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改革的思考
加 重 视 体 育 教 育 ,这 是 由其 培 养 目标 所 决 定 的 。 高
职院校培养 专业 技能程度 高的复合 型高等职业技 术
人 才 , 突 出 表 现 在 “ 干 ” ,这 就 要 求 学 生 有 较 强 能 的 身 体 素 质 。 除 了先 天 遗 传 因素 外 ,身 体 素 质 主要
[ 关键词J 高职院校 体 育课 程 技 能培养
高 职 院 校 是 培 养 高 技 能 人 才 的 基 地 。 体 育 课 程
靠 后 天 的 体 育 锻 炼 形 成 。体 育 运 动 技 能 的 形 成 具 有 教 育 性 、协 作 性 、规 范 性 、实 践 性 等 特 征 ,它 对 劳
动 技 能 的形 成 有 积 极 的促 进 作 用 。而 劳 动 技 能 的 展
体 育 的 实 践 性 、技 能 性 和 应 用 性 符 合 职 业 教 育
的课 程体 系 校 更
留 精 华 , 突 出 特 色 ,反 映 时 代 发 展 趋 势 。 只 有 这 样 ,才 能 找 到 更 新 课 程 的 依 据 ,才 能使 改 革 的课 程
不 单 纯 追 求 学 科 的 系 统 性 和 完 整 性 。 根 据 培 养 目标 的 能 力 因素 和 岗 位 需 求 ,筛 选 学 科 中 与 培 养 职 业 能 力 直 接 有 关 且 使 用 效 率 较 高 的 专 业 知识 内 容 ,配 合 实 践 性 教 育 环 节 ,形 成 一 个 以综 合 能 力 培 养 为 主 体 、突 出技 能 和 岗位 要 求 为 目 的 的课 程 教 育 体 系 。 体 育 教 学 的 显 著 特 征 是 实 践 性 强 ,学 生要 通 过 反 复
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提 高学 生 的综 合 素 质 . 高 职 院 校 的 体 育 教 学 应 该
从 单纯 的传 授体 育相 关知 识 和体育 相关 技 能 向重
待解 决 的事 情 . 本文 在对 高 职 院 校体 育 教 学 的 现 状进 行 调研 的 基 础 上 , 提 出 了改 革 高 职 院 校 体 育
教学 的一些 意 见 和 建议 , 希 望 最 终 能 够 找 到 一 条 适合 高 职 院校 体 育教学 的发展 道路 .
视 学生 体育 素 质 的培 养 方 面 进 行 转 变 . Ⅲ但从 目 前 的实 际情 况 来 看 , 大 多 数 高职 院校 的体 育 教 学 仍 是采 用 以教 师作 为 主体 的教 学 方 式 , 学 生 仅 仅 是作 为 教学 过程 中一 个 被 动 的个 体 存 在 , 没 有 发 挥 本应 该具 有 的主 动 性 . 加 之 当前 大 多数 高 职 院 校体 育 教学 的方 式 还 比较 单 一 , 各 种 体 育 相 关设 施设 备还 不 完善 、 不够 先进 , 这些 都 是制 约学 生 体 育 能力 发展 的障 碍之所 在 . 而且, 部 分高 职 院 校体
0 引 言
当前 , 高等 职业 院校 已发 展 成 为 我 国高 等 教 育 体 系 中的一 个 重 要 组 成部 份 , 高等 职 业 教 育 本
身 所具 有 的实 用性 、 综合 性 以及技 术性 等 , 对 于培
没有 随着 时代 的进 步 而有 所 改善 , 其 发 展 速 度 远
远跟不 上 高 职 教 育 发 展 的 速 度. 有 很 大 一 部 分 高
对 高职院校体 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分析
221作者简介:潘哲(1988—),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分析潘哲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摘要: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体育课程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当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应改革和创新体育课程教学,以此来提升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本文主要分析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对策,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改革与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地位随之提升,有效的体育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但当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使体育教育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所以,在这一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需要创新改革,以此来满足学生个性和身体发展要求。
一、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正在不断扩大,为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需要完善和健全体育课程教学,这是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
可以说高职院校开展体育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1]。
当前,社会工作压力与生活压力不断增加,所以,学校教育教学应培养学生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身体素质,让学生们可以在激烈的竞争和社会压力下立于不败之地。
二、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一)未摆脱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课程教学的开展方式存在极大的问题,认为体育课程只是学生放松的时间,体育教师在教授完基本体育内容之后就会让学生自由活动,甚至直接让学生进行自由活动,未重视体育教学,这种传统且单一的教学模式难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甚至容易因为自由活动而出现一些意外情况。
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体育课程学习不再抱有期待,进而导致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二)教学目标不明确高职院校诸多学生都是由中专直接空降到学校的,还有部分学生是学校通过招生进入的,这种教育对象的组成和调整会使体育教学对象变得十分复杂且烦琐,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为初中与职中毕业生不再是体育教育的对象;其二为诸多体育教育对象都本校学生;其三还有部分体育教育对象是新生,是直接从高中毕业进入到学校的。
高职高专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高专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职高专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体育技能水平,更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团队合作能力和健康意识。
