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物周知卡》word版

合集下载

有毒物质周知卡简略版

有毒物质周知卡简略版

危险有毒物质周知卡一氧化碳1危险性类别与理化性质CO为无色无臭气体。

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

相对密度(水=1):0.79 相对密度(空气=1):0.972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一氧化碳在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

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甚至深度昏迷、部分患者昏迷苏醒后,约经2-60天的症状缓解期后,有可能出现迟发性脑病,以意识精神障碍、锥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为主。

3燃爆特性与消防爆炸下限(%):12.5 爆炸上限(%):74.2引燃温度(℃):610 最大爆炸压力(Mpa):0.720危险特性: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

如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4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5防护措施车间最高容许浓度:30mg/m3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

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作业,须有人监护。

危险有毒物质周知卡二氧化碳1危险性类别与理化性质CO2为无色无臭气体。

危险性类别:第2.2类不燃气体。

相对密度(水=1):1.56(-79℃)相对密度(空气=1):1.532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人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在几秒钟内迅速昏迷倒下,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更严重者出现呼吸停止及休克,甚至死亡。

固态(干冰)和液态二氧化碳在常压下迅速气化,能造成一800--43℃低温,引起皮肤和眼睛严重的冻伤。

3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危险化学物质安全告知牌(周知卡)

危险化学物质安全告知牌(周知卡)

HNO₃UN NO.2031 CN NO.81002强刺激性,与还原剂、可燃物如糖、纤维素、棉花、稻草或废纱头等接触,引起燃烧并散发出剧毒的棕色烟雾。

具有强腐蚀性应急处置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要使水进入储存容器内。

灭火方法用二氧化碳、砂土、雾状水、火场周围可用的灭火介质灭火。

接触后症状其蒸气有刺激作用,引起粘膜和上呼吸道的刺激症状。

如流泪、咽喉刺激感、呛咳、并伴有头痛、头晕、胸闷等。

长期接触可引起牙齿酸蚀症,皮肤接触引起灼伤。

口服硝酸,引起上消化道剧痛、烧灼伤以至形成溃疡;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肾损害、休克以至窒息等。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若有灼伤,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立即就医。

防护措施急救电话:120 火警电话:119N2UN NO.7727-37-9 遇高热可爆炸、低温冻伤、窒息应急处置1、尽可能把气体来源阀门关闭,并按事故报警程序报告2、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3、迅速切断泄露源4、防止气体积聚,对现场抽排或强力通风。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切断气源。

用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接触后症状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可引起缺氧窒息。

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太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

毒物周知卡

毒物周知卡

氧气1、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无味气体或淡蓝色低温液体熔点(0C)-218.8 相对密度:1.141沸点(0C)-183.1 相对蒸气密度:1.105 饱和蒸气压(Kpa):640/-1600C 临界温度:(0C)-118.6 临界压力(Mpa):5.082、职业危害特性危险性类别:第2. 2类不燃气体侵入途径:吸入和皮肤接触健康危害:长时间吸入纯氧造成中毒。

常压下,氧浓度超过40%时,就有发生氧中毒的可能性,氧中毒有二种类型:1、肺型—主要发生在氧分压为1-2个大气压,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60%左右。

开始时,胸骨后稍有不适感,伴轻咳,进而感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

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窒息。

2、神经型—主要发生于氧分压在3个大气压以上时,相当于吸入氧浓度80%以上,开始多出现口唇或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加速,虚脱,继而出现全身强直性癫痫样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

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

3、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停止时施行呼吸复苏术,心跳停止时,施行心肺复苏术,氧中毒后要就医观察24-28小时,以免延误肺水肿的治疗。

眼睛接触:接触液氧后,立即用大量水冲洗15分钟以上。

皮肤接触:接触液氧后,侵入温水中,就医4、防护措施工程控制:设备管路严格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消除泄露气源撤离现场眼睛防护:接触液氧环境戴防护面罩。

手防护:戴手套,接触液氧环境(低温)戴棉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工作前避免饮用酒精性饮料。

