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昂贵的几款135mm传统相机
照相机收藏专栏(一)惊艳一刻:三款传统胶片双开门相机
/ 2024.18520902080 901992916。
其它(北京摄影器,中国,还出现、浙江3R堂、重庆两江2090年代初《人民摄中国摄影报》,既活跃了版《摄影世界》、,老相1990,很多人认,我个人一直以被占领日本”的。
于1994,该辞典于1996也是对相机发展”栏目目的就,实现社会共享,他们,,活跃相机文。
谢谢大家!我收我藏 / 202401照相机 65导 言66 照相机2024.01 /在传统胶片相机中,那些具有奇特外形和精巧构思的机型特别受到人们的喜爱。
相机设计师们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造就了很多精品机型,它们成为当今收藏领域中人们追寻的目标,我们要介绍的双开门相机就是其中之一。
在便携式折叠相机时代,为了保护柔弱的相机皮腔和珍贵的镜头,相机都有一扇门,平时关闭,只有使用时才打开。
手动拉出皮腔和镜头让相机进入拍摄状态,机身正面的门成为一台相机的必备结构。
后来为了快速开启相机和拍摄,设计师们创造出了镜头弹出装置,在机身门打开时能够自动展开皮腔和弹出镜头。
随着相机机身的小型化,设计师们将较大的机身一分为二,才有了自动双开门的设计,这满足了快速开启相机的要求,在镜头门打开的一瞬间,镜头自动弹出,给人一种十分惊艳的感觉。
以下就是三款不同年代的双开门相机。
德国格兰兹INGO 双开门我们要介绍的第一款双开门相机诞生在90多年前。
1932年,德国的格兰兹家族相机制造公司(G.G l u n z & sohn Kamerawerk)曾经推出过一款使用127规格胶卷的Ingo相机(图1)。
格兰兹公司是老牌相机制造企业,由Gustav Glunz先生于1889年在德国汉诺威建立。
Gustav Glunz先生的儿子FritaGlunz 在1906年成为公司合伙人,并于1932年全面接管公司,到1930年代末期,格兰兹公司停产。
1932年,Ingo127相机的出现绝非偶然。
格兰兹公司从20世纪初期开始就制造了很多种使用页片和胶卷的小型折叠相机,到1920年代末期,相机机身进一步小型化,120、127和135等较小规格胶卷渐渐流行,折叠相机的镜头自动弹出技术开始出现,替代过去那种要手动拉出镜头的落后技术。
哈苏实验室评出的19款顶级135镜头
哈苏实验室评出的19款顶级135镜头(还有一些其他评比)转全世界生产的数百种35mm相机镜头中,能够纳入顶级头的只有19款(得分4.5以上即MTF侧重平均值在0.86以上)。
这些镜头全部是定焦头。
其中标准镜头有8款(两款带微距),75~85mm焦距头有4款,90~135mm焦距头有6款(三款带微距),得分最高的为佳能的200mm/1.8镜头(4.8分,MTF侧重平均值0.89)。
按照厂家划分,徕卡镜头占了六款(M系列:50/2,75/1.4,90/2.8;R系列:50/2,90/2.8,100/2.8 Macro),康太时四款(50/1.7,50/1.4,85/1.4,45/2G),佳能三款(EF85/1.2,EF135/2,EF 200/1.8),宾得三款(50/1.4,50/2.8Macro,85/1.4),美能达两款(AF50/2.8Macro,AF 100/2.8Macro),图丽一款(MF AT-X 90/2.5Macro)老牌厂商尼康居然一款都没有入选?搞什么搞~~~呵呵德国FOTOMAGAZIN杂志每年都会对当前主要镜头进行评测,除去短评外,以光学质量和机械质量为测评指标,以此为消费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限于篇幅,这里先介绍一下所谓的顶级镜头,其实顶级镜头并非可望而不可求,不少是我们正在使用的。
(两个分数先是光学质量,后是机械结构质量。
满分是10分)没有什么厂牌,得分高低的顺序。
也不按用途,性能排列,懒得制表,大家将就着看吧。
五只满分镜头:1:Canon EF L USM IS 600/4.0 (10/10)2: Canon EF L USM IS 400/2.8 (10/10)3: Minolta AF APO 200/2.8G (10/10)4: Leica APO-Summicron 180/2.0 (10/10)5: Hasselblad FE 60-120/4.8 (10/10)最佳镜头:1: Hasselblad XPan 45/4.0 (9.8/10)2: Hasselblad XPan 90/4.0 (9.8/10)3: Zeiss APO Sonnar 200/2.0 T* (9.8/9.6) 4: Leica Elmarit-R 28/2.8 (9.6/9.8)5: Leica Vario-APO-Elmarit-R70-180/2.8 (9.8/9.8)6: Leica Vario-Elmarit-R80-200/4.0 (9.8/9.8)7: Leica APO-Elmarit-R180/2.8 (9.8/10)8: Leica APO-Telyt-R280/2.8 (9.8/9.8)9: Leica Summilux-R 35/1.4 (9.6/10)10: Minolta AF D 85/1.4G (9.8/9.8)11: Nikkor AF-S IF-ED 17-35/2.8 (9.8/9.8) 12: Nikkor AF-S IF-ED 300/2.8 (9.8/10) 13: Nikkor AF-S IF-ED 300/4.0 (9.6/9.8) 14: Nikkor AF RF ED Asph 14/2.8 (10/9.8)15: Nikkor 105/2.0 DC (9.8/9.6)16: Canon EF L USM 85/1.2 (9.6/9.8) 17: Canon EF L USM 70-200/2.8 (9.8/9.6)18: Zeiss Planar 50/1.4 T* (9.6/10)19: Zeiss Distagon 35/1.4 T* (9.6/10) 20: Zeiss Tele Apo-Tessar300/2.8 T* (10/9.8)21: Pentax SMC-FA 43/1.9 (9.6/9.8)22: Pentax SMC-FA 77/1.8 (9.6/9.8)23: V oigtlaender 25/4.0 (9.8/9.6)24: V oigtlaender 75/2.5 (9.8/9.6)最佳副厂镜头1:Tamron 90/2.8 SP (9.4/9.2)2: Tamron 300/2.8 SP IF-LD (9.4/9.6)3: Tamron 70-210 SP LD (9.0/9.0)4: Tokina AT-X 300/2.8 PRO (9.0/9.0)5: Tokina AT-X 28-70/2.6-2.8 PRO(9.0/9.2) 6: Tokina AT-X AF 80-400/4.5-5.6(9.2/9.0)7: Sigma EX APO MacroHSM 180/3.5 (9.6/9.4)8: Sigma EX APO MacroHSM 105/2.8 (9.0/9.0)9: Sigma EX APO IF 100-400/4.0 (9.4/9.4)10: Sigma EX HSM APO IF 300/2.8 (9.4/9.2)11: Sigma EX DG 20/1.8 (9.4/根据现在市面的报价,把这些镜头给算一算:五只满分镜头:1:Canon EF L USM IS 600/4.0 (10/10)---------¥64719.002: Canon EF L USM IS 400/2.8 (10/10)---------¥57089.003: Minolta AF APO 200/2.8G (10/10)----------¥6530.004: Leica APO-Summicron 180/2.0 (10/10)--------¥28900.005: Hasselblad FE 60-120/4.8 (10/10)----------¥17720.00五个满分镜头共:¥174,958.00最佳镜头:1: Hasselblad XPan 45/4.0 (9.8/10)---------无单独报价,连机身¥11200.002: Hasselblad XPan 90/4.0 (9.8/10) ---------¥3400.003: Zeiss APO Sonnar 200/2.0 T* (9.8/9.6)-------¥49900.004: Leica Elmarit-R 28/2.8 (9.6/9.8)---------¥9500.005: Leica Vario-APO-Elmarit-R 70-180/2.8 (9.8/9.8) --¥26750.006: Leica Vario-Elmarit-R 80-200/4.0 (9.8/9.8)----¥9000.007: Leica APO-Elmarit-R 180/2.8 (9.8/10)-------¥15900.008: Leica APO-Telyt-R 280/2.8 (9.8/9.8)--------¥41480.009: Leica Summilux-R 35/1.4 (9.6/10)---------¥12500.0010: Minolta AF D 85/1.4G (9.8/9.8)----------¥5860.0011: Nikkor AF-S IF-ED 17-35/2.8 (9.8/9.8)------¥10200.0012: Nikkor AF-S IF-ED 300/2.8 (9.8/10)--------¥29120.0013: Nikkor AF-S IF-ED 300/4.0 (9.6/9.8)-------¥7220.0014: Nikkor AF RF ED Asph 14/2.8 (10/9.8)-------¥9510.0015: Nikkor 105/2.0 DC (9.8/9.6)-----------¥5730.0016: Canon EF L USM 85/1.2 (9.6/9.8)---------¥13360.0017: Canon EF L USM 70-200/2.8 (9.8/9.6)-------¥8850.0018: Zeiss Planar 50/1.4 T* (9.6/10)---------¥4800.0019: Zeiss Distagon 35/1.4 T* (9.6/10)--------¥6930.0020: Zeiss Tele Apo-Tessar 300/2.8 T* (10/9.8)----无报价21: Pentax SMC-FA 43/1.9 (9.6/9.8)----------¥3330.0022: Pentax SMC-FA 77/1.8 (9.6/9.8)----------¥5150.0023: Voigtlaender 25/4.0 (9.8/9.6)----------无报价24: Voigtlaender 75/2.5 (9.8/9.6)----------无报价最佳副厂镜头,报价以 nikon 卡口为例。
七剑!值得收藏的七款日系135旁轴相机
《七剑》是香港导演徐克的电影作品,讲述古代七把宝剑和七位侠客的故事,这七把宝剑分别有各自的名字,它们是:莫问、由龙、青干、竞星、日月、天瀑、舍神,这七柄宝剑削铁如泥,精美绝伦,并且各自有着各自的性格与特点,令天下英雄无不为之景仰。
今天借用这个标题,说说1970年代相机生产大国日本曾经制造过的很有代表性的,值得收藏和拥有的七种135机械式旁轴照相机。
七剑序篇在数码时代的今天,拍摄的简单与便捷无疑已经令摄影成了方便的快餐,相机、手机,甚至电脑上的摄像头都可以用来拍照,这些拍摄方式固然体现了这个时代的科技与效率,但却令到很多保守或者说传统的摄影人士唏嘘不已,特别是一部分喜欢手动旁轴相机的爱好者和收藏家,他们仍旧怀念胶片时代构图取景的过程、对焦时的镜头手感、快门释放时的声响。
对他们来说,哪怕等待胶卷和照片冲印的过程都是种小小幸福。
顺应这种怀旧的风潮,2005年德国蔡斯公司重新启用一个已经多年不用的相机品牌ZEISS IKON(蔡斯·伊康)用于重新制造旁轴平视取景135相机,而日本尼康公司2005年限量发售的复刻版旁轴相机尼康SP 以及由确善能制造的Voigtlander (福伦达)BESSA旁轴系列也在全世界范围受到了热烈的追捧。
按照快门类型的不同,135旁轴相机分为可换镜头的幕帘快门类型和不可换镜头的镜间快门类型,现今仍旧在生产和销售的135旁轴相机属于前者的都是名贵机种,例如徕卡M系列、蔡司·伊康、柯尼卡Hexar RF(巧思RF)、福伦达BESSA系列等等,而本文讨论的对象则属于后者,这一系列的七种135手动旁轴取景镜间快门相机可以说得上是日本曾经制造过的该类型相机的颠峰之作。
它们分别是佳能Canonet GIII QL17、柯尼卡AUTO S3、美能达HI-MATIC 7sII、奥林巴斯35SP、奥林巴斯35RC、奥林巴斯35RD、百丽Color 35。
1970年代是旁轴相机的全盛时期,那一时期的德国相机以及日产单反相机价格高昂,属于奢侈品,并非寻常百姓能够拥用,因此绝大多数的家庭消费以及普通摄影爱好者都使用价廉物美的、不可更换镜头的日本产旁轴相机。
无反镜头群大盘点(6)
图文|魔 笛七、Micro 4/3卡口说起奥林巴斯相机,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体积小巧,性能出色,且极具创新精神。
早在1959年,在135胶片价格极为昂贵的年代,奥林巴斯推出了由米谷美久设计的第一款Olympus Pen相机。
这是一台半格旁轴相机,一卷36张的135胶卷用这台相机可以拍摄72张照片。
它价格低廉,同时小巧便携,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当时年轻人、摄影爱好者的追捧。
同样由米谷美久操刀设计的奥林巴斯O M系列单反相机,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相机,至今仍然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相机。
21世纪初,数码相机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得到了蓬勃发展。
不过,受限于当时C C D/C M O S影像传感器的水平,早期的数码单反相机价格贵、像素低、高感差、颜色淡,就跟当初的胶片一样,是制约数码相机发展普及的最大掣肘。
于是,奥林巴斯依样画葫芦,希望复制PEN系列半格胶片相机的成功经验,与柯达公司一起,联合富士、徕卡、松下、三洋、适马等公司,于2002年发布了一种着眼于“数码单反相机系统的未来发展”的新规格——4/3系统。
然而,这一次形势并没有如奥林巴斯预料的那样发展,A P S-C画幅甚至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的发展速度远超预期,2003年8月佳能就推出了第一台机身价格下探到1万元以内的APS-C画幅数码单反相机——EOS 300D。
反倒是4/3系统,发展严重不及预期,柯达公司几年之后便彻底退出了相机市场,除了松下为奥林巴斯供应Live MOS影像传感器之外,4/3系统的其他成员基本是袖手旁观的态度。
奥林巴斯自身的发展同样不达预期。
虽然,4/3系统一直宣传“小巧、紧凑、高性能”,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为了在小尺寸影像传感器上追求宣传的高画质,奥林巴斯机身和镜头的体积越做越大,完全背离了“小巧、紧凑”的初衷。
