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心肌梗死的护理目标
心肌梗死的护理目标
一、概述
对于护理心肌梗塞时,应重点收集有关病人疼痛的情况,包括疼痛的部位、性质、剧烈程度、持续时间,以及是否出现恶心、呕吐、心衰、休克等表现。
急性心肌梗死疼痛剧烈,使病人难以忍受,往往产生濒死感,使病人处于恐惧之中。
此外,看到医护人员紧张的抢救工作以及身处陌生的、充满仪器设备的冠心病监护病房也易使病人由此产生不安、担心、焦虑等情绪反应,要及时给予护理。
二、步骤/方法:
1、第一要卧床休息:发病后1~3天内应绝对卧床休息,自理活动如洗漱、进食、排便、翻身等应协助完成。
向病人说明绝对卧床休息目的是减少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脏负荷,随病情好转可逐渐减少。
2、第二要疼痛护理:疼痛使患者烦躁不安,可加重心脏负担,
易引起并发症发生,需要尽快止痛,遵医嘱给予吗啡或哌替啶皮下或肌肉注射,可同时使用硝酸甘油持续静脉滴注或口服硝酸异山梨醇酯。
并随时询问病人疼痛变化。
3、第三要保持病人的情绪稳定:病人心前区疼痛剧烈时,保证
有一名家属或护士陪伴在病人身边,便于询问疼痛变化情况及安慰病人,向病人说明应用多种治疗措施,疼痛会逐渐缓解。
三、注意事项:
最后提醒一点,要注意心肌梗塞病人的排便问题。
如果病人在排
便时用力过度,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导致心脏骤停的现象,所以排便时不能用力过度!。
心梗病人的护理要点
心梗病人的护理要点
心梗,即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疾病。
对心梗病人的护理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护理要点:
1. 监测病情,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
2. 休息,心梗病人需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和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
3. 药物治疗,按照医嘱规范使用药物,如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药、硝酸甘油等,以及控制血压、血脂等药物,严禁自行更改用药剂量。
4. 心理护理,给予心理支持,帮助病人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恢复。
5. 饮食护理,控制膳食,避免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过饱和过饥。
6.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复查,包括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7. 安全防护,保持环境安静,避免烟尘、化学气体等刺激物,
防止交叉感染。
以上是心梗病人护理的一些要点,护理工作需要全面细致,确
保病人得到最佳的护理和治疗。
同时,也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做好病情观察和护理工作。
心肌梗塞护理查房
查房要点
查房要点
观察病情:注意患者的呼吸、 心率、血压等指标,观察患者 的疼痛、血压波动等情况。
咨询反馈:了解患者对治疗的 反馈和病情变化情况,并及时 记录和反馈给医生和家属。
查房要点
记录评估:对患者的病情、治疗和护理 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和评估,为医生和 家属提供科学的依据。
护理技巧
护理技巧
保持稳定:合理控制外界环境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紧张和 过度疲劳。
康复建议
定期复查:针对患者病情的变化,定期 进行健康评估、血压检测、胆固醇检测 等复查工作。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心肌梗塞护理 查房
目录 什么是心肌梗塞 护理常规 查房要点 护理技巧 康复建议
什么是心肌梗 塞
什么是心肌梗塞
简介:心肌梗塞是一种严重的 心血管疾病,常见症状为胸痛 、咳嗽、呕吐等。
病因:主要是冠状动脉阻塞引 起的心肌缺血导致。
什么是心肌梗塞
预防措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 限酒,规律锻炼,控制高血压、高血脂 、糖尿病等。
防止并发症:如控制水钠摄入 、预防肺部感染、避免下肢深 静脉血栓等。
给予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病 情和医嘱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如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等。
护理技巧
疼痛管理:掌握有效的缓解疼痛的方法 ,如使用镇痛剂及时缓解患者的疼痛。
康复建议
康复建议
运动康复:根据患者的病情, 制定适合患者的运动康复方案志:提高患者信心和勇 气,让患者放心接受治疗。 休息恢复:心肌梗塞的患者需 要适当的休息和安全的恢复期 ,避免过于劳累或剧烈活动。
护理常规
科学饮食:遵循低盐、低脂、低胆固醇 的饮食原则,控制摄入量和饮食习惯, 注意补充营养素。
心理疏导:对患者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 ,帮助患者缓解不安和紧张情绪,建立 积极乐观的心态。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护理查房
四、护理问题、诊断与措施
1、焦虑恐惧:与害怕,担心治疗效果,环境改变有关。 护理措施:①向病人做好入院宣教,介绍病室环境及主治医生与责任护士,使其消除陌生感。②经常与 病人进行交流,了解病人恐惧的原因,鼓励其表达心中感受,并有针对性的采取疏导措施,给予安慰与支持。 ③进行各项操作前,向病人解释清楚,做特殊检查时,由护士或亲属陪同。④指导病人缓慢呼吸,听音乐等, 使全身肌肉放松。 2、有心肌梗塞的危险:与活动量有关。 护理措施:①向病人讲解本病与休息、活动相互关系,嘱病人卧床休息,减少活动。②向病人讲解保持 大便通畅的重要性,勿用力排便,并指导其保持大便通畅的方法,如多饮水,多食用粗纤维食物、水果蔬菜等 ,必要时给予缓泻剂。③加强巡视,随时了解病人的需要,帮助其解决问题让其得到充分休息。
护理措施:①向病人讲解本病病因及注意事项,禁忌症。②出院病人给予心理卫生指导,乘坐交通工具 指导,病人营养摄入指导,定期复查的指导。
谢谢聆听!