长时间接触氧气,必须经空气吹15min以后才可接触明火。

进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

5、应急救援措施应急处理:迅速堵漏或切断气源,保持通风。

切断一切火源,严防静电产生,远离可燃物。

人员进入现场须穿戴防护用具。

1。

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信息周知卡

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信息周知卡
●化学危险性:加热时发生分解。该物质是一种强还原剂,可与氧化剂发生强烈反应。
储运须知
●必须放在密封的容器内,不准与人体直接接触。
●严禁明火,禁止无关人员靠近。
侵入途径
●呼吸道、皮肤黏膜、消化道。MAC:1g/m3
主要中毒表现
●吸入:鼻或咽喉灼烧感、咳嗽、恶心、痉挛
●皮肤:可被吸收,发红、皮肤烧伤、疼痛
●如尘粒浓度不明或超过暴露限值,应戴用合适的呼吸器
●使用无渗透性的手套、工作服、工作鞋或其他防护服装,合适材料是氯丁橡胶。
●在直接工作的才场所应备有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
事故应急处理
●应先用酸中和,再用黄沙或泥土吸除溅出的溶液,中和残余物并用水冲洗场地。
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信息周知卡
次氯酸钠(NaClO)
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信息周知卡
氢氧化钠(NaOH)
理化特性
●属于强碱,具有腐蚀和刺激作用。
●与强酸(如硫酸)产生强烈放应。与水反应产生热。
储运须知
●放置于干净、阴凉的地方
●储存地方应有单独的通风设备。
●戴口罩橡胶手套及长筒胶靴。
侵入:由于腐蚀作用,会对鼻、喉和肺产生刺激。
事故应急处理
●如管道破裂、阀门爆裂导致氨泄漏,则抢救人员应戴正压式呼吸器,开启通风扇,降低室内氨浓度,用水喷淋设备泄漏处,关闭钢瓶出口阀门,防止进一步大量泄漏。
●无法关闭阀门时,应将氨瓶浸入水中或用大量水喷淋。
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信息周知卡
联胺(N2H4)
理化特性
●物理状态:无色、发烟、吸湿性液体,有刺鼻气味。超过38℃时可形成爆炸气/空气混合物(按体积计联胺占4.7%)。
●若灼伤皮肤比较厉害,则应立即到医务室处理。
●尽快就医,急救电话2428120。

有毒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样本

有毒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样本

有毒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样本- 本周知卡仅供参考,请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1. 危险化学品基本信息:
- 化学品名称:
- 化学品别名(如果有):
- 化学品危险性分类:
- 启动事故报警
2. 危险特性:
- 主要危险特性:
- 风险说明和注意事项:
3. 毒性特性:
- 主要毒性特性:
- 接触途径及相关危害:
4. 应急措施:
- 突发事故应急处理方法:- 防护装备和措施:
- 泄漏应急处理方法:
5. 个体防护:
- 呼吸系统防护:
- 皮肤和眼睛防护:
- 其他个体防护措施:
6. 危险化学品储存:
- 储存要求:
- 存放地点特殊要求:
7. 废弃处理:
- 废弃物处理方法:
- 特别注意事项:
8. 危险化学品运输:
- 运输要求:
- 运输注意事项:
9. 急救措施:
- 需要采取的急救措施:
- 主要急救措施:
10. 注意事项:
- 安全使用要求:
- 其他注意事项:
以上只是一份样本,实际内容请根据使用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如有疑问,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有毒物品安全周知卡

有毒物品安全周知卡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有毒物品安全周知卡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 页共3 页仅供参考[整理]有毒物品安全周知卡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特殊气味。

主要用途:用于制取酯类、塑料增塑剂、医药、喷漆,以及用作溶剂。

熔点(℃):-88.9相对密度(水=1):0.81沸点(℃):117.5相对密度(空气=1):2.55饱和蒸气压(kPa):0.82/25℃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醚、多数有机溶剂。

爆炸上限(v%):11.2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吸入:对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作用。

主要症状为鼻、喉部刺激,头痛、眩晕、嗜睡和胃肠功能紊乱。

泄漏处理要点: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

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

用活性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也可以用大量清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 2 页共 3 页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整理范文,仅供参考!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3 页共3 页。

