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通圣散《中医治法与方剂》

合集下载

防风通圣散

防风通圣散

防风通圣散防风通圣散(发表通里、清上夺下法)金刘完素《宣明论方》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芒硝各半两石膏黄芩桔梗各一两滑石三两甘草二两荆芥白术栀子各一分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生姜三片,煎至六分,温服。

涎嗽,加半夏半两,姜制。

【主治】治风热壅盛,气血怫郁,表里三焦皆热者;并治疮疡肿毒。

【方论选萃】清王旭高:此即凉隔散变法,去竹叶、白蜜,而加发表和气血药。

荆、防、麻黄、薄荷,发汗而散热搜风,栀子、滑石、硝、黄,利便而降火行水,芩、桔、石膏清肺泻胃,川芎、归、芍养血补肝,连翘散气聚血凝,甘、术能补中燥湿,生姜通彻表里。

汗不伤表,下不伤里,名曰通圣,极言其用之效耳。

此为表里、气血、三焦通治之剂(《王旭高医书六种退思集类方歌注》)。

清喻嘉言:按此方乃表里通治之轻剂。

用川芎、当归、芍药、白术,以和血益脾,所以汗不伤表,下不伤里,可多服也(《尚论篇》)。

清程山龄:夫在天之疫,邪从经络入,寒多者治以辛温,宜五积散;热多者治以辛凉,宜九味羌活汤,审其气虚不能作汗者,宜人参败毒散;热甚格邪不作汗者,宜防风通圣散;若发颐及大头证,是风火相乘而为毒,宜防风通圣散加牛蒡子。

金银花、桔梗、贝母、瓜蒌仁之类,俾邪从经络入者,仍从经络出,此以发汗为去路也……或内有实热,外有实邪者,宜防风通圣散以两解。

此方疫证第一良方,用之得汗,不论新久,头头是道,此以攻下为去路也。

清雷少逸:此方是河间所制,主治甚多,不能尽述,其药味表里气血皆备,医者不能拘守成方,务宜临时权变。

本方除大黄、芒硝名双解散。

汪讱庵曰:麻、防、荆、薄、川芎以解表,芩、栀、膏、滑、连翘以解里,复有归、芍以和血,甘、桔、白术以调气,故曰双解(《时病论》)。

近代何廉臣:此方发表攻里,清上导下,气血兼顾,面面周到。

河间制此,善治四时春温夏热,秋燥冬寒,凡邪在三阳,表里不解者,以两许为剂,加鲜葱白两茎,淡豆豉三钱,煎服之,候汗下兼行,表里即解。

形气强者,两半为剂;形气弱者,五钱为剂。

防风通圣散的功效与作用

防风通圣散的功效与作用

防风通圣散的功效与作用相信很多朋友的身体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那种不适的感觉是最痛苦的事情,怎么样能改善这样的现象呢?中医方剂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防风通圣散的制作方法。

【处方】防风(五分)川芎(五分)当归(五分)芍药(五分)大黄(五分)薄荷叶(五分)麻黄(五分)连翘(五分)芒硝(五分)石膏(一钱)黄芩(一钱)桔梗(一钱)滑石(三钱)甘草(二钱)荆芥(二分半)栀子(二分半)白术(二分半)【功能主治】治一切风热等证。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煎至一钟,不聚时服。

如痰嗽,加半夏一钱。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别名】通圣散(《伤寒标本》卷下)。

【处方】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芒消各15克石膏黄芩桔梗各30克滑石90克甘草60克荆芥白术栀子各7.5克【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泻热通便。

主风热壅盛,表里俱实,憎寒壮热,头目昏眩,偏正头痛,目赤睛痛,口苦口干,咽喉不利,胸膈痞闷,咳呕喘满,涕唾稠粘,大便秘结,小便赤涩;疮疡肿毒,肠风痔漏,风瘙瘾疹,苔腻微黄,脉数。

现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荨麻疹、湿疹、神经或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等属风热壅盛,里闭不通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2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20毫升,温服。

【备注】方中防风、荆芥、麻黄、薄荷轻清升散,疏风解表,使风热之邪从汗而解;大黄、芒消泻热通便,山栀、滑石清热利湿,使里热从二便而出;更以石膏、黄芩、连翘、桔梗清解肺胃之热;当归、川芎、芍药养血和血,白术、甘草健脾和中。

配合成方,则汗不伤表,下不伤里,从而达到疏风解表,泻热通便之效。

王旭高评本方说:"此为表里气血三焦通治之剂","名日通圣,极言其用之神耳。

"【摘录】《宜明论方》卷三【处方】防风、薄荷、力子、麻黄、黑栀、甘草、荆芥、桔梗、连翘、石膏、元参、木通。

【功能主治】麻症表里三焦俱实,昏睡壮热,目赤舌干咽痛。

防风通圣散

防风通圣散

防风通圣散(《宣明论方》[组成)防风荆芥麻黄薄荷大黄酒蒸芒硝栀子炒照黑,各半两(各15g) 滑石三两(90g) 连翘半两(各15g) 黄芩石膏桔梗各一两(各30g) 川芎当归白芍白术各半两(各15g) 甘草二两(60g)[用法]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加生姜三片,煎至六分,温服。

