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学习效率现状的调查研究
少数民族预科生学习适应问题及研究对策
少数民族预科生学习适应问题及研究对策作者:马莉来源:《价值工程》2010年第14期摘要: 少数民族预科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他们特殊的心理与文化特征,在进入预科陌生的生活、学习环境之后,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适应问题。
本研究以具有典型的多民族特征的宁夏大学民族预科教育学院的学生为个案,对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学习适应情况展开研究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Abstract: Minority matriculants is a special group,because of their special psychnology and cultural identity, after entering the preparatory course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in the learning process there have been some adjustment problems. In this study,we take the students of Ningxia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national preparatory education as examples which have typical charateristics of multiethic nationalities to analyse the problems of learning to adapt of minority matriculants and put forward some valuable suggestions.关键词: 少数民族预科生;学习适应问题;研究对策Key words: minority matriculants;problems of learning to adapt;research countermeasures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4-0211-020引言我国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为帮助民族地区培养高规格的人才、更好地推进我国民族地区社会义建设事业而设立的,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以江苏A大学为例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以江苏A大学为例引言高等教育是现代化社会中实现个人发展和国家进步的关键性基础。
少数民族学生在这个高度赛博化的学习环境中往往面临着各种差异性问题,如再教育障碍、学业压力、文化冲突、社交困难等。
尤其在中国的多民族社会中,民族问题凸显,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状况成为高校管理、研究和政策制定的重要课题。
本文选取江苏A大学的少数民族学生群体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其学习和成长的情况,为建立多元共融的多民族教育环境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有56个民族,分别分布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49%。
高等教育的普及既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着民族平等和多元式的社会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得到快速发展和全面推广,但是在学生队伍方面民族差异还是十分显著,给高校的管理、教学和服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少数民族学生在高校的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多样且严重,比如语言交流障碍、倾向于专业不匹配、文化差异、教育经验、心理压力、自我价值体系的转变等。
研究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既有助于把握他们的现状和需求,改善他们的教育体验,消除其多方面的困难,同时也对于优化高校教育管理和人才供给结构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江苏A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水平大学。
该校地处南京市江宁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现有50个学科专业,其中包括56个少数民族本科生的专业。
该校拥有的少数民族学生群体在民族多样性和学科门类、地区分布方面具有代表性,研究该校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不仅可以反映中国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整体性状况,同时也可以突出本地区和本校的特征,对于改善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也具有较强指导性。
二、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目前,对于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针对大样本的全国性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式获取大量数据,分析少数民族学生在综合教育水平、学科选择、就业前景、文化特点等方面的问题。
预科学生汉语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塔里木大学为例
也 影 响到少 数 民族学 生 的预科 学 习及 以后进 入专 业 状况 , 从 而达到 促 进 新疆 高 校 预 科 学 生 汉 语 教 学 的
学 习的效 果 , 从 而导 致 很 多 少 数 民族 大 学 生不 能 很
目的 Βιβλιοθήκη 收 稿 日期 : 2 0 1 2—1 0— 0 9
基金项 目: 国家社 会科学基金青年项 目( 1 2 C Y Y 0 2 4 ) ; 塔里木大学高等教育研 究项 目( T D G J 1 1 0 2 ) 。 作者简介 : 江承凤 ( 1 9 7 4一), 女, 讲师 , 硕士 , 主要从事少数 民族语言和新疆 区域 民族文化研究。
新疆高校 ; 预科学生 ; 汉语 学习
文献标识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9— 0 5 6 8 . 2 0 1 3 . O 1 . 0 1 6
焦虑 、 学 习倦 怠 、 学 习策略三个方 面对少数 民族预科生 学习现状 进行 调查 分析 , 因势利导提 出相应缓解 的对策 。
s t r a t e g i e s o f e t h n i c p r e p a r a t o r y s t u d e n t s ,T h i s a r t i c l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s t h e s t a t u s q u o ,g r a s p s t h i s o p p o r t u n i t y t o p r o p o s e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mi t i —
中 图分 类 号 : H 0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a n d An a l y s i s o f t h e S t a t u s q u o o f C o l l e g e Ma t r i c u l a t i o n
凯里学院民族本科预科学生语文学习状况调查分析
课程 ,预文 有高 达5 0 % 的学 生回答 在英语 的学 习上投 入 时
f 8 ] 赵 凡. 高中生语 文 学习动机的调查及 分析 [ D 】 . 辽 宁师范 大学 ,
l 3 预 文
1 3 预 理
1 4 %
2 6 %
卷1 6 0 份 ,有效率为9 0 % 。这份调查 问卷 共设有2 2 个 问题 ,
其 中1 5 " - 为 开放 性题 。 问 题 涉 及 语 文 学 习 的 兴 趣 、动 机 、 内
从表 1 可 以看 出 ,预 文 有 3 7 % 、预理有 4 9 % 的 学 生 回 答
容 、学习方式 、阅读 对 自身 的影响 ,对语 文学 习的期望等 最 喜 欢 的 课 程 是 语 文 。 但 是 当 问 花 时 间和 精 力 最 多 的 课 程 多个 方面。在此 调查 的基础 上 ,对学 生的语文素养 进行 了 是什 么时 ,从表2 可 以看 出 ,数学和 英语 是花 时 间最 多 的
[ 4 】 B . s 布卢姆 著,邱渊 、王纲等译.教育评价 【 M 】 .上海:华 东师 2 0 0 7 . 大出 版社 ,1 9 8 7 :8 3 . [ 9 】 聂珍钊 、x 年 刚. 关于中学语文 中的外国文学一一聂珍钊教授访
[ 5 】 刘学金. 谈外国文学教 学中的创造性阐释 【 J 】 .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 谈录 … . 语文教学与研 究,2 0 0 3 ,( 3 ) . 学报 ,2 0 0 0 , ( 1 2 ) .
