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保护研究(邱静雯顾改)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研究与实践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研究与实践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研究与实践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指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的城市,这些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遗产。

当今社会发展进程中,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保护历史遗产的同时,对于维护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自身的品位和形象,以及发展旅游产业也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研究与实践经验。

一、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首先需要了解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重要价值。

对于不同的城市,其历史文化底蕴和重要价值不同,需要制定不同的保护措施。

例如,对于北京、西安、南京、杭州等城市,重点是保护其古建筑、古迹和文物。

这些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多彩,有些还是世界级文化遗产,包括故宫、长城、兵马俑等,这些遗产对于历史研究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这些遗产也是吸引国内外游客的重要资源。

因此,这些城市需要严格的保护措施,限制城市建设规模和方式。

除了传统重要文化城市,现代文化城市也需要保护。

例如,钱塘江畔的杭州就是一个典型的现代文化城市。

该城市以西湖为代表的古建筑风貌和以文学、音乐、设计等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文化氛围。

因此,保护现代文化城市也需要加强人文环境保护,注重保护城市文化交流和城市文化元素的融合。

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实践经验1.制定整体性保护规划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需要制定整体性保护规划。

规划需要从地域、文化、历史、建筑和社会等多个维度考虑。

保护规划应考虑城市整体的保护和建设发展,避免一味保护导致城市萎靡不振,同样,也要避免过度建设破坏城市历史文化特征。

同时,还需要注重人文环境保护,特别是城市的居民文化传承和活动空间的提供。

2.强化宣传教育和文化旅游宣传和教育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手段。

宣传可以为城市保护增加主流社会支持和理解。

例如,通过举办“文化遗产日”等活动,向社会普及历史文化知识和古建筑文化特征等。

同时,还要在文化旅游方面加强保护工作。

简析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利用

简析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利用

简析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利用摘要:中国的大都市都是一些重要的城市,而且大多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就赋予这些城市以重要的责任,因为历史名城是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

这些城市大多有悠久的历史,多年来形成了完整的城市格局、人文社会环境和独特的城市历史风貌。

关键词:历史名城,保护规划,发展中国城市的旧城由于年久失修,一直处于超负荷的运转状态,多数城市的旧城居住条件很差,住在旧城的居民迫切希望改善住房条件。

这几年来,许多城市的新区发展很快,取得较好的成绩,房地产业的兴起,加快了城市建设资金的运转,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城市开始了对旧城区的改进和更新工作。

城市要新陈代谢,改造更新是必须的,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又有进行保护的要求,城市的特色要继承,而城市中要保护和继承的,又主要存在于这些城市的旧城中,继承和发展变化是一对矛盾,历史传统和现代化要求都是人们的需求,这就要我们去认真研究,如何做好这些大都市的历史名城保护和旧城改造工作。

一、中国历史古城的特点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史古城镇遍及全国,约有2000多个,数量之多,传统特色之丰富举世闻名。

这些古城、古镇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名胜古迹和各具特色的乡土建筑,它们体现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

中国地区辽阔,幅员广大,民族众多,地理和人文环境差别很大,因而中国的城市类型众多,各具特色,风格迥异。

中国的古城大多是按规划建造的,据科学考古和史料证实,从春秋战国一直到明、清时代,古代的都城和地区统治中心,以及一些重要的边防城市都是事先有周密的规划,然后先做地下供水排水设施,后做地面建筑,而这些古城规划基本上遵循了中国儒家传统思想,因而一脉相承,具有特色。

中国的历史古城从未出现过衰落,不像欧洲的古城出现过几次城市衰落,中国的古代社会长期处于统一的大帝国,中国古代文化长久不衰,经济发展又较缓慢,因而城市历史延续绵长,历史从未间断,古城中留下很多不同时代的历史建筑和文化古迹。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论文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论文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论文姓名:***学号:**********从街区改造谈起——历史名城保护中多样性和社会交往的意义摘要从旧街区改造的角度入手,将对《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的多样性理论和《交往与空间》中对公共空间和社会交往相互影响的理论的思考带到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之中。

保护的目的是在于保留以物质空间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城市文脉,因此保护对象不仅局限于历史建筑,也不是单纯的区段保留。

目前我国在历史名城保护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公众的参与,从多样性入手,从社会交往和空间的关系入手。

关键词:街区改造,社会交往,多样性,公众参与引言城市是对历史最好的见证,中国的五千年历史在这片大地上留下了无数的印记。

当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势头正猛,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正在激烈碰撞,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有诸多问题函待解决。

曾有幸前往过许多历史文化城市,苏杭的园林和烟雨小巷、北京的宫殿和胡同、上海的外滩和弄堂、郑州的城市格局、西安的城墙和街坊、成都的邻里交往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产生了许多不甚明了的想法,及至读到了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和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与书中所讲产生了共鸣,极大丰富和完善了之前的思考,尤其在上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这门课后,愈发明晰。

在此文中,选取一个较小的层面,从街区改造入手,结合多样性和扬盖尔的理论,分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目的意义、保护对象,提出现阶段的问题,并研究出解决方法。

第一章保护意义和保护对象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究竟是为了保护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来探究历史文化物质的价值。

历史文化物质的价值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它本身的价值,二是它的附加价值,即历经时间所沉淀下来历史价值。

很明显,放之于街区和城市之中,我们所保护的更多的是它的附加价值。

因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所保护的是远远超越物质空间的东西,是物质空间所承载的东西,可以是情感、记忆,也可以是作为一个地标和空间构成的要素。