4月份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查房
急诊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魏鸿祥
一、概念
急性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 肌梗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 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 可并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
二、表现
1、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少 数患者无疼痛表现。 2、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 3、全身症状。 4、胃肠道症状。 5、心律失常。 6、心力衰竭。 7、低血压、休克。
三、患者基本信息
苏高桥、男、74岁、住院号:1716160 ,因反复胸痛、心累、气促6年,加重伴 咳嗽、咯痰3天,前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冠心病”收治入院。入院时神志清楚,精神 差,慢性病容,口唇轻度发绀,感心累、气促、心悸、胸闷、胸痛、偶有双下肢水肿 ,本次加重伴咳嗽、咯痰,阵发性胸痛,无发热,黑朦,晕厥等。 入院时查体示:T:36.3℃,P:46次/分,R:20次/分,BP:142/90mmHg。 辅助检查:急诊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交界性逸博心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R抬 高0.10mv,ST-T改变。随机指血糖6.7mmol/L。血常规:WBC:6.35*10^9/1 ,N 75.7%,RBC、HGB及PLT正常,肾功:Cr 185umol/L,BUN 10.51mmol/L,UA618umol/L ^ ,血脂:TG 2.99mmol/L,TCHO 6.34mmol/L ,LDL-C 3.71mmol/L,脑钠肽 4445.1pg/ml,肌钙蛋白 0.49ng/ml,CK-MD及 肌红蛋白正常,肝功、电解质、甲功、血凝常规、心肌酶谱均正常。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最高达220/?mmHg间断服用降压药<具体不详 >,未正规监测血压),冠心病病史6年。 5年前患“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塞”于我院转内江一院行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具体 情况不详),院外间断服药治疗,未正规随访。 过敏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急性心肌梗塞护理措施
急性心肌梗塞护理措施心肌梗塞是很可怕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病几率较高,很多的患者都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尤其是一些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一定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疾病,避免病情的恶化,给自己生命造成威胁。
那么急性心肌梗塞护理措施有哪些?急性心肌梗塞护理措施有哪些?1、生活护理。
患者发病后2周,应绝对卧床休息。
患者的翻身、洗漱、饮食、大小便等,均由护士协助,并作肢体被动运动,以防血栓形成。
2周后,指导在床上活动,动作要缓慢,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3周后,可离床站立和室内缓步走动,病重或有并发症者,需延长卧床时间。
2、心理护理。
详细了解和掌握患者心理状态,耐心做好解释及安慰工作,使之解除思想顾虑及精神紧张,密切配合治疗。
3、饮食的护理。
给予低脂肪易消化的清淡饮食,限制含有大量胆固醇的食品,如鸡蛋、肥肉等,防止胆固醇升高。
为避免加重心脏负担,不宜过饱,应少食多餐。
急性心肌梗塞如何预防?1、禁止搬过重的物品对于有发生心肌梗塞危险性的人群,应禁止搬抬重物。
搬抬重物时必然要弯腰屏气。
2、精神放松,愉快生活,保持心境平和,对任何事物要能泰然处之,加强个人修养,正确对待生活、工作中的矛盾。
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但应避免竞争激烈的比赛,即使比赛也应以锻炼身体,增加乐趣为目的,不以输赢论高低。
3、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洗澡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水温太高可使皮肤血管明显扩张,大量血流向体表,可能造成心、脑缺血。
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冠心病较严重的病人应在他人帮助下进行洗澡。
如果发现患者出现了急性心肌梗塞的情况,一定要及时的送患者去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要注意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
以上就是关于急性心肌梗塞护理措施介绍,患者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多休息,选择清淡的食物,保持心情的愉悦。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护理诊断
THANKS.
