地方领导、地方选择》的地方政府改革报告,其中一个核心内容是认为传统的地方议会的运行方式已不能服务于地方人民、社区和议会本身,因此要从人民应当有如何被治理的选择权的宗旨出发,提出新的地方治理模式。
报告认为应着手对近百年来的英国议会委员会制进行改革,建立一种能给地方社区提供强有力的领导、在变化迅速的世界中及时作出决定以及提供高水准地方服务的地方政府机构。
2000年联合王国议会通过新的《地方政府法》,对地方政府机构作了重大改革。
根据该法的规定,地方政府应当依法施行有关建立和运作地方议会“执行机关的制度安排”,并使议会的某些职能成为执行机关的职责。
地方议会的执行机关必须采取以下几种地方治理模式中的一种:(1)市长-内阁执行机关制;(2)领导人-内阁执行机关制;(3)市长-议会经理执行机关制。
新模式的特点之一在于使每一个身份明确的首席执行官给社区提供强有力的领导;同时使所有议员更好地发挥作用,保证透明性和责任政府的建立。
为实行新的地方治理模式首先需要通过新的宪章。
2000年5月大伦敦地区举行第一次选举,产生了伦敦市长。
沿袭一百多年的英国传统地方议会的委员会制得以重大改变。
3、德国为了应对新的形势,德国在九十年代,进行了范围广泛的政治与行政改革。
在地方政府制度方面,德国的改革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改造原民主德国的地方制度。
原民主德国实行单一制,地方国家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地方制度,即各专区、县、市、市区、乡镇或联合乡镇设立地方人民代表机构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各级地方议会或代表大会选举各级地方政府和各常设委员会。
地方政府确保人民代表机构工作的顺利开展,并组织和领导其职权范围内的社会发展工作,对地方议会负责并向上一级政府报告工作。
地方政府各委员会组织公民在准备和执行各级地方议会的决议时进行专门性的合作,监督政府及其机关执行法律、法令和人民代表机构的决议。
1990年3月28日,原东德人民议院(1990年3月28日自由选举产生)通过了一项关于恢复五个州的法律;1990年10月14日完成五个州议会的选举,原民主德国作为一个联邦制国家加入到统一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德国统一后,加入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五个州的地方制度也随之改造,主要是根据联邦基本法的规定,对新加入的五个州也实行地方自治,重新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自治权力,并对地方政府进行改革,实行与原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类似的地方政府体制;同时,对州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职能进行了再分配,减少了中央集权,扩大地方分权。
但是,原民主德国在统一巨变后,才恢复了自治的乡镇,对原联邦德国开展的“地方区域改革”(扩大“单元乡镇”,将县改为行政团体、协会组织,减少县的数目,合并乡镇等),并没有盲目追从,但有可能将小的乡镇合并为某种官方机关或行政联合体;而在县一级,基本上是根据西德的模式,县的改革在整个德国得以实现。
因而在基层的行政方面,人们至今仍会发现各州之间相当的差异。
[3]二是引入新公共管理模式,并进行组织改革。
多年来,德国地方政府一直为推行联邦项目的高额费用所困扰,进入九十年代后,又面临联邦政府为扶持原东德建设和发展而使州和地方政府资金减少和收入下降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政府接受了“公民是消费者”、“基层政权是提供服务的企业”的新公共管理的理论,率先采用了新管理主义模式,寻求用政策创新来应付财政短缺。
根据这种模式,地方议会侧重于设定目标和控制结果,在直接选举产生的市长领导下的行政官员则负责实施过程。
同时相应地下放预算权,使各部门能根据既定目标配置资源,提高效率。
采用这种模式的地方政府的所有活动的目标都被具体化,所有活动都有绩效指标,并将单位产出的成本量化以计算公共服务的费用。
地方政府的这些改革,尽管招致了诸如成本核算和绩效评估会导致忽视社会环境影响、新公共管理模式会削弱地方议会的权力等批评,但它确实节约了成本,并提高了服务质量。
4、俄罗斯前苏联是一个联邦集权的国家,在地方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地方制度,即各级地方设立的由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苏维埃享有广泛的职权。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苏维埃选举产生执行委员会,作为地方各级人民代表苏维埃执行和发布命令的机关。
执行委员会直接向地方各级人民代表苏维埃和上级执行和发布命令的机关报告工作,并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苏维埃、劳动集体大会和公民居住地报告工作一次。
执行委员会有权解决属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苏维埃会议上解决的问题以外的属于苏维埃管辖的一切问题。
1990年4月9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了第一部《苏联地方自治和地方经济一般原则法》,规定苏联的地方自治是人民社会主义自治的组成部分,其使命是保证公民权利和自由的行使,直接或通过他们选举产生的机关自主地解决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地方自治制度的内容包括:地方人民代表苏维埃,区域性社会自治机关,地方公决、地方公民大会、村会等直接民主形式;地方自治均在各行政区域单位内实施。
该法明确规定在市、镇、村苏维埃等基层行政区域单位内实行地方自治,并授权各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共和国对需要实行地方自治的其他行政区域单位自行作出规定。
1990年12月26日,第四次苏联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鉴于完善国家管理机关修改补充苏联宪法〈基本法〉法》将地方自治提到宪法原则的高度。
1991年上半年,各加盟共和国根据苏联宪法确认的地方自治原则,对本共和国宪法进行了修改补充,并制定颁布了本共和国的地方自治法。
1991年5月24日通过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基本法〉的修改补充法》确认了地方自治原则,并规定在区、市、市辖区、镇、村苏维埃等行政区域单位内居住的居民,可以通过代表权力机关(地方人民代表苏维埃)和相应的管理机关(地方行政机关)、区域性社会自治机关以及地方公决、公民大会等直接民主形式,实行地方自治。
1991年底,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独立。
1993年10月26日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发布命令,批准了《俄罗斯联邦在分阶段宪法改革时期的地方自治组织原则条例》。
1993年10月29日,叶利钦又发布总统令,批准了《地方自治机关选举的基本条例》。
1993年12月12日俄罗斯联邦以全民公决形式通过的新宪法,确认了地方自治原则。
1995年8月28日通过、1995年9月18日生效的《俄罗斯联邦地方自治一般组织原则法》把地方自治宪法原则进一步具体化。
1996年12月以前,大多数俄罗斯联邦主体颁布了自己的地方自治问题法,并随后举行了地方自治机关的选举。
至此,在俄罗斯,地方自治制度得以建立并发展。
[4]为了加强对联邦主体和地方自治制度的监督,2000年7月,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通过《俄罗斯联邦主体一般组织原则法修改补充法》和《俄罗斯联邦地方自治一般组织原则法修改补充法》,并于同年8月由俄罗斯总统签署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