浅谈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浅谈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浅谈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刘世发 18071809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遗留下了许多人类曾今生产,生活过的城市.这些城市属于人类的文化遗迹,具有丰富的历史,艺术,科学等价值,诸如西安,南京,北京,洛阳等地,其价值尤为突出,伴随着当今社会城市化的速度加快,生产建设扩大等趋势的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与经济建设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方面是传承中华文明历史的文化古迹的保护,另一方面是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二者具有矛盾的必然性,具有斗争性,同时,二者也具有着矛盾的统一性,如果政策得当的话,二者亦可以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互为依托.近些年来,国务院相继把一些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物古迹的城市公布为历史文化名称,这是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保护和发展历史文化名城,发挥名城的独特优势,对推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个方面, 丽江古城在得到良好保护的同时,也很好的促进是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的知名度.丽江古城位于云南西北部,由几个相对独立的古镇组成,海拔比较高,打到2400米左右,面积约为3.8平方公里,是纳西族规模最大的聚居地,是纳西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明洪武年间,当地政府建造”丽江军民府衙署”,突出了丽江的军事作用.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从城市总体布局到融合纳西族民族文化特色的工程建筑,都并具独特风格.1951年,丽江地方政府做出了”保留古城,另辟新城”的重要决策,把丽江新城建在丽江古城附近,避免新城的建造对古城造成破坏.这一决策得到了云南人大,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于1994年提出把丽江古城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并批准实施”丽江古城五四三二一工程”拉开了丽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序幕.该工程的具体内容是:完善古城供水排水,电力电信,消防和道路等五个系统;完善古城环卫,绿化和文化等四个方面的设施;整修四方街,新华街,和七一街三条街道;降低古城的建筑和人口密度;实现古城坏境质量的提高.1997年,丽江如愿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丽江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突出价值,也充分证明了丽江的城市保护工作是非常成功的.丽江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桂冠给丽江带来了兴旺发达的旅游业,带动了丽江服务业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丽江城市的经济发展.历史文化名城属于人类文化遗迹,是不可移动文物的一种,有必要得到妥善的保护, 1982年11月19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之后经过了多次的修正,初步建立了我国的文物法律体系,它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等.文物法律保护的对象是文物.使文物保护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和专业化.现在很多的城市在选择继续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还是着力发展城市经济建设方面,往往选择后者.历史文化名城在遭到破坏后,是极难重建的.许多城市在重建历史文化名城方面都遭遇到了尴尬.很多城市都开始考虑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如杭州市在2004年通过的《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严格规定,在老城区50年以上的老房子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可以随便拆除,必须好好保护,否则将以违法论处.尽管如此,一些地方立法保护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以致使得不少人对以地方立法形式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做法渐生怀疑。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略谈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略谈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略谈摘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中国现代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就要注意保护城市里的有形的和无形的遗产,要保护城市文化和城市系统的动态性。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存在了许多问题,其中的核心就是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具体表现在旅游开发与保护,遗产原真性的丧失等。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任重道远,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问题一前言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独有的概念,是指经国家机关明令核准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

这一概念包含了三层含义:(1)城市本身应该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

(2)城市现在保存的文物应该特别丰富。

(3)经法定程序获得国家权利机关核准公布。

在国际上,还没有和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严格对应的概念,比较接近的是“历史城镇”(historiccity)。

国际上的“历史城镇”是指具有特殊价值的传统文化景观的城镇。

“不论大小,其中包括城市、城镇以及历史中心或居住区,也包括其自然和人工的环境。

除了它们的历史文献作用之外,这些地区体现着传统的城市文化价值……是历史上各种各样的社会的体现”。

二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解读1形神兼备——对于城市文化的保护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就是将城镇作为一个整体来保护,既包括物质形态方面,例如建筑,街道、景观等,也包括非物质形态的文化方面,比如古城居民的观念习俗等。

对于有形遗产的保护只是形,城市的文化才是一个城市的灵魂。

但是,对于后者的保护常常会被忽略。

其实,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来说,对于城市文化的保护是至关重要的。

历史文化名城的弥足珍贵,不仅在于古老建筑或遗址本身的历史价值和不可复制性,更在于它们背后厚重的文化内涵。

正如是少林功夫使得静谧的山中寺院历千年而不衰,活态遗产给城市带来的是生机和内在的生命力。

对于一个地域长久的发展来说,文化竞争力就意味着城市竞争力。

它是城市重要的人文资源,也是构建城市特色和品牌必不可少的一环。

关于历史文化名城及文物保护中相关问题的探讨(最终5篇)

关于历史文化名城及文物保护中相关问题的探讨(最终5篇)

关于历史文化名城及文物保护中相关问题的探讨(最终5篇)第一篇:关于历史文化名城及文物保护中相关问题的探讨关于历史文化名城及文物保护中相关问题的探讨中国是世界上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文化传统不曾中断的多民族国家。

遗存至今的大量历史文化名城及文物古迹,形象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进程。

它们是人们认识历史的物质的信息载体;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其中很多是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共同体。

这些历史文化名城及文物遗存在人类现实生活中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根本价值取向和民族精神特性,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促进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文化与精神消费需求的增长,文化遗产将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但是,对于历史文化名城及文物实体目标物,却面对着无情的自然蜕变,这种蜕变就是要把人类用能量创造的材料以及这些材料的集合体,分解成它们原有的矿物状态,而历史文化名城及文物保护科技是体现我们尊重和珍惜挽救文化遗产资源的直接方法和手段。

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会提升遗存的价值,使观瞻参与者获得更多的精神享受和思想教育,还会使地方财政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因而会促进社会更加关注并精心于文化遗产的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及文物是文化遗产的创造和传承者,是人或人群共同体自身情感或动机生动表达的角色或需要。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及文物就是要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历史文化名城及文物的历史信息及全部价值。