(现代用法:水煎服。

) [功用]疏风解表,泻热通便。

[主治]风热壅盛,表里俱实之证。

憎寒壮热,头目昏眩,目赤晴痛,口苦口干,咽喉不利,胸膈痞闷,咳呕喘满,涕唾稠黏,大便秘结,小便赤涩。

并治疮疡肿毒,肠风痔漏,丹斑瘾疹等。

[方解]本方证由外感风寒,内有蕴热,以致内外相合,表里俱实所致。

外感风邪,邪郁肌表,故见憎寒壮热;风热上攻,故头目昏眩,咽喉不利;内有蕴热,则口苦口干,便秘尿赤。

至于疮疡肿毒,丹斑瘾疹,均为风热壅盛所致。

治宜疏风解表,泻热通便。

方中防风,荆芥、满荷、麻黄疏风解表,使风邪从汗而解:大黄、芒硝泻热通便,舞为君药。

臣以栀子、滑石降火利水,使里热从二便而出;连翘、黄芩、石膏清泻肺胃蕴热。

佐以精梗宣肺利咽:川骂、当归、自芍养血活血;白术健脾燥湿。

使以甘草,和中调药。

诸药合用,共奏疏风解表、冯热通便之功。

正如《王旭高医书六种》中说:“此为表里、气血、宣焦通治之剂,汗不伤表,下不伤正,名目通圣,极言其用之效耳。

”本方配伍特点:全方汗、清、下三法并用,表里同治,上下分消;在散泻之中犹寓温养之意,使汗不伤表,下不伤里,实为首良方。

(临床运用)1.运用要点本方用于风热郁结,气滞蕴滞证。

临床以憎寒壮热无汗,口苦咽干,二便秘湿,舌苔黄腻,脉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若表证较轻者,解表药的减:头痛剧烈,而红耳赤,加菊花、基荆子以疏风清热止痛:胸闷咳喘者,加杏仁、前胡以止咳平喘。

[临床运用)1.运用要点本方用于风热郁结,气滞蕴滞证。

临床以憎寒壮热无汗,口苦咽干,二便秘涩,舌苔黄腻,脉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若表证较轻者,解表药酌减;头痛剧烈,面红耳赤,加菊花、蔓荆子以疏风清热止痛;胸闷咳喘者,加杏仁、前胡以止咳平喘。

中医《方剂学》表里双解剂(解表攻里)——防风通圣散(《宣明论方》)

中医《方剂学》表里双解剂(解表攻里)——防风通圣散(《宣明论方》)

中医《方剂学》表里双解剂(解表攻里)——防风通圣散(《宣明论方》)一、组成防风、荆芥、连翘、麻黄、薄荷、川芎、当归、白芍炒、白术、山梔、大黄酒蒸、芒硝后下,各五钱(各15克)、石膏、黄芩、桔梗各一两(各30克)、甘草二两(60克)、滑石三两(90克)。

二、用法为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生姜三片,煎至六分,温服(现代用法:为粗末,每次9克,加生姜三片,水煎服。

或作丸剂,称防风通圣丸,除滑石外,余药粉碎成细粉,过筛,匀,用水泛丸;另将滑石粉碎成极细粉包衣,打光,干燥。

丸剂口服,一次6克,一日2次。

或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量增减)。

三、歌括防风通圣大黄硝,荆芥麻黄梔芍翘;甘桔芎归膏滑石,薄荷芩术力偏饶。

表里交攻阳热盛,外疡疮毒总能消。

四、功用疏风解表,泻热通便。

五、主治风热壅盛,表里俱实。

憎寒壮热,头目昏眩,目赤睛痛,口苦口干,咽喉不利,胸膈痞闷,咳呕喘满,涕唾稠粘,大便秘结,小便赤涩。

并治疮疡肿毒,肠风痔漏,丹斑瘾疹等。

六、方解本方为解表、清热、攻下三者并用之方,主治外感风邪,内有蕴热,表里皆实证。

由于外感风邪,邪在于表,以致憎寒壮热;风热上攻,故头目昏眩,目赤睛痛,耳鸣鼻塞;内有蕴热,则口苦口干,便秘溲赤;风热上淫,以致咽喉不利,胸膈痞闷,咳呕喘满,涕唾稠粘。

至于疮疡肿毒,肠风痔漏,丹斑瘾疹等,由于风热壅盛所致者,亦可加减运用。

方中防风、荆芥、麻黄、薄荷疏风解表,使风邪从汗而解;大黄、芒硝泄热通便,配伍石膏、黄芩、连翘、桔梗清解肺胃之热;山栀、滑石清热利湿,使里热从二便而解。

更以当归、川芎、白芍养血活血,白术健脾燥湿,甘草和中缓急。

如此,则汗不伤表,清下而不伤里,从而达到疏风解表,泻热通便之效。

王泰林曾谓:“此为表里、气血、三焦通治之剂”;“汗不伤表,下不伤里,名曰通圣,极言其用之效耳”。

本方在临床运用,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权变。

如无憎寒症状,可去麻黄;热不甚,可去石膏;便不秘,去硝、黄(即双解散)。

防风通圣散医案

防风通圣散医案

防风通圣散医案防风通圣散,出自金代医家刘完素《宣明论方》。

由防风、荆芥、连翘、麻黄、薄荷、川芎、当归、白芍、白术、山栀、大黄、芒硝、石膏、黄芩、桔梗、甘草、滑石组成。

功能解表通里,疏风清热。

主治因风热壅盛、气血怫郁而致憎寒壮热、头昏目眩、口苦口干、咽喉不利、胸膈痞闷、咳呕喘满、大便秘结、小便赤涩、疮疡肿毒、肠风痔漏、惊狂谵语、丹斑瘾疹、舌苔黄腻、脉象滑数等表里俱实之证。