毒物周知卡

毒物周知卡
毒物周知卡
氰化钠 NaCN 危害级别 剧毒 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吸收,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Fe3+组合,阻止Fe3+还原。阻断氧化过程,组织 毒作用机理 细胞不能利用氧至内窒息。 根据中毒的轻重程度表现为: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呼吸困难,胸闷、心悸、头痛、恶心、 毒作用表现 呕吐、心率增快,皮肤粘膜呈鲜红色,出现强直性,阵发性 抽搐。如不急时抢救,可出现昏 迷加深,血压下降,呼吸不规则至死亡。 急救措施 脱离现场,用酸异戊脂、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和高浓度吸氧。 预防措施 1、加强通风;2、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3、加强个体防护(防护服、口罩、手套、勤洗手) 亚砷酸酐 As2O3 名称 危害级别 剧毒 可经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进入人体。 毒作用机理 职业中毒主要由呼吸道吸入而引起,经呼吸道粘膜完全吸收,进入人体内后,95-97%的砷与 细胞内血红蛋白的珠蛋白结合,砷中毒机理主要是影响机体内的酶功能。 可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中毒后可表现为接触性皮炎结膜充血、羞明流泪、咽部红肿、恶心、 毒作用表现 呕吐、腹痛、腹泻、头痛、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乏力、烦燥不安、痉挛、甚至昏迷而死。 急救措施 急性中毒应尽快脱离现场,经口中毒者及早用温水、生理盐水或1%碳酸氢钠液洗胃,并送医院。 预防措施 加强了解学习,工作完毕后,仔细洗手、洗澡并更换衣服,严格按操作使用。施行双人保管。 氯化汞 HgCl 名称 危害级别 剧毒 毒作用机理 汞离子与蛋白质中的基亲和力较弱,与细胞膜的基作用,改变其结构和功能进而损害整个细胞。 可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起病急剧,有头晕、乏力,发热等。口腔炎十分突出,最早出现为神 毒作用表现 经衰弱综合症,其突出表现为易兴奋,激动。 脱离汞接触,进行驱汞治疗及对症处理,患者不应洗胃须尽快灌服鸡蛋清,奶牛或豆浆,以使 急救措施 汞与蛋白质结合,并保护被腐蚀的胃壁,也可用水活性碳

有毒物品安全周知卡

有毒物品安全周知卡

有毒物品安全周知卡
毒物品安全周知卡
为了保护我们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我们需要了解并注意一
些常见的毒物品。

以下是常见的毒物品和它们的安全注意事项:
1. 清洁剂:一些清洁剂是有害的,包括含有氨、氯、苯酚等成
分的家用清洁剂。

使用时应注意保护好手和眼睛,不要长时间吸入
气味。

2. 药物:一些药物可能会造成中毒,这些药物包括处方药、非
处方药或补品等。

请按照医师或药剂师的建议使用药物,并且请不
要将过期或不再需要的药品扔到垃圾桶或下水道里。

3. 植物:一些植物可能是有毒的,包括常见的康乃馨、曼陀罗、万能草等。

如果误食或接触有毒植物,请立即就医。

4. 化学品:化学品是一些易燃、易爆的材料,例如柴油、汽油、清漆等。

处理这些危险物品时,请戴上手套、口罩和护目镜,并正
确存放它们。

5. 食物:食品中可能会含有致癌物,例如亚硝酸盐等。

在购买、储存、烹制和食用食品时,请注意食品卫生、尽量减少食品加工以
及合理膳食。

在使用毒物品时,请遵循以下的注意事项:
1. 请注意包装和标签,阅读使用说明、厂家名和电话号码等信息。

2. 使用毒物品时,始终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和护目镜等。

3. 在使用毒物品时,尽量减少其他人的接触。

4. 使用毒物品后,请立即用水冲洗身体和皮肤。

5. 毒物品使用后,要妥善处理残余物品和包装,避免不当处理导致环境污染或人体伤害。

无论使用何种毒物品,我们都需要特别注意安全。

如果不小心接触到毒物品,请及时就医。

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请务必谨慎使用毒物品。

毒物周知卡

毒物周知卡

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易燃,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
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
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性引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发烟硝酸或
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毒物周知卡——对硝基氯苯

