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问题及对策探析徐 彬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使人充满活力。
我国高校体育改革是为了让在校生充分的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益处,提高大家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为日后的学习生活中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在日后的生活中享受健康人生。
高校体育是针对高校在校生进行的有针对的体育课程训练,增强在校生活力,使在校生得以脱离紧张的学习氛围,这对于高校在校生的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疏导作用,高校体育改革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 高校体育改革高校体育改革是新课改要求下,提出的改革制度,其目的是为了促进高校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高校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也是对高校生意志品质的培养,良好的运动可以使高校生变得心胸豁达,开拓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提升团队合作意识。
体育运动不仅是外在的改变,更能改变人内在的心理素质,持续的体育锻炼,可明显缓解高校生在校压力,引导在校生以更积极的状态面对困难与挑战。
高校体育改革还以提高高校生运动知识,运动能力为主要目标,提高运动知识,可以丰富扩展高校生眼界,了解各种体育知识,有助于引发高校生体育兴趣,通过学习体育知识也可以引导高校生找到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为以后养成体育习惯做出前期铺垫。
了解和学习体育运动知识,还可以合理规避潜在的体育运动风险,使高校生明白如何科学运动,如何健康运动,避免因运动方式不当使自身受到伤害。
运用体育知识还可以有用于帮助他人,如援助在体育运动中受伤的人,或是引导体育受伤人群的伤后恢复。
使知识在实践中得到良好的应用。
2 改革面临的问题高校体育改革虽然有序进行,在一部分学校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改革是有阻力的,也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客观条件因素,也有学生的主观因素,二者相结合使得高校体育改革面临复杂的,严峻的问题。
2.1网络社会阻碍体育改革网络与体育看似是两不相干的事情,但是在高校体育改革中发现,网络似乎已经成为体育改革的拦路虎,网络时代资讯发达,高校生也享受到了网络带来的福利,高校生的社交手段也慢慢变得多样起来,不再传统社交方式那样,想要进行人际社交就必须要走出家门。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是高等教育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和健康意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然而,在现实中,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下:
1. 教学内容不够科学和实用。
很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过于单一,缺乏个性化和多样性,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
2.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缺乏教学资源。
很多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设施、器材等方面存在着不足,难以支持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 教学方式单一。
很多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
对于以上问题,应当采取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 优化体育课程内容。
高校体育课程应当注重多样性和个性化,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和应用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实用、有趣的教学内容。
2. 加强教学设施建设。
高校应当加强体育教学设施、器材等方面的投入,建设更加完备、先进的体育教学场所,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 创新教学方式。
高校应当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增加小组活动、对抗性游戏等教学形式,使教学更加趣味化、生动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建立评估机制。
高校应当建立完善的学生体育素质评估体系,对学生体育素质进行科学、全面、客观的评价,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
化、全面化的体育素质培养服务。
总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等方面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对策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体育运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种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分析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革对策。
一、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1. 教学内容单一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多以传统体育项目为主,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缺乏对健身、健康等方面的全面培养。
学生在接受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对于自身的身体素质提高和运动技能的学习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2. 课程设置不合理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比较僵化,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
学生需要面对体育考试,但缺乏对体育课程的真正兴趣和热情。
缺少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课程,难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3. 师资力量不足高校体育教学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队伍结构单一,缺乏高水平的专业教练和体育科研人才。
这导致学生接受的体育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无法得到良好的指导和培养。
4. 管理体制滞后高校体育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滞后,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在运动项目开展、课程设置、体育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以上就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一些现状,可以看到,体育教学在内容、课程、师资和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找到相应的改革对策来解决。
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对策2. 灵活多样的课程设置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置不同类型的选修课程,如羽毛球、网球、登山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还可以加大对体育竞技项目的培养力度,加强对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为培养更多的专业运动员和教练员打下基础。
3. 提升师资水平高校应该加大对体育教育教师的培养力度,吸引更多高水平的专业教练和体育科研人员加入高校教学队伍。
建立健全师资队伍的激励机制,让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在高校长期稳定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高校体育教育创新与改革研究
高校体育教育创新与改革研究高校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及时调整高校体育教育战略方向,为体育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体育学习提供良好的体育环境。