朱良春《汤头歌诀详解》载:“方中麻黄、荆芥、防风、薄荷,在寒凉的石膏、黄芩、山栀配合之下,成为辛凉解表剂,以疏散在表之风热。

大黄、芒硝、滑石、甘草,前二药泻热通便,后二药下行利尿,合为解除里热实结之剂。

连翘、石膏、黄芩、山栀清热解毒,以通解三焦之实热。

当归、白芍、川芎养血和血,白术健脾补中。

综合起来,本方具有上下分消、表里交治的作用。

同时于散泻之中,寓以补养之意,这样便可达到发汗不伤表、攻下不伤里了”。

诸药相伍,温清并用,升降兼施,故可收表解里通、风散热清之效。

方名涵义:“防风”,方中之首味药。

古代医家制方喜用方中的首药、主药作方名,如瓜蒂散、香薷散等。

或配以功效、服法与剂型,如藿香正气散、川芎茶调散等。

“通圣”,清代医家王旭高释云:“名曰通圣,极言其用之神耳”。

“散”,乃中医方剂剂型之一,有内服、外用两种。

内服散剂,是将药物研成细末调服,或为粗末水煎服;外用散剂,是将药物研成极细末,撒布或调敷患处。

“防风通圣散”现多制成丸剂服用。

刘完素阐发病机,倡言六气化火,重视阳气怫郁,治法善用辛苦寒药,以宣之、清之、通之。

他创制的防风通圣散,即是这一治法的代表方剂之一。

读清代《谢映庐医案》中的“表里风热”验案,颇能体现防风通圣散“于散泻之中,寓以补养之意”的神奇疗效。

选录如下:江妪,下元素虚,今秋四肢十指肿痛,手足不能运动,有时右边肿甚,即右边痛加。

似恶寒,或微热。

舌苔灰白,二便略通,面色枯黑,口不作渴。

有以血虚为治者,有以风湿为治者,有以痰饮为治者,竟无一效。

古方今解|防风通圣散:有病没病,防风通圣

古方今解|防风通圣散:有病没病,防风通圣

古方今解|防风通圣散:有病没病,防风通圣防风通圣散【名方出处】金代刘完素《宣明论方》。

【使用历史】800多年。

【主要成分】防风,荆芥,连翘,麻黄,薄荷,川芎,当归,白芍,白术,山栀子,大黄(酒蒸),芒硝,石膏,黄芩,桔梗,甘草,滑石。

【整体药性】寒。

【功能主治】外感风邪,内有蕴热,表里皆实之证。

【典型征象】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或风疹湿疮。

【禁忌人群】孕妇禁用;体弱便溏者慎用。

俗话说“有病没病,防风通圣”,这里所说的就是防风通圣散。

防风通圣散出自《素问·宣明论方》,原方为散剂,目前药店一般出售的中成药是丸剂。

《宣明论方》的作者是金代的中医大家刘完素,因为他是河北省河间县人,故又被称为刘河间。

刘完素是泻火派,他认为风、湿、燥、寒在病理变化中,都能化火生热,而火热也往往是前者产生的原因。

对于外感表证,他不主张用温热药,而是建议采用辛凉或甘寒之药解表。

防风通圣散的组方遣药就体现了刘完素“泻火”的观点,它由17味中药组成,其中既有解表清热的药物,又有补气养血的药物,外可祛除入侵人体的邪气,内则能激发人体生命功能,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因此,有些地方每到立春时节,不少家庭就会准备一些防风通圣散(丸),全家服用以防春日之温热。

冬去春来时要“防风通圣”冬去春来,意味着机体生命活动与天相应的一个新节律周期的开始,在这样一个季节交替的时候,顺天时而养生,对于预防冬春交替之际和阳春三月易发生的疾病是非常有益的。

中医中可应用于这一节令的养生方法很多,其中“防风通圣”就是被历代医家所推崇,并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一个方法。

根据中医学,冬春交替之时乃“闭藏”与“发陈”变换之际。

这时候的养生既要随“天地俱生,万物以荣”的“发陈”之变而“防风”,又需彻底清利冬三月闭藏过程中的“废物”积剩而“通圣”。

因此,防风通圣当然就成了一种使机体应天运、适时令养生的有效方法。

中医理论认为,风邪为六淫之首,四季皆能伤人。

防风通圣散(丸)临床新用

防风通圣散(丸)临床新用

文/ 李杰(武汉市名老中医会诊中心主任)防风通圣散(丸),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寒凉派刘完素创制的一首表里双解名方,一直以来颇受众多医家所重视,广泛地运用于临床各科。

在这里,笔者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防风通圣散(丸)的使用心得。

防风通圣散出自刘完素的《宣明论方》,方由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急性期服用,可有效医方论》中评价其能通治但是“然必如注中,表里三焦俱实者方可用。

否则硝黄之峻烈,石膏滑石之沉寒,寻常之症岂可堪此?”因此,临床又将其做成丸剂,从而使每次服用的硝石量减少,故比汤剂更为安全。

临床应用心得防风通圣丸(散)可用于治疗多囊卵巢囊肿综合征,主证为:闭经或者月经不调、进行性肥胖、毛发浓盛、黑棘皮症(皮肤越来越黑和粗糙)。

如今,由多囊卵巢导致的不孕症约占不孕患者的40%左右。

西医调经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之类,以造人工假周期,但容易导致进行性肥胖。

此时,予以中成药大黄虫丸配合防风通圣丸服用,让患者“泻一泻”,不但达到减肥的目的,对女性面部的蝴蝶斑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妇科大家刘奉五先生也是这样用药。

防风通圣丸还可用于治疗脸部扁平疣及人体所有的疣体,比如HPV感染、生殖器疣体、尖锐湿疣等,以薏苡仁30g、板蓝根10g煎水,送服防风通圣丸;同时,再将防风通圣丸打成粉,以清水调和敷在另外,实热体质患者由于表里俱实、肝阳上亢而引起高血压,其血压水平波动大,伴面红目赤,头晕目眩,也可用防风通圣丸治疗。

其他如面部的耳鼻喉疾病包括耳聋、急性中耳炎、化脓性急性中耳炎、红眼病、眼结膜疾病等,都可对症使用。

湿热或实热引起的眼科疾病,用龙胆泻肝汤上清肝胆实火,下清肝胆湿热,当为正治,但临床疗效却不理想。

火目痛患者,伴眼部红肿热痛,中医称为“外障”,予龙胆泻肝汤,肿胀加重;后请教老师,予龙胆泻肝汤加荆芥、防风、细辛、麻黄等风药治疗,一剂后症状全消。

鄂东眼科专家汪海门先生治疗风热引起的眼胀、眼痛等,都是在清热解毒的基础上加很多风药治疗。

防风通圣散

防风通圣散

防风通圣散引言防风通圣散,又称为防风通圣散效用,是一种中药方剂。

据传自唐代,由许浑所创,用于治疗感冒、风寒、咳嗽等症状。

防风通圣散的主要成分有防风、荆芥、白芷、细辛等,具有辛温化湿的特点,常用于疏风解表、散寒止痛的功效。

概述防风通圣散是一种中药复方方剂,含有多种草药,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咳嗽、头痛等症状。

