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5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第14讲第二次世界大战训练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选修【第5讲】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选修【第5讲】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4)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成为新技术的催化剂,促使政 府机构改变了职能,改变了人民的思想观念。 【解读】 战争的惨烈和本质使许多人产生了和平观念, 对战后各国的决策产生了较大影响,如绥靖政策的产生。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1.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 (1)凡尔赛体系:一战后列强力量发生变化,1919年6月 在巴黎开会,协约国先后与德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 利、土耳其签订了一系列条约,这些和约构成了所谓的“凡 尔赛体系”。
第十九单元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高考调研·单元解读
最新考纲展示 1.第一次世界 大战 2.凡尔赛—华 盛顿体系下的 和平 3.第二次世界 大战 4.雅尔塔体制 下的冷战与和 平 课标要求 1.掌握一战爆发的历史背景、过程和结果,认识世界大 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2.(1)把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的史实,分析该体 系的实质及其影响 (2)掌握“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作用; 归纳国际联盟的成立和主要活动,评价其历史地位 3.分析二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概括二战的过程。分析反 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认识其历史教训 4.(1)掌握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分析归纳冷 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2)概括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掌握二战后局部地区的战争与冲突,分析其产生的原 因和教训,认识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5.烽火连绵的 6.(1)了解联合国的产生及其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 局部战争 动 6.和平与发展 (2)了解二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的史实,分析反 是当今世界的 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特点和意义 时代主题 (3)结合史实,认识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辩证关 系
(2)华盛顿体系:一战后,美、英、日三国在远东和太 平洋地区互相争夺。1921-1922年,美、英、日、中等九国 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等。华 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在东亚 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中国地区的利益冲突,构成了“华盛顿 体系”。 【解读】 巴黎和会上未能满足中国代表团收回主权的的 正当要求,引发了国内的五四运动,在华盛顿会议上,中国 收回山东主权。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五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考点3 第二次世界大战考点巩固 人民版-人民版高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五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考点3 第二次世界大战考点巩固 人民版-人民版高三

考点3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2018·浙江嘉兴期末)洛温海姆指出:“张伯伦是一个深深爱好和平的人物……当他历历在目地回想起1914年至1918年世界大战的恐怖和损失时,他深深相信,另一次大战对大不列颠和欧洲都是一场大灾难,因此必须几乎不惜一切代价地避免它。

”材料( )A.说明了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B.揭露了“慕尼黑阴谋”的本质C.指出了一战后英国实力衰退D.说明一战对二战爆发有影响解析:D 由材料“当他历历在目地回想起1914年至1918年世界大战的恐怖和损失时,他深深相信,另一次大战对大不列颠和欧洲都是一场大灾难,因此必须几乎不惜一切代价地避免它”,可知一战的灾难使得张伯伦实行绥靖政策,加速了二战的爆发,D项正确。

材料没有揭示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即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排除A项;B、C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2.有学者认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并占领东三省,标志着二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以此为标准,二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应该是( )A.1932年纳粹党在国会大选中获胜B.1933年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C.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D.1936年德军占领莱茵非军事区解析:D 据题干可知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准是,公开破坏原有国际秩序,并采取了军事行动。

A 项只推动法西斯专政在德国的建立,还未公开挑战凡尔赛体系,故A项错误;B项标志着法西斯专政在德国的建立,还未公开挑战凡尔赛体系,故B项错误;西班牙内战爆发不是法西斯势力直接导致的,不是公开挑战凡尔赛体系的表现,故C项错误;D项的军事行动破坏了《凡尔赛和约》关于莱茵非军事区的规定,是对凡尔赛体系的挑战,标志着二战欧洲策源地形成,故D项正确。

3.如图为一幅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形势图。

该图反映出( )A.三国轴心最终形成B.德国吞并了奥地利C.慕尼黑协定的后果D.德国即将进攻波兰解析:B 结合地图可以明确获知的信息是奥地利和德国版图为同一色彩,所以B项符合题意。

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五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第14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学案

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五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第14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学案

. 第14讲第二次世界大战考点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背景[梳理·基础知识]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社会根源和主要影响(b)(1)根源①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

②具体原因:美国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购买力受限;股票投机狂热,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③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之间出现矛盾。

