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C
大地测量课程设计工作计划范文
大地测量课程设计工作计划范文一、课程背景分析1.1 课程目的和意义大地测量是测绘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测绘工程的基础。
通过学习大地测量课程,可以使学生掌握大地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和仪器设备的基本操作,为他们将来参与测绘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大地测量作为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课程内容大地测量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大地测量基础知识、大地测量仪器设备与操作、大地测量方法与技术、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等内容。
1.3 课程特点大地测量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需要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另外,大地测量涉及到的知识面较广,涉及到的专业知识较多,需要学生掌握较多的常规仪器设备和专业软件的操作技能。
二、课程设计目标2.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大地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和仪器设备的基本操作;能够灵活使用各类大地测量仪器进行测量;能够运用大地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工作;能够进行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2.2 德育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课程设计原则3.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地测量课程的设计要求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实际操作的训练。
3.2 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课程设计要求全面、系统地传授大地测量的基础知识、方法和技术,使学生能够形成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
3.3 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大地测量课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测绘工程专业的发展需要,使学生能够掌握最新的测绘技术和方法。
四、课程设计内容4.1 课程教学内容大地测量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大地测量基础知识、大地测量仪器设备与操作、大地测量方法与技术、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等内容。
4.2 课程实践内容大地测量课程的设计还包括一定的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实地测量操作、数据处理分析等实践环节。
《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1]
《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设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意义城市和工程控制测量是保证城市建设与工程建设的一项基础技术工作。
不论是城市控制网还是专用工程控制网,都必须事先进行技术设计,并且一定要在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设计书的指导下进行施测,不得盲目作业。
因此,作好技术设计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在高等院校测绘工程专业教育中,《大地测量学基础》历来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这是由于《大地测量学基础》在测绘技术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
《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是测绘工程专业学生教学的必修课程,教学大纲要求总学时为12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学时为90学时、实验学时10学时(有5个实验)、课程设计20学时。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本课程设计的题目是:城市或工程控制网技术设计。
控制网技术设计是在学完《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之后,对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性实践和应用。
在课程设计中,每个同学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使课程各部分内容融会贯通,应用系统的控制测量知识,对工程技术实际作出推理、判断和决策,分析和解决工程控制网布设中的一系列技术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此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1. 总结和检验《大地测量学基础》基本知识的学习情况。
通过布设控制网的技术实践,深化已有知识,拓宽新的知识,掌握工程控制网技术设计的方法。
2. 将《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中涉及到的名词、概念、术语、原理及理论,按照设计任务通知书的要求,经过演绎与归纳、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的逻辑组合,完成技术方案设计任务,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3. 技术设计说明书是对工程设计进行解释与说明的书面材料,是一种技术性文件。
设计者通过对自然语言——文字和人工语言——图像、表格、公式等各种书面符号的综合应用,可进行科技写作的锻炼,培养科技写作的实际能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满足如下要求:1. 设计的项目和内容应该齐全并符合本大纲之规定。