防风通圣散的用法是内服,每次服用3-6克,一日2-3次。

这种方剂通常通过煎煮或冲服的方式使用。

以下将详细介绍防风通圣散的成分和作用机制。

成分防风通圣散的主要成分包括:•防风:具有祛风散寒、止痛解表的作用。

•荆芥:有祛风散寒、通络活血的功效。

•白芷:具有辛散风寒、祛湿止痛的特性。

•细辛:可辛温解表、散寒止痛。

除了以上主要成分外,防风通圣散还含有多种辅料,如茯苓、甘草等。

作用机制防风通圣散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祛风散寒:防风和荆芥这两种成分能够祛风散寒,对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热、寒战等症状有显著缓解作用。

2.解表发散:细辛具有辛散的功效,能够发散表邪,促进病邪从表面排出,可用于解表发散的药物方剂。

3.散寒止痛:白芷具有辛散湿气、理气止痛的特性,可用于寒湿阻滞、疼痛等症状的治疗。

防风通圣散的成分之间相互配合,能够加强药物的疗效,促进病情的恢复。

临床应用防风通圣散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方剂,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

主要应用于风寒感冒、表邪未解、头痛等症状的治疗。

临床上常见的使用情况有:1.风寒感冒:防风通圣散能够祛风散寒,对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热、寒战、无汗等症状起到明显的缓解作用。

2.鼻塞流涕:防风通圣散具有通窍散结的作用,对鼻塞流涕有一定的疗效。

3.头痛:防风通圣散中的细辛和白芷等成分可以发散风寒,对头痛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4.咳嗽:防风通圣散能够平喘散寒,对风寒咳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防风通圣散具有温中祛寒、止痛解表的功效,常用于辛寒发散、寒湿阻络等症状的治疗。

注意事项使用防风通圣散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中医对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方法过敏性疾病是指人体对某些特定物质过度敏感,出现一系列过敏反应的疾病。

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炎等。

中医药在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本文将从中医的观点出发,介绍中医对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方法。

一、辨证施治中医治疗过敏性疾病的首要任务是辨证施治。

中医认为,过敏性疾病是由于人体内部的气血失调和脏腑功能失调所致。

因此,针对不同的辨证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1. 风热证风热证是过敏性疾病中最常见的证型之一。

主要表现为鼻塞、咳嗽、喉痒等症状。

中医治疗风热证可以采用清热解毒的方法,如使用金银花、连翘等中草药,以清热疏风,解毒散结。

2. 脾虚湿盛证脾虚湿盛证常见于慢性过敏性疾病患者。

脾虚导致湿邪内停,表现为疲倦乏力、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治疗时应健脾化湿,可选用健脾益气的中草药,如黄芪、党参等。

3. 肺肾不足证肺肾不足证多见于过敏性哮喘患者。

肺肾不足导致气虚和阴虚,表现为气喘、咳嗽、夜尿频多等症状。

中医治疗应以补肺益肾为主,可选用补肺养阴的药物,如麦冬、沙参等。

二、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过敏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药具有药性温和、疗效持久的优点,长期服用能够调理人体气血,增强体质,从而减轻或消除过敏反应。

1. 防风通圣散防风通圣散是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常用方剂。

方剂主要由防风、薄荷、黄芩等中草药组成,可疏风清热,解表散寒,改善鼻炎症状。

2. 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汤是中医治疗过敏性皮炎的经典方剂。

方剂主要由红花、当归、川芎等中草药组成,可活血化瘀,改善皮炎症状。

3. 开半夏麻黄汤开半夏麻黄汤是中医治疗过敏性哮喘的常用方剂。

方剂主要由半夏、麻黄、杏仁等中草药组成,可清热化痰,平喘止咳,缓解哮喘症状。

三、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在中医治疗过敏性疾病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流动,平衡机体阴阳,从而改善过敏症状。

1. 鼻部穴位刺激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时,常采用刺激迎香穴、印堂穴等鼻部穴位。

防风通圣散治疗血管性头痛经验浅谈

防风通圣散治疗血管性头痛经验浅谈

防风通圣散治疗血管性头痛经验浅谈引言血管性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多数患者主要表现为单侧搏动性头痛、头部过敏性和/或恶心等症状,常伴随着颈部僵硬、视觉或听觉障碍等。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血管性头痛多发生于肝肾不足,血瘀气滞等病理状态下,因此治疗首要任务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防风通圣散是一种有效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中药方剂,本文旨在对防风通圣散治疗血管性头痛的经验进行探讨。

防风通圣散简述防风通圣散是由东晋名医祖鸿渐所创方,为六味防风汤加人土茯苓、白术而成。

主要治疗风热头痛、痰火炽盛、关格重等症状。

防风通圣散具有清热解毒、润燥化痰、通阳平肝、行气活血的功效,患者一般服用3-5天便能显著改善症状。

防风通圣散治疗血管性头痛的应用确定病因病因分析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环节。

血管性头痛的发病机制相对复杂,涉及到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感受器刺激等多种因素。

针对不同病因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是治疗的前提。

对于肝肾不足、血瘀气滞症状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防风通圣散加减治疗。

常规治疗在治疗血管性头痛时,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规律、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疲劳等。

在服用防风通圣散的过程中,患者应注意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烟酒等;同时不宜用于感冒或急性胃炎等急性疾病的患者。