(2)影响①给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工业下降、外贸缩减、失业人数增多等)。

②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群众运动高涨,法西斯势力猖獗)。

③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a.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全球范围内引发了经济战(提高关税壁垒)。

b.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拼命转嫁危机)。

c.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对经济全面干预,保存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他们对外侵略扩张,并逐步走上了结盟道路。

2.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原因、经过(b)(1)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希特勒上台①原因:a.根本原因: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国内矛盾尖锐,引起社会动荡。

b.政治原因:德国政府束手无策,垄断资产阶级支持建立独裁政府。

c.直接原因:纳粹党利用德国社会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妄图建立日耳曼人的“第三帝国”。

d.历史原因: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缺乏民主传统)。

②建立:a.1932年,纳粹党在国会选举中成为第一大党。

b.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法西斯独裁统治在德国建立。

③影响: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2)日本法西斯上台①原因:a.日本因经济基础薄弱,国内市场狭小,受经济危机打击沉重。

b.军部法西斯势力图谋政变,取消资产阶级政党内阁,确立军部的执政地位。

c.历史原因: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且一战后受华盛顿体系压制,有不满情绪。

【配套K12】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5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第13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_华

【配套K12】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5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第13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_华

【创新设计】(浙江选考)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5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第13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训练1.(加试)右图是1897年欧洲报纸刊登的漫画,创作该漫画的历史背景有( )①德奥意三国同盟形成②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③此时欧洲被战争阴云笼罩④人民祈盼和平,感觉和平希望渺茫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

材料中所示漫画刊登时间是1897年,而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是在1907年,故排除含有②的选项,答案为C。

答案 C2.(加试)某一时期,德国人宣称“我们的未来在海上”,法国人高唱“不要忘记色当之役”,俄国人扬言“保卫斯拉夫兄弟”。

这些耸动的口号与下列哪一战争有关( ) A.拿破仑战争 B.普法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解析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列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德国“我们的未来在海上”反映了与海上殖民霸主英国的矛盾,法国“不要忘记色当之役”体现了与德国的矛盾,俄国“保卫斯拉夫兄弟”体现了与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争夺,据此判断这些“口号”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关。

答案 C3.(2016年9月嘉兴教学测试)(加试)观察下图,提炼图片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一战期间英国妇女在军需工厂工作A.一战改变了欧洲妇女的生活方式B.妇女获得与男子同等的社会地位C.英国妇女获得了政治普选权D.英国妇女进入军需生产部门解析图片直接反映因战争需要英国妇女进入军需生产部门,D项正确。

答案 D4.(加试)(2016·绍兴高二期末)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有这样的描述:西线战事成为杀戮战场。

几百万人隔着沙袋筑起壁垒,彼此虎视,日夜在战壕里面,人鼠同居……将领们一再想要突破对峙的僵局,于是每回攻击令一下,便是几昼夜,甚至几周无休止的炮火轰击,之后举目狼藉,到处是泥浆满身的弃尸。

下列结论不能从文中得出的是( )A.描述的是二战惯用战术阵地战B.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性C.战争呈现持久作战的状态D.交战一方中有德国军队解析二战惯用战术是闪电战,与材料中描述的阵地战不符,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几昼夜,甚至几周”体现阵地战具有持久性,“西线战事”交战双方是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和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故B、C、D均与题意不符。

浙江鸭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7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课时训练课件

浙江鸭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7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课时训练课件

立战后德国的民主与和平。这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前夕盟国在雅尔塔
会议中确立的对德国的处理原则。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3.(2016· 宁波期末 )“ 这年夏季英国也只剩下大约三样东西:皇家空军 的勇气,丘吉尔的声音,莎士比亚的一句遗言 ‘ 我们英国从来不曾跪 倒在征服者的脚下,将来也不会’。”这段话的背景是( A.敦刻尔克大撤退 B.不列颠之战 C.阿拉曼战役 D.诺曼底登陆战 )
C.海军军备会议 D.华盛顿会议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0.在苏联某部电影中,有这样几组场景:敌方第六集团军在猛烈炮火 下突入市区,激烈的巷战开始;但敌方却始终不能占领全城,最终敌 方将领保罗斯率残部投降。该电影反映的是哪一战役(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中途岛战役 D.阿拉曼战役 解析 抓住题干中的 “ 敌方第六集团军 ”“ 巷战 ” 及 “ 保罗斯率残部 )
必修第一册
专题七
2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一、选择题 1.(加试题)一战爆发后美国外交政策发生转变的决定因素是( A.伪装和平,大发战争横财 B.美国的国家利益 √ C.一战中协约国集团掌握了战争主动权 D.德国的“无限制的潜艇战”破坏了国际惯例 解析 首先,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其次,解答 )
壤中埋下了滋生罪恶的种子
A.①②③
C.①③④ 解析