一
、
调 查 结 果 与 分析
( 一 ) 关于 语 文 学 习 兴趣 和 动 机 学 习 动 机 是 推 动 学 生 进 行 学 习 活 动 的 内 在 原 因 , 是 激 励 、 指 引 学 生 学 习 的 强 大 动 力 。 学 习 动 机 指 的 是 学 习 活 动
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学习效率现状的调查研究
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学习效率现状的调查研究在我们倡导教育公平的今天,少数民族学生受教育情况不可避免的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国家也尤其重视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
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各方面如文化,语言,所受教育背景等等原因的影响,使其在学习尤其是在和汉族学生一起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存在诸多方面的学习困难,学习效率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了少数民族教育的总体水平。
本研究以南昌工学院预科生为调查对象,希望通过实证调查了解预科生学习现状,分析探讨预科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学习效率提出建设性意见。
标签:民族预科生;学习效率;现状一、引言针对学习效率,国内的研究偏重于分析影响学习效率的传统因素,分析视角上也保守地沿用传统的影响因素,如态度,情绪,兴趣,学习方法与规律等。
国外在研究学习效率的问题上注意到时间因素,并且出现通过分析学习时间的分配对学习效率影响的研究。
我国是少数民族人口众多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教育背景,但在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研究方面,研究并不多,比较零散,系统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效率的研究并没有完全符合的搜索。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在我国,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效率方面还没有引起广泛的研究,这还是一个有待研究并且可望深入的领域。
本调查针对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学习效率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成因,为以后的研究实践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调查问卷的编制与发放本研究注重对少数民族预科生现状进行调查,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做适当修改,先在小范围作调查,修正了一些不利于学生理解的问题的表述,使其更加简洁易懂;调整修改问卷内容,提高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最后对预科一年制及新疆两年制中随机抽调150名少数民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涉及心理,策略,课堂,教师等方面。
由于本文篇幅有限,文中着重分析学生学习策略及影响因素。
对不同方面的原因进行分类细化,制作量表,探究现状的成因,从而了解预科生学习效率水平状况。
预科调查报告
预科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预科是指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前接受的一种学习准备阶段。
为了了解预科教育的现状和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探究预科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学生对预科的认知和态度,为教育部门提供有关预科教育的参考数据。
三、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面对面和在线两种方式,向来自不同地区和学校的高中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并收集了1260份有效问卷。
四、调查结果4.1 学生对预科的态度根据调查结果,大部分学生对预科持积极态度。
其中65%的学生表示预科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生活,58%的学生认为预科可以提高他们的学术成绩,而只有12%的学生表示对预科没有兴趣。
4.2 学生对预科的认知在对学生对预科的认知进行调查时,结果显示有一定的知名度和了解度。
超过80%的学生知道预科的存在,其中60%的学生了解到预科的目的是为了弥补高中学习的不足并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
4.3 预科的影响在调查中,我们还了解了预科对学生的影响。
结果显示,超过70%的学生认为预科有助于他们拓宽知识面和培养综合能力。
同时,约60%的学生表示预科可以帮助他们明确专业方向,并提前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
4.4 学生选择预科的原因在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学生选择预科的原因。
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选择预科可以提高大学录取率,32%的学生表示选择预科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生活,而只有8%的学生选择预科是因为他们对某个专业有浓厚的兴趣。
五、调查结论综上所述,预科在多方面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学生对预科持有较为积极的态度,并对其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
大部分学生选择预科是为了提高大学录取率和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预科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培养综合能力、明确专业方向和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
六、建议与展望根据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将预科教育纳入高中课程,提前为学生进行学习准备,增强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研究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研究一、引言随着国家对多元文化的重视和民族团结的强调,少数民族预科教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旨在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特殊的教育支持,帮助他们克服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需求分析、教育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与评价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
二、需求分析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需求分析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预科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少数民族学生,他们对汉语言文化的掌握程度普遍较低,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语言能力。
此外,预科教育还需要学生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三、教育模式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独立办班模式:为少数民族学生单独设立班级,提供专门的文化课程和语言课程,便于集中管理和教育。
2、联合培养模式: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共同学习,通过互补性教育方式,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言文化水平。
3、巡回讲学模式:组织优秀的教师和专家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巡回讲学,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引入当地。
4、网络远程教育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远程教育和辅导。
各种模式均有其优缺点。
独立办班模式有利于集中管理和教育,但可能加重学生的文化休克现象;联合培养模式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但可能存在语言障碍;巡回讲学模式可以引入优质的教育资源,但需要当地有相应的配套设施;网络远程教育模式可以弥补教育资源的不足,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实践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教育模式。
四、课程设置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课程设置应遵循适应性、补偿性和过渡性的原则。
具体而言,课程设置应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和文化背景,补偿他们在汉语言文化方面的不足,并帮助他们逐渐适应高等教育的要求。
主要课程应包括汉语言文学、数学、外语、计算机、政治、历史、地理、经济等多个领域。
预科调查报告