虽然超声波除尘功能、机身防抖、实时取景等当时很先进的功能都是奥林巴斯首创的,但是在“底大一级压死人”的客观规律面前,4/3系统追求与4倍面积的全画幅相机一样的画质本身就是不现实的。
135相机镜头卡口进化史
135相机镜头卡口进化史1913年,德国中西部一个叫威兹勒的小镇,徕兹公司(Leitz,徕卡的前身)的首席光学技师奥斯卡•巴纳克按人眼的视角设计了24mm×36mm底片画幅的小型相机,这台采用42mm定焦镜头、1/40秒固定快门速度、可以拍摄40张底片的相机是世界上第一台135照相机,也是徕卡的第一部照相机,总共生产了两台,后来人们称之为“原型徕卡”(Ur-Leica),135相机的历史由此展开。
不过,135单反相机的历史则直到20多年后的1935年才拉开帷幕。
那一年,前苏联生产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使用135胶卷的单反相机斯勃特(Sport)。
这种相机影像左右倒置,需要俯视取景,使用非常不便。
1936 年,德国Ihagee的Kine-Exakta单反相机诞生,这台相机在技术上实现了巨大的突破,包括第一次实现了闪光与快门的同步,使用卷片把手上弦和过片等,很多资料都视这台相机为世界上第一部135单反相机。
1949年,东德蔡司发表了Contax S单反相机,它首先采用了五棱镜取景技术,彻底解决了反射式相机取景影像左右倒置的关键性问题,成为相机发展史上第一架名副其实的单反相机。
它基本实现了无视差取景,并持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单反相机产品。
这台相机采用42mm直径的螺丝接口系统(通常称M42口,为标准螺丝接口),从此拉开了M42螺口时代的序幕。
M42螺口单反相机从1949年开始到20世纪70年代末结束共经历了近30年的历史,直到宾得放弃螺口转而改用K型卡口才终止了 M42 的命运(尽管潘太康等采用M42螺口的单反相机直到80年代末仍有生产,且近几年Cosina生产的复古福伦达同样采用M42螺口,但这毕竟已经不是时代的主流)。
在M42螺口盛行期间,康泰时、宾得、潘太康、百佳、雅西卡等厂家总共生产了上百部机身,镜头更是不计其数,至今仍是市场保有量极大的体系。
M42螺口的机身可以接上任何厂家生产的M42螺口镜头,而所有的 M42螺口镜头几乎全部都是全金属设计,做工考究,成像出色。
盘点世界最贵十大相机,买到就是赚到
盘点世界最贵十大相机,买到就是赚到
都说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但是今天小编整理的这些相机比起单反来说可不是一个量级的。
首先是最贵最古老的相机,没有之一。
生产于1893年,Alphonse Giroux制作的银板照相机,而且是商业化生产的相机,同期生产的只有两台。
价值97万美金
0系列的莱卡107是最早的便携式相机之一,产于1923年。
同期生产的只有20台,这台相机目前价值50万美金。
飞思数码后背IQ180,中画幅CCD8000万照片体积超大,价值4万7千美金。
目前已停产,新型号IQ380
利图LEAF AFi10相机,最大特点是提供了内置CCD转向功能,
不需要转动相机就可以进行竖拍。
价值4万3千美金
德国血统的顶级相机,林好夫Linhof Tecgnorama617S做工完美精致的全景相机,适配的镜头只有4款,适合景观建筑拍摄,三代产品价值1万美金。
玛米亚利图WS80,8000万像素中画幅,只能说中画幅界不求性能最好,只求价格最高,价值4万美金。
相机界的奢侈品牌莱卡,之前的0系列相机只能说是古董或者艺术品,不适合正常使用。
莱卡M10系列才是真正拿来用的。
这款莱卡M10ZAGATO限量款采用了设计师的名字命名。
全球限量250台…这数字,售价超过2万美金。
哈苏H6D-100C,拥有1亿像素的中画幅性能巨兽,售价超过3万美金。
哈苏H6D-400C,目前中画幅顶级型号,4亿像素,16位输出文
件体积超过2G,价格也很美丽,超过4万美金。
哈苏H4D-40虽然不是新型号,但是却是法拉利限量款。
全球限量款,售价1.9万美金。
英雄迟暮——永不凋零的传统相机(增补版)
英雄迟暮——永不凋零的传统相机(增补版)英雄迟暮——永不凋零的传统相机(增补版)冷⽉霜剑2019-08-16阅读 309关注有的东西,错过就没有了,按快门如此,收藏亦如此。
引⾔:从1839年世界上诞⽣了第⼀台可携式⽊箱照相机起,⼈们便开始从商业应⽤的⾓度,让相机逐步⾛进⼈类⽣活,并且⼀开始就显⽰出奢侈品的属性。
从相机诞⽣以来,留住美好、锁定时光、记录时代,⽆疑是最理想的⼯具之⼀,以致于⼈们在当今采购⼿机时,已把关注⼿机的成像技术做为重要的参考值。
随着岁⽉流逝,传统相机越来越让位于数码相机。
传统相机是以溴化银化学反应为记录载体的装置,是机械、光学、化学、材料学的完美结合。
英雄虽迟暮,但当你抓起⼀架经典的相机,拨动机械带来的⾦属声⾳,能给你带来的不仅是拥有的满⾜,⽽且能和你对话,带你时空穿越,甚⾄让你听到摄影师脚上⽤⽺肠线缝制的⽪靴在地板上发出的吱吱声。
也许你有⼀台记录过⼀战或⼆战风云的家伙,想闻闻硝烟也是容易的事。
近期想把⼿中逐渐积累起来的这些家伙整理展⽰⼀下,发现要单独介绍⼀款相机,是件⽐较容易的事。
当你试图介绍⼀堆传统相机,如何去分类,是个难题。
——从镜头上分,单眼、双眼是⼀种简单的分法。
似乎镜头可以⽔平移动的全景相机可以归进单眼中去。
——从结构或取景⽅式上分,从最早的针眼开始,⾖腐⼑式、旁轴、单反、双反也是⼀种不错的分法。
——从画幅上分,可以有⼲板(8英⼨×10英⼨等)、湿板、127型(46mm)、120型(61mm)、135型(35mm)、微型(8mm)这⼏类。
其中1920前,127型可是主流喔。
——从便携性分,⼜可分⼤型、中型、便携式、微型,⼤型⼜往往称为座机,但也有把哈苏这类中型相机称为座机的,似乎⼜可合并为⼤中型。
但尼康、佳能单反如此沉重的家伙⼜能称为便携式吗? 不解决这个问题,⽂章写不下去了。
总之,处于个⼈爱好⽽⾮学术研究,可以从⽂章利于铺开的⾓度,⽤以下分类法:⼀、⼤画幅★⼲、湿板⼆、中画幅★★120型、127型三、全画幅★135型(35mm)四、⼩画幅★微型(⼩于35mm)确⽴了这种简单的分类原则后,便有了⾃从得了精神病,⼈从此精神多了的感觉。
宾得135相机及镜头发展史总结
宾德镜头大事记:1952 -1975 罗口M42时代1975 PK口的K系列入市1977 M系列入市1983 A系列入市1987 F系列入市1991 FA系列入市2003 FA-J系列和DFA系列入市2004 DA系列入市一。
罗口M42''太苦玛''时代罗口“太苦玛”镜头有很多批,名字也让人一团雾水,有Takumar,Auto-T akumar,S-M-CT akumar,SMC-T akumar等等。
还是让我们从它的发展史来了解一下“太苦玛”镜头吧。
1952年入市的第一批“太苦玛”罗口头是为ASAHIFLEX像机用的,它不是M42的而是37MM罗口的1957年真正M42口的“太苦玛”上市,是为像机“Asahi Pentax”生产的,仍是58MM/2.4的标头。
1958年随着像机“Asahi Pentax K”推出了“Auto-T akumar”。
镜头PG上第一次带有光圈顶针,实现了用像机控制镜头的光圈收缩。
代表做55/1。
8的斑马标头1960年起出了一种“Super Takumar”镜头,对光圈顶针做了一些改善1971年起Super-Multi-Coated T akumar镜头上市,也叫S-M-CT akumar,多层镀膜的纪元开始了1972年起“SMC T akumar”上市,它和S-M-CTakumar的区别主要在对焦环上(有橡皮在上面),镀膜完全一样。
SMC Takumar很有收藏价值,许多K系列头的光学结构和SMC T akumar完全一样,只是换了卡口罢了。
下图左边就是SMC T akumar55/1。
8。