平时可以适当锻炼,保持规律作息,有利于症状的改善和预防复发。

防风通圣散的具体应用防风通圣散是较为常见的中药治疗血管性头痛的方剂之一。

在具体应用时,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加减方。

常用的加减方案如下:加减方1:防风10克、川芎10克、丹参10克、红花10克、白芍10克、桂枝10克、陈皮10克、龙胆2克、枳壳10克、柴胡10克、土茯苓10克、白术10克、甘草3克。

加减方2:防风7.5克、水牛角7.5克、牛膝7.5克、枸杞子7.5克、龙胆草7.5克、川芎7.5克、熟地10克、当归10克、徐长卿母珍珠丸5g(或者姜制半夏10克)。

防风通圣散一般口服,剂量通常为每日3次,每次5g,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风湿肺热病中医经典

风湿肺热病中医经典

风湿肺热病中医经典风湿肺热病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疾病,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经典治疗方法。

在中医经典中,有许多经方和治疗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治疗这种病症。

经方经方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方剂,是由中草药制备而成的。

对于风湿肺热病,中医经典中有一些经方是非常有效的。

1.防风通圣散:这是一种常用的经方,主要由防风、桂枝、白芍、甘草等中草药组成。

它具有散风祛湿、舒筋活络的作用,对于风湿肺热病的症状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2.清热解毒饮:这是一种清热解毒的经方,适用于风湿肺热病伴有发热、咽喉肿痛等症状。

它由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中草药组成,能够清热解毒,减轻病情。

治疗原则中医对于风湿肺热病的治疗有一套独特的原则,这些原则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

1.温补法:对于寒湿型的风湿肺热病,中医采用温补法进行治疗。

这包括使用温热性草药,如补骨脂、细辛等,以驱散寒湿、温养身体。

2.解表法:对于表现为发热、头痛等表证的风湿肺热病,中医采用解表法治疗。

这包括使用表解草药,如连翘、金银花等,以清热解毒、降温。

注意事项在治疗风湿肺热病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个体差异: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于草药的反应也有所区别。

因此,在治疗风湿肺热病时,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避免不适或副作用的出现。

2.合理用药:在选择草药治疗风湿肺热病时,应根据中医经典的指导原则进行选择和搭配,以达到最佳疗效。

3.佐以其他疗法:对于严重的风湿肺热病,单纯的中草药治疗可能不足以达到预期效果,此时可以考虑结合其他疗法,如中医针灸、推拿等,以提高治疗效果。

风湿肺热病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疾病,了解其中医经典中的经方和治疗原则对于更好地治疗这种病症非常有帮助。

然而,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适当调整个体差异,合理用药,并且可以考虑佐以其他疗法,以取得最佳的效果。

防风通圣散

防风通圣散
❖ 日本医生佐藤芳昭还发现本方对肥胖伴发无排卵症亦有效。他从 来诊的肥胖伴发无排卵症患者中,选择超过标准体重20%,而且 经用抗雌激素剂的诱发排卵药克罗米芬150mg治疗仍无排卵者10 例,连服防风通圣丸5克/日(从月经周期第五天开始连服五天), 结果很快有3例达到排卵效果。
❖ 7、结膜炎
❖ 春季结膜炎。方法:成人每次服用9克,每日2次;不足16岁者每 次服用6克,不足10岁者每次服用3-5克。同样是每日2次。一般7 天后自觉症状消失,20天基本痊愈。
编辑ppt
5
方加大苍术30克、甘草(30-60克), 同时将一剂药水煎四遍,前三遍药液分早晚两次口服,第四遍药液加盐少许 外洗患处,并嘱咐患者服药期间禁食腥辣,结果屡试屡效。药后副作用仅仅 是大便次数增加2-3次,无其他不适。
❖ 2、异位性皮炎
编辑ppt
11
问题
❖ 1、本方体质究竟是大黄体质还是麻黄体质? ❖ 答:防风通圣散体质应属于大黄体质的表里皆实型,
所以,应该有大便干结、腹部充实,同时无汗少汗, 皮肤粗糙,但可以发红。
编辑ppt
12
易生痤疮、全身均有,易患毛囊炎、皮炎等;
❖ 6、便秘:易大便秘结,或大便粘臭;食量大,以肉食为主;
❖ 7、月经不调:女性可见月经量少或稀,或月经有血块,月经多 延期甚至闭经,易患多囊卵巢综合征;
❖ 8、易患疾病:青少年易患变态反应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 哮喘、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紫癜、肥胖症等;中老年人易患有 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习惯性便秘等疾病。
❖ 5、肥胖
❖ 本方适用于伴有皮肤病的肥胖患者。用于腹部皮下脂肪充盛、即以脐部 为中心的膨满型(腹型)肥胖患者。
❖ 结果表明,防风通圣散减肥的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活化棕色脂肪组织而 引起体重的减轻。

中医名方—防风通圣散

中医名方—防风通圣散

中医名⽅—防风通圣散谚语道“有病没病,防风通圣”,可见防风通圣散应⽤之⼴,历来受到临床医⽣和患者的青睐,认为其⽆所不能,包治百病,并把本⽅作为防病保健的良药。

对于专业中医师来说,正确运⽤本药不会有问题;但普通⼤众对药性、药效不甚了解,加之本⽅制剂属⾮处⽅药,药店随时可以买到,因此难免会造成滥⽤的情况。

为消除⼤众的认识误区,避免药物滥⽤、损害健康,笔者今从以下⼏个⽅⾯来介绍本⽅。

防风通圣散主治何病?防风通圣散是⾦代医家刘完素在其著作《黄帝素问宣明⽅论》卷三“风门”中的⼀⾸⽅剂,原⽅由防风、川芎、当归、芍药、⼤黄、薄荷、⿇黄、连翘、芒硝、⽯膏、黄芩、桔梗、滑⽯、⽢草、荆芥、⽩术、栀⼦、⽣姜等组成。