设计的四个阶段:编制技术任务书、设计构思、绘制工作图、编制工程设计说明书。
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
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地测量学在现代测量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大地测量学是一门关注地球形状、地球重力场和地球表面特征的学科,其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到地球物理、地图制图、导航、建筑工程等领域。
因此,对于大地测量学的学习和掌握,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针对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进行探讨,主要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
一、课程目标大地测量学的课程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大地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掌握大地测量学的测量技术和工具,了解测量误差的产生原因和控制方法。
3.了解大地测量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如地图制图、建筑工程、导航等领域。
4.能够熟练运用大地测量学的理论和技术,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测量问题。
二、教学内容大地测量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大地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地球形状、地球重力场、大地水准面等。
2.大地测量学的测量方法和工具,如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
3.大地测量学的误差产生原因和控制方法,如气象因素、仪器误差、人为误差等。
4.大地测量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如地图制图、建筑工程、导航等领域。
5.大地测量学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如数据的精度评定、误差传递、数据拟合等。
三、教学方法针对大地测量学的教学方法,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包括课堂讲解、实验操作、课外实习、案例分析等。
1.课堂讲解课堂讲解是大地测量学教学的基础,通过讲解课程内容,让学生了解大地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在讲解过程中,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例来说明理论知识的应用。
2.实验操作实验操作是大地测量学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大地测量学的测量技术和工具,了解测量误差的产生原因和控制方法。
同时,实验操作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理论知识的应用。
3.课外实习课外实习是大地测量学教学的延伸,通过实际工程实习,让学生了解大地测量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设计
3)内蒙古自治区地理信息局现有的1:1万、1:5万地形图可以作为本项目作业计划等使用。
3主要技术指标
3.1坐标系统
3.1.1平面坐标系统
本项目测区地理位置大约在北纬40°15′~41°29′、东经109°22′~110°07′,东西宽145公里,南北长140公里。该区域在110°中央子午线统一3°分带的长度投影变形约为4cm~7cm,为了减小长度投影变形的影响,采用高程抵偿方法来减小长度投影变形的影响。
3.1.2高程系
3.1.3成图比例尺
3.1.4成图规格
4图根控制测量
4.1平面控制网
4.1.1平面坐标系的选择
4.1.2主要技术要求
4.1.3平面控制网布设(见附图)
4.2高程图根控制网
4.2.1高程系的选择
4.2.2成果取位
4.2.3水准测量精度要求
4.2.3水准网的布设(见附图 )
4.3三角锁推算元素的精度估算
②L为路线总长,以km(千米)计,不足1km按1km计算;
③当L大于1km且每km超过16站时,路线闭合差允许值为±12√n(mm),n为测站数;
④垂直角必须往返测,视线应离开地面1.3米以上;
⑤觇标高、仪器高丈量两次,量至毫米,取两次中数使用;
⑥高程计算至毫米,取至厘米。
4.2.3水准网的布设(见附图 )
2测量施工进度及组织人员
2.1进度安排
表1测量施工进度计划表
内容
时间
对已有资料的整理与评估
1天
根据已有资料进行图根平面控制网布网设计并实地勘察
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课件
大地测量学主要关注地球的形状、大小、赤道、地球重力场 等基本参数的测定,以及地球表面点位的精确测量。它具有 全球性、综合性、精密性和动态性的特点,是地球科学的重 要组成部分。
大地测量学的应用领域
要点一
总结词
大地测量学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空间技术、 地球科学研究、资源调查、军事侦察、地震监测、全球气 候变化研究等。
02 大地测量学的基本原理
大地测量坐标系
地理坐标系
以地球质心为原点,以地球赤道面为 基准面,将地球表面各点与地球质心 连接起来,表示各点的位置。
大地测量坐标系
以地球质心为原点,以地球赤道面为 基准面,将地球表面各点与地球质心 连接起来,表示各点的位置。
大地水准面与地球椭球
大地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是指与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向大陆延伸所形成的封闭曲面,是地球表 面的最接近实际水准面的点所组成的闭合曲面。
跨界融合发展
大地测量学将进一步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拓展应用领域,为人类 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大地测量学为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促进 全球地理信息数据的共享和应用。
大地测量学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智能化技术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大地测量学将进一步实现 智能化数据处理和分析,提高空间数据获取和处理效率。
全球监测网络建设