毒物周知卡——对硝基氯苯
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5.43沸点℃:242
闪点℃:127
接触后症状
现场急救
预防


吸入可引起中毒。可引起中毒头痛、头昏、乏力、皮肤黏膜有紫绀、手指麻木等症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心悸,甚至发生心律紊乱、昏迷、抽搐、呼吸麻痹。有时可引起溶血性贫血,肝损伤。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重大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
化学名称:对硝基氯苯
危害分级




通用名称:C6H4ClNO2
理化性质
外观气味:淡黄色结晶。
其它特性
溶解度: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乙醚、二硫化碳。
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易升华,具有爆炸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和氯化物。
相对密度(水=1)1.2979(无水)熔点℃:83~84(无水)
车间最高容许浓度:1㎎/m3
应急电话:98293 90119 90120
佩带黄色色标滤毒罐的防毒面具
眼睛
有刺激作用,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戴化学防溅眼镜


有头痛、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有慢性溶血时,可出现黄疸、贫血;还可引起中毒性肝炎。
迅速脱去污染衣物,用酒精擦拭局部。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污染皮肤。
使用防酸手套,工作服,工作鞋。
泄漏处理要点
应急处理:隔离泄露污染区,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毒物周知卡

毒物周知卡

(H2S)毒物周知卡(硫化氢)危险性概述:一种剧烈的神经毒物,在很高浓度时,很快引起嗅觉疲劳不觉其味,比空气重,不易扩散,易**。

可溶于水和乙醇,与空气混合能形成**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导起燃烧**。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的危险。

注意事项:如一时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容许熄灭正在燃烧或泄漏的硫化氢气体。

**极限(V%):4.0-46.0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10mg/m3急救措施: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立即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消防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氧气呼吸器,穿全身防护服,并选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等灭火器进行灭火。

事故处理要点:戴好防毒面具,做好自我保护工作,迅速找到并切断、封堵气源、火源等危险源,遇到容器或者管道的,应喷水降温、冷却,降低容器、管道内的压力和温度。

站在上风处,采用喷射雾状水进行污染区域的稀释、溶解和冲洗,阻止硫化氢气体的蔓延、扩散。

采用4号滤毒罐,颜色为灰色。

职业接触危险分类:高度(CO)毒物周知卡(一氧化碳)危险性概述: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一种易燃易爆有毒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混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低,但易被氨水吸收。

在空气中燃烧呈蓝色火焰。

遇热、明火易燃烧**。

注意事项:如一时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容许熄灭正在燃烧或泄漏的一氧化碳气体。

**极限(V%):12.5—74.2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30mg/m3急救措施:中毒后,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解开领扣,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就医。

消防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氧气呼吸器,迅速找到并切断、封堵气源、火源等危险源,防止蔓延、扩散。

事故处理要点:戴好防毒面具,做好自我保护工作。

迅速找到并切断、封堵气源、火源等危险源,防止蔓延、扩散。

毒物周知卡——2,4-二硝基氯苯

毒物周知卡——2,4-二硝基氯苯
重大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
化学名称:2,4-二硝基氯苯
危用名称:C6H3Cl(NO2)2
理化性质
外观气味:淡黄色或黄棕色针状晶体,有苦杏仁味。
其它特性
溶解度: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
具有蓄积性危害,与乙醇反应对人体有毒害。在150℃下受强烈震动能引起爆炸。
相对密度:(水=1)1.4982(25℃)熔点℃:53.4(无水)
眼睛
溅入眼内会发痒、灼痛。
提起眼睑,立即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戴化学防溅眼镜


发痒、灼痛的丘疹、水疱,重者发生剥脱性皮炎。有可能引起肝损伤。
迅速脱去污染衣物,用酒精擦拭局部。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污染皮肤。
使用防酸手套,工作服,工作鞋。
泄漏处理要点
应急处理:隔离泄露污染区,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车间最高容许浓度:0.6㎎/m3
应急电话:98293 90119 90120
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6.98沸点℃:315
闪点℃:194干品凝固点℃:≥47.4
爆炸下限%(V/V):2.0爆炸上限%(V/V):22
接触后症状
现场急救
预防