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方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针对高职高专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对教学改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当前体育课程教学的分析和探讨,可以提出更科学有效的教学改革方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职高专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希望通过对改革策略和实施效果的评估,为未来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高职高专院校体育课程教学进行改革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具体来说,研究目的包括:1.分析当前高职高专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出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2.探讨一套科学合理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和方法;3.研究改革实施的策略和方法,对教学改革进行评估和反馈,总结改革效果;4.深入探讨教学改革的难点和挑战,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通过研究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推动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1.3 研究意义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在高职高专院校具有重要的意义。
体育课程作为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改革体育课程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及全面发展。
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增强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还可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促进学校教育体制机制的变革和创新。
对高职体育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高职体育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摘要] 体育课教学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多种形式并存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学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大部分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仍按普通高校模式惯性发展,不能体现高职体育教育的特点,以满足学生体育运动的要求。
教学效果不理想,还不同程度压抑了学生的爱好和特长。
对此本文提出了高职体育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随着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主导思想发生了很大转变,体育教学改革也得到广泛重视。
以新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替代旧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已成为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努力的方向。
结合我院体育课教学实际,本人对体育课的教学教法进行了几点思考。
一、加强调查研究,提供相关依据研究对象为我院2010级、三年制高职新生约1000人。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研究期间,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50余份。
访谈法的实施,主要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和走访适应性强、个性发展良好的学生,了解其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参与程度和体育教学对他们个性发展的影响等。
同时,还采用了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有关个性发展特点,体育锻炼、体育教学对学生适应个性发展的作用及学生良好个性对体育教学效果产生重大影响等相关资料。
二、探讨可行的方法、手段及途径,更好的服务教学体育课教学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健身,淡化竞技,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身体形态结构、心理功能和心智功能的协调发展,提高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在课程结构和内容的安排上,应遵循《高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对课的类型、教材选编和教学组织做灵活的规定,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多种形式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学体系。
通过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关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分析
一
16 6 —
院校体 育教 学工作更是关系到我 国人 口综合素质提 高的 关键。文中就高职院校体育教 学改革进行 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 : 高职院校 ; 体育教学 ; 改革
运动参 与的积极性 。注重改革传统体 育教学枯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体育 高职 院校教育工 作是我 国现代化建设 的 燥 、 单板 的教学方式以及单调的教训 内容 , 以现 教学改革的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高职院校必 基础 , 是我国专业人才培养的关 键, 是我国教育 代体 育运 动以及休 闲体育运动为教学重 点 , 提 须加强对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 ,加强其对 工作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 高学生 的体育兴趣 , 为培养学 生终身 的体育爱 体育教学理论 、 现代体育新兴项 目的熟悉 、 良好 作的开展关 系到学生 综合身体素质的提高 , 关 好奠定基础 。 以兴趣较为切人 点 , 并 开展体育教 体育运动习惯等知识的培养 ,以此为基础促进 系到学生工作后 良好身体状态的保持 ,关系到 学中的达标项 目。以达标项 目 检验学生综合身 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 。由于现代体育运动项 目 我国人 口 综合素质的提高。传统高职院校体育 体素质 , 并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心 的不断增加 , 越来越多的体育休 闲项 目成为了 教学 活动更多 的注重 学生体 育教学达 标的 教 理特点情况进行综合身体素质 的培养。以此促 人们 日常体育锻炼的首先 ,因此高职院校体育 育 , 略了对学生综合身体素质 以及终 身体育 进学 生体育运动爱好的养成 ,促进学 生体育运 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过程 中,要注重体 育教师 忽 教育的重要性 ,偏离了高职院校体育教育 的目 功参与 的积极性 。增加高职院校体育运 动教学 知识结构的时效性。增加爱高职院校体 育教师 标。 随着我 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 高职院校体 项 目, 增加新兴体育运动与休闲运动的教学 , 促 对新兴体育项 目 的了解 , 并在实际教学中加 以 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必须根据教改后高职院校 进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提高 , 促进高职 院校体 应用 。 