加强全球大地测量监测网络建设,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空间定位 和地球重力场监测,为全球变化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05 大地测量学的未来发展
大地测量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1 2 3
地理信息系统
大地测量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相互融合,实现空间 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分析,为城市规划、环境保 护等领域提供决策支持。
大地测量实验的教学设计方案
实验数据处理
计算方位角
准确计算
分析数据准 确性
确保数据正确性
撰写实验报 告
详细撰写
绘制方位角 图
清晰绘制
● 05
第5章 GPS定位测量实验
实验目的
了 解 GPS 定 位 测 量 的原理
掌 握 GPS 仪 器 的 使 用方法
学会进行GPS定位测 量
实验步骤
打开GPS仪 器,设置参
数
准备工作
实验步骤
设置测量起 点
确保准确性
记录数据
细致记录
绘制方位角 图
清晰展示
使用方位仪 测量目标方
向
注意仪器使用
实验注意事项
避免磁场干 扰
保证测量准确
注意目标物 体的识别
避免错误测量
注意留意指 示
确保操作正确
定期校准仪 器
确保仪器精度
实验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处理包括计 算方位角、绘制方位 角图、分析数据准确 性和撰写实验报告。 学生需要仔细处理测 量得到的数据,进行 准确的数据分析和结 果展示,以确保实验 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实验步骤
设置水准路 线
规划水准路线
进行高程测 量
实地测量
记录数据
数据记录
调整水准仪
到震 动
保持仪器稳定 避免外力干扰
定期校准仪器
确保测量准确 提高数据可信度
注意天气因素
天气对测量影响 选择适合的测量时间
注意数据的连续性
数据采集连续性 避免漏测情况
实验数据处理
展望学生在大地测量 领域的发展前景,探 讨本课程的未来发展 方向和目标
感谢观看
THANKS
01 计算高程差
数据计算方法
大地测量设计报告参考资料17页word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1、总结和检验《大地测量学基础》基本知识的学习情况。
通过布设控制网的技术实践,完成一个较完整的设计计算过程,深化已有知识,拓宽新的知识,掌握控制网优化技术设计的方法,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与应用。
2、综合运用学习的《测量平差》、《测量学》、《精密工程测量》等课程知识,选择主要理论与计算问题完成设计,达到综合性训练的目的。
3、加深对坐标系统选定、控制网图形强度、控制网优化等理论的理解、分析和应用。
4、培养综合运用已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来解决基本工程设计问题的初步技能,全面分析考虑问题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以及计算、绘图和编写设计文件的能力。
5、将各课程中涉及到的大量的、零散的、独立的观点与资料,按照设计任务通知书的要求,经过演绎与归纳、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的逻辑组合,而完成技术方案设计任务,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6、力求技术可行,指标可靠,经济实惠,方案最优。
二、设计的任务和目的:为了满足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08测绘工程实习需要,技术工程学院08测绘工程4号实习小组,在兰州理工大学西校区进行地形控制测量工作。
西校区总体规划用地面积达到1305亩,小组在该区布设首级一等导线网,次级布设二等导线,高程为四等水准。
最终上交测区所有数据及1:2000地形图。
测量全部工作将在2010年12月31日完成。
三、测区范围:东起技术工程学院正门,西至兰州理工大学西校区西门,南至西校区南门,北至学校围墙约0.87平方公里四、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兰州理工大学西校区(北纬36°3’25”东经103°44’1”)地跨彭家坪镇龚家湾、土门墩两村,共涉及两村村民786户2842人。
东接电机厂家属院,南临战备路,西接254号城市道路,北与土门墩新村比邻。
该区域建筑简单,地势平坦,道路宽阔,通视良好,测量工作易于进行。
最高海拔:1605m 最低海拔:1578m东西相距:1093m 南北距离:1212m五、已有测量成果及利用已知两个城市测量控制点在2009 -6对整个西校区进行了1:500 地形图上进行控制测量设计测绘,使用了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大部分控制点作为我们的一级导线控制点,在Google earth 上查看区域规划。
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设计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本次课程设计主要目的是利用大地测量学知识完成高斯投影坐标的正反算、投影带间的高斯直角坐标的邻带换算和不同投影带间高斯坐标换算。
一、课程设计目的1. 能根据给定椭球(1975国际大地测量协会推荐椭球和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上任一点大地坐标(大地经度和大地纬度),计算出对应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即能独立完成高斯投影坐标的正算工作。
2. 能根据给定高斯平面直角坐标(1954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下的通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计算出对应大地坐标,即能独立完成高斯投影坐标的反算工作。
3. 能根据给定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将其换算到指定带高斯坐标系内坐标,包括6°带和3°带投影的高斯直角坐标内部换算和6°带和3°带坐标转换。
二、课程设计内容1. 已知椭球上有5个点,其大地坐标分别为:3( 274345.0423 106552 4.8321) P ''''''︒ ,遵义市试求它们对应6°高斯投影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下对应的高斯通用坐标(横坐标包括带号),并利用所求结果,用高斯投影反算进行检核。