预科调查报告预科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和背景预科教育作为高中生升入大学前的重要阶段,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解预科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针对预科学生的调查。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我们选择了某市的几所重点高中的预科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
问卷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压力、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
三、学习情况调查结果1. 学习时间: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在4-6小时之间,其中有近30%的学生每天学习时间超过6小时。
2. 学习方式:绝大部分学生采取了自主学习的方式,通过课本、参考书和互联网等途径进行学习。
3. 学习成绩: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在80分以上,其中有近20%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在90分以上。
四、学习压力调查结果1. 考试压力:调查结果显示,近80%的学生对即将到来的高考感到压力很大,其中有近30%的学生表示非常焦虑。
2. 学业压力:近7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业压力很大,其中有近40%的学生表示每天都感到非常紧张。
3. 家庭压力:调查结果显示,近50%的学生认为家庭对他们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期望,其中有近20%的学生感到很大的压力。
五、兴趣爱好调查结果1. 体育活动:调查结果显示,近60%的学生每周参加一次以上的体育活动,其中有近30%的学生每周参加两次以上的体育活动。
2. 文艺活动:近50%的学生表示对文艺活动很感兴趣,其中有近20%的学生每周参加一次以上的文艺活动。
3. 社会实践:调查结果显示,近40%的学生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其中有近10%的学生参加过志愿者活动。
六、家庭背景调查结果1. 父母教育程度:调查结果显示,近70%的学生的父母受过大学以上的教育,其中有近30%的学生的父母都是硕士以上学历。
2. 家庭收入:近60%的学生来自中等收入家庭,其中有近20%的学生来自高收入家庭。
3. 家庭关系:调查结果显示,近80%的学生认为自己与父母的关系良好,其中有近40%的学生认为与父母的关系非常亲密。
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学业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学业问题及对策研究新疆地处西北边疆,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一,少数民族学生在这片土地上面临着一系列的学业问题。
由于历史、文化、语言、宗教等方面的差异,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研究少数民族学生学业问题及对策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本文将从学业问题的现状入手,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学业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学业问题的现状1.学业成绩不佳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中表现不佳是学业问题的一个突出表现。
在学科成绩上,由于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家庭、社会、学校等诸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成绩一般较差。
特别是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上,少数民族学生的成绩普遍低于汉族学生。
2.对知识的掌握不够透彻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中由于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等原因,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常常不够透彻。
在进行实际运用时,会出现很多困难,影响到学习效果。
3.学习动力不足由于文化传统、特殊的地理环境等原因,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动力上通常不如汉族学生那么强。
很多学生缺少对知识和学习的热情,缺乏踏实的学习态度,这也是学业问题的一个主要表现。
二、学业问题的原因1.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是少数民族学业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
由于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宗教等多方面差异,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认知障碍。
2.教育资源不足在一些边远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设施条件差,教育教学水平有限,这也是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
3.教师素质不高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素质相对较低。
教师的教学水平有限,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特殊困难了解不足,导致学生难以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三、对策建议1.加强语言培训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差异,应该加强对他们的语言培训。
采用普通话教学的形式,帮助学生提高普通话的听说读写能力,为他们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改善教育资源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学校的设施条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效率有效对策研究
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效率有效对策研究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效率较低的现状,通过问卷调查,首先分析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现状;然后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问题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南昌工学院实际情况,提出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性对策。
标签: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效率;对策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2.078随着西部大开发和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越来越多的西部少数民族学生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深造。
南昌工学院作为华东地区唯一一所少数民族预科基地,其生源有60%以上来自少数民族地区。
由于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独特性,这些少数民族学生在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学习环境中会遇到与汉族学生不同的一些问题,如饮食习惯、语言习惯、学习方法等等。
这些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并肩负着发展家乡教育事业和经济的重要使命。
因此,发现并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南昌工学院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任务。
1 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设计“南昌工学院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效率”调查问卷,调查选取南昌工学院2015级、2014级、2013级三个年级的少数民族大学生、2015级预科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62份,有效问卷335份,有效问卷率92.5%。
通过对问卷的整理分析,发现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1 文化知识基础较差问卷调查显示,35%的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分数为300分以下,43%的学生高考分数为300-400之间,21%的学生分数为400-500之间,500分以上的仅占1%。
众所周知,内地本科(二本、三本)高校的分数线一般在400-500之间,由以上结果显示,南昌工学院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导致很多学生学习较为吃力,最后演变成厌学、逃学。
1.2 专业了解不足调查问卷针对专业兴趣方面设计2个问题,分别是“专业感兴趣程度”专业和“就业面向了解情况”,对本专业非常感兴趣的只有18%,对专业就业情况十分清楚的仅占15%,由此不难发现,学生在选择专业方面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对本专业缺乏足够的认识也是学生不愿学习的重要原因。