活动与休息
05
活动指导
轻度活动
在急性心肌梗塞发作后,患者应 避免剧烈活动,但可以在医生的 指导下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
慢跑等。
中度活动
随着病情的恢复,患者可以在医生 的指导下逐渐增加活动量,如游泳 、骑车等。
重度活动
当患者恢复良好时,可以在医生的 指导下进行重度活动,如跑步、举 重等。
休息安排
饮食护理
04
饮食原则
低盐、低脂
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
减少盐和脂肪的摄入,以降低血压和 血脂水平,减轻心脏负担。
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 维持身体健康。
适量蛋白质
保证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质,以满足 身体的营养需求。
营养需求
01
02
03
高纤维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 助于调节血糖和血脂水平 。
控制热量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护理 诊断
汇报人:XXX 202X-XX-XX
目录
• 疼痛 • 心理护理 • 生命体征监测 • 饮食护理 • 活动与休息 • 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疼痛
01
疼痛部位
胸骨后疼痛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通常会感到胸 骨后疼痛,这是由于心肌缺血缺 氧引起的。
左肩、左臂疼痛
心肌梗塞时,疼痛有时会放射至 左肩或左臂,这是由于心脏神经 丛的放射性疼痛引起的。
合理控制每日摄入的总热 量,避免肥胖和超重。
限制饮酒
避免饮酒过量,以免加重 心脏负担。
饮食调整
少量多餐
避免暴饮暴食,采取少量 多餐的进食方式,有助于 减轻心脏负担。
急性心肌梗塞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的观察与护理一、观察1.症状观察:注意患者的疼痛部位、程度和放射性,患者常表现为胸骨后闷痛、压迫感或胸痛不适,并可向左肩臂、下颌、背部放射。
同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呕吐等症状。
2.生命体征观察: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和呼吸情况。
心率的改变可以反映病情的变化,血压的波动可间接反映心肌梗塞的严重程度,呼吸状况则可以判断是否出现心力衰竭。
3.心电图观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常出现ST段抬高、T波倒置等心电图改变。
经常观察心电图的变化,有助于了解梗塞的范围和严重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4.血液学观察:监测患者的心肌酶谱,包括肌酸激酶、肌红蛋白、乳酸脱氢酶等,血清中这些酶的升高可以确诊心肌梗塞的存在和程度。
二、护理1.心理护理:心肌梗塞患者常存在抑郁、焦虑等心理反应,护士要倾听患者的诉说,给予心理支持,宣传和指导患者在康复阶段采取积极的心理调适方法,如与家人、朋友交流,参加兴趣爱好等。
2.休息护理:给予患者充分的卧床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减轻心肌负担。
3.疼痛控制:通过静脉给药或口服药物控制患者的疼痛,减轻不适感。
还可以通过热敷、按摩等辅助措施帮助缓解疼痛,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4.氧气疗法:对于有低氧血症和呼吸困难的患者,给予氧气吸入,以提供足够的氧供给,改善心肌缺血状况。
5.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合理安排饮食,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的饮食有益于心脏健康。
6.药物治疗:按医嘱给予硝酸甘油、肝素、抗血小板聚集剂等药物。
同时监测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及时调整剂量。
总之,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观察和护理至关重要。
通过观察可以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指导诊治措施的制定;通过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康复。
因此,护士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全面负责地开展观察和护理工作。
同时,患者本身也要积极配合,遵守医嘱,参与康复训练,以提高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PPT课件
.
11
【体征】
1、心脏体征 心脏浊音界可正常至中度增大,心率可增 快也可减慢。心律不齐,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可闻及第 四心音奔马律,部分病人在心前区可闻收缩期杂音或喀嚓 音,为二尖瓣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所致。亦有部分病人 在起病2-3天出现心包摩擦音。 2、血压 除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压可升高外,几乎所有 病人都有血压降低。 3、其他 当伴有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时可出现相 应的体征。
.
12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心电图 急性透壁性心肌梗塞的心电图常有典型 的改变及演变过程。急性期可见异常深、宽的Q波 (反映心肌坏死),ST段呈弓背向上明显抬高(反 映心肌损伤)及T波倒置。
.
13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2、血液检查 在发病1周内白细胞可有所上升,中 性粒细胞多在75%-90%。另外,会出现血沉增快。
暂时低平或 倒置
抬高几小时以上 持久性改变
(3)QRS波 群
不改变
常有异常Q波
.
15
【心梗病人的护理】
(一)休息与环境
1、急性期病人需绝对卧床休息1周,一切日常生活如进食、 翻身、洗漱、擦身、排便等均由护理人员协助解决 。从第2 周开始,无并发症可鼓励病人床上作四肢活动,防止下肢血 栓形成。2周后可扶病人坐起、病情稳定病人可逐步离床,在 室内缓慢走动。
.