2. 已知5个6度投影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其纵横坐标分别为:1( 26394.1221 106 3735.5329 ) P ''''''︒︒,贵阳市2( 262448.3442 1 063959.7703 )P ''''''︒︒,花溪区 4( 261523.7432105 5639.2108 )P ''''''︒︒,安顺市1( 17737529.206)3169709.102p ,2()586327.543449400.46522 p ,3()8316329.7062040555.789 p ,4()144359.607200455.455369 p ,5()3336907.81019853547.620 p ,5( 271821.4542105 1650.8234 ) P ''''''︒︒, 毕节市 6( 27445.183110 9 116.0425 ) P ''''''︒︒, 同仁市1) 试求 1P 点所在6°带第18带中的坐标及在3°带第36带中高斯坐标; 2) 试求 2P 点所在6°带第21带中的坐标及在3°带第40带中高斯坐标; 3) 试求 3P 点所在6°带第19带中的坐标及在3°带第37带中高斯坐标; 4) 试求 4P 点所在6°带第19带中的坐标及在3°带第36带中高斯坐标; 5) 试求 5P 点所在6°带第20带中的坐标及在3°带第40带中高斯坐标。
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
应用大地测量课程设计灯湖矿区控制网设计寸录一、目的要求及任务范围..............二、测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三、测区有关测绘资料.................四、测区已有地形图 ..................五、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六、导线网的建立.....................七、高程控制测量.....................八、埋标与经费预班级:...测绘 (121)九、工作量综合计算名及工王进程计划表•…十、控制网相关参数与平差结果.........十、水准高程控制网布设7方案2825... 十二、上交资料清2014-6…1112 13应用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目的要求及任务范围1、目的:1.总结和检验大地测量学基础基本知识的学习情况。
工程控制网分测图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变形监测控制网等。
通过设计控制网的技术实践,深化已有知识,拓宽新的知识,掌握控制网设计的方法。
2.将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中涉及到的大量的、零散的、独立的观点和资料,按照设计任务通知书的要求,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完成技术设计任务,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3.技术设计说明书是对工程设计进行解释与说明的书面材料,是一种技术性文件。
设计者通过技术设计,编写技术设计书,是进行科技写作的锻炼,培养科技写作的实际能力。
2、目的要求:1.设计的项目和内容应该齐全并符合大纲和规范的要求。
设计分为几个步骤:学习领会技术任务书、图上设计构网、做出精度估算、制定观测方案、绘制控制网图、编写技术设计说明书。
2.设计的论点应该正确,明确表达设计者的主张、意见和看法。
论据力求做到真实、充分、新颖。
公式推导正确,推理符合逻辑。
3.认真编写技术设计说明书。
在使用专业词语、布局、谋篇及至行款格式等方面,都要加强训练。
3、任务要求:1.阅读领会任务通知书2.熟悉测区地理环境及原有测绘成果等情况;对原有控制测量成果进行分析和评定,确定其利用程度。
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设计
目录1.设计旳任务及目旳规定 (2)2.测区旳概况 (2)3.施工进度计划表 (3)4.图根控制网旳布设 (3)4.1平面图根控制网布设 (3)4.1.1首级控制网旳布设 (3)①方案一: 布设闭合导线控制网 (5)附录一: 首级闭合导线控制网 (5)②方案二: 布设附合导线控制网 (7)附录二:首级附合导线控制网 (7)4.1.2首级控制点布网形式旳选择 (8)4.1.3二级加密控制点旳推算 (8)4.2水平角观测 (8)4.3距离测量 (10)4.4高程控制网旳布设 (11)5.分幅和编号(附录三)........................................... ..146.附录四: 二级加密控制点旳布设 (14)7.测图措施 (14)方案一: 小平板 + 经纬仪测图 (14)方案二: 全站仪全野外数据采集 (16)方案一与方案二旳比较 (19)8.经费预算 (19)9.课程设计总结 (20)1.设计旳任务及目旳规定⑴任务: 做包头市大地测量基础课程设计, 在测区内进行三等三角网旳布设,并且进行二等水准联测。
⑵目旳:本次课程实习是在完毕《大地测量学基础》理论学习和地形测量实习旳基础上进行旳, 通过本次实习, 使学生可以把学到旳理论知识和实际有机旳结合起来, 充足提高对本专业旳理论认识,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测量理论知识, 分析和处理本专业一般测量问题旳能力。
并且, 通过对所学知识系统旳复习和巩固, 使学生深入掌握小地区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旳程序和措施, 从而使学生在碰到专业性旳测量问题时, 合理旳处理这些问题旳能力得到提高。
⑶总结和检查《大地测量学基础》基本知识旳学习状况。
通过布设控制网旳技术实践, 深化已经有知识, 拓宽新旳知识, 掌握工程控制网技术设计旳措施。
将《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中波及到旳名词、概念、术语、原理及理论, 按照设计任务告知书旳规定, 通过演绎与归纳、分析与综合、抽象与详细旳逻辑组合, 完毕技术方案设计任务, 到达培养和提高学生旳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明性思维能力旳目旳。
大地测量基础课程设计
大地测量基础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大地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大地测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大地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趋势;(2)掌握地球椭球体、大地水准面及参考椭球面的基本性质;(3)熟悉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方位角等基本测量元素的概念及测量方法;(4)掌握地球曲率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及纠正方法;(5)了解大地测量坐标系统及坐标转换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使用光学经纬仪、全站仪等大地测量仪器进行基本测量;(2)能够进行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出正确的测量结果;(3)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大地测量方法和技术;(4)能够运用大地测量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大地测量学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3)使学生认识到大地测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大地测量学基本概念和历史发展;2.