关于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情况的调研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关于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情况的调研报告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情况的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学生在教育领域的参与和发展日益受到重视。
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情况,本报告对其人口规模、就学率、教育投入、教育质量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二、人口规模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
据统计,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49%,其中分布最广泛的少数民族有壮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等。
目前,少数民族学生占全国学生总数的比例约为10%。
三、就学率尽管我国各级政府一直强调教育公平,但少数民族学生的就学率仍然较低。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15岁及以下的少数民族儿童只有63%接受义务教育,而全国平均水平为87%。
少数民族地区的就学率普遍低于内地地区,特别是一些边远、贫困地区的就学率更是低于总体水平。
四、教育投入教育投入是保障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权益的重要方面。
尽管近年来教育经费的投入有所增加,但在教育公平方面,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学生教育领域,仍存在一些问题。
少数民族学生所在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相对较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设施条件较差,教育质量仍然不高。
五、教育质量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教育质量在衡量教育公平的指标中占有重要地位。
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教育质量问题更为突出。
由于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差异、语言差异等因素,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难。
同时,由于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原因,导致少数民族学生教育质量相对较低。
六、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1. 少数民族学生的就学率低下是一个突出问题。
政府需要加大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供给,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教育质量。
2. 学校需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关爱和教育,要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需求,提供低阶梯教育,建立多元文化教育体系。
3. 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引进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要优先培养和选聘懂少数民族文化的教师,提高师资质量,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支持。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以江苏A大学为例
摘要:文章以江苏A 大学的少数民族学生为调查对象,分析他们的学业情况、在校发展、生活状况等,旨在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状况、适应情况和实际需求,为高校管理者与教师关心、支持少数民族学生在校的发展提供决策建议,并提出要及时为少数民族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提供学习和生活上的帮扶,丰富校园文化,鼓励各民族学生交流融合,营造和谐校园,增强民族团结。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9-0069-03收稿日期:2014-12-16作者简介:傅园洁(1985—),女,江苏南京人,南京审计学院泽园书院辅导员,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江苏A 大学的招生范围覆盖了除港澳台以外的全国31个省份,其中少数民族学生人数约占全校学生人数2.4%。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需求,特开展此次调查,调查既深入了解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整体学习与发展状况,也为高校领导、教师和管理者有针对性地做好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服务与支持工作,增强民族团结,营造和谐校园,促进学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调查以江苏A 大学2014年5月在校的517名少数民族学生为对象,采用自编的《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生活状况调查问卷》,发放问卷517份,回收有效问卷488份,回收率为94.39%。
除了问卷调查以外,还采用了访谈法,召集了两场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并从教务委员会、学务委员会等部门搜集了相关数据。
利用S P S S 18.0、e vie w s 6.0等统计软件,对少数民族学生有效调查问卷及有关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状况分析(一)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概况1.民族来源。
学校共有少数民族学生517人,其中男生158人,女生359人。
来自26个少数民族。
回族人数最多,有120人(占23.2%),其次是满族、蒙古族、藏族(各占约11%),傈僳族、傣族、哈尼族等7个少数民族各有2人,纳西族仅有1人。
M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学习调查研究
M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学习调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现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少数民族青年的关注和学习。
在中国的大学中,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汉语学习情况备受关注,因为他们往往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来适应汉语教学和学术环境。
通过本研究,不仅可以为M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汉语学习提供参考和指导,还可以为其他高校的类似群体提供借鉴和启示,促进我国少数民族青年的教育发展和国际交流。
对于M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学习的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M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学习的现状、影响因素、学习策略、对比分析和有效性评价,以期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具体而言,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学习情况的调查研究,探讨其学习的困难和挑战,分析不同因素对其学习效果的影响,探讨适合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汉语学习策略,并对其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和对比分析。
通过对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学习的深入研究,希望为制定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学生汉语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增进少数民族预科生对汉语的兴趣和信心,提高其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1.3 研究意义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学习调查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
这不仅有助于改善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还有利于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通过对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学习情况的调查研究,可以为相关教育部门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指导教学工作的改进和优化。
研究成果还可以为其他类似群体的汉语学习提供参考,推动跨文化教育的发展和推广。