吸入可引起过敏,如支气管哮喘等。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佩带黄色色标滤毒罐的防毒面具

毒物周知卡

毒物周知卡

毒物周知卡化学名称:苯
通用名称:
毒物周知卡
化学名称:氰化氢
通用名称:氢氰酸
危害等级:Ⅰ级
填卡部门:北焦医院填卡人:李京红填卡日期:94.5.26
毒物周知卡
化学名称:甲醛
通用名称:Formalin
危害等级:Ⅱ级
填卡部门:北焦医院填卡人:王丹填卡日期:2001.8
毒物周知卡
化学名称:苯酚
通用名称:石炭酸、酚
填卡部门:北焦医院填卡人:王丹填卡日期:2001.8
毒物周知卡
化学名称:一氧化碳
通用名称:CO
危害等级:Ⅱ级
填卡部门:北焦医院填卡人:王丹填卡日期:2001.8
毒物周知卡
化学名称:二氧化硫
通用名称:亚硫酸酐
危害等级:Ⅳ级
填卡部门:北焦医院填卡人:王丹填卡日期:2001.8
毒物周知卡
化学名称:萘
通用名称:焦油樟脑
危害等级:
填卡部门:北焦医院填卡人:王丹填卡日期:2001.8。

毒物周知卡

毒物周知卡
应急电话:7109529 119 120
毒物周知卡
化学名称:乙醇分子式:C2H6O危害等级:
理化性质:
熔点:-114.1℃沸点:78.3℃
溶解度:闪点:12℃自燃点:363℃
相对密度(比重):
蒸汽1.59液体0.79
蒸气压:5.33kPa(19℃)
爆炸极限(V%):3.3%-19.0%
其它特性:
1、无色液体,有酒香;
接触后症状
现场急救
预防
吸入:对呼吸道表面有刺激作用。在相当高的剂量下会产生麻醉现象和显著的肌肉松弛。
迅速撤离工作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就医。
戴好口罩或过滤式面具(半面)
眼睛:有刺激作用
用流动清水冲洗
戴好化学防护眼镜
皮肤:有刺激作用
用流动清水冲洗,注意患者保暖。
穿戴好防护工作服和防护手套
泄漏处理要点:迅速撤离污染区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戴橡皮手套。
泄露处理要点: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遇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0.5mg/m3
其它特性:
1.有顺式和反式两种异构体。顺式异构体不稳定,普通商品是反式异构体。
2.无色透明易燃液体。
3.有毒
4.有窒息性刺激气味
5.与光或空气接触,变为淡黄色液体,逐渐氧化成巴豆酸。
接触后症状
现场急救
预防
吸入:对呼吸道有毒
使人记忆力衰退。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毒物周知卡液氨

毒物周知卡液氨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未制定标准应急电话:119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或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可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导致失明。
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就医。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皮肤:可致灼伤
立即脱去被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对少量皮肤接触,避免将物质播散面积扩大。注意患者保暖并保持安静。
4、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
5、与强氧化剂和酸剧烈反应;
6、与卤素、氧化汞、氧化银接触会形成对震动敏感的化合物;
7、有腐蚀性。
接触后症状
现场急救
预防
吸入: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可因喉头水肿而窒息死亡,可发生肺水肿及心、肝、肾损害,以至引起死亡。
迅速撤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不要用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可用单向阀小型呼吸器或其他适当医疗呼吸器。注意患者保暖并保持安静。就医。
化学名称:液氨
毒物周知卡
分子式:NH3危害等级:
理化性质:
熔点:无资料沸点:无资料
溶解度:闪点:无资料自燃点:无资

相对密度(比重):
蒸汽无资料液体0.91
蒸气压:1.59kPa(20φC)
爆炸极限(V%):16%—25%
其它特性:
1、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
2、溶于水、醇;
3、易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可形成爆炸性气氛;
穿防酸碱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泄露处理要点: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材料吸收。也可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容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毒物周知卡