高校体育教育在内的各个领域都应该进行改革,高校体育教育应在内容、方式、制度等方面深入探寻新的改革之道,以推动高校体育创新改革,促进学生个体积极发展。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创新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思路(一)改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思路在体育教学改革中,首先要转变教师原有的教学指导思想,把被动教学转变为主动教学。
主动教学是指既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传统体育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种旧的体育观念不利于新时期新人才的培养。
(二)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转移教学重心终身体育理念的确立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提高学生的体质外,还应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使他们能够学习科学的健身方法,实现体育自力更生。
长期以来,我们的体育教学强调体育技术的精雕细琢。
其教学重点是教学和掌握体育技术。
另外,教材难度大,不能充分发挥其自主性。
因此,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较差。
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三)强化体育意识,树立终身体育观学生的体育意识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效益和终身体育理念的确立。
长期以来,高校学生体育意识淡薄。
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让学生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激发他们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把教学与快乐结合起来。
其次,要营造学校体育氛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最后,改革高校体育竞赛制度,多开展小规模、多层次、多项目、智力与体力相结合的竞赛活动。
(四)改革体育教学方法,将竞技体育为主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大纲中竞技体育项目较多,教材难度较大。
其次,每本教材的技术要求太高,环节太细,不同年级教材重复严重。
另外,教材中经常采用“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在体育课上的积极性。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需求愈发强烈。
作为培养学生健康素质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改革正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针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改革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改革现状1. 教学内容创新近年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以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出发点,跳出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范畴,引入了拓展项目、健身项目等多元化的体育教学内容。
增加滑冰、攀岩、射箭等特色项目,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需求。
健身项目如瑜伽、普拉提等也开始受到重视,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综合体能。
2. 教学理念转变传统的公共体育课程注重对学生体能的培养,而现在的改革趋势更注重在兴趣和乐趣上,提倡“健康、快乐、挑战”的体育理念。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互动和分享,倡导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育人为先的教学理念。
3. 课程评价体系优化传统的评价体系主要以学生体能和课程成绩为评判标准,而现今的改革日益强调对学生全面素质的评价。
体育课程评价体系逐渐向多元化发展,综合考核学生的运动技能、体能素质、健康知识及动手能力等,强调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和多样性。
二、发展趋势1. 个性化教学模式未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建设。
体育课程将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身体素质水平,实行差异化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体育课程。
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技术、大数据分析等,个性化定制学生的体育训练方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2. 多元化体育项目随着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多元化需求的增加,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将进一步丰富体育项目。
将传统体育项目与现代健身项目结合,引入更多时尚、实用的健身项目,如有氧健身操、有氧舞蹈等。
拓展更多的体育项目,如高尔夫、保龄球、台球等,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体育爱好。
3. 体育课程与职业发展结合未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将更加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需求。
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19当代体育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吕春松 王 喆通过对我国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的分析和比较研究,从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师资素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改革策略和建议。
提出了进一步提高体育理论水平的建议。
为大学公共体育理论课程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指导。
1中国大学公共体育教育的现状1.1体育教学基础体系长期以来,我国各高校的体育课程只注重社会实践活动,而不是基础知识,并没有消除高校的公共体育产业。
尽管近年来体育文化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不断发展,但仍侧重于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水平。
基础知识教学班少,预期效果不佳。
基础知识教育已成为我国公共体育专业的薄弱环节。
体育产业基础知识科研发展趋势落后的问题日益突出。
有鉴于此,大家对我国高校公共体育产业基本理论的不足和不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科学研究,并效仿了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实践经验。
并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创新,自主创新,探索与个性化。
构建和谐社会。
体育产业基础知识的科学研究和教学体系符合我国体育规范。
为了更好地实现新时期普通高校公共体育专业的目标,充分利用体育产业优秀人才的建设作用具有重要和长期的现实意义。
1.2 教学内容不规范、不科学、不系统,理论教学流于形式大多数学校的体育理论教学仍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相对简单。
同时,由于知识结构有限,大多数教师缺乏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他们使用现代教学方法的能力也很差。
课堂过程无聊无聊,这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体育理论的目的应该是让学生有效地利用所学的体育知识来从事体育活动,而检验体育理论有效性的基本方法还应当是检验学生是否可以有效地参与体育活动。
我国普通高中的公共体育理论教育只是一个被动的过程。
学生是否听,他们听了多少,以及是否会使用它。
换句话说,学生如何学习这一极其重要的中间过程常常被忽略。
知识学习的程度仅反映了理论考试的结果,但是关于所学知识是否可以有效地指导自己的体育活动的重要教育效果的验证指标变得薄弱。
另外,它没有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郭思乐. 育走 向生本. 民教育 出版社 ,20 . 2 教 人 0 69 .