防风通圣散融解表、清热、攻下三法于⼀体,主治风热壅盛、⽓⾎郁滞、表⾥三焦俱实之证,病⼈可有发热、恶寒的表证和⼝苦⾆燥、⼼烦腹胀、⼤便秘结、⼩便黄⾚等⾥证的表现。

刘完素在书中不⽌⼀次强调:“阳⽓怫郁,不能通畅,则为热也。

”热,源⾃于郁,治疗当解其郁热,使周⾝⽓机畅通⽆阻。

随着现代⼈们⽣活节奏的增快,⼯作压⼒的加⼤,不可避免地引起不同程度的⽓⾎郁滞,久郁必然化⽕,故临床的⽕郁病证者并不少见。

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运⽤本⽅可治疗⽪肤变态反应或感染性疾病、⼈体五官、⽪肤黏膜及其他疾病等伴⼤便秘结者,如⽪炎、湿疹、⽪肤过敏、斑秃、扁平疣、结膜炎、肥胖症、急性化脓性中⽿炎、脑病后遗症、慢性阑尾炎、⾼⾎压等。

防风通圣散的组⽅特点古⼈认为,表⾥同病的时候,要先解表,后攻⾥,防风通圣散的创⽴,突破了“表未解未可攻⾥”的观念,属于表⾥双解的⽅剂。

本⽅看似药味杂乱,其实组⽅之意堪合法度。

如以⿇黄、防风疏风解表,使风邪从表⽽解;荆芥、薄荷轻清上⾏,使风邪从上⽽散;⼤黄、芒硝泻热通便;栀⼦、滑⽯通利⽔道,四药合⽤可使⾥热从⼆便⽽泄;⽯膏、黄芩、桔梗清肺胃之热;连翘散解热毒,当归、⽩芍、川芎养⾎活⾎,⽢草、⽩术健脾和中。

全⽅具有上下分消、表⾥同治、⽓⾎同调、补泻相兼的作⽤,从⽽达到发汗不伤表,攻下不伤⾥的功效。

防风通圣散

防风通圣散

防风通圣散防风通圣散,这是一种中药方剂的名字,这种药是由多种常见的药物组成,用途也是比较广泛的。

可以用作荨麻疹的治疗,也可以用作于治疗一些风寒的感冒,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药物。

并且这种药物在市场上面都是比较常见的,在药店一般都可以买到的。

运动员要慎用这类型的药物。

一般来说,防风通圣散是呈颗粒状的。

有些人认为这种药是有减肥的作用,千万不能这样想。

虽然这个是非处方药品,但是是药都会有副作用,所以不能把防风通圣散当做减肥药。

【异名】通圣散。

【组成】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芒硝各15克,石膏、黄芩各30克,滑石90克,生甘草60克,荆芥穗、白术、栀子各7.5克。

【功效】发汗达表,泻热通便。

【制备】上药水煎或研粉水泛为丸。

【用法】丸剂每次口服6克,每日2次。

汤剂清水煎成200毫升,每次服100毫升,每日2次。

[临床应用] 临床上用于治疗感冒、头面部疖肿、急性结膜炎、高血压、肥胖症、习惯性便秘、痔疮等,属于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者。

【说明】本方可用来治疗胃火旺盛,食多便少之肥胖症。

方用防风、荆芥、麻黄、薄荷疏风透表,使邪气、浊垢从汗而解;大黄、芒硝通便泄热;石膏、黄芩、连翘、桔梗清解肺胃;山栀、滑石清热利湿,使里热宿垢从二便而出。

再以当归、川芎、白芍养血活血;白术健脾燥湿;甘草和中,调和药性,清下而不伤里。

诸药饮用,有解邪热,泻宿垢,健腰身的作用。

上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了防风通圣散的资料,希望大家看完这篇文章之后可以学到一些关于药品的知识。

尽管是非处方药品,但是尽量在医生的叮嘱下服用,自行服用的话,不知道自己的病情怎么样。

中医有说,病向浅中医,必须得对症下药。

防风通圣散方歌趣记歌诀与方解

防风通圣散方歌趣记歌诀与方解

防风通圣散 表里实热防风通圣大黄硝荆芥麻黄栀芍翘甘桔芎归膏滑石薄荷芩术力偏饶表里交攻阳热盛外科疡毒总能消药物组成:防风15g大黄15g芒硝15g荆芥15g麻黄15g栀子15g芍药15g连翘15g甘草15 g桔梗15g川芎15g当归15g石膏30g滑石30g薄荷叶10g黄芩10g白术15g。

趣味速记方歌歌诀:防风通圣麻硝黄,石芩枝翘桔滑凉;薄荆归芍川术用,姜草解表清下方。

用法:上为粗末,每次10g,加生姜3片,水煎服。

或作丸剂,每次6g,日服2次。

或作汤剂,按原方比例,水煎服。

功效:疏风解表,泄热通便。

主治: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证。

憎寒壮热无汗,头目昏眩,目赤睛痛;口苦舌干,咽喉不利,涕唾稠黏,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舌苔黄腻,脉数有力。

并治疮疡肿毒,肠风痔漏,鼻赤瘾疹等。

方解:君——麻黄、荆芥、防风、薄荷、生姜疏风解表,使外感风邪从汗而解。

臣——大黄、芒硝清热通便,滑石、栀子清热利湿,使里热从二便分消;配伍石膏、黄芩、连翘、桔梗清热泻火解毒,以清肺胃之热。

如此上下分消,表里并治。

佐——当归、白芍、川芎养血和血,白术、甘草益气和中。

使——甘草甘温,调和诸药。

诸药相合,共奏疏风解表,泄热通便之功。

运用要点:本方为解表泄热攻下的常用方剂,临床应用以憎寒壮热无汗,口苦舌干,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舌苔黄腻,脉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临床案例:李某,男,41岁。