以此为基础开展体育教学的改革 , 培养学 的教学 目 标进行改革 ,以此达到现代高职院校 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生一生的体育运动爱好 ,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 体育教学活动的根本 目的。 2 根据现代体育教学 目标培养 学生 良好 学改革的实施。 _ 3 1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的 运 动 习 惯 4结论 目前我 国高职 院校体育 教学已经开始 逐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身 综上所述 , 现代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 步实施并完善体育教学的改革。但是由于传统 体素质的认识也不断提高。但是 由于对体育运 对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综合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 体育教学理念 以及教学 目标的根深蒂固 , 其改 动缺乏基本的理论指导以及对 良好运动习惯的 影响。 其科学开展需要 以院校牵头 、 全体体育教 革效果并 不明显 ,同时由于高职院校体 育教师 认识 ,在 日常的体育锻炼 中出现运动损 伤的情 师参与、 体育教学改革小组进行汇总与推广 。 由 好的运动习惯是有效 避免运动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进行教学改革 。以此提 受传统体育教学方式的影响导致其创新 意识不 况时有发生。 良 够, 严重制约 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开展 。 损伤 的基础 , 其对高职 院校学生毕业后 的体育 高改革成效, 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 同时注 现代高职 院校体育教学工作 的开展不仅是对学 运动开展、身体素质培养有着重要的影 响。因 重现代体育教学理念的发展与变化。着_对学 妻 生在校期 间身体素质的培养 。更是学生终身体 此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必须注重学生 良 生体育运动兴趣爱好 以及 良好体育运功 习惯进 育兴趣与爱好的培养 ,以此为学生毕业后的身 好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 。 日常体 育教学 中, 在 注 行堵养 ,以此为学生终身体 育爱好的培养莫定 体 素质培养奠定基础 ,为学生综合身体素质的 重体育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在理论教学 中注重 基础 , 为学生终身身体素质的培养莫定基础 , 为 提 高莫定基础。 针对 这样的情况 , 高职院校体育 良好体育运动习惯重要性的讲解 ,培养学生对 提高我国专业技术Ap 综合素质奠定基础 。 l - 教学的改革必须以认清高职院校培养 目标 、 认 良 好体育运动习惯 的认识 , 促进学生 良好体育 参考文献 清体育教学工作开展对学生的重要影响 ,以现 运 动习惯 的养成 。通过体育运动达到强身健体 【 1 】陶立伟. 高职院校体育教 学改革的实施叨. 代体育教学理念为基础、针对高职院校教学培 的 目 的不是通过每周一两次的健身房健 身既能 高教 资讯, 0 , 2 9. 0 6 养方向进行体育教学的改革。以此促进 高职 院 达 到的 ,其需要通过长期 的坚持来保持 身体 的 [ 李刚. 体育教 学理念的应 用——培养学 2 】 现代 校体育教 育目标的达成 , 促进学生综合身体素 状态 ,避免突击锻炼造成的运动损伤 出现 。因 生终 身体 育运 功的 关键 叫.中 图高等教 育 , 质的培养 , 促进我国人口综合素质的提高 。 此 ,在实际教学中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还要注重 20, . 09 0 1 2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 的改革 对这一方 面知识的讲解 。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 【 杨海龙. 高等院校 体育教 学改革方 向叽. 3 】 也论 21 . 构建科学的体育教学改革体系 ,促进 理论的了解 , 促进学生养成良好 的运动 习惯 , 促 教育资i , 0 ,  ̄2 9 。 0 7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 改革 的实施 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 目 的实现。 标 【 粱梓佳. 高等体 育教 学模 式的改革叨. 4 】 现代 现 构建科 学 的体 育教学改革体 系是促进 高 2 注重多媒体教学方 式在体育教学 中的 代教 育, 0 . . . 4 2  ̄2 0 1 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实施的基础 , 其对高职院 影 响, 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 【 马国 良. 5 】 我国专业技术人 才综合 素质的提 高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 中常用的教 学方式 关键——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 实施 阴. 教 校体育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职院校必 须认识到体育教学改革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的 之一 ,虽然在高职院校传统体育教学中也有所 改资i , 0 。1  ̄2 8l. 0 重要性 ,对高职院校体 育教学资源情况 以及学 应用 , 但是其应用效果并不理想。 究其原因是 由 【 孙子 豪. 6 ] 论现代 高职院校体育教 学 目 的 实 标 生 心理 、 生理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论证, 科学 的 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没有认识到多媒体教学 的 现I . J 高教资讯, 0 ,1 ] 2 91. 0 开展体育教学改革工作。高职院校应构建科学 重要性 , 仅仅将其当做书本的另一种形式进行 的教育改革 管理架构 , 有体育教学改革领导小 教学 , 没有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针对这样的 组牵头、 组织体育教师对现代体育教学范式 、 体 情况 ,现代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多 育教学理念 、学生实际情况以及高职院校体育 媒体教学范式的优势,运用其教学优势开展体 教学大纲等进行分析 , 明确体育教学改革方向 , 育教学活动 ,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活动 的开 并 以此为基础构建科学 的体育教育改革体 系 , 展。 例如 : 运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将传统体育教学 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 。 中的演示进行慢动作分解 ,以此弥补传统教师 22以兴 趣 培 养 为 基 础 ,提 高 学 生体 育运 演示存在的不足 , . 促进学生对教学 内容的理解 ,
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方向
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方向探析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但是,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课程设置不科学、考核体系标准化、教学内容单一化等问题日益凸显。
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为出发点,进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势在必行。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1.高职体育教学职业特征不突出高等职业教育基本上是职业岗位教育按社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设专业,以该岗位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为依据来设置课程,根据“必须、够用”原则进行教学和实际训练,具有鲜明的职业定向性。