配套K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2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系下的世界限时特训新人教版选

配套K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2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系下的世界限时特训新人教版选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系下的世界限时特训新人教版选修3温馨提示:本套题共4小题,分值100分,做题时间30分钟,请您把握好时间,认真做答。

1.[2014·山东高考]图一、二为二战后不同时期德国局势示意图。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分别说明图一、二所示局势形成的主要原因。

(17分)(2)概括指出图二所示局势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8分)答案(1)图一:二战后,为根除德国法西斯主义,分割战后利益,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决定,英、法、美、苏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实行分区占领。

图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对抗日益尖锐,美、英、法合并占领区,与苏占区对峙。

(2)导致德国分裂;冷战加剧。

解析第(1)问,观察图片,紧扣1945年、1948年两个时间,结合时代背景,分别说明两幅图所示局势形成的主要原因。

第(2)问,据图判断局势,联系所学概括归纳其影响。

2.[2016·河南模拟]材料早在1910年,俄国科学家就发现了放射性现象。

1941年4月,苏联驻纽约的情报机构向国内报告,西方最著名的物理学家正在讨论铀具有的巨大军事意义。

其后苏联著名物理学家库尔恰托夫被任命为发展核计划的学术负责人。

1943年4月,来自全苏的著名专家开始了研制工作。

1945年8月,苏联国防委员会通过决议,着手研制原子武器,以打破美国的垄断。

斯大林对库尔恰托夫说:“请说出您需要的一切帮助,您不会遭到拒绝的。

”苏联部长会议成立了直属部长会议的管理总局负责研制工作。

参加这项工作的人员达数十万之多。

一位参与者写道:“我们能够团结一致,首先是给我们提供了相当优越的科学工作条件。

其次,是内心的感觉,即击败法西斯德国后,我们同最强大敌人的对抗仍没有结束。

”1949年8月,苏联第一枚原子弹试爆成功。

——摘编自[俄]亚·维·菲利波夫《俄罗斯现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制定和实施原子武器研制计划的背景。

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5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第14讲第二次世界大战训练03

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5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第14讲第二次世界大战训练03

学习资料汇编【创新设计】(浙江选考)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5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第14讲第二次世界大战训练1.(2016年4月浙江选考)1938年9月,在盖洛普舆论学会进行的一次民意测验中,有34%的美国人赞同向英法出售军火,其余绝大多数人则表示反对;而1939年4月进行的民意测验则表明,有66%的美国人赞成向英法出售战争物资。

对这一变化的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民众的参战热情越来越高涨B.二战的全面爆发逐渐改变了美国的“中立”政策C.美国提出的“先欧后亚”战略有利于英法得到援助D.纳粹德国的侵略扩张使美国民众的孤立主义态度逐渐改变解析材料主题是“民意测验”,并不能反映美国官方立场,排除B、C项;赞成向英法出售战略物资并不是参战,A项理解错误,排除;数据的变化体现美国民众对法西斯的扩张态度改变,故选D项。

答案 D2.右图是一幅美国人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漫画,标题为《一块一块》。

它反映了( )A.美国操纵日本控制中国的意图B.日本占领中国的意图C.美日联合共同侵略中国的意图D.中国被列强共同瓜分的局势解析从图中的英文“CHINA”以及题干时间20世纪30年代来判断,本题应当选B。

A、C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D项不符合题干时间。

答案 B3.(2016年8月温州选考模拟)在走向世界大战的过程中,1936年是影响巨大的一年。

这一年( )①广田弘毅在日本上台组阁②德军占领莱茵非军事区③意大利吞并了埃塞俄比亚④德意日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发生在1936年的事件是①②③。