使经修复保护的文物能够更好地承担起表达的使命,引起情感的共鸣是我们追求的宗旨和永恒的研究课题。

中国近代的历史文化名城及文物保护观念和方法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

1949年至今,已有效地保护了大批濒于毁坏的文物古迹,形成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保护理论和指导原则,并由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相关的法规。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政府加大了文物保护投人的力度,特别是近几年以来的高投入开创出文物保护界前所未有的欣欣向荣的局面。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和技术涵盖了技术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强调学科交叉融合,同时强调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软科学研究全面交互展开,因而,文化遗产保存科学是综合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新形势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经验及问题研究

新形势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经验及问题研究

新形势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经验及问题研究摘要:本研究以广州(我国最早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为例,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尝试从多角度、深入地探讨现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经验与问题,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为新形势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出谋划策。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管理体系广州引言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转型的新形势下,城市面临土地资源紧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迫切要求,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虽然得到不断重视,但在城市建设及改造仍快速推进的现实背景下,往往面临新的问题。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涉及多个层次,包括了文物建筑、历史街区等物质层面的研究,也保护城市特色等非物质层面的研究。

广州作为我国最早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相关政策有较早的探索,已初步建立了以物质层面为主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

但在城市快速发展更新的背景下,历史文化的保护仍出现诸多新问题,值得总结探讨,并对未来的名城保护工作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1、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1982年,广州成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1999年3月,《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正式施行。

自此,广州逐步建立起从市域到不可移动文化遗产多尺度、多层次名城保护规划体系,包括了市域——历史城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风貌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等四个层次的历史文化保护(如图1)。

图1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 作者自绘,资料来源:广州市规划局名城保护处。

]在政策法规方面,在遵照国家层面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年)、《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2012年)、《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试行)》(2013年)等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规体系:《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1999年3月1日起实施,现根据新形势、新要求正在修编;《广州市历史建筑与历史风貌区保护办法》2014年2月1日起实施,为街区尺度、建筑单体尺度的历史文化保护提供依据。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论文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论文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论文摘要: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最主要的是对一些古城老房、老街区的保护,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较高价值,但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建筑。

对于传统风貌建筑,应保持和修缮外观风貌特征,对于与保护区传统风貌协调的其他建筑,其建筑质量评定为“好”的,可以作为保留类建筑。

我国历史悠久,具有丰厚的传统文化。

几千年来,人民在各个朝代中,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无数的珍贵财富。

这些光辉的历史文化遗产遍布祖国大地,为锦绣中华锦上添花,使不少城镇成为世人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文化历史的一笔财富,它古老的城市空间肌理和古老的房屋街巷,以及古城所蕴藏的古老文化都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集中体现。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战火的破坏、历史的变迁,在历史文化名城中,反映古代文明和时代特征的一些历史建筑,有的已破损严重、有的已不复存在,有的已成为遗址,很难真实再现昔日历史的辉煌与荣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片片古老的街巷被抹平,城市面临雷同化和通俗化的危机。

同时,城市的特色在消失,城市的文化在消亡。

截至 2013 年,我国被评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共有 122 个城市。

但是在距最早1982 年第一批评审出来的古城,许多古城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变化,现在呈现出了不同的面貌。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向大型化、现代化与经济化的发展,加剧了基本建设与文物保护工作之间的矛盾,一些文物建筑以及有宝贵价值的历史环境遭到破坏,城镇化建设正日益侵蚀着历史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许多历史名城在这几十年中慢慢的没落甚至接近于消失。

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相关概念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特色的产物,它区别于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现状格局和风貌应保留着历史特色,并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城市传统风貌街区”。

浅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浅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6)022*******浅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收稿日期:2005208216作者简介:颜胜强(19792),男,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研究生,湖北武汉 430072颜胜强摘 要: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原则、措施、存在问题、体系、总体战略、模式及保护规划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保护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古城风貌。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原则,保护措施,保护体系中图分类号:TU984.1文献标识码:A 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

城市文化是现代化的根基,是城市的气质。

城市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城市现代化的必要内容。

城市化、现代化不仅仅意味着高楼大厦、立交桥、高架路,更要求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具有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的重大问题。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其理论的研究是一个迫切的问题。

下面通过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几个基本问题的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四个保护原则[1]1)原真性。

要保护原先的本来的真实的历史原物,要保护它所遗存的全部历史信息,整治要坚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

2)整体性。

对于城市、街区、地段、景区、景点,要保护其整体的环境,这样才能体现出历史的风貌。

整体性还包含其文化内涵,形成的要素等。

3)可读性。

要承认不同时期留下的痕迹,从而可以直接读取它的“历史年轮”。

4)可持续性。

要加强教育使保护事业一代一代地传承,持之以恒。

2 三大保护措施1)存古。

对保护尚好,风貌较完整的,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进行修缮,“修旧如旧,以存其真”。

2)复古。

对质量尚好,但局部损毁的,在恢复其原风貌的基础上,修缮后加以利用。

3)创古。

确属无文化价值的,予以拆除,在继承大量历史文化“基因”心,是跨越发展的动力源泉。

3.2 城市开放空间与景观轴线城市空间中的景观轴线往往串联着城市主要的节点和区域,通常是由穿越城市的道路、城市中主要的公共建筑物和绵延一定长度的沿街绿带所形成的城市主要骨架。

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保护研究(邱静雯顾改)

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保护研究(邱静雯顾改)