7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与心肌梗塞面积的大小、发病 部位、侧支循环情况密切相关。 (一)先兆
约有50%-81.2%的病人在起病前数日 至数周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 急、烦躁等前驱症状,心绞痛发作较以往频 繁,程度较重,时间较长。应用硝酸甘油疗 效差,诱发因素不明显。心电图呈明显缺血 性改变。
心肌梗塞病人护理查房
06
心肌梗塞病人的健康教育
疾病认知教育
01
心肌梗塞的成因
向病人解释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等原因导致心
肌缺血坏死。
02
心肌梗塞的症状
教导病人认识心肌梗塞的典型症状,如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以及
非典型症状,如胃痛、牙痛等。
03
心肌梗塞的紧急处理
教导病人在怀疑或发生心肌梗塞时,应立即停止活动,舌下含服硝酸甘
预防复发
向病人及其家属传授心肌 梗塞的预防知识和技能, 提高病人自我管理和预防 意识。
03
心肌梗塞病人的饮食与营养
饮食原则
低盐、低脂
减少盐和脂肪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和血脂,减轻心脏负担。
适量蛋白质
保证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豆类等,以支持身体的 修复和免疫系统。
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
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糖尿病
在保证营养的同时,注意控制糖 分的摄入。
04
心肌梗塞病人的心理护理
心理状态评估
焦虑情绪
评估病人是否存在焦虑情绪,如过度担心病情、 紧张不安等。
抑郁情绪
观察病人是否出现情绪低落、失去兴趣等症状, 判断是否存在抑郁情绪。
恐惧和担忧
了解病人对疾病的恐惧和担忧程度,以及对治疗 和康复过程的期望。
心理干预措施
营养补充
1 2
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血管弹性,降低血管破裂的 风险。
补充Omega-3脂肪酸
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3
补充钾和镁
维持心脏正常功能,降低心律失常的风险。
特殊饮食需求
心功能不全
医院业务培训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
医院业务培训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指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的一种严重心脏病。
护理是保证患者安全、促进康复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内容,供医院业务培训使用。
其次,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监护是至关重要的。
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并进行动态观察。
护士应特别注意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心电图的连续监测可以提供及时的诊断依据。
同时,护士还需要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血糖水平,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第三,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药物治疗也需要护士的参与。
护士需要了解常用的心肌梗死治疗药物,如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镇痛药等,掌握合理的用药原则。
护士需要正确计算药物剂量,并进行准确的给药记录。
同时,护士还需要观察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并及时告知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第四,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处理还需要注意心理援助。
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是一次严重的刺激,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问题。
护士需要耐心倾听患者的痛苦和困惑,并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
护士还可以利用心理疏导技巧,帮助患者调节情绪,提升他们的抗压能力。
最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护士需要在患者出院后继续关注他们的康复情况,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护士可以向患者和家属宣传心肌梗死的预防知识,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
此外,护士还可以协助患者制定个人康复计划,通过定期复诊和康复训练来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涉及早期干预、监护、药物治疗、心理援助和康复等方面。
护士需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护理技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只有通过科学的护理措施,我们才能更好地帮助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度过难关,提高其生活质量。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摘要】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急性缺血性心肌病变,通常由冠状动脉阻塞引起。
患者常表现为剧烈的胸痛、气短、恶心、出汗等症状。
临床观察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电图监测、血液生化检查和心肌酶谱检测,有助于确定诊断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在护理上,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保持护理环境舒适、安静,避免患者受到过度刺激。
及时发现和处理急性心肌梗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综合护理对患者康复也至关重要。
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促进康复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临床观察、护理、生命体征、心电图、血液生化检查、心肌酶谱检测、注意事项、发现、处理、康复、综合护理、重要性1. 引言1.1 什么是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被称为心梗。
它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疾病。
在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时,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血流中的氧和营养物质无法正常供应到心肌细胞,最终导致心肌细胞坏死。