( 广州市花都区秀全 外国语 学校)
7 4
体育师友 2 1. 01 3
各 抒 己见 ●
生在校 获得 的全部经验 。包括有 目的 、有计 划 的学科设 置 , 教学活动 ,课题活动以及学 校环境和氛 围的影响 。从狭义来 说 ,课程是 指各校为 了实现 培养 目标而开设 的学科 、内容 、 ()注重学科 理论 的同时 ,还在课程设置上体 现传统 5
展。
2 相 关 核 心 概 念 21 体 育教 育 专 业 .
要弄清 课程设 置 ,首先要从 课程 说起 。然而 到 目前为 止 ,关 于课程 的概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笔者选取了其 中较为好理解 的一种定义 。课程 从 广义上来说 ,是指学
我 国是这样给体育教育专业定位的 :本 专业 培养面向现 代化 ,面 向世界 ,面 向未来 ,适应我国社会 主义现代 化建设
●
各抒 己见
高梭 体 畜教 畜 专业 猩设 置现 分衍
口 蔡 建辉
笨研 究
摘 要 :文章采 用文献资料法、 比较研 究法,逻辑 分析 法对我 国高校体育教 育专业课程设 置现 状
进行 分析 ,发现其存在的 问题 并提 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以期 望能够对高校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 改革提
2 、注意培养学 生进行小组探究性合作学习 的良好习惯 ,
让 学生能说 、会评 、积极展示 ,创 造 良好 的人 际活动环境 , 真 正落实合作交流 。 3 、改变评价体系。坚持以学生参与度 、投入度 、精彩度 及成果来进行 即堂评分和课后评价 ,让学生更主动、更积极 。 通过开展探究性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 ,学生 的 自主
我国高校三人制篮球课程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我国高校三人制篮球课程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高校三人制篮球课程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引言三人制篮球相比传统的五人制篮球,更注重快节奏、个人技术和团队配合,更适合于提高学生的战术意识和个人技能。
我国高校在开展三人制篮球课程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师资队伍不足、课程设置不够完善以及学生参与度不高等。
有必要对我国高校三人制篮球课程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以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推动该课程的发展并为学生的体育素质提升做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本论文旨在通过对我国高校三人制篮球课程开展现状与对策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旨在有效推动我国高校三人制篮球课程的发展,为提升学生体育素质做出贡献,同时为推动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高校三人制篮球课程的现状及其发展状况,为进一步完善相关课程设置和提升教学质量提供有益参考,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与发展,达到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引起社会对我国高校三人制篮球课程发展的关注,促进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推动高校体育教育的全面发展和深化。
1.3 研究意义研究的意义在于探讨我国高校三人制篮球课程的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加强和改进相关课程提供参考和对策。
通过深入分析课程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可以为高校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议和解决方案,促进三人制篮球课程的健康发展。
本研究还可为推动我国体育教育改革和提升学生体育素质提供有益启示,为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开展此项研究,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体育水平,还能为我国高等教育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体育事业在高校的全面发展。
探讨我国高校三人制篮球课程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2. 正文2.1 我国高校三人制篮球课程的现状在课程内容方面,我国高校三人制篮球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如运球、传球、投篮等,同时也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体育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本文将从现状分析、改革目标及发展趋势等方面,探讨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趋势,以期为高校体育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现状分析目前,高校体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体育教育的地位相对较低,往往被视为次要的学科。
在一些高校中,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不足,导致课程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其次,体育教育教学方法滞后,缺乏对学生体育兴趣和运动习惯的培养。
传统的体育教育教学方法主要以传授技能和应试为主,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难以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
最后,体育设施和器材匮乏,难以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
二、改革目标针对上述问题,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目标应当明确。
首先,提高体育教育的地位,将其纳入高校教育的核心课程体系。
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其次,创新体育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运动习惯。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
最后,加大体育设施和器材的投入,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
三、发展趋势未来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将呈现多元化、个性化和科技化等特点。
首先,教学目标将更加多元化。
高校体育教育将不仅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还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次,个性化教学将成为主流。
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此外,科技化也将成为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通过引入智能化的教学设备和软件,如智能健身器材、虚拟现实教学软件等,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四、改革建议为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目标,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高校应加强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将其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2 . 2 、 我 国 高 校 体 育 课 程 进 行 改 革 的 有 效 对 策 ( 1 )在 高 校 体 育 课 程 的 设 置 上要 充 分 体 现 出层 次 性 与 针 对 性 。