(申请硕士学位)论文题目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保护研究作者姓名邱静雯学科、专业名称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方向历史名城保护与规划指导教师顾朝林教授二零零三年四月十四日学号:论文答辩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字)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保护研究——南京总统府保护方法透视硕士研究生:邱静雯M.D Candidate: QIU Jingwen指导教师:顾朝林教授Supervisor: Prof. GU Chaolin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Dept. of Urban & Resources Sciences, Nanjing University2003/3/13毕业论文题目: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保护研究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2000级硕士研究生姓名:邱静雯指导教师(姓名、职称):顾朝林教授摘要目录摘要 (4)1绪论 (6)1.1 研究背景 (6)1.2 研究范围与架构 (7)1.3 研究意义与目标 (8)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涵与意义 (9)2.1 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 (9)2.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意义 (10)2.2.1保护的必然性 (11)2.2.2保护的内容 (11)2.3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与规划的作用 (12)2.3.1保护制度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作用 (12)2.3.2保护规划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作用 (12)2.4 影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因素分析 (12)2.4.1旧城更新 (13)2.4.2土地开发 (13)2.4.3旅游资源开发 (13)2.4.4教育与技术 (13)2.4.5政府作用 (13)2.5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综述 (14)3国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介绍与分析 (15)3.1 世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历程与进展 (15)3.2 欧洲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16)3.2.1保护历程 (16)3.2.2保护概况与趋势 (17)3.3 美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19)3.4 亚洲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历程 (20)3.4.1印尼 (20)3.4.2泰国 (22)3.4.3日本 (24)3.5 世界各国典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例介绍 (25)3.5.1新加坡的保护 (25)3.5.2日本京都的保护 (31)3.5.3法国南特市的保护 (34)3.5.4中国西安的保护 (37)4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分析 (41)4.1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发展历程 (41)4.2 中国旧城更新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41)4.3 中国相关的政策法规与英、日两国的比较差异 (43)4.3.1行政制度 (43)4.3.2法律制度 (44)4.3.3资金保护制度 (45)4.3.4差异分析 (46)4.4 评价与问题 (47)追求经济建设的旧城更新 (47)领导保护意识与认识的加强 (47)法制与执法 (47)公众参与的实施 (47)5历史文化名城的印迹——古建筑的保护 (48)5.1 南京长江路的现状与文化资源 (49)总统府 (49)江宁织造府兼曹雪芹故居遗迹 (49)梅园纪念馆及中共代表团办事处旧址 (50)国立美术陈列馆 (50)国民大会堂 (50)毗卢寺 (51)金陵图书馆 (51)南京文化艺术中心 (51)南京图书馆新馆 (51)中山广场 (52)5.2 总统府的发展历程 (53)5.2.1总统府保护的过去与现在 (53)5.2.2保护方法与措施 (61)结论与建议 (64)参考文献 (65)后记 (69)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保护研究——南京总统府保护方法透视1绪论1.1研究背景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迹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

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问题的思考

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问题的思考

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问题的思考论文导读:在今天,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这些见证历史的精华沉淀,体现其应有的宝贵价值,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发展好历史文化名城。

对于这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我们主要从其保护的现状,目前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策无论在哪个国家,每个城市都有其自己发展的轨迹,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色,特别是世界历史名城、文化古都,不仅没有彼此雷同的,而且都是各自民族传统文化在城市计划与建筑中的卓越体现,其个性特色强烈、突出。

它们都按照各自民族优良思想、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继承并创造性地发展。

民族文化、风土人情沿着历史文脉构成不同的变迁历程,进而形成不同建筑风格、街区形态和内涵丰富的都市风貌。

在今天,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这些见证历史的精华沉淀,体现其应有的宝贵价值,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发展好历史文化名城。

以济南为例,从龙山文化古城遗址算起,济南的建城史已有4600多年,中国5000年文明史在济南可以得到完全的印证。

1986年国务院批准公布济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时已有21年。

对于这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我们主要从其保护的现状,目前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来进行分析。

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现状:(一)政府高度重视泉城保护,加强名城保护和维护工作1988年,济南组建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班子,1994年《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得到了国家批准,这是全国第一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它鲜明地突出了“从保护城市特色,保存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出发,点、线、片相结合,加强对文化古迹、历史性街区、传统风貌地区的保护,形成名城保护的完整体系。

”强调名城保护的重点是“古城区及其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性街区、泉水、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区和城市风貌基本特色。

”并指出要将济南最有特色的“山、泉、湖、河、城有机结合”,在名城保护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和谐的人文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整体”。

加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几点看法(精)

加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几点看法(精)

增强我国历史文假名城保护的几点见解中国有悠长绚烂的古代文化,也有近现代荣耀的革命历史文化。

历史名城正是这些历史文化遗产齐集最多的地方。

保护名城,除一定第一提升思想认识和贯彻国家相关目标、政策、法律、计划和决定外 ,我想还需要增强研究以下问题 :第一 ,突出重要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是保护历史名城的核心。

全国历史名城都保存着这样那样的重要文物古迹。

这些文物古迹 ,一是重要历史时代和事迹的实物目睹 ,拥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二是显示我国古代建筑、文化、艺术等的精髓 (有的革命文物不全这样。

比如承德 ,在政治上它是清代“绥服远藩”达成中华民族一致大业的第二政治中心。

在建筑艺术上,避暑山庄融合了我国的山川自然和塞寒风光 ,模拟了江南风景 ,集南北古典园林精髓于一体 ;外八庙集中了我国各族寺庙建筑艺术之大成。

正是因为突出地保护了这些有重要历史意义及宝贵价值的建筑艺术,承德才更为惹起了国内外的重视,以致学术上的研究 ,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增加了光彩。

像这样对待历史遗产的保护 ,物存意在 ,形神兼顾 , 能够以为是保护任何历史名城都一定有的基来源则。

第二 ,保护历史文假名城的文物 ,要存其形、贵其神 ,得其益。

名城的文物古迹是一部历史实物及现场目睹的史册。

因为文物古迹不可以重生 ,所以这类史册特别宝贵。

所以保护它们 ,存其光景形体及其内外环境 ,应当是第一性的。

只有它们的历史形体和环境存在 ,我们才能够身临其境 ,或赏识、或研究 ,或受教育 ,从而“触景生情”、“化光景为情思”惹起联想。

这等于文物古迹在告诉我们 :清初平定天下 ,抗击外来侵略 ,捍卫祖国 ,中华民族团结一致 ;此后列强侵略 ,政治腐败 ,签署丧权辱国的北京合约 ; 慈溪开始弄权篡政等重要历史事件都是决议于承德的。