急性心肌梗塞通常会出现在心肌供血不足的部位,最常见的是冠状动脉的狭窄或闭塞导致的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的发生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的胸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心脏骤停。
因此及时发现和处理急性心肌梗塞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及时接受专业的治疗和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1.2 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急症,也称为心梗。
它是由于冠状动脉痉挛或闭塞导致心肌血液供应不足,造成心肌细胞缺氧、缺血、坏死而发生的严重病变。
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剧烈的胸痛,有时放射至左肩、颈部、下颌、臂部或背部,常伴有呼吸困难、出汗、恶心、呕吐等。
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疼痛,表现为呼吸困难、恶心、呕吐、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
急性心肌梗塞还可能引起心电图改变,如ST段抬高、T波倒置等,以及血液生化指标异常,如肌钙蛋白I和肌酸激酶的升高。
急性心肌梗塞护理常规
急性心肌梗塞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严密观察患者面色、心律、心率、呼吸、血压及体温的变化,注意有无大汗或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
2.观察患者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
3.观察患者用药后的效果及有无不良反应。
4.观察有无心肌梗塞潜在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搏骤停等。
5.观察心电图变化,注意有无形态、节律等变化,观察有无心肌缺血、心律失常。
6.观察患者的情绪、心理状态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护理措施】1.心梗无并发症的患者卧床休息3天,有严重并发症者则需延长,根据患者病情随时调整活动量,逐步提高活动耐力。
限制探视,落实患者的生活护理。
2.胸痛发作时禁食,2天内进食流质饮食,之后逐渐改为半流食、软食。
宜低热量、低脂肪、低盐、适量纤维素的清淡饮食,少量多餐。
3.持续心电监护3~7天或至生命体征平稳。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每1小时1次并记录,注意潜在并发症的发生。
4.给予氧气吸入24~48小时,流量3~5L/min,以减轻气短、疼痛或焦虑症状,有利于心肌氧合。
5.控制疼痛,遵医嘱给予镇痛药,必要时皮下注射吗啡5~10mg或肌肉注射哌替啶50~100mg。
6.预防便秘,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
必要时使用缓泻剂或开塞露肛注。
7.溶栓治疗时应监测出凝血时间,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8.行心血管介入治疗者按介入治疗术护理常规护理。
9.给予心理支持,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调整和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饮食;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活动;避免便秘;避免情绪过度激动和精神高度紧张;戒烟酒、不饮浓茶和咖啡;避免寒冷刺激;避免长时间洗浴。
2.坚持服药,定期复查。
3.指导患者识别心肌梗塞的先兆症状,如心绞痛发作频繁或程度加重、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时应立即护送就医。
4.嘱无并发症的患者,心肌梗塞6~8周后无胸痛等不适,可恢复性生活,并注意适度。
急性心肌梗塞护理常规
急性心肌梗塞护理常规
【护理要点】
1.绝对卧床。
2.给予氧气吸入,流量3~4L/min。
3.建立静脉通路(左上肢为宜),及时准确执行医嘱,注意滴速,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4.进行心电监护,发现心律失常如室颤时及时给予除颤。
5.尽快有效地控制胸痛,遵医嘱给予安定或吗啡注射。
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各项记录。
7.保持二便通畅,大便时避免用力。
8.做好心理护理,保持患者情绪稳定,以免加重病情。
【病情观察】
1.严密观察心肌梗塞的前驱症状,如烦躁不安、皮肤湿冷、尿量减少等。
2.严密监测心电示波的改变,及时发现波段及心律的异常表现。
3.观察有否心源性休克的表现,如急性重病容、烦躁不安、气促、脉搏细速、皮肤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压变小等。
4.注意有无呼吸困难,烦躁、咳嗽、紫绀、心率加快,舒张期奔马律等心力衰竭的早期症状。
【健康宣教】
1.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避免肥胖及缺乏运动等不良因素。
2.合理调整饮食,适当控制进食量,禁忌刺激性食物及烟、酒,少吃动物脂肪及胆固醇、热量、糖类含量较高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3.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紧张、劳累、情绪激动、便秘、感染等。
4.注意劳逸结合,康复期适当进行康复锻炼。
5.按医嘱服药,随身常备保健盒等,并定期门诊随访,坚持治疗。
6.指导病人及家属当病情突然变化时应采取简易应急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严重心血管紧急情况。
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中,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特殊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并制定合理的护理诊断和护理计划,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诊断。
1.心肌缺血患者因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引起心肌缺血,护士通过心电图、血压、呼吸等监测评估患者的心肌供血情况,护理措施包括:-促进冠状动脉血流:保持患者心率、血压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过度活动和劳累,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扩张冠状动脉,如硝酸甘油等。
-减少心肌耗氧量:维持氧气供应,保持血氧饱和度在合理范围内,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用力排便。
2.异常心功能患者因心肌梗死导致心功能受损,护士通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心音、心电图等指标,评估患者的心功能情况,护理措施包括:-监测心电图变化:密切观察患者心电图,及时检测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
-维持循环稳定:监测患者血压和心率,及时处理低血压或心律失常情况。
-改善心脏功效:使用药物,如β受体阻断剂、ACEI/ARB、利尿剂等,来减轻心脏负荷,提高心功能。
3.高风险护理干预-监测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体温、呼吸情况等,并监测尿量、心电图等指标的变化。