地球椭球体、大地水准面及参考椭球面的基本性质;3.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方位角等基本测量元素的测量方法和原理;4.地球曲率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及纠正方法;5.大地测量坐标系统及坐标转换方法;6.常用大地测量仪器及其操作方法;7.测量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8.大地测量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大地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讨论法:引导学生就大地测量学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大地测量在工程中的应用;4.实验法:学生进行实地测量操作,使学生掌握大地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测量技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的大地测量学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课件,辅助学生理解和记忆;4.实验设备:提供光学经纬仪、全站仪等大地测量仪器,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机会。
c测绘课程设计2000字
c 测绘课程设计2000字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C测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C测绘技术进行简单的地形测绘和工程测量。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C测绘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了解地形测绘和工程测量的基本流程和步骤。
3.熟悉测绘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4.掌握测绘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5.能够操作测绘仪器进行实地测量。
6.能够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地形图和工程图。
7.能够利用C测绘技术进行简单的地形测绘和工程测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测绘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讨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C测绘的基本原理、地形测绘、工程测量和测绘数据处理等方面。
具体安排如下:1.C测绘的基本原理:介绍C测绘的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了解C测绘技术的基本特点和应用范围。
2.地形测绘:讲解地形测绘的基本流程和步骤,包括测点选取、测量、数据记录和绘制地形图等。
3.工程测量:介绍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测距、测角、高程测量等,使学生能够运用C测绘技术进行简单的工程测量。
4.测绘数据处理:讲解测绘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包括数据整理、误差分析、数据平差等,培养学生利用测绘数据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主要包括:1.讲授法:讲解C测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测绘技术的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测绘案例,使学生了解测绘技术的应用和实际操作过程。
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地测量和数据处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的C测绘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2)、在小比例地形图上进行控制网初步设计,网形可采用三角网,三边网,边角网,导线 网,GPS 网及综合网。主要工作是在图上选点布网。(主要叙述图上设计方法)
3)、根据规范要求,从精度上对各种布网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和论证,进行控制网优化。其 主要工作就是对各种布网方案上机平差计算,进行精度估算,选择较优方案。
第二章 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 2 2.1 课程设计内容 ------------------------------------------------------------------------------------------ 2 2.2 时间安排 ------------------------------------------------------------------------------------------------ 2 2.3 上交资料及课程设计报告编写要求 --------------------------------------------------------------- 2
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2.有关软件的原代码、示例检验结果,程序使用说明 七、实用工程坐标系设计的原理及方法 (一)基本原理
根据《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规定:“所有大地测量的观测成果, 都须归化到参考椭球面上,……所有国家大地点均按高斯正形投影计算其在 6°带内 的平面直角坐标(一般称作高斯一克吕格平面坐标)。在 1:1 万和更大比例尺测图的 地区,还应加算其在 3°带内的平面直角坐标”,根据这种规定所采用的高斯投影 6° 带或 3°带坐标系统通常称作国家统一坐标系统。