这些重要决议是同承德的文物古迹直接相关的。

温故知新 ,即可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感情。

又如大众文学故事传说的旧址 ,虽已荡然不存 ,可是无形中的魁力却长久存在。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作为世界上早期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国拥有着丰富而熠熠生辉的历史文化。

各种历史文化名城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特色,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探访。

然而,由于城市规划、经济发展等原因,这些名城的保护面临许多挑战。

因此,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成为了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历史文化名城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历史文化名城可分为多个层次。

目前,根据中国国家文物局制定的标准,历史文化名城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指有卓越历史文化价值的城镇,具有典型地域特色和代表性,且已享有一定声誉。

这些城镇在中国文化史、城镇史和建筑史上均有重要地位,是国家重点保护的重要文物和历史遗产。

例如西安、北京、南京等城市。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指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城市。

这些城市在所在省份的文化、经济和政治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引领了当地文化的发展。

例如苏州、杭州、福州等城市。

市级历史文化名城是指市级重点保护文物和历史遗产,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是城市的重要文化遗产。

例如绍兴、扬州、丽江等城市。

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现状目前,历史文化名城面临诸多保护问题。

城市的城墙、古建筑、传统街区、古道、遗址等都受到了严重的损坏和破坏。

城市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多古建筑毁于开发建设之中。

再加上旅游业的急速发展,许多历史文化名城面临着严峻的保护挑战。

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对策1.政府引导。

政府应该加大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力度,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违反文物保护法的行为进行惩罚。

同时,要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的管理,对违法建设进行拆除和处罚。

2.加强科学研究。

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的科学研究,构建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机构,对城市进行历史文化价值的评估和保护措施的研究,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进行针对性的规划。

3.旅游业的合理发展。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政府应该对旅游业进行引导,建立合理的旅游规划和管制机制,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消费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危害。

当代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研究

当代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研究

当代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研究近年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发展成为了热门话题。

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国城市的一件重要财富和资源。

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既是文物保护的需要,也是城市发展的需要。

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传统的城市结构和历史文化遭到不少破坏和损失。

如何在城市化的背景下保护和发展历史文化名城,成为了当前的重要课题。

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问题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遗产面临着破坏和失落的危险。

许多城市在建设中,为了追求现代化而忽略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此外,一些历史文化名城也因为人口密集、空间狭小的原因难以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首先需要立法保障。

目前,中国已经出台了相关法律和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划(2011-2015)》等,加强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执法和监督,许多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仍然存在问题。

其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需要统一规划,构建综合保护体系。

在城市建设中,需要坚持历史文化名城的原貌和传统特色,不得破坏原有的历史遗迹和文化街区。

同时,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历史文化名城综合保护机制。

最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

需要加强社会宣传和文化教育,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意识,倡导文物保护、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二、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问题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需要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

在保护传统文化、维护文化遗产的同时,要考虑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的需求,实现历史文化名城与现代城市的良性互动。

首先,历史文化名城需要合理开发利用。

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应该坚持可持续、环保、文化共荣等原则。

以往的历史遗产开发一些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保护文化遗产本身的意义。

需要将文化为先的理念贯穿到开发利用全过程中。

其次,历史文化名城需要推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可以将文化遗产转型为现代产业。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若干理论问题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若干理论问题
属性。uJ口{别性越强,越有利r人们辨别和记忆。如同人与人之间蜘次相口l样,对r 明显的体貌特征,很容易认知分辨。倘若体貌特征相仿,町讽月0眭1:强,日B就容易记忆 模糊;如果见到孪隹兄弟或姐妹,则更难辨认。可见历史文化名城意象表征的可识别性, 对于突山特色,传承历史文脉多么重要。故而无论采取哪种保护整治方式,或保护,或 保留,或修缮,或更新,翱f应详细考察,尽”T能多地采集十日关信息,按照真实性原则, 保持它们的原貌。
(二)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界定亟待明晰化
认知历史文化名城概念,小能浅尝辄止,而要深入其内涵。依据概念构成注定要件,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分解为=个层次:J力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选、文物保护单位。然 而制么是历史文化街区’什么X是构成其主体的历史建筑?刘这两个看似明确,实则含 混不清的概念,至今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技术规范没有给m统一答寰,言及保存文物 相当}。富,也求指明足保存数量?还是等级品位?或者兼lnJ有之?总之。日ljJ『概念和内 涌的缺失已经成为困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突出问题,导致近几年来聚讼迭起,风波不 断。其中发q一存北京的粱思成、林徽因旧脯保拆之争,以及为南京老城南拆迁改造上书 削务院总理就是两个典型的实例。因此当棼之急是刈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_=t和历 史建筑的界定明晰化。
2构成要素的系统关联性
历史文化名城不是单纯宏大的建筑群。它的构成有着多种复杂要素,包括现存的古 城形制、古城墙、古遗址、街巷格局、河道水系、市政设施、古升、占桥、古树、古术、 民宅聚落、商胤店慵、{L制建筑、道观寺庙、传统起居形态、历史风貌、自然景州和环 境等等。这些要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系统地构成一个关联度极强的有机整体。 其中有些要豢相互存在着因果关系,如建筑和街巷,水系和古井、古桥。此外还有历史 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二个层次问的整体与局部、r位与r位的联系。 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制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保护措施,切不可孤讧地注重 保护文物和历史建筑,而应综合考虑,针剥保护刑象的特点,采取相应的保护思路、途 径和方法,突出重点,整体联动。只{J这样做,才能使历史文化名城做到整体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问题研究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问题研究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问题研究第一章前言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也是国际旅游市场的热点,是中华文化传承和凸显的重要窗口。