-防止并发症:护士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预防可能的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呼吸衰竭等。
4.教育和康复-心脏病的认识: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心脏病的相关知识,帮助他们了解疾病的原因、发病机制和预防方法。
-生活方式改变:教育患者关于健康饮食、适度的运动、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关的建议和指导。
-药物管理: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使用药物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强调按医嘱正确使用药物。
总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应以心肌缺血、心功能异常、高风险护理干预以及教育和康复为重点,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和生活质量。
简述心肌梗塞的护理措施
简述心肌梗塞的护理措施
心肌梗塞是一种由冠状动脉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和坏死的疾病。
以下是心肌梗塞的护理措施:
1. 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氧饱和度和体温等生命体征。
定期测量血液中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钙蛋白、心肌肌钙蛋白等。
2. 给予氧气:心肌梗塞患者常伴有缺氧,给予氧气可以改善心肌供氧。
注意监测氧饱和度和肺部情况,避免氧中毒。
3. 保持休息:减少心肌的氧耗,促进心肌的修复。
要求患者保持卧床休息,限制活动。
4. 给予药物治疗: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肝素等,以减少血栓形成。
应用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异山梨酯等扩张冠脉,增加心肌的血液供应。
还可以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来减少心肌做功和减轻心脏的负荷。
5. 控制疼痛:心肌梗塞常伴有严重的胸痛,可以使用吗啡等镇痛药物来缓解疼痛。
6. 心理支持:心肌梗塞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很大,护士要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7. 饮食控制:要遵循低脂、低盐的饮食原则,减少血脂和血压的升高,预防再次发作。
8. 定期复查:患者需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血液检查等检查,以监测心脏功能和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护理措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嘱进行,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心肌梗塞的护理评估内容
心肌梗塞的护理评估内容
一、疼痛评估
心肌梗塞患者通常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因此疼痛评估是护理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
评估时应注意疼痛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及有无放射痛等,以便对患者的病情状况有更准确的了解。
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患者的疼痛,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二、心功能评估
心肌梗塞会导致患者心功能下降,因此心功能评估也是护理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
评估时应关注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等指标,了解患者的心脏功能状况,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同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预防心衰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三、呼吸困难评估
心肌梗塞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这可能与肺部感染、心功能不全等因素有关。
评估时应关注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了解患者呼吸困难的原因及程度,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改善患者呼吸状况。
四、日常生活能力评估
心肌梗塞患者的生活能力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日常生活能力评估也是护理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
评估时应关注患者的自理能力、运动能力、认知能力等指标,了解患者的生活需求,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五、心理状态评估
心肌梗塞患者可能会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心理状态评估也是护理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
评估时应关注患者的情绪状态、认知能力、社交支持等指标,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以便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心肌梗塞患者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低盐、低脂、高纤维、高维生素的饮 食结构,增加蔬菜、水果摄入。
适量运动
根据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控制体重
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避免肥胖。
心理调适
保持乐观心态,减轻压力和焦虑,避 免情绪波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疾病认知教育
总结词
提高患者对心肌梗塞的认知程度
详细描述
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心肌梗塞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帮助他们了解疾病的严重性和治疗的重要性。
生活方式教育
总结词
引导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详细描述
指导患者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强调规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态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
药物使用教育
心理护理诊断
总结词
关注患者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
详细描述
心肌梗塞患者可能因为病情严重、担心预后等因素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 信心。