答案 A4.(2016年9月绍兴适应性考试)下图为《二战后期重要国际会议召开地分布图》。

其中“决定在法国北部开辟第二战场”的会议地点是在( )A.①B.②C.③D.④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决定开辟第二战场的会议是德黑兰会议,会议地点在③。

答案 C5.(2016年9月嘉兴教学测试)下图所示战役的作用在于( )A.使北非德意军队陷于两线夹击中B.使德国陆军遭受第一次重大失败C.使北非战场形势发生了转折D.导致法西斯轴心国开始解体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战役是阿拉曼战役。

2025年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十四单元 阶段贯通14 两次世界大战时期

2025年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十四单元 阶段贯通14 两次世界大战时期

雅尔塔体系
背景 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根据一系列国际会议所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国家版图和
形式

势力范围,建立起新的国际体系

是大国意志的体现,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都随着各
特点
国力量的消长而瓦解

大国 体现了英、法、美等帝国主

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
意志 义大国的意志
√ C.暴露了帝国主义战争的非正义 D.促进了非洲民族解放斗争发展
一战使参战的非洲士兵见识了帝国主义战争的凶残,明确了殖民者并不 是不可战胜的,促进非洲民族意识的进一步觉醒,故选D项; 英法两国在二战后失去大部分殖民地,A项史实错误,排除;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非洲的封闭状态,B项史实错误,排除; 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矛盾 间的矛盾
对点训练
1.(2023·抚顺校考模拟)有学者对凡尔赛体系作出了如下论述。该学者旨
在强调
作为欧洲传统大国和欧洲均势一支重要力量的苏俄,由于英法等
① 的排斥,在凡尔赛体系存在的20年里,未能在欧洲发挥其应有的
作用
美国是凡尔赛体系的主要缔造者和战后欧洲均势与稳定的重要力 ②
量,它的拒绝使凡尔赛体系失去了一支重要支柱
2.(2023·广东模拟)有学者认为:“战后时期各国幸运地生活在了这样一 种国际关系体系之内:因为它是基于一种权力现实之上的,所以有助于 实现秩序,尽管谈不上正义,但却比人们所预期的更好。”据此可知, 这种国际关系体系 A.形成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B.为战后世界的和平留下了空间
C.保证了世界秩序的长期稳定 D.建立在各大国实力均势基础上
(3)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形成的民族自决原则成为指导殖民地人民为独立、 民主而斗争的武器。 (4)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联盟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 要求。 (5)二战后,随着殖民主义的急速衰落、亚非拉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 民主意识更为广泛地传播,民族民主革命高涨。

世界两次世界大战知识点总结

世界两次世界大战知识点总结

世界两次世界大战知识点总结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两次世界大战无疑是最为惨痛和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

它们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格局。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复杂且多样的。

首先,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根本原因。

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英国、法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而德国、美国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崛起。

后起的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这就导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其次,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其疯狂扩军备战,直接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三国同盟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三国协约由英国、法国和俄国组成。

两大军事集团相互对峙,争夺霸权,使得欧洲的局势剑拔弩张。

1914 年 6 月 28 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枪杀,这一事件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史称“萨拉热窝事件”。

一个月后,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

随后,德、俄、法、英等国相继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战争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惨烈的战役。

比如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等。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双方伤亡近百万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据统计,参战各国共死伤三千多万人,其中死亡一千多万人。

战争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许多城市和乡村被摧毁,工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第一次世界大战还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

在政治方面,它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摧毁了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等四大帝国,削弱了英、法、意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

同时,促进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018高中历史人民版浙江课件:专题5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精品