1975年起,又出了批PK口的Takumar廉价镜头,大部分是由别人代工的,镜头上不带SMC字样。
这种廉价“太苦玛”,成像很差,根本不值得购买和收藏。
有些JS就爱拿这类头来唬人。
大家淘头的时候要注意了。
俺没有PP,请有这类头的DX上PP来给大家看看。
德国Super_DolinaⅡ型、Welta和WITTNAUER三款自动测距高档135相机
相机世界德国Super Dolina Ⅱ型、Welta和WITTNAUER图文|雨晨倩当下,相机收藏已进入到向深度、广度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新、老、名、特相机已成为相机收藏爱好者淘机的主要目标和相机收藏研究的佳品。
除此之外,伴随老相机的收藏,有关老镜头和摄影老物件、特别是老照片的收藏已提上了日程,老相机和老照片的收藏相辅相成,密切相关。
实际上,有关国内老照片的收藏情况过去已有较多的报道。
一些有识之士早已开始了老照片的收藏和系统的研究,而且卓有成效、成绩斐然。
现如今,早期的原版老照片已日益减少、难以淘到而且价格不菲。
但是有关老照片的画册、书刊等的出版物还比较丰富,同样也可以用来收藏、研究和欣赏。
经常翻阅这些画册、出版物可以看到这些老照片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史料价值,而且还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
通过照片的今昔对比,不但可以看到城乡面貌的巨大变化,而且也能看到社会制度和人文景观演变的清晰过程。
因此,老照片的收藏和研究,不仅有助于老相机收藏水平的提高,还能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在一些有关老照片的出版物中,有一本书名为《外国人拍摄的中国影像1844-1949》很值得一看(图1)。
该书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历史老照片资深研究员编写,书中图文并茂系统地介绍了早期的外国摄影师在我国拍摄的老照片的活动过程。
这本书对于研究了解世界照相机的发展历史和这些老照片的历史价值有所帮助。
除此之外,在另一本老照片的丛书中(图2)还谈到了使用柯达公司生产的6英寸沙克梯360°全景相机拍摄的团体照片的经过,并附有一张1米多长的历史老照片。
这本老照片丛书由山东画报社编写,1996年第一次印刷,图文并茂,计划每年出版四至五辑。
这张长卷老照片刊登在老照片的第三辑上,文章名为“展长卷,忆昔年”。
图3为团体合影的老照片(由于纸张和印刷质量不佳,照片不是很清晰,用放大镜观看效果好一些)。
照片的上面写着“北平私立汇文学校全体师生合影”。
这张照片拍摄于1946年5月5日,照片长4.2英尺,宽6英寸,长度有1米多。
德国PRAKTICA F.X3型、mat型和EDIXA FLEX型、
/ 2022.08德国PRAKTICA F.X3型、mat型和EDIXA FLEX型、mat reflex s型四款系列化135单反相机图文|雨晨倩世界照相机的发展,从早期的古董相机时代到经典相机时代。
1970年前后,开始进入到现代相机流行的新时代,其主要的标志是平视旁轴35mm相机逐渐淡出了相机市场,代之而起的是135、120单反相机和彩照热的兴起。
现代135单反相机流行的初期,以全金属、全机械、结构复杂、功能完善、品牌众多、机型众多为主要特征,这些相机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德国、日本、前苏联等国家。
135单反相机成为当时流行的机种,它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图1 宾得135单反相机图2 普拉提弗莱克斯135单反相机现代135单反相机的确立和流行,应该始于1957年日本旭光学公司(宾得公司的前身)首推上市的ASAHI PENTAX(图1)。
该机的主要特点是:全金属全机械制造;五棱镜眼平取景器;布帘快门B、1s~1/1000s;标准的M42螺纹接口;安装有Takumar 55mm F2高素质大口径镜头;有手动M和自动A光圈转换;反光镜可以瞬时复位。
日本宾得公司首创的这台设计先进、功能完善、结实耐用的135单反相机,也就成为世界M42螺口135单反相机具有标志性和结构、功能标准化的基本模式。
此后,宾得公司生产的系列化M42螺口135单反相机深受广大摄影爱好者的欢迎,风行多年、历久不衰,时至今日,M42螺口135单反相机已成为经典135单反相机收藏、研究和使用的热门。
现代化135单反相机标志性和标准化的模式是由宾得公司推出的ASAHI PENTAX M42螺口单反相机所确立,时间是1957年。
追根溯源,这款宾得螺口135单反相机可以认为它是1938年德国KW公司推出的普拉提弗莱克斯135单反相机的延续和一脉相承(图2)。
这台采用腰平取景设计的普拉提弗莱克斯135单反相机,其外观和结构既不同于1936年世界第一款德国依哈格公司的爱克山泰,也与苏联1936年的斯波特135单反相机的外观和结构有本质上的不同,这是一款全新设计的135单反相机。
德国AGFA_SUPER_SOLINETTE、AKARETTE和DeJUR_D-1三款135旁轴相机
德国AGFA SUPER SOLINETTE、AKARETTE和DeJUR D-1三款135旁轴相机图文|雨晨倩在世界照相机的发展中,德国徕卡35mm相机的发明和成功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公认为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
然而,徕卡相机从酝酿到成功上市所经历的漫长时间和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之巨,在相机研制和生产的历史上,大概也是史无前例。
如此小的底片画幅能放制出清晰度很高的大幅高品质照片成为徕卡相机成功的主要原因。
因此,徕卡相机也就成为了135高端相机的象征。
徕卡相机的出现必然也会引起世界各国相机制造商的极大关注,但属于阳春白雪的徕卡相机价格昂贵,是广大摄影爱好者难以承受的。
因此,研制和开发适合广大摄影爱好者使用的质优价廉的普及型135相机便提上了日程。
此时,实力雄厚、主要致力于研制和开发普及型相机和推销感光材料的美国柯达公司看准了135相机的发展前景,在1932年及时地收购了一家位于德国斯图加特、技术力量雄厚但面临破产的纳格尔相机公司,实现了资金与技术的强强联合,共同开发研制普及型135相机。
经过短短的两年时间,美国的柯达公司就向市场推出了一款质优价廉的柯达莱丁娜135相机(图1)。
这台使用方便、结构精密、镜头素质一流的新机型一经上市就受到了广大摄影爱好者的欢迎。
柯达公司也因此设计了135相机使用的标准暗盒和135胶卷的标准长度,为其后135相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普及型的柯达莱丁娜135相机的成功为日后系列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这款著名的品牌相机一直生产到上世纪的六十年代。
系列化的生产时间长达三十多年,成为照相机发展史上为数不多的历史名机之一。
图2为上世纪六十年代柯达莱丁娜的精品高档机型柯达莱丁娜Ⅲc的外观。
这台相机做工之精良、功能之完善,堪称相机中的艺术品,深受相机收藏爱好者的好评和喜爱,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和欣赏效果。
除此之外,历史上普及型135相机曾有过大量的生产,特别是在二战以后,德国涌现出了大批的135相机制造商,生产的135相机品牌、机型很多,数量庞大。
史上最经典的十大老式相机!