然而,如何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充分发挥其文化价值和经济效益,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

第二章历史文化名城概述历史文化名城是指在历史地理方面经过长时间的简化和筛选,成为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保存完好的城市。

其在建筑、文化空间、社会关系等方面构成了独特的风貌和特色。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数量众多,包括北京、西安、太原、南京、杭州等城市。

第三章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代表了地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

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遗产价值:历史文化名城有着独特价值的文化遗产,包括文化景观、古代建筑、文化遗址、文化遗产和文化传统等方面。

2.文化意义价值:历史文化名城所代表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关系折射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和传承,成为了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

3.旅游价值:历史文化名城在旅游市场中有着极高的价值和作用,可以为旅游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第四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面临的问题1.城市发展的压力: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发展的压力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构成了特殊的挑战。

2.旅游压力过大:旅游发展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机会,但也导致了旅游数量的过度膨胀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增加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难度。

3.缺乏专业人才: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但目前缺乏这样的人才,也造成了保护利用的困难。

第五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措施的研究1.加强规划统筹:应设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将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从城市结构、景观、交通等多方面进行整体考虑和规划。

2.加强法律保护:制定和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保障,严格限制新建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冲突。

3.建立保护资金支持机制:制定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专项资金支持政策,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研究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研究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研究第一章:引言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孕育了大量的优秀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名城是这些文化遗产的代表,也是我国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载体。

在新时代背景下,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开发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第二章: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是祖先智慧和经验的结晶。

因此,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需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这是基础和前提。

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比较完善,同时更要注重执行的效果,不能只是嘴上说说,必须真正得到落实。

(2)做好城市规划。

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规划必须与其历史文化遗产相结合,不能破坏老城区的基本形态及其文化的景观古貌。

规划中要注意景观与环境协调统一,城市特色明显、生态环境优良。

(3)加强历史文化名城遗产的保护与修复。

不可避免的是,许多古建筑或文化遗产已经有了较高的年代,因此需要做好保养、修复工作。

保障和加强对文化古迹的修复工作,培养专业人才,使得文化古迹保护工作得到长远的发展。

第三章: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发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发需要遵循有文化、有特色的方向,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名城所具有的特色与文化价值,实现文化艺术、旅游体验、教育科普等多功能、多元化的创意项目。

下面我们来探讨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发应该如何实现:(1)开发旅游与休闲产业。

一方面,历史文化名城景观优美、文化氛围浓厚,非常适合旅游开发。

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相辅相成,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同时也可以为当地民众提供就业机会。

(2)打造休闲健身公园。

在历史文化名城中打造休闲健身公园,为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

公园中可建设景观美丽的花园、亭台楼阁、游乐设施等,使城市更具品位和文化气息。

(3)发展文化产业。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及其保护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及其保护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及其保护——以北京旧城为例徐苹芳(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硏究所)提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后在国外的影响下才形成的。

1982年公布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24个,1986年公布第二批38个,1994年公布第三批37个,后来又陆续增加了10个,到目前为止共109个。

这在中国文物保护事业上是一件好事,某些历史文化名城戴上这顶桂冠,总会起到一些保护作用。

山西的平遥和云南的丽江还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在世界文化名城上总算没有交白卷。

实际上,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是开始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年,即是以保护北京旧城为内容的《梁陈方案》的争论开始的。

这场争论从一开始便惊动了国家最高领导层,政治与学术搅在一起,影响极为深刻,把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推迟了三十年。

1982年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公布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仍在误区中徘徊,“城市化”大建设中,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中又引进了房地产开发商的参与,地方政府的第三产业与开发商合作,官商勾结,在历史文化名城中整片拆迁,兴建高楼,100多座历史文化名城无一幸免。

这场灾难一直延续到2005年初。

国务院在批复北京市总体规划时下定决心,扭转乾坤,提出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整体保护,不得大拆大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改变。

北京市在2007年出台旧城胡同和危房修缮保护工程,积极地落实保护北京旧城的工作,开创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新途径,国务院的批复起到里程碑的作用。

今天回忆起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其中的经验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因此而产生的不可挽回的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是极其惨痛的。

痛定思痛,清醒的重新认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得失,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把坏事变为好事,永志不忘,以此为戒,避免再犯同样类似的错误。

这就是今天这个题目的现实意义。

1949年北平解放后,毛泽东、周恩来再次派人到清华大学催促梁思成编制《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以为解放军南下作战时保护文物之用。

浅谈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浅谈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浅谈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摘要:第二,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设计水平不足,不能把城市的发展规划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有效结合,相互协调,历史文化名城也不例外,同样需要发展,既然要发展,那么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自然会产生矛盾,一方面要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风貌、民族特色,一方面又要促进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实现城市的现代化【摘要】: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中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古老中国的传统文化。

然而,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迅速发展,历史文化名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本文首先对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进行了简述,然后提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要以“重本”为基础,注重文物建筑功能的继承与创新,新城开发与旧城区有机统一的思想。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有机统一一、引言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国家,在过去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运用自己的才能,创造出了无数的文明奇迹。

中华民族及其创造的中华文明在过去乃至今天都为世界人民所称赞。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然而历史文化名城作为珍贵的历史遗产,见证了华夏古老国都的城市文明,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传统风俗、传统风貌、生活方式的缩影,具有宝贵的价值。

近代以来,中国在受尽西方列强的凌辱之后,奋发图强,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

在这个时候,传统民居、历史街区甚至文物古迹在一些城市领导人眼里似乎成了城市发展和现代化道路的绊脚石。

在一场轰轰烈烈的旧城改造和新城开发的运动中,数百年来形成的富有人文氛围和民族特色的古城区逐渐被吞噬,变换为一座座大道交叉、高楼耸立、千篇一律、毫无特色的钢筋水泥都市区。