暴聋3日,火车鸣笛亦听不见。

面赤气粗,目赤眵多。

舌绛,中根灰黑燥裂,瑟缩畏寒,神情痴呆。

因其耳聋,无法回答询问。

乃取笔谈方法,患者以点头摇头示有无,得其大略。

曾患外感,头如裹,项背强痛,五日不大便,尿若浓茶,滴沥涩痛。

恶心口苦,极渴,冷水一喝一大碗,左胁痛,肌肉关节亦痛。

五日彻夜不寐,烦躁易怒。

诊脉弦实搏指。

外有太阳、少阳见证,内有阳明里实见证。

盖由风寒郁闭表气,失于疏解,入里化热成实。

表里三焦,肺胃肝胆皆被热邪熏灼,上则窍闭,下则便闭,乃选防风通圣丸变汤,加龙胆草、葛根、芦荟,毕开表攻里于一役:透明生石膏粉120g(另包)、荆防、连翘、麻黄、薄荷、川芎、当归、赤芍、白术、生栀子、生大黄、黄芩各15g,元明粉40g(另包),滑石30g,桔梗、龙胆草、甘草各10g,芦荟1 2g,葛根60g,葱白5茎,生姜10片,上药,冷水浸泡1小时,急火煮沸10分钟,得汁1 200mL,分作4次,每次服药汁300mL送下石膏粉30g、元明粉10g,3小时1次,待汗出、便通,余药弃之不用。

表里双解——葛根芩连汤、大柴胡汤、防风通圣散、五积散等

表里双解——葛根芩连汤、大柴胡汤、防风通圣散、五积散等

表里双解——葛根芩连汤、大柴胡汤、防风通圣散、五积散等
表里双解剂
以解表药配伍泻下、清热、温里等药,具有表里同治的作用,治疗表里同病的方剂。

分解表清里剂、解表温里剂、解表攻里剂
应用原则:表里证具备,分表里证的寒热虚实以及轻重缓急。

解表清里剂(表邪未解,里热已炽)
葛根黄芩黄连汤
组成: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
功用:解表清里
主治:表证未解,邪热入里证,协热下利,症见身热下利,苔黄,脉数
特点:表邪内陷阳明而出现协热下利,清里兼疏表,表里同治,辛凉升散配伍苦寒清降,清热升阳止利。

解表温里剂(外有表证,内有里寒)
五积散
组成:麻黄、苍术、白芷、当归、芍药、枳壳、桔梗、肉桂、茯苓、甘草、厚朴、川芎、干姜、生姜、半夏、陈皮
功用:发表温里,顺气化痰,活血消积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冷证,寒、食、气、血、痰五积证之代表方,以身热无汗,胸腹胀满或疼痛,苔白腻,脉沉迟为辨证要点。

解表攻里剂(外有表邪,里有食积)
大柴胡汤
组成:大黄、枳实、黄芩、半夏、白芍、生姜、大枣
功用: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下满痛,呕吐,便秘,苔黄,脉弦数。

防风通圣散
组成:大黄、芒硝、荆芥、麻黄、栀子、白芍、连翘、甘草、桔梗、川芎、当归、石膏、滑石、薄荷、黄芩、白术
功用:疏风解表,泻热通便
主治: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证,症见憎寒壮热,口苦咽干,二便秘涩,苔黄,脉数。

黄煌运用防风通圣散的临床经验(老师讲解了特殊的用法,附医案)

黄煌运用防风通圣散的临床经验(老师讲解了特殊的用法,附医案)

黄煌运用防风通圣散的临床经验(老师讲解了特殊的用法,附医案)种树人种下的第611棵树全文3900个字,阅读时间大约10分钟培根铸魂,启智增慧。

大家好我是培根,青年中医师,业余种树。

■黄煌教授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经方学者,江苏省名中医,长期致力于经方的应用与推广。

黄煌教授善用经方,但不排斥后世方,防风通圣散即为其最常用的后世方之一,其主要抓手为辨体质。

若方证相应,则疗效确切。

现结合几则医案介绍其运用防风通圣散的临床经验。

01方剂结构:防风通圣散方出自金代刘完素《宣明论方》,由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麻黄、连翘、芒硝、石膏、黄芩、桔梗、滑石、甘草、荆芥、白术、栀子、生姜组成。

从方药结构分析,防风通圣散方中以大黄、芒硝攻下使热结从大便出;栀子、滑石清热利尿,引热自小便出;麻黄、防风、荆芥、薄荷发汗解表;连翘、桔梗清热利咽;黄芩、石膏泻火除烦;当归、芍药、川芎调血和血;白术、甘草健脾和中,避免苦寒伤胃;生姜和胃助运,表里、气血、三焦通治。

基本病机和辨证要点:《宣明论方》中,防风通圣散具有疏风泻火、通便活血、表里双解之功,主治风热在表所致头目昏眩、目赤睛痛、耳鸣鼻塞、咽喉不利、肢体麻痹;火邪内炽所致胸膈痞闷、咳呕喘满、涕唾稠黏、口苦口干、便秘搜赤、突然昏仆、卒中失语及小儿诸疳积热、惊风;气血佛郁所致疮疡肿毒、肠风痔疮、瘾疹、产血虚腹痛、跌仆损伤。

防风通圣散适用于表里俱实之证,基本病机应为风邪外盛、内有蕴热。

风邪在表,邪正交争,以致壮热憎寒;风邪上攻以致头目昏眩、目赤睛痛、耳鸣鼻塞、咽喉不利;内有蕴热,可见胸膈痞闷、咳呕喘满、涕唾稠黏、口苦口干、便秘搜赤;疮疡肿毒、肠风痔疮、瘾疹等亦为风热壅盛、气血佛郁所致。

治当疏风散邪、泻热攻下。

防风通圣散的临床应用,当以壮热憎寒、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脉数为辨证要点。

现代研究现代研究发现,防风通圣散有发汗、导泻、利尿、祛痰、抗过敏、减肥、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抗粥样动脉硬化等多种功效。