另外,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经过系统学习后将快速走上一线顶岗工作,学生的专业就业率高,岗位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比较确定,但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体系没有体现职业特色。
2.高职体育教学条件相对滞后虽然高等职业教育在快速发展,但由于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和发展特点的制约,部分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场地、器材、师资等方面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
因此,体育教学不能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实施,这导致了教学课时不足、场地器材设施落后、教学内容单一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
3.体育教师自身素质参差不齐体育教师普遍学历、职称低,这不利于体育教学研究。
加上体育教师学习、深造、培训的机会少,这些导致体育教师安于现状、循规蹈矩地进行教学。
因此,体育教学思想、模式、方法与手段相对落后。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1.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特点调整教学大纲,改革教材体系,进行职业体育教学对于在高职院校中的办公性专业,如文秘、财务、计算机等专业,应根据该专业学生长期伏案、低头含胸、精神高度紧张等专业特点,在体育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增加诸如拳击、健身操等锻炼项目;对于运动型专业,如营销、物流等专业,应根据该专业学生高强度劳动、条件艰苦复杂,使运动系统和心脉功能负担过重、易出现过度疲劳等特点,在体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增加力量素质和耐力方面的锻炼项目,如打球、游泳等。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思路
高等职业教育是随着社会发展 而诞生 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 。 在
由于过于强调健康而忽视 了体 育教学的根本——体育基本理
此新形势下 , 过去那种较为单一的学科学术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
式 已无法适应 和满足这种市场化的人才需求 , 为此 , 大力发展高等
论和技术的学习 , 过于强调体育技术 的学 习 , 而又忽视了终身体育 思想的培养 。 在课程的设置、 考核上 , 大都不能适应高职院校体育教
学的实际 , 学生 的体育成绩评 价形式单一 , 不能全面的 、 完整的体现 出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 , 对高职院校学生走 出学校后是 否具有独立 的能力进行科学地体育锻炼 没有过多的考虑。 5体 育经 费投入不足 , , 体育设 施建设滞后 据调查 , 高职院校的基本体育设施远远不够。由于场地和器材 的原 因, 一些体育教学内容根本 没有办法按计划实施 。目前在经费 预算和学校规模同步扩大的同时 , 没有 同等比例地加大对体育经费 的投 入 , 使原本 就非常 紧缺的体育 场地设施 、 致 器材等资源更加捉 襟见肘 , 以为继。 难 因场地器材的局限 , 使得进行 实际操作的老师非 常为难 , 有创意 的教学方法不 能实施 , 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更无从 科 谈起 。 三、 完善高职 院校体 育教学的思路 1 . 更新观念、 树立正确 的体 育教学 “ 育人观 ” ( 高职院校学生和年龄层次正处在青春发育的关键 时期 , 1) 身 体 的可塑性大 , , 体形 骨骼 , 肉, 肌 内脏等变化较 大, 心理方面也处在 非常敏感的时期 。 这些特点要求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注意运动量的 合理安排 , 其次合理安排早操 , 课间操 , 体育教学 , 课外活动的比例 。 同时体育教学 中应个性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生存环境 , 结合体育的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育 教学模 式 定 义 为 :体 现 某 种 教 学 思 想 的教 “ 学程 序 , 它包 括相 对 稳 定 的 教学 过 程 结 构 和 相 应 的教学 方法 体 系 , 要 体 现在 教 学 单 元 和 教 主 学课 的设计 和实施上 。 ” 另外 , 杨楠 认 为 :体 育 教 学 模 式 是 体 现 某 “
3 2课 程设 置 .
2 世 纪是 信息 时代 , 职体 育 教 学 同样 要 1 高 正 视信 息时代 对 未 来 提 出 的新 要 求 , 应 教 育 顺
改革大趋势 , 引进 新 的 教 学 理 念 , 建 新 的教 构 学体 系 。本 文是 根据 我 院实 际情 况 , 高职 院 对 校体 育教 学模 式改 革进 行探 讨 , 仅供参 考 。 2 体 育教 学模 式 的概念 . 毛振 明 博 士 在 《 育 教 学 模 式 论 》 把 体 体 中
我 院从 2 0 —2 0 ( 8 0 9学年 开始 , 体育课 缩 ) 将 减 为 一年 。这 就 违 背 了《 国普 通 高等 学 校 体 全 育 教学 指 导纲要 》 的精 神 , 不 符 合《 校 体 育 也 学 工 作条 例 》 要 求 。同 时 , 也 不 利 于 体 育 教 的 这
3 我 院体 育教 学现状 分 析 . 3 1指导 思想 .
Hale Waihona Puke 3 3 1时 至 今 日, 院 体 育 教学 中 的公 共 .. 我 课 程 内容 , 本 上 以篮 球 、 球 为 主 。理 论 部 基 排
分 主 要 以每 个 项 目的 《 则 》 主 , 单 介 绍 规 为 简 技、 战术 , 至于 其 健 身 的 基本 原 理 与 锻 炼 方 法 、
作 者 的 重 要 课 题 。对 此 , 我们 应 根 据 高 职 院 校 的特 点 ,探 讨 和 研 究适 合 高 职 院校 实 际 的 体 育 教 学 模 式 。 [ 关键词] 学模式 ; 教 改革; 俱乐部 式教 学
有关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仅是知识的掌握 , 而且也是专业技能的熟悉 , 对大学生的身 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改革如同一个大浪潮 , 刷洗 了整个教育界 , 使教育出现了某些新现象和新特点。
一
、
高职 院校 体 育教学 改 革 的现状
文章 编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3 ) 2 4 — 0 1 0 8 — 0 2
在我国,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 许多原有的体系和 结构都得到了改革与适应。 在教育方面, 对高职教育越来越 重视 , 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比如体育教育。体育教育不
第二 , 教育经费不足 , 教学基础设施落后。 教学基础设施对 体育专业或是生物学 , 化学的学生来说都是必备 的, 但是
为 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把教育体念及时地传授给 学生,高职教育改革在 2 l 世纪后进入 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 的结合 ,在教学上也是 独树一帜。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主要包括教学目标 ,教学内 容, 教学方法, 课程设置等方面, 在对体育教学的改革上提 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需要 以一定的原则作为指导。首先 , 根据心理学的知识 , 学生具 有个性差异特征 , 对于不同的情况应该具体分析 , 不能眉毛