2018高中历史人民版浙江课件:专题5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精品

-8-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争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整体上讲是一场法西斯国家发动的侵略战争 和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这在史学界是没有争议的,但是,对于 从德波战争到苏德战争爆发这一阶段(即战争初期)的战争性质争 论颇为激烈,主要有三种观点: 观点一 大战初期有两种不同性质的战争纠结,主流则是争夺世 界霸权性质。 一种是反法西斯的解放战争,如中国的抗日战争,被纳粹德国侵 略的欧洲各国人民进行的反法西斯奴役的武装斗争等;另一种是英 法同德国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但是,由于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 级政策支配着战争,帝国主义的实力还大于人民的力量,战争的进 程是按法西斯和帝国主义集团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其主流是争 夺世界霸权性质。
-4一 二
(3)影响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主要是战争灾难,所 建立的战后新秩序仍然体现大国压迫小国、强国控制弱国的帝国 主义原则;第二次世界大战打败了法西斯主义,更教育了世界人民, 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所建立的战后新秩序较多地倡 导和平、民主、独立的原则,对战后世界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3.启示 两次世界大战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冷战也以其独特的方式宣告 结束,世界正处在和平与发展的大潮中,但现今世界上还有很多地 区的人民正遭受战争的痛苦。如何有效地避免战争,持久地维护和 平,仍然是人类最为关注和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各国政府和人民 应该更加理性地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抛弃种种极端的观念,携手 共创一个繁荣与和谐的世界。
第一次 世界大 战
第二次 世界大 战
-7-
模块贯通:必修与选修的贯通
本专 题知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识 毛泽东: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第二 奥斯维辛集中营:德国 邓小平:抗日战争中出任八路军 次世 法西斯实行种族灭绝政 129 师政委,与师长刘伯承指挥并 界大 策,大肆屠杀犹太人的 参加了包括百团大战在内的几十 战 历史见证 次大小战役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5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专题总结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5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专题总结

-5-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两次世界大战教育了世界各国人民,如何有效地避免战争,维护
启 示
世界持久和平,是人类最为关注和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各国政 府和人民应该更加理性地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求同存异,团结 合作,致力于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才能真正实现稳定
繁荣、和谐相处和共同发展的人类愿景
专题总结
-2-
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背 景
爆发前,世界上只有资本主 义体系;形成两大军事侵略 集团不断制造战争危机
爆发前,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 国家并存;德日建立法西斯专 政并不断对外侵略扩张
法西斯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建
不目 帝国主义列强争夺殖民地和 立法西斯制度
同 的 世界霸权
虽暂时维护了世界和平,但 入人心,从而维护了较长时间 埋下了未来战争的种子 的相对稳定与和平局面
-4-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1)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2)都因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引 发战争 (3)都存在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之间的对抗和战争 (4)都给人类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 (5)都削弱了殖民主义势力,推动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相同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逐渐瓦解 点 (6)都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世界无产阶级 革命运动 (7)战后都形成了以战胜国意志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 (8)客观上都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9)在和平主义思潮的推动下都建立了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 织 (10)都增强了美国的实力,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国际影响
中国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为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突出贡献;中国作为联合国 创始国之一,国际地位提高

[配套K12]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

[配套K12]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选修三⎪⎪第1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一)背景1.时代背景:20世纪初的世界已经基本成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经形成。

2.根本原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

3.重要原因(1)法德、英德、俄奥三大矛盾激化,形成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

(2)列强的争夺、民族矛盾的日益激化,使巴尔干地区成为矛盾冲突的焦点。

(3)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为大战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

4.直接原因:1914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二)经过(三)性质1.帝国主义战争(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斗争的实质是争夺殖民地。

(2)在对殖民地的争夺与分赃过程中形成了两大军事侵略集团。

(3)两大军事侵略集团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2.非正义战争(1)从战争的起因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

(2)战争过程中,各帝国主义国家提出的战争目标和瓜分领土的要求,露骨地显示了这次战争的侵略性质。

(3)从战争的结果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处置中,巴黎和会的召开就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宰割与掠夺。

(四)影响1.经济方面: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

“一战”中,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将整个国家经济纳入了战争的轨道,战争迫使政府建立起一整套专门机构对经济进行干预,促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2.政治方面:改变了世界格局。

(1)促成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出现,改变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

(2)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了动摇,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战败瓦解,英法等国受到重创。

(3)美日等国乘机迅速崛起。

(4)被压迫民族觉醒,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冲击了世界殖民体系。

3.科技方面:“一战”成为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设计】(浙江选考)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5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第14讲第二次世界大战训练1.(2016年4月浙江选考)1938年9月,在盖洛普舆论学会进行的一次民意测验中,有34%的美国人赞同向英法出售军火,其余绝大多数人则表示反对;而1939年4月进行的民意测验则表明,有66%的美国人赞成向英法出售战争物资。