生活质量护理诊断
总结词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关注患者日常生活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详细描述
心肌梗塞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病情影响,需要关注患者的日 常生活需求,提供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如保持室内空气 清新、提供合适的饮食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肌梗塞的病因
01
02
03
0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内形成斑块,导致血 管狭窄或闭塞。
血栓形成
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阻塞血 流。
痉挛
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心肌缺血心肌梗塞的症状
胸痛
典型的心肌梗塞表现为 突然发作的剧烈胸痛, 可持续数小时或更长时
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要点
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要点武汉市亚洲心脏病医院急诊科湖北武汉 430022急性心肌梗塞是临床心内科较常见的疾病,其发病原因较多,多数患者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发生的,主要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心律失常,同时伴有意识障碍和发热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患者发病后应当及时就医,并接受合理的治疗和护理。
1 护理对象收集本院近两年收治的86 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作为本次的护理对象,其中男性 44例,女性42 例,病人的平均年龄为 65 岁,其中以 50-70 岁之间的病人居多。
所有病人在抢救治疗的过程中均进行了多方面的护理。
2.护理方法2.1 加强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观察心率、心律、脉搏、呼吸、血压及神志的变化,每1-2h记录 1 次。
在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硝普钠、硝酸甘油等之后,需 15-20min 测量一次什么???,并观察是否出现室早、房颤、房室传导阻滞。
针对各种心律失常应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并详实填写护理记录单。
同时,认真记录病人的液体进出情况,避免增加心脏负荷;如果使用利尿剂,要观察并记录尿量,防止发生低血钾症。
2.2 卧床休息耐心向病人讲解卧床休息的重要性,严格控制家属的探视,为病人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
病人一周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严格限制活动以避免心肌耗氧量增加导致心肌梗死面积扩大,引起心律失常,第二周可适当床上活动,第三周可在床旁站立,逐步室内活动。
病人在进活动的过程中应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循序渐进,以病人的承受能力为度。
2.3 溶栓护理对于病人出现的高凝状态,应采取措施减少栓塞的发生。
临床上常用抗凝治疗,例如对患者进行第三代溶栓药物(瑞通立-rt-PA)治疗时,应在12个小时内进行使用,严格按照用药流程图使用,并且要单独建立静脉通道,禁止该药和其他药物混合使用,在溶栓前要给予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300 mg口服,询问病人是否有禁忌症,同时需进行血常规、心肌酶等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症状
3、胃肠道症状
疼痛剧烈时常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
腹部胀痛,亦会出现肠胀气。
4、心律失常
见于75%-95%的病人,多发生在起病1-2周内,
尤以24h内在多见。以室性心律失常多见,尤其是室性早搏易
【体征】
1、心脏体征 心脏浊音界可正常至中度增大,心率可增快也可 减慢。心律不齐,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可闻及第四心音奔马 律,部分病人在心前区可闻收缩期杂音或喀嚓音,为二尖瓣乳 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所致。亦有部分病人在起病2-3天出现心 包摩擦音。
2、血压 除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压可升高外,几乎所有病人都 有血压降低。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与心肌梗塞面积的大小、发病部位、侧支循环情 况密切相关。 (一)先兆
约有50%-81.2%的病人在起病前数日至数周有乏力、胸部 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等前驱症状,心绞痛发作较以 往频繁,程度较重,时间较长。应用硝酸甘油疗效差,诱发因 素不明显。心电图呈明显缺血性改变。
临床表现
1.疼痛性质 2.疼痛时限 3.硝酸甘油作
用 4.诱发因素 5.休克 6.血压 7.心电图改变
(1)ST段
(2)T波
心绞痛
沉重紧缩感 几分钟 疼痛迅即消失 用力、兴奋、
饱餐等 无 可升高
降低,恢复快
暂时低平或倒置
急性心肌梗 塞
压榨性、更剧 烈
几小时以上
无效
同前,有时不 明显
常有 常降低
抬高几小时以 上
【心梗病人的护理】
(二)疼痛的护理 ①卧床休息,限制探视,减少干扰,安慰病人,注意稳定病人
的情绪。告诉病人这样做的目的,防止病情加重。 ②急性期可持续给予氧气,病情稳定后可间断给氧,氧流量2-
3L/分。 ③遵医嘱给予盐酸哌替啶或吗啡止痛,并应用硝酸酯类药物。 用药注意:
滴速不宜过快,根据药品种类不同,滴速为15-30滴/分。 密切观察病人的血压、心率变化,询问病人胸痛是否减轻, 是否出现其他不适感。
【心梗病人的护理】
(三)病情观察 1、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如心绞痛发作规律变化,或突发严重的
心律失常,或ST段一过性上升或明显下降,T波倒置或增高都应 立即通知医师,并加以严密观察、抢救。 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加强病房巡视,询问病人用药后 的反应。 3、观察合并症。注意有无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及 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呼吸、心率的变 化。一旦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烦躁、紫绀、咳嗽、咳粉 红色泡沫痰等急性左心衰竭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师。
【心梗病人的护理】
(六)心理护理 患者发病时露出焦虑、恐惧是一种应激产生的情绪反
应。在抢救时,要动作敏捷,轻、稳、准、快、稳定病人情绪, 主动关心病人起居及做好生活护理。在解释和安慰患者时,绝 不能由于自己的负性心理状态影响病人的情绪,要言语得体, 语气和蔼,体贴和关心患者,从而融洽护患关系,为病人创造 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
出现。下壁心肌梗塞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症状