要 严 格 遵 循 学 生 个体 以及 身 心 发 为 了推 动 高 校 体 育 课 程 的 顺 利 开 展 , 教 育 部 出 台 了一 系列 指 导 高 校 在体 育课 程 的设 置 与 实 施 上 , 阶段性 、 差 异 性 与 互 补 性 的特 征 , 注 重学 生个 体 的 兴趣 与 纲 要 。例 如 , 2 0 0 2年 所 颁 布 的 《 全 国普 通 高 等 学 校 体 育 课 程 教 学 指 展顺 序性 、
就 需 要 体 育 教 在教育学意义上 。 体 育 课 程 是 针 对 学 校 体 育 目标 而 设 计 出 的包 生 能够 更 加 合 理 地 形 成 认 知 结 构 以及 技 术 技 能 结 构 , 括 体 育 内 容 以 及 各 种 相 关 体 育 活 动 的 一 种 总称 。体 育课 程 中 , 学 生 师运 用 丰 富 的教 学 经 验 来 改进 并 确 定 体 育 课 程 的 内容 结构 。 而从 体 所 参 与 的一 切 体 育 活 动 , 如体育课 、 校 内 所 开 展 的各 类 体 育 比赛 以 育运 动 的价 值 考 虑 。 体 育 运 动 就 是 为 了让 每学 生领 悟 体 育 运 动 的精 及校与校之间所发起的竞赛活动等 , 都 是 在 教 师 的指 导 下 有 计 划 地 神 , 能 够 根 据 自身 条件 自觉 地 进 行 锻 炼 , 以实 现 身 心 的 健 康 发展 。 系统地进行学习的过程。作为高校体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 高校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目前在教育观念、课程结构等方面与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还有一定的差距。
本文通过对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应从提高教育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评价体系、深化课程改革、加强体育设施建设等几个方面着手,努力使高校体育教育进入新的持续稳定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高校体育现状分析改革传统体育教育实行的是单纯传授体育技能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不重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合作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学只对结果、目标感兴趣,而对大学生是否通过体育课真正感受体育、参与体育、形成体育习惯、将体育活动纳入个人健康生活方式等问题完全忽视。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教育部在认真总结近10年来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和学校体育工作的基础上,在2002年连续下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两个文件,如何认真贯彻落实好教育部文件的要求,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以“人”为本、以“健康”为核心的现代社会发展理念,是值得我们广大体育工作者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现状(一)体育教育观念的变革不够深入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先后经历了以增强体质为主的身体素质教育观念;以活跃体育气氛和增强学生练习兴趣为主的快乐体育教育观念;以运动习惯养成为主的终身体育教育观念等变革。
然而,这一系列学校体育教育观念的变革,都突出强调了学生体质的增强,更多地关注了运动技术的传授和运动技能的提高,而忽视了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赋予的任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
(二)体育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我国高校体育教师队伍无论在学历层次还是知识结构上,都普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现在的高校体育教师,几乎都是在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下培养和成长起来的,大都是技术型、训练型的,一专而不多能,知识不够全面,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工作随意性较大,对自己专业以外的科学知识学习重视不够,缺乏与体育相关联的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和能力,体育教师素质结构的不合理严重阻碍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和改善方法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和改善方法随着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校体育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高校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但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体育设施不完善、课程设置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等,需要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
1.体育设施不完善许多高校体育场地、器材等设备都不完备,这导致教学质量受到了限制。
与此同时,大多数学校的体育场地和设备也很难满足学生自主锻炼的需求。
2.课程设置单一许多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都非常单一,缺乏多样性的选择。
学生常常只能学习到单一的体育项目,无法得到更加广泛和全面的锻炼和训练。
3.教学方法陈旧高校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传统教学模式,常常采用军训形式的训练方法,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
这种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也难以达到有效的体育教学效果。
二、改善方法1. 提高体育设施建设高校应该加强体育设施的建设,提高场地、器材等配备,以满足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的需求。
加强体育教学设施建设是提高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水平的重要保障。
2. 多样化体育课程设置高校应该加强课程的设置,增加多样性的体育课程,例如篮球、足球、羽毛球、网球等。
同时,还应该加强课程对运动健身知识的讲解和普及,促进学生全面、多方面的锻炼和发展。
高校应该创新教学方法,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
例如,可以采用游戏化的体育课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另外,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等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体育锻炼的原理和方法。