遇。 其 次 是社会 各方 面 或校 友对 高 职院 校体 育发 展事 业 的
赞 助和 支持 。
3 . 改革考核方法[ 3 1 。体育教学 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 技术 知识 , 而且 培养 学生 综合 素 质 。首先 要 保证 上 课 出勤 率; 其次是每个学期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结合教 学 内容 进行 评定 ; 再 次是 考 试 , 严格 把 关考 试 纪律 , 真 实地 展现 学 生 的学 习能力 和基 础 知识 。 4 .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 了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 必 须在教师人编制之前仔细筛选。对在校老师进行集 中培 训,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教师应当注意学生基本 活动能力 和身体素质的提高 , 运用直观 和思维相结合 的原则 , 在做 示范动作时, 激发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 在 体育教学中定期搞一些公开课 , 对教师在教学 中出现的问 题 进行 评 价 , 这 是上 级对 下级 或 同级 对 同级 的考 核 。另 外 作者简介: 赖发英( 1 9 6 6 一 ) , 女, 江西吉水人 , 江西农业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 键词】 关 高职 院 校 ; 育 ; 学 改革 ; 究 体 教 研
O前 言 . 教 学 改 革 是教 育 改革 的 核心 。 多数 从 事 教 学 工 作 的 同 志 都 在 尝 大 试着从优选教学内容 , 改进 教 学 方 式 等 来 提 高 教 学 效 果 。 笔 者 观 摩 了
科技信 息
。职校论坛 o
S IN E&T C O O F R T O CE C E HN L GYI O MA I N N
20 0 9年
第3 1期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李 国 良 ( 南通 纺 织职业 技术 学 院 江 苏 南通 2 60 ) 2 0 7
【 摘 要 】 当前 不 少 高 职 院校 的体 育教 学 沿 用传 统 模 式 , 以纯 粹 以教 师 为 主 体 , 少数 纯 以 学 生 为 主 体 等 , 面 地 去 要 求 学 生 达 到 某 种 能 是 或 片 力 , 而会 适 得 其 反 。 文根 据 《 国教 育改 革 和 发 展 纲 要 》 神 , 握 素 质 教 育要 领 , 反 本 中 精 把 以提 升 学 生参 与运 动 的兴 趣 与能 力 为基 础 , 增 强 体 育 与 在
世 学 校体 育 的 目的是 通 过 基 础 理 论 的 传 授 和 有 效 的 体 育 实 践 , 进 可 适 当 放 宽 起 跳 板 的 宽 度 。 我 们 讲 , 界上 最 优 秀 的 跳 远 运 动 员 也 不 促 学 生 身 心 的 健 康 发 展 , 养 学 生 体 育 锻 炼 的 能 力 和 意识 。 定 起 终 生 能 保 证 在 试 跳 中 不 犯 规 。 培 奠 实 践 表 明 , 上 几 种 做 法 有 效 地 调 动 了 学 生 的 练 习积 极 性 , 终 以 最 参 加 体 育 锻 炼 的基 础 。 同时 ,学 校 体 育 工 作 条 例 》 学 校 体 育 的 任 务 《 对 也 作 了 明 确规 定 。 笔者 在 某 校 观 摩 了一 节 课 , 课 的 准 备 部 分 中 , 师 向我 们 的 教 学 目标 靠 拢 。 在 教 让 一 学 生站 到他 的位 置 来 领 操 。 学 生 所 带 的 徒 手 操 中 , 在 口令 、 作 断 动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害的 。 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计划 的组成部分 , 属
于群众体 育 ,是为劳动者 和专 门人 才打好身体 健康 的物 质基础 ,使他们在 各 自的生 活和工作 岗位上能 够愉快地生活 、 神饱满地工 作 , 精 这是 学校体育教 学的任务 ,也是 学校体育 课程改革 必须遵循的原则 。 由此可 见,在 进行高职 院校体育 课程教学 改革 在过程 中 , 时刻 以“ 要 健康第 一 ” 这一 原则 为指导思想 , 并努力完成相应 的教学 目标 , 通过 体育教育增 强学生体质 , 善体格 ; 完 掌握 体育与 卫 生 保健 的知识 、 术 、 能 , 进学 生身 心全 技 技 促 面和谐发展 ; 培养学生 自学 、 自练的 良好 习惯和 能力 , 促进个 性发展 , 为终身 体育打下坚 实地基
的需要 。
根据 纲要 的指 导思 想 和高职 教育 的特点 ,
高职 院校健身 , 重 以培养学生 的终身体育 意识和
目标 ; 还有 , 在确立 教学 目标时 缺乏前 瞻性 , 对
合性 的原 则 , 使过程考核 与结果考核相结合 ; 学生 白评 、 教师对学 生评价 、 教师对小 组评价 、 小组 问互评 相结合 ; 采用 笔试 、 口试 、 作 、 辩等 方法 操 答 伞面 、 客观 、 真实 的评价 每一名学生 。这样 的评价形式 可以促进学生 不仅 对 自己组 的T 作任务能够按 任务单完成 ,同时利用工作 之余 对其他 组的
关键 词 : 高职院校 ; 育; 学改革 ; 身体 育 体 教 终 ■
高等 职业 教育作为 高等教育发 展 中的一 个
类 型 , 负 着 培 养 面 向 生 产 、 设 、 务 和 管 理 肩 建 服
关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管理改革的思考
有 高学 历又 具有 精 湛技 术 的人才 ,在 此环 境 下就促 进 了高职 院校 的产 生 。体 育教学 作为 高职 教学 的重 要组 成部 分对
学 生 身体素 质 的培 养也 有重 要作 用 ,为更 好地 保证 高职 体 育教 学的开 展 ,本文 对高 职体 育教 学管 理进 行 了一系 列的
以讲 ,体 育教 学 管理是 一项 综合 性很 强 的
标 。现 如今 , 怎样 让现 行 的体 育 教学 管理 学 校 教 学管 理 系 统 ,确 定教 师 职 责 范 围, 度地 实现 教 学 目标 ,也成 为 了高职 体 育教 作用 ;再 次 ,加 强对 教师 教学质 量 以及学 学 改革 的一个 重 要 问题 。
2 . 2 体 育教学 管理 的特点分析
所 谓 体 育 教学 管 理 的综
外 。“ 以人 为本 ”“ 终身 体 育 ”等 理念 的提 后 没有 良好 的途 径进 行锻 炼等 。这 些 问题 2 2】 综合 性 谓 体育 教学 管理 ,实际 上指 的是体 育 教学
出也推 动 了学校 体 育管理 制度 的发展 。所 都影 响 了高校 体 育教 学 的发展 。针对 这 些 合 性 ,主要指 的是其 管理 内容方 面 的综合
育 教学 是一个 循序 渐进 的过 程 ,学生 的运
2 体 育教学 管理的重 要性与 特点分析
动 水平 也 是 一个 逐 渐 提 高 的过 程 。 因此 , 体 育教学 的管 理无 论是 从时 间方 面来 讲还
是从 锻炼 阶段 来讲 都必 须具 有连 续性 ,不 可 中断或 者脱节 。
分 析研 究 。
关 键 词 :高 职 院校 ;体 育教 学; 管理 中图 分 类号 :G 8 0 7 . 4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号 :1 6 7 4 — 1 5 1 X( 2 0 1 3 )l 1 - 0 9 9 . 0 3
浅析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优化路径
浅析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优化路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育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如何优化体育教学,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已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浅析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优化路径。