史上最经典的⼗⼤⽼式相机!史上最经典的⼗⼤⽼式相机!1. 徕卡M3徕卡M3素以浪漫著称的法国⼈曾经拍摄了⼀个短⽚:⼀位盲⼈被⼈搀扶着⾛在街头,⼀位妙龄少⼥⾛过,他嗅了嗅说:“夏奈尔”;路经⼀辆豪华轿车,车门⼀响,他随⼝说:“奔驰!”路边⼀位摄影者按下了快门,快门清脆⽽柔滑地⼀响,他不假思索地说:“徕卡!” 徕卡?对,就是徕卡,相机中的劳斯莱斯!⼀个曾经与奔驰、万宝龙并称为德国⼯艺三⼤代表的品牌,⼀个代表男性沉稳、历练、勇⽓以及兢兢业业、⼀丝不苟等诸多品⾏的品牌。
徕卡拥有令⼈艳羡的贵族般传统:⽬前最流⾏的135相机最初就出⾃徕卡的门下,这⼤⼤改变了摄影的⽣态环境,摄影记者们终于扔下了笨重的⼤画幅相机,拿起徕卡奔赴⽕线。
上世纪30年代之后,国际环境⽇趋恶化,先后爆发了中国“九⼀⼋事变”以及西班⽛内战,这成就了以罗伯特·卡帕为代表的战地摄影记者以及以坚固耐⽤、成像质量优异、便于维护的徕卡相机。
当时很多美国部队随军摄影师都配发了徕卡相机,著名的巴顿将军就是徕卡⽤户中的⼀员。
根据美军规定,遇到紧急情况(如即将被俘)时必须破坏随⾝的装备,相机也在其列,⼀般情况下美军⼠兵往往⽤锤⼦或枪柄砸毁相机,不过这对徕卡相机来说却并不实⽤,使⽤徕卡的随军记者往往需要将⼿榴弹绑在相机上才能炸毁徕卡相机。
M3就是在这样的传统中诞⽣于1954年——当时欧洲刚刚⾛出了战争后的萧条。
徕卡将积累的全部技术储备都⽤在了这台相机之上,相机采⽤了坚固的黄铜制作机⾝,各项技术指标都⾸屈⼀指,他不仅确⽴了徕卡M系列相机的地位,也奠定了战后测距式相机(俗称旁轴相机)时代的基本格局,从1954年投产到1966年停产期间,累计产量超过20万台。
徕卡M3推出以来,不仅在摄影界,甚⾄在政治界、演艺界等各个圈⼦⾥,都是⾝份、地位、品位的象征,⼀些⽤户对⿊⾊相机边缘磨出的黄铜⾊情有独衷,⽽另外⼀些⽤户则对徕卡M3特有的快门声⽆法释怀,摄影界的摄影⼤师们更是将徕卡M3视为掌上明珠。
富士卡AZ-1和佳能EF两款机械电子混合型135单反相机兼谈佳能可调焦微
相机世界/2019.08富士卡AZ-1和佳能EF两款机械电子混合型135单反相机兼谈佳能可调焦微距増距镜g图文i雨晨倩在相机收藏中,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和双镜头反光照相机是相机收藏爱好者喜欢收藏的两个机种。
反光型照相机的结构比较复杂,它的最大优点是取景直观,对焦准确,有利于提高拍摄的成功率。
因此,也是职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最喜欢使用的机型之一。
反光型照相机的生产历史悠久。
早在100多年前,美国的柯达公司和福尔摩•施沃茵公司就推出了结构比较复杂、安装有布帘快门的大画幅单镜头反光照相机,这就是著名的格拉弗莱克斯系列专业单反相机。
由于该机型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因此生产时间长达几十年之久,成为早期有特色的单反相机典范之一。
进入上世纪的三十年代,由于感光材料的质量不断提高,胶片、胶卷的颗粒越来越细和感光度的提高、底片的放大技术已非常成熟。
因此,使中、小画幅的照相机开始成为摄影的主流机种和发展方向。
1935年,前苏联的G.O.M.Z.相机厂首先推出了使用135胶卷的SPORT(运动牌)单镜头反光照相机,该机被公认为是世界上35mm单反相机的始祖。
然而,这款相机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35mm单反相机,真正意义的35mm现代单反相机是前东德(民主德国)的蔡司公司于1949年发明的安装有五棱镜取景器的康太克斯S型,该机在取景器内看到的影像与实拍的影像完全一样。
虽然德国是最早发明现代35mm单反相机的国家,但是其发展速度缓慢。
直到大约20年后,随着世界彩照业的兴起,曰本的一些相机公司看准了商机,纷纷研制和开发现代版的35mm单反相机并以质优价廉的销售策略,不断地向市场推出各种机型和接口的35mm单反相机,并获得成功。
因此,从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开始,开启了日本现代相机工业崛起的黄金时代。
曰本的宾得相机公司首先向市场推出的M42螺口35mm单反相机,以质优价廉、结实、耐用、功能完善、镜头素质一流、配套镜头和各种摄影附件齐全的优势,一经上市,就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好评,也为日本的35mm单反相机的大众化和走向世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高级古典精华_柯达雷丁娜_Kodak_Retina_IIIS_德国旁轴相机
高级古典精华柯达雷丁娜Kodak Retina IIIS 德国旁轴相机30年代柯达Kodak在斯图加特买下Nagels相机厂并开始在德国生产其最著名的Retina、Vollenda高档机系列。
50年代中后期,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希望相机能够提供可更换的镜头。
虽然Retina后期的几个型号也提供了可更换镜头,但实现的非常勉强。
Kodak也推出了基于Retina IIIC机身的非折叠式型号Retina IIIS,将可更换镜头的范围扩展到从28mm到200mm,从而使IIIS得到了28mm、35mm、50mm、85mm、135mm、200mm等各焦段完整的镜头系列,而且有施耐德和罗敦斯多克两大高档系列镜头其中F 1.9/ 50mm镜头更是收藏、使用的极品。
IIIS有很多优秀的设计,取景框内有35mm、50mm、85mm、135mm线框,可根据所装镜头自动切换亮框。
这在当时是最先进的设计。
最为国外爱好者推崇的,是它可以和Retina甚至福伦达单反通用部分镜头,这是同时代其他高档机型从未有过的特色。
与同受追捧的Retina IIIC相比,RetinaIIIS的产量仅为45000台。
柯达Kodak是美国的牌子,但这部相机上却清清楚楚的写着”Made in Germany”。
这是怎么回事?关于Retina和Kodak之间的关系要从Retina之父,德国人August Nagel博士说起。
他最早在位于Stuttgart的Contessa-Nettel从事相机的设计和制造(这个厂于1926年与另外几个厂一起合并成为相机界的巨人Zeiss Ikon),后来他创办了自己的Nagel Camerwerks,地点仍然设在Stuttgart。
1931年,Kodak买下了Nagel Camerwerks,改名为Kodak A.G.,但仍然由August Nagel博士负责管理。