4. 组织校园体育活动高校应该积极组织校园体育活动,包括比赛、比武、运动会等。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还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合作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三、结论。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现状研究与分析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现状研究与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
体育运动作为维持健康的重要方式之一,其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和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本文将就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现状进行研究与分析,旨在为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一、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现状1. 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统一排课”的模式,每个学生都要上同样的一些体育课,而并不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来进行设置。
这种设置方式,使得一些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无法真正发挥体育课的作用。
2. 课程内容单一在一些高校中,体育课程的内容单一,主要是一些传统的体能训练项目,比如跑步、篮球、排球等。
这样的设置使得学生们对体育课产生了审美疲劳,缺乏对体育运动多样性的认识。
3. 教学方法陈旧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多以传统的“传授”为主,缺乏启发式、互动性等现代教学理念的融入。
这样一来,很难激起学生们对体育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教学资源不足由于一些高校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导致教学资源投入不足,师资力量不够强大,设施设备不够完善,这都影响了高校体育课程的开展和教学质量。
二、问题分析1. 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无法真正发挥体育课的作用。
2. 课程内容单一导致学生们对体育运动的多样性认识不足,缺乏体育运动的综合素质。
3. 教学方法陈旧导致学生们对体育课缺乏兴趣,容易出现学习疲劳。
4. 教学资源不足导致体育课程的开展和教学质量出现了问题。
三、优化建议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体育课程,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爱。
体育课程应多元化,不仅包括传统的体能训练项目,还应该有健美操、瑜伽、太极等课程。
这样一来,学生们对体育运动的多样性认识就会得到提升,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应该采用启发式、互动性等现代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现状及解决策略
81作者简介:李军(1963—),男,河南南阳人,南阳理工学院体育教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论。
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现状及解决策略李军 南阳理工学院摘要:目前,高校学生体质逐渐下降,体育教育教学质量难以达到预期目标,需要对体育教育改革后的发展进行分析整理,从而发现高校体育教育仍旧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高校要针对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此来提升高校体育教育健康发展,全方面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发展;解决策略加强体育课程教学的课外训练,促进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锻炼学生强健体魄。
强化体育教学需要高校改进教学手段,强化体育教学课程教学的质量,促进体育教学发展的目标。
近几年,体育教学手段并未达到促进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强健体魄等目标,与社会对体育教学预期目标相差甚远。
因此,高校需要加强体育课程课内课外教学,引导学生课下进行自主锻炼,以此来达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目标,促使体育发挥自身应有的价值和作用,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
一、体育教育教学的现状体育教学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教育形式和体育教学发生较大的变化。
传统教学模式着重学生体质锻炼,现代化体育教学注重学生身心健康。
现代化体育教育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创新教学的质量是体育教学发展的衡量标准。
通过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学生能够发展自身的运动细胞,展现自身运动水平和能力,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在锻炼身体同时,亦能够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全面的发展。
体育不仅加强了学生的体质,更对学生智育和德育方面得到发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健全人格道德品质与人际关系处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现代化体育教学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修养,人本主义思想强调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技术技巧和体育理论知识进行体育教学以外,在强化学生体能和体质的基础上,将学生情感、理想、意志力等作为体育教学价值观念的重要内容。
体育教育具有产业化的发展倾向,目前,我国体育教育对产业化建设发展并未达成共识。
高校体育类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高校体育类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董舟维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摘要:高校课程体系中,体育精品课程成为高教学水平的标志,也是体育品牌的一种象征。
同时,体育精品课程在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开展中成为关键部分。
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时候,以深化教学改革为主,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目标。
通过体育精品课程建设,拓展体育教学课程视野,借助先进教学模式,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机会。
精品课程构建之中体现了学校的先进办学思想和理念,在教学改革发展过程中成为良好的目标追求。
关键词:高校体育类;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对策探讨落实精品课程建设要求,旨在形成良好工作体系,丰富体育教学手段,提升体育课程师资队伍水平,构建体育课程的发展规划模式,进而实现体育精品课程的稳定发展和有效运行。
从体育类精品课程构建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为构建高效的体育课堂提供可行性策略。
一、高校体育类精品课程建设现状高校体育类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了一定的问题和不足,这是需要引起高校重视和关注的。
第一,体育学科构建过程中,出现了本位主义的限制。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把术科作为基础的体育类精品课程展现出了主导地位。