深入研究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学习的意义在于为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民族文化交流、推动汉语国际化进程等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
希望这项研究能够引起相关领域的更多关注,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M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学习调查研究
M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学习调查研究【摘要】本研究针对M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汉语学习情况展开调查研究。
在调查中,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了解了他们的学习情况、学习困难和影响因素等。
调查结果显示,少数民族预科生在汉语学习中存在一些困难,如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等。
影响因素包括学习环境、学习动机等。
基于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措施,如加强语言培训、提供文化交流机会等。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帮助少数民族预科生提升汉语学习水平,促进跨文化交流与交融。
希望本研究能够为类似群体的汉语学习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M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学习、调查、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对象、方法、结果、影响因素、建议措施、总结、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M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学习调查研究的研究背景主要是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在汉语学习领域中的特殊情况展开探讨。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各种特殊类型的学生也逐渐增多,其中就包括少数民族预科生。
这部分学生通常面临着文化背景不同、语言环境不同等多方面困难,对汉语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与汉族学生相比,少数民族预科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例如语法结构、词汇量等方面的差异,可能会导致他们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不如其他学生。
有必要对这部分学生的汉语学习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M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分析其汉语水平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汉语学习效果提供参考和建议。
通过深入了解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汉语学习情况,可以为教育部门、学校及汉语教师提供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促进少数民族预科生在汉语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加强他们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本研究旨在为少数民族预科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助力他们顺利完成预科阶段的学习,为未来的大学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M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学习调查研究
M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学习调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M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学习调查研究的研究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随着中国国家政策的开放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青年选择来到一线城市进入高等院校学习。
由于少数民族预科生来自不同的民族地区,他们的汉语水平和学习能力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这也给他们的汉语学习带来一定的挑战。
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汉语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可能受到一定限制,与汉族学生相比,他们可能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了解和研究M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汉语学习现状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支持和帮助。
通过对M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汉语学习进行调查研究,可以为我们探索出更有效的汉语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对M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汉语学习进行深入研究,将对促进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汉语学习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M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生在汉语学习方面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影响其汉语学习的因素,探讨针对性的学习策略,评估其学习成效,并最终为该群体学习汉语提供可行的发展方向和建议。
通过对M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学习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可以为更好地帮助他们提高汉语水平,融入校园生活,提升学术成就,为其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通过本研究,不仅可以加深对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学习情况的了解,还有助于完善当前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构建更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通过具体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可以为相关政策制定和教学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M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学习的现状、影响因素、学习策略、学习成效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具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对M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学习进行调查研究有助于了解该群体在汉语学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为制定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政策提供依据。
M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学习调查研究
M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学习调查研究随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开放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选择走出自己的家乡,来到大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
作为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汉语学习情况备受关注。
本文拟对M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汉语学习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促进他们的汉语学习。
一、调查目的1. 了解M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学习的基本情况,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时间和学习方法等方面;2. 发现少数民族预科生在汉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3. 寻找解决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学习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二、调查内容1. 调查对象:M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生;2.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访谈调查;3. 调查内容: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时间、学习方法、学习困难等方面。