对这一变化的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民众的参战热情越来越高涨B.二战的全面爆发逐渐改变了美国的“中立”政策C.美国提出的“先欧后亚”战略有利于英法得到援助D.纳粹德国的侵略扩张使美国民众的孤立主义态度逐渐改变解析材料主题是“民意测验”,并不能反映美国官方立场,排除B、C项;赞成向英法出售战略物资并不是参战,A项理解错误,排除;数据的变化体现美国民众对法西斯的扩张态度改变,故选D项。

答案 D2.右图是一幅美国人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漫画,标题为《一块一块》。

它反映了( )A.美国操纵日本控制中国的意图B.日本占领中国的意图C.美日联合共同侵略中国的意图D.中国被列强共同瓜分的局势解析从图中的英文“CHINA”以及题干时间20世纪30年代来判断,本题应当选B。

A、C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D项不符合题干时间。

答案 B3.(2016年8月温州选考模拟)在走向世界大战的过程中,1936年是影响巨大的一年。

这一年( )①广田弘毅在日本上台组阁②德军占领莱茵非军事区③意大利吞并了埃塞俄比亚④德意日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发生在1936年的事件是①②③。

答案 A4.(2016年9月绍兴适应性考试)下图为《二战后期重要国际会议召开地分布图》。

其中“决定在法国北部开辟第二战场”的会议地点是在( )A.①B.②C.③D.④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决定开辟第二战场的会议是德黑兰会议,会议地点在③。

答案 C5.(2016年9月嘉兴教学测试)下图所示战役的作用在于( )A.使北非德意军队陷于两线夹击中B.使德国陆军遭受第一次重大失败C.使北非战场形势发生了转折D.导致法西斯轴心国开始解体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战役是阿拉曼战役。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阿拉曼战役以英国为首的盟军的胜利而告终,这次战役的胜利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形势。

答案 C6.(2016年浙江名校协作体模拟)下表是二战中某个国家卷入战争后,在与法西斯作战中前半年损失情况表,据此判断该国是( )A.波兰B.法国C.中国D.苏联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国家应该是苏联。

答案 D7.(2016年8月温州选考模拟)二战期间,美日双方在下图所示地点发生过长达半年的激烈争夺战。

该战役( )A.拉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B.导致太平洋战争开始出现转折C.推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D.使美军此后牢牢掌握太平洋战场主动权解析根据地图可知这次战役是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从此美军牢牢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

答案 D8.(2016年9月金华十校联考)有学者认为,如果二战仅局限于欧洲,德国完全有可能获得胜利;但是,这场战争的结局却是德国完败。

在该学者看来,德国的败亡始于( ) A.1939年 B.1940年C.1941年D.1942年解析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参战,战争范围扩大。

答案 C9.(2016·绍兴高二期末)2015年9月7日上午,首个钓鱼岛主权馆在山东威海刘公岛开馆,纪念馆从“享有主权、宣誓主权、捍卫主权”三方面阐述了钓鱼岛的历史与主权。

下列哪些国际法文件能够从法理上证明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 )①《开罗宣言》②《德黑兰宣言》③《波茨坦公告》④《联合国家宣言》A.①④B.①③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开罗宣言》是中国、美国、英国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的盟国首脑会议后宣示的协同对日作战的宗旨,规定日本归还其侵占中国的所有领土,故①正确;《德黑兰宣言》是苏、美、英三国在德黑兰会议后发表的,主要内容是联合消灭德国,开辟第二战场及组建战后国际组织等,没有涉及中国领土的内容,故②错误;《波茨坦公告》声明中、美、英三国一起致力于战胜日本以及履行开罗宣言等对战后日本的处理方式的决定,故③正确;《联合国家宣言》内容是签署国决心共同战败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没有涉及中国领土问题,故④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10.(2016年浙江名校协作体模拟)右图为《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材中的某一插图,与该插图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B.盟军开始展开反攻C.欧洲第二战场开辟D.德国法西斯的覆亡解析插图名为戴高乐重返巴黎,应该出现在二战中盟军开辟第二战场后,占领巴黎。

答案 C11.(2016年9月台州质量评估)在1944年的一次重大战役中,美英盟军通过海陆空立体作战,突破了希特勒吹嘘的“大西洋铁壁”。

此战役使( )A.北非战场的形势发生转折B.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C.德军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D.法西斯德国处于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局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这次战役是诺曼底登陆,联系所学知识可知D项正确。