一、优化教学内容设置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设置应当紧密贴合学校的办学特点和专业特色,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充分挖掘学生的体育潜能,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和运动习惯。
可以在课程设置上灵活运用多种形式,比如增设健美操、游泳、羽毛球、篮球、足球等项目的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激发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高职院校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与实际职业能力相关的体育项目,比如体能训练、职业技能训练等,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职业技能,以适应未来职业的需要。
还可以将体育与职业技能相结合,设立一些特色课程,比如体育舞蹈、体育按摩等,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二、创新教学方法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教学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应当倡导“以学生为本”,注重个性化教学,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体育需求。
比如在体育教学中引入游戏化教学,通过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体育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丰富体育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他们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还可以通过组织体育比赛、集体活动等方式,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几点思考
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摘要: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根据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通过对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创新和不断优化,来实现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笔者本着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提出几点思考,希望为体育工作者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思考高职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实用技能的银领人才,银领人才要求具备强健的体魄,相对其他性质高校体育教学,高职体育教学更加肩负保证学生身体健康的职责,因为它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功效。
在河南省 99 所高校中(教育部公布),高职高专占 54 所,已愈 1/2,可见,高职教育的的重要性。
高职的前身大多是改制前的中专、技工学校、教育专科等,这种出身使其整个教育教学环境凸显软硬件上的欠缺,体育教学首当其冲,成为高职教育教学的软肋。
因此,应该加强对高职体育教学的研究。
一、改革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的教学理念针对大学生身体组织特点和终身体育的要求,高职体育教学要实现四个转变。
第一,在研究对象方面,从人的体育运动,转向体育运动中的人。
前者研究的重点是“体育运动”,它体现的是“更快、更高、更强”,这是竞技体育追求的目标。
后者研究的重点是通过什么样的运动方式与手段,使人体更健康,它强调的是“重在参与”,这是学校体育追求的目标,它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第二、在教学内容方面,从注重体育教师的特长为主,转向为广大学生身心健康服务为主。
强调体育教师要“因材施教”,要适应学生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它体现的是高职体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指导思想。
第三、在运动负荷方面,从无氧运动形式为主,转向有氧运动形式为主。
前者是竞技体育通常采用的运动方式,是以追求奖牌为目的的高强度运动。
后者是健身运动通常采用的活动形式,是以强身健体为目的,以中等运动强度、提高心肺功能为主,它体现的是“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课程改革论文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课程改革探析【摘要】体育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人们体质,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许多高职学生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并没有太大的学习兴趣,兴趣的缺失使得广大的高职学生的接受高等体育教育时,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高等体育教育的目标也难以得到实现。
如何培养高职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已成为每个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工作者都在认真思索的问题。
【关键词】高等教育;体育教学;课程改革1.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体育课是高等学校的必修课程,它和其他学科一样,共同担负着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使命,在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中发挥着特殊的重要的作用。
(1)有助于锻炼身体机能。
学校体育教育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促进身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发展,提高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科学锻炼的方法,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思想,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使之终身受益。
(2)有助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在观看欣赏我国体育健儿在国际比赛中,为国拼搏、为国争光,在赛场上升国旗、奏国歌的动人场面,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体育运动能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自觉性、果断性、主动性、自制性、顽强性和勇敢性,树立坚强、自信、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紧张而激烈的竞赛能考验人的心理品质,也是锻炼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时机。
(4)有助于培养团队精神。
竞技是体育活动的突出特点,比如通过足球、篮球、排球等球类体育比赛,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
同时,能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团结互助、关心他人、集体协作的良好品德。
2.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现状(1)教学体系构建不完整。