这其中,忽视了多学科交叉的体育学科精品课程建设。
同时,很多课程往往局限在公共体育、田径和篮球等方面上。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突破学科本位的限制。
第二,高校体育类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展现出较高的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实际开展建设工作的时候,缺乏良好的体育学科课程建设引导,并不能从综合性方面入手和分析,缺乏对高校体育课程重视的情况下,并不能展现出较强的综合教学能力和水平。
这不能为学生的体育课程知识学习带来良好的指引和参考[1]。
最终,所释放出的教学能量和精彩不够充足,难以从综合性方面入手,带动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和进步。
第三,精品课程建设的时候,所形成的评价体系不够全面和合理。
对学生考核管理体系没有进行升华,缺乏对学生体育知识的正确引导和帮助。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也得到了较大的关注和推动。
本文将就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做出一定的分析。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已经有了不少的成果。
首先在教育思想上,逐渐转变了过去的“以提高综合素质为主”为“以提高健康生活方式为主”的观念,强调培养学生体质素质的同时,更注重个人体验和发展。
其次,教学方法愈加多元化。
不仅传统的运动技能、体育理论教学已成为新的热点,还有越来越多的游戏体验式教育、体育艺术与人文教育等元素被融入到公共体育教学中,如滑板、攀岩等,这种推陈出新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探究和创新精神。
再者,注重课程建设,创新课程内容。
现在很多高校增加了自己的体育特色班次,如篮球、羽毛球等,这些课程包括了多个学科知识,注重交互性、培养的是体育素养,而不再是简单的课程累加。
同时还将一些专业的体育技能或技巧融入到公共体育课程中,使学生获得了更丰富的体育经验,并能更好地理解运动的规则和意义。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学校存在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上的难题,如师资力量不足、缺乏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科整合不利、考核标准不够科学等等,需要集合各方力量加以解决。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在未来不止会继续进行,更会在实施中不断发展完善。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向。
1、朝着健康教育的方向发展体育教育不是单纯的运动技能教学,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
未来公共体育课程将更加注重健康教育的意义,视健康为课程的第一要务。
将一定的健康科普知识、营养均衡饮食知识加入课堂,并通过科学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明白健康的重要性。
2、深化课程改革,推进产学研结合未来,公共体育课程将更多接受产学研的帮助,将更多的商业观点及体育产业深入课堂,培养学生的行业素养,让学生对体育产业的认识更加全面,实现产学研的互动和共同发展。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对策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对策
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高校体育教学也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高校体育教学仍存在不少问题,如体育教师队伍缺乏高水平人才、课程设置单一等,亟需进行改革。
下文将从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和改革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教学场地不足
大多数高校体育场馆设施老旧,运动场地不足,对于一些比赛项目的实验教学难以开展,限制学生的实际锻炼和发展。
2.课程设置单一
大多数高校只设置了大众健身、游泳、篮球等常规课程,缺乏与时俱进的课程设置,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
3.教师队伍缺乏高水平人才
高校体育教师队伍普遍缺乏专业化人才,很多学校为了解决课程教学量问题,采取全员轮流上课的办法,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改革对策
1.增强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力度
高校应加大对体育教学、科研和竞赛的资金投入,注重体育场馆设施的维护和更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2.拓展体育教学课程设置
高校体育教学应注重与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需要相结合,开设新型课程,如瑜伽、健身操、网球、跆拳道等,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需求。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应加强教师培训和引进工作,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聘用,加强新进教师的教学指导和工作分配,建立激励机制,大力选拔和培养优秀的体育教师。
4.建立体育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机制
高校体育教学应与科研相结合,注重实验教学,开展科学研究,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教学水平,以此提高学校的整体实力和社会声誉。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学仍存在不少问题,高校应加强投入和改革,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体质素质,加强学生成长和发展。
新时代下高校体育教育创新与改革对策
新时代下高校体育教育创新与改革对策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意识也越来越强,同时,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也得到了飞速地发展。
在这种大环境下高校教育面临着巨大挑战。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以及顺应世界潮流趋势与可持续化人才培养模式,而进行创新改革已经成为必然选择之一,本文基于这一现状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以促进高校体育工作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等从而为高等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关键词:高校体育;创新政策;教育现状一、引言高校体育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国家政策改革力度加大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与创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传统落后、缺乏活力和生命力等问题逐渐显露出来。
面对这种状况必须要加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步伐;同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适合当代大学学生成长需求与学习需要相适应,并具有特色化发展理念及模式的教学方法,以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全面进步。