今天的一些城市正在丧失着它们独有城市环境、城市特色、城市文化。

城市慢慢不再是居民生活享受的场所,而是一个容纳居民的容器。

在近来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遭破坏的文物建筑超过了过去100年的数量。

由此看来,保护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意义重大且迫在眉梢。

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保护的困难及对策探讨

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保护的困难及对策探讨

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保护的困难及对策探讨摘要: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文化和经济的双重价值,在文物保护角度而言,历史名城自身就是文物的一种。

但是由于历史名城仍是现代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场所,因此不可避免地受人类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还受到自然减损和人为侵害等多种威胁,迫切需要采取对策进行文物保护。

本文主要对此展开研究,研究在历史名城的文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对策探讨,提升历史名城文物保护水平。

关键词:历史名城;文物保护;困难;原因;对策一、引言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国家,而一些具有历史印记和文化遗址的城市也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宝藏。

而随着文物的概念逐步放大,城市已经逐步被列入泛化的文物古迹保护的范畴之内,成为了如今文物保护的新兴重点。

而城市作为边缘性的文物,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保护难点,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二、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保护难点(一)是旅游开发的重点单位,易受到旅游侵害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历史文化名城日益成为主流的旅游目的地。

而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历史名城的青睐倍增,同时带来的也是对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损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垃圾倍增以旅游垃圾为例。

西安2012年“十一”钟楼附近环卫工人增加了近10倍才勉强进行及时的垃圾清理,而一些难以进行清理的自然景区内,如北京长城附近层层叠叠的山林中的垃圾则难以进行及时有效的打扫,若长此以往,势必影响遗址的文化质量和环境。

2. 人流增加对生态环境等的破坏3.旅游逐利性发展造成文化因子流失许多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卖点就是其别具特色的文化魅力,如江南的小桥流水、刺绣和丝竹弹唱,而在苏州2012年的3.15打假之中,贩卖假丝绸制品的商家就多达抽样调查的40%,商家为了追逐利润而利用文化卖点进行以次充好、假冒伪劣产品的出售行为,显然已经造成了城市文化底蕴的流失。

而类似于周庄(隶属于苏州市)、同里(隶属于苏州市)等以小桥流水的文化气氛闻名的古镇,也收到旅游业的刺激,家家户户开启了商铺,形成了商业化浓厚的景区,破坏了原有的文化气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申请硕士学位)论文题目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保护研究作者姓名邱静雯学科、专业名称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方向历史名城保护与规划指导教师顾朝林教授二零零三年四月十四日学号:论文答辩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字)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保护研究——南京总统府保护方法透视硕士研究生:邱静雯M.D Candidate: QIU Jingwen指导教师:顾朝林教授Supervisor: Prof. GU Chaolin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Dept. of Urban & Resources Sciences, Nanjing University2003/3/13毕业论文题目: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保护研究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2000级硕士研究生姓名:邱静雯指导教师(姓名、职称):顾朝林教授摘要目录摘要 (4)1绪论 (6)1.1 研究背景 (6)1.2 研究范围与架构 (7)1.3 研究意义与目标 (8)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涵与意义 (9)2.1 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 (9)2.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意义 (10)2.2.1保护的必然性 (11)2.2.2保护的内容 (11)2.3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与规划的作用 (12)2.3.1保护制度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作用 (12)2.3.2保护规划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作用 (12)2.4 影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因素分析 (12)2.4.1旧城更新 (13)2.4.2土地开发 (13)2.4.3旅游资源开发 (13)2.4.4教育与技术 (13)2.4.5政府作用 (13)2.5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综述 (14)3国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介绍与分析 (15)3.1 世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历程与进展 (15)3.2 欧洲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16)3.2.1保护历程 (16)3.2.2保护概况与趋势 (17)3.3 美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19)3.4 亚洲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历程 (20)3.4.1印尼 (20)3.4.2泰国 (22)3.4.3日本 (24)3.5 世界各国典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例介绍 (25)3.5.1新加坡的保护 (25)3.5.2日本京都的保护 (31)3.5.3法国南特市的保护 (34)3.5.4中国西安的保护 (37)4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分析 (41)4.1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发展历程 (41)4.2 中国旧城更新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41)4.3 中国相关的政策法规与英、日两国的比较差异 (43)4.3.1行政制度 (43)4.3.2法律制度 (44)4.3.3资金保护制度 (45)4.3.4差异分析 (46)4.4 评价与问题 (47)追求经济建设的旧城更新 (47)领导保护意识与认识的加强 (47)法制与执法 (47)公众参与的实施 (47)5历史文化名城的印迹——古建筑的保护 (48)5.1 南京长江路的现状与文化资源 (49)总统府 (49)江宁织造府兼曹雪芹故居遗迹 (49)梅园纪念馆及中共代表团办事处旧址 (50)国立美术陈列馆 (50)国民大会堂 (50)毗卢寺 (51)金陵图书馆 (51)南京文化艺术中心 (51)南京图书馆新馆 (51)中山广场 (52)5.2 总统府的发展历程 (53)5.2.1总统府保护的过去与现在 (53)5.2.2保护方法与措施 (61)结论与建议 (64)参考文献 (65)后记 (69)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保护研究——南京总统府保护方法透视1绪论1.1研究背景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迹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

然而当今,在全球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影响下,城市中的历史文化遗产却遭受到不同程度上的破坏,而这些遗产也正在远离我们的视线与生活空间中。

城市是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的集合体,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它既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又是体现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文化景观。

城市中的问题是复杂的,当政府与人民试图运用各种的手段挽救这些时间与岁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时,却发现所造成破坏的种种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要有效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更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工作。