答案 D12.(2016·杭州七校高二联考)某论文的关键词为“奥斯维辛集中营”、“南京大屠杀”、“纽伦堡审判”、“东京大审判”。

下列选项中,最可能作为其主题的是( )A.前事不忘,后事之师B.人无远虑,必有近忧C.人不犯我,我不犯人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南京大屠杀”“纽伦堡审判”可知,该论文提醒人们记住过去的教训,作为后来的借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说的是未雨绸缪,早作打算,不符合以上信息,故B项错误;C、D两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 A13.(2016·湖州高二期末)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世界经历了从“非战”到战争再到和平的历程。

在这一历程中美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这种乐观主义的余晖中,美国国务卿弗兰克·凯洛格按照白里安的建议,提出各国保证摒弃战争、不把战争当做“推行国策的一种工具”。

这一建议得到实施,1928年8月27日,《凯洛格—白里安公约》(非战公约)被签订。

由于公约只拒绝战争并未规定制裁措施,它很快就得到60多个国家的签署。

虽然公约只依靠世界舆论这种道义上的压力,但仅如此多的国家签署公约这一事实便足以促成国际紧张局势的进一步缓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起初谁也不相信……然而在经过了最初的一阵子不安之后,我开始对日本人向我国海军发动突然袭击一事感到幸灾乐祸了。

多年来,我先后就日本人的威胁以及我们应当趁早采取行动以防患于未然的建议,……看到我提出的警告被当成耳旁风,实在叫人灰心丧气。

不过,反过来想,要唤起我国人民奋起行动,正需要那样的灾难,一旦发生了那样的事,我就不担忧最后的结局了。

——[美]《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所做的努力。

有人说非战公约不能达到非战的目的,谈谈你的理由。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者的警告“被当成耳旁风”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突然袭击一事”对二战进程的影响。

答案(1)努力:倡导召开华盛顿会议,缓和了亚太地区的紧张局势。

倡导签订《非战公约》,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

理由:《非战公约》没有具体的制裁措施;只依靠舆论的道义上的压力;列强借助各自的“保留条件”,为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伏笔。

(2)原因:美国在二战前推行“中立”政策。

影响: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真正的世界规模;加速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14.(2016·嘉兴高二期末)世界主要大国的态度、行为对二战爆发和结束产生了重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认为,昨夜签订的协定……正是我们两国人民永不彼此开战的愿望的象征。

我们业已决定,采取协商的办法来处理可能有关我们两国的一切其他问题……从而对保证欧洲的和平做出贡献。

——《英德宣言》(1938年9月30日,慕尼黑) 材料二他(希特勒)还同尚未准备好与德国作战并对西方失去了信心的苏联达成了协议。

苏联正想吞并波兰、波罗的海诸国和芬兰的部分领土。

在希特勒入侵波兰时,苏联也发动了他们自己践踏《凡尔赛和约》的战争。

——何国松《世界文明简史一本通》材料三出席会议的各大国同意如下:……(四)注意到“霸王战役”应于1944年5月发动,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

此项战役应在登陆器材的数量允许的比例范围内着手准备。

(五)三国军事参谋官员鉴于欧洲的战役一触即发,同意从此须继续密切联系。

——苏、美、英三国《德黑兰总协定》(1943年12月1日) (1)请写出材料一中“协定”的名称。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协定是否“对保证欧洲的和平做出贡献”。

(2)希特勒与苏联达成的“协议”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愿意达成此协议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德黑兰会议对打败德国法西斯的重要贡献。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永不彼此开战的愿望”“采取协商的办法来处理……一切其他问题”,结合所学可知是《慕尼黑协定》;第二小问,先表明态度,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说明。

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可知,希特勒与苏联达成的“协议”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第二小问,结合所学概括即可。

第(3)问,依据材料三中“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三国军事参谋官员鉴于欧洲的战役一触即发,同意从此须继续密切联系”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1)名称:《慕尼黑协定》。

贡献:没有。

该协定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第二年,德国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进一步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2)协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原因:与德国作战的准备尚未完成;对西方失去信心(未能与英法共建欧洲集体安全);想吞并波兰、波罗的海沿岸诸国等;避战自保。

(3)贡献:根据会议决定发起的“霸王行动”,使德国陷于东西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加速了德国走向灭亡的步伐;苏、美、英三国加强了军事合作,加速了欧洲战事的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