新形势下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容, 真正把评价 的诊断反馈激励教 育性 等
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二 、 育 课 程教 学 改革 中存 在 的 问题 体 ( ) 体 育教 学 方 法 与 手 段 陈 旧 、 一 单
一
20 0 0年传 人广西 , 2 0 从 0 3年开始列 入教
学 内 容 。 统 计 , 20 据 自 0 3年 到 2 0 0 8年 , 平
自 2 0 年在 国家级课 程启 动体育 与 01 健康课程 实验 以来 , 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发 生 了深刻 的变化 。 这新 一轮的体育 教学 在 课改 中 , 大体 育教师和学校体育工作 者 广 把“ 素质教育 ” “ 、健康第 一” 作为教学改 革 的核心。 自《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 程 教学指导 纲要 》 施 以来 , 实 各高 校积极 推 广学生 自主选择课程 内容 、授课教师 、 授 课 时间的“ 自主 ” 三 教学形式 。 多数学生普 遍表示选到 了 自己喜欢 的体育项 目; 高校 体育课呈现 出生机勃勃 、 健康发展 的 良好
为例 , 高职 院校体 育课 程教学改革现状 对
进 行 分析 , 对存 在 的 问题 提 出相 应 的 对 针 策与 建 议 。
多元评价 。近年来 , 随着体育课程教学改 革的发展 , 课程评价形成新 的模式 。以往 的体 育教学 评价形 式 只是单一 的教师对 学生外部 的评价 , 现在将结果评价与过程
局 面 。 这 期 间 也 出现 了一 些 不 同 的 教 学 但 观 念 。 针 对 近 年 来 教 学 改 革 中 出 现 的 问 题 , 文 提 出相 应 的对 策 和建 议 。 本
一
外 自学 、 白练 ; 其次 是根 据学生 个体 的差
异 以 及 场 馆 设 施 等 不 同情 况 , 开设 休 闲 娱 乐 的 项 目— — 气 排 球 。 气 排 球 项 目 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4·对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王秀红(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常州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摘要:高职学生身体素质逐年下降的原因虽有很多,但高职体育课作为其中一个因素,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要解决该问题就必须进行改革。
文章就高职体育课教学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并提出了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体育课程; 教学模式;改革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70(2017)05-0064-03一、问题的提出高职体育课是高职课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体育课的目的是锻炼身体;传授知识、技术、技能;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它的目的中既包括了身体方面的锻炼;又包括了精神层面的培养,不论如何来讲,其最根本、最直接的目的是提高身体素质,保持健康。
如果体育课不能实现该功能,那么它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从每年全国学生的体质测试的数据中,我们得知学生的身体素质整体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身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整个民族未来的发展,高职学生毕业后成为社会的一员,必然担负一份社会责任,成为社会未来发展的人才。
高职体育课是学生步入社会之前接受的有关体育知识教育的最后阶段,他们将来毕业后步入社会,能否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足够的体能来应付将来的职业,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
当然造成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不能完全归因于体育课,但我们需要承担的那部分必须要承担,面对存在的问题,应采取怎样的方式来解决是我们体育教师要思考和要解决的。
本文基于这样的思考,从体育课入手找问题,试图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参考值,调整现存的体育教学模式,降低体育课对学生体质下降的影响因素,为高职体育课的发展提供有用的参考,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对高职体育现存教学模式的评判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高职体育提出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题”“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体育课的教学自然以这些理念为依据开展教学改革,于是高职体育课出现了许多的教学模式,我们大概可以把它分成三大类:选项式、二段式、俱乐部式。
这三大类无疑都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的所谓的“快乐体育”,也都是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考虑,但现实中体育课的样子,完全和我们的初衷相违背,在实际的体育课上达到的效果差强人意。
不可否认,在以学生为主体、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下,确实有一部分学生积极性提高了,属于受益者,但大多数的学生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反而随波逐流式地为上课而上课。
(一)三大类授课模式的优缺点1.“选项式”的优缺点优点:打破行政班级的上课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学习,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效果。
缺点:受到时间和教学资源的限制,对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不利。
2.“俱乐部式”的优缺点优点: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缺点:只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管理难度加大。
作者简介:王秀红(1982—),女,山东泰安人,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常州学院体育部讲师。
3. “二段式”的优缺点优点:兼顾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
缺点:划分绝对,身体素质的锻炼和选项脱节。
(二)现存模式带来的不良影响1.学生体质的下降现在学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学习方式有很多种,如,微课,以视频为主的教学手段,随时可以拿出手机来观看学习;体育课却要实实在在地进行身体的活动练习,不能只看不做,身体的惰性就凸显了出来。
高中阶段,高考有规定的体育加试项目,体育课上练习的项目肯定是体育加试的项目,练习的同时提高了学生该项的身体素质,还可以拿到分数,这成为学生参与体育的主要动力。
高职阶段,学生身体素质的练习项目不作硬性规定,学生只要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拿到及格分就能毕业,分数的高低并不能受到限制,身体素质自然就下降了。
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是抵抗力下降、经常出现不适、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时体力跟不上、协调能力下降等。