Retina就是从这里诞生的。
当时35mm相机问世还不久,主要的生产厂家是两大巨头徕卡Leica和蔡司Zeiss。
美能达唯一顶级135单反X-1,生不逢时因为太先进
美能达唯⼀顶级135单反X-1,⽣不逢时因为太先进内容主要原创,配图来⾃群友和⽹络,所有⽔印保留最下⽅为微信⾃带⼴告,⽀持请点击(本号可获微量收⼊)X什么是顶级135单反?同时代最坚固耐⽤的机⾝,最全的配件和操作能⼒,最强的整合功能,能够满⾜记者,摄影师捕捉任何场⾯的需求。
正如过去所说,顶级135单反⼀开始没有什么现成的标准,是经过了10多年的发展之后逐渐有了耐⽤,拓展性强等等特征。
甚⾄可以说,在⼿动时代,尼康是顶级135单反的标准制定者都不过分,佳能之后推出的F1相机很⼤程度上延续了尼康F系列的概念。
要制造这种要求的单反绝⾮易事,整个60年代在专业135领域都是尼康⼤F的时代,在这10年内,新闻记者逐渐从乱七⼋糟的什么相机都有转为135单反,当然,这也与这段时间内胶卷技术的突破有关。
1970年的夏天,佳能推出了著名的F-1相机,这台相机在技术指标上全⾯看齐尼康F系列单反,虽然相机本⾝是机械驱动,但是添加了机⾝内的TTL测光系统,这项技术经过60年代的发酵已经相当成熟。
佳能F-1给业界带来很⼤的冲击,也⼤⼤提升了佳能在单反界的地位,1971年,尼康推出了F2相机。
F2相机是在⼤F相机理念上的延续,和佳能F1不同,尼康F2仍然是全机械机,测光功能依然集成在测光顶上。
F2的出现给尼康⽤户很⼤的⿎舞,也带来了超过⼤F的更好的操作性能。
⽽2年之后,美能达推出了当时看来,技术指标令⼈震惊的X-1相机。
X-1相机是美能达在1973年推出的,在⽇本叫X-1,在美国叫XK,在欧洲叫XM,都是⼀台相机,这是美能达公司唯⼀⼀台顶级级别的135单反,就好像宾得在10年后推出的LX⼀样。
但是,和宾得LX不同的是,LX的技术指标和同时代的尼康F3,佳能新F1差不了太多,都属于⼀种规格的相机。
但是,美能达X-1的技术指标明显超过了尼康F2和佳能F1,是⼀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顶级135单反相机,甚⾄可以说从技术层代来看,它都是接近F3时代的相机。
福伦达Prominent(至尊)系列相机资料简介
福伦达Prominent(至尊)系列相机资料简介135旁轴机里面,二战结束后福伦达陆续开发了Prominent、Vitessa、Vito II、Vito III 等比较经典的相机。
但我还是最喜欢可换镜头的福伦达Prominent(至尊)系列和Vitessa(维梯萨——俗称天线机,分为不可更换镜头的Vitessa L、N系列和可以更换镜头的T系列等)。
其中尤其喜欢有“至尊”之称的Prominent旁轴系列相机。
该系列相机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但秉承了BESSA II相机以来的经典作风和风格,其做工极其精湛、工艺非常考究,而其摄影镜头也是异彩纷呈、各有千秋,受到“福记”收藏者的追捧,属于“福记”收藏“必选科目”。
从网上搜索,虽然有无忌蓝精灵的《远逝的辉煌――Voigtlander经典机型回顾》和照文三的《福伦达至尊Prominent再起新帖》,但比较详细、系统介绍Prominent系列相机的文章并不多。
而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福伦达经典》只是将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没有对整个系列进行比较详细、系统的介绍。
通过这些年接触Prominent相机,逐步对其前后生产的整个系统有了一定了解。
现结合《福伦达经典》的有关介绍和在网上搜罗的有关资料和照片,对该系列进行一下整理,以便大家对该系列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Prominent相机生产年代:195035mm带测距器相机,可互换镜头,1950年首次在PHOTOKINA 亮相。
无附件插座。
罕见的第一款机型配置镜后Compur-Rapid快门;速度为B门,1-1/400秒。
带Ultron f2/50mm镜头。
(未找到相关图片)Prominent相机生产年代:195135mm带测距器相机,可互换镜头。
无附件插座。
配置Synchro-Compur快门;速度为B门,1-1/500秒。
带Ultron f2/50mm镜头。
前述两款不带附件插座型的机型要用一个专用插座附件卡在机顶才能使用专用取景器、闪光灯、测光表等附件。
pcb的菲林作用
pcb的菲林作用菲林就跟模具一样,而PCB就是材料。
做PCB的时候,需要把没用的铜箔蚀刻掉。
菲林就是在这里起了作用,首先,把菲林晒到网板上。
有一种油墨(和画画的油墨差不多)它具有防腐蚀的,把这种油墨倒到网板上。
在印到PCB材料(整片材料)就出现像图一样的形状。
再放入蚀刻,出来以后就是PCB板了。
扩展资料:菲林的类型可以用形式或大小计算,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135mm卷装菲林,IX 240 APS菲林,120卷装菲林及单张的片装菲林。
1、135菲林135菲林是目前最流行的菲林形式,广泛地用于小型的35mm相机,包括轻便相机以及SLR相机。
这种菲林原本是为电影摄影机而发明的,因此,可以说是一种历史十分悠久的菲林形式。
1913年Leica相机的发明者Oscar Barnack把这一种电影用的35mm菲林用于他自制的一部雏型Leica相机上,其后大受欢迎,使35mm菲林成为历史上最流行的片幅。
由于135菲林的成功,模仿135mm菲林的略比135细小的126及微型的110,但两者均已淘汰,而135菲林却仍是菲林的主流。
135菲林规格为36mm*24mm。
2、IX 240 菲林这是由Kodak与Fuji、Nikon、Canon、Minolta等共同开发的一种新的菲林形式,于1997年才推出市场可以说是菲林制成的新贵,它的特点是把信息交换功能(IX)加入传统的菲林之上,使一卷菲林同时有三种大小不同的格式。
此外,菲林未拍完也可以抽出,稍后才再放入相机再拍摄。
优点是比135方便,但片幅较135略细,而且APS冲晒较135贵。
3、120卷装菲林120菲林是一种卷在胶轴上的卷装菲林,并有一层面纸背保护菲林,可以在装片和卸片时提供防止走光的保护。
120菲林用于中型片幅的相机,如Pentax、Rollei、Hasselblad、Fuji,Bronica、Contax 645或Mamiya等中幅相机。
4、单张菲林单张菲林是指单独一张的菲林,英文叫作Sheet film,用于大片幅的专业景式相机(View camera)。