防风通圣的功能主治

防风通圣的功能主治

防风通圣的功能主治一、防风通圣简介防风通圣是一种中药材,也称为防风、防风通脉。

它是草本植物防风属的根茎和根的干燥品,具有多种药用功效。

防风通圣在中医药中有着广泛应用,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

二、防风通圣的功能主治防风通圣具有多种药用功能和主治作用,对人体有着积极的影响。

以下是防风通圣的功能主治:1.通风散热:–防风通圣具有较强的解表作用,能够通过排出体内的热量,减轻发热症状,缓解体内的发热反应。

–防风通圣还能够促进汗腺分泌,加快皮肤的微循环,使体内的热能够通过汗液蒸发散发出去。

2.疏风止痛:–防风通圣有着显著的镇痛作用,能够减轻各种风寒、风湿引起的疼痛症状。

–它可以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缓解因寒湿引起的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不适。

3.祛风除湿:–防风通圣具有祛风除湿的作用,能够消除体内的寒湿,改善风湿湿痹等病症。

–它可以调节体内的水湿代谢,减少水湿的滞留,改善湿疹、水肿等症状。

4.解表散寒:–防风通圣能够解表散寒,缓解感冒、咳嗽等寒邪引起的症状。

–它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可以增强体内阳气,改善寒凝症状。

5.调理关节:–防风通圣对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有一定疗效。

–它可以舒筋活络,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6.改善面部色斑:–防风通圣对于面部色斑、黄褐斑等有一定改善的作用。

–它可以调理体内的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的血液供应,减少色素沉积,改善面部肤色。

三、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使用防风通圣时,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药方进行正确用药。

以下是使用防风通圣的常见方法和注意事项:1.使用方法:–防风通圣常见的用法是煎煮服用,可用水煎煮20-30分钟后,取汤液饮用。

–也可以将防风通圣研碎后入丸药、胶囊等进行服用。

2.注意事项:–在使用防风通圣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严格按照剂量使用,不可过量使用防风通圣。

–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风通圣散《中医治法与方剂》
防风通圣散(《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组成】防风15g麻黄15g荆芥15g薄荷15g连翘15g桔梗30g川芎15g当归15g白芍(炒)15g白术15g黑山栀15g大黄(酒蒸)15g芒硝15g石膏30g黄芩30g甘草60g滑石90g
【用法】为末,每服6g,加生姜3片,水煎服。

若作汤剂,剂量按比例酌减。

【主治】
1.憎寒壮热,头目昏眩,目赤睛痛,口苦口干,咽喉不利,胸膈痞闷,大便秘结,小便赤涩。

2.疮痈肿毒,肠风痔漏,惊狂谵语,手足抽搐,风丹瘾疹。

3.亦治土漆过敏。

【证析】此方是为表里俱实的风热而设。

寒伤于表,表卫闭郁,或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邪在气分,化热伤津,三焦热炽,外见憎寒壮热,内见口渴口苦,上而头目昏眩,目赤睛疼,惊狂谵语,手足抽搐,下而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肠风痔漏,一言以蔽之,都是热盛使然。

故吴崑谓:“表里客热,三焦大实者,此方主之”。

【病机】风热壅盛,表里俱实。

【治法】疏风清热,表里双解法
【方义】三焦热炽,法当清热。

方中连翘、梔子、黄芩、大黄均有清热解毒作用,若系温邪上受,有此可以消除致病原因;若系伤寒化热,也可配合石膏清其郁热。

热由气郁而化,过用寒凉,须防损伤阳气,为热寻求出路,才可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故配开表泄邪的防风麻黄、荆芥、薄荷,令热从表而散;清利湿热的滑石,泻热通腑的芒硝、大黄,引导热从二便而下,共呈解表通里,表里双解功效。

外邪相侵,影响气血宣流,故配桔梗开泄肺气,协助麻黄恢复肺卫功能;当归、川芎、芍药活血调营,恢复营血正常运行,共呈调和营卫之功。

佐健牌的白术、甘草,又在防止石膏寒凉害胃,成为有制之师,此方药味虽多而各有所主,所以能愈重疾。

学习此方须深人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1.既是热盛三焦,清热当是重点,何以要用那么多的解表药?须知此证是因寒伤于表,郁结化热,若不解表疏邪,宣通毛窍,则憎寒壮热证象也就不能解除,解表药物多至四味,完全是为发散郁热而设。

方中荆芥、防风、白芍、甘草均有解痉作用,故对手足抽搐,投之亦效
2.此方何以能治疮痈?疮痈是由热毒壅滞而成,法当清热解毒,疏通壅滞。

此方有梔子、黄芩、大黄、连翘清热解毒,麻黄、荆芥、防风、薄荷宣其毛窍,芒硝、大黄通其里结,川芎当归、白芍行其血,白术、滑石通其津,与仙方活命饮的结构相似,故有效。

3.此方何以能治风丹瘾疹?风邪客于膜原,外不得疏解,内不得通泻,是风丹瘾疹的基本病理。

用此方外开毛窍,内通胃肠,引导风邪外出,并有栀子等药清解郁热,川芎等药畅旺血行,故可用。

土漆过敏反应与风丹病理相同,故可使用本方。

4.此方何以能治肠风痔漏?肠风痔漏是风邪内陷,血随气陷肠道所致。

此方梔子、黄芩都是清肝药物,芒硝、大黄尤为清泻血分邪热良药,邪热一去而血自宁,用荆芥、防风、麻黄等升浮药物疏风泄邪,令气机外达,有“陷者举之”之义,故肠风下血亦可使用
【应用】外有壮热,内有便秘,形似白虎承气汤证而兼表郁者,可用此方。

减去麻黄、防风、荆芥、当归、芍药、川芎、白术即凉膈散,可见此方长于清热解毒,发散郁热,活血调营。

不过用于风动抽摘则未必恰当。

若要借用,也须减去荆、防、芎、归、麻、术,加人息风之品。

【歌括】
防风通圣大黄硝,荆芥麻黄栀芍翘,
甘桔芎归膏滑石,薄荷芩术力偏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