二、当前高校体育教育现状(一)高校教师的体育教学观念落后当前,高校教师的体育教育观念较为落后,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新时代下所需要掌握和运用的理论知识。
很多学校没有重视学生们对传统教学方式以及现代先进理念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索。
大部分老师认为学生是被动接受者而不是主体地位而是被管制着他们自己;还有一部分大学生认为课堂上只是传授书本内容、死板地向教师灌输思想理论知识,并没有真正理解到体育教育在社会中发挥它该有的作用和价值所在。
[1]在新时代下,高校教师的体育教育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首先,很多学校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只注重于专业技能与理论知识的学习。
而忽视了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方面等综合能力培养;其次是一些教师缺乏创新意识以及终身锻炼思想理念淡薄、没有主动运用现代技术来提高自己工作中所需具备专业素养等等问题都使得高校在开展体育教育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比如:高校教师对于新时代下教学方法及内容不熟悉,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健康生活的重视和人们对体育知识的需求增加,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也愈发显得迫切。
本文将分析目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现状分析1.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当前,一些普通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设置不得当,体育选修课程较少,缺乏新的体育课程,部分学校光荣榜体育项目过于单一化,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一些学校对于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和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课程教学大纲过于单一、难度系数过低等。
2.体育课程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当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教师缺乏足够的专业素养,教学技能有待提高;而另一些教师虽然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却面临长时间缺乏教学机会和教学资源的情况,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上存在较大的困难。
二、改革发展趋势未来,普通高校在公共体育课程设置上将更加注重全面发展,增加体育课程选项,不仅涵盖体育健身、兴趣爱好等传统领域,更加注重培养综合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
2.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未来,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将大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学科交叉和跨学科交流,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3.强化体育科研与创新未来,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将进一步强化科研和创新,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体育科研,创新体育教育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不断促进体育课程的变革和深化。
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未来,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体育教育理念和方法,借鉴国外的体育教育经验,创造有利于中国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环境。
总之,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对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促进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未来的改革发展趋势是更加注重体育课程的多样性、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强化体育科研与创新、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现状及对策研究
由教育部制定、国务院批转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要有较大扩展,毛入学率接近15%。
既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时代。
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已不再是人们狭隘的专业教育,而是大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素质教育。
就体育学科而言,为了学生能全面、和谐、可持续性地发展,各高校相继出现了多种形式的体育课程改革尝试。
无论是哪一种形式改革,都有一个共同的理念: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除了学生的认识水平、知识基础、年龄特征之外,还要考虑他们的情感兴趣、生活背景,以及未来定向岗位职业群的要求等。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简单的谈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现状及解决对策。
1、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
1.1、体育教育观念需提高
学校领导对体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是目前存在的普遍现象,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有不少学校领导对体育的态度“: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部分体育教师对课程改革也存在模糊认识,有的认为体育是身体练习为主的活动类课程,应该在体育活动
中增进学生的健康,没必要花太多时间去进行创新尝试。
有的教师认为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通过自学自练来培养,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就应该弱化,成了“教师自由,学生也自由”。
基于种种模糊认识,导致一些学校的体育课程改革,依旧是传统式教学或放
羊式教学。
1.2、课程设置单一,内容陈旧
1992年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规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基础体育课、选项体育课、选修体育课和保健体育课等4种类型。
高校体育课的开设基本上采用“两课”、“两操”、“两年制”(本科系)。
就“两课”、“两操”来说,大部分学校的课间操流于形式,课外活动往往被其它课程活动所占用,1周2学时的体育课无论从体育活动的时间还是次数来说,对增强学生的体质是十分有限的,是达不到教学目的的。
特别是只在大学1、2级开设体育课,3、4年级没有体育课,这样的课程安排致使学生本来就十分淡薄的体育参与意识就更少了,大多数学生不上体育课,课后就更少主动从事体育锻炼。
1.3、学生对体育课缺少兴趣,运动参与积极性并不高
一般说来,学生都比较喜欢上体育课,但在不少高校,不少学生宁愿逃课去上网,也不愿意来参加体育课。