毒物周知卡
燃爆性
1.燃烧性:易燃。2.闪点:-11℃。3.引燃温度:560℃
4.爆炸上限%(V/V):1.2\爆炸下限%(V/V):8.0。
危害性
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易产生和聚集静电,有燃烧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长期接触苯对造血系统有损害,引起慢性中毒。急性中毒:轻者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轻度兴奋、步态蹒跚等酒醉状态;严重者发生昏迷、抽搐、血压下降,以致呼吸和循环衰竭。慢性中毒:主要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征;造血系统改变:白细胞、血小板减少,重者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皮肤损害有脱脂、干燥、皲裂、皮炎。
防护
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职业卫生周知卡(3)
4.爆炸上限%(V/V):8.4、爆炸下限%(V/V):1.2。
危害性
健康危害:对眼和上呼吸道有轻度刺激作用。持续吸入可引起头晕、恶心、倦睡和其他一些麻醉症状。液体污染皮肤可引起痒感。
危险特性: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职业卫生周知卡(2)
项目

有毒物品安全周知卡

有毒物品安全周知卡

有毒物品安全周知卡背景有毒物品是指对人体、动物、植物等生物体有危害性的物品,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品、药品、农药、毒品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经常接触到这些物品,而不注意安全使用这些有毒物品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为了提高人们对有毒物品的安全使用意识,特制作此周知卡,以便广大民众了解和掌握正确的安全使用方法。

有毒物品的危害有毒物品的危害性主要在于其成分对人体的伤害作用。

一些有毒物品,如化学品、药品等,可能会引起皮肤烧伤、眼睛刺痛、气管炎症等,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导致死亡。

而另一些有毒物品,如毒品,可能会对神经系统产生损害,甚至会导致成瘾、精神错乱等问题。

有毒物品的分类有毒物品的种类非常多,按照性质和用途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化学品:如酸、碱、溶剂等。

2.药品: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3.农药:用于保护农作物的化学品。

4.毒品:包括吸食类、注射类、嗑药类等。

5.其他有毒物品:如某些毒虫、蘑菇等。

有毒物品的安全使用方法为了避免有毒物品对人体造成伤害,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学习识别有毒物品:在使用有毒物品前,应该先学习相关知识,了解其基本性质、危害及防护方法等。

2.遵守规定: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安全操作规程,如穿戴防护装备、保持通风等。

3.储存有毒物品:应该将有毒物品集中存储,标明名称、成分以及危险性等信息,远离食品、饮用水等。

4.正确使用:使用有毒物品时应按照说明书或专业人员的指导进行,不得随意更改剂量和使用方法。

5.废弃处理:废弃有毒物品应按照规定进行处理,不得随意倾倒或直接排放到环境中。

总结有毒物品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有毒物品安全使用的认识和掌握,以避免意外的伤害发生。