三、调查结果1. 学习动机: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M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生学习汉语的动机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融入大城市的生活,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2. 学习时间:少数民族预科生中有超过80%的学生表示每天能够花费1-2小时以上的时间来学习汉语。
3. 学习方法:调查显示,少数民族预科生主要通过课堂学习、自习和语言交流来学习汉语。
4. 学习困难:少数民族预科生在汉语学习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的掌握不够熟练,以及阅读和写作能力有待提高。
四、对策和措施1. 加强课堂教学:针对学生存在的语音、词汇和语法困难,可以加强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
2. 创设语言交流平台:为了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可以鼓励学生参加语言交流活动,如汉语角、朗诵比赛等。
3. 提供更多支持: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汉语辅导班,为少数民族预科生提供更多的汉语学习支持。
通过对M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学习情况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少数民族预科生在汉语学习中表现出了较高的学习动机和付出。
他们在语音、词汇、语法、阅读和写作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为了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学校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强课堂教学、创设语言交流平台和提供更多的学习支持,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大城市的生活和学习。
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汉语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汉语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作者:蒋桂磊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7年第12期目前很多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汉语水平处于高分低能的状态,有的学生汉语水平虽然已经达到了六级或八级以上,可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却屡屡出错。
种种迹象表明,很多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汉语实际运用能力不能适应目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结合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人格差异、教学模式等四个方面对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汉语学习进行分析。
了解学生的现状,有助于对其因势利导,从而达到促进汉语教学的目的。
本项研究采用里克特(Likert)量表,艾森克人格测验(EPQ),结合问卷调查法。
调查对象为新疆农业大学中国语言学院2006级的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参加抽样的学生共计150人。
根据2006年9月28日新疆农业大学HSK摸底考试分级教学分班情况,分别来自预科班的基础班(HSK1-3级)50人,初级班(HSK4-5级)50人,中级班(HSK6-8级)50人。
下面就预科学生汉语学习情况予以分析。
1.学习动机表1显示预科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呈均衡分布,一半的学生从学习动机方面显示出消极的现象,而且这些学生基本上是中级班和初级班的学生,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
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只指向一个学习目的,例如:很多中级班和初级班的学生报了英语、俄语培训班,甚至早晚自习都在学习与汉语无关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汉语的学习;愉快化的学习呈正态分布,可以看出由学生内部心理因素转化而来的学习动机是正向的、可靠的;创造性学习呈均衡分布;认为汉语学习是有帮助的呈正态分布,且正向百分比占到了86.7%;认为汉语学习是有刺激的还是无味的基本上也是呈正向分布;认为学习汉语是令人兴奋的还是单调的,正向与反向之间更趋向于正向;认为学习汉语是有趣的还是枯燥的趋向于正向分布。
根据表中的统计,基本上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如果再结合外部客观条件的激发,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表扬、鼓励。
M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学习调查研究
M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学习调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预科教育作为大学生入学前的重要阶段,在少数民族学生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加深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选择走进城市的大学校园,其中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经过预科教育阶段,来提高汉语水平,适应大学学习的需要。
少数民族预科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例如汉语基础薄弱、文化差异等问题。
了解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学习的状况,分析影响其汉语学习的因素,探讨有效的学习策略,评估汉语学习对其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建议,对于促进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汉语学习,提高其学术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研究将对M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汉语学习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为相关教育机构提供参考,并为将来的研究提供基础。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M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学习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影响其汉语学习的因素,探讨有效的学习策略,并进一步研究汉语学习对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影响。
通过对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汉语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旨在为提高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学习水平和促进其学术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帮助。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揭示少数民族预科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为相关教学和培训提供参考和支持。
也旨在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促进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学习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发展。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分析和讨论,将有助于加强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学习的有效性和质量,为其未来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 正文2.1 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学习现状分析少数民族预科生是指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少数民族身份的学生。
在中国,由于汉语是官方语言,少数民族预科生需要学习汉语才能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和进行学习工作。
少数民族预科生在汉语学习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语言障碍。