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适用专业:测绘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测绘科学与技术系测绘工程教研室
付培义、薛永安编写 2008 年 6 月编写,2010 年 10 月修订
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 《大地测量学基础》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专业学科基础课程,课程涵盖测量坐标
基准建立的理论及坐标系转换、以及大地控制测量基本方法等内容,理论性、实践 性均很强,学习本课程对学生形成完整的测绘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进行课程设 计的目的在于:通过一个综合性题目的设计,使学生加深对坐标基准的内涵的理解, 培养学生应用本课程知识解决大地测量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计划与时间分配
欲使长度综合变形得以抵偿,必须:
Hm RA
s
y
2 m
2R2
S
将推证式(3)时所引用的关系和数据代入,则
y2
H
m
2 6371000
式中,若 y 以百公里作单位,H 以 m 作单位,则
H=785y2
(5)
利用上式可以确定抵偿高程面的位置。例如,某地中心在高斯投影 3°带的坐标
y=91km,该地平均高程为 400m,按式(5)算得:
山农大课程设计
山农大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XXX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了解XXX的分类、结构和功能,理解XXX的原理、过程和条件。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XXX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备XXX操作的基本技能,能够进行XXX实验并处理相关数据。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XXX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热爱和责任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X、XXX和XXX三个方面。
1.XXX:介绍XXX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通过实例讲解使学生了解XXX的实际意义。
2.XXX:讲解XXX的分类、结构和功能,通过对比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XXX的内涵和外延。
3.XXX:阐述XXX的原理、过程和条件,通过实验演示和数据分析,让学生掌握XXX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
1.讲授法:通过讲解XXX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使学生了解XXX的理论基础。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XXX的分类、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XXX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情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掌握XXX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XXX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
2.参考书:提供XXX方面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展示XXX的原理、过程和实验现象。
4.实验设备:准备XXX实验所需的设备、材料,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种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ut<<"输入错误,重新输入"<<endl;
}
《大地测量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cin>>d>>f>>m; cin>>D>>F>>M; cin>>H; B=(d+f/60+m/3600)*PAI/180; L=(D+F/60+M/3600)*PAI/180; cout<<"弧度制 B="<<B<<endl; cout<<"弧度制 L="<<L<<endl; x=(A/sqrt(1-E*pow(sin(B),2))+H)*cos(B)*cos(L); y=(A/sqrt(1-E*pow(sin(B),2))+H)*cos(B)*sin(L); z=(A*(1-E)/sqrt(1-E*pow(sin(B),2))+H)*sin(B); cout<<"空间坐标系 X="<<fixed<<setprecision(3)<<x<<endl; cout<<"空间坐标系 Y="<<y<<endl; cout<<"空间坐标系 Z="<<z<<endl; }
图 2、XYZ-BHL
图 3、BHL-XYZ 此程序是依照《大地测量学基础》补充作业和辅助材料中作业四来完成,实例是作业四 中的实例, 此程序中没有提供椭球参数的选择, 固定的给出了 a=6378245, e 方=0.006693422. 程序不够完善。
3
《大地测量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三、高斯投影正反算
4
cout<<"输入错误,重新输入"<<endl;
《大地测量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a4=(0.25+0.00252*pow(cos(B),2))*pow(cos(B),2)-0.04166; a6=(0.166*pow(cos(B),2)-0.084)*pow(cos(B),2); a3=(0.3333333+0.001123*pow(cos(B),2))*pow(cos(B),2)-0.1666667; a5=0.0083-(0.1667-(0.1968+0.0040*pow(cos(B),2))*pow(cos(B),2))*pow(cos(B),2); x=6367558.4969*bm/rm-(a0-(0.5+(a4+a6*l*l)*l*l)*l*l*N)*sin(B)*cos(B); y=(1+(a3+a5*l*l)*l*l)*l*N*cos(B); cout<<"采用北京-54 坐标系、"<<endl; cout<<" 高 斯 投 影 正 算 后 x= : "<<fixed<<setprecision(4)<<x<<" 高 斯 投 影 正 算 后 y= : "<<fixed<<setprecision(4)<<y<<endl; } if(h==2) { cout<<"B= ° ′ ″"<<endl;cin>>d>>f>>m; cout<<"L= ° ′ ″"<<endl;cin>>D>>F>>M; B=(d+f/60+m/3600)*PAI/180; L=(D+F/60+M/3600); bm=d*3600+f*60+m; rm=206264.8063; L0=((int(L/6)+1)*6-3); if(((int(L/6)+1)*6-3)>L) L0=((int(L/6))*6-3); else L0=((int(L/6)+1)*6-3); l=(L-L0)*3600/rm; N=6399596.652-(21565.045-(108.9996-0.603*pow(cos(B),2))*pow(cos(B),2))*pow(cos(B),2); a0=32144.5189-(135.3646-(0.7034-0.0041*pow(cos(B),2))*pow(cos(B),2))*pow(cos(B),2); a4=(0.25+0.00253*pow(cos(B),2))*pow(cos(B),2)-0.04167; a6=(0.167*pow(cos(B),2)-0.083)*pow(cos(B),2); a3=(0.3333333+0.001123*pow(cos(B),2))*pow(cos(B),2)-0.1666667; a5=0.00878-(0.1702-0.20382*pow(cos(B),2))*pow(cos(B),2); x=6367452.1328*bm/rm-(a0-(0.5+(a4+a6*l*l)*l*l)*l*l*N)*sin(B)*cos(B); y=(1+(a3+a5*l*l)*l*l)*l*N*cos(B); cout<<"采用西安-80 坐标系、"<<endl; cout<<" 高 斯 投 影 正 算 后 x= : "<<fixed<<setprecision(4)<<x<<" 高 斯 投 影 正 算 后 y= : "<<fixed<<setprecision(4)<<y<<endl; } } void fs() { cout<<"请选择坐标系:"<<endl; cout<<"选择北京-54 坐标系,请按 1"<<endl; cout<<"选择西安-80 坐标系,请按 2"<<endl; int h; double x,y,rm,b,bf,B,l,nf,b2,b3,b4,b5,z,d,f,m,L,L0,D,M; cin>>h;
《大地测量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一、通过四参数进行平面坐标转换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math.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double x1,y1,x2,y2,x3,y3,x4,y4,z,k,x0,y0,x,y,X,Y,Z,c,a,b; cout<<"请输入原坐标系两点坐标:"<<endl; cout<<"A ";cin>>x1>>y1; cout<<"B "; cin>>x2>>y2; cout<<"请输入转换后两点坐标:"<<endl; cout<<"A' "; cin>>x3>>y3; cout<<"B' ";cin>>x4>>y4; z=atan((y2-y1)/(x2-x1))-atan((y4-y3)/(x4-x3)); if(z/3.1415926*180>90) z=3.1415926-z; k=(sqrt((x2-x1)*(x2-x1)+(y2-y1)*(y2-y1)))/(sqrt((x4-x3)*(x4-x3)+(y4-y3)*(y4-y3))); x0=x3-k*cos(z)*x1+k*sin(z)*y1; y0=y3-k*sin(z)*x1-k*cos(z)*y1; a=int(z/3.1415926*180); b=int((z/3.1415926*180-a)*60); c=int(((z/3.1415926*180-a)*60-b)*60); cout<<"转换角:"<<a<<"° "<<b<<"′ "<<c<<"″ "<<"缩放比例:"<<k<<" 平移参数 X: "<<x0<<" 平移参数 Y:"<<y0<<endl; cout<<"请输入待求点原坐标:"; cin>>x>>y; X=x0+k*cos(z)*x-k*sin(z)*y; Y=y0+k*cos(z)*y+k*sin(z)*x; cout<<"转换后坐标:"<<"X= return 0; } "<<X<<" 、 "<<"Y= "<<Y<<endl;
图 1、四参数坐标变换 此例子是老师上课讲的例题,程序中没有控制小数位数,都是两位。
1
《大地测量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大地坐标与空间直角坐标的转换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math> #include<iomanip> #include <math.h> #define E 0.006693422 #define A 6378245 #define PAI 3.141592654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void kd(); void dk(); int m; cout<<" 空间直角坐标换算到大地坐标输入 1 ;大地坐标换算到空间直角坐标输入 2 "<<endl; cin>>m; if(m==1) kd(); else if(m==2) dk(); else return 0; } { void kd() double x,y,z,b1,b2,b,l,h,d,f,m,D,F,M; cout<<"输入空间直角坐标 X,Y,Z"<<endl; cin>>x; cin>>y; cin>>z; b1=atan(z/sqrt(x*x+y*y)); b2=atan(((A*E*sin(b1))/sqrt(1-E*pow(sin(b1),2))+z)/(sqrt(x*x+y*y))); while(fabs(b2-b1)>0.000001) { b1=b2; b2=atan(((A*E*sin(b1))/sqrt(1-E*pow(sin(b1),2))+z)/(sqrt(x*x+y*y))); b=b2; l=atan(y/x); h=sqrt(x*x+y*y)/cos(b)-A/sqrt(1-E*pow(sin(b),2)); b=b*180/PAI; l=l*180/PAI; d=int(b); f=int((b-d)*60); m=((b-d)*60-f)*60; D=int(l); F=int((l-D)*60); M=((l-D)*60-F)*60; cout<<"大地纬度 B="<<d<<"°"<<f<<"′"<<fixed<<setprecision(4)<<m<<"″ "<<endl; cout<<"大地经度 L="<<D<<"°"<<F<<"′"<<fixed<<setprecision(4)<<M<<"″ "<<endl; cout<<"大地高 H="<<fixed<<setprecision(3)<<h<<endl; } void dk() { double B,L,H,x,y,z,d,f,m,D,F,M; cout<<"输入大地坐标 B,L,H"<<endl; cout<<" ° ′ ″"<<en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