135相机标准镜头
135相机标准镜头135相机标准镜头是指适用于135格式相机的标准镜头,它是摄影爱好者们常用的镜头之一。
标准镜头的焦距通常在35mm至50mm之间,是最接近人眼视角的镜头,因此被称为“标准”镜头。
在摄影领域,标准镜头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适合拍摄人像、风景等静态场景,还可以用于拍摄街拍、纪实等题材。
本文将介绍135相机标准镜头的特点、使用技巧以及选购建议。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135相机标准镜头的特点。
标准镜头的焦段设计得非常贴合人眼视角,因此拍摄出的画面具有自然、真实的感觉。
此外,标准镜头通常具有较大的光圈,能够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拍摄清晰的照片,也能实现浅景深的效果,使主体更加突出。
在拍摄人像时,标准镜头的变形较小,能够更好地呈现人物的五官和形态,因此备受摄影师的青睐。
其次,我们来谈谈使用135相机标准镜头的一些技巧。
首先,要注意光圈的选择。
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较大的光圈,以实现背景虚化的效果;而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可以适当提高ISO感光度,或使用较小的光圈来保证画面的清晰度。
其次,要注意对焦点的选择。
在拍摄人像时,可以将焦点放在人物的眼睛上,以突出眼睛的神采;在拍摄风景时,可以选择景深合适的焦点,使整个画面清晰明了。
此外,还要注意构图和角度的选择,通过不同的构图和角度来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最后,我们来谈谈如何选购适合自己的135相机标准镜头。
首先,要考虑自己的拍摄需求。
如果是拍摄人像为主,可以选择焦距较长的标准镜头,如50mm;如果是拍摄风景为主,可以选择焦距较短的标准镜头,如35mm。
其次,要考虑镜头的光圈和成像质量。
光圈越大,镜头的透光能力越强,适用于光线较暗的场景;而成像质量则关系到照片的清晰度和色彩还原度,因此也是选购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最后,还要考虑镜头的重量和体积。
如果需要长时间携带镜头进行拍摄,可以选择重量较轻、体积较小的镜头,以提高携带的便利性。
总的来说,135相机标准镜头是摄影爱好者们常用的镜头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昂贵的几款135mm传统相机经典中的经典徕卡M7钛金纪念版M7+M 50mm f/1.4 ASPH(50年纪念版)内地售价:¥168000.0 (实际15万人民币左右)全球限量500套的纪念机。
机身及镜头均以纯钛材料。
LEICA M系列50周年纪念版套装相机。
自1954年至今,Leica M系已誕生半個世紀,由LEICA M3演變到M7,Leica M系被視為相機界的經典。
其完美的人體工程學設計、精密準確的連動測距結構及表現超乎理想的光學鏡頭,使Leica M系多年來成為專業攝影師最理想的拍攝工具。
對於一眾Leica相機的收藏家,Leica M系相機的精工細琢亦是他們眼中的藝術品。
因此,為了慶祝Leica M系相機推出50周年,LEICA特別將M7這台集合了傳統與科技的結精以全新的面貌展現一眾攝影師的眼前──LEICA M7 TITANIUM。
(box) 鈦Titanium 原子序:22 代號:Ti 原子重量:47.867 熔點:1660℃沸點:3287℃LEICA M7獨特的地方在於其功能上的大躍進,與M6 TTL相比,LEICA M7的改良包括了主電源開關、新式電子快門、1/1000秒高速快門同步、自動感應DX代碼、AE自動曝光程序、第二簾同步閃燈、強化觀景窗顯示,及曝光補償等功能。
糅合了傳統與現代的精粹,將攝影帶到另一層次。
LEICA M7 TITANIUM的機身採用鈦金屬鑄造,其堅硬程度與鐵無異,但重量較鐵製機身減省了45%。
擁有極強耐用性及防腐能力,穩定性較鋁金屬高出兩倍。
為配合光滑的鈦金屬機身,LEICA M7 TITANIUM選用了上佳的黑色皮革包裹相機,在加添質感的同時亦令相機更為高雅時尚。
配合LEICA M7 TITANIUM的誕生,重新設計的LEICA SUMMILUX-M 50mm f/1.4 ASPH亦隨相機推出市場。
新鏡頭採用了浮動組件設計(floating element),後組的鏡片能因應情況作出調整,令影像有高質素的表現。
为纪念徕卡M系列50周年纪念,徕卡发布徕卡M系列50周年纪念机「50 Jahre M-System」纯钛纪念机。
目前还有一机一镜的组合,包括了純鈦M7機身與Summilux-M 1.4/50mmASPH 鈦版鏡頭,全球限量500組。
以上的機身與鏡頭都是採用純鈦為機身與鏡筒材料。
根據徠卡官方資料,在限量生產的徠卡紀念機方面,M7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因為:1. M7雖然是傳統機械式的相機,然而與前代不同的地方,在於20%的部分是電子式的裝置。
也許您會問:「這樣有什麼必要購買這款來收藏?電子式的相機比比皆是!」然而更是因為這樣,徠卡不會經常發行這種相機紀念版!這次適逢50週年,下次至少10年、甚至要50年後才有下一版紀念機呢!2. 以往的紀念機,紀念的是機器背後的歷史和故事。
例如LHSA紀念版,紀念的是LHSA協會;Hermes Limited Edition則紀念徠卡與愛瑪仕的合作。
然而此款「鈦版50週年紀念機」則是本身就深具意義。
首先,這紀念著Leica M7 50歲的生日,一款50年來沒有生產過限量機種的機器,首次發行限量紀念版。
其次,這款機器主要零件全部使用稀有金屬「鈦」來製造,這本身就深具意義!以鈦來當作相機材質,可以說空前,相信也會絕後!所以您有可能購買到一款真正再也買不到的超稀有紀念機種!3. 有人問:花近50萬(台币)買一台相機,不如花100萬買台車實在!然而,100萬能買到多好的車呢?車子還有維護、保養費用,3年後折價可能剩下不到20萬。
然而花42萬買一台「50週年鈦版紀念機」,只要放在濕度適宜的環境下保存,平時拿出來拍照、使用,不但不會減損她的價值,更可以確保她的機件都能得到充分的潤滑,讓相機常保如新。
「Leica 鈦版50週年紀念機」,不但不會折舊,依以往的經驗,更可能在幾年後狂飆增值。