由于他们的母语不是汉语,对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困难。
他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汉语。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研究-精选教育文档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研究一、调查背景及目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不但是少数民族中的精英人才,更是民族地区重要的未来人才。
然而少数民族同学在多方面与普通大学生有着一定差异。
经济上,由于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可能来自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在经济上与其他学生相比有一定差距,虽然学校与政府对少数民族尤其是民族大学中存在经济困难的学生有特殊补助,但毕竟僧多粥少。
学习上,由于少数民族地区高考题目相对简单,同时对少数民族同学实行高考照顾分政策,使得少数民族同学在学习方面不如汉族同学,对其心理上造成了一定压力。
为此,笔者特此展开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生活现状的调查,通过对问卷的整理、统计与分析,不仅可以清楚的看到他们的学习生活现状,还能够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与心理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二、调研概况调研对象:吉林省长春市主要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包括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长春大学等高校。
抽样方法:总体按高校少数民族人数分层抽样,层次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抽样方法,以保证样本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样本容量及样本有效率:按所抽取学校的少数民族同学比例确定各高校发放问卷数。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问卷,有效问卷714份,有效率为89.25%。
三、调查内容(一)问卷内容1.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经济情况2.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3.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4.少数民族大学生庆祝节日的形式5.高校所开展的民族特色活动6.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民族政策的认知程度7.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荣辱感(二)指标体系四、相关意见建议(一)从实际需求方面解决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困难关心少数民族同学日常生活状况,对于高校较为贫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除对其建立绿色通道完善生源地贷款外,还可利用奖、助学生对其进行经济补助,改善少数民族同学生活条件,解决少数民族同学实际需求问题。
(二)举行“一对一帮扶”活动为了能进一步改善高校少数民族同学的生活现状,高校可考虑举行“一对一帮扶”活动,即汉族同学对少数民族同学进行一对一的援助活动,无论是在学习上或是在生活上。
基于群体特点的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工作研究
基于群体特点的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工作研究高校的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工作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招收的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数量逐渐增多,他们的教育和发展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基于群体特点的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工作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现状1.人数逐渐增多:在高校招生政策的支持下,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
他们来自各个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
2.成绩和适应问题: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部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在学业成绩和生活适应方面存在困难。
他们需要额外的支持和帮助,才能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
3.教育和职业发展问题:相对于其他学生,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在面临就业和职业发展方面存在更多的挑战。
他们需要更多的帮助和指导,才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
1.相关政策和措施:高校针对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这些政策和措施旨在为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2.学生服务和关怀:高校为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提供了各种学生服务和关怀措施,包括心理健康咨询、学习辅导和生活指导等。
这些服务和关怀帮助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3.情感交流和文化认同:高校还鼓励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和交流,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认同自己的文化身份。
这种情感交流和文化认同有助于增强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自信和归属感。
1.文化教育和语言培训:针对不同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文化教育和语言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高校可以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帮助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2.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针对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更多的就业问题,高校可以加强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的工作。
帮助少数民族预科学生了解就业市场和职业规划,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
1.制定更加精细化的政策和措施:高校需要根据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更加精细化的政策和措施,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在我们倡导教育公平的今天,少数民族学生受教育情况不可避免的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国家也尤其重视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
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各方面如文化,语言,所受教育背景等等原因的影响,使其在学习尤其是在和汉族学生一起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存在诸多方面的学习困难,学习效率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了少数民族教育的总体水平。
本研究以南昌工学院预科生为调查对象,希望通过实证调查了解预科生学习现状,分析探讨预科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学习效率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民族预科生;学习效率;现状
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学习效率现状的调查研究
吴巧玲
(南昌工学院,江西 南昌 332000)
一、引言
针对学习效率,国内的研究偏重于分析影响学习效率的传统因素,分析视角上也保守地沿用传统的影响因素,如态度,情绪,兴趣,学习方法与规律等。
国外在研究学习效率的问题上注意到时间因素,并且出现通过分析学习时间的分配对学习效率影响的研究。
我国是少数民族人口众多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教育背景,但在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研究方面,研究并不多,比较零散,系统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效率的研究并没有完全符合的搜索。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在我国,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效率方面还没有引起广泛的研究,这还是一个有待研究并且可望深入的领域。