5、休克 主要是心源性休克。因心肌广泛坏死,心排出量急 剧下降所致。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 快、大汗淋漓、烦躁不安、尿量减少,严重者可出现昏迷。
6、心力衰竭 主要表现为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可在起病的最 初几天内发生,或在梗死演变期出现。其发生率约为32%-48% 左右,尤其是患有其他脏器疾病或老年人身上出现。临床表现 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重者出现肺水肿,随后可 出现右心衰竭的表现。
【心梗病人的护理】
(四)饮食护理 饮食宜低脂、低胆固醇、产气少、富含纤维素、维生
素、清淡、易消化的饮食,注意少量多餐,禁烟酒,避免饮牛 奶、豆浆、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伴心力衰竭者应适当限 制钠盐。发病的前1~3天应给予半量清淡流质为主的饮食,以 后随病情的缓解逐渐过渡到半流食、软食、普食。 (五)排便护理 1、患者卧床不习惯用便盆,易产生便秘及排尿困难。应鼓励病 人多吃水果和疏菜,可指导病人顺时针揉腹,必要时应用缓解 剂,以防排便用力过猛加重心脏负担。 2、出现排尿困难,可让患者听流水声、热敷或轻轻按摩下腹部, 促进病人排尿。
持久性改变
(3)QRS波群 不改变
LOGO
常有异常Q波
【心梗病人的护理】
(一)休息与环境 1、急性期病人需绝对卧床休息1周,一切日常生活如进食、翻
身、洗漱、擦身、排便等均由护理人员协助解决 。从第2周开 始,无并发症可鼓励病人床上作四肢活动,防止下肢血栓形成。 2周后可扶病人坐起、病情稳定病人可逐步离床,在室内缓慢 走动。 2、保持病室安静,禁止大声喧哗,减少人员探视,避免不良刺 激。 3、夜间可关闭房间大灯,开床头灯。可遵医嘱酌情给予镇静安 神类药物应用。
3、其他 当伴有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时可出现相应的体 征。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心电图 急性透壁性心肌梗塞的心电图常有典型的改变及演 变过程。急性期可见异常深、宽的Q波(反映心肌坏死),ST 段呈弓背向上明显抬高(反映心肌损伤)及T波倒置。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心梗病人的护理】
4、溶栓护理:溶栓中,应注意观察有无发热、寒战、皮疹等过 敏反应,有无皮肤粘膜和内脏的出血及低血压等副反应。 溶栓后,3h内每30分钟复查1次ECG,注意有无再灌注心律失 常.观察有无出血、过敏情况。了解疼痛缓解情况,ECG、酶学 改变情况,以判断溶栓是否成功。
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学习目的
了解心肌梗塞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学会如何识别心绞痛与心肌梗塞 掌握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 掌握心肌梗塞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掌握心肌梗塞的保健指导
一、概述
冠状动脉粥样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 狭窄、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引起的心脏 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一起,统成为冠状动脉性心脏 病,简称冠心病。
【病因及发病机制】
心肌梗塞的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偶为冠状动脉栓 塞、炎症、先天性畸形、痉挛)所致。
当急性心梗发生后,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左心功能不全和血流 动力学改变,主要包括心脏收缩力减弱,心排出量下降,血压 下降,心率增快或伴有心律失常,外周血管阻力有不同程度的 增加,动脉血氧含量降低等。
另外,有些病人因为症状不典型,不能很好的配合治 疗与护理,护士应当能主动给病人讲解心肌梗死此疾病的相关 知识,使病人从思想上重视并积极配合,促使疾病康复。
【心梗病人的护理】
(七)溶栓病人的护理 1、作用:早期溶栓治疗能有效的缩小梗塞范围,改善左心室功
能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近期和远期病死率,已成为急 性心肌梗塞治疗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 2、有效时间及药物: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在心肌梗死6 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常用药物:尿激酶、链激酶等。 3、溶栓禁忌症:如消化性溃疡、活动性出血、大手术或外伤史、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血压过高等。
LOGO
血脂异常 高血压 吸烟 糖尿病 缺少活动 肥胖 其他 家族史
诱因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隐匿型 心绞痛型 心肌梗塞型≈ 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型 猝死型
LOGO
二、心肌梗塞的定义
心肌梗塞又称心肌梗死,是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 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上常表现 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升高、血清心肌酶增 高、心电图呈进行性改变;严重者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 力衰竭甚至猝死,属于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5、溶栓成功的指标:胸痛2h内基本消失;抬高的ST段于2小时内 回降>50%;2h内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血清CK-MB酶峰值提前 出现(14小时以内),或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直接判断冠状动脉是 否再通。
谢谢大家!
4、血肌红蛋白测定 血清肌红蛋白的升高出现时间较CK出现时 间略早,在4小时左右,高峰消失较CK快,多数24小时即恢复 正常。
【诊断要点】
1、诊断主要依靠典型的 临床表现、特征性的心 电图改变及血清心肌酶 的检查。具备两项者即 可确诊。
2、急性心肌梗塞应注意 与心绞痛、主动脉夹层 动脉瘤、急性心包炎、 肺动脉栓塞、急腹症等 病症相鉴别。
(二)症状
1、疼痛 为最早出现的最突出的症状。其性质和部位与心 绞痛相似,但多无明显诱因,常发生在安静时,程度更为 剧烈,呈难以忍受的压榨、窒息或烧灼样疼痛,伴有大汗、 烦躁不安、恐惧及濒死感,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小时或数天, 服用硝酸甘油类药物无效。部分病人疼痛可向上腹部、下 颌、颈部、背部放射而出现误诊的情况。
2、血液检查 在发病1周内白细胞可有所上升,中性粒细胞多 在75%-90%。另外,会出现血沉增快。
3、血清酶测定 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或CPK)发病6h内出现。 24小时达高峰,48~72小时后消失,阳性率为92.7%。谷草转 氨酶(AST或GOT)发病后6~12小时升高,24~48小时达高峰, 3~6天后降至正常。乳酸脱氢酶(LDH)发病后8~12小时升高, 2~3天达高峰,1~2周才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