通过了解有毒物品的危害性、分类以及正确使用方法等知识,我们能够更好的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让生活更加安全、健康。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泄露
措施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或泡沫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侵入途径: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健康危害: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长期接触苯对造血系统有损害,引起慢性中毒。急性中毒:轻者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轻度兴奋、步态蹒跚等酒醉状态;严重者发生昏迷、抽搐、血压下降,以致呼吸和循环衰竭。慢性中毒:主要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征;造血系统改变:白细胞、血小板减少,重者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皮肤损害有脱脂、干燥、皲裂、皮炎。
职 业 卫 生周知卡(4)
项 目
职业卫生危害介质名称:环己醇
职业卫生危害类别:
有毒有害物质
车间职业卫生标准
(最高允许浓度):50mg/m3
标 识
1、化学品中文名称:环己醇。2、化学品俗名:六氢苯酚。3.、分子式:C6H11OH
理化性
1.熔点:20-22℃。2.沸点:160.9℃。3.相对密度(水=1):0.96、.相对密度:(空气=1):3.45 。4.溶解性:微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苯、乙酸乙酯、二硫化碳、油类等。
职 业 卫 生周知卡(2)
项 目
职业卫生危害介质名称:环己烷
职业卫生危害类别:有毒有害物质
车间职业卫生标准
(最高允许浓度):50 mg/m3
标 识
1、化学品中文名称:环己烷。2、中文名称:六氢化苯.。3、分子式:C6H12。
理化性
1.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2.熔点(℃):6.5、沸点(℃):80.7、
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泄露措施Βιβλιοθήκη 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露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职 业 卫 生周知卡(5)
项 目
职业卫生危害介质名称:硝酸
职业卫生危害类别:有毒有害物质
车间职业卫生标准
(最高允许浓度):5 mg/m3
标 识
1.化学品中文名称:硝酸。 2. 分子式:HNO3。
理化性
外观与性状:纯品为无色透明发烟液体,有酸味。熔点(℃): -42(无水)
相对密度(水=1):1.36(无水)、沸点(℃):86(无水)
危险性类别:第8.1类 酸性腐蚀品。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泄露
措施
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燃爆性
1.燃烧性:易燃 。2.闪点:67℃。3.引燃温度:300℃。 4.爆炸上限(%):11.1 、爆炸下限(%):1.52 。
危害性
健康危害:在正常生产条件下,由蒸气吸入引起急性中毒可能性小。本品在空气中浓度达40 mg/m3时,对人的眼、鼻、咽喉有刺激作用,接触可引起皮炎,但经皮肤吸收很慢。经口摄入毒性小。
防护
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职 业 卫 生周知卡(3)
项 目
职业卫生危害介质名称:环己酮
职业卫生危害类别:
有毒有害物质
车间职业卫生标准
(最高允许浓度):50 mg/m3
标 识
1.化学品中文名称:环己酮。 2. 分子式:C6H10O。
理化性
1.外观与性状: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2.熔点(℃):-45、沸点(℃):115.6、相对密度(水=1):0.95、相对密度(空气=1):3.38、饱和蒸汽压(kPa):9.49/20℃、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1.6、
临界温度(℃):385.9、临界压力(MPa):4.06。
3.溶解性:微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苯、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
燃爆性
1.燃烧性:易燃。2.闪点:43℃。3.引燃温度:420℃。
4.爆炸下限(%):1.1、爆炸上限(%):9.4、5.最大爆炸压力(MPa):0.784

危害性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有的有癔病样发作。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相对密度(水=1):0.78、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90、饱和蒸气压(kPa):13.33(60.8℃)、燃烧热(kJ/mol):3916.1、临界温度(℃):280.4、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7(计算值)。
3.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
燃爆性
1.燃烧性:易燃。2.闪点:-16.5℃。3.引燃温度:245℃。
4.爆炸上限%(V/V):8.4、爆炸下限%(V/V):1.2。
危害性
健康危害:对眼和上呼吸道有轻度刺激作用。持续吸入可引起头晕、恶心、倦睡和其他一些麻醉症状。液体污染皮肤可引起痒感。
危险特性: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 甚至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泄露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污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行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若是固体,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职 业 卫 生周知卡(6)
项 目
职业卫生危害介质名称:氢氧化钠
职业卫生危害类别:
有毒有害物质
车间职业卫生标准
(最高允许浓度):40 mg/m3
标 识
1.化学品中文名称:氢氧化钠。 2. 分子式:NaOH。
理化性
主要成分:工业品 一级≥99.5%; 二级≥99.0%。
外观与性状:白色不透明固体,易潮解。
防护
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呼吸系统防护:空气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 他: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职业卫生周知卡(1)
项 目
职业卫生危害介质名称:苯
职业卫生危害类别:
有毒有害物质
车间职业卫生标准
(最高允许浓度):40 mg/m3
标 识
1.化学品中文名称:苯 。2. 分子式:C6H6。
理化性
1.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芳香味。2.熔点(℃):5.5、沸点(℃):80.1、相对密度(水=1):0.88、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77、饱和蒸气压(kPa):13.33(26.1℃)、燃烧热(kJ/mol):3264.4、临界温度(℃):289.5、临界压力(MPa):4.92、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2.15。3.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醇、醚、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
泄露
措施
1、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2、切断火源。3、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4、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污沟等限制性空间。5、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6、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行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防护
措施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