欧洲、美国和日本在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上已经取得相当的成就,这些国家也与今天的中国一样受到过现代化的影响使得许多的历史文化遗产遭受到破坏。

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遗产保护的对象已经不是只局限于实体的文物,还延伸到非物质形体的无形文化遗产上,例如历史城市的环境、艺术等。

除了保护范围的明确外,欧洲、美国和日本对于历史文化城市的保护立法更是在不断的实践、规划与完善中建立起来。

在有关专家和学者的呼吁下,中国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已有显著的增加,吸取国外的经验将会有助于中国少走许多的坎坷路。

《新周刊》曾认为:在国外1970年代旧城改造破坏的文物建筑比“二战”炮火摧毁的还要多;中国改革开放20年以建设的名义对旧城破坏超过以往100年(《新周刊》,2000)。

曾有专家认为:中国旧城的破坏已经成为上世纪城市建设最短见的行为之一。

1976年11月26日在华沙通过的《内罗毕宣言》认为,历史地区是各地人类日常环境的组成部分,它们代表着形成其过去的生动见证,提供了与社会多样化相对应所需的生活背景的多样化,并且基于以上各点,它们获得了自身的价值,又得到了人性的一面。

目前,中国的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一个经济快速增长的时代,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来说,如何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及其历史文化遗产更显得非常的紧迫。

1.2研究范围与架构本文的研究范围,在理论方面涉及欧洲、美国、日本和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相关的法律条文和发表的学术论文为依据,在实践方面以南京总统府为实例对象进行比较深入研究。

对于分析国外的历史文化城市保护的例子,将选择当代的保护规划城市为分析探讨重点;国内历史文化城市以南京总统府为研究对象,对其保护规划作深入的进行剖析。

本文的研究架构如图1:图1 研究范围与架构1.3研究意义与目标国外的发达国家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方面的保护和发展工作做了不少的探索和实践,从当初的博物馆式保护到现今的根据不同特点而灵活的处理的方法,累积了一定的经验。

在近年来,国外不少的专家学者还致力于历史文化城市的旅游事业发展研究。

目前中国有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问题普遍受到不同层次政府和不同的专业学者所关注,有的从社会学、城市文化、历史学等的角度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作不同方向的研究与探讨。

但是,在保护的规划理论和政策的发展来看,还与国外发达国家的保护工作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政策法规建设的不完善,导致保护工作不能顺利进行。

有关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政策和规划对于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手段。

保护规划理论的完成,能在保护工作的思想与实践中找到统一有效的实施方法;而通过政策法规的约束,不但能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免受破坏,而且有利于城市规划的实施得。

我们可以从欧洲、美国、日本这些国家看到它们除了有一套好的保护规划外,完善的政策法规更是保护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本次研究目标拟为两个方面:首先,通过对国外历史文化城市的保护案例介绍来说明政策和规划在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性;其次,通过对南京总统府的分析了解目前保护工作中对历史文化城市中的历史性建筑保护的手法。

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涵与意义2.1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城市是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经历许多年代逐步建设所发展形成的“系统”,它包含了各个年代、时期、风格内容的建设艺术、环境建设等有形和无形的物质。

1977年由国际建协发表的《马丘比丘宪章》中提出对历史文化名城明确的概念,指出“城市的个性和特征取决于城市的体型结构和社会特征。

因此,不仅要保存和维护好城市的历史遗迹和古迹,而且还要继承一般的文化传统。

一切有价值的说明社会和民族特征的文物必须保护起来。

保护、恢复和重新使用现有的历史遗迹和古建筑必须同城市建设过程结合起来,以保证这些文物具有经济意义并继续具有生命力。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条例中把“历史文化名城”定义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

而在国外,一般叫做“古城”或“历史城市”(old city 或 historical city)。

由此可以看出“历史文化名城”这一概念是作为中国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一种教育方式,同有助于保护的宣传和政府保护策略的制定具有明显的本国特色和实践意义。

从法律角度而言,历史文化名城是由国家或地方政府确认的,具有法定意义的历史城市中的杰出代表;从保护角度而言,是中国城市中首先需要建立完整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把“保护”这一主题纳入城市建设每一过程的城市;从政策而言,是必须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制定保护专项规划,并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渗透到地方政府制定的各项经济、法律、行政政策之中的城市(王林,1998)。

总的来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对于传统文化思想遗产的保护。

传统艺术、民间工艺、民俗精华、名人轶事、传统产业等都是历史文化城市的无形文物,它们和有形文物一样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是反映城市从历代以来所积淀的历史文化,也是城市里一种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遗产应该广为宣传和利用,它不但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城市经济文明发展的重要手段。

(2)对于城市建筑及文物遗产的保护。

城市保护除了无形文物外,还包括其他的有形文物。

如文物古迹、历史地段、传统建筑、古城风貌特色等。

它们不仅具有文物价值,同时又是构成其整体环境和秩序的一个历史风貌特色,也反映出历代以来的社会文化模式、发展进程和城市的文化景观。

这些是另一种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意义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以保护市(县)区域范围内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其环境为重点,旨在保护一种被认为有价值的城市的历史文化景观(汪洁,1999)。

周干峙认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有以下四个重要意义:(1)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城市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是民族国家之根本。

(2)具有科学价值。

它体现了前人的智慧,给后人以启迪。

(3)具有教育价值。

包括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政治思想教育的作用。

(4)具有美学价值。

从形式美到心灵美,广义的美学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

2.2.1保护的必然性城市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又是历史文化的象征。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首要的是对城市中的传统街区和历史建筑实施保护。

传统街区和历史建筑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属不可再生资源,同时也是区位最好、商业价值最高的城市地段。

对城市政府和开发商来说,保护和开发成为一对难解的矛盾。

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是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基本准则,既约束着个人行为,也约束着政府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