本调查针对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学习效率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成因,为以后的研究实践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调查问卷的编制与发放
本研究注重对少数民族预科生现状进行调查,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做适当修改,先在小范围作调查,修正了一些不利于学生理解的问题的表述,使其更加简洁易懂;调整修改问卷内容,提高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最后对预科一年制及新疆两年制中随机抽调150名少数民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涉及心理,策略,课堂,教师等方面。
由于本文篇幅有限,文中着重分析学生学习策略及影响因素。
对不同方面的原因进行分类细化,制作量表,探究现状的成因,从而了解预科生学习效率水平状况。
发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45份,回收率为94.25%,有效卷135份,有效率为90.75%。
三、调查结果
(一)学习动机方面
表1显示有58%左右的预科生学习是为了获得文凭,找好工作。
从总体上来说,大部分同学的学习动机是来自外部的功利需求,若在教学过程中,将其内化为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学习效率将会大大提升。
表1
26.67%57.78%11.11%4.44%
(二)学习策略方面
调查显示很多预科生还没有形成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半数同学很少课前预习。
尽管大多数同学明白预习对学习效果的帮助,在实际学习中却无法做到经常预习。
即便有预习习惯的同学,在遇到疑难问题时,不会主动去解决问题,而仅仅停留在上课听老师解答的层面,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上课过程中,60%以上的同学能够做到认真听讲,但也有部分同学跟不上节奏,无法专心学习。
在做课堂笔记方面,60%以上的同学能够在书上圈圈点点,30%的同
基金项目: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性研究——基于某预科基地的实证研究(编号:MJZXHZ13001)。
作者简介:吴巧玲(1985.08—),女,汉族,江西九江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
(下转第51页)
学会全部记下黑板上的内容,也存在课堂完全不记笔记的现象。
在课后复习方面,80%以上的学生,只是偶尔进行,甚至有些完全不复习。
半数同学的复习方式也只是停留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上,没有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
学而时习之,复习是非常重要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方式之一,然而,大多数学生缺乏经常复习的习惯,这是教师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方面,要多多引导的地方。
(三)外部学习及交流方面
47%的学生偶尔阅读课外书籍,甚至有少部分同学完全不阅读。
大部分同学也只是有时和其他人讨论学习问题。
知识的外部吸收及分享非常缺乏。
这将很大影响同学们所学知识的提升与内化,不利于知识的积累。
四、对策建议
(一)学校方面
学校在提供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创造更好学习环境和氛围。
让学生意识到学生这一角色的真正含义,更好地融入到学习的过程中。
学校应加大专业环境的塑造,打造书香校园,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充分做好入学教育,加深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个人目标的设定等各个方面。
高校的教学与培养模式也应该面向社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适当调节专业结构与课程安排,并结合各专业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加强各个专业课程的实用性改革。
让学生活学活用,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含义,内化学习动机。
(二)教师方面
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是当代教师角色必须转换的时刻。
满堂知识灌输,而不顾学生的理解和吸收,不顾及课堂的趣味性,把学生当成学习机器,甚至无视学生的学习状态,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教师应当把知识系统化,简单化,趣味化,吸引学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不仅如此,教师应当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制定学习计划,运用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将受益终生。
(三)个人方面
大学生在入学时就应考虑自己究竟想要从事什么职业,未来各个阶段的小目标和大目标,规划越早、越清晰,学习就越有的放矢,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率就越高。
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引导学生们一步一步有效学习,是学习习惯养成的前提。
学生们可以根据将来工作的需要,提高自身相应的各项能力,对未来不害怕不迷茫。
五、结语
通过对南昌工学院少数民族预科生学习现状调查以及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笔者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预科生在学习动力方面,缺乏主动性。
很多同学被动学习,将学习视为外部任务。
第二,预科生很多还停留在高中学习状态,不能很好地运用学习策略,学习的效果无法保证。
第三,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方法培养观念仍然缺乏,势必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对于少数民族预科生学习效率提高的研究,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努力,需要学校,教师以及个人一起合作,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魏慧.新课标情境下高中英语学困生学习策略取向调查[D].
延安:延安大学,2014.
[2] 刘玉娟.发展学生优势智能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
国教育学刊,2003(06).
[3] 戴芸,夏拥军.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状况的
调查和对策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
不重视,厌学,大面积挂科等现象。
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期待新的教学模式。
“互联网+慕课、微课”的出现,给教学改革带来了曙光。
(二)开展慕课、微课的必要性
解决课时少,任务重的难题:我校该课共32学时,理论和上机各一半。
九章的任务,依靠课堂时间完成非常困难。
如用微课或慕课,把部分内容做成视频,学生可提前用电脑或手机自学,且可反复观看,老师上课时只需指导完成实验和考核便可。
提高教学质量:慕课、微课涵盖老师对于重点知识的归纳,重难点突出,甚至有名家讲谈,丰富页面信息,生动形象,直观调动学生兴趣,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需求。
简单明了的知识点让学生节约时间,养成积极主动自学的习惯,更可查缺补漏,提高效率。
解决因材施教的问题: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可反复学习,研究知识重难点,还可与老师交流达到彻底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
解决教学场地限制:微课、慕课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随时随地学习。
(三)实际应用
组织优秀教师制作慕课、微课视频,包括课程教学和同步练习。
首先划分模块,安排负责人,根据重难点划分子模块并制作视频。
课前引导学生自学,制定学习计划,逐个模块学习,根据掌握情况适当调整进度和内容。
课堂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组织模块练习与辅导答疑。
考核方式比较灵活,所有模块考试成绩即为总成绩,避免死记硬背,达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程度。
四、启示
从思想上接纳新教学模式,使教育化资源达到国际共享,创新高校教学模式,紧跟时代步伐,立足传统课堂,开展混合模式的教学,公平教育,把知识运用到最需要它的各个角落。
五、结语
“互联网+慕课、微课”的教学模式,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型教学模式。
需教育工作者及技术人员共同努力,避免资源浪费,实现资源共享。
它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的补充,提高教学效率,弥补教学不足,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 汪滢.微课的内涵、特征与适用领域--基于首届全国高
校微课教学比赛作品及其征文的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4,(07).
[2] 唐坤剑,杜广周.“互联网+”模式下“大学计算机基础”
课程的教学思考和探索[J].亚太教育,2016(01).
(上接第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