原因主要有两点:(1)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够。
高中阶段,体育课在选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很多同学都不是主动的去选体育课而是被动的去上体育课,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2)体育课的教学环境不够理想。
提高体育课的教序质量,首先要有良好的学校体育环境,它应该包括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心理环境,而这个问题经常被忽视。
在喧嚣的马路上跑步;在尘土飞扬的操场上踢球;几千人以上的学校仅有几付篮球架。
这固然与经济条件有
关,但深层上却反映了人们的观念上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背离。
1.4、教师整体素质不高
就整体而言,高校体育教师队伍文化素质较低,理论水平不够高。
无论在学历上、职称上,还是在教学态度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上,与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此外,各年龄段教师数的分布不十分均衡,年轻教师和中年偏上教师相对集中,梯队建设有断层现象,需要进一步调整;另外,体育教师队伍职称结构正逐步趋向合理,与目前所承担的任务基本吻合。
但高级职称群体老化、比例偏少现象普遍存在。
2、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对策
2.1、树立先进的高校体育课程指导思想和体育理念
高校体育课程要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确立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体育态度、兴趣、习惯和体育实践能力,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强调一定的结合职业特点的职业运动能力的教学与训练,使学生终身享受体育的乐趣。
2.2、确保体育课教学时数和体育理论课时数
学校体育课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基本保证,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高职学院要贯彻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文件精神,认真落实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体育课程的规定,三年制大专必须开设年体育课,共144课时;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每学期约4学时),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2.3、适应学校体育的主体需要。
学校体育主体—学生,让他们参加体育锻炼,是促进健康、增强体质的需要。
很久以来,主体需要的意识被淡化,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青年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加强,体育观念得到更新。
由于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新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各个领域的竞争加剧,青少年学生开始认识到健身不仅是自己在校期间学习的需要和将来毕业后择业的需要,而且更是提高终身生活质量的需要。
2.4、优化体育课程教学内容
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当前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高校在修订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时,要以强身育人为目标,力求使课程内容贴近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活,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们建议:(1)要更新调整竞技运动项目的课程内容,逐渐改革纯竞技式的、成人化的运动项目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使其终身受益。
(2)要增加实用的健身体育、民族传统体育、现代生活体育、娱乐休闲体育和乡土体育课程内容,以提高学生的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要更新和充实体育理论课程的内容,如体育社会人文
学、运动人体科学以及体育养身保健等体育文化和体育素质方面的知识内容,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4)增加综合性或针对性、趣味性的运动处方课程内容,以提高课程教学的实用性。
2.5、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体育的师资是进行体育教学的基本条件,离开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谈不上实施素质教育。
因此必须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主要采取以下方法:(1)提高教师在学校和社会的地位,改变歧视体育教师的现象。
(2)“请进来,走出去”。
“请进来”就是经常聘请外地、外校名师来校讲学,上示范课,共同切磋教学艺术。
“走山去”就是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外地参观学习,拓宽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的知识面。
(3)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国家组织的各类进修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学校要为各类学习进修者积极提供方便。
(4)新老教师结对子,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年初安排老年教师担任新教师的导师,明确各自的义务和要求,年终总结、交流,对效果显著的予以奖励。
(5)关心教师进步,关心教师生活,激励教师热情,就能充分调动工作的积极性。
3、结语
体育课程改革要继续深入发展,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建立符合教学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
要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师的指导下给学生充分的自由,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发展,创造性得以发挥。
体育课程改革中要继承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精华。
在体育学科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中,我们要进行认真、系统地总结,扬长避
短,同时注意吸收各种课程理论的优点,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加以改造,逐步形成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教育部办公厅,2002
[2]林立,吴燕丹·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管理的发展与创新[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5
[3]郑华伟,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与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
[4]余万斌,中小学实施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的偏差及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