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古代中国思想文化高考复习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古代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纲要求:
1.理解和掌握本专题的一些重要概念:如“无为而治”、四书五经、百家争鸣、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宋明理学、经世致用等。
2.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3.知道汉代儒学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史实。
4.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5.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
◆课标要求: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专题学习进度:2课时
◆考点解析: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
(一)何为“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的含义:指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学派涌现及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百家”,意为数量多,有儒、墨、道、法、阴阳、杂、纵横、兵家、等。所谓“争鸣”指各家各派从本阶级的利益、要求出发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宇宙和社会的看法。
(二)“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1.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
2.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
3.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4.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三)主要学派及其主张
代表人物主要观点意义
儒家孔子仁、礼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
荀子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君舟民水”
法家韩非子发展观、集权观、法治观
道家老子世界的本原是“道”,朴素的辩证法、“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庄子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放弃一切欲念,获取精神自由;“齐物”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约
难点解析:
1.关于孔子(结合选修4)
(1)仁、礼:要求恢复周礼有保守的一面。
(2)中庸: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处;将各种正确的原则、思想等妥善加以调和,使他们互相补充,互相制约。要实行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君子和而不同。
(3)孔子的教育成就:①教育对象:“有教无类”;②教育目标: 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成“君子”;③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④教学内容: 孔子晚年整理编撰出“六经”。
2.法家思想的意义:韩非子把君主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
3.道家思想的意义:老庄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儒、法、道三家思想有互补性,表现出融合趋势,到隋唐时期,形成我国古代治国思
想——“外儒内法,剂之以道”。
4.墨家思想的意义:墨家的主张体现了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四)百家争鸣的意义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争鸣中,各学派批驳、辩难又彼此融合吸收,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宽容开放的特点,是此后中国两千多年思想文化的源头,在很大程度上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2.“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诸子百家的思想的现实意义。
二、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
表1: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及其原因
时代思想内容地位原因
春秋
仁、礼
为政以德
不被重视要求恢复周礼有保守的一面。
战国仁政、君轻民贵不被重视强调秩序和仁义,在战国大动乱时代不可能获得重视。秦受压制秦崇尚法家,实行暴政
西汉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
独尊
大一统得到巩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文化
共同体基本形成,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魏晋
南北
危机社会动荡;受佛教和道教的冲击
宋明
“理”
“天理”
复兴、重新
确立正统
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儒学的新发展,更好地适应统
治需要。
明清受批判儒学呈现守旧、陈腐的习气;商品经济发展,人们追求个性企图冲破传统儒学的束缚。
(一)春秋战国不被重视
早期儒学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和政治理想的一般性学说,带有理想化色彩,没有严密的理论体系;虽已开始和政治相结合,但太重伦理亲情,脱离现实,不为新兴地主势力所青睐。
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受到沉重打击。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原因:迎合了统治者大一统的需要;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2.措施:(1)肯定董仲舒的儒学思想;起用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政。(2)兴办太学——儒学官方化和制度化(3)命各郡县设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使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3.董仲舒的儒学思想: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主要内容有:①“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三纲五常”的封建等级制的理论依据和道德规范,仁政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大一统”的主张。
4.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评价
儒学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并日益走向经学化、官学化、神学化,同时影响百姓的日常生活。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了各派学术平等竞争的局面,阻碍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但它使儒家地位上升,逐步成为正统,汉王朝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这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有积极意义。
(三)宋明理学——复兴、重新确立正统
1.背景: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2.理学的发展
(1)创立:北宋五子
(2)成熟:程朱理学(客观唯心主义)
表2:程朱理学思想
概念儒家学者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而形成的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代表人物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集大成者)
基本观点唯心论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有理
而后有物
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
道德观
天理的核心是“仁”,修养的最
高境界也是“仁”
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
“存天理,灭人欲”
认识论提出“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