德国徠卡与法国爱玛仕共创经典奇机传统相机的翘楚Leica 与知名法国皮件界巨星Hermes 一起合作将会碰出什么样的火花!答案就是一部独一无二的创世经典LEICA MP Edition Hermes 限量版。
全球仅有500套,售价达到33万台币(约8万人民币)。
这款拥有徠卡独一无二光学玻璃镜头的Summicron-M1:2/35mm ASPH.及金属机体的徠卡MP爱玛仕限量版,成功将银色的徠卡MP机身皮革结合了爱玛仕最上等的Barenia小牛皮皮革,延续了徠卡一贯的精緻质感及Hermes杰出的皮革触感。
这部位于金字塔顶尖,如钻石一般贵重的相机,采用了全球唯一稀有之天然莹石製成的光学玻璃镜头,即使放在显微镜下也看不到任何最纤细的裂痕或气泡。
机身为铸造成型,能承受极大的压力,完全稳固耐用,不过相信这部收藏价值大于实用的MP 限量版,只怕没有人捨得让它吹风雨淋吧!机身覆盖由法国爱马仕在全球市场上所能取得最精緻柔软的皮革,特别是这些皮料必须符合下列标准:*环境与品质方面,动物必须合法饲养,食物与饮水,必须具有最高标准。
*动物年龄.年幼的动物以取得最柔软之皮革。
*揉皮与染色过程在法国本地进行,藉由专属工匠製作出一流的美丽皮革。
*坚持手工製作、展现欧洲精緻工艺仅仅是覆盖机身的皮革就如此考究,当然身为主角的徠卡专业光学镜头,更是要精敲细打才行。
除采用天然珍贵原料外,MP 限量版的镜头製作完全在恆温环境控制中进行,每小时降温一度,经52週的漫长冷却,让玻璃毫无瑕疵;金属的机体,倘要经歷零下25C-+60C 的严格温差测试及其他重重检测,使任何误差几乎不存在,再经过徠卡技师縝密组装完成的相机,才成为这部徠卡限量版。
最后这部限量版相机还附上了製造工厂的编号、工匠姓名、以及出厂年代,百分之百鑑定了其稀有的身价。
来台讲解的德国Leica 亚洲销售经理Enrico Domhardt 特别强调爱马仕皮件的独特性及追求完美的细心与执著,尤其爱马仕近年成为入主Leica 的股东之一,不仅积极展现双方合作顶级商品的企图心,也进一步塑造出不一样的收藏需求,成为千禧年以来最值得投资收藏的摄影套组。
细看整套MP 限量版,不男发现爱玛仕以独有皮件製造技术所特别为MP 打造的皮套,在顶端与底部皆以浮雕手工缝合装饰,相机背带也是Hermes为此系列产品特别製造,背带中间浮印著代表追求完美与高品质象徵的「Hermes Paris Made In France」字样。
一个衬有纯丝内衬的包装盒与原厂保证卡,更加显示徠卡与Hermes致力缔造完美产品的用心。
再看MP 相机,『MP』的原意是德文Meβsucher Perfekt (完美的测距式相机) 这两个字组合而成,由MF的命名方式可以知道这台全新的徠卡观景测距式相机是为了迴应许多摄影家们的期待所生产的相机。
相对于徠卡M7以电子控制快门并且有光圈先决功能;徠卡MF的机械运作方式则和电池没有关係,电池的电力仅提供给测光錶。
快门速度与光圈的作完全依赖摄影家镶巧的双手设定,与电子结构没有任何的关联。
在日系电子相机引领风骚的今日,这样纯机械式相机相当罕见。
MP独特简洁的相机线条,同时延续M型寂静快门优势,没有电子相机令人厌恶的嗶嗶声、没有全自动化功能带来的一致性,MP 纯机械的结构,精细的工艺设计,足以达到世界上最优秀摄影家的完美要求,并给予摄影者完全发挥的空间,传神而真实传达每一影像意念。
MP 所有的操作组件完全由金属製作,可以垃起的捲片桿有细緻的刻纹并且对撞击有一定的防护能力。
虽然有许多摄影家非常喜爱徠卡的红色商标,但为了避免拍摄时不必要的干扰,都会含蓄的将商标部份贴起来,所以在徠卡MP相机上也将这个商标移除。
徠卡MP爱玛仕限量版产品资料:Leica MP 0.72 银色机身:*使用Hermes的小牛皮作为机身的贴皮材料,在皮料的上方与下方都有缝线。
*机顶有001/500到500/500的限量版机身编号。
*银色合金材质的机身盖。
*爱玛仕以"Barenia"小牛皮所精心製作的相机背带,有四个定位孔。
*亮棕色的绒质布套,可以放入一台装有镜头的机身。
Summicron-M 1:2/35mmASPH.银色版*银色合金材质的镜头前后盖。
*银色合金材质的对焦环推桿。
*001/500到500/500的限量版机身编号。
*银色合金材质的遮光罩*亮棕色的绒质布套,可以单独放入一支镜头。
包装:*贴布的锦盒包装,里面衬有米色的纯丝丝绒。
*精装本的原文使用手册。
*徠卡原厂总裁的签名卡。
*五年的产品保固证书。
徠卡MP爱玛仕限量版(LEICA MP Hermes Edition)徕卡M系列50周年纯粹机械压轴纪念机1956年徕卡原版MP全球仅限量推出449台,为纪念徕卡M系列50周年,徕卡特别推出1956年MP复刻版纪念机,全球限量500台。
机身概念同于1956年原版的Leica MP镜头外型同于1954年初版的Summicron古典的机械血统1.坚持100%纯粹机械,徕卡原厂复刻1956年原版的Leica MP 骨架(1956年原版MP限量生产449台),内装重新制模Light Box (光箱),完全采用机械零件高规格之精密调校,具备较高精密度、较佳材质零件,与更细腻的组装品质。
2.镜头外型同于1954年第一版的Summicron,为徕卡首次发行黑色外观之原版Summicron镜头,复古外观兼具更好镀膜与光学技术,经典与时尚的完美结合。
3.每台相机皆经过特殊调音,不论快门或卷片,保留徕卡独有复古而清脆”机械的声音”,拍照就像演奏,沉浸在机械与古典的交响乐中。
4.机身覆皮采用与M3相同之粗荔枝纹,更显古典韵味。
5.100%纯粹机械式相机,没有电子测光表,机身也找不到任何电子装置,完全摆脱电子讯号对观景窗的干扰,还原最初摄影的感动。
6.全球限量生产500台。
零售价台币219,000(约5万人民币)。
复古惊艳除了外型之外,MP Classic Edition 之功能也处处可见复古风,令人惊艳的古典巧思,如:完全复古的快门转盘,具备凹槽设计,可于机顶热靴插入早期的徕卡机顶式测光表,与机身快门转盘连动运作。
金属材质之「ISO备注栏」,可效法从前摄影师们,随手以铅笔注明拍摄日期、内容及ISO值,并可使用橡皮擦修正。
除此之外,更为此款纪念机镜头,特别制作了金属材质、复古造型遮光罩,为复古质感再添风华。
机械忠实于创作为什幺会制造一个没有测光表的相机?答案是帮助摄影者重温最初、最单纯的摄影乐趣,自己决定光圈与快门的组合方式,创作不受电子讯号的干扰,一切回到原点,让「机械」忠实表达创作者的原意。
您可以根据多年拍照的经验,重回摄影的原点,使用目测的方式决定光圈与快门的组合;或只须轻松将快门速度设定在与底片感光度接近的数值,如ISO100时快门速度设在125,只要记得"当太阳微笑时(晴天有云) , 光圈开8"的原则去做增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