2. 学生意识的不重视学生体育课上总体表现出来的态度是对体育意识的淡漠。
中考为拿分,高考为拿分,大学只要及格就可以毕业,所以在锻炼身体上,学生的态度是体育课不是专业课根本就不重要,可有可无。
这样就致使一些体育的功能发挥不了作用,学生锻炼少了,看手机、电脑的时间增加,造成学生视力下降,心理承受能力下降,意志力不够坚强等一系列不良的影响。
根据我们高职体育课的上课形式、内容以及此模式下带来的不良影响,我们不难发现,体育课太过于以学生为主体,以“快乐体育”为借口来掩盖我们现在的教学模式,把“健康第一”的理念开错了方向,我们要健康并不是迎合学生的喜好,而应该是有限制的自由。
让体育课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让体育成为不得不进行锻炼的任务。
如今我们已经意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为什么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挽救现在的状况,达到我们最终的目的:提高身体素质,保持健康呢?三、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全国体质健康指数下降的事实有据可查,作为我们体育课的一线老师更是能够清楚地了解学生的体质情况。
曾看过一篇文章“体质测试越测越生气”,这绝对是真的,在高职学校教授体育课七年来,最深切的体会莫过于学生身体素质逐年下降的趋势以及男同学趋于“女性”化的现象。
当然出现这种现象不止是体育课的原因所致,但体育课作为高职课程中唯一能提高身体健康的课程,面对这样的现象,必然要进行改革发展。
(一)在弱化中强化素质练习从一种模式到另一种模式,需要有理论的衔接。
从思想上来改变学生固有的思维,把这种强制的素质练习融合在理论里,把强制性在思想里弱化,以削弱叛逆的心理;把弱化了的强制性在实施中强化。
(二)在实施中穿插理论讲解单纯的理论讲解被吸收的效益不高,在练习当中穿插理论的讲解更具时效性;也可以调节这种强制性带来的回避性。
试行“素质+选项”模式。
我们现在要解决的问题在于促进学生体质健康,要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必然要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入手,那么身体素质包括:速度、力量、灵敏、平衡、爆发、耐力、柔韧、弹跳、协调等,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素质项来安排素质项目练习,并且要求这些素质的练习是必须达标的,在整个课中占到一定的时间和比例,与学生所选的项目合理分配比例,安排在整个课的前后两个阶段。
现在的上课模式:上课热身(慢跑+徒手操)-基本部分(选项或者规定项目的内容)-结束部分(整队、总结、下课)。
试图采用的上课模式:热身(慢跑、徒手操或者其它形式)10’-素质练习(素质选项中的几个)15’-选项练习(供选择的项目)45’-素质练习(素质选项中的另外几个)15’-放松5’。
这种模式上课也要有相应的评价体系:高职学生都已成年,在身体素质上的练习要全面发展,均衡发展,因此高职体育课必须涵盖所有的身体素质练习,并且要有规定必须完成这些相关练习。
笔者认为体育课必须像有些国家的男生必须服兵役一样,严格要求。
四、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建议高职体育的教学内容每个学校是根据自己的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来开设课程的。
基本上已做到开设的项目多样化,基本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65·但是上课的模式需要进一步修改,改变现状,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
既然我们要利用体育课来进行身体素质的练习,提高身体素质,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担负起强身健体的责任,必须改革体育课的模式,不能一味地追求学生的需要和爱好,抓住主要的矛盾,主要的问题,提高身体素质。
我们也要保证每一节体育课必须要有身体素质的一个练习环节。
高职体育课模式改革应具有强制性:通过政策的制定-进而推行-然后在课上进行检测-再有课上情况的反馈-再进一步修改政策;还应具有选择性:除强制性的素质项目外,自主地选择专项项目和专项素质练习,制定集中模式,开设实验班和对照班,测试身体素质数据,作为改革模式的参考数值。
加强各级各类体育教师的培训,分年级、年龄段,开设项目并制定所达到的运动水平及掌握的技能。
也就是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以至于可以从幼儿园开始进行一定的规定要求,可以邀请专门研究儿童、青少年身体发展的专家,对体育课提要求。
可以以某市为试点来实施,也可以推行实验班级实施。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学历为研究生才能进入,从另一个方面讲,研究生侧重点在研究,而对项目专项上,不够专,只能教授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对一个项目的深入理解不够深,还需要在项目技能上做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1] 孙喜和,翟孟杰. 以“我”为运动学习主题的教学思考[J].体育与科学,2016,(3):24-29.[2] 刘坤鹏,陈刘宝.新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优化与拓展[J].体育世界,2016,(9):153-154.[3] 陈炜,杨蕾.论素质教育下的高职体育教育改革[J].职业教育,2016,(8).[4] 伍斯特.教学、锻炼、竞技[M].刘卫东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7.(责任编辑:孙建霞)首先教师的点评要及时多维化。
在合作学习时,学生因思维受阻不能深入时,教师需要及时点拨;对于一个问题的讨论,得出基本结论后,教师不能到此为止,点评要能进一步深化;教师的评价形式可以多样化,包括语言、眼神、体态、礼品,对学生表示评价和欣赏。
其次组员之间的评价要公正和多轮化,在汇报员展示汇报后,可以让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起来评价,再由语言能力强的学生进行评价,再由组长进行评价,这中间穿插组内自评和组间互评。
如果学生顾及同学之情,可以采取网络匿名评价,并及时进行汇总,也可以课后进行投票。
为了延伸评价制度,各小组进行评价后可以得到加分,不仅体现在该课程的平时成绩上,还可以体现在学生班级的量化考核中。
(三)合作要把握恰当的时机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的参与面广,发言的机会多,但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合作交流,要选择恰当的时机。
当学生认知遇到困难时开展合作,能够帮助学生顺利达成目标;当学生意见不集中时开展合作讨论,可以通过辩论明晰正误;当解题策略存在多种方法时开展合作讨论,可以开拓思路,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当学生对此话题感兴趣时开展合作,能活跃课堂气氛;对于一堂课的难点就更应该采取合作讨论了!除此以外,合作还要有充裕的时间,很多教师因为公开课上不敢安排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合作,学生无法从容地讨论、实验、交流,探究的深度不够,效果自然也就不会好。
我们在课堂上要尽量不浪费一秒钟,但也绝不要吝啬该用的时间[3]。
参考文献[1] 冯雪芬.管理学基础课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探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6,(1):59-61.[2] 刘玉静.合作学习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25-126.[3] 徐文涛.谈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与对策[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0,(1):91-91.(责任编辑:孙建霞)※※※※※※※※※※※※※※※※※※※※※※※※※※※※※※※※※※※※※※※※※※※※